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膨胀土路基病害及防治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秦梓航[1](2021)在《膨胀土填方路基变形稳定特性及处治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膨胀土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地区,随着交通建设的迅速发展,高速公路设计与施工中的膨胀土问题越来越普遍。由于膨胀土具有湿胀干缩的变形特性,在干湿循环作用下容易引起路基的不均匀变形,造成多种路基病害,严重影响高速公路的通行能力和行车安全。因此,本文依托“新柳南高速公路膨胀土路基综合处治技术应用研究”课题项目,采用模型试验、现场监测、理论计算及数值模拟等研究手段,深刻剖析了膨胀土路基的变形开裂机理,系统研究了膨胀土路基填料利用与路基变形控制技术及其工程应用问题。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对新柳南高速公路沿线的膨胀土代表土样进行物理力学性质研究,探明了膨胀土抗剪强度指标与饱和度的关系和击实功与膨胀量、CBR指标的关系,并基于标准吸湿含水率分类法,提出了以CBR膨胀量作为工程判别填料膨胀性强弱的评价方法。(2)通过开展路基模型的受压试验,揭示了在不同约束条件和水分迁移条件下路基的变形发展规律,并采用泊松比描述膨胀土侧向塑性变形的时变过程,对不同工况下膨胀土的变形发展状况进行评价,为理论计算和施工实践提供参数。(3)通过自动化监测的技术手段,研究了包边路堤的工后沉降、水平位移及土壤温湿度的变化规律,验证了复合支护结构及防渗保湿措施的处治效果,并优化加固设计参数,指导膨胀土路基设计和施工。(4)根据三向变形沉降理论,推导了三向附加应力增量的计算表达式,对膨胀土路基变形进行预测分析;采用ABAQUS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建立了原路基及加固路基结构的数值仿真模型,研究了在不利工况下膨胀土路基的受力变形特征,分析了土工格栅与固脚墙和路基相互作用形成的复合结构的支护机理,并结合理论结果和实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5)结合试验研究结果,提出了膨胀土填料利用的试验评价方法,并从基底处理、固脚墙支护、包边界面补强压实、加筋材料利用及土工布嵌入等方面阐述了膨胀土路基填筑质量控制的施工要点,从而科学地指导膨胀土地区高速公路路基的设计与施工。
董均贵[2](2020)在《干湿循环影响下膨胀土孔隙结构的核磁共振试验研究》文中提出膨胀土在我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有着广泛的分布。由于对水分变化的高敏感性,干湿循环影响下的膨胀土路基力学性能大幅衰减,极易导致沉陷、裂隙等路基病害,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土体的力学性质变化是诸多微观因素的宏观表现。研究干湿循环影响下土体孔隙结构的变化规律,对膨胀土区路基病害防治和养护方案制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借助核磁共振技术,测定多次干湿循环影响下土体孔隙结构及孔隙水分布特征,探究孔隙结构变化对土体变形、渗透性的影响机制。本文研究成果可为路基病害处置提供理论参考。文章主要研究工作及结论如下:1.研究不同荷载下(0 k Pa、5 k Pa、15 k Pa、30 k Pa)的干湿循环作用对土体抗剪强度的影响;探究不同干密度(ρd=1.4 g/cm3、1.6 g/cm3、1.8 g/cm3)试样在0~3次干湿循环过程中的裂隙演化过程。研究结果显示:(1)不同荷载下,土体粘聚力都随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减小,但衰减率不同。竖向荷载可有效阻碍裂隙发展、抑制粘聚力衰减,但抑制程度并不与荷载值成正比。(2)土体裂隙率随循环次数增加而增加。相同含水率点,脱湿路径裂隙率低于吸湿路径裂隙率,土体裂隙率都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而呈先增后减趋势。2.测定了3种孔径(r=0.25 mm、0.5 mm、2.0 mm)毛细管模型的核磁共振T2曲线,分析孔径、孔隙数量对T2曲线的影响。测定0~1400 k Pa吸力下土体T2曲线,确定T2与孔径r的换算系数。研究结果显示:(1)T2曲线积分面积与毛细管含水量成正比,T2值与孔径r成正比。(2)采用“饱和-吸力联测”法得到T2与孔径r的换算关系为ri=1.39T2i。采用T2换算的孔隙结构信息与压汞试验结果符合良好。3.对孔隙水分布进行定量化分析,引入孔隙水分布特征对VG模型进行修正。研究结果显示:(1)相同含水率点,土体吸湿、脱湿路径下T2曲线基本重合。(2)提出孔隙水分布曲线(PWDC)来描述土体中水的分布特征。(3)提出孔隙水损伤势、总损伤势、相对损伤度等指标对给定吸力下孔径大于临界孔径rc的PWDC进行定量化,发现孔隙水损伤势与吸力之间具有良好的函数关系。(4)引入孔隙水损伤势,得到了可表示孔隙水分布信息的修正VG模型。4.测定了0~4次干湿循环土体T2曲线,分析孔隙结构变化与土体宏观变形的关系。研究显示:(1)土体变形时程曲线是非线性的,用指数函数模型可很好的拟合(式(5-3)、式(5-6)),该模型对干密度、荷载、循环次数等影响的土体变形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2)土体孔隙被划分为大孔(r>10μm)、中孔(3.2<r≤10μm)、小孔(1.0<r≤3.2μm)、微孔(r≤1.0μm)。土体吸湿过程,4类孔隙储水量与土体含水率之间可用“S”型曲线拟合。当含水率ω>19%时,大孔隙才开始充水并迅速吸水饱和。(3)不同尺寸的孔隙在干湿循环过程中有其独特的变化规律。团粒内孔隙(小、微孔)几乎不受干湿循环作用的影响,中、大孔隙的是土体宏观变形的主要贡献者。(4)孔隙指数(H)与土样总孔隙增量之间存在可靠的线性关系,可作为反映中孔隙、大孔隙贡献差异的土体变形预测模型。5.研究了干湿循环过程中孔隙水形态、平均孔径变化规律,分析它们对土体渗透性的影响。研究显示:(1)将孔隙水分为束缚水(T2≤0.37 ms)和可动水(T2>0.37 ms),束缚水量不受循环次数影响,而可动水量随循环次数增加而线性增大。(2)由基于孔隙水形态的修正Coope渗透模型可知,土体渗透率与循环次数N的6次方成正比。(3)土体平均孔径随循环次数增加而线性增大。由Poiseille方程可知孔隙单位流量Q与干湿循环次数N的4次方成正比。6.测定不同循环次数土体固-液接触角、微观结构、矿物成分、化学元素的变化规律,分析土体细观参数与宏观力学性质的关联。研究结果显示:(1)干湿循环作用不会改变土体的亲水性(接触角<90°),循环次数与固-液接触角之间未见统一规律。1次循环后,接触角大幅提高(平均增大约33.32%),之后接触角在10.11°范围内上下波动。(2)随循环次数增加,土体面-边排列、边-边排列的粘土片占比增大,土体宏观力学性质趋向各向同性。(3)有限次干湿循环未能改变土体矿物组成,但多次循环后(30次)矿物主要特征衍射峰强度有所减弱。
何奇[3](2020)在《约束桩在南昆铁路南百段膨胀土路基病害整治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膨胀土分布在我国众多省市,研究发现膨胀土的主要成分为蒙脱石、伊利石及高岭石等亲水性矿物,这些亲水性矿物的存在使得膨胀土表现出强烈的水敏性。若外界水源提供大量水分,膨胀土极易吸水表现出体积膨胀、土体软化、强度衰减等性质。当铁路路基中含有大量膨胀土时,膨胀土特殊的工程性质将导致铁路路基产生多种病害,这将对列车运行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我国每年都要花费大量资源来进行膨胀土路基病害整治工程。本文从南昆铁路南百段产生的膨胀土路基病害入手,分析了路基填土的工程性质及路基病害成因。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分析约束桩对膨胀土路基在经过膨胀软化后变形的约束效果,探讨约束桩四个参数对整治效果的影响,确定工程中约束桩的最优参数选取。选取南昆线K149+852.55K150+008.55作为试验段进行路基病害整治,在施工过程中安置一系列传感器,分析约束桩受力规律并对路基病害整治效果进行评估。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分析南昆铁路南百段路基填土的工程特性,通过室内试验测定南昆线南百段路基膨胀土的基本物理参数,包括颗粒密度、级配曲线、液限及塑限、最大干密度及最优含水率;进行一维压缩试验、直剪试验和三轴试验测定该土样的力学参数,最后通过自由膨胀率试验及膨胀力试验分析该土样的膨胀特性,确定该膨胀土具有中等膨胀潜势。(2)对南昆铁路南百段进行现场调查,确定南百段产生的路基病害主要是道砟囊、基床挤出、路基不均匀沉降及边坡坍塌滑坡,导致路基病害产生的内因是膨胀土的性质,而水和列车荷载是外部因素。(3)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模型,分析约束桩在膨胀土路基吸湿膨胀软化过程中的整治效果,并探讨约束桩桩位、桩长、桩间距及桩截面尺寸对整治效果的影响,针对该工程确定约束桩最优方案。(4)结合有限元分析结果,确实试验段膨胀土路基病害整治具体措施及施工过程。并安置传感器,对约束桩受力及路基沉降变形进行长期监测。约束桩受力监测数据表明约束桩一直处于弹性变形范围内,且仍具有较高的安全储备。路基沉降监测显示未施工断面的最终沉降量为试验段的7倍,表明此次针对南昆铁路南百段某试验段进行的膨胀土路基病害整治工程是有效的,可为其他地区类似工程提供部分借鉴。
蔡建兵[4](2018)在《填方路基纵向开裂变形机理及其防治对策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等高等级道路向山区延伸,深挖高填十分普遍。由于山区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填方路堤边坡工程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特别是填方路基纵向开裂变形病害经常发生,其变形破坏机理模式、稳定性评价方法及病害的防治工程对策等越来越被重视。本文采用工程调查分析、数值模拟计算和现场实例测试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填方路基纵向开裂变形机理,提出典型的破坏模式和判识特征,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工程对策。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及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广泛收集有关填方路堤边坡工程病害案例资料,实地考查各类病害工点现场,综合分析填方路堤边坡变形破坏性质、产生原因、稳定程度和发展趋势,总结和归纳了填方路堤边坡工程的主要病害类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高填路堤、软基路堤和陡坡路堤等三种典型的路堤边坡地质模式。通过对三种典型路堤边坡地质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分别提出路堤沉降开裂变形机理和路堤侧移开裂变形机理,并建立了沉降梯度、侧向拉伸率和深部位移形态等控制因素及其主要变形特征。(2)高填路堤纵向开裂变形机理:随着填土高度的增加或强度参数的衰减,在坡顶部逐渐出现拉应力,造成坡顶纵向开裂,纵向开裂属于沉降-蠕滑拉裂,此时坡顶有以下特征:坡顶拉伸应变量超过0.1%,且路堤坡顶中部凹陷,呈中部低两侧高的现象。(3)陡坡路堤纵向开裂变形机理:陡坡路堤在填土重力、陡坡地形及上部山体开挖卸荷回弹的综合影响下,在坡顶填挖交界附近产生不均匀沉降及拉应力,造成坡顶纵向开裂,纵向开裂为差异沉降造成的剪切拉裂,此时坡顶有以下特征:填挖交界处的拉伸应变量超过0.06%,沉降梯度超过0.48%,同时坡顶靠近填方坡面侧的填土体的沉降明显大于靠山侧的沉降。(4)软基路堤的纵向开裂变形机理:由于地基岩土性质软弱,在上部填土重力的作用下,首先导致软弱地基破坏进而引起上部填土的相应变形,从而在坡顶产生拉应力而造成坡顶纵向开裂,纵向开裂为地基破坏造成的坡顶拉裂,但在坡顶开裂时坡体状态变化特征又因三种不同模式而有所差异。(5)针对不同的路堤纵向开裂变形机理,提出采用地基处理措施、支挡工程措施及排水措施等综合防治工程对策。并通过一处工程实例,结合路堤边坡位移监控量测措施,对病害路堤进行治理,根治病害,对病害的规模及发展趋势进行评估预测,反馈路堤治理工程措施的调整和优化。
桂彬,王勇,王月中,马永政[5](2017)在《南百段膨胀土路基病害概况及防治措施》文中提出膨胀土地区的路基基床经常出现路基变形、翻浆冒泥、道渣基床土挤出等病害问题。目前,对于膨胀土基床病害的治理主要采用传统方法从设计和施工方面降低膨胀土干缩湿胀带来的不利影响。施工中路基封闭宽度不足、换填深度不够以及换填改性土质量差等问题是采用传统方法整治达不到预期效果的主要因素。通过对南昆铁路线南百段沿线的气候、水文气候条件、膨胀土特性、列车荷载影响等方面的分析,探讨了膨胀土地区铁路路基基床病害的原因,并在整治中使用粉煤灰石灰黏土制作了改性土分层碾压,用地蜂窝固砂,加大土层封闭宽度,侧沟下新修盲沟排水以及在强膨胀土路段用石灰桩处理下沉路基的方法,效果显着,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夏孝维,胡春林[6](2015)在《既有线膨胀土路基病害发生机理及整治措施研究》文中提出归纳了既有线膨胀土路基病害的类型,从膨胀土矿物组成、分子结构、水及气候等因素阐述膨胀土路基病害的发生机理;在既有线膨胀土路基已有的病害治理措施基础上,根据蚌埠工务段管内膨胀土工程地质特性,提出使用隔水土工布封闭基床和压力注入石灰水浆液加固基床的整治措施,以期对膨胀土路基病害治理提供有益的思路。
高文号,程远志,汪刚[7](2015)在《江淮地区膨胀土特性研究及路基预防措施》文中研究表明膨胀土在江淮地区分布广泛,因膨胀土产生的路基裂缝、边坡溜塌等病害普遍存在。文章通过资料收集、野外调查以及室内试验,分析江淮地区路基裂缝和边坡变形的原因,研究江淮地区典型膨胀土的物理力学特性及不同掺灰量的改良效果,对不同类型路基给出了相应预防措施。
梁明[8](2010)在《广州西二环高速公路膨胀土路基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膨胀土因其特有的工程特性,给高速公路建设与运营带来不少麻烦论文在对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广州西二环工程实际,分析了现场膨胀土的矿物成份,对现场膨胀土进行了分类。通过对现场具有代表性土样进行化学分析,发现土样矿物成份中石英含量在80%左右,高岭石-蒙脱石混合物含量为10%,埃洛石含量在8%-11%,判定现场膨胀土主要为中-弱膨胀土。提出了广州西二环膨胀土路段设计及施工工艺,膨胀土地区路堑边坡防护主要采用浆砌片石护面墙防护和护面墙+TBS植被防护两种形式。膨胀土路段填方路堤采用单级坡,边坡坡率按1:1.5设计。高度小于4m的填方路堤,采用植草防护边坡;路堤高度大于4.0m小于6.0m的填方路段边坡采用三维网植草方案防护;路堤高度大于6.0m的填方路段边坡采用拱形骨架植草防护+三维网植草方案防护;通过水塘、鱼塘、水库、稻田的填方路段,边坡一定高度范围内采用浆砌片石防护。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从膨胀土路基的处治技术、膨胀土路基设计关键技术、膨胀土路基施工关键技术等方面形成了膨胀土路基病害防治技术。
柏松平[9](2008)在《云南复杂地质环境公路地质病害诱发机理及其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云南省公路通车里程19.85万公里,至2007年底,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2500公里,但高等级以上的公路仅占公路通车里程的1/20。故我省公路升级改造和路网加密任务仍将十分繁重,因此,云南公路建设仍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在全国高速公路进入山区修建和大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的重要时期,公路地质环境严重制约了公路建设的建设周期和成本,制约和影响了公路的正常运营和运输安全。由于结合地质环境的公路地质病害机理研究,尚不系统和全面,十分必要研究云南复杂地质环境公路地质病害诱发机理及其对策,以指导云南今后公路的建设和发展。本文首先回顾了公路发展概况,分析和总结了公路发展及其特点,简述了公路交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分析了公路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同时,较为详细地分析了公路建设的地质环境制约和云南地质环境问题,分析了公路地质环境致灾的对策研究现状等内容。其次,全面分析了云南公路建设的复杂地质环境条件,包括地质地貌、地质构造环境、活动性构造带、公路水文地质环境、工程地质以及云南公路地质环境条件。在这些内容中,将云南迄今为止的所有通车和在建的高等级公路(二级以上公路)与云南主要山脉分布、地貌分区、大地构造分区、深大断裂和地壳厚度、构造体系、新构造运动、主要活动断裂、地震震中分布、区域稳定性分区、工程地质分区以及云南膨胀土分布等情况进行了对应和叠加处理。由于最近十多年是高等级公路建设和发展的主要阶段,涉及了更多更全面的公路地质环境问题,同时,在建设中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公路地质病害治理经验,取得了许多科技创新,加上这些公路分布在云南的广阔地域,为今后就近区域公路的升级和路网的加密将起到极大的借鉴和指导作用。结合云南公路建设中主要的不良地质现象,全面分析了云南公路主要地质病害类型及其展布特征,分析了云南公路地质病害发育的时间和空间展布特征。研究和分析了公路地质病害的公路地质体属性、公路地质病害的潜在隐患、公路地质病害的致灾因素,总结了云南复杂地质环境下公路地质病害诱发及危害分析,分析了云南公路工程诱发的公路地质病害,探索了云南公路地质病害的诱发机理,总结了云南公路地质病害诱发链。针对云南公路主要地质病害,从复杂地形环境下的公路工程技术优选、复杂地质构造环境下的公路工程技术优选、特殊类土环境下的公路工程技术对策、特殊岩类(区)环境下的公路工程技术优选、特殊地质体环境下的公路建设技术对策和特殊地质环境下的公路路基(桥梁)技术优选等方面,全面分析和论述了复杂地质环境的公路地质病害防治工程技术。本文从基于公路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防治的公路选线技术、公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针对公路地质病害防治的公路工程地质勘察、复杂地质环境下的公路养护技术及其病害处治、公路沿线生态地质环境优化等方面,通过较为全面的研究,探索和总结了云南复杂地质环境下的公路地质病害防治模式。通过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研究成果1、首次将云南在建和已通车的高等级公路与云南公路建设主要不良地质现象的分布情况进行系统的联系和对比,为今后云南公路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地质环境分析资料,对于新建公路,可借鉴就近区域已建公路的成功经验和需注意的事项。为新建和改(扩)建公路提供了针对主要不良地质现象的治理措施对策经验。2、结合云南公路建设地理环境、地质环境、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灾害等,开展公路地质病害的诱发机理研究,包括自然状态下的公路地质病害、工程扰动下诱发的公路地质病害、公路地质病害诱发机理以及公路地质环境的脆弱性、稳定性评价以及复杂地形环境下的公路工程技术优选、复杂地质构造环境下的公路工程技术优选、特殊类土环境下的公路工程技术优选、特殊岩类(岩区)环境下的公路工程技术优选、特殊地质环境下的公路建设技术对策、特殊地质环境下的公路技术优选,形成了较为系统全面的公路工程地质环境下的公路工程技术对策体系。3、首次系统分析了云南公路地质病害的类型及其展布特征。系统分析了云南地质病害的时空特征、发育特征,较全面分析了云南公路工程主要不良地质现象的特征和野外判别方法。4、首次系统全面分析了云南公路工程地质病害致灾因素,从云南公路地质病害形成的影响因素、形成机理、破坏形式等方面,全面分析了云南公路地质病害的破坏机理。5、针对公路工程路基、桥梁、隧道建设的实际,结合云南公路建设的主要不良地质现象,系统总结了复杂地质环境下的公路地质病害防治工程技术对策。其中,首次提出并成功实施了“侧向限制法软土处理技术”、“亲水隧道设计施工技术”,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6、从公路选线技术、公路工程地质病害危险性评估、公路工程地质勘察、公路养护技术、公路工程沿线生态地质环境优化等方面,开展了复杂地质环境下公路地质病害的对策模式研究。7、研究了云南复杂地质环境下的公路地质环境问题及其建设技术对策,构建了云南公路地质环境公路工程技术对策理论与方法体系,对公路建设的科技进步和加强公路建设的地质环境保护,获取最佳的社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梁俊梅[10](2007)在《铁路膨胀土路基工程病害与防治措施初探》文中认为我国膨胀土分布非常广泛,极易造成路基工程病害,若防治措施不当,对工程危害极大。结合西安南京铁路工程实践,从膨胀土路基出现的各类病害入手,根据膨胀土的工程特性及其病害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病害防治的措施及处理方法。
二、膨胀土路基病害及防治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膨胀土路基病害及防治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膨胀土填方路基变形稳定特性及处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膨胀土胀缩变形特性研究 |
1.2.2 沉降变形计算理论及方法研究 |
1.2.3 膨胀土路基变形处治技术研究 |
1.3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主要内容 |
1.4.2 论文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膨胀土工程特性室内试验研究 |
2.1 膨胀土基本物理性质试验 |
2.2 膨胀土力学性质研究 |
2.2.1 土的击实试验 |
2.2.2 泡水膨胀量试验 |
2.2.3 承载比CBR试验 |
2.2.4 膨胀土抗剪强度特性 |
2.3 膨胀土胀缩特性研究 |
2.3.1 膨胀性指标 |
2.3.2 土的收缩性指标 |
2.4 膨胀等级的确定 |
2.4.1 标准吸湿含水率分类法 |
2.4.2 CBR膨胀量分类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考虑变形特性的膨胀土模型试验研究 |
3.1 轴向压缩模型试验 |
3.1.1 土的压缩机理 |
3.1.2 模型箱的设计 |
3.1.3 材料的选取 |
3.1.4 试验方案 |
3.1.5 试验过程 |
3.1.6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2 无侧向约束下的模型受压试验 |
3.2.1 泊松比的计算 |
3.2.2 试验仪器 |
3.2.3 试验方案及过程 |
3.2.4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3 水分迁移条件下的模型收缩试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填方试验路基变形监测研究 |
4.1 工程简介 |
4.1.1 试验路工程概况 |
4.1.2 试验场地确定 |
4.2 膨胀土加固路基设计 |
4.2.1 包边宽度的确定 |
4.2.2 固脚墙尺寸设计 |
4.2.3 试验段加固设计方案 |
4.3 自动化监测系统及仪器布设 |
4.3.1 监控量测内容及仪器布置总方案 |
4.3.2 自动化监测系统的组成 |
4.4 路堤基顶沉降监测及分析 |
4.4.1 监测原理和设备选型 |
4.4.2 测点布置和仪器安装 |
4.4.3 试验结果分析 |
4.5 路基水平位移监测及分析 |
4.5.1 监测原理和设备选型 |
4.5.2 测点布置和仪器安装 |
4.5.3 试验结果分析 |
4.6 土壤温湿度监测及分析 |
4.6.1 监测原理和设备选型 |
4.6.2 测点布置和仪器安装 |
4.6.3 试验结果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膨胀土路基沉降变形计算分析 |
5.1 路基三向变形沉降理论 |
5.1.1 三向变形沉降计算方法 |
5.1.2 泊松比及孔隙比的确定 |
5.1.3 不同工况下路基沉降计算值 |
5.2 路基变形特征有限元分析 |
5.2.1 计算模型的建立 |
5.2.2 计算工况和计算参数的选定 |
5.2.3 计算结果分析 |
5.3 沉降对比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公路膨胀土填方路基处治技术 |
6.1 施工质量控制标准 |
6.2 填料的选择与评价 |
6.3 基底处理与固脚墙加固技术 |
6.4 包边加筋技术 |
6.5 路基防排水措施 |
6.6 路基填筑施工流程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7.3 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2)干湿循环影响下膨胀土孔隙结构的核磁共振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土体干湿循环研究 |
1.2.2 核磁共振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 |
1.2.3 土体孔隙测试方法 |
1.3 文章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用土主要特性 |
2.1 土的基本物性 |
2.1.1 粒径分布 |
2.1.2 荷载下的膨胀率 |
2.1.3 击实曲线 |
2.1.4 矿物成分 |
2.1.5 其它物性参数 |
2.2 干湿循环对土体抗剪强度影响 |
2.2.1 试验装置设计 |
2.2.2 试验装置使用 |
2.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3 干湿循环影响下土体裂隙发育规律 |
2.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核磁共振阈值确定 |
3.1 核磁共振基本原理 |
3.1.1 原子核的磁性 |
3.1.2 极化 |
3.1.3 脉冲翻转与自由感应衰减 |
3.1.4 自旋回波及CPMG |
3.1.5 弛豫现象 |
3.1.6 孔隙流体弛豫机制 |
3.1.7 弛豫理论与机制 |
3.1.8 多指数衰减 |
3.2 毛细管模型核磁共振特性 |
3.2.1 引言 |
3.2.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2.3 试验结果 |
3.2.4 讨论 |
3.3 T_2阈值确定 |
3.3.1 引言 |
3.3.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非饱和土孔隙水分布特性 |
4.1 引言 |
4.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3.1 不同吸力下土体孔隙水分布 |
4.3.2 吸湿-脱湿过程土体孔隙水分布 |
4.3.3 孔隙水损伤势 |
4.3.4 基于孔隙水损伤势的VG修正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干湿循环影响下土体变形特性 |
5.1 引言 |
5.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5.2.1 研究用土基本特性 |
5.2.2 试样准备 |
5.2.3 土体变形试验 |
5.2.4 核磁共振测试 |
5.3 试验结果 |
5.3.1 不同循环次数的变形时程曲线 |
5.3.2 变形时程曲线各阶段膨胀速速率 |
5.3.3 不同循环次数的总变形量 |
5.3.4 变形时程曲线模型 |
5.3.5 不同含水率土体孔隙结构 |
5.3.6 不同循环次数土体孔隙结构 |
5.4 讨论 |
5.4.1 变形时程曲线的阶段性特征 |
5.4.2 土体湿润过程孔隙结构变化 |
5.4.3 累计变形量影响因素 |
5.4.4 不同循环次数的PSDC |
5.4.5 土体结构简化模型 |
5.4.6 吸力对土体变形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干湿循环影响下土体渗流特性 |
6.1 引言 |
6.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6.2.1 试样制备 |
6.2.2 土体吸湿及干湿循环过程 |
6.2.3 T_2阈值确定 |
6.2.4 核磁共振测试 |
6.3 试验结果 |
6.3.1 阈值T_(2C)计算 |
6.3.2 土体吸湿过程孔隙水形态 |
6.3.3 不同干湿循环下孔隙水形态 |
6.3.4 不同循环次数土体孔径分布 |
6.4 讨论 |
6.4.1 含水率与孔隙水形态关系 |
6.4.2 循环次数与孔隙水形态 |
6.4.3 孔隙水形态与土体渗透性 |
6.4.4 孔隙结构与土体渗透性 |
6.4.5 土体渗透性对路基稳定性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干湿循环对土体细观参数影响 |
7.1 引言 |
7.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7.2.1 固-液接触角测试 |
7.2.2 X衍射和SEM试验 |
7.3 试验结果 |
7.3.1 干湿循环影响下土体固-液接触角 |
7.3.2 干湿循环影响下土体微孔隙结构 |
7.3.3 干湿循环影响下土体矿物组成 |
7.3.4 干湿循环影响下土体化学元素组成 |
7.4 讨论 |
7.4.1 固-液接触角 |
7.4.2 微观孔隙、矿物组成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主要创新点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3)约束桩在南昆铁路南百段膨胀土路基病害整治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膨胀土物理力学特性研究现状 |
1.2.2 膨胀土路基病害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南昆铁路南百段膨胀土工程特性及病害成因分析 |
2.1 土样物理特性分析 |
2.1.1 颗粒密度测定 |
2.1.2 颗粒级配曲线测定 |
2.1.3 界限含水率测定 |
2.1.4 最优含水率及最大干密度测定 |
2.2 土样力学特性分析 |
2.2.1 一维压缩试验 |
2.2.2 直剪试验 |
2.2.3 三轴试验 |
2.3 土样膨胀特性分析 |
2.3.1 自由膨胀特性 |
2.3.2 膨胀力分析 |
2.4 南昆铁路田东县膨胀土路基病害及成因分析 |
2.4.1 南昆铁路田东县膨胀土路基病害种类 |
2.4.2 南昆铁路田东县膨胀土路基病害成因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约束桩整治效果的有限元模拟分析 |
3.1 温度场等效湿度场基本理论 |
3.1.1 湿度应力场理论的基本思想 |
3.1.2 温度场微分控制方程及湿-温度场转换关系 |
3.2 考虑吸湿膨胀软化效应的约束桩整治效果分析 |
3.2.1 有限元软件Abaqus简介 |
3.2.2 三维模型建立 |
3.2.3 材料参数选取及设置 |
3.2.4 计算及结果分析 |
3.3 考虑吸湿膨胀软化效应的约束桩最优参数设计 |
3.3.1 桩位置参数设计 |
3.3.2 桩长参数设计 |
3.3.3 桩间距参数设计 |
3.3.4 桩截面尺寸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4 试验段约束桩受力分析及病害整治效果评估 |
4.1 试验段路基病害整治措施 |
4.1.1 约束桩施工整治措施 |
4.1.2 注浆整治措施 |
4.2 病害整治监测方案 |
4.2.1 主要监测内容 |
4.2.2 监测布点方案 |
4.3 整治效果评估 |
4.3.1 约束桩受力规律分析 |
4.3.2 长期监测整治效果评估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4)填方路基纵向开裂变形机理及其防治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填方路堤研究现状 |
1.3.1 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及应用的研究 |
1.3.2 填方路基纵向开裂病害及其治理措施的研究 |
1.3.3 对填方路基现场试验及模型模拟实验研究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路线 |
第二章 填方路堤的基本特征与影响因素 |
2.1 填方路堤的基本工程特征 |
2.1.1 填方路堤的定义及分类 |
2.1.2 填方路堤的断面设计形式 |
2.1.3 填方路堤的填料特征 |
2.1.4 填方路基的受力特征 |
2.2 路堤路面开裂破坏病害调查 |
2.2.1 文献中的路堤路面开裂病害分类汇总 |
2.2.2 咨询及现场踏勘路堤病害工点调查 |
2.2.3 路堤病害工点归纳分析 |
2.3 填方路堤纵向开裂形式 |
2.4 路堤纵向开裂变形影响因素概述及开裂判定 |
2.4.1 自然因素 |
2.4.1.1 湿度的影响 |
2.4.1.2 温度的影响 |
2.4.1.3 大气降雨及地下水的影响 |
2.4.2 地质因素 |
2.4.3 填筑材料的影响 |
2.4.4 设计施工影响 |
2.4.5 纵向开裂辨识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典型填方路堤纵向开裂机理数值模拟分析 |
3.1 有限单元法 |
3.2 强度折减法的基本原理 |
3.3 岩土有限元软件及摩尔-库伦本构模型 |
3.3.1 Midas/GTS岩土软件简介 |
3.3.2 Phase~2软件简介 |
3.3.3 摩尔-库伦本构模型 |
3.4 Midas建模延伸厚度及岩土体参数 |
3.4.1 高填路堤 |
3.4.2 建模情况及结果 |
3.5 典型平坦地基高填路堤坡顶纵向开裂及其机理分析 |
3.5.1 模型概况 |
3.5.2 平坦地基高填路堤坡顶纵向开裂机理分析 |
3.5.3 平坦地基高填路堤坡顶纵向开裂位移形态特征 |
3.6 陡坡路堤坡顶纵向开裂及其机理分析 |
3.6.1 模型概况 |
3.6.2 陡坡路堤坡顶纵向开裂机理分析 |
3.6.3 陡坡路堤坡顶纵向开裂发展过程位移形态特征 |
3.7 软弱地基填筑路堤坡顶纵向开裂及其机理分析 |
3.7.1 地表与地层均水平软弱地基路堤 |
3.7.1.1 模型概况 |
3.7.1.2 地表地层均水平软弱地基路堤坡顶纵向开裂机理分析 |
3.7.1.3 地表地层均水平软弱地基路堤坡顶纵向开裂位移形态特征 |
3.7.2 地表与地基地层均倾斜软弱地基路堤 |
3.7.2.1 模型概况 |
3.7.2.2 地表地层均倾斜软弱地基路堤坡顶纵向开裂机理分析 |
3.7.2.3 地表地层均倾斜软弱地基路堤坡顶纵向开裂位移形态特征 |
3.7.3 地表水平、地层倾斜软弱地基路堤 |
3.7.3.1 模型概况 |
3.7.3.2 地表水平、地层倾斜软弱地基路堤坡顶纵向开裂机理分析 |
3.7.3.3 地表水平、地层倾斜软弱地基路堤坡顶纵向开裂位移形态特征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填方路堤纵向开裂防治对策 |
4.1 填方路堤病害的防治原则 |
4.2 填方路堤纵向开裂病害防治对策 |
4.2.1 填方路堤纵向开裂病害预防措施 |
4.2.1.1 填方路基排水措施 |
4.2.1.2 强夯加固地基 |
4.2.1.3 软基换填 |
4.2.1.4 填土层设置土工格栅 |
4.2.2 填方路堤纵向开裂病害治理措施 |
4.2.2.1 地表裂缝灌缝处理 |
4.2.2.2 注浆加固 |
4.2.2.3 微型桩加固 |
4.2.2.4 抗滑桩加固 |
4.3 填方路堤变形监测 |
4.3.1 路堤沉降监测 |
4.3.2 深层侧向位移监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填方路堤纵向开裂病害实例分析 |
5.1 实际纵向开裂变形路堤边坡分析 |
5.1.1 工程概况 |
5.1.2 工程地质条件 |
5.1.3 路堤变形情况及影响因素 |
5.1.3.1 路面及坡面变形情况 |
5.1.3.2 深部位移监测及滑移面位置分析 |
5.1.3.3 路堤病害影响因素分析 |
5.1.4 路堤纵向开裂变形机理分析 |
5.1.4.1 路堤模型的建立 |
5.1.4.2 路堤纵向开裂机理分析 |
5.2 路堤纵向开裂病害治理措施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5)南百段膨胀土路基病害概况及防治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
1.1 地质地貌概况 |
1.2 病害情况 |
2 线路上膨胀土特征 |
2.1 矿物成分 |
2.2 化学成分 |
2.3 颗粒成分特点 |
2.4 物理参数 |
2.4.1 膨胀特性 |
2.4.2 天然含水率和干密度 |
2.4.3 液限 |
2.4.4 塑限Ip |
2.4.5 膨胀力Pp |
2.4.6 膨胀土的收缩性 |
3 基床病害原因分析 |
4 基床病害整治 |
4.1 K37+150—K41+650 |
4.2 K134+700—K140+100 |
4.3 林逢车站 |
5 结语 |
(6)既有线膨胀土路基病害发生机理及整治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
1既有线膨胀土路基病害类型[3 -8] |
1. 1基床陷槽 |
1. 2翻浆冒泥 |
1. 3基床外挤溜塌 |
1. 4路肩及桥涵附属结构物开裂 |
2膨胀土路基病害发生机理及原因分析 |
2. 1膨胀土矿物组成及土的物理力学特性 |
2. 2水及气候的因素 |
2. 3动荷载的影响 |
2. 4设计施工及养护的原因 |
3膨胀土路基病害治理措施 |
3. 1改变基床填料的力学及水理特性 |
3. 2防排水治理措施 |
3. 3其他措施 |
4蚌埠工务段管内既有线膨胀土路基病害治理措施 |
4. 1管内膨胀土工程地质特性及病害状况 |
4. 2病害整治措施 |
5结语 |
(7)江淮地区膨胀土特性研究及路基预防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江淮地区膨胀土概况 |
1.1 膨胀土分布情况 |
1.2 膨胀土地区道路病害 |
2 江淮地区膨胀土工程地质特性 |
2.1 膨胀土的判别标准 |
2.2 膨胀土压实特性 |
2.3 改性膨胀土特性 |
3 膨胀土路基病害预防措施 |
4 结论 |
(8)广州西二环高速公路膨胀土路基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概述 |
1.1 引言 |
1.2 研究现状 |
1.2.1 膨胀土的概念 |
1.2.2 膨胀土的分类标准 |
1.2.3 膨胀土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内容和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广州西二环膨胀土判别及分类 |
2.1 概述 |
2.1.1 工程概况 |
2.1.2 地形地貌及地质特征 |
2.1.3 膨胀土分布规律 |
2.1.4 膨胀土形成历史及其成因 |
2.2 现场取样点布设与取样 |
2.3 现场膨胀土的矿物成分 |
2.3.1 矿物成分分析原理及设备 |
2.3.2 试验结果 |
2.3.3 矿物成分分析结论 |
2.4 现场膨胀土的物理与胀缩性指标 |
2.4.1 一般物理指标 |
2.4.2 胀缩性指标 |
2.5 现场膨胀土膨胀态势判定 |
2.6 小结 |
第三章 膨胀土路基及边坡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技术 |
3.1 概述 |
3.2 控制参数的确定 |
3.2.1 换填土压实参数试验 |
3.2.2 换填土CBR试验 |
3.3 膨胀土路堑设计与施工 |
3.3.1 路堑边坡设计 |
3.3.2 路堑边坡防护与加固 |
3.3.3 膨胀土路堑设计与施工 |
3.4 膨胀土路堤设计与施工 |
3.4.1 路堤边坡设计 |
5.4.2 路堤边坡防护与加固 |
3.4.3 路基设计与施工 |
3.4.4 相关施工工艺 |
3.5 路基取土坑、弃土坑 |
3.5.1 取土坑设计 |
3.5.2 弃土坑设计 |
3.6 膨胀土地区路基路面排水系统设计 |
3.6.1 路基排水 |
3.6.2 路面排水 |
3.7 小结 |
第四章 膨胀土路基病害防治技术 |
4.1 概述 |
4.2 膨胀土路用性能的工程适用性评价 |
4.2.1 判定指标或方法 |
4.2.2 适用性评价 |
4.3 膨胀土路基的常用处理方法、原理及适用范围 |
4.4 膨胀土路基设计关键技术 |
4.4.1 路基路面材料 |
4.4.2 路基断面 |
4.4.3 路基高度 |
4.4.4 路基边坡 |
4.4.5 其它技术 |
4.5 膨胀土路基施工关键技术 |
4.5.1 路堤施工 |
4.5.2 路堑施工 |
4.5.3 路基施工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
第五章 主要结论和建议 |
5.1 主要结论 |
5.2 进一步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9)云南复杂地质环境公路地质病害诱发机理及其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公路发展概况 |
1.1.1 公路发展及其特点 |
1.1.2 公路交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 |
1.1.3 公路发展面临的问题 |
1.2 公路建设中的地质环境问题 |
1.2.1 公路建设的地质环境制约 |
1.2.2 公路建设的地质灾害和危害 |
1.2.3 公路建设地质环境问题 |
1.3 公路地质环境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公路建设发展情况的研究 |
1.3.2 公路地质环境研究 |
1.3.3 公路地质环境研究方法 |
1.3.4 公路地质病害研究 |
1.3.5 公路地质病害对策研究 |
1.4 选题意义、研究内容与研究成果 |
1.4.1 选题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
1.4.2 选题的科学意义、学术价值、实用意义和学科前沿性 |
1.4.3 研究内容 |
1.4.4 技术路线 |
1.4.5 论文研究支撑 |
1.4.6 研究进度 |
1.4.7 研究主要成果及创新性 |
第二章 云南公路建设的复杂地质环境条件 |
2.1 地形地貌 |
2.1.1 地貌轮廓 |
2.1.2 地貌类型 |
2.2 地质构造环境 |
2.2.1 构造单元 |
2.2.2 地层单元 |
2.3 活动性构造带 |
2.3.1 新构造特征及其分带 |
2.3.2 地震活动 |
2.3.3 区域地壳稳定性 |
2.4 水文地质环境 |
2.5 工程地质 |
2.6 云南公路建设的地质环境条件 |
第三章 云南公路地质病害类型及展布特征 |
3.1 云南主要公路地质病害类型 |
3.1.1 软土 |
3.1.2 膨胀土 |
3.1.3 岩溶 |
3.1.4 采空区 |
3.1.5 泥石流 |
3.1.6 岩堆 |
3.1.7 滑坡 |
3.1.8 红层软岩 |
3.2 云南主要公路地质病害展布 |
3.2.1 软土公路地质病害展布 |
3.2.2 膨胀土公路地质病害展布 |
3.2.3 岩溶公路地质病害展布 |
3.2.4 采空区公路地质病害展布 |
3.2.5 泥石流公路地质病害展布 |
3.2.6 岩堆公路地质病害展布 |
3.2.7 滑坡公路地质病害展布 |
3.2.8 红层软岩公路地质病害展布 |
3.3 云南公路地质病害发育特征 |
3.3.1 公路地质病害的时间展布特征 |
3.3.2 公路地质病害的空间展布特征 |
第四章 云南公路地质病害致灾因素 |
4.1 公路地质病害的公路地质体属性 |
4.1.1 岩土体结构 |
4.1.2 地质体面状结构 |
4.1.3 地下孔隙 |
4.2 公路地质病害的潜在隐患 |
4.2.1 现状地质灾害隐患 |
4.2.2 不良地质作用隐患 |
4.3 公路地质病害致灾因素分析 |
4.3.1 公路地质病害致灾因素鉴别 |
4.3.2 公路地质病害致灾因素的工程危害 |
4.4 复杂地质环境公路地质病害诱发及危害分析 |
4.4.1 地理地质环境因素 |
4.4.2 工程地质环境因素 |
第五章 云南公路地质病害诱发机理 |
5.1 云南公路工程诱发的公路地质病害 |
5.1.1 公路路基工程诱发的地质病害 |
5.1.2 公路桥梁工程诱发的地质病害 |
5.1.3 公路隧道工程诱发的地质病害 |
5.2 云南公路地质病害的诱发机理研究 |
5.2.1 软土的破坏机理研究 |
5.2.2 膨胀土的破坏机理研究 |
5.2.3 岩溶的破坏机理研究 |
5.2.4 泥石流的破坏机理研究 |
5.2.5 崩塌/岩堆的破坏机理研究 |
5.2.6 滑坡的破坏机理研究 |
5.3 公路工程地质病害诱发链 |
第六章 复杂地质环境的公路地质病害防治工程技术 |
6.1 复杂地形环境下的公路工程技术优选 |
6.1.1 复杂地形环境下的公路路基技术 |
6.1.2 特殊地形环境下的公路桥梁技术 |
6.1.3 特殊地形环境下的公路隧道技术 |
6.2 复杂地质构造环境下的公路工程技术优选 |
6.3 特殊类土环境下的公路工程技术对策 |
6.3.1 软土环境下的公路路基、桥梁、隧道工程技术 |
6.3.2 膨胀土环境下的公路路基和隧道工程技术 |
6.4 特殊岩类(岩区)环境下的公路技术优选 |
6.4.1 红层软岩环境下的公路隧道、桥梁、边坡及路基技术 |
6.4.2 岩溶环境下的公路隧道、桥梁、路基工程技术 |
6.5 特殊地质体环境下的公路建设技术对策 |
6.5.1 岩堆环境下的公路路基、桥梁、隧道建设技术 |
6.5.2 滑坡环境下的公路路基、桥梁建设技术 |
6.5.3 泥石流环境下的公路路基、桥梁建设技术 |
6.6 特殊地质环境下的公路路基、桥梁技术优选 |
6.6.1 采空区公路路基处治技术 |
6.6.2 采空区的桥梁建设技术 |
第七章 复杂地质环境下公路地质病害的对策模式 |
7.1 复杂地形环境下的公路病害防治模式 |
7.2 基于公路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防治的公路选线 |
7.2.1 基于地形环境的公路选线原则 |
7.2.2 基于地质的公路选线原则 |
7.2.3 基于地质、地形、环境等的公路综合选线原则 |
7.2.4 基于地质环境的公路选线总原则 |
7.3 公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
7.3.1 公路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技术要求 |
7.3.2 公路工程地质灾害调查与地质环境条件分析 |
7.3.3 公路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
7.4 针对公路地质病害防治的公路工程地质勘察 |
7.4.1 基于公路建设诱发地质病害的防治技术勘察 |
7.4.2 基于防治技术的公路地质病害勘察 |
7.5 复杂地质环境下的公路养护(地质环境监测)及病害处治 |
7.5.1 复杂地质环境下的桥梁工程的病害治理 |
7.5.2 复杂地质环境下的隧道工程的病害治理 |
7.5.3 复杂地质环境下的路基工程的病害治理 |
7.5.4 公路养护中几种特殊路基病害的防治 |
7.6 公路沿线生态地质环境优化 |
7.6.1 公路工程环境保护 |
7.6.2 公路工程水土保持 |
7.6.3 公路工程景观营造 |
7.6.4 关于公路沿线生态地质环境优化的思考 |
7.7 复杂地质环境公路地质病害对策集成 |
第八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B: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主要工作和科研项目 |
四、膨胀土路基病害及防治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膨胀土填方路基变形稳定特性及处治技术研究[D]. 秦梓航. 广西大学, 2021(12)
- [2]干湿循环影响下膨胀土孔隙结构的核磁共振试验研究[D]. 董均贵.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3]约束桩在南昆铁路南百段膨胀土路基病害整治中的应用研究[D]. 何奇. 西华大学, 2020(01)
- [4]填方路基纵向开裂变形机理及其防治对策研究[D]. 蔡建兵. 福州大学, 2018(03)
- [5]南百段膨胀土路基病害概况及防治措施[J]. 桂彬,王勇,王月中,马永政. 常州工学院学报, 2017(02)
- [6]既有线膨胀土路基病害发生机理及整治措施研究[J]. 夏孝维,胡春林. 路基工程, 2015(06)
- [7]江淮地区膨胀土特性研究及路基预防措施[J]. 高文号,程远志,汪刚. 工程与建设, 2015(06)
- [8]广州西二环高速公路膨胀土路基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研究[D]. 梁明. 长安大学, 2010(03)
- [9]云南复杂地质环境公路地质病害诱发机理及其对策研究[D]. 柏松平. 昆明理工大学, 2008(01)
- [10]铁路膨胀土路基工程病害与防治措施初探[J]. 梁俊梅.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