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粒细胞中N-乙酰氨基葡萄糖-6-硫酸酯酶的研究

中性粒细胞中N-乙酰氨基葡萄糖-6-硫酸酯酶的研究

一、嗜中性粒细胞中N-乙酰氨基葡萄糖-6-硫酸酯酶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牛艺璇,赵庆春,李永明,苏长海,齐鑫,赵娜,王淑敏,折占飞,肖斌[1](2021)在《基于实验筛选和网络药理学研究二咖啡酰奎宁酸抗过敏性鼻炎的作用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筛选黑沙蒿中有抗肥大细胞脱颗粒的二咖啡酰奎宁酸类化合物(dicaffeoylquinic acid,DCQAs),并结合网络药理学方法对活性化合物抗过敏性鼻炎作用机制进行探索。方法通过检测细胞生存率、β-氨基己糖苷酶释放率及中性红染色建立C48/80诱导P815细胞脱颗粒的最佳方案;检测β-氨基己糖苷酶释放率筛选DCQAs;通过STITCH、Swiss、TCMID、TCMSP及GeneCards数据库收集活性化合物靶点、过敏性鼻炎和肥大细胞脱颗粒的相关靶点,获得共同有效靶点;应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3.7.2软件构建化合物-潜在有效靶点的网络图;利用DAVID数据库对有效靶点进行GO(Gene Ontology)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6种DCQAs中,仅有3,5-DCQA和4,5-DCQA可显着减少肥大细胞脱颗粒;通过筛选发现18个潜在有效靶点,其中整合素β-1(integrinβ-1,ITGB1)、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utrophil elastase,ELANE)、72 kDa IV型胶原酶(72 kDa type IV collagenase,MMP2)、原癌基因酪氨酸蛋白激酶(proto-oncogene tyrosine-protein kinase Src,SRC)以及caspase-3可能是中心节点;GO和KEGG分析显示活性DCQAs通过白细胞跨内皮转移信号通路、GnRH信号通路和肿瘤信号通路等参与MAPK正向调节、细胞外基质分解和整合素介导的信号通路等生物学过程。结论 3,5-DCQA和4,5-DCQA为黑沙蒿提取物抗过敏性鼻炎的潜在活性化合物,通过多靶点-多途径发挥作用,为黑沙蒿提取物治疗过敏性鼻炎提供科学依据。

谢坤铭[2](2021)在《膝骨关节炎患者肠道菌群与代谢变化及桂皮醛对兔膝骨关节炎模型肠道菌群及巨噬细胞极化影响的研究》文中指出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人的退行性疾病,以膝关节软骨退变、关节边缘骨赘形成、周围软组织无菌性炎症以及继发的软骨下骨破坏为主要病理表现。其症状表现以膝关节进行性疼痛、肿胀、活动不利、关节绞索以及关节畸形等为主,严重者还可致残。我国成人KOA总患病率约为15%,大于60岁者达50%,且与性别关系密切,女性则从8.8%逐渐增加到42.7%。中医学认为KOA发病以肝肾亏损、气血亏虚为本,风寒湿邪侵袭为标,应归属于“骨痹”“筋痹”“痛痹”的范畴。桂枝加芍药汤、桂枝芍药知母汤等温经通脉、活血通络,对治疗OA均有良好疗效,且大大降低了口服西药产生的副作用。其君药桂枝的主要有效成分桂皮醛具有抗炎、抗菌、抗氧化,缓解滑膜及软骨细胞的炎症、保护软骨的作用。目前KOA的治疗方法中,除了手术、微创等治疗,患者需要长期口服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长期的服药给患者的胃肠及肝肾功能造成了程度不一的副作用,损害了患者的整体机能,许多患者因此无法继续服药,只能忍受疼痛。研究发现,KOA患者也存在肠道菌群失调症状,且血液及尿液检测氨基酸代谢失调。因此,深入研究KOA患者的肠道菌群状况以及桂皮醛在缓解关节炎症的同时,对肠道菌群调节作用,对于降低常规治疗的副作用,稳定患者长期规律治疗,延缓疾病进展,有重要意义。目的:1.研究膝骨关节炎患者肠道菌群与代谢情况,找出差异微生物与代谢产物。2.研究桂皮醛对膝骨关节炎的疗效及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3.初步探索桂皮醛对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及其与肠道菌群的相关性。方法:1.临床试验观察KOA患者与正常人之间肠道菌群与代谢产物的差异分别选取KOA患者与正常人的粪便样本,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及LC-MS非靶代谢组学技术分别检测两组样本的肠道菌群及代谢多样性,找出两组样本的差异微生物及相关代谢产物。2.动物实验研究桂皮醛调节肠道菌群干预KOA的免疫机制用膝关节腔内注射木瓜蛋白酶法建立KOA兔模型,随机分为四组:空白组,实验组,对照组,模型组。实验组予桂皮醛灌胃,对照组予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灌胃,模型组造模后不做任何干预自然饲养,空白组不造模不干预。治疗4周后取材。①取各组兔粪便样本,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肠道菌群的丰度与多样性。②光镜下观察各组兔滑膜组织的病理表现。③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兔关节液内的炎性因子含量:TNF-α、IL-12、IL-10。④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兔滑膜组织中M1和M2巨噬细胞标记物iNOS和Arg-1的表达。⑤用反转录聚合酶链技术检测各组兔关节液内M1和M2巨噬细胞标记物CD11c、CD206的水平。结果:1.临床试验观察KOA患者与正常人之间肠道菌群与代谢的差异1.1肠道菌群检测结果:患者与正常人相比,瘤胃菌科(Ruminococcaceae)、芽殖菌属(Gemmiger)、放线菌门、放线菌属(Actinomyces)中的在患者组有显着差异;这些微生物可能与关节损伤有关。1.2代谢组学检测结果:经过筛选,3种代谢产物在KOA患者和正常人中有显着差异,分别为异亮-脯(Isoleucine-Proline)、苯丙-缬(Phenylalanine-Valine)、苯丙-异亮(Phenylalanine-Isoleucine)二肽化合物。2.体内实验研究桂皮醛对兔KOA的疗效及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和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2.1酶联免疫吸附实验表明:桂皮醛和双氯芬酸钠均能够降低兔膝关节液内促炎因子TNF-α、IL-12水平,但二者的效果相比,差异不显着;二者均能提高抗炎因子IL-10水平,但差异不显着。说明桂皮醛和双氯芬酸钠均有缓解关节滑膜炎症的作用,二者的疗效相似。2.2免疫组织化学法实验证明:桂皮醛能够降低M1型巨噬细胞标记物iNOS的平均光密度值,提高M2型巨噬细胞标记物Arg-1的光密度值,促进M1型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且桂皮醛调节M1/M2型巨噬细胞极化的作用强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 Western Blot法实验证明:桂皮醛能够降低M1型巨噬细胞标记物iNOS的表达,提高M2型巨噬细胞标记物Arg-1的表达,促进M1型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且桂皮醛调节M1/M2型巨噬细胞极化的作用强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 RT-PCR实验证明:桂皮醛能够下调M1型巨噬细胞标记物CD11c基因的水平,上调M2型巨噬细胞标记物CD206基因的水平,促进M1型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且对照组双氯芬酸钠对CD11c和CD206基因的表达无明显差异,巨噬细胞的极化作用不明显。2.5肠道菌群检测结果:①各组肠道菌群的多样性比较中,正常组>实验组>对照组>模型组,且各组存在组间差异性。②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的Chloroplast、木霉菌目(Streptophyta)、丁酸单胞菌(Butyricimonas)、丛毛单胞菌科(Comamonadaceae)、臭菌科(Odoribacteraceae)的丰度升高,说明关节炎的发病与上述菌种丰度的增高有关;③与模型组相比,实验组的韦荣氏菌科(Veillonellaceae)、考拉杆菌属(Phascolarctobacterium)、消化球菌科(Peptococcaceae)丰度升高,提示桂皮醛可以通过稳定上述菌群的丰度缓解关节炎症;④相对于模型组,实验组和空白组均显示出韦荣氏球菌科(Veillonellaceae)、考拉杆菌属(Phascolarctobacterium)丰度的升高,说明桂皮醛可恢复模型组肠道菌群状态近似于正常的水平,且韦荣氏菌科、考拉杆菌属可被认为是模型组菌群从失调到好转的标志性微生物。⑤拟杆菌门和厚壁菌门与巨噬细胞标志物和炎性因子具有相关性,说明二者的在一定程度上也参与了巨噬细胞极化。结论:1.膝骨关节炎患者的肠道菌群和其代谢物与正常人相比,存在显着差异,Chloroplast、木霉菌目、丛毛单胞菌科、臭杆菌科、丁酸单胞菌丰度及其代谢产物异亮-脯(Isoleucine-Proline)、苯丙—缬(Phenylalanine-Valine)、苯丙-异亮(Phenylalanine-Isoleucine)二肽化合物的增高可能与膝关节的发病有关。2、膝骨关节炎的发病,是糖代谢、脂代谢和免疫调节共同参与的结果,可能与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产生的短链脂肪酸过量有关。3.桂皮醛可通过稳定兔肠道中的韦荣氏球菌科、考拉杆菌属、消化球菌科,调节M1/M2巨噬细胞极化,缓解关节滑膜组织的炎症,恢复兔KOA模型肠道菌群接近正常状态。

郭坤杰[3](2021)在《骆驼乳对葡聚糖硫酸钠诱导小鼠结肠炎的保护作用》文中认为在21世纪,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已成为一种全球性疾病,全球发病率仍然不断攀升。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们喜欢寻找和利用天然食物来预防或修复结肠炎。骆驼乳(Camel milk,CM)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炎、促进免疫、维持肠道菌群稳态等多种功能,在肠道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CM对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 salt,DSS)诱导小鼠结肠炎的保护作用,初步研究了可能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开发预防结肠炎的驼乳保健品奠定理论基础。论文的研究内容如下:本研究以C57BL/6小鼠为实验对象,通过自由饮用2.5%DSS的水7天,建立急性动物结肠炎模型。检测体重变化、结肠长度、疾病活动指数、髓过氧化物酶活性和组织病理学评分以评估CM对结肠炎小鼠的缓解效果。结果表明,CM对DSS诱导的结肠炎小鼠具有保护作用,能显着缓解体重损失和结肠缩短的症状,降低疾病活动指数,抑制髓过氧化物酶活性,缓解结肠组织损伤。其次,从肠道屏障和炎症反应方面探究CM干预结肠炎的作用和机制。通过ELISA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炎性细胞因子(IL-6、IL-1β和IL-10)的含量和m RNA水平,TUNEL法检测肠上皮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化分析肠上皮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Occludin和ZO-1的表达量,Western blot实验检测TLR4、TAK1和NF-κB的蛋白表达量。结果显示,CM能调节炎性细胞因子的水平,抑制肠上皮细胞凋亡,上调Claudin-1、Occludin和ZO-1蛋白的表达,从而缓解肠道炎症,保护肠道屏障。在机制上,CM可能通过下调TLR4和TAK1蛋白表达量,抑制NF-κB活化。最后,通过检测小鼠粪便微生物多样性和短链脂肪酸含量,探究CM对肠道菌群的影响。采用高通量测序分析检测结肠炎小鼠肠道菌群变化。结果表明,DSS诱导后微生物多样性降低,组成发生变化;而CM能调节肠道菌群,在属水平上增加g_norank_f_Muribaculaceae、Lachnospiraceae_NK4A136_group等有益菌,抑制拟杆菌属、Escherichia-shigella等有害菌。通过GC-MS分析粪便中短链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CM能显着提高乙酸、丁酸和丙酸含量,维护肠道微环境稳态。综上所述,CM对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具有预防作用,能调节肠道菌群,增加短链脂肪酸的生成,保护肠道屏障,抑制结肠炎症反应。

聂唱[4](2019)在《深海细菌Shewanella psychrophila WP2低温适应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深海普遍低温,栖居于此的微生物往往具有嗜冷的特性并进化出了相应的低温环境适应机制。Shewanella菌属是深海微生物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类细菌,也是深海沉积物中的优势种群之一。因此,以Shewanella菌属为代表对深海细菌的低温适应性机制进行探究对理解深海微生物适应和演化具有重要价值。本论文以深海嗜冷细菌Shewanella psychrophila WP2为研究对象,以低温对其生长的影响为切入点,得到不同温度下培养过程中,不同生长时期WP2的胞内还原力、能量利用和物质代谢的规律,以及基因表达的差异,从而探究深海嗜冷细菌S.psychrophila WP2的低温适应性机制。WP2基因组比较分析发现其基因组为目前已测序Shewanella菌属中最大,拥有多达17个基因岛。通过潜在的水平基因转移,WP2获得了大量的辅助功能基因,可能增强了它的氮源利用能力,运动和趋化能力,以及应对复杂环境的群体感应能力和分泌抗生素功能,进而帮助其适应寡营养的复杂深海环境。通过对WP2细胞内ATP和还原力以及碳源利用情况的检测,同时构建WP2基因组规模代谢模型(Genome scale model),发现温度会影响深海嗜冷细菌S.psychrophila WP2的能量产生和物质利用,并促使WP2在低温条件下形成特殊的生理特征、能量利用和物质代谢模式。其中,模型预测结果还显示WP2与氨基酸代谢、核苷酸代谢和叶酸代谢相关的途径与温度适应性有密切关系。经实验证实,WP2在更接近原位环境的低温条件下可以累积到最大的生物量,说明WP2对深海冷环境的适应。转录组学分析显示在低温环境下WP2部分氨基酸,如:精氨酸、半胱氨酸、谷氨酸、谷氨酰胺、丝氨酸、缬氨酸、亮氨酸、苏氨酸和赖氨酸的合成增强,导致氨基酸组成比例发生变化,暗示WP2应对低温环境机制涉及细胞内氨基酸合成水平变化,推测有助于其在低温环境下的生存。同时,低温环境下WP2转录组结果还显示了加强的乙酰辅酶A合成及脂肪酸的合成,提高其对低温环境的适应。此外,在不同生长阶段下,WP2中还存在众多具有不同潜在功能的基因响应温度变化,并且差异表达基因的数目、种类和调节方式随细胞生长状态呈现动态变化。在这些差异表达基因中共发现26个基因,如:磷酸烯醇丙酮酸羧基激酶、苹果酸合成酶、核糖体替代拯救因子ArfA、OHCU脱羧酶、尿囊素酶等,在任何生长状态下都持续上调或下调表达,推测这些基因可能在WP2低温环境适应具有重要作用。综上所述,通过S.psychrophila WP2的全基因组代谢模型,发现与氨基酸代谢、核苷酸代谢和叶酸代谢相关的途径与温度适应性有密切关系。通过转录组分析,氨基酸合成、脂肪酸合成、乙酰CoA合成、葡糖异生、嘌呤代谢等功能在WP2的低温适应性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课题从细胞层面揭示S.psychrophila WP2的温度适应性,通过能量调控、物质利用和基因表达等方面“自上而下”地探究WP2对于低温环境的适应能力。

孙明哲[5](2019)在《凡纳滨对虾不同类型血细胞和淋巴器官的免疫功能研究》文中指出血细胞和淋巴器官(Oka)是对虾重要的免疫组织或器官,在对虾先天免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尽管已有研究对血细胞在对虾先天免疫中的功能有了一定认识,也探讨了对虾淋巴器官的形态特征和免疫功能。然而,目前对不同类型血细胞在对虾先天免疫中的功能关系尚缺乏系统认识,对对虾淋巴器官的免疫学功能缺乏系统而深入的研究。本论文以凡纳滨对虾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不同类型血细胞分离的技术,并通过转录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系统探讨了对虾不同类型血细胞之间的功能关系;分析了对虾淋巴器官发挥生物学功能的分子基础,并筛选获得了对虾淋巴器官特异表达的基因,研究了相关基因的功能。研究结果为系统阐释对虾的先天免疫提供了重要基础,也为发展对虾病害防治的有效策略提供了重要参考。论文的主要进展如下:1.对虾血细胞和淋巴器官的比较转录组分析:对凡纳滨对虾4个重要免疫组织包括血细胞、淋巴器官(Oka)、肝胰腺和鳃进行了转录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对在血细胞和淋巴器官中高表达基因(RPKM>50)进行功能分类,发现在血细胞和Oka中,与内吞作用、酚氧化物酶系统、细胞凋亡等过程相关的基因以及抗菌肽基因呈现高丰度表达;比较上述基因在血细胞和Oka中的表达丰度,发现细胞凋亡、酚氧化物酶系统和部分抗菌肽基因在血细胞中的表达量高于Oka,而内吞作用相关基因和部分抗菌肽如ALF等在Oka中的表达量高于血细胞。进一步比较分析了血细胞和Oka中与其他两种免疫组织鳃和肝胰腺中的差异表达基因,并进行富集分析,发现血细胞与其他三种组织比较,NLR、MAPK、JAK-STAT和Wnt等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呈现高表达;Oka与其他三种组织比较,在TGF-beta、JAK-STAT、MAPK和Hedgehog等信号通路中的相关基因及胞外基质-受体互作相关基因呈现高表达。以上分析表明,对虾血细胞和Oka在先天免疫中的功能既有相似性,又存在明显差异。2.对虾不同类型血细胞的功能关系分析:在建立了利用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不同类型血细胞的基础上,将凡纳滨对虾的血细胞分为三个类群:颗粒细胞、半颗粒细胞和透明细胞;通过对不同类型血细胞进行转录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参与吞噬作用,如吞噬受体、细胞骨架重排和溶酶体形成等相关基因在透明细胞中呈现明显的高表达,调节先天免疫信号通路的相关基因在半颗粒细胞呈现高表达,而在颗粒细胞中与酚氧化物酶系统相关基因呈现高表达,提示不同类型的血细胞行使的功能存在差异:透明细胞主要行使细胞吞噬的作用,半颗粒细胞主要参与体液免疫反应,而酚氧化酶系统主要分布在颗粒细胞。利用流式细胞术进一步检测发现,透明细胞摄取微球的能力显着高于半颗粒细胞和颗粒细胞,且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吞噬相关受体如甘露糖受体、actin、cathepsin等与吞噬相关基因在透明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显着高于其他两种类型的细胞,进一步支持透明细胞是将外源物质吞噬并将其内化的主要细胞类群。利用不同的抑制剂对内吞途径进行抑制时发现,巨胞饮抑制剂IPA-3和NSC23766可以明显抑制透明细胞的吞噬,说明巨胞饮作用途径是透明细胞内化微球的重要途径。3.对虾E3泛素连接酶TRIM9基因的鉴定和功能分析:在凡纳滨对虾中鉴定了两个TRIM9基因——LvTRIM9-1和LvTRIM9-2。LvTRIM9-1主要在Oka中表达,而LvTRIM9-2呈现泛表达模式,在肠和神经等组织中表达量较高。在WSSV感染后,LvTRIM9-1和LvTRIM9-2的表达呈现明显不同的表达模式,说明其在WSSV感染中的作用存在差异。利用RNAi技术分别沉默两者的表达,均能抑制WSSV在对虾体内的增殖。酵母双杂交与基因表达调控分析结果显示,LvTRIM9-1能够作用于LvIMD从而正向调控NF-κB途径,而LvTRIM9-2可以作用于Lvβ-TrCP来负向调控NF-κB途径。说明LvTRIM9-1和LvTRIM9-2通过不同的作用方式来调控对虾的NF-κB信号通路,从而在对虾体液免疫中发挥作用。

赵金龙[6](2019)在《DHEA对小鼠抵抗大肠杆菌O157:H7感染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肠杆菌O157:H7(E.coli O157:H7)在自然界广泛存在。随着畜禽集约化养殖模式的不断发展,畜禽感染E.coli O157:H7非常普遍,这给畜禽养殖业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大肠杆菌多宿主、多途径传播等一些特点,导致E.coli O157:H7感染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脱氢表雄酮(Dehydroepiandrosterone,DHEA)作为机体血液循环中含量最丰富的类固醇物质,因其独特的生物学功能而被认为是具有多向性的“激素缓冲剂”。目前,对DHEA生物学功能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其对机体代谢、中枢神经系统、氧化应激等方面,有关DHEA对细菌感染的动物免疫机能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面的研究报道甚少。因而,本试验选用小鼠作为研究对象,在探讨DHEA对E.coli O157:H7感染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之上,通过体外阐明DHEA对E.coli O157:H7感染的原代腹腔巨噬细胞炎症反应的缓解效应及其机制;研究旨在揭示DHEA对小鼠抵抗细菌感染、缓解炎症的确切作用及相关通路间的“对话”关系。研究结果将为揭示DHEA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同时对保障畜禽和人类健康具有一定的指导性意义。1 DHEA对小鼠抵抗E.coli O157:H7感染的研究本实验以ICR小鼠为研究对象,在建立E.coli O157:H7感染小鼠模型基础之上,探讨DHEA对E.coli O157:H7感染小鼠存活情况、免疫指数、组织病理学变化等方面的影响,以期揭示DHEA对小鼠抗E.coli O157:H7感染能力的影响。小鼠腹腔注射E.coli O157:H7探讨小鼠对E.coli O157:H7的耐受性,以便确定E.coli O157:H7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小鼠灌胃3周不同浓度的DHEA后腹腔注射LD50的E.coli O157:H7,一周后采集血清、脾脏、小肠等组织,待测。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小鼠腹腔液细菌浓度;HE染色观察小鼠小肠组织病理学变化;试剂盒检测乳酸脱氢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结果表明,E.coli O157:H7对小鼠的LD50为2.3×108CFU。LD50的E.coli O157:H7感染导致小鼠小肠组织出现肠绒毛断裂、脱落、出血等病理学变化,而DHEA处理能够降低E.coli O157:H7感染所致的损伤、提高小鼠成活率,并呈现出明显的剂量依赖性。此外,2 mg/kg和4 mg/kg DHEA处理可显着提高小鼠脾脏免疫指数、脾脏中乳酸脱氢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并显着降低小鼠腹腔液细菌浓度(P<0.05)。以上结果提示,DHEA处理可调节脾脏免疫功能、清除感染细菌,提高小鼠的成活率。2 DHEA对小鼠抵抗E.coli O157:H7感染作用的机制研究本试验以E.coli O157:H7感染的小鼠为研究对象,探讨DHEA对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产生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信号转导机制,旨在揭示DHEA抵抗E.coli O157:H7感染生物化学机制。小鼠灌胃DHEA并用LD50的E.coli O157:H7感染,试验结束后采样、待测。试剂盒检测脾脏和血清中iNOS活性和NO含量;Real-time PCR法检测脾脏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IFN-γ、IL-4和IL-10 mRNA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脾脏和血清中IFN-γ和IL-4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脾脏MAPK和NF-κB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表明,0.2 mg/kg DHEA处理可显着降低血清中iNOS活性(P<0.05),2 mg/kg DHEA处理可显着降低血清中NO含量(P<0.05)。2 mg/kg和4 mg/kg DHEA处理均可显着降低脾脏中iNOS活性(P<0.01)以及TNF-α、IL-1β和IFN-γmRNA表达水平(P<0.05);4 mg/kg DHEA处理可显着降低脾脏IL-6mRNA表达水平(P<0.05)。2 mg/kg和4 mg/kg DHEA处理可显着升高脾脏IL-4 mRNA表达水平(P<0.05),4 mg/kg DHEA处理可显着升高脾脏IL-10 mRNA表达水平(P<0.05)。2 mg/kg DHEA处理可极显着降低脾脏IFN-γ含量(P<0.01),而2 mg/kg和4 mg/kg DHEA处理可显着升高血清IL-4含量(P<0.05)。此外,2 mg/kg和4 mg/kg DHEA处理均可显着降低脾脏中p-p38 MAPK蛋白表达水平(P<0.05),而对p-ERK1/2和p-JNK1/2蛋白水平没有显着性影响(P>0.05);2 mg/kg和4 mg/kg DHEA处理均可极显着降低p-IκB-α和细胞核内NF-κB蛋白水平,升高胞质中IκB-α和NF-κB蛋白水平(P<0.01)。以上结果提示,DHEA可降低炎性介质和促炎因子的表达、促进抗炎因子的表达而缓解E.coli O157:H7诱发的炎性反应,且这种效应可能是通过抑制p38 MAPK和NF-κB的表达而实现的。3 DHEA调节小鼠原代腹腔巨噬细胞抗E.coli O157:H7感染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本试验以ICR小鼠原代腹腔巨噬细胞为研究对象,探讨DHEA对E.coli O157:H7引起的炎症反应的调节作用及其信号转导机制。试验首先分析E coli O157:H7对小鼠原代腹腔巨噬细胞损伤的时间效应,以确定DHEA的处理浓度和E.coli O157:H7作用时间。稀释涂布平板法检测小鼠原代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中 TNF-α、IL-1β 和 IL-6 含量;Western blot 法分析 iNOS、COX-2、p38 MAPK和NF-κB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表明,100 μmol·L-1的DHEA显着降低小鼠原代腹腔巨噬细胞活力(P<0.05)。E.coli O157:H7感染细胞3 h时产生显着性损伤,且一定浓度的DHEA预处理可显着缓解E.coli O157:H7诱发的损伤(P<0.05);但当E.coli O157:H7感染细胞4 h时产生DHEA处理无法缓解的严重损伤。不同浓度的DHEA处理对细胞的吞噬能力没有显着影响(P>0.05)。0.1μmol·L-1 DHEA处理极显着降低细胞培养液中TNF-α和IL-1β的含量(P<0.01),而0.1 μmol·L-1和1 μmol·L-1 DHEA均能显着降低细胞培养液中IL-6的含量(P<0.05)。0.1μmol·L-1和10 μmol·L-1 DHEA处理均能显着降低细胞iNOS和COX-2蛋白水平(P<0.05)。0.1 μmol·L-1和10 μmol·L-1 DHEA具有与SB203580(p38 MAPK特异性抑制剂)相似的生物学作用,其均可显着降低p-p38 MAPK蛋白水平、显着升高IκB-α蛋白水平(P<0.05);0.1μmol·L-1-10 μmol·L-1 DHEA均能显着降低p-IκB-α和细胞核中NF-κB蛋白水平,并显着抑制细胞质中NF-κB的减少(P<0.05)。以上结果提示,DHEA通过下调p38 MAPK和NF-κB活化而降低E.coli O157:H7诱导的小鼠原代腹腔巨噬细胞炎性因子的过度产生,最终表现为缓解炎症的发展。结果提示,DHEA可提高E.coli O157:H7感染小鼠脾指数、降低腹腔菌体浓度、减轻小肠组织的病理损伤,整体上表现为提高E.coli O157:H7感染小鼠的成活率。DHEA可降低iNOS、COX-2、TNF-α、IL-1β、IL-6等炎性介质的过度产生,同时促进抗炎因子IL-4和IL-10的分泌,从而缓解E.coli O157:H7感染导致的炎症损伤。DHEA通过抑制p38 MAPK蛋白活化而阻断NF-κB的活化入核,进而调节炎性因子的表达以缓解过度的炎症反应,最终实现对E.coli O157:H7感染小鼠的保护效应。

柳青[7](2018)在《NR2B介导Cathepsin C促进小胶质细胞M1极化的分子机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小胶质细胞(microglia,MG)是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内的固有免疫细胞。MG是CNS稳态的保护者,也是应对CNS微环境改变最早发生反应的细胞,能够迅速进入活化状态。活化的MG存在两种功能和形态截然不同的极化类型,即促炎的M1型和抑炎的M2型。“经典活化的”M1型MG通过分泌针对病原体和肿瘤细胞的促炎性细胞因子参与宿主防御过程,同时会造成组织和细胞的损伤;“替代活化的”M2型MG通过释放抗炎性细胞因子减轻炎症反应,并可通过产生修复相关因子参与损伤修复过程。正常情况下两种极化类型之间存在着动态平衡,因此调控病理状态下的MG极化状态在控制CNS神经炎症方面十分重要。组织蛋白酶C(Cathepsin C,CatC),又称二肽肽酶I(dipeptidase I,DPPI)是属于番木瓜超家族的半胱氨酸蛋白酶,具有二肽肽酶活性,可通过活化丝氨酸蛋白酶,组织蛋白酶G和蛋白酶3等参与外周炎症反应。同时,CatC在CNS表达及参与神经炎症性疾病也被逐步证实。我们在前期研究中发现,在LPS腹腔注射和促炎性因子诱导的神经炎症模型中,CatC高表达于活化的MG,并可以被分泌至细胞外,而且具有酶活性。随后利用野生型、条件性CatC过表达和CatC敲减小鼠制备LPS诱导的神经炎症模型,发现CatC过表达加重神经炎症,而这一作用是通过促进MG向M1极化实现的。但是,CatC诱导MG向M1型极化的分子机制和相关信号转导系统尚不清楚。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阐明CatC促进MG向M1型极化的相关分子机制。这不仅可以进一步了解CatC的基因功能,并且为CNS神经炎症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研究方法:在本研究中,我们使用原代培养的MG,外源性给予CatC活性单体刺激,采用全基因表达谱微阵列分析的技术,筛选和分析相关差异表达的基因。从中选取NMDA受体亚基NR2B作为主要分子,采用q RT-PCR、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等技术探究分析了NR2B表达、NR2B介导的胞浆内钙离子浓度改变以及钙依赖的PKC/p38 MAPK/NF-κB信号转导通路的激活情况。实验结果以Mean±SEM表示,实验数据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统计学意义的判定标准。结果:1.全基因组微阵列分析结果显示,与未处理的原代培养的MG相比,CatC刺激的原代培养的MG内2组样本中有254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包括103个上调基因和151个下调基因。从中筛选出包括Grin2b在内的6个基因进一步进行q RT-PCR检测,结果均显示表达上调,并将Grin2b作为深入研究的分子。2.CatC的刺激增加了原代培养的MG和BV2细胞NR2B的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及其磷酸化水平;且在使用组织蛋白酶抑制剂E-64共刺激后,NR2B的表达水平降低。3.CatC刺激BV2细胞胞内Ca2+浓度显着增加;与E-64共刺激和使用NMDA抑制剂MK-801预处理后,BV2细胞内的Ca2+水平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4.CatC刺激原代培养的MG和BV2细胞内PKC的磷酸化水平增高,p-PKC/tPKC的比值显着增高;给与E-64共刺激和MK-801预处理后,原代培养的MG和BV2细胞内PKC的磷酸化水平均降低。5.CatC刺激原代培养的MG和BV2细胞后,MAPKs/NF-κB信号通路上关键分子(p38,IκBα,p65)发生磷酸化,且磷酸化/非磷酸化比值显着增高;在给与E-64共刺激和MK-801预处理后,CatC刺激的原代培养的MG和BV2细胞内p38,IκBα,p65的磷酸化水平均降低,且磷酸化/非磷酸化的比值也不同程度的降低。结论:CatC通过诱导MG中NR2B表达上调、胞浆内Ca2+的浓度增高,激活Ca2+依赖的PKC/p38 MAPK/NF-κB信号通路,促进MG向M1型极化。

张慧玲[8](2017)在《粘多糖病11例病例报告及文献复习》文中认为目的:探讨粘多糖病的临床表现、X线表现、诊治进展。方法:收集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粘多糖病病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同时检索相关文献。结果:从2000年1月到2016年1月,共有粘多糖病例11例。其中男10例,女1例。初次发病年龄:出生时8岁,有家族史2例。临床表现:四肢骨骼畸形10例,身材矮小7例,鼻梁低平7例,面容丑陋5例,口唇外翻5例,舌肥大3例,头颅增大4例,鸡胸4例,肋骨外翻3例,脊柱侧弯畸形2例,肝、脾大7例,腹外疝5例,智力下降2例,听力损害1例。X线表现:头颅增大4例,蝶鞍增大2例,脊柱呈“子弹头”或“鸟嘴样”改变5例,脊柱后凸畸形3例,肋骨呈“飘带状9例,骨化延迟6例,末端指节屈曲呈爪状5例,掌指骨粗短3例,尺桡骨远端呈V形改变6例,髋臼变浅、增宽5例。其他检查:眼底检查未见异常6例,智力低下2例,腹部B超提示肝脾大2例,喉镜鼻咽腺样体肥大2例,心脏瓣膜病变3例,头颅MRI示脑室软化灶1例,脑室扩大1例。治疗:1例因合并诊断生长激素缺乏,予补充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所有病例均未予特殊治疗,自动出院。结论:粘多糖病多为儿童期发病,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粘多糖病主要临床表现有四肢骨骼畸形、关节活动障碍、身材矮小、头颅增大、特殊面容(包括面容丑陋,鼻梁低、平、宽,口唇外翻等)、肝脾大、腹外疝。头颅增大、椎体呈椭圆形或呈“子弹头”、“鸟嘴样”改变、肋骨呈“飘带状”改变、骨化延迟、四肢长管骨及短管骨畸形是粘多糖病的常见X线表现。粘多糖病目前无有效的根治方法,对已有先证者的家庭或有疑似粘多糖病患儿的母亲再次妊娠时建议行产前诊断,以降低粘多糖病患儿出生率。

耿朋帅[9](2016)在《变异黄芪中毒大鼠体内差异蛋白、代谢物及菌群结构的初步研究》文中认为疯草(Locoweed)是世界范围内危害草地畜牧业最为严重的有毒植物,在我国广泛分布于西北天然草地,每年可导致大批动物采食后发生中毒死亡,给牧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制约了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变异黄芪是分布较为广泛的疯草类有毒植物之一,其主要有毒成分为生物碱苦马豆素(Swainsonine,SW)。研究表明,SW中毒可以引起动物机体低聚糖蓄积,导致组织细胞发生空泡变性,但目前SW对动物机体代谢性能的影响尚不明确。为探究疯草类有毒植物主要毒性成分—SW对动物肝脏蛋白表达,血液代谢物和粪便菌群结构的影响作用以及变异黄芪中毒病的生物标志物,本试验以SD大鼠为研究对象,用变异黄芪草粉为毒源,进行以下试验:1.变异黄芪致SD大鼠慢性中毒模型的复制6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每组20只。对照组大鼠饲喂正常全价日粮,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分别饲喂含10%(SW含量0.0132‰)、30%变异黄芪草粉(SW含量0.0396‰)的混合饲料。饲喂至第120 d,试验Ⅱ组大鼠出现典型的疯草中毒症状,试验Ⅰ组大鼠出现轻微的中毒症状,成功复制出大鼠变异黄芪慢性中毒模型。2.变异黄芪对SD大鼠肝脏蛋白表达的影响攻毒120 d结束后腹腔麻醉大鼠,采集对照组和试验Ⅱ组大鼠肝脏组织,利用iTRAQ技术蛋白组学方法检测肝脏中差异表达蛋白。结果显示,变异黄芪能使SD大鼠肝脏蛋白表达产生差异。试验共鉴定到4280种蛋白,其中显着差异表达蛋白574种,上调蛋白263种,下调蛋白311种。经过筛选得到二肽基肽酶-2、视黄酸可诱导丝氨酸羧肽酶、N-乙酰氨基葡萄糖-6-硫酸酯酶、二肽基肽酶-1、酸性酰胺酶、溶酶体膜糖蛋白-2、组蛋白H2B、钙调热稳定蛋白-1、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醛糖还原酶相关蛋白、热休克同族71 kDa蛋白等11种潜在蛋白标志物。3.变异黄芪对SD大鼠血浆代谢物的影响攻毒120 d结束后腹腔麻醉大鼠,采集对照组和试验Ⅱ组大鼠血液,离心得血浆,利用UHPLC-Q-TOF MS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进行血浆代谢物的检测。结果显示,变异黄芪可以引起大鼠血浆中代谢谱发生明显改变,正负离子模式下共检测到47种代谢物发生变化,其中,甘氨胆酸、胆酸、脱氧胞苷、L-谷氨酸、L-抗坏血酸、肉豆蔻酸、棕榈油酸、α-亚麻酸、二十碳五烯酸9种代谢物可以作为变异黄芪中毒动物血液中的潜在生物标志物。4.变异黄芪对SD大鼠粪便微菌群结构的影响攻毒第30、120 d分别采集对照组和试验Ⅱ组大鼠的粪便,利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的方法进行粪便微生物菌群结构检测,结果显示,大鼠变异黄芪中毒后粪便的菌群结构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粪便菌群主要分布于普氏菌属(Prevotella)、拟杆菌属(Bacteroides)以及S24-7、Ruminococcacea和Clostridiales。这些菌群的变化显示有益菌含量降低及致病菌含量升高。以上试验结果表明变异黄芪致大鼠中毒主要导致体内糖蛋白、脂质、氨基酸等物质产生异常,进一步引起肝脏、血液以及粪便中代谢物发生改变。

孙雨航,夏成,舒适,孙玲伟,徐闯[10](2014)在《应用iTRAQ-HPLC-MS技术筛选奶牛脂肪肝病尿液蛋白标志物》文中指出应用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TRAQ)技术筛选并鉴定脂肪肝病奶牛尿液中的差异表达蛋白,为诊断奶牛脂肪肝病提供新的生物标志物。收集40头奶牛的尿液,分为脂肪肝病组A1、A2和健康对照组B1、B2,每组各10头奶牛。组内每10个样品等量混合后进行试验,将符合要求的样品进行iTRAQ标记后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层析,经串联质谱鉴定。共筛选出110个差异表达蛋白,其中50个表达下调,60个表达上调;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得到了4个关键性蛋白:玻连蛋白(Vitronectin,VTN)、脂质运载蛋白(Lipocalin,LCN2)、凝血酶原(Prothrombin,F2)和丛集素(Clusterin,CLU)。本试验成功筛选出脂肪肝病奶牛尿液中的差异表达蛋白,并鉴定出其中4种与奶牛脂肪肝病存在密切关系的关键性调节因子,如能进一步证实为奶牛脂肪肝病的重要生物标志物,将会为奶牛脂肪肝病的早期检测和诊断提供新的方法。

二、嗜中性粒细胞中N-乙酰氨基葡萄糖-6-硫酸酯酶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嗜中性粒细胞中N-乙酰氨基葡萄糖-6-硫酸酯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实验筛选和网络药理学研究二咖啡酰奎宁酸抗过敏性鼻炎的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DCQA类化合物抗肥大细胞脱颗粒活性筛选
        1.1.1试剂
        1.1.2 方法
        1.1.2. 1 P815细胞培养
        1.1.2.2 DCQAs对细胞生存率的影响
        1.1.2.3 C48/80对P815细胞生存率的影响
        1.1.2. 4 建立C48/80诱导P815细胞脱颗粒模型
        1.1.2.5中性红染色观察脱颗粒
        1.1.2. 6 DCQAs对β-氨基己糖苷酶释放的检测
        1.1.3 统计学分析
    1.2 基于网络药理学对活性化合物抗过敏性鼻炎的作用机制研究
        1.2.1 化合物潜在靶点预测预筛选
        1.2.2 疾病靶点预测筛选
        1.2.3 构建化合物靶点——疾病靶点网络图
        1.2.4 GO(Gene Ontology)和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信号通路富集分析
2 结果
    2.1 黑沙蒿中DCQA类化合物对肥大细胞脱颗粒活性的影响
        2.1.1 DCQAs对P815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2.1.2 C48/80诱导P815脱颗粒模型的建立
        2.1.3 DCQAs对
    2.2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活性化合物对过敏性鼻炎的作用机制
        2.2.1 活性化合物及过敏性鼻炎的靶点筛选
        2.2.2 化合物-潜在有效靶点的网络构建与分析
        2.2.3 GO功能富集分析与KEGG通路富集分析
3 讨论

(2)膝骨关节炎患者肠道菌群与代谢变化及桂皮醛对兔膝骨关节炎模型肠道菌群及巨噬细胞极化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上篇 文献综述
    综述一 肠道菌群失调与骨关节炎疾病的研究进展
        微生物概述
        (一) 骨关节炎发病机制
        (二) “肠-骨”轴
        (三) 肠道菌群与关节炎的相关性
        (四) 以肠道菌群为靶点治疗OA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二 桂皮醛的生物功能及其临床应用研究
        1. 抗炎作用
        2.抗菌活性
        3. 抗肿瘤作用
        4. 心脏保护功能
        5. 产热效应
        6. 抗糖尿病
        7. 抗肥胖作用
        8. 抗血栓作用
        结论
        参考文献
下篇 实验研究
    前言
    实验一 基于肠道菌群与LC-MS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生物学特征
        0 研究对象
        1 要实验仪器和试剂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二 基于肠道菌群与巨噬细胞极化探讨桂皮醛干预兔膝骨关节炎的免疫机制
        1 材料
        2 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语
附录1 Lequesne MG 评分
附录2
致谢
个人简介

(3)骆驼乳对葡聚糖硫酸钠诱导小鼠结肠炎的保护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骆驼乳
        1.1.1 骆驼乳的营养成分
        1.1.2 骆驼乳的医疗价值
    1.2 炎症性肠病
        1.2.1 概况
        1.2.2 IBD的发病机制
    1.3 饮食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1.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内容
        1.4.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鲜驼乳
        2.1.2 试验动物
        2.1.3 主要仪器与试剂
    2.2 试验方法
        2.2.1 结肠炎小鼠模型的构建及分组
        2.2.2 体重变化和疾病活动指数评分
        2.2.3 血清指标的检测
        2.2.4 结肠组织学检测
        2.2.5 结肠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活性检测
        2.2.6 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
        2.2.7 RNA提取、反转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基因转录丰度
        2.2.8 Western Blot实验
        2.2.9 小鼠粪便微生物多样性检测
        2.2.10 小鼠粪便内容物短链脂肪酸含量检测
        2.2.11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小鼠体重和DAI变化
    3.2 结肠长度和病理组学评分
    3.3 TUNEL法检测肠上皮细胞凋亡
    3.4 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Occludin和ZO-1的表达
        3.4.1 驼乳对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表达与分布的影响
        3.4.2 驼乳对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表达与分布的影响
        3.4.3 驼乳对紧密连接蛋白ZO-1表达与分布的影响
    3.5 驼乳对结肠炎小鼠IL-1β、IL-6和IL-10含量的影响
    3.6 驼乳对结肠炎小鼠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3.6.1 驼乳对结肠炎小鼠NF-κB通路蛋白的影响
        3.6.2 驼乳对结肠炎小鼠TLR4通路蛋白的影响
        3.6.3 驼乳对结肠炎小鼠TAK1通路蛋白的影响
    3.7 驼乳对结肠炎小鼠粪便短链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3.8 驼乳对结肠炎小鼠血清中LPS的影响
    3.9 小鼠粪便微生物多样性结果分析
        3.9.1 物种注释结果
        3.9.2 物种组成分析
        3.9.3 物种多样性分析
        3.9.4 菌群的环境因子关联性分析
4 讨论
    4.1 驼乳对DSS诱导小鼠结肠炎的保护作用
    4.2 驼乳对结肠炎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4)深海细菌Shewanella psychrophila WP2低温适应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深海环境及深海细菌研究概述
        1.1.1 深海环境及研究概述
        1.1.2 深海细菌概述
    1.2 Shewanella菌属的研究概况
        1.2.1 Shewanella菌属概况
        1.2.2 Shewanella菌属内分类
        1.2.3 Shewanella典型菌株研究概况
    1.3 温度适应性的研究进展
        1.3.1 膜结构
        1.3.2 抗冻剂
        1.3.3 酶
        1.3.4 分子伴侣
        1.3.5 代谢调节
    1.4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本研究中用到的菌株和质粒
        2.1.2 本研究中用到的引物
        2.1.3 主要实验试剂
        2.1.4 培养基和试剂配方
        2.1.5 主要仪器设备
        2.1.6 工具软件
    2.2 实验方法
        2.2.1 S.psychrophila WP2 培养及生长曲线测定
        2.2.2 ATP含量的测定
        2.2.3 NAD~+和NADH的含量测定
        2.2.4 HPLC-QQQ MS测定培养基中剩余碳源
        2.2.5 细菌总RNA的提取
        2.2.6 转录组测序以及数据分析
        2.2.7 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
        2.2.8 基因敲除载体及WP2 突变菌株的构建
        2.2.9 细菌总DNA的提取
        2.2.10 PCR扩增反应
        2.2.11 琼脂糖凝胶电泳和胶回收
        2.2.12 质粒提取
        2.2.13 WM3064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2.2.14 E.coli的热激转化
        2.2.15 功能基因的预测和注释
        2.2.16 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2.2.17 基因组岛的预测
第三章 S.PSYCHROPHILA WP2 基因组学分析
    3.1 前言
    3.2 WP2 的系统发育地位
    3.3 基因功能分类及比较
    3.4 代谢潜能分析
    3.5 基因组岛分析
    3.6 小结与展望
第四章 S.PSYCHROPHILA WP2 在不同温度下的生理差异
    4.1 前言
    4.2 WP2 的生长曲线
    4.3 WP2 在不同温度下不同生长阶段能量及还原力检测
    4.4 WP2 在不同温度下不同生长阶段碳源利用情况
    4.5 WP2 的基因组规模代谢网络模型
    4.6 小结与展望
第五章 S.PSYCHROPHILA WP2 的转录组学分析
    5.1 前言
    5.2 WP2 转录组数据概况
    5.3 不同生长阶段下的转录组分析
        5.3.1 氨基酸的合成
        5.3.2 乙酰CoA的合成与脂肪酸的合成
        5.3.3 其他潜在的与低温适应性相关的基因
    5.4 持续上/下调响应低温的差异表达基因
    5.5 小结与展望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工作与创新点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5)凡纳滨对虾不同类型血细胞和淋巴器官的免疫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脊椎动物的免疫系统
        1.1.1 脊椎动物免疫系统的组成
        1.1.2 免疫器官与组织
        1.1.3 免疫细胞
        1.1.4 免疫分子
    1.2 无脊椎动物的免疫系统——以昆虫为例
        1.2.1 昆虫免疫系统的组成
        1.2.2 昆虫血细胞的分类及免疫学功能
        1.2.3 昆虫血细胞的发生与造血过程
        1.2.4 昆虫脂肪体的免疫学功能
        1.2.5 昆虫的免疫分子及信号通路
    1.3 甲壳动物的免疫系统
        1.3.1 甲壳动物的免疫系统组成
        1.3.2 甲壳动物血细胞的分类及免疫学功能
        1.3.3 甲壳动物血细胞的发生与造血过程
        1.3.4 淋巴器官Oka的免疫学功能
        1.3.5 甲壳动物的体液免疫分子及信号通路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2章 凡纳滨对虾血细胞和淋巴器官转录组分析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及取样
        2.2.2 实验所用试剂
        2.2.3 实验所用引物
        2.2.4 总RNA的提取
        2.2.5 转录组测序
        2.2.6 转录组组装及注释
        2.2.7 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注释
        2.2.8 cDNA的合成
        2.2.9 实时荧光定量PCR
    2.3 结果
        2.3.1 Illumina测序、de novo组装及功能注释
        2.3.2 血细胞和淋巴器官高表达基因的功能分析
        2.3.3 血细胞和淋巴器官与其他免疫组织差异基因的功能分析
        2.3.4 转录组数据的验证
    2.4 讨论
第3章 凡纳滨对虾不同类型血细胞的功能关系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所用试剂
        3.2.3 实验所用引物
        3.2.4 不同类型血细胞的分离
        3.2.5 不同类型血细胞RNA的提取
        3.2.6 转录组测序
        3.2.7 转录组组装及注释
        3.2.8 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注释
        3.2.9 cDNA的合成与实时荧光定量PCR
        3.2.10 检测不同类型血细胞吞噬病原菌能力
        3.2.11 检测血细胞吞噬不同直径荧光微球能力
        3.2.12 检测不同类型血细胞吞噬荧光微球能力
        3.2.13 检测不同类型内吞抑制剂对透明细胞吞噬荧光微球能力的影响
    3.3 结果
        3.3.1 三种不同类型血细胞的分离
        3.3.2 Illumina测序、de novo组装及功能注释
        3.3.3 三种类型血细胞高表达基因的功能分析
        3.3.4 内吞相关基因在不同类型血细胞的表达模式
        3.3.5 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转录组数据
        3.3.6 不同类型血细胞内化外源物质的能力存在差异
        3.3.7 不同类型内吞途径抑制剂对透明细胞内化荧光微球的影响
    3.4 讨论
第4章 凡纳滨对虾TRIM9 基因的鉴定和功能分析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及取样
        4.2.2 实验所用试剂及菌株
        4.2.3 实验所用引物
        4.2.4 总RNA的提取
        4.2.5 cDNA的合成
        4.2.6 TRIM9s的克隆
        4.2.7 TRIM9s的基因序列分析
        4.2.8 实时荧光定量PCR
        4.2.9 石蜡切片
        4.2.10 原位杂交
        4.2.11 双链合成及RNA干扰
        4.2.12 对虾基因组的提取
        4.2.13 WSSV拷贝数的检测
        4.2.14 酵母双杂交
    4.3 结果
        4.3.1 不同LvTRIM9 基因的序列特征
        4.3.2 不同LvTRIM9 基因的组织分布
        4.3.3 WSSV感染对虾后不同LvTRIM9 基因的时序表达谱
        4.3.4 不同LvTRIM9 基因RNA干扰的dsRNA最优剂量摸索
        4.3.5 不同LvTRIM9 基因的沉默对WSSV拷贝数的影响
        4.3.6 不同LvTRIM9 基因的互作蛋白差异
        4.3.7 不同LvTRIM9 基因对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4.3.8 不同LvTRIM9 基因的沉默对下游信号通路及调控基因表达的影响
    4.4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DHEA对小鼠抵抗大肠杆菌O157:H7感染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本文部分缩写中英文对照
引言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一章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研究进展
        1 EHEC O157:H7的起源与进化
        2 EHEC O157:H7病原学
        2.1 形态学与培养特性
        2.2 生化特性
        2.3 抗逆性
        3 EHEC O157:H7流行病学
        3.1 传染源
        3.2 传播途径
        3.3 易感人群
        3.4 全球流行现状
        4 EHEC O157:H7的致病机理
        4.1 志贺毒素
        4.2 LEE致病岛
        4.3 质粒pO157
        5 EHEC O157:H7的防控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脱氢表雄酮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
        1 脱氢表雄酮的发现
        2 DHEA的合成、代谢与分布
        2.1 肾上腺中DHEA的合成与代谢
        2.2 脑部DHEA的合成与代谢
        3 DHEA的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
        3.1 DHEA对营养物质代谢的影响
        3.2 DHEA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3.3 DHEA与抗衰老作用
        3.4 DHEA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3.5 DHEA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3.6 DHEA对骨质代谢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三章 NF-κB与MAPK信号通路及其与炎症的关系
        1 NF-κB信号通路及其与炎症关系研究进展
        1.1 NF-κB信号通路
        1.2 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机制
        1.3 NF-κB与免疫的关系
        2 MAPK信号通路研究进展及其与炎症的关系
        2.1 MAPK信号通路概述
        2.2 MAPK通路的调节
        2.3 MAPK与炎症反应的关系
        参考文献
第二篇 试验研究
    第一章 DHEA对小鼠抵抗E. coli O157:H7感染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菌株
        1.2 试验动物
        1.3 主要试剂及仪器
        1.4 E.coli O157:H7致病力测定
        1.5 试验动物分组与处理
        1.6 样品采集
        1.7 小肠的病理组织学观察
        1.8 脾脏指数的测定
        1.9 乳酸脱氢酶(LDH)和酸性磷酸酶(ACP)活性测定
        1.10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E.coli O157:H7感染小鼠半数致死量(LD_(50))
        2.2 DHEA灌胃对小鼠体增重和采食量的影响
        2.3 DHEA对E.coli O157:H7感染小鼠死亡率的影响
        2.4 DHEA对E.coli O157:H7感染小鼠体增重的影响
        2.5 DHEA对E.coli O157:H7感染小鼠腹腔液细菌浓度的影响
        2.6 DHEA对E.coli O157:H7感染小鼠小肠组织病理学变化的影响
        2.7 DHEA对E.coli O157:H7感染小鼠脾脏免疫指数的影响
        2.8 DHEA对E.coli O157:H7感染小鼠脾脏中LDH和ACP活性的影响
        3. 讨论与小结
        3.1 讨论
        3.2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 DHEA对小鼠抵抗E.coli O157:H7感染作用的机制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菌株
        1.2 试验动物及处理
        1.3 主要试剂及仪器
        1.4 脾脏iNOS活性的测定
        1.5 血清NO含量和iNOS活性的测定
        1.6 脾脏中细胞因子mRNA表达分析
        1.6.1 总RNA提取
        1.6.2 反转录
        1.6.3 引物设计合成
        1.6.4 Real-Time PCR
        1.7 脾脏和血清中细胞因子含量的测定
        1.8 MAPK和NF-κB通路蛋白表达分析
        1.9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DHEA对E.coli O157:H7感染小鼠脾脏iNOS活性的影响
        2.2 DHEA对E.coli O157:H7感染小鼠血清NO含量和iNOS活性的影响
        2.3 DHEA对E.coli O157:H7感染小鼠脾脏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2.4 DHEA对E.coli O157:H7感染小鼠组织中IFN-γ和IL-4含量的影响
        2.5 DHEA对E.coli O157:H7感染小鼠MAPK和NF-κB通路的影响
        3 讨论与小结
        3.1 讨论
        3.2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DHEA调节小鼠原代腹腔巨噬细胞抗E.coli O157:H7感染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菌株
        1.2 试验动物
        1.3 主要试剂及仪器
        1.4 小鼠原代腹腔巨噬细胞的分离、培养
        1.5 DHEA对小鼠原代腹腔巨噬细胞相对活力的影响
        1.6 DHEA对E.coli O157:H7感染的小鼠原代腹腔巨噬细胞损伤的影响
        1.7 DHEA对E.coli O157:H7感染的小鼠原代腹腔巨噬细胞噬菌作用的影响
        1.8 小鼠原代腹腔巨噬细胞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含量分析
        1.9 小鼠原代腹腔巨噬细胞iNOS和COX-2蛋白表达分析
        1.10 p38 MAPK和NF-κB通路蛋白表达分析
        1.11 SB203580对小鼠原代腹腔巨噬细胞相对活力的影响
        1.12 SB203580对小鼠原代腹腔巨噬细胞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
        1.13 SB203580对小鼠原代腹腔巨噬细胞p38 MAPK和NF-κB通路蛋白表达影响分析
        1.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DHEA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相对活力的影响
        2.2 DHEA对E.coli O157:H7感染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损伤的保护效应
        2.3 DHEA对E.coli O157:H7感染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噬菌作用的影响
        2.4 DHEA对E.coli O157:H7感染的腹腔巨噬细胞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
        2.5 DHEA对iNOS和COX-2表达的影响
        2.6 DHEA对E.coli O157:H7感染腹腔巨噬细胞p38 MAPK和NF-κB通路的影响
        2.7 SB203580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相对活力的影响
        2.8 SB203580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
        2.9 DHEA或SB203580对E.coli O157:H7感染的腹腔巨噬细胞p38 MAPK和NF-κB通路的影响
        3 讨论与小结
        3.1 讨论
        3.2 小结
        参考文献
全文结论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7)NR2B介导Cathepsin C促进小胶质细胞M1极化的分子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一)前言
实验材料和方法
    1.实验材料
        1.1 主要实验仪器
        1.2 实验药品
    2.实验动物
    3.实验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五)结论
(六)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8)粘多糖病11例病例报告及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个人简历
主要中英文对照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对象与方法
病例资料
结果
讨论
附:图片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9)变异黄芪中毒大鼠体内差异蛋白、代谢物及菌群结构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第一章 变异黄芪致动物毒性作用及其防控研究进展
        1.1 变异黄芪主要有毒成分研究
        1.1.1 变异黄芪主要有毒成分的确定
        1.1.2 植物中苦马豆素的来源
        1.1.3 苦马豆素的毒性作用
        1.2 变异黄芪致动物毒性作用
        1.2.1 变异黄芪中毒动物的临床症状
        1.2.2 变异黄芪中毒动物组织的病理学变化
        1.3 变异黄芪及动物变异黄芪中毒防控技术
        1.3.1 变异黄芪的物理防控
        1.3.2 变异黄芪的化学防控
        1.3.3 变异黄芪的生物学防控
        1.3.4 变异黄芪中毒的预防与治疗
        1.4 变异黄芪的利用
        1.4.1 变异黄芪的生态学作用
        1.4.2 变异黄芪中苦马豆素的药理活性利用
        1.4.3 变异黄芪的去毒利用
        1.5 展望
试验研究
    第二章 变异黄芪中毒大鼠肝脏蛋白组学初步研究
        2.1 材料
        2.1.1 植物样品
        2.1.2 试验动物
        2.1.3 动物饲料
        2.1.4 主要仪器和试剂
        2.2 方法
        2.2.1 变异黄芪致SD大鼠慢性中毒模型的复制
        2.2.2 肝脏样品的获取及蛋白质样品的制备
        2.2.3 SDS-PAGE电泳
        2.2.4 酶解和肽段定量
        2.2.5 肽段标记
        2.2.6 强阳离子柱(SCX)分级
        2.2.7 质谱分析
        2.2.8 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
        2.3 结果
        2.3.1 SDS-PAGE电泳结果
        2.3.2 酶解肽段浓度测定结果
        2.3.3 肽段SCX分级
        2.3.4 蛋白质鉴定结果
        2.3.5 差异蛋白及潜在蛋白标志物的筛选
        2.3.6 显着差异表达蛋白的GO注释分析
        2.3.7 显着差异表达蛋白的KEGG通路分析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变异黄芪中毒大鼠血浆代谢组学初步研究
        3.1 材料
        3.1.1 植物样品
        3.1.2 试验动物
        3.1.3 动物饲料
        3.1.4 主要仪器和试剂
        3.2 方法
        3.2.1 变异黄芪致SD大鼠慢性中毒模型的复制
        3.2.2 血浆样品的获取及预处理
        3.2.3 色谱-质谱分析
        3.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3.3 结果
        3.3.1 试验质量控制
        3.3.2 血浆样本的典型代谢谱图
        3.3.3 数据分析
        3.3.4 血浆差异代谢物及潜在代谢标志物筛选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变异黄芪中毒大鼠粪便微生物组学初步研究
        4.1 材料
        4.1.1 植物样品
        4.1.2 试验动物
        4.1.3 动物饲料
        4.1.4 主要仪器和试剂
        4.2 方法
        4.2.1 变异黄芪致SD大鼠慢性中毒模型的复制
        4.2.2 粪便样品的采集
        4.2.3 总DNA的提取与质检
        4.2.4 总DNA样品进行 16S rDNA V4区高通量测序
        4.2.5 数据分析
        4.3 结果
        4.3.1 物种丰度统计及群落组成分析
        4.3.2 OTU丰度的Heatmap图
        4.3.3 Alpha多样性分析
        4.4 讨论
        4.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10)应用iTRAQ-HPLC-MS技术筛选奶牛脂肪肝病尿液蛋白标志物(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和分组
    1.2 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1.3 SDS-PAGE电泳检测
    1.4 FASP酶解和肽段定量
    1.5 肽段i-TRAQ标记
    1.6 质谱分析
        1.6.1毛细管高效液相色谱
        1.6.2 ESI质谱鉴定
    1.7 数据分析
        1.7.1原始质谱数据分析
        1.7.2基因网络分析
        1.7.3信号通路富集度分析
2 结果
    2.1 差异表达蛋白
    2.2 基因网络分析结果
    2.3 信号通路分析结果
3 讨论
    3.1 凝血酶原(Prothrombin,F2)调控途径
    3.2 玻连蛋白(Vitronectin,VTN)调控途径
    3.3 脂质运载蛋白(Lipocalin,LCN2)调控途径
    3.4 丛集素(Clusterin,CLU)调控途径
4 结论

四、嗜中性粒细胞中N-乙酰氨基葡萄糖-6-硫酸酯酶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实验筛选和网络药理学研究二咖啡酰奎宁酸抗过敏性鼻炎的作用机制[J]. 牛艺璇,赵庆春,李永明,苏长海,齐鑫,赵娜,王淑敏,折占飞,肖斌.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2021(17)
  • [2]膝骨关节炎患者肠道菌群与代谢变化及桂皮醛对兔膝骨关节炎模型肠道菌群及巨噬细胞极化影响的研究[D]. 谢坤铭.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骆驼乳对葡聚糖硫酸钠诱导小鼠结肠炎的保护作用[D]. 郭坤杰.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
  • [4]深海细菌Shewanella psychrophila WP2低温适应机制研究[D]. 聂唱.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5]凡纳滨对虾不同类型血细胞和淋巴器官的免疫功能研究[D]. 孙明哲.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019(01)
  • [6]DHEA对小鼠抵抗大肠杆菌O157:H7感染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 赵金龙.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7]NR2B介导Cathepsin C促进小胶质细胞M1极化的分子机制[D]. 柳青. 大连医科大学, 2018(01)
  • [8]粘多糖病11例病例报告及文献复习[D]. 张慧玲. 广西医科大学, 2017(08)
  • [9]变异黄芪中毒大鼠体内差异蛋白、代谢物及菌群结构的初步研究[D]. 耿朋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11)
  • [10]应用iTRAQ-HPLC-MS技术筛选奶牛脂肪肝病尿液蛋白标志物[J]. 孙雨航,夏成,舒适,孙玲伟,徐闯. 畜牧兽医学报, 2014(05)

标签:;  ;  ;  ;  ;  

中性粒细胞中N-乙酰氨基葡萄糖-6-硫酸酯酶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