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种玉米储藏的新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柳倩[1](2022)在《乳清分离蛋白的分子修饰构建低环境敏感型风味载体》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日渐增强的安全意识引领下,人们在寻求产品良好风味的同时,更加注重其天然性及安全性,植物精油因其独特的持香性、来源的天然性及附加的多种生物活性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然而植物精油中的活性成分往往水溶性差、易挥发,极易受外界因素影响而氧化失活,导致应用受限。蛋白质/多糖生物大分子纳米颗粒因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及安全性,常被用于精油及其活性成分的包埋。但现有技术所得的蛋白质/多糖纳米颗粒极易受p H、离子强度或温度等环境因素影响而发生聚集或解聚,故只能在特定条件下对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包埋传递,无法满足植物精油的加工适应性及在更多领域的应用。本课题针对蛋白质/多糖生物大分子纳米颗粒的环境敏感性问题,通过表面分子修饰技术及内部作用力强化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低环境敏感型生物大分子纳米颗粒,在此基础上,以肉桂醛为模型芯材,制备耐p H、耐盐及耐热型稳态化风味配料,进一步模拟产品加工、储藏及应用过程中环境条件的变化,阐明其释放及稳定机制。基于干热接枝分子修饰技术,通过改变接枝时间,制备了一系列乳清分离蛋白-葡聚糖接枝物。以接枝度和褐变程度为指标,考察了接枝程度对时间的依存性,发现随接枝时间的延长,乳清分离蛋白-葡聚糖接枝程度加深。借助凝胶电泳及光谱技术进一步对共价接枝反应进程进行鉴定,证实了葡聚糖分子与乳清分离蛋白的共价结合,且随着葡聚糖的不断共价接入,接枝速率逐渐放缓。为明确蛋白质分子修饰技术对纳米颗粒的粒径与稳定性的控制潜力,对接枝过程中蛋白质的结构及表面性质进行表征,结果显示,随接枝时间的增加,乳清分离蛋白二级及三级结构明显改变。其中,α-螺旋结构占比从25.4%增加到29.6%,而β-折叠与无规则卷曲结构的含量分别从22.5%和36.4%下降至19.6%和32.7%;且乳清分离蛋白中各发色团微环境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此外,表面疏水性指数由接枝前的481降低至293,表面巯基和总巯基的含量分别从6.16μmol/g和15.50μmol/g增加至11.03μmol/g和17.94μmol/g。这些变化均有利于接枝物空间稳定性的提高,可为多尺度低环境敏感型纳米颗粒的构建创造前提。将上述不同接枝程度的接枝产物用于热凝胶法制备乳清分离蛋白-葡聚糖接枝物/硫酸软骨素纳米颗粒,并利用动态光散射法研究了接枝度与纳米颗粒尺寸间的关系,结果显示,纳米颗粒的平均粒径随接枝度的增加而降低,进而证明通过接枝时间的改变可实现纳米颗粒尺寸的有效调控。进一步对比了不同纳米颗粒的p H、离子强度及热环境敏感性,发现干热接枝2 d即可显着降低纳米颗粒的环境敏感性,所得纳米颗粒在p H 1-10、Na Cl浓度1-4 mol/L及90℃加热30 min的叠加效应影响下仍保持良好的稳定性。此外,体系中存在的Na Cl被发现有助于纳米颗粒热稳定性的提高。纳米颗粒的形貌表征证实了其规则的球形结构,明晰了Na Cl反离子可通过在纳米颗粒表面的吸附提升其热稳定性的机理。在此基础上,将纳米颗粒应用于以肉桂醛为代表的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包埋,探究纳米颗粒对肉桂醛包埋传递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接枝1-3 d的乳清分离蛋白-葡聚糖接枝物/硫酸软骨素纳米颗粒具有较高的肉桂醛负载能力,包埋率为76%-80%,载量为19%-20%。基于粒径、分散性、稳定性及肉桂醛的负载能力,选取反应2 d的乳清分离蛋白-葡聚糖接枝物用于下一步低环境敏感型风味配料的开发。以上述低环境敏感型纳米颗粒为壁材,肉桂醛为模型芯材,定向制备了耐p H、耐盐及耐热型稳态化风味配料。基于粒径、多分散性指数(PDI)、包埋率及载量,优化确定了最佳芯壁比1:1(肉桂醛:乳清分离蛋白),该芯壁比下所得纳米颗粒的粒径为185nm,PDI为0.22,包埋率和载量分别为76.57%、19.02%。借助结构表征手段阐明了纳米颗粒包封肉桂醛的机理,发现芯材与壁材间的氢键和疏水相互作用共同促进了纳米颗粒对肉桂醛的包埋。荧光光谱表明,乳清分离蛋白对肉桂醛的强亲和力促进了纳米颗粒对肉桂醛的包埋和保护。通过改变p H、离子强度及温度模拟食品基质加工与储藏条件,预测肉桂醛纳米颗粒在实际应用体系中的稳定性及加工适应性,结果发现在p H 1-10、离子强度0-4 mol/L(以Na Cl浓度计)及热处理(90℃,30 min)的叠加效应下,纳米颗粒对肉桂醛仍具有较强的保护效果;热重分析结果表明,纳米颗粒对肉桂醛的包埋显着提升了其热力学稳定性,进一步证实了纳米颗粒对肉桂醛的有效保护;不同温度、p H及离子强度条件下储藏6周后,纳米颗粒的粒径均未发生明显变化,且包封于纳米颗粒内的肉桂醛的保留率在80%以上。基于储藏过程中肉桂醛保留率的动力学模型拟合,明确了肉桂醛纳米颗粒在不同储藏环境条件下的释放机制均为零级释放。进一步通过GCMS及抑菌性实验对储藏前后纳米颗粒中肉桂醛的活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经过包埋的肉桂醛在储藏过程中未发生明显的氧化变质,对大肠杆菌始终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将酶促凝胶代替热凝胶建立了一种低环境敏感型乳清分离蛋白-葡聚糖接枝物/硫酸软骨素纳米颗粒的温和制备新方法。对比了谷氨酰胺转氨酶(TGase)和漆酶交联对纳米颗粒环境敏感性的影响,发现TGase交联显着提高了纳米颗粒在p H 1-10、Na Cl浓度0-4 mol/L及90℃加热30 min条件下的稳定性。而在漆酶作用下,纳米颗粒的稳定性并未得到有效提升。从结构变化及分子作用力角度分析了酶促交联纳米颗粒的稳定与失稳机制,发现TGase作用下,形成了大量异肽键,并伴随部分二硫键的产生,有利于纳米颗粒结构的稳定。而漆酶通过催化自由基反应导致了蛋白质的降解,其涉及的主要作用力为弱的氢键及疏水相互作用,仅有少量异肽键形成,因此并不足以维持纳米颗粒的稳定性。进一步分析了纳米颗粒负载肉桂醛的性能,发现TGase交联肉桂醛纳米颗粒具有最小的粒径(134 nm)和PDI(0.201),且包埋率和载量分别为69.68%和17.31%,包埋效果优于漆酶交联的肉桂醛纳米颗粒。抑菌性结果表明,TGase共价交联更有利于纳米颗粒对肉桂醛的保护及肉桂醛功能性质的长效发挥。通过体外释放模拟发现TGase交联肉桂醛纳米颗粒可有效抵制模拟胃液及肠液的破坏,显示出良好的胃肠道缓释性能。
陈俊轶[2](2021)在《基于耦合因子的变温变湿干燥谷物品质特性及窗口控制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谷物干燥是农业加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一项涵盖众多学科的综合技术。目前,该领域的研究重点仍聚焦于干燥设备能耗和水分控制精度等,对谷物干燥机理的研究不够深入,导致干燥后谷物品质参差不齐。实际上谷物干燥是多变量耦合作用的过程,各干燥系统变量之间相互依赖、互为输入输出,变量间的耦合关系对谷物特性变化具有显着影响。因此,有必要从多因子耦合理论的角度切入,开展谷物干燥机理的深入研究,探索干燥系统变量与谷物干燥特性及品质特性间的规律,这对于粮食行业关键作业设备的升级换代以及保证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自主开发的多参数可控干燥试验系统,分析了干燥系统中的8个耦合因子对谷物干燥特性及品质特性影响的模型和规律,揭示了耦合因子与特性指标间的关联机理,优选出“谷物绝对水势积”作为干燥过程的理想耦合因子,以此改进稻谷连续干燥双驱动互窗口AI控制方法,并应用到稻谷连续干燥作业中,取得了较好的控制效果。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谷物干燥过程中耦合因子分析与选择根据谷物干燥过程的特点,探索绝对水势和积温的概念和模型,选定谷物有效干燥积温、谷物有效干燥积湿、谷物绝对水势和、空气绝对水势和、绝对水势和差、谷物绝对水势积、空气绝对水势积、绝对水势积差这8个耦合因子对谷物干燥规律和特性展开研究,并给出8个耦合因子计算公式。2.玉米干燥工艺优化及耦合因子与特性指标相关性研究以玉米为样品,利用多参数可控干燥试验系统开展2因素5水平薄层干燥全面试验,试验变量为热风温度变化梯度x1和绝对湿度变化梯度x2,响应指标为干燥特性指标以及品质特性指标。通过响应面法求得各指标对应的最优干燥工艺,但其结果具有不可公度性和矛盾性,故借助偏差量的概念将所有响应指标整合成一个综合特性指标,运用遗传算法进行优化后得出:当采用渐次升温和渐次降湿干燥工艺时(x1为2.17℃,x2为-3.03g/m3),玉米的综合特性最优,实现了干燥特性与品质特性的协同调控。同时,将8个干燥系统耦合因子与玉米响应指标逐一进行方差分析,根据置信度大小进行排序,以此优选出“谷物绝对水势积”作为干燥过程控制的理想耦合因子。3.稻谷干燥工艺优化及耦合因子与特性指标相关性研究为验证玉米干燥试验结论的普适型,选择稻谷为样品进行了重复试验。利用多参数可控干燥试验系统开展2因素5水平薄层干燥全面试验,以热风温度变化梯度x1和相对湿度变化梯度x2为试验变量,以干燥特性指标以及品质特性指标作为响应指标进行干燥工艺的优化,结果表明:当采用渐次升温和渐次降湿干燥工艺时(x1为2.57℃,x2为-21.04%),稻谷的综合特性最优。同时,依据耦合因子与稻谷响应指标的方差分析结果对相关性进行排序,优选出“谷物绝对水势积”作为干燥过程控制的理想耦合因子。4.稻谷连续干燥双驱动互窗口AI控制方法的改进基于理想耦合因子,改进课题组前期设计的稻谷连续干燥双驱动互窗口AI控制方法,即以谷物绝对水势积干燥模型作为机理驱动,确定“窗体”,给出干燥过程控制的总体方向;根据过程数据作为数据驱动,进行“窗变”调节,以适应不同类型干燥机及干燥过程条件变化的扰动。控制方法包括窗口选择、窗口调整与窗口自适应三部分,窗口选择实质对应一个过程的实现,体现了窗口控制的隐预测功能;窗口调整是以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作为对比,借助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等方式对模型进行修正;窗口自适应则是根据实时数据对窗口宽以及宽长比进行调节。机理驱动与数据驱动相辅相成,可实现谷物干燥过程控制精度及稳定性的显着改进。5.稻谷连续干燥双驱动互窗口AI控制改进方法试验测试为验证上述控制方法的稳定性及可靠性,本文利用课题组自主研发的小型连续式谷物干燥机开展3组稻谷连续干燥试验。参考稻谷2因素5水平全面试验中的干燥工艺优化结果进行试验参数的设置,3组试验分别为采用改进方法的恒温干燥组、采用改进方法的升温干燥组、采用原方法的恒温干燥组,从稻谷出口水分控制精度、稻谷干燥前后品质变化、稻谷微观结构3个方面进行控制效果的比较。结果表明:3组试验目标出口水分线与系统稳定后出口水分变化曲线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系数越大,控制精度越好)分别为0.9074、0.9060、0.8255;3组试验的综合品质变化比(比值越小,干燥品质越优)分别为0.73、0.59、0.81;同时,稻谷微观结构的观察分析结果也充分证实了改进后的双驱动互窗口控制方法在提升谷物出口水分控制精度以及谷物干燥品质方面效果理想,可应用于实际。
吴文福,韩峰,张亚秋,刘哲,徐岩,陈凯[3](2021)在《粮食干燥和储藏系统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吉林大学粮食储运研究发展回顾》文中研究表明系统思想深度影响了中国粮食储运科技的全面发展,信息化切实推动中国粮食储运科技的长足进步。吉林大学农业工程学科具有从事农业系统工程研究的传统,1987年举办了首届农业系统工程学术会议FICASE。受粮食行业发展储藏生态系统理论的影响,逐步沿着粮食储藏系统理论和技术的研究方向,历经3个发展阶段,形成了一个稳定的研究团队和研究方向。2012年成为了粮食储运国家工程实验室成员单位,2018年成为了中加生态储粮研究中心成员单位,承担粮食科技成果创新任务以及涵盖硕士、博士和博士后多层次人才培养。在粮食储藏系统理论、粮食干燥智能控制以及围收储期作业管理方法方面研究成果在国内外有一定的影响,对国家和地方优质粮食工程、农户科学储粮专项以及国务院组织的大规模清仓查库中给予了技术支撑。先后获得各类科技奖励8项,其中2项为一等奖。累计发表涉粮学术论文218篇,其中SCI:21篇,EI:87篇;获得专利:82项,其中发明专利:47项。累积培养硕士生:59名,博士生:28名。
王启阳[4](2021)在《基于机器学习的储粮品质预测方法及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物资,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需品。粮食安全关涉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粮食储备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从生产到消费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在粮食储备过程中会发生数量损失和质量损失,其中质量损失会造成粮食的变质和腐败,如果人类食用了腐败变质的粮食,会对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研究如何减少储粮质量损失、提高储粮品质在提升国家粮食安全水平、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随着机器学习方法的不断发展和创新,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快速提升、云计算的逐步应用,机器学习在粮情大数据分析和预测方面的应用前景更加广阔。传统的储粮品质通过物理、化学等实验室检测方法获得,该方法需要经过繁杂的扦样、检测等步骤,增加了储备粮管理的操作决策周期以及粮食严重变质的风险。粮情大数据具有数据采集快、数据量大等特点,本文以机器学习方法为基本思想,提出了2种基于支持向量回归的储粮品质预测模型及其相应的优化算法。在充分考虑储粮数据特性的基础上,选择出相关的储藏因子作为模型的输入特征,对储存期间稻谷的脂肪酸值和品尝评分值的预测展开深入研究,充分发挥了机器学习方法在储粮状态判别与品质预测方面的优势。本文的重要研究结果总结如下:(1)基于粮情数据的储粮品质分析与建模方法研究通过收集大量的储粮数据,对稻谷储藏期间品质的变化规律展开研究。探讨了储粮品质的传统数据拟合方法、机器学习预测方法,对比了传统数据拟合预测方法和机器学习预测方法在储粮品质预测中的优点与不足,讨论了机器学习预测方法在储粮品质预测中的适用性。基于该认知,给出了基于机器学习的储粮品质预测的一般过程,在粮情数据的基础上,给出了建模过程中的输入特征参数、预测目标等问题。(2)数据预处理方法研究对储粮温度历史数据中出现的重复、缺失和异常情况进行了分析和处理,利用均值法修复重复检测数据、采用线性插值法对缺失的温度数据进行修复,提出一种基于滑动窗口的粮温预测算法对异常温度数据进行判断。对粮库经度、纬度、仓房类型、初始水分、测量水分、入仓月份、扦样月份、粮食平均温度、粮仓平均温度、储藏周期、粮食有效积温、粮仓有效积温、初始品尝分值、初始脂肪酸值等储藏因子间的相互作用进行综合分析,确定了储藏因子之间存在着强相关性,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对原始储藏因子进行降维和压缩处理,从14个储藏因子中提取前6个主成分作为新的模型自变量,为储粮品质预测模型的参数选择提供了依据。(3)基于多核学习的储粮品质预测模型单核学习模型的预测精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核函数及其参数的选择,而核函数的选择及构造尚未有统一的理论依据,用单一的核函数建立的模型往往难以得到理想的拟合精度。因此,本文在单核支持向量回归(SKSVR)的基础上构建多核支持向量回归(MKSVR),采用Simple MKL算法对MKSVR模型进行参数寻优,将MKSVR模型用于稻谷储存品质的预测。基于东北地区稻谷储存品质数据集,建立了PCA-MKSVR模型,并与单径向基核函数的PCA-SKSVR模型、线性回归的PCA-MLR模型以及未经过储藏因子筛选的MKSVR模型、SKSVR模型、MLR模型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多核学习模型在预测精度、拟合优度上均优于单核学习模型。对比同类模型,即PCA-MKSVR模型与MKSVR模型、PCA-SKSVR模型与SKSVR模型、MLR模型与PCA-MLR模型进行比较,采用PCA对储藏因子降维处理后的模型,预测精度与拟合优度均高于用原始储藏因子直接建立的预测模型。因此,多核学习模型适用于储藏期间稻谷储存品质的预测。(4)基于多任务与多核学习的储粮品质预测模型常规的单任务学习方法需要对不同的预测模型进行单独训练,往往忽略了多个模型之间来的潜在联系,限制了模型的泛化性能。而多任务学习(MTL)是将多个任务放在一起同时学习,充分挖掘不同任务之间的相关性,实现多个模型或任务之间的信息共享。针对稻谷储存品质的两个关键指标,本文在单任务学习的基础上提出多任务学习的储粮品质预测方法,建立了多任务与多核学习模型(MTMKL),采用一种基于镜面下降算法的交替优化算法对所提出的模型进行参数优化,并将MTMKL模型用于稻谷储存品质的预测。实验结果表明,MTMKL模型对稻谷脂肪酸值的预测相关系数达到了0.885,对品尝评分值的预测相关系数达到了0.933。相比MKSVR模型,脂肪酸值预测的MAE,RMSE,MAPE结果分别降低了9.48%,6.05%,9.60%,R2提升了0.009;品尝评分值预测的MAE,RMSE,MAPE结果分别降低了11.66%,12.39%,11.97%,R2提升了0.005,这说明MTMKL模型能够有效提高稻谷储存品质的预测精度,可以作为储粮品质预测的一种新方法。(5)储粮安全预警系统的开发与模拟应用通过系统的需求分析和功能设计,设计了储粮安全风险预警策略,预警等级总共可分: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在此基础上,提出储粮安全预警系统的设计框架,基于Lab VIEW语言和机器学习模型,设计和开发了一套储粮安全预警与品质预测软件,实现了储粮品质的预测。以吉林省榆树市某粮库的实际粮仓为例对系统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系统运行情况良好,对脂肪酸值的预测误差在±1.5 mg/100g以内,品尝评分值预测误差在±1分以内。该系统以粮情大数据和机器学习为基础,实现了对储粮品质的准确、快速预测,大大降低了储粮品质检测过程中的经济成本,降低粮食储存过程中严重变质的风险,为储粮质量的精确控制提供了技术支持,对储粮安全管理具有指导意义。
杨恒[5](2021)在《糖醇对辣条品质的影响及抗老化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辣条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休闲零食,据统计全国辣条企业年产值近600亿元。然而辣条坯体持油能力较低,油脂易脱离坯体,同时受到淀粉老化、水分散失等因素的影响,辣条会逐渐变硬,这些问题都严重的制约着辣条行业的发展。本课题通过添加糖醇改善辣条的品质,同时研究了糖醇对辣条水分迁移的影响和老化的抑制作用,为提升辣条品质,促进辣条企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水分含量、水分活度、径向膨胀率、持油能力和质构特性,探究7种糖醇对辣条品质的影响,筛选出3种效果较佳的糖醇。具体结果如下:在不同储存周期中,7种糖醇均能有效减少辣条坯水分损失和降低硬度。3%的甘露醇、异麦芽酮糖醇、木糖醇可以显着提高辣条的径向膨胀率和持油能力,过量添加会带来负面效果(p<0.05);随着赤藓糖醇、乳糖醇、山梨糖醇添加量的增加,辣条坯径向膨胀率和持油能力呈现先降低后上升的趋势;而麦芽糖醇能显着降低辣条的径向膨胀率和持油能力(p<0.05)。利用筛选出的甘露醇、异麦芽酮糖醇和木糖醇研究了不同浓度糖醇对小麦粉及辣条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甘露醇、异麦芽酮糖醇、木糖醇均能显着降低小麦粉的吸水率和弱化度,增加小麦粉稳定时间,而对形成时间无显着性影响(p<0.05)。拉伸实验表明拉伸曲线面积,抗延伸性和最大抗延伸性均随甘露醇,异麦芽酮糖醇和木糖醇的添加量的增加而显着增加(p<0.05)。糊化结果表明,随着甘露醇、异麦芽酮糖醇和木糖醇的添加,小麦粉的峰值粘度,峰谷粘度,最终粘度,衰减值和回生值都显着降低(p<0.05)。动态流变实验表明,不同浓度的甘露醇、异麦芽酮糖醇和木糖醇加入小麦粉后,面团的弹性模量G′和粘性模量G′′均较空白组显着增大(p<0.05)。与此同时,辣条的水分含量均较空白组有所增加。其中,添加4%甘露醇,2%异麦芽酮糖醇,4%木糖醇辣条的含水量最高。随着甘露醇含量的增加,辣条的水分活度一直下降。但是随着异麦芽酮糖醇和木糖醇的增加,辣条的水分活度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异麦芽酮糖醇和木糖醇的添加量分别为2%和4%时,辣条的水分活度最低。辣条坯体的糊化率随着三种糖醇的添加都在显着降低(p<0.05)。但是辣条坯体的径向膨胀率随着三种糖醇的添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而持油能力则保持着和径向膨胀率一样的趋势,当添加2%的甘露醇、3%的异麦芽酮糖醇和3%的木糖醇,径向膨胀率和持油能力分别达到最大值。随着糖醇的添加辣条的表面结构明显得到了改善,辣条坯体的表面变得光滑,当添加量达到5%时,效果达到最大。辣条的硬度随着甘露醇、异麦芽酮糖醇和木糖醇的添加显着下降(p<0.05)。添加2%的甘露醇、4%的异麦芽酮糖醇和3%的木糖醇在储藏4周后硬度是最低的,分别为460gf,497 gf和462 gf,而咀嚼性则和硬度的变化保持一致。感官实验表明甘露醇,异麦芽酮糖和木糖醇的添加量分别为2%,3%,4%时,辣条坯体的感官评价得分最高。随后,本论文进一步考察了糖醇对辣条老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甘露醇、异麦芽酮糖醇和木糖醇的添加可以显着降低小麦淀粉的回生值,增加小麦淀粉的糊化温度(p<0.05)。所有小麦淀粉和糖醇混合物的G’值均低于小麦淀粉,小麦淀粉的G’值随时间的变化率大于小麦淀粉/糖醇混合物的G’值随时间的变化率。添加糖醇之后,辣条坯体的冻干粉和小麦淀粉凝胶冻干粉的红外图谱中在3385cm-1和1081 cm-1处的峰变宽变高。质构结果表明添加了糖醇后的辣条和小麦淀粉凝胶的硬度明显降低。特别是对于甘露醇和木糖醇,添加甘露醇和木糖醇辣条硬度分别降低了42.0%和42.3%,小麦淀粉凝胶硬度分别降低了41.6%和45.6%。与空白组相比,添加糖醇的辣条坯体和小麦淀粉凝胶的k值均显着下降,这表明添加糖醇能不同程度的降低淀粉凝胶的老化速率。在4℃的条件下储存4周后,添加木糖醇的辣条坯体和小麦淀粉凝胶的k值最低。DSC实验表明添加三种糖醇均能有效地降低样品的Tp和ΔH,同时,辣条坯体和小麦淀粉凝胶在4℃条件下存储四周后,添加甘露醇和木糖醇的凝胶焓值显着低于添加异麦芽酮糖醇的焓值,这说明甘露醇和木糖醇抑制淀粉老化的效果显着优于异麦芽酮糖醇(p<0.05)。XRD结果表明添加糖醇不会改变衍射峰的位置,但是辣条和小麦淀粉凝胶的结晶度都是显着降低(p<0.05)。核磁结果表明辣条中的水分主要以不易流动水为主,小麦淀粉凝胶中的水分主要以自由水为主,糖醇的添加能抑制水分的迁移,减少水分的损失。综上结果表明,糖醇的添加均能有效地改善辣条的品质,显着抑制辣条的老化和水分损失,不仅为糖醇在辣条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还可以有效推动辣条行业的快速发展。
单少伟,杨卫东,肖乐,王珂[6](2020)在《Wi-Pest:一种基于CSI的储粮害虫检测方法》文中研究指明在粮食储藏过程中,影响粮食安全的环境和生物因素,如粮食温度、环境湿度、水分、气体、霉变、害虫等,均会对粮食储藏安全构成威胁,其中害虫是威胁粮食储藏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需要研究一种快速且有效的检测方法,用于检测储粮害虫。现有的一些方法耗时、设备昂贵、具有潜在的健康危害并且检测效率较低,提出了一种基于信道状态信息(CSI,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振幅的非接触、快速、低成本的储粮害虫检测方法,即无线测害虫(Wi-Pest, wireless-pest)。通过使用CSI振幅数据验证储粮害虫检测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设计了Wi-Pest检测方法。首先对CSI振幅数据进行异常值检测、数据归一化和噪声消除预处理,然后通过主成分分析(PCA,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方法压缩数据并提取主特征成分,最后采用随机森林(RF,random forest)分类方法检测储粮害虫。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视距(LOS,lineofsight)场景下,能够检测粮堆活体害虫密度的异常情况,检测精度平均可以达到97%。
冀晶娟[7](2020)在《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传统村落是承载农耕文明的重要载体,新一轮乡村振兴背景下,其依然是持续性关注的焦点。广西地处我国西南与华南交汇区,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多民族文化特征显着,传统村落与民居遗存丰富。当前研究主要关注广西东北部与东南部地区,突出典型案例的探讨,相当一部分地区有待于作进一步挖掘与补充。大数据背景下,开展全域覆盖性普查,有利于展示广西多元地域文化,通过多学科理论与方法的运用,将更深层地揭示传统村落的规律性问题,同时为村落保护与发展提供更科学的依据。研究以建筑类型学理论、居住领域性理论、文化地理学理论为基础,分别对应民居、村落与区域三个层次,进行了分类、分布以及诠释性的探索。运用定性与定量结合、静态与动态结合等方法,借助Arc GIS、SPSS技术,构建了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信息数据库。以数据为基础,按照“揭示分布规律—划定文化区—诠释文化景观—分析影响机制”的逻辑思路展开研究,形成创新性结论。首次建立了广西全域1118个传统村落与民居样本数据库。研究对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开展全域普查,运用实地调研与建筑实测、文献整理与信息采集、卫星影像数据分析等方法,经过筛选判断,确定1118个村落为研究样本。根据文化地理学中“因子”概念,以客观反映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景观特征为基本准则,综合考虑因子的历史性、完整性、独特性与可得性,建立了包括3大类、13小类的因子体系,涉及村落空间地理与行政区位、自然环境要素、物质环境要素、非物质环境要素四个方面的内容。借鉴类型学分类方法对所有因子进行细化分类,建立因子属性数据库,为文化景观的呈现与诠释提供基础。揭示了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因子的分布特征与规律,确定14组因子具有相关性,并对其进行详细阐述。广西传统村落分布总体上表现出“东北多、西南少”的特点;村落地理环境以山地为多,平原丘陵其次,多在低海拔区域,以微坡地形为主,坡向均质,靠近低等级河流分布;民居类型以单幢最多、堂厢其次、从厝较少,其中,中堂侧房型占单幢类民居比例最高,分布最广泛,堂厢类民居分布于东北部与中东部地区,数量相当,交杂现象显着,从厝类民居则集聚于桂东南地区;布局形态以集中型、沿等高线阶梯布局型为主;水塘集中于东部与南部,水柜均处于西北部;村落规模以2-5公顷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建村年代以清时期最多,明次之;民族以汉族最多,壮、瑶、苗、侗族依次减少;语言以汉、壮语最多,侗、瑶、布努语次之。运用SPSS技术,进一步对两两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确定有14组因子共存程度较高,多角度诠释了村落文化景观的共性与差异性。科学划定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区、文化亚区,以区域及个案相结合的方式详细阐释了各区文化景观特征,系统呈现了村落与民居文化的多样性。首先根据文化区划的原则与方法,以民居类型为主导因子,借鉴居住领域性理论,初步判断宏观层面文化区大致范围,再结合多因子叠合法、历史地理法,考虑自然地物与行政区划的影响,确定文化区具体边界,形成开放型、围合型及兼容型3大文化区。其次,在3大文化区内,分别将民居类型与村落布局、民族、语言等因子进行叠加,划定12个文化亚区。研究从区域层面详细阐明了每个文化区、文化亚区的文化景观特征,并通过典型案例深入解读了各区域的文化景观现象。深入剖析了各文化区、文化亚区的形成与分布机制。宏观文化区的形成机制主要表现为广西东西部自然条件的差异、中央统一与地方自治的制度化差异两个方面,同时受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多民族文化融合等因素影响,文化区边界产生了历时性变化。其次,开放型文化亚区之间存在由“前后”、“发散”向“左中右”的递变关系,影响机制为土着民族的生活本能需求、中原文化影响、人口增加及生态环境改变;围合型文化亚区之间存在大家族共居向小家庭居住方式的递变关系,影响机制为行政区划与移民、经济发展与制度改变、交通要道与文化传播;兼容型文化亚区具有民居过渡性、民族融合性的特点,影响机制表现为山地向丘陵平原地貌的过渡以及汉瑶壮多民族的融合。机制剖析过程中涉及与其它地区文化景观的对比研究,通过在更大地域范围下研究各民族、民系传统村落与民居的差异性与同质性,探讨了文化传播、文化整合的影响与作用。
李帅[8](2020)在《低温等离子体预处理对玉米籽粒干燥动力学及储藏特性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玉米的储藏安全关系到国计民生。新收获的玉米含水率较高,在储藏和运输过程中易霉烂、变质,需及时干燥以达到安全储藏的目的。目前,热风干燥是玉米常用干燥技术,但存在能耗高、营养价值损失及感官品质下降等问题。因此研究开发新的干燥技术对提高玉米干燥效率及保证干燥产品质量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采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对玉米籽粒进行预处理,通过对处理后玉米表观形貌及化学成分演变过程的分析,探究等离子体作用机理,同时研究了不同等离子体预处理条件对玉米热风干燥动力学的影响,优化干燥工艺参数,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该技术对干燥后玉米储藏特性的影响。主要研究工作及结论如下:(1)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等离子体预处理前后玉米籽粒表面形貌及化学成分的演变。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对玉米表面产生刻蚀作用,处理后的玉米籽粒表面有凹坑和裂缝产生,且随着预处理功率增大或处理时间的延长,凹陷与裂缝加深且更为密集,表面粗糙度增大;经等离子体预处理后的玉米籽粒表面引入了-OH、-COOH、C=O和C-O等含氧基团,随着等离子体预处理功率的增大或处理时间的延长,氧碳比(O/C)增大。(2)将等离子体预处理后的玉米籽粒进行热风干燥,研究了等离子体预处理时间、处理功率和干燥温度对玉米干燥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等离子体预处理增大了水分有效扩散系数,随预处理功率的增大,玉米籽粒水分有效扩散系数增加;随预处理时间的延长,水分有效扩散系数先增大后减小;等离子体预处理降低干燥所需活化能,从而有效提高了玉米的干燥速率,缩短干燥时间。当等离子体预处理功率为500 W,处理时间30 s,干燥温度37.5℃时,干燥时间最高缩短了21.52%,干燥速率提高了8.15%。(3)采用响应面法对等离子体预处理玉米籽粒热风干燥工艺进行优化,以干燥时间和干燥速率为响应值,在试验范围内,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等离子体预处理功率500 W,等离子体预处理时间50 s,干燥温度52.5℃,在此条件下,干燥时间为1.33 h,较对照组提缩短了33.50%;干燥速率为3.5359(g/g?h-1),较对照组提高了25.61%。(4)探讨了等离子体预处理对玉米籽粒热风干燥后应力裂纹率及淀粉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等离子体预处理时间、处理功率和干燥温度对玉米干燥后的应力裂纹率和淀粉得率无显着性影响。在试验范围内,玉米籽粒应力裂纹率范围为:1.13%~5.80%,淀粉得率为:60.78%~70.36%;在最佳工艺参数下,玉米籽粒应力裂纹率和淀粉得率分别为5.74%和63.12%。(5)选取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为研究对象,考察等离子体预处理对热风干燥后玉米储藏期间霉菌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含水率(16%、19%和22%)的玉米霉菌生长量随储藏时间的延长先上升后趋于平稳,且生长量随玉米含水率和干燥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等离子体预处理功率的增大或处理时间的延长对玉米籽粒储藏期间霉菌生长量无显着性影响。等离子体预处理干燥方法可有效提高干燥速率,缩短干燥时间。同时,该技术对玉米品质未造成破坏和改变,对干燥后玉米储藏性能无不良影响。
戴理民[9](2020)在《淀粉纳米晶的高效制备及其复合涂膜的构建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由于淀粉具有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其在农业、造纸业等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对淀粉的研究已经深入到纳米尺度。其中具有高结晶度、高机械强度等优点的淀粉纳米晶已引起学者们的广泛关注。针对淀粉纳米晶传统制备方法效率低下、易损果蔬在采后机械设备作用下损伤率较高等问题,本文重点探索了淀粉纳米晶制备的改进方法,构建了新型的淀粉基自增强纳米复合涂膜,并以皇冠梨作为易损果蔬的代表,滚子输送作为果蔬采后机械加工处理中的代表性环节,研究该纳米复合涂膜的组分优化及其在果蔬机械系统中的应用效果,为达成易损果蔬采后机械处理减损保质的目标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其中,淀粉基自增强纳米复合膜是以淀粉为成膜基质,淀粉纳米晶为增强剂和阻隔剂所制备的纳米复合膜。由于淀粉纳米晶与淀粉在化学结构上极为相似,两者之间有较好的界面相互作用,因此当刚性的淀粉纳米晶添加到柔性的淀粉基质中,可实现较好的增强效果,即自增强效应。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采用球磨预处理结合酸水解的方法,可大大提高淀粉纳米晶的制备效率。与传统酸水解方法相比,该方法可使淀粉纳米晶的制备时间从5天缩短为3天,制备得率从15.8%上升至19.3%。(2)采用湿热预处理结合酸水解的方法,可进一步提高淀粉纳米晶的制备效率。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响应面分析方法,确定了最佳的湿热处理条件。与传统酸水解方法相比,该方法可使淀粉纳米晶的制备时间从5天缩短为4天,制备得率从15.8%上升至26.7%。(3)通过对9种不同类型的淀粉膜在机械性能、水蒸气透过率、颜色等指标上的表征,确定交联木薯淀粉在作为成膜基质方面具有最佳的综合性能。(4)利用自增强效应可制备出淀粉纳米晶增强的淀粉基纳米复合膜,经机械性能、水蒸气透过率等指标的表征,所获得的纳米复合膜具有显着提升的理化性质,且6%的淀粉纳米晶含量为最适添加量。将其作为涂膜材料应用在皇冠梨的滚子输送过程中,可显着提升皇冠梨的减损保质效果。(5)使用六偏磷酸钠对淀粉纳米晶进行交联改性,利用自增强效应可制备出交联淀粉纳米晶增强的淀粉基纳米复合膜。所获得的纳米复合膜相比较于前文中淀粉纳米晶增强的纳米复合膜,具有进一步提升的理化性质,且10%的交联淀粉纳米晶含量为最适添加量。将其作为涂膜材料应用在皇冠梨的滚子输送过程中,可进一步提升皇冠梨的减损保质效果,该研究可为易损果蔬采后的机械加工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支持。
刘云[10](2020)在《多组学联合分析解析柑橘有色体质体小球的主要特征及其作用机制》文中研究表明柑橘是最重要的园艺植物之一,其果实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柑橘中丰富多样的类胡萝卜素是其主要特征。过去,柑橘类胡萝卜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代谢通路的解析和调控机理上,对类胡萝卜素的检测分析水平依然停留在色谱水平,远远不能满足对其深入研究的需求。同时,有色体是一类大量积累类胡萝卜素的非光合作用质体,但是对于有色体中参与类胡萝卜素代谢的超微结构质体小球的特征以及作用机理研究不够深入。本研究以甜橙、橘和柚等为主要实验材料,通过植物化学、系统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技术和方法,系统地分析了主要柑橘品种中类胡萝卜素的代谢特征,从蛋白组、脂质组以及转录组水平揭示了有色体质体小球的主要特征和参与类胡萝卜素代谢的机理,从代谢库的角度为柑橘类胡萝卜素代谢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主要结果如下:1.多萜代谢组学方法的建立与应用利用植物化学方法,建立了适合高分辨质谱分析的柑橘类胡萝卜素提取、分离、波谱解析和统计分析的技术路线,解析了多萜的断键规律并建立多萜代谢组学方法。对主要柑橘品种中的多萜进行质谱分析,总结和归纳了多萜物质在高分辨质谱中的断键规律,运用该方法共检测到一百余种类胡萝卜素(包含类胡萝卜素酯)和23种三萜类衍生物(柠檬苦素类化合物),通过代谢组学分析,揭示了纽荷尔甜橙、高班柚和温州蜜柑的特征性类胡萝卜素。其中,甜橙类胡萝卜素表现出杂交后代的特征,类胡萝卜素种类多于橘和柚,且含量分布相对均匀,具有杂交后代的超亲优势特征。2.有色体中质体小球的分离纯化为了深入分析参与类胡萝卜素代谢的超微结构质体小球,我们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甜橙质体小球分离纯化流程。对初步分离的有色体进行液氮速冻,然后超低温处理1.5h,通过超声破碎之后释放质体小球,将得到的质体小球的粗提液置于离心管底部,依次覆上15%、12.5%、10%和5%的Nycodenz梯度液,30000g相对离心力,4℃条件下超速离心得到浮于离心管顶部的质体小球富集液。对离心之后的缓冲液,进行分层取样,通过Western Blotting(蛋白免疫印迹)分析发现最上层为有色体质体小球,有色体膜结构和基质也同时被分离,主要集中在离心管中部和底部。3.柑橘质体小球特征分析及参与类胡萝卜素代谢的研究质体小球的分离纯化为后续深入分析奠定了基础。将得到的有色体各个组分进行系统生物学分析(蛋白组、脂质组和转录组),首次定义了柑橘中质体小球的44个核心蛋白和脂质组分(主要为三酰甘油TAG,triacylglycerol),结合转录组分析,揭示了质体小球在果实发育时期主要功能是参与物质的合成与代谢。在比较蛋白组分析中发现参与类胡萝卜素代谢的酶主要集中在有色体膜结构中,部分在有色体基质中。脂质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质体小球中的主要脂类物质可能来源于有色体膜结构。根据蛋白组和脂质组结果我们推测质体小球在有色体中可能主要在膜结构上形成。核心蛋白中的ELTs(Esterases/lipases/thioesterase)蛋白家族可能参与质体小球类胡萝卜素积累,其中Cs ELT1在蛋白和转录水平显着高于其他四个成员,亚细胞定位验证结果显示Cs ELT1/2/3与质体小球标志蛋白共定位。在柑橘愈伤中超表达Cs ELT1进行功能分析,发现愈伤中脂类物质和类胡萝卜素增加;为了进一步验证该蛋白是否具有催化类胡萝卜素酯的功能,通过酵母和类胡萝卜素工程菌实验结果显示,其并不能催化类胡萝卜素酯的形成。Cs ELT1可能通过参与脂类物质的合成而促进类胡萝卜素积累。基于以上结果,我们首次提出了有色体中质体小球的模型。在有色体内部质体小球的形成与膜结构息息相关。质体小球自身并不形成类胡萝卜素和中性脂质,其主要代谢物都来源于有色体膜结构,质体小球在有色体内部与膜结构相连,然后将膜上形成的类胡萝卜素和部分与类胡萝卜素相互作用的脂类物质储藏在质体小球中,在特定条件下质体小球从膜结构上分泌出来,既避免了在膜结构上积累过量的类胡萝卜素而对细胞产生毒害作用,同时也促进类胡萝卜素高效合成和储藏。其中,质体小球核心蛋白在行使以上功能中扮演特殊的角色。例如,ELTs蛋白家族通过促进脂类物质的合成来增加类胡萝卜素的储藏能力;FBNs蛋白家族可能参与质体小球的形成以及类胡萝卜素和脂类物质的转运等。
二、一种玉米储藏的新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种玉米储藏的新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乳清分离蛋白的分子修饰构建低环境敏感型风味载体(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 |
第一章 绪论 |
1.1 植物精油在食品工业的应用与研究热点 |
1.2 功能精油肉桂醛的应用局限与稳态化研究 |
1.2.1 肉桂醛的理化性质 |
1.2.2 肉桂醛的功能及应用 |
1.2.3 肉桂醛的应用局限性及其对策研究 |
1.3 纳米颗粒-新型风味/功能成分载体 |
1.3.1 构建纳米颗粒的天然生物大分子材料 |
1.3.2 蛋白质/多糖生物大分子纳米颗粒的环境敏感型失稳 |
1.3.3 蛋白质/多糖生物大分子纳米颗粒稳定性的改善策略与进展 |
1.4 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乳清分离蛋白-葡聚糖接枝物的干热反应制备及其结构与表面性质表征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2.3 乳清分离蛋白-葡聚糖接枝物的制备 |
2.2.4 乳清分离蛋白-葡聚糖接枝物接枝度的测定 |
2.2.5 色差及褐变程度的测定 |
2.2.6 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 |
2.2.7 紫外吸收光谱分析 |
2.2.8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
2.2.9 远紫外圆二色谱分析 |
2.2.10 荧光光谱分析 |
2.2.11 表面疏水性的测定 |
2.2.12 总游离巯基和表面游离巯基的测定 |
2.2.13 数据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乳清分离蛋白-葡聚糖接枝反应的进程分析与变化规律 |
2.3.2 接枝反应进程中蛋白质结构及表面性质的变化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乳清分离蛋白接枝物/硫酸软骨素纳米颗粒的热凝胶法构建及其环境敏感性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 |
3.2.3 乳清分离蛋白-葡聚糖接枝物的制备 |
3.2.4 纳米颗粒的制备 |
3.2.5 纳米颗粒平均粒径、粒径分布、PDI及Zeta电位的测定 |
3.2.6 纳米颗粒的环境敏感性研究 |
3.2.7 纳米颗粒的稀释稳定性 |
3.2.8 冷场发射扫描电镜分析 |
3.2.9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 |
3.2.10 纳米颗粒的表面疏水性测定 |
3.2.11 肉桂醛纳米颗粒的制备 |
3.2.12 包埋率和载量的测定 |
3.2.13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乳清分离蛋白/硫酸软骨素纳米颗粒的pH环境稳定性 |
3.3.2 乳清分离蛋白-葡聚糖接枝物/硫酸软骨素纳米颗粒的尺寸与接枝时间的相关性 |
3.3.3 乳清分离蛋白接枝物/硫酸软骨素纳米颗粒的pH、离子强度及热环境敏感性 |
3.3.4 凝胶纳米颗粒的稀释稳定性 |
3.3.5 凝胶纳米颗粒的超微结构表征 |
3.3.6 凝胶纳米颗粒表面疏水性与接枝时间的相关性 |
3.3.7 凝胶纳米颗粒包埋肉桂醛效果与接枝时间的相关性 |
3.3.8 凝胶纳米颗粒包埋肉桂醛前后的表观状态及粒径分布变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低环境敏感型肉桂醛纳米颗粒的制备及性质与功能表征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 |
4.2.3 乳清分离蛋白-葡聚糖接枝物的制备 |
4.2.4 纳米颗粒的制备 |
4.2.5 肉桂醛的包埋 |
4.2.6 粒径、PDI及Zeta电位测定 |
4.2.7 包埋率和载量的测定 |
4.2.8 远紫外圆二色谱分析 |
4.2.9 荧光光谱分析 |
4.2.10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
4.2.11 X-射线衍射分析 |
4.2.12 热重分析 |
4.2.13 肉桂醛纳米颗粒的稳定性研究 |
4.2.14 肉桂醛纳米颗粒的释放动力学模型拟合 |
4.2.15 肉桂醛纳米颗粒的抑菌性测定 |
4.2.16 顶空固相微萃取(SPME)-气质联用(GC-MS)分析 |
4.2.17 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肉桂醛纳米颗粒的制备与结构分析 |
4.3.2 肉桂醛纳米颗粒的环境敏感性 |
4.3.3 纳米颗粒中肉桂醛有效活性成分稳定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酶促凝胶法低环境敏感型纳米颗粒的构建及稳定机理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仪器 |
5.2.3 乳清分离蛋白-葡聚糖接枝物的制备 |
5.2.4 纳米颗粒的制备 |
5.2.5 纳米颗粒平均粒径及PDI的测定 |
5.2.6 纳米颗粒的环境敏感性研究 |
5.2.7 热重分析 |
5.2.8 差式扫描量热(DSC)分析 |
5.2.9 尺寸排阻色谱 |
5.2.10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 |
5.2.1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
5.2.12 X-射线衍射分析 |
5.2.13 远紫外圆二色谱分析 |
5.2.14 荧光光谱分析 |
5.2.15 肉桂醛的包埋 |
5.2.16 包埋率及载量测定 |
5.2.17 肉桂醛纳米颗粒的抑菌性研究 |
5.2.18 体外释放研究 |
5.2.19 肉桂醛纳米颗粒的释放动力学模型拟合 |
5.2.20 数据分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酶促凝胶法乳清分离蛋白-葡聚糖接枝物/硫酸软骨素纳米颗粒的环境敏感性 |
5.3.2 不同酶对纳米颗粒的交联效果 |
5.3.3 酶促交联过程中纳米颗粒的形貌与结构变化 |
5.3.4 纳米颗粒包埋肉桂醛的性能表征 |
5.3.5 肉桂醛纳米颗的长效抑菌性对比 |
5.3.6 酶促凝胶法乳清分离蛋白接枝物/硫酸软骨素纳米颗粒的体外释放特性 |
5.4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论文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2)基于耦合因子的变温变湿干燥谷物品质特性及窗口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及现状 |
1.2.1 谷物机械化干燥技术发展及现状 |
1.2.2 干燥技术对谷物特性影响研究现状 |
1.2.3 多因子耦合理论在农业领域应用现状 |
1.2.4 谷物干燥机控制方法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谷物干燥过程多因子耦合特性分析 |
2.1 谷物干燥过程多因子耦合理论 |
2.1.1 因子分析理论基本概念 |
2.1.2 耦合基本概念 |
2.1.3 谷物干燥过程多因子耦合基本概念及形式 |
2.2 耦合因子特性分析 |
2.2.1 干燥绝对水势 |
2.2.2 有效干燥积温 |
2.3 干燥系统耦合因子定义及公式 |
2.3.1 干燥系统耦合因子名称及物理意义 |
2.3.2 干燥系统耦合因子计算公式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耦合因子的玉米分段变温变湿干燥工艺及品质特性研究 |
3.1 试验方案设计 |
3.1.1 试验设计依据及数据来源 |
3.1.2 全面试验方案设计 |
3.2 干燥试验设备与材料 |
3.2.1 多参数可控薄层试验台 |
3.2.2 干燥试验其它设备与材料 |
3.3 试验方法 |
3.3.1 薄层干燥方法 |
3.3.2 玉米响应指标检测及计算方法 |
3.3.3 单指标分析与优化方法 |
3.3.4 综合指标分析与优化方法 |
3.3.5 干燥系统耦合因子与玉米响应指标相关性分析方法 |
3.4 玉米全面试验结果与分析 |
3.4.1 全面试验数据及指标检测结果 |
3.4.2 响应面法单指标优化结果 |
3.4.3 遗传算法多指标优化结果与分析 |
3.5 干燥系统耦合因子与响应指标相关性分析 |
3.5.1 相关性结果与分析 |
3.5.2 谷物绝对水势积与干燥特性以及品质特性相关性图示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耦合因子的稻谷分段变温变湿干燥工艺及品质特性研究 |
4.1 试验方案设计 |
4.1.1 试验设计依据及数据来源 |
4.1.2 全面试验方案设计 |
4.2 干燥试验设备与材料 |
4.2.1 干燥试验设备 |
4.2.2 试验材料 |
4.3 试验方法 |
4.3.1 薄层干燥方法 |
4.3.2 稻谷响应指标检测及计算方法 |
4.3.3 单指标分析与优化方法 |
4.3.4 综合指标分析与优化方法 |
4.3.5 干燥系统耦合因子与稻谷响应指标相关性分析方法 |
4.4 稻谷全面试验结果与分析 |
4.4.1 全面试验数据及指标检测结果 |
4.4.2 响应面法单指标优化结果 |
4.4.3 遗传算法多指标优化结果 |
4.5 干燥系统耦合因子与响应指标相关性分析 |
4.5.1 相关性结果与分析 |
4.5.2 谷物绝对水势积与干燥特性以及品质特性的相关性图示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理想耦合因子的稻谷连续干燥控制方法改进 |
5.1 机理与数据双驱动控制 |
5.2 连续干燥过程互窗口AI控制 |
5.3 稻谷连续干燥双驱动互窗口AI控制方法 |
5.3.1 双驱动互窗口AI控制原理 |
5.3.2 基于机理驱动控制的窗口与模型选择 |
5.3.3 基于数据驱动控制的窗口调整与窗口自适应 |
5.4 连续干燥过程双驱动互窗口控制方法图示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双驱动互窗口AI控制改进方法的稻谷干燥试验 |
6.1 小型连续式谷物干燥机 |
6.2 控制系统硬件及软件设计 |
6.2.1 硬件设计 |
6.2.2 软件设计 |
6.3 谷物绝对水势积模型建立 |
6.3.1 理论谷物绝对水势积模型 |
6.3.2 等效谷物绝对水势积模型 |
6.4 稻谷连续干燥试验 |
6.4.1 试验材料和设备 |
6.4.2 试验方案 |
6.4.3 稻谷出口水分控制精度分析与对比 |
6.4.4 稻谷干燥品质变化分析与对比 |
6.4.5 稻谷微观结构观察与对比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和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 耦合因子与玉米响应指标方差分析P-Value表 |
附录2 耦合因子与稻谷响应指标方差分析P-Value表 |
附录3 稻谷连续干燥试验1部分数据表 |
附录4 稻谷连续干燥试验2部分数据表 |
附录5 稻谷连续干燥试验3部分数据表 |
(3)粮食干燥和储藏系统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吉林大学粮食储运研究发展回顾(论文提纲范文)
1 粮食储运科技系统发展的四个阶段 |
2 吉林大学粮食储运科技的发展历程 |
2.1 摸索阶段 |
2.2 起步阶段 |
2.3 深化阶段 |
2.3.1 理论创建 |
2.3.2 基础研究 |
2.3.3 技术创新 |
2.3.3.1 粮食干燥水分在线检测 |
2.3.3.2 粮食干燥模型、模拟及控制 |
2.3.3.3 粮食干燥节能技术及系统 |
2.3.3.4 粮食数量和质量检测 |
2.3.3.5 粮仓粮情监测与机械通风作业 |
2.3.3.6 储备粮数字监管与大数据分析 |
2.3.3.7 机器人技术 |
2.3.4 工程应用 |
2.3.5 国际交流 |
3 结语 |
(4)基于机器学习的储粮品质预测方法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粮食安全问题仍是中国未来发展面临的挑战 |
1.1.2 储存损失已成为中国粮食安全的潜在威胁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储粮品质研究现状 |
1.3.2 机器学习算法 |
1.3.3 机器学习在粮食储藏中的应用 |
1.4 论文的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本文的结构 |
第2章 基于粮情数据的储粮品质分析与建模方法研究 |
2.1 引言 |
2.2 储粮生态区的选择 |
2.3 数据检测方法与标准 |
2.3.1 粮情数据采集 |
2.3.2 扦样方法 |
2.3.3 水分测定 |
2.3.4 品尝评分值测定 |
2.3.5 脂肪酸值测定 |
2.4 储粮数据处理与统计规律分析 |
2.4.1 储藏温度变化规律 |
2.4.2 储粮水分变化规律 |
2.4.3 储粮品质变化规律 |
2.5 数据驱动的储粮品质预测方法研究 |
2.5.1 储粮品质预测方法研究 |
2.5.2 数据驱动的预测方法分析 |
2.6 基于机器学习方法的储粮品质预测过程 |
2.6.1 建模过程 |
2.6.2 预测过程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数据预处理方法研究 |
3.1 引言 |
3.2 粮温数据预处理方法研究 |
3.2.1 重复及缺失的历史温度数据修复方法 |
3.2.2 异常的历史温度数据判断方法 |
3.3 基于滑动窗口的粮温预测算法 |
3.3.1 预测模型的建立 |
3.3.2 滑动窗口算法 |
3.3.3 不同参数选择分析与讨论 |
3.4 预测因子的筛选与处理 |
3.4.1 数据统计 |
3.4.2 主成分分析法的基本原理与过程 |
3.4.3 主成分分析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多核学习的储粮品质预测模型研究 |
4.1 引言 |
4.2 多核学习理论 |
4.2.1 多核学习方法 |
4.2.2 单步多核学习算法 |
4.2.3 两步多核学习算法 |
4.3 基于多核学习的储粮品质预测模型 |
4.3.1 多核支持向量回归模型 |
4.3.2 模型优化算法 |
4.4 实验与分析 |
4.4.1 实验数据介绍 |
4.4.2 实验设置与评价指标 |
4.4.3 多核学习模型的影响因素 |
4.4.4 脂肪酸值预测结果分析 |
4.4.5 品尝评分值预测结果分析 |
4.4.6 不同模型的对比实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多任务与多核学习的储粮品质预测模型研究 |
5.1 引言 |
5.2 多任务学习理论 |
5.2.1 基本概念 |
5.2.2 多任务学习的正则化模型 |
5.3 基于多任务与多核学习的储粮品质预测模型 |
5.3.1 多任务与多核学习框架 |
5.3.2 模型优化算法 |
5.4 实验与分析 |
5.4.1 实验设置与评价指标 |
5.4.2 多任务与多核学习模型的影响参数分析 |
5.4.3 样本数量对多任务与多核学习模型的影响 |
5.4.4 多任务与多核学习模型预测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储粮安全预警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
6.1 引言 |
6.2 储粮安全预警系统的构建 |
6.2.1 软件系统需求分析 |
6.2.2 系统功能分析 |
6.2.3 系统功能设计 |
6.2.4 警级规则制定 |
6.2.5 系统流程图 |
6.3 系统功能模块实现 |
6.3.1 登陆访问模块 |
6.3.2 数据连接 |
6.3.3 数据清洗 |
6.3.4 预测模块 |
6.3.5 文件保存 |
6.4 系统运行效果的验证及分析 |
6.4.1 实仓基本信息 |
6.4.2 结果与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本文工作总结 |
7.2 特色与创新 |
7.3 本文工作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
致谢 |
(5)糖醇对辣条品质的影响及抗老化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辣条的介绍 |
1.1.1 辣条的概述 |
1.1.2 辣条的研究现状 |
1.1.3 淀粉老化研究 |
1.2 挤压膨化概述 |
1.2.1 挤压膨化技术特点 |
1.2.2 单螺杆挤压膨化与双螺杆挤压膨化的比较 |
1.2.3 挤压膨化的应用 |
1.3 糖醇 |
1.3.1 糖醇概述 |
1.3.2 糖醇的性质及其特点 |
1.3.3 糖醇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1.4.1 研究的目的及其意义 |
1.4.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3 技术路线图 |
1.5 项目来源 |
2 不同糖醇对辣条品质的影响 |
2.1 前言 |
2.2 试验材料与仪器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仪器 |
2.3 试验方法 |
2.3.1 小麦粉基础指标的测定 |
2.3.2 辣条坯的制备 |
2.3.3 辣条水分含量的测定 |
2.3.4 辣条水分活度的测定 |
2.3.5 辣条径向膨胀率的测定 |
2.3.6 辣条持油能力的测定 |
2.3.7 辣条质构特性的测定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不同糖醇对辣条坯水分含量的影响 |
2.4.2 不同糖醇对辣条坯水分活度的影响 |
2.4.3 不同糖醇对辣条坯膨胀率的影响 |
2.4.4 不同糖醇对辣条坯持油能力的影响 |
2.4.5 不同糖醇对辣条质构特性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3 糖醇对小麦粉及辣条坯体品质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试验材料与仪器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仪器 |
3.3 试验方法 |
3.3.1 辣条坯的制作 |
3.3.2 小麦粉粉质特性的测定 |
3.3.3 小麦粉拉伸特性的测定 |
3.3.4 小麦粉糊化特性的测定 |
3.3.5 小麦粉动态流变特性的测定 |
3.3.6 辣条坯水分含量的测定 |
3.3.7 辣条坯水分活度的测定 |
3.3.8 辣条坯糊化率的测定 |
3.3.9 辣条坯径向膨胀的测定 |
3.3.10 辣条坯持油能力的测定 |
3.3.11 辣条坯微观结构的测定 |
3.3.12 辣条坯质构特性的测定 |
3.3.13 辣条坯的感官评价 |
3.3.14 数据分析 |
3.4 实验结果 |
3.4.1 不同含量的糖醇对小麦粉粉质和拉伸特性的影响 |
3.4.2 不同含量的糖醇对小麦粉糊化特性的影响 |
3.4.3 不同含量的糖醇对小麦粉动态流变特性的影响 |
3.4.4 不同含量的糖醇对辣条坯体含水量的影响 |
3.4.5 不同含量的糖醇对辣条坯体水分活度的影响 |
3.4.6 不同含量的糖醇对辣条坯体糊化率的影响 |
3.4.7 不同含量的糖醇对辣条坯体径向膨胀率的影响 |
3.4.8 不同含量的糖醇对辣条坯体持油能力的影响 |
3.4.9 不同含量的糖醇对辣条坯体微观结构的影响 |
3.4.10 不同含量的糖醇对辣条坯体质构特性的影响 |
3.4.11 感官评价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糖醇对辣条抗老化机制的研究 |
4.1 前言 |
4.2 试验材料与仪器 |
4.2.1 试验材料 |
4.2.2 试验仪器 |
4.3 试验方法 |
4.3.1 辣条的制备方法及储藏条件 |
4.3.2 小麦淀粉凝胶样品的制备 |
4.3.3 小麦淀粉糊化特性的测定 |
4.3.4 淀粉糊动态流变特性的测定 |
4.3.5 辣条坯体和淀粉凝胶红外特性的测定 |
4.3.6 辣条坯体和淀粉凝胶硬度的测定 |
4.3.7 辣条和淀粉凝胶热力学特性的测定 |
4.3.8 辣条和淀粉凝胶的晶体结构测定 |
4.3.9 辣条和淀粉凝胶的水分分布及水分含量的测定 |
4.3.10 数据处理 |
4.4 结果和分析 |
4.4.1 甘露醇、异麦芽酮糖醇和木糖醇对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 |
4.4.2 甘露醇、异麦芽酮糖醇和木糖醇对淀粉动态流变特性的影响 |
4.4.3 甘露醇、异麦芽酮糖醇和木糖醇对不同储藏时间辣条坯体和淀粉凝胶红外特性的影响 |
4.4.4 甘露醇、异麦芽酮糖醇和木糖醇对不同储藏时间辣条坯体和淀粉凝胶质构特性的影响 |
4.4.5 甘露醇、异麦芽酮糖醇和木糖醇对不同储藏时间辣条坯体和淀粉凝胶DSC特性的影响 |
4.4.6 甘露醇、异麦芽酮糖醇和木糖醇对不同储藏时间辣条坯体和淀粉凝胶XRD特性的影响 |
4.4.7 甘露醇、异麦芽酮糖醇和木糖醇对不同储藏时间辣条坯体和淀粉凝胶水分分布特性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
(6)Wi-Pest:一种基于CSI的储粮害虫检测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背景知识 |
3 储粮害虫检测方法 |
3.1 Wi-Pest系统模型 |
3.2 Wi-Pest检测方法 |
3.2.1 数据预处理 |
3.2.2 特征提取 |
3.2.3 RF分类 |
4 基于CSI检测储粮害虫的可行性验证 |
4.1 实验环境及材料 |
4.2 实验方案 |
4.2.1 可行性实验方案1 |
4.2.2 可行性实验方案2 |
4.2.3 实验方案1可行性结果分析 |
4.2.4 实验方案2可行性结果分析 |
5 Wi-Pest系统性能分析 |
6 结束语 |
(7)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镇化与全球化语境下本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诉求 |
1.1.2 多民族交汇下传统文化及其物质载体的挖掘与保护需求 |
1.1.3 新时代背景下传统村落及民居研究理论与方法有待完善 |
1.2 研究问题 |
1.2.1 地域分布差异未能真实反映传统村落的留存情况 |
1.2.2 既有定性研究未能细致呈现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特质 |
1.2.3 静态个案描述未能系统诠释传统村落与民居形成机制 |
1.2.4 总体评价 |
1.3 研究对象与理论基础 |
1.3.1 研究范围 |
1.3.2 研究对象 |
1.3.3 理论基础与方法架构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研究意义 |
1.5.1 拓宽研究样本对填补村落分布空白区具有现实意义 |
1.5.2 构建理论体系将提升传统村落与民居研究的科学性 |
1.5.3 形成文化区划对村落多样性保护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
1.5.4 展示民族文化为世界提供中国农耕文明的创造智慧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2.1 国内外传统村落与民居相关研究 |
2.1.1 国外乡土建筑与乡土聚落研究 |
2.1.2 我国传统民居相关研究简述 |
2.1.3 我国传统村落相关研究简述 |
2.2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相关研究 |
2.2.1 早期以干栏形式的民居建筑研究为主 |
2.2.2 上世纪末突出民族性与地域性民居建筑探索 |
2.2.3 新世纪以来多学科交叉运用拓宽了研究广度 |
2.2.4 近期突出传统村落与民居的特征与机制探讨 |
2.3 既有研究反映的特点与问题 |
2.3.1 区域上差异大,亟需挖掘非典型村落与民居 |
2.3.2 理论上缺支撑,未形成系统化的研究框架 |
2.3.3 对象上较孤立,未将村落与民居有机结合 |
2.3.4 方法上定性多,难以落实全样本的具体属性 |
2.4 传统村落及民居与文化地理学相结合的新探索 |
2.4.1 持续关注村落及民居文化区划问题 |
2.4.2 大数据背景下谱系类研究的新进展 |
2.4.3 本文的研究基础与拓展之处 |
第三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的生成背景 |
3.1 广西传统村落生成的自然地理背景 |
3.1.1 气候特征:热量丰裕,雨水充沛 |
3.1.2 地形地貌:土山石山多,丘陵平原少 |
3.1.3 河流水系:河网密度大,地下河发达 |
3.2 先秦时期广西古代文明产生及原始聚落形成 |
3.2.1 经济生产方式 |
3.2.2 社会组织形态 |
3.2.3 原始崇拜意识 |
3.2.4 聚落与住屋的形成与演变 |
3.3 秦统一至民国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及村落形成与分布 |
3.3.1 秦与南越国:原有方国基础上开启封建统治 |
3.3.2 两汉至隋:以其故俗治,汉于治所土着广泛分布 |
3.3.3 唐宋时期:完善羁縻制度,族群分化与迁徙 |
3.3.4 元明时期:推行土司制度,多民族形态形成 |
3.3.5 清至民国:实行改土归流,汉文化影响显着 |
3.4 广西传统村落的多元文化特质 |
3.4.1 基于地理与区位环境形成的文化多元性 |
3.4.2 基于族群分化与迁徙形成的文化多元性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数据库构建 |
4.1 传统村落样本选取与因子体系构建 |
4.1.1 样本选定 |
4.1.2 因子体系构建 |
4.1.3 因子属性来源 |
4.2 传统村落自然环境要素因子解析 |
4.2.1 地形地貌 |
4.2.2 坡度坡向 |
4.2.3 河流水系 |
4.3 传统村落物质环境要素因子解析 |
4.3.1 传统民居 |
4.3.2 村落布局 |
4.3.3 历史环境 |
4.3.4 村落规模 |
4.4 传统村落非物质环境要素因子解析 |
4.4.1 建村年代 |
4.4.2 世居民族 |
4.4.3 语言与民系 |
4.5 传统村落与民居数据库建立 |
4.5.1 数据库建立的技术路线 |
4.5.2 数据库内容及表达方式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因子分布规律 |
5.1 传统村落整体分布特征 |
5.1.1 传统村落分布形式的判断 |
5.1.2 传统村落分布密度与集聚特征 |
5.2 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因子属性分布特征 |
5.2.1 自然环境要素因子属性分布 |
5.2.2 物质环境要素因子属性分布 |
5.2.3 非物质环境要素因子属性分布 |
5.3 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因子相关性分析 |
5.3.1 民居类型与村落布局相关性分析 |
5.3.2 村落布局与其它因子相关性分析 |
5.3.3 民居类型与其它因子相关性分析 |
5.3.4 其它因子之间相关性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区划与文化景观 |
6.1 文化区概念、原则与方法 |
6.1.1 文化区概念与划分原则 |
6.1.2 文化区划分方法与步骤 |
6.2 宏观文化区划与文化景观 |
6.2.1 宏观文化区的划分与结论 |
6.2.2 开放型文化区文化景观特征 |
6.2.3 围合型文化区文化景观特征 |
6.2.4 兼容型文化区文化景观特征 |
6.3 开放型文化区亚区的划分与文化景观 |
6.3.1 文化亚区的划分与结论 |
6.3.2 多民族+沿等高线布局+前堂后寝型文化亚区 |
6.3.3 侗苗族+沿等高线布局+前廊火塘型文化亚区 |
6.3.4 瑶壮族+内凹圈层布局+前寝后堂型文化亚区 |
6.3.5 多民族+沿等高线布局+中堂后房型文化亚区 |
6.3.6 壮族+横排布局+前堂后寝型文化亚区 |
6.3.7 壮族+集中与横排布局+中堂后厨与中堂侧房型文化亚区 |
6.4 围合型文化区亚区的划分与文化景观 |
6.4.1 文化亚区的划分与结论 |
6.4.2 湘赣系+集中与密集布局+堂厢与从厝型文化亚区 |
6.4.3 多族系+集中与组团布局+单幢、堂厢及从厝型文化亚区 |
6.4.4 勾漏系+纵列与组团布局+堂厢与从厝型文化亚区 |
6.4.5 钦廉与客家系+块状拼合与密集布局+从厝型文化亚区 |
6.5 兼容型文化区亚区的划分与文化景观 |
6.5.1 文化亚区的划分与结论 |
6.5.2 多民族+集中与沿等高线布局+单幢与堂厢型文化亚区 |
6.5.3 壮族+集中布局+单幢与堂厢型文化亚区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区划影响机制 |
7.1 宏观文化区划的影响机制 |
7.1.1 自然环境差异奠定宏观文化区划的基本构架 |
7.1.2 资源禀赋不同导致制度分化与文化景观差异 |
7.1.3 经济技术发展促使文化区边界产生历时性变化 |
7.2 开放型文化区各亚区之间的关联与影响机制 |
7.2.1 文化亚区之间的内在联系 |
7.2.2 居住本能需求致使多个亚区呈“前后”序列特点 |
7.2.3 汉文化影响促使中堂后房亚区呈“发散”序列特点 |
7.2.4 人口增长导致中堂后厨与中堂侧房亚区呈“左中右”序列特点 |
7.3 围合型文化区各亚区之间的关联与影响机制 |
7.3.1 文化亚区之间的内在联系 |
7.3.2 行政区划导致湘赣、钦廉与客家系亚区大家族聚居特征显着 |
7.3.3 经济发展与制度改变促使勾漏系亚区以小家庭居住方式为主 |
7.3.4 交通要道与文化传播致使多族系亚区居住方式趋于多元 |
7.4 兼容型文化区各亚区之间的关联与影响机制 |
7.4.1 文化亚区之间的共性与差异 |
7.4.2 大瑶山环境促使汉壮瑶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亚区形成 |
7.4.3 山地向平原过渡促进汉壮民族相互影响与亚区形成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创新 |
8.1 研究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语 |
(8)低温等离子体预处理对玉米籽粒干燥动力学及储藏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玉米干燥的研究现状 |
1.2.1 热风干燥 |
1.2.2 日晒干燥 |
1.2.3 真空干燥 |
1.2.4 红外热辐射干燥 |
1.2.5 微波干燥 |
1.2.6 组合干燥 |
1.3 等离子体技术简介 |
1.3.1 等离子体概述 |
1.3.2 等离子体分类及特征 |
1.3.3 等离子体产生方式 |
1.4 等离子体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
1.4.1 等离子体在种子处理中的应用 |
1.4.2 等离子体促进谷物生长作用的应用 |
1.4.3 等离子体杀菌作用的应用 |
1.4.4 等离子体在玉米加工储藏中的应用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等离子体预处理对玉米籽粒表观结构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仪器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仪器与设备 |
2.3 试验方法 |
2.3.1 等离子体预处理试验 |
2.3.2 试验因素设计 |
2.3.3 SEM分析 |
2.3.4 AFM分析 |
2.3.5 XPS分析 |
2.3.6 FTIR分析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SEM结果与分析 |
2.4.2 AFM结果与分析 |
2.4.3 XPS结果与分析 |
2.4.4 FTIR结果与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等离子体预处理玉米籽粒热风干燥动力学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仪器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仪器与设备 |
3.3 试验方法 |
3.3.1 等离子体预处理试验 |
3.3.2 干燥试验 |
3.3.3 试验因素设计 |
3.3.4 指标测定与方法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等离子体预处理时间对玉米干燥动力学的影响 |
3.4.2 等离子体预处理功率对玉米干燥动力学的影响 |
3.4.3 干燥温度对玉米干燥动力学的影响 |
3.4.4 等离子体预处理对玉米干燥活化能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等离子体预处理玉米籽粒热风干燥工艺优化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仪器 |
4.2.1 试验材料 |
4.2.2 试验仪器与设备 |
4.3 试验方法 |
4.3.1 试验因素设计 |
4.3.2 指标测定与方法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响应面试验设计及结果分析 |
4.4.2 回归模型的建立及检验 |
4.4.3 各因素的主次分析 |
4.4.4 响应面交互作用分析 |
4.4.5 回归方程综合寻优与结果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等离子体预处理对玉米籽粒干燥后淀粉得率和应力裂纹率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仪器 |
5.2.1 试验材料与试剂 |
5.2.2 试验仪器与设备 |
5.3 试验方法 |
5.3.1 等离子体预处理试验 |
5.3.2 试验方法 |
5.3.3 试验因素设计 |
5.3.4 指标测定与方法 |
5.3.5 最佳工艺条件玉米应力裂纹率和淀粉得率的测定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应力裂纹率 |
5.4.2 淀粉得率 |
5.4.3 最佳工艺条件下玉米应力裂纹率和淀粉得率的测定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等离子体预处理对玉米籽粒储藏期间霉变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仪器 |
6.2.1 试验材料 |
6.2.2 试验仪器与设备 |
6.3 试验方法 |
6.3.1 孢子菌悬液的制备 |
6.3.2 样品的制备 |
6.3.3 试验因素设计 |
6.3.4 可见菌落数检测 |
6.3.5 最佳工艺条件干燥后玉米储藏期间霉变的测定 |
6.4 结果与分析 |
6.4.1 等离子体预处理时间对玉米储藏期霉变的影响 |
6.4.2 等离子体预处理功率对玉米储藏期霉变的影响 |
6.4.3 干燥温度对玉米储藏期霉变的影响 |
6.4.4 最佳工艺条件下干燥后玉米储藏期间霉变测定结果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其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附录 |
致谢 |
(9)淀粉纳米晶的高效制备及其复合涂膜的构建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清单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淀粉 |
1.1.2 淀粉纳米晶与淀粉纳米颗粒 |
1.1.3 常见的果蔬保鲜方法 |
1.1.4 果蔬的采后机械处理与挑战 |
1.2 淀粉纳米晶的制备、改性及应用 |
1.2.1 淀粉纳米晶的制备进展 |
1.2.2 淀粉纳米晶的应用进展 |
1.2.3 淀粉纳米晶的改性及应用进展 |
1.3 果蔬涂膜保鲜的原理及应用 |
1.3.1 果蔬采后的腐败原理 |
1.3.2 果蔬涂膜保鲜原理 |
1.3.3 果蔬涂膜保鲜的分类 |
1.3.4 淀粉基涂膜保鲜应用进展 |
1.4 本文的选题依据 |
1.5 研究目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目的和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于球磨预处理结合酸水解的方法制备淀粉纳米晶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试剂 |
2.2.3 仪器设备 |
2.3 实验方法与步骤 |
2.3.1 蜡质玉米淀粉的球磨处理 |
2.3.2 球磨淀粉的酸水解处理 |
2.3.3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2.3.4 颗粒尺寸分布及ζ电位分析 |
2.3.5 形貌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不同球磨时间后淀粉的XRD图谱分析 |
2.4.2 不同球磨时间后淀粉的扫描电镜分析 |
2.4.3 淀粉酸水解产物的得率分析 |
2.4.4 淀粉酸水解产物的相对结晶度分析 |
2.4.5 淀粉酸水解产物的粒度及ζ电位分析 |
2.4.6 淀粉酸水解产物的原子力显微镜形貌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湿热预处理结合酸水解的方法制备淀粉纳米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试剂 |
3.2.3 仪器设备 |
3.3 实验方法与步骤 |
3.3.1 湿热处理的单因素实验 |
3.3.2 相对结晶度分析 |
3.3.3 响应面分析 |
3.3.4 湿热处理淀粉的酸水解 |
3.3.5 颗粒尺寸分布及ζ电位分析 |
3.3.6 湿热处理淀粉及酸水解产物的形貌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单因素实验 |
3.4.2 响应面分析实验 |
3.4.3 湿热处理对淀粉相对结晶度的影响分析 |
3.4.4 湿热处理对淀粉形貌的影响分析 |
3.4.5 淀粉酸水解产物的得率分析 |
3.4.6 湿热处理淀粉在酸水解过程中的相对结晶度分析 |
3.4.7 淀粉酸水解产物的粒度及ζ电位分析 |
3.4.8 淀粉酸水解产物的原子力显微镜形貌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植物来源原淀粉及变性淀粉膜的制备及理化性质表征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试剂 |
4.2.3 实验设备 |
4.3 实验方法与步骤 |
4.3.1 天然淀粉中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 |
4.3.2 淀粉基可食膜的制备 |
4.3.3 淀粉成膜液的防霉测试 |
4.3.4 淀粉膜的厚度测定 |
4.3.5 淀粉膜的颜色测定 |
4.3.6 淀粉膜的透明度测定 |
4.3.7 淀粉膜的AFM测试 |
4.3.8 淀粉膜的机械性能测试 |
4.3.9 淀粉膜的水蒸气透过率(WVP)测试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天然淀粉的直链淀粉含量测定 |
4.4.2 淀粉成膜液的防霉性测试 |
4.4.3 淀粉膜的颜色分析 |
4.4.4 淀粉膜的透明度分析 |
4.4.5 淀粉膜的AFM分析 |
4.4.6 淀粉膜的机械性能测试 |
4.4.7 淀粉膜的水蒸气透过率测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淀粉基自增强纳米复合涂膜的制备及应用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试剂 |
5.2.3 实验设备 |
5.3 实验方法与步骤 |
5.3.1 淀粉基自增强纳米复合膜的制备 |
5.3.2 淀粉基自增强纳米复合膜的理化性质测定 |
5.3.3 皇冠梨的自动输送与涂膜过程 |
5.3.4 皇冠梨的失重率测定 |
5.3.5 皇冠梨的表面颜色测定 |
5.3.6 皇冠梨的脆度和硬度测定 |
5.3.7 皇冠梨的细胞膜透过性测定 |
5.3.8 皇冠梨的总酚、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测定 |
5.3.9 皇冠梨的POD、PPO酶活性测定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淀粉基自增强纳米复合膜的颜色与透明度分析 |
5.4.2 淀粉基自增强纳米复合膜的XRD图谱分析 |
5.4.3 淀粉基自增强纳米复合膜的机械性能分析 |
5.4.4 淀粉基自增强纳米复合膜的水蒸气透过率分析 |
5.4.5 淀粉基自增强纳米复合膜的AFM分析 |
5.4.6 皇冠梨的失重率与细胞膜透过性分析 |
5.4.7 皇冠梨的颜色分析 |
5.4.8 皇冠梨的脆度和硬度分析 |
5.4.9 皇冠梨的总酚、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分析 |
5.4.10 皇冠梨的POD和 PPO酶活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改性淀粉基自增强纳米复合涂膜的制备及应用 |
6.1 引言 |
6.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6.2.1 实验材料 |
6.2.2 实验试剂 |
6.2.3 实验设备 |
6.3 实验方法与步骤 |
6.3.1 交联淀粉纳米晶的制备 |
6.3.2 改性淀粉基自增强纳米复合膜的制备 |
6.3.3 交联淀粉纳米晶的表征 |
6.3.4 改性淀粉基自增强纳米复合膜的理化性质测定 |
6.3.5 改性淀粉基自增强纳米复合膜的细胞毒性测试 |
6.3.6 皇冠梨的自动输送与涂膜过程 |
6.3.7 皇冠梨的新鲜度指标测定方法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交联淀粉纳米晶的形貌分析 |
6.4.2 交联淀粉纳米晶的溶胀度分析 |
6.4.3 交联淀粉纳米晶的XRD分析 |
6.4.4 交联淀粉纳米晶的FTIR光谱分析 |
6.4.5 改性淀粉基自增强纳米复合膜的AFM分析 |
6.4.6 改性淀粉基自增强纳米复合膜的XRD分析 |
6.4.7 改性淀粉基自增强纳米复合膜的颜色分析 |
6.4.8 改性淀粉基自增强纳米复合膜的机械性能分析 |
6.4.9 改性淀粉基自增强纳米复合膜的水蒸气透过率分析 |
6.4.10 改性淀粉基自增强纳米复合膜的接触角测试 |
6.4.11 改性淀粉基自增强纳米复合膜的细胞毒性测试 |
6.4.12 皇冠梨的失重率与细胞膜透过性分析 |
6.4.13 皇冠梨的颜色分析 |
6.4.14 皇冠梨的总酚、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分析 |
6.4.15 皇冠梨的POD和 PPO酶活性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10)多组学联合分析解析柑橘有色体质体小球的主要特征及其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前言 |
1 课题的提出 |
2 前人研究进展 |
2.1 类胡萝卜素研究进展 |
2.1.1 类胡萝卜素结构特殊性和重要价值 |
2.1.2 类胡萝卜素有机波普学与代谢组学研究现状 |
2.1.3 植物类胡萝卜素代谢调控和生物强化策略 |
2.2 质体内超微结构研究进展 |
2.2.1 质体起源、结构和功能研究 |
2.2.2 有色体和叶绿体等主要质体研究进展 |
2.2.3 PG的形成、起源和功能研究 |
2.3 园艺植物质体和类胡萝卜素研究进展 |
2.3.1 园艺植物中质体的观察和分析 |
2.3.2 园艺植物类胡萝卜素代谢多样性特征分析 |
2.3.3 园艺植物类胡萝卜素代谢调控研究 |
3 本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第二章 多萜代谢物质谱解析和代谢组学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样品前处理和总类胡萝卜素提取 |
2.3 仪器条件 |
2.4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类胡萝卜素和类胡萝卜素酯的质谱解析 |
3.2 胡萝卜素的鉴定 |
3.3 叶黄素的鉴定 |
3.4 类胡萝卜素酯的鉴定 |
3.5 宽皮橘、甜橙和柚中类胡萝卜素代谢组学研究 |
3.6 柚子果实不同组织的三萜代谢组学研究 |
4 讨论 |
4.1 类胡萝卜素高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与意义 |
4.2 柑橘类胡萝卜素代谢代谢组特征的揭示 |
第三章 甜橙汁胞PG分离纯化技术建立与优化 |
1 引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甜橙果实样品 |
2.1.2 主要仪器和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提取液成分与配制 |
2.2.2 PG分析纯化方案 |
2.2.3 蛋白提取与Western blot分析 |
2.2.4 细胞学观察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有色体和类胡萝卜素的细胞学观察 |
3.2 PG分离纯化流程的建立与效果图 |
3.3 CPG分离效果验证与分析 |
4 讨论 |
4.1 有色体和叶绿体中PGs比较分析 |
4.2 细胞器生物学研究的特征与优势 |
第四章 CPG参与类胡萝卜素代谢的系统生物学和代谢调控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柑橘发育时期汁胞 |
2.1.2 分析仪器与试剂耗材 |
2.1.3 有色体各组分的收集与保存 |
2.1.4 载体质粒和菌株 |
2.2 实验方法 |
2.2.1 蛋白组样品的制备与LC-MS/MSF检测分析 |
2.2.2 蛋白组下机数据处理与分析 |
2.2.3 PGs核心蛋白筛选确定 |
2.2.4 脂质组样品制备和LC-MS/MS检测 |
2.2.5 ELTs基因家族分析 |
2.2.6 载体构建和遗传转化 |
2.2.7 亚细胞定位验证 |
2.2.8 愈伤培养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 |
2.2.9 转基因材料类胡萝卜素、脂质分析 |
2.2.10 RNA-seq分析 |
2.2.11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分离液中亚细胞器标志性蛋白丰度分析 |
3.2 CPG核心蛋白鉴定和分析 |
3.2.1 CPG核心蛋白 |
3.2.2 不同物种中PGs核心蛋白比较分析 |
3.2.3 CPG核心蛋白组在果实发育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分析 |
3.2.4 CPG部分蛋白亚细胞定位验证和新蛋白的功能分析与预测 |
3.3 比较脂质组学结果分析 |
3.3.1 有色体各组分脂质的分布情况 |
3.3.2 CPG中特征脂质的确定和分析 |
3.3.3 CPG脂质代谢物的合成和来源 |
3.4 候选基因CsELT1分析和功能验证 |
3.4.1 CPG核心蛋白中Cs ELTs综合分析 |
3.4.2 Cs ELTs亚细胞定位分析 |
3.4.3 超量转化愈伤组织表型分析 |
3.4.4 类胡萝卜素工程菌和酵母验证CsELT1功能 |
4 讨论 |
4.1 CPG的主要组成成分与功能分析 |
4.2 有色体中类胡萝卜素代谢模式的特殊性 |
4.3 CPG在有色体中的形成与作用机制 |
4.4 CPG在类胡萝卜素代谢强化中的应用与前景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图片与表格 |
附录Ⅱ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一种玉米储藏的新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乳清分离蛋白的分子修饰构建低环境敏感型风味载体[D]. 柳倩. 江南大学, 2022
- [2]基于耦合因子的变温变湿干燥谷物品质特性及窗口控制方法研究[D]. 陈俊轶. 吉林大学, 2021(01)
- [3]粮食干燥和储藏系统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吉林大学粮食储运研究发展回顾[J]. 吴文福,韩峰,张亚秋,刘哲,徐岩,陈凯. 粮食储藏, 2021(03)
- [4]基于机器学习的储粮品质预测方法及应用研究[D]. 王启阳. 吉林大学, 2021(01)
- [5]糖醇对辣条品质的影响及抗老化机制研究[D]. 杨恒. 武汉轻工大学, 2021(02)
- [6]Wi-Pest:一种基于CSI的储粮害虫检测方法[J]. 单少伟,杨卫东,肖乐,王珂. 物联网学报, 2020(04)
- [7]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研究[D]. 冀晶娟.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8]低温等离子体预处理对玉米籽粒干燥动力学及储藏特性的影响[D]. 李帅. 吉林大学, 2020
- [9]淀粉纳米晶的高效制备及其复合涂膜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 戴理民. 浙江大学, 2020
- [10]多组学联合分析解析柑橘有色体质体小球的主要特征及其作用机制[D]. 刘云. 华中农业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