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筑材料环境负荷指标及评价体系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胡婷婷[1](2021)在《公共建筑建造过程集成绿色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杜海龙[2](2020)在《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文中提出人类文明进入生态文明,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也进入崭新阶段。伴随着世界城镇化发展,城市人口需求面临的挑战不断增加,绿色生态化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趋势。中国的城镇化是一场引领全球的规模最大、速度飞快的城镇化,当前中国的城镇化已经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这项运动不仅决定着中国的历史进程,更深刻影响着21世纪人类的发展。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秩序迎来历史转折,全球治理体系正发生深刻变革,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全球首要挑战之一,绿色生态城市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的理想目标。建立绿色生态城市的标准体系,为全球城市绿色生态化发展提供中国范式和标准引领,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事关人类共同命运。本文系统梳理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相关概念,辨析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完善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体系,并初步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基于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设计了ESMF比较矩阵,依托矩阵对英国、美国、德国、日本及中国的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开展了全面系统化的比较,寻求借鉴与启示。通过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新变化、新城新区新需求、城市更新领域等多方面的新挑战,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在完善理论工具、全面比较借鉴和充分发掘问题三项基础工作之后,集合生态学、城市学和系统学的工具模型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对我国现有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在价值导向、体系结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四方面进行了优化,并通过典型案例验证了相关评价模型和评价体系优化的适用性。全文共七章,内容介绍如下:第一章:结合人类文明发展,中国及全球城镇化发展阶段,当今世界格局巨变等现实需求,论述了开展绿色生态城市标准体系建设的必要性。综述了国内外绿色生态城市及其评价标准的研究现状,明确了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技术路线。第二章:对绿色生态城市相关概念进行梳理,就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与基本特征进行辨析,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基础,应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论从目标准则、结构组织、运行机制三个维度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第三章:在“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的基础上,从层次分析出发设计构造了ESMF比较矩阵,从宏观环境、评价体系、机制保障和模式特征四个维度对英国BREEAM Communities,美国LEED-ND、LEED-Cities and Communities,德国DGNB UD,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GBT51255-2017展开全面系统化对比,通过比较研究寻求启示与借鉴,用于指导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第四章:全面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的主体、模式和逻辑变化的时代背景,深入剖析我国新城新区建设和城市更新领域对绿色生态城区发展提出的新挑战,以问题和挑战为导向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第五章:提出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原则和优化目标,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在现有国家评价体系基础上,补充完善了“城区治理”、“生活质量”、“创新智能”和“过程管理”四方面评价内容;在评价方法上细化城区类别与指标权重;在评价结果的表达上,提供了直观的得分罗盘图、钻石模型雷达图。第六章:以中新天津生态城等城区为实例,验证以上评价内容的补充完善、评价方法的优化提升和“钻石”评价模型的适用性。第七章: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工作,并展望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及评价标准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刘科[3](2021)在《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碳排放是指以CO2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大量碳排放加剧气候变化,造成温室效应,使全球气温上升,威胁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人类活动对化石能源的过度依赖是导致碳排放问题的主要诱因。目前全球主要通过碳排放量衡量各行业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程度,建筑业是主要碳排放行业之一,建筑业的低碳发展是引领我国低碳道路的周期引擎。目前针对建筑低碳设计研究已有相关成果,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于建筑的低碳化发展不够重视,低碳设计理念认识模糊,多通过相关技术的堆叠,注重相关低碳措施的应用,忽视了建筑低碳化的指标性效果。如何在建筑设计阶段基于相关碳排放量化指标真正实现公共建筑的低碳化是本研究的重要内容。高大空间公共建筑是碳排放强度最高的公共建筑之一,具有巨大的低碳潜力。本文基于地域性特征,针对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展开具体的低碳设计研究。首先梳理建筑低碳设计相关理论基础,通过对相关低碳评价体系的研究,总结落实建筑低碳设计的要素指标。其次落实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化与评测方法,开发相应的建筑低碳设计辅助工具。进而从设计策略和技术措施两方面具体展开建筑低碳设计研究。最后通过盐城城南新区教师培训中心项目的应用验证研究的可行性与低碳设计效果。本研究主要成果有:明确了建筑的低碳化特征与低碳设计理念,建筑的低碳设计应从全生命周期视角兼顾建筑各阶段,包含但不等同于节能设计;构建了以碳排放指标为效果导向的建筑低碳设计方法,初步建立了建筑低碳设计流程框架;建筑设计应着重考虑的低碳环节包括:建材的使用、能源的使用、植被的碳汇、建筑碳排放量的计算;完善了适用于设计阶段的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化与评测分析方法,开发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与评测工具(CEQE-PB HSCW);针对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提供了包含设计策略与技术措施的低碳设计指导;通过在盐城城南新区教师培训中心项目中采用可再生能源、被动式空间调节、主动式节约技术、绿植碳汇系统、绿色低碳建材和低碳施工等方面的具体设计措施17项,最终求得项目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情况,项目符合碳排放量比2005年基准值降低45%的低碳目标,年碳排放量比2005年基准值降低了61%。在进一步优化设计中,得出低碳化使用建材带来的减排贡献率可达67%。针对建筑全生命周期的低碳设计优化,不仅需要通过运行阶段的节能与绿植固碳,同时要强调低碳化地使用建材。论文正文17.2万余字,图片202张,表格85幅。
高唱[4](2020)在《基于LCA的再生混凝土环境影响评价研究》文中指出工程建设的需求促进了混凝土行业快速发展,2019年混凝土产量突破24亿立方米,并保持年产量2%-3%的增速。放眼全国,优质的天然砂石基本枯竭,环保的压力不断增大。将建筑垃圾替代再生骨料用于混凝土,既可以缓解天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又重新利用了废弃物,避免了占用土地、污染环境等危害。目前,国内外众多研究将重点聚焦于为再生混凝土的材料性能,有关环境影响的评价及标准尚显不足。本文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LCA),编制了单位再生骨料和再生混凝土全生命周期清单。研究分析不同运输距离、不同再生骨料取代率(0-100%)和不同强度等级(C20-C40)再生混凝土的资源、能源和大气污染因素的环境影响。并在清单结果的基础上,结合再生混凝土品质属性,建立了再生混凝土环境影响综合评价体系,旨在识别更具环境友好性的再生混凝土产品。研究结果表明:(1)再生混凝土用再生骨料品质属性要求较高,多次分选、破碎和筛分过程能耗较高、大气污染排放量较大,主要环境优势为节约0.24m2/t的土地占用。引入运距变量模型后,当再生加工厂距离混凝土搅拌站的运输路径在16-18km时,再生骨料较天然砂石骨料环境影响低。当运输距离增加时,较高取代率的再生骨料不再具有环境优势。综合来看,30%的再生骨料取代率更适宜工业应用,利于环境保护。(2)随再生混凝土中再生骨料取代率的增加,原煤的消耗量逐渐增加,原油消耗量下降,大气污染中CO2远高于其他因素,占比约99.30%,其次是NOX、CO、SO2和CH4。特征化结果显示,全球变暖GWP>人体健康损害HT>酸化AP>光化学烟雾POCP;随再生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提高,再生混凝土环境影响变化较大。符合工程要求时,不宜选择过高强度等级的再生混凝土;水泥和各原材料的运输阶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再生混凝土的环境负荷。1m3的C30再生混凝土(30%)生命周期CO2的排放量中水泥生产阶段贡献了88.44%,运输阶段占比10.15%,加以关注和控制水泥生产,可有效降低再生混凝土的环境影响。(3)基于上述研究,建立了再生混凝土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分别从定性和定量评价的角度完成了体系的结构与内容。定量指标中以资源属性、能源属性、环境属性、品质属性4个方面作为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以3个基准值进行具体计算,综合判定再生混凝土的环境友好性。
符越[5](2020)在《苏南地区农村住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适宜性评价体系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村地区的建设和发展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与城市住宅相比,农村住宅的建设一直处于相对落后的局面。在夏热冬冷的苏南地区,室内热环境质量差、能效低等问题一直影响着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改善。而围护结构作为农宅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影响建筑节能、室内热环境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由于农宅自筹自建的方式、对建筑低能耗技术认识不足和各主体的利益不一致等问题,都造成了农宅低能耗技术推广困难。如何兼顾各方面利益,针对苏南农村地区本身的地域特点,选择适宜的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成为亟待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按照综合评价理论构建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适宜性评价体系。具体工作包括:第一部分,课题背景和理论研究。通过对适宜性技术理论的梳理,针对不同的利益主体,建立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适宜性评价的需求导向框架。提出农宅低能耗技术的推行,必须在节能性、经济性和环境性之间寻求的最佳结合点。第二部分,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整理和基准建筑确定。结合现状调研和文献研究,用统计分析法提炼苏南农宅的基准建筑和常见围护结构材料构造特点,并根据当地地域特点,整理符合苏南当地的地域特征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为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第三部分,研究对象的适宜性定量分析。根据苏南气候特征,针对农宅围护结构特点,分别使用建筑能耗动态模拟预测法、全寿命周期成本法和全寿命周期环境影响法,构建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节能性、经济性和环境性的核算模型。并通过计算,确定各评价指标的参数值及指标分项权重。提供了不同视角下,不同围护结构最佳低能耗技术的类型、材料和构造。研究为经济性、环境性评价研究提供了定量分析参数,为实际的设计提供指导和评价基础。第四部分,建立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评价体系。在评价指标、数学模型、权重因子和评价结果表达的框架下建立评价体系。针对不同的参数特性采用不同的无量纲法统一分值,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评价法确定一级权重,最后建立综合性评价体系。并开发了便于用户评价的软件工具。最后应用评价软件对南京江宁某农宅进行了试评估,验证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及实用价值。本文从适宜性理论出发,在综合评价框架下,借助跨学科知识构建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适宜性评价体系。研究结合实地调研进行模拟计算和回归理论研究,探寻研究对象的节能性、经济性和环境性的综合效益最高值,达到了技术选择决策的客观性和全面性,在平衡居住质量和环境负荷的同时,兼顾各方利益,最终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李云霞[6](2020)在《基于LCA的废弃混凝土资源化效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资源、能源的不断使用和浪费,以及不可再生资源日益减少,世界性资源枯竭问题的不断恶化,材料短缺问题慢慢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国家节能减排背景下,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固废资源化利用成为当前企业和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热点课题,行业内集中精力突破固废资源化利用的技术瓶颈,但是与技术研发配套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仍有待完善。因此,本研究针对固体废弃物资源化效果评价问题开展研究,基于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建立普适性的固废资源化的效果评价模型,从资源与环境的角度科学辨识固废资源化技术实施的可行性,有效提升固废资源化效率并避免资源化过程的二次污染。首先,本研究针对固废资源化效果评价的需求,对国内外主流的LCA方法体系开展遴选,确定了基于Recipe方法体系的18种环境影响指标、3类损害指标及其相应的评价模型,可实现对固废资源化涉及的资源、环境数据的特征化、组群化、归一化与综合评价,为固废资源化环境效率的科学量化提供支撑。其次,基于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建立一套普适性的固废资源化效果评估模型。通过对不掺加固体废弃物生产原生产品的环境影响结果与掺加固体废弃物生产再生产品的环境影响的综合指标值对比,得到固废的资源环境效率提升指数,有效评估其资源化的效果。同时,对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工艺过程进行评价,可以推动对废弃物循环利用的定量化分析,为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提供科学的依据,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最后,本文以典型企业为调研对象,以废弃混凝土生产C40混凝土产品为例,计算其资源环境效率提升指数为0.0612,结论表明,在保证产品性能一致,均符合标准的前提下,废弃混凝土的资源环境效率提升指数K为0.06084,依据固废资源化效果评价标准判定,从提升环境效率的角度废弃混凝土具有资源化价值,也说明废旧混凝土的资源化是有利于环境的。而从定性方面考虑,如利用建筑垃圾生产混凝土可避免建筑垃圾处置过程的资源与环境影响,可减少天然矿物的消耗等,基于定量的分析与定性结论完全一致,并且可以定量出具体提升资源效率的大小,未来再有资源化技术的情况下,可以使用该模型对技术进行择优。
邹晶晶[7](2020)在《沥青混合料生产环境负荷数据库及绿色发展评价体系研究》文中指出沥青混合料是引起公路基础设施高能耗高排放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大力推进绿色交通的时代背景下,沥青混合料的绿色发展成为趋势。LCA作为一种重要的环境管理工具,可以全面评价沥青混合料的环境影响。然而,目前沥青混合料的环境负荷研究存在着技术背景差异大、可比性差等问题,更未形成沥青混合料绿色发展评价的标准体系。基于此,本文在沥青混合料环境生产排放清单调查基础上,对各大地域的AC和SMA两种常见沥青混合料分别进行了生产环境排放清单分析和环境影响评价。在此基础上,一方面将成果汇总构建了沥青混合料生产环境负荷数据库;另一方面提出了沥青混合料绿色发展评价指标并确定了权重和评价标准,建立了沥青混合料绿色发展综合评价体系。首先,采用基于流程的环境寿命周期清单分析法,对沥青混合料沥青生产、集料生产、运输、拌和和施工各个阶段进行了调查,获得各子阶段的CO2、CO、SO2、NOx、CH4、N2O、NMVOC和PM等环境排放数据。根据沥青混合料材料组成特点,建立了环境排放清单计算模型,对全国七个地域的AC(粗粒式、中粒式和细粒式)和SMA共6种混合料的24个生产情景进行了排放清单分析。其次,以沥青混合料生产排放清单为基础,选取GWP、HTP、POCP和AP四类环境影响,分地域进行了各生产情景下沥青混合料的环境影响评价分析。并采用DQI-Monte Carlo模拟方法分析了沥青混合料环境排放和影响评价结果的置信区间和不确定度,证明了研究评价结果的合理性。随后,以Access软件为基础进行了沥青混合料生产环境负荷数据库设计。设计的数据库包含了沥青混合料生产的排放清单数据、环境影响数据以及相关基础信息,并设计了方便用户使用的查询窗体界面。最后,以沥青混合料生产环境排放调查和影响评价结果为依据提出了其绿色发展评价指标,基于AHP法分地域调查计算了指标权重并建立了评价标准,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了沥青混合料绿色发展综合评价体系。本文建立的沥青混合料生产环境负荷数据库有利于完善沥青混合料环境寿命周期数据缺乏和可比性差的问题,建立的评价方法对沥青混合料绿色发展评价具有意义。
宋思琦[8](2020)在《再生秸秆墙体材料的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秸秆是一种具有多种用途的生物质资源,然而,我国秸秆总量的70%左右是在田间焚烧,因此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在国家墙体材料改革和节能建筑政策的推动下,我国新型墙体材料发展迅速。秸秆建筑板材不仅具有重量轻,抗弯折强度高,保温隔热性能好等优点,也在建筑行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国内对秸秆墙体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产品性能上,但对于以秸秆为原材料生产的整个生命周期环境负荷状况,和与传统木质板、秸秆露天焚烧方式的环境负荷对比的优劣势体现有待具体研究。本文首先对生命周期评价方法(Life Cycle Assessment,LCA)的原理和基本操作步骤进行了重点阐述,对两种秸秆墙体材料的生产原料配比设计以及生产工艺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收集、整合、分析了秸秆板材中清单分析的投入和产出数据,为全面地定量分析秸秆板材乃至其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奠定了基础;此外与传统木质板材和秸秆露天焚烧方式进行了对比研究,定性、定量地分析了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能耗以及环境负荷,辨识产品生产过程中对环境产生最大影响的工艺环节;通过eBalance软件构建适用于秸秆板材的生命周期影响评价方法,从资源消耗(耗竭系数)、温室效应(GWP)、酸化效应(AP)、水体富营养化(EP)、光化学烟雾(POCP)和人体健康损害(HTP)六个方面开展了影响评价;在此基础上,采用Monte Carlo Crystal Ball软件对关键参数在整个系统环境影响的贡献率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得到关键参数对系统环境表现影响的贡献率;最后,从生产技术和污染防治的角度提出了一些参考建议,以期提高秸秆墙体材料的环保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每生产1m3秸秆人造板的生命周期总能耗为3125MJ,总环境影响潜值为4.84E-1 1,木质人造板比其要分别高5%、9%,在秸秆人造板生命周期中环境影响最为严重的是GWP,占总潜值的41.41%;1m3的秸秆水泥复合板的生命周期总能耗为5622MJ,环境影响潜值为6.70E-1 1,环境影响的相对大小为GWP>EP>AP>POCP>HTP;在与秸秆传统的方式(露天焚烧)相比,秸秆露天焚烧不管在温室效应、酸化效应还是在颗粒物排放上的环境影响远远大于秸秆制成板材的方案,但是秸秆焚烧也对土壤肥力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在秸秆人造板系统中,秸秆运输距离、板材成型过程的电力消耗和秸秆加工过程的电力消耗贡献率最大,是影响系统环境表现的主要因素;在秸秆水泥复合板系统中,成型过程的电力消耗、秸秆运输距离和OPC运输距离是主要因素;原料制备、干燥、热压工序是两种秸秆板生命周期能耗较大的工序,通过制定合理的制备、干燥和热压工艺,提高干燥机和热压机的工作效率,将大大降低秸秆板的环境负荷;秸秆板材各种性能指标上都达到或超过木质板材,而且秸秆板材的保温性能、耐火极限性能、隔音性能等性能优良,既可以替代木材,也保护了生态环境。
黎向健[9](2020)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与传统建筑绿色效益评价及比较研究》文中提出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装配式建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是实现建筑业可持续化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在实践中装配式建筑却遇到成本造价高、环境效益不明显等问题,这也引发社会上关于推广装配式建筑的争议。研究装配式建筑的绿色效益,有助于加深认识,减少在推广过程中的分歧。本文旨在建立绿色效益评价模型,评价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绿色效益,并与可比性较强的传统现浇建筑对比,为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推广应用提供建议。文中“绿色效益”是指在物化阶段中建筑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效果。本文运用清单分析法,选取了18个指标,依据绿色效益的内涵将指标分为资源损耗和环境负荷两类。为了反映资源稀缺性,本文基于资源耗竭潜力因子对12个资源损耗指标进行加权评估,建立资源耗竭指数RDI计算模型。为了反映目前我国在环境治理方面的侧重方向,本文基于目标距离法对6个环境负荷指标进行加权评估,建立环境负荷指数ELI计算模型。绿色效益由RDI和ELI两个指数定量表示。最后本文选取两个相似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和现浇建筑案例,在商品混凝土搅拌、预制构件生产、材料运输、现场安装等过程采集其建筑材料消耗和能源消耗数据,运用绿色效益评价模型进行评价。研究发现,原油、锰矿和萤石的资源耗竭潜力因子较大,即对自然资源耗竭的影响更大,其权重也较大。评价结果表明,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资源耗竭较现浇混凝土建筑减少了8.2%,环境负荷减少了5.5%。具体而言,在资源损耗方面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优势在于其原油耗竭潜力较低。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在环境负荷的优势是各种排放物质的环境影响均少于现浇建筑。分析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物化阶段的投入产出清单,发现钢材和商品混凝土是影响绿色效益的重要因素。通过敏感性分析可知,提高预制率可以减少资源损耗,但增大了环境负荷。基于研究结果,本文建议适度提高构件预制率和楼板叠合率、优化设计、减少运输距离、寻求绿色材料替代钢筋和混凝土,以提高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绿色效益。
范闪[10](2020)在《皮革及其终端产品的全生命周期评价研究》文中认为皮革行业是我国轻工支柱产业之一。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的制革及其产品企业发展迅速,一跃成为世界上主要的制革、毛皮及其制品地区之一。这个过程也是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博弈过程。90年代,我国进入了环境与经济发展并重的阶段,制革及其产品企业生存压力增大,环保压力、成本增加、发展模式等一系列问题接踵而来。国际上欧盟委员会更新了关于《循环经济行动计划》,旨在引领全球由线性经济转入循环经济、把废物变为资源、赋予消费者权利等新型经济模式的发展。基于以上国内问题、国际要求,皮革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政府、企业、行业专家关注的重点,进行行业环境影响评价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论文运用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河北东明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羊皮制革的三种工艺(传统铬鞣、逆转铬复鞣、无铬鞣)为研究对象,采取实地考察的方式,对其生产过程中的物质、能源等输入输出流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研究,得到数据清单,利用eFootprint评价软件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另外,对制鞋企业-新百丽集团进行了实地考察。主要针对当今主流的冷粘皮鞋的裁断、帮面和底工工序生产过程中的物质、能源输入输出流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研究,得到数据清单,运用eFootprint软件对三款皮鞋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研究,并比较分析了三款皮鞋对环境污染产生的差异。最后,选定两种有代表性的制鞋工艺(冷粘鞋、模压鞋)进行了从“摇篮”到“大门”的全生命周期研究,为今后鞋类产品进入国际交易市场,要求的产品足迹报告打下基础。得到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国内与国外的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相同的工艺流程所产生的环境影响主要类型指标相同。但经过eFootprint软件的评估,我国的铬鞣制革在水资源消耗及人体毒性-致癌方面较国外的环境影响贡献值小。主要是因为我国对制革用水量和铬粉的用量具有严格限制,且国内的制革专家和高等院校对清洁生产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2)制鞋过程经过SimaPro软件的评估,结果显示底工工序对环境影响的贡献值最大,行业技术人员及企业管理人员应针对底工工序进行技术改进和提高。制鞋行业对环境影响主要集中在废气的排放方面,如何减少废气的产生、如何收集处理废气、开发无毒无害胶粘剂成为今后高校和行业研究的重点。(3)构建了制革行业企业的生命周期清单:每投入一吨盐湿皮,需要输入水30吨,化工原料400kg,电200kWh,成品革758kg,副产品470kg;产生废水29吨,CODCr50kg,氨氮12kg,硫化物8.3kg,悬浮物158kg,总铬1.85kg。CODCr的排放主要来源于软化工序,占比68%;氨氮的排放主要来源于脱灰和软化工序,占比47%;硫化物的排放主要来源于浸灰脱毛工序,占比43%;悬浮物的排放主要来源于浸灰脱毛工序,占比29%;总铬的排放主要来源于主鞣工序,占比74%。原料皮主鞣工段对于环境的影响最大,占比51%,然后是复鞣工段,占比25%,最后是准备工段,占比24%。(4)利用eFootprint软件,采用欧盟的PEF评价指标对三款冷粘鞋的环境影响评价做了定量分析:女士休闲鞋生产过程中,底工工序造成的环境负荷最大,其次是裁断工序,制帮工序最小。在PEF评价的15种环境影响类型中,女士休闲鞋在初级能源消耗、水资源消耗、气候变化三种类型中对环境负荷影响较大,分别为 4.18E+001MJ、1.52E+000kg、4.23E-001kg CO2 eq;女士凉鞋生产过程中,底工工序造成的环境负荷最大,其次是帮面工序,裁断工序最小。女士凉鞋在初级能源消耗、水资源消耗、气候变化中对环境负荷影响较大,分别为 1.97E+001MJ、5.26E+000kg、1.40E+000kg CO2 eq;女士短靴生产过程中,底工工序与帮面工序造成的环境负荷影响相近,裁断工序最小。女士短靴在初级能源消耗、水资源消耗、气候变化中对环境负荷影响较大,分别为 2.36E+001MJ、1.29E+000、1.67E+000kg CO2 eq。(5)通过对特定款式的冷粘鞋与模压鞋从“摇篮”到“大门”具体案例的分析,建立了两种工艺鞋的数据清单,并进行了全生命周期影响评价。结果显示:冷粘棉鞋耗费的主要材料包括:3000g盐湿皮、89295g工业用水、211.34g铬粉、耗费电力4.575kWh、辅料712.6g、胶粘剂共计59.4g;成品鞋重873.4g;主要产生废水、污泥、革屑、废气等,其中主要的废弃物包括:废水 54922g、CODCr137.7g、氨氮 38g、总铬 1.06g、VOC 共计 46.361g。模压棉靴耗费的主要材料包括:4680g盐湿皮、139300g工业用水、329.7g铬粉、耗费电力7.137kWh、辅料637.2g、胶粘剂共计1231.5g;成品鞋重873.4g;主要产生废水、污泥、革屑、废气等,其中主要的废弃物包括:废水85678.32g、CODCr137.7g、氨氮38g、总铬1.06g、VOC共计871.04g;两种工艺的评价结果均为初级能源消耗、水资源消耗、气候变化三方面评价指标结果对环境负荷最大。臭氧层消耗、人体毒性-致癌、人体毒性-非致癌三方面评价指标的环境负荷最小。(6)进行了制革及其下游行业企业(制鞋)的生命周期评价研究,提出了采用主观赋权重法中的层次分析法和LCA评价方法相结合的综合环境评价方法。避免了制革及下游行业企业(制鞋)因自动化程度不高,数据缺失及误差带来的评价结果的不准确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 LCA评价软件单一因素的影响,而且实现了根据不同案例进行指标权重的灵活调整,使得最终确定的指标权重更加科学合理;指标合成方法能够实现制革及下游行业企业(制鞋)可持续发展水平综合得分及不同层面水平的对比和原因分析。本论文构建了制革及制鞋的生命周期数据清单,引进了生命周期评价体系对皮革行业环境污染的定性定量分析,对皮革行业的绿色产业链升级、改进提供了数据支撑;皮革行业的数据清单丰富了我国CLCD背景数据库;通过不同评价软件、评价方法的比较,找出eFootprint软件需要改进的环节,为完善我国生命周期评价软件提供参考。
二、建筑材料环境负荷指标及评价体系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建筑材料环境负荷指标及评价体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现状 |
1.4 名词界定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7 本文创新 |
第2章 绿色生态城市理论研究及系统模型 |
2.1 概念梳理 |
2.2 内涵辨析 |
2.3 特征论述 |
2.4 理论基础 |
2.5 系统模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国际比较研究 |
3.1 ESMF比较矩阵 |
3.2 英国BREEAM Communities |
3.3 美国LEED ND、LEED Cities and Communities |
3.4 德国DGNB UD |
3.5 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 |
3.6 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 |
3.7 宏观环境与评价体系的比较小结 |
3.8 机制保障比较 |
3.9 模式特征比较 |
3.10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与挑战 |
4.1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 |
4.2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存问题 |
4.3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实挑战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 |
5.1 评价体系现存问题 |
5.2 评价体系优化思路 |
5.3 钻石评价模型 |
5.4 评价体系结构 |
5.5 评价内容优化 |
5.6 评价方法优化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评价体系优化实证 |
6.1 中新天津生态城案例验证 |
6.2 其他比较案例验证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创新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新天津生态城国标(GBT51255-2017)评价验证 |
后记 |
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工作 |
(3)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低碳概念的兴起 |
1.1.2 建筑低碳发展的反思 |
1.1.3 国家重点研发专项 |
1.2 研究背景 |
1.2.1 气候变化问题与能源危机 |
1.2.2 建筑业发展与碳排放 |
1.2.3 低碳发展相关政策及法规 |
1.2.4 低碳理念的发展 |
1.3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
1.3.1 低碳建筑 |
1.3.2 高大空间公共建筑 |
1.3.3 夏热冬冷地区——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
1.4 研究现状 |
1.4.1 建筑碳排放量化分析研究 |
1.4.2 高大空间公共建筑相关研究 |
1.4.3 夏热冬冷地区建筑环境影响特征及低碳措施研究 |
1.4.4 现状总结 |
1.5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意义 |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建筑低碳化与设计理论 |
2.1 建筑低碳化发展的特征研究 |
2.1.1 地域性特征 |
2.1.2 外部性特征 |
2.1.3 经济性特征 |
2.1.4 全生命周期视角 |
2.1.5 指标化效果导向 |
2.2 建筑低碳设计概论 |
2.2.1 建筑设计的特征 |
2.2.2 设计阶段落实建筑低碳化 |
2.2.3 建筑低碳设计研究方法 |
2.3 建筑相关低碳评价体系研究 |
2.3.1 相关评价体系概况 |
2.3.2 相关减碳指标比较研究 |
2.3.3 对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关于减碳评价的建议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分析 |
3.1 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方法 |
3.1.1 建筑碳排放量化的方法类型 |
3.1.2 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 |
3.2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基准值研究 |
3.2.1 公共建筑碳排放基准值现状 |
3.2.2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基准值的确定与选用 |
3.3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与评测方法的建立 |
3.3.1 适用于设计阶段的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清单数据的确立 |
3.3.2 建筑碳排放量化与评测方法的具体落实 |
3.3.3 建立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评测工具(CEQE-PB HSCW)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策略 |
4.1 提高场地空间利用效能 |
4.1.1 场地布局与空间体形优化 |
4.1.2 建筑空间隔热保温性能优化 |
4.2 降低建筑通风相关能耗 |
4.2.1 利用高大空间造型的通风策略 |
4.2.2 改善温度分层现象的通风策略 |
4.3 优化建筑采光遮阳策略 |
4.3.1 建筑自然采光优化 |
4.3.2 建筑遮阳设计优化 |
4.4 提高空间绿植碳汇作用 |
4.4.1 增加空间绿植量 |
4.4.2 提高绿植固碳效率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技术措施 |
5.1 可再生能源利用 |
5.1.1 太阳能系统 |
5.1.2 清洁风能 |
5.1.3 热泵技术 |
5.1.4 建筑可再生能源技术的综合利用 |
5.2 结构选材优化 |
5.2.1 建筑材料的低碳使用原则 |
5.2.2 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中相关建材的低碳优化 |
5.3 管理与使用方式优化 |
5.3.1 设计考虑低碳施工方式 |
5.3.2 设计预留智能管理接口 |
5.3.3 设计提高行为节能意识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盐城城南新区教师培训中心项目实证研究 |
6.1 项目概况 |
6.2 项目实施 |
6.2.1 确定项目2005 年碳排放量基准值 |
6.2.2 建筑低碳设计流程应用 |
6.2.3 参照建筑的建立 |
6.2.4 项目相关低碳设计关键措施 |
6.2.5 项目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计算与分析 |
6.3 项目优化 |
6.3.1 主要低碳优化策略 |
6.3.2 项目全生命期碳排放优化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对现状的启示 |
7.4 研究中的困难与不足 |
7.5 后续研究与展望 |
附录 |
附表A:公共建筑非供暖能耗指标(办公建筑、旅馆建筑、商场建筑) |
附表B:主要能源碳排放因子 |
附表C:主要建材碳排放因子 |
附表D:部分常用施工机械台班能源用量 |
附表E:各类运输方式的碳排放因子 |
附表F:部分能源折标准煤参考系数 |
附表G:全国各省市峰值日照时数查询表(部分夏热冬冷地区省市数据) |
附表H:全国五类太阳能资源分布区信息情况表 |
附表I:项目主要低碳设计策略减排信息表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致谢 |
(4)基于LCA的再生混凝土环境影响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再生混凝土全生命周期评价框架 |
2.1 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理论基础 |
2.1.1 生命周期的定义 |
2.1.2 技术框架及评价方法的选择 |
2.2 再生混凝土环境影响计算模型 |
2.2.1 环境影响因素识别 |
2.2.2 能源环境影响清单 |
2.2.3 单位产品环境影响计算方法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再生骨料的环境影响研究 |
3.1 引言 |
3.2 研究目的和范围的确定 |
3.2.1 研究目的 |
3.2.2 研究范围 |
3.3 再生骨料生产工艺分析 |
3.3.1 再生骨料普通生产工艺 |
3.3.2 再生骨料强化生产工艺 |
3.4 再生骨料生命周期清单分析 |
3.4.1 建筑拆除清单 |
3.4.2 建筑垃圾分类处置清单 |
3.4.3 再生骨料运输清单 |
3.4.4 再生骨料生产清单 |
3.4.5 再生骨料生命周期清单 |
3.5 再生骨料环境影响评价和结果解释 |
3.5.1 天然骨料与再生骨料的生产差异 |
3.5.2 运输距离对再生骨料的环境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再生混凝土的环境影响研究 |
4.1 引言 |
4.2 研究目的和范围的确定 |
4.2.1 研究目的 |
4.2.2 研究范围 |
4.3 再生混凝土生命周期清单分析 |
4.3.1 再生混凝土原材料清单 |
4.3.2 再生混凝土生产清单 |
4.3.3 再生混凝土施工清单 |
4.3.4 再生混凝土生命周期清单 |
4.4 再生混凝土环境影响评价和结果解释 |
4.4.1 特征化结果 |
4.4.2 再生混凝土环境影响的内在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再生混凝土环境影响综合评价体系 |
5.1 引言 |
5.2 再生混凝土环境影响综合评价体系概述 |
5.3 再生混凝土环境影响评价体系的结构与内容 |
5.4 再生混凝土环境影响评价指标的确定 |
5.4.1 核心评价指标 |
5.4.2 其他评价指标 |
5.5 再生混凝土环境影响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苏南地区农村住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适宜性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的农村建设 |
1.1.2 农村住宅能耗 |
1.1.3 农村住宅能耗评价系统 |
1.2 论文的相关概念界定 |
1.2.1 苏南地区农村住宅 |
1.2.2 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 |
1.2.3 适宜性评价系统 |
1.3 国内外研究的发展和现状 |
1.3.1 建筑评价体系的发展和现状 |
1.3.2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研究趋势 |
1.3.3 建筑低能耗技术评价研究方法 |
1.3.4 文献综述 |
1.4 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论文的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框架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适宜性理论下的综合评价法 |
2.1 综合评价法 |
2.2 适宜性理论体系 |
2.2.1 低能耗技术适宜性评价理论体系研究 |
2.2.2 适宜性评价系统的构建原则 |
2.2.3 适宜性评价系统的构建方法 |
2.2.4 适宜性评价系统的框架 |
2.3 适宜性理论应用于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评价的可行性研究 |
2.3.1 评价目标一致 |
2.3.2 核心内容相通 |
2.3.3 科学的互补 |
2.4 适宜性评价基本流程 |
2.5 小结 |
第3章 实地调研现状剖析与基准建筑的建立 |
3.1 调研基本情况 |
3.1.1 调研目的 |
3.1.2 调研方法 |
3.1.3 调研对象与时间 |
3.2 地域气候特征 |
3.2.1 地域特征 |
3.2.2 气候特征 |
3.2.3 典型城市气候分析 |
3.3 农村住宅建筑概况和基准建筑构建 |
3.3.1 农村住宅建筑空间布局 |
3.3.2 苏南农村住宅围护结构特点 |
3.3.3 统计分析法确定苏南农村住宅基准建筑模型 |
3.4 农村住宅能耗现状和热环境分析 |
3.4.1 夏季降温和冬季保温措施 |
3.4.2 能耗构成水平 |
3.4.3 调研测试方案 |
3.5 建筑能耗相关因素与能耗关系研究 |
3.5.1 建筑能耗相关因素的选取途径 |
3.5.2 本体因素的节能影响对比 |
3.6 小结 |
第4章 苏南地区农村住宅的低能耗目标和实现策略 |
4.1 苏南地区农村住宅的低能耗目标 |
4.1.1 苏南地区农村住宅的舒适目标 |
4.1.2 苏南地区农村住宅的能耗目标 |
4.1.3 农宅的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目标 |
4.2 围护结构低能耗目标的实现技术手段 |
4.2.1 减小外围护结构传热系数 |
4.2.2 建筑遮阳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节能性分析 |
5.1 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节能性影响评价方法概述 |
5.1.1 低能耗技术节能性评价的框架架构 |
5.1.2 低能耗技术节能性定量评价的实现途径 |
5.2 节能性评价系统能耗模拟软件的选择和能耗分析 |
5.2.1 建筑能耗软件的选择和比较 |
5.2.2 农宅建筑能耗模拟软件模拟验证分析 |
5.3 节能性评价显着性影响因素分析 |
5.3.3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 |
5.3.4 遮阳措施 |
5.4 各参数敏感性分析 |
5.4.1 采暖期各参数敏感性分析 |
5.4.2 空调期各参数灵敏度分析 |
5.4.3 全年各参数灵敏度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经济性分析 |
6.1 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经济性影响评价体系构建 |
6.1.1 低能耗技术经济性评价的框架架构 |
6.1.2 低能耗技术经济性评价的基本方法 |
6.2 低能耗技术经济性评价方法研究 |
6.2.1 低能耗技术经济性评价系统构成要素 |
6.2.2 经济性评价系统计算模型 |
6.3 苏南农村住宅低能耗技术各措施的经济性评价 |
6.3.1 墙体低能耗技术方案的经济性分析 |
6.3.2 屋顶低能耗技术方案的经济性分析 |
6.3.3 建筑门窗经济性分析 |
6.3.4 遮阳板经济性分析 |
6.4 分项敏感性和权重分析 |
6.4.1 分项敏感性分析 |
6.4.2 分项权重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环境性分析 |
7.1 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环境性影响评价体系构建 |
7.1.1 低能耗技术环境性评价的框架架构 |
7.1.2 低能耗技术环境性评价的基本方法 |
7.1.3 环境影响因子提取 |
7.2 农村住宅低能耗技术的环境性评价模型 |
7.2.1 研究目的和范围界定 |
7.2.2 清单分析 |
7.2.3 环境性评价 |
7.3 围护结构低能耗方案的环境性分析 |
7.3.1 墙体低能耗方案的环境性分析 |
7.3.2 屋顶低能耗方案的环境性分析 |
7.3.3 门窗低能耗方案的环境性分析 |
7.3.4 遮阳低能耗方案的环境性分析 |
7.4 分项权重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适宜性评价体系的建立 |
8.1 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适宜性评价体系框架 |
8.2 系统权重的确定 |
8.2.1 研究方法 |
8.2.2 研究过程和结论 |
8.3 数学模型 |
8.3.1 无量纲化 |
8.3.2 综合评价数学模型 |
8.4 指标内容和指标基准 |
8.4.1 节能性 |
8.4.2 经济性 |
8.4.3 环境性 |
8.4.4 设计与创新 |
8.4.5 评价结果 |
8.5 评价系统的流程设计和评价软件开发 |
8.5.1 评价系统的输入 |
8.5.2 评价系统的输出 |
8.5.3 评价软件的开发 |
8.6 试评价 |
8.6.1 建筑基本信息 |
8.6.2 围护结构低能耗方案选择 |
8.6.3 围护结构低能耗方案确定 |
8.6.4 住宅低能耗效果测试 |
8.7 小结 |
第9章 总结和展望 |
9.1 论文工作总结 |
9.2 创新点 |
9.3 论文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情况说明 |
致谢 |
(6)基于LCA的废弃混凝土资源化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创新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创新点 |
1.4 论文课题来源与研究内容 |
1.4.1 论文课题来源 |
1.4.2 论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评价方法体系的构建与选取 |
2.1 LCA方法学的框架 |
2.2 环境影响评价模型及评价方法的确定 |
2.2.1 方法体系的选择 |
2.2.2 分类 |
2.2.3 特征化 |
2.2.4 组群化 |
2.2.5 加权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构建固废资源化效果评价模型 |
3.1 评价模型的构建理念 |
3.2 构建模型的前期研究 |
3.2.1 固废循环方式的研究 |
3.2.2 构建模型的假设条件 |
3.3 固废资源化效果评价模型研究 |
3.3.1 系统边界 |
3.3.2 数据来源分析 |
3.3.3 固废资源化效果评价模型 |
3.4 固废资源化效果评价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原生与再生混凝土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 |
4.1 原生混凝土的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 |
4.1.1 目标与范围的确定 |
4.1.2 清单分析 |
4.1.3 特征化 |
4.1.4 组群化并加权 |
4.1.5 结果解释 |
4.2 再生骨料的生命周期结果分析 |
4.2.1 目标与范围的确定 |
4.2.2 清单分析 |
4.2.3 特征化 |
4.2.4 组群化并加权 |
4.3 再生混凝土的生命周期结果分析 |
4.3.1 目标与范围的确定 |
4.3.2 清单分析 |
4.3.3 特征化 |
4.3.4 组群化并加权 |
4.3.5 结果解释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废弃混凝土资源化效果评价 |
5.1 同性能的两种混凝土环境影响结果对比 |
5.2 废弃混凝土资源化效果评价 |
5.2.1 废弃混凝土的资源环境效率提升指数计算 |
5.2.2 废弃混凝土资源化效果评价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沥青混合料生产环境负荷数据库及绿色发展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1 沥青混合料环境寿命周期环境负荷研究 |
1.2.2 沥青混合料环境负荷数据库的建立 |
1.2.3 沥青混合料绿色发展评价体系研究 |
1.2.4 国内外文献综述的简析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沥青混合料生产环境排放清单调查与分析 |
2.1 清单调查技术框架的确定 |
2.1.1 LCA方法概述 |
2.1.2 目的和范围 |
2.1.3 基本假设 |
2.2 沥青混合料生产环境排放清单调查 |
2.2.1 电能生产清单调查 |
2.2.2 沥青生产清单调查 |
2.2.3 集料生产清单调查 |
2.2.4 材料运输清单调查 |
2.2.5 拌和阶段清单调查 |
2.2.6 施工阶段清单调查 |
2.3 沥青混合料生产环境排放清单分析 |
2.3.1 分析模型的确定 |
2.3.2 沥青混合料生产的LCI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沥青混合料生产环境影响评价 |
3.1 环境影响评价模型的确定 |
3.1.1 影响类型的选择 |
3.1.2 特征化方法的确定 |
3.2 沥青混合料生产环境影响量化分析 |
3.2.1 AC混合料的环境影响的量化 |
3.2.2 SMA混合料的环境影响的量化 |
3.2.3 混合料环境影响结果分析 |
3.3 沥青混合料生产环境负荷数据不确定性分析 |
3.3.1 不确定性分析的原理 |
3.3.2 不确定性分析的实现方法 |
3.3.3 沥青混合料环境寿命周期数据的不确定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沥青混合料生产环境负荷数据库建立 |
4.1 沥青混合料环境负荷数据库的系统设计 |
4.1.1 数据库的总体设计 |
4.1.2 数据库的详细设计 |
4.2 沥青混合料环境负荷数据库的功能设计 |
4.2.1 综合信息查询功能 |
4.2.2 清单数据查询功能 |
4.2.3 环境影响查询功能 |
4.3 沥青混合料环境负荷数据库的实施 |
4.3.1 表和表关系的创建 |
4.3.2 用户界面的创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沥青混合料绿色发展评价体系研究 |
5.1 评价体系建立原则 |
5.2 沥青混合料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研究 |
5.2.1 指标选择依据分析 |
5.2.2 评价指标的选择 |
5.3 沥青混合料绿色发展指标权重研究 |
5.3.1 指标权重设置原理 |
5.3.2 权重调查分析 |
5.3.3 指标权重确定 |
5.4 沥青混合料绿色发展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
5.4.1 模糊综合评价原理 |
5.4.2 评价标准确定 |
5.4.3 评价方法应用——实景分析 |
5.4.4 评价体系的优势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沥青混合料生产环境排放清单汇总表 |
附录2 沥青混合料生产环境影响评价结果汇总表 |
附录3 沥青混合料绿色发展评价层次分析调查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8)再生秸秆墙体材料的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秸秆墙体材料的生命周期研究现状 |
1.2.1 生命周期评价的发展历程 |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2章 生命周期基本理论与方法 |
2.1 引言 |
2.2 生命周期的基本概念 |
2.3 生命周期的技术框架 |
2.3.1 目标与范围确定 |
2.3.2 清单分析 |
2.3.3 影响评价 |
2.3.4 结果解释 |
2.4 影响评价模型及方法的确定 |
2.4.1 影响类型、类型参数和特征化模型的选择 |
2.4.2 分类 |
2.4.3 特征化 |
2.4.4 选择性步骤 |
2.5 软件介绍 |
2.5.1 eBalance软件 |
2.5.2 Oracle Crystal Ball软件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秸秆人造板生命周期评价 |
3.1 引言 |
3.2 研究目标与范围的确定 |
3.2.1 研究目标 |
3.2.2 研究范围 |
3.3 秸秆人造板生产工艺及物耗、能耗清单 |
3.3.1 原材料的收集和运输 |
3.3.2 其他材料的生产及运输 |
3.3.3 原材料加工和干燥 |
3.3.4 生产加工过程及完成处理 |
3.3.5 秸秆人造板、木质人造板生命周期总清单 |
3.4 影响评价 |
3.4.1 生命周期资源消耗 |
3.4.2 生命周期环境影响 |
3.5 结果解释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秸秆水泥复合板生命周期评价 |
4.1 引言 |
4.2 研究目的与范围确定 |
4.2.1 研究目的 |
4.2.2 研究范围 |
4.3 生命周期清单 |
4.3.1 原材料的收集和运输 |
4.3.2 水泥的生产及运输过程 |
4.3.3 其他材料的生产运输 |
4.3.4 原材料预处理 |
4.3.5 板材加工及完成 |
4.3.6 秸秆水泥复合板、木质水泥复合板生命周期总清单 |
4.4 影响评价 |
4.4.1 生命周期资源消耗 |
4.4.2 生命周期环境影响 |
4.5 结果解释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秸秆墙体材料的比较分析及敏感性分析 |
5.1 引言 |
5.2 两种墙体材料的性能和用途 |
5.3 两种秸秆墙体材料与秸秆露天焚烧方式进行对比 |
5.3.1 露天焚烧(对照方案)过程描述及环境清单 |
5.3.2 秸秆露天焚烧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
5.3.3 秸秆人造板、秸秆水泥复合板与露天焚烧环境影响对比 |
5.4 两种秸秆墙体材料的敏感性分析 |
5.4.1 Monte Carlo模拟相关步骤 |
5.4.2 敏感性分析 |
5.5 秸秆墙体材料环境负荷的改进潜力分析 |
5.5.1 生产技术的改进 |
5.5.2 污染物预防措施的改进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9)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与传统建筑绿色效益评价及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建筑业节能减排压力日益增大 |
1.1.2 建筑业可持续发展受到高度重视 |
1.1.3 建筑产业化是建筑领域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两类建筑环境效益对比研究现状 |
1.2.2 建筑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
1.2.3 文献研究总结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图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绿色效益相关概念和理论 |
2.1 相关概念分析 |
2.1.1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内涵 |
2.1.2 装配式建筑绿色效益内涵 |
2.1.3 物化阶段的内涵 |
2.2 生命周期评价理论 |
2.2.1 生命周期评价的定义 |
2.2.2 研究目的和范围 |
2.2.3 清单分析 |
2.2.4 影响评价 |
2.2.5 结果解释 |
2.2.6 生命周期评价理论对本文的意义 |
2.3 绿色效益的研究范围和评价方法 |
2.3.1 绿色效益评价的对象 |
2.3.2 绿色效益的计量范围 |
2.3.3 绿色效益的评价方法 |
2.3.4 确定权重的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绿色效益评价模型的建立 |
3.1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
3.1.1 清单分析 |
3.1.2 评价指标的选取 |
3.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3.2.1 目标距离法确定权重 |
3.2.2 资源耗竭潜力因子确定权重 |
3.3 绿色效益的计量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绿色效益评价实证对比分析 |
4.1 研究项目选择 |
4.1.1 项目选取原则 |
4.1.2 项目概况 |
4.2 数据采集和处理 |
4.2.1 案例数据调研和计算方法 |
4.2.2 案例数据的获取与处理 |
4.3 绿色效益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绿色效益对比分析及建议 |
5.1 评价结果分析 |
5.1.1 资源耗竭指数RDI分析 |
5.1.2 环境绩效指数ELI分析 |
5.2 敏感性分析 |
5.3 建议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皮革及其终端产品的全生命周期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 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
1.3.1 生命周期评价的概念 |
1.3.2 生命周期评价的发展历程 |
1.3.3 生命周期评价LCA的主要软件工具 |
1.3.4 生命周期影响评价的主要方法 |
1.3.5 生命周期的研究机构 |
1.3.6 国外生命周期的研究进展 |
1.3.7 国内生命周期的研究进展 |
1.4 论文的技术路线 |
2 皮革行业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
2.1 eFootprint软件及其环境影响评价指标 |
2.2 制革行业概述 |
2.2.1 国内制革行业概述 |
2.2.2 国外制革行业概述 |
2.3 传统铬鞣制革数据清单及环境影响评价 |
2.3.1 铬鞣制革工序 |
2.3.2 国内传统铬鞣制革LCA结果及解释 |
2.3.3 国外传统铬鞣制革LCA结果及解释 |
2.3.4 国内外传统铬鞣制革LCA结果对比及解释 |
2.4 制鞋行业概述 |
2.4.1 国内制鞋行业的运行情况 |
2.4.2 国内制鞋工业典型产品及生产工艺 |
2.5 冷粘鞋数据清单及环境影响评价 |
2.5.1 冷粘鞋的LCI清单 |
2.5.2 冷粘鞋的LCIA结果 |
2.5.3 冷粘鞋的LCA结果解释 |
2.6 本章小结 |
3 制革生命周期评价研究 |
3.1 案例企业概况 |
3.2 实验用主要药品、仪器及设备 |
3.2.1 主要药品清单 |
3.2.2 主要仪器清单 |
3.2.3 主要设备清单 |
3.3 传统铬鞣羊皮数据的收集及处理 |
3.3.1 水质检测方法 |
3.3.2 传统铬鞣工艺流程 |
3.3.3 传统铬鞣工艺LCI各工段水质检测清单 |
3.3.4 传统铬鞣制革各工段I/O清单分析 |
3.3.5 传统铬鞣的LCA结果及解释 |
3.4 逆转工艺羊皮数据的收集及处理 |
3.4.1 逆转铬复鞣工艺流程 |
3.4.2 逆转工艺LCI各工段水质检测清单 |
3.4.3 逆转工艺羊皮制革各工段I/O清单分析 |
3.4.4 逆转工艺的LCA结果及解释 |
3.5 无铬鞣羊皮数据的收集及处理 |
3.5.1 无铬鞣工艺流程 |
3.5.2 无铬鞣工艺各工段I/O清单分析 |
3.5.3 无铬鞣的LCA结果及解释 |
3.6 三种制革工艺的LCA结果比较 |
3.7 本章小结 |
4 制鞋生命周期评价研究 |
4.1 案例企业的概况 |
4.2 清单数据 |
4.2.1 女士休闲鞋数据清单 |
4.2.2 女士凉鞋数据清单 |
4.2.3 女士短靴数据清单 |
4.3 数据的缺失或误差处理 |
4.4 影响评价和结果解释 |
4.4.1 女士休闲鞋的影响评价 |
4.4.2 女士凉鞋的影响评价 |
4.4.3 女士短靴的影响评价 |
4.5 三款鞋的LCA特征化结果比较 |
4.6 本章小结 |
5 皮革终端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综合评价 |
5.1 产品的介绍 |
5.2 产品的技术代表性选择 |
5.3 产品LCA的数据集开发 |
5.3.1 目标与范围的确定 |
5.3.2 实景过程清单数据 |
5.3.3 生命周期影响评价 |
5.3.4 生命周期结果解释 |
5.4 本章小结 |
6 层次分析法与LCA评价方法的综合运用 |
6.1 评价方法的选择 |
6.2 研究方法 |
6.2.1 生态环境分析方法 |
6.2.2 Eco-indicator99和CML2001评估分析 |
6.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缩写 |
附录B: 鞋用胶粘剂及处理剂的成分组成 |
附录C: 制革主要设备清单 |
附录D: 制鞋主要设备清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建筑材料环境负荷指标及评价体系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公共建筑建造过程集成绿色评价研究[D]. 胡婷婷.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2]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D]. 杜海龙. 山东建筑大学, 2020(04)
- [3]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研究[D]. 刘科. 东南大学, 2021
- [4]基于LCA的再生混凝土环境影响评价研究[D]. 高唱.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
- [5]苏南地区农村住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适宜性评价体系研究[D]. 符越. 东南大学, 2020(02)
- [6]基于LCA的废弃混凝土资源化效率研究[D]. 李云霞.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 2020(01)
- [7]沥青混合料生产环境负荷数据库及绿色发展评价体系研究[D]. 邹晶晶.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8]再生秸秆墙体材料的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研究[D]. 宋思琦. 东北电力大学, 2020(01)
- [9]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与传统建筑绿色效益评价及比较研究[D]. 黎向健.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10]皮革及其终端产品的全生命周期评价研究[D]. 范闪. 陕西科技大学, 2020(01)
标签:碳排放论文; 建筑论文;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论文; 再生混凝土论文; 围护结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