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无症状携带者疗效观察(摘要)(论文文献综述)
赵玉清,宋莹莹,杨一点,张立平[1](2021)在《核苷(酸)类物预防肿瘤患者伴HBV感染化疗后病毒再激活疗效的网状Meta分析》文中提出目的系统评价不同核苷(酸)类物预防肿瘤患者伴HBV感染化疗后HBV再激活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NKI、WanFang Data和VIP数据库,搜集不同核苷(酸)类物预防肿瘤患者伴HBV感染化疗后病毒再激活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1年6月7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Stata 16.0软件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43个RCT,包括3 269例患者,涉及7种干预措施:在化疗基础上分别联用恩替卡韦(ETV)、拉米夫定(LAM)、阿德福韦酯(ADV)、替比夫定(LdT)、替诺福韦酯(TDF)、拉米夫定+恩替卡韦(LAM+ETV)、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LAM+ADV)。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降低再激活率的疗效方面,ETV、LAM、ADV、LdT、TDF、LAM+ETV、LAM+ADV均优于空白对照。ETV、LAM、ADV降低再激活率的水平低于LAM+ETV。曲线下面积排在前三位的药物组合分别是LAM+ETV(94.8%)、LdT(80.7%)、LAM+ADV(58.0%)。结论当前证据显示,LAM+ETV、LdT、LAM+ADV预防肿瘤患者伴HBV感染化疗后病毒再激活的疗效更优。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限制,上述结论尚待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朱博[2](2021)在《抗病毒药物预防HBV母婴传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文中指出
詹若愚[3](2021)在《慢性HBV感染自然病程与中医体质相关性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收集整理慢性HBV感染不同病程患者的中医体质资料并汇总分析,观察慢性乙肝病毒感染的病程进展对中医体质的影响,探讨慢性HBV感染自然病程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寻找不同体质可能代表的病情进展和预后,为临床辨证论治慢性HBV感染提供体质病理学依据。方法:以国家在2019年发布的最新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为标准,收集分析2017年10月~2019年10月在江西省南昌第九医院住院治疗并诊断为慢性HBV感染者的完整临床资料,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共筛选出301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根据慢性HBV感染的不同病程分为HBV携带组(96例)、慢乙肝组(106例)、乙肝肝硬化组(58例)、乙肝肝癌组(41例),比较首诊时四组的相关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乙型肝炎E抗原(HBeAg)、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ALB)、乙肝病毒载量(HBV-DNA)和中医体质类型,分析可能影响慢性HBV感染自然病程和中医体质相关性的因素。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c2检验,P≤0.05被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纳入研究的男性患者234例,女性患者67例,男女比例为3.49:1。(2)纳入研究的患者年龄区间为15~75岁,平均年龄为(39.71±13.92)岁。≤40岁有159例,占52.82%;41~59岁有115例,占38.21%;≥60岁有27例,占8.97%。(3)HBV携带组的平均年龄为(31.06±10.83)岁,慢乙肝组的平均年龄为(35.58±10.11)岁,乙肝肝硬化组的平均年龄为(51.07±10.67)岁,乙肝肝癌组的平均年龄为(54.39±10.37)岁。慢性HBV感染患者的病程进展随着年龄增长而加深,中老年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4)HBV携带组的中医体质类型主要为平和质(73.96%)、气虚质(8.33%)、气郁质(6.25%),慢乙肝组的中医体质类型主要为湿热质(27.36%)、平和质(16.98%)、阳虚质(16.04%)、气郁质(13.21%),乙肝肝硬化组的中医体质类型主要为阳虚质(29.31%)、湿热质(15.52%)、平和质(15.52%),乙肝肝癌组的中医体质类型主要为阳虚质(34.15%)、气虚质(12.20%)、湿热质(12.20%)。不同病程的慢性HBV感染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存在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以湿热质、平和质、痰湿质多见,男性慢性HBV感染患者更容易发展为重型肝炎。(6)不同性别的乙肝肝硬化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存在明显差异,男性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以湿热质、阳虚质、平和质多见,女性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则以阳虚质、气郁质、气虚质多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乙肝肝癌组的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其中医体质类型在不同年龄段存在明显差异,青中年肝癌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以痰湿质、气虚质、气郁质多见,中老年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则以阳虚质、湿热质多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慢性HBV感染男性患者远多于女性,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感染HBV。(2)慢性HBV感染自然病程进展与患者年龄密切相关,其病程进展随着年龄增长而加深,中老年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3)慢性HBV感染不同病程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存在明显差异,通过辨识体质的变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病情的进展和预后。
彭敏[4](2021)在《一贯煎独方或联合他药治疗慢性乙肝的Meta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运用系统评价的方法对近年来采用一贯煎独方或联合他药治疗慢性乙肝的临床文献进行分析,进一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使用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数据库如中国知网、维普、万方、超星、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 ase等中关于一贯煎独方或联合他药治疗慢性乙肝随机临床试验(RCT),检索时间范围为建库起至2020年10月,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对最终纳入的文献使用Cochrane 偏倚风险评价工具质量评价后,提取数据由RevMan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2篇文献,共计917名参与者。①一贯煎独方或联合他药在临床疗效有效率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24,95%CI(1.07,1.44),P<0.05);②一贯煎独方或联合他药组在ALT水平及复常率、AST及TBIL水平方面比对照组均有优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D ALT 水平=-7.7 5,(-1 0.63,-4.86);RRALT 复常率=1.48,(1.17,1.87);MD AST 水 平=-7.72,(-1 1.98,-3.47);MDTBIL 水 平=-3.46,(-6.30,-0.61)];③一贯煎独方或联合他药组在HBV-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R HBeAg阴转率=0.88,(0.12,6.41);RR HBV-DNA 阴转率=1.2 7,(0.76,2.12)];④一贯煎独方或联合他药组在降低PCⅢ、HA、LN及Ⅳ-C水平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 异 均 有 统 计 学 意 义(P<0.05)[MD PCⅢ 水 平=-5 9.16,(-89.58,-28.73);MD HA 水平=-62.72,(-74.02,-5 1.42);MD LN 水平=-4 0.3 8,(-69.41,-1 1.3 6);MD Ⅳ-C水平=-3 1.0 3,(-4 3.23,-18.82)]。结论:1、一贯煎独方或联合他药治疗慢性乙肝在临床疗效方面优于对照组。2、一贯煎独方或联合他药治疗慢性乙肝在改善肝功能方面优于对照组。3、一贯煎独方或联合他药治疗慢性乙肝在抗肝纤维化方面优于对照组。
周怡驰[5](2021)在《柴芪益肝方治疗肝纤维化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是肝病大国,多种肝病高发,肝纤维化作为肝病研究和治疗的重要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肝纤维化是肝脏修复肝损伤引起的异常结缔组织增生和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的病理改变。肝纤维化存在于大多数慢性肝病中,是慢性肝病向肝硬化发展的必经阶段,甚至可持续进展为肝硬化、肝癌,给患者生命健康带来严重威胁。研究肝纤维化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寻找有效的治疗靶点,对于阻止肝病的发展、维护患者的生命健康有很大的意义。近年来,肝纤维化的病理分子生物学机制、临床诊疗技术等取得了长足发展。但目前西医对于抗纤维化疗效尚不确切,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中医药治疗肝纤维化具有确切的优势,已有多种注册适应证为肝纤维化的中成药上市。柴芪益肝方由导师胡世平教授所创,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经验方,前期临床和实验研究发现对肝纤维化有较好疗效,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胡教授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党委书记,广东省名中医,全国基层名老中医师承项目指导老师,深圳市地方级领军人才,获评“南粤最美中医”,从事中医药防治慢性肝病的临床与科研工作30多年,擅长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脏疾病,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思想体系。目的结合临床回顾性研究、网络药理学预测和动物实验探讨柴芪益肝方治疗肝纤维化的疗效与作用机制,为该方的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依据,并分析总结导师胡世平教授“推陈致新”的学术思想及其在柴芪益肝方组方思路中的应用。方法1、临床研究:通过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8年1月1日至2021年2月3日期间在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肝病科门诊及住院部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病例资料,并筛选出符合本研究标准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肝郁脾虚型患者。根据患者所服药物分为常规治疗组和CQYG组,收集所有患者治疗12个月前后的指标,包括主要指标:肝脏硬度值(LSM)、纤维化-4指数(FIB-4)、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血小板比率指数(APRI)、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定量;次要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谷氨酰转酞酶(GGT),白蛋白(ALB),将所有检测指标进行治疗前后的组内与组间比较。2、网络药理学:检索 TCMSP、TCMID、Swiss Target Prediction、OMIM、Gene Cards等数据库,筛选CQYG治疗肝纤维化的活性成分和潜在作用靶点。借助Cytoscape软件和String数据库,分别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和蛋白互作PPI网络,并进行拓扑学分析,筛选关键药效分子和核心靶点。运用Autodock vina软件进行分子对接,并基于R语言对作用靶点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3、动物实验:选取50只6周龄SPF级C57BL/6雄性小鼠,随机抽取10只分别纳入空白对照组(CTL)、肝纤维化模型组(Model)、柴芪益肝方低剂量组(CQYG-L)、柴芪益肝方高剂量组(CQYG-H)和水飞蓟素治疗组(Silymarin),共5组。四氯化碳(carbontetrachloride,CCl4)腹腔注射建立小鼠肝纤维化模型: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腹腔注射含15%CCl4的橄榄油5ml·kg-1,每周2次,连续注射8周。从造模第1天起,柴芪益肝方低、高剂量组小鼠分别灌胃给予0.37 g·kg-1·d-1、0.74 g·kg-1·d-1的柴芪益肝方,水飞蓟素组给予100 mg·kg-1·d-1灌胃。实验结束,摘取所有小鼠肝脏、收集血清,对各组小鼠肝组织进行HE、天狼星红、Masson染色;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AST和ALT的含量;ELISA法检测肝组织中MDA、SOD、GSH-Px和Hyp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中α-SMA、Collagen I、Vimentin的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测肝组织中Ki67+和Lgr5+细胞;提取各组肝组织RNA和蛋白,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肝纤维化小鼠肝组织中NF-κB、TGF-β/Smad、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靶标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1、临床研究: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患者203人,其中,常规治疗组纳入101人,年龄最大者76岁,最小22岁,平均年龄(41.34±0.90)岁;CQYG组纳入102人,年龄最大者67岁,最小27岁,平均年龄(43.13±0.78)岁,两组年龄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无创肝纤维化指标(LSM、FIB-4、APRI)在两组患者自身治疗前后比较,以及治疗后的组间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但两组治疗后LSM均较治疗前有降低趋势。(2)两组患者自身前后比较,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定量和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治疗前和后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CQYG组较常规治疗组治疗后HBsAg显着性降低(P<0.05),CQYG组治疗后HBV-DNA定量和HBsAg较治疗前均有下降趋势。(3)两组患者自身治疗前后血清肝功能指标(ALT、AST、GGT、TBiL、ALB)均在正常范围内,治疗后组间比较肝功能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2、网络药理学预测:共获得121种CQYG治疗肝纤维化的潜在活性成分和257个对应的作用靶点,并筛选出14种关键药效分子及28个核心靶点。点度中心性值前10的核心靶点和关键药效分子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GO和KEGG结果主要涉及炎症反应、氧化应激、成纤维细胞增殖、内皮细胞增殖、调节脂质代谢活动、血管生成、肝再生等生物学过程及TNF信号通路、Th17细胞分化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等。3、动物实验研究:与模型组相比,CQYG各组和水飞蓟素组小鼠肝组织形态和胶原沉积较模型组改善,水飞蓟素组和CQYG-H小鼠血清ALT、AST水平均显着降低(P<0.01);CQYG高剂量组肝组织MDA和Hyp的含量显着低于模型组(P<0.05),SOD和GSH-Px含量显着高于模型组(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QYG组和水飞蓟素组α-SMA、CollagenI、Vimentin阳性表达区域较模型组少;免疫荧光结果显示,柴芪益肝方组Ki67阳性细胞和Lgr5阳性细胞数量均较模型组有增多趋势;CQYG组肝组织中p-NF-κBp65、TNF-α、IL-6、IL-1β蛋白表达水平较模型组显着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CQYG-H 肝组织 CollagenI、TGF-β、TNF-α、IL-1βmRNA 的表达水平以及 Collagen I、α-SMA、TIMP-1、TGF-β、磷酸化 Smad2/3、Smad2/3、Smad4、Wnt3a、β-Catenin 蛋白表达均较模型组有不同程度降低,而MMP-9、Smad7蛋白表达水平显着升高(P<0.05)。结论1、临床研究:柴芪益肝方加减联合常规治疗有降低慢乙肝肝纤维化患者肝脏硬度值、HBV-DNA和HBsAg含量的趋势,且在降低HBsAg定量上优于单纯常规治疗。2、网络药理学:柴芪益肝方可能通过槲皮素、白藜芦醇、山奈酚等活性成分作用于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1/3/8、原癌基因酪氨酸激酶Src、激活子蛋白Jun等靶点,以及TNF信号通路、Th17细胞分化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Rap1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等,调节肝脏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细胞增殖、肝再生等生物学过程发挥治疗肝纤维化的作用。3、动物实验研究:柴芪益肝方能显着减轻四氯化碳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其作用机制可能减轻氧化应激反应、抑制NF-κB介导的炎症信号通路,下调炎症细胞因子IL-6、TNF-α、IL-1β的释放,减轻肝脏炎症,并通过调节TGF-β/Smad、Wnt3a/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肝星状细胞的活化,调节MMP-9和TIMP-1活性平衡,减少细胞外基质α-SMA、Collagen I、Hyp的合成,促进ECM降解相关。4、“推陈致新”学术思想:导师胡世平教授“推陈致新”的学术思想核心在于顺应人体本身的正气祛邪之势和气血津液各自的新陈代谢过程,协助人体自然排邪,促进疾病向愈。在肝纤维化治疗上,通过“推陈致新”,加强气化动力、调节气机升降,使病理产物消除的同时,人体气血津液正常化生。
成妮[6](2021)在《NAs经治CHB患者序贯联合Peg-IFN的临床疗效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初步分析NAs经治CHB患者序贯联合Peg-IFN的临床疗效,为更多的CHB患者追求临床治愈提供真实数据。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经NAs治疗≥1年的CHB患者。按纳入、排除标准最终录入60例患者,序贯联合组纳入30例患者,按1:1比例入组30例NAs单药治疗者作为对照。序贯联合组在继续NAs治疗同时联合Peg-IFNα-2b;NAs单药组继续口服NAs,其中NAs(ETV/TDF)口服,1次/日;Peg-IFNα-2b(派格宾)180ug,皮下注射,1次/周,观察48周。收集两组人口学及基线特征资料,每12周进行一次复查。随访并记录两组患者的hs HBV DNA、HBV血清学指标、肝功能及肝纤四项、LSM、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针对不良反应的相应措施。采用SPSS22.0进行数据分析,观察NAs经治CHB患者序贯联合Peg-IFN治疗48周的HBsAg水平及转阴率、HBeAg和HBV DNA的转阴情况、不良反应,以及肝功能、肝纤四项、LSM的变化趋势。结果:1.经过48周治疗,序贯联合组HBsAg清除率、HBeAg转阴率、HBV DNA转阴率均高于NAs单药组。两组治疗48周的HBsAg水平比较,序贯联合组的HBsAg下降程度高,最终序贯联合组中有7例患者获得HBsAg清除,NAs单药组未出现HBsAg的清除,两组HBsAg清除率分别为23.3%、0%,前者明显较高(P=0.016);经48周治疗,序贯联合组HBeAg转阴率高,HBeAg阴性者占93.3%,NAs单药组仅占53.3%;序贯联合组的30例患者hs HBV DNA全部低于检测下限,NAs单药组中有6例患者hs HBV DNA未低于检测下限,HBV DNA阴性者占80%,其中2例患者在观察过程中发生病毒学突破,两组比较,序贯联合组HBV DNA转阴率高。2.依据基线HBsAg水平,≤1500IU/mL的为优势患者,>1500IU/mL的为非优势患者。治疗48周时,NAs单药组优势患者比例为43.3%,优势患者无增减;序贯联合组优势患者比例为83.3%,比基线时增加了8例,序贯联合组优势患者明显增多。3.治疗48周时,对两组的肝纤四项及LSM进行比较,序贯联合组与NAs单药组肝纤四项各项对比P均>0.05,两组肝纤四项指标变化无差别;对两组LSM进行比较,P=0.4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LSM变化相当。4.从基线开始,序贯联合组的ALT、AST水平逐渐上升,至12周-24周时达到波峰,而后逐渐下降,NAs单药组未见明显波动。在治疗第12周、24周、36周、48周时,分别比较两组的ALT和AST水平,结果均有差异性(P<0.05),序贯联合组的ALT、AST水平高于NAs单药组。5.序贯联合组中有90%的患者出现流感样综合征、骨髓抑制等表现。NAs单药组患者未诉特殊不适,序贯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NAs单药组相比,P<0.001,序贯联合组高于NAs单药组。6.对于序贯联合组的患者,分别依据其性别、年龄、家聚史、NAs的种类、基线HBsAg与HBeAg的水平、基线hs HBV DNA水平进行分组比较,结果发现基线HBsAg水平对治疗48周时的HBsAg清除率有影响。7.将序贯联合组的患者,依据基线HBsAg水平分为优势组和非优势组,对两组治疗48周时的HBsAg清除率进行比较,优势组和非优势组分别为41.2%、0%,P=0.01,优势组大于非优势组;对两组观察期间HBsAg下降程度进行比较(P<0.05),非优势组的下降程度大于优势组。结论:1.对于NAs经治CHB患者序贯联合Peg-IFN治疗,其HBsAg下降水平及转阴率、HBeAg转阴率、HBV DNA转阴率均优于继续NAs单药治疗。2.NAs序贯联合Peg-IFN治疗对于非优势的CHB患者同样适用,其治疗48周HBsAg降低程度优于优势患者,可有效提高CHB人群优势患者的比例,为追求临床治愈创造条件。3.NAs经治CHB患者序贯联合Peg-IFN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但经对症处理后患者均可耐受。4.NAs经治CHB患者序贯联合Peg-IFN治疗,是其追求临床治愈,改善远期结局的优质选择。
刘姝静[7](2021)在《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死亡风险预测评估的模型建立》文中认为研究目的:建立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死亡风险预测评估的模型,并与MELD评分、Child-Pugh评分相比较。方法:纳入2015年1月-2020年1月就诊于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的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共计591例,排除其他肝病病因,如肝癌、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或其他恶性肿瘤等,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ALT水平将其分为A组:ALT水平≥5×ULN组(225例)、B组:2×ULN≤ALT<5×ULN(173例)、C组:ALT水平<2×ULN组(193例)。收集其多次住院及门诊复诊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ALT、AFP、TBIL、PT、白蛋白、肌酐、PLT、NLR、HBV-DNA、HBe Ag、HBe Ab、QHBs Ag、抗HCV抗体和抗HDV抗体、腹部影像学检查,MELD评分、Child-Pugh分级。所有患者治疗期间,除常规支持治疗外,NAs治疗。将收集资料整理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A组显着高于B、C两组的有:PT、TBIL、PLT、HBs Ag定量、MELD评分、Child-Pugh分级;A组显着低于其余两组的有:HBe Ag、脾大、腹水、食管静脉曲张。C组显着低于A、B两组的指标为HBV-DNA定量(P2=0.001,P3=0.001)。C组HBV-DNA阴转率显着高于A组(p=0.001)。2.随访1年后,与基线值相比:A组患者的MELD评分及Child-Pugh分级分别为3.59±5.70、9.60±2.16,均明显低于基线值9.26±7.26(P<0.001)、10.78±2.03(P<0.001);C组患者MELD评分较基线值显着降低(6.17±6.39对比2.82±5.41,P=0.045)。A组患者显着低于B组和C组的指标为脾大、腹水、食管静脉曲张、HBV-DNA定量、Child Pugh评分;显着高于B、C两组的指标为HBV-DNA阴转率。NLR在三组间均有差异,数值由低到高依次为A组、B组、C组。3.以死亡为临床结局对591例患者进行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514天,最长随访时间为1817天,最短随访时间为1天:从第3个月开始,A组患者死亡率明显低于其余两组;B、C两组患者死亡率均显着升高。4.对失代偿期CHB患者死亡率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PT、NLR、TBIL、白蛋白、肌酐、基线ALT≥5×ULN是影响患者死亡率的独立因素。基于此建立Cox回归方程:Cox(Y)=0.338×(TBIL)+0.067×(PT)+0.024×(NLR)+0.377×(肌酐)-0.069×(白蛋白)-0.829×(ALT≥5×ULN,是为1,否为0)。5.将建立的Cox回归方程与MELD评分、Child-Pugh分级进行ROC曲线分析比较:ROC曲线下面积(AUC)依次为0.817(95%可信区间0.784-0.851)、0.751(95%可信区间0.712-0.790)、0.728(95%可信区间0.687-0.769),三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死亡预测的敏感度最高的是Cox回归方程(值为81.4%);特异性最高的是MELD评分(值为76.9%),最低的是Cox回归方程(值为64.4%);约登指数最高的是Cox回归方程(值为45.8%),最低的是Child-Pugh分级(值为37.3%)。结论:1.接受NAs治疗的CHB-LC失代偿期患者,基线ALT≥5×ULN较ALT<5×ULN的患者预后好。2.PT、NLR、TBIL、白蛋白、肌酐、基线ALT≥5×ULN是影响患者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3.在本研究中,所建立的Cox回归模型优于MELD评分、Child-Pugh分级(AUC分别为0.817、0.751、0.728,P>0.001)
王琰[8](2021)在《恩替卡韦应答不佳慢乙肝患者转换为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明确恩替卡韦(Entecavir,ETV)应答不佳(使用ETV初次抗病毒治疗48周,HBV DNA较基线下降1log10 IU/ml,但仍可以检测出HBV DNA)患者转换为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Tenofovir alafenamide,TAF)治疗48周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使应答不佳患者尽早达到完全病毒学应答(Complete virological response,CVR),最大程度的长期抑制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活动,延缓或减少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吉林大学第二医院使用ETV初次抗病毒治疗48周,HBV DNA较基线下降1log10IU/ml,但仍能检测出HBV DNA的68例ETV应答不佳CHB患者的临床资料。1.全部患者在ETV初治48周时按照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即转换TAF治疗组(TAF组,32例),25mg,随食物口服,1次/日;继续ETV治疗组(ETV组,36例),0.5mg,餐前或餐后至少2小时口服,1次/日,均持续48周。以ETV初治48周作为本研究观察的起始时间,初治48周时的检测值作为基线值。纪录两组在基线、治疗4周、12周、24周、48周的HBV DNA,HBs Ag,HBe Ag,肝功(ALT、AST、TBIL、GGT)、肾功(s Cr、e GFR)等生化指标,肝硬度值、病毒学突破及不良反应等。对比分析ETV应答不佳患者转换TAF后的病毒学应答、血清学应答、生化学应答以及药物安全性等情况。2.TAF组按照ETV初治48周时不同病毒载量进行分组,以1000IU/ml为界,将TAF组分为HBV DNA<1000IU/ml TAF组(11例)和HBV DNA≥1000IU/ml TAF组(21例);同理,将ETV组分为HBV DNA<1000IU/ml ETV组(13例)和HBV DNA≥1000IU/ml ETV组(23例),组成以下4组进行对比:HBV DNA<1000IU/ml ETV组和HBV DNA≥1000IU/ml ETV组、HBV DNA<1000IU/ml TAF组和HBV DNA≥1000IU/ml TAF组、HBV DNA<1000IU/ml ETV组和HBV DNA<1000IU/ml TAF组以及HBV DNA≥1000IU/ml ETV组和HBV DNA≥1000IU/ml TAF组,分别比较组间继续治疗4周、12周、24周、48周时与基线相比的HBV DNA下降率以及CVR率,明确不同病毒载量的ETV应答不佳患者转换TAF后的抗病毒疗效。3.TAF组按照ETV初治48周时血清学标志物分为HBe Ag阳性TAF组(19例)和HBe Ag阴性TAF组(13例);同理,将ETV组分为HBe Ag阳性ETV组(20例)和HBe Ag阴性ETV组(16例),组成以下2组对比组:HBe Ag阳性TAF组和HBe Ag阳性ETV组、HBe Ag阴性TAF组和HBe Ag阴性ETV组,比较组间继续治疗4周、12周、24周、48周时与基线相比的HBV DNA下降率以及CVR率,明确HBe Ag阳性及HBe Ag阴性的ETV应答不佳患者转换TAF后的抗病毒疗效。本研究采用SPSS25.0对全部数据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1.全部患者HBV DNA水平以及CVR率变化特点:TAF组在4周、12周、24周及48周时HBV DNA低于ETV组,且差异有意义(P<0.05),HBV DNA在基线时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TAF组各时间点的CVR率为15.6%、43.8%、71.9%及87.5%,ETV组为5.6%、8.3%、22.2%以及41.7%,两组的CVR率在12周、24周及48周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不同病毒载量基线的ETV应答不佳患者抗病毒过程中HBV DNA较基线下降率以及CVR率变化特点:HBV DNA<1000IU/ml ETV组和HBV DNA≥1000IU/ml ETV组:HBV DNA<1000IU/ml ETV组在4周、12周、24周以及48周时HBV DNA下降率更高,两组除48周外其余时间点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HBV DNA<1000IU/ml ETV组各时间的CVR率为15.4%、23.1%、46.2%以及76.9%,HBV DNA≥1000IU/ml ETV组的CVR率分别为0.0%、0.0%、8.7%以及21.7%,两组之间的CVR率在12周、24周及48周时存在统计学差别(P<0.05)。HBV DNA<1000IU/ml TAF组和HBV DNA≥1000IU/ml TAF组:HBV DNA<1000IU/ml TAF组在4周、12周时HBV DNA下降率更高,而HBV DNA≥1000IU/ml TAF组在24周、48周时更高,但两组下降率的差异仅在4周和48周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HBV DNA<1000IU/ml TAF组各时间CVR率分别为45.5%、81.2%、100%以及100%,HBV DNA≥1000IU/ml TAF组分别为0.0%、23.8%、57.1%以及81.0%,两个组CVR率除48周外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HBV DNA<1000IU/ml TAF组和HBV DNA<1000IU/ml ETV组:两组中HBV DNA<1000IU/ml TAF组在各时间点HBV DNA下降率更高,但仅在4周、12周、24周有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HBV DNA<1000IU/ml TAF组CVR率也更高,但差异在4周和48周时无统计学意义(P>0.05)。HBV DNA≥1000IU/ml TAF组和HBV DNA≥1000IU/ml ETV组:两组中HBV DNA≥1000IU/ml TAF组在各时间点HBV DNA下降率更高,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且HBV DNA≥1000IU/ml TAF组CVR率也更高,两组在12周、24周以及48周时发生的CVR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3.HBe Ag阴性ETV应答不佳患者抗病毒过程中HBV DNA较基线下降率以及CVR率变化特点:HBe Ag阴性TAF组和HBe Ag阴性ETV组比较4周、12周、24周以及48周的HBV DNA下降率时发现前者在各时间点HBV DNA下降率更高,且均差异显着(P<0.05);HBe Ag阴性TAF组各时间点CVR率为23.1%、69.2%、84.6%以及92.3%,HBe Ag阴性ETV组为12.5%、18.8%、25.0%以及56.3%,两组在12周、24周及48周时发生的CVR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4.HBe Ag阳性ETV应答不佳患者抗病毒过程中HBV DNA较基线下降率以及CVR率变化特点:HBe Ag阳性TAF组和HBe Ag阳性ETV组比较4周、12周、24周以及48周HBV DNA下降率时发现前者在各时间点下降率更高,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HBe Ag阳性TAF组各时间点CVR率分别为10.5%、26.3%、63.2%以及84.2%,HBe Ag阳性ETV组为0.0%、0.0%、20.0%以及30.0%,各时间点的CVR率从12周开始差异有意义(P<0.05)。5.治疗过程中HBs Ag、HBe Ag变化情况:TAF组和ETV组HBs Ag水平逐渐下降,各组内在基线、24周、48周时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个组之间对比各个时间点的HBs Ag差异不明显(P>0.05)。两组均未发生HBs Ag血清学转换,48周时HBe Ag阴转率分别为21.1%和10.0%,均未发生HBe Ag血清学转换。6.治疗过程中肝硬度值变化情况:TAF和ETV组在基线、4周、12周、24周及48周的肝硬度值逐渐下降,但TAF组肝硬度值更低,各时间与同组基线相比差异明显(P<0.05),但两组间比较除在48周时有统计学差异(P<0.05)外,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7.治疗过程中肝功能(ALT、AST、TBIL、GGT)变化及异常ALT复常情况:在基线、4周、12周、24周及48周时,TAF组和ETV组各时间点的ALT、AST、TBIL均低于同组基线水平,与同组基线相比差异显着(P<0.05),各时间点的GGT与基线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两组间各时间点的ALT、AST、TBIL、GGT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AF组ALT转复率分别为23.5%、70.6%、76.5%、82.4%,ETV组ALT转复率分别为13.3%、26.7%、33.3%、60.0%,在12周、24周时两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8.TAF组和ETV组均未出现病毒学突破,仅ETV组出现恶心、疲劳2例,但未停止用药,未经其他药物等治疗干预自行缓解,两组均未出现s Cr、e GFR异常。结论:1.ETV应答不佳CHB患者转换TAF后的HBV DNA下降幅度以及CVR率均明显优于继续使用ETV治疗,TAF可以更快速的抑制病毒复制,同时安全性较高;2.ETV初治48周时不论HBV DNA<1000IU/ml还是≥1000IU/ml,转换TAF后HBV DNA下降优于继续ETV治疗;3.无论HBe Ag阳性或HBe Ag阴性的ETV应答不佳CHB患者,转换TAF治疗控制病毒效果均优于继续ETV治疗;4.TAF和ETV均可以有效降低HBs Ag定量、改善肝功能,提高ALT转复率;5.在改善肝硬度值方面,转换TAF治疗效果优于继续使用ETV。
孙莹莹[9](2021)在《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中医体质与抗-HBc定量水平的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检测不同中医体质乙型肝炎e抗原(hepatitis B e antigen,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血清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epatitis B core antibody,抗-HBc)的定量水平,初步探讨HBeAg阳性CHB患者中医体质与抗-HBc定量水平的关系,为更好地结合中医体质学防治慢性乙型肝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纳入的130例HBeAg阳性CHB患者进行中医体质问卷调查,并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理化指标结果,用双抗原夹心的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检测抗-HBc定量水平,分析HBeAg阳性CHB患者中医体质与抗-HBc定量水平、理化指标的关系。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HBeAg阳性CHB患者130例,其中单一体质122例,兼夹体质8例,在单一体质中,气郁质>湿热质>平和质>阴虚质>气虚质>痰湿质>阳虚质>特禀质、瘀血质。在所有患者中,气郁质37例(28.46%)、湿热质35例(26.92%)、平和质20例(15.38%)、阴虚质16例(12.31%),为HBeAg阳性CHB患者中的常见中医体质,共占总样本量的83.07%。2.在不同中医体质类型的HBeAg阳性CHB患者中,ALT水平、HBV DNA水平、肝组织炎症坏死分级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不同中医体质类型的HBeAg阳性CHB患者中,肝组织纤维化分期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在不同中医体质类型的HBeAg阳性CHB患者中,血清抗-HBc定量水平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HBeAg阳性CHB患者血清ALT水平与血清抗-HBc定量水平成正相关(r=0.444,P<0.001)。6.在HBeAg阳性CHB患者中,不同ALT水平、肝组织炎症坏死分级,血清抗-HBc定量水平的分布也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HBV DNA水平、肝组织纤维化分期,血清抗-HBc定量水平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在HBeAg阳性CHB患者中,不同ALT水平、肝组织炎症坏死分级,血清抗-HBc定量水平存在差异,抗-HBc定量水平可能是评估CHB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2.在HBeAg阳性CHB患者中,不同中医体质,ALT水平、HBV DNA水平、肝组织炎症坏死分级及抗-HBc定量水平的分布均存在差异,提示CHB中医体质与机体免疫状态及疾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因此,结合CHB患者中医体质类型、血清学指标及肝组织病理结果,中西医结合综合评估病情,更有助于CHB的防治。
张旭[10](2021)在《中药治疗对慢性HBV感染者HBsAg定量、HBsAg阴转影响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文旨在研究中药治疗对慢性HBV感染患者HBsAg定量和HBsAg阴转率的情况,为临床提供循证依据。方法:在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万方(Wan Fang DATA)、维普(VIP)、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Chinese Clinical Trial Registry,Chi CTR)对2005-2021年文献进行检索。纳入标准:(1)研究对象满足《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指南》2005版、2010年版、2015年版、2019年版任一版本中慢性HBV感染的诊断:HBsAg和(或)HBV DNA阳性6个月以上,可以为符合诊断标准的HBe Ag阳性慢性HBV感染、HBe Ag阳性CHB、HBe Ag阴性慢性HBV感染、HBe Ag阴性CHB中的任一状态。(2)干预措施试验组需使用中药(中草药、中成药、中药制剂或提取物)治疗或中西医结合治疗如包括中药+一般药物(常规护肝药、维生素等)、中药+NAs或干扰素、中药+NAs或干扰素+一般药药,对照组可为空白对照以及安慰剂、NAs、干扰素、一般药物的单用或联合使用。(3)观察指标必须包括HBsAg定量或HBsAg阴转率任一项。(4)试验类型为随机对照试验。排除标准:(1)研究对象合并有甲、丙、丁、戊肝或艾滋病毒感染等其它病毒感染者;或合并药物性肝损伤、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代谢性肝病等其它肝病者;或肝纤维化、肝硬化、肝衰竭、肝癌患者;或合并有严重心脑血管、肺、肾、内分泌、造血系统疾病等其它系统疾病者。(2)试验组使用中医外治或针灸等其它中医治疗者。(3)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等其它观察性临床研究,非随机对照试验实验研究等其它研究类型以及个案报道、综述等。(4)不满足纳入标准或无法获得全文的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逐层筛选,将最终符合要求的文献进行数据提取,利用Revman软件对统计量进行合并分析。结果:(1)16篇联合中药组治疗结束时总HBsAg阴转率与未使用中药组相比(RR=1.72,95%CI[1.39,2.12],P<0.00001,I2=0%);其中2篇与非抗病毒药物(RR=5.69,95%CI[0.79,40.91],P=0.08,I2=0%);8篇中药+NAs与NAs相比(RR=1.64,95%CI[1.27,2.12],P=0.0001,I2=0%);6篇中药+IFN与IFN相比(RR=1.70,95%CI[1.17,2.47],P=0.0005,I2=0%)。(2)中药联合抗病毒药(NAs、IFN)治疗24w时(RR=1.55,95%CI[1.21,1.99],P=0.0005)、48w时(RR=2.02,95%CI[1.28,3.17],P=0.002)与未联合中药治疗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3)7篇中药联合抗病毒治疗组在治疗结束时HBsAg定量(两组在治疗前HBsAg无统计学差异)与未使用中药组相比(MD=-0.27,95%CI[-0.44,-0.10],P=0.002),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中药联合西药抗病毒治疗能够有效降低HBsAg定量水平,提高HBsAg阴转率。此结论能够一定程度上为治疗HBV感染、提高HBsAg阴转率提供证据和治疗思路。但由于此次研究提供的证据等级不高,仍需要大样本、高质量的RCT文献支持。
二、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无症状携带者疗效观察(摘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无症状携带者疗效观察(摘要)(论文提纲范文)
(3)慢性HBV感染自然病程与中医体质相关性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古代中医学对肝脏病变的认识 |
2 古代中医学对体质的论述和研究 |
3 中医体质学的现代研究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材料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研究对象分组 |
1.5 临床资料收集方法 |
1.6 研究内容 |
1.7 统计学方法 |
2 研究结果 |
2.1 患者性别、年龄和中医体质类型的总体分布 |
2.2 HBV携带组的体质相关因素统计分析 |
2.3 慢乙肝组的体质相关因素统计分析 |
2.4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的体质相关因素统计分析 |
2.5 乙肝肝硬化组的体质相关因素统计分析 |
2.6 乙肝肝癌组的体质相关因素统计分析 |
2.7 慢性HBV感染患者的体质相关因素分析 |
3 讨论 |
4 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1 中医体质量表 |
附图1 DS01-A舌面脉信息采集体质辨识系统报告单(正面) |
附图2 DS01-A舌面脉信息采集体质辨识系统报告单(背面) |
文献综述 |
1 中医体质学的概念及研究概况 |
2 慢性HBV感染自然病程的相关性研究 |
3 慢性HBV感染人群与中医体质相关性研究进展 |
4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4)一贯煎独方或联合他药治疗慢性乙肝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综述 |
1 西医学对慢性乙肝的研究概况 |
2 中医学对慢性乙肝的研究概况 |
3 一贯煎的临床应用概述 |
Meta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纳入标准 |
1.2 排除标准 |
1.3 文献检索 |
1.4 数据提取 |
1.5 纳入研究风险偏倚评估 |
1.6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文献检索总体结果 |
2.2 纳入研究文献描述 |
2.3 纳入文献的偏倚风险评价结果 |
2.4 Meta分析结果 |
讨论 |
1 一贯煎治疗慢性乙肝的机理探讨 |
2 一贯煎的来源及药理研究 |
3 基于文献一贯煎独方或联合他药治疗慢性乙肝的Meta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个人简历 |
(5)柴芪益肝方治疗肝纤维化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中西医治疗肝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
第一节 西医诊断和治疗肝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
第二节 中医药治疗肝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
第二章 柴芪益肝方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回顾性研究 |
前言 |
第一节 临床资料 |
第二节 分组与治疗 |
第三节 结果分析 |
第四节 讨论与小结 |
第三章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柴芪益肝方治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 |
前言 |
第一节 资料与方法 |
第二节 结果 |
第三节 讨论与小结 |
第四章 柴芪益肝方对四氯化碳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前言 |
第一节 材料与研究方法 |
第二节 指标检测 |
第三节 结果 |
第四节 讨论与小结 |
结语 |
创新点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6)NAs经治CHB患者序贯联合Peg-IFN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3 资料收集 |
1.4 疗效评估 |
1.5 不良反应评估 |
1.6 统计学处理方法 |
第二章 研究结果 |
2.1 两组患者人口及基线资料的比较 |
2.2 两组治疗48 周时血清学及病毒学指标的比较 |
2.3 治疗48 周时两组优势患者的比较 |
2.4 治疗48 周时两组肝脏组织学指标的比较 |
2.5 序贯联合Peg-IFN对 CHB患者肝功能的影响 |
2.6 治疗48 周两组不良反应的比较 |
2.7 治疗组48 周时各亚组疗效分析 |
第三章 讨论 |
3.1 NAs经治CHB患者序贯联合Peg-IFN治疗48周的血清学及病毒学指标变化 |
3.2 序贯联合Peg-IFN治疗对CHB患者肝功及肝脏组织学指标的影响 |
3.3 NAs经治的CHB患者序贯联合Peg-IFN治疗的不良反应 |
3.4 影响序贯联合Peg-IFN治疗效果的因素 |
3.5 不足与展望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7)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死亡风险预测评估的模型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对照表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综述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ALT水平升高的影响 |
简介 |
2.1 乙型肝炎ALT水平升高的定义 |
2.2 慢性乙型肝炎ALT水平升高的免疫机制 |
2.3 乙肝ALT水平升高后自然病程 |
2.4 抗病毒治疗相关乙型肝炎ALT水平升高 |
2.5 与免疫恢复相关的乙型肝炎ALT水平升高 |
2.6 免疫抑制/化疗患者的ALT水平升高 |
2.7 总结 |
第3章 资料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3 统计学方法 |
第4章 结果 |
4.1 不同ALT水平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基线特征 |
4.2 随访1 年后,不同ALT水平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特征比较 |
4.3 基线不同ALT水平患者死亡率及肝癌的累积发生率 |
4.4 影响失代偿期CHB患者死亡率的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 |
4.5 应用ROC曲线比较Cox回归方程、Child-Pugh分级、MELD评分对患者死亡风险的预测评估价值 |
第5章 讨论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8)恩替卡韦应答不佳慢乙肝患者转换为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综述 |
2.1 HBV的概述 |
2.1.1 HBV的结构及基因分型 |
2.1.2 HBV的生命周期 |
2.1.3 HBV的发病机制 |
2.1.4 抗HBV治疗 |
2.2 ETV概述 |
2.2.1 ETV抗病毒治疗 |
2.2.2 ETV耐药 |
2.2.3 ETV应答不佳 |
2.3 ETV耐药或应答不佳挽救治疗 |
2.3.1 转换或联合TDF |
2.3.2 转换或联合TAF |
2.3.3 联合干扰素 |
2.4 总结 |
第3章 临床资料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分组 |
3.3 抗病毒治疗方法 |
3.4 观察指标 |
3.5 观察疗效评价 |
3.6 统计学分析 |
第4章 结果 |
4.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 |
4.2 ETV应答不佳CHB患者转换为TAF过程中HBVDNA变化情况 |
4.2.1 全部患者治疗前后HBV DNA水平变化情况 |
4.2.2 基线HBV DNA不同的患者继续ETV治疗过程中HBV DNA下降率对比 |
4.2.3 基线HBV DNA不同的患者转换TAF治疗过程中HBV DNA下降率对比 |
4.2.5 基线HBV DNA≥1000IU/ml的患者治疗过程中HBV DNA下降率对比 |
4.2.6 HBeAg阴性的患者治疗过程中HBV DNA下降率对比 |
4.2.7 HBeAg阳性的患者治疗过程中HBV DNA下降率对比 |
4.3 ETV应答不佳CHB患者转换为TAF治疗病毒学应答情况 |
4.3.1 全部患者治疗过程中病毒学应答情况 |
4.3.2 基线HBV DNA不同的患者继续ETV治疗过程中病毒学应答对比 |
4.3.3 基线HBVDNA不同的患者转换TAF治疗过程中病毒学应答对比 |
4.3.5 基线HBVDNA≥1000IU/ml的患者治疗过程病毒学应答对比 |
4.3.6 HBeAg阴性患者治疗过程中病毒学应答对比 |
4.3.7 HBeAg阳性患者治疗过程中病毒学应答对比 |
4.4 ETV应答不佳CHB患者HBsAg、HBeAg水平变化情况 |
4.5 ETV应答不佳CHB患者肝硬度值变化情况 |
4.6 ETV应答不佳CHB患者肝功能变化及异常ALT复常情况 |
4.6.1 肝功能变化情况 |
4.6.2 ALT转复率情况 |
4.7 ETV应答不佳CHB患者病毒学突破以及不良反应 |
第5章 讨论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中医体质与抗-HBc定量水平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写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研究对象及方法 |
1 研究性质及对象 |
2 诊断标准及检测指标 |
2.1 入组患者西医诊断标准 |
2.2 纳入标准 |
2.3 排除标准 |
2.4 相关检测指标及其检测方法 |
2.5 肝穿活检术常见并发症及处理措施 |
3 中医体质类型判定方法 |
3.1 中医体质量表问卷评分 |
3.2 中医体质类型判定 |
4 观察项目及检验指标 |
5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 130例HBeAg阳性CHB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 |
2 研究对象性别、年龄的分布情况 |
3 血清ALT、HBV DNA在不同中医体质HBeAg阳性CHB患者中的分布情况 |
4 肝组织炎症坏死分级和纤维化分期在不同中医体质HBeAg阳性CHB患者中的分布情况 |
5 血清抗-HBc定量水平在不同中医体质HBeAg阳性CHB患者中的分布情况 |
6 血清抗-HBc定量水平与ALT水平的关系 |
7 血清抗-HBc定量水平与HBV DNA水平的关系 |
8 血清抗-HBc定量水平与肝组织炎症坏死分级的关系 |
9 血清抗-HBc定量水平与肝组织纤维化分期的关系 |
讨论 |
1 中医体质学说的认识 |
1.1 体质可分 |
1.2 体质决定发病 |
1.3 体质影响病机与症候表现 |
1.4 体质影响疾病的预后转归 |
1.5 体质指导遣方用药 |
2 CHB的中医病因病机认识 |
3 CHB患者中医体质分布特点 |
4 CHB患者中医体质与理化指标的关系 |
4.1 中医体质与ALT水平的关系 |
4.2 中医体质与HBV DNA水平的关系 |
4.3 中医体质与肝组织炎症坏死分级及纤维化分期的关系 |
5 CHB与抗-HBc定量的关系 |
5.1 抗-HBc的来源 |
5.2 抗-HBc定量与血清ALT、HBV DNA的关系 |
5.3 抗-HBc定量与肝组织病理的关系 |
5.4 抗-HBc定量与抗病毒疗效的关系 |
6 CHB患者中医体质与抗-HBc定量的关系 |
7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体质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中药治疗对慢性HBV感染者HBsAg定量、HBsAg阴转影响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文献检索 |
1.1.1 文献来源 |
1.1.2 文献检索策略 |
1.2 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
1.2.1 纳入标准 |
1.2.2 排除标准 |
1.3 文献筛选与资料提取 |
1.4 分析方法 |
1.4.1 文献质量评估 |
1.4.2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文献筛选结果 |
2.2 文献基本特征 |
2.2.1 研究对象 |
2.2.2 干预措施 |
2.2.3 结局指标 |
2.2.4 中药使用情况 |
2.3 文献质量评价 |
2.3.1 改良Jadad评分 |
2.3.2 Cochrane偏倚评价 |
2.4 Meta分析结果 |
2.4.1 不同治疗方案HBsAg阴转率 |
2.4.2 联合治疗不同时间点HBsAg阴转率 |
2.4.3 HBsAg基线相同治疗结束时HBsAg定量 |
讨论 |
1 系统评价结果分析 |
1.1 文献质量 |
1.2 异质性分析 |
1.3 合并统计量结果分析 |
1.4 中药使用情况分析 |
2 慢性HBV感染西医机制 |
2.1 HBV结构及其复制周期 |
2.2 HBV慢性感染相关免疫反应 |
3 HBsAg与 HBV慢性感染 |
3.1 HBsAg形式及其抗原性 |
3.2 HBsAg水平与HBsAg清除 |
4 HBV西医治疗概况 |
5 中医对慢性HBV感染的认识 |
5.1 中医学对HBV的认识 |
5.2 中医学对CHB病因病机的认识 |
6 中药抗HBV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综述 慢性HBV感染中医辨证治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无症状携带者疗效观察(摘要)(论文参考文献)
- [1]核苷(酸)类物预防肿瘤患者伴HBV感染化疗后病毒再激活疗效的网状Meta分析[J]. 赵玉清,宋莹莹,杨一点,张立平.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21(11)
- [2]抗病毒药物预防HBV母婴传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D]. 朱博. 华北理工大学, 2021
- [3]慢性HBV感染自然病程与中医体质相关性的临床研究[D]. 詹若愚.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一贯煎独方或联合他药治疗慢性乙肝的Meta分析[D]. 彭敏.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柴芪益肝方治疗肝纤维化的临床和实验研究[D]. 周怡驰.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NAs经治CHB患者序贯联合Peg-IFN的临床疗效分析[D]. 成妮. 延安大学, 2021(11)
- [7]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死亡风险预测评估的模型建立[D]. 刘姝静. 吉林大学, 2021(01)
- [8]恩替卡韦应答不佳慢乙肝患者转换为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分析[D]. 王琰. 吉林大学, 2021(01)
- [9]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中医体质与抗-HBc定量水平的关系研究[D]. 孙莹莹.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9)
- [10]中药治疗对慢性HBV感染者HBsAg定量、HBsAg阴转影响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D]. 张旭.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