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聚碳酸酯成品冠在种植牙上的临床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孙唤[1](2020)在《孤立基牙上不同卡环设计RPD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病例报告》文中研究说明背景:牙列缺损是指牙列中有数目不等牙齿缺失,同时仍余留不同数目天然牙,常因严重龋病、根尖周病和牙周病等导致,是老年人常见口腔疾病之一。随着医疗水平和生活质量提升,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日趋严重,据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老年人口牙列缺损发病率依旧不容乐观,其中近40%患者未能及时修复,严重影响患者的口腔功能和生活质量。因此,为了恢复患者正常口腔功能,改善其因牙列缺损造成的不美观状况,在详细检查和充分了解不同患者口腔状况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口内余留孤立牙作为基牙,并在其上设置不同类型的卡环,应用可摘局部义齿(Removable Partial Dentures,RPD)修复不同类型牙列缺损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在义齿设计时,如何有效利用余留牙,合理设置支托、固位体和基托伸展范围,分散力,以减轻基牙负担、维护基牙牙体牙周长期健康、延长义齿使用寿命一直是口腔临床修复医生关注和研究的重要内容。目的:评价以孤立牙为基牙设计RPD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修复效果及修复后孤立基牙健康状况变化。材料与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就诊于大连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修复科的牙列缺损患者,作为本研究的临床病例资料。所有被纳入研究的牙列缺损病例均为最终行RPD修复,均存在以孤立牙作为基牙,总计10例。其中上颌3例,下颌9例,孤立基牙总计18颗;男4例,女6例,年龄最大84岁,最小45岁,平均68岁。通过详细的专科检查和充分的医患沟通,采取合理可行的RPD修复治疗方案,针对孤立基牙的具体情况进行不同卡环设计,最终按照临床规范治疗流程完成修复,教导患者戴用义齿并对患者进行口腔卫生指导。随访3~12个月,通过检查,了解孤立基牙松动度及牙周健康状况,询问患者戴用义齿后使用情况,评价以孤立牙为基牙进行RPD修复时,义齿临床修复效果及修复后孤立基牙健康状况变化。结果:10名患者终义齿初戴时均可顺利就位,基托与黏膜贴合良好,卡环固位力合适,患者摘戴自如无疼痛,满意度较高。3名患者使用终义齿1~2周后自觉基托下黏膜局部压痛,咬合疼痛,经适当调改后缓解。戴用义齿3~12个月后,复诊检查,所有10名患者均无基托下黏膜压痛,义齿咀嚼功能良好,进食和说话时无脱落,孤立基牙松动度与修复前相比均无增加,牙周状况良好。结论:以孤立牙为基牙进行可摘局部义齿设计时,针对不同条件、不同区域内孤立基牙进行不同类型的卡环设计,义齿修复后可以获得良好的固位和稳定,可以提高患者咀嚼效率,并且孤立基牙的牙周健康得以维护。
门贝[2](2020)在《种植体间距和印模杆连接方式对基台水平印模精度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研究种植体基台水平印模,不同种植体间距及不同印模杆连接方式对印模三维精度的影响。方法:选择高仿真的上颌无牙颌树脂模型为工作模型。利用水平研磨仪制备6个平行的种植窝洞,平骨缘植入骨水平种植体(Nobel Active 4.3*11.5mm),相邻两两植体的间距分别设计为1cm、2cm和3cm。种植体位点分别位于:A.1cm间距组:右上第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牙位;B.2cm间距组:右上中切牙和第一前磨牙牙位;C.3cm间距组:左上侧切牙和第一磨牙牙位。每个植体均与多单位直基台连接。在工作模型上,用自凝树脂制作模型底座和4个边缘托盘限位槽,从而制作内部空间一致的个性化开窗托盘。在40组实验模型上,以4种不同印模杆连接方式连接每组的两个植体(n=10):1.无连接2.牙线树脂连接3.树脂杆切断重连4.金属条连接。然后按照常规印模程序和标准化的石膏模型灌注,获得石膏工作模型。以树脂工作模型作为对照,将对照及实验组模型放入高精度扫描仪扫描,并将扫描数据导入图像分析软件。然后,抽取各间距组扫描杆圆柱体,按圆柱体特征拟合实验组与对照组模型各间距组扫描杆,输出三维偏差值。最后分析比较不同印模杆连接方式和种植间距的变化对多单位基台水平种植印模精度的影响。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 Way AVONA)和LSD多重比较法分析,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不同种植体间距的多单位基台水平种植印模精度由高到低依次为A(1cm)>B(2cm)>C(3cm)。当无连接和牙线树脂作为连接方式时,A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8、0.02);金属条作为连接方式时,A与B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2),A与C组也有统计学差异(p=0.001);树脂杆切断重连作为连接方式时,A和B,A和C,B和C的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314、0.059、0.353)。2.基台水平印模杆的不同连接方式的印模精度由高到低为:树脂杆切断重连>金属条>牙线树脂>无连接。但种植体间距不同时,各夹板连接方式制取的印模三维偏差统计学差异存在不同:间距为1cm时树脂杆切断重连对比无连接和牙线树脂连接差异显着(p=0、0.002),但树脂杆切断重连与金属条连接组无统计学差异(p=0.078),金属条连接和牙线树脂连接与无连接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23);间距为2和3cm时树脂杆切断重连与其他三组(牙线树脂、金属条连接和不连接)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但另外三组之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种植体间距的增大会降低基台水平种植印模的精确度。2.多单位基台水平印模精确度从高向低依次是:树脂杆切断重连、金属条连接、牙线树脂连接、无连接。3.在种植体间距较近(1cm)时,相比印模杆无连接组,印模杆预先连接(包括:金属条、牙线树脂连接和预成树脂杆切断重连),可获得较高的基台水平印模精确度。当种植体间距较大时(超过2cm),以树脂杆切断重连方式进行基台水平印模较其他方式精度更高。
张蕴涵,邓晓宇,王艳,邹静,张琼[3](2020)在《乳切牙牙体缺损的修复治疗进展》文中研究说明龋病和牙外伤是儿童常见的口腔疾病,是导致乳牙牙体组织缺损甚至牙列缺损的主要原因。维护乳牙和乳牙列的完整性有利于儿童局部口腔健康,促进颅颌面健康发育、全身生长发育及心理健康。乳切牙的缺损可分为药物抑制龋坏治疗和修复治疗,后者是最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直接充填修复、全冠修复和桩核冠修复等。本文就乳切牙牙体缺损的各类修复治疗方式的背景、适应证、临床操作步骤及相关研究等方面进行阐述,为乳切牙缺损的修复提供参考。文献复习结果表明:直接充填修复法应用最为广泛,但技术敏感性较高,多只用于单面洞修复;全冠修复种类较多,各具优势,目前树脂透明成形冠套和全瓷冠应用最多,美观性能最佳;桩核冠修复存有争议,可吸收根管桩可能成为此类研究的热点。总体而言临床修复方式的选择并无精确的量表指南,需综合考虑患牙牙体组织的缺损程度、患儿的合作性、家长的满意度等多方面的因素进行选择。
马琳惠[4](2019)在《多学科联合治疗前牙美学问题病例报告》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文以病例汇报的形式,针对临床上遇到的复杂前牙美学问题,从美学修复的基本原则出发,为患者制定综合性美学治疗方案,达到符合患者个性化的理想美学效果,探讨多学科综合治疗理念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应用,从而完善美学治疗思路和规范多学科治疗流程。方法:选取5例2016年9月-2018年9月以期望改善前牙美观为目的,于大连口腔医院修复科就诊的存在前牙区美学缺陷的患者。其中包括原修复体边缘不密合,基牙为残根伴继发龋无法保留;原修复体破损伴牙龈曲线不协调;前牙错畸形伴牙体形态不良;原修复体不美观、牙龈曲线不协调伴露龈笑。治疗过程中涉及正畸、牙体牙髓、牙周、种植等不同学科的口腔医师共同参与执行。修复流程:1、首先充分了解患者的美学期望并进行有效的医患沟通,治疗前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口腔检查和相关辅助检查,作出系统的诊断。2、采集术前资料,包括制取患者上下颌牙列研究模型和拍摄数码照片,对患者进行美学分析,邀请不同学科口腔医师进行会诊讨论,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及需求,共同制定美学治疗方案。3、向患者交待多学科治疗流程,患者知情同意后,以美学修复设计为导向进行相关学科的治疗。4、相应科室的治疗期间追踪观察患者的临床进展,并在治疗完成后根据患者现有的口腔情况进行修复治疗,应用口腔数字化技术辅助修复设计,在石膏模型上制作诊断蜡型,在患者口内翻制诊断饰面或临时修复体,调改至达到患者的美学要求并记录下来。5、戴入过渡性修复体,待患者对临时修复体的美观和功能适应后,复制临时修复体的形态,计算机设计辅助完成最终修复体的制作。6、对患者术前、术后的影像资料进行对比,评估美学治疗效果。定期复查。结果:5名患者各自存在不同的前牙区美学缺陷问题,基于美学修复的原则,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采用多学科联合治疗的手段,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患者对最终修复效果满意。结论:1.在前牙美学修复中应用多学科联合治疗理念,能够充分发挥不同学科医师的专业优势,从而使美学修复效果更加理想,为临床涉及前牙美学修复治疗提供了新思路。2.理想的美学修复效果,不仅依赖于良好的美学设计,还需要精准的美学表达和实现。口腔数字化技术在美学修复流程中的应用,使美学诊断信息的传递更加准确、快捷,从而使美学设计得到精准的表达和实现,为美学修复创造了更理想的条件。
缪卫东[5](2017)在《3D打印技术在口腔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及展望》文中研究指明3D打印技术,又称"增材制造",是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它借助于计算机设计和特定的成型设备,将材料通过高温熔融、光固化、烧结、喷射等方式,逐层堆积出目标构件。该技术集设计和制造于一体,可实现多种材料、多个维度、复杂结构构件的一次成型,材料利用率高、加工便捷,能很好地满足个性化需求。3D打印技术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3D Systems公司创始人查尔斯·胡尔(Charles W.Hull)发明
王宁[6](2016)在《3D打印即刻种植牙的精确度及表面矿化性能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利用3D打印熔融沉积技术(FDM)制作聚乳酸材料个性化即刻种植牙,通过Geomagic软件分析制作模型与天然牙的误差。将该技术下制备的聚乳酸材料与传统方法制备的聚乳酸分别修饰多巴胺涂层并进行生物矿化,观察修饰前后两组样本的表面性能及生物学差异。方法:1、采用CBCT获取拟拔除正畸减数牙的影像数据;将数据导入Mimics医学重建软件重建三维模型,通过3D打印机接收模型信息并打印,将需拔除的正畸减数牙(体内牙)、拔出后重新扫描的离体牙(体外牙)、3D打印牙的数据模型通过Geomagic软件的最佳拟合分析各组数据之间的差异。2、通过计算机数据建模,使用3D打印熔融沉积技术制备聚乳酸支架材料;将多巴胺在其表面进行修饰,并将空白组和修饰组浸泡于SBF溶液进行矿化,利用接触角测试仪、SEM、XPS、红外光谱进行表面测试以及MTT、免疫荧光等技术进行生物学检测。结果:(1)通过3D打印熔融沉积技术制备的个性化种植牙与真实牙形态基本一致,无明显差异。体内牙与个性化即刻种植牙精确度为0.19/-0.16 mm,体外牙与体内牙精确度为0.14/-0.07mm。(2)3D打印聚乳酸支架材料表面平整,经多巴胺修饰矿化后,3D打印支架表面形态沉淀有数量更多并且颗粒更大的磷灰石晶体。经生物学测试后,多巴胺修饰并矿化后的3D打印聚乳酸支架材料比空白组表面粘附更多的成骨细胞且分布更加均匀。结论:1、应用3D打印FDM技术制作的即刻种植牙与天然牙精密度良好;在同等CBCT扫描参数下拔牙前数据与拔出后重新提取的牙数据模型存在一定误差。2、同传统的聚乳酸材料相比,3D打印的聚乳酸材料经多巴胺处理后其表面矿化以及对成骨细胞的生长粘附性能表现的更好。
李树桂,郭观生[7](2008)在《暂时冠在义齿修复中的应用》文中认为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口腔义齿修复中的功能和美观要求越来越高。在义齿修复中,为了保证修复基牙和缺牙区在治疗期间的美观和功能,通常情况下都是制作暂时冠来达到目的。随着新型口腔材料的不断开发,暂时冠的制作方法和材料也不断改进和更新,使得治疗期间修复区域的美观和功能问题得到完美解决。本文通过浏览在中文文献方面的报道,尝试对暂时冠的制作及材料的进展进行综述。
谢超[8](2008)在《齿科复合树脂暂时冠桥材料的研制及相关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复合树脂暂时修复材料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类材料,因其具有诸多卓越性能,已被广泛地应用到牙科的众多治疗领域。然而,目前国内的暂时修复材料研究相对落后,还没有类似的市场化产品。虽然这类材料具有较好的性能和疗效,但是完全依赖进口,价格昂贵,造成治疗成本和患者医疗费用的增加。本研究试图从复合树脂的基本组成成分入手,系统研究树脂基质、催化体系和填料系统对复合树脂各项性能的影响,筛选出较佳的材料配方,在此基础上,研发了一种各项性能较理想的新型复合树脂暂时冠桥材料,并对此材料的生物安全性进行了检测,同时针对暂时修复树脂材料的临床关键性能进行了对比实验研究和临床试用。本研究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复合树脂暂时冠桥的研制分成五个部分:⒈将四种树脂单体UDMA、Bis-EMA、Bis-GMA和TEGDMA按不同比例混合,加入化学固化剂和混合填料后,制作标准试件,测试实验复合树脂挠曲强度、弯曲模量、径向拉伸强度和双键转化率,确定树脂基质的配方。⒉在已筛选出的最佳树脂单体配比中加入不同比例的化学固化所用的引发剂、促进剂和稳定剂,制作标准试件,测试复合树脂的挠曲强度、双键转化率、凝胶时间和结固时间,确定化学固化体系。随后在此基础上加入一种链转移剂,控制实验复合树脂的聚合放热。⒊使用KH-570对混合填料中钡玻璃微填料进行表面有机改性,采用多种分析手段对表面改性前后的钡玻璃进行表征,同时研究KH-570在钡玻璃表面的存在形式和键合状态。⒋将不同偶联剂浓度的钡玻璃微填料和二氧化硅纳米填料加入树脂基质中,检测偶联剂浓度和混合填料含量对实验复合树脂性能的影响。⒌在前期的实验基础上,进行大量预实验,确定实验复合树脂所用的其他配料用量,配制双糊剂型复合树脂暂时冠桥材料,并与国外同类产品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如下:⒈不同树脂单体的配比对复合树脂的挠曲强度、弯曲弹性模量、弯曲强度、径向拉伸强度和双键转化率有显着影响。结合文献资料和临床操作性确定UDMA、BisEMA、BisGMA和TEGDMA的质量百分比分别为:0.55、0.30、0.05和0.10的组合。此时复合树脂挠曲强度为98.02MPa,弯曲弹性模量为3.58GPa,径向拉伸强度为35.72 MPa,双键转化率为75.3 %。⒉BPO/DHET/BHT化学固化引发体系对复合树脂的挠曲强度、双键转化率、凝胶时间和结固时间有显着影响。当三者的含量分别为1wt%、1wt%和0.04wt%时,可以获得合适的凝胶时间和结固时间,此时复合树脂具有最佳的挠曲强度(98.7MPa)和双键转化率(76.6%)。当加入0.1wt%的DPMP后,显着降低了复合树脂的聚合放热(34.9℃),此时的复合树脂的凝胶时间和结固时间仍然在ISO国际标准内,且挠曲强度值和双键转化率均达到最高。⒊KH-570对钡玻璃粉进行有机改性能够使钡玻璃表面由亲水性变为疏水性,KH-570能够以牢固的化学键合方式结合在钡玻璃粉表面,形成有机包覆层;KH-570在钡玻璃粉表面包覆的最大量约为2.86%。⒋硅烷偶联剂浓度和混合填料含量以及两者相互作用对复合树脂的物理机械性能有显着性影响。当3wt%硅烷偶联剂处理后的钡玻璃填料在树脂体系中含量达到40wt%,同时加入3wt%的二氧化硅纳米填料,可以获得较佳的复合树脂力学性能和适合的树脂体系粘度。⒌自行研制的复合树脂暂时冠桥材料Fast-Temp具有较佳的物理机械性能,合适的凝胶时间和结固时间,同时聚合升温较低。第二部分复合树脂暂时冠桥材料的生物学性能评价按照医用国家标准YY/T0268-2001生物学评价试验方法标准的要求,选取并进行了如下生物学试验:⑴细胞毒性试验(MTT法):试验结果表明Fast-Temp复合树脂材料的细胞毒性分级为1级,可认为此材料无细胞毒性反应;⑵短期全身毒性试验(经口途径):试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动物的食物利用率和体重变化与对照组没有显着差异,体内重要脏器也未见异常,可以认为Fast-Temp没有短期全身毒性;⑶口腔粘膜刺激试验:结果显示材料缝合处动物口腔颊囊粘膜未见异常,无病理反应,即材料对粘膜无刺激反应;⑷牙髓和牙本质应用试验:结果显示材料组牙髓仅出现轻微的炎症反应,长期后牙髓恢复正常,与对照组没有差别。可以认为Fast-Temp无牙髓牙本质刺激性。总之,自制暂时冠桥复合树脂材料Fast-Temp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第三部分复合树脂暂时冠桥材料的相关性能对比研究针对暂时修复树脂材料的3项临床性能(髓腔内温度变化、边缘适合性和树脂修补强度)与国外同类产品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如下:⑴自制暂时修复材料Fast-Temp同其他3种bis-acryl复合树脂材料一样,髓腔聚合升温较小,适合直接法制作暂时修复体;⑵Fast-Temp的边缘适合性同商品化的bis-acryl复合树脂材料没有显着差别,优于PMMA类自凝树脂材料;⑶对于复合树脂暂时修复材料,保留复合树脂表面厌氧层状态下,使用树脂粘结剂,有助于提高复合树脂的修补粘结强度,不使用树脂粘结剂,厌氧层的存在会降低复合树脂的修补粘结强度。第四部分复合树脂暂时冠桥材料的临床应用研究使用Fast-Temp对42例患者进行了暂时冠桥修复治疗,参照美国加利福尼亚牙科学会(CDA)评价标准检查暂时修复体并作问卷调查,结果显示Fast-Temp临床试用效果良好,暂时修复体表面光洁,抛光度高,边缘完整密合,形态还原性好,牙龈健康状态良好,其操作简单方便,患者接受程度高,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白冰[9](2004)在《固定义齿的临床应用及并发症》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 应用Meta-分析法研究固定义齿的临床应用现状,评估固定义齿的并发症发生率。 材料和方法 检索1990-2003年国内所有有关固定义齿并发症和预后生存率的文献,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分两步选择适用文献进行质量评价。按照修复方式分组,分别计算各种修复方式所对应的并发症的发病趋势。 结果 传统的固定桥以11.25%的并发症发生率居于第一位,其次为嵌体(8.19%)、桩-核冠(8.13%),全冠以7.42%的并发症发生率位居最后。传统固定桥的并发症依次为牙龈炎、基牙松动与折断、固定桥松动与尖周炎;嵌体的并发症依次为继发龋、牙龈炎、嵌体折裂、磨损、脱落、食物嵌塞与根尖病;桩-核冠的并发症依次为牙龈炎、桩核松动与脱落、冠脱落、牙体折断、桩折断、崩瓷、牙周病变、根尖炎与继发龋;单冠的并发症中最常见的为脱落,其次为基牙病变。 结论 不同固定义齿修复方式有与其相对应的并发症的发生趋势,固定义齿修复近期的临床成功率较高,而远期疗效仍有待于进一步随访观察。
甘志松,许凌云,王卫东,涂阳春,江美媛[10](2002)在《CDIC人工牙种植体的临床应用》文中认为目的 :探讨种植牙的临床应用及酯套冠的修复疗效。方法 :对 80例失牙患者植入CDIC锥状螺旋种植体 94枚 ,术后 7~ 10d行暂时冠修复 ,6个月左右行永久性酯套冠修复。结果 :随访 2~ 5年 ,种植成功率达 91.5 % (86 /94)。结论 :3M聚碳酸酯套冠完全可以替代烤瓷牙冠作为前牙种植体的上部结构 ,CDIC锥状螺旋种植体操作方法简单 ,配合酯套冠修复成功率高 ,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二、聚碳酸酯成品冠在种植牙上的临床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聚碳酸酯成品冠在种植牙上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孤立基牙上不同卡环设计RPD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病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临床病例选择 |
方法与步骤 |
基牙健康状态及修复效果评价标准 |
临床病例资料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美观卡环在可摘局部义齿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种植体间距和印模杆连接方式对基台水平印模精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综述 种植印模精度的研究现状 |
实验研究 |
引言 |
1 实验仪器与耗材 |
2 实验方法及步骤 |
2.1 建立体外实验参考模型 |
2.2 实验分组设计 |
2.3 制取一致性印模 |
2.4 实验模型灌注 |
2.5 实验模型数字化 |
2.6 模型数据偏差分析 |
2.7 .统计分析 |
3.实验结果 |
3.1 种植体间距对印模精度的影响 |
3.2 不同夹板连接方式对印模精度的影响 |
4.讨论 |
4.1 实验精度结果分析 |
4.2 研究数据可靠性 |
4.3 实验研究质量控制 |
4.4 实验创新性和临床意义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3)乳切牙牙体缺损的修复治疗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直接充填修复 |
2 全冠修复 |
2.1 金属预成冠及其改良产品 |
2.2 树脂类冠 |
2.3 全瓷冠 |
3 桩核冠修复 |
3.1 非吸收性根管桩 |
3.2 可吸收性根管桩 |
4 小结 |
(4)多学科联合治疗前牙美学问题病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病例报告 |
病例一 |
病例二 |
病例三 |
病例四 |
病例五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3D打印技术在口腔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3D打印技术概述 |
1. 主要成型方式 |
2. 材料 |
3. 设备 |
4.3D打印工艺流程 |
二、3D打印技术在口腔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
1.3D打印技术在口腔修复领域中的应用 |
2.3D打印技术在口腔正畸领域中的应用 |
3.3D打印技术在颌面外科领域中的应用 |
4.3D打印技术在口腔种植领域中的应用 |
5.3D打印技术在口腔医学其他领域中的应用 |
(1) 3D打印模型 |
(2) 导板 |
(3) 口腔支架 |
三、3D打印技术在口腔医学领域的应用展望 |
(6)3D打印即刻种植牙的精确度及表面矿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3D打印技术概况 |
1.2 3D数字化模型的创建及打印 |
1.3 聚乳酸与表面处理 |
1.4 选题依据 |
第二章 聚乳酸即刻种植牙的 3D打印与精确度分析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3D打印聚乳酸材料的表面处理及矿化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实验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总结 |
4.1 主要结论 |
4.2 研究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成果 |
致谢 |
(7)暂时冠在义齿修复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暂时冠制作常见方法 [1-2] |
1.直接法 |
(1) 传统法 |
(2) 印模形成法 |
2.间接法 |
(1) 传统法 |
(2) 改良间接法[2] |
二、暂时冠常见材料 |
1.金属类 |
2.非金属类 |
三、暂时冠制作方法和材料的比较 |
1.制作方法 |
2.制作材料 |
(1) 自凝塑料 |
(2) 新型树脂类暂时材料 |
(3) 玻璃离子水门汀 |
四、结语 |
(8)齿科复合树脂暂时冠桥材料的研制及相关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文献回顾 |
正文 |
第一部分 复合树脂暂时冠桥材料的研制 |
实验一 不同树脂基质对复合树脂机械性能影响的研究 |
实验二 复合树脂化学固化体系含量筛选研究 |
实验三 不同浓度硅烷偶联剂对钡玻璃粉的改性研究 |
实验四 填料含量和硅烷偶联剂浓度对复合树脂相关性能的影响 |
实验五 复合树脂暂时冠桥材料的合成与性能检测 |
第二部分 复合树脂暂时冠桥材料的生物学性能评价 |
实验一 复合树脂暂时冠桥材料的体外细胞毒性研究 |
实验二 复合树脂暂时冠桥材料的短期全身毒性试验研究 |
实验三 新型复合树脂暂时冠桥的口腔粘膜刺激试验 |
实验四 复合树脂暂时冠桥材料的牙髓牙本质应用试验 |
第三部分 复合树脂暂时冠桥材料的相关性能对比研究 |
实验一 暂时冠桥材料聚合过程中髓腔内温度变化的体外研究 |
实验二 暂时冠桥材料边缘适合性的体外研究 |
实验三 暂时冠桥复合树脂表面厌氧层对复合树脂修补强度的影响 |
第四部分 复合树脂暂时冠桥材料的临床应用研究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9)固定义齿的临床应用及并发症(论文提纲范文)
一、 中文摘要 |
二、 论文主体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三、 参考文献 |
四、 临床病例报告 |
五、 致谢 |
六、 综述 |
七、 个人简介 |
八、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
(10)CDIC人工牙种植体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材料 |
1.3 术前准备 |
1.4 手术方法 |
1.5 修复方法 |
1.6 随访方法 |
1.7疗效判断标准[1] |
2 结果 |
3 讨论 |
3.1 对CDIC钝钛种植生物相容性的评价 |
3.2 3M酯套冠在种植体上应用的评价 |
3.3 失败原因分析 |
四、聚碳酸酯成品冠在种植牙上的临床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孤立基牙上不同卡环设计RPD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病例报告[D]. 孙唤. 大连医科大学, 2020(03)
- [2]种植体间距和印模杆连接方式对基台水平印模精度的影响[D]. 门贝. 武汉大学, 2020(03)
- [3]乳切牙牙体缺损的修复治疗进展[J]. 张蕴涵,邓晓宇,王艳,邹静,张琼. 口腔疾病防治, 2020(02)
- [4]多学科联合治疗前牙美学问题病例报告[D]. 马琳惠. 大连医科大学, 2019(04)
- [5]3D打印技术在口腔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及展望[J]. 缪卫东. 新材料产业, 2017(11)
- [6]3D打印即刻种植牙的精确度及表面矿化性能研究[D]. 王宁. 兰州大学, 2016(08)
- [7]暂时冠在义齿修复中的应用[J]. 李树桂,郭观生. 广东牙病防治, 2008(S1)
- [8]齿科复合树脂暂时冠桥材料的研制及相关性能研究[D]. 谢超. 第四军医大学, 2008(02)
- [9]固定义齿的临床应用及并发症[D]. 白冰. 中国医科大学, 2004(03)
- [10]CDIC人工牙种植体的临床应用[J]. 甘志松,许凌云,王卫东,涂阳春,江美媛. 江西医学院学报, 20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