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2000年河南GIS的进展与主要问题

1990-2000年河南GIS的进展与主要问题

一、1990~2000年河南GIS进展及主要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李杰霞[1](2021)在《黄河源高寒草甸景观破碎化过程及其对两种扰动的响应》文中研究说明高寒草甸裸露斑块的出现导致高寒草甸景观破碎化,而裸露草甸斑块的扩大连通是高寒草甸退化的主要表现。高寒草甸景观空间指标的详细描述,对于理解高寒草甸退化及其景观破碎化的过程,将提供非常重要的信息,为有效的高寒草甸科学管理提供依据。高寒草甸的景观格局演变始终受到自然和人类因素的影响,且其变化在各个阶段或不同尺度的驱动因素不同。本研究利用微观样地尺度下双因素三水平控制试验(即高原鼠兔数量和刈割强度因素分别设置为高、中、无三个干扰水平)的低空超细分辨率无人机(UAV)影像和宏观县域尺度的1972年-2019年13期卫星影像,研究黄河源区退化高寒草甸的景观动态变化,结合Arc GIS 10.7软件技术对无人机影像和卫星影像进行解译,并利用FRAGSTATS4.2景观生态分析软件提取景观破碎度指数,分别分析不同尺度下研究区裸露草甸斑块景观的时空动态变化及引起裸露草甸斑块景观破碎化的驱动因素,主要获得以下研究结果:(1)在不同尺度的退化高寒草甸上,高原鼠兔数量比放牧强度更能引起裸露草甸斑块的扩大及高寒草甸景观破碎化。(2)微观样地尺度下,高原鼠兔密度和刈割强度对裸露草甸斑块的面积和其他景观破碎化指标均有显着的相关性影响。高密度高原鼠兔和重度刈割的交互效应组对高寒草甸破碎度的影响最大,依次为中密度高原鼠兔的单因素效应组、对照组、高密度高原鼠兔的单因素效应组、其他三个交互效应组、中等刈割的单因素效应组和重度刈割的单因素效应组。(3)微观样地尺度下,在不受高原鼠兔干扰的小区,裸露草甸斑块的总面积相对于初始面积减少了112.05 m2,而其他效应小区的草甸裸露斑块总面积相对于初始面积增加了126.37 m2。在高密度高原鼠兔和重度刈割情况下,裸露斑块面积的最高增长率为89.02%。高原鼠兔的单因素效应超过了刈割干扰和高原鼠兔的交互效应。刈割的单因素效应低于高原鼠兔密度干扰和重度刈割的交互效应,但高于高原鼠兔干扰和中等刈割的交互效应。当刈割强度从中等强度增加到高强度,高密度高原鼠兔干扰(14只高原鼠兔/小区)对裸露草甸面积的影响增加了5倍。高原鼠兔密度对斑块的数量、面积和比例指标的影响比刈割处理更显着,刈割扰动对景观形状指数、形状指数、分维数、连通指数和最近邻指数的影响远远超过高原鼠兔的扰动。(4)微观样地尺度下两种干扰的交互效应中,当刈割强度一致时,裸露草甸斑块的景观破碎化程度随高原鼠兔数量的增加而增加。在高原鼠兔种群数量相同的情况下,景观破碎化程度随刈割强度的增加而增加。高原鼠兔洞穴数量的变化与裸露斑块面积呈正相关关系(R2=0.538),且P<0.01,每个小区的高原鼠兔洞穴变化与裸露斑块占景观面积的比例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2=0.541),且P<0.01。(5)宏观县域尺度下河南县1972年-2019年的13期影像的景观破碎度指数显示其平均破碎度较低,平均为5.73。裸露草甸斑块破碎度平均为3.37,健康草甸的平均破碎度最低,只有0.67。在自然扰动因素中,地形因素中坡向对裸露草甸斑块的面积及破碎度影响最大,其次为坡度,地形、海拔;气象因素中的年均风速对退裸露草甸斑块的面积及破碎度影响最大。(6)气象因子中,年均风速与裸露草甸斑块呈正相关关系(R2=0.6943,P<0.01),即年均风速越高,高寒草甸退化越严重,裸露草甸斑块的面积越大。但景观破碎度指数与风速因子的关系呈负相关关系(R2=0.3921,P>0.05)。(7)在海拔因子中,景观破碎度指数(LFI)与海拔分布在3201-3300米、4101-4200米和4201-4300米之间的裸露草甸斑块面积呈反比例关系(R2=0.5164,R2=0.6606,R2=0.6948),且差异极显着(P<0.01),与分布在3401-3500米和3901-4000米之间裸露草甸斑块面积呈正比例关系(R2=0.6693,R2=0.4721),且差异极显着(P<0.01)。在坡向因子中,分布在半阳坡、半阴坡和阴坡的裸露草甸斑块面积与总的裸露斑块面积呈正比(R2=0.9913;R2=0.9698;R2=0.9629),且差异极显着(P<0.01)。在坡度因子中,分布在缓坡地、滩地、陡坡地的裸露草甸斑块面积与总的裸露斑块面积呈正比(R2=0.9369;R2=0.8581;R2=0.5368),且差异极显着(P<0.01)。

袁飞勇[2](2020)在《煤山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煤山文化作为研究对象,对煤山文化的内涵界定、分期、年代、区域类型划分、文化渊源、发展过程与周边文化互动关系、文化去向、与夏的关系等问题做了较为全面而系统的研究。全文共分为绪论、第一至七章和结语。绪论部分主要对煤山文化以往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问题和研究任务。第一章界定清楚了煤山文化的内涵。通过与王湾三期遗存的比较,赞同王湾三期文化与煤山文化的分别命名,并指出煤山文化还应包括以禹会村、王油坊、南荡、杨庄二期、乱石滩、西花园、肖家屋脊、石板巷子等为代表的遗存。第二章按汝颍河流域、豫东南、豫西南鄂西北、鄂北、江汉平原、鄂西宜都、豫东皖中北、江淮东部等八个地理单元,分别对各区域的煤山文化遗存进行了分期研究。第三章对煤山文化各区域分期的对应关系进行了整合,将煤山文化总共分为从早到晚的五期,其中第一、二期为早期阶段,第三、四期为中期阶段,第五期为晚期阶段。然后全面考察了煤山文化以及相关考古学文化的碳十四测年数据,提出煤山文化的年代约在公元前2500~1900年之间,其中早期约在公元前2500~2300年,中期约在公元前2300~2000年,晚期约在公元前2000~1900年。最后总结了煤山文化不同阶段分布范围的演变与区域类型的划分。第四章首先探讨了煤山文化形成之前中原地区仰韶晚期最晚阶段至龙山早期文化格局的变迁,指出过去常被认为已晚至龙山早期的王湾二期四段、里沟二期、滩小关四期、西山七组、大河村五期、谷水河三期、台王一期等遗存,因普遍仍含有彩陶,实则仍早于龙山早期且属于秦王寨文化。至龙山早期时,在大汶口文化尉迟寺类型晚期遗存西进高潮的推动下,汝颍地区新形成大汶口文化前后屯类型,秦王寨文化传统为之终结。在此基础上,本章继而讨论了煤山文化早期两个地方类型郝家台类型和禹会村类型在形成过程中分别对龙山早期时大汶口文化前后屯类型与尉迟寺类型晚期遗存文化因素的继承,以及对同时期山东龙山文化和石家河文化因素的吸收。第五章详细讨论了煤山文化在早、中、晚不同阶段的发展过程中与其周边地区各不同考古学文化遗存的互动关系。首先在早期阶段,煤山文化推动了王湾三期文化的形成,并受到山东龙山文化和石家河文化的较大影响。其次在中期阶段,煤山文化因东扩和南下,占据了江淮东部地区和汝颍以南的广大南方地区,自身分布范围发生重大变化并形成诸多新地域类型,由此煤山文化与相邻周边地区产生了新的文化互动关系与文化格局。最后在晚期阶段,因汝颍地区煤山文化煤山类型已转变为新砦期二里头文化,由此,黄河流域此阶段相邻周边诸遗存与煤山文化的关系不可避免地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而长江流域诸遗存与煤山文化的关系则大体维持了上一阶段的基本格局。第六章对煤山文化中晚期阶段各不同地域类型的流向分别进行了考察。一是只延续至中期的汝颍地区煤山类型,其中位于嵩山东麓的部分,在煤山文化王油坊类型和后岗二期文化的冲击下率先转变为二里头文化新砦类型,并北向和南向移动,推动了洛阳盆地二里头文化花地嘴类型和汝颍绝大部分地区二里头文化蒲城店类型的形成,即中原地区二里头文化新砦期三个类型的全面形成。二是延续至晚期的其他七个类型。其中豫东皖中北的王油坊类型和江淮东部的南荡类型均被岳石文化所取代,而汝颍地区以南至长江中游沿岸的五个类型,与目前这些地区发现的年代皆早不过二里头二期晚段的二里头文化遗存之间尚存在缺环,并且它们的主要文化因素也均未见之于后者中,故而它们的去向仍需存疑,有待新材料的发现。第七章结合学界关于夏王朝年代、文献所载夏王朝早期活动地望的研究,对有关夏代早期重大史事与考古学、年代学的对应关系做了相应探讨,并以此推断煤山文化煤山类型与夏的关系以及其他类型的主要人群构成。结语部分则对论文的几点主要收获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本文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以及对将来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谢双华[3](2020)在《中国上消化道癌高发区食管胃交界部癌(贲门癌)危险因素及预测预警标志物的多中心前瞻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在中国上消化道癌高发区多中心前瞻性人群筛查队列中,探索并验证贲门癌(gastric cardia adenocarcinoma,GCA)危险因素及血浆预测预警蛋白标志物,构建高发区人群贲门癌风险预测模型,为我国贲门癌的综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材料和方法1.中国上消化道癌高发区食管胃交界部癌(贲门癌)危险因素及预测预警标志物的横断面探索研究:包括4部分内容:一是采用以人群为基础的多中心横断面研究设计。基于2005-2009年在我国上消化道癌高发区(河南林州、河北磁县和山东肥城)的人群筛查项目,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各暴露因素与贲门癌及癌前病变的关系。二是制定烫热饮食热暴露情况的精准调查方案,在不同热暴露特征的两组样本人群中(20名欧洲和52名中国高发区有烫热饮食习惯者)进行调查,验证可行性。评价第一口温度、平均温度、摄入量加权平均温度和食管内温度(intra-esophagealtemperature,IET)等指标对两组样本人群热暴露特征的量化能力。三是基于2015-2017年河南林州的人群筛查队列(随机对照试验),随机抽取筛查组20%的人群进行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rea breath test,13C-UBT),检测H.pylori现症感染情况。结合H.pylori现症感染、贲门粘膜病理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数据,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pylori现症感染与贲门各级粘膜病变的关系。四是依托河南林州上消化道癌筛查与早诊早治项目,选取年龄(±3岁)、性别1:1个体匹配的10对贲门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igh-grade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HIN)、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ow-grade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LIN)和贲门正常者,采集其血浆标本。采用数据非依赖采集(data-independent acquisition,DIA)质谱蛋白组学定量技术对前述4组血浆进行全谱分析,建立贲门癌及癌前病变血浆差异蛋白表达谱,筛选贲门癌及癌前病变潜在血浆蛋白标志物。筛选标准为DIA检测蛋白表达量在贲门正常血浆中均处于较低水平,而在贲门癌或癌前病变血浆中处于较高水平(>5倍)。2.中国上消化道癌高发区食管胃交界部癌(贲门癌)危险因素的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及预测预警模型构建:该研究在本文第一部分基础上,建立多中心贲门癌人群筛查亚队列。利用当地覆盖全人群的肿瘤登记系统进行长期肿瘤监测随访。采用Cox 比例风险模型分析队列基线危险因素及贲门粘膜病变与贲门癌发病风险的关系。基于宏观危险因素和贲门粘膜病理诊断信息,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构建贲门癌风险预测预警模型。采用Harrell’s一致性统计量(concordance statistics,C-statistic)评价模型的区分度,采用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评价模型的校准度。研究结果1.3个高发区共计完成人群筛查21592人,检出贲门正常粘膜(normal cardia mucosa,Normal)/非萎缩性贲门炎(non-atrophic carditis,NAC)18356 例、萎缩性贲门炎(atrophic carditis,AC)/肠上皮化生(intestinal metaplasia,IM)1094 例、LIN 1117例、HIN150例、贲门癌118例。男性、年龄较高(≥50岁)、吸烟、无饮茶习惯、蔬菜水果摄入较少(<1次/周)、葱蒜、腌晒食品、油炸食品和烫热食品摄入较多(≥1次/周)、有肿瘤家族史和高体质指数(bodymassindex,BMI)(≥25.0kg/m2)与贲门癌及癌前病变发生呈正相关(OR值均>1.0,P值均<0.05)。2.与IARC组调查对象相比,中国高发区组摄入烫热饮食时的热暴露明显较高,其摄入第一 口的时间更早(平均早5.6minutes)、温度更高(平均高9.5℃)、摄入量更多(平均多17g)、IET也更高(平均高18.6℃)。第一口温度对两组样本人群的区分效果较差,第一口 IET对两组样本人群的区分效果较好。3.调查人群H.pylori现症感染率为 41.34%(828/2003)。Normal/NAC、AC/IM、LIN和 HIN/GCA的H.pylori现症感染率分别为:39.29%、62.16%、55.91%和 52.17%。H.pylori感染与 AC/IM、LIN 和HIN/GCA 关联的 OR 值分别为:2.78(95%CI:1.70-4.53)、2.14(95%CI:1.47-3.10)和 2.29(95%CI:0.98-5.33)。4.共鉴定蛋白质1212个。与贲门正常组相比,LIN、HIN和GCA组分别获得差异表达蛋白149、170和89种。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各病变组差异表达蛋白质生物过程主要集中于细胞信号传导、上皮细胞增殖、发育、分化、凋亡、迁移和黏附,以及血管生成和免疫调节等。信号通路主要集中于焦点黏连、肌动蛋白骨架调节、细胞黏附分子、血小板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H pylori感染的上皮细胞信号转导和胃酸分泌等。本研究优先筛选出RNH1、TERA、ATAD2、ROBO4、RAC1、ICAM1、GBP4和REG3A等8个贲门癌或癌前病变潜在分子标志物。5.截止2017年12月31日,21474例队列人群总计随访207179人年,平均随访9.7年,共收集贲门癌新发病例202例(男性125例,女性77例)。男性(HR=1.92,95%CI:1.36-2.70)、年龄较高(50-59 岁:HR=2.59,95%CI:1.75-3.85;60-69 岁:HR=4.50,95%CI:2.91-6.96)、无饮茶习惯(HR=1.80,95%CI:1.19-2.74)、肉蛋奶类摄入较少(<1 次/周)(HR=1.31,95%CI:0.98-1.76)、葱蒜(HR=1.67,95%CI:1.08-2.58)和烫热食物(HR=1.37,95%CI:1.03-1.81)摄入较多(≥1次/周)、有肿瘤家族史(家族中≥2 人曾患肿瘤:HR=2.05,95%CI:0.83-5.06)和高 BMI(25.0~29.9kg/m2:HR=1.28,95%CI:0.95-1.72)增加贲门癌发病风险。6.贲门正常粘膜/非萎缩性贲门炎(Normal/NAC)人群的贲门癌发病率为44.30/10万,萎缩性贲门炎/肠上皮化生(AC/IM)、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IN)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IN)人群的贲门癌发病率分别为:227.07/10万、380.95/10万和4366.35/10万。AC/IM、LIN和HIN的贲门癌变风险较Normal/NAC分别增加:3.45倍(HR=4.45,95%CI:2.74-7.23)、5.67 倍(HR=6.67,95%CI:4.48-9.94)和 60.65 倍(HR=61.65,95%CI:40.19-94.55)。7.基于宏观危险因素建立的贲门癌风险预测模型的C-statistic为0.717(95%CI:0.679-0.754),模型的拟合优度较好(χ2=6.20,P=0.625)。联合宏观危险因素和贲门粘膜病理诊断建立的贲门癌风险预警模型的C-statistic为0.834(95%CI:0.810-0.871),模型的拟合优度较好(χ2=6.83,P=0.555)。结论1.男性、年龄较高(≥50岁)、无饮茶习惯、肉蛋奶类摄入较少(<1次/周)、葱蒜、烫热食物摄入较多(≥1次/周)、有肿瘤家族史、高BMI(≥25.0kg/m2)以及H.pylori感染可能是高发区居民贲门癌的危险因素。本研究发现仅使用既往流行病学研究常用的第一口温度指标不能准确评价摄入烫热饮食时的真实热暴露。未来流行病学研究应注意同时测量摄入温度和摄入量暴露信息。本研究制定的精准测量方案具有可行性,可供使用。2.RNH1、TERA、ATAD2、ROBO4、RAC1、ICAM1、GBP4 和 REG3A 等 8个蛋白可能为贲门癌或癌前病变早期诊断分子标志物,但尚需进一步验证。3.萎缩性贲门炎/肠上皮化生、低级别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长期贲门癌癌变风险逐级升高,是贲门癌的癌前病变。4.基于前瞻性验证的宏观危险因素和贲门粘膜病理诊断指标,初步构建的贲门癌风险预测预警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在高发区人群筛查初筛和分流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田姗[4](2020)在《大别山区近20年人类足迹变化对白冠长尾雉空间分布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人类足迹(Human footprint)是指人类发展对景观格局或植被结构及组成造成的物理变化,是引起物种栖息地丧失和破碎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在过去20年里,我国人类足迹增长迅速,一些地区的人类足迹正逐步向濒危物种的分布区渗透。白冠长尾雉(Syrmaticus reevesii)是我国特有物种,也是我国中部一些山区森林生态系统的代表性物种。目前,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物种红色名录上的濒危物种,但是近年来其野生种群数量仍然呈下降趋势,且现存分布区内人类足迹增长迅速。因此,研究人类足迹对其种群和栖息地带来的影响,对于科学制定保护管理政策与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探究人类足迹变化对白冠长尾雉空间分布的影响,本研究以其现存分布区的东部区域——大别山区为主要研究区域,在近20年实地监测的基础上,借助地理信息技术和CA-Markov分析法,分析了大别山区近20年的土地利用(LULC)变化;然后借助模型分析了白冠长尾雉近20年的适宜栖息地变化趋势,阐明2001-2002年至2018-2019年期间人类基础设施建设对白冠长尾雉适宜栖息地变化的影响程度,同时评估了其适宜栖息地破碎化趋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量化分析了人类足迹近20年变化对白冠长尾雉空间分布的影响。最后,分析了人类足迹背景下,大别山区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白冠长尾雉种群动态及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区域人类足迹变化情况,旨在评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白冠长尾雉及栖息地的保护成效。主要结果如下:(1)耕地和林地是大别山区近20年来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约占总面积的88%。2000-2015年,大别山区的人类设施面积增加比率超过64%;耕地和草地面积大幅度下降,耕地、林地、水域则不同程度地向裸地转变。对2030年的土地利用变化预测的结果表明,大别山区人类设施的面积将继续呈现增长趋势,且其增加区域较为分散,这可能将进一步加剧白冠长尾雉栖息地破碎化。(2)2001-2019年间,大别山区白冠长尾雉适宜栖息地面积呈下降趋势,栖息地破碎化程度加剧,且适宜分布区变得更加狭长,适宜分布区的平均中心向东南方向移动,即向大别山最高峰方向移动。(3)人类足迹遍布大别山区。大别山区任一位置的10 km范围内均存在道路及建筑用地。2001-2002年95%的土地在1.28 km内存在道路,在4.27 km内存在建筑用地,而2018-2019年上述数值变为0.75 km和0.96 km。广义线性混合模型分析结果显示,2018-2019年白冠长尾雉的分布受与建筑物距离的显着影响,随距离建筑物越近,白冠长尾雉出现的概率越低。大别山区建筑用地密集程度加剧,增加了白冠长尾雉生存的潜在威胁。此外,白冠长尾雉种群个体多分布于距离风电塔12 km范围内。虽然大部分白冠长尾雉及风电塔分布于海拔100-900 m范围内,但白冠长尾雉在海拔100-500 m范围内更多,而海拔500-900 m范围内风电塔更多。(4)大别山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区域的道路长度和建筑用地面积在2018-2019年比2001-2002年均呈现增长趋势。2001-2002年白冠长尾雉适宜栖息地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与农田、铁路及国道的距离,而2018-2019年则主要为海拔和与风电塔的距离。同时,2018-2019年间白冠长尾雉适宜栖息地在大别山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占比呈下降趋势,且相较于核心区和缓冲区,实验区内适宜栖息地比例更高。这些结果表明,大别山区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正受到人类足迹的渗透,平衡好保护与自然保护区周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矛盾成为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的挑战;同时,在未来的自然保护区规划和管理工作中,亟需加强对珍稀濒危物种的了解,以期在充分考虑物种需求的基础上合理规划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区,提高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成效。

张鹏岩,耿文亮,杨丹,李颜颜,张宇,秦明周[5](2020)在《黄河下游地区土地利用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演变》文中提出基于黄河下游地区1990—2015年土地利用分类数据,运用土地利用变化动态度、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探究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程度及转移情况,运用当量因子法、热点分析、重心模型、地理探测器探究黄河下游地区县域尺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演变及其空间分异。结果表明:1)耕地、草地、未利用地面积逐渐减少,建设用地面积增加,耕地是建设用地面积增加的主要贡献者,建设用地扩张存在侵占耕地的现象。2)从时间尺度看,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逐年减少;从空间尺度看,县域尺度的高值区逐渐减少,低值区逐渐增加;从地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率来看,大部分县区的地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现持续降低趋势。3)地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高值区与低值区空间集聚程度明显,但有逐渐弱化的趋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重心始终分布在山东省郓城县,重心迁移与两地区之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差值有关。4)黄河下游地区县域尺度地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分异受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共同作用的影响,是不同驱动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人为综合影响指数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空间分异的影响最大。

苏雅[6](2020)在《黄河流域典型区域乡村聚落形态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长垣市孟岗镇为例》文中提出黄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黄河流域聚落历史悠久,形成了独特的风貌和传承。黄河长垣段是黄河的“豆腐腰”,为典型的游荡型河段,河道的徙移直接关系着长垣的安危和经济兴衰。长垣作为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试点县,正在全域进行乡村规划建设,孟岗镇文化底蕴深厚,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与演变过程中,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聚落形态特征。聚落形态是区域地理环境和经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变及机理研究对于流域传统风貌保护、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论文首先运用GIS空间分析等方法分析孟岗镇乡村聚落规模、空间格局、分布密度及聚落形状的演变特征;其次,借助历史资料、现场调查访问,进一步分析聚落住宅空间形态演变;最后运用平面图形量化的方法划分孟岗镇村落形态类型并选取典型村,利用空间句法和核密度分析方法,对典型村落形态进行细致深刻剖析,探寻中观维度下典型村落各类空间的形态特征。结果表明:第一,孟岗镇乡村聚落扩张明显,聚落空间形态日益复杂化。1990年-2018年间,孟岗镇聚落斑块总面积由402.86hm2增加到869.93 hm2。其中,2008年聚落斑块面积由644.19 hm2增加到2018年的869.93 hm2,面积增长率为35.04%,斑块总数减少,在此期间村庄的扩张最为明显。自1990年至2018年间,孟岗镇乡村聚落紧凑度指数属于第三级的斑块比例在下降,说明其聚落形态日益复杂。在聚落分布格局的研究中,计算1990年、2000年、2008年、2018年四个年份Voronoi图的Cv值分别为50.8、45.36、39.01、41.48,均表明孟岗镇聚落呈随机分布模式,基本符合平原地区聚落分布特征。第二,院落中建筑占地面积逐渐增加,人们对庭院的需求有所减小,建筑外观变化较大。1990年至今是农村迅速变化发展的三十年,孟岗镇人们居住的环境和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90年主房进深为4-5m,2000年左右进深6-8m,2008年以后新盖房屋进深可达10-14m,建筑面积增加,建筑色彩更加丰富,建筑细部装饰经历了复杂——简单——复杂的变化。第三,典型村落外部围合要素多样,内部空间形态特征明显。孟岗镇典型村落内部节点空间形式丰富,街巷空间利用效率较高的为团状聚落和具有带状倾向的团状聚落,内部多形成一个或几个建筑高密度中心,建筑倾斜方向以偏东北-西南为主。第四,以河道变迁、地形、土壤和水文条件为主的自然因素对聚落生产方式产生影响较大,是孟岗镇聚落形成和演化的基础。随着农村经济的开放和产业的发展,区域人口的增长,聚落规模增大。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人们追求更好的生活环境,对住宅空间进行改造。交通的便利加强了区域合作,对聚落发展具有带动作用。随着人们思想的开放,传统文化对聚落形态的影响力有所降低。

李蕙荞[7](2020)在《河南省星级酒店的空间布局、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酒店业是旅游业的三大支柱之一,是衡量区域旅游业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出行者对标准化、品质化住宿的追求,加速了全国星级酒店建设的步伐。河南省历史文化悠久、旅游资源丰富,随着该省旅游经济地位的提升,省内酒店业发展迅速,星级酒店的拥有量位居全国第七。但由于各区域间的经济水平、交通条件、城市建设、旅游资源等都存在较大差异,河南省星级酒店呈现出不同的区域分布特征。探究河南省星级酒店的空间布局演变及其影响因素,对于解决星级酒店现有的区位矛盾、规避潜在的选址风险、预测未来的布局热点等,具有一定的决策参考价值。本研究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以河南省星级酒店为研究对象,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核密度分析、热点分析等GIS空间分析工具,揭示了2010—2019年河南省星级酒店总体及各星级的空间集聚特征和布局演变特征。在此基础上,运用GIS缓冲区分析等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探讨了河南省星级酒店空间布局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研究结论如下:(1)河南省星级酒店经历了起步期(1978-1990年)、发展期(1991-1999年)、扩张期(2000-2010年)、调整期(2011-2015年)、恢复期(2016年至今)五个发展阶段,内部等级结构也随之不断地补充调整,目前河南省星级酒店的等级结构为橄榄形。由于省内旅游经济空间发展不均衡,河南省星级酒店在各区域的总量分布和结构分布均存在较为显着的布局差异。(2)星级酒店空间集聚特征分析表明:(1)2010年——2019年河南省星级酒店整体的集聚程度呈下降趋势。从2010年的极显着高度聚类模式,发展成为2019年的随机模式,星级酒店的空间布局趋于分散,各行政区划的地理位置对河南省星级酒店宏观布局的影响力有所减弱。2019年各类星级酒店的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均为随机分布模式,表明河南各类星级酒店的区域分布状态,与其相邻区域同等级酒店的分布状态之间不存在明显的相互依赖关系。(2)2019年河南省星级酒店整体和各星级酒店均表现为较明显的反向聚类模式,尽管河南省星级酒店的空间集聚程度在逐渐弱化,但各区域之间星级酒店的不均衡分布差异依然存在。(3)河南省星级酒店总体布局演变特征显示:(1)河南省星级酒店始终呈现豫中地区相对密集,向东南西北区域依圈层梯次减少的“中心辐射”格局,随着豫南地区的极核效应愈发凸显,以郑州、洛阳、南阳为中心的“三角核心”布局特征初具雏形。(2)2010-2019年河南省各区域之间星级酒店的发展差距大幅度缩小,尽管2019年该省星级酒店空间布局的不均衡现象依然存在,但布局冷点、热点两种极端的布局状态分布区域有所减少。(4)河南省各星级酒店布局演变特征表明:(1)四、五星级酒店分布范围扩大,在选址布局上均表现出了对经济基础好、工业较为发达地市的青睐,相关地市成为新的高星级酒店布局热点。(2)二、三星级酒店的空间分布相对均衡,酒店的布局热点均脱离了省会核心发展区,三星级酒店的布局热点迁移到了旅游业较为发达的洛阳、焦作两市之间县市,二星级酒店的布局热点则转移到了工业较为发达的平顶山、许昌周边县市。(5)区域经济实力、旅游业发展水平、政府决策行为、旅游景区分布、区域交通条件等因素对河南省星级酒店布局产生了重要影响:(1)区域经济实力是星级酒店选址布局的重要参考因素,并且经济发展水平对高、中、低星级酒店的影响机理各不相同;(2)星级酒店在河南省旅游业发达地区形成聚集,知名旅游城市的星级酒店数量及其年度营业额甚至远超个别经济实力相对较强的地市;(3)国家战略方针的推行、区域规划的编制和调整以及相关产业政策的出台,是河南省星级酒店布局及调整的重要依据;(4)河南省星级酒店的布局特征与旅游景区分布格局基本吻合,并且旅游资源越丰富、景区知名度越高的地区,对星级酒店产生的布局吸引力越大;(5)河南省星级酒店的空间布局表现出了对交通通达性的高度认同,交通环境优越、设施便捷完善的区域星级酒店的分布数量相对较多。但并非离交通设施越近,星级酒店数量越多。根据研究结论,提出河南省星级酒店空间布局的优化建议:(1)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发展次级核心区。(2)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3)完善旅游产业规划,提升品牌影响力。

宋永永[8](2019)在《黄土高原城镇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响应》文中研究表明21世纪以来,全球城镇化发展引起的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各国政府普遍将城镇化与区域生态安全列为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之中。从全球可持续发展出发,研究城镇化与全球变化及区域资源环境之间的耦合关系,揭示不同空间尺度城镇化过程对区域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以及提升城镇应对全球变化的适应能力等成为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在我国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进城镇化由“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的转型发展阶段,城市群地区尤其是东部特大城市群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胁迫关系已经引起学界和政界的关注和重视,而西部典型生态脆弱区城镇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影响研究依然薄弱。县域作为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关键层级和城镇体系的重要节点,是支撑新时代中国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载体。因此,通过研究县域城镇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响应,识别城镇化对生态环境作用的时空规律,推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成为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破解新时代中国城镇化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矛盾的现实需要。黄土高原地区是我国“两屏三带”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黄河中下游地区和农牧交错带生态安全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区域城镇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形成了国家稳步建设的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和引导培育的城市群晋中城市群、兰西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和宁夏沿黄城市群。但与高速的城镇化进程相伴的高强度的城乡建设对黄土高原地区本已脆弱的生态环境产生了巨大压力。如何在落实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统筹推进城乡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不断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良好生态环境需求,实现城镇化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是黄土高原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为此,本研究从地理学综合性视角出发,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和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等为指导,构建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平衡理论,集成地理学、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等学科的分析方法,研究1990-2015年黄土高原地区341个县(区)的城镇化时空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响应,提出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模式与策略。结果表明:(1)城镇化过程的生态环境影响具有多维特征,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平衡理论是揭示城镇化的生态环境响应的重要基础理论。城镇化过程是对特定时期、特定地域范围内城镇化的刻画,是城镇社会经济现象在地理空间上投影的变化过程。城镇化过程中的人口集聚、空间扩张、社会经济发展等引起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耗竭等问题,是城镇化过程的生态环境效应的具体表现形式。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平衡理论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系统服务理论和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等多个理论的集成、深化和总结。在城镇化过程中,生态环境系统为城镇化发展提供必要的生态产品,支撑城镇化持续快速发展;城镇化通过人口增加、产业集聚和空间扩展等对区域生态产品提出需求,二者之间通过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实现城镇化过程中生态环境供给与需求的动态平衡。(2)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水平时空变化显着,地域差异明显,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经济基础是影响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1990-2015年县域城镇化由缓慢增长阶段进入到加速发展阶段,城镇化空间格局由低水平不均衡发展转变为较高水平的相对均衡发展,城镇化率增长速度地域分布呈现出低增长(高增长)县区转变为高增长(低增长)县区的特征。在地理空间上呈现出东中部高而西部低的宏观格局。影响城镇化地域分异的因素依次是:非农产业产值比重>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人均粮食产量>人口密度>到中心城市的最短行车时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财政支出>到国省干线的平均距离>地形起伏度>平均海拔高度>年均温度>年平均降水量。15个因素中任意两个因素交互后对城镇化水平的解释力均会显着提升,具体表现为非线性增强或双线性增强,其中非农产业产值比重与其他因子的交互作用处于较高水平。(3)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强度变化显着,对区域地表温度、植被覆盖度和植被固碳释氧等生态环境要素影响深刻。1992-2015年,黄土高原城镇化强度逐渐增强,城镇化空间拓展明显,在地理空间上呈现出“核心-外围”空间扩展模式显着、内部填充与外部扩张并存的空间特征。城镇化核心区地表温度总体高于核心区以外区域,核心区与边缘区地表温差、核心区与核心区外地表温差均呈先波动上升后波动下降的倒“U”型变化趋势。全区城镇热岛与非热岛整体呈现相对稳定的分布格局,热岛区主要分布在建设用地和裸地区域,非热岛区主要分布在林地、草地和水域等地区。城镇灯光强度与植被覆盖度和生态价值总体均呈同步上升趋势,是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演变的主导趋势。但灯光强度显着上升的关中平原城市群、晋中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兰西城市群和宁夏沿黄城市群地区,以及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区的县域NDVI和生态服务价值下降明显。(4)黄土高原地区县域城镇生态系统服务供需规律显着,城镇化强度是影响县域生态环境供需状态的关键因子,县域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类型具有多样性。黄土高原生态系统服务供给量总体呈先降后升再降的“S”型变化趋势,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呈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变化趋势。25年间,全区城镇化过程中县域生态系统服务总体处于高位供应状态,在现阶段可供挖掘的潜力较小。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比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空间格局,全区生态系统服务供给率呈现下降趋势,县域生态系统服务总体处于盈余状态,但供需状况呈现恶化趋势。城镇化强度越大的县区,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矛盾越突出。全区341个县(区)分属于19种不同的供需类型。其中,城镇化中期-生态服务中供给中需求类型县区数量最多,占县域总数的22.29%;其次是城镇化中期-生态服务低供给中需求和城镇化中期-生态服务中供给低需求类型,均占县域总数13.20%;城镇化初期-生态服务高供给中需求和城镇化后期-生态服务高供给低需求类型县区数量最少,均仅占0.29%。(5)黄土高原地区县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优化调控是县域生态环境供给侧、城镇化需求侧和外部环境变化调控相互作用的过程。实现城镇化过程中资源环境集约利用和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是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总体目标。生态环境供给侧调控侧重于优化生态系统结构,提高城镇生态系统服务的数量和质量。城镇化需求侧调控侧重于优化城镇空间格局,提高资源集约利用水平。外部环境变化调控主要是应对全球变化对县域城镇化进程和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格局带来的不确定性问题。为了保证县域城镇化水平稳步提升、生态系统服务有效供给和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合理适度,可通过实施适度型城镇化模式、集约型城镇化模式、绿色型城镇化模式、共享型城镇化模式和开放型城镇化模式,积极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构建新型城镇体系,创新自然资源配置、建设集约低碳城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深化政策制度改革、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障城镇生态安全等方式,建设健康城镇、集约城镇、绿色城镇、共享城镇和开放城镇,实现新时代黄土高原地区县域城镇化的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有效保护。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主要表现为:(1)构建了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平衡理论,用于指导县域城镇化的生态环境状态响应研究,发展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基础理论;(2)构建由城镇化发展阶段、生态环境供给和生态环境需求组成的三维立体判别模型(Urbanization-Supply-Demand,USD),创新了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状态与类型判定识别方法;(3)发现了黄土高原城镇化呈现“核心-外围”的空间格局,高原风沙区和干旱荒漠区的城镇建成区周围区域的植被绿度和生态价值较高,认为从辩证的和系统的角度理解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是认识城镇化的生态环境响应阶段性和地域差异性的科学途径;(4)设计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优化调控框架,明确了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调控目标、重点和方向,提出了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模式与策略。

张萍萍[9](2019)在《元至民国河南清真寺空间分布格局演变与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认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我国加强了与穆斯林国家的联系,回族文化在促进彼此的往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加深对回族文化的认识,有利于加强与“一带一路”穆斯林国家的文化交流与经济交流。清真寺作为伊斯兰教的宗教景观,它与穆斯林的政治经济活动密切相关,是回族文化的载体。长时段清真寺空间分布格局的演变,既是对回族历史发展脉络的梳理,也是对回族文化的深层次认识。河南回族人口众多,清真寺数量较多,同时它也是“一带一路”倡议中的重要省份,是回族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如何定量的研究清真寺空间分布格局的演变及其与人口、交通、国家政策等因素的内在联系,进而深层次认识河南回族的发展过程,为民族政策的实施提供依据,是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因此,本文选取元至民国时期河南清真寺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分析法及数理统计法,对元至民国河南清真寺数目进行考订与统计分析,并利用标准差椭圆、核密度等GIS空间分析方法探究了元至民国清真寺的空间分布格局演变情况,同时从人文和自然两个方面分析空间格局演变的影响因素,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对元至民国河南清真寺数目的考订及统计分析可知,元代河南清真寺只有11坊,明代清真寺有142坊,清代清真寺有477坊,民国清真寺达709坊。元代,清真寺分布在河南焦作、开封等6个地级市。明代,清真寺分布已达河南15个地级市,郑州、平顶山、南阳、焦作、周口等7个地级市清真寺数目增加迅速,河南清真寺修建数目变化趋势相比元代波动更大。清代,清真寺分布在河南17个地级市,郑州、新乡、洛阳等7个地级市清真寺数目增加速度最快,清真寺修建数目达到最高峰。民国,清真寺已遍布全省各地级市,但清真寺数目变化趋势的波动程度相比清代有所减缓。(2)通过元至民国河南清真寺空间分布特征及标准差椭圆分析可知,元至民国河南清真寺在空间上呈现不均衡的分布特征,且各市的清真寺数目占比不断发生变化,河南北部城市清真寺数量占比一直在降低,中部和东部城市一直处于优势地位,西南部城市清真寺数量增加较明显。元至民国河南清真寺主要分布方向由西北—东南转变为东北—西南向,元至明代方向比较明显,明代到清代方向基本未变,变化趋势较为平缓,清代至民国有自东向西偏移的趋势。(3)通过平均最近邻及核密度分析可知,元至民国河南清真寺平均最近邻指数逐渐减小,清真寺分布整体上集聚度越来越高。然而,清真寺分布密集区却不断发生改变,明代,明显的高度集聚区开始出现,分布范围较元代更大,基本上形成了“大分散,小集聚”的分布格局,奠定了现今河南清真寺分布格局基础。清代,高度密集区及次密集区个数均减少,局部区域上清真寺的集聚程度有所降低。民国和清代,集聚区分布情况变化很小,但高度密集区覆盖面积已由清代的周口市大于郑州市转变为郑州市大于周口市。总体上看元至民国河南清真寺分布格局由元代的点状、明代的带状发展至民国时期的面状。(4)通过清真寺空间分布格局演变的影响因素分析可知,回族人口分布、交通区位、国家政策、自然环境对清真寺空间分布格局演变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回族人口分布与清真寺空间分布呈高度正相关关系。河南清真寺空间分布格局变化主要受回族人口的迁移与流动影响,交通、国家政策、自然环境等均属于间接影响因素。铁路与公路交通方式的出现,削弱了传统航运的优势,清真寺空间分布受交通因素影响的程度有所降低。铁路和公路交通均带来了途经城市清真寺修建增多,但公路交通相比铁路优势更明显。国家政策上则属元明时期的民族政策对清真寺空间分布的影响最为显着。地势较为低平的平原和盆地城市或地区清真寺修建较多。

施瑞[10](2019)在《晋北农牧交错带乡村聚落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 ——以阳高县为例》文中认为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分析特定自然地理条件下乡村聚落的布局特点以及社会经济政策对聚落格局演化的影响作用,是解决快速城镇化过程遗留乡村聚落问题的有效途径。乡村聚落是晋北农牧交错带乡村地区发展的主要载体。研究晋北农牧交错带乡村聚落空间格局演变及聚落规模的影响因素,对推进晋北城镇化建设以及实现乡村振兴意义重大。本文以地处晋、冀、蒙三省交界处的大同市阳高县为例,运用统计分析、位序-规模法则、泰森多边形变异系数、核密度、地理探测器及回归模型等多种方法,将全县乡村聚落从乡镇尺度划分为农牧产业区,从聚落空间布局、集聚特征、密度特征、规模演变及影响因素等角度进行系统对比分析。全文得到以下结论:1、与已有研究平原县对比,阳高县乡村聚落的平均斑块较小,斑块密度较稀疏;阳高县相邻位序聚落规模变化较大;聚落的主要分布模式是随机分布模式。2、对阳高县县域内农牧区聚落面积、人口数量的统计发现:农区聚落增加的面积占全县聚落增加面积的比重为116%,牧区聚落减少人口占全县减少人口的比重超过85%;农区聚落平均斑块面积长期大于牧区,而农区的人均聚落斑块面积小于牧区聚落。3、农牧区聚落的数量密度差异随时间在增大,规模密度差异随时间在减小。聚落数量密度核心区主要分布在乡镇中心及乡镇交界处;一级密度核心区增大的区域主要是地理区位较好的农业乡镇,而牧区乡镇所在的边山峪口的密度值在不断减小。聚落规模密度核心区在空间上主要呈现出由多层级核心向单极核心演化的特征,农牧区聚落规模密度差异在逐渐缩小。4、农牧区大多数乡村聚落保持随机分布模式,随时间变化较小;以均匀形式分布乡村聚落通常位于农区,以集聚形式分布的乡村聚落主要位于地形条件较差的牧区;农牧区聚落分布模式变化的原因存在差异:地理区位相对优越的农区往往新建移民村,而牧区则受自然灾害、国家聚落整治政策影响而撤销村落。5、聚落面积的负指数模型研究结果显示:牧区相邻位序聚落面积比值要大于农区,并近似为2倍关系;农牧区相邻位序聚落面积比值均有增大的趋势;牧区首位聚落具有显着规模优势,而农区的首位聚落是移民村;拟合曲线中,农牧区聚落均有尾部。聚落人口的等级规模研究结果显示,2005年前后农牧区聚落人口规模演化特点有明显差异。1990到2005年为农区较大规模及大规模聚落数目增加的阶段,为牧区小规模聚落数目减小的阶段;2005到2016年为农区、牧区聚落同时向小聚落、较小规模聚落转变的阶段。6、农牧区聚落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别。牧区聚落围绕乡镇、道路分布的特征要强于农区聚落;农区聚落有显着围绕河流分布的特征,而牧区聚落没有;农区聚落分布的区位条件整体要优于牧区聚落,并且边山峪口村庄合并改善了牧区聚落的整体区位条件。7、农牧区聚落规模影响因素存在显着差异。农区和牧区聚落规模都主要受社会经济变量中播种面积和农村经济总收入的影响。从时间序列来看,播种面积对农区聚落规模的解释作用一直较大,而经济总收入对牧区聚落规模的解释作用随时间在不断增大。农区聚落规模受地理区位变量中高程的影响是长期显着的;而牧区聚落规模主要受社会经济变量中存栏猪、羊、牛等数量的影响,并且变量解释作用及显着性随时间变动较大。行政区划变动中乡镇合并对农区和牧区聚落规模的影响均是显着的,体现在乡镇合并前后“与乡镇政府距离”在模型分析中显着性的变化;而村庄合并主要针对牧区聚落,并且“村庄合并”对牧区聚落规模有显着负向解释作用。

二、1990~2000年河南GIS进展及主要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990~2000年河南GIS进展及主要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黄河源高寒草甸景观破碎化过程及其对两种扰动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景观破碎化的研究进展
        1.2.2 景观指标的研究进展
        1.2.3 景观尺度的研究进展
        1.2.4 景观破碎度的提取方法
        1.2.5 高寒草甸的研究进展
        1.2.6 高寒草甸景观破碎化的驱动因素
    1.3 研究内容
    1.4 科学问题
第2章 研究方法与材料
    2.1 研究区概况
        2.1.1 研究区地形地貌
        2.1.2 研究区气候
        2.1.3 研究区土地利用及土壤
        2.1.4 研究区高寒草甸的景观类型
        2.1.5 研究区水文状况
        2.1.6 研究区放牧情况
        2.1.7 研究区高原鼠兔分布及危害面积
        2.1.8 研究区高寒草甸景观破碎化情况
    2.2 试验设计
        2.2.1 微观样地尺度的试验设计
        2.2.2 宏观县域尺度的试验设计
    2.3 景观指数的提取
    2.4 技术路线
第3章 高原鼠兔和刈割扰动对高寒草甸裸露斑块面积的影响
    3.1 研究区域
    3.2 试验设计
        3.2.1 数据采集及预处理
        3.2.2 数据处理方法
    3.3 结果和分析
        3.3.1 裸露草甸斑块面积的年际变化
        3.3.2 高原鼠兔数量与刈割强度对裸露草甸斑块面积的影响
        3.3.3 高原鼠兔数量与刈割强度对裸露草甸斑块面积影响的单因素效应
        3.3.4 高原鼠兔数量与刈割强度对裸露草甸斑块面积影响的交互效应
        3.3.5 高原鼠兔洞穴数量对裸露草甸斑块的影响
    3.4 讨论
        3.4.1 裸露草甸面积和高原鼠兔数量关系的变化
        3.4.2 刈割与实际放牧的区别
        3.4.3 围栏对高原鼠兔洞穴数量的影响
        3.4.4 高原鼠兔与刈割强度对裸露草甸斑块面积影响的阈值
    3.5 小结
第4章 高原鼠兔和刈割扰动对高寒草甸景观破碎化的影响
    4.1 研究区域
    4.2 试验设计
        4.2.1 数据采集及预处理
        4.2.2 数据处理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景观破碎度指标的差异
        4.3.2 对照组的效应
        4.3.3 高原鼠兔数量的单因素效应
        4.3.4 刈割强度的单因素效应
        4.3.5 高原鼠兔与刈割的交互效应
        4.3.6 高原鼠兔洞穴对破碎度的影响
    4.4 讨论
        4.4.1 景观指标变化与原始条件的关系
        4.4.2 高原鼠兔洞穴数量对高寒草甸破碎化的影响
        4.4.3 破碎度与退化的关系
    4.5 小结
第5章 宏观县域尺度高寒草甸景观破碎化指标的时空动态变化
    5.1 研究区域
    5.2 试验设计
        5.2.1 数据采集及预处理
        5.2.2 数据处理方法
    5.3 结果分析
        5.3.1 河南县的空间构成及其景观指标的动态变化
        5.3.2 河南县全域健康草甸景观的时空变化
        5.3.3 河南县全域裸露草甸斑块景观的时空变化
        5.3.4 河南县全域城镇居民地景观的时空变化
        5.3.5 河南县全域景观破碎度指数分析
    5.4 讨论
        5.4.1 不同地类的景观指标与景观破碎度的变化差异
        5.4.2 健康草甸斑块与裸露草甸斑块的破碎度的差异
        5.4.3 研究方法局限性的解决
    5.5 小结
第6章 宏观县域尺度高寒草甸景观破碎化的驱动因素分析
    6.1 研究区域
    6.2 试验设计
        6.2.1 数据采集
        6.2.2 影像处理方法
        6.2.3 外业调查与验证
        6.2.4 数据处理方法
    6.3 结果与分析
        6.3.1 影响裸露草甸斑块破碎度的景观指数动态变化
        6.3.2 气象因素的影响
        6.3.3 地理因素的影响
        6.3.4 人为影响
    6.4 讨论
        6.4.1 气象因子在宏观县域尺度的变化
        6.4.2 地形因子在宏观县域尺度的变化
        6.4.3 放牧对高寒草甸破碎化的响应
        6.4.4 鼠害和放牧在微观样地尺度与宏观县域尺度下的变化差异
    6.5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7.2.1 黄河源高寒草甸破碎化的过程
        7.2.3 高原鼠兔对高寒草甸破碎化的响应
        7.2.4 其他因子对高寒草甸破碎化的响应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简介

(2)煤山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简史
    三、本文研究任务
第一章 文化界定
    第一节 煤山文化命名的合理性
    第二节 煤山文化范畴的再界定
        一、中原地区新砦二期阶段的遗存及其性质
        二、汝颍地区以外可归入煤山文化的遗存
        三、小结
第二章 遗存分析
    第一节 汝颍地区
        一、典型遗存分析
        二、其他遗存分析
        三、小结
    第二节 豫东南地区
        一、典型遗存分析
        二、其他遗存分析
        三、小结
    第三节 豫西南鄂西北地区
        一、典型遗存分析
        二、其他遗存分析
        三、小结
    第四节 鄂北地区
        一、遗存分析
        二、小结
    第五节 鄂西宜都地区
        一、遗存分析
        二、小结
    第六节 江汉平原区
        一、典型遗存分析
        二、其他遗存分析
        三、小结
    第七节 豫东皖中北地区
        一、典型遗存分析
        二、其他遗存分析
        三、小结
    第八节 江淮东部地区
        一、遗存分析
        二、小结
第三章 煤山文化的时空结构
    第一节 煤山文化的分期
    第二节 煤山文化的年代
        一、相对年代
        二、绝代年代
        三、小结
    第三节 煤山文化的地域类型
        一、早期阶段
        二、中期阶段
        三、晚期阶段
        四、小结
第四章 煤山文化的形成
    第一节 中原地区仰韶晚期至龙山早期的文化变迁
        一、仰韶晚期
        二、龙山早期
        三、小结
    第二节 煤山文化的形成
        一、禹会村类型的形成
        二、郝家台类型的形成
        三、小结
第五章 煤山文化的发展及其与周边文化的关系
    第一节 煤山文化早期与周边文化的关系
        一、与郑洛地区
        二、与豫西晋南地区
        三、与关中地区
        四、与豫北冀南地区
        五、与海岱地区
        六、与江淮东部地区
        七、与宁镇地区
        八、与环太湖地区
        九、与环巢湖地区
        一〇、与皖西南地区
        一一、与鄂东地区
        一二、与豫东南、豫西南鄂西北及江汉平原地区
        一三、小结
    第二节 煤山文化中期与周边文化的关系
        一、与郑洛地区
        二、与豫西晋南地区
        三、与关中地区
        四、与豫北冀南地区
        五、与海岱地区
        六、与宁镇地区
        七、与环太湖地区
        八、与环巢湖地区
        九、与皖西南地区
        一〇、与鄂东地区
        一一、与澧阳平原
        一二、与峡江地区
        一三、与清江下游地区
        一四、小结
    第三节 煤山文化晚期与周边文化的关系
        一、与郑洛、汝颍地区
        二、与黄河流域诸地区
        三、与冀中及京津唐地区
        四、与长江流域诸地区
        五、小结
第六章 煤山文化的流向
    第一节 煤山文化煤山类型向新砦二期二里头文化的转变
        一、新砦第二期的形成
        二、新砦二期二里头文化的全面形成
        三、小结
    第二节 煤山文化其他类型的流向
        一、王油坊类型的流向
        二、南荡类型的流向
        三、乱石滩类型的流向
        四、其他四个类型的流向
        五、小结
第七章 煤山文化与夏的关系
    第一节 关于夏王朝年代与早期地望的基本认识
    第二节 关于夏代早期重大史事的考古学、年代学解释
        一、夏代早期重大史事与考古遗存的对应关系
        二、夏代早期重大史事的年代学研究
        三、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科研成果

(3)中国上消化道癌高发区食管胃交界部癌(贲门癌)危险因素及预测预警标志物的多中心前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目标
技术路线图
第1章 中国上消化道癌高发区食管胃交界部癌(贲门癌)危险因素及预测预警标志物的横断面探索研究
    第1节 宏观危险因素与贲门癌及癌前病变关系的探索研究
        1. 研究背景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设计
        2.2. 研究对象
        2.3. 流行病学问卷调查和内镜检查
        2.4. 质量控制
        2.5. 危险因素的定义和分类
        2.6.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内镜筛查依从性
        3.2. 研究对象调查特征分布
        3.3. 宏观危险因素与贲门癌及各级癌前病变的关系
        4. 讨论
        5. 小结
    第2节 烫热饮食热暴露情况精准调查方案的探索研究
        1. 研究背景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设计
        2.2. 研究对象
        2.3. 流行病学问卷调查
        2.4. 烫热饮食摄入温度和摄入量测量
        2.5. 质量控制
        2.6.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调查对象基本信息和自我报告的烫热饮食热暴露特征
        3.2. 调查对象烫热饮食摄入过程特征
        3.3. 调查对象烫热饮食客观测量的热暴露特征
        4. 讨论
        5. 小结
    第3节 幽门螺杆菌现症感染与贲门癌及癌前病变关系的探索研究
        1. 研究背景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设计
        2.2. 研究对象
        2.3. 流行病学问卷调查
        2.4. ~(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
        2.5. 内镜筛查与病理诊断
        2.6. 数据管理和质量控制
        2.7.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贲门各级粘膜病变研究对象基本特征
        3.2. H.pylori感染与未感染对象基本特征
        3.3. H.pylori感染与贲门各级粘膜病变的关系
        4. 讨论
        5. 小结
    第4节 基于DIA(Data-independent acquisition)质谱蛋白质组学定量技术的贲门癌及癌前病变血浆蛋白标志物的探索研究
        1. 研究背景
        2. 材料和方法
        2.1. 研究设计
        2.2. 研究对象
        2.3. 血液样本的采集、处理和保存
        2.4. 实验方法
        2.5. 统计学分析
        2.6. 质量控制
        3. 结果
        3.1. 研究对象基本资料
        3.2. 贲门各级病变研究对象血浆差异表达蛋白分析
        3.3. 潜在贲门癌及癌前病变蛋白标志物筛选
        4. 讨论
        5. 小结
第2章 中国上消化道癌高发区食管胃交界部癌(贲门癌)危险因素的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及预测预警模型构建
    1. 研究背景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设计
        2.2. 研究对象
        2.3. 基线流行病学调查、内镜筛查与病理诊断
        2.4. 队列随访及结局
        2.5. 质量控制
        2.6. 危险因素的定义和分类
        2.7.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宏观危险因素与贲门癌发病风险关系
        3.2. 贲门各级粘膜病变与贲门癌发病风险关系
        3.3. 贲门癌风险预测预警模型构建
    4. 讨论
    5. 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基金资助
已发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英文文章
文献综述 Ghrelin基因主要产物与上消化道癌发病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大别山区近20年人类足迹变化对白冠长尾雉空间分布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人类足迹研究进展
        1.2.2 物种栖息地选择研究进展
        1.2.3 鸡形目鸟类研究进展
    1.3 本研究的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意义
        1.3.4 技术路线
    1.4 本研究的科学问题及创新点
        1.4.1 科学问题
        1.4.2 创新点
2 研究区域与研究对象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条件
        2.1.3 地形地貌
        2.1.4 土壤与植被
        2.1.5 社会经济概况
        2.1.6 研究区域内自然保护区概况
    2.2 研究对象
3 基于CA-Markov模型对大别山区LULC变化的评价
    3.1 引言
    3.2 研究方法
        3.2.1 景观植被数据来源
        3.2.2 景观变化分析及预测
        3.2.3 模型精度评价
    3.3 研究结果
        3.3.1 土地利用景观结构变化
        3.3.2 各土地利用类型结构变化
        3.3.3 精度评价
        3.3.4 变化预测
    3.4 讨论
        3.4.1 LULC变化
        3.4.2 保护管理启示
        3.4.3 存在的不足
    3.5 本章小结
4 人类基础设施建设对大别山区白冠长尾雉适宜栖息地的影响
    4.1 引言
    4.2 研究方法
        4.2.1 数据采集
        4.2.2 适宜栖息地变化评估
        4.2.3 适宜栖息地方向分布与平均中心
        4.2.4 适宜栖息地破碎化分析
    4.3 研究结果
        4.3.1 模型评估效果和适宜栖息地分布
        4.3.2 栖息地破碎化
    4.4 讨论
        4.4.1 适宜栖息地分布变化
        4.4.2 栖息地破碎化
    4.5 本章小结
5 白冠长尾雉种群分布对人类足迹的反应
    5.1 引言
    5.2 研究方法
        5.2.1 人类足迹欧氏距离分析
        5.2.2 白冠长尾雉对人类足迹的时空响应
        5.2.3 数据分析方法
    5.3 研究结果
        5.3.1 不同人类足迹类型欧氏距离分析
        5.3.2 白冠长尾雉对人类足迹的时空响应
    5.4 讨论
    5.5 本章小结
6 大别山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白冠长尾雉栖息地保护成效
    6.1 引言
    6.2 研究方法
        6.2.1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白冠长尾雉种群密度
        6.2.2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周边人类足迹分析
        6.2.3 适宜栖息地分布评估
        6.2.4 GAP分析及功能区划有效性评估
        6.2.5 数据分析
    6.3 研究结果
        6.3.1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冠长尾雉种群密度
        6.3.2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周边人类足迹变化
        6.3.3 大别山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白冠长尾雉适宜栖息地变化
    6.4 讨论
        6.4.1 种群密度变化
        6.4.2 适宜栖息地的变化
        6.4.3 功能区划与对白冠长尾雉的保护成效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1.1 大别山区人类设施面积增长迅速,耕地和草地面积大幅下降
        7.1.2 人类基础设施建设导致白冠长尾雉适宜栖息地面积减少且破碎化加剧
        7.1.3 人类足迹增长导致其与白冠长尾雉适宜分布区距离越来越近
        7.1.4 大别山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白冠长尾雉种群和栖息地的保护成效下降
    7.2 研究展望
        7.2.1 展望
        7.2.2 建议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5)黄河下游地区土地利用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研究区概况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数据来源
    2.2 研究方法
        2.2.1 土地利用动态度
        2.2.2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2.2.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测算
        2.2.4 热点分析
        2.2.5 重心分析
        2.2.6 地理探测器模型
3 结果与分析
    3.1 黄河下游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特征
    3.2 黄河下游地区地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演变
        3.2.1 地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间变化
        3.2.2 地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空间变化
        3.2.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价值系数的敏感性分析
    3.3 黄河下游地区地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冷热点格局及演变特征
    3.4 黄河下游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重心变化轨迹
    3.5 黄河下游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分异的驱动分析
4 结论与讨论

(6)黄河流域典型区域乡村聚落形态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长垣市孟岗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相关政策及发展战略引导
        1.1.2 黄河流域传统风貌淡化趋势日渐突出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乡村聚落相关研究
        1.3.2 聚落形态相关研究
        1.3.3 黄河流域聚落研究
        1.3.4 文献评析
    1.4 研究设计
        1.4.1 研究区域选择
        1.4.2 时间节点、数据来源与处理
        1.4.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2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2.1 理论基础
        2.1.1 人地关系协调论
        2.1.2 自组织理论
        2.1.3 空间句法理论
    2.2 研究方法
        2.2.1 GIS空间分析法
        2.2.2 空间句法
        2.2.3 实地勘察法
        2.2.4 平面形态量化方法
3 孟岗镇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变
    3.1 乡村聚落系统空间形态演变
        3.1.1 乡村聚落规模
        3.1.2 聚落分布格局
        3.1.3 聚落分布密度
        3.1.4 聚落区域形状
    3.2 乡村聚落住宅空间形态演变
        3.2.1 院落平面形态
        3.2.2 建筑外观
    3.3 乡村聚落扩展模式
        3.3.1 四周扩展型
        3.3.2 沿道路扩展型
        3.3.3 兼并整合型
        3.3.4 新增型
4 孟岗镇典型村落空间形态解析
    4.1 典型村落选择
        4.1.1 乡村聚落形态分类
        4.1.2 典型村落选择
    4.2 村落外部围合要素构成
    4.3 典型村落内部空间特征
        4.3.1 节点空间类型
        4.3.2 街巷空间
        4.3.3 建筑密度与方向
5 孟岗镇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变影响因素分析
    5.1 自然因素
        5.1.1 河道变迁
        5.1.2 地形
        5.1.3 水文
        5.1.4 土壤
    5.2 社会经济因素
        5.2.1 居民收入水平
        5.2.2 交通
        5.2.3 工业发展
        5.2.4 社区建设
    5.3 人文因素
        5.3.1 区域人口
        5.3.2 家庭结构
        5.3.3 区域文化
6 结语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6.3.1 分析较长时间段的乡村聚落演化
        6.3.2 聚焦黄河流域人地耦合关系
参考文献
致谢

(7)河南省星级酒店的空间布局、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趋势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三、研究内容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问题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分析法
        (二)GIS空间分析法
        (三)比较分析法
    五、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界定
    一、理论基础
        (一)区位与区位论
        (二)服务业区位
        (三)核心——边缘理论
        (四)旅游者空间行为规律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一)星级酒店
        (二)星级酒店空间分布
    三、本章小结
第三章 河南省星级酒店发展历程与现状
    一、研究区域
    二、数据来源与处理
        (一)数据来源
        (二)数据处理
    三、河南省星级酒店发生发展与结构演变
        (一)河南星级酒店业发展过程
        (二)河南星级酒店的结构演变
    四、河南省星级酒店空间分布与发展态势
        (一)河南省星级酒店空间分布
        (二)河南省星级酒店发展态势
    五、本章小结
第四章 河南省星级酒店空间布局集聚特征分析
    一、数据来源与处理
        (一)数据来源
        (二)数据处理
    二、河南省星级酒店全局聚类特征分析
        (一)分析原理及方法
        (二)河南省星级酒店总体集聚特征分析
        (三)河南省各类星级酒店集聚特征分析
    三、河南省星级酒店局部聚类特征分析
        (一)分析原理及方法
        (二)河南省星级酒店总体局部聚类特征分析
        (三)河南省各类星级酒店局部聚类特征分析
    四、本章小结
第五章 河南省星级酒店空间布局演变特征分析
    一、河南星级酒店空间布局演变核密度分析
        (一)分析原理及方法
        (二)河南省星级酒店总体空间布局演变特征
        (三)河南省各类星级酒店空间布局演变特征
    二、河南省星级酒店空间布局热点演变分析
        (一)分析原理及方法
        (二)河南省星级酒店总体布局热点演变特征
        (三)河南省各类星级酒店布局热点演变特征
    三、本章小结
第六章 河南省星级酒店空间布局影响因素分析
    一、影响因素选取
    二、影响因素分析
        (一)区域经济实力
        (二)旅游发展水平
        (三)政府决策行为
        (四)旅游景区分布
        (五)区域交通条件
    三、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二、空间布局优化建议
    三、研究的创新之处
    四、研究的不足之处
    五、进一步研究计划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8)黄土高原城镇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关键问题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目标
        1.2.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3.1 研究方法
        1.3.2 数据来源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5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 城镇化过程与生态环境响应研究动态
    2.1 城镇化过程与机制研究
        2.1.1 城镇化概念与内涵研究
        2.1.2 城镇化格局与过程研究
        2.1.3 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
        2.1.4 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
        2.1.5 城镇化发展路径研究
    2.2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响应研究
        2.2.1 城镇化的景观格局响应
        2.2.2 城镇化的热环境响应
        2.2.3 城镇化的污染环境响应
    2.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
        2.3.1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
        2.3.2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交互作用过程
        2.3.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调控模式
    2.4 研究进展评述与启示
        2.4.1 研究评述
        2.4.2 主要启示
第三章 城镇化过程与生态环境响应的基础理论
    3.1 概念辨析与界定
        3.1.1 城镇化与城镇化过程
        3.1.2 生态环境与生态环境响应
    3.2 城镇化演进过程理论基础
        3.2.1 城镇化阶段理论
        3.2.2 人口迁移理论
        3.2.3 非均衡发展理论
    3.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理论基础
        3.3.1 环境库兹涅茨(EKC)曲线理论
        3.3.2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圈理论
        3.3.3 景观生态学理论
    3.4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响应调控理论基础
        3.4.1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3.4.2 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3.5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平衡理论构建
        3.5.1 理论渊源
        3.5.2 理论基础
        3.5.3 理论涵义
        3.5.4 供需规律
        3.5.5 数学表达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黄土高原城镇化的自然地理与人文经济基础
    4.1 黄土高原区域范围
    4.2 自然地理基础
        4.2.1 地形地貌
        4.2.2 气候特征
        4.2.3 土壤植被
    4.3 自然资源基础
        4.3.1 水资源
        4.3.2 土地资源
        4.3.3 矿产资源
        4.3.4 农产品资源
    4.4 生态环境状况
        4.4.1 生态环境特征
        4.4.2 生态环境问题
    4.5 社会经济基础
        4.5.1 人口分布特征
        4.5.2 经济发展水平
        4.5.3 社会事业概况
    4.6 城镇化现状特征
        4.6.1 城镇化总体特征
        4.6.2 城镇化空间格局
        4.6.3 城市群建设现状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黄土高原城镇化时空过程与影响因素
    5.1 城镇化过程与影响因素研究方法
        5.1.1 城镇化时空变化测算方法
        5.1.2 城镇化地域分异影响因子识别方法
    5.2 城镇化水平时空变化特征
        5.2.1 城镇化水平变化过程
        5.2.2 城镇化水平地域分异
        5.2.3 城镇化水平区域差异
    5.3 城镇化水平影响因素识别
        5.3.1 城镇化水平地域分异成因分析
        5.3.2 城镇化水平地域分异成因交互探测
        5.3.3 城镇化水平地域分异成因分区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黄土高原城镇化的生态环境空间格局响应
    6.1 城镇化生态环境格局响应计量方法
        6.1.1 城镇化空间格局识别方法
        6.1.2 生态环境格局响应计算方法
    6.2 城镇化空间格局演化特征
        6.2.1 城镇化空间时序变化过程
        6.2.2 城镇化景观格局变化特征
        6.2.3 城镇化空间结构变化特征
    6.3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格局响应
        6.3.1 城镇化与地表温度变化格局
        6.3.2 城镇化与植被绿度变化格局
        6.3.3 城镇化与生态价值变化格局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黄土高原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状态响应
    7.1 城镇化生态环境状态响应计量方法
        7.1.1 生态系统服务评分矩阵构建
        7.1.2 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测算模型
    7.2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供需格局
        7.2.1 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总体特征
        7.2.2 生态系统服务潜在供给格局
        7.2.3 生态系统服务实际供给格局
        7.2.4 生态系统服务需求现状格局
    7.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供需状态响应
        7.3.1 城镇化的生态系统供需格局
        7.3.2 城镇化的生态系统供需响应
        7.3.3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类型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黄土高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优化调控模式
    8.1 城镇化过程与生态环境响应机制
    8.2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协调框架
        8.2.1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目标
        8.2.2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优化调控框架
        8.2.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优化调控机制
    8.3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协调发展模式
        8.3.1 适度型城镇化模式
        8.3.2 集约型城镇化模式
        8.3.3 绿色型城镇化模式
        8.3.4 共享型城镇化模式
        8.3.5 开放型城镇化模式
    8.4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策略
        8.4.1 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构建新型城镇体系
        8.4.2 创新自然资源配置,建设集约低碳城镇
        8.4.3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8.4.4 深化政策制度改革,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8.4.5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障城镇生态安全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9.1 结论
    9.2 讨论
    9.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9)元至民国河南清真寺空间分布格局演变与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清真寺相关研究
        1.2.2 国内清真寺相关研究
        1.2.3 河南清真寺相关研究
        1.2.4 研究述评
    1.3 理论基础
        1.3.1 文化景观理论
        1.3.2 水平横剖面复原理论
        1.3.3 GIS空间分析理论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数据来源
        2.2.1 清真寺数目及空间属性数据
        2.2.2 地图、人口数据
    2.3 研究方法
        2.3.1 文献分析法
        2.3.2 数理统计法
        2.3.3 空间分析法
        2.3.4 实地调研法
3 元至民国河南清真寺数目考订与统计分析
    3.1 元至民国河南清真寺数目考订
        3.1.1 元代河南清真寺数目考订
        3.1.2 明代河南清真寺数目考订
        3.1.3 清代及民国河南清真寺数目考订
    3.2 元至民国河南各市清真寺统计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元至民国河南清真寺空间格局演变特征
    4.1 元至民国河南清真寺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4.2 元至民国河南清真寺空间格局演变分析
        4.2.1 标准差椭圆分析
        4.2.2 平均最近邻与核密度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元至民国河南清真寺空间格局演变影响因素分析
    5.1 人口因素的影响
        5.1.1 回族人口空间分布与清真寺空间分布的关系
        5.1.2 回族人口的流动对清真寺分布格局变化的影响
    5.2 交通因素的影响
        5.2.1 交通运输路线与清真寺空间分布的关系
        5.2.2 铁路及汽车运输路线对清真寺分布格局变化的影响
    5.3 国家政策的影响
    5.4 自然环境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创新点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10)晋北农牧交错带乡村聚落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 ——以阳高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政策背景
        1.1.2 中国乡村聚落的问题
    1.2 研究意义
2 文献评述
    2.1 概念界定
        2.1.1 乡村聚落及相关概念
        2.1.2 农牧交错带
    2.2 已有研究
        2.2.1 相关理论
        2.2.2 研究进展
        2.2.3 文献评述
    2.3 研究思路
3 研究区域、数据与方法
    3.1 案例区选择
    3.2 研究区概况
        3.2.1 自然地理条件
        3.2.2 经济区位及道路建设
        3.2.3 行政区划
        3.2.4 乡镇概况
    3.3 数据来源与处理
        3.3.1 数据来源
        3.3.2 数据处理
    3.4 研究方法
4 乡村聚落空间分布及演变特征差异
    4.1 空间分布差异
        4.1.1 数量密度差异
        4.1.2 规模密度差异
    4.2 分布模式
    4.3 规模演变特征
        4.3.1 聚落面积位序—规模演变
        4.3.2 聚落人口规模等级演变
5 影响因素分析
    5.1 乡村聚落空间分布影响因素
        5.1.1 乡镇政府要素
        5.1.2 交通要素
        5.1.3 河流要素
        5.1.4 地形条件
    5.2 乡村聚落规模影响因素
        5.2.1 影响因素作用力的初步探测
        5.2.2 县域范围的模型分析
        5.2.3 农牧区模型分析
        5.2.4 农牧区模型结果对比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1990~2000年河南GIS进展及主要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黄河源高寒草甸景观破碎化过程及其对两种扰动的响应[D]. 李杰霞. 青海大学, 2021(01)
  • [2]煤山文化研究[D]. 袁飞勇. 武汉大学, 2020(06)
  • [3]中国上消化道癌高发区食管胃交界部癌(贲门癌)危险因素及预测预警标志物的多中心前瞻性研究[D]. 谢双华.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
  • [4]大别山区近20年人类足迹变化对白冠长尾雉空间分布的影响[D]. 田姗. 北京林业大学, 2020
  • [5]黄河下游地区土地利用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演变[J]. 张鹏岩,耿文亮,杨丹,李颜颜,张宇,秦明周. 农业工程学报, 2020(11)
  • [6]黄河流域典型区域乡村聚落形态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长垣市孟岗镇为例[D]. 苏雅. 河南大学, 2020(02)
  • [7]河南省星级酒店的空间布局、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李蕙荞. 信阳师范学院, 2020(07)
  • [8]黄土高原城镇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响应[D]. 宋永永. 陕西师范大学, 2019
  • [9]元至民国河南清真寺空间分布格局演变与影响因素分析[D]. 张萍萍. 河南大学, 2019(01)
  • [10]晋北农牧交错带乡村聚落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 ——以阳高县为例[D]. 施瑞. 河南大学, 2019(01)

标签:;  ;  ;  ;  

1990-2000年河南GIS的进展与主要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