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漠,道德危机等等

冷漠,道德危机等等

一、冷漠、道德危机及其他(论文文献综述)

邸春娇[1](2021)在《网络社会背景下初中生道德冷漠现状调查分析》文中提出伴随网络社会这一新兴社会形态的发展和变化,诸如“老人倒地不去扶”、“路遇危困而不救”等道德冷漠现象层出不穷,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一大阻碍。青少年是人生成长和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阶段,初中阶段是学生从少年期向青年期的过渡阶段,初中阶段的道德观念发展尤为重要。在网络社会背景下,找到消解初中生道德冷漠问题的具体教育对策十分重要。本文首先采用文献研究法,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文献进行梳理,对当代网络社会发展情况及初中生道德发展水平进行整理分析,界定出网络社会、冷漠、道德冷漠的概念。在此基础上,采用自编的初中生道德发展水平调查问卷和初中生网络使用状况调查问卷,并辅以访谈的形式,对大连市、沈阳市共计三所初中的学生展开调查。道德冷漠现状调查问卷中将初中生的道德发展划分为四个维度:道德认识维度、道德情感维度、道德意志维度、道德行为维度。归纳总结初中生道德发展水平现状及网络使用状况,分析初中生道德发展存在问题,道德冷漠的具体表现以及网络社会发展与初中生道德发展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改善的策略。通过对初中生道德发展现状的调查,初中生的道德冷漠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特征:第一,道德认知模糊,其具体表现为道德价值观迷失、道德判断不准确;第二,道德情感匮乏,具体表现为道德同情心弱化、道德信任感减少;第三,道德意志缺乏,具体表现为意志力薄弱、道德毅力和恒心不足;第四,道德行为不作为,主要表现为道德习惯的忽视、道德责任的逃避、道德义务的不履行。网络社会的发展对道德发展存在正向作用的同时也存在负向作用,本文探究了网络社会发展对初中生道德发展产生的负向影响,发现:网络社会冲击传统道德认知;网络社会弱化情感、催生不良行为;网络社会影响道德人格同一性。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本文提出网络社会背景下应对道德冷漠的具体教育对策:第一,学生网络素养提升策略;主要包括将网络素养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课堂、网络素养教育与现实道德教育相结合。第二,学校道德教育内容改进策略;主要包括开展道德认知教育、深化情感教育、道德意志教育、道德行为教育。道德认知教育具体教育策略为强化道德信仰,加强核心价值观教育、培育道德判断能力。深化情感教育具体教育策略为教育者实施教育关怀、加强感恩教育。道德意志教育主要包括培育道德同一性、加强责任教育。道德行为教育主要包括加强榜样教育和加强责任教育。第三,学校教育形式提升策略;主要包括注重学科性德育渗透、坚持道德理论和实践之间的良性互动。

叶力榕[2](2020)在《麦克尤恩小说中的家庭伦理意识研究》文中指出伊恩·麦克尤恩(Ian McEwan,1948—)是英国当代文坛上极具个性和影响力的作家之一,曾荣获包括毛姆奖、布克奖在内的多个文学大奖。他擅长勾绘现代人生存的种种不安和恐惧,关注历史事件、社会变革、伦理危机等诸多问题。家庭,通常是麦克尤恩小说事件生发的核心场所,他对家庭问题的书写与其个人经历紧密联系,并带有深深的时代烙印。本文围绕麦克尤恩小说的家庭伦理危机展开研究,首先分析了个体危机对家庭伦理秩序的损害,接着探讨了时代变动对家庭伦理的影响,最后在此基础上辨析了麦克尤恩对重构家庭伦理秩序所作的尝试。论文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伊恩·麦克尤恩本人的生平经历及创作概况,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对麦克尤恩及其作品的研究现状,并在此基础上阐明本论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及意义。第一章基于麦克尤恩的早期创作侧重对隐秘人性进行剖析的特点,揭示个体危机对家庭伦理秩序产生的消极影响:个人由于情感的自私疏离和内心的自闭而漠视家庭伦理身份和责任;异化的权力意识则对家庭成员的生存空间进行不断挤压;个体还在性别意识危机中扭曲了家庭的和谐关系。第二章结合麦克尤恩中后期创作重心的转变,分别从政治干预、突发事件、理性危机、女性运动等社会层面来论述外部环境对家庭伦理的影响,凸显了作家在家庭伦理由传统向现代转变进程中的关照及反思。第三章在前两章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从个人层面和社会层面阐释了麦克尤恩在试图恢复家庭伦理秩序上所做的种种思索。对于个体来说,构建完善的自我和修正原生家庭中行为机制的缺陷是重构家庭伦理秩序的第一步;从社会层面来说,家庭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也需要应对时代变化,婚姻应当朝着平等互助的合作关系发展,并且建立一种以儿童福祉为核心的伦理文明。最终,作家尝试恢复家庭的本质性功能,即重申家庭对个体家庭身份和责任的确立以及为其成员提供应对创伤和威胁的保护网的重要性。面对碎片化与流动性的现实生活,伦理秩序与道德意识遭遇着全面的危机与挑战,麦克尤恩从个人与社会两个层面关注着当下的家庭伦理危机,一方面通过重新审视个体心理世界来调整内在的伦理失衡,另一方面反思了西方文明发展中的种种矛盾。他看出了传统家庭伦理的困境,为家庭伦理观念注入了新因素;同时也在呼唤爱、责任和尊重的复归,力图恢复家庭的本质性功能。特别是在当下伦理几近崩溃的境遇中,这样的努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左殿升[3](2020)在《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研究》文中提出网络时代“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历史机遇,我们必须牢牢抓住,决不能同这样的历史机遇失之交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互联网建设治理和国家网络安全工作,他多次强调“我们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互联网是我们面临的最大变量”,“谁掌握了互联网,谁就把握住了时代主动权”。互联网正在成为西方国家新一轮和平演变和实施网络殖民主义的重要工具,成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背景,关乎政治稳定和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提升。政治认同是政治获得合法性的前提,是维系政治稳定的心理基础,是执政党的生命线。互联网的出现使政治认同的原有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不但重塑着政治认同的新形态,而且使传统社会的政治认同差异出现扩大趋势,网络时代政治认同的变化正成为一种影响国家安全的新的风险因素,互联网引发了全新的政治和政党安全问题。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青年大学生群体的政治认同情况直接影响着全社会的政治认同效果,决定着中国政治稳定、政治进程和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青年大学生是互联网“原住民”,受到网络影响最为深重,互联网正在成为影响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最大“变量”。正是由于网络大环境的差异影响、政治认同不同影响因素的差异作用和青年大学生群体的差异构成,造成了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差异呈现。互联网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差异具有极强的放大作用,需要高度警惕、有效应对。本研究采取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196所不同类型高校27174名不同学历在校大学生中展开大规模问卷调查,通过大数据分析,对大学生政治认同进行“可视化”呈现。将政治认同分为身份认同、制度认同、政党认同、政策认同、文化认同、发展认同等六个方面构成,设置了权利认知、利益认知、政治沟通、政治参与和政治满意度等五个影响变量,围绕不同性别、民族、学历、政治面貌、生源地等1 1个维度进行整体性和差异性大数据分析。研究目的主要有三:一是,全面厘清新时代大学生政治认知认同基本状况和差异特征,为大学生政治认同精准“画像”;二是,深入分析网络时代不同影响因素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差异作用,为大学生政治认同准确“把脉”;三是,系统构建应对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问题的对策路径,为网络时代强化大学生政治认同“赋能”。研究发现,互联网极大拓展政治生态空间、极大激发大学生政治权利意识、极大焕发大学生政治参与热情、极大影响大学生行为观念;大学生身份认同、制度认同、政党认同、文化认同、政策认同以及发展认同,两两之间分别存在着正向相关关系,并且都与政治认同整体正向相关;大学生权利认知、利益认知、政治沟通、政治参与和政治满意度等五大影响因素相互之间高度相关,并且都与政治认同整体存在正向相关关系;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总体向好,相较于党的十八大前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差异明显:低度认知与高度认同存在悖论,宏观认同与微观认同存在失衡,情感热爱与行为疏离存在矛盾,整体认同与群体认同存在差异。网络时代应对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问题,需要增强整体认同,消解差异分歧,要从变量到增量,创造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优良网络环境,全面加强网络空间法治化建设、意识形态建设和政治文化建设;从网下到网上,夯实党和政府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效能、走好网络群众路线、努力让青年学生有更多获得感;从边缘到中心:彰显政治认同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加强高校党的建设、加强高校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从粗放到精准:精准对待对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问题,精准应对政治认同不同构成要素、不同影响因素和不同学生群体的政治认同差异。

孔瑞[4](2020)在《山姆·谢泼德戏剧的创伤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山姆·谢泼德(Sam Shepard)是美国当代戏剧界重要戏剧家之一,他自20世纪60年代涉足剧坛,戏剧创作生涯一直贯穿到21世纪,一生共创作50多部戏剧。谢泼德通过戏剧的创伤叙事言说身心痛苦,肩负社会责任,反思历史灾难,践行创伤见证,寻求疗愈途径。创伤叙事源于对历史长河中芸芸众生悲剧性生命存在的关怀和悲悯,以总结反思灾难之后的经验教训和探寻疗愈创伤之道为使命。基于此,从创伤叙事视角研究谢泼德的戏剧作品可以说是基于对于生命的热爱和尊重,对人类社会道德和情感伦理的关注,以及对探寻疗愈创伤之道的使命和责任。本研究以谢泼德戏剧的创伤叙事为研究对象,探究创伤叙事视域下谢泼德戏剧中的主题内容、人物形象、文本特征以及舞台艺术等,创伤叙事既是戏剧主题思想和人物言说的表现内容,也是戏剧文学和舞台演剧的艺术手法,这四个方面错综交织,相互作用,交相辉映,共同成为构建谢泼德戏剧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的重要要素。本研究首先基于发生学理论探究谢泼德戏剧创伤叙事的创作成因,即戏剧家和戏剧的创伤叙事之间的关系。继而从家庭、历史和文化三个主题维度研究谢泼德戏剧中的创伤叙事内容,家庭创伤主要包括伦理关系异化下的亲情创伤,家庭男权暴力下的女性创伤,以及孤独漂泊旅途中的失家创伤。同时谢泼德在戏剧中将宏大叙事与个体创伤相结合,关注殖民扩张、西进运动、工业现代化、移民大潮等历史创伤主题,以批判、反思和冷峻的风格践行创伤叙事的艺术见证功能。文化创伤主要从战争创伤与英雄主义的悖论,创伤悼歌与政治批判的交响两方面分析谢泼德戏剧中的战争书写和恐怖袭击。家庭创伤展馆中的沉沦堕落的父亲、疏离冷漠的母亲和暴力怨愤的儿子成为典型家庭人物群像,不同家庭戏剧人物在叙事中有着相同或相似的角色叙事功能。谢泼德以幽灵形象承载人文关怀和社会批判,赋予与幽灵人物身份相配的行动特权,幽灵人物具有干扰叙事进程的身份功能。无论是创伤主题的表达,还是人物形象的塑造,都必须依托戏剧家高超的文学手法和舞台艺术。谢泼德在戏剧中精心部署戏剧文本结构,运用互文本和元文本的跨文本叙事特征来升华创伤主题,丰富人物形象,拓展表征创伤层次。同时谢泼德运用语言的意绪言说和幻想文本来模拟创伤记忆,凸显创伤心理和焦虑情绪。谢泼德戏剧魅力不仅在于戏剧文本中内涵深刻的文学性,更是从文本到舞台,从案头到演剧,展现了意象丰饶、诸感通汇、声光交融、引人入胜的舞台演剧效果。谢泼德运用丰富的舞台意象外化人物内心创伤,用看得见的道具象征看不见的创伤心理。同时,谢泼德通过舞台演剧艺术来丰富渲染创伤氛围,增强舞台上声、光、色的感官刺激,直接抵达观剧者感官功能,引起强烈共鸣,激发观众思考。谢泼德还设置意蕴丰富的舞台场景来隐喻创伤,彰显戏剧形式独特的舞台表现力和剧场艺术魅力。本研究不仅有益于丰富戏剧艺术美学研究,更有益于激发对于人类苦难生命和生存境遇的思考。

高红[5](2020)在《我国学校德育变革的社会道德基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学校德育变革深受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其中,社会道德状况是制约学校德育变革的基础变量。本研究拟以社会道德现状为立足点,以学校德育目标、德育课程、德育主体、德育评价、德育方法的变革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法、访谈法、案例分析法,从社会、学校、家庭视域入手,探析社会道德之于学校德育变革影响的现状和原因,旨在寻求学校德育变革的社会道德支持路径,进而吁请人们关注社会道德之于学校德育变革的影响,最终为提高学校德育变革的实效提供更为深厚的社会学支持。本文主体内容包含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概要式地阐述了选题的缘由、意义、核心概念的界定、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研究的重难点及创新之处、研究方法的选择与运用;第二部分主要以价值观立场、认识方法论为依据,扼要阐述了我国社会道德发展的现状——优良社会道德的发展与进步是当前我国社会道德发展的主流,不良社会道德的存在与蔓延是当前我国社会道德发展的支流;第三部分主要从社会教育的道德启蒙作用、社会道德对儿童品德发展的影响、学校德育的局限性等方面论述了社会道德之于学校德育变革的重要作用;第四部分运用访谈法与案例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从社会道德对学校德育目标、德育课程、德育主体、德育评价、德育方法变革的影响入手,阐论了社会道德之于学校德育变革的影响;第五部分主要从社会与学校合作育人作用尚未彰显、学校道德教育的育德功能尚未充分显现、教师对学生优良社会道德引导的忽视、家庭对儿童社会道德教育的失位四个方面探讨了社会道德影响学校德育变革的原因;第六部分主要结合当前学校德育变革的现实困境,从学校、学校与社会合作、教师、家庭的角度出发,为学校德育变革获取社会道德支持的可行性路径作了推究与论述。

欧阳子欣[6](2020)在《伊恩·麦克尤恩小说的科技诗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当代英国文坛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伊恩·麦克尤恩对于人性独具个性的努力探索,引发了国内对其研究的热度。在探索人性的过程中,他一直试图在小说中讨论科学对人及当代社会的影响。麦克尤恩在小说中既展现了科技对人和社会的物化,同时也描绘了科技对认清人本质的作用和促进社会进步的作用。在其小说中,麦克尤恩展现了科技与社会的复杂关系,尝试“叩其两端而竭焉”,一方面既表现了科技对传统话语权力、社会及个体认知的功能;另一方面又提示了科技所带来的虚幻的自我镜像与不断异化的新问题。在小说中,麦克尤恩不仅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呈现了多元与深刻的思想内涵,还尝试将对科技的探讨渗透于小说叙事本身,从而构建其独特的科技诗学:小说写作展现多种形式的科技元素和独特的科技意象,并将其科技观念和科技叙事融为一体,呈现出一种认知与反思共存的美学特征。麦克尤恩努力为当下科技、人与社会关系的认知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并为一种崭新的写作做出了独到的尝试。本文分三章。第一章梳理了麦克尤恩小说中的自然社会与人类社会,探讨科技影响下自然和人类社会的走向。就自然社会方面,科技与自然相互对抗和消解,但二者也有融合的可能性。就人类社会方面,科技异化着人和社会,形成动态的双重异化功能。第二章从异化的价值、异化的悖论和异化的变奏三个方面,对麦克尤恩小说的科技异化现象进行具体分析。本章从科技和传统间的互相制衡过程,得出二者的辩证关系,并将麦克尤恩的科技观引向人本身,归纳出科技异化是人通过异化不断地探索自身,促使自身发展的一种尝试。第三章就麦克尤恩异化观念的反思和实践,科技叙事来展开论述。本章从元叙事、空间叙事和不可靠叙述三种叙事手法在小说中的运用,来说明科技不仅是麦克尤恩小说中的元素和内容,也造成麦克尤恩叙事手法的异化。三种叙事手法证明了叙述和权威的不可靠性,成为麦克尤恩新的叙述形式的探索:他以小说内容异化读者,又以叙事手法警醒读者,促使读者形成异化,加深对自我本质的认知,构成了作者和读者间的良性互动。

常琳[7](2020)在《鲁迅早期“个”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一门显学,关于鲁迅的研究经历了从政治研究到思想研究再到价值研究的变化历程,这是学术研究的前进过程,也是鲁迅深入被解读的必然发展。作为一项研究,要真正走进鲁迅读懂鲁迅,需要走入鲁迅内心探究鲁迅思想深层,唯有探究思想产生的内里源头和生发原因,方能读透鲁迅思想渗透之下呈现出的文学活动和文学创作,回归一个真实而深刻的鲁迅形象。论文将研究重点着重于鲁迅早期“个”思想,研究范畴覆盖鲁迅全部的文学和创作活动。纵观鲁迅一生,“个”思想的形成有其时代语境的影响和渗透,而“个”思想的呈现则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其生发和衍变的发展过程。以思想研究为核心,以时间发展为线索,对鲁迅“个”思想的研究始于早期五篇文言论文,历经《呐喊》时期,《彷徨》时期,《野草》时期,贯穿其一生。五篇文言论文蕴涵鲁迅早期“个”思想内涵,也奠定鲁迅终其一生的思想指引,其后不同时期的文学创作是早期“个”思想的延续发展,也是折射呈现。“个”思想是对鲁迅思想的概括和定位。“个”的内涵所指和意义范畴与“个人”“个性”以及“个人主义”有别,在此,“个”之所指不是一个简单的政治学或文化学概念,而是一个文学性概念,它包括从自我出发的人的个体生活和生命体验中的痛苦、恐惧、绝望等相对比较激烈的情感状态和与之相连的精神世界,是一种以体验性感受和叛逆性思考为特征的个体文化身份自觉。“个”本身并不具有“麻木”、平和、中正、理想主义等在政治学、社会学和道德意义上的种种“积极因素”和正面价值。“个”是源自鲁迅作为个体内在生命性的体验,以反抗和叛逆等形式外在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活动之中,这一内里的情感状态以及与之相连的精神世界贯穿其全部文学活动,却又在不同时期呈现不一样的生发状态。关于“个”思想的解读和阐述,我们借用“体验”一词来进行阐释。“体验”是一种个人感知,“体验”也是一种文化选择,它着重创造主体本身的精神体验和心理过程。“体验”既重视个体的主体性,也重视体验者的主观精神活动,同时还重视作为主体的体验者本身的自我选择和过滤表达。对于鲁迅“个”思想形成的生命体验,既有童年生活体验中的叛逆性思考,又有家庭生活体验中施爱与失爱的理性感悟;既有中国传统文化浸润的渗透性影响,又有日本文化体验的直观性接受;既有晚清学人教诲的接受影响,又有西方思潮间接接受的他者影响。这一基于个人和国家、家庭和工作、生活和思想相互渗透又彼此影响的体验过程,经由鲁迅自我的判断、选择、接受和内化,聚集为一种内刻于骨外化于肤的极具鲁迅特色的“个”思想。“个”思想既是鲁迅思想生发的源头,也是始终贯穿鲁迅一生的思想脉络;“个”思想是鲁迅呈现出的思想特质,也是我们借以窥视和解读鲁迅的方式与途径。“个”思想包蕴了鲁迅从“希望”走向“绝望”的心路历程,“个”思想也积聚了鲁迅关于“爱”与“恨”的情感交织;“个”思想让鲁迅敢于直视未来,“个”思想让鲁迅勇于面对死亡。基于内心深刻感悟喷薄而发的这一根基性的思想已经不仅仅是鲁迅的思想,而是一种具有民族本土性,关乎生命个体化的中国问题的思想,更是中西文化对话过程中的重要资源依据和思想呈现,这种民族性立场和世界性立场都源自于鲁迅个体生命体悟中的本土经验和生命体验。而我们对于鲁迅的探索和认知,不仅仅是在探究个体鲁迅,也是在探究我们自身的过去、现在以及将来,一方面它让我们以俯首的方式沉入生命的最深处,用对生命的切身感受和切肤痛感去认知我们内心最真实的自我存在,另一方面它让我们仰视个体生存背后整个民族以及这个民族刻烙下的文化和历史,它们是个体生命选择之源,也是个体生命呈现之态。在这个宏大的历史与民族文化表征中,鲁迅是第一个体验者,也是第一个言说者。

赵婷[8](2020)在《思想政治教育消解价值认同危机路径探析》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后,中国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由此带来社会的急剧转型和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呈现出社会逻辑资本化、结构多元化的特征,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文化间的相互交流和融合进一步“推波助澜”,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逐渐呈现出多元、多样和多变的特点。全球化进程和改革开放一方面带来人们价值观变化的进步,另一方面又导致不同价值观念之间充满紧张、冲突甚至混乱,在价值祛魅的同时,价值相对主义和价值虚无主义成为新的价值困境。这些表现促使人们产生价值上的焦虑,人们开始思考应该用什么样的价值观念来统领全体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因此,现代社会要意识到建构和引领社会成员的意识形态的责任和使命,寻求和确立一种核心价值观,使人们在多元价值文化中确立“共同的价值观”,形成价值共同体,帮助人们在价值多元化、庸俗化的现代社会确立一种共同的信仰,消解价值相对主义和价值虚无主义危机,重构社会成员的精神家园,使人们在多元价值的喧嚣中成为一个“有信仰”的人。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是绪论。主要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消解价值认同危机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分析了国内外认同理论以及培育和建构价值认同的研究现状;阐明了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指出了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二章是价值认同的相关概述,主要阐述了认同的多学科概念以及价值认同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进一步阐明了价值认同的特征和过程。第三章论述了现代性背景下价值认同存在的危机及其表现,主要从价值私人化、价值物化、价值标准位移、价值信仰缺失四个方面进行说明。第四章论述了价值认同危机产生的原因,主要从社会、个体两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第五章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认同建构遵循的三个基本原则以及建构路径,主要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推动构建自由个性的共同体,回归生活世界,加强校园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和加强价值认同教育五个方面进行路径建构。研究的难点主要在于思想政治教育在进行价值认同建构的过程中如何落到实处,切实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建构功能。

宁乐[9](2019)在《斯蒂芬·金小说的身体叙事研究》文中指出美国当代作家斯蒂芬·金以数目众多的作品闻名于世,在世界文坛形成了广泛的影响。金是通俗小说家,国外学术界对其作品的文学价值曾有过多年的争议,但目前普遍持认可的态度。现阶段,国内外对于金的作品的研究多倾向于做内部研究,即从人物形象、故事主题、文化影响等方面展开探讨。鉴于文学作品在内容与形式上的统一性,对金的作品进行外部研究也十分必要。如以身体叙事为载体,将内、外部研究相融合,从文本结构与叙述机制同故事主旨与故事内涵之间的有机联系层面对金的小说创作进行探讨,从而发现其作品的文学价值,则有助于提供一种审视金的创作之美学价值的全新途径。身体学的兴起和发展给文学研究者提供了新的理论工具。身体叙事学不仅发掘了身体在现代叙述中的多种功能,而且阐释了身体元素对文学作品从形式到内容两个层面的重要作用。依托身体叙事理论对金的作品进行再思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研究途径。作为一种叙事元素,身体在金的小说中扮演了诸多角色。在结构上,身体是故事的基本矛盾,也是金的小说叙事的基本线索;在内容上,身体有着隐喻性质,可以起到构建故事主题和深化故事现实意义的作用。从身体学出发去考察金的作品的文学价值是另一条有效途径。在金的作品中,有关身体的象征和隐喻、对社会现实的书写、对人性的挖掘、对人与社会间关系的刻画都具备着文学的教诲作用。从审美角度看,金的作品在文艺美学和政治美学上的完美结合是其文学价值所在。金的小说的文学价值首先体现在对当代家庭的关注上。在《凯丽》中,凯丽的“身体问题”是贯穿故事的主要矛盾,凯丽的悲剧是她身体的内部力量与单亲家庭、校园暴力、宗教信仰危机等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凯丽》的教诲作用则在于用凯丽的“身体悲剧”揭露了美国社会在教育、宗教和家庭等方面存在的弊端;《惊鸟》中的女性身体是故事的核心叙事要素,引领着故事情节的发生、发展和终结。多萝丝与维拉的“身体遭遇”是20世纪中期美国女性生存状况的文学书写,她们在身心上承受的伤痛也代表着女性反抗男权制度下的不幸婚姻所付出的巨大代价,《惊鸟》的政治美学价值则在于揭示了男权社会对女性身心上的戕害;《一号书迷》以身体叙事为手段塑造了安妮“女魔鬼”的形象,安妮和保罗对“身体控制权”的矛盾也是不断推进叙事的动力。金通过保罗和安妮你死我活的斗争表达了对当代西方社会男女性别气质失衡后果的思考;《噩兆》中家庭成员的“欲望身体”是引发悲剧的主要因素,他们在情感、婚姻和财务上出现的种种危机均来自美国社会固有的问题,《噩兆》的文艺美学价值与政治美学价值统一于由身体而引发的社会问题之中;《宠物公墓》中美国中产家庭成员的“身体危机”是故事的核心矛盾,金通过普通人的离奇遭遇透视了美国社会面临的伦理道德困境。金的小说的文学价值还在于反映了冷战时期美国的政治生态和民众心理状态。《神秘火焰》中的身体叙事是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手段,故事的政治美学价值体现在金揭露了冷战时期美国政府的极端身体政治策略,批判了美国式民主的虚伪性;《死亡区域》中约翰尼的身体与自我身份之间从妥协到抗争的关系构成了故事的叙事线索,约翰尼不断追求自我价值过程中的遭遇也反映了冷战后期美国民众对选举制度的质疑、对冷战、越战、水门事件构成的政治环境所持的悲观情绪;《迷雾》中的身体叙事具有烘托主题的作用,其故事的政治美学价值在于反映冷战时期由军事试验和环境污染给美国人带来的生存危机和信仰危机。金的小说的文学价值也体现在对未来人类社会形态的担忧上。《漫漫长路》中的身体元素在建构人物和推进叙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故事的内涵在于借助人性弱点探索人的异化问题,同时抨击了“美国梦”的虚伪性;《奔跑的人》中以理查为首的民众抵抗自己身体被“物化”的过程是故事的主线,金借反乌托邦社会中身体成为“消费品”的事实批判了资本主义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揭示出现代人空虚的精神世界;《手机》中被手机控制的人类身体是对现代人被科技异化的隐喻,其中人类对工业空间的反抗则象征着现代人在后工业时代面对的生存困境。金的小说在大众文化语境中得以广泛传播有着多种因素。金不仅继承了哥特式小说与惊悚小说使用恐怖、悬疑、离奇的情节吸引读者的创作形式,而且秉承了后现代思潮下的文学创作理念,其作品以身体叙事等后现代的叙事策略突破了传统的哥特小说和惊悚小说的藩篱,产生了后现代意义上的文艺美学价值;金的作品对社会现实的隐喻、对两性平等的追求、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对人类未来的关注足以支撑起作为“严肃文学”的内涵;金的作品由教诲功能体现出的伦理价值也对人类思考如何应对自身的未来有着积极的意义。因此,金的文学创作也存在着极高的政治美学价值。总体上,金的小说在叙事形式上拥有很高的文艺美学价值,在故事内涵和教诲作用上也存在很高的政治美学价值,二者统一于以身体叙事为主要手段的后现代书写之中,形成了文学的文艺美学价值对其政治美学价值的“增值”,因而在大众文化语境中能够备受读者与批评家的青睐。

谷伟[10](2019)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公共政治的重塑 ——乔纳森·弗兰岑悲剧现实主义小说的文化政治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在当代美国文坛,乔纳森·弗兰岑是堪与唐·德里罗、E.L.多克特罗等前辈文坛巨匠相比肩的年轻一代小说家。作为悲剧现实主义文学的倡导者,弗兰岑在创作中借助人物动荡的生存体验来折射宏观社会文化危机,培植穿透虚幻表象洞悉复杂现实的认知潜能。中后期代表作《纠正》《自由》与《纯洁》引爆了读者的抢购狂潮,获得批评界的高度关注。然而,三部小说在捕捉公众集体想象的同时,也遭到一些学者的批评,认为弗兰岑政治意识的锐度在减弱。这些批评声音所固守的是后现代主义立场,默认小说的能动性在于激进的形式实验,认为复归描摹家庭生活的现实主义就是向霸权投诚。而且,多数批评局限于单一小说文本,既无法立体呈现弗兰岑的创作全貌,亦使小说值得挖掘的文化政治维度无法获得充分讨论。据此,论文聚焦《纠正》《自由》与《纯洁》三部作品,细致分析弗兰岑对当代公共政治危机不同侧面的表征,挖掘其对重振公共领域的反思,勾勒弗兰岑中后期创作的主旨脉络,揭示其强烈的文化焦虑和时代关注,全面呈现其深层的文化政治意识,展现悲剧现实主义的核心理念。论文从文化研究的跨学科视野入手,在对小说进行贴合文本语境的具体阐释中,借鉴诸多当代理论家的思想锋芒,包括弗雷德里克·詹姆逊的认知图绘理论、大卫·哈维的空间正义理论、劳伦·勃朗特的情感依恋思想、贝尔纳·斯蒂格勒的技术哲思、哈特与奈格里的诸众理论等,透过理论洞见来赋予论文更为深入的剖析视角。论文全篇共分五个部分,包括绪论、主体三章与结语。第一章(绪论)勾勒了弗兰岑的创作生涯,梳理了国内外研究现状,探究了各时期的学界评论重心,归纳了对悲剧现实主义小说文化政治维度的理解缺憾。在对悲剧现实主义进行认知图绘的基础上,绪论指出论文旨在捕捉弗兰岑文学创作的总体脉络,聚焦其对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公共政治的反思,随后概述了论文的结构框架。第二章从《纠正》对技术消费主义的批判入手,分析了晚期资本主义超空间中公共政治的衰微困境与重振策略。本章重点讨论了生物精神病学诊疗机制的物质主义逻辑,指出其摧毁了主体的内在世界,进而破坏了认知定位能力与共同体视野。《纠正》中的兰伯特夫妇及其三个子女的生命都以不同方式被吸纳到技术消费主义的霸权宰制中。弗兰岑通过再现兰伯特一家摆脱技术消费幻象的挣扎历程,指出抵抗霸权需要重拾历史意识,恢复生命存在的故事时间深度;重塑认知定位,洞悉个体动荡苦难与集体福祉保障的瓦解密切相关;重构社群意识,构筑他者关爱的“情感空间”,形塑扞卫集体福祉的至善共同体。第三章从《自由》对美国政治势力的全谱分析入手,探究了新自由主义霸权下的公共政治危机。《自由》以帕蒂与沃尔特夫妇、好友理查德、儿子乔伊等人物的爱恨离合为主轴展开叙述。小说中诸多人物受到新自由主义霸权的深刻影响:或如沃尔特等自由主义者投身“士绅化”等基于身份政治的文化抗争,却因白人精英身份,落入多重结构困境;或如理查德等文化左派诉诸朋克亚文化的对抗实践,却囿于激进颠覆的边缘立场,日益孤立大众;或如帕蒂与儿子乔伊受到右翼势力的情感操控,执着依恋物欲自由观,无视日常生活的苦难。藉由再现人物的霸权抗争,弗兰岑指出重振公共政治需要重塑认知图绘,洞悉新自由主义摧毁集体福祉的扩张逻辑,把握多元资本权力关系的聚合点;重拾历史意识,回溯美国自由共识中的非理性威胁,顺势把握自由信仰的另类策略;重整扞卫共同性的诸众联盟,摒弃无效的激进边缘立场,藉由爱来构筑共同体意识,进而统合奇异多元的诸众力量。第四章从《纯洁》对生命权力的反思入手,探究了数字资本霸权的公共政治危机。小说藉由女孩碧普找寻生父的历程,逐步揭开碧普父母与以阿桑奇为原型的网络揭秘英雄安德烈亚斯·沃夫的复杂纠葛,再现了资本主义藉由数字技术重构意识感知与精细调控人口的生命宰制。此外,小说分别从伦理与心理机制溯源,揭示出数字网络生命宰制与资本权力扩张的伴生关系,探究了数字网络对公共领域的巨大破坏力:一方面透过建构虚拟安全幻象,数字网络摧毁了个体基于他者认同的社会人格身份,消解了复杂现实和深度交流;另一方面透过操控物性持存工业体系,数字网络宰制了传承世代经验象征符码的前个体储备,破坏了“个性化”进程,在摧毁主体独一心理结构的同时,消弭了多元包容的至善共同体。通过对碧普走出虚拟安全幻象的曲折探索,弗兰岑指出重振公共政治需要重塑历史意识,洞悉技术理性架空人类的启蒙辩证法逻辑,把握数字资本瓦解国家政治架构的趋势;重构认知定位,建立认知数字资本权力的微缩模型,揭示权力运作的对立框架来悬置权力机制;重建社群意识,推动大众透过思辨来洞悉数字资本宰制生命的危机,进而直面社会现实和人际交往,敞开创造新世界的行动潜能。第五章(结语)探究了悲剧现实主义小说的能动性,指出弗兰岑意图重塑卢卡奇论及的“总体性”意识。在《纠正》《自由》与《纯洁》中,弗兰岑从多维度把脉诊断了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危机的复杂症候,在不同时期聚焦了公共政治危机的不同重心,持续调整和完善认知图绘、历史意识与社群连接的行动策略,旨在总体把握资本系统的错综现实,寻求重振公共政治的良方。

二、冷漠、道德危机及其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冷漠、道德危机及其他(论文提纲范文)

(1)网络社会背景下初中生道德冷漠现状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引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3.已有研究的述评
    (四)理论研究
        1.理论基础
        2.概念界定
二、研究方法及工具设计
    (一)研究方法
        1.文献法
        2.问卷法
        3.访谈法
    (二)研究工具
        1.问卷的发放
        2.问卷的结构
        3.问卷信度与效度检验
    (三)调查对象信息
        1.问卷的调查对象
        2.访谈对象信息
三、初中生道德发展水平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道德发展整体水平
        1.道德发展水平得分
        2.道德发展四个等级人数比例
    (二)道德发展各维度分析
        1.道德认识
        2.道德情感
        3.道德意志
        4.道德行为
    (三)道德发展水平差异分析
        1.道德发展水平年级差异
        2.性别差异
        3.道德发展水平在担任班级职务上差异
        4.道德发展水平在是否为独生子女上差异
        5.道德发展水平生源地差异
四、初中生网络使用情况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基本情况统计
        1.网龄统计
        2.每日上网时长情况统计
        3.使用网络动机情况统计
    (二)初中生道德水平与上网时长相关性分析
    (三)网络使用状况调查
        1.网络环境调查
        2.网络使用态度
        3.使用网络规范程度调查
五、初中生道德冷漠问题凸显及其原因分析
    (一)道德认知模糊
        1.道德价值观迷失
        2.道德判断不准确
    (二)道德情感匮乏
        1.道德同情心弱化
        2.道德信任感减少
    (三)道德意志缺乏
        1.自控能力差
        2.道德毅力、恒心不足
    (四)道德行为不作为
        1.道德习惯的忽视
        2.道德责任的逃避
        3.道德义务的不履行
六、网络社会发展对初中生道德水平产生影响
    (一)网络社会冲击传统道德认知
    (二)网络社会弱化情感、催生不良行为
    (三)网络社会影响道德人格同一性发展
七、改善网络社会背景下初中生道德冷漠现状的教育对策
    (一)网络素养提升策略
        1.将网络素养教育融入思想政治课程
        2.网络素养教育与现实道德教育相结合
    (二)道德教育内容改进策略
        1.道德认知教育
        2.深化情感教育
        3.道德意志教育
        4.道德行为教育
    (三)学校道德教育形式提升策略
        1.注重学科性德育渗透
        2.坚持道德理论与实践之间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附录 A 网络社会背景下初中生道德发展水平调查问卷
附录 B 初中生网络使用状况调查问卷
附录 C 访谈提纲
致谢

(2)麦克尤恩小说中的家庭伦理意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伊恩·麦克尤恩及其创作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选题依据与研究思路
第一章 个体危机中被扭曲的家庭伦理
    第一节 心理的迷失
        一、父母身份的迷失
        二、自我的封闭心理
        三、病态的个人欲望
    第二节 权力的失衡
        一、霸权心理的压制
        二、异化的性别意识
第二章 时代变动中被颠覆的家庭伦理
    第一节 现代社会中的家庭纷乱
        一、政治干预下的家庭关系
        二、社会事件对家庭结构的破坏
        三、理性危机中的家庭情感
    第二节 时代转向中的两性关系
        一、新旧婚恋观的冲突
        二、新女性的伦理选择
第三章 家庭伦理秩序的重构
    第一节 超越原生家庭
        一、构建完善的自我
        二、修正原生家庭的行为模式
    第二节 重建新时代的家庭关系
        一、建构合作式的现代婚姻
        二、以儿童福祉为核心的伦理
    第三节 恢复家庭的本质性功能
        一、确立个体家庭身份的根基
        二、应对创伤和威胁的保护网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3)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课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四、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五、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相关概念、理论工具与问卷设计
    一、核心概念解析
        (一) 政治认同的概念解析
        (二) 政治认同的构成要素
        (三) 政治认同的差异
    二、理论分析工具
        (一) 马克思关于政治认同的理论
        (二) 政治社会化理论
        (三)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理论
    三、问卷整体设计
        (一) 调查问卷整体设计
        (二) 问卷整体指标体系
第二章 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的情境与表征
    一、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环境的新变化
        (一) 互联网改变了大学生政治认知形态
        (二) 互联网提升了大学生政治权利认知
        (三) 互联网唤发了大学生政治参与热情
    二、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表征
        (一) 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思想复杂多元
        (二) 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心态芜杂多变
        (三) 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行为差异多端
第三章 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的描述性实证分析
    一、全国性问卷调查概况
        (一) 问卷抽样调查实施
        (二) 样本人口学统计
    二、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不同构成要素差异分析
        (一) 身份认同
        (二) 制度认同
        (三) 政党认同
        (四) 文化认同
        (五) 政策认同
        (六) 发展认同
        (七) 小结
    三、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不同影响因素差异分析
        (一) 权利认知差异
        (二) 利益认知差异
        (三) 政治参与差异
        (四) 政治沟通差异
        (五) 政治满意度差异
        (六) 小结
    四、不同因素对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化作用
        (一) 权利认知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作用
        (二) 利益认知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作用
        (三) 政治参与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作用
        (四) 政治沟通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作用
        (五) 政治满意度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作用
第四章 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的结构性分析
    一、不同性别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分析
        (一) 不同性别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
        (二) 不同性别大学生政治认同主要影响因素认知差异
    二、不同民族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分析
        (一) 不同民族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
        (二) 不同民族大学生政治认同主要影响因素认知差异
    三、不同政治面貌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分析
        (一) 不同政治面貌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
        (二) 不同政治面貌大学生政治认同主要影响因素认知差异
    四、不同学历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分析
        (一) 不同学历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
        (二) 不同学历大学生政治认同主要影响因素认知差异
    五、不同生源地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分析
        (一) 不同生源地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
        (二) 不同生源地大学生政治认同主要影响因素认知差异
第五章 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的问题与归因
    一、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的主要问题
        (一) 低度认知与高度认同存在悖论
        (二) 宏观认同与微观认同存在失衡
        (三) 情感热爱与行为疏离存在矛盾
        (四) 整体认同与群体认同存在差异
    二、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的主要原因
        (一) 网络空间异质思想文化加剧呈现
        (二) 社会负面政治现象离心作用明显
        (三) 市场经济影响了大学生的价值判断
        (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不够
        (五)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不足
第六章 网络时代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策略
    一、创造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优良网络环境
        (一) 加强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建设
        (二) 加强网络空间法治化建设
        (三) 加强网络空间政治文化建设
    二、夯实党和政府执政基础
        (一) 提升党和政府网上网下的执政效能
        (二) 走好新时代网络群众路线
        (三) 增强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的获得感
    三、彰显政治认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一) 以高校党的建设统领大学生政治认同培育
        (二) 以思政课程引领课程思政同向同行
        (三) 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四、精准对待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问题
        (一) 精准对待政治认同不同构成要素差异问题
        (二) 精准对待政治认同不同影响因素差异问题
        (三) 精准对待不同大学生群体政治认同差异问题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山姆·谢泼德戏剧的创伤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三、理论基础
    四、研究内容、方法及意义
第一章 创伤叙事探因
    第一节 谢泼德戏剧概述
    第二节 谢泼德戏剧创伤叙事探因
        一、父子矛盾的创伤记忆
        二、暴力滋生的创伤书写
        三、创伤时代的使命担当
        四、创伤主题的戏剧传承
    小结
第二章 创伤叙事的主题维度
    第一节 家庭创伤
        一、伦理关系异化下的亲情创伤
        二、家庭男权暴力下的女性创伤
        三、孤独漂泊旅途中的失家创伤
    第二节 历史创伤
        一、西进史上的血腥:印第安土着之挣扎
        二、工业化中的驱逐:西部农场主之失家
        三、现代化下的变异:生态环境之危机
        四、美国身份的困境:移民寻梦之梦碎
    第三节 文化创伤
        一、战争创伤与英雄主义的悖论
        二、创伤悼歌与政治批判的交响
    小结
第三章 创伤人物及其叙事功能
    第一节 创伤人物的家庭群像
        一、沉沦堕落的父亲
        二、疏离冷漠的母亲
        三、暴力怨愤的儿子
    第二节 创伤人物的幽灵群像
        一、驱之不散的《神圣幽灵》:创伤记忆的赋形
        二、为情所困的《情痴》:创伤过往的附魅
        三、《已故的亨利·摩斯》的复活:创伤他者的复归
        四、《献给康斯薇拉的眼睛》:创伤幽灵的徘徊
        五、《震惊》的战争创伤:死亡之地的幽灵
    第三节 创伤人物的叙事功能
        一、家庭人物的角色功能
        二、幽灵人物的身份功能
    小结
第四章 创伤叙事的文本特征
    第一节 创伤叙事的互文性特征
        一、《献给康斯薇拉的眼睛》的互文改写
        二、《已故的亨利·摩斯》:创伤叙事的互文性
    第二节 创伤叙事的元戏剧特征
        一、理性和反思:自我指称
        二、埋葬与重生:戏中典仪
        三、批判与探求:关涉现实
    第三节 创伤文本的语言特征
        一、意绪言说外化创伤
        二、幻想文本凸显焦虑
    小结
第五章 创伤叙事的舞台艺术
    第一节 外化创伤的舞台意象
        一、《饥饿阶级的诅咒》的羔羊:献祭之挽歌
        二、《被埋葬的孩子》的玉米:乱伦之暗恐
        三、《地狱之神》的盆栽植物:焦虑之投射
        四、《饥饿阶级的诅咒》的门:被破坏的家园
        五、《被埋葬的孩子》的门廊:被遮蔽的通道
    第二节 渲染创伤的声光效果
        一、变异与警示:《地狱之神》的声光交错
        二、囚禁与逃离:《情痴》的声声撞击
        三、压抑与复现:《被埋葬的孩子》的蓝色雨帘
    第三节 隐喻创伤的舞台场景
        一、《地狱之神》的阈限空间与身份危机
        二、《徒劳》的荒原场景与精神救赎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谢泼德戏剧作品资料年表
附录 B 谢泼德戏剧剧照选集
附录 C 国内研究成果相关统计表
附录 D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5)我国学校德育变革的社会道德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论
    (一)选题缘由
        1.学校德育变革是促进社会道德发展的重要路径
        2.社会道德状况是制约学校德育变革的重要因素
        3.社会道德之于学校德育变革影响的研究相对匮乏
    (二)选题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三)核心概念界定
        1.德育变革
        2.社会道德
    (四)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1.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2.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1.研究重点
        2.研究难点
        3.创新之处
    (六)研究方法
        1.文献法
        2.案例分析法
        3.访谈法
一、当前我国社会道德发展的整体图景
    (一)评价我国社会道德发展整体图景的方法论依据
        1.价值观立场
        2.认识方法论
    (二)当前我国社会道德发展的现状
        1.我国社会道德发展的主流:优良社会道德的发展与进步
        2.我国社会道德发展的支流:不良社会道德的存在与蔓延
二、社会道德是制约学校德育变革的重要因素
    (一)道德启蒙是社会教育的核心功能
    (二)社会教育是儿童道德发展的重要场域
    (三)社会道德是制约学校德育变革的基础变量
三、我国社会道德发展之于学校德育变革影响的分析
    (一)社会道德对学校德育目标变革的影响
    (二)社会道德对学校德育课程变革的影响
        1.社会道德对学校德育学科课程的影响
        2.社会道德对学校德育活动课程的影响
        3.社会道德对学校德育隐性课程的影响
    (三)社会道德对学校德育主体变革的影响
        1.社会道德对教师的影响
        2.社会道德对学生的影响
    (四)社会道德对学校德育评价变革的影响
    (五)社会道德对学校德育方法变革的影响
四、社会道德影响学校德育变革的原因分析
    (一)学校与社会合作育人作用尚未彰显
        1.学校与家庭、社会合作目的的功利化
        2.学校与家庭、社会合作对象的边缘化
        3.学校与家庭、社会沟通合作的形式化
    (二)学校道德教育对社会道德资源的忽视
        1.学校对社会道德育人作用的忽视
        2.学校对优良社会道德资源的挖掘不充分
        3.学校缺乏对不良社会道德的抵御机制
    (三)教师对学生树立正确社会道德观念的引导不力
        1.教师自身道德素质需要提高
        2.教师的德育方法单一乏力
        3.教师德育评价方式保守落后
    (四)家庭对儿童社会道德教育的失位
        1.家长的道德素养尚待提升
        2.家长的教育观念有待改善
        3.家庭德育的内容尚需拓展
        4.家长的角色定位尚需明晰
        5.家长的教育方式仍需完善
五、学校德育变革获取社会道德支持的有效路径
    (一)社会应彰显与学校合作育人的良好氛围
        1.明晰学校与家庭、社会合作的目的
        2.正确处理社会德育与学校德育的关系
        3.提高学校与家庭、社会沟通的实效性
    (二)学校应主动挖掘社会道德资源
        1.学校要重视社会道德的育人作用
        2.深入挖掘优良社会道德资源,丰富德育内容
        3.引导学生自觉抵制不良社会道德的影响
    (三)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社会道德观念的引导
        1.提升道德素养,发挥示范作用
        2.更新德育方法,加深道德理解
        3.优化教育评价,丰富道德体验
    (四)家长应营造良好的家庭道德氛围
        1.提升自身道德素质,发挥榜样作用
        2.加强自我教育,树立正确教育观念
        3.明晰社会道德影响,准确定位教育角色
        4.采用多元教育方法,增强教育实效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6)伊恩·麦克尤恩小说的科技诗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作者生平和创作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的重点与意义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麦克尤恩小说中的科技与社会
    第一节 麦克尤恩小说中的科技与自然
        一、对立的存在与相互的侵袭
        二、可能的融合与良性的互动
    第二节 麦克尤恩小说中科技与人类社会
        一、个体存在的异化:自我的陌生化
        二、家庭关系的异化:亲人的疏离
        三、整体社会的异化:群体的麻木
    第三节 麦克尤恩小说中科技的能动意义
        一、经由科技“他者”的人性回归
        二、创造与创新:科技与社会的同构
        三、科技的“双重异化”功能
第二章 麦克尤恩小说中科技反传统与科技新权威
    第一节 科技反传统:“异化”的价值
        一、个体科技认知转变与“范式转变”
        二、科技产物的“人化”和人的“物化”
    第二节 科技新权威:“异化”的悖论
        一、暴力与战争下的凶杀
        二、边缘与孤独下的怪癖
        三、背叛与异化下的情爱
        四、科技新权威下的个人权力
    第三节 科技新面向:“异化”的变奏
        一、科技异化下虚幻自我镜像的形成
        二、传统对虚幻镜像的破裂
第三章 科技叙事:麦克尤恩小说的新视角与新方法
    第一节 科技进步下的元叙事
        一、宏大叙事危机
        二、元叙事
    第二节 科技的空间叙事
        一、科技下的“空间压缩”
        二、“异质空间”中科技的权力
    第三节 科技的不可靠叙述
        一、科技异化下非正常人物的不可靠叙述
        二、科学理论的不可靠叙述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伊恩·麦克尤恩小说的创作年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7)鲁迅早期“个”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现状分析
    第三节 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主要研究内容
        一、研究对象与主要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个”的界定
    第一节 “个”的概念所指与界定
        一、“个人”与“个人主义”
        二、“个人”与“自我”
        三、“个”与“个人”
    第二节 晚清至五四现代个人观念的发展与衍变
        一、“个”淹没于“群”
        二、“人”过渡到“个人”
        三、“个人”分离于“人”
    第三节 “个”在鲁迅思想中的位置
        一、“个体”的精神内涵与“主观”意力之独立
        二、作为个体的人生历程和自我认同过程
第二章 “个”思想形成的时代语境
    第一节 鲁迅早期“个”思想的内在逻辑
        一、“以己为中枢”
        二、“个人”与“众数”的对立
    第二节 “个”与“群”:早期鲁迅与晚清思想的若干关联
        一、严复的“群己之辩”与梁启超的“新民之说”
        二、章太炎的“依自不依他”与鲁迅“个”思想的生成与发展
    第三节 “自我”与“个人”:异域语境与早期“个”思想的形成
        一、西方思想资源中鲁迅“个”的思想:以尼采、施蒂纳为中心
        二、鲁迅“个”思想的生成:基于中西语境的选择与接受
第三章 早期五篇文言论文中“个”思想的梳理
    第一节 “超乎群动”的“人类之能”
    第二节 “科学”与“神思”、“思理”与“圣觉”
    第三节 “灵明”与“精神”、“主观”与“意力”
    第四节 “心声”“新声”“诗力”“诚”
    第五节 “内曜”“心声”
第四章 “个”思想的发现与衍变
    第一节 “个的自觉”
        一、主体之“无”与“罪的自觉”
        二、“个的自觉”:启蒙思想的确证
    第二节 “个人的发现”与五四时期鲁迅“个”思想的衍变
        一、五四之“公同信仰”与鲁迅之“个”
        二、“个”之质疑与重塑:“呐喊”与“绝望”、“彷徨”与“心声”
    第三节 “个”之重新觉醒与生命的筹划
        一、《野草》:生命的追问
        二、“个”思想与鲁迅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独立发表的论文
致谢

(8)思想政治教育消解价值认同危机路径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价值认同的相关概述
    2.1 价值认同的基本内涵
        2.1.1 认同
        2.1.2 价值认同
    2.2 价值认同的理论基础
        2.2.1 马克思主义价值学说
        2.2.2 西方认同理论
        2.2.3 价值澄清理论
    2.3 价值认同的过程
        2.3.1 认知认同
        2.3.2 情感认同
        2.3.3 行为认同
    2.4 价值认同的特征
        2.4.1 异质性
        2.4.2 自主性
        2.4.3 过程性
        2.4.4 流动性
第3章 价值认同危机的表现
    3.1 价值私人化
        3.1.1 原子主义封闭自足的自我观
        3.1.2 功利主义、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的价值取向
    3.2 价值物化
        3.2.1 拜金主义、实用主义的价值取向
        3.2.2 人文关怀缺失
    3.3 价值标准位移
        3.3.1 使用价值向符号性价值的转变
        3.3.2 价值理性向工具理性的转变
    3.4 价值信仰缺失
        3.4.1 价值多元化
        3.4.2 价值庸俗化
        3.4.3 价值怀疑
第4章 价值认同危机产生的原因
    4.1 价值认同危机产生的社会原因
        4.1.1 社会逻辑资本化、结构多元化
        4.1.2 公共文化空间的缺失
        4.1.3 文化变迁引发价值冲突
    4.2 价值认同危机产生的个体原因
        4.2.1 主体性的过度张扬
        4.2.2 心理失衡
        4.2.3 知行脱节
第5章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认同建构路径探析
    5.1 建构价值认同的基本原则
        5.1.1 坚持主导性和多样性相结合
        5.1.2 坚持自主性和引导性相结合
        5.1.3 坚持理论学习和生活实践相结合
    5.2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认同建构路径
        5.2.1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5.2.2 推动构建自由个性的共同体
        5.2.3 回归生活世界
        5.2.4 加强价值认同教育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9)斯蒂芬·金小说的身体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斯蒂芬·金的创作背景与历程
        二、斯蒂芬·金小说的文学和文化影响力
    第二节 国外斯蒂芬·金研究述评
        一、早期研究
        二、中期研究
        三、近期研究
    第三节 国内斯蒂芬·金研究述评
        一、人物形象研究的嬗变
        二、对哥特风格的继承与创新研究
        三、作品主题研究的现状
    第四节 相关批评理论研究概述
        一、身体学的兴起
        二、身体学的发展
        三、身体叙事学的滥觞
    第五节 选题研究的学术价值、核心问题、创新点与研究方法
        一、选题的学术价值
        二、选题研究的核心问题
        三、创新点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身体压抑的现实书写
    第一节 《凯丽》对身体压抑与反抗的文学反思
        一、现代社会中压抑的身体
        二、畸形家庭中压抑的身体
        三、多重压抑下反抗的身体
    第二节 《惊鸟》对女性身体压抑缘由的思考
        一、不幸婚姻中压抑的身体
        二、逃离婚姻解脱的身体
        三、反制男权的女性叙事者
第二章 关于身体反叛的社会批判
    第一节 《神秘火焰》中对身体政治规训的反叛
        一、强权政治对身体的规训
        二、身体对极端规训的反叛
    第二节 《一号书迷》中身体“去势”与反叛的隐喻
        一、去势的身体与男性恐惧之源
        二、女性身体对权威的反叛
    第三节 《死亡区域》中身体状态对身份的影响
        一、身体对身份的反叛
        二、身份向身体的妥协
第三章 可然世界中绝望的身体形态
    第一节 《迷雾》:末日世界与被禁锢的身体
        一、身体被幽禁的末日景观
        二、末日世界中身体的抗争
    第二节 《漫漫长路》:独裁统治与被规训的身体
        一、独裁政府的身体政治
        二、畸形社会中冷漠的身体
    第三节 《奔跑的人》:反乌托邦中被消费的身体
        一、作为消费品的身体
        二、反抗暴政的身体叙事
第四章 社会危机中身体的尴尬境地
    第一节 《噩兆》:家庭危机中的身体境遇
        一、伦理危机中的身体现状
        二、家庭财务危机中的身体遭遇
    第二节 《宠物公墓》:身体危机下的家庭困境
        一、身体危机下失控的家庭秩序
        二、社会道德困境中的身体危机
    第三节 《手机》:后工业危机中身体的未来
        一、身体被科技异化的现实形态
        二、身体与工业空间的斗争
第五章 斯蒂芬·金对后现代主义文学的贡献
    第一节 斯蒂芬·金对传统文学的继承与创新
        一、后现代语境下金的作品之形式美学
        二、斯蒂芬·金小说的政治美学价值
    第二节 大众文化语境中金通俗小说的伦理教化意义
        一、大众文化语境中斯蒂芬·金小说的伦理诉求
        二、大众文化语境中斯蒂芬·金小说的伦理价值
    第三节 通俗小说对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积极意义
        一、斯蒂芬·金小说中的“后人类”与人类身体
        二、斯蒂芬·金的通俗小说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读博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成果
后记

(10)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公共政治的重塑 ——乔纳森·弗兰岑悲剧现实主义小说的文化政治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创作生涯与作品简介
    1.2 国内外弗兰岑研究综述
    1.3 弗兰岑的悲剧现实主义文学观
    1.4 研究思路
    1.5 结构框架
第二章 《纠正》:技术消费主义霸权的救赎
    2.1 深度模式消亡与认知定位困境
        2.1.1 生物精神病学的物质主义逻辑
        2.1.2 心理时间的外在空间化:精神分裂感
        2.1.3 生物精神病学诊疗的技术消费资本逻辑
        2.1.4 晚期资本主义超空间的认知困境
    2.2 主体死亡与共同体意识崩解
        2.2.1 主体之死的原因:心灵维度的抹杀
        2.2.2 临床抑郁症的羞耻感机制溯源
        2.2.3 技术消费主义的霸权宰制
    2.3 对技术消费主义霸权的抵抗
        2.3.1 恢复生命存在的故事时间
        2.3.2 重塑认知图绘
        2.3.3 铸就共同体的“情感空间”
    2.4 小结
第三章 《自由》:左翼自由派公共政治的重塑
    3.1 自由主义共识的溃败
        3.1.1 自由主义与身份政治的联盟历程
        3.1.2 士绅化进程:自由派多元文化抗争的伦理与现实冲突
        3.1.3 边缘与底层的夹击:自由派多元文化抗争的龃龉困境
    3.2 文化左派边缘抵抗策略的溃败
        3.2.1 颠覆性与真实性的文化实践
        3.2.2 颠覆性与真实性的内爆崩解
        3.2.3 后现代主义文化左派的现实危机
    3.3 右翼新自由主义社会霸权的宰制
        3.3.1 情感结构与自由观的文化变迁
        3.3.2 新自由主义对个人主义的吸纳
        3.3.3 新自由主义对消极自由观的吸纳
        3.3.4 情感依恋:情感结构宰制的深层运作
    3.4 左翼自由派的公共政治重塑
        3.4.1 形塑多元资本权力的伦理认知图绘
        3.4.2 重构自由共识的历史维度
        3.4.3 激活扞卫共同性的诸众联盟
    3.5 小结
第四章 《纯洁》:数字时代生命权力的抵抗
    4.1 数字时代生命权力的新趋势
        4.1.1 生命权力在身体规训界面的拓张
        4.1.2 生命权力在群体调节界面的拓张
    4.2 公共领域衰微的溯源
        4.2.1 公共领域衰微的外在伦理溯源
        4.2.2 公共领域衰微的深层心理机制
    4.3 数字网络霸权的救赎
        4.3.1 开启对数字网络技术的历时反思
        4.3.2 建构对数字资本权力的认知模型
        4.3.3 再创爱的平等共同体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语
    5.1 “总体性”意识的重构
    5.2 文化政治策略的能动探索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四、冷漠、道德危机及其他(论文参考文献)

  • [1]网络社会背景下初中生道德冷漠现状调查分析[D]. 邸春娇.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2]麦克尤恩小说中的家庭伦理意识研究[D]. 叶力榕. 江南大学, 2020(12)
  • [3]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研究[D]. 左殿升. 山东大学, 2020(10)
  • [4]山姆·谢泼德戏剧的创伤叙事研究[D]. 孔瑞.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5]我国学校德育变革的社会道德基础研究[D]. 高红.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6]伊恩·麦克尤恩小说的科技诗学研究[D]. 欧阳子欣. 广西大学, 2020(07)
  • [7]鲁迅早期“个”思想研究[D]. 常琳.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8]思想政治教育消解价值认同危机路径探析[D]. 赵婷. 吉林大学, 2020(08)
  • [9]斯蒂芬·金小说的身体叙事研究[D]. 宁乐. 吉林大学, 2019(02)
  • [10]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公共政治的重塑 ——乔纳森·弗兰岑悲剧现实主义小说的文化政治策略研究[D]. 谷伟.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冷漠,道德危机等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