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海广东路地基塌陷抢修工程(论文文献综述)
冯春蕾[1](2020)在《复杂地层条件下地铁车站深基坑工程安全性及其控制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迅猛发展及人口数量激增,用地需求膨胀与地上空间紧缺的矛盾日益显现。因此,合理开发和利用地下空间变得愈发迫切,特别是城市地下铁道建设发展尤为迅速。由于地铁线路多是位于建(构)筑物、道路桥梁、地下管线等设施密集区域,致使地铁车站深基坑存在场地狭小、环境条件限制严格等问题,为基坑工程的建设带来诸多不利;加之城市地层的多变性、周边环境的复杂性以及工程影响的不确定性,一旦出现事故可能危及基坑自身及周边环境的安全,进而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甚至人员伤亡,引发不良社会影响。因此,作为地下铁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准确和全面的认识深基坑工程的安全性、并对其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及时有效的控制十分必要。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常见的安全性问题主要表现为支护体系破坏、土体渗透破坏及周边环境破坏等方面,例如围护结构位移变形过大、折断和整体失稳,基底隆起、突涌、管涌和流砂,围护结构施工和基坑开挖引起的周围地表不均匀沉降、路面开裂、管线破损、邻近建(构)筑物出现裂缝和倾斜等等。针对以上深基坑工程的安全性问题,本文以北京和天津地区两种典型城市地层条件下地铁车站深基坑工程建设为背景,通过分析和研究两地工程地质水文特点、地铁车站基坑的基本尺寸、支护结构类型、围护结构和地表变形等资料,结合已有的大量相关研究成果,重点从变形特性、安全稳定、环境响应、工程风险分析及控制等方面展开研究,旨在初步形成集设计、施工、监测等为一体、能够对复杂地层条件下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进行统筹规划的工程建设安全管理体系。主要工作及研究成果包括:(1)基于大量地铁车站基坑变形实测数据得出两种典型城市地层条件下基坑的变形特性及其整体变形模式的概念和研究方法。通过对京张高铁清华园盾构隧道工作井基坑工程、北京地铁6号线、天津地铁5、6号线基坑工程大量变形实测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得出不同地质水文条件下基坑的变形特性,并从多角度选取变形指标进行对比;同时以北京地区为例,依据地层特性及尺寸对基坑进行分类研究,并提出考虑空间效应的地铁车站基坑整体变形模式的概念及研究方法,得出整体变形规律。(2)基于多重影响因素提出针对特定地层条件下地铁车站深基坑稳定性的计算方法。通过综合考虑力学计算模型、基坑平面及开挖尺寸、地层及地下水分布情况、土体强度各向异性等因素,形成有针对性的、适合不同地层特性的基底抗隆起、地下水渗流等安全稳定性分析和计算方法;同时基于北京和天津两地实际工程情况,选取主要的基坑稳定性影响因素进行组合计算,通过分析计算结果进一步证实各项因素对基坑稳定性的影响程度。(3)基于实际地层及工程资料形成基坑开挖后环境响应的多角度综合评价方法。通过建立京津两地地层分布及地铁车站深基坑的标准化模型,基坑周边环境以建筑物为代表,分别从基坑开挖对建筑物变形的影响方面、基坑支护体系设计方案及建筑物与基坑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方面出发,对不同地层条件下基坑开挖与邻近建筑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多角度的分析和评价,以此反馈基坑开挖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并形成基坑开挖后环境响应的多角度综合评价方法。(4)基于典型城市地层条件下基坑安全风险的致险因素并结合上述研究给出相应的控制措施及其作用机理和应用效果。通过对地铁车站基坑工程典型的重大安全事故的分析,结合京津地区部分基坑工程的相关资料,确定两地工程风险的致险因素,并对致险因素进行归纳总结。以京津地区实际工程为例,建立标准化地层及基坑模型,针对工程实际需要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通过采用数值模拟、正交试验及理论分析等手段,对措施的设计和实施方法、主要设计参数对控制效果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同时给出控制措施方案的确定过程以及控制措施的作用机理。
胡佳伟[2](2019)在《新吉城际新增线路设计与路基工程特性研究》文中提出新吉城际铁路,即新吉高铁,为江西省城际铁路网规划中近期实施的四条城际铁路之一。线路起于沪昆高铁新余北站,终于京九高铁(昌吉赣城际)吉安西站,全长110KM,设计时速350km/h。随着铁路流量的增加,原有铁路已不能满足运量要求,制约了经济的迅速发展。为此新吉城际铁路计划在既有线路两侧拓宽路基,新建上下行联络线。由于新老路基材料和工程特性不同,新老路基之间相互作用产生的沉降变形是工程需要面对的关键难题。本文以新吉城际铁路新增线路接入既有线路为工程依托,对其接轨方案进行设计,确定扩建路基地基处理方式。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典型断面的数值模型,模拟不同方案下新建路基和既有路基的沉降变形,分析了新老路基沉降变形的规律,为新建路基设计方案提供技术支撑。在此基础上对新建路基施工方案和风险分析及安全对策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对新建城际铁路路基接入既有无砟轨道方案和路基处理方案进行设计,确定了新增和既有线路各段的路基最终形式,并确定了地基处理方案。第二,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建立各典型断面的有限元仿真模型,对新老路基沉降变形进行模拟,研究了新老路基相互作用下的沉降变形规律。第三,依据有限元分析结果和工程经验,对新余至吉安城际铁路路基接入既有无砟轨道施工方案进行了阐述,对施工安全风险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本线路特点,提出了相应的安全对策。希望能够对今后类似工程提供一些工程经验。
张文波[3](2018)在《中国古代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策略与措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古代社会遗存至今的建筑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作为不可移动文化遗产的一种重要类型多数暴露于室外环境中,这使得这类遗产不可避免地面临自然环境突变带来的灾害破坏风险,尤其是近些年发生的“汶川5·12大地震”、“玉树地震”、“海地大地震”、“印度洋海啸”、“尼泊尔大地震”、“日本熊本大地震”等骤发性自然灾害对各国建筑遗产造成了难以估计的损害,引起国际遗产保护领域的高度重视。过去很长一段时期,遗产保护领域面对这种惨痛的灾害教训只能“被动应对”,这种“先破坏,后保护”的应对方式远无法恢复灾害造成的遗产损失。为了应对这种全球范围内遗产普遍面对的灾害风险,2007年,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世界遗产防灾减灾策略”。由此可见,建筑遗产的防灾减灾已成为国际遗产保护领域的重要保护策略,也是实现遗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这一课题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和关注,并且成立了相应的国际遗产防灾减灾组织,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我国建筑遗产防灾减灾领域的研究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如何根据古代建筑遗产的价值构成、易损性特征、环境特征、灾害危险特征以及遗产地的防灾减灾能力发掘并形成一套具有针对性和适用性的防灾减灾策略、措施是本文研究的目的所在。围绕这一目的,本文从两大方面展开研究,首先是确立了灾害学体系下的建筑遗产保护视角,建筑遗产既是研究保护的主体,同时更是灾害发生的构成要素,只有通过确立该研究视角,才能打破“传统”的“被动应对”的保护策略,进而将防灾减灾与遗产保护建立起密切联系。在将两大研究领域融合后,接下来,本文着手构建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的框架结构,该部分内容主要从建筑遗产灾害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建筑遗产的灾前预防、灾中应急响应和灾后恢复四个方面展开研究,这四个方面对应灾害发生的各个阶段,共同构成这一框架之下的有机整体。建筑遗产灾害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既包括从宏观层面制定单灾种的建筑遗产灾害区划分析图,为我国遗产保护宏观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又针对具体建筑遗产面临的多种灾害风险构建出相应的评估体系,便于具体建筑遗产灾害风险评估实施。建筑遗产灾前预防、灾中应急、灾后恢复则是通过制定不同灾害发生阶段的防灾减灾规划,采取针对性的应对策略与措施以降低遗产的灾害损失。基于以上研究目的和内容的需要,本文主要采用以系统论和跨学科为主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系统论的研究方法明确了文中“系统、要素、结构、功能”,从论文基础逻辑层面进行系统性架构,明确系统的整体目标和研究的结构层级,与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一起将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研究的相关要素和各分支研究的功能进行整合、系统化。通过全文研究,以期完善和推进我国建筑遗产防灾减灾学科的发展,拓展遗产保护领域应对自然灾害破坏的研究思路和应对途径。
王建秀,刘月圆,刘笑天,史玉金,杨天亮,陈勇,陈大平[4](2017)在《上海市地下空间地质结构及其开发适应性》文中认为地下空间开发是城市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地质环境问题在开发中不可忽视。针对地下空间开发中的地质灾害,以上海为例,利用Sufer和CAD软件建模计算上海地层分布,对不同开发深度进行地质结构分析,得到地下空间开发敏感层土层分布。根据不同深度土层特性,地下建构筑物特点以及开发过程中地层的相互影响,进一步得到不同深度不同区域易发地质灾害类型,从而提出地下空间开发的建设性意见。
陈盛达,李树平,姜晓东[5](2016)在《2015年国内网络媒体报道给水爆管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为了解市政给水管网爆管发生的规律,借助网络信息平台和搜索引擎,收集并整理了2015年国内网络媒体报道的给水爆管事故178起。数据显示,2015年给水爆管多发生在冬季(1月)和夏季(5月、6月、7月);在一天内,白天发生爆管概率相对较高;交通主干道及其路口或交叉口、施工工地附近是爆管的多发地带;管道老化是给水爆管最主要的原因,碾压、地基沉降、野蛮施工和气温变化也是爆管的重要因素;媒体报道爆管管径集中在管径DN300-DN600和DN800,管材集中在水泥管和铸铁管;此外,在维修上,相关部门抢修及时,近八成以上的爆管问题都可以在24小时之内解决。
王卫国[6](2016)在《城市地震灾害应急救援资源配置规划研究》文中指出通过唐山、日本等地震灾害的实证研究,揭示应急救援资源配置的基本规律,提出应急救援要素系统、复合灾害、合理配置、“三救”及其接续性等基本概念。探讨了地震灾害应急救援资源的类别、数量的定量计算方法,物力资源的储备方式与配置规划,特别是针对应急救灾资源流瓶颈及其产生原因与消除对策,灾害弱者与其救援资源配置规划进行深入研究。基于应急救援的实践经验与教训,创建了救援资源需求与满足需求模型、信息—灾情—决策模型、合理配置模型以及综合模型等配置模型。这些模型具有指挥功能、供需平衡与合理配置功能、重灾区定位与指向功能、决策依据功能等,从理性认识的高度指导制定城市配置规划。在此基础上,提出应急救援资源仓储、企业商业部门与家庭储备、城市群城市间协作储备等多种有效配置途径,有助于改变我国只有仓储的单一储备方式。通过研究应急救援人力资源的救援功能、在灾区的部署,并以唐山地震为基准,创立支援灾区部队、医务人员人数及救援物资需求等定量计算方法,所需参数灾前已有或灾后短期可获得,计算过程简捷,可操作性强,满足应急决策要求。城市不仅应储备应急救援资源,还必须保障灾后运输畅流,形成有“源”,有“流”且多“源”,畅“流”的储、运、用完整形象,有效提高应急救援的时效性。制定城市配置规划必须特别关注灾害弱者,研究他们的主要特征、灾害应激反应,提出相应的救援措施。基于上述研究,结合唐山市城市地震灾害应急救援资源配置规划实证研究,提出城市地震灾害应急救援资源配置规划要点,该要点为抗震设防区域的城市制定配置规划奠定基础,指明路向。其中应急救援要素系统、配置模型、支援灾区人员数量的定量计算方法等是应急救援资源领域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曹栩锋[7](2014)在《公路地质灾害应急抢通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地面沉陷等地质灾害一直威胁着我国公路安全,轻则导致交通受阻,驾驶与行车舒适性降低,严重时可导致公路交通中断,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给公路沿线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边防巩固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对灾后公路实施科学有效的快速抢通得以保证公路的应急运输,是抢险救援的基础、减损减灾的关键,也是社会和谐发展的有力保障。公路地质灾害发生后,地质灾害快速反应系统和应急指挥系统应迅速反应,做出决策,依照受灾公路设施应急处置措施指挥抢通部队进行灾后公路的快速抢通行动。地质灾害损毁的公路设施包括路基路面,桥梁与隧道。路基路面的毁坏可分为路基沉陷、路基坍塌、道路掩埋阻塞等;桥梁的损毁可分为桥梁破损以及桥梁垮塌;隧道的受损包括隧道洞身坍塌与洞口阻塞,隧道大变形以及涌水突泥。本文针对各种受灾公路设施,总结出了一套普遍适用、基本完整的公路地质灾害应急处置理论体系。其以服务抢险救援为宗旨,实现快速抢通为目的,是实际工程中打通抢险救援“生命线”的指导手册。
赵子威,李树平,周艳春,沈继龙,文碧岚[8](2014)在《2013年国内网络媒体报道给水管网爆管事件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解给水管网爆管发生的规律,借助网络信息平台和搜索引擎,收集并整理了2013年国内网络媒体报道的给水爆管事故190起。通过从时间、位置、原因、管材、使用年限等方面分析,可以看出2013年给水爆管多发生在季节变换月份和严寒月份(尤其是1月);在一天内,517时爆管较多;交通主干道及其路口或交叉口、施工工地附近也是爆管的多发地带;重型车碾压、管道老化、野蛮施工和气温变化是爆管的主要原因;媒体报道爆管管径集中在DN200DN600、DN800和DN1000DN1200范围内,尤以DN800爆管最严重;管龄在20年以上的,爆管概率较高。此外,在维修上,相关部门抢修及时,近八成的爆管问题都可以在24 h之内解决。
赵子威,李树平,周艳春,沈继龙,文碧岚[9](2014)在《2013年国内网络媒体报道给水管网爆管事件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为了解给水管网爆管发生的规律,借助网络信息平台和搜索引擎,收集并整理了2013年国内网络媒体报道的给水爆管事故190起。通过从时间、位置、原因、管材、使用年限等方面分析,可以看出2013年给水爆管多发生在季节变换月份和严寒月份(尤其是1月);在一天内,5~17时爆管较多;交通主干道及其路口或交叉口、施工工地附近也是爆管的多发地带;重型车碾压、管道老化、野蛮施工和气温变化是爆管的主要原因;媒体报道爆管管径集中在DN200~DN600、DN800和DN1000~DN1200范围内,尤以DN800爆管最严重;管龄在20年以上的,爆管概率较高。此外,在维修上,相关部门抢修及时,近八成的爆管问题都可以在24 h之内解决。
吴荣桂[10](2013)在《城市桥梁安全事故应急技术对策研究》文中提出桥梁作为城市交通系统的关键节点,其安全性直接影响到交通生命线的安全运营。近年来频发的桥梁突发安全事故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时甚至造成人员伤亡。桥梁突发安全事故的应急对策已成为城市管理者面临的新的问题,针对城市桥梁安全事故应急技术策略的研究是行业界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以城市桥梁安全事故应急技术对策研究为背景,从统计出现桥梁安全事故入手,通过分析桥梁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和典型破坏类型,结合城市桥梁的技术特征,针对不同损伤程度的桥梁,提出相应的应急技术对策。研究成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调查统计2000年以来我国发生的桥梁安全事故,归纳总结出事故发生在施工、运营和拆除三个阶段的分布情况。重点关注桥梁运营阶段出现突发安全事故的原因、破坏形式和典型破坏类型,为抢修应急技术对策的制定奠定了基础。2.以北京市620座市政桥梁为样本,通过桥梁结构形式和技术状况的统计分析,归纳总结出北京市城市桥梁的技术特征,明确了桥梁安全事故应急抢修的研究对象。3.通过三个城市桥梁安全事故应急抢修方案的制定,论述了备用梁应急抢修主梁、桁架支撑应急抢修桥面板和临时拉力装置抢修拉力支座的技术方法。阐述了三种应急技术对策的适应条件、技术要求、设计施工要点,为此类桥梁安全事故应急抢修对策具体方案的制定与实施提供了技术支持。4.在系统分析突发安全事故下城市桥梁损伤状况的基础上,本着快速恢复交通的目的,提出了相应的应急技术对策,阐述了各自的优缺点和适应条件,为解决城市桥梁突发安全事故技术对策奠定了基础。
二、上海广东路地基塌陷抢修工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上海广东路地基塌陷抢修工程(论文提纲范文)
(1)复杂地层条件下地铁车站深基坑工程安全性及其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基坑工程变形特性研究现状 |
1.2.2 基坑工程稳定性分析研究现状 |
1.2.3 基坑工程开挖环境影响研究现状 |
1.2.4 基坑工程风险管控研究现状 |
1.3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 地铁车站深基坑工程变形特性分析 |
2.1 引言 |
2.2 典型城市地层区域工程地质及水文条件 |
2.3 复杂地层条件下地铁车站基坑变形特性分析 |
2.3.1 京张高铁清华园盾构隧道工作井深基坑变形分析 |
2.3.2 京津地区地铁车站深基坑变形特性对比分析 |
2.4 考虑空间效应的地铁车站基坑变形特性分析方法 |
2.4.1 整体变形的研究思路及案例分析 |
2.4.2 空间效应对刚性围护结构基坑变形的影响规律 |
2.4.3 空间效应对柔性围护结构基坑变形的影响规律 |
2.4.4 考虑空间效应的地铁车站深基坑整体变形模式 |
2.5 本章小结 |
3 地铁车站深基坑工程稳定性分析 |
3.1 引言 |
3.2 基坑抗隆起稳定性分析 |
3.2.1 基于开挖宽度与桩墙入土深度的基坑分类 |
3.2.2 考虑基坑尺寸特点的抗隆起稳定计算方法 |
3.2.3 考虑土体强度各向异性的抗隆起稳定计算方法 |
3.3 基坑地下水渗流稳定性分析 |
3.3.1 地下水渗流主要特征 |
3.3.2 地下水渗流计算方法 |
3.4 基坑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
3.4.1 砂卵石地层条件下的基坑稳定性 |
3.4.2 软黏土地层条件下的基坑稳定性 |
3.4.3 基坑稳定性影响因素综合评价 |
3.5 本章小结 |
4 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环境响应分析 |
4.1 引言 |
4.2 基坑与周边环境的基本情况 |
4.2.1 北京地区基坑标准化模型及周边环境分布 |
4.2.2 天津地区基坑标准化模型及周边环境分布 |
4.2.3 周边建筑物主要参数及相对位置关系 |
4.3 基坑开挖后围护结构及周边环境变形 |
4.3.1 周边无建筑物时的基坑开挖变形 |
4.3.2 纵墙平行于基坑时的建筑物变形 |
4.3.3 纵墙垂直于基坑时的建筑物变形 |
4.4 基坑施工的环境响应及其评价 |
4.4.1 环境响应分析及计算结果 |
4.4.2 基坑施工对周边环境变形的影响 |
4.4.3 基坑施工与周边环境的相互影响综合分析 |
4.4.4 基坑施工环境响应的综合评价 |
4.5 本章小结 |
5 地铁车站深基坑工程安全性控制 |
5.1 引言 |
5.2 安全事故分析及致险因素获取 |
5.2.1 地铁车站基坑安全事故分析 |
5.2.2 深基坑工程致险因素的确定 |
5.3 基坑开挖变形的动态控制方法 |
5.3.1 动态变形控制方法及流程 |
5.3.2 控制流程的应用效果验证 |
5.4 渗流稳定性分析及控制方法 |
5.4.1 渗流稳定性分析流程 |
5.4.2 基底渗流稳定性评估 |
5.4.3 渗流稳定性加固措施 |
5.5 环境影响分析及变形控制方法 |
5.5.1 隔断墙控制变形的研究背景 |
5.5.2 隔断墙设计参数对变形控制的影响 |
5.5.3 隔断墙变形控制的作用机理分析 |
5.5.4 隔断墙变形控制的应用效果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主要结论 |
6.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6.3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新吉城际新增线路设计与路基工程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新建路基设计方案 |
2.1 工程地质条件概况 |
2.1.1 地形地貌 |
2.1.2 工程地质特征 |
2.1.3 水文地质特征 |
2.1.4 气象特征 |
2.1.5 地震动参数区划 |
2.2 设计方案 |
2.2.1 概况 |
2.2.2 路基设计方案 |
2.3 监测方案 |
2.3.1 监测监控项目 |
2.3.2 变形监测方法与测量精度 |
2.3.3 监测频次 |
第三章 新老路基沉降变形有限元分析 |
3.1 有限元数值分析介绍 |
3.1.1 有限元原理 |
3.1.2 屈服准则 |
3.2 模型建立及网格划分 |
3.3 结果分析 |
3.3.1 设计典型断面的计算结果 |
3.3.2 桩基础对路基沉降变形的影响 |
3.3.3 既有线路荷载对沉降变形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四章 施工方案、安全风险分析及对策研究 |
4.1 施工方案 |
4.2 安全风险分析及对策 |
4.3 安全保障对策 |
4.3.1 施工技术措施 |
4.3.2 安全保障措施 |
4.3.3 监测监控技术措施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中国古代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策略与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范畴 |
1.2.1 研究视角与内容 |
1.2.2 建筑遗产范畴 |
1.2.3 灾害范畴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1.6 论文研究框架 |
2.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 建筑遗产的概念及构成要素 |
2.1.1 概念 |
2.1.2 构成要素 |
2.2 建筑遗产的物质构成要素 |
2.2.1 建筑遗产 |
2.2.2 相关环境 |
2.2.3 附属文化遗产 |
2.3 建筑遗产的价值构成要素及特征 |
2.3.1 价值构成 |
2.3.2 特征 |
2.3.3 遗产价值与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的关系 |
2.4 自然灾害相关内容 |
2.4.1 灾害的概念及类型 |
2.4.2 灾害的发生机制 |
2.4.3 灾害风险概念及构成要素 |
2.4.4 灾害对建筑遗产的破坏 |
2.5 防灾减灾的相关概念 |
2.5.1 防灾减灾(Disaster Risk Reduction) |
2.5.2 预防性保护(Preventive Conservation) |
2.5.3 风险防范(Risk Preparedness) |
2.5.4 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 |
2.5.5 比较分析 |
2.6 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的理论背景 |
2.6.1 风险文化理论 |
2.6.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7 小结 |
3.构建建筑遗产灾害风险评估体系 |
3.1 构建建筑遗产灾害风险评估体系的必要性 |
3.2 建筑遗产的风险评估的概念 |
3.3 制定建筑遗产灾害风险区划分析图 |
3.3.1 陕西省古代建筑遗产和主要灾害概述 |
3.3.2 陕西省古代建筑遗产的地震区划分析 |
3.3.3 陕西省古代建筑遗产的地质灾害区划分析 |
3.3.4 陕西省古代建筑遗产的洪涝灾害区划分析 |
3.3.5 陕西省古代建筑遗产的雷电灾害区划分析 |
3.4 灾害风险识别 |
3.4.1 概念 |
3.4.2 风险识别的方法与内容 |
3.5 风险分析 |
3.5.1 建筑遗产地震灾害风险 |
3.5.2 建筑遗产洪涝灾害风险 |
3.5.3 建筑遗产滑坡灾害风险 |
3.5.4 建筑遗产泥石流灾害风险 |
3.5.5 建筑遗产雷击灾害风险 |
3.5.6 建筑遗产风灾风险 |
3.6 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 |
3.6.1 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方法现状 |
3.6.2 选择评估方法 |
3.6.3 建立灾害风险评估模型 |
3.6.4 风险评估 |
3.7 具体建筑遗产的灾害风险评估应用示例 |
3.7.1 彬县大佛寺明镜台相关概况 |
3.7.2 明镜台的致灾因子分析 |
3.7.3 灾害风险因子评估 |
3.7.4 评估数据的整理和计算 |
3.8 小结 |
4.建筑遗产的灾前预防策略与措施 |
4.1 建筑遗产灾前预防综述 |
4.2 建筑遗产防灾减灾规划的制定 |
4.2.1 必要性 |
4.2.2 防灾减灾规划概念及要求 |
4.2.3 防灾减灾规划的目标 |
4.2.4 防灾减灾规划的内容框架 |
4.2.5 灾害预防规划的主要内容 |
4.3 建筑遗产的非工程性预防策略与措施 |
4.3.1 监测 |
4.3.2 保养维护 |
4.3.3 全面勘测 |
4.4 建筑遗产的工程性预防策略与措施 |
4.4.1 抗震工程 |
4.4.2 防洪工程 |
4.4.3 滑坡防治工程 |
4.4.4 泥石流防治工程 |
4.4.5 防雷工程 |
4.4.6 防风工程 |
4.5 其他问题的探讨 |
4.5.1 灾前预防与最小干预 |
4.5.2 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的宣传与演练 |
4.5.3 物资保障 |
4.5.4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
4.6 小结 |
5.建筑遗产的灾中应急响应 |
5.1 建筑遗产灾中应急响应概述 |
5.1.1 概念 |
5.1.2 特征 |
5.1.3 原则 |
5.1.4 抢救内容 |
5.2 应急响应的基本程序 |
5.2.1 灾情预警 |
5.2.2 灾情判断 |
5.2.3 启动应急程序 |
5.2.4 应急响应的范畴 |
5.2.5 结束应急响应 |
5.3 建筑遗产灾前应急响应 |
5.3.1 灾前应急响应规划的制定 |
5.3.2 灾前应急响应的抢救策略与措施 |
5.4 建筑遗产灾灾后应急响应 |
5.4.1 灾后应急评估 |
5.4.2 制定抢救规划 |
5.5 应急响应中的其他问题 |
5.5.1 应急响应的宣传工作 |
5.5.2 国际合作 |
5.5.3 应急抢救技术、设备的研发 |
5.6 结论 |
6.建筑遗产的灾后恢复 |
6.1 建筑遗产灾后恢复的内容构成 |
6.1.1 概念 |
6.1.2 主要内容 |
6.2 灾后建筑遗产整体恢复规划 |
6.2.1 短期恢复 |
6.2.2 长期恢复 |
6.3 建筑遗产灾后评估与分析 |
6.3.1 评估类型 |
6.3.2 评估内容 |
6.3.3 砖石结构古建筑的震后评估与分析 |
6.3.4 木构古建筑的震后评估与分析 |
6.4 恢复目标 |
6.5 小结 |
7.结论 |
7.1 主要研究成果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在学期间发表研究成果 |
致谢 |
(4)上海市地下空间地质结构及其开发适应性(论文提纲范文)
1 上海市地下空间开发面临的地质风险 |
2 基于开发深度的地质结构敏感度分析 |
2.1 地层分布计算 |
2.2 基本地层结构分析 |
2.3 敏感层分布及影响分析 |
3 结束语 |
(5)2015年国内网络媒体报道给水爆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爆管数据收集 |
3 爆管事故分析 |
3.1 时间分布 |
3.2 空间分布 |
3.3 爆管原因 |
3.3.1 老化 |
3.3.2 施工 |
3.3.3 碾压 |
3.3.4 气温 |
3.3.5 水压过高 |
3.3.6 其他 |
3.4 爆管管材 |
3.5 爆管管径 |
3.6 爆管管龄 |
3.7 修复时间 |
4 爆管事故后果 |
4.1 停水 |
4.2 严重积水,交通受阻 |
4.3 路面塌陷 |
5 结论 |
5.1 爆管特点 |
5.2 2015年10次较大爆管事故 |
(6)城市地震灾害应急救援资源配置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地震灾害应急救援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研究方向 |
1.2.1 应急救援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地震应急救援的关键问题研究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地震灾害应急救援资源配置及典型灾害特征分析 |
2.1 应急救援的基本方式——自救、互救与公救 |
2.2 应急救援资源及其特征 |
2.2.1 应急 |
2.2.2 灾前储备 |
2.2.3 城市自立储备为主 |
2.2.4 合理配置 |
2.2.5 畅流 |
2.2.6 类别多与数量大 |
2.3 典型地震灾害的救灾资源需求及特征分析 |
2.3.1 唐山地震 |
2.3.2 张北地震 |
2.3.3 台湾集集地震 |
2.3.4 汶川地震 |
2.3.5 东日本地震 |
2.3.6 其他地震灾害应急救援分析 |
第三章 应急救援资源储备的类别、数量与定量计算 |
3.1 应急救援资源储备的类别 |
3.1.1 仓储的应急救援物资类别与救援需求的重要性 |
3.1.2 储备物力资源及避难人数的定量分析 |
3.2 人力资源的功能、数量与定量计算 |
3.2.1 兵力部署原则、救援功能 |
3.2.2 救援部队所需人数的分析 |
3.2.3 救援部队人数的估算 |
3.2.4 医疗队人数的估算 |
3.2.5 地震灾害志愿者 |
3.3 救援资源的快速决策路向 |
3.3.1 快速决策的主要依据 |
3.3.2 快速决策的路向 |
第四章 地震应急救援物力资源的储备方式与配置模型 |
4.1 救援物力资源的储备方式 |
4.1.1 救援物力资源储备及其物流流向 |
4.1.2 储备方式 |
4.2 储备库的类型 |
4.2.1 储备库类型与物力资源使用序 |
4.2.2 中央级储备库 |
4.2.3 其他储备库 |
4.3 配置模型 |
4.3.1 抗震救援指挥机构模型 |
4.3.2 复合灾害与救援资源需求模型 |
4.3.3 应急救援要素系统模型 |
4.3.4 同心圆模型 |
4.3.5 救援资源需求与满足需求模型 |
4.3.6 信息—灾情—决策模型 |
4.3.7 救援资源合理配置模型 |
4.3.8 救援物力资源利用序模型 |
4.3.9 综合模型 |
4.3.10 模型功能分析 |
4.4 地震应急救援资源配置的基本规律 |
4.4.1 应急救援要素及其救援功能 |
4.4.2 地震复合灾害特征 |
4.4.3 合理配置应急救援资源 |
4.5 应急救援物力资源配置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
4.5.1 城市没有救援物力资源的储备或储备量不足 |
4.5.2 抗震设防水准低 |
4.5.3 储备库配置不合理 |
4.5.4 物流不畅 |
第五章 地震应急救援物流与配置规划研究 |
5.1 救援物流瓶颈 |
5.1.1 瓶颈现象示例 |
5.1.2 救援资源的供需关系 |
5.1.3 形成物流瓶颈的原因分析 |
5.1.4 消除、减少物流瓶颈的主要措施 |
5.2 救援物资配置原则与规划要点 |
5.2.1 基本原则 |
5.2.2 法律法规依据 |
5.2.3 配置规划要点 |
5.3 城市群各城市间的协作配置规划 |
5.4 避难场所配置规划 |
5.4.1 配置原则 |
5.4.2 规划内容 |
5.5 灾害弱者与应急救援资源配置规划 |
5.5.1 灾害弱者及其主要特征 |
5.5.2 灾害弱者的灾害应激反应 |
5.5.3 灾害弱者的救援规划 |
5.5.4 灾害弱者避难场所 |
5.5.5 救灾人力资源配置规划 |
5.5.6 物力资源配置规划 |
5.5.7 医疗设施与药品 |
第六章 地震应急救援资源配置规划实证研究 |
6.1 引言 |
6.2 唐山大地震灾后应急需求及救援经验分析 |
6.2.1 唐山地震地质灾害特征分析 |
6.2.2 唐山地震房屋倒塌统计分析 |
6.2.3 唐山地震公共设施损害的统计分析 |
6.2.4 地震灾害应急救援组织与资源供给情况分析 |
6.3 唐山市地震灾害应急救援资源配置实证分析 |
6.3.1 救灾物质总量及有效性 |
6.3.2 救援物资储备数量的计算示例 |
6.3.3 唐山地震救灾部队人数定量分析 |
6.3.4 不同地震灾害条件下相同基础设施受灾情况比较 |
6.4 唐山市城市地震灾害应急救援资源配置规划方案 |
6.5 唐山市地震灾害应急救援资源配置适宜性与有效性分析 |
6.6 城市地震灾害应急救援资源配置规划建议 |
6.6.1 应急救援物资供给信息平台的构建 |
6.6.2 发挥第三方物流的功效,采取多渠道联合配送 |
6.6.3 培养抗震救灾技术人员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
附录 1:唐山“7.28”地震人员伤亡与房屋统计数据 |
附录 2:唐山市地震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 |
附录 3:唐山市城市地震灾害应急救援资源配置规划调查问卷 |
(7)公路地质灾害应急抢通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主要内容及目的 |
2 公路地质灾害及其应急反应系统 |
2.1 公路地质灾害 |
2.1.1 崩塌 |
2.1.2 滑坡 |
2.1.3 泥石流 |
2.1.4 岩溶塌陷 |
2.1.5 采空区地面塌陷 |
2.1.6 结语 |
2.2 地质灾害应急反应系统 |
2.2.1 快速反应系统 |
2.2.2 应急指挥系统 |
3 受损路基路面应急处置 |
3.1 路基沉陷处置 |
3.2 路基坍塌处置 |
3.2.1 填筑法 |
3.2.2 凹形竖曲线通过法 |
3.2.3 路堑挖宽法 |
3.2.4 半边桥法 |
3.3 道路掩埋阻塞处置 |
3.3.1 全部清除 |
3.3.2 从阻塞物上通过 |
3.3.3 改线 |
3.4 涉水路段处置 |
3.5 巨石破碎及松散堆积体爆破处理 |
3.5.1 巨石处理 |
3.5.2 松散堆积体爆破 |
3.6 路基加固与防护 |
3.6.1 新建挡土墙 |
3.6.2 路基加固 |
3.6.3 边坡防护 |
3.7 路面抢修 |
3.7.1 简易路面 |
3.7.2 机械化路面 |
4 受损桥梁应急处置 |
4.1 破损桥梁快速抢通 |
4.2 垮塌桥梁快速抢建 |
4.2.1 桥梁基础的抢建 |
4.2.2 梁的搭设 |
5 受损隧道应急处置 |
5.1 隧道洞身坍塌应急处置 |
5.2 隧道涌水突泥应急处置 |
5.3 隧道大变形应急处置 |
5.4 隧道洞口阻塞应急处置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2013年国内网络媒体报道给水管网爆管事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爆管数据分析方法 |
1.1爆管数据收集与整理 |
1.2爆管数据分析方法[2] |
2爆管事故信息分析 |
2.1时间分布 |
2.2空间分布 |
2.3爆管原因 |
2.4爆管管材 |
2.5爆管管径 |
2.6爆管管龄 |
2.7修复时间 |
3爆管事故后果 |
3.1停水 |
3.2严重积水,交通受阻 |
3.3路面塌陷 |
4结论 |
(10)城市桥梁安全事故应急技术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必要性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桥梁安全事故调查统计与分析 |
2.1 国内桥梁安全事故调查统计 |
2.1.1 施工阶段 |
2.1.2 运营阶段 |
2.1.3 拆除阶段 |
2.2 桥梁事故致因分析 |
2.2.1 施工阶段事故原因分析 |
2.2.2 运营阶段事故原因分析 |
2.2.3 拆除阶段事故原因分析 |
2.3 桥梁安全事故典型破坏类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城市桥梁结构形式及技术状况 |
3.1 城市桥梁结构形式状况统计 |
3.2 城市桥梁结构技术状况统计 |
3.3 城市桥梁特征总结 |
第四章 城市桥梁安全事故应急抢修案例 |
4.1 备用梁在主梁应急抢修中的应用分析 |
4.1.1 技术要求 |
4.1.2 材料、截面与尺寸的选择 |
4.1.3 构造与连接 |
4.1.4 计算分析 |
4.1.5 效果评价 |
4.2 桁架支撑在受损桥面板抢修中的应用 |
4.2.1 工程概况 |
4.2.2 病害情况 |
4.2.3 加固设计方案 |
4.2.4 计算分析 |
4.2.5 安装要点 |
4.2.6 效果评价 |
4.3 临时拉力装置在拉力支座更换中的应用 |
4.3.1 工程背景 |
4.3.2 技术要求 |
4.3.3 设计安装要点 |
4.3.4 效果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城市桥梁安全事故应急技术对策研究 |
5.1 引言 |
5.2 桥梁整体垮塌时的应急措施 |
5.2.1 应急便道 |
5.2.2 应急桥梁 |
5.2.3 措施比较 |
5.3 主梁损伤的应急措施 |
5.3.1 粘贴钢板或碳纤维 |
5.3.2 临时支撑 |
5.3.3 主梁更换 |
5.4 桥面板损伤的应急措施 |
5.4.1 钢板覆盖 |
5.4.2 临时支撑 |
5.4.3 桁架支撑 |
5.4.4 措施比较 |
5.5 桥梁墩台损伤的应急措施 |
5.5.1 钢套管 |
5.5.2 FRP 片材 |
5.5.3 绕丝 |
5.5.4 顶升支撑 |
5.6 基础损伤的应急措施 |
5.6.1 灌浆法 |
5.6.2 扩大基础法 |
5.6.3 增补桩基法 |
5.6.4 基础防护措施 |
5.7 支座损伤的应急措施 |
5.7.1 支座脱空处理方法 |
5.7.2 临时拉力装置 |
5.7.3 支座更换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上海广东路地基塌陷抢修工程(论文参考文献)
- [1]复杂地层条件下地铁车站深基坑工程安全性及其控制研究[D]. 冯春蕾.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2]新吉城际新增线路设计与路基工程特性研究[D]. 胡佳伟.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19(03)
- [3]中国古代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策略与措施研究[D]. 张文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02)
- [4]上海市地下空间地质结构及其开发适应性[J]. 王建秀,刘月圆,刘笑天,史玉金,杨天亮,陈勇,陈大平. 上海国土资源, 2017(02)
- [5]2015年国内网络媒体报道给水爆管分析[J]. 陈盛达,李树平,姜晓东. 四川环境, 2016(04)
- [6]城市地震灾害应急救援资源配置规划研究[D]. 王卫国. 天津大学, 2016(07)
- [7]公路地质灾害应急抢通技术研究[D]. 曹栩锋. 安徽理工大学, 2014(03)
- [8]2013年国内网络媒体报道给水管网爆管事件分析[A]. 赵子威,李树平,周艳春,沈继龙,文碧岚. 新形势下城镇水务及污泥技术发展论坛论文集, 2014(总第152期)
- [9]2013年国内网络媒体报道给水管网爆管事件分析[J]. 赵子威,李树平,周艳春,沈继龙,文碧岚. 净水技术, 2014(S1)
- [10]城市桥梁安全事故应急技术对策研究[D]. 吴荣桂. 北京建筑大学, 2013(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