一、发展硬IP设计 夯实IC业基础(论文文献综述)
韩亮[1](2017)在《西藏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脱胎于政教合一封建农奴制社会的西藏,其地处我国青藏高原腹地,属于政治、军事、生态敏感区域,也属于少数民族聚居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特殊性。改革开放以来,中央一直高度重视西藏自治区经济建设工作。分别于1980年、1984年、1994年、2001年、2010年以及2015年召开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专门研究西藏经济发展的问题,特别是1994年7月召开的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突出强调西藏未来发展的战略方向为经济增长与稳定,并做出全国援藏的重大决策,2001年的座谈会提出西藏跨越式发展目标,2010年,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对实现西藏跨越式发展目标做出了战略部署,并强调必须更加注重自我发展能力建设,同时,2010年7月中央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强调必须更加注重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2015年8月中央召开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会议提出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战略思想,坚持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凝聚人心以及夯实基础的原则,更加注重改善民生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和平解放以来,中央向西藏投入大量的财政资金支持。据统计,在1952至2014年间,中央对于西藏的财政补助总额高达6500亿元,且此期间对西藏财政补助年均增长率达20%以上,其中中央对西藏的直接投资超过50%,相继投资建设了一大批规模巨大的工程项目,如着名的43项目、117项目、188项目等,从而使得西藏的公路、铁路、机场、能源等重点基础设施得以建成运行。可见,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扶持下,西藏的基础设施投资增长快速,投资范围甚广,西藏的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同时经济增长取得较好成绩,足见其与当地经济增长的密切联系,但它与当地经济增长及产业发展的关系究竟是怎样?它是经济增长的果还是因?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众所周知,良好的基础设施是加快一国或一地区产业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而基础设施投资的作用不仅是生产服务性的,同时也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对于确保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国家长期大力扶持下,西藏的交通、能源、通信、物流等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但是鉴于西藏的特殊区情,基础设施仍是制约其经济产业发展的瓶颈因素。因此,可以预见,在第五、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及2010年7月召开的中央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政策扶持下,中央和地方政府必然会继续支出大量资本投向西藏区域的基础设施领域,因此,研究西藏这个特殊经济体发展的特殊性,并在此背景下研究西藏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考察不同类型的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对于政府合理确定基础设施的投资方向和优先顺序方面具有重要的政策指导意义。同时,通过考察基础设施投资对于产业发展的相互影响机制,可以为政府制定基础设施投资、促进产业发展和自我发展能力形成方面的相关政策措施提供前瞻性的理论指导与实证依据。本文主要分为7章,主要内容如下:第1章绪论。首先,着重论述了本文选题的背景、研究目的、研究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其次,阐述了本文论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与主要内容;最后,论述了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第2章相关理论与文献述评。界定了基础设施、基础设施投资、“硬基础设施投资”、“软基础设施投资”等核心概念;阐述了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相关理论;同时,梳理与评析了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国内外文献,并对国内外文献进行了评述。第3章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分析。第一,详细剖析了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包括直接影响机制与间接影响机制,第二,分析了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包括短期影响效应与长期影响影响效应;同时,建立了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指出了实现基础设施投资最优规模的条件。第4章西藏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的特殊性分析。首先,结合西藏当地实际,分析了西藏的特殊区情;同时,回顾了西藏经济与基础设施发展的基本历程;其次,对西藏经济发展的特殊性进行分析,并分析了西藏各类基础设施投资的现状;同时,运用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西藏基础设施投资的产出贡献进行分析;最后,基于效益指标与贡献指标分析了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特殊性影响。第5章西藏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分析。首先,对西藏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进行了基本分析;其次,基于误差修正模型对西藏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协整分析;同时,对西藏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格兰杰因果分析;最后,基于最优规模分析了西藏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测算了西藏基础设施的最优规模。第6章西藏基础设施投资与产业发展的实证分析。第一,对西藏基础设施投资与产业发展的关系进行基本分析;第二,应用VAR模型对西藏基础设施投资与产业发展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第三,针对基础设施投资与产业结构变迁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采用了 HP滤波法对基础设施投资与产业结构变迁两个指标进行了预处理,以更加严谨准确地探寻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第7章促进西藏地区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良性发展的对策建议。分析了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选择,包括坚持“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道路、充分认识西藏特点发展道路的深刻内涵以及西藏特点发展道路下的制度创新;指出了西藏未来基础设施投资的战略方向,并论述了西藏未来基础设施投资的模式选择;阐述了西藏自治区基础设施投资的结构优化问题,包括来基础设施投资的区位结构优化、内部结构优化以及产业结构优化;同时,提出了相关配套政策措施。
张文博[2](2012)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民身份构建 ——以关中眉县X村某常姓村民家族史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陕西关中西部眉县县城镇西关村为田野点,通过对该村某常姓村民家族史的记述,来讨论中国近代以来,特别是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民身份构建的过程,也即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大背景出发,结合对中国城、乡与城乡关系演变,以及中国县城镇的行政农村化的论述,对作为社会身份的农民范畴的出现,到作为社会制度的农民身份的锁定/固化,再到当下农民身份制度的松动与变化这一过程加以整体观照和分析。在研究方法上,本文采取了参与观察、深度访谈、个案研究与文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地域性的田野作业。在研究视角上,本文将农民置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结合前现代社会的农民文化、农民心态和农民人格,通过重点考察现代以来,特别是新中国以来行政安排下的制度构建、话语构建以及合法性构建,以观照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民身份构建,并进而从国家与农民之间关系互动的角度对农民的个体身份认同(建构-解构-重构)进行了考察与分析。本文主要由绪论、正文和结语构成,其中正文包括三个部分的内容,共分六章进行论述。第一部分包括正文第一、第二章,主要采用了史志材料与田野材料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参与观察法和深度访谈法进行了相关资料收集,从历时性研究的视角对本文所选取常姓家族当地社会的历史、文化传统,以及常姓家族从19世纪中后期以来至今近150年的家族历史的介绍;其中,家族史部分又具体从家庭发展史、生产情况与经济生活发展史,以及社会身份与户籍变化情况等三方面做了重点记述与分析,为观察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民身份构建提供了整体性的个案与背景资料。第二部分包括正文第三、第四和第五章,主要通过文献资料的方式,部分辅以田野资料,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现代化进程中的城、乡与城乡关系、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农村与农民及其身份构建进行了论述,并得出以下几点认识:1)“城”的概念在中国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有很大的区别,城乡二元结构也并非前现代的遗留,而是近现代的制度产物;2)中国现代的行政农村也不同于传统乡土社会中的村落,县城镇及其市镇的“农村化”更是20世纪中期才出现的现象;3)现代的中国农民也不同于传统社会中的宗法农民,它是一种有差别的、“世袭”的社会身份,是现代化进程中制度建构的产物,并在不同阶段随现代制度的变换而强化或淡化。第三部分为正文第六章,主要通过文献资料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式,部分辅以田野资料,以现代化进程中国家与农民的互动与博弈为切入点,对农民在不同阶段对其身份的不同认识与不同的工具化利用进行了论述。农民问题是个长期性的问题,又是个世界性的问题,而中国农民问题又是个具有“中国制造”意义的问题。唯其放在前现代社会中去加以溯源式的对比,才能发现现代社会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唯其放在世界现代化大背景和世界体系当中,才能了解它为何会发生这些变化;而唯其放在中国的具体现代化进程中,才能知道它是如何发生这些变化的。有别于传统现代化理论对农村、农民的边缘化,本文正是把农民身份的现代构建置于现代化进程中,从现代知识生产、阶级生产、制度生产和话语生产的角度对其加以论述。这也是本文的一点创新之所在。
王洪祥[3](2012)在《县级市城市化演进及创新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前人对大城市和小城镇的研究很多很多,但对我国六百多座城市中一半以上的县级市却涉及很少,缺乏全面系统的论述。本文在总结和整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县级市城市化做了以下六方面的研究:(1)县级市的概念。从居民点的演化方向,追踪了农村城市化的脉络;从行政审批的程序,理清了撤县设市、建立县级市的路径;从县级市城市化实践的角度,界定了县级市的系统内涵。(2)县级市城市化的动力机制。考察农村城市化的相关理论,分析县级市从农村到城市的萌发和运行机制。基于结构方程(SEM)的基本原理,对县级市城市化动力系统和元素进行分析验证。透过行政推动的表象,寻找推动县级市城市化的根本动因,寻找基于市场化的内生动力。(3)县级市城市化的评价体系及方法。针对县级市的城市化特性,构建与时俱进的县级市城市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创造性地引入马田系统(MTS),将稳健设计理念与马氏距离相结合,解决了模式识别中有效特征选取问题,建立起新颖的测度县级市城市化进程的数学模型。(4)县级市城市化的创新发展。一是县级市自身的创新问题,它由农业县创新发展而来,经历了包产到户的洗礼和乡镇工业的异军突起,在八九十年代盛极一时。二是县级市发展过程中的创新问题,它涉及整体的区域创新,分项的工业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等等,必须以创新永葆县级市发展的活力。(5)县级市与新农村建设。县级市作为工业反哺农业较成熟的载体,城市支持农村最前沿的阵地,在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起着典型引领、示范发展的作用。本文阐述了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要性,突出了新农村建设对县级市城市化发展的推动作用。(6)案例分析。以苏南中部县级市—金坛为例,以作者见证的撤县设市背景和亲历的制度设计和行政推动,展示了金坛城市化发展历程,揭示了金坛市城市化发展的特色路径。本文独立界定了县级市的概念,创造性地引入马田系统分析评价县级市城市化水平,明确提出县级市城市化过程的“两个统一”:经济支持和制度创新的统一,农民转变为市民和农业县发展为工业城的统一。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完善我国县级市城市化政策、把握国家城市化战略将提供理论和实践的帮助。
戴舰威[4](2008)在《应用于1553B总线协议的控制器IP核的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MIL-STD-1553B总线原本是美军航空电子综合系统的标准总线,被用来为各种系统之间的数据和信息的交换提供媒介。1553B总线具有高速、灵活的特点,通信效率高,修改、扩充和维护简便。1553总线协议原先是设计为军用,随着1553B总线的优越性的不断体现,现代化建设和信息系统的升级换代的要求,我国也开始将1553B协议大量的应用到民用系统的设计中。但由于1553B协议的复杂性和国内整体技术水平的相对落后,在1553B协议的使用中几乎都是采用国外的协议芯片,最常用的为美国DDC公司的协议芯片。基于对1553B规范和GJB289a-97的消化理解,通过FPGA来实现MIL-STD-1553B协议是可行的。本文详细阐述了使用VHDL设计应用于1553B总线协议的控制器IP核的方法和过程。本文首先消化1553B总线协议,然后在现代数字系统设计方法论的指导下,进行了系统的设计和模块划分,分别从编解码器,协议处理状态机,读写控制器等方面加以一一描述,最后讨论了设计的仿真综合。本文实现了一个基于VHDL硬件描述语言,可综合的,可移植的,可方便进行优化修改的,处理1553B总线协议的控制器软核。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该软核能下载到FPGA上以产品的形式实现。
吉利久[5](2006)在《打造IDM 注重设计属性——建言我国IC产业发展》文中研究表明
李加元,成立,王振宇,李华乐,贺星[6](2006)在《系统芯片设计中的可复用IP技术》文中指出可复用IP技术是系统芯片(SOC)设计业的关键技术之一,IP复用能够提高SOC的设计效率,缩短生产周期。鉴于此,论述了IP的基本概念与分类、IP模块的设计和基于IP复用技术的SOC设计过程,并讨论了IP设计与应用中的一些要点,如IP模块的接口、IP的产权保护和IP的选用等。
王智霞[7](2005)在《WLAN中载波跟踪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这项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WLAN 的终端设备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终端设备的无线网络接口是将终端设备与网络相联接的关键。WLAN 的最底层的物理层协议和实现方法是WLAN 的核心和难点。它牵扯到了WLAN 的可靠性、兼容性、覆盖范围、抗干扰性、安全性等等诸多的方面。本WLAN 系统的数字载波跟踪系统采用的是数字锁相环来实现信号同步的。它用来对于信道传输中产生的频率偏移和相位偏移进行补偿,是提高传输的准确性和低误码率的有效的手段。本文根据信道对于信号的影响,得到了接收信号的数学模型,并总结了需要估计方法处理的信号参数。应用最大似然估计,得到了判决反馈这种基于发送序列以知的载波估计方法。由于载波同步的需要,在估计出载波相位误差后,反馈给输入信号,其本身就是个反馈环路,所以把这种估计方法应用到锁相环中,就是载波跟踪系统的整体方案——判决反馈环,一种特殊的数字锁相环。得出了整体方案后,本文根据WLAN 的编码解码方式和传输方式,及载波相位误差的频率和相位特征,给出了这个特殊的数字锁相环的各个环路部件的设计方法,并利用控制原理的基础知识,对于设计的锁相环的捕获特性和跟踪特性进行了分析和仿真,得到的仿真结果表明,此设计是满足无线局域网接收机的需要的。对信道中的频率偏移和相位偏移的捕获和跟踪进行了稳定性等性能的分析和仿真。鉴于WLAN 无线网络接口要求快速和轻便等需求,本系统利用SoC 的设计方法实现了数字载波跟踪系统。对于硬件实现,本文分析了硬件处理所带来的延时,占用的资源,以及位宽等对于整个芯片性能及成本的影响。最后经过FPGA验证,本系统的时序和面积满足要求,性能可靠,实用性强。
吉利久[8](2000)在《发展硬IP设计 夯实IC业基础》文中认为本文在综述IP技术进展之后,着重讨论了IP应用在SoC设计中的作用,说明了硬IP的重要性,特别指出我国发展硬IP设计的必要性。
二、发展硬IP设计 夯实IC业基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发展硬IP设计 夯实IC业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1)西藏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结构与主要内容 |
1.5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5.1 主要创新点 |
1.5.2 不足之处 |
2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理论 |
2.1.1 相关概念界定 |
2.1.2 相关理论回顾 |
2.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2.1 国外文献综述 |
2.2.2 国内文献综述 |
2.2.3 国内外文献述评 |
3 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分析 |
3.1 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 |
3.1.1 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机制 |
3.1.2 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间接影响机制 |
3.2 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 |
3.2.1 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短期影响效应 |
3.2.2 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长期影响效应 |
3.3 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 |
3.4 本文的理论分析框架 |
3.4.1 理论假设 |
3.4.2 研究程序设计 |
4 西藏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的特殊性分析 |
4.1 西藏的特殊区情 |
4.1.1 西藏区位的特殊性 |
4.1.2 西藏基础设施供给的特殊性 |
4.1.3 西藏政策扶持的特殊性 |
4.2 西藏经济与基础设施发展的经验事实 |
4.2.1 西藏经济发展的基本事实 |
4.2.2 西藏基础设施发展的基本事实 |
4.2.3 西藏经济发展的主要经验分析 |
4.3 西藏经济发展的特殊性分析 |
4.3.1 西藏经济发展历程的特殊性分析 |
4.3.2 西藏经济发展水平分析 |
4.3.3 西藏经济发展速度分析 |
4.3.4 西藏产业结构演进的特殊性分析 |
4.3.5 西藏非典型二元经济结构的特殊性分析 |
4.3.6 西藏经济增长驱动力的特殊性分析 |
4.3.7 西藏经济发展外部性的特殊性分析 |
4.4 西藏基础设施投资现状分析 |
4.4.1 基础设施投资总体现状分析 |
4.4.2 “硬基础设施”现状分析 |
4.4.3 “软基础设施”现状分析 |
4.5 西藏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特殊性影响分析 |
4.5.1 西藏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模型分析 |
4.5.2 西藏基础设施投资的产出贡献分析 |
4.5.3 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特殊性影响分析 |
5 西藏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分析 |
5.1 西藏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基本分析 |
5.2 西藏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的时序分析 |
5.3 西藏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分析 |
5.3.1 协整的定义 |
5.3.2 协整检验 |
5.3.3 协整分析 |
5.4 误差修正模型 |
5.4.1 误差修正模型介绍 |
5.4.2 西藏经济增长与基础设施投资的误差修正模型分析 |
5.5 西藏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分析 |
5.5.1 格兰杰因果检验介绍 |
5.5.2 西藏经济增长与基础设施投资的格兰杰因果分析 |
5.6 西藏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基于最优规模估计 |
5.6.1 基于最优规模估计的理论模型分析 |
5.6.2 西藏基础设施投资产出弹性的历史考察 |
5.6.3 西藏基础投资的最优规模估计 |
5.7 实证结论小结 |
6 西藏基础设施投资与产业发展: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
6.1 西藏基础设施投资与产业发展的基本分析 |
6.1.1 基础设施投资与产业发展 |
6.1.2 各类基础设施投资与产业发展 |
6.2 西藏基础设施投资与产业发展的实证分析 |
6.2.1 模型介绍及数据准备 |
6.2.2 VAR模型构建及估计 |
6.3 西藏基础设施投资对产业发展影响:脉冲响应分析 |
6.3.1 基础设施总投资对产业发展的脉冲响应分析 |
6.3.2 各类基础设施投资对产业发展的脉冲响应分析 |
6.4 西藏基础设施投资对产业发展影响:方差分解分析 |
6.4.1 产业发展对于基础设施总投资的方差分解分析 |
6.4.2 产业发展对于各类基础设施投资的方差分解分析 |
6.5 基础设施投资与产业结构变迁 |
6.6 实证结论小结 |
7 促进西藏地区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良性发展的对策建议 |
7.1 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选择 |
7.1.1 坚持“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道路 |
7.1.2 充分认识西藏特点发展道路的深刻内涵 |
7.1.3 西藏特点发展道路下的制度创新 |
7.2 西藏地区基础设施投资的战略选择 |
7.2.1 西藏地区基础设施投资的战略方向 |
7.2.2 西藏地区基础设施投资的模式选择 |
7.3 西藏地区基础设施投资的结构优化 |
7.3.1 西藏基础设施投资的区位结构优化 |
7.3.2 西藏基础设施投资的内部结构优化 |
7.3.3 西藏基础设施投资的产业结构优化 |
7.4 相关配套政策措施 |
7.4.1 与时俱进转变国家援藏方略 |
7.4.2 积极调整国家财政援藏模式 |
7.4.3 创新西藏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机制 |
7.4.4 适度超前建设硬基础设施 |
7.4.5 大力加强软基础设施建设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2)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民身份构建 ——以关中眉县X村某常姓村民家族史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起、内容及意义 |
(一) 研究缘起 |
(二) 研究内容 |
(三) 研究意义 |
二. 文献综述 |
(一) 现代化研究 |
(二) 农民身份 |
三. 研究方法 |
四. 资料来源 |
(一) 文献档案资料 |
(二) 田野调查资料 |
五. 相关术语说明 |
(一) 封建 |
(二) 现代化进程 |
(三) 人民公社 |
六. 基本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关中眉县传统社会 |
第一节 关中大地 |
一. 关中之得名及其军事战略意义 |
(一) 关隘 |
(二) 栈道 |
(三) 军事战略意义 |
二. 关中所属行政区划及其政治意义 |
(一) 成为政治中心 |
(二) 丧失政治中心地位 |
三. 关中的自然条件与经贸发展 |
(一) 自然条件 |
(二) 农业发展 |
(三) 手工业发展 |
(四) 经贸交通 |
第二节 眉县一域 |
一. 县之得名与县置沿革 |
(一) 眉的起源 |
(二) 眉之设县及其沿革 |
二. 眉县的政治军事地位 |
(一) 地理形势 |
(二) 政治军事意义 |
三. 生产贸易 |
(一) 农业生产 |
(二) 手工商业发展 |
四.文化意义 |
第三节 小结:关中传统社会——开放、流动的城乡 |
一. 文化特点 |
(一) 封闭、保守中的稳定延续性 |
(二) 流动、开放中的包容一体性 |
二. 文化心态 |
(一) 重稳定求实际的农业经济文化心态 |
(二) 家族本位的宗法集体主义社会文化心态 |
(三) 尊君重民的政治文化心态 |
三. 文化人格 |
(一) 安土乐天的务实精神 |
(二) 循环相因、天人合一 |
(三) 专制自由、等级自由 |
第二章 眉县县城镇西关村某常姓村民的近现代家族史 |
第一节 常氏家族简况 |
一. 常氏祖上情况 |
(一) 迁徙情况 |
(二) 祖上情况 |
二. 常家四代情况 |
(一) 常家家庭树 |
(二) 常家四代简介 |
第二节 常家近现代发展史 |
一. 常家四代的家庭发展史 |
(一) 常二太爷的创业发家史 |
(二) 常二爷的守业发展史 |
(三) 常二爷家四姐弟重振时期 |
(四) 常四代十姐弟分化时期 |
二. 常家四代生产情况与经济生活的发展变化 |
(一) 常二太爷:以商起家、由商而农工 |
(二) 常二爷时期:以农持家、兼营手工;转为社员、回到农业 |
(三) 常三代:从生产队走出来的工商业者 |
(四) 常四代:由学而工 |
第三节 常家四代的社会身份与户籍变化情况 |
一. 常家四代的职业经历与社会身份 |
(一) 常二太爷 |
(二) 常二爷 |
(三) 常三代三兄弟 |
(四) 常四代十姐弟 |
二. 常家四代的户籍情况 |
(一) 代际差别 |
(二) 代内差别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
第一节 现代化及其理论 |
一. 什么是现代化? |
(一) 现代化的思想源头 |
(二) 现代化的类型 |
(三) 现代化的动力 |
(四) 现代化的浪潮 |
二. 现代化研究及其理论 |
(一) 现代化的内涵 |
(二) 现代化理论 |
第二节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
一. 中国早期现代化 |
(一) 中国前现代化社会的条件 |
(二) 中国现代化的起源 |
(三) 中国早期的现代化运动与思想 |
二. 新中国以来的现代化 |
(一) 现代化的内涵 |
(二) 现代化道路及其具体表现 |
(三) 现代化的后果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现代化进程中的城乡及城乡关系 |
第一节 前近代社会的城、乡及城乡一体互通 |
一. 前近代社会的“城”与“城市” |
(一) “城”出现及其意义 |
(二) “城市”的发展及其类型 |
二. 前近代社会的“乡” |
三. 城乡一体化的基层政治(管理)制度 |
(一) 国鄙之分到迁徙自由 |
(二) 乡里制度 |
(三) 保甲制度 |
第二节 近代以来的城乡分治与“市制”的形成 |
一. 晚清的地方自治与城乡分化 |
(一) 民主立宪与地方自治 |
(二) 城乡正式分化 |
二. 市制的确立与发展 |
(一) 市制的确立 |
(二) 市的发展 |
三. 民国时期的保甲制度 |
(一) 间邻制 |
(二) 保甲制 |
(三) 民国保甲制对行政建制的影响 |
第三节 建国以来城乡关系变化 |
一. 中国共产党的城市思想 |
(一) 工作重心向城市转移 |
(二) 城市管理的基本思路 |
二. 共产党的发展策略 |
(一) 中共党内领导集团的不同倾向 |
(二) 中共的不同经济建设主张与发展道路 |
(三)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
三. 中国共产党的城乡关系定位 |
(一) 1949-1952:城乡一体对流 |
(二) 1953-1957:城乡二元分割的形成 |
(三) 1958-1978:城乡二元结构的固化 |
(四) 1979-2002:城乡二元结构的松动 |
(五) 新千年至今:城乡一体统筹的努力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农村与农民 |
第一节 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村 |
一. 作为产业革命相对概念的经济农村 |
(一) 产业革命及“传统农业”相对概念 |
(二) 经济农村 |
二. 作为需要的政治农村 |
(一) 革命化的农村 |
(二) 阶级化的农村 |
(三) 行政化的农村 |
三. 近代以来郿(眉)县城镇的“农村化” |
(一) 郿(眉)县建制历史沿革与基层管理制度 |
(二) 近代以来郧(眉)县城镇的“农村化” |
第二节 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民 |
一. 作为社会存在的宗法农民 |
(一) 生计农民 |
(二) 职业农民 |
(三) 义务/赋税农民 |
二. 作为社会身份的农民 |
(一) 社会化农民(社会属性) |
(二) 阶级化农民(阶级属性) |
(三) 制度化农民(制度/法制属性) |
(四) 身份化农民(身份属性) |
第三节 农民身份的现代构建与调整 |
一. 农民身份的现代构建 |
(一) 认同危机下的现代知识生产 |
(二) 革命需求下的现代阶级生产 |
(三) 意识形态下的现代话语生产 |
(四) 行政实践下的现代制度生产 |
二. 农民身份的合法性危机 |
(一) 合法性的赋予 |
(二) 合法性的动摇 |
(三) 合法性的重新定位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博弈:国家行政实践与农民身份选择/个体认同 |
第一节 国家的行政实践:差异政治与经济发展的配合 |
一. 国家、社会、个体的地位演变 |
(一) 宗法社会的弱国家、弱社会、强家族/弱个体 |
(二) 计划经济社会的“全能主义国家” |
(三) 市场经济社会的“三维制衡” |
二. 差异政治对农民身份的行政制度建构 |
(一) 亲资本的政策体系 |
(二) 行政实践的阶级化 |
(三) 制度安排的强制分化 |
(四) 亲民生的政策体系 |
三. 经济发展对农民范畴意涵变化的影响 |
(一) 农村经济的集体化 |
(二) 二元土地制度 |
第二节 农民的理性选择:农民身份工具化及其意涵变化 |
一. 农民主体性 |
(一) 传统社会主体(性)的缺失 |
(二) 农民主体性的地位 |
(三) 农民主体性的唤起 |
二. 现代社会的农民个体身份认同 |
(一) 农民身份的选择性接受 |
(二) 农民身份的工具化 |
(三) 农民身份工具意涵的阶段性变化 |
三. 农民身份背后的经济利益变化 |
(一) 利益劣化阶段 |
(二) 利益优化阶段 |
(三) 农民身份背后的集体土地经济收益 |
第三节 博弈:走向“理性化”中的妥协与抗争 |
一. 现代国家行政建构 |
(一) 义务建构(国家性建构) |
(二) 制度建构 |
(三) 话语建构 |
二. 走向“理性化”的农民主体 |
(一) 集体表征下的非理性小农 |
(二) 趋于工具理性的经济化小农 |
(三) 走向价值理性的社会化小农 |
三. 国家与农民的关系互动 |
(一) 国家利益优先 |
(二) 双方利益争夺 |
(三) 政府服务农民 |
结语 |
一. 农民身份的现代制度构建 |
(一) 制度“基因缺陷” |
(二) 制度“外包痼疾” |
二. 农民身份固化的现代义务建构 |
(一) 全能形象下的集权管控 |
(二) 服务职能下的分权减负 |
三. 农民身份构建之合法性的现代话语建构 |
(一) 不对称的权力关系 |
(二) 农民身份的“中国制造” |
四. 个体农民的能动表达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眉县建置沿革简表》 |
二:家庭联产承包时期常家土地经营情况留存记录 |
三:常家四代人主要职业/社会身份变化简表 |
四:眉县人劳局存档处高校毕业生户口迁转信息随机登记表 |
附图 |
图1:眉县县城街区图 |
图2:《承包土地登记清册》 |
图3:粮油店购油汇票凭证(1990-1992)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3)县级市城市化演进及创新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综述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的意义 |
1.1.3 县级市的界定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2.1 主要发达国家县级市发展与研究 |
1.2.2 国内县级市相关研究 |
1.2.3 城市化水平评价与预测方法研究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1.3.1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的结构安排 |
1.4 本文研究的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2 县级市的起源与发展回顾 |
2.1 城市 |
2.1.1 城市的内涵 |
2.1.2 城市产生的社会经济基础 |
2.2 乡村城市化 |
2.2.1 基本概念界定 |
2.2.2 村、镇、城的演化 |
2.3 县级市的产生 |
2.3.1 市制的变迁 |
2.3.2 撤县设市的标准 |
2.3.3 撤县设市的程序 |
2.3.4 撤县设市面临的挑战 |
2.4 我国城市化历程 |
2.4.1 建国以来的城市发展 |
2.4.2 我国城市化发展道路的争论 |
2.4.3 县级市城市化研究的尴尬 |
2.5 本章小结 |
3 县级市城市化演进的动力机制 |
3.1 农村城市化基础理论分析 |
3.1.1 经典农村城市化理论 |
3.1.2 我国农村城市化理论的发展 |
3.2 县级市城市化动力机制的内涵 |
3.2.1 城市化动力机制的含义 |
3.2.2 县级市城市化动力机制的界定 |
3.2.3 县级市城市化动力源及动力结构分类 |
3.3 县级市城市化动力机制分析 |
3.3.1 结构方程模型 |
3.3.2 基于系统视角的县级市城市化动力元素分析 |
3.3.3 县级市城市化动力系统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 |
3.4 本章小结 |
4 县级市城市化水平评价 |
4.1 国内外城市化水平评价述评 |
4.1.1 国外城市化水平评价研究 |
4.1.2 国内城市化水平评价研究 |
4.2 县和县级城市发展评价 |
4.3 我国县级市城市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3.1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基础分析 |
4.3.2 评价指标体系设置原则 |
4.3.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
4.4 基于MTS的县市城市化水平评价 |
4.4.1 马田系统的研究现状 |
4.4.2 马田系统的基本原理 |
4.4.3 实证评价 |
4.5 本章小结 |
5 县级市城市化的创新发展 |
5.1 工业化与县级市城市化 |
5.1.1 乡村工业对县级市城市化的基础作用 |
5.1.2 新型工业化对县级市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
5.2 制度创新与县级市城市化 |
5.2.1 包产到户与县域经济社会变革 |
5.2.2 改革开放与企业制度创新 |
5.2.3 县级市城市创新的制度框架 |
5.3 科技创新与县级市城市化 |
5.3.1 县级市城市化进程中科技创新的作用 |
5.3.2 县级市城市化迸程中科技创新的特征 |
5.3.3 实施科技创新的途径 |
5.4 城市建设与县级市可持续发展 |
5.4.1 县级市城市意识建设 |
5.4.2 县级市市政建设 |
5.4.3 县级市资源环境的维护和提升 |
5.5 本章小结 |
6 县级市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 |
6.1 我国农村建设历程 |
6.2 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及其必要性分析 |
6.2.1 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 |
6.2.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基本概念的界定 |
6.2.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意义 |
6.3 县级市城市化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分析 |
6.3.1 县级市的城、乡特征 |
6.3.2 新农村建设的社会动因 |
6.3.3 新农村建设的经济支撑 |
6.3.4 新农村建设的良性循环 |
6.4 县级市新农村建设的城市化归属 |
6.4.1 以城带乡的城市化效应 |
6.4.2 以工促农的农业工业化效应 |
6.4.3 城乡互动的农村社会变革效应 |
6.5 本章小结 |
7 案例分析——以江苏金坛为例 |
7.1 金坛撤县设市 |
7.1.1 金坛发展的历史沿革 |
7.1.2 撤县设市的行政实践 |
7.1.3 撤县设市的数据分析 |
7.2 金坛城市发展的产业推动 |
7.2.1 金坛市的工业概况 |
7.2.2 支柱产业与城市发展的互动 |
7.2.3 高新技术产业引领城市发展 |
7.3 金坛城乡互动的社会效应 |
7.3.1 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市民化 |
7.3.2 金坛市提升市民素质的实践 |
7.3.3 金坛市城市创建的主要成果 |
7.4 金坛城市创新发展的路径选择 |
7.4.1 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的区域差异分析 |
7.4.2 金坛市城市化发展的基本原则 |
7.4.3 金坛市城市化发展的对策 |
7.5 本章小结 |
8 结束语 |
8.1 本文的研究结论 |
8.2 本文的创新之处 |
8.3 本文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应用于1553B总线协议的控制器IP核的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1553B总线研究发展状况 |
1.3 论文工作目的和意义 |
1.4 开发过程的内容安排 |
1.5 开发工具 |
第2章 1553B总线协议 |
2.1 1553B总线的特点 |
2.2 1553B总线的消息传输机制 |
2.3 1553B总线在武器通信中的应用 |
2.4 本文所使用的1553B总线技术名词 |
第3章 各子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3.1 编解码器的设计与实现 |
3.1.1 编码器的设计与实现 |
3.1.2 解码器的设计与实现 |
3.2 1553B协议处理状态机的设计与实现 |
3.2.1 状态机与其它模块的接口 |
3.2.2 状态机的内部寄存器 |
3.2.3 状态机的中断设计 |
3.2.4 状态机的总体设计 |
3.2.5 RT子状态机的设计与实现 |
3.2.6 BC子状态机的设计与实现 |
3.3 读写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 |
3.4 其它通用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3.4.1 总线缓冲器的设计与实现 |
3.4.2 片内4KRAM的设计与实现 |
3.4.3 分频器PLL的设计与实现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协议芯片逻辑的仿真验证 |
4.1 仿真概论 |
4.2 仿真测试结果 |
第5章 结束语 |
5.1 论文总结 |
5.2 设计亮点 |
5.3 进一步工作的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主要工作及发表的论文 |
发表的论文 |
(6)系统芯片设计中的可复用IP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I P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
2.1 IP的定义 |
2.2 IP的分类 |
2.2.1 按提供形式分类 |
2.2.2 嵌入式IP核与通用IP模块 |
3 IP模块的设计 |
3.1 可复用IP核的设计 |
3.2 IP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
4 基于I P的S O C设计 |
4.1 SOC芯片的设计流程 |
4.2 SOC芯片设计中IP的应用 |
4.3 可复用IP核的选用 |
5 结束语 |
(7)WLAN中载波跟踪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背景介绍 |
1.1.1 无线局域网 |
1.1.2 SoC(片上系统) |
1.1.3 无线局域网芯片设计 |
1.1.4 载波跟踪系统的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论文内容以及论文特色 |
1.3 论文安排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无线局域网物理层原理与技术 |
2.1 WLAN 物理层体系结构 |
2.1.1 WLAN 物理层纵向层次结构 |
2.1.2 横向结构 |
2.2 WLAN 物理层传输原理 |
2.3 WLAN 中的传输技术 |
2.3.1 基带传输 |
2.3.2 载波传输 |
2.3.3 扩频传输 |
2.4 调制解调技术 |
2.5 WLAN 物理层协议与性能 |
2.6 误码率 |
2.7 无线局域网信道特征 |
2.7.1 信道及其特征 |
2.7.2 高斯白噪声 |
2.7.3 多普勒频移 |
2.8 同步技术 |
2.9 本章小结 |
第3章 载波跟踪系统的原理与整体方案 |
3.1 载波同步 |
3.2 载波偏移估计 |
3.2.1 接收信号模型与参数估计 |
3.2.2 最大似然估计 |
3.2.3 面向判决与非面向判决的比较 |
3.2.4 面向判决的参数估计 |
3.3 锁相环基本理论 |
3.3.1 锁相环结构及各模块功能 |
3.3.2 锁相环工作原理 |
3.3.3 等效相位模型 |
3.3.4 动态方程 |
3.3.5 环路运动过程 |
3.3.6 基本性能要求 |
3.4 载波同步跟踪环(判决反馈环) |
3.4.1 环路组成 |
3.4.2 等效模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载波跟踪系统的设计与仿真 |
4.1 系统结构 |
4.2 鉴相特性 |
4.2.1 DBPSK 解调下鉴相特性 |
4.2.2 QPSK 解调下鉴相特性 |
4.2.3 相位模糊问题 |
4.2.4 巴克码相关 |
4.3 递推式数字滤波 |
4.3.1 递推式数字滤波公式 |
4.3.2 应用递推式滤波的载波跟踪 |
4.3.3 离散系统传递函数 |
4.3.4 S 域模型 |
4.3.5 仿真过程 |
4.4 捕获性能分析 |
4.4.1 捕获过程的基本概念 |
4.4.2 相位捕获 |
4.4.3 频率捕获 |
4.5 跟踪性能分析 |
4.5.1 环路跟踪性能 |
4.5.2 环路频域响应 |
4.5.3 非线性跟踪锁定时的稳态相差 |
4.5.4 同步带 |
4.6 环路对噪声信号的滤波作用 |
4.7 变带宽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4.7.1 变带宽对捕获性能和跟踪性能的影响 |
4.7.2 变带宽对噪声过滤的影响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载波跟踪系统的硬件实现 |
5.1 VERILOGHDL 语言介绍 |
5.1.1 硬件描述语言 |
5.1.2 特点及要求 |
5.1.3 主要设计方法介绍 |
5.2 载波跟踪系统的硬件实现 |
5.2.1 整体框架 |
5.2.2 PLL 部分 |
5.2.3 判决及相位误差 |
5.2.4 巴克码相关 |
5.3 硬件实现的误差分析 |
5.3.1 有效字长引起的误差 |
5.3.2 环路延迟引起的误差 |
5.4 仿真及综合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巴克码 |
附录2 DBPSK(二进制差分相移键控) |
附录3 DQPSK(四相相对相移键控) |
附录4 2.4GHZ ISM 频段 DSSS 物理层协议 |
附录5 2.4GHZ频段高速物理层扩展(IEEE802.11B)协议 |
附录6 IEEE802.11B系统的误码特性 |
附录7 递推式数字处理——常增益滤波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发展硬IP设计 夯实IC业基础(论文参考文献)
- [1]西藏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 韩亮.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17(10)
- [2]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民身份构建 ——以关中眉县X村某常姓村民家族史为例[D]. 张文博. 中央民族大学, 2012(10)
- [3]县级市城市化演进及创新发展研究[D]. 王洪祥. 南京理工大学, 2012(07)
- [4]应用于1553B总线协议的控制器IP核的设计研究[D]. 戴舰威.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8(07)
- [5]打造IDM 注重设计属性——建言我国IC产业发展[J]. 吉利久. 中国集成电路, 2006(11)
- [6]系统芯片设计中的可复用IP技术[J]. 李加元,成立,王振宇,李华乐,贺星. 半导体技术, 2006(01)
- [7]WLAN中载波跟踪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王智霞. 北京工业大学, 2005(07)
- [8]发展硬IP设计 夯实IC业基础[J]. 吉利久. 电子产品世界, 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