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见明清玉饰辨藏(论文文献综述)
段凯[1](2018)在《《古文四声韵》(卷一至四)校注》文中认为《古文四声韵》一书是夏竦编写,成书於北宋庆历四年的一本传抄古文字书。自成书以来,历代评价不一,直至近代亦不受重视。但是,随着近几十年来古文字材料的大量出土,特别是战国简帛文献的面世,众多学者依靠传抄古文对古文字中的疑难字做出了正确的考释。自此以後,包括《古文四声韵》在内的传抄古文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然而,这麽重要的一本字书,迄今为止没有一本着作或学位论文对其进行逐字的校对和注释。本文拟在各家研究的基础上,立足於出土古文字,对全书的第一至四卷进行逐字校注。在具体的校注之前,本文的第一章对《古文四声韵》一书的成书背景,《古文四声韵》一书的定名、版本流传等问题进行了版本学上的考察与梳理。然後选取字形更为准确,价值更大的国家图书馆藏宋刻配抄本为校注底本,以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汪启淑刻本为参校本。《古文四声韵》一书共五卷,本文按照是书的原始分卷,从第二章开始至第五章是具体的校注内容。在具体的校注中,本文以出土古文字字形为核心,首先对不同版本所录字形进行比对、印证,辨析版本间的优劣,考察古文形体的来源。在辨析出古文形体後,利用古音学的知识考证古文与字头之间的关系。在每一条注释的後面附加对应的出土古文字字形表,以便直观地呈现出土古文字与传抄古文之间的字形及演变关系。本文在具体的校注过程中,广泛而全面地吸收了学界已有的研究成果,并且将古文字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融合进注释中。在注释的过程中,对书中“嵩”、“龚”、“昬”、“还”、“使”、“所”、“礼”等数十个疑难传抄古文做出了新的考释。本文的第六章选取了比较有代表性的考释成果,进行详细考证。本文的正文部分凡五十余万字,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亦多有发明,以期为学界提供一个可信并且便於利用的《古文四声韵》校注本。
李芽[2](2013)在《中国古代耳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古代耳饰是中国古代首饰中的一个门类,其主要包括:块、耳珰、填(充耳)、耳环、耳坠、丁香、耳钳七大门类。耳饰作为首饰之一员,其位于人的头面两侧,这使得佩戴者会特别赋予耳饰设计以巧思和华贵的材质,使其极具审美价值,并直观地展示出佩戴者的身份和情趣。其体量小巧,但并不影响工匠们鬼斧神工之技艺的发挥。因此,耳饰的设计与制作,也代表了同时代最为精湛的金、玉、宝石加工及镶嵌工艺。同时,研究耳饰最迷人之处还在于探讨其与人之间,乃至和时代之间的关系。耳饰作为首饰的一个门类,其在历史上的兴衰起伏是所有首饰中最大的。新石器时代的中国就已兴起崇玉文化,玉块也是迄今所知世界最早的耳饰,出土实物遍及中国南北。但历史步入先秦后,随着礼学的发展,需要穿耳佩戴的耳饰在汉族地区就变得极为罕见,因为中国古人注重保持身体的全形,“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耳饰的发展在汉族地区很快跌入谷底,这种状况从先秦一直延续至盛唐。但在这期间,汉族人发明了一类特殊的耳饰,称为“填”。填不是佩戴在耳垂上的,而是系于簪首,悬挂于耳旁的一种礼仪用品,早年为男子冕冠上的佩戴之物,后也一度成为宫廷上层女性朝服的必配之物,流行于汉晋时期,称为“簪珥”,以提醒用此者谨慎自重,勿听妄言,成为一种极具华夏礼制特色的耳饰。穿耳之饰在中国汉族中真正风行的时代始于宋,并进而很快和缠足一样,作为男女有别的重要标志,成为女性不得不为之事,这其中有着非常复杂的历史原因,和哲学、政治、经济等方面都有关系。最初流行的是各种款式的耳环,因其不若耳坠般随意晃动,显得端庄又不失华贵。晚明之后,随着心学的普及,反对宋儒的禁欲主义,再加上满清贵族对繁缛装饰的喜好,耳坠才开始风行。穿耳在民国时期也有余续,但在接受西式教育的新女性中,已呈逐渐抽离之势,出现了夹钳的耳饰新品种。而在当代,是否穿耳已经完全成为了一种自主地选择。由此可见,在看似小小的耳饰上,其宠辱兴衰折射出的却是中国人生命观念的演变。本文便是通过实物考证、文献整理、美学赏析和文化阐释等方法,对中国自新石器时代到清代这段历史时期中耳饰的缘起、定名、门类、材料、款式、制作工艺、佩戴方式、装饰纹样,每一时代的流行风尚,及附着其上的文化信息等各个方面进行一个全面的梳理,整理其脉络,阐释其意义,展示其芳华。
朱秀敏[3](2011)在《建安散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建安文学是我国古代文学史的一大重镇,关于此时的诗歌、辞赋,学界创获颇多,对建安散文致力相对较少,无论从题材内容,还是文学风格和表现形式,建安散文皆呈现出了新的风貌。本文以严可均所辑《全后汉文》、《全三国文》中的建安单篇文章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文本出发,结合当时的时代文化背景,细致、深入地梳理和探讨建安时期各体文章的创作状况,探究其中的文学思想和时代风尚,力求对其文学史地位作出客观、准确的评价。本文由绪论部分和七个章节组成。绪论部分主要论述了三个问题:一是本文选题的意义及研究范围,确定了建安散文的起止年代和本文研究的文本内容。二是以时间为序,将建安散文的研究状况作了回顾和反思,分为三个阶段,着力论述第三阶段,即50年代初至今,认为建安散文在文本整理及校注、作家生平、思想及创作等方面的资料已经相当丰富,但是,对建安散文的研究,或局限在三曹、七子等代表作家作品,较少关注其他二三流的作家作品;或从内容角度,专论某家散文抑或综论建安散文;或从文体角度,单论某种或某类文体,研究视角和方法还需进一步拓展和开掘。三是确定本文研究的内容与方法,以及在考察建安散文的发展及特点的时候,努力遵循的几条原则。第一章介绍了建安散文的创作背景,主要分三个方面论述:一是社会政治背景,建安时期以建安十三年(208)赤壁之战为界,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世积乱离,风衰俗怨”,政局动荡不安,后期“区宇方辑”,三国分立基本形成,社会秩序较为安定。二是思想文化背景,与政治形势的多变相适应,此时的思想文化也相当活跃。三是建安士风与士人心态,在建安士人身上,既有汉末名士的风流,亦有建安时代造就的通脱。第二、三、四章从文体角度对建安散文进行了分类论述。第二章论及两种目的性、实用性和功利性较强的文体,即下行公文诏令和上行公文奏议。建安时期的诏令风貌多样,曹操的教令清峻通脱,曹丕的诏令典雅清丽,曹叡、孔融、曹植之作也各有特色。章表奏议等文章陈言务实,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或陈政言事,或荐才论人,或劝进辞让谢恩请功,或谈论军事外交,或品文论学,是建安士人积极参政议政的重要体现。此外,建安奏议个性鲜明,理、情并胜,行文严谨,结构严密,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第三章论述了书牍、论说文和序体文。建安书牍情文并胜,既有很强的公文实用性的军政书牍,也有日渐兴盛的披心露性的私人书牍。从题材内容上,军政书牍可分为公务政事类、劝仕荐贤类、劝谏陈请类、外交辞令类、军事檄移类等,私人书牍可分为抒怀写志类、叙事类、品评论议类、状物描景类、戒书类、临终书信等。本文所论建安论说文有以“论”名篇的论文,有以“说”冠名的“说”文,还有以“难”、“答”、“对”名篇的对问体和以“释”、“辩”、“应”为题的设论体等问难类的文章,几乎涵盖了后世文章选集或文体学中罗列的各种论说文体。建安论说文承继两汉,在文学性和论辩技巧上都有了新的发展和变化,它的前后相继促进了正始时期和晋代论说文的繁盛。建安序体文创作大盛,有典籍序、诗序、赋序、碑序、颂序、铭序、哀辞序、诔序、赞序、七序、俳谐文序、关于人物品评的序等十余种。建安时期序体文的大量涌现,既是文章辨体的产物,又是文学自觉意识增强的体现。第四章主要论述了碑诔哀吊、颂赞铭箴等一般以四言韵语为规范体式的文体、杂文以及其他文体。碑文在经历了桓灵之际的兴盛之后渐衰,在内容和功用上,可分为墓葬之碑和纪事铭功之碑,不管是哪一类碑文,作为一种以褒扬功能为主的饰终礼文,在文辞、句式等方面皆呈现出一定程度的文学化色彩。东汉以来,私谥的盛行和个体生命意识的觉醒,使建安士人们开始重视诔文中个体哀情的抒发,曹植的诔文堪称其中的代表,他的创作体现出鲜明的私人化和抒情化的特征,亲友的密切关系和叙咏中的骋才抒情使曹植诔文成为寄托个人情感的文人之文。伤悼弱子的哀辞、品今吊古的吊文以及哀策、祭文等伤悼文体,在庄重的述德以外,也开始注重自我哀情的抒发。建安颂文在颂美传统的影响下,虽然仍是“廊庙文学”中政治话语的一部分,但也出现了一些美细物和托物言志的平民化、日常化的作品。作为一种四言为主的韵文形式,建安颂文仍有较强的拟古、崇古风尚,但其语言上的骈俪化和颂序的大量出现,体现了颂文文体的发展变化和各种文体之间的互相渗透和影响。汉末至建安时期,文体的繁富和辨体意识的薄弱造成了一些文体,如赞颂二体的混用。赞美或颂美是赞的后起之意,赞颂二体在形式和功用上的相近造成了它们的混同使用,但二体在文章篇幅、语言风格、内容和文体功能、作者的情感态度等方面仍有不同之处。曹植的《画赞》是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可见的最早的画赞作品。建安赞文在语言形式上皆为四言韵文,且一韵到底,两句为一节奏和停顿,篇幅一般较短,大多为八句,也有六句或十二句者。建安铭文沿承两汉,内容上仍以祝颂和警戒为主,既有诫谏之辞,亦有自警之言。但这一时期的铭文也发生了新变,出现了咏物铭、颂铭、碑铭等一些新的铭文形式,有的具有较高的文学性和审美价值,有的与其他文体混合使用,不少铭文呈现出了明显的赋化特征。沿袭两汉,根据箴诫对象的不同,建安时期的箴文仍分为官箴和私箴,此外张紘作有一篇纯粹的咏物箴《瑰材枕箴》,已经完全偏离了箴体劝诫的功用。在杂文及其他文体这部分内容中,论及七体、连珠、俳谐文与“势”文等。第五章论述了建安散文的整体风貌。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一是文体发展与各体皆工,单篇文章创作日繁,无论从作者人数还是单篇作品的总数,建安文章都较两汉有了很大发展,在出现的40余种文体中,几乎每种文体都出现了较为纯熟的作者和较有代表性的作品。二是建安散文所体现的时代风尚,包括悲美意识、通过山水之乐传达的自然观与俳谐风尚等。三是人的觉醒下的文的自觉。在动荡的社会现实面前,建安文士视野更加开阔,生活内容更加丰富,情感体验更加细腻,文章创作追求实用与审美的统一,艺术技巧讲求多样化,个体抒情性逐渐增强。第六章主要论述了建安散文中的文学思想。建安时期论文的文章已经较为繁富,虽还未出现系统性的文学评论,但以曹丕《典论·论文》为代表,同两汉相比,建安士人的品藻、评赏已是主动的互相交流、沟通,他们畅谈各体文章,在单篇文章文体大备及各体发展非常成熟的情况下,辨体意识进一步增强。他们或评论文章的功用、价值,或提出一些文学批评的原则,或品评古代及当时的某些文学作品。他们将文学批评当作文学创作的一部分,也是个体生命观、价值观的重要体现。第七章基于前文论述,确定了建安散文的文学史地位。建安散文相对先秦两汉散文,既有承续,又有新变和发展,既“收束汉音”、“兼笼前美”,又“振发魏响”、“作范后来”,开启了魏晋六朝散文新的审美风尚。建安堪称改造文章的时代。
姚尧[4](2010)在《《春秋公羊传》词汇、语法专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属於汉捂史専害研究,以《春秋公羊傅》的词汇、语法现象作为研究封象。《公羊傅》是儒家“十三经”之一,是研究上古汉语和汉语史的宝贵藉料。本文较系统地描写了《公羊傅》的词会、语法面貌,并在此基础上造行専题研究。词会研究主要有复音祠、典故词、同羲词、方言词四个専题。语法研究主要有代词、介词与连词、疑问句与疑问祠三个専题。另外,徒藉言研究的成果出发,封以何休《解诂》为首的几部重要《公羊傅》注释、整理文献中的捂言训词问题造行了刊谬补缺工作,并编纂了《公羊传》语言词典。本文主要有以下几个创新点:第一、第一次较全面地描写了《公羊傅》这部重要儒家典籍的祠会、捂法面貌,焉汉语史断代和専题研究提供了材料。第二、共造行了七个词会、语法専题研究,每个専题又包括若干子専题。其中能体现新材料、新方法的有:1)在复音词分类中提出句法结构式、跨曾结构式雨种类型。分析复音祠的词会化过程和楼制,并解释不同颊型复音词词会化程度不同的原因。2)总结典故祠的形态、语羲特徵,分析典故词词会化的遇程、特点以及动因。3)集中封论《公羊傅》中的方言现象并造行个案考察。4)以《公羊傅》为语料,对论繁词“是”的语法化遇程,以及与其它近指代词的类同。5)将“夫”视焉话题标记,分析它徙速指代词捂法化为话题标记的过程。6)反封“焉”焉兼词的观点,分析它徙泛指代词语法化为句末语气词的过程。7)分析介词“于”“於”“乎”在《公羊傅》中的使用特点及类同,结合介词省略现象,讨论这三个介词的认知语义功能。8)以《公羊传》为语料,分析“以”徒勤词到介词又到连词的语法化过程。9)辨析“及”“与”的介词、连词功能,分析它们在《春秋》和《公羊傅》中的类同。10)封输原因疑问词“何以”“曷为”的句法、语义差类,以及它们的词会化过程。11)分析疑问副词“其诸”的句法、语义功能,以及与“其”的分布差昊。第三、不局限於専害的封阴系统内的研究,还大量与共时和历时、传世和出土的外部材料相结合,以共畴比较来反映《公羊傅》所处时代具有普遍性的捂言事寅,以历时比较来反映一种语言现象的产生、发展演变和衰微的过程。第四、使用现代语言学理论,主要是功能主义学派及其分支的理论来解释古汉藉语言现象,使研究结果更精确并具有普遍意义。
陈继春[5](2006)在《中国美术中琐罗亚德教因素研究 ——以南北朝至隋唐石窟、石棺床和丝绸纹样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宗教在中国与波斯的文化交流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琐罗亚斯德教(Zoroastrianism)至少在阿契美尼德时期(约公元前560年—公元前330年)已成为国教,它在古波斯的整体文化中比重极大。影响中国两千多年的佛教虽然形成於印度,但最初主要是透过时属波斯的中亚地区传人中国的,“中古三夷教”之称的琐罗亚斯德教、摩尼教(Manichaeism)、景教(Nestorianism)也如此。这些宗教的艺术样式均对中国传统美术带来了变革的动力。比佛教历史更悠久的琐罗亚斯德教在中国先秦时期的文献上留下痕迹。 部分信仰琐罗亚斯德教的塞种人部落和中国有密切的商业联系。张骞“凿空”以後’中国和波斯(安息)等国的交往愈见密切。公元4—6世纪问,中国北部整体上由被称之为“胡人”的半游牧民族统治,公元5世纪末,鲜卑人的一支於该地区建立了北魏和随後而来的北齐、北周政权,为该处带来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统治阶层和波斯侨民共同信仰着琐罗亚斯德教;波斯萨珊王朝的建立和覆灭是北魏太和元年至唐初期间,该朝与中原王朝良好的陆上或海路报聘关系,包括粟特人在内的大量波斯人留居西域和中原,从而使波斯宗教艺术在中国呈现稳定的发展,此现象成了中国美术中含蕴琐罗亚斯德教因素的背景。 文中首先从了解古代波斯和中亚琐罗亚斯德教入手,利用若干重要的美术作品,致力勾勒萨珊波斯和粟特艺术,尤其是识别当中的琐罗亚斯德教因素与特徵,为深入地探讨新疆克孜尔石窟、敦煌石窟、北魏王隋陇右和中原’以及山东地区所发现的石棺床画像石的图像含义进行铺垫,再对北魏王唐的丝绸纹样作图像分析,从而揭示当中的琐罗亚斯德教(祆教)因素。文章认为中国佛教石窟中所见的琐罗亚斯德教因素基本上延续中亚的风格,同时与地区特色,甚至对汉代美术风格的承接与融合,并指出中国祆教艺术研究的前辈学者所认定的”吉祥鸟”或当中的“绶带”应有在波斯琐罗亚斯德教语境下的原始称谓与意义,而且就石棺床画像石的图像提出若干个新的观察成果。此外,根据对敦煌白画、吐鲁番出上的丝绸的再研究,确认出北魏至唐代中国美术中出现的这些因素,包括风行至盛唐的联珠纹丝绸纹样基本上失却了宗教的本体意义,反之更靠近一种纪念性的艺术或是当时中外文化交流所形成的民俗性工艺美术。 文章指出尽管汉唐之间的中国政治变幻,但对外关系和经济往还不辍,使节、商旅和侩侣於丝绸之路络绎於途,宗教传播迅速。在这一过程中,以琐罗亚斯德教为主要信仰’同时又是“商业人民族”的粟特人成为再次将该教传入中原的主角,同时也将粟特的美术引入中国。十六国、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中国美术品上,明显地使人看到比西域出土的青铜器更多、更明显的有关该宗教的因素。从地域上看,大致分布於库车、吐鲁番、天水、太原、安阳、巩县、长安、洛阳和青州等处。以具有琐罗亚斯德教(祆教)内涵的图像主要是礼仪的场景,以及如敦煌石窟、丝绸、陶瓷里的联珠纹装饰等为象徵标记。 透过分析和归纳,文章相信琐罗亚斯德教因素於中国美术品上呈现反映出一种传播关系,所依赖的媒介除了中西经济、文化交流中人的因素外,器物也是重要的凭藉。而波斯、中亚相继伊斯兰化以後,中国的琐罗亚斯德教(祆教)已是无源之水。包括粟特人在内的波斯人和其後裔汉化程度越来越高,“安史之乱”’唐末政治和社会动荡是中国人对“胡俗”重新思考到逐渐摒弃’回归汉民族传统的标志:宋朝理学的风行,以及琐罗亚斯德教由宗教转变为民俗,东西海上贸易的发展,是作为文化表徵之一的美术所含有的该教因素渐趋消失的主要原因。
纪溪坪[6](2002)在《常见明清玉饰辨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笔者拙文《明清玉饰购藏之我见》及《藏玉三谈》,自发表后,得到许多藏友的关注,不断有人或写信或来电或面晤咨询。今就当前文物市场上常可见到的普通明清玉器佩饰的辨藏心得,撰成此文,以飨同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审美情趣的增强,民间收藏队伍不断壮大,收藏范围也不断拓展。而传统玉器的集藏一直是个中热门,势头锐不可挡。中国对玉的分类历来存在两种看法,一是受古人"美石为玉"说的影响,将翡翠(硬玉)、和阗玉(软玉)、
二、常见明清玉饰辨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常见明清玉饰辨藏(论文提纲范文)
(1)《古文四声韵》(卷一至四)校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凡例 |
引书简称表 |
第一章 夏竦与《古文四声韵》 |
1、夏竦其人 |
2、《古文四声韵》的成书背景 |
3、《古文四声韵》的定名 |
4、《古文四声韵》的流传及版本 |
第二章 《古文四声韵》卷一校注 |
上平声 凡二十九韵 |
第三章 《古文四声韵》卷二校注 |
下平声 凡三十韵 |
第四章 《古文四声韵》卷三校注 |
上声 凡五十六韵 |
第五章 《古文四声韵》卷四校注 |
去声 凡六十韵 |
第六章 《古文四声韵》疑难字考释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出土文献与古文字考释六篇 |
1、应侯视工簋盖铭“(?)氒众(?)”考 |
2、清华五拾遗 |
3、释清华简第六册中的“(?)”字 |
4、《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六)》补释 |
5、读清华简第七册札记二则 |
6、《银雀山汉墓竹简》兵书类文献校读札记 |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 |
(2)中国古代耳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本研究的现状及学术意义 |
二、本研究的基本内容,预计突破的难点及关键问题 |
(一)、对各类耳饰的定名 |
(二)、耳饰的种类及款式研究 |
(三)、耳饰的文化研究 |
*说明 |
第二章 :综述 |
一、中国古代耳饰观念综述 |
(一)、先秦至五代时期汉族地区耳饰没落原因之分析 |
(二)、宋元明清时期汉族地区耳饰流行原因之分析 |
1、统治阶层构成的转变导致审美趣味的改变 |
2、推行程朱理学导致女性地位没落,使男女之别走向极端化 |
3、商品经济的繁荣,使社会淫靡风气泛滥,促使女性追求矫饰 |
(三)、民国至当代耳饰之新现象 |
二、中国古代耳饰门类综述 |
(一)、玦 |
(二)、瑱(充耳) |
(三)、耳珰 |
(四)、耳环 |
(五)、耳坠 |
(六)、丁香 |
(七)、耳钳 |
第三章 :原始社会耳饰 |
一、玦 |
(一)、玦的三种佩戴方式 |
1、将玦直接穿过耳孔佩戴 |
2、将玦的缺口夹于耳部佩戴 |
3、用绳带穿系于耳部佩戴 |
(二)、玦的造型 |
1、扁体环型 |
2、凸纽型 |
3、圆管型 |
4、圆珠型 |
5、兽形玦 |
6、玦口连结型 |
7、人形块 |
8、异形块 |
(三)、玦的象征意义 |
二、耳珰 |
(一)、耳珰的造型 |
1、蘑菇形耳珰 |
2、收腰圆筒形耳珰 |
(二)、耳珰佩戴者之身份研究 |
三、耳坠 |
四、结论 |
第四章 :先秦时期的耳饰 |
一、耳环 |
二、耳坠 |
三、块 |
四、瑱(充耳) |
(一)、瑱的用途 |
(二)、《诗经》中所写瑱之含义辨析 |
(三)、瑱作为葬玉的使用 |
(四)、瑱的造型 |
五、结论 |
第五章 :汉魏时期的耳饰 |
一、耳珰 |
(一)、耳珰的造型 |
(二)、耳珰的佩戴方法 |
1、直接穿入耳垂上的耳洞进行佩戴 |
2、系于簪首,为簪珥的垂饰 |
3、系于耳部 |
二、耳环和耳坠 |
(一)、环形耳环(鐻) |
(二)、金属拧丝耳饰 |
1、拧丝坠圆环形耳饰 |
2、拧丝扭环穿珠耳饰 |
3、拧丝扭环穿珠缀叶耳饰 |
(三)、螺旋纹片状耳饰 |
(四)、坠珠串式耳饰 |
(五)、汉魏其它形式金属耳饰 |
三、玦 |
四、游牧民族与中原汉族耳饰佩戴习俗之比较 |
五、结论 |
第六章 :唐代的耳饰 |
一、唐代出土耳饰文物综述 |
二、唐代耳饰文献及图像综述 |
三、结论 |
第七章 :宋代的耳饰 |
一、宋代耳饰款式综述 |
二、宋代耳饰纹样研究 |
(一)、受文人意趣影响,装饰纹样追求“形外之象” |
(二)、受院体画的影响,纹样风格趋向写实 |
(三)、民间市井生活繁荣使得耳饰纹样趋向通俗、吉祥,充满生活气息 |
三、结论 |
第八章 :辽代的耳饰 |
一、契丹耳饰习俗 |
二、契丹耳饰款式研究 |
(一)、摩羯形耳饰 |
(二)、“U”形和“C”形耳饰 |
(三)、其它造型耳饰 |
三、结论 |
第九章 :金代的耳饰 |
一、金代男性耳饰风俗 |
二、金代女性耳饰 |
三、金代耳饰的纹饰及造型特点及其与周边民族的互为影响 |
(一)、花果纹耳饰 |
(二)、“C”形耳饰 |
(三)、耳坠 |
(四)、金代其它款式耳饰 |
四、结论 |
第十章 :元代的耳饰 |
一、元代蒙古族男子耳饰 |
二、元代女性耳饰 |
(一)、大塔形葫芦环 |
(二)、葫芦耳饰 |
(三)、“天茄”式耳环 |
(四)、牌环 |
(五)、花果蜂蝶纹耳饰 |
(六)、其它类型耳饰 |
三、结论 |
第十一章 :明代的耳饰 |
一、明代耳饰分类 |
二、明代耳饰款式 |
(一)、珠排环 |
(二)、八珠环 |
(三)、四珠葫芦环 |
(四)、梅花环 |
(五)、佛面环 |
(六)、金镶宝琵琶耳环 |
(七)、灯笼形耳饰 |
(八)、环形耳环 |
(九)、垂珠耳饰 |
(十)、仿生形耳饰 |
(十一)、文字纹耳饰 |
三、结语 |
第十二章 :清代的耳饰 |
一、清代满族的耳饰传统及其一耳三钳习俗 |
二、清代耳饰的造型 |
(一)、环形耳钳 |
(二)、缀流苏环形耳钳 |
(三)、坠环耳钳 |
(四)、清代对明代耳饰款式之沿袭 |
三、结论 |
第十三章 :总结 |
一、游牧民族与中原汉族耳饰材质之比较 |
二、耳饰之金银工艺简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索引1. 图例 |
索引2. 图表 |
(3)建安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本文选题的意义及研究范围 |
二、本选题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三、本文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第一章 建安散文的创作背景 |
第一节 审音知政:社会政治背景 |
一、“世积乱离,风衰俗怨” |
二、“建安之末,区宇方辑” |
第二节 多元与因循:思想文化背景 |
第三节 建安士风与士人心态 |
第二章 建安散文类析(上) |
第一节 风貌多样的诏令 |
一、献帝刘协的诏令(附潘勖、卫觊) |
二、魏之三祖诏令比较 |
三、孔融、曹植之教令 |
第二节 陈言务实的奏议 |
一、题材内容 |
二、风格与特色 |
第三章 建安散文类析(中) |
第一节 情文并胜的书牍 |
一、军政书牍 |
二、私人书牍 |
第二节 任性使气的论说文 |
一、创作的时代背景 |
二、功用与主题 |
三、文学性与论辩技巧 |
第三节 丰富多样的序体文 |
一、典籍序 |
二、诗序 |
三、赋序 |
第四章 建安散文类析(下) |
第一节 饰终典文:碑诔哀吊 |
一、颂德叙哀的碑文 |
二、建安诔文之新变:礼赞到伤悼的衍化 |
三、伤悼弱子的哀辞 |
四、品今吊古的吊文 |
五、哀策 |
六、祭文 |
第二节 “美丽”韵文:颂赞铭箴 |
一、称美述德的颂文 |
二、阐释颂美的赞文 |
三、祝颂警戒的铭文 |
四、规诫劝谕的箴文 |
第三节 杂文及其他 |
一、七体 |
二、连珠 |
三、俳谐文 |
四、“势”文 |
第五章 建安散文的整体风貌 |
第一节 文体发展与各体皆工 |
一、单篇散文创作增多 |
二、今存作品数量简述(涉及文体) |
三、建安散文各体皆工 |
四、文体论与文体辨析的自觉 |
第二节 建安散文的时代风尚 |
一、悲美意识 |
二、山水之乐与建安士人的自然观 |
三、俳谐风尚 |
第三节 人的觉醒下的文的自觉 |
一、实用与审美的统一 |
二、文人之文的审美追求 |
三、个体抒情性的增强 |
第六章 建安散文中的文学思想 |
第一节 文学价值论 |
第二节 文体论 |
第三节 创作论 |
一、文气说 |
二、文质说 |
三、自然说 |
第四节 批评论 |
一、“文人相轻”论 |
二、文非一体,各有所长 |
三、文学批评的丰富与发展 |
四、批评者的修养 |
五、描述性、具象化的批评方式 |
第七章 建安散文的文学史地位 |
第一节 “收束汉音”、“兼笼前美” |
第二节 改造文章的时代 |
第三节 “振发魏响”、“作范后来” |
结语 |
附录一:现存建安单篇散文分类目录(含残篇) |
附录二:建安单篇散文分类补遗、勘误与存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春秋公羊传》词汇、语法专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和预期目标 |
1.2 《公羊传》经传注疏综述 |
1.2.1 《春秋》与《公羊传》 |
1.2.2 何休《解诂》 |
1.2.3 徐彦《疏》 |
1.3 《春秋公羊传》研究成果 |
1.3.1 古代学者研究要籍 |
1.3.2 近现代学者研究成果 |
1.4 《春秋公羊传》语言特点及语料价值 |
1.4.1 对《春秋》经文的阐释 |
1.4.2 传文本身的语言特点 |
1.4.3 对后代语言的影响 |
1.5 研究方法 |
1.5.1 描写与个案考察相结合 |
1.5.2 内部语料与外部语料相结合,共时比较与历时比较相结合 |
1.5.3 传统语文学阐释与现代语言学理论相结合:本文的理论准备 |
1.5.4 古籍翻检与电子语料库检索相结合 |
1.6 版本说明 |
1.7 章节安排与每章拟讨论的问题 |
第二章 《公羊传》中的复音词 |
2.1 概述 |
2.1.1 复音词的判定标准 |
2.1.2 《公羊传》复音词概况 |
2.2 联合式复合词 |
2.2.1 同义联合 |
2.2.2 相关联合 |
2.2.3 反义联合 |
2.3 主从式复合词 |
2.3.1 偏正式复合词 |
2.3.2 动宾式复合词 |
2.3.3 主谓式复合词 |
2.4 句法结构式复合词、跨层结构式复合词 |
2.4.1 句法结构式复合词 |
2.4.2 跨层结构式复合词 |
2.5 单纯词和重叠式复合词 |
第三章 来源於《公羊传》的典故词 |
3.1 概述 |
3.1.1 典故词的判定标准 |
3.2 典故词个案研究 |
3.3 来源於《公羊传》的典故词的特点 |
3.4 典故词的词汇化 |
3.4.1 词汇化的定义与内涵 |
3.4.2 典故词的词汇化路径 |
3.4.3 典故词词汇化的特点 |
3.4.4 典故词词汇化的动因 |
第四章 《公羊传》中的同义词 |
4.1 概述 |
4.1.1 同义词的判定标准 |
4.1.2 同义词的认定方法 |
4.1.3 提取《公羊传》中同义词的方法 |
4.2 同义词个案研究 |
4.2.1 讥、贬、刺、疾、甚、绝 |
4.2.2 言、曰、谓、称、云、语、道 |
4.2.3 崩、薨、卒、死、亡 |
第五章 《公羊传》中的方言词 |
5.1 概述 |
5.1.1 《公羊传》方言词概况 |
5.1.2 齐方言研究及《公羊传》"齐人语"的性质 |
5.2 方言词个案研究 |
第六章 《公羊传》中的代词 |
6.1 概述 |
6.2 第一人称代词"我""吾" |
6.2.1 概述 |
6.2.2 "我""吾"的分布情况 |
6.2.3 "我""吾"辨析 |
6.3 近指代词/系词"是" |
6.3.1 概述 |
6.3.2 《公羊传》中的"是" |
6.3.3 "是"的语法化 |
6.3.4 "是"与"此"的异同比较 |
6.4 远指代词/话题标记"夫" |
6.4.1 "夫"与"彼"的异同比较 |
6.4.2 话题标记"夫" |
6.5 泛指代词/句末语气词"焉" |
6.5.1 "焉"非兼词 |
6.5.2 《公羊传》中的"焉" |
6.5.3 "焉"的语法化 |
第七章 《公羊传》中的介词和连词 |
7.1 概述 |
7.2 介词"于""於""乎" |
7.2.1 概述 |
7.2.2 介词"于" |
7.2.3 介词"於" |
7.2.4 介词"乎" |
7.2.5 介词省略 |
7.2.6 小结 |
7.3 介词/连词"以" |
7.3.1 动词"以" |
7.3.2 介词"以" |
7.3.3 连词"以" |
7.4 介词/连词"及""与" |
7.4.1 概述 |
7.4.2 介词/连词"及" |
7.4.3 介祠/连词"与" |
7.4.4 "及"与"与"的类同比较 |
第八章 《公羊传》中的疑问句和疑问词 |
8.1 概述 |
8.2 特指问 |
8.2.1 概述 |
8.2.2 原因疑问词"曷为""何以""何" |
8.2.3 人物/事物疑问词"曷""何""孰""谁" |
8.2.4 方式/情状疑问词"奈何""何如""如……何" |
8.2.5 处所疑问词"恶乎" |
8.3 是非问与选择问 |
8.3.1 概述 |
8.3.2 句末疑问语气词"乎""与" |
8.3.3 疑问副词"其""其诸" |
第九章 《公羊传》语言研究与《公羊传》的整理和専书词典编纂 |
9.1 何休《解诂》 |
9.2 《春秋公羊传译注》 |
9.2.1 误词 |
9.2.2 标点错误 |
9.2.3 讹字、倒字、脱字、衍字 |
9.3 《春秋公羊传词典》 |
参考文献 |
附录:《春秋公羊传》语言词典 |
後记 |
(5)中国美术中琐罗亚德教因素研究 ——以南北朝至隋唐石窟、石棺床和丝绸纹样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动机、研究史回顾 |
一、研究动机 |
二、研究史回顾 |
1、宗教史范畴 |
2、图像范畴 |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目标 |
1、研究对象 |
2、术语界定 |
3、方法 |
4、研究目标 |
第一章 波斯、中亚的琐罗亚斯德教及艺术 |
一、琐罗亚斯德教和古代波斯 |
二、琐罗亚斯德教的礼仪和伦理 |
三、萨珊时期的艺术 |
第一节 巴克特里亚 |
第二节 索格底亚那 |
一、品治肯特 |
二、《哭丧图》 |
第三节 阿弗拉西亚勃 |
一、《使者图》 |
二、《凤舟图》 |
三、《送葬图》 |
第四节 美术风格 |
第二章 河中与河西的艺术互动 |
第一节 新疆地区 |
一、塞人 |
二、于阗 |
视角Ⅰ—丹丹乌里克 |
三、龟兹 |
视角Ⅱ—舍利盒 |
四、高昌 |
第二节 石赵和北魏皇家信仰 |
第三节 徐显秀墓饰 |
一、壁画题材 |
二、丝绸纹样 |
三、形象辨证 |
视角Ⅲ—粟特画派与曹仲达 |
第四节 安阳石棺床 |
第五节 Miho博物馆藏石棺床 |
第六节 虞弘墓饰 |
第三章 以黄河流域为中心(上) |
第一节 青州北齐画像石 |
一、图像志分析 |
二、图像解读 |
第二节 安伽墓饰 |
一、墓主族属 |
二、门额图像 |
三、石棺床图像 |
四、图像的宗教意义 |
第三节 史君墓饰 |
一、形制与图像 |
二、天国之路 |
视角Ⅳ—萧绎《职贡图》 |
第四节 敦煌石窟 |
一、阿姆河美术流派与敦煌 |
二、敦煌图案 |
三、敦煌的粟特人 |
视角Ⅴ—敦煌白画 |
第四章 以黄河流域为中心(下) |
第一节 联珠纹锦 |
一、与宗教相连 |
二、单独、对称样式 |
第二节 宗教涵义和产地 |
祝角Ⅵ—《步辇图》的再读 |
总论 |
第一节 式样与技巧 |
第二节 风格 |
第三节 式微原因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後记 |
声明 |
四、常见明清玉饰辨藏(论文参考文献)
- [1]《古文四声韵》(卷一至四)校注[D]. 段凯.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2]中国古代耳饰研究[D]. 李芽. 上海戏剧学院, 2013(10)
- [3]建安散文研究[D]. 朱秀敏. 山东师范大学, 2011(08)
- [4]《春秋公羊传》词汇、语法专题研究[D]. 姚尧. 复旦大学, 2010(02)
- [5]中国美术中琐罗亚德教因素研究 ——以南北朝至隋唐石窟、石棺床和丝绸纹样为中心[D]. 陈继春. 中央美术学院, 2006(11)
- [6]常见明清玉饰辨藏[J]. 纪溪坪. 收藏界, 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