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学的科层化危机及其改造(论文文献综述)
许爱军[1](2015)在《大学行政化的来与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学作为"教师和学生社团",根本说来是一个探索和传播真理、创造和传授知识的自由的科学共同体或学术共同体。"学术自由"、"大学自治"、"教授治校"被视为经典的大学理念。现代大学引进我国之后,受数千年绵延下来的传统文化以及近代中国政治现实的影响,大学体制在历经百年的传承和发展之后,最终形成了当前"行政化"色彩较浓的客观现实。由于大学行政化存在较多弊端,需要在回归大学本质的基础上,看到大学理念和现实之间的差距,同时对我国大学去行政化的路径进行深入思考。
李从浩[2](2015)在《中国大学行政权力合法性实践》文中指出中国大学普遍存在政府控制办学、实用功利取向和自治传统缺乏,导致大学行政权力在过度强化自身、过度追求政治合法、过度依赖政府办学资源、过度凸显科层制管理中陷入合法性困境。大学行政权力只有在大学治理中坚守合法性,认清科层制在大学管理中的异质性,并且做到实质合法与形式合法的统一,才能在实践中合法行使。
湛中乐,马梦芸[3](2015)在《论英国私立高校的内部权力结构》文中研究表明高等学校的内部权力结构通常由学术与行政二元权力结构体系构成。学术权力是一种"松散结合系统",行政权力具有科层制结构。英国私立高校的总体权力结构为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并重的双重结合模式。其纵向权力结构分为三个层次,由低至高分别是系、学部和学校;横向权力结构包含掌握学术权力的评议会与掌握行政权力的校务委员会和理事会,以及兼享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并作为连接二者桥梁的副校长。民主化的学术权力和中坚化的行政权力正是英国私立高校内部权力结构朝向大学治理的努力结果。
周应中[4](2013)在《高职院校科层制的理性审思》文中认为高职院校实施科层制管理模式有其合理性,但也存在行政化、集权化、统一化、精确化、多层化等局限性。需要通过落实办学自主权、构建服务型行政、强化学术权力、吸引行业企业、深化二级管理等途径改进高职院校科层制,推动高职院校建设现代大学制度。
李从浩[5](2012)在《中国大学行政权力的合法性限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学行政权力随着大学发展和组织演变由学者权力让渡而来,同时承担着政府授权的公共管理职能。它基于大学本身需要和政府授权获得合法性存在。由于大学行政权力承担着大学的公共责任,同时又按照科层制进行大学管理,而大学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政治合法和资源供给,因此,大学行政权力从公共责任、科层制、政治合法和资源依赖四个方面建立了自己的合法性基础。目前,中国大学行政权力存在的问题是逾越了自身合法性的限度,使它回到合理的位置上是"大学去行政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李从浩[6](2011)在《中国大学行政权力的合法性研究》文中提出在关于大学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关系的讨论中,行政权力往往是遭受诟病的一方。为了更好地治理大学,有必要对大学行政权力的合法性问题进行理性的探讨。大学行政权力是随着大学发展和组织演变由学者权力让渡而来,同时,由于大学组织的公法人地位决定了政府要授权大学进行某种程度的公共管理。于是,大学行政权力从大学本身的需要和政府的授权中获得“历史与逻辑统一”的存在。存在并不意味着合法,而合法包括实质性合法和形式性合法。大学行政权力的合法性是指大学组织或组织中处于一定职位的成员按照大学法则和大学法规行使权力的统一。要构建大学行政权力的合法性基础,就必须说清楚大学行政权力实质性合法所依赖的“大学法则”和形式性合法所依赖的“大学法规”。由于大学行政权力承担着大学的公共责任,同时又按照科层制进行大学管理,而大学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政治合法和资源供给,因此,大学行政权力的合法性必须从公共责任、科层制、政治合法和资源依赖四个方面建立自己的基础。大学行政权力在构建合法性基础的过程中,一定不能离开大学这个“语境”。如果行政权力以行使公共责任为名逾越了大学的知识本质,侵犯了学术的基本领地,意图成为大学这个“学术—行政共同体”中“大学意志”和“学术意志”的执行者;如果行政权力过分追求科层管理,无视大学这个松散联合的组织管理本身的不确定性、管理目标的分散性、权力结构的多元性以及行政权力本身的私人性和内部监督;如果行政权力只是坚持高等教育的政治论哲学,把大学的政治合法作为首要目标和重要追求;如果行政权力在大学正常运行所需的物质资源和学科发展所需的学术资源的分配中扮演“关键角色”,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那么大学行政权力在行使过程中必然遭遇文化认同、组织认同和程序认同危机。权力的合法性基础并不意味着权力的合法行使。分析清末、民国、国民政府和新中国建立以来四个历史时期大学所处环境下的制度依据、制度依据下的组织结构和组织结构中的权力关系就可以发现,由于中国大学存在着政府权力主导、实用功利取向、自治传统缺乏和制度环境落后等不利因素导致中国大学行政权力过度强化、科层制的功能失调、政治合法过度突出、资源分配过度依赖政府等合法性基础的坍塌,从而导致行政权力合法行使面临着危机。面对危机,一方面要客观承认大学行政权力在大学中的合理存在,同时在大学公法人改造的同时,也要认清科层制在大学管理中的异质性,进而做到实质合法和形式合法的统一。面对政府与大学权力分配失衡以及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博弈失衡的现状,一方面要通过法律保证大学自主权的落实来保持大学与政府权力分配的平衡,另一方面要客观认识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彼此利用对方优势再造自身合法性的实践以及学术权力从学术转移到权力、从追求真理转向追求利益的纠偏中与行政权力形成张力平衡。
胡年珊[7](2011)在《我国大学管理现状与改革取向分析》文中提出大学管理是指大学的利益相关者依一定权力对学校的资源进行组织和协调,以达到学校预期发展目标的活动过程。目前,我国大学管理官本位倾向明显而去个性化现象突出。建立"学术本位"的大学管理模式,要精简行政管理机构;强化学术专家在大学管理中的作用;建立一套有效服务学术的行政管理制度。
胡年珊[8](2011)在《我国大学官僚主义管理作风探析》文中研究指明"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虽然是从政治学的角度来阐述"治国安邦"这一大学问的方法在于提倡和发扬正大光明的德行和德政、广泛地亲近民众和尊重民意、永无止境地追求至善至美的境界,但也为我们从教育学的角度探讨现代大学的本质提供了重要启示,即大学是一个独立地从事培养人和发现、传承知
王丽坤[9](2011)在《社会学视阈下大学组织的科层制管理模式》文中指出在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组织的科层制管理模式所带来的弊端已经显而易见,本文试用社会学视野下的科层制概念和理论,在分析当前大学组织科层制管理模式及现状的基础上,对如何借鉴并超越科层制体制提出几点建议。
邹海[10](2010)在《高校职员制研究 ——以综合性大学学院职员制实践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全球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制度正发生着积极而深刻的变化,高校职员制度是国家系统推进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制度措施。在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框架下,本文梳理了近年来我国政府针对高等教育和高校管理颁布的一系列法规政策,分析得出:新公共管理运动引发国家对高等教育和高校的管理模式发生重大变化,表现在:扩大办学自主权促使高校成为独立的社会组织;以效率和效益为标准的绩效评估方法促动高校管理引入竞争机制和市场因素;实行教育职员制度建立高校的专业化管理机制等方面。由此得出:教育职员制的理论基础是新公共管理理论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本文从公共政策和人力资源管理两个角度分析研究职员制的理论意义,提出:职员制明确了高校管理主体,高校管理人员从行政“干部”转变为具有独立的职业定位的“教育职员”,为高校管理专业化奠定了基础,但同时,现行职员制度侧重的是-种品位分类的方法,不利于职员对管理职业性、专业性的认识和管理理念的转变。.本文通过对职员制实践中的两个典型问题的案例分析,说明:由于长期依附于国家行政体系,高校内部形成的行政化色彩浓厚的管理文化是实现职员制目标的根本障碍。借助组织文化理论,通过对当前高校管理文化在物质、行为、制度和精神层面的特征描述分析,得出:组织文化的转变是组织变革的根本所在,要达到职员制改革的目标,必须改变高校管理者及其群体的价值体系、职业态度和行为方式,以形成新的以管理主义思想为核心的高校管理文化模式。在对“职业化”的理论和实践做出阐述和分析后,本文得出结论:符合现代职业发展规律的高校职员“职业化”是持续有效地推动高校管理文化变革的行动载体。根据对职员制理论和实践研究的结果,本文以综合性大学学院管理为例,说明职员制实施对薄弱的高校学院行政管理的影响和积极意义,提出;在职员制实施中,应明确职员的职业地位和核心价值观;建构扁平化的行政管理组织机构和职业化的职员队伍;实施分类管理和科学的绩效评估机制;借鉴企业管理经验,促进职员的职业化养成。
二、大学的科层化危机及其改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学的科层化危机及其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1)大学行政化的来与去(论文提纲范文)
一、什么是大学 |
二、我国现代大学的行政化 |
(一)来自大学外部的行政化表现 |
1.政府行政部门几乎垄断了教育资源 |
2.大学行政级别的强化 |
(二)来自大学内部的行政化表现 |
1.高校的内部行政化是指高校内部的官僚化 |
2.党政不分,权力过于集中 |
3.高校行政人员应符合一定的比例要求,目前总体数量不是很合理 |
4.行政向学术进军 |
三、大学行政化的弊端 |
1.本科教学的边缘化 |
2.研究生教育出现了偏离,功利化倾向明显 |
3.师生关系的疏离 |
4.价值取向的偏离 |
四、大学行政化的去除 |
1.从国家和社会层面 |
2.从大学外部来看 |
3.从大学内部来看 |
五、结束语 |
(2)中国大学行政权力合法性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大学行政权力合法性困境 |
(一) 行政权力过度强化 |
(二) 政治合法过度突出 |
(三) 资源分配过度依赖 |
(四) 科层管理功能失调 |
二、中国大学行政权力合法性困境成因 |
(一) 政府控制大学 |
(二) 实用功利文化 |
(三) 自治传统缺乏 |
三、中国大学行政权力的合法性实践 |
(一) 中国大学治理的合法性坚守 |
(二) 认清科层制在大学管理中的异质性 |
(三) 行政权力恪守合法性统一 |
(3)论英国私立高校的内部权力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一、 高校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再界定 |
1. 学术权力 |
2. 行政权力 |
二、 双重结合模式: 英国私立高校的总体权力结构 |
三、 英国私立高校内部的纵向权力结构 |
1. 系层面 |
2. 学部层面 |
3. 学校层面 |
四、 英国私立高校内部的横向权力结构 |
1. 评议会 |
2. 校务委员会和理事会 |
3. 副校长 |
五、 变革中的英国私立高校内部权力结构 |
(4)高职院校科层制的理性审思(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职院校科层制的生命力 |
1. 满足高职院校各方不同利益主体深度融合的需要 |
2. 更有效解决高职院校行政任务日益增多的问题 |
3. 更好地适应高职院校知识活动的类别与层次 |
4. 有助于驱动高职院校对制度性环境的适应 |
二、高职院校科层制的局限性 |
1. 科层制的行政化导致了高职院校学术权力虚位 |
2. 科层制的集权化阻碍了高职院校对多中心治理的诉求 |
3. 科层制的统一化压抑了高职院校多元文化创新 |
4. 科层制的精确化违背了高职院校知识活动过程和效果的不可预测性 |
5. 科层制的多层化增加了高职院校的交易成本 |
三、改进高职院校科层制的现实选择 |
1. 落实办学自主权 |
2. 构建服务型行政 |
3. 强化学术权力 |
4. 吸引行业企业参与 |
5. 深化二级管理体制 |
(5)中国大学行政权力的合法性限度(论文提纲范文)
一、大学行政权力的产生与嬗变 |
二、大学行政权力的合法性基础 |
1. 公共责任 |
2. 科层制 |
3. 政治合法 |
4. 资源依赖 |
三、中国大学行政权力逾越合法性限度 |
1. 行政权力过度强化 |
2. 科层制的功能失调 |
3. 政治合法过度突出 |
4. 资源分配过度依赖 |
(6)中国大学行政权力的合法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文献综述及学术评价 |
1.4 概念的界定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2 大学行政权力的独特性 |
2.1 大学行政权力的来源:让渡和授权 |
2.2 大学行政权力的公与私 |
3 中国大学行政权力的历史寻踪 |
3.1 清末时期的大学权力 |
3.2 民国时期的大学权力 |
3.3 国民政府时期的大学权力 |
3.4 建国以来的大学权力 |
3.5 影响中国大学权力的主要因素 |
4 大学行政权力的合法性 |
4.1 大学行政权力的合法性基础 |
4.2 大学行政权力的合法性危机 |
4.3 中国大学行政权力的合法性危机 |
5 中国大学行政权力的合法行使 |
5.1 中国大学的公法人改造 |
5.2 认清大学科层化管理的异质性 |
5.3 恪守合法性基础 |
5.4 保持张力平衡 |
6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7)我国大学管理现状与改革取向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大学管理特征 |
1.大学管理的官本位倾向明显 |
2.大学管理的去个性化现象显着 |
二、“学术本位”:我国大学管理改革的科学取向 |
1.建设专业化的管理干部队伍 |
2.强化学术专家在大学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
3.建立一套能够有效服务大学学术的行政管理制度 |
(8)我国大学官僚主义管理作风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官僚制支配下的我国大学管理特征 |
(一) 大学管理的官本位倾向明显 |
(二) 大学管理的去个性化现象突出 |
二、我国大学容易产生官僚主义管理作风的原因 |
(一) 对工业化生产规模与生产效率的盲目效仿使得我国大学在日益大型化中形成了对科层制管理的严重依赖 |
(二) 对社会等级文化影响的摆脱无力使得我国大学容易产生官僚主义管理作风 |
(三) 对“国家公共事业单位”这一社会身份的僵化认知使得我国大学容易效仿官僚主义的管理作风 |
(9)社会学视阈下大学组织的科层制管理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一、社会学视野下的科层制与大学组织 |
(一) 科层制:高效率的管理模式 |
1. 有一个明确的权威等级。 |
2. 有一套所有组织成员都认可的规则。 |
3. 非人格化管理。 |
4. 组织成员分工明确。 |
(二) 大学组织:同质性与异质性相结合的社会组织 |
1. 大学组织是一个松散的结构。 |
2. 大学组织具有异质性。 |
二、当前大学组织科层制管理模式及弊端 |
(一) 当前大学组织管理模式的现状 |
(二) 大学组织科层制管理模式所产生的弊端 |
1. 大学内部行政权力泛化, 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失衡现象存在。 |
2. 侵害了大学的学术自由。 |
3. 导致的“寡头统治的铁律”使教育腐败问题频发。 |
三、大学组织管理模式应借鉴并超越科层制 |
(一) 实现行政化管理向学术化管理的转型, 理顺大学管理中的权力关系 |
(二) 改革科层制权力的配置方式, 决策下沉, 充分调动院 (系) 的积极性 |
(三) 借鉴学习型组织管理理念, 促进大学自治 |
(10)高校职员制研究 ——以综合性大学学院职员制实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及基本框架 |
1.4 本文的研究重点和创新之处 |
第2章 高校职员制改革的理论和现实背景 |
2.1 新公共管理运动及其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
2.2 我国政府体制改革对高等教育及高校管理的影响 |
2.3 高校职员制度的制订与实施 |
第3章 高校职员制主要内容及其实践案例分析 |
3.1 高校职员制的主要框架和内容 |
3.2 从公共政策的角度分析高校职员制度 |
3.3 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分析高校职员制度 |
3.4 职员制实施中的案例分析 |
第4章 从职业化的角度推进职员制改革 |
4.1 高校管理文化亟待发生变革 |
4.2 职业化内涵及实践 |
4.3 高校职员职业化的设想 |
第5章 职员制在综合性大学学院管理中的实践研究 |
5.1 学院行政管理现状分析 |
5.2 实施职员制将对学院管理产生的影响 |
5.3 学院进行职员制改革的建议和设想 |
第6章 结语 |
6.1 基本结论 |
6.2 本文的局限性和研究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四、大学的科层化危机及其改造(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学行政化的来与去[J]. 许爱军.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2)
- [2]中国大学行政权力合法性实践[J]. 李从浩. 高教探索, 2015(05)
- [3]论英国私立高校的内部权力结构[J]. 湛中乐,马梦芸.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5(03)
- [4]高职院校科层制的理性审思[J]. 周应中. 现代教育论丛, 2013(06)
- [5]中国大学行政权力的合法性限度[J]. 李从浩. 高等教育研究, 2012(05)
- [6]中国大学行政权力的合法性研究[D]. 李从浩. 华中科技大学, 2011(08)
- [7]我国大学管理现状与改革取向分析[J]. 胡年珊.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1(12)
- [8]我国大学官僚主义管理作风探析[J]. 胡年珊. 大学(学术版), 2011(08)
- [9]社会学视阈下大学组织的科层制管理模式[J]. 王丽坤. 中国成人教育, 2011(05)
- [10]高校职员制研究 ——以综合性大学学院职员制实践为例[D]. 邹海. 山东大学, 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