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异辛基二硫代磷酸钼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李倩,辛虎,曹春兰[1](2020)在《改善轴承温升的氟醚润滑脂的制备》文中指出轴承温度每上升10℃~15℃,润滑脂的使用寿命要降低约50%。制备了一种能改善轴承温升的氟醚润滑脂。氟醚润滑脂由20%的全氟聚醚基础油,聚四氟乙烯稠化剂,聚脲预制皂及3.0%的二异辛基二硫代磷酸锌组成。该润滑脂的微锥入度为65单位,蒸发损失(149℃,24 h)为1.57%,钢网分油(100℃,24 h)为0.5%,烧结负荷(常温,1500 r/min)为3090 N,轴承温升3.0℃,可以满足高温长寿命轴承的润滑要求。(图4表2参考文献10)
于强亮,蔡美荣,周峰,刘维民[2](2020)在《油溶性有机减摩抗磨添加剂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摩擦学研究发展迅速,一些新型的润滑领域相继出现,伴随而生一些新型润滑技术和材料,使得机械运行稳定性和寿命逐渐增加。机械运转关键润滑部件(如轴承、齿轮、涡轮等)的稳定性对设备的长效和可靠运行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其中,满足润滑部件长效运行的关键技术在于润滑油的品质和优良的润滑稳定性。全配方润滑油中基础油的质量是根本,润滑添加剂对润滑油综合性能具有重要影响,而减摩抗磨添加剂是润滑油中最重要的添加剂。综述了近10年润滑油常用的有机减摩抗磨添加剂的研究进展,根据减摩抗磨添加剂的类别,详细综述了磷系减摩抗磨添加剂、硫系减摩抗磨添加剂、硼系减摩抗磨添加剂、含氮杂环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减摩抗磨添加剂、离子液体减摩抗磨添加剂,并对其发展状况和减摩抗磨机理进行了探究。最后对上述几类减摩抗磨添加剂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对减摩抗磨添加剂的发展方向和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和意见。
黄丽娜[3](2019)在《酯类油用有机—无机复合抗氧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合成酯类润滑油由于热氧化稳定性好、润滑性能良好、可生物降解和对极性物质较好的溶解性等优点,成为润滑油研究的重要方向。酯类润滑油在使用过程中,在氧气、金属等作用下不可避免会发生氧化,从而引起油品变质,轻则影响润滑性能,重则形成油泥和漆膜,腐蚀机械设备,堵塞管路,加快换油频率,增加环境负担。因此,在酯类润滑油使用过程中需要加入抗氧剂以延长润滑油的寿命。目前最常用的润滑油抗氧剂一般为小分子化合物。较小的分子量会使其热稳定性较差、易挥发,从而影响其在高温下的抗氧能力。如何有效地提高抗氧剂的热稳定性,减少挥发造成的物理损失,并提高抗氧化效率,是当前润滑油抗氧添加剂研究的重要方向。本论文期望通过有机抗氧剂与无机纳米材料制备复合抗氧剂,包括通过无机纳米介孔材料对有机抗氧剂进行担载、原位包覆和有机抗氧剂修饰制备纳米材料几个方面。本论文获得的创新性成果如下:(1)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形成的胶束模板上,制备得到介孔二氧化硅。以介孔二氧化硅为载体,分别担载商用抗氧剂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甲酯和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研究了其作为抗氧添加剂对酯类油癸二酸二异辛酯(DIOS)氧化安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抗氧剂经介孔二氧化硅担载后可以使基础油的氧化诱导时间增长,减缓酸值和粘度的增加,有效抑制油品颜色的加深。当复合抗氧剂添加到润滑油中,介孔二氧化硅孔道中的抗氧剂通过扩散进入润滑体系,并随着润滑油体系中有机抗氧剂的消耗不断向润滑体系扩散补充。此外,有机抗氧剂向润滑体系扩散后,在介孔二氧化硅中留下的空余孔道空间可以对油品产生的氧化产物进行吸附。在有机抗氧剂抗氧作用和介孔二氧化硅的缓慢释放和吸附作用的共同结合下,可以有效提高润滑油的氧化安定性。(2)选用介孔氧化铝进一步考察介孔材料与有机抗氧剂制备的复合抗氧剂对油品安定性的影响。首先以异丙醇铝为铝源,聚(环氧乙烷)-聚(环氧丙烷)-聚(环氧乙烷)三嵌段共聚物为模板剂,通过软模板法制备得到介孔氧化铝。然后通过旋转氧弹测试仪、高压示差扫描量热法和烘箱加速氧化实验测定介孔氧化铝担载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甲酯的复合抗氧剂对酯类润滑油DIOS氧化诱导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抗氧剂可以显着提高酯类油DIOS的抗氧化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延缓油品酸值、粘度和颜色的变化。复合抗氧剂的抗氧机理包括两个方面,包括有机抗氧剂的缓慢释放和孔道结构对氧化产物的吸附作用。(3)为了提高复合抗氧剂在油品中的分散稳定性,在制备二氧化硅的过程中加入抗氧剂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甲酯,原位合成二氧化硅包覆有机抗氧剂的有机-无机复合材料。通过红外光谱、透射电镜、热重分析对制备的复合材料的结构和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为包覆结构,有机抗氧剂的含量为70%。分散性实验表明复合材料在DIOS基础油中的溶解分散性良好。通过旋转氧弹法、高压扫描量热法和烘箱加速氧化实验对复合材料作为抗氧剂对酯类基础油的氧化诱导时间、酸值和粘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抗氧性能,并且可以有效延缓油品酸值和粘度的增加,是一种性能良好的抗氧剂。(4)为了提高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以及在油品中的分散稳定性,利用含可反应官能团的受阻酚抗氧剂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DBHP),通过化学键修饰到无机纳米氧化锌表面(DBHP-ZnO),原位制备有机-无机复合抗氧剂。红外光谱和XPS谱图等结果证明抗氧剂分子通过共价键连接在纳米氧化锌表面。由于微粒表面存在有机抗氧修饰剂,可以提高纳米氧化锌在DIOS中的分散稳定性。此外把DBHP-ZnO纳米微粒作为抗氧剂加入酯类油DIOS中,研究了其对润滑油抗氧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无机复合抗氧剂DBHP-ZnO具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可以显着提高DIOS的氧化安定性。其抗氧机理是由于具有清除自由基能力的纳米氧化锌与有机抗氧剂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的协同作用。(5)为了提高在高温下的抗氧能力,修饰剂选用工作温度较高,抗氧耐久性好的二苯胺类抗氧剂(N-苯基邻氨基苯甲酸),通过原位修饰技术中合成了N-苯基邻氨基苯甲酸(Panh)修饰的纳米氧化锌(Panth-ZnO)。研究了溶剂、反应时间以及碱液添加量对其形貌的影响。抗氧性能结果表明得到的有机-无机复合抗氧剂Panth-ZnO可以显着提高酯类油DIOS在高温下的抗氧能力。
张园园[4](2019)在《表面修饰型ZnO纳米微粒的制备及其摩擦学和抗氧化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纳米技术的出现促进了现代摩擦学的发展,纳米微粒作为润滑油添加剂具有优异的摩擦学性能,尤其是氧化锌纳米微粒作为润滑油添加剂时具有自修复、用量少、减摩抗磨性能显着以及抗氧化等优点,但氧化锌纳米添加剂的制备通常涉及复杂的成核和修饰过程,本论文针对如何开发原料单一、步骤简捷的制备方法,设计合成恰当的修饰剂使其适用于不同的润滑基础油,关联不同结构和成分的纳米氧化锌在不同的摩擦副材料、润滑基础油中的润滑抗氧性能与结构的构效关系,这些成为促进纳米氧化锌在润滑油添加剂领域应用的关键问题。为此论文获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一步法ZnO纳米微粒的制备及其作为铝基摩擦副润滑添加剂的性能研究为了克服商用润滑油添加剂二辛基二硫代磷酸锌(ZDDP)无法在强度较低的铝基摩擦副成膜、抗磨严重的问题,以ZDDP为原料,通过一步原位修饰法制备了油溶性、分散性良好的二辛基二硫代磷酸修饰的ZnO(ZODDP)纳米颗粒。结构分析表明,氧化锌纳米微粒内核为平均粒径范围为2.4 nm5.2 nm的六方结构ZnO纳米晶,修饰剂与纳米核之间由非化学键的螯合作用结合,与原料ZDDP相比,硫和磷含量分别下降了77.9%82.8%和77.3%80.7%。采用UMT-2微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其作为癸二酸二异辛酯(DIOS)添加剂在钢/铝、钢/铝合金摩擦配副中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当0.4wt%ZODDP添加到DIOS中,铝片、铝合金片的磨损率分别降低了74.0%和44.0%。通过SEM、EDS和XPS对磨损表面进行分析,ZODDP优异的抗磨性能是因为ZnO纳米核与修饰层间弱的化学相互作用促进了修饰剂与铝基摩擦副材料的摩擦学反应,沉积的ZnO与摩擦产物AlPO4、Al2(SO4)3形成保护性润滑膜,保护摩擦副表面免受钢球与铝基材料间的粘着磨损,结果表明通过将ZDDP制备成纳米氧化锌之后,克服了小分子ZDDP不能在强度低的摩擦副材料形成有效摩擦膜的问题,ZODDP预计是一种廉价且易得的润滑油添加剂,可应用于铝基材料的润滑。(2)全氟辛酸修饰ZnO纳米微粒的制备及其作为全氟聚醚润滑油添加剂的性能研究由于全氟聚醚(PFPE)的分子链是由全氟代醚链构成的,几乎不与任何传统的润滑添加剂相溶,导致其摩擦学性能无法得到有效的改善。本章采用简单的一步原位表面修饰技术制备了全氟辛酸(PFOA)修饰的ZnO纳米棒和ZnO纳米颗粒。结构分析表明,氧化锌纳米微粒的内核为六方结构,修饰剂以化学键的形式修饰在纳米氧化锌的表面,将其分散在PFPE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采用UMT-2微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其作为PFPE润滑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与PFPE润滑相比,当添加3.0 wt%ZnO纳米颗粒后摩擦系数和磨损率分别降低了2.8%和49.8%,当添加2.0 wt%ZnO纳米棒后,摩擦系数和磨损率分别下降了5.4%和57.4%。经过SEM、EDS和XPS对磨损表面进行分析可知,ZnO纳米棒与ZnO纳米颗粒在摩擦过程中形成含有ZnO沉积膜、Fe2O3/FeF3致密的摩擦化学反应膜以及吸附有机物的保护性润滑膜,这些润滑膜的协同作用,极大地提高了PFPE的抗磨性能。(3)表面修饰型ZnO纳米微粒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抗氧化性能研究前两章节主要探究了ZnO纳米微粒在润滑油中的摩擦学性能,纳米氧化锌不仅具有抗磨减摩作用,同时具有抗氧化的性能,是具备多种功能的润滑油添加剂。本章节主要采用高温差式量热扫描仪(PDSC)评价了前期制备的表面修饰的ZnO纳米微粒在润滑油中的抗氧化性能,采用程序升温法和恒温法两种方式评估了其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抗氧化性能,通过Kissinger法和Flynn-Wall-Ozawa法动力学计算润滑油样的活化能,通过比较样品表观活化能的大小进而表征其抗氧化性。研究表明:由于PFPE优异的抗氧性,PFOA修饰的ZnO纳米微粒在PFPE中的抗氧性能未得到明显的体现,但ZODDP作为基础油DIOS添加剂时表现出优异的抗氧性能,有望后期为无机纳米微粒在润滑油的抗氧性能的研究起到指导作用。
占稳[5](2018)在《胺类和酚类抗氧剂合成方法及其在酯类油中热氧化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汽车、航空航天、大型船舶等领域对机械零部件耐高温、抗重载、长寿命周期等性能的要求的不断提高,科研人员将如何提升合成润滑油使役性能作为机械系统润滑剂的突破方向,以期实现在苛刻工况下的高可靠性、高效率润滑。其中,合成润滑油抗氧化添加剂开发及合成润滑油抗氧化性能研究是重点工作,意义重大。本文以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课题“润滑添加剂的减摩抗氧化特性及其对合成润滑油使役行为的作用规律”为依托,以三羟甲基丙烷油酸酯(TMPTO)合成酯类基础油为对象,开发胺类和酚类抗氧化添加剂,研究添加剂对合成酯类基础油基本理化性能与热氧化性能的影响规律,为高性能合成润滑油及其抗氧化添加剂的发展提供试验数据和理论基础。本文分别提出了一种采用离子液体催化合成烷基二苯胺抗氧剂的新方法,一种一步合成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十八醇酯的新方法。试验测试了不同热氧化条件下,合成的抗氧添加剂对TMPTO基础油的主要理化性能、分子官能团结构和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热氧化性能实验数据表明:在135℃热氧化480h条件下,胺、酚组合抗氧剂对TMPTO粘度增长抑制效果稍好,丁基辛基二苯胺对TMPTO总酸值增长的抑制效果最好。在200℃热氧化96h条件下,丁基辛基二苯胺对TMPTO粘度增长抑制效果明显,胺、酚组合抗氧剂对TMPTO的总酸值抑制效果较好。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分析表明,添加抗氧剂能保护基础油在热氧化作用前中期的分子结构较为完整,延缓碳链上-CH2消耗。在丁基辛基二苯胺作用下,基础油的不饱和C=C的烯基氢=C-H键容易发生脱氢变化。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十八烷醇酯保护TMPTO时,基础油分子中不饱和C=C键容易直接断开转变。摩擦学试验表明所开发的抗氧剂在热氧化条件下对酯类油TMPTO摩擦系数和磨斑直径的影响相对较小。基于典型热分析(TG、DTA和DSC)技术开展热分析动力学研究,建立了润滑油氧化反应动力学活化能计算方程,探讨润滑油热氧化性能评价理论方法。采用TG、DTA的分析方法测定加速热氧化及其润滑油质量损失情况,结果表明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十八烷醇酯在TMPTO中的抗热氧化分解能力最好。采用DSC的分析方法准确反映了热氧化反应的热量交换情况,演算表明胺、酚组合抗氧剂的抗热氧化能力最好。通过PDSC分析检测润滑油起始氧化温度和反应活化能,表明胺、酚组合抗氧剂的起始氧化温度226℃和起始氧化反应活化能140.545KJ/mol均高于另外两种抗氧剂,其验证结果与DSC的结论保持一致。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抗氧剂作用于TMPTO基础油的热氧化过程,结合抗氧剂在润滑油中热氧化的性能试验结果,探讨了基础油TMPTO及其在抗氧剂参与下热氧化反应的作用机制。基础油分子主要变化特征:首先发生分子内分解生成油酸基和乙烷基环丙烷甲基油酸酯。乙烷基环丙烷甲基油酸酯受热氧化形成乙烷基环丙烷甲基过氧化物或乙烷基环丙烷甲基氢过氧化物,并进一步氧化成己烯醇。油酸基极易热分解形成十七烯自由基,转变成过氧化十七烯过渡态。丁基辛基二苯胺的作用特征在1273K中主要脱去仲胺上的氢原子,在1473K中形成丁基辛基二苯胺共振体。这有利于减缓TMPTO发生深度氧化和分解,主要形成较多长碳链双烯自由基或多烯氢过氧化物。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十八烷醇酯在润滑油热氧化过程中容易分解成氢过氧化十八烷和2,6-二叔丁基4-丙酸基苯酚基,其在1273K热氧化反应中期转变为2-叔丁基-4-过氧化乙基-6-氢过氧叔丁基苯酚;而在1473K热氧化中转变成2,6-二叔丁基-4氢过氧乙基-苯酚共振体,最终分解为稳定物质2,6-二叔丁基-4乙基苯酚,同时十八醇经脱氢形成十八烯。这对基础油分子发生深度分解和氧化反应有所减缓,主要特征是容易形成较多短碳链烯基、烯氢过氧化物或其他氧化物。胺、酚组合抗氧剂展现出协同作用,延缓了基础油分子体系内分子产物增多和链增长反应进程。
罗璋[6](2017)在《(单、双)丁基二苯胺的合成工艺优化及抗氧性能的研究》文中提出润滑油在使用期间,很容易发生氧化而变质,从而影响机械部件的正常使用,因此需要添加抗氧剂来减缓润滑油的变质,延长油品的使用寿命。烷基二苯胺作为胺类抗氧剂能有效的防止润滑油的氧化,大大提高油品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油品寿命短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课题设计一条低成本、高收率的路线合成烷基二苯胺。以不同的原料通过C-N偶联反应分别制备五种单、双丁基二苯胺,然后对其反应条件进行筛选和优化,最后对所有合成的烷基二苯胺进行抗氧化性能的测试。具体的研究结果如下:(1)以叔丁醇钾作为催化剂,以不同的反应原料通过C-N偶联反应分别制备4-正丁基二苯胺、4-异丁基二苯胺、4,4’-二正丁基二苯胺、4-正丁基-4’-异丁基二苯胺与4,4’-二异丁基二苯胺。通过IR与1H-NMR对这五种烷基二苯胺的结构进行表征,确定为目标产物。(2)选取合成4-正丁基二苯胺与4,4’-二正丁基二苯胺的实验路线,研究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原料配比等因素对产物收率的影响,确定最佳的合成工艺条件。实验结果发现:苯胺与1-溴-4-正丁基苯的投料比为1.4,反应时间7h,反应温度85℃,4-正丁基二苯胺有最好的收率85%;4-丁基苯胺与1-溴-4-正丁基苯的投料比为1.6,反应时间8-9小时,温度100℃左右,4,4’-二正丁基二苯胺有最大收率78%左右。以最佳的合成工艺条件制备其它三种烷基二苯胺,收率分别为4-异丁基二苯胺82%、4-正丁基-4’-异丁基二苯胺75%、4,4’-二异丁基二苯胺76%。(3)对所有合成的丁基二苯胺进行氧化安定性能的测试,油品选择基础油1427,经PDSC结果显示:单丁基取代的二苯胺使油品的起始氧化温度提高了4℃10℃,双丁基取代的二苯胺使油品的起始氧化温度提高了10℃20℃。
罗璋,胡立新,徐保明,占稳[7](2017)在《烷基二苯胺抗氧剂的研究状况》文中研究说明介绍了烷基二苯胺类抗氧剂的作用机制、近年来对烷基二苯胺的研究状况、提高胺类抗氧剂抗氧化性能的几种有效方法以及二苯胺与其他添加剂之间的协同作用,总结了一些学者的研究结果并对烷基二苯胺今后的发展路线进行了展望,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
黄江民[8](2017)在《硼酸酯添加剂的制备及摩擦学特性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有机硼酸酯因其低毒性、无异味和优良的极压抗磨性能而受到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被称为“绿色”添加剂。然而,硼酸酯的水解敏感性常常导致润滑油中含有不溶物或沉淀,这主要是因为其中的缺电子硼元素易于与空气中的水分子结合而导致酯键断裂。为此,引入氮元素以弥补硼元素的缺电子性、增加添加剂分子的空间位阻,便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手段。基于这一思路,制备了四种硼酸酯添加剂YXB、YX2、YX3和SNPA,制备了一种含钼添加剂YXM,作为对比,采用了工业上常用添加剂ZDDP。应用红外光谱仪(FT-IR)和元素分析(EA)手段对合成产物进行了表征,测试了它们的油溶性和水解稳定性。采用四球机测试了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1.合成的含硼、钼添加剂具有优良的极压性能。当添加量为3.0%时,添加剂YXB、YXM的PB值相比于基础油PAO分别增加了 175%、194%,添加剂SNPA的PB值相比于基础油PAO增加了 203%。2.合成的含硼、钼添加剂具有良好的抗磨性能。当YXM的添加量为2.5%时,WSD达到最小值0.44mm,相比于基础油减小了 42.1%;当SNPA的添加量为2.5%时,WSD达到最小值,为0.49mm,相比于基础油减小了 29.6%。3.合成的含硼、钼添加剂具有较好的减摩性能。在添加量为1.0%时,YXB和YXM对应的平均摩擦系数分别为0.0766、0.0796,相比于基础油PAO分别减小了24.4%和21.4%;在添加量为2.5%时,SNPA对应的平均摩擦系数为0.0787,相比于基础油减小了 22.3%。4.添加剂SNPA与ZDDP的对比结果显示,前者的极压、抗磨与减摩性能更为优良。采用SEM和XPS研究了磨损表面的形貌及摩擦膜的化学组成。SEM图片显示,在含添加剂的油样润滑状态下,磨损表面更加光滑,表面擦伤更加轻微;而在基础油润滑状态下,磨损表面则严重擦伤。XPS结果表明,磨损表面存在有机分子碎片的物理化学吸附,生成了一些摩擦化学产物,如Fe203、BN、B203、Mo03和FeS04等,这些吸附物和反应生成物一起构成了成分复杂的摩擦膜以保护接触表面。
苗长庆[9](2016)在《胺、酚类酯类油用多官能团高温抗氧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酯类油作为润滑油具有良好的摩擦学性能、可生物降解、可再生等优点,因此其研究成为润滑油发展的重要方向。酯类油在高温条件下受到空气和金属等的影响会氧化变质,因此必须加入抗氧剂延长其使用寿命。现有高温抗氧剂主要通过对常见抗氧剂结构进行改进和复配等方法得到,存在热稳定性低、抗氧效率不高等问题。本文以胺类、酚类抗氧剂为研究对象,采用酶促聚合、钯催化合成、过氧化处理等方法增加抗氧剂分子量及抗氧基团数量以提高其热稳定性和抗氧效率,找到了几种新型酯类油用多官能团高温抗氧剂,研究了这些抗氧剂的抗氧性能,并深入分析了它们的抗氧机理。(1)聚合法是提升化合物热稳定性的有效办法之一,而酚型抗氧剂一直作为一种低毒、低油泥的抗氧剂被广泛使用。为了提高酚型抗氧剂的高温抗氧能力,以对甲氧基苯酚为原料,在水相中以辣根过氧化物酶为聚合催化剂,在双氧水作用下,一步合成了聚对甲氧基苯酚。结果表明:该聚酚类化合物为数均分子量800的低聚物,在酯类油中具有优异的分散稳定性。150℃旋转氧弹测试结果显示,聚对甲氧基苯酚的添加浓度为0.5wt%时,癸二酸二异的氧化诱导期从48 min延长至1050 min,因此产物具有远超几种商用受阻酚型抗氧剂的抗氧能力。此外,产物是一种热稳定性极佳的酚型抗氧剂,在210℃高压差示量热扫描测试中,产物可有效地延长酯类油的氧化诱导期。由于抗氧基团酚羟基也参与了聚合过程中,且产物聚对甲氧基苯酚的抗氧性能优于原料,由此推测聚合生成的类似受阻酚结构是产物的抗氧性能提高的重要原因。(2)聚对甲氧基苯酚可有效提高酚型抗氧剂的高温抗氧能力,但是其延长酯类油氧化诱导期的能力有限,而且大多芳胺型抗氧剂具有较强的抗氧能力,并与酚型抗氧剂存在优异的协同作用。采用水相反应体系,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为表面活性剂,辣根过氧化物酶催化共聚甲氧基苯酚和苯胺,得到聚对甲氧基苯酚-苯胺产物。结果表明:产物主要成分为分子量612的低聚物,在癸二酸二异辛酯和石化二酯中具有优秀的分散稳定性。产物的添加浓度为0.5 wt%时,癸二酸二异的氧化诱导期从48 min延长至1616 min,因此相比聚对甲氧基苯酚,产物的抗氧性能进一步提高。推测聚合过程生成的少量仲胺基可能是其抗氧性能提高的主要原因。(3)烷基吩噻嗪和烷基二苯胺均为商业化的酯类油高温抗氧剂,大量文献报道了它们不但可在酯类油中单独使用,还具有很好的协同抗氧能力。由此本文以2-氯吩噻嗪、取代苯胺为原料,在惰性气体保护下,采用非质子性溶剂,在催化剂存在下,一步合成、分离纯化得到N-取代苯基-2-氨基-10H-吩噻嗪。产物结构经红外光谱、核磁、高分辨质谱分析,并通过热重分析、旋转氧弹、高压差示量热扫描等测试进一步分析了其作为酯类油抗氧剂的抗氧表现。结果表明:这种抗氧剂分子中同时含有吩噻嗪和二苯胺的单体结构,是一种分子内协同型抗氧剂。引入烷基或烷氧基可以增强产物的酯溶性和控制油泥的能力。相比于吩噻嗪和二苯胺,产物具有更出色的热稳定性。在抗氧性能测试中,多个抗氧基团的协同抗氧作用使其可以有效延长酯类油的氧化诱导期,尤其是在高温条件下。(4)以均苯三酚、取代苯胺为原料,甲苯为溶剂,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合成了一系列取代的N,N’,N’’-三苯基-1,3,5-苯三胺化合物,考察了它们作为酯类油高温抗氧剂的抗氧能力,并通过实验结果与高斯计算相结合的办法考察了取代基对N,N’,N’’-三苯基-1,3,5-苯三胺抗氧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N,N’,N’’-三苯基-1,3,5-苯三胺及其取代衍生物每个分子中含有3个二苯胺单体的结构,因此每个分子含有3个仲氨基抗氧基团。相比于商用抗氧剂二苯胺,N,N’,N’’-三苯基-1,3,5-苯三胺及其取代衍生物均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在150℃和210℃时的抗氧性能测试中,N,N’,N’’-三苯基-1,3,5-苯三胺的抗氧效果优于二苯胺,尤其是在高温条件下。最后,实验数据和高斯计算证明了取代基不但对N,N’,N’’-三苯基-1,3,5-苯三胺在酯类油中的溶解能力和控制油泥能力产生影响,还可通过位阻效应和电子效应对相应抗氧剂的抗氧能力产生影响。(5)芳胺型抗氧剂和受阻酚型抗氧剂优异的协同作用已经被大量报道,但是单纯的混合协同很难提高抗氧剂的高温表现。由此本文使用正癸烷作为溶剂,在140℃时惰性气体保护下,使用二叔丁基过氧化物与二苯胺和2,6-二叔丁基苯酚进行反应,得到了一种胺、酚协同型抗氧剂。通过红外光谱、单晶衍射、气相色谱质谱等分析了产物的组成和结构,通过热重分析、旋转氧弹、高压差示量热扫描等测试研究了其作为酯类油抗氧剂的抗氧性能。结果表明:这种胺、酚协同型抗氧剂主要由2,6二叔丁基-4-(二苯胺基)苯酚和二苯胺组成,在添加浓度为0.5 wt%时其作为酯类油抗氧剂不但可以增强酯类油控制油泥的能力,还可以有效延长酯类油的氧化诱导期,尤其是在高温条件下。本文在最后对产物的抗氧机理进行了推测。
钟寅杰[10](2016)在《P-N/P-N-S型离子液体极压抗磨添加剂的合成及其摩擦学研究》文中提出润滑材料在人类生活和生产中是不可或缺的。随着人类的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加强,人们对于润滑油提出了越来越严格的要求。本文合成了一系列共四种P-N/P-N-S型离子液体极压抗磨剂,考察了其油溶性、热稳定性及抗腐蚀性。本文以合成油PAO为基础油,利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系列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质,同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光谱(XANES)等表面分析工具对其摩擦过程中形成的磨斑表面形貌,化学组成进行分析,进而对其摩擦学机理进行探讨。同时,选取添加剂PODA,考察了其在不同基础油中的感受性差别。结果表明:1.合成的系列P-N/P-N-S型离子液体极压抗磨剂均具有良好的油溶性、热稳定性及抗腐蚀性。2.合成的添加剂PODA、PDDA、PORA及POPA均具有良好的摩擦学性能。其中,添加剂抗磨性能明显优于基础油,略优于市售的磷酸酯胺盐添加剂T308;极压性能较基础油也有很大的提升,POPA的提升幅度最为明显。3.合成的添加剂PODA在矿物油5CST、菜籽油和合成油PAO中均能起到提高摩擦学性能的作用,在菜籽油中的极压性能提升尤为明显。4.通过对合成的系列添加剂的热膜和摩擦膜的化学组成进行研究分析,可以发现:添加剂在摩擦过程中在摩擦副发生化学反应,主要生成了由FeSO4、FeS、FeS2、FePO4及多聚磷酸铁组成的边界润滑膜,从而提高了基础油的摩擦学性能。
二、二异辛基二硫代磷酸钼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二异辛基二硫代磷酸钼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改善轴承温升的氟醚润滑脂的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改善轴承温升的氟醚润滑脂技术指标 |
2 轴承温度/温升的测定 |
2 结果与讨论 |
2.1 全氟聚醚基础油对轴承温升的影响 |
2.2 抗磨极压剂对轴承温升的影响 |
3 改善轴承温升的氟油润滑脂的制备及性能 |
4 结束语 |
(2)油溶性有机减摩抗磨添加剂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油溶性有机减摩抗磨添加剂 |
1.1 磷系减摩抗磨添加剂 |
1.1.1 磷酸酯 |
1.1.2 含磷硼酸酯 |
1.2 硫系减摩抗磨添加剂 |
1.2.1 含硫氮杂环化合物 |
1.2.2 ZDDP |
1.2.3 Mo DTC |
1.2.4 有机硫金属减摩抗磨添加剂 |
1.2.5 硫化异丁烯 |
1.3 含氮杂环类减摩抗磨添加剂 |
1.4 硼酸酯及其衍生物 |
1.5 离子液体减摩抗磨添加剂 |
2 对于油基减摩抗磨添加剂的建议及展望 |
2.1 低硫、低磷型添加剂 |
2.2 含硼环境友好添加剂 |
2.3 含氮杂环型减摩抗磨添加剂 |
2.4 离子液体减摩抗磨添加剂 |
3 结束语 |
(3)酯类油用有机—无机复合抗氧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抗氧剂的研究现状 |
1.1.1 传统抗氧剂的研究现状 |
1.1.2 新型抗氧剂的研究现状 |
1.1.3 抗氧剂的抗氧机理 |
1.1.4 抗氧剂的应用现状 |
1.2 酯类润滑油的氧化过程研究 |
1.3 选题依据、研究思想和研究内容以及创新点 |
1.3.1 选题依据 |
1.3.2 研究思想和研究内容 |
1.3.3 创新点 |
第二章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微球负载抗氧剂的制备和抗氧性能研究 |
2.1 实验部分 |
2.1.1 试剂与仪器 |
2.1.2 介孔二氧化硅以及复合抗氧剂的制备 |
2.1.3 介孔二氧化硅的结构表征方法 |
2.1.4 抗氧性能测试方法 |
2.1.5 摩擦学性能测试方法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介孔二氧化硅的合成机理 |
2.2.2 介孔二氧化硅的组成和形貌表征 |
2.2.3 介孔二氧化硅与抗氧剂T512复合后的抗氧及摩擦学性能研究 |
2.2.4 介孔二氧化硅与抗氧剂DBHP复合后的抗氧及摩擦学性能研究 |
2.2.5 介孔二氧化硅与商用抗氧剂复合的抗氧机理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介孔氧化铝纳米微粒负载抗氧剂的制备和抗氧性能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1.1 试剂与仪器 |
3.1.2 介孔氧化铝以及复合抗氧剂的制备 |
3.1.3 介孔氧化铝的结构表征方法 |
3.1.4 抗氧性能和摩擦学性能测试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介孔氧化铝的组成和形貌表征 |
3.2.2 介孔氧化铝与抗氧剂T512复合后抗氧及摩擦学性能研究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原位法制备二氧化硅包覆T512复合抗氧剂及其抗氧性能研究 |
4.1 实验部分 |
4.1.1 试剂与仪器 |
4.1.2 二氧化硅包覆T512复合抗氧剂的制备 |
4.1.3 二氧化硅包覆T512复合抗氧剂的结构表征方法 |
4.1.4 抗氧性能和摩擦学性能测试方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二氧化硅包覆T512复合抗氧剂的组成和形貌表征 |
4.2.2 二氧化硅包覆T512复合抗氧剂的抗氧和摩擦学性能研究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DBHP功能化的氧化锌纳米微粒的制备和抗氧性能研究 |
5.1 实验部分 |
5.1.1 试剂与仪器 |
5.1.2 DBHP-ZnO纳米微粒的制备 |
5.1.3 DBHP-ZnO纳米微粒的结构表征方法 |
5.1.4 DBHP-ZnO纳米微粒的抗氧性能测试方法 |
5.1.5 DBHP-ZnO纳米微粒的摩擦学性能测试方法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DBHP-ZnO纳米微粒的合成机理 |
5.2.2 DBHP-ZnO纳米微粒的组成和形貌表征 |
5.2.3 反应参数对DBHP-ZnO纳米微粒形貌的影响 |
5.2.4 表面修饰剂含量对DBHP-ZnO在DIOS中分散性的影响 |
5.2.5 DBHP-ZnO纳米微粒的抗氧性能研究 |
5.2.6 DBHP-ZnO纳米微粒摩擦学性能研究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Panth功能化的纳米氧化锌的制备和抗氧性能研究 |
6.1 实验部分 |
6.1.1 试剂与仪器 |
6.1.2 Panth-ZnO纳米微粒的制备 |
6.1.3 Panth-ZnO纳米微粒的结构表征方法 |
6.1.4 Panth-ZnO纳米微粒的抗氧性能测试方法 |
6.2 结果与讨论 |
6.2.1 Panth-ZnO纳米微粒的合成机理 |
6.2.2 Panth-ZnO纳米微粒的组成和形貌表征 |
6.2.3 Panth-ZnO纳米微粒的抗氧性能研究 |
6.2.4 Panth-ZnO纳米微粒摩擦学性能研究 |
6.3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4)表面修饰型ZnO纳米微粒的制备及其摩擦学和抗氧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纳米润滑添加剂 |
1.1.1 纳米润滑添加剂的研究现状 |
1.1.2 纳米润滑添加剂的摩擦机理 |
1.1.3 纳米添加剂的抗氧化性能研究 |
1.2 ZnO纳米微粒的制备及其在润滑领域的应用 |
1.2.1 ZnO纳米微粒的制备方法 |
1.2.2 ZnO纳米微粒在润滑领域的应用 |
1.3 ZnO纳米微粒的表面修饰技术 |
1.3.1 表面物理修饰法 |
1.3.2 表面化学修饰法 |
1.4 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1.4.1 选题依据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一步法ZnO纳米微粒的制备及其作为铝基摩擦副润滑添加剂的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2.2 二辛基二硫代磷酸修饰ZnO纳米微粒的制备 |
2.2.3 二辛基二硫代磷酸修饰ZnO纳米微粒的表征及性能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二辛基二硫代磷酸修饰ZnO纳米微粒的形貌及化学组成 |
2.3.2 二辛基二硫代磷酸修饰ZnO纳米微粒的热稳定性及分散稳定性 |
2.3.3 二辛基二硫代磷酸修饰ZnO纳米微粒在不同摩擦副材料中的摩擦学性能研究 |
2.3.4 磨损表面及润滑机理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全氟辛酸修饰ZnO纳米微粒的制备及其作为全氟聚醚润滑油添加剂的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3.2.2 全氟辛酸修饰ZnO纳米微粒的制备 |
3.2.3 全氟辛酸修饰ZnO纳米微粒的表征及性能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全氟辛酸修饰ZnO纳米微粒的形貌及化学组成 |
3.3.2 全氟辛酸修饰ZnO纳米微粒的热稳定性及分散稳定性 |
3.3.3 全氟辛酸修饰ZnO纳米微粒作为全氟聚醚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研究 |
3.3.4 磨损表面及润滑机理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表面修饰型ZnO纳米微粒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抗氧化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4.2.2 表面修饰型ZnO纳米微粒的抗氧化性能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二辛基二硫代磷酸修饰ZnO纳米微粒的抗氧化性能 |
4.3.2 全氟辛酸修饰ZnO纳米微粒的抗氧化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5)胺类和酚类抗氧剂合成方法及其在酯类油中热氧化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合成润滑油的氧化机制 |
1.3 抗氧化添加剂的性能与机理 |
1.3.1 胺类化合物 |
1.3.2 受阻酚类化合物 |
1.3.3 有机硫化物 |
1.3.4 有机磷化物 |
1.3.5 有机硫磷化物 |
1.3.6 其他抗氧剂 |
1.4 典型抗氧剂的合成方法 |
1.5 润滑油的分子动力学和热动力学研究 |
1.5.1 分子动力学模拟 |
1.5.2 热分析动力学 |
1.6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 合成方法 |
2.2.1 离子液体的合成 |
2.2.2 二烷基二苯胺的合成 |
2.2.3 3 -(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烷基醇酯的合成 |
2.3 试验方法 |
2.3.1 主要理化性能测试 |
2.3.2 摩擦学性能测试 |
2.3.3 红外光谱及拉曼光谱表征 |
2.3.4 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表征 |
2.3.5 热分析测试 |
2.4 ReaxFF MD模拟润滑油热氧化反应 |
2.4.1 ReaxFF MD简介 |
2.4.2 润滑油热氧化反应模型的构建与设置 |
第三章 离子液体催化合成丁基辛基二苯胺 |
3.1 不同离子液体的催化活性 |
3.2 离子液体催化性能对合成二烷基二苯胺的影响 |
3.3 反应条件对合成二烷基二苯胺的影响 |
3.3.1 催化剂用量对合成二烷基二苯胺的影响 |
3.3.2 配比及其反应时间分别对合成二烷基二苯胺的影响 |
3.3.3 反应温度分别对合成二烷基二苯胺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一步法合成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十八醇酯 |
4.1 反应过程及机理 |
4.2 反应条件对合成抗氧剂选择率的影响 |
4.2.1 催化剂含量的影响 |
4.2.2 反应配比的影响 |
4.2.3 反应温度的影响 |
4.2.4 反应时间的影响 |
4.2.5 溶剂用量的影响 |
4.3 小结 |
第五章 抗氧剂对TMPTO润滑油热氧化特性的影响 |
5.1 热氧化对添加抗氧剂的TMPTO理化性能及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
5.1.1 抗氧剂对润滑油色泽的影响 |
5.1.2 抗氧剂对润滑油粘度变化的影响 |
5.1.3 抗氧剂对润滑油总酸值变化的影响 |
5.1.4 抗氧剂对润滑油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
5.2 热氧化对添加抗氧剂的TMPTO分子结构的影响 |
5.2.1 红外光谱结果与讨论 |
5.2.2 拉曼光谱结果与讨论 |
5.3 小结 |
第六章 基于热分析方法的添加剂抗氧化性动力学研究 |
6.1 热氧化动力学方程建立 |
6.1.1 热重法 |
6.1.2 差热分析法 |
6.1.3 差示扫描量热法 |
6.2 热分析动力学研究添加剂对反应活化能的影响 |
6.2.1 TG/DTA的试验结果 |
6.2.2 DSC的试验结果 |
6.3 PDSC验证抗氧剂对TMPTO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6.4 小结 |
第七章 基于抗氧剂作用下润滑油热氧化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
7.1 基础油的ReaxFF MD模拟结果 |
7.2 不同抗氧剂作用下润滑油的ReaxFF MD模拟结果 |
7.2.1 有机分子数的模拟结果 |
7.2.2 润滑油A的模拟反应过程 |
7.2.3 润滑油B的模拟反应过程 |
7.2.4 润滑油C的模拟反应过程 |
7.2.5 润滑油D的模拟反应过程 |
7.3 抗氧剂在基础油TMPTO中的作用机制 |
第八章 结论 |
8.1 论文的主要结论和创新点 |
8.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作者简介 |
(6)(单、双)丁基二苯胺的合成工艺优化及抗氧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油品氧化的机理和因素 |
1.2.1 润滑油的氧化机理 |
1.2.2 油品氧化的影响因素 |
1.3 国内外抗氧剂的进展 |
1.3.1 抗氧剂的种类 |
1.4 烷基二苯胺类抗氧剂 |
1.4.1 烷基二苯胺的抗氧机理 |
1.4.2 烷基二苯胺的合成研究进展 |
1.5 研究意义与内容 |
1.5.1 研究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试剂 |
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4-正丁基二苯胺的合成 |
2.3.2 4-异丁基二苯胺的合成 |
2.3.3 4,4'-二正丁基二苯胺的合成 |
2.3.4 4-正丁基-4'-异丁基二苯胺的合成 |
2.3.5 4,4'-二异丁基二苯胺的合成 |
2.4 产品的表征 |
2.4.1 产品的红外分析 |
2.4.2 产品的核磁氢谱分析 |
2.5 实验条件的筛选与优化 |
2.5.1 催化剂用量的选择 |
2.5.2 反应时间的选择 |
2.5.3 反应温度的选择 |
2.5.4 原料配比的选择 |
2.5.5 最佳条件下的验证试验 |
2.5.6 最佳条件下的产物收率 |
2.6 产品抗氧化性能测试 |
2.6.1 高压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方法 |
2.6.2 测试结果与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总结与展望 |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烷基二苯胺抗氧剂的研究状况(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烷基二苯胺的抗氧机制 |
2 烷基二苯胺的研究状况 |
2.1 二异辛基二苯胺 |
2.2 二壬基二苯胺 |
2.3 其他烷基二苯胺 |
3 提高烷基二苯胺抗氧化能力的方法 |
3.1 氧化偶合 |
3.2 与无灰型硫代氨基甲酸酯协同 |
3.3 与硫代氨基甲酸锌协同 |
3.4 与非活性钼酸酯协同 |
3.5 与非活性硼酸酯协同 |
3.6 与碱金属协同 |
4 总结 |
(8)硼酸酯添加剂的制备及摩擦学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引言 |
1.2 润滑状态简述 |
1.2.1 流体润滑 |
1.2.2 边界润滑 |
1.2.3 固体润滑 |
1.3 边界摩擦简述 |
1.3.1 边界膜的分类及其适应范围 |
1.3.2 边界摩擦机理 |
1.4 极压抗磨剂概述 |
1.4.1 含氯极压抗磨剂 |
1.4.2 含硫极压抗磨剂 |
1.4.3 含磷极压抗磨剂 |
1.4.4 纳米极压抗磨剂 |
1.4.5 有机金属化合物 |
1.5 硼酸酯添加剂 |
1.5.1 硼酸酯添加剂的润滑机理 |
1.5.2 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
1.5.3 硼酸酯添加剂的研究进展 |
1.6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2 含硼、钼润滑油添加剂的制备及其摩擦学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试剂和仪器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3 含硼、钼润滑油添加剂的制备 |
2.3.1 油酸二乙醇酰胺(中间体Ⅰ)的合成 |
2.3.2 含硼、钼有机润滑油添加剂的合成 |
2.4 中间体Ⅰ和含硼、钼有机润滑油添加剂的结构表征 |
2.4.1 中间体Ⅰ的结构表征 |
2.4.2 含氮有机硼酸酯的结构表征 |
2.4.3 含钼有机润滑油添加剂的结构表征 |
2.5 含硼、钼有机润滑油添加剂的油溶性和水解稳定性 |
2.5.1 含氮硼酸酯以及含钼添加剂的油溶性 |
2.5.2 添加剂YXB、YX2和YX3的水解稳定性 |
2.6 含硼、钼有机润滑油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 |
2.6.1 极压性能 |
2.6.2 抗磨性能 |
2.6.3 减摩性能 |
2.7 磨损表面分析 |
2.7.1 磨损表面的SEM分析 |
2.7.2 磨损表面的XPS分析 |
2.8 含硼、钼有机润滑油添加剂摩擦学机理分析 |
2.9 本章小结 |
3 含P-Ⅱ共轭体系苯硼酸酯衍生物的合成及其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试剂和仪器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3 含P-Ⅱ共轭体系苯硼酸酯衍生物的合成 |
3.3.1 2-羟乙基-二异辛基二硫代氨基甲酸(中间体Ⅱ)的合成 |
3.3.2 苯硼酸酯衍生物SNPA的制备 |
3.4 中间体Ⅱ及苯硼酸酯衍生物SNPA的结构表征 |
3.5 SNPA的油溶性和水解稳定性 |
3.5.1 SNPA的油溶性 |
3.5.2 SNPA的水解稳定性 |
3.6 苯硼酸酯衍生物SNPA的摩擦学性能 |
3.6.1 极压性能 |
3.6.2 抗磨性能 |
3.6.3 减摩性能 |
3.7 磨损表面分析 |
3.7.1 磨损表面的SEM分析 |
3.7.2 磨损表面的XPS分析 |
3.8 苯硼酸酯衍生物SNPA的摩擦学机理分析 |
3.9 本章小结 |
4 结论 |
5 展望 |
6 参考文献 |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8 致谢 |
(9)胺、酚类酯类油用多官能团高温抗氧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润滑油抗氧剂的种类及主要抗氧剂的抗氧机理 |
1.1.1 抗氧剂的种类 |
1.1.2 主要抗氧剂的抗氧机理 |
1.1.3 酯类油用高温抗氧剂研究现状 |
1.2 选题依据、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1.2.1 选题依据 |
1.2.2 研究思想和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聚对甲氧基苯酚的合成及在酯类油中的抗氧性能研究 |
2.1 聚对甲氧基苯酚的合成及表征 |
2.1.1 聚对甲氧基苯酚的合成 |
2.1.2 聚对甲氧基苯酚的表征 |
2.2 聚对甲氧基苯酚的抗氧性能研究 |
2.2.1 聚对甲氧基苯酚在酯类油中的分散性研究 |
2.2.2 聚对甲氧基苯酚的热稳定性测试 |
2.2.3 聚对甲氧基苯酚的抗氧性能测试 |
2.2.4 聚对甲氧基苯酚可能的抗氧机理 |
2.2.5 聚对甲氧基苯酚在酯类油中的腐蚀性和摩擦学性能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聚对甲氧基苯酚-苯胺的合成及在酯类油中的抗氧性能研究 |
3.1 聚对甲氧基苯酚-苯胺的合成及表征 |
3.1.1 聚对甲氧基苯酚-苯胺的合成 |
3.1.2 聚对甲氧基苯酚-苯胺的表征 |
3.2 聚对甲氧基苯酚-苯胺的抗氧性能研究 |
3.2.1 聚对甲氧基苯酚-苯胺的热稳定性测试 |
3.2.2 聚对甲氧基苯酚-苯胺的抗氧性能测试 |
3.2.3 聚对甲氧基苯酚-苯胺可能的抗氧机理 |
3.2.4 聚对甲氧基苯酚-苯胺在酯类油中的摩擦学性能研究 |
3.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N-取代苯基2氨基-10H-吩噻嗪的合成及在酯类油中的抗氧性能研究 |
4.1 N-取代苯基2氨基-10H-吩噻嗪的合成及表征 |
4.1.1 N-取代苯基2氨基-10H-吩噻嗪的合成 |
4.1.2 N-取代苯基2氨基-10H-吩噻嗪的表征 |
4.2 N-(3,4-二甲氧基苯基)2氨基-10H-吩噻嗪的抗氧性能研究 |
4.2.1 N-(3,4-二甲氧基苯基)2氨基-10H-吩噻嗪的热稳定性能测试 |
4.2.2 N-(3,4-二甲氧基苯基)2氨基-10H-吩噻嗪的抗氧性能测试 |
4.2.3 N-(3,4-二甲氧基苯基)2氨基-10H-吩噻嗪可能的抗氧机理 |
4.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N,N',N''-三苯基-1,3,5-苯三胺及其取代衍生物的合成与在酯类油中的抗氧及抗氧机理研究 |
5.1 N,N',N''-三苯基-1,3,5-苯三胺及其取代衍生物的合成与表征 |
5.1.1 N,N',N''-三苯基-1,3,5-苯三胺及其取代衍生物的合成 |
5.1.2 N,N',N''-三苯基-1,3,5-苯三胺及其取代衍生物的表征 |
5.2 N,N',N''-三苯基-1,3,5-苯三胺及其取代衍生物的抗氧性能研究 |
5.2.1 N,N',N''-三苯基-1,3,5-苯三胺及其取代衍生物热稳定性测试 |
5.2.2 N,N',N''-三苯基-1,3,5-苯三胺及其取代衍生物的抗氧性能测试 |
5.2.3 N,N',N''-三苯基-1,3,5-苯三胺及其取代衍生物可能的抗氧机理 |
5.2.4 N,N',N''-三苯基-1,3,5-苯三胺在酯类油中的腐蚀性及摩擦学性能 |
5.3 不同取代基对N,N',N''-三苯基-1,3,5-苯三胺及其取代衍生物在酯类油中的抗氧性能影响研究 |
5.3.1 位阻效应对N,N',N''-三苯基-1,3,5-苯三胺及其取代衍生物的抗氧性能影响 |
5.3.2 电子效应对N,N',N''-三苯基-1,3,5-苯三胺及其取代衍生物的抗氧性能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一种胺、酚协同型高温抗氧剂的合成和抗氧性能研究 |
6.1 一种胺、酚协同型高温抗氧剂的合成及表征 |
6.1.1 一种胺、酚协同型高温抗氧剂的合成 |
6.1.2 一种胺、酚协同型高温抗氧剂的表征 |
6.2 一种胺、酚协同型高温抗氧剂的抗氧性能研究 |
6.2.1 一种胺、酚协同型高温抗氧剂的热稳定性测试 |
6.2.2 一种胺、酚协同型高温抗氧剂的抗氧性能测试 |
6.2.3 一种胺、酚协同型高温抗氧剂可能的抗氧机理 |
6.2.4 一种胺、酚协同型高温抗氧剂在酯类油中的摩擦学性能研究 |
6.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和展望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10)P-N/P-N-S型离子液体极压抗磨添加剂的合成及其摩擦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润滑油基础油与添加剂简介 |
1.2.1 基础油 |
1.2.2 润滑油添加剂 |
1.2.3 环境友好型添加剂 |
1.3 离子液体润滑剂 |
1.3.1 离子液体的基本性能 |
1.3.2 离子液体的合成方法 |
1.3.3 离子液体作为润滑剂及润滑油添加剂 |
1.4 表面分析方法 |
1.4.1 表面形貌分析 |
1.4.2 表面化学分析 |
1.5 选题依据和研究思路 |
第二章 系列P-N/P-N-S型离子液体添加剂的合成、表征及物理化学性质 |
2.1 前言 |
2.2 系列P-N/P-N-S型离子液体添加剂的合成 |
2.2.1 实验原料 |
2.2.2 系列P-N/P-N-S型离子液体添加剂的合成 |
2.3 系列P-N/P-N-S型离子液体添加剂的结构表征 |
2.4 系列P-N/P-N-S型离子液体添加剂的物理化学性质 |
2.4.1 实验原料 |
2.4.2 系列P-N/P-N-S型离子液体添加剂的油溶性实验 |
2.4.3 系列P-N/P-N-S型离子液体添加剂的热稳定性实验 |
2.4.4 系列P-N/P-N-S型离子液体添加剂的铜片腐蚀性能实验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列P-N/P-N-S型离子液体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系列P-N/P-N-S型离子液体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测试 |
3.2.3 系列P-N/P-N-S型离子液体添加剂的磨损表面分析 |
3.2.4 系列P-N/P-N-S型离子液体添加剂的摩擦膜和热膜化学组成及摩擦机理研究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系列P-N/P-N-S型离子液体添加剂的抗磨减摩性能 |
3.3.2 系列P-N/P-N-S型离子液体添加剂的极压性能 |
3.3.3 系列P-N/P-N-S型离子液体添加剂磨斑形貌分析 |
3.3.4 系列P-N/P-N-S型离子液体添加剂在合成油中的摩擦膜和热膜表面XANES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列P-N/P-N-S型离子液体添加剂在不同基础油中的感受性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 |
4.2.2 PODA在不同类型基础油中的摩擦学性能测试 |
4.2.3 PODA在不同类型基础油中的磨损表面分析 |
4.2.4 PODA在不同类型基础油中的摩擦膜和热膜化学组成及摩擦机理研究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PODA在不同类型基础油中的减磨抗磨性能分析 |
4.3.2 PODA在不同类型基础油中的极压性能分析 |
4.3.3 PODA在不同类型基础油中磨斑形貌分析 |
4.3.5 PODA在不同类型基础油中形成的摩擦膜XPS分析 |
4.3.6 PODA在不同类型基础油中形成的摩擦膜和热膜XANES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二异辛基二硫代磷酸钼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改善轴承温升的氟醚润滑脂的制备[J]. 李倩,辛虎,曹春兰. 合成润滑材料, 2020(03)
- [2]油溶性有机减摩抗磨添加剂的研究进展[J]. 于强亮,蔡美荣,周峰,刘维民. 表面技术, 2020(09)
- [3]酯类油用有机—无机复合抗氧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黄丽娜. 河南大学, 2019(05)
- [4]表面修饰型ZnO纳米微粒的制备及其摩擦学和抗氧化性能研究[D]. 张园园. 河南大学, 2019(01)
- [5]胺类和酚类抗氧剂合成方法及其在酯类油中热氧化机理研究[D]. 占稳.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 2018(03)
- [6](单、双)丁基二苯胺的合成工艺优化及抗氧性能的研究[D]. 罗璋. 湖北工业大学, 2017(02)
- [7]烷基二苯胺抗氧剂的研究状况[J]. 罗璋,胡立新,徐保明,占稳. 能源研究与管理, 2017(01)
- [8]硼酸酯添加剂的制备及摩擦学特性的研究[D]. 黄江民. 天津科技大学, 2017(02)
- [9]胺、酚类酯类油用多官能团高温抗氧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 苗长庆. 河南大学, 2016(02)
- [10]P-N/P-N-S型离子液体极压抗磨添加剂的合成及其摩擦学研究[D]. 钟寅杰.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