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学生PWC_(170)和VO_2max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刘祥茂[1](2021)在《普通大学生身体活动与最大摄氧量关系研究》文中认为
蒋浩楠[2](2021)在《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最大摄氧量的估测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王阳[3](2021)在《越野滑雪运动员专项有氧能力预测手段的效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通过分析三种常用场地测试手段的运动表现预测越野滑雪运动员专项有氧能力的效度水平,为越野滑雪运动员的训练评估和监控工作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研究方法:选取省、市级专业越野滑雪运动员73名分别进行场地测试和专项有氧能力测试,包括35名女运动员(年龄=17.88±2.09岁,身高=169.82±6.52cm,体重=60.95±7.22kg,BMI=21.1±1.77kg/m2)和38名男运动员(年龄=18.97±2.75岁,身高=183.13±8.39cm,体重=72±12kg,BMI=21.3±2.1kg/m2),所有运动员均具有跨项经历,从事越野滑雪专项训练的时间为2~5年。场地测试包括3000m跑、12min跑和beep test共3项,专项有氧能力测试通过佩戴便携式气体代谢分析仪,采用旱地三级递增负荷滑轮测试获得VO2peak,随机间隔1~2天进行1项测试。采用逐步回归分析建立通过场地测试的成绩预测专项有氧能力的新模型并计算相应的预测值,VO2peak实测值与基于不同场地测试手段获取的VO2peak预测值之间的差值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相关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一致性分析采用Bland-altman图进行分析。研究结果:(1)男子越野滑雪运动员的专项VO2peak为62.33±5.01ml/kg/min,3000m跑成绩为642.34±57.74s,12min跑成绩为3405.26±304.35m,beep test完成距离为2300.00±288.03m;女子越野滑雪运动员对应的各项指标均显着低于男子运动员(p<0.01,p<0.01,p<0.01,p<0.01),专项VO2peak为52.12±3.93ml/kg/min,3000m跑成绩为711.94±45.38s,12min跑成绩为3063.43±181.99m,beep test完成距离为1766.86±228.44m。(2)总体样本中,三种间接场地测试手段的成绩与专项VO2peak的相对值与绝对值之间均呈显着高度相关性(|r|=0.744~0.839)。其中,3000m跑成绩与VO2peak相对值之间的r=-0.778,p=0.000。Beep test的完成距离与VO2peak相对值的r=0.839,p=0.000,完成趟数与VO2peak相对值的r=0.839,p=0.000,最快速度与VO2peak相对值的r=0.818,p=0.000。12min跑距离与VO2peak实测值的r=0.774,p=0.000。不同场地测试成绩之间同样具有高度的相关性(|r|=0.955~0.990)。其中3000m跑成绩与Beep test完成的距离的r为-0.978,p=0.000,与beep test完成趟数的r为-0.978,p=0.000,与Beep test最快速度的r为-0.969,p=0.000,与12min跑距离的r为-0.990。12min跑与beep test完成距离的r为0.971,p=0.000,与beep test完成趟数的r为0.971,p=0.000,与beep test最快速度的r为0.955,p=0.000。(3)通过3000m跑预测专项VO2peak的最佳模型为VO2peak=97.651-0.055*3000m跑成绩-6.398*性别(R2=0.749,F=101.429,P=0.000)。通过12min跑预测专项VO2pea k的最佳模型为VO2peak=41.754+0.009*12min跑成绩-7.211*性别-0.516*BMI(R2=0.759,F=70.343,P=0.000)。通过beep test预测专项VO2peak的最佳模型为VO2peak=36.940+0.011*beep test完成距离-4.379*性别(男=0,女=1)(R2=0.748,F=100.879,P=0.000)。(4)通过三种场地测试所获得的VO2peak预测值与VO2peak实测值之间的差值3000m跑为-0.02±3.41ml/kg/min,12min跑为-0.78±3.36ml/kg/min,beep test为-0.11±3.42 ml/kg/min。通过三种场地测试所获得的VO2peak预测值均与VO2peak实测值之间均呈现高度相关性(3000m跑:r=0.865,P<0.01;12min跑:r=0.871,P<0.01;beep test:r=0.865,P<0.01);三种场地测试所获得的VO2peak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的95%一致性区间分别为3000m跑:-6.70~6.70ml/kg/min,12min跑:-5.80~7.40 ml/kg/min,beep test:-6.6~6.8ml/kg/min。研究结论:(1)3000m跑、12min跑和beep test对评价越野滑雪运动员的专项有氧能力均具有良好的效度水平,可能与训练经历有关。(2)从预测变量来看,3000m跑和beep test的应用性优于12min跑。(3)需要延伸开展通过一般场地测试手段预测专项运动表现的效度研究。
徐文凤[4](2020)在《20米折返跑测量高原儿童青少年心肺耐力的效度及西藏儿童青少年心肺耐力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心肺耐力是儿童青少年体质与健康评价的核心要素,由于心肺耐力测试要求高,西藏原有科研条件有限,客观测量数据来分析西藏儿童青少年心肺耐力的研究较少。科学准确的测量西藏儿童青少年心肺耐力,为研究儿童青少年在高原环境下健康生长提供有价值的科学证据。本研究旨在探讨20米折返跑在高原地区测量儿童青少年心肺耐力的科学性、可行性;采用实测方法了解并掌握西藏儿童青少年心肺耐力;分析体质、行为方式等因素对西藏儿童青少年心肺耐力的影响。研究方法以拉萨市70名1115岁儿童青少年为研究对象,进行20米折返跑和功率车逐级递增负荷测试,检验20米折返跑测量高原儿童青少年心肺耐力的有效性。采用配额抽样法,抽取拉萨市918岁在校学生共1644人为研究对象,进行儿童青少年心肺耐力研究。所有受试者分别进行20米折返跑、体质与健康测试,以及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问卷调查。采用Spss23.0进行统分析,采用频数、百分比、均值±标准差进行描述性统计,皮尔逊相关分析和偏相关分析用于相关性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卡方检验用于检验组间差异,线性回归分析用于分析儿童青少年心肺耐力的相关因素,p<0.05认为有显着性差异。研究结果1.效度试验中,20米折返跑推测最大摄氧量为39.2ml/kg·min,功率车逐级递增负荷试验测试的最大摄氧量为40.1 ml/kg·min,两种测试方法的相关系数为r=0.658。2.20米折返跑测试西藏儿童青少年VO2max均值为39.8 ml/kg·min。其中男生(41.8 ml/kg·min)高于女生(37.9 ml/kg·min);藏族儿童青少年(40.2ml/kg·min)高于汉族(38.7 ml/kg·min)。随年龄增长,西藏儿童青少年的VO2max持续下降。3.社会人口学因素中,性别、年龄、民族与西藏儿童青少年心肺耐力各指标存在显着性相关。4.生理指标中,静息心率和血氧饱和度与20米折返跑Laps、MAS和VO2max呈负相关;血红蛋白含量与20米折返跑Laps和MAS呈正相关。5.身体素质指标中,50米跑和立定跳远成绩对20米折返跑Laps、MAS和VO2max的影响有显着性,其中50米跑时间的影响程度最高。6.控制社会人口学因素后,肺活量与心肺耐力指标呈显着正相关。7.身体形态指标分析显示,骨骼肌质量、体重、体脂率、身高对VO2max有显着主效应。8.每周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时间与心肺耐力指标呈显着正相关;上学日和周末久坐行为时间与心肺耐力指标相关性不显着。9.生活满意度、父亲职业趋近于体力劳动者与心肺耐力呈显着正相关。结论1.20米折返跑可以作为在高原地区测量儿童青少年心肺耐力的有效方法。2.西藏儿童青少年的CRF低于平原地区和全球平均水平。3.血红蛋白含量、肺活量、立定跳远成绩、骨骼肌质量、每周中高强度身体活动累计时间与CRF呈显着正相关,体脂率、50米跑时间与CRF呈显着负相关。
高伟栋,郑盼盼[5](2019)在《跳绳运动作为评估青少年心肺功能的可行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探索以跳绳运动作为评估青少年心肺功能(最大摄氧量)间接测试方法的可行性,并建立推算最大摄氧量的回归方程,旨在为青少年体质测试研究提供新的参考方法和依据。研究方法:研究共招募58名初中生(年龄13.8±1.1岁),分别进行3min跳绳测试和最大摄氧量测试。根据跳绳运动中(第15s、30s、45s、60s、120s和160s)和恢复期(第15s、20s、60s、120s和160s)的心率数据,以及其他相关自变量(性别、BMI、体脂百分比、MVPA等),与直接测得的最大摄氧量做相关分析,并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推算出基于跳绳运动来预测最大摄氧量的方程。研究结果:3min跳绳结束后恢复期的第15s和20s心率与最大摄氧量有高度相关性,并得到相关推算方程为:VO2max (ml·kg-1·min-1)=70.422+(7.542*性别)+(0.126*MVPA)-(0.470*BMI)-(0.167*20s PHR)。研究结论:本研究证实了利用跳绳运动作为间接测试方式来预测初中生最大摄氧量的可行性,并基本建立有效的VO2max预测回归方程。研究为青少年群体中间接推测最大摄氧量的测试方法提供了一种新的探索方向。
王翔宇[6](2019)在《递增蹲起对大学生心肺耐力评价的可行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最大摄氧量是心肺耐力的评价指标,有直接和间接两种测量方法。直接测量法最准确,但需要特定且笨重的仪器,不易推广。现存的间接测量法多需要生理指标测试仪器,并且需要团队配合完成,仍不够简便。本研究拟设计一种应用递增蹲起运动评价大学生心肺功能的方法,并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为该方法后续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该测试方法可以使个体在不需要生理指标测试仪器,不受场地大小的限制的情况下随时评测自己心肺耐力水平,提高大学生心肺耐力测试的主动性,使其了解自己心肺适能的状况,促进其运动参与,为全民健身和个人的终身体育奠定基础。研究方法与对象:在山东师范大学长清湖校区,采用海报,电话联系等方式招募到受试者120人,经过问卷筛选,有101人(男性50,女性51)符合纳入标准;受试者随机接受了递增负荷的蹲起运动试验及应用功率自行车的YMCA心肺耐力测试;对男女受试者身体形态指标、运动指标进行差异分析;对蹲起次数和相对最大摄氧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共有88名受试者(男性42,女性46)完成上述两项测试;两性受试者的身体形态指标存在显着差异;两性受试者的运动指标不存在显着差异;男性、女性和总体受试者的蹲起次数和相对最大摄氧量的相关性显着(男性:r=0.613,p<0.01;女性:r=0.488,p<0.01;总体:r=0.537,p<0.01;)。结论:应用递增蹲起运动评价大学生的心肺耐力水平有一定的可行性。
朱成东[7](2018)在《通过运动后心率恢复评价男子大学生有氧能力方法研究》文中指出有氧能力是身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生增进体质、促进健康的重要基础。发展有氧运动有利于大学生身体素质的整体提高以及体质健康的巩固与提升。我国《全民健身指南》将有氧能力的权重定为40%,居所有身体素质的首位。研究目的:本研究目的在于建立一种有氧能力评价方法,其与最大摄氧量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可以准确、有效的评价有氧能力;评价结果可以用于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运动强度的监控,有利于学校体育的开展;评价结果可以及时用于指导日常体育锻炼,促进锻炼的长期开展、培养锻炼习惯。便于学生自主评价、促进自我锻炼。研究方法:本研究借鉴竞技体育研究成果,结合运动训练学及运动生理学理论,采用文献法、访谈法、实验法、调查法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共包括三个部分:研究一:采用文献法和Meta分析法。按照排除方案及纳入标准,共采用8项研究进行Meta分析,发现耐力运动可提高运动后心率恢复水平(WMD=2.08,95%CI:0.983.19,P<0.00001),运动后心率恢复与有氧能力存在较高的相关性,且存在较为可靠的再现性,可以作为评价有氧能力的指标。研究二:通过文献法、访谈法、实验法,对86名非体育专业在校大学男生进行运动后心率恢复与最大摄氧量的回归研究,并进行相同样本的86人重测实验和不同样本的52人重测实验。共得到8组回归方程,经检验及优化最终得到2000m、100m*3两种运动后心率恢复与最大摄氧量绝对值回归方程,两个方程均可独立作为评价大学生有氧能力的方法,具体如下:(1)2000m方程:(L/min)?最大摄氧量(绝对值)=(3171.812+1040.641*身高+32.957*体重-24.018*年龄+25.916*BMI-377.753*t2000m+1.077*HRmax-5.590*HRR1-9.112*ΔHRR2+1.321*ΔHRR3-17.139*ΔHRR4+19.685*ΔHRR5)/1000(2)100m*3方程:(L/min)?最大摄氧量(绝对值)=(6688.822-117.724*HRmax-24.228*HRR1-16.888*HRR2+83.822*HRR3+98.891*ΔHRR4-11.496*ΔHRR5)/1000(注:T2000=2000m跑时间、HRmax=最大心率、HRR1=运动后第1分钟心率恢复、ΔHRR1=第1分钟即刻心率,15对应1-5分钟)研究三:通过文献法、实验法、调查法,结合运动后心率恢复方程研究结果,制定有氧能力发展方案,通过教学实验检验研究成果。将30名非体育专业在校大学生随机编入实验组、对照组、空白组,每组10人,进行6周的有氧能力锻炼,包括体育课及课外体育活动的监控。对最大摄氧量进行单因素独立方差分析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及空白组具有显着性差异,F(2,18)=7.328,(p=0.001,η2=0.435)。结果表明该有氧能力方案可以有效改善大学生有氧能力,提高其最大摄氧量。研究结论:1.运动后心率恢复与有氧耐力、最大摄氧量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可以作为评价有氧能力的指标。2.利用2000m跑、100m*3跑两种运动后1-5 min心率恢复指标构建的回归方程可以有效预测最大摄氧量,评价大学生有氧能力,具有可靠的信度及效度。3.以运动后心率恢复为指导的有氧能力发展方案可显着提高大学生有氧能力,改善耐力素质水平,培养学生自主锻炼意识。4.本文提出的以体育课外作业作为监控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式可以有效改善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质量,有利于有效锻炼的开展。
李楠楠[8](2017)在《推测青少年最大摄氧量回归方程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最大摄氧量是对心肺功能进行评价的重要指标,心肺功能的评价在青少年体质健康评价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青少年正处于发育时期,他们的体质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国家研究的重要问题。以往对最大摄氧量的众多研究中,涉及最多的是最大摄氧的测试方法以及推测中老年人的最大摄氧量回归方程的研究。关于通过直接测试方法推测出最大摄氧量回归方程的研究,特别是针对青少年的最大摄氧量回归方程的建立的研究甚少。因此,本研究基于前人的一些研究成果,选择用功率自行车直接测试法,建立了最大摄氧量的回归方程,为建立科学的、简便易行的评价青少年心肺功能的方法提供依据,为青少年体质评估和科学健身提供理论基础。研究方法:本研究随机选取12-14周岁青少年200名。本研究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阶段将200名受试者都进行身高、体重等静态指标的测量,在功率车上进行递增负荷实验并结合气体分析直接测出最大摄氧量和最大心率、负荷量等指标,对这些指标进行描述性统计;然后随机抽取150名受试者的数据,尝试加入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身体质量指数为自变量建立推测最大摄氧量的回归方程。第二阶段再将剩余50名受试者设作检验组,用于检验评估预测模型的预测效果。研究结果:(1)把最大摄氧量与年龄、性别和所测得的静态指标以及递增负荷中的安静心率、力竭心率、最大心率、负荷量等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可知,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身体质量指数以及安静心率、力竭心率、最大心率、负荷量这几个指标和最大摄氧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是性别r=0.492(p<0.01),年龄r=0.211(p=0.01),身高r=0.591(p<0.01),体重r=0.662(p<0.01),身体质量指数r=0.488(p<0.01),安静心率r=0.013(p>0.05),力竭心率r=0.198(p<0.05),最大心率r=0.240(p<0.01),负荷量r=0.754(p<0.01),由此得出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身体质量指数、力竭心率以及最大心率、负荷量与最大摄氧量相关具有高度显着性。(2)选择最大摄氧量为因变量,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身体质量指数、力竭心率、最大心率、负荷量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在这些指标中,性别、体重、身体质量指数、最大心率、负荷量五个指标进入回归方程,从而推测出青少年最大摄氧量的回归模型。(3)回代检验最大摄氧量实测值与预测值之间的相关系数等于0.983,显着性水平为0.000,明显小于0.01相关具有显着性,说明两者之间有明显的伴随关系。研究结论:本文建立的推测最大摄氧量的回归方程如下:最大摄氧量=-0.784+0.009*负荷量+0.021*体重+0.229*性别+0.004*最大心率+(-0.027)*BMI(R=0.884,R2=0.781,SEE=0.205,性别用代码表示:男=0,女=1)该方程推测出的最大摄氧量效果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陈嵘,王健,杨红春[9](2014)在《四种运动负荷试验评价运动心肺功能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实验法研究库珀12分钟跑、20米往返跑、PWC170机能试验和二次负荷试验与V觯O2max的相关性和应用以上四种方法预测V觯O2max的差异性,探讨运动心肺功能预测方法的评价效度。研究结果表明,20米往返跑和库珀12分钟跑成绩与V觯O2max相对值和绝对值的相关性优于PWC170机能试验和二次负荷试验;以20米往返跑和库珀12分钟跑成绩推测V觯O2max的误差明显小于PWC170机能试验和二次负荷试验。
陈伟[10](2014)在《大学男生1000m跑生理生化指标特征及其与PWC170关联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1000米跑是目前国内学生体质监测时的重要测试项目之一,本研究通过测试大学男生1000米跑时生理生化指标,并了解这些指标与PWC170的关联,试图解析大学男生1000米跑时的能量代谢特征,为相关部门制定体质监测政策提供实验依据。对象与方法本研究的测试对象为就读于南京师范大学的31名男生。进行1000m跑测试,记录成绩,并在跑前静止状态和跑完即刻进行血乳酸检测。1000m跑全程中受试者佩戴存储式心率带,记录整个过程中的心率变化。一周后,相同的人员进行下一阶段实验,受试者参加PWC170机能试验,并记录相关数据。通过采集以上相关数据,分别分析所有受试者1000m跑的成绩分布状况;1000m跑中受试者运动前后血乳酸变化,并据此推断1000m跑的运动强度;分析1000m跑中心率动态变化、运动中心率分布区间及心率储备、最高心率范围等;测试PWC1-值,并描述其分布状况(绝对值与相对值);最后将不同组别1000m跑成绩的PWC170值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1.所有受试者在1000m跑中血乳酸明显升高,运动前平均值达到3.97±2.19mmol/L,运动后即刻血乳酸平均值达到12.92±4.24mmol/L。2.所有受试者在1000m跑中,心率随着运动的开始逐渐升高。0到2分钟之间上升最快,心率变化在90-160次/分之间;2分至3分之间上升减缓,心率变化在160-180次/分之间;3分钟之后基本达到最高水平,并维持一段时间直至运动结束。运动过程中受试者的平均心率达到154次/分,心率的分布区间大部分时间处在140次/分以上。3.根据卡沃宁公式和目标心率计算公式,分别计算出1000m跑运动强度为76.21%和84.52%,但是根据实际测试情况,同时结合本人及中长跑爱好者亲身体验,加上受试者自身的感觉等,认为220-年龄公式计算的运动强度更为合理。1000m跑对于大学生来说属于大强度运动。4.所有受试者的PWC17。值测试过程都符合实验标准,测试结果有效。31名受试者PWC170的绝对值平均值为1193.94±152.05kg. m/min,相对值的平均值为16.98±2.70kg. m/min. kg。略高于男性PWC170平均值1060kg. m/min,但低于运动员的PWC170平均值1520kg. m/min。5.1000m跑成绩与与PWC170值、运动后血乳酸变化、运动中心率之间的相关性均不明显。6.1000m跑成绩良好组PWC170值优于及格组和不及格组,且之间存在显着差异。研究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得出以下结论:1.受试者在1000m跑后血乳酸明显升高,提示运动过程中糖酵解供能系统参与了能量代谢。2.受试者在1000米跑过程中心率随着运动的开始逐渐升高,大多处于140次/分以上,部分时间达到了该年龄段的预测最大心率。3.根据公式推算,1000米跑对于本研究的受试者来说属于大强度运动。4.1000m跑成绩与运动中其他各指标之间相关性均不明显,但1000m成绩较好者的PWC170值较高。5.PWC170实验结果表明,1000m跑成绩良好组PWC170值优于及格组和不及格组,提示1000米跑项目与有氧耐力存在一定的关联。由于本实验条件所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仍需进一步研究予以证明。
二、中学生PWC_(170)和VO_2max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学生PWC_(170)和VO_2max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3)越野滑雪运动员专项有氧能力预测手段的效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越野滑雪项目发展概况及研究现状 |
1.2 越野滑雪项目的代谢特征 |
1.3 越野滑雪运动员的有氧能力 |
1.4 不同人群有氧能力场地测试方法 |
1.4.1 运动人群场地测试手段 |
1.4.2 普通人群场地测试手段 |
1.4.3 越野滑雪运动员专项有氧能力测试手段 |
1.5 文献述评及问题的提出 |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实验法 |
2.2.3 数据统计法 |
2.3 研究重点 |
2.4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场地测试手段表现和专项场地有氧能力的测试结果 |
3.2 场地测试手段和专项V0_2peak实测结果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3.3 场地测试手段预测专项V0_2peak最佳模型的建立 |
3.3.1 3000m跑回归模型的建立 |
3.3.2 12min跑回归模型的建立 |
3.3.3 beep test回归模型的建立 |
3.4 V0_2peak预测值与V0_2peak实测值之间的效度检验 |
3.4.1 预测值与实测值差值比较分析 |
3.4.2 预测值与实测值的相关性分析 |
3.4.3 预测值与实测值的一致性分析 |
4 分析 |
4.1 三种场地非专项测试手段的选择理由 |
4.1.1 3000m跑 |
4.1.2 12min跑 |
4.1.3 beep test |
4.2 实际测试成绩的比较分析 |
4.3 预测值与实测值的效度分析 |
4.3.1 越野滑雪运动员的专项VO_2max测试 |
4.3.2 3000m跑 |
4.3.3 12min跑 |
4.3.4 beep test |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心肺运动试验知情同意书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4)20米折返跑测量高原儿童青少年心肺耐力的效度及西藏儿童青少年心肺耐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心肺耐力定义 |
2.2 心肺耐力的测试方法 |
2.2.1 直接测试法 |
2.2.2 间接测试法 |
2.3 心肺耐力的影响因素 |
2.3.1 遗传因素与运动训练 |
2.3.2 性别和年龄 |
2.3.3 营养和身体发育水平 |
2.3.4 身体活动 |
2.4 儿童青少年心肺耐力研究现状 |
2.4.1 国内研究现状 |
2.4.2 国外研究现状 |
2.5 20 米折返跑测试心肺耐力的研究进展 |
2.5.1 20 米折返跑起源 |
2.5.2 20 米折返跑测试最大摄氧量的相关性研究 |
2.6 西藏儿童青少年研究现状 |
2.6.1 西藏儿童青少年体质研究现状 |
2.6.2 西藏儿童青少年心肺耐力研究现状 |
2.7 小结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1.1 效度试验 |
3.1.2 西藏儿童青少年心肺耐力研究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测试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3.2.5 技术路线图 |
4 研究结果 |
4.1 20 米折返跑测量最大摄氧量的效度 |
4.1.1 受试者基本特征 |
4.1.2 20 米折返跑结果 |
4.1.3 逐级递增负荷试验结果 |
4.1.4 两种方法测量最大摄氧量的相关性 |
4.2 西藏儿童青少年心肺耐力水平 |
4.2.1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
4.2.2 西藏儿童青少年心肺耐力状况 |
4.3 影响儿童青少年心肺耐力的因素分析 |
4.3.1 影响心肺耐力水平的社会人口学因素 |
4.3.2 影响心肺耐力水平的生理指标因素 |
4.3.3 影响心肺耐力水平的体质指标因素 |
4.3.4 影响心肺耐力水平的身体活动因素 |
4.3.5 影响心肺耐力水平的久坐行为因素 |
4.3.6 影响心肺耐力水平的家庭相关因素 |
5 讨论与分析 |
5.1 高原环境下20米折返跑测量儿童青少年心肺耐力的科学性 |
5.1.1 有效性 |
5.1.2 可行性 |
5.2 西藏儿童青少年心肺耐力现状分析 |
5.2.1 心肺耐力总体水平 |
5.2.2 心肺耐力水平的民族差异分析 |
5.2.3 心肺耐力水平的年龄变化趋势分析 |
5.3 不同因素对西藏儿童青少年心肺耐力水平的影响 |
5.3.1 生理指标因素 |
5.3.2 体质指标因素 |
5.3.3 身体活动和久坐行为因素 |
5.3.4 家庭相关因素 |
6 结论 |
7 创新与局限 |
7.1 创新点 |
7.2 局限性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5)跳绳运动作为评估青少年心肺功能的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前 言 |
1 研究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跳绳测试标准 |
1.3 最大摄氧量测试标准 |
1.4 测试过程 |
1.5 统计分析 |
2 结 果 |
3 分析与讨论 |
4 不足与展望 |
(6)递增蹲起对大学生心肺耐力评价的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1 心肺耐力 |
2 心肺耐力的评价指标 |
2.1 最大摄氧量 |
2.2 峰值摄氧量 |
2.3 乳酸阈 |
3 最大摄氧量的测试方法 |
3.1 直接测试法 |
3.2 间接测试法 |
4 小结 |
三、论文总体设计 |
1 研究内容及目标 |
2 研究假设 |
3 研究方法 |
3.1 文献研究法 |
3.2 问卷调查法 |
3.3 实验法 |
4 实验设计 |
4.1 受试者 |
4.2 身体形态指标测量 |
4.3 心肺功能运动实验 |
4.4 蹲起试验 |
4.5 试验数据处理 |
4.6 研究路线图 |
四、结果 |
1 受试者形态基本特征 |
2 受试者运动试验数据的基本特征 |
3 相关分析 |
3.1 相关性分析 |
3.2 个别指标间的偏相关分析 |
3.3 身高腿长因素 |
4 可行性分析 |
5 本研究区别于其他研究的特色 |
5.1 普适性 |
5.2 递增蹲起 |
5.3 使用蹲起次数 |
五、讨论 |
1 实验完成情况 |
2 受试者身体形态和运动数据差异 |
3 相关性 |
4 测试过程中的限制因素 |
5 类似测试比较 |
六、结论与建议 |
1 结论 |
2 下一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附录D |
(7)通过运动后心率恢复评价男子大学生有氧能力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研究基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依据 |
1.2.1 思想基础 |
1.2.2 政策基础 |
1.2.3 理论基础 |
2 研究总体设计 |
2.1 选题依据 |
2.1.1 选择有氧能力的依据 |
2.1.2 选择大学生群体的依据 |
2.2 研究目的 |
2.2.1 制定新有氧能力评价方法 |
2.2.2 构建运动后心率恢复评价有氧能力的理论基础 |
2.2.3 制定运动后心率恢复有氧能力回归方程 |
2.2.4 检验运动后心率恢复方程的效果及应用情况 |
3 文献综述 |
3.1 有氧能力的释义 |
3.2 有氧能力的评估方法与指标 |
3.2.1 最大摄氧量直接测试 |
3.2.2 无氧阈测试 |
3.2.3 血红蛋白 |
3.2.4 最大摄氧量间接测试 |
3.2.5 哈佛台阶测试 |
3.2.6 12分钟跑 |
3.2.7 20米折返跑 |
3.3 新方法的探究 |
3.4 名词界定 |
4 研究的技术路线 |
5 运动后心率恢复有氧能力评价方法的理论研究 |
5.1 运动对运动后心率恢复影响的Meta研究 |
5.1.1 研究方法 |
5.1.2 Meta分析的筛选与纳入 |
5.1.3 Meta分析结果与讨论 |
5.1.4 小结 |
5.2 运动后心率恢复与最大摄氧量的关系研究 |
5.2.1 运动后心率恢复作为最大摄氧量测量工具的理论基础 |
5.2.2 运动后心率恢复的研究意义 |
5.2.3 小结 |
5.3 运动后心率恢复与最大摄氧量的相关性研究 |
5.3.1 实验对象 |
5.3.2 研究方法 |
5.3.3 研究结果 |
5.3.4 讨论与分析 |
5.3.5 小结 |
6 运动后心率恢复有氧能力评价方法的实验研究 |
6.1 运动后心率恢复测试方式及负荷研究 |
6.1.1 研究背景 |
6.1.2 研究方法 |
6.1.3 测试方案的制定 |
6.1.4 研究结果 |
6.2 运动后心率恢复与有氧能力的回归研究 |
6.2.1 实验对象 |
6.2.2 实验方案 |
6.2.3 统计方法 |
6.2.4 心率恢复与最大摄氧量的回归研究 |
6.2.5 分析与讨论 |
6.3 运动后心率恢复预测模型的实测检验 |
6.3.1 运动后心率恢复预测模型的重测研究 |
6.3.2 运动后心率恢复预测模型的效度研究 |
7 运动后心率恢复方程在学校体育中的应用研究 |
7.1 研究背景 |
7.2 研究方案 |
7.2.1 教学计划制定原则 |
7.2.2 教学目标 |
7.2.3 运动强度制定 |
7.2.4 课程安排 |
7.2.5 有氧能力发展方式框架 |
7.3 运动后心率恢复方程教学示例及教学效果检验研究 |
7.3.1 实验对象 |
7.3.2 研究方法 |
7.3.3 结果与分析 |
7.4 小结 |
8 全文总结 |
8.1 研究结论 |
8.2 创新之处 |
8.3 局限与展望 |
8.3.1 研究局限 |
8.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8)推测青少年最大摄氧量回归方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最大摄氧量概念 |
2.2 推测最大摄氧量的意义 |
2.3 最大摄氧量的测试方法 |
2.3.1 场地测试 |
2.3.2 台阶测试 |
2.3.3 跑台测试 |
2.3.4 功率车测试 |
2.4 功率车推测最大摄氧量常用方法 |
2.4.1 直接测试法 |
2.4.2 间接测试法 |
2.5 影响最大摄氧量的因素 |
2.5.1 年龄、性别因素 |
2.5.2 体型大小 |
2.5.3 遗传因素 |
2.5.4 训练因素 |
2.5.5 海拔高度 |
2.5.6 心率与最大摄氧量之间的关系 |
2.5.7 测试误差 |
2.6 小结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实验设计 |
3.2.2 实验流程图 |
3.2.3 主要指标测试方法 |
3.3 数据处理 |
4 研究结果 |
4.1 推测最大摄氧量最优回归方程的建立 |
4.1.1 自变量的选择 |
4.1.2 最优回归方程的建立 |
4.2 回代检验 |
4.3 误差检验 |
5 讨论与分析 |
5.1 建立最大摄氧量推算方程的指标选择 |
5.2 回归模型推测最大摄氧量的分析 |
5.3 误差分析 |
6 结论 |
7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1 |
附件2 |
(9)四种运动负荷试验评价运动心肺功能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研究对象 |
1.2研究设计与方法 |
1.3统计分析 |
2结果 |
3讨论 |
4总结 |
(10)大学男生1000m跑生理生化指标特征及其与PWC170关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中长跑的起源与发展 |
1.2 我国学校1000米跑的来源与发展 |
1.3 学校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跑的测试应用与要求 |
1.4 1000米、800米跑究竟能不能反映学生的有氧耐力水平 |
1.5 中跑运动机体内能量代谢的特点 |
1.6 中跑运动时机体生理指标——血乳酸 |
1.6.1 血乳酸 |
1.6.2 安静状态下的血乳酸水平 |
1.6.3 运动时血乳酸的生成机制 |
1.6.4 运动后的血乳酸及体内血乳酸的清除 |
1.6.5 血乳酸对有氧/无氧运动的影响 |
1.6.6 血乳酸与运动强度 |
1.6.7 乳酸阈 |
1.7 中跑运动时机体生理指标——心率 |
1.7.1 心率 |
1.7.2 运动时的心率变化规律 |
1.7.3 心率与运动强度 |
1.8 有氧耐力的测定与PWC_(170) |
1.9 本文研究的出发点及目的意义 |
2 实验对象与方法 |
2.1 实验对象 |
2.2 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实验法 |
2.2.2.1 实验时间与地点 |
2.2.2.2 实验设计 |
2.2.3 数理统计法 |
3 实验结果 |
3.1 受试者的基本生理指标 |
3.2 受试者1000m跑成绩分布 |
3.3 受试者运动前后血乳酸值 |
3.4 受试者1000米全程心率动态变化 |
3.4.1 受试者1000m跑运动中心率分布区间 |
3.5 受试者1000m跑最高心率分布状况 |
3.6 受试者1000米跑心率储备与运动强度 |
3.7 PWC_(170)试验中的心率变化 |
3.8 受试者PWC_(170)值及分布情况 |
3.8.1 PWC_(170)绝对值分布情况 |
3.8.2 PWC_(170)相对值分布情况 |
3.9 1000m跑成绩与运动中各项指标的关系 |
3.9.1 不同组别1000m跑成绩的PWC_(170) 值比较 |
4 分析与讨论 |
4.1 关于受试者1000米成绩分布讨论分析 |
4.2 关于受试者运动前后血乳酸值变化情况分析 |
4.3 关于受试者1000米跑心率变化讨论分析 |
4.4 关于受试者1000米跑心率与运动强度的讨论分析 |
4.5 关于受试者PWC_(170)值及分布情况分析 |
4.6 分析讨论PWC_(170)测定有氧耐力的意义 |
5 结论 |
6 本文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中学生PWC_(170)和VO_2max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普通大学生身体活动与最大摄氧量关系研究[D]. 刘祥茂.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2]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最大摄氧量的估测方法研究[D]. 蒋浩楠. 西南大学, 2021
- [3]越野滑雪运动员专项有氧能力预测手段的效度研究[D]. 王阳.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4]20米折返跑测量高原儿童青少年心肺耐力的效度及西藏儿童青少年心肺耐力研究[D]. 徐文凤.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 2020(08)
- [5]跳绳运动作为评估青少年心肺功能的可行性研究[J]. 高伟栋,郑盼盼. 浙江体育科学, 2019(06)
- [6]递增蹲起对大学生心肺耐力评价的可行性研究[D]. 王翔宇.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2)
- [7]通过运动后心率恢复评价男子大学生有氧能力方法研究[D]. 朱成东. 辽宁师范大学, 2018(01)
- [8]推测青少年最大摄氧量回归方程的研究[D]. 李楠楠. 山东体育学院, 2017(02)
- [9]四种运动负荷试验评价运动心肺功能比较研究[J]. 陈嵘,王健,杨红春.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14(09)
- [10]大学男生1000m跑生理生化指标特征及其与PWC170关联的研究[D]. 陈伟. 南京师范大学, 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