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HPLC法测定肝炎灵注射液中苦参碱的含量(论文文献综述)
刘军玲[1](2011)在《复方苦参注射液含量测定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复方苦参碱注射液中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的总量。方法采用氨基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无水乙醇-3%磷酸溶液(80∶10∶1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20 nm,HPLC法测定复方苦参注射液中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的总量。结果 HPLC测得苦参碱进样量在0.195 66~2.348 16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4),氧化苦参碱进样量在0.375 84~4.510 08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平均回收率为97.3%,RSD为1.0%。结论该法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控制复方苦参碱注射液的质量。
贺敏,裘福荣,高成璐,陈琴,杨淑娟,孙怡婕,蒋健[2](2010)在《肝炎灵注射液在健康人体的药代动力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肝炎灵注射液在健康成年志愿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12例健康受试者(男女各半)肌肉注射肝炎灵注射液2 mL,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苦参碱血药浓度。用DAS Ver 2.0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苦参碱的药代动力学特点符合二房室模型,平均t1/2z为(7.5±1.4)h,CLz/F为(17±4)L/h,Tmax为0.5(0.33,4)h,AUC0-t为(2087±525)μg.L-1.h,AUC0-∞为(2131±541)μg.L-1.h,Vz/F为(185±47)L,Cmax为(235±63)μg/L;女性t1/2z为(7.1±2.0)h,CLz/F为(15±4)L/h,Tmax为0.75(0.33,4)h,AUC0-t为(2396±524)μg.L-1.h,AUC0-∞为(2456±549)μg.L-1.h,Vz/F为(149±31)L,Cmax为(263±76)μg/L;男性t1/2z为(7.8±0.6)h,CLz/F为(20±3)L/h,Tmax为0.5(0.33,1)h,AUC0-t为(1816±322)μg.L-1.h,AUC0-∞为(1778±322)μg.L-1.h,Vz/F为(222±27)L,Cmax为(208±31)μg/L;AUC,Vz/F,CLz/F药动学参数在性别间有差异(P<0.05)。结论:肝炎灵注射液AUC,Vz/F,CLz/F药动学参数存在性别差异。
何晓艳[3](2010)在《肝炎灵注射液不良反应物质基础研究与品种质量提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目的阐明肝炎灵不良反应物质基础,指导工艺改进,全面提高肝炎灵注射液的质量标准,为临床提供安全高效的中药产品奠定基础。二、方法1.建立肝炎灵注射液主要不良反应--呕吐反应动物评价模型2.利用柱色谱分离技术,将山豆根提取物经大孔吸附树脂柱层析,分为生物碱部分、黄酮部分、皂苷部分及其它几个部分;将各个部分采用呕吐反应动物模型进行致呕试验,从而确定不良反应部位及可能成分类别;根据不良反应部位极性、酸碱性大小,采用色谱分离技术进一步分离纯化,并以呕吐反应动物模型进行不良反应评价,从而确定毒性组分;应用TLC、柱色谱、HPLC-DAD及LC-MS-MS等技术结合NMR,分析不良反应可能化学成分。3.采用柱色谱技术去除已定位的毒性组分,设计肝炎灵注射液生产新工艺。4.应用急性肝损伤模型,建立肝炎灵注射液生物活性测定方法;应用呕吐反应动物评价模型,建立肝炎灵注射液不良反应评价方法。三、结果1.建立了肝炎灵注射液致呕吐反应动物模型,确定肝炎灵注射液(原制剂)鸽子致呕给药剂量为1.0ml/Kg,家猫致呕给药剂量为3.0ml/Kg。2.确定了肝炎灵注射液不良反应主要物质基础是生物碱部位中极性、酸性均较小的生物碱,他们与主要生物碱对鸽子致呕吐反应协同增效。3.建立了肝炎灵注射液脱毒新工艺。4.建立了肝炎灵注射液生物活性测定方法及不良反应评价方法,大幅提高了产品质量。四、结论利用毒性导向技术确定了肝炎灵注射液不良反应主要物质基础,建立了新的制备方法,完善了质量控制体系,形成了产品技术壁垒,同时指明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尹龙萍[4](2007)在《中药山豆根降酶护肝活性部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由山豆根制备的肝炎灵注射液,对慢性活动性肝炎的降酶、转阴疗效显着,毒性小、安全性好,与同类药物相比具有一定的优越性,被临床上推荐为治疗慢性肝炎的首选药物。肝炎灵注射液由山豆根水提液制备而来,以总生物碱含量作为质量控制指标(含总生物碱以苦参碱计,应为标示量的90.0~110.0%),临床使用规格35mg / 2mL。本课题研究目的为基于肝炎灵注射液,进一步优化筛选山豆根降酶护肝的活性部位。参照肝炎灵注射液的生产工艺,得到与注射液基本一致的粗提物。进一步采用硅胶柱色谱分离技术,将粗提物分离为含生物碱和不含生物碱两个部位。结合大鼠CCl4实验性急性肝损伤模型,以反映肝损伤程度最敏感的血清生化酶ALT、AST为考察指标,对两个分离部位进行初步的药效筛选。发现不含生物碱部位能显着降低实验性急性肝损伤大鼠血清中异常升高的ALT、AST水平。实验结果提示现行的以生物碱作为肝炎灵注射液的质量标准值得商榷。基于初步药效筛选的结果,验证和探索山豆根降酶护肝的活性部位。采用水提取醇沉淀法得到山豆根粗多糖部位(沉淀),然后在母液中尽量除去生物碱,得到不含生物碱部位。再次结合大鼠CCl4实验性急性肝损伤模型对两个分离部位进行药效筛选,发现不含生物碱部位和水提醇沉成分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均能显着降低实验性急性肝损伤大鼠异常升高的血清ALT、AST水平,发挥降酶护肝效果。实验结果证实了山豆根不含生物碱部位具有显着的降酶护肝作用,因而提示有效成分很可能不仅仅是生物碱。本实验结果将为进一步分离有效成分,开发高效低毒的降酶护肝药奠定物质基础,同时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蒋珍藕[5](2005)在《苦参碱的提取工艺及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本文综述了近10年来苦参碱的提取工艺和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并对各种提取工艺和测定方法进行了评价。为更好地开发利用苦参碱提供参考。
丁佩兰[6](2004)在《山豆根和苦参化学成分的比较研究》文中认为山豆根和苦参均为豆科槐属植物来源的常用中药,其中山豆根为越南槐Sophora tonkinensis Gapnep. 的干燥根及根茎,苦参为苦参 Sophora flavescensAit.的干燥根。两者药用部位相仿,而且成分相似,都含有喹诺里西啶类生物碱、异戊烯基类黄酮和齐墩果烯型三萜等成分,但两种药材的临床应用却有明显不同,山豆根主要用于治疗咽喉疾病,而苦参主要用于皮肤病和妇科疾病的治疗。另外,在药材的质量标准方面,山豆根和苦参都以苦参碱型生物碱(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或槐定碱)作为定性指标缺乏专属性,且苦参药材仅以含量相对较小的苦参碱为质控指标,不尽合理。为了阐明山豆根和苦参药材的化学组成差异,以完善山豆根和苦参药材的质量标准并为两者药效物质基础的阐明奠定基础,同时也为了寻找新的抗病毒活性成分,以更好地利用槐属药用植物资源,本文采用天然药化和分析化学等手段对山豆根和苦参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地比较研究,建立了其有效部位的 HPLC 指纹图谱,并对不同来源药材的多种有效成分进行了含量测定,同时结合国家“九五”攻关课题的要求对山豆根的化学对照品进行了研究。一、山豆根和苦参的化学成分1、 山豆根的化学成分:采用柱层析和制备薄层色谱等方法从山豆根(Sophora tonkinensis Gapnep.)的生物碱部位分离得到 10 个化合物,从其乙醇提取 物的乙醚萃取部位分离得到 22 个化合物。经波谱学分析以及与对照品比 较的方法,鉴定了其中的 30 个化合物,它们分别是:生物碱类成分(+)- 苦参碱(T1)、(+)-氧化苦参碱(T2)、(+)-槐花醇(T3)、(-)-14β-羟基苦 参碱(T4)、(-)-14β-羟基氧化苦参碱(T5)、(-)-槐果碱(T6)、(-)-5α-羟 基槐果碱(T7)、(-)-金雀花碱(T8)和 (-)-N-甲基金雀花碱(T9),黄酮 类成分山豆根色满二氢黄酮 A(T10)、山豆根色满二氢黄酮 B(T11)、山 豆根色满二氢黄酮 C(T12)、山豆根色满二氢黄酮 D(T13)、山豆根色满 查耳酮 B(T14)、山豆根色满查耳酮 A(T15)、山豆根色满查耳酮 C(T16)、 芒柄花素(T17)、8-甲雷杜辛(T18)和(-)-三叶豆紫檀苷(T19),三萜类 i<WP=7>成分(+)-羽扇豆醇(T20)和(+)-槐花二醇(T21),小分子酚性成分番石榴酸乙酯(T22)、麦芽酚(T23)、香草酸(T24)、对羟基苯甲酸(T25)和咖啡酸十二醇酯(T26)以及大黄素甲醚(T27)、大黄素(T28)、flemichapparin(T29)和β-谷甾醇(T30)。其中化合物 T5、T10、T11、T12、T13、T14 和 T16 为新化合物,化合物 T22、T23、T27 和 T28 为首次由槐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 T17、T18、T24、T25 和 T29 为首次由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2、 苦参的化学成分:采用柱层析和制备薄层色谱等方法从苦参(Sophoraflavescens Ait.)的生物碱部位分离得到 11 个化合物,从其乙醇提取物的乙醚萃取部位分离得到 22 个化合物。经波谱学分析,结合单晶 X-衍射实验,鉴定了其中的 29 个化合物,它们分别是:生物碱类成分(+)-氧化苦参碱(F1)、(+)-别苦参碱(F2)、(-)-9α-羟基苦参碱(F3)、(-)-槐果碱(F4)、(+)-氧化槐果碱(F5)、(+)-莱蔓碱(F6)、(-)-13,14-去氢槐定碱(F7)、(-)-9α-羟基槐果碱(F8)、(+)-12α-羟基槐果碱(F9)和(-)-臭豆碱(F10),黄酮类成分苦参色满二氢黄酮 B(F11)、苦参色满二氢黄酮 C(F12)、苦参色满二氢黄酮 D(F13)、苦参色满二氢黄酮 A(F14)、苦参色满黄酮 A(F15)、苦参色满黄酮 B(F16)、苦参色满黄酮 C(F17)、5-去羟山柰素(F18)、7,4′-二羟基-3′-甲氧基异黄酮(F19)、毛蕊异黄酮(F20)、鹰嘴豆素甲(F21)、大豆素(F22)和芒柄花素(F23),三萜类成分大豆皂醇 B(F24),小分子酚性成分番石榴酸二乙酯(F25)、对羟基苯甲酸乙酯(F26)和麦芽酚(F27)以及大黄酚(F28)和β-谷甾醇(F29)。其中化合物 F9、F11、F12、F13、F15、F16 和 F17 为新化合物,化合物 F25、F27 和 F28 为首次由槐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 F18、F19、F20、F21、F22、F24 和 F26 为首次由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3、 抗病毒活性试验:对实验中分离得到的生物碱类成分进行抗乙肝病毒活性筛选,结果表明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槐花醇、槐果碱、氧化槐果碱、莱蔓碱、9α-羟基苦参碱、13,14-去氢槐定碱、12α-羟基槐果碱和金雀花碱在 0.2μmol/mL 时,臭豆碱在 0.4μmol/mL 时对 HBsAg 的抑制率高于阳性对照拉米呋啶(1.0μmol/mL 时抑制率为 29.6%),其中槐果碱、莱蔓碱和13,14-去氢槐定碱抑制作用较明显,在 0.2μmol/mL 时抑制率均大于 50%。槐果碱在 0.2μmol/mL 时对 HBeAg 亦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制率为 34.6%,和拉米呋啶相当(1.0μmol/mL 时抑制率为 35.4%)。槐果碱、氧化槐果碱、 ii<WP=8>莱蔓碱和 13,14-去氢槐定碱对 HBsAg 和 HBeAg 的抑制率均较目前临床用于治疗乙肝疾病的药物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相应抑制率高,值得深入研究。4、 部分异戊烯基黄酮类化合物的定性检测:采用 HPLC-DAD-MS 的方法对实验中分离得到的部分异戊烯基黄酮类化合物进行了定性检测,发现本人分离得到的具有 2,2-二甲基苯并二氢吡喃环取代的黄酮类?
邓富良,陈新,吴尚辉,黄柏英,邓世林,陈本美,周平[7](2003)在《HPLC法测定肝炎灵注射液中苦参碱的含量》文中认为目的 建立肝炎灵注射液中苦参碱含量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μBondapakTMNH2柱(4.6 mm×300mm,5μm),甲醇-水(15:85)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219 nm,柱温为30℃,进样量20μL。结果 在1.0 μg~500.0μg·mL-1范围内苦参碱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3~100.9%,RSD<2%。结论 该方法简单,快速,重复性好。
黄峥蕊[8](2021)在《基于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中药山豆根质量控制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山豆根(又名广豆根)是豆科植物越南槐(Sophora tonkinensis Gagnep)的干燥根和根茎,为2020版中国药典收录的有毒中药材之一。山豆根性寒味苦,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咽喉肿痛、哮喘、黄疸、过敏性皮炎等。此外,现代药理研究结果表明,山豆根具有显着的抗炎作用。山豆根总生物碱制备的制剂,如肝炎灵注射液(山豆根注射剂),临床上用于治疗慢性肝炎和肝癌的辅助性药物。然而,随着临床广泛应用,关于山豆根毒性的报道也日益增多。其中,报道最多的是神经毒性,其临床表现称为山豆根中毒性脑病,长期使用可造成脑损害,尤其以青少年较多。因此,山豆根引起的安全问题受到广泛关注。本论文以中药山豆根为研究对象,以初步阐明山豆根中生物碱和黄酮类成分对山豆根抗炎活性和神经毒性为目标,利用体外细胞毒和小鼠动物模型,对山豆根提取物、不同组份(生物碱部位、黄酮部位等)和分离得到的主要单体化合物的抗炎活性及其潜在的神经毒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以代表性的生物碱类和黄酮类成分作为指标性成分,对不同产地山豆根药材的特征性指纹图谱及指标性成分含量进行了深入研究,为山豆根的合理应用和质量控制提供详实的参考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分别制备了山豆根的水提物和70%乙醇提取物,并通过小孔树脂(MCI)将70%乙醇提取物分为极性不同的4个组份(SDG-Fr.1-SDG-Fr.4),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对不同组份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发现组份SDG-Fr.2(40%甲醇洗脱部位)为生物碱部位,组份SDG-Fr.4(1 00%甲醇洗脱部位)为黄酮部位。通过脂多糖刺激RAW264.7细胞释放NO抑制的细胞模型,对山豆根提取物、不同组份以及主要的单体成分的抗炎活性进行了评价。发现山豆根中的主要抗炎活性成分是生物碱类成分。此外,通过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模型,对黄酮部位和生物碱部位进行了体内抗炎活性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生物碱部位的抗炎活性较强,进一步确定了山豆根的主要抗炎活性的主要物质基础为生物碱类化合物。通过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毒模型,对山豆根提取物、不同组份以及主要的单体成分进行了神经细胞毒性研究,发现黄酮和生物碱类化合物均具有神经细胞毒性。通过急性毒性动物模型实验,对黄酮部位和生物碱部位进行了毒性比较,发现其生物碱部位的毒性较强,进一步确认了山豆根的主要毒性物质基础为生物碱类化合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山豆根的指纹图谱与指标性成分含量测定相结合的定量指纹图谱研究新方法。通过考察提取方法、溶剂、提取时间、料液比等参数,确定了山豆根的最佳提取条件;通过探索流动相的组成、色谱柱的类型、柱温、流速、检测波长、洗脱梯度等参数,确定了山豆根的最佳色谱分离条件,建立了山豆根的“定量指纹图谱法”。此外,对该方法的线性、定量限、检出限、重复性、稳定性、精密度进行了评估。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重复性好、准确性高、仪器精密度良好,样品在24 h内稳定。通过该定量指纹图谱法,对不同产地山豆根的指纹图谱和10个指标性成分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应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对不同产地的山豆根指纹图谱的相似度进行了对比分析。同时,使用SPSS软件对10个指标性成分含量测定结果进行了聚类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其中15批药材的相似度符合药典要求,为中药山豆根,有3批药材的相似度小于0.9,并非中药山豆根,同时说明了此方法可作为山豆根药材真伪鉴别法;聚类分析结果可以将山豆根药材分为两类。本论文取得的实验数据可为山豆根药材质量控制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梁森林[9](2021)在《山豆根非药用部位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的研究》文中指出为了提高药用植物的利用率,本论文对山豆根非药用部位(茎、叶)的化学成分、抑菌活性、抗氧化活性及酶抑制活性进行研究,以期为山豆根非药用部位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1.采用利用大孔树脂HP20SS、硅胶、MCI-gel、反相C18、葡聚糖凝胶LH-20柱层析,半制备型高效液相及p H区带高速逆流色谱法等方法首次从山豆根非药用部位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到12个化合物。化合物的结构经高分辨质谱、核磁共振数据分析鉴定为:水杨酸(1)、对羟基苯甲酸(2)、木犀草素(3)、8-异戊烯基山萘酚(4)、槲皮素(5)、黄豆苷元(6)、芒柄花素-7-O-葡萄糖苷(7)、刺芒柄花素(8)、鸢尾黄素(9)、金雀异黄素(10)、苦参碱(11)、氧化苦参碱(12),所有化合物均首次从山豆根地上部位分离得到。2.采用高效液相法对山豆根药用部位及非药用部位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山豆根非药用部位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分别为0.2079 mg/g和1.1318 mg/g,均高于药用部位根的苦参碱(0.1065 mg/g)和氧化苦参碱(1.1229 mg/g)的含量。3.通过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羟自由基清除实验及铁离子还原能力测定,对山豆根非药用不同极性萃取部位抗氧化能力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当浓度达到0.2 mg/m L时,二氯甲烷部分和乙酸乙酯部分的DPPH清除率分别为81.41%和81.89%;当浓度达到0.3 mg/m L时,乙酸乙酯部分的羟自由基清除率为76.84%;在铁离子还原能力测定中,当浓度达到10 mg/m L时,二氯甲烷部分的铁离子还原力与Vc相同,乙酸乙酯部分的还原力略低于Vc。4.采用生长速率法,以向日葵核盘菌、西瓜枯萎病菌、香蕉枯萎病4号小种、火龙果溃疡病菌、甘蔗梢腐病菌、白腐盾壳霉菌为供试菌种,对山豆根非药用部位粗提物进行体外抗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山豆根非药用部位粗提物对香蕉枯萎病4号小种和白腐盾壳霉菌抑制率分别为3.58±3.52%和0.76±0.00%。5.用对硝基苯-β-D-吡喃半乳糖苷(PNPG)法对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进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实验,以VC做阳性对照。结果表明,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IC50值分别为3623±454.66mg/L和579.5±70.24mg/L。
袁文琳,黄峥蕊,肖思佳,张卫东,沈云亨[10](2021)在《山豆根黄酮类成分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利用体外细胞毒模型结合模式生物斑马鱼急性毒性模型,筛选和评价山豆根提取物、组分及重要单体成分的细胞毒性及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以期发现山豆根潜在的毒性成分。方法考察山豆根提取物、组分及主要单体成分对人心肌细胞AC16、人正常肝细胞L-02、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和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的毒性,筛选山豆根中具有较强细胞毒性的组分及主要单体成分,评价其对模式生物斑马鱼的急性毒性,计算斑马鱼的最大非致死浓度(maximun non-lethal concentration,MNLC)、10%致死浓度(10%lethal concentration,LC10)和半数致死浓度(half lethal concentration,LC50)。给予山豆根酮(1/9MNLC、1/3MNLC、MNLC、LC10)进行干预,观察斑马鱼器官形态学结构的畸形变化、运动情况的异常变化和死亡数量等毒性表型,计算畸形变化率,并考察斑马鱼肝脏组织病理变化。结果山豆根酮对AC16、L-02、HK-2和SH-SY5Y4细胞均具有较强的细胞毒性;在斑马鱼急性毒性模型中,山豆根酮组斑马鱼毒性明显,主要表现为肝毒性、神经毒性、心血管毒性、肾毒性等,其中肝毒性在各剂量下均表现明显,且肝脏组织病理切片显示山豆根酮可诱发斑马鱼肝脏损伤,表明肝脏可能为山豆根酮的主要毒性靶器官。结论山豆根酮为山豆根潜在的毒性成分之一。
二、HPLC法测定肝炎灵注射液中苦参碱的含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HPLC法测定肝炎灵注射液中苦参碱的含量(论文提纲范文)
(1)复方苦参注射液含量测定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仪器与试药 |
2 方法与结果 |
2.1 色谱条件 |
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2.4 阴性对照溶液的制备 |
2.5 系统适用性试验 |
2.5.1 理论板数 (n) 的测定 |
2.5.2分离度测定 |
2.5.3拖尾因子 |
2.6专属性试验 |
2.7 线性关系的考察 |
2.8 稳定性试验 |
2.9 仪器精密度试验 |
2.1 0 重复性试验 |
2.1 1 回收率试验 |
2.1 2 样品测定 |
3 讨论 |
(3)肝炎灵注射液不良反应物质基础研究与品种质量提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章 致呕动物模型的建立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试剂及药物 |
1.2 实验动物 |
1.3 统计处理 |
2. 方法 |
2.1 动物分组 |
2.2 家猫呕吐试验 |
2.3 同一厂家不同批号肝炎灵注射液对家猫的呕吐试验 |
2.4 不同厂家不同批号肝炎灵注射液对家猫的呕吐试验 |
2.5 鸽子呕吐试验 |
2.6 同一厂家不同批号肝炎灵注射液对鸽子的呕吐试验 |
2.7 不同厂家不同批号肝炎灵注射液对鸽子的呕吐试验 |
3. 结论 |
第二章 肝炎灵浸膏毒性部位的确定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仪器 |
1.2 实验试剂及药物 |
1.3 实验动物 |
1.4 统计处理 |
2. 方法及结果 |
2.1 实验方法 |
2.2 致呕试验与结果 |
2.3 鸽子的致呕试验 |
3. 结论 |
第三章 肝炎灵浸膏毒性成分分析 |
一、不同极性生物碱的分离与毒性比较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仪器 |
1.2 实验试剂 |
1.3 实验动物 |
1.4 统计处理 |
2. 方法及结果 |
2.1 实验方法 |
2.2 致呕试验与结果 |
2.3 鸽子的致呕试验 |
3. 结论 |
二、TLC法分析毒性成分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仪器 |
1.2 试药 |
2. 方法及结果 |
2.1 色谱条件 |
2.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2.3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2.4 展开剂的选择 |
2.5 点样量的选择 |
2.6 检视方法的选择 |
2.7 测定法 |
2.8 样品测定及结果判断 |
3. 结论 |
三、柱层析法分离毒性成分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仪器 |
1.2 试药 |
2. 方法及结果 |
2.1 亲脂性凝胶层析法 |
2.2 离子交换凝胶(eM-sephdax)层析法 |
2.3 硅胶G层析法 |
3. 结果验证 |
3.1 槐果碱毒性评价实验 |
3.2 结论 |
四、毒性成分HPLC法分析 |
1 仪器与试药 |
1.1 仪器 |
1.2 试药 |
1.3 实验动物 |
1.4 统计处理 |
2 方法与结果 |
2.1 HPLC方法 |
2.2 对tR=41.47min的分析 |
2.3 HPLC-MS-MS法分析致呕毒性成分 |
第四章 肝炎灵注射液工艺改进与质量标准提高 |
一、肝炎灵注射液的工艺改进方法 |
二、肝炎灵注射液(新)的毒性检测 |
2.1 实验方法 |
2.2 结论 |
三、肝炎灵注射液(新)的生物活性测定 |
3.1 建立急性CC14肝损伤模型 |
3.2 肝炎灵注射液生物活性测定 |
3.3 结论 |
四、肝炎灵注射液质量标准的提高 |
4.1 在原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八册》[检查]项下增加毒性检测 |
4.2 在原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八册》上增加生物活性测定项 |
4.3 讨论 |
全文结论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论文发表情况 |
附录图谱 |
(4)中药山豆根降酶护肝活性部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中药研究现状 |
1.3 传统中药的活性成分筛选 |
1.4 山豆根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和临床应用概况 |
1.4.1 概述 |
1.4.2 化学成分研究 |
1.4.3 药理活性研究 |
1.4.4 临床应用 |
1.4.5 结语 |
1.5 本论文的工作目标与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山豆根降酶护肝活性部位初探 |
2.1 山豆根降酶护肝活性部位初步提取与分离 |
2.1.1 仪器、试剂及药材 |
2.1.2 实验方法 |
2.2 初步药效学研究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方法 |
2.2.3 结果 |
2.2.4 讨论 |
2.2.5 小结 |
2.3 山豆根降酶护肝活性部位提取与分离工艺研究 |
2.3.1 仪器、试剂及药材 |
2.3.2 实验方法 |
2.3.3 小结 |
2.4 药效学研究 |
2.4.1 实验材料 |
2.4.2 实验方法 |
2.4.3 结果 |
2.4.4 讨论 |
2.4.5 小结 |
第三章 山豆根药材及活性部位质量研究 |
3.1 仪器、试剂及药材 |
3.2 实验方法 |
3.2.1 山豆根药材的鉴别 |
3.2.2 山豆根粗提液薄层色谱鉴别 |
3.2.3 HPLC 比较山豆根药材、对照药材粗提液及肝炎灵注射液的差异性 |
3.2.4 HPLC 比较部位Ⅱ和部位Ⅲ的差异性 |
3.2.5 HPLC 测定含生物碱部位(部位Ⅰ和部位Ⅱ)苦参碱含量 |
3.2.6 山豆根粗多糖提取工艺研究 |
3.3 结果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全文总结 |
4.1 主要结论 |
4.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符号与标记 |
附录2 预试验 |
附录4 药典·山豆根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6)山豆根和苦参化学成分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第一章 化学成分的研究 |
第一节 山豆根的化学成分 |
一、 结果与讨论 |
二、 实验部分 |
第二节 苦参的化学成分 |
一、 结果与讨论 |
二、 实验部分 |
第三节 抗病毒活性试验 |
一、 材料与方法 |
二、 抗病毒试验 |
三、 结果与讨论 |
第四节 部分异戊烯基黄酮类化合物的定性检测 |
一、 材料与方法 |
二、 结果 |
三、 讨论 |
第二章 HPLC 指纹图谱研究 |
第一节 生物碱部位 HPLC 指纹图谱 |
一、 仪器、实验材料与化学试剂 |
二、 方法 |
三、 结果与讨论 |
第二节 黄酮部位 HPLC 指纹图谱 |
一、 仪器、实验材料与化学试剂 |
二、 方法 |
三、 结果与讨论 |
第三章 生物碱成分 HPCE 定量分析 |
一、 仪器、实验材料与化学试剂 |
二、 方法与结果 |
三、 讨论 |
第四章 山豆根的化学对照品研究 |
第一节 山豆根的化学对照品 |
一、 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文献综述 |
二、 化学对照品的确定依据 |
三、 化学对照品的制备工艺 |
四、 化学对照品的结构研究 |
五、 化学对照品的性质研究 |
六、 讨论 |
第二节 山豆根药材的质量标准 |
一、 资源分布与样品收集 |
二、 药材中对照品的含量测定 |
三、 药材指纹图谱研究 |
四、 药材鉴别方法研究 |
五、 重金属与农药残留物检测 |
六、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槐属植物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质量研究概况 |
致谢 |
附录 |
附图 |
(8)基于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中药山豆根质量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中药山豆根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山豆根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
1.2.2 山豆根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
1.2.3 山豆根毒性研究进展 |
1.2.4 山豆根质量控制方法研究进展 |
2 山豆根毒效物质基础的筛选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2.3 实验动物 |
2.3 实验方法 |
2.3.1 山豆根提取物及组份的制备 |
2.3.2 山豆根提取物及组份的指纹图谱及主要成分的表征 |
2.3.3 山豆根抗炎活性筛选及评价 |
2.3.4 山豆根毒性成分筛选及评价 |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4.1 山豆根提取物及组份的制备 |
2.4.2 山豆根提取物及组份指纹图谱 |
2.4.3 山豆根抗炎活性筛选及评价 |
2.4.4 山豆根毒性成分筛选及评价 |
3 山豆根定量指纹图谱的建立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提取条件的优化 |
3.3.2 色谱条件的优化 |
3.3.3 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的配制 |
3.3.4 方法学考察 |
3.3.5 山豆根特征指纹图谱的建立 |
3.3.6 不同批次山豆根药材的含量测定 |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1 提取条件的优化结果 |
3.4.2 色谱条件的优化 |
3.4.3 供试品溶液以及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3.4.4 方法学考察 |
3.4.5 山豆根指纹图谱的建立 |
3.4.6 不同批次山豆根药材的含量测定 |
3.4.7 聚类分析 |
4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9)山豆根非药用部位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山豆根概述 |
1.1.1 山豆根化学成分 |
1.1.2 山豆根药理作用 |
1.2 论文的研究意义 |
第二章 山豆根非药用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植物来源与鉴定 |
2.2.2 材料及试剂 |
2.2.3 显色系统 |
2.3 实验方法 |
2.3.1 山豆根非药用部位乙酸乙酯部分的分离 |
2.3.2 山豆根非药用部位总生物碱的分离 |
2.3.2.1 总生物碱的制备 |
2.3.2.2 溶剂系统及样品溶液的制备 |
2.3.2.3 色谱条件 |
2.3.2.4 pH区带精制逆流色谱溶剂系统的选择 |
2.3.2.5 pH区带逆流色谱分离过程 |
2.3.2.6 HPLC分析 |
2.4 实验结果 |
2.4.1 pH区带精制逆流色谱条件的优化 |
2.4.2 分离所得化合物 |
2.4.3 化合物解析与波谱数据 |
2.5 讨论与小结 |
第三章 HPLC法测定山豆根非药用部位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含量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3 实验方法 |
3.3.1 色谱条件 |
3.3.2 山豆根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3.3.3 对照品溶液制备 |
3.3.4 线性范围考察 |
3.3.5 精密度试验 |
3.3.6 重复性试验 |
3.3.7 加样回收率考察 |
3.3.8 稳定性试验 |
3.3.9 样品含量测定 |
3.4 实验结果 |
3.4.1 对照品溶液及供试品溶液HPLC色谱图 |
3.4.2 线性范围考察结果 |
3.4.3 精密度试验结果 |
3.4.4 重复性试验结果 |
3.4.5 加样回收率考察结果 |
3.4.6 稳定性试验结果 |
3.4.7 样品含量测定 |
3.5 讨论与小结 |
第四章 山豆根非药用部位不同极性部分萃取物抗氧化活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 |
4.2.1 实验仪器及试剂 |
4.2.2 实验样品 |
4.3 实验方法 |
4.3.1 山豆根非药用部位不同极性萃取物的制备 |
4.3.2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 |
4.3.3 羟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 |
4.3.4 铁离子还原能力测定 |
4.4 实验结果 |
4.4.1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 |
4.4.2 羟自由基清除能力 |
4.4.3 铁离子还原能力 |
4.5 讨论与小结 |
第五章 山豆根非药用部位粗提物抗菌活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 |
5.3 实验方法 |
5.3.1 培养基的配置 |
5.3.2 粗提物的制备 |
5.3.3 真菌的活化 |
5.3.4 山豆根非药用部位粗提物抑菌活性测定 |
5.4 实验结果 |
5.5 讨论与小结 |
第六章 山豆根非药用部位中生物碱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材料 |
6.2.1 实验仪器及试剂 |
6.3 实验方法 |
6.3.1 溶液配置 |
6.3.2 阿卡波糖IC50 值的测定 |
6.4 实验结果 |
6.5 讨论与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附图 |
(10)山豆根黄酮类成分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 |
1.1 细胞 |
1.2 动物 |
1.3 药材 |
1.4 药品与试剂 |
1.5 仪器 |
2 方法 |
2.1 山豆根提取物的制备 |
2.1.1 山豆根水提物(SDG-SJ)的制备 |
2.1.2山豆根醇提物(SDG-Et)的制备 |
2.1.3 SDG-Et洗脱组分的制备 |
2.2 山豆根提取物对AC16、L-02、HK-2和SH-SY5Y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
2.3 SDG-100X主要化学成分的鉴定 |
2.4 苦参碱、氧化苦参碱、马卡因和山豆根酮对AC16、L-02、HK-2和SH-SY5Y细胞活力的影响 |
2.5 山豆根酮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评价 |
2.5.1 最大非致死浓度(maximunnon-lethal concentration,MNLC)、10%致死浓度(10%lethal concentration,LC10)和半数致死浓度(half lethal concentration,LC50)的测定 |
2.5.2 急性毒性实验 |
2.5.3 斑马鱼肝脏组织病理变化 |
2.6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山豆根提取物对AC16、L-02、HK-2和SH-SY5Y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
3.2 SDG-100X主要化学成分鉴定 |
3.3 苦参碱、氧化苦参碱、马卡因和山豆根酮对AC16、L-02、HK-2和SH-SY5Y细胞活力的影响 |
3.4 山豆根酮对斑马鱼的MNLC、LC10和LC50 |
3.5 山豆根酮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 |
3.6 山豆根酮对斑马鱼的肝脏毒性 |
4 讨论 |
四、HPLC法测定肝炎灵注射液中苦参碱的含量(论文参考文献)
- [1]复方苦参注射液含量测定方法研究[J]. 刘军玲. 安徽医药, 2011(12)
- [2]肝炎灵注射液在健康人体的药代动力学[J]. 贺敏,裘福荣,高成璐,陈琴,杨淑娟,孙怡婕,蒋健.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10(11)
- [3]肝炎灵注射液不良反应物质基础研究与品种质量提高[D]. 何晓艳. 中南大学, 2010(02)
- [4]中药山豆根降酶护肝活性部位研究[D]. 尹龙萍. 上海交通大学, 2007(02)
- [5]苦参碱的提取工艺及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J]. 蒋珍藕. 中医药导报, 2005(08)
- [6]山豆根和苦参化学成分的比较研究[D]. 丁佩兰. 复旦大学, 2004(01)
- [7]HPLC法测定肝炎灵注射液中苦参碱的含量[J]. 邓富良,陈新,吴尚辉,黄柏英,邓世林,陈本美,周平.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003(06)
- [8]基于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中药山豆根质量控制方法研究[D]. 黄峥蕊.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9]山豆根非药用部位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的研究[D]. 梁森林. 广西大学, 2021(12)
- [10]山豆根黄酮类成分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研究[J]. 袁文琳,黄峥蕊,肖思佳,张卫东,沈云亨. 中草药, 202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