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族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下的内部会计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周立明[1](2021)在《金字塔式股权控制关系对中国民营企业的多重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中国民营企业中,普遍存在高股权集中度、低股权制衡度的情况,这在民营企业发展初期能提升决策效率、正向影响企业绩效、短期内壮大企业规模,从而为股东谋取较大利益。但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特别是上市以后,企业集团实际控制人在追逐短期利益最大化的本性驱使下,容易通过设置多层级子公司,使控制权层层转移,用以侵占下级企业尤其是底层企业利益。这种股权结构从顶层终极控制人到底层企业之间,形成一种类似于金字塔的结构形式,与拉波塔(La Porta)描述的金字塔式股权控制关系形象相契合。在金字塔式股权控制关系下,顶层公司的大股东即终极控股股东是各层级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上一层级的公司控制着下一层级的公司,一直延续到底层公司。终极控制人容易利用金字塔式股权结构两权分离度高、股权制衡度低的结构特征,用较少的现金流权攫取底层公司更大的控制权,通过链条输送、关联交易、操纵底层上市企业股价等方式侵占中小股东利益,影响企业价值和企业绩效。国内外学者在金字塔式股权控制关系这一领域已经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包括金字塔式股权控制关系的成因、对企业行为的影响、对利益相关者的不同经济后果等;在金字塔式股权控制关系与公司治理、中小股东利益、企业价值和企业绩效的关系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从整体来看,研究方向还比较分散,大部分研究仅针对金字塔式股权控制关系对企业某一方面的影响,由于这种股权结构对企业的影响多重且复杂,被影响因素之间又彼此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因此将这些主要影响因素关联起来展开研究,才能更好的解决民营企业中金字塔式股权控制关系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出有针对性的优化策略,从而对民营企业金字塔式股权控制关系进行治理,设置合理的股权结构、均衡中小股东利益、提升企业价值与企业绩效。本文遵循“研究基础→理论研究→实证分析→结论与建议”四个层面来逐步展开金字塔式股权控制关系多重影响的研究工作。首先,在绪论中奠定了本文的研究基础,界定了本文的研究范围和主题内涵。其次,在金字塔式股权控制关系的相关理论和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金字塔式股权控制关系的内在动机、角色划分、基本特征,以及民营企业的经营管理问题和金字塔式股权控制关系产生的不利影响进行阐释,进而确定以影响大、相互关联度高的中小股东利益、企业价值和企业绩效,作为研究金字塔式股权控制关系对民营企业影响的三个角度。运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以沪深交易所上市民营企业为例,进行实证分析。最后,在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出金字塔式股权控制关系的三层次优化模型,并且将模型应用到实例中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和建议。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了研究工作:第一,对金字塔式股权控制关系进行理论研究。首先对民营企业、企业价值、企业绩效、现金流权与控制权、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金字塔式股权控制关系等概念进行了界定。然后阐述了在马克思产权理论、委托代理理论、有限理性理论、不完全契约理论和内部人控制理论等相关理论下,金字塔式股权控制关系对中小股东利益、企业价值和企业绩效的影响。最后介绍了股权结构以及金字塔式股权控制关系的相关研究成果。结合相关理论和现有的研究成果,以中国上市民营企业的股权结构数据为基础,对中国民营企业金字塔式股权控股关系的内在动机、分类、角色划分、基本特征和经济现象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金字塔式股权控制关系对中国民营企业的不利影响,最终确定实证分析的三个角度。第二,展开金字塔式股权控制关系对中小股东利益影响的实证分析。首先分析了终极控制人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原因,包括股东大会制度导致终极控制人试图扩大资本多数比、法律不够完善导致中小股东利益无法得到有效保护、决策的有限理性导致终极控制人争取自身利益最大化、股权结构特征导致终极控制人以更低成本完成侵害。然后分析了金字塔式股权控制关系中终极控制人对中小股东利益进行侵占的方式,包括通过链条输送侵占、通过减少红利侵占、通过增加负债侵占、采用家族管理侵占、通过企业价值损害。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从法律和外围资本两方面对中小股东利益进行渗透式保护的建议。第三,展开金字塔式股权控制关系对民营企业价值影响的实证分析。首先分析了企业价值的三种主要表现形式,包括账面价值、内涵价值、市场价值。本文选取市场价值作为表征变量。然后分析了金字塔式股权控制关系对民营企业价值影响的五种渠道,进而将现金流权、两权分离程度、控制链条层级、控制链条数量、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作为金字塔式股权结构的6个表征变量。最后运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对解释变量、控制变量、被解释变量的相关关系和回归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现金流权和民营企业价值的关系为倒U型曲线;两权分离程度对民营企业价值有明显的负向影响;控制链条层级对民营企业价值有明显的负向影响;股权集中度和民营企业价值的关系为正U型曲线;股权制衡度对民营企业价值有明显的正向影响。第四,展开金字塔式股权控制关系对民营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首先从演进发展的角度,分别从成本、财务、发展等方向考察了民营企业绩效的表现,选择了资产收益率ROA作为表征变量。然后提出了金字塔式股权控制关系对民营企业价值影响的六个假设,进而将现金流权、两权分离程度、控制链条层级、控制链条数量、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作为金字塔式股权结构的6个表征变量。最后运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对解释变量、控制变量、被解释变量的相关关系和回归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现金流权和民营企业绩效的关系为倒U型曲线;两权分离程度对民营企业绩效有明显的负向影响;控制链条层级对民营企业绩效有明显的负向影响;控制链条数量对民营企业绩效有一定的正向影响;股权集中度和民营企业绩效的关系为正U型曲线;股权制衡度对民营企业绩效有明显的正向影响。最后,借助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三层次优化模型,分析了金字塔式股权控制关系下各股权特征指标对民营企业价值和企业绩效影响的强弱。分析结果显示,金字塔最长控制链条层级、民营企业的两权分离程度、金字塔的控制链条数量、民营企业的股权制衡度四个股权特征指标的影响权重最大。再结合前文的实证分析结论,将三层次优化模型运用到案例中,为金字塔式股权结构的民营企业提出了具体的优化策略。本文的创新工作主要表现在:第一,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具有创新性的研究视角。在目前的研究成果中绝大多数仅对民营企业单一经济现象展开分析,而本文以沪深交易所上市民营企业为例,深入研究金字塔式股权控制关系对中小股东利益、企业价值和企业绩效三个方面带来的多重影响,并作出了综合性表述,充实了金字塔式股权控制关系的理论体系。第二,通过实证分析取得了创新的研究结论,为优化民营企业金字塔式股权控制关系提供了新的依据。本文通过金字塔式股权控制关系对民营企业价值和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发现金字塔式股权控制关系对民营企业影响渠道中,现金流权、两权分离程度、控制链条层级、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等对民营企业价值和企业绩效的影响具有一致性,而金字塔式股权控制关系中控制链条数量对民营企业价值和企业绩效的影响不一致。此外,研究还发现金字塔式股权控制关系中,现金流权与股权集中度对民营企业价值和企业绩效的影响呈U型,一定程度解释了金字塔式股权控制关系存在的意义。第三,通过创新研究方法,为金字塔式股权控制关系构建了三层次优化模型,并通过模型进一步厘清了金字塔式股权控制关系对民营企业价值和企业绩效的影响。通过理论推导和案例研究,提出了最终优化建议方案,为民营企业通过优化股权结构来提升企业价值、企业绩效提供了更加可行的现实依据。最后根据研究结果,从企业层面和相关行政管理部门两个角度提出了民营企业金字塔式股权控制关系的优化建议。
林宝专[2](2020)在《内部控制、纵向兼任高管与会计信息质量关系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是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是反映经营者经营管理能力的重要材料,良好的会计信息应当能够加速市场资金流向经营良好的单位中,优化市场资源配置效率。但是,由于现代公司所有权和经营权相互分离,公司的决策权掌握在大股东手中,而经营管理由职业经理人员负责,无论是管理者或是大股东都有为了寻求私有利益而操纵会计信息的动机和机会,为了防范公司盈余被操纵的风险,需要强化内部公司治理机制建设。内部控制机制是一项重要的内部治理机制,对于监督管理层和权力制约方面都具有积极作用,但我国内部控制体系构建起步相对较晚,加上内部控制建设成本较高,很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较差,在监督和制约管理者权力方面无法起到有效作用。我国上市公司中高管兼任现象非常普遍,纵向兼任高管作为股东和上市公司间纵向联结的枢纽,在强化高管身份认同、提高信息传递速度等方面都有显着效果,能够提高股东单位与上市公司之间的沟通效率,提高对上市公司的监督和权力制约,成为公司治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选取2012-2018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首先提出问题,即内部控制、纵向兼任高管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如何,以及两者的共同治理效应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如何,其次整理并总结了国内外对内部控制、纵向兼任高管以及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研究,接着,阐述相关的理论基础,进行研究推导并提出本文的相关假设,最后搜集整理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多元回归分析等实证研究方法验证研究假设是否成立。研究结论表明,第一,内部控制有效性能够提高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第二,纵向兼任高管能够促进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第三,内部控制、纵向兼任高管的交互项与可操纵性应计利润在1%水平上显着正相关,表明内部控制有效性与纵向兼任高管机制在公司治理中可以互为补充机制,即当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较差时,上市公司引入纵向兼任高管机制能够有效促进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第四,进一步验证不同股权结构下三者关系,研究结果并未改变上述研究结论。最后,进行稳健性检验,并总结研究结论、研究局限和不足。
陈柳菲[3](2020)在《内部控制视角下上市家族企业股权结构与企业价值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习近平同志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因此,研究上市家族企业的企业价值对于其通过证券市场进行融资,对企业的良好发展有重要意义。而上市家族企业的企业价值受其独特的股权结构影响,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也是其企业价值的重要基石。因此本文研究在内部控制视角下的上市家族企业股权结构与企业价值的关系,以期能够对上市家族企业的企业价值有所提升。首先,本文先对上市家族企业股权结构、企业价值和内部控制进行概念界定,对上市家族企业的相关理论,股权结构与企业价值关系和内部控制的相关理论进行阐述。然后针对上市家族企业的股权结构、内部控制、企业价值进行现状描述以及分析存在的问题,选取沪深上市家族企业2014~2018年共5735个研究样本对上市家族企业进行实证研究,以股权结构为解释变量,内部控制为中介变量,企业价值为被解释变量,构建股权结构与企业价值、股权结构与内部控制以及内部控制的中介效应的相关实证模型。用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管理层持股比例和两权分离度用来衡量股权结构,采用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综合指数(DIB)对内部控制进行量化,以总资产净利润率(ROA)衡量企业价值,最后得出相关结论:(1)股权集中度与企业价值呈非线性关系,表示两者不是单纯的正相关或是负相关。股权制衡度中,第二大股东对第一大股东比例越大,企业价值越大。管理层持股比例与企业价值正相关,增加管理层持股比例有利于提高企业价值。两权分离度与企业价值为负相关,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程度越小,企业价值越高。(2)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度都与内部控制正相关,管理层持股比例越多对内部控制执行效果越有帮助,两权分离度与内部控制依然负相关。(3)用两权分离度代表股权结构时,内部控制在两者间具有完全中介效应。而用其余变量衡量股权结构时,内部控制存在部分中介效应。最后,本文针对提高企业价值提出了优化股权结构和完善管理层激励机制和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的相关建议,同时也指出了本文存在的不足以及未来的研究展望。
陈东华[4](2020)在《控股股东控制权私利行为形成机理与演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股东控制权私利行为是当前全球公司治理的难点和焦点问题。作为新兴经济体的中国,大股东控制权私利行为也较为突出。上市公司大股东无视公司长远发展和中小股东利益,实施无序减持、关联担保、频繁派发高额的现金红利、长期占用上市公司资金、资产注入、定向增发与盈余管理等利益输送行为。股权分置改革后,进入全流通时代,大股东的利益与中小股东的利益从制度上趋于一致,但股改仍未改变我国上市公司股权集中的特征,上市公司仍然存在“一股独大”或多个大股东,大股东或控股股东依然会利用控制权进行掏空上市公司,进而攫取控制权私利,掏空的方式表现更为隐蔽。控股股东通过金字塔持股或交叉持股实现控制权与现金权的分离,并利用股权控制链和社会资本控制链“双重控制链”加大侵害中小股东利益。那么在全流通背景下,控股股东控制权私利行为形成的内在机理是什么?(即控股股东控制权私利行为的动机与决策机制是什么?控股股东控制权私利行为的结构化影响因素与情境因素如何适配?)控股股东控制权私利行为如何演进?全流通背景下控股股东控制权私利行为如何治理?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深入研究和探索。立足全流通背景下研究控股股东控制权私利行为形成机理以及演进,通过控股股东控制权私利行为博弈分析以及控股股东控制权私利行为的结构化影响因素与情境变量的适配关系研究,从而打开控股股东控制权私利行为形成机理“黑箱”,并对控股股东控制权私利行为的结构化影响因素与情境因素适配进行实证检验;从现金股利政策、关联交易、盈余管理三个方面探讨控股股东控制权私利行为演进,并进行实证检验,从而从决策层面的微观视角探讨中国情境下控股股东控制权私利行为的治理机制。本文研究主要的结论如下:(1)控股股东控制权私利行为形成的内在机理如下:(1)现代企业制度为控股股东控制权私利行为的产生提供了制度安排,控股股东控制权私利行为动机主要取决于控股股东利益获取和成本补偿,私人成本必然使得控股股东有强烈的控制权私利行为动机。(2)控股股东控制权私利行为形成是控股股东个体特征与情境特征相互适配的复杂过程。(2)聚焦于控股股东特征对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并考察董事会特征在控股股东特征与现金股利政策中的调节影响。实证研究表明:(1)控股股东现金流权与现金股利政策负相关,并在一度程度上呈现U型非线性曲线关系;控制权与现金股利政策显着正相关;两权分离度与现金股利政策显着正相关。现金股利政策既是控股股东掏空的工具,也是掩饰掏空的面具。(2)第二大股东至第十大股东股权制衡很难制衡控股股东隐蔽的掏空行为。(3)两职合一能够增强控股股东特征对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4)董事会独立性显着减弱控股股东特征对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3)聚焦于控股股东特征对关联交易的影响,并考察董事会特征调节下控股股东特征对关联交易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1)现金流权与关联交易负相关,并在一度程度上呈现U型非线性曲线关系,呈现“激励-壁垒”效应,金字塔持股为控股股东掏空提供了天然的屏障。(2)第二大股东至第十大股东不仅难以制衡控股股东隐蔽的掏空行为,还有可能与控股股东合谋。(3)面对隐蔽的掏空行为,独立董事没有完全发挥独立监督职能。两职合一情况下,独立董事可能沦为“花瓶董事”的境地。(4)两职合一能够增强控股股东特征对关联交易的影响。(5)董事会独立性调节下,控股股东特征对关联交易的影响有所减弱。(4)聚焦于控股股东特征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并考察董事会特征调节下控股股东特征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1)控股股东现金流权与盈余管理负相关,并在一度程度上呈现U型非线性曲线关系,呈现“激励-壁垒”效应,金字塔持股或交叉持股为控股股东盈余管理行为提供了天然的屏障。(2)第二大股东至第十大股东不仅难以制衡控股股东隐蔽的盈余管理行为,还有可能与控股股东合谋,达成利益同盟。(3)面对控股股东隐蔽的盈余管理行为,独立董事可能由于缺乏内部信息,导致不能完全发挥其独立监督职能。(4)两职合一能够增强控股股东特征对盈余管理的影响。(5)董事会独立性调节下,控股股东特征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有所减弱。(5)通过文献研究和实证研究,本文从现金股利政策、关联交易以及盈余管理三个方面阐述全流通背景下控股股东控制权私利行为演进。全流通背景下控股股东控制权私利行为演进路径如下:(1)我国上市公司发放现金股利的意愿不断增强,现金股利发放差异较大,现金股利政策既是控股股东掏空的工具,也是掩饰掏空的面具。(2)控股股东采取更加隐蔽的关联交易进行掏空,金字塔持股或交叉持股为控股股东掏空提供了天然的屏障。(3)控股股东采取更加隐蔽的盈余管理配合其掏空行为,盈余管理是掩饰掏空的工具。(4)在既定利益输送程度的约束下,出于掏空行为的成本、收益比较,控股股东偏好选择关联交易这种利益输送行为,即现金股利政策和关联交易存在替代关系。本文研究主要的创新点如下:(1)通过控股股东控制权私利行为的动机与决策机制博弈分析以及控股股东控制权私利行为的结构化影响因素与情境因素适配研究,深入阐述了控股股东控制权私利行为形成的内在机理。从控股股东自身的行为能力、行为动机以及外部法律环境三方面,本文创新性地构建了控股股东控制权私利行为决策机制分析框架。从控股股东控制权私利行为的结构化影响因素与情境因素适配,本文创新性地构建了控股股东控制权私利行为的结构化分析概念模型。(2)以往研究大股东掏空行为大多从某一个视角,研究问题单一,且没有区分股权分置改革前后影响,研究结论不统一。本文从现金股利政策、关联交易以及盈余管理三个方面系统阐述全流通背景下控股股东控制权私利行为演进。全流通背景下控股股东控制权私利行为演进路径如下:(1)我国上市公司发放现金股利的意愿不断增强,现金股利发放差异较大,现金股利政策既是控股股东掏空的工具,也是掩饰掏空的面具。(2)控股股东采取更加隐蔽的关联交易进行掏空。(3)盈余管理是掩饰掏空的工具。(4)现金股利政策和关联交易存在替代关系。
董佳倩[5](2020)在《不同股权结构下董事会独立性对盈余质量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市场经济竞争愈演愈烈,怎样提升盈余质量已经变成我国上市公司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议题。盈余信息的质量不仅关乎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问题,而且影响到信息使用者在财务报表的基础上做出的各种决策与判断,从而影响资本市场的正常运转。因此,对盈余质量影响因素的探究逐渐成为学术界和实务界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董事会中的独立董事体现了董事会独立性,它具有独立行使职权的权利,制止了董事会不合理不合规的决策,对公司治理结构的优化起到关键的作用。但是董事会独立性并不是孤立的不受任何影响的产生作用,它处于公司的大环境中,必然受其影响。股权结构作为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对公司的制度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因此董事会独立性的发挥与股权结构的特点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当今我国上市公司大都存在着股权集中度高、国有股占比重大、股权之间制衡不足、高管持有股过低等股权结构方面的问题,在这种环境下,董事会独立性对盈余质量的影响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换一种方式说,股权结构的不同会使董事会独立性对盈余质量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本文引入两种治理机制,将董事会独立性、股权结构和公司盈余质量这三者放在同一个框架下进行研究,根据对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相关理论的研究以及对治理结构实际情况的认识,随着股权结构的变化,董事会独立性对盈余质量的影响也在发生变化。而本文会对这个影响是否存在以及影响的变化大小进行探讨研究。本文对样本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通过论述实证结果,列示股权结构、董事会独立性和盈余质量三个变量,并具体解释特定研究变量选取原因、变量定义及变量解释,提出研究假设,构建多元回归模型。最后得出以下几种结论:(1)董事会独立性越高,对上市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具有显着治理效应,但对应计盈余管理则无显着影响;(2)国有股比例对董事会独立性与真实盈余管理的关系存在显着的负调节作用;(3)股权集中度对董事会独立性与真实盈余管理的关系具有显着的负调节作用;(4)股权制衡度对董事会独立性与真实盈余管理的关系具有显着的正调节作用;(5)高管持股比例对董事会独立性与真实盈余管理之间无关系。
张家铭[6](2020)在《双重股权结构下表决权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双重股权被当作是加权表决权的股票或者是含有不平等表决权利的股票,给特定持股人赋予某种相比于普通股更为优先的股票层级,这些手持特定股票的股东就可以借此来控制公司并且不用过多考虑普通股股东的态度。一个公司的创始人通常情况下都被当作是公司成功经营的关键性因素,他们需要特殊的股权保证自己决策的落实;企业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时候不得不去扩充资金池,为了吸引大额投资,双重股权的设立显得十分诱人,投资者也希望获得更多权重的股票来稳定降低自己投资金额的风险;一般而言,公司发起创立人都不希望权利被转移导致自己被实际架空,故而寻求某种制度作为防御机制或者可以对其他股东形成制衡的行为就显得尤为必要。通过双重股群结构就可以实现两方的需求,授予发起创立人优越的股权让他们保持对公司的实际控制,同时让外来投资者获得参与公司发展管理的机会。论文的主要目的就是为我国大陆引进这种制度明确一些关键性的问题。首先,介绍双重股权结构在当前引进的必要性,在世界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和俄罗斯与沙特石油大战背景下,新兴科技公司可以在四次美股熔断、中国市场遭受波及的情况下表现比大多数A股的传统结构公司优秀,双重股权结构功不可没,该结构下表决权的设置问题更成为关键。其次,回顾对双重股权结构的表决权合理划分争论,以及随着时间的推移简单回顾了世界各个法域下双重股权结构公司的表现。再次,重点围绕双重股权结构本身分析利弊。中间穿插结合介绍一些案例研究,针对双重股权结构公司如何对投资者造成影响的问题进行明确,用来防范风险。最后,给出了在双重股权结构公司日益盛行的情况下相关制度设立的针对性意见。具体建议分成如下三部分。首先,硬性规则。强制引入第三方监管的法律规定;准入标准具体化以符合投资者需求;强制性共同管理法律规定,包括投票差异法定上限、规定双重股权结构下新表决权股票种类数目等。其次,柔性规则。法定限时削弱转化;法定事件削弱转化;法定紧急状况临时恢复到传统结构。最后,特殊必要措施。对双重股权结构公司进行特有标记;设立单独的板块风险信息提示,包括特殊信息披露制度、特殊股权转让限制。
许宇鹏[7](2020)在《夫妻共治会改变企业成本粘性吗-基于中国家族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文中认为夫妻共治会改变企业成本粘性吗?这一问题在夫妻控制家族企业独有的内部治理结构特征下更具有深意。文章基于沪深上市公司中家族企业的数据,从实际控制人的权力配置视角出发,探究夫妻作为实际控制人的权力配置结构对企业成本粘性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了夫妻共同控制下家族企业内部股权制衡度、夫妻企业家多元化才能特质以及公司治理结构特征等因素对成本粘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夫妻共同持股与共同管理的产权配置结构对成本粘性具有显着影响,能够灵活调节成本粘性程度;股权制衡、夫妻企业家多元化才能特质以及妻子具备技术专家型人力资本特质能够显着降低企业的成本粘性。文章对深入理解家族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特征、提升家族企业管理层决策配置能力和资源配置效率具有启示意义。
郭远[8](2020)在《民营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改革究竟遗漏了什么?——基于中日比较法的视角》文中认为民营上市公司的内部监督机制之失效是我国现代公司治理下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我国和日本,由于外部市场监督和股东内部监督都没有起到应有监督效果,如何加强公司内部监督机构的监督作用显得异常重要。日本的经验表明,在参考美国先进立法经验时,应将传统企业文化对监督机制产生的影响作为重要考量因素。在我国,从古至今传承下来的父权至上文化影响着民营上市公司的内部监督机制。在这种传统企业文化下,为了加强我国民营上市公司中监督机构的监督作用,立法者可采取的立法策略为提高企业内中小股东和独立监督人员等"异姓宗族"的权限,同时限制拥有"父权"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的权限。
蒋薇[9](2019)在《终极股东控制下的上市公司并购行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并购是公司不断适应变化的市场环境以谋求经营改进及拓展业务范围等目标的一项战略决策,也是资本市场资源重新优化配置的重要方式。纵观世界范围内的并购经济活动,西方资本市场已发生了五次并购浪潮,第六次并购浪潮仍延续至今,我国并购市场起步较晚,自1993年“宝延风波”打响了我国上市公司的并购第一案,此后并购事件逐年增加,截止2017年年末,我国并购市场宣布交易的并购披露金额高达537万亿美元。并购活动已成为我国资本市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提升上市公司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工具。以收购方视角来看,并购不仅会影响公司的资本成本与收益,对公司股权结构也可能会有重新的安排,并购实施过程中各交易环节(标的公司的选择与估值、并购融资与支付方式等)决策都可能会影响收购方股价的波动,甚至影响并购的成败。金字塔式的股权结构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尤为常见,终极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提供了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隐蔽条件,加之我国资本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情况仍较为严重,外部市场的非有效性环境也间接为决策主体增加了自利动机的更大空间。那么,终极股东是否会利用并购活动实施“隧道挖掘”而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终极股东控制下的其他决策主体又是否会在并购交易中做出更符合自身利益的选择?为了探索这些问题,本文追溯至公司股权控制链的顶层,从公司治理的角度研究终极股东控制下各决策主体对并购倾向、并购投资支出和并购支付方式的影响机理,在微观层面上揭示了影响我国上市公司并购行为的内在因素。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在金字塔式股权结构下,终极股东普遍可以实现拥有公司的相对控制权,具有两权分离的上市公司,终极股东控制权与并购倾向之间呈倒“U”型关系,终极股东两权偏离程度与并购倾向显着负相关;其次,终极股东控制高管持股水平与并购倾向显着正相关,且在两权分离下表现的更为明显;当终极股东为政府时,无两权分离的终极股东控制权与并购倾向呈“U”型关系,但在具有两权分离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终极股东控制权与并购倾向无显着相关关系,表明了政府股东直接持股对并购发生的干预影响更为强烈,但在金字塔持股结构下,政府股东对并购活动的影响减弱,另外,在政府终极控制下,高管对并购倾向的影响显着,说明两权分离有可能导致公司“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从而产生管理层与终极股东之间新的委托代理问题。2.从对并购投资支出影响的实证结果来看,当上市公司存在两权分离时,终极股东控制权比例与并购投资支出显着正相关,其他股东的权力制衡度与并购投资支出显着负相关;当终极股东为政府时,政府股东两权分离程度与并购投资支出显着正相关,表明政府对上市公司的并购投资规模可能存在一定的政治干扰,与民营控股上市公司相比,当政治成本问题不可避免时,政府推动下的并购规模往往更大。3.在考察终极股东控制下的并购支付方式选择影响因素时,本文发现终极股东现金流权与控制权偏离程度越大,越倾向股票支付,随着终极股东现金流权比例的进一步提高,“利益趋同”效应会起主导作用,出于对控制权稀释的防范,越不倾向股票支付;其次,终极股东控制下高管持股比例越高,其在并购交易中越倾向选择混合支付而不倾向股票支付,但政府作为终极股东在并购支付方式选择中则更偏好股票支付。本文的创新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本文研究结论证明了我国上市公司并购决策主体通过终极股权结构影响并购行为传导机制的存在。本文聚焦于并购交易过程(包括并购倾向、并购投资支出与并购支付方式),并将并购的实施过程纳入一个统一的框架内讨论,同时借鉴LLSV(2002)关于控股股东与公司价值的模型,以终极股东控制的研究视角,实证检验分析了终极股东控制下的并购交易行为特征;其次,深入讨论了在终极股东控制下多层委托代理关系中其他控制权主体,包括公司高管与其他大股东在并购交易中的选择机制,同时将终极股东两权分离引入模型,通过分组对比检验高管持股水平与股权制衡对上市公司并购决策的影响,拓展了公司治理框架下影响公司并购行为的解释途径;最后,本文创新性的发现政府终极股东在具有两权分离与无两权分离时对并购倾向具有差异性的选择,同时政府终极股东会更偏好选择股票支付,说明国有上市公司在并购活动中的决策行为会受到终极股权结构与性质异同的影响。本文的研究结论丰富了终极股东控制与公司并购的相关理论,延伸了以往文献对公司并购的研究领域,帮助中小投资者从公司治理的角度正确看待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事件并理性地进行投资,同时为符合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实际情况的治理机制完善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我国资本市场相关监管部门抑制上市公司发动“忽悠式”、“估值套利式”、“高溢价”并购等现象,进一步促进并购市场良性运转,健全上市公司并购改革制度与规则提供了可参考意见。
吴建祥[10](2019)在《企业控制权配置对经理管理防御的影响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我国经济和社会转型的新阶段,企业内外部监督机制不完善,导致经理管理防御行为普遍存在,严重降低企业资源配置效率。现有文献关于经理管理防御所引致的经济后果研究成果较多,而关于如何治理经理管理防御的研究成果较少。如何有效防范和约束经理管理防御行为已成为公司治理领域中函待解决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经理管理防御行为微观上与企业经理个人特征和公司内部治理有关,中观上与企业行业特征有关,宏观上与企业外部治理环境有关。行业特征主要包括产品市场竞争、风险不确定性等,外部治理环境主要包括市场化程度、法律制度、投资者保护等,这些因素的作用效果依赖于外部市场环境的发展和完善程度,具有一定的不可控性和滞后性。经理人防御行为与公司内部治理有直接的关系,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特殊的股权结构和控制权配置方式,公司内部治理对经理管理防御的影响可追溯到企业控制权配置。管理防御行为与企业内部控制权配置关系密切,企业控制权配置对经理管理防御行为的作用具有两面性,一方面良好的企业控制权配置对经理人行为具有监督和制约作用,能抑制管理防御行为;另一方面,若上市公司控制权配置失衡,其直接影响公司内部治理效率和管理水平,可能诱致经理防御行为。因此,有必要分析企业内部控制权配置对经理管理防御的治理作用,现有研究对此问题研究较少。在我国企业控制权配置不完善的情景下,我国企业控制权配置是制约还是放纵了经理管理防御行为呢?企业控制权配置对经理管理防御产生怎样的影响?企业控制权配置对经理管理防御的作用机制是什么?这些疑问是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本文在系统梳理企业控制权配置、经理管理防御以及两者关系的相关理论与文献的基础上,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特殊的股权结构和控制权配置的现实基础和理论背景,遵循“控制权配置(结构)——经理管理防御行为(行为)——经理管理防御程度(结果)”的逻辑分析框架,围绕两个问题展开研究:(1)企业控制权配置对经理管理防御究竟有什么样的影响?(2)企业控制权配置对经理管理防御的作用机理是什么?对第一个问题,控制权配置对经理管理防御的影响。公司治理视角下,控制权配置主要涵盖了股东大会构成与议事规则、董事会构成与决议机制、经理层权力分配、以及他们之间的权力制衡。微观上企业实际控制人对控制权的分配与制衡产生较大影响,以企业实际控制人为控制权主体,按控制权权能在股东、董事会和经理层的配置路径,从实际控制人控制度和制衡度两个维度来分解和刻画企业控制权配置状况。我国A股上市公司是成熟的上市公司,有完善的控制权配置体系,故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经理管理防御行为具有多样性,如偏好股权融资、投资短视、减少研发投资等,某一种财务选择行为是否为经理管理防御行为需要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分析,也可能出现经理自为而不自知,导致经理管理防御行为很难直接度量。以结果代替行为的方法,用管理费用率作为经理管理防御程度的替代变量,将控制权配置对经理管理防御的影响归结为控制权配置的结构特征变量对经理管理防御结果的直接影响,并考虑企业产权性质的差异,进行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对第二个问题,企业控制权配置对经理管理防御的作用机理。从两个方面展开分析并进行实证检验。首先是探讨两者之间的影响路径,根据控制权配置的监督与激励机制,从公司内部治理角度,提炼出控制权配置→董事会治理行为→经理管理防御程度和控制权配置→经理自主权→经理管理防御程度两条主要作用路径,探讨其传导机理并检验影响路径。其次,考虑企业控制权配置影响经理管理防御的调节因素,从薪酬激励影响经理防御内在动机视角,考察高管薪酬外部不公平性对控制权配置结构特征与经理管理防御关系的调节作用。本文的研究成果和创新性工作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对企业控制权配置理论进行扩展,并构建企业控制权配置的结构特征指标。界定了企业控制权的含义,基于控制权权能配置视角,认为股东大会拥有最终控制权,董事会具有决策控制权,经理层具有经营控制权,阐述每种控制权的含义、表现形式及特征。随后对控制权配置中各控制权主体之间的制衡关系进行分析,揭示控制权配置的核心是控制权分配与制衡,控制权配置是实现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的重要载体。以实际控制人为控制权主体,从控制度和制衡度两个维度,按控制权权能配置路径,从股东大会、董事会与经理层三个层面提取公司控制权配置的结构特征变量,为后续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奠定理论基础。(2)采用实证分析方法检验企业控制权配置结构特征变量对经理管理防御的影响效应。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2013年-2017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探讨实际控制人控制度和制衡度两个维度的特征变量对经理管理防御影响的理论分析与经验证据。研究结果表明:选取的11个特征变量对经理管理防御程度都有显着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国有与非国有上市公司中,企业控制权配置的特征变量对经理管理防御的影响存在显着的差异。(3)采用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企业控制权配置影响经理管理防御的主要路径。控制权配置主要通过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影响经理管理防御。监督机制是指通过控制权的分配与制衡,决定了企业内部监督的有效性,从而影响经理管理防御的动机和能力;激励机制是指控制权配置影响经理经理行为空间,经理控制权的分配以控制权回报具有激励效应,影响经理防御的机会和能力。再结合经理防御行为形成的重要条件监督不力与经理权力过大,将董事会治理行为和经理自主权确定为控制权配置特征影响经理管理防御的两条主要路径,实证检验了控制权配置特征影响经理管理防御的主要路径。中介效应分析结果表明:(a)控制权配置的结构特征变量显着影响董事会治理行为强度,董事会治理行为强度与经理管理防御程度负相关,董事会治理对经理防御行为起到抑制作用,董事会治理行为在控制权配置特征与经理管理防御关系中起到了中介或遮掩作用。(b)控制权配置的结构特征变量显着影响经理自主权,经理自主权与经理管理防御程度正相关,经理自主权对经理防御行为起到促进作用,经理自主权在控制权配置特征与经理管理防御关系中起到了中介或遮掩作用。(c)控制权配置中的控制度与制衡度特征变量通过提高董事会治理行为强度和降低经理自主权的路径最终负向影响经理管理防御程度。(4)考虑企业控制权配置特征对经理管理防御的影响存在情景性条件,从高管薪酬外部不公平性影响经理公平感知和防御内在动机的视角,实证检验高管薪酬外部不公平性对控制权配置特征与经理管理防御程度关系的调节作用。实证检验发现:高管薪酬外部不公平程度与经理管理防御程度显着正相关,高管薪酬外部不公平性显着地调节了控制权配置的特征变量对经理管理防御程度的影响,当高管薪酬外部不公平越高时,实际控制人控制权、现金流权、委派董事比例对经理管理防御程度的治理效应减弱;股权制衡度、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经理人两职分离、独立董事比例、董事持股比例和经理层持股比例这六个制衡度变量对经理管理防御程度的治理效应减弱,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对经理管理防御程度的促进作用增强。以上研究结论深入揭示控制权配置结构特征影响经理管理防御的微观作用机制和深层原因,扩展和深化企业控制权配置治理作用的研究成果,也为上市公司完善企业控制权配置、约束和防范经理自利行为、缓解经理管理防御问题提供理论指导和经验证据。
二、家族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下的内部会计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家族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下的内部会计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金字塔式股权控制关系对中国民营企业的多重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步骤与研究内容 |
1.2.1 研究步骤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本文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1.4.1 本文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2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
2.1.1 民营企业与国内上市民营企业 |
2.1.2 企业价值、企业绩效 |
2.1.3 股权、现金流权与控制权 |
2.1.4 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 |
2.1.5 金字塔式股权控制关系 |
2.2 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产权理论 |
2.2.2 委托代理理论 |
2.2.3 有限理性理论 |
2.2.4 不完全契约理论 |
2.2.5 内部人控制理论 |
2.3 文献综述 |
2.3.1 股权结构及金字塔式股权控制关系的文献综述 |
2.3.2 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关系的文献综述 |
2.3.3 金字塔式股权控制关系与中小股东利益的文献综述 |
2.3.4 金字塔式股权控制关系与企业价值的文献综述 |
2.3.5 金字塔式股权控制关系与企业绩效的文献综述 |
2.3.6 研究述评 |
2.4 本章小结 |
3 中国民营企业金字塔式股权控制关系剖析 |
3.1 中国民营企业股权结构的现状 |
3.1.1 中国民营企业股权结构统计数据 |
3.1.2 三类股权结构的股权集中度与股权制衡度分析 |
3.1.3 中国民营企业采用金字塔式股权控制关系的内在动机 |
3.2 金字塔式股权控制关系的分类与角色划分 |
3.2.1 金字塔式股权控制关系的分类 |
3.2.2 金字塔式股权控制关系下的角色划分 |
3.3 金字塔式股权控制关系的基本特征及研究角度 |
3.3.1 基本特征的描述 |
3.3.2 从中国民营企业观察到的经营管理问题 |
3.3.3 金字塔式股权控制关系的不利影响 |
3.3.4 确定金字塔式股权控制关系对中国民营企业影响实证分析角度 |
3.4 本章小结 |
4 金字塔式股权控制关系对中小股东利益影响的实证分析 |
4.1 金字塔式股权控制关系下的中小股东利益概述 |
4.2 终极控制人对中小股东利益侵占方式分析 |
4.2.1 终极控制人通过链条输送侵占中小股东利益 |
4.2.2 终极控制人通过减少红利侵占中小股东利益 |
4.2.3 终极控制人通过增加负债侵占中小股东利益 |
4.2.4 终极控制人采用家族管理侵占中小股东利益 |
4.2.5 终极控制人通过企业价值损害中小股东利益 |
4.3 金字塔式股权控制关系下中小股东利益被侵害的原因分析 |
4.3.1 股东大会制度导致终极控制人试图扩大资本多数比 |
4.3.2 法律不够完善导致中小股东利益无法得到有效保护 |
4.3.3 决策的有限理性导致终极控制人争取自身利益最大化 |
4.3.4 股权结构特征导致终极控制人以更低成本完成侵害 |
4.4 终极控制人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实证分析 |
4.4.1 实证分析的设计思路 |
4.4.2 实证分析的模型设计 |
4.4.3 实证分析的数据来源 |
4.4.4 实证分析的结论分析 |
4.5 中小股东利益渗透式保障机制的建立 |
4.5.1 渗透式保护机制的框架 |
4.5.2 基于法律体系因素的保护机制 |
4.5.3 基于外围资本因素的保护机制 |
4.6 本章小结 |
5 金字塔式股权控制关系对企业价值影响的实证分析 |
5.1 民营企业的企业价值表现形式 |
5.1.1 民营企业的账面价值 |
5.1.2 民营企业的内涵价值 |
5.1.3 民营企业的市场价值 |
5.2 金字塔式股权控制关系对民营企业价值的影响假设 |
5.2.1 现金流权对民营企业价值存在正向影响 |
5.2.2 两权分离程度对民营企业价值存在负向影响 |
5.2.3 控制链条层级对民营企业价值存在负向影响 |
5.2.4 股权集中度对民营企业价值存在负向影响 |
5.2.5 股权制衡度对民营企业价值存在正向影响 |
5.3 金字塔式股权控制关系影响民营企业价值的变量设计 |
5.3.1 实证分析的方法选择 |
5.3.2 实证分析的变量设计 |
5.3.3 实证分析的数据来源及描述性统计 |
5.4 金字塔式股权控制关系影响民营企业价值的实证分析 |
5.4.1 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间的相关性分析 |
5.4.2 各变量和被解释变量之间关系的回归分析 |
5.4.3 现金流权对民营企业价值的影响结果及其分析 |
5.4.4 两权分离程度对民营企业价值的影响结果及其分析 |
5.4.5 控制链条层级对民营企业价值的影响结果及其分析 |
5.4.6 股权集中度对民营企业价值的影响结果及其分析 |
5.4.7 股权制衡度对民营企业价值的影响结果及其分析 |
5.4.8 控制变量对民营企业价值的影响结果及其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金字塔式股权控制关系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 |
6.1 企业价值和企业绩效的关系 |
6.2 企业绩效的考察角度分析 |
6.2.1 从成本评价角度考察企业绩效 |
6.2.2 从投资收益角度考察企业绩效 |
6.2.3 从发展角度考察企业绩效 |
6.3 金字塔式股权控制关系对民营企业绩效的影响假设 |
6.3.1 现金流权与民营企业绩效存在非线性关系 |
6.3.2 两权分离程度对民营企业绩效存在负向影响 |
6.3.3 控制链条层级对民营企业绩效存在负向影响 |
6.3.4 控制链条数量对民营企业绩效不存在明显影响 |
6.3.5 股权集中度与民营企业绩效存在非线性关系 |
6.3.6 股权制衡度对民营企业绩效存在正向影响 |
6.4 金字塔式股权控制关系影响民营企业绩效的变量设计 |
6.4.1 方法选择和变量设计 |
6.4.2 数据来源及描述性统计 |
6.5 金字塔式股权控制关系影响民营企业绩效的实证分析 |
6.5.1 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间的相关性分析 |
6.5.2 各变量和被解释变量之间关系的回归分析 |
6.5.3 现金流权对民营企业绩效的影响结果及其分析 |
6.5.4 两权分离程度对民营企业绩效的影响结果及其分析 |
6.5.5 控制链条层级对民营企业绩效的影响结果及其分析 |
6.5.6 控制链条数量对民营企业绩效的影响结果及其分析 |
6.5.7 股权集中度对民营企业绩效的影响结果及其分析 |
6.5.8 股权制衡度对民营企业绩效的影响结果及其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7 金字塔式股权控制关系的优化 |
7.1 金字塔式股权控制关系的三层次优化模型设计 |
7.1.1 股权结构三层次优化模型的构建 |
7.1.2 模型中各指标的符号配置 |
7.2 基于层次分析的股权结构优化指标评价 |
7.2.1 层次分析法 |
7.2.2 数据采集和整理 |
7.2.3 优化指标权重分析 |
7.3 金字塔式股权控制关系优化模型的应用 |
7.3.1 案例选取 |
7.3.2 指标对比分析 |
7.3.3 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方案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建议 |
8.1 结论 |
8.2 民营企业金字塔式股权控制关系的优化建议 |
8.2.1 从民营企业自身角度出发优化股权控制关系 |
8.2.2 对行政管理部门的几点政策建议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2)内部控制、纵向兼任高管与会计信息质量关系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框架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框架 |
1.3.2 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会计信息质量 |
2.2 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 |
2.2.1 国外相关研究 |
2.2.2 国内相关研究 |
2.3 纵向兼任高管与会计信息质量 |
2.3.1 国外相关研究 |
2.3.2 国内相关研究 |
2.4 文献评述 |
第3章 理论基础与假设的提出 |
3.1 概念的界定 |
3.1.1 会计信息质量 |
3.1.2 内部控制 |
3.1.3 纵向兼任高管 |
3.2 理论基础 |
3.2.1 委托代理理论 |
3.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3.2.3 掏空理论 |
3.3 内部控制、纵向兼任高管与会计信息质量关系的理论与假设 |
3.3.1 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关系的理论与假设 |
3.3.2 纵向兼任高管与会计信息质量关系的理论与假设 |
3.3.3 内部控制、纵向兼任高管共同治理效应对会计信息质量影响的理论与假设 |
第4章 实证研究 |
4.1 研究设计 |
4.1.1 研究样本与数据来源 |
4.1.2 变量选择及度量 |
4.1.3 研究模型的构建 |
4.2 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 |
4.2.1 描述性统计 |
4.2.2 相关性分析 |
4.3 多元回归分析 |
4.3.1 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回归分析 |
4.3.2 纵向兼任高管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回归分析 |
4.3.3 纵向兼任高管、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回归分析 |
4.4 稳健性检验 |
4.4.1 内生性问题 |
4.4.2 多种方式度量纵向兼任高管变量 |
第5章 研究结论及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3 研究的局限和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3)内部控制视角下上市家族企业股权结构与企业价值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家族企业的概念 |
1.2.2 上市家族企业股权结构与企业价值的关系 |
1.2.3 家族企业内部控制 |
1.2.4 股权结构与内部控制 |
1.2.5 内部控制在股权结构对企业价值影响中的中介传导效应 |
1.2.6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思路、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创新点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上市家族企业股权结构 |
2.1.2 企业价值 |
2.1.3 内部控制 |
2.2 理论基础 |
2.2.1 上市家族企业相关理论 |
2.2.2 股权结构与企业价值相关理论 |
2.2.3 内部控制相关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上市家族企业股权结构、内部控制、企业价值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 |
3.1 上市家族企业股权结构现状 |
3.1.1 股权集中度现状 |
3.1.2 股权制衡度现状 |
3.1.3 管理层持股比例现状 |
3.1.4 两权分离度现状 |
3.2 上市家族企业内部控制现状 |
3.2.1 家族权力过于集中 |
3.2.2 风险管控能力较弱 |
3.3 上市家族企业企业价值现状 |
3.3.1 总资产回报率现状 |
3.3.2 托宾Q值现状 |
3.4 存在的问题分析 |
3.4.1 上市家族企业股权结构存在“一股独大” |
3.4.2 内部控制环境薄弱 |
3.4.3 对管理层激励力度不够 |
3.4.4 信息披露不充分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假设及模型构建 |
4.1 上市家族企业股权结构与企业价值的关系 |
4.1.1 股权集中度与企业价值的关系 |
4.1.2 股权制衡度与企业价值的关系 |
4.1.3 管理层持股比例与企业价值的关系 |
4.1.4 两权分离度与企业价值的关系 |
4.2 上市家族企业股权结构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
4.2.1 股权集中度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
4.2.2 股权制衡度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
4.2.3 管理层持股比例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
4.2.4 两权分离度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
4.3 内部控制对股权结构与企业价值的中介效应机制 |
4.3.1 中介效应机制 |
4.3.2 内部控制的中介效应分析 |
4.4 变量定义 |
4.4.1 被解释变量 |
4.4.2 解释变量 |
4.4.3 中介变量 |
4.4.4 控制变量 |
4.5 模型构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内部控制视角下的上市家族企业股权结构与企业价值关系的实证分析 |
5.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5.1.1 样本选取 |
5.1.2 数据来源 |
5.2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5.2.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2.2 相关性分析 |
5.2.3 回归结果分析 |
5.2.4 稳健性检验 |
5.3 研究结论 |
5.3.1 股权集中度、内部控制与企业价值 |
5.3.2 股权制衡度、内部控制与企业价值 |
5.3.3 管理层持股比例、内部控制与企业价值 |
5.3.4 两权分离度、内部控制与企业价值 |
5.3.5 内部控制对股权结构与企业价值具有中介效应 |
5.4 对策建议 |
5.4.1 寻找适合的股权集中度,保持股权制衡 |
5.4.2 提高内部控制水平,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
5.4.3 完善对管理层的激励机制,优化股权制约体系 |
5.4.4 完善对外信息披露制度,提高信息披露有效性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详细摘要 |
(4)控股股东控制权私利行为形成机理与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股权分置改革与全流通时代 |
1.3.2 大股东、控股股东 |
1.3.3 金字塔股权结构与终极控股股东 |
1.3.4 现金流权、控制权与两权分离度 |
1.3.5 控制权私利 |
1.3.6 控制权私利行为 |
1.4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和新发现 |
1.6 本章小结 |
2 文献评述与理论基础 |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2.1.1 大股东控制权私利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 |
2.1.2 大股东控制权私利行为研究 |
2.1.3 大股东控制权私利“行为--绩效”研究 |
2.1.4 大股东控制权私利行为决策过程研究 |
2.1.5 文献述评及未来研究趋势 |
2.2 相关理论 |
2.2.1 产权、所有权与控制权理论 |
2.2.2 委托代理理论 |
2.3 全流通背景下控股股东控制权私利行为演进 |
2.3.1 现金股利政策 |
2.3.2 关联交易 |
2.3.3 盈余管理 |
2.4 本章小结 |
3 全流通背景下控股股东控制权私利行为形成机理 |
3.1 全流通背景下控股股东控制权私利行为动机与决策机制博弈分析 |
3.1.1 问题的提出 |
3.1.2 控股股东控制权私利行为产生的制度根源 |
3.1.3 超控制权收益与合理控制权收益 |
3.1.4 控股股东控制权私利行为动机 |
3.1.5 控股股东控制权私利行为决策机制博弈分析 |
3.1.6 控股股东控制权私利行为的路径选择 |
3.2 控股股东控制权私利行为的结构化影响因素与情境因素适配研究 |
3.2.1 控股股东控制权私利行为的结构化影响因素 |
3.2.2 控股股东控制权私利行为的情境特征因素 |
3.2.3 控股股东控制权私利行为的结构化分析框架 |
3.3 本章小结 |
4 控股股东特征、董事会特征与现金股利政策--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
4.1 问题的提出 |
4.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4.2.1 控股股东特征与现金股利政策 |
4.2.2 董事会特征与现金股利政策 |
4.2.3 董事会特征调节下控股股东特征对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 |
4.3 研究设计 |
4.3.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4.3.2 变量定义及度量 |
4.3.3 回归模型构建 |
4.4 实证结果及分析 |
4.4.1 样本描述性统计 |
4.4.2 回归结果分析 |
4.4.3 稳健性检验 |
4.5 结论与启示、展望 |
4.5.1 结论 |
4.5.2 启示 |
4.5.3 未来研究展望 |
4.6 本章小结 |
5 控股股东特征、董事会特征与关联交易--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
5.1 问题的提出 |
5.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5.2.1 控股股东特征与关联交易 |
5.2.2 董事会特征与关联交易 |
5.2.3 董事会特征调节下控股股东特征对关联交易的影响 |
5.3 研究设计 |
5.3.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5.3.2 变量定义及度量 |
5.3.3 回归模型构建 |
5.4 实证结果及分析 |
5.4.1 样本描述性统计 |
5.4.2 回归结果分析 |
5.4.3 稳健性检验 |
5.5 结论与启示、展望 |
5.5.1 结论 |
5.5.2 启示 |
5.5.3 未来研究展望 |
5.6 本章小结 |
6 控股股东特征、董事会特征与盈余管理--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
6.1 问题的提出 |
6.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6.2.1 控股股东特征与盈余管理 |
6.2.2 董事会特征与盈余管理 |
6.2.3 董事会特征调节下控股股东特征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
6.3 研究设计 |
6.3.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6.3.2 变量定义及度量 |
6.3.3 回归模型构建 |
6.4 实证结果及分析 |
6.4.1 样本描述性统计 |
6.4.2 回归结果分析 |
6.4.3 稳健性检验 |
6.5 结论与启示、展望 |
6.5.1 结论 |
6.5.2 启示 |
6.5.3 未来研究展望 |
6.6 本章小结 |
7 控股股东控制权私利行为演进实证检验--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
7.1 问题的提出 |
7.2 现金股东政策与盈余管理:掩饰掏空的面具? |
7.2.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7.2.2 研究设计 |
(1)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2)变量定义及度量 |
(3)回归模型构建 |
7.2.3 实证结果及分析 |
(1)样本描述性统计 |
(2)回归结果分析 |
(3)稳健性检验 |
7.3 关联交易与盈余管理:掩饰掏空的工具? |
7.3.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7.3.2 研究设计 |
(1)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2)变量定义及度量 |
(3)回归模型构建 |
7.3.3 实证结果及分析 |
(1)样本描述性统计 |
(2)回归结果分析 |
(3)稳健性检验 |
7.4 控股股东掏空行为方式选择:关联交易还是现金股利? |
7.4.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7.4.2 研究设计 |
7.4.3 实证结果及分析 |
7.5 结论与启示、展望 |
7.5.1 结论 |
7.5.2 启示 |
7.5.3 未来研究展望 |
7.6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3 研究局限性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5)不同股权结构下董事会独立性对盈余质量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董事会独立性与盈余质量的研究现状 |
1.2.2 股权结构与盈余质量的研究现状 |
1.2.3 股权结构与董事会独立性的研究现状 |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盈余质量相关理论 |
2.1.1 盈余与盈余信息 |
2.1.2 盈余质量的界定 |
2.1.3 盈余质量的计量 |
2.2 董事会独立性相关理论 |
2.2.1 董事会独立性的概念 |
2.2.2 委托代理理论 |
2.2.3 资源依赖理论 |
2.2.4 管家理论 |
2.3 股权结构相关理论 |
2.3.1 股权结构的概念 |
2.3.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3.3 产权理论 |
2.3.4 整合治理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研究机理分析及研究假设 |
3.1 不同股权结构下董事会独立性影响盈余质量的现状分析 |
3.1.1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的现状 |
3.1.2 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独立性现状 |
3.1.3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现状 |
3.2 不同股权结构下董事会独立性影响盈余质量的机理分析 |
3.2.1 股权结构作为调节变量的研究框架说明 |
3.2.2 股权结构对董事会独立性与盈余质量的调节作用 |
3.3 研究假设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实证研究设计 |
4.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4.2 研究变量设计 |
4.2.1 自变量 |
4.2.2 因变量 |
4.2.3 调节变量 |
4.2.4 控制变量 |
4.3 研究模型构建 |
4.4 数据的处理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证过程与结论 |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1.1 对总体的描述性分析 |
5.1.2 对各变量的描述性分析 |
5.2 相关性分析 |
5.3 回归分析 |
5.3.1 独立董事独立性对盈余质量影响关系的回归分析 |
5.3.2 股权结构对董事会独立性与盈余质量影响的调节作用的回归分析 |
5.4 稳健性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成果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6)双重股权结构下表决权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双重股权结构的研究背景 |
(一)当前研究双重股权结构的时代背景 |
(二)双重股权结构下的表决权类型 |
二、双重股权结构下表决权制度的实证分析 |
(一)样本案例简述 |
1.阿里巴巴公司案例 |
2.Facebook公司案例 |
3.麦格纳公司案例 |
4.小米公司案例 |
(二)针对案例中关于双重股权结构使用做法的评价 |
1.双重股权结构表决权差异导致代理成本增加 |
2.对优势股股东问责机制不完善 |
3.双重股权结构改制困难(改制需要付出高额代价) |
4.双重股权结构公司长期性问题较多 |
5.双重股权结构容易引起恶性竞争 |
三、构建双重股权结构下表决权制度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一)我国建立双重股权结构制度的必要性分析 |
1.对表决权进行控制的必要性 |
2.双重股权结构表决权差异符合投资者预期 |
3.双重股权结构表决权多样化增强防范市场异常风险能力 |
4.采用双重股权结构挂牌上市的公司市场表现优异(大部分初期) |
5.表决权差异化增强市场独立性,减少政府对市场干预 |
6.双重股权结构表决权多样化满足新型市场主体的需求 |
(二)我国构建双重股权结构的可行性分析 |
1.国内双重股权结构尝试 |
2.以双重股权结构不同表决权经营的域外借鉴 |
四、双重股权结构下表决权制度的构建 |
(一)刚性规则:框架稳定 |
1.强制引入第三方监管的法律规定 |
2.“一带一路”顺风车下的强制性共同管理约定 |
(二)柔性规则:具体使用灵活可变 |
1.法定削弱转化条款 |
2.投票差异设立上下限 |
3.规定双重股权结构下新投票权股票种类数目 |
(三)具体化准入标准 |
1.对双重股权结构公司进行特有标记 |
2.设立单独的板块 |
3.风险信息提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终极股东控制下的上市公司并购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回顾与述评 |
2.1 国内外控制权理论的研究综述 |
2.1.1 公司控制权的形成与控制权收益 |
2.1.2 控制权转移与争夺相关研究 |
2.2 国内外关于并购行为的研究综述 |
2.2.1 基于理性假设视角下的公司并购 |
2.2.2 基于非理性假设视角下的公司并购 |
2.3 终极股东控制下的公司并购行为研究综述 |
2.3.1 终极股东控制下的并购倾向相关文献 |
2.3.2 终极股东控制下的并购投资支出相关文献 |
2.3.3 终极股东控制下的并购支付方式相关文献 |
2.4 简要评述及研究机会 |
第三章 现实背景和分析框架 |
3.1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特征与并购条件 |
3.1.1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发展与现状 |
3.1.2 上市公司并购的股票市场条件分析 |
3.2 终极股东控制下上市公司并购行为研究的分析框架 |
3.2.1 终极股东控制的双重效应 |
3.2.2 终极股东控制下的并购倾向分析 |
3.2.3 终极股东控制下的并购投资支出分析 |
3.2.4 终极股东控制下的并购支付方式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终极股东控制下的并购倾向研究 |
4.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4.1.1 终极股东控制权结构对并购倾向的影响 |
4.1.2 终极股东控制下高管持股对并购倾向的影响 |
4.1.3 政府终极股东对并购倾向的影响 |
4.2 样本选择与研究设计 |
4.2.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4.2.2 变量定义与模型构建 |
4.3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4.4 研究结论与启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终极股东控制下的并购投资支出研究 |
5.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5.1.1 控制权私有收益对并购投资支出的影响 |
5.1.2 终极股东控制下股权制衡对并购投资支出的影响 |
5.1.3 政府终极股东对并购投资支出的影响 |
5.2 样本选择与研究设计 |
5.2.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5.2.2 变量定义与模型构建 |
5.3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5.4 研究结论与启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终极股东控制下的并购支付方式研究 |
6.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6.1.1 终极股东控制权结构对并购支付方式的影响 |
6.1.2 终极股东控制下高管持股对并购支付方式的影响 |
6.1.3 政府终极股东对并购支付方式的影响 |
6.2 样本选择与研究设计 |
6.2.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6.2.2 变量定义与模型构建 |
6.3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6.4 研究结论与启示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10)企业控制权配置对经理管理防御的影响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结构安排 |
1.4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1.4.1 技术路线 |
1.4.2 研究方法 |
2.理论研究综述 |
2.1 企业控制权配置的文献综述 |
2.1.1 企业控制权理论的研究现状 |
2.1.2 企业控制权配置的研究现状 |
2.2 经理管理防御文献综述 |
2.2.1 经理管理防御的内涵 |
2.2.2 经理管理防御的动机 |
2.2.3 经理管理防御行为及其对企业财务决策的影响 |
2.2.4 经理管理防御的度量 |
2.3 企业控制权配置与经理管理防御关系的文献综述 |
2.3.1 企业控制权配置的治理效应 |
2.3.2 公司内部监督与经理管理防御的相关研究 |
2.3.3 经理自主权与经理管理防御的相关研究 |
2.4 研究现状述评与启示 |
3.企业控制权配置的理论拓展及其度量 |
3.1 企业控制权的内涵与权能配置 |
3.1.1 企业控制权的内涵 |
3.1.2 公司控制权的权能配置 |
3.2 各种控制权之间的制衡关系 |
3.2.1 最终控制权与实际控制权之间的制衡 |
3.2.2 董事会与经理层之间的制衡 |
3.2.3 管理层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的制衡 |
3.3 企业控制权配置的内涵与配置原则 |
3.3.1 企业控制权配置的内涵 |
3.3.2 企业控制配置的基本原则 |
3.4 企业控制权配置的分解与度量 |
3.4.1 实际控制人视角下企业控制权配置 |
3.4.2 实际控制人控制度在三个层面的特征变量 |
3.4.3 实际控制人制衡度在三个层面的特征变量 |
3.5 本章小结 |
4.企业控制权配置影响经理管理防御的理论分析框架 |
4.1 控制权配置影响经理管理防御的理论依据 |
4.1.1 股权结构与控制权配置条件下经理管理防御行为分析 |
4.1.2 控制权配置有效情景下企业控制权配置对经理管理防御的正面影响 |
4.1.3 控制权配置失衡情景下控制权配置对经理管理防御的负面影响 |
4.2 控制权配置影响经理管理防御的内在机理 |
4.2.1 依据控权理论分析控制权配置对经理管理防御的作用路径 |
4.2.2 企业控制权配置对经理管理防御影响的调节因素分析 |
4.2.3 企业控制权配置影响经理管理防御的理论模型 |
4.3 本章小结 |
5.企业控制权配置特征对经理管理防御的影响效应 |
5.1 问题提出 |
5.2 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
5.2.1 实际控制人控制度的特征变量与经理管理防御之间关系 |
5.2.2 实际控制人制衡度的特征变量与经理管理防御之间关系 |
5.2.3 产权性质、控制权配置特征与经理管理防御 |
5.3 实证研究设计 |
5.3.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5.3.2 变量设计 |
5.3.3 模型设计 |
5.4 实证检验结果及分析 |
5.4.1 变量描述性统计与相关分析 |
5.4.2 模型检验结果与分析 |
5.4.3 稳健性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6.企业控制权配置特征影响经理管理防御的路径分析 |
6.1 问题提出 |
6.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6.2.1 作用路径一:董事会治理行为 |
6.2.2 作用路径二:经理自主权 |
6.3 实证研究设计 |
6.3.1 样本与数据收集 |
6.3.2 变量的选择与定义 |
6.3.3 中介效应的检验方法 |
6.3.4 构建控制权配置特征影响经理管理防御的作用路径模型 |
6.3.5 中介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6.4 基于董事会治理行为的路径分析 |
6.4.1 董事会治理行为在控制度特征变量与经理管理防御程度间中介作用分析 |
6.4.2 董事会治理行为在制衡度特征变量与经理管理防御程度间中介作用分析 |
6.5 基于经理自主权的路径分析 |
6.5.1 经理自主权在控制度特征变量与经理管理防御程度间中介作用分析 |
6.5.2 经理自主权在制衡度特征变量与经理管理防御程度间中介作用分析 |
6.6 稳健性检验 |
6.7 本章小结 |
7.企业控制权配置特征与经理管理防御:高管薪酬外部不公平性的调节作用 |
7.1 问题提出 |
7.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7.3 实证研究设计 |
7.3.1 样本与数据收集 |
7.3.2 变量的选择与定义 |
7.3.3 模型设计和估计方法 |
7.4 实证检验结果及分析 |
7.4.1 描述性统计 |
7.4.2 实证结果分析 |
7.5 稳健性检验 |
7.6 本章小结 |
8.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主要创新之处 |
8.3 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四、家族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下的内部会计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 [1]金字塔式股权控制关系对中国民营企业的多重影响研究[D]. 周立明. 四川大学, 2021(12)
- [2]内部控制、纵向兼任高管与会计信息质量关系的实证研究[D]. 林宝专.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3]内部控制视角下上市家族企业股权结构与企业价值关系研究[D]. 陈柳菲. 江苏科技大学, 2020(04)
- [4]控股股东控制权私利行为形成机理与演进研究[D]. 陈东华. 浙江工商大学, 2020(04)
- [5]不同股权结构下董事会独立性对盈余质量的影响研究[D]. 董佳倩. 华北电力大学, 2020(02)
- [6]双重股权结构下表决权问题研究[D]. 张家铭. 安徽财经大学, 2020(12)
- [7]夫妻共治会改变企业成本粘性吗-基于中国家族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许宇鹏.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20(01)
- [8]民营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改革究竟遗漏了什么?——基于中日比较法的视角[J]. 郭远. 证券法苑, 2020(01)
- [9]终极股东控制下的上市公司并购行为研究[D]. 蒋薇. 西北大学, 2019(04)
- [10]企业控制权配置对经理管理防御的影响机理研究[D]. 吴建祥. 西安理工大学,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