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外贸合同中的品质条款(论文文献综述)
张莉娜[1](2021)在《内部审计视角下出口企业外贸风险防范研究》文中认为对外贸易风险的主要类型对外贸易风险指的是:外贸企业在开展对外经济交易活动中遭遇的风险。通常情况下,对外贸易风险的发生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但常见的对外贸易风险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一是,信用风险。对外贸易活动中,买卖双方按照事先的约定展开交易。整个交易过程包括报盘、还盘、确认等环节,耗时较长。在此期间,双方的财务经营状况可能会与约定之初有所不同,如国际结算时,企业因存在商业信用等问题,
贺然[2](2015)在《DF集团国际贸易风险管理与防范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我国的对外贸易迅速发展起来。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也是我国国际贸易往来的中心城市之一,其外贸企业的发展水平具有代表性。任何贸易往来都存在风险,北京市的外贸企业也不例外,而且由于其国际贸易业务广,发展快,遇到的国际贸易风险问题也较为典型,因此,对北京市外贸企业风险管理与防范的分析与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北京市的一家大型国有外贸公司—DF集团为研究对象。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研究DF集团近年来遇到的五类主要的风险问题:外汇风险、贸易合同风险、出口信用证风险、国际贸易壁垒风险和海上运输风险。并对以上五类风险的损失比重和成因进行评估分析。然后运用风险坐标图的方法将五类风险根据其发生可能性和影响程度的不同划分到不同区域,重点在于根据风险所在区域的不同,以及DF集团目前的风险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公司的国际贸易风险管理与防范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包括提高公司整体的风险预警和识别能力;加大对贸易合作伙伴资信调查的力度;加强贸易合同整体的管理过程;提高员工对于信用证中“软条款”的防范能力;运用金融手段规避外汇风险以及优化海上运输风险的防范对策。最后从组织、制度和人员三个方面为公司提出了相关的实施保障,用来确保风险管理与防范措施的有效落实。本文希望通过对DF集团国际贸易风险管理与防范的研究,可以给DF集团以及我国类似性质的外贸企业提供参考和借鉴,使我国外贸企业能够更好地管理与防范国际贸易风险,减少损失,提高自身的国际贸易竞争力。
厉刚[3](2015)在《外贸合同的风险管理》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国家国际地位的提升,经济方面政策的不断改革,与国外的交易变得越来越频繁。合同的签定是外贸交易运作过程的核心步骤,它标志着商务谈判告一段落,寓意着合同中各项条款履行的开端,决定了企业最终经济获得最大化的结果。本文通过分析合同签订中包含的内容,举证几个案例,探讨签订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漏洞,针对性的将案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建议,希望本文能对企业经理人管理关于如何控制与规避外贸合同中的风险有所启发。
SAELIM KANCHANA(林灿婵)[4](2013)在《中泰常用贸易合同文本图式结构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和泰国的来往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双方之间交流频繁,友谊深厚,是好邻居、好亲戚、好朋友、好伙伴。中泰双方的政府、人民相互尊重、相互信赖,互利合作、共同发展。两国之间建立了深度的信任,在政治上相互信任,经济上互惠互助。中泰两国已成为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友好相处的典范。这几年以来,中方经济猛速发展,与泰方进出口贸易与日俱增紧密,并且商务种类繁多。就商品关系种类的交流不断发展,贸易形式日益复杂而繁琐。两国商家为了避免买卖双方日后发生纠纷,中泰贸易合同文本就成为一项非常需要的重要贸易文件,同时还是一份有国际法律效力的贸易协定。中泰贸易合同的种类与合同的范围比较广泛,从开始的口头合同形式发展到如今的书面合同形式。贸易合同形式类型多样,其文本图式结构也多种多样:既有广义合同及狭义合同订成可有约束力或非约束力的法律文件,又有正式合同与非正式合同。中泰贸易合同从狭义上可以说是一份正式的以书面文字订立的合同文本,不仅有其独特的合同文本图式结构,同时也有专用的商业句型和词汇、专用的一般条款与特别条款,而且也包括法律用语、会计用语、银行专用语、以及保险用语等,具有专业性、实用性及文化交际性。本文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叙述本文的研究缘起、研究的意义和研究目标,中泰近年来的总体贸易状况、中泰贸易目前的基本现状、中泰贸易合同的常用种类及常用贸易合同类型与内容;第二章介绍中泰狭义贸易合同文本的总体图式结构,中泰贸易合同书封面、中泰贸易合同书的目录、中泰贸易合同书的内容框架、合同书的前文、合同书的正文及合同书的结尾,合同书正文的一般条款和中泰贸易合同书文本结构的其他特别条款;第三章说明中泰狭义合同书文本的基本图式结构,前言部分的必有条款与非必有条款、正文部分的必有条款与非必有条款和结尾部分的必有条款与非必有条款;第四章研究的是现有中泰广义合同文本的基本图式结构,中泰贸易合同书的口头形式与书面形式,广义书面贸易合同的种类,广义合同的意义,有效合同的成立要件等;第五章介绍中泰贸易合同书的常用条款及其句式,前文部分常用条款及其句式,正文部分常用条款及其句式,结尾部分常用条款及其句式;本文的最后一章是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说明下一步的工作,并对国际汉语教学(商贸汉语教学)提出了几点小小的建议。同时,为减轻中泰商家贸易的成本及时间,并欢迎2015年中国—东盟自贸区全面建成的来临,设计出了中泰文文本对照的中泰贸易合同范本。
吴义乾[5](2012)在《广州出入境检验检疫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决定于1998年4月成立了由原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局,原农业部动植物检疫局和原卫生部卫生检疫局合并,组建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2000年1月1日新的检验检疫机制全面启动。这标志着检验检疫部门基本实现了国务院规定的三检合一和初步建立出入境检验检疫管理新体制的改革目标。近年来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按照国际通行规则,对管理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改革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从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和世贸组织的规则要求相比,检验检疫机构管理模式还有一些不相适应的地方。因此,进一步构建适应WTO有关规则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检验检疫机构管理模式,仍然是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以此课题为研究中心,理论联系实际,从外经贸发展现状及企业的需求出发,运用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及服务型政府等有关理论,对目前检验检疫部门存在的制度缺陷、制度创新问题进行归纳和分析,借鉴国内外检验检疫制度和服务举措,提出出入境检验检疫制度改革的具体对策。以广州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管理模式的创新为研究视角,在阐述政府管理模式创新的理论内涵和我国检验检疫机构的工作性质、职责范围和重要作用以及对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管理模式现状分析和探讨我国加入WTO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新形势下,检验检疫所面临挑战的基础上运用公共管理学科有关理论并借鉴发达国家相关检验检疫机构管理模式的有益经验,提出我国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管理模式创新的对策和建议。从而为提升我国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的整体管理水平和能力进一步维护好国家利益,履行好国家所赋予的职责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和政策参考。
孙旭[6](2012)在《出口企业收汇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进出口贸易额大增,并对中国的国民经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2004年,中国的世界进出口贸易排名已上升到第3位,历史性的突破了一万亿美元大关;在2010年,中国的进出口总额2.9728兆美元,其中出口总额为1.5779兆美元,稳居世界第一。但是在出口高速增长的同时,出口企业的预期未收汇问题也日渐突出。国际贸易中各种风险悄然而至,如国家政治风险、信用风险、经营风险、交易风险、汇率风险等,这些风险都时刻威胁着外贸出口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如何做到及时、安全收汇成为目前学者和管理者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运用演绎分析法展开研究,以实证分析法为主展开论述。文章研究建构了一套贯穿于企业出口业务各个环节的风险防范体系,并从实证的角度进行了丰富和验证。本文主要工作如下:第一、建立控制收汇风险的前期调查和评估机制,即事前预测机制。风险事前预测是有效防范风险的必要前提和条件,要利用先进的、科学的信用管理体系对进口商及进口商所在国进行风险评估,对未来的风险状况进行一系列分析、预测和判断,以利于风险承担者相机抉择,做出正确防范。第二、建立在整个业务过程中防范收汇风险的控制体系,即事中控制机制。信用管理工作要始终贯穿在整个出口业务流程中,进行全过程控制,杜绝任何业务环节出现问题,以免造成出口收汇风险的隐患。第三、最后要建立和完善应收账款管理和追收机制,即事后补救机制。只要从事国际贸易,就可能会有应收账款,就有逾期未收回的风险。如果出现逾期未收回欠款,出口企业就要果断采取各种措施,把损失减少到最低。本文的研究结果能够系统的指导中国出口企业收汇工作,根据企业自身的经营特点及实际情况,建立起贯穿于企业出口业务各个环节的风险防范体系,使中国出口企业能够“事前预测”,防患于未然;“事中控制”,消除隐患;“事后补救”,减少损失。
陈平[7](2010)在《如何签订外销合同》文中研究指明当代国际货物贸易是世界范围内的商品交易,一笔交易的完成所经历的过程手续繁杂,运输路途遥远,运行的时间较长,面临着各类因素导致的风险,而由于合同订立问题导致的交易风险,使得进出口业务活动更加错综复杂。在我国的一般国际货物贸易实践中,大多数进出口企业通常采用外销合同确认书形式对外成交,它是进出口业务中常见的一种简要合同形式,交易双方对主要交易条件进行不断磋商,达成意思一致后一方以书面形式拟订并由法人代表或委托代理人签字,再送达另一方审核由法人代表或委托代理人签字成立的法律文件。
冯曼[8](2010)在《浅谈英文外贸合同条款的文字处理》文中研究指明出口是拉动中国经济起飞的重要引擎。对于许多希望从事外贸的中小企业而言,每每涉及英文合同时常一筹莫展,不知如何下笔;有的缺乏重视,简单援用标准合同或直接使用国外客户发来的合同。为解决企业签订英文外贸合同中存在的问题,本文针对外贸合同中的常用条款一一进行了风险分析,就起草和签订英文外贸合同应注意文字处理提出了建议。
姜艳艳[9](2007)在《如何避免商品质量条款出现争议》文中研究指明货物品质是买卖合同的重要条款,买卖双方交接货物时的品质依据,要掌握合同货物品质规定的方法和注意问题,防止出现业务纠纷。这包括将货物的质量要求表达具体、科学,规定明确的检验方式,如果是货到商检,就必须在合同上明确规定商检时间和列明商检机构的名称。
熊俊[10](2007)在《对外贸易中法律风险控制若干问题的思考》文中认为对外贸易中存在许多法律风险,外贸公司进行法律风险控制主要应从对贸易伙伴的前期资信调查、严格审查外贸合同条款及控制外贸业务流程等方面着手,同时要处理好与货代公司的代理关系,审慎应对与贸易伙伴之间的法律纠纷。
二、浅谈外贸合同中的品质条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外贸合同中的品质条款(论文提纲范文)
(1)内部审计视角下出口企业外贸风险防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对外贸易风险的主要类型 |
我国出口企业遭遇对外贸易风险的现状及原因 |
我国出口企业对外贸易风险现状 |
引发我国出口企业对外贸易风险的主要因素 |
出口企业内部审计与对外贸易风险防范之间的关系 |
内部审计有助于平衡各部门关系 |
内部审计能够全面审查财务信息 |
内部审计能够为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提供依据 |
基于内部审计视角,防范对外贸易风险的措施 |
引导内部审计人员提升专业技能 |
保持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 |
提升内部审计工作的科学性 |
优化出口企业对外贸易审计流程 |
结语 |
(2)DF集团国际贸易风险管理与防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
1.2.1 研究方法 |
1.2.2 主要内容 |
1.3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国际贸易风险管理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
2.1 国际贸易风险的含义和种类 |
2.2 国际贸易风险管理相关理论 |
2.2.1 国际贸易风险管理的内容 |
2.2.2 企业整合风险管理理论 |
2.2.3 COSO内部控制理论 |
2.2.4 全面风险管理理论 |
2.2.5 风险坐标图法 |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1 国外研究现状 |
2.3.2 我国研究现状 |
第三章 DF集团国际贸易风险识别 |
3.1 DF集团概况 |
3.2 DF集团国际贸易中存在的风险现状 |
3.2.1 汇率波动规避不足导致的外汇风险损失 |
3.2.2 合同条款规定不明造成的外贸合同风险 |
3.2.3 出口信用证单证不符经验不足带来的风险 |
3.2.4 国际贸易壁垒类目繁多防不胜防引发的风险 |
3.2.5 不可抗力因素造成损失引致的海上运输风险 |
第四章 DF集团国际贸易风险评估及管理现状分析 |
4.1 DF集团风险的坐标图分析 |
4.1.1 DF集团国际贸易风险造成的损失比重分析 |
4.1.2 DF集团国际贸易风险的成因分析 |
4.1.3 DF集团风险坐标图 |
4.2 DF集团国际贸易风险管理现状 |
4.3 DF集团国际贸易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五章 DF集团国际贸易风险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
5.1 提高公司整体的风险预警和识别能力 |
5.2 加大对贸易合作伙伴资信调查的力度 |
5.3 加强外贸合同整体的管理过程 |
5.4 提高员工对于信用证中“软条款”的防范能力 |
5.5 运用金融手段规避外汇风险 |
5.6 优化海上运输风险的防范对策 |
第六章 DF集团国际贸易风险管理对策的实施保障 |
6.1 建立风险预警系统 |
6.1.1 组建风险管理部门 |
6.1.2 完善信息情报体系 |
6.2 制定出口信用证单证审核制度 |
6.2.1 遵守单证审核标准 |
6.2.2 规范单证审核流程 |
6.3 构建业务人员风控培训机制 |
6.3.1 规定合格风控业务人员标准 |
6.3.2 成立人才培训机构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致谢 |
(3)外贸合同的风险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一、外贸合同风险条款的种类 |
二、外贸合同交易中常见的纠纷问题 |
1. 品质条款纠纷问题 |
2. 装运条款纠纷问题 |
三、如何规避风险 |
四、结束语 |
(4)中泰常用贸易合同文本图式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CONTENTS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意义及目标 |
1.1 研究的缘起 |
1.2 研究的目标 |
1.3 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中泰近年来贸易状况 |
2.1 中泰贸易的基本现状 |
2.2 中泰贸易合同的常用种类 |
第二章 中泰狭义贸易合同文本的总体图式结构 |
第一节 中泰贸易常用的合同类型及内容 |
1.1 中泰贸易合同的封面 |
1.2 中泰贸易合同书的目录 |
第二节 中泰贸易合同书内容的结构 |
2.1 合同的前文 |
2.2 合同正文部分 |
2.3 中泰贸易合同文本结构中的其他条款 |
2.4 合同的结尾部分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3.1 中泰狭义贸易合同文本图式的三大结构内容 |
3.2 中泰狭义贸易合同文本图式三大结构流程 |
第三章 中泰狭义贸易合同文本的基本图式结构 |
第一节 前言部分的必有条款和非必有条款 |
1.1 前言部分的必有条款 |
1.2 前言部分的非必有条款 |
第二节 正文部分的必有条款与非必有条款 |
2.1 合同正文部分的必有条款包括 |
2.2 合同正文部分的非必有条款 |
第三节 结尾部分的必有条款和非必有条款 |
3.1 结尾部分的必有条款 |
3.2 结尾部分的非必有条款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泰广义贸易合同文本的基本图式结构 |
第一节 中泰贸易合同的形式 |
1.1 口头形式 |
1.2 书面形式 |
第二节 广义书面贸易合同 |
2.1 协议 |
2.2 订单 |
2.3 备忘录 |
2.4 确认书 |
2.5 议定书 |
2.6 合同 |
第三节 广义合同的意义 |
3.1 有效合同的成立要件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泰贸易合同文本的常用条款及其句式 |
第一节 前文部分常用条款及其句式 |
1.1 合同的名称 |
1.2 合同编号或合同号码 |
1.3 订约地点 |
1.4 订约时期 |
1.5 合同各方名称及法定地址 |
1.6 同意订约的词句 |
第二节 正文部分常用条款及其句式 |
2.1 商品名称条款 |
2.2 品质规格条款 |
2.3 数量条款 |
2.4 包装条款 |
2.5 唛头 |
2.6 价格条款 |
2.7 装运条款 |
2.8 支付条款 |
2.9 商品检验条款 |
2.10 保险条款 |
2.11 不可抗力条款 |
2.12 索赔条款 |
2.13 仲裁条款 |
2.14 合同正文部分的其他重要条款及其常用句式 |
第三节 结尾部分常用条款及其句式 |
3.1 合同有效条款 |
3.2 买卖双方签字或盖章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及下一步要做的工作 |
第一节 全文主要观点总结 |
1.1 全文的主要观点 |
1.2 中泰贸易合同的基本主要结构流程 |
第二节 下一步要做的工作 |
2.1 概述 |
2.2 中泰贸易合同试用范本(中文泰语对照) |
第三节 论文的不足之处 |
3.1 论证的不足之处 |
3.2 论点的不足之处 |
第四节 对国际汉语教学(商贸汉语教学)的几点建议 |
4.1 专业性 |
4.2 实用性 |
4.3 跨文化交际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广州出入境检验检疫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现实意义 |
1.4.2 理论意义 |
1.4.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4. 简要评述 |
1.5 研究目的、思路和创新之处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思路 |
1.5.3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广州出入境检验检疫现状及问题分析 |
2.1 出入境检验检疫概况 |
2.2 出入境检验检疫体系法律基础 |
2.2.1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的主要内容 |
2.2.2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的主要内容 |
2.2.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的主要内容 |
2.2.4 《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的主要内容 |
2.2.5 相关法律法规 |
2.2.6 相关国际条约和政府间协定 |
2.3 检验检疫制度改革的理论基础 |
2.4 广州检验检疫工作面临的形势 |
2.4.1 广州检验检疫工作面临的机遇 |
2.4.2 广州检验检疫工作面临的挑战 |
2.5 广州检验检疫工作对象调查分析 |
2.5.1 调查目的 |
2.5.2 问卷结构及内容 |
2.5.3 调查实施 |
2.5.4 企业服务需求统计与分析 |
2.6 广州检验检疫发展制约因素及业务改革内部调查 |
2.6.1 调查目的 |
2.6.2 问卷结构及内容 |
2.6.3 调查实施 |
2.6.4 问卷情况统计与分析 |
2.7 广州检验检疫存在的主要问题 |
2.7.1 检验检疫组织机构面临外部压力 |
2.7.2 检验检疫立法方面存在的缺陷 |
2.7.3 行业协会和检验检疫民间机构的作用有待加强 |
2.7.4 对出口商品检验检疫监督管理模式已不适应 |
2.7.5 帮扶企业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存在不足 |
2.7.6 执法部门之间、系统内各地局之间的联合执法机制不健全 |
第三章 国际经验与借鉴 |
3.1 检验检疫制度的国际经验 |
3.1.1 美国的检验检疫制度 |
3.1.2 欧盟的检验检疫制度 |
3.1.3 日本的检验检疫制度 |
3.1.4 中澳出入境检验检疫制度的比较 |
3.2 借鉴 |
第四章 解决广州检验检疫问题的对策建议 |
4.1 进一步改革检验检疫机构 |
4.1.1 强化统一的中央司权(管理)检验检疫执法机构 |
4.1.2 合理设置地方检验检疫执法机关 |
4.1.3 进一步明确检验检疫部门职责 |
4.2 进一步完善检验检疫立法 |
4.2.1 加强对立法工作的组织协调 |
4.2.2 加强与相关法律制度之间的衔接 |
4.3 进一步改革和规范检验检疫管理流程 |
4.3.1 科学制定各部门、各岗位工作流程和工作职责以及考核评价流程 |
4.3.2 加强科学规范的流程管理 |
4.3.3 建成科学高效的信息集成网络 |
4.3.4 建立简便易行、可操作性强的绩效评价方法 |
4.3.5 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 |
4.3.6 加大绩效评价结果的使用力度 |
4.3.7 完善科学及时的绩效反馈机制 |
4.4 完善检验检疫标准与认证制度 |
4.4.1 加快制定和修改技术标准,向国际标准靠拢 |
4.4.2 积极参与国际组织之间技术性检验检疫标准的制定 |
4.4.3 加强认证工作,发挥认证认可的作用 |
4.5 建设电子检验检疫实现管理目标 |
4.5.1 完善 CI4Q2000 综合业务管理系统的功能 |
4.5.2 积极稳妥地推进电子监管 |
4.5.3 积极参与“广州电子口岸”建设 |
4.5.4 加强对“大通关”工作的战略性研究 |
4.6 发展检验检疫相关业务机构力争成为市场竞争主体 |
4.6.1 检验公司 |
4.6.2 认证公司 |
4.6.3 实验室 |
4.6.4 合资经营 |
4.6.5 跨国经营 |
4.6.6 鼓励和扶持私人公证行的发展,发挥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 |
4.7 全面加强科技建设 |
4.7.1 构建和完善科技工作管理长效机制 |
4.7.2 优化检测资源和管理 |
4.7.3 建立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体系 |
4.7.4 加快对民间检验机构的认可和监管步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附件 |
(6)出口企业收汇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样本、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样本及数据来源 |
1.2.2 研究内容、思路和方法 |
1.3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文献与理论综述 |
2.1 理论意义 |
2.2 国外文献综述 |
2.3 国内文献综述 |
2.3.1 国际贸易风险及应对措施 |
2.3.2 外贸业务风险及应对措施 |
2.3.3 收汇风险产生原因及应对措施 |
2.4 国际贸易风险分类 |
2.5 收汇风险防控机制分析 |
2.5.1 风险管理基本思路 |
2.5.2 收汇风险防控机制的建立 |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出口企业收汇风险分析 |
3.1 国际政治风险分析 |
3.2 进口商信用风险分析 |
3.2.1 中国外贸出口企业出口收汇背景研究 |
3.2.2 进口商信用风险产生的原因 |
3.2.3 进口商信用风险 |
3.2.4 进口商信用风险贯穿于出口业务各个环节 |
3.2.5 出口货款拖欠分析 |
3.3 不同收汇方式下的风险 |
3.3.1 汇付 |
3.3.2 托收 |
3.3.3 信用证 |
3.4 不同国际贸易术语风险分析 |
3.5 外贸企业自身的管理不足 |
3.5.1 外贸企业的内部管理漏洞 |
3.5.2 信用管理普遍缺失 |
3.5.3 合同条款及合同管理存在问题 |
3.5.4 应收和应付账款管理混乱 |
3.5.5 处理拖欠措施不得当 |
3.5.6 奖励模式欠科学 |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出口国别与中国对外贸易风险分析 |
4.1 美国国别风险分析 |
4.2 埃及国别风险分析 |
4.3 阿根廷国别风险分析 |
4.4 越南国别风险分析 |
4.5 缅甸国别风险分析 |
4.6 其他主要贸易国家国别风险分析 |
4.7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中国对外贸易分析 |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收汇风险前期调查和评估机制 |
5.1 政治风险预测及防范 |
5.2 进口商信用风险的预测和评估机制 |
5.2.1 信用管理机制建立的背景分析 |
5.2.2 中国企业信用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
5.3 建立市场和信用风险评估机制 |
5.3.1 营销战略制定及产品和市场选择 |
5.3.2 建立完善的信用管理评估机制 |
5.3.3 建立规范的企业内部信用风险管理制度 |
5.3.4 建立科学的客户信用资信管理制度 |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收汇风险过程防范控制体系 |
6.1 信用风险管理部门在组织中的地位 |
6.2 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完善监督约束机制 |
6.3 严格加强出口业务关键环节操作 |
6.4 利用出口信用保险安全收汇 |
6.4.1 出口信用保险 |
6.4.2 出口信用保险职能 |
6.4.3 出口信用保险优点 |
6.5 利用中国出口信用保险防范收汇风险 |
6.5.1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 |
6.5.2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业务 |
6.5.3 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操作 |
6.6 借助国际保理业务防范收汇风险 |
6.7 利用福费廷业务防范收汇风险 |
6.8 利用各种担保方法防范收汇风险 |
6.8.1 银行保函 |
6.8.2 其它担保方式 |
6.9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建立应收账款管理和追收机制 |
7.1 科学管理应收账款 |
7.2 及时追收拖欠货款 |
7.3 追收拖欠货款的方法 |
7.3.1 委托专业追账机构追账 |
7.3.2 仲裁 |
7.3.3 诉讼 |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论文主要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
8.2 展望和不足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
(7)如何签订外销合同(论文提纲范文)
一、关注《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惯例和相关法律的适用 |
二、注意核心条款的风险防范 |
1. 贸易术语风险防范 |
2. 商品质量、数量和包装条款风险防范 |
3. 运输保险条款的风险防范 |
4. 支付条款的风险防范 |
三、强化对外销合同的审核 |
1. 审核合同内容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
2. 审核交易商品的内容。 |
3. 审核运输保险条款。 |
4. 审核支付条款内容。 |
(8)浅谈英文外贸合同条款的文字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1 合同标题 |
2“鉴于”条款 (Whereas Clause) |
3 合同当事人 (Parties of Contract) |
4 品名 (Name of commodity) 和品质 (quality of goods) 条款 |
5 数量条款 (Quantity Clause) |
6 包装条款 (Packing Clause) |
7 价格条款 (Price Clause) |
8 支付条款 (Terms of Payment) |
9 运输条款 (Transportation Clause) |
10 保险条款 (Insurance Clause) |
1 1 商检条款 (Inspection Clause) |
1 2 索赔条款 (Claim Clause) |
1 3 仲裁条款 (Arbitration Clause) |
1 4 不可抗力条款 (Force Majeure Clause) |
(10)对外贸易中法律风险控制若干问题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外贸公司的基本功——对交易伙伴做好前期的资信调查 |
2 外贸合同条款中的法律风险控制 |
2.1 “风险条款”的防范 |
2.2 贸易术语条款的选择 |
2.3 支付条款的风险控制 |
2.4 质量条款的要求 |
2.5 争议解决条款的确定 |
2.6 慎用“格式合同” |
3 外贸公司与货代公司之间委托代理关系的法律风险控制 |
4 外贸业务一般流程中风险的法律控制 |
(1) 组织货源的法律风险。 |
(2) 货物运输的法律风险。 |
(3) 货款结算的法律风险。 |
5 外贸公司与交易伙伴之间的法律纠纷防范 |
(1) 与工厂之间的法律纠纷。 |
(2) 与外国客户之间的法律纠纷。 |
(3) 与货代、船公司之间的法律纠纷。 |
(4) 与其他外贸公司之间的法律纠纷。 |
四、浅谈外贸合同中的品质条款(论文参考文献)
- [1]内部审计视角下出口企业外贸风险防范研究[J]. 张莉娜. 中国中小企业, 2021(01)
- [2]DF集团国际贸易风险管理与防范研究[D]. 贺然. 河北工业大学, 2015(04)
- [3]外贸合同的风险管理[J]. 厉刚. 商场现代化, 2015(02)
- [4]中泰常用贸易合同文本图式结构研究[D]. SAELIM KANCHANA(林灿婵). 中央民族大学, 2013(02)
- [5]广州出入境检验检疫问题研究[D]. 吴义乾. 华南理工大学, 2012(06)
- [6]出口企业收汇风险管理研究[D]. 孙旭. 天津大学, 2012(07)
- [7]如何签订外销合同[J]. 陈平. 对外经贸实务, 2010(07)
- [8]浅谈英文外贸合同条款的文字处理[J]. 冯曼. 科教文汇(上旬刊), 2010(03)
- [9]如何避免商品质量条款出现争议[J]. 姜艳艳. 黑龙江对外经贸, 2007(11)
- [10]对外贸易中法律风险控制若干问题的思考[J]. 熊俊.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