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北大学科技成果推广高分子重金属捕集沉淀剂(论文文献综述)
蒋丹丹[1](2020)在《氨基三甲叉膦酸(钙、铜)螯合能力测定新方法的开发》文中研究指明螯合剂是一种结构中含有两个或多个供电子基团的物质,能与金属离子络合形成稳定的金属螯合物,减弱金属离子活性,普遍应用于水质软化、氧化漂白、缓蚀阻垢、土壤修复等相关研究和生产中,尤其是在纺织印染中作为重要助剂,可以防止沉淀附着、消除设备结垢、防止织物过度氧化等,有效提高纺织品加工质量。螯合剂品种繁多,对不同金属离子的螯合能力也各不相同,且受到不同pH环境条件的影响。印染加工过程中各工序工艺要求使用不同的pH值,则需要有不同pH环境条件下螯合剂的螯合能力数据支撑。目前,纺织印染助剂中螯合剂钙螯合能力的测定主要依据国家标准GB/T 21884,该标准采用络合滴定法,在pH=10缓冲条件中进行。其他沉淀滴定法、凝胶过滤色谱法等测定方法也需在一定的pH条件下完成,无法满足螯合剂在不同pH环境条件下螯合能力测定的实际要求,亟需开发可适用于不同pH条件下螯合剂螯合能力的测定新方法,为螯合剂的合理使用、深度开发及质量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氨基三甲叉膦酸(ATMP)为研究对象,选择氯化钙和氯化铜为钙、铜离子源,研究建立了可适用于不同pH条件下ATMP(钙、铜)螯合能力测定新方法,开发了样品预处理技术并探讨了影响因素,重点研究了 ATMP(钙、铜)螯合物的分离和螯合物中钙、铜含量的测定方法,考察比较了新方法的重复性和准确性,成功应用于不同pH条件下ATMP(钙、铜)螯合能力的测定。新方法进行标准化规范后进一步推广应用于纺织螯合助剂。论文还采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和高分辨质谱法对ATMP(钙、铜)螯合物进行了分析表征,初步探讨了螯合反应机理。研究结果表明:ATMP与(钙、铜)氯化物快速进行螯合反应,使用4倍于螯合反应溶液体积的无水乙醇进行沉析,分离得到ATMP(钙、铜)螯合物。ATMP钙螯合物中的钙采用复合指示剂-EDTA络合滴定法测定,钙的加标回收率在98.25%~101.50%之间;ATMP铜螯合物中的铜则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铜的加标回收率在94.73%~100.00%之间。选择pH=5、pH=12酸碱度条件分别考察ATMP(钙、铜)螯合能力测定方法的重复性,试验结果表明:pH=5时RSD分别为2.52%~4.98%(钙)和7.29%~8.92%(铜),pH=12 时 RSD 分别为 2.83%~7.14%(钙)和 1.60%~3.33%(铜)。采用新方法测得ATMP在pH=10时的钙螯合能力为173.6 mg/g,与国家标准方法测得值比较相对偏差为3.76%。机理分析推测ATMP通过中心氮原子和磷酸羟基上的氧原子与金属离子配位,ATMP以量比1:1螯合钙(铜)离子,钙离子配位数为3,铜离子配位数为4。
胡康[2](2018)在《制革产业区铬鞣废水预处理工艺及铬资源化利用研究》文中提出本课题研究了制革产业集聚区的重金属铬资源化工业化生产的可行性。回收利用铬鞣废水中的铬,不仅达到了防治重金属铬污染,保护环境的目的,还能实现制革产业中铬资源的再利用,为稀缺的铬资源找到一条工业化的再生之路。另外还可以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课题围绕皮革行业重金属减排的需求,以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城北工业园制革产业集聚区在制革生产中产生的铬鞣废水和含铬废弃物为研究对象,将制革企业产生的铬鞣废液在厂区收集、适当预处理后经过碱沉淀成为富铬污泥,废水铬含量达标排放;以富铬污泥为处理对象,通过酸解、氧化反应等步骤,结合维生素K3副产物制备铬鞣剂,再将其回用于制革企业生产过程中,使重金属铬实现在制革行业内清洁化闭合式循环,实现专业化、规模化集中处置制革厂产生的富铬污泥,解决制革集中区铬重金属污染问题和制革工厂发展的环保瓶颈问题,实现带动制革行业清洁化和可持续发展。首先研究了制革厂铬鞣废水处理技术及工艺,选用NaOH沉淀技术预处理含铬废水,沉淀分离出的铬泥采用板框压滤机压滤,滤液通过二次沉降等得到富铬污泥。经过优化和筛选,制定了制革企业铬鞣废水预处理规范。研究了富铬污泥预处置技术。制革企业产生的富铬污泥,形态、成分各不相同,回收后,在对其提纯前,必须先行对其进行必要的处理,使不同的企业产生的富铬污泥经过前期处理后,使其形态和成分尽可能一致。富铬污泥的前段处理工艺包括处理设备和处理工艺的设计和选择。研究了富铬污泥中的铬提纯技术,要求充分降解和氧化富铬污泥中的有机物,消除用铬泥制备的铬鞣剂在回用过程中对皮革质量的影响。对酸和氧化剂进行选择,对酸解和氧化条件进行研究,要求杂质去除率高,铬纯度高。研究了与维生素K3氧化联产制备碱式硫酸铬技术。将富铬污泥中的铬提纯后,与维生素K3生产过程产生的含铬副产物(氧化残液)相结合,在一定条件下,加入必要的配伍材料及助剂,使从铬泥中提取的铬与生产维生素K3过程中产生的含铬氧化残液通过反应全部生成碱式硫酸铬。研究了蒙囿自碱化型铬鞣剂制备技术。本课题研究利用制革富铬污泥制备的碱式硫酸铬生产蒙囿自碱化型铬鞣剂,将干燥后的碱式硫酸铬加入必要的配伍材料及助剂,混合均匀后,即可制备成蒙囿自碱化型铬鞣剂。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可以为每年产生的大量制革富铬污泥找到处置出路,使富铬污泥变废为宝的同时,也可减少行业每年新增加的铬用量。
杨焰[3](2017)在《氧化石墨烯功能材料的研制及其对铜、镍等离子吸附性能研究》文中认为水体污染是人类所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在其众多的污染源中危害尤为突出的当属重金属离子。重金属离子能在生物体体内富集,从而对生物体的器官及组织造成巨大伤害。常用的含重金属离子废水处理方法较多,其中,吸附法由于具有操作成本低、效率高,产生淤泥少等优势,是目前最经济、有效的废水处理方法。吸附法要求吸附剂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吸附位点多、化学性质稳定等特点。近年来,氧化石墨烯(GO)在环境保护领域显示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氧化石墨烯是一种具有巨大比表面积和丰富含氧官能团的二维纳米材料,与传统吸附剂相比,氧化石墨烯表面上的含氧官能团如羟基、羧基、环氧基等能与重金属离子通过螯合作用结合,这使得氧化石墨烯具有很好的吸附性能。通过化学改性提高GO表面含氧官能团的数量,是提高其吸附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采用多种方法合成了一系列氧化石墨烯基功能材料,对所制备材料的形貌、结构等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氧化石墨烯基功能材料对水中铜、镍离子的吸附性能,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了不同氧化程度的氧化石墨烯材料,并将其应用于废水中重金属铜离子、镍离子的吸附研究。采用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比表面积测试法(BET)以及热重(TG)等对不同氧化程度的GO进行了表征,并确定了较优的GO制备工艺。对影响氧化石墨烯吸附铜、镍离子效果的各种因素,如溶液p H、吸附时间、离子初始浓度以及吸附剂用量等进行了研究,通过吸附—解吸实验研究了氧化石墨烯的重复利用性能。结果表明:不同氧化时间所得GO的XRD、XPS图谱显示原石墨基面衍射峰消失,经48小时二次氧化所制备的GO层间距最大为1.02nm,其O/C比也最大,表明氧化程度较好;此条件下制备的GO表现出了较好的红外活性,说明经氧化后在石墨基面上键合了较多的羧基、羟基、环氧基等含氧官能团,TG曲线也说明了这一点;SEM及BET分析显示GO表面结构与文献描述一致,呈现二维平面结构,但是其比表面积并不大。当溶液p H=5.3,吸附时间为120min时铜离子达到其吸附平衡,最大吸附值可达110.5mg/g;当溶液p H=6.5,吸附时间为120min时镍离子达到其吸附平衡,最大吸附值可达102.7mg/g。GO对Cu2+、Ni2+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模型,吸附-解吸实验表明GO重复利用性能良好,在10次循环后其吸附能力仍能保持初始吸附量的61%。由此表明GO是一种很有实际应用前景的重金属离子吸附材料。(2)通过酯化反应制备了酒石酸改性氧化石墨烯功能材料(t GO),利用XPS、FT-IR、TG、SEM及BET等表征手段对酒石酸改性氧化石墨烯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p H值、吸附时间、温度和初始浓度等因素对功能材料吸附铜、镍、铅离子时的影响。XPS结果表明复合材料表面官能团含量出现了变化,FT-IR光谱出现了新的吸收峰;SEM、BET结果显示酒石酸改性后的复合材料基本形态与GO一致;吸附测试中,环境p H对功能材料的吸附性能影响较大,而离子浓度对其影响较小;当溶液p H为6.06.5时GO改性功能材料对Ni2+、Pb2+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47.8mg/g和409.2mg/g,当溶液p H为5.5时,其对Cu2+的最大吸附量可达到164.2 mg/g,吸附时间达105min后即可达到吸附平衡。实验结果表明t GO对Pb2+的吸附符合二级动力学方程,即t GO为单分子层吸附,且主要为化学吸附,同样酒石酸改性氧化石墨烯也能够多次回收使用。实验证明接枝上去的官能团能提高GO吸附性能,这使得t GO具有比GO更为优异的吸附性能。(3)制备了交联壳聚糖(CS)和交联壳聚糖/氧化石墨烯功能材料(CS/GO)。利用XPS、FT-IR、SEM、BET等方法对它们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p H值、吸附时间和初始浓度等因素对铜、镍、镉离子吸附性能的影响。XPS图谱上出现了N的衍射峰,FT-IR谱图上出现了代表-NH的吸收峰,证明氧化石墨烯基功能材料上存在着胺基;SEM及BET结果说明复合材料表面积较GO的更大,为吸附提供了更多的活性点;当溶液p H为6.06.5时CS/GO对Ni2+、Cd2+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79.3mg/g和360.2mg/g,当溶液p H为5.5时,其对Cu2+的最大吸附量可达到189.mg/g,吸附时间达105min后即可达到吸附平衡,经8次循环使用后其吸附能力仍保持初始吸附量的66%。(4)利用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上的异氰酸酯(-NCO)基团与GO和二乙胺四乙酸(EDTA)上的活泼氢反应结合,将EDTA成功引入到氧化石墨烯基材上,通过XPS、FT-IR、SEM、BET等方法对它进行了表征,研究了p H值、吸附时间和初始浓度等因素对铜、镍离子吸附性能的影响。XPS图谱中出现了对应酰胺基和氨基甲酸酯基的新峰,FT-IR图谱也分别在1573cm-1、1411cm-1处出现代表N-H和C-N的新吸收峰,这些都证明了氧化石墨烯基功能材料制备成功;SEM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呈现类似GO的褶皱层状结构,BET数据较GO的有较大提升,这些都有利于改善材料吸附性能;当吸附时间为100min时即可达到吸附平衡,溶液p H为6.5时GO功能材料对Ni2+的最大吸附量为92.2mg/g,溶液p H为5.5时,GO功能材料Cu2+的最大吸附量可达到101.5 mg/g。EDTA/MDI/GO对Cu2+、Ni2+的吸附符合Langmuir模型,为单分子层吸附,经8次循环后吸附能力仍保持初始吸附量的61%、56%左右。(5)以碱-酸-碱制备脲醛树脂工艺为基础,在酸性条件下加入GO,使GO与羟甲基脲反应制备羟甲基脲改性氧化石墨烯(UF-GO),并探究了该功能材料对铜、镍离子的吸附与解吸能力。所制备的UF-GO功能材料采用XPS、FT-IR、XRD、SEM、BET、TG等方法进行表征。XPS图谱中出现了对应酰胺基的新峰,FT-IR图谱则在1260cm-1处出现的新吸收峰以及XRD中新的衍射峰都证明了GO与羟甲基脲通过酰胺化反应实现接枝,并生成UF-GO复合材料,而TG则表明由于酰胺基及氢键的存在,使得UF-GO的耐高温性能优于GO;SEM、BET结果说明UF-GO具备多孔隙、多褶皱的粗糙表面,复合材料比表面积较GO更大。吸附测试显示,UF-GO达到吸附平衡所用的时间为105min左右,溶液p H为6.5时UF-GO功能材料对Ni2+的最大吸附量为94.1mg/g,溶液p H为5.5时,UF-GO功能材料对Cu2+的最大吸附量可达到96.9mg/g;重复性测试显示UF-GO在重复8次后仍保留约60%的吸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UF-GO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吸附,即UF-GO为多分子层吸附。实验证明羟甲基脲能有效固定GO并保留了GO优异的吸附性能,使固液分离更容易,这使得UF-GO具有比GO更为出色的综合应用性能。(6)制备了UF-GO吸附柱并研究了该吸附柱去除废水中低浓度铜、镍离子的效果。对吸附柱柱高、水流速度、初始铜、镍离子浓度等影响因素进行探究,采用Bohrat-Admas模型对吸附柱吸附能力进行拟合及理想吸附量预测,并对吸附微球再生的方法和效果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穿透时间随填料高度的增加而增加,随流速和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减小;单位吸附量随填料高度和流速的增加而减小,随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用Bohrat-Adams模型拟合不同填料高度下的实验数据,拟合参数表明,氧化石墨烯改性脲醛树脂具有较好的吸附能力。根据D-A模型推算,当填料柱的高度分别为2.104cm、2.153cm时,其对Cu2+、Ni2+的理论吸附量可达122.84mg/L、119.56mg/L。经过10次循环后,吸附柱对Cu2+、Ni2+的总吸附量分别为第一次使用时的42.3%和23.4%,表明UF-GO吸附柱具有良好的重复再生性能。
刘智颖[4](2016)在《还原性铁粉处理化学镀镍漂洗废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镀镍技术是当今非常重要的一种表面修饰处理工艺技术,镀镍工业量在电镀行业中排列第二,仅次于镀锌,广泛应用在众多领域中。镀镍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镍废水,镍是国际上公认的致癌物质,因此这些含镍废水必须经过处理后才能排放。2012年11月30日,广东省曾经发文《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执行国家排放标准水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通知》要求: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电镀行业自2012年12月31日起执行镍低于0.1 mg/L的排放标准。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能由于目前的工艺比较难以稳定达到0.1 mg/L的标准,或者处理成本太高,2015年6月3日重新发布了广东省地方标准,电镀水污染排放标准(DB 44/1597-2015),要求现有的电镀企业镍只需达到0.5 mg/L的排放标准。因此,工艺简单、处理效率高、处理成本低以及镍资源易于回收是含镍化学镀废水处理的一个重要并且迫切需要的研究方向。针对三种不同浓度的化学镀镍漂洗废水提出了不同的处理方法:对于镍含量7.2 m/L的低浓度化学镀镍漂洗废水,采用还原性铁粉在常温下(20℃),pH为9,铁粉的投加量为1.5 g/L,反应30 min后,废水的镍含量已经稳定低于0.1 mg/L。对于镍含量达到21.8 mg/L的废水,pH为6.1,反应温度为50℃,铁粉的投加量为4 g/L,反应150 min后,废水中镍含量为0.12 mg/L;将反应温度升高到60℃,反应150 min后,废水中镍含量为0.09 mg/L,低于0.1 mg/L的排放标准。对于镍含量达到45.6 mg/L的废水,采用铁粉处理法不能达到0.1 mg/L的排放标准,但是在50℃条件下不调节废水的pH值(pH为5.8),反应120 min后能将化学镀镍漂洗废水中的镍含量降低到0.37 mg/L,再联合Fenton高级氧化法处理,反应条件为:反应初始pH值为4,H2O2和FeSO4·7H2O的投加量分别为1.7 mL/L和3.1 g/L,反应90 min后将废水的pH值调整至78。Fenton氧化后化学镀镍漂洗废水中的镍离子能降低到0.06 mg/L,能将废水中的镍离子稳定处理达到0.1 mg/L以下,并且能将废水中的COD降低到63.7 mg/L。再联合BAF工艺,BAF好氧处理4h后,废水的COD降低为45.7 mg/L,也可以达到50 mg/L的国家排放标准。本文还对铁粉处理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发现铁粉与化学镀镍漂洗废水反应的机制主要有氧化还原和混凝沉淀两种作用机制。
李儒[5](2016)在《乙二胺四丙酸修饰的MCM-41合成及其对水中铜离子的吸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工业发展,大量的含铜废水排放到环境中,严重影响了水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对人类的健康也构成严重威胁。在各种处理含铜废水的方法中,吸附法因为操作简单、无二次污染、成本低廉成为广泛应用的方法之一。介孔分子筛材料孔道结构均匀有序、大比表面积、孔径可调,表面的硅羟基能与有机基团发生化学反应,可以用能与铜离子络合的有机基团进行功能化修饰,从而改变它对铜离子的吸附能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论文基于传统水热合成法,在氨基改性的介孔分子筛MCM-41的基础上,用乙二胺四丙酸(EDTP)对介孔分子筛进行了功能化改性。并对改性后的产物MCM-41(CH2)3NH2-EDTP进行了 XRD表征,傅里叶红外表征。研究发现,介孔材料表面羟基被-(CH2)3NH2-EDTP所取代,结构保持了 MCM-41的介孔特征,乙二胺四丙酸成功的嫁接在了分子筛上。本论文研究了 MCM-41(CH2)3NH2-EDTP对水中铜离子的吸附性能,考察了 pH值、吸附温度、吸附时间、初始浓度对铜离子吸附影响,探讨了吸附剂对铜离子的吸附热力学和吸附动力学特征。对介孔吸附剂进行了吸附循环实验研究。结果表明,MCM-41(CH2)3NH2-EDTP吸附剂的最佳吸附pH=6,平衡吸附时间为80min,理论最大吸附量为38.774mg/g,吸附剂对铜离子的吸附曲线符合Freundlich方程。对铜离子的吸附在动力学上符合准二级方程。吸附循环实验表明,新的介孔吸附剂再生能力良好。
丁瑶[6](2014)在《基于两性有机高分子絮凝剂P(DMC/NVP/FA)的合成、表征及絮凝性能》文中研究指明摘要本研究以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与反丁烯二酸(FA)为原料,以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PEGDA)为聚合助剂,采用水溶液自由基聚合的清洁化生产工艺制备P(DMC/NVP/FA)共聚物,针对其聚合基础理论及应用性能做了探索性工作。1、合成P(DMC/NVP/FA)共聚产物,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最适工艺条件:单体质量分数为12.7%,单体摩尔比nDMc:nNVP=4:1,pH=3,引发剂质量数为0.98%,此时[η]达到258.57dL/g,转化率达到98.57%;对产物转化率影响最大的是单体浓度,其次是pH值、引发剂浓度及单体配比;FT-IR表征共聚物结构,证实得P(DMC/NVP/FA)目标产物;TGA分析证明产物在常温下稳定;GPC测得产物的数均分子量Mn=6.205×105g/mol.2、通过基团贡献法对共聚物进行热力学估算,温度低于529K(256℃)时,DMC/NVP/FA三元共聚合反应可行;在转化率低于10%的条件下,通过元素分析,采用YBR法与K-T法相结合得到:DMC/FA聚合反应中,γDMC=1.17,γFA=0.13, NVP/FA聚合反应中,γNVP=1.42,γFA=0.11,DMC/NVP聚合反应中,γDMC=0.44,γNVP=0.05;采用膨胀计法进行动力学研究,得DMC/NVP/FA三元共聚反应的动力学方程是Rp=k[M]2.11[I]0.489,表面活化能Ea=41.35kJ、mol.3、应用P(DMC/NVP/FA)絮凝剂处理钻井废水(投加量为186.94mg/L,pH=7.0),浊度去除率达到98.9%,CODcr去除率达到90.2%;处理印染废水(投加量为55mg/L,pH=5.0,[η]=274.425dL/g),色度去除率达到92.6%,CODCr去除率达到80.1%;通过对絮体SEM分析及运用非线性分型理论计算分形维数表明,当絮体空隙分维数Df越低,絮体密实更易结团成簇,当絮体絮团分维数Df越高,絮体体积大且厚实,不易分散,与絮凝效果试验结论相一致。
张兵兵[7](2013)在《基于蒙脱土矿物的几种生态环境材料的制备、性能及应用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针对目前膨润土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技术落后、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产业链短、产品性能落后、工艺能耗高等问题,以生态设计思想为指导,按照不同的膨润土原矿特点,研究开发资源利用率高、能源消耗少、对环境友好、产品性能优良的膨润土深加工清洁生产工艺。通过上述工艺得到使用性能优良、环境协调性好、附加值高的新型蒙脱土生态环境材料,并评价所制得的材料性能以及其在费托合成催化过程的应用。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1)不含方英石膨润土深加工工艺研究;(2)富含方英石膨润土深加工工艺研究;(3)有机蒙脱土在费托合成中的应用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针对于不含方英石的膨润土综合利用难题,采用提纯和改型同步进行的湿法钠化工艺制备高纯蒙脱土,通过对湿法改型工艺中的反应条件对产品质量的影响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的研究,确定出最佳的单元操作条件,最终得到蒙脱石含量高达95.6%的高纯钠基蒙脱土。进而,针对其湿法提纯工艺中“脱水难”的问题,在考虑膨润土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基础上,依据结构以及性质的不同,选择了五种天然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羧甲基淀粉钠、羧化壳聚糖、瓜尔胶、羟丙基瓜尔胶、阳离子瓜尔胶,利用分光光度法考察了不同絮凝剂对高纯钠基膨润土矿浆的絮凝性质,并依据其絮凝性质的差别探讨了五种絮凝剂絮凝膨润土的絮凝机理。以膨润土湿法提纯后得到的钠基膨润土浆液为原料,以氧化钙和氯化钙为胶化剂制备了钠基膨润土无机凝胶。比较了胶化剂类型、用量、时间、转速等条件对凝胶性能的影响,并依据其凝胶性能的差别探讨了钠基膨润土无机凝胶的胶化机理。以钙基膨润土原矿为起点,制备出吸水快、吸水量大、白度高、强度高的膨润土猫砂。(2)针对富含方英石膨润土的提纯难题,研究使用碱法提纯方案有效地实现了富含方英石膨润土矿产资源的经济、高效、可持续利用。所制备的高纯蒙脱土其蒙脱石含量高达97%。为了尽可能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及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研究以上述富含方英石膨润土碱法提取液为原料使用沉淀法制备白炭黑及纳米二氧化硅。考察不同沉淀剂的沉淀效果,研究反应温度、pH值、浓度、反应时间对白炭黑产品性能及产率的影响。研究不同表面活性剂对所得纳米二氧化硅的粒径的影响,确定了富含方英石膨润土碱法提取液的最佳沉淀方法及条件。该工艺不仅实现了富含方英石膨润土碱法提取废液的回收利用,而且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提高了生产效益,又没有对环境造成污染,体现了绿色工艺的思想。(3)使用有机修饰剂改性后的蒙脱土作为新型载体用于费托合成研究,得益于优良的热稳定性、独特的气体阻隔性和温度开关的性质。有机修饰剂作为催化剂活性组分的有机保护层可以简单有效地实现催化剂反应状态的原位隔离和保护,从而被成功应用于对钴基费托合成反应过程的详细研究。就像将古代生物原始状态保存完好的的琥珀一样,聚合物链在原位固化隔离和保护了实际催化剂的结构,以确保离位分析的催化剂状态充分代表了真实催化剂的工作状态。使得费托合成研究中仍然存在争议的一些关键问题得以解决,如还原过程中的钴纳米粒子的相变和团聚、费托反应中活性相态的变化、费托催化剂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等得以阐明。通过设计不同的有机改性剂,我们可以通过传统的离位表征技术表征各种催化反应的催化剂在真实反应条件下的纳米结构,为将来其它催化体系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王亚变[8](2012)在《凹凸棒复配PAC处理含铜工业废水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具有优异除浊性能的PAC复配具备吸附性能的矿物资源凹凸棒作为絮凝剂,以含铜废水作为受重金属污染水体的代表,用絮凝法进行处理。研究了未改性凹凸棒复配PAC对重金属铜和浊度的去除效率及pH、絮凝剂投加方式等对其絮凝效果的影响。同时,研究了盐酸改性后的凹凸棒与PAC复配时的絮凝效果及各种絮凝条件对絮凝试验的影响情况,并与前两种条件下的絮凝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①凹凸棒复配PAC时的除铜效率与单独投加PAC时相比略有提高;②絮凝剂投加顺序和方式、pH及原始浊度等影响因子对凹凸棒复配PAC除铜除浊效率影响较为明显,其中pH值对未改性凹凸棒与PAC复配时的除铜除浊效率影响最为显着;③在较佳的pH、投加顺序、投加方式等条件下,盐酸改性凹凸棒复配PAC时的除铜效率略好于未改性凹凸棒复配PAC的除铜效率,但投药量明显降低;④在较佳的絮凝条件下,通过采用不同类型的改性凹凸棒土与PAC复配进行絮凝试验,确定了较佳的改性凹凸棒土类型为水土比为15:1,粒径为200目的凹凸棒土,同时得出在盐酸改性凹凸棒土复配PAC絮凝处理重金属废水过程中介质温度、废水初始铜离子浓度等对处理效果影响较为明显。
刘任露[9](2010)在《污泥热解残渣作吸附剂去除水中Cr(VI)和Pb(II)的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课题以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好氧生污泥和厌氧消化污泥为研究对象,通过简单热解制备污泥吸附剂,研究了热解温度和热解时间对污泥吸附剂性能的影响;之后将污泥残渣用于处理Cr(VI)和Pb(II)废水,研究了吸附时间、pH、吸附剂投加量对残渣吸附性能的影响;再将吸附饱和后的残渣进行解吸,考察解吸剂种类、解吸时间、解吸剂浓度对污泥残渣再生的影响;最后初步探讨了吸附机理。本论文得出了以下主要的研究结论。1)在污泥热解过程中,提高温度和延长热解时间均会导致污泥残渣产率下降。残渣的碘值和对Cr(VI)和Pb(II)的去除能力与热解温度和时间非正相关,存在最佳温度和时间,其中在700℃下热解1h的污泥残渣对两种重金属的吸附容量最大。经厌氧消化后,污泥吸附剂吸附性能有所降低。2)残渣对Cr(VI)和Pb(II)的去除率都随吸附时间增加而增加;Cr(VI)的去除率随pH增加减小,Pb(II)的去除率随pH增加而升高;增加吸附剂投加量,Cr(VI)和Pb(II)去除率上升,而单位吸附剂吸附容量迅速减小。在Cr(VI)初始浓度为200mg/L时,吸附3.0h,pH为4.0,吸附剂投加量为20g/L,污泥残渣对Cr(VI)的最大吸附容量(qmax)为13.9mg/g。在200mg/L的Pb(II)废水,吸附3.0h,pH为5.0,吸附剂投加量为20g/L,污泥残渣对Pb(II)的最大吸附容量(qmax)为9.63mg/g。3)污泥残渣对Cr(VI)和Pb(II)的吸附都符合准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Langmuir模型比Freundlich模型能更好地拟合重金属离子吸附等温线。4)盐酸相对硝酸对残渣有较高的解吸率。解吸率随解吸时间、解吸酸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用0.05mol/L的HCl解吸3h,残渣对Cr(Ⅵ)和Pb(II)解吸率分别为71%和64%。污泥残渣的解吸符合准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5)污泥简单热解残渣对Cr(Ⅵ)和Pb(II)的去除有三种作用:静电吸附、表面络合、孔径吸附。以上结论表明,污泥活热解残渣可以作为一种廉价、安全、经济的吸附剂应用于重金属废水的处理。
葛俊森[10](2008)在《水中重金属离子处理新方法 ——新型硫醚聚氨酯泡沫塑料的研制及应用》文中提出水是自然界和人类生存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水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另一方面水环境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而原本人们以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看法已经成为历史。目前水资源已经相当缺乏。如何用现有的水资源来满足当今甚至以后世界的生存和发展已经成为全球的一个热点问题。而这就需要如何对污染的水进行后续处理净化,以达到人们生产和生存的需求。水环境的污染中重金属的污染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而且重金属污染不像其它类型的污染可以通过生物降解和生物链的循环而减弱或者消失。重金属污染极易在生物链中富集放大,存在于生物体内,且重金属的毒性较大,对人类的生存健康和自然界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目前水中重金撤离子的处理方法主要有吸附法,絮凝沉淀法,膜分离技术,生物技术,有机材料法和硫化物沉淀法等。其中有机材料和硫化物沉淀已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因为它具有选择性好,处理能力强,成本低,可反复利用等优点。本课题对水中重金属离子的污染现状和危害及处理对策进行了简要的概述,并对目前国内外水中重金属污染治理的研究工作、发展前景进行了系统的综述。着重阐述了通过合成的二羟基二苯基硫醚对传统聚氨酯进行改性,从而制得了一种新型重金属吸附材料—新型硫醚聚氨酯泡沫塑料(Sulfide PolyUrethane Foam,以下简称SPUF)。本课题主要研究工作是确定了合成二羟基二苯基硫醚(即4,4’-硫代二酚)的最优条件,对所合成的二羟基二苯基硫醚进行了红外表征和熔点测定。然后将其掺入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合成原料中,对传统的聚氨酯泡沫塑料进行了改性,确定了各合成原料之间的最佳配比。最终得到外观及性质都比较稳定的硫醚聚氨酯泡沫塑料。对其进行产品表征后,选取三种重金属离子(Cu2+、Pb2+、Cd2+)对所得产品进行吸附测试,分别考虑pH值、温度、时间、流速的影响,确定了静态和动态吸附的最佳吸附条件。并对吸附重金属离子后的产品又进行了洗脱,对其功能再生,并测定洗脱后的硫醚聚氨酯泡塑的吸附能力,从而使其可以达到反复利用的目的。通过聚氨酯改性来合成对重金属离子具有吸附功能的材料目前已有不少报道,但是通过二羟基二苯基硫醚对聚氨酯泡塑进行改性目前还少有报道,因此本课题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通过大量实验工作也证实该方案切实可行,效果良好,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二、西北大学科技成果推广高分子重金属捕集沉淀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北大学科技成果推广高分子重金属捕集沉淀剂(论文提纲范文)
(1)氨基三甲叉膦酸(钙、铜)螯合能力测定新方法的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螯合剂概述 |
1.2.1 螯合剂的分类 |
1.2.2 螯合剂的功能 |
1.2.3 螯合剂在印染加工中的应用 |
1.3 螯合能力测定方法现状 |
1.3.1 间接法 |
1.3.2 直接法 |
1.4 研究意义与内容 |
1.4.1 论文研究意义 |
1.4.2 论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氨基三甲叉膦酸钙整合能力测定方法的开发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与仪器 |
2.2.2 溶液的配制 |
2.2.3 样品处理 |
2.2.4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样品预处理技术的研究 |
2.3.2 络合滴定法测定螯合物中的钙含量 |
2.3.3 应用试验 |
2.3.4 重复性试验 |
2.3.5 方法的比较 |
2.3.6 钙螯合物的表征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氨基三甲叉膦酸铜螯合能力测定方法的开发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与仪器 |
3.2.2 溶液的配制 |
3.2.3 样品处理 |
3.2.4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样品预处理技术的研究 |
3.3.2 消解法测定螯合物中的铜含量 |
3.3.3 应用试验 |
3.3.4 重复性试验 |
3.3.5 铜螯合物的表征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方法标准化及其应用 |
4.1 引言 |
4.2 试剂与仪器 |
4.3 方法标准化 |
4.4 新方法标准的初步应用 |
4.4.1 钙螯合能力测定应用试验 |
4.4.2 铜螯合能力测定应用试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研究的结论及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2)制革产业区铬鞣废水预处理工艺及铬资源化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分析 |
1.2 制革生产现状 |
1.3 制革废水的来源及组成 |
1.3.1 浸水脱脂废水 |
1.3.2 浸灰脱毛废水 |
1.3.3 氨氮废水 |
1.3.4 铬鞣废水 |
1.3.5 综合废水 |
1.4 制革行业中重金属铬污染的来源 |
1.5 铬回收及资源化利用技术 |
1.5.1 直接循环利用法 |
1.5.2 化学除杂循环利用法 |
1.5.3 物理除杂循环利用法 |
1.5.4 物理化学结合除杂循环利用法 |
1.5.5 碱沉淀法 |
1.5.6 氧化法 |
1.5.7 离子交换法 |
1.5.8 萃取回收法 |
1.5.9 配位反应法 |
1.5.10 混凝沉淀-硫酸亚铁法 |
1.5.11 萃取与电沉积结合法 |
1.5.12 吸附法 |
1.6 铬鞣废液中铬的工业化利用技术研究意义 |
1.7 本课题的研究的意义与方法 |
1.7.1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1.7.2 研究内容及目标 |
第2章 铬鞣废水预处理技术研究 |
2.1 试验材料与仪器 |
2.1.1 试验材料与试剂 |
2.1.2 试验方法 |
2.1.3 分析方法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碱沉淀剂对铬鞣废液的铬沉淀效果的结果与分析 |
2.2.2 pH与温度对沉淀效果试验的结果与分析 |
2.2.3 絮凝剂对铬鞣废液的絮凝效果分析 |
2.2.4 碱沉淀的最佳时间和温度的关系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富铬污泥回收处置技术研究 |
3.1 试验材料与仪器 |
3.2 试验方法 |
3.2.1 富铬污泥成分分析 |
3.2.2 干燥洗涤去除富铬污泥中无机盐试验 |
3.2.3 富铬污泥的酸溶及过滤试验 |
3.2.4 富铬污泥预处理试验 |
3.2.5 温度和反应时间对硫酸铬转化的影响 |
3.2.6 静置陈化时间对硫酸铬纯度的影响 |
3.2.7 硫酸铬液去除铁离子试验 |
3.2.8 分析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富铬污泥成分分析结果 |
3.3.2 干燥洗涤去除富铬污泥中无机盐试验结果 |
3.3.3 富铬污泥的酸溶及过滤试验结果 |
3.3.4 富铬污泥预处理试验结果 |
3.3.5 温度和反应时间对硫酸铬转化的影响结果分析 |
3.3.6 静置陈化时间对硫酸铬纯度的影响结果分析 |
3.3.7 硫酸铬液去除铁离子试验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氧化联产碱式硫酸铬技术研究 |
4.1 试验材料与仪器 |
4.2 试验方法 |
4.2.1 硫酸铬液与氧化残液配比对碱式硫酸铬溶液质量的影响 |
4.2.2 碱度对碱式硫酸铬的质量的影响 |
4.2.3 起始反应温度对碱式硫酸铬质量的影响 |
4.2.4 加糖反应温度对碱式硫酸铬质量的影响 |
4.3 分析方法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硫酸铬液与氧化残液配比对碱式硫酸铬溶液质量的影响分析 |
4.4.2 碱度对碱式硫酸铬的质量的影响 |
4.4.3 起始反应温度对碱式硫酸铬质量的影响 |
4.4.4 加糖反应温度对碱式硫酸铬质量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蒙囿自碱化型铬鞣剂制备研究 |
5.1 试验材料与仪器 |
5.1.1 试验材料与试剂 |
5.2 试验方法 |
5.2.1 蒙囿剂的选择试验 |
5.2.2 提碱剂的选择 |
5.2.3 颜色改良剂的选择确定 |
5.2.4 制革应用研究 |
5.3 分析方法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蒙囿剂的选择试验 |
5.4.2 自动提碱剂的选择 |
5.4.3 铬鞣剂的色泽改良剂的选择过程分析 |
5.4.4 制革应用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一、发表学术论文 |
二、其它科研成果 |
(3)氧化石墨烯功能材料的研制及其对铜、镍等离子吸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含重金属离子废水的处理方法 |
1.2.1 化学法 |
1.2.2 生物修复法 |
1.2.3 物理法 |
1.3 主要吸附剂研究现状 |
1.3.1 传统活性炭吸附剂 |
1.3.2 硅胶 |
1.3.3 氧化铝 |
1.3.4 矿物吸附剂 |
1.3.5 天然吸附剂 |
1.3.6 新型碳材料吸附剂 |
1.4 氧化石墨烯改性及其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
1.4.1 氧化石墨烯 |
1.4.2 氧化石墨烯基复合材料 |
1.4.3 氧化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
1.5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6 论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及其对Cu~(2+)、Ni~(2+)离子吸附性能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药品 |
2.2.2 实验仪器 |
2.2.3 表征方法 |
2.2.4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 |
2.2.5 吸附实验 |
2.2.6 解吸再生实验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氧化石墨烯的结构表征 |
2.3.2 溶液p H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
2.3.3 吸附时间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
2.3.4 吸附剂用量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
2.3.5 铜、镍离子初始浓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
2.3.6 GO的等温吸附模型分析 |
2.3.7 解吸再生实验 |
2.4 结论 |
第3章 酒石酸改性氧化石墨烯功能材料的制备及其对Cu~(2+)、Ni~(2+)、Pb~(2+)离子吸附性能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药品 |
3.2.2 实验仪器 |
3.2.3 表征方法 |
3.2.4 酒石酸/氧化石墨烯的制备 |
3.2.5 吸附实验 |
3.2.6 解吸再生实验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GO及t GO的表征分析 |
3.3.2 溶液p H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
3.3.3 Cu~(2+)、Ni~(2+)、Pb~(2+) 初始浓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
3.3.4 吸附时间对吸附性能的影响及动力学分析 |
3.3.5 解吸再生实验 |
3.4 结论 |
第4章 壳聚糖/氧化石墨烯功能材料的研制及其对Cu~(2+)、Ni~(2+)、Cd~(2+)吸附性能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药品、仪器 |
4.2.2 氧化石墨的制备 |
4.2.3 CS/GO复合材料的制备 |
4.2.4 表征分析 |
4.2.5 吸附实验 |
4.2.6 解吸再生实验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表征 |
4.3.2 p H值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
4.3.3 反应时间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
4.3.4 等温吸附模型分析 |
4.3.5 解吸再生实验 |
4.4 结论 |
第5章 MDI/EDTA改性氧化石墨烯材料的制备及其对Cu~(2+)、Ni~(2+) 吸附性能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药品 |
5.2.2 实验仪器 |
5.2.3 氧化石墨的制备 |
5.2.4 MDI/EDTA/氧化石墨烯的制备 |
5.2.5 表征分析 |
5.2.6 吸附实验 |
5.2.7 解吸再生实验 |
5.3 结果与表征 |
5.3.1 结构表征 |
5.3.2 p H值对吸附的影响 |
5.3.3 吸附时间对吸附的影响 |
5.3.4 吸附容量的确定及吸附模型分析 |
5.3.5 解吸再生性能检测 |
5.4 结论 |
第6章 羟甲基脲改性氧化石墨烯功能材料的制备及其对Cu~(2+)、Ni~(2+)吸附性能的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药品 |
6.2.2 实验仪器 |
6.2.3 表征分析 |
6.2.4 氧化石墨的制备 |
6.2.5 羟甲基脲改性氧化石墨烯(UF-GO)的制备 |
6.2.6 吸附实验 |
6.2.7 解吸再生实验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UF-GO的表征分析 |
6.3.2 p H值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
6.3.3 吸附时间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
6.3.4 初始浓度对吸附能力的影响 |
6.3.5 解吸再生性能检测 |
6.4 结论 |
第7章 氧化石墨烯改性脲醛树脂吸附柱的研制及其在含Cu~(2+)、Ni~(2+)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7.1 引言 |
7.2 动态吸附试验 |
7.2.1 实验药品、仪器 |
7.2.2 吸附柱材料的制备 |
7.2.3 柱高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7.2.4 流速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7.2.5 初始浓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7.2.6 UF-GO吸附柱再生实验 |
7.2.7 计算公式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吸附柱高对柱吸附的影响 |
7.3.2 流速对柱吸附的影响 |
7.3.3 初始浓度对柱吸附的影响 |
7.3.4 Bohrat-Adams模型 |
7.3.5 再生性能检测 |
7.4 结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博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4)还原性铁粉处理化学镀镍漂洗废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含镍电镀废水概述 |
1.1.1 化学镀镍工艺 |
1.1.2 化学镀镍废水的来源和性质 |
1.1.3 化学镀镍废液的危害 |
1.2 化学镀镍废水处理技术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化学处理法 |
1.2.2 物理化学法 |
1.2.3 生物处理法 |
1.2.4 综合处理法 |
1.2.5 不同处理方法的比较 |
1.3 还原性铁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及其研究现状 |
1.3.1 还原性铁在废水治理中的机理 |
1.3.2 还原性铁在废水治理中的应用 |
1.4 课题研究内容与意义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废水水质 |
2.1.2 实验主要试剂 |
2.1.3 实验主要仪器与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还原性铁粉处理实验方法 |
2.2.2 Fenton高级氧化实验方法 |
2.2.3 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实验方法 |
2.3 分析检测方法 |
2.3.1 能谱分析 |
2.3.2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第三章 还原性铁粉处理化学镀镍漂洗水研究 |
3.1 还原性铁粉处理低浓度化学镀镍漂洗水 |
3.1.1 中和沉淀法 |
3.1.2 还原性铁粉投加量的影响 |
3.1.3 反应初始pH值的影响 |
3.1.4 反应温度的影响 |
3.1.5 反应动力学模型 |
3.2 还原性铁粉处理中低浓度化学镀镍漂洗水 |
3.2.1 中和沉淀法 |
3.2.2 还原性铁粉投加量的影响 |
3.2.3 反应初始pH值的影响 |
3.2.4 反应温度影响 |
3.2.5 反应动力学模型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还原性铁粉-Fenton -BAF联合处理研究 |
4.1 还原性铁粉处理较高浓度化学镀镍漂洗水 |
4.1.1 中和沉淀法 |
4.1.2 还原性铁粉投加量的影响 |
4.1.3 反应初始pH值的影响 |
4.1.4 反应温度影响 |
4.1.5 50℃下还原性铁粉投加量的影响 |
4.1.6 还原性铁粉的循环利用的影响 |
4.1.7 反应动力学模型 |
4.2 Fenton高级氧化法处理研究 |
4.2.1 Fenton高级氧化法概述 |
4.2.2 正交试验 |
4.2.3 H_2O_2投加量的影响 |
4.2.4 Fe~(2+)投加量的影响 |
4.2.5 反应初始pH的影响 |
4.2.6 Fenton高级氧化处理出水水质 |
4.3 曝气生物滤池生化处理研究 |
4.3.1 曝气生物滤池概述 |
4.3.2 BAF的挂膜启动 |
4.3.3 BAF处理铁粉处理-Fenton高级氧化出水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还原性铁粉处理化学镀镍漂洗废水机制分析 |
5.1 铁粉与化学镀镍漂洗废水可能发生的反应分析 |
5.2 亚铁离子和铁离子对化学镀镍漂洗废水的影响 |
5.3 铁粉处理化学镀镍漂洗废水正交试验 |
5.4 处理后回收铁粉分析 |
5.4.1 回收铁粉成分分析 |
5.4.2 XPS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和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Ⅳ-2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5)乙二胺四丙酸修饰的MCM-41合成及其对水中铜离子的吸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介孔材料MCM-41分子筛的介绍 |
1.1.1 分子筛的分类 |
1.1.2 介孔分子筛MCM-41的结构、功能和性质 |
1.1.3 介孔分子筛的合成方法 |
1.1.4 合成机理探讨 |
1.1.4.1 液晶模板机理 |
1.1.4.2 电荷匹配作用机理 |
1.1.4.3 协同自组装作用机理 |
1.2 介孔分子筛MCM-41的改性研究 |
1.2.1 介孔材料孔径大小调控 |
1.2.2 酸对介孔分子筛的改性 |
1.2.3 有机基团对介孔分子筛的改性 |
1.2.4 金属离子对介孔分子筛的改性 |
1.3 介孔分子筛的应用 |
1.3.1 介孔分子筛在吸附方面的应用 |
1.3.2 介孔分子筛在其它领域方面的应用 |
1.4 水体铜污染的来源及现状 |
1.4.1 水体铜污染的来源 |
1.4.2 河流入海口与近海水体中铜污染现状 |
1.5 水体铜污染的危害 |
1.5.1 对水生植物的影响 |
1.5.1.1 铜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
1.5.1.2 铜对植物酶系统的影响 |
1.5.2 对水生动物的影响 |
1.5.2.1 铜在鱼类体内的富集 |
1.5.2.2 铜在鱼类组织的影响 |
1.5.2.3 水体铜对水生动物早期生长、发育、遗传的影响 |
1.6 传统处理含铜废水的方法 |
1.6.1 离子交换法 |
1.6.2 化学沉淀法 |
1.6.3 铁氧体法 |
1.6.4 膜分离法 |
1.6.5 电解法 |
1.6.6 生物絮凝法 |
1.6.7 溶剂萃取法 |
1.6.8 吸附法 |
1.7 分子筛在铜吸附方面的研究 |
1.7.1 纯MCM-41分子筛吸附铜离子的研究 |
1.7.2 改性MCM-41分子筛和其它分子筛对铜离子吸附的研究 |
1.8 乙二胺四丙酸概述 |
1.8.1 乙二胺四丙酸简介 |
1.8.2 乙二胺四丙酸的应用 |
1.9 选题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
1.9.1 选题的目的意义 |
1.9.2 研究的内容 |
2 乙二胺四丙酸修饰的MCM-41合成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药品与仪器 |
2.2.1.1 试剂 |
2.2.1.2 仪器 |
2.2.1.3 硅烷偶联剂性质 |
2.2.2 乙二胺四丙酸修饰的MCM-41合成 |
2.2.2.1 纯硅介孔分子筛MCM-41的合成 |
2.2.2.2 功能性介孔材料MCM-41-(CH_2)_3NH_2的合成 |
2.2.2.3 功能性介孔材料MCM-41(CH_2)_3NH_2-EDTP的合成 |
2.2.3 产品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XRD谱图解析 |
2.3.2 FT-IR谱图解析 |
2.4 本章小结 |
3 介孔材料MCM-41-(CH_2)_3NH_2-EDTP对水中铜离子的吸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3.2.2 绘制铜离子标准曲线 |
3.2.3 影响铜离子吸附效果的因素 |
3.2.4 MCM-41-(CH_2)_3NH_2-EDTP对铜离子的吸附研究 |
3.2.4.1 等温吸附实验 |
3.2.4.2 动力学实验 |
3.2.4.3 吸附剂的循环吸附试验 |
3.2.5 MCM-41的对照吸附实验 |
3.3 实验结果和讨论 |
3.3.0 影响铜离子吸附的因素 |
3.3.1 等温吸附曲线 |
3.3.2 动力学测试实验 |
3.3.3 吸附剂的循环吸附试验结果与讨论 |
3.3.4 纯MCM-41对吸附铜离子的对照实验 |
3.4 本章小结 |
4 乙二胺四丙酸修饰的MCM-41吸附机理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6)基于两性有机高分子絮凝剂P(DMC/NVP/FA)的合成、表征及絮凝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次 |
1 绪论 |
1.1 前言 |
1.2 絮凝剂分类及发展 |
1.3 两性有机高分子絮凝剂 |
1.4 絮凝机理 |
1.5 絮体结构研究—分形理论 |
1.6 本课题研究的创新意义及内容 |
2 P(DMC/NVP/FA)两性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制备及结构表征 |
2.1 前言 |
2.2 共聚合反应机理 |
2.3 试验部分 |
2.4 P(DMC/NVP/FA)共聚合试验方案设计与结果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3 DMC/NVP/FA 共聚合动力学研究 |
3.1 前言 |
3.2 试验原理 |
3.3 试验部分 |
3.4 结果与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4 共聚物 P(DMC/NVP/FA)的絮凝性能研究 |
4.1 前言 |
4.2 废水水质特征 |
4.3 实验原理 |
4.4 试验部分 |
4.5 结果与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本课题结论 |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7)基于蒙脱土矿物的几种生态环境材料的制备、性能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生态环境材料 |
1 生态环境材料 |
2 生态设计 |
3 清洁生产与可持续发展 |
第二节 蒙脱土生态环境材料及生产工艺 |
1 非金属矿物环境材料 |
2 蒙脱土矿物环境材料 |
3 蒙脱土提纯改型工艺 |
第三节 费托合成 |
1 费托合成概述 |
2 费托合成催化剂 |
3 费托合成反应器 |
4 费托合成研究新进展 |
第四节 二氧化碳减排、封存和资源化利用 |
1 二氧化碳减排策略 |
2 二氧化碳矿物封存技术现状 |
3 二氧化碳矿物封存技术展望 |
第五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
1 研究思路 |
2 研究内容 |
3 研究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不含方英石膨润土深加工工艺研究 |
第一节 实验部分 |
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2 湿法提纯工艺制备高纯蒙脱土 |
3 絮凝沉降实验 |
4 膨润土无机凝胶的制备 |
5 膨润土猫砂的制备 |
6 测试仪器及测试条件 |
第二节 湿法提纯工艺制备高纯蒙脱土 |
第三节 钠基膨润土浆液絮凝脱水研究 |
1 瓜尔胶对膨润土浆液的絮凝效果分析 |
2 羟丙基瓜尔胶对膨润土浆液的絮凝效果分析 |
3 阳离子瓜尔胶对膨润土浆液的絮凝效果分析 |
4 瓜尔胶系列絮凝剂絮凝效果比较 |
5 羧化壳聚糖对膨润土浆液的絮凝效果分析 |
6 羧甲基淀粉钠对膨润土浆液的絮凝效果分析 |
第四节 膨润土无机凝胶的制备 |
1 CaO为胶化剂制备膨润土无机凝胶 |
2 CaCl_2为胶化剂制备膨润土无机凝胶 |
3 膨润土无机凝胶形成机理 |
第五节 膨润土猫砂的制备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富含方英石膨润土深加工工艺研究 |
第一节 实验部分 |
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2 碱法提纯工艺制备高纯膨润土 |
3 碱法提纯工艺废液制备白炭黑(碳酸氢铵为沉淀剂) |
4 碱法提纯工艺废液制备白炭黑(二氧化碳为沉淀剂) |
5 碱法提纯工艺废液制备白炭黑(硫酸为沉淀剂) |
6 测试仪器及测试条件 |
第二节 碱法提纯工艺制备高纯膨润土 |
1 化学组成分析 |
2 XRD分析 |
3 FTIR分析 |
4 SEM分析 |
5 高纯蒙脱土样品单位晶胞结构式的确定 |
第三节 以碳酸氢铵为沉淀剂利用碱法提纯工艺废液制备白炭黑 |
1 白炭黑形貌 |
2 XRD分析 |
3 沉淀剂加入量对白炭黑产率的影响 |
4 表面活性剂加入量对白炭黑粒径的影响 |
第四节 以二氧化碳为沉淀剂利用碱法提纯工艺废液制备白炭黑 |
1 白炭黑形貌 |
2 XRD分析 |
3 反应温度对白炭黑产率、性能及二氧化碳吸收能力的影响 |
4 通气时间对白炭黑产率、性能及二氧化碳吸收能力的影响 |
5 搅拌及陈化时间对白炭黑产率、性能及二氧化碳吸收能力的影响 |
第五节 以硫酸为沉淀剂利用碱法提纯工艺废液制备白炭黑 |
1 反应温度对白炭黑产率的影响 |
2 pH值对白炭黑产率的影响 |
3 FTIR表征 |
4 XRD分析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有机膨润土在费托合成中的应用研究 |
第一节 实验部分 |
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2 低聚季铵盐的制备 |
3 有机蒙脱土的制备 |
4 催化剂的制备 |
5 测试仪器及测试条件 |
第二节 有机蒙脱土的性质 |
1 有机蒙脱土的XRD分析 |
2 有机蒙脱土的热性能 |
第三节 Co/OMMT催化剂对活性组分的保护 |
1 Co/OMMT催化剂“琥珀”工作原理 |
2 Co/OMMT催化剂的焙烧 |
3 Co/OMMT催化剂的还原 |
第四节 Co/OMMT催化剂费托合成性能评价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结论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8)凹凸棒复配PAC处理含铜工业废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主要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重金属废水的处理现状 |
2.1.1 重金属废水的来源及特征 |
2.1.2 重金属废水的处理现状 |
2.2 重金属废水国内外研究动态 |
2.3 絮凝的理论基础 |
2.3.1 絮凝技术概述 |
2.3.2 化学絮凝的理论基础 |
2.4 絮凝剂概述 |
2.4.1 絮凝剂简介 |
2.4.2 无机絮凝剂 |
2.4.3 有机合成高分子絮凝剂 |
2.4.4 微生物絮凝剂 |
2.5 PAC概述 |
2.6 凹凸棒的概述 |
2.6.1 凹凸棒的结构及特征 |
2.6.2 凹凸棒的改性研究进展 |
3 试验部分 |
3.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3.1.1 仪器 |
3.1.2 试剂 |
3.1.3 水样 |
3.2 实验方法 |
3.2.1 药品的配制 |
3.2.2 盐酸改性凹土的方法 |
3.2.3 分析方法 |
3.3 絮凝实验 |
3.3.1 未改性凹凸棒土复配PAC除铜除浊效率研究 |
3.3.2 改性凹凸棒土复配PAC除铜除浊效率研究 |
4 结果与讨论 |
4.1 未改性凹凸棒土复配PAC除浊除铜效率研究 |
4.1.1 单独投加PAC时絮凝效果 |
4.1.2 不同浊度条件下PAC的絮凝效果 |
4.1.3 pH值对单独投加PAC的絮凝效果影响 |
4.1.4 未改性凹凸棒土复配PAC的絮凝效果 |
4.1.5 PAC和凹凸棒土投加顺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4.1.6 不同投加方式对PAC复配未改性凹凸棒土的影响 |
4.1.7 PH对未改性凹凸棒土复配PAC除铜除浊效率影响 |
4.1.8 小结 |
4.2 改性凹凸棒土复配PAC除铜除浊效率研究 |
4.2.1 不同类型凹凸棒土复配PAC除铜除浊效率 |
4.2.2 pH对PAC复配改性凹凸棒土除浊除铜的影响 |
4.2.3 不同浊度条件下改性凹凸棒土复配PAC除浊除铜的效果 |
4.2.4 铜的初始浓度对改性凹凸棒土复配PAC的影响 |
4.2.5 搅拌速度对PAC复配凹凸棒土的影响 |
4.2.6 温度对改性凹凸棒土复配PAC的影响 |
4.2.7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 浊度的测定 |
附录 铜的测定——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光度法 |
(9)污泥热解残渣作吸附剂去除水中Cr(VI)和Pb(II)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研究进展 |
1.1.1 污泥来源、特性及危害 |
1.1.2 污泥的处理处置技术 |
1.1.3 污泥处置技术发展及资源化利用 |
1.2 重金属废水处理研究现状 |
1.2.1 重金属废水来源 |
1.2.2 重金属废水的危害 |
1.2.3 重金属废水处理方法 |
1.2.4 重金属废水处理新技术 |
1.3 污泥吸附剂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活性污泥吸附剂的研究及应用 |
1.3.2 污泥热解制备吸附剂的研究及应用 |
1.3.3 污泥活性炭对水中重金属的去除 |
1.3.4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4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4.1 课题提出背景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目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1.6 本研究的创新点及预期目标 |
1.6.1 创新点 |
1.6.2 预期目标 |
2 污泥吸附剂的制备与特性研究 |
2.1 研究目的和内容 |
2.1.1 研究目的 |
2.1.2 研究内容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污泥吸附剂制备 |
2.2.2 主要仪器设备 |
2.2.3 主要试验药品 |
2.2.4 测试及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污泥特性 |
2.3.2 热解温度对残渣吸附性能的影响 |
2.3.3 热解时间对残渣吸附性能的影响 |
2.4 小结 |
3 污泥热解残渣对水中 Cr(Ⅵ)和 Pb(Ⅱ)的吸附研究 |
3.1 研究目的和内容 |
3.1.1 研究目的 |
3.1.2 研究内容 |
3.2 试验设计与试验方法 |
3.2.1 供试样品 |
3.2.2 残渣对Cr(Ⅵ)和Pb(Ⅱ)的吸附试验 |
3.3 热解残渣吸附性能的影响因素 |
3.3.1 吸附时间的影响 |
3.3.2 pH 的影响 |
3.3.3 吸附剂投加量的影响 |
3.3.4 吸附动力学 |
3.3.5 吸附等温线 |
3.4 小结 |
4 污泥热解残渣的解吸试验 |
4.1 研究目的和内容 |
4.1.1 研究目的 |
4.1.2 研究内容 |
4.2 试验设计与试验方法 |
4.2.1 供试样品 |
4.2.2 残渣的解吸试验 |
4.3 污泥热解残渣解吸的影响因素 |
4.3.1 解吸剂的选择 |
4.3.2 解吸时间的影响 |
4.4.3 解吸酸浓度的影响 |
4.4.4 解吸动力学分析 |
4.4 小结 |
5 污泥热解残渣吸附重金属的机理探讨 |
5.1 吸附的基本原理 |
5.2 材料与方法 |
5.3 SEM 电镜扫描分析 |
5.4 离子交换试验 |
5.5 机理探讨 |
5.6 小结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水中重金属离子处理新方法 ——新型硫醚聚氨酯泡沫塑料的研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水中重金属污染的危害 |
1.3 水中重金属的处理方法 |
1.3.1 吸附法 |
1.3.2 絮凝沉淀法 |
1.3.3 膜分离技术 |
1.3.4 生物方法 |
1.3.5 有机材料法 |
1.3.6 硫化物沉淀法 |
1.4 本课题研究意义 |
第2章 实验材料和设备 |
2.1 实验材料及试剂 |
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2.3 主要设备及工作条件 |
2.3.1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
2.3.2 WRS-1B型数字熔点仪 |
2.3.3 HEλios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
2.3.4 AA7000型原子吸收光谱仪 |
第3章 TDP的合成与表征 |
3.1 概述 |
3.2 实验部分 |
3.2.1 合成原理 |
3.2.2 实验步骤 |
3.2.3 TDP的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TDP的熔点测定 |
3.3.2 TDP的红外光谱测定 |
3.3.3 TDP的紫外光谱测定 |
3.4 小结 |
第4章 SPUF的合成与表征 |
4.1 聚氨酯泡塑的合成原理 |
4.2 实验步骤 |
4.3 实验方法与结果 |
4.3.1 传统聚氨酯泡塑(TPUF)的合成 |
4.3.2 SPUF的合成 |
4.3.3 SPUF与TPUF的外观比较 |
4.3.4 SPUF与TPUF的红外光谱比较 |
4.4 小结 |
第5章 SPUF的功能测试 |
5.1 概述 |
5.2 实验原理 |
5.2.1 SPUF吸附重金属的原理 |
5.2.2 SPUF吸附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容量和吸附率 |
5.2.3 Ca~(2+)、Mg~(2+)的测定原理 |
5.3 各重金属离子标准曲线的绘制 |
5.4 SPUF吸附重金属离子的影响因素 |
5.4.1 时间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5.4.2 pH值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5.4.3 温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5.4.4 流速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5.4.5 SPUF的最大吸附容量和选择性测试 |
5.4.6 SPUF的功能再生及二次吸附 |
5.5 SPUF吸附机理的简要探讨 |
5.6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在校发表论文清单 |
四、西北大学科技成果推广高分子重金属捕集沉淀剂(论文参考文献)
- [1]氨基三甲叉膦酸(钙、铜)螯合能力测定新方法的开发[D]. 蒋丹丹. 浙江理工大学, 2020(02)
- [2]制革产业区铬鞣废水预处理工艺及铬资源化利用研究[D]. 胡康. 齐鲁工业大学, 2018(05)
- [3]氧化石墨烯功能材料的研制及其对铜、镍等离子吸附性能研究[D]. 杨焰. 湖南大学, 2017(06)
- [4]还原性铁粉处理化学镀镍漂洗废水研究[D]. 刘智颖. 华南理工大学, 2016(05)
- [5]乙二胺四丙酸修饰的MCM-41合成及其对水中铜离子的吸附研究[D]. 李儒. 渤海大学, 2016(05)
- [6]基于两性有机高分子絮凝剂P(DMC/NVP/FA)的合成、表征及絮凝性能[D]. 丁瑶. 四川师范大学, 2014(01)
- [7]基于蒙脱土矿物的几种生态环境材料的制备、性能及应用研究[D]. 张兵兵. 内蒙古大学, 2013(10)
- [8]凹凸棒复配PAC处理含铜工业废水的研究[D]. 王亚变. 兰州大学, 2012(09)
- [9]污泥热解残渣作吸附剂去除水中Cr(VI)和Pb(II)的试验研究[D]. 刘任露. 重庆大学, 2010(03)
- [10]水中重金属离子处理新方法 ——新型硫醚聚氨酯泡沫塑料的研制及应用[D]. 葛俊森. 成都理工大学, 20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