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州市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及规律分析

彭州市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及规律分析

一、彭州市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及规律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加安[1](2021)在《“5.12”极重灾区生态环境质量恢复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生态环境质量的优劣程度,反映了生态环境对人类生存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是区域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评价指标。人类活动和大型自然灾害,都会对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产生巨大的影响。2008年5月12日,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0级地震,此次地震严重破坏地区的面积超过10万平方千米,其中,极重灾区共10个县(市、区),较重灾区共41个县(市),一般灾区共186个县(市)。地震不仅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重大的经济损失,还导致了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受损等一系列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使得区域内生态系统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极重灾区所在的10个县(市、区)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承担着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维持生物多样性等多种重要的生态功能。因此,对极重灾区生态环境质量的受损状况和恢复程度进行分析,对于把握极重灾区生态环境质量的动态变化,促进其生态环境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5.12”地震极重灾区的10个县、市、区:青川县、平武县、茂县、北川羌族自治县、安县(今安州区)、绵竹市、汶川县、什邡市、都江堰市、彭州市为研究区域,基于MODIS数据产品,选取陆地表面温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LST)、总初级生产力(Gross Primary Productivity,GPP)、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植被覆盖度(Fractional Vegetation Cover,FVC)以及地面湿度(Wet)5项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科学确定指标权重,以综合评价研究区地震前(2007年)、地震时(2008年)、地震后(2019年)的生态环境质量,分析“5.12”地震对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的破坏程度,以及评价地震后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的恢复水平;并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分析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恢复的影响因素,以期科学把握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的动态变化,对长江上游生态保护屏障“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战略”的顺利实施提供理论上研究思路和数据上的支撑。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地震对于研究区的生态环境质量造成了巨大破坏,灾后其生态环境质量在缓慢地恢复。灾前—灾中时段,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被破坏的比例高达78.46%,大部分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呈现轻微破坏的状态,其比例为65.04%;灾中—灾后时段,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改善部分的比例共为54.26%,改善类型以略微改善为主,其比例为44.50%;灾前与灾后对比来看,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以恢复中等型为主,恢复良好型和恢复较差型所占比例相对较小,恢复中等型所占比例为48.34%,恢复良好型和恢复较差型所占比例分别为27.46%、24.2%。(2)研究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上尚未恢复至震前水平,但各县的恢复情况存在差异。研究区三个年份的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平均值分别为0.66、0.57、0.59,经历了先下降后上升的过程,但研究末期低于研究初期。且从生态环境质量等级来看,研究末期的中等、良等占比小于研究初期,2007年,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中等、良等所占比例为72.28%;2019年,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中等、良等所占比例为69.86%,不及研究初期。平武县、青川县属于恢复良好区,安州区、茂县、绵竹市、北川县属于恢复中等区,彭州市、都江堰市、什邡市、汶川县属于恢复较差区。(3)研究区的生态恢复受到政策规划和自然、社会经济因素的综合影响,但政策规划是主要的影响因素,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的解释力相对较小。生态修复专项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等政策、规划是研究区生态恢复的主要保障。各影响因素对研究区整体的生态恢复解释力大小排序为海拔>地形起伏度>坡度>坡向>降水>气温>蒸散发;就不同恢复类型而言,各影响因素对恢复良好型区域的解释力大小排序依次为:海拔>降水>距城镇距离>距公路距离>蒸散发>地形起伏度>坡度>人口密度>坡向>气温>GDP>土地利用程度,各影响因素对恢复中等型区域的解释力大小排序依次为:海拔>地形起伏度>人口密度>降水>距城镇距离>GDP>土地利用程度>坡度>气温>蒸散发>坡向>距公路距离,各影响因素对恢复较差型区域的解释力大小排序依次为:海拔>气温>距城镇距离>距公路距离>降水>土地利用程度>蒸散发>地形起伏度>GDP>人口密度>坡度>坡向。(4)从研究区整体和不同恢复区层面出发,应采取不同的生态恢复策略。从研究区整体层面来看,极重灾区各行政区的生态恢复工作应提升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管护能力;增强部门间的协作能力,提高生态恢复的工作效率;提高生态安全意识,执行严格的生态保护政策。从不同恢复区层面来看,恢复良好区的平武县和青川县应明确恢复中等和较差集中分布区,根据地形特征采取自然与人工相结合的恢复方式;恢复中等区中重点开发区的安州区、绵竹市应严控城市的允许建设区范围,人工恢复植被,限制开发区中的茂县、北川县要自然恢复为主,辅以适当的人工干预;恢复较差区中重点开发区的都江堰市、彭州市、什邡市应以人工栽培绿化植被为主,严格控制城市化建设对生态的破坏,限制开发区中的汶川县应自然恢复为主,限制人为活动对生态的干扰。

王珺颖[2](2020)在《基于POI的农家乐空间分布特征及其驱动因子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要求回归田园、亲近自然的愿望愈加强烈,对乡村旅游的需求也随之不断增加。近年来,乡村旅游产业在大量市场需求的驱动下不断发展壮大,国家对乡村旅游的重视程度也逐步提高——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和《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一2022年)》中明确了对乡村旅游的支持和未来的发展目标。然而农家乐空间分布现状不清、缺乏空间规划、节约集约用地效果不佳等问题阻碍了农家乐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在产业发展和现实问题的矛盾冲突中,学界也对乡村旅游有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当前学者们对农家乐为代表的乡村旅游空间分布和驱动因子的相关研究,还缺乏大样本和多角度的系统分析。鉴于此,本文围绕“如何从空间分布层面优化成都市农家乐旅游”这一核心问题,遵循“分析提出问题——明确农家乐旅游发展优势与阻碍——摸清农家乐空间分布现状——弄清空间分布驱动因子——提出农家乐旅游优化建议”的研究思路。以农家乐发源地成都市20个区县为研究区域,利用收集调查的自然、经济、社会数据,充分梳理成都市农家乐旅游发展的优势和阻碍。后基于百度地图和高德地图开发者平台中抓取的农家乐POI数据,以Arcgis10.4为操作平台,借助最近邻指数、核密度估计、Getis-Ord Gi*热点分析和缓冲区分析等地理计量分析方法,分别从水平和垂直空间角度对成都市农家乐的空间分布特征规律进行系统的研究。在明确空间分布特征的基础上,利用地理探测器中的分异和因子探测和交互作用探测两个模型工具,对成都市农家乐空间分布形成的驱动因子进行了分析。最后,结合成都市农家乐的空间分布特征与其形成的驱动因子,充分考虑农家乐旅游发展的优势和阻碍,从规划管理者和个体经营者两个层面提出农家乐发展的相关建议。研究表明:(1)成都市农家乐旅游发展优势突出,产业逐步壮大,但还存在空间分布现状不清等问题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成都市农家乐当前已有相当好的基础,战旗村、农科村等已成为农家乐发展的典范;其发展的优势在于——成都市有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作基垫,优质的社会经济基础和良好的交通条件为农家乐旅游发展提供了市场保障,并且从国家到成都市都对包括农家乐在内的乡村旅游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成都市农家乐旅游发展也遇到一些阻碍,包括空间分布现状不清、空间驱动因子不明确和缺乏整体性的空间规划。明确优势和阻碍,为后续研究指明方向,便于提出更好发挥优势、减小阻碍的优化建议。(2)成都市农家乐空间分布聚集特征明显,主要集中于都江堰市、彭州市和双流区等区域范围内。在水平空间上,发现成都市农家乐主要分布于都江堰、彭州、龙泉驿等郊县(县级市),占到总数的61.3%,且区县之间分布有明显不均衡,其中都江堰数量最多,占到总数的19.28%;最近邻指数计算值为0.40,全域范围内农家乐呈聚集分布态势,且在多距离空间尺度下无特征空间尺度;Moran’s I指数计算值为1.0284,说明农家乐有显着的空间聚集自相关性,聚集特征明显;从分布密度来看,成都市农家乐在西北山脉集中连片分布,中部平原地区分布密度适中,东部丘陵地区零散分布;农家乐分布热点地区主要集中在西部,中部区域主要为次冷点区和冷点区;在与相关地理要素的位置关系上,成都市农家乐主要分布在离城市中心65km的范围内,占到总数的81.21%;同时在A级景区10km范围内集中分布,占到农家乐总数的92.88%,且倾向于分布在高等级或自然景区周边。在垂直空间上,海拔400900m为成都市农家乐的主要分布范围,该海拔范围内农家乐数量占到总数的80.37%;岷山山脉和龙泉山脉上有较高密度分布,成都市农家乐有明显上山趋势。(3)A级景区为成都市农家乐空间分布主导驱动因子,各驱动因子在两两交互作用下驱动作用均增强。结合实际与现有研究确定的15个驱动因子,在单因子驱动作用下,区域内A级景区数量和等级与农家乐分布间驱动关系探测q值为0.7766,在15个具体驱动因子中占主导地位,其次为地区平均海拔,其q值为0.1249;双因子交互驱动作用下,所有驱动因子两两间交互作用类型均为增强,A级景区与乡村旅游特色活动交互作用最强,其交互q值为0.8984;区域内的平均海拔、空气优良天数和森林覆盖率等因子在交互作用下对A级景区这一主导因子的驱动力也有较大的促进作用。综合探测结果,识别出成都市农家乐分布的核心驱动力来自于优质的旅游资源和良好的自然条件。(4)综合成都市农家乐旅游发展的优势与阻碍、空间分布特征与空间分布形成的驱动因子,分别从规划管理者和个体经营者两个层面提出了共7点优化建议。规划管理者应当:(1)以A级景区为依托,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引导符合条件的农户进入行业;(2)遵循空间分布特征规律,合理进行统筹规划布局,实现农家乐旅游科学发展;(3)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地区吸引力,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4)注重产业聚集,实现规模经济,但同时避免过度集中,实现良性发展。个体经营者应当:(1)响应政策要求,了解市场规律,避免盲目投资;(2)结合不同景区特色,推陈出新,实现差异化经营;(3)协调人地关系,严格保护耕地林地等自然资源,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

洪艳[3](2020)在《龙门山地区NDVI时空演变及驱动力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植被是生态环境的“显示器”,研究植被变化趋势和驱动力有利于反应生态环境状况。通过监测植被变化、分布以及驱动力,能够洞察植被与气候、社会经济、地形以及其他因子之间的关系。研究龙门山地区植被分区和地貌格局下NDVI时空演变及驱动力分析,能为山地生态系统修复提供参考。本文先利用变化趋势分析法分析了研究区2002-2019年MYD13Q1-NDVI逐月、逐季、逐年在不同植被类型和地貌类型上的NDVI变化时空特征,基于生长季NDVI变化趋势利用相关性分析法讨论与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利用随机森林回归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别分析气候因子、地形因子、社会经济等四类共12个因子与NDVI的关系,并结合两种模型结果综合分析龙门山地区NDVI主要驱动力,得到以下结论:(1)龙门山地区NDVI月均值随时间变化波动,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为正态分布曲线形式。NDVI季均值表现为:生长季>夏季>秋季>春季,不同年份NDVI月均值变化相似,但局部地区有明显差异。龙门山地区年均和季均NDVI随高程增加呈现不断降低的趋势。(2)不同季节NDVI年际变化均表现为显着改善趋势。春季显着改善和极显着改善所占比例较大,研究区绝大部分区域NDVI处于上升水平,夏季显着改善占比相对春季较少,极显着退化区域分布较为聚集,秋季显着性分级呈现东西分异,植被改善分布在研究区的东南地区,植被退化主要集中在研究区的西北部,生长季的显着变化与夏季相似。(3)地貌类型对植被变化显示出较为显着的分异作用,不同植被类型的显着性也不同。浅切割低山上植被改善面积比最高,其次为浅切割中山和深切割中山,中切割中山上植被退化占比较多,其次为中切割低山及极高山;高山植被极显着改善面积比最高,其次为草丛和阔叶林,草丛极显着退化所占面积比最高,其次为高山植被、灌丛。(4)通过对龙门山地区18年生长季NDVI值、年降水和年均气温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龙门山地区由降水驱动占总面积的1.11%,气温驱动型所占面积比为6.77%,降水气温共同驱动区域占5.19%。(5)利用随机森林回归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NDVI与12个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后得出:(1)随机森林回归模型结果表明,自然因子影响总和在空间上整体呈现出东西向分异格局,人为因子整体呈现出东西分异格局,人为自然因素比率值呈现出东西分异格局。其中,土地利用类型对NDVI影响最大,其次是DEM、年均气温、土壤类型、年降水、地质灾害核密度、道路欧氏距离、坡度、夜间灯光变率、水系欧氏距离、坡向以及坡位。(2)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结果表明,自然因子影响总和整体呈现出东西向分异格局,人为因子高值集中在研究区西南部,人为自然因子比率值呈现出中高,西北和东南低。其中,对NDVI变化影响最大是地质灾害核密度,其后依次是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类型、年均气温、年降水、DEM、夜间灯光变率、道路欧氏距离、水系欧氏距离、坡度、坡向以及坡位。(6)结合地理加权回归模型与随机森林回归模型的结果,得出不同地貌、植被类型上影响因子差异较大。深切割高山、中切割高山、浅切割高山以及极高山区域,相较于其他地貌类型受到的影响较少;草丛、高山植被以及草甸相较于其他植被类型受到的影响较少。NDVI变化是并不单纯由一种因子影响的,而是在各种驱动因子共同作用下的结果。

李鹏[4](2020)在《地质灾害易发区生态地质环境安全时空演化研究 ——以汶川地震重灾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地震特别是强震及其次生地质灾害,造成地震后短期内的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同时改变区域的地表景观格局,留下大量的危险隐患,改变近地表系统的内在过程或特性,在很长时间内持续影响区域承载力和恢复力,改变区域生态地质环境安全状况。选取汶川地震重灾的十个县市为研究区,从生态地质环境安全演化视角出发,结合文献查阅、野外采样、遥感反演等数据挖掘手段,开展生态地质调查;运用GIS分析监测区域生态环境、人类活动以及地质灾害时空分布;构建地质灾害易发区生态地质环境安全时空变化评价指标体系,评价不同时段生态地质环境安全状态,分析地质灾害易发区生态地质环境安全演化机制和发展趋势;探索生态地质环境恢复途径和治理方法,探讨生态地质环境安全的保护模式。推进我国生态地质环境研究,完善生态地质学理论体系,为地质灾害易发区防灾、减灾提供依据。论文主要创新成果如下:(1)从人口、经济和土地利用三个方面出发对研究区人类活动子系统时空变化进行了全面评估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社会经济受地质灾害影响明显,随着人类扰动的逐步加深,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变化明显,生态地质环境安全时刻发生着变化。研究区人口分布不均匀,人口密度差距较大,受汶川地震影响各县市2008年人均GDP均有明显下滑。2000—2015年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明显,不同地类间互有转移,其中建设用地和裸地变化最为显着。2000年和2005年研究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分布较好,2010年开始景观格局破碎度、分离度增加,连通性降低,2015年景观格局分布最差,生态地质环境安全遭受严重的挑战。(2)地质灾害应急排查结果显示研究区灾后地质灾害隐患点2981处,整体上地震诱发的次生地质灾害沿龙门山断裂带和河流水系呈带状、线状分布。根据地质灾害隐患点信息量分析可知随着远离发震断层,地质灾害的敏感性逐渐降低;高程800~1800m范围和坡度8°~24°的区域对地质灾害最为敏感。基于信息量模型评价研究区地质环境稳定性,结果显示地质环境稳定性低是研究区地质环境的突出特征,地质环境低稳定性区和较低稳定性区域占研究区总面积的65.15%;地质环境稳定性空间分布沿映秀-北川断裂呈中间高两边低、南部高北部低的空间格局。(3)基于多源遥感影像数据和气象统计数据,在定量遥感方法指导下对研究区生态环境子系统关键参数进行了反演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植被覆盖度空间分异明显,2000-2017年逐年植被覆盖度均值整体呈下降趋势,下降趋势不明显约0.17%/a,研究时段内植被覆盖退化区域略高于改善区域,研究区植被覆盖度变化总体上与降雨的关系最为密切。2000-2017年间研究区降雨量大于蒸散量,可以很好地涵养水源,水源涵养量水平持续增强;东南低海拔平原地区土壤保持能力相对较差且变化不明显,研究区东南山地土壤侵蚀能力较强,变化相对明显;固碳释氧量整体呈现大幅波动增加的趋势,但线性趋势不明显,平均固碳释氧量水平较高;生物多样性指数南高北低,东南地区多年表现出较高的生物多样性维持水平,西部地区生物多样性维持指数多年普遍偏低。(4)在生态地质环境调查和动态监测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区社会经济、地质环境、生态环境数据,选择人口密度、水源涵养、土壤保持、地表起伏等28个重要生态地质安全指标,结合DPSIR概念模型构建了地质灾害易发区生态地质环境安全评价体系。综合主观赋权法(AHP层次分析)和客观赋权法(熵值法)对生态地质安全各项指标进行赋权,对研究区不同时段生态地质环境安全状况进行定量评价。(5)生态地质环境安全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整体生态地质环境安全指数偏低,生态地质环境安全指数低值区偏多;生态地质环境安全指数分布具有明显的正空间自相关性,生态地质环境安全指数低值区在研究区北部聚集明显,高值区主要聚集在西部高海拔山地和东部平原,以及研究区中部自然保护区。生态地质环境安全时空变化研究结果表明2000年至2015年研究区生态地质环境安全指数有所下降,近五年下滑明显,生态地质环境安全降低的区域主导着整个研究区的生态地质环境安全发展方向;县域生态地质环境安全指数最高的是汶川县,生态地质环境安全指数最低的为青川县,自研究时段开始县域生态地质环境安全指数逐年下降,生态地质风险极高。综上所述,本研究从生态地质环境安全视角出发,分析了地质灾害约束下的“人—地—生”复杂系统时空变化特征,构建了一套生态地质环境基础数据调查—动态信息监测与反演—安全状态评价—时空变化分析的技术方法,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地质灾害易发区生态地质环境安全评价模型,为生态地质调查、遥感信息反演、动态监测与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为地质灾害易发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提供了理论基础,对于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赵晓全[5](2020)在《基于“规模-密度-形态”的城市韧性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探测 ——以成德绵经济发展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城市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场所,深入研究城市韧性问题对推动城市绿色、可持续发展,促进城市人口、经济、生态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1世纪以来,我国城市化步伐持续推进,与此同时,交通拥堵、雾霾污染、全球变暖、水资源短缺以及城市内部二元结构等问题凸显,自然灾害、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使城市迫切需要做出改变,促进城市安全发展,使其与社会发展和时代需求相协调。成德绵经济发展带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前沿地带,处于四川省的领先带动地位,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城市韧性问题值得高度关注。同时,成德绵经济发展带地处四川东部平原丘陵与西部高原山地的过渡带,自然灾害频发,深入研究成德绵经济发展带城市韧性时空演变规律及影响因素是破解城市发展难题、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本文以成德绵经济发展带县域为研究单元,借鉴前人提出的“规模-密度-形态”城市韧性评价框架,在此基础上采用“多面体法”测算各区县2007-2017年城市综合韧性;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分析城市韧性时空演变规律;从自然、社会、经济角度构建城市韧性时空格局驱动机制,同时借助地理探测器模型定量探测不同影响因素对城市韧性的控制作用及不同因素交互作用对城市韧性影响力度的变化;最后针对性地提出成德绵经济发展带城市优化发展建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时序变化上,成德绵经济发展带县域城市韧性指数总体上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个别区县城市韧性指数略有上升;城市韧性偏度系数表明城市韧性较高的县域单元所占比重相对较少且在数量上不断减少;城市韧性变异系数一直处于较高水平且呈波动上升趋势,表明研究区各区县城市韧性水平在整体下降的同时,县域间差异显着且差异逐渐增大;较高的极差也说明成德绵经济带县域城市的安全发展存在明显的不均衡性。(2)空间格局上,2007-2017年研究区的城市韧性出现多个“峰值”中心,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峰值”中心减少但“峰值”差异加剧,表明研究区内城市韧性指数东西(南北)方向空间特征显着;高城市韧性区域从中心向外围扩张,较高城市韧性区域从中心向外围移动,低城市韧性和较低城市韧性区域从外围向中心扩张,“中心-边缘”特征明显;低城市韧性区县空间连接性较强,主要集中分布在成都中心城区和绵阳北部;较低城市韧性区县在空间上与较高城市韧性区县交错分布,有从零星分布向面状分布转变之势;较高城市韧性区县从块状分布向片状分布转变,空间连接性渐强;高城市韧性区县范围缩减,呈零星分布。(3)就研究区各区县城市韧性水平空间演变特征而言,85.39%的区县处于下降状态,其中快速下降型和波动下降型区县占主导地位,共占比75%,仅有14.71%的区县处于逐渐上升。城市韧性的空间集聚分布态势愈加明显;城市韧性集聚类型空间格局变化较大,整体上以“高-高”类型区和“低-低”类型区为主,其中“低-低”型空间集聚最显着,主要分布于成都中心城区,“高-高”型在空间上由零星分布向片状分布转变。(4)影响因素方面,研究区城市韧性空间格局分异是自然因子、社会因子和经济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分异及因子探测结果表明不同时期影响研究区城市韧性空间分异的综合作用强度不同,随着时间的变化,人均生态用地面积逐渐成为影响研究区城市韧性空间格局的首要因子。各因子影响研究区城市韧性空间分异的综合作用强度依次是:生态因子>产业结构因子>交通条件因子>人口因子>社会经济因子>自然环境因子;生态探测结果进一步说明了人均生态用地面积、第一产业产值占GDP比重、路网密度对城市韧性空间演变的作用强度最大;交互作用探测结果表明不同因子交互作用的影响力均大于因子单独作用的影响力,需重视地形位指数对生态因子、社会经济、交通条件、产业结构维度因素的增强作用。分区探测中,生态因子是影响高城市韧性和较低城市韧性区县分异的主要因子,经济因子和交通条件是影响较高城市韧性区县空间分异的关键,地形位指数是影响低城市韧性区县分异的主导因子。(5)发展建议上,高城市韧性区县要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三生”空间协调发展;较高城市韧性区县在严守耕地保护红线的同时适当发展生态旅游业,促进城市经济发展;较低城市韧性区县要逐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明确生态保护红线,形成城市生态屏障;低城市韧性区县需推进旧城改造,探索建设公园城市,提高建设用地集约节约利用。

何雨航[6](2020)在《成都市绿色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与时空格局研究》文中指出新发展理念涵盖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五大方面。成都市要实现建设美丽中国典范城市的目标,就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绿色发展。构建成都市绿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对促进经济、社会、环境、机制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回顾国内外有关绿色发展的文献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把成都市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从绿色经济、绿色社会、绿色环境、绿色机制四个方面展开研究。采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分别从市域和县域视角进行了绿色发展水平的评价。结合成都市“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的城市空间格局,对其绿色发展水平进行时空格局的演变分析。再运用障碍模型诊断成都市绿色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最后,针对目前成都市绿色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成都市绿色发展水平的提升对策。本文的结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不同尺度下成都市绿色发展水平综合评价(1)市域视角下成都市绿色发展水平评价:2017年成都市的绿色发展系统综合得分在四川省21个地市州中居第4位,处于四川省中上游水平。(2)县域视角下成都市绿色发展水平评价:2017年成都市17个区(市)县绿色发展水平评价结果:龙泉驿、锦江区、武侯区分别位居前三位,崇州市、青白江区、蒲江县分别位居最后三位。(2)成都市绿色发展系统协调度分析:利用ArcGIS 10.1可视化了成都市绿色发展的“健康区、警戒区、潜力区、高危区”。(3)成都市绿色发展时空格局演变分析:(1)从时间上,绿色发展系统整体呈“大小峰叠加起伏型”,绿色经济子系统整体呈“双峰起伏型”,绿色社会子系统呈“单峰平稳型”,绿色环境子系统呈“双峰略微波动型”,绿色机制子系统呈“三峰振荡型”。(2)从空间上,将成都市19个区市县的绿色经济、绿色社会、绿色环境、绿色机制和绿色发展综合水平划分为四个等级区:低水平区、中水平区、较高水平区和高水平区。(4)成都市绿色发展障碍度分析:成都市一圈层地区的主要障碍集中在绿色经济、绿色社会和绿色机制三个方面;二圈层地区的主要障碍集中在绿色经济、绿色社会、绿色环境和绿色机制四个方面;三圈层地区主要障碍也集中在绿色经济、绿色社会、绿色环境和绿色机制四个方面。

郭云峰[7](2019)在《论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制度构造》文中提出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受公法和私法的双重调整,是一种兼具公权和私权双重属性的复合性权利(力),以公共所有权和公共利益为目的对其进行制度构造和规制,必然导致其主体、客体、权利内容等与建立在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哲学基础上的私人所有权存在差异。然而,二者之间的这种差异却经常被潜意识地转换为对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制度的批评和指责,个人所有权则成为评价国家所有权的“完美模型”和“标准答案”。其中,国家所有权主体虚位即是试图否定国家所有权,并对之进一步私有化的论者,所经常采用的一种意在彻底否定国家所有或者全民所有的“釜底抽薪”式的辩论策略。为此,应以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复合权利(力)属性为逻辑起点,从主体、客体、权能三个方面探讨作为公共所有权的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制度构造问题。本文共五章,各章的主要内容是:第一章“绪论”。本部分介绍了选题的背景与研究价值、域内外研究进展。在国家和集体共同“垄断”自然资源所有权的现行立法框架下,公众主要通过用益物权制度对自然资源进行使用、收益。为避免“国家给多少,社会才能用多少”的结局,必须以“全民”为本位构建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防范国家所有和全民所有演变为政府所有、地方所有和部门所有。与借助公产制度限制政府权力、保障社会公众利用权的域外研究思路相比,国内研究在很大程度上一是种旨在廓清国家所有权与政治制度联系的中立研究路径,缺乏主动限制政府权力的意识。第二章“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复合权利属性”。本部分旨在论证自然资源资源国家所有权的复合权利属性。受罗马法按照物权客体分类立法调整技术的影响,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国家的国有财产均实质性地形成了区分国家公产与私产、运用公法和私法分类调整的制度传统。在公权与私权严格分立的传统法学思维的作用下,关于国家所有权权利(力)属性的分析又形成了要么是公权,要么是私权的认知前见。事实上,公共所有权内部权利、义务并存的制度安排决定了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复合权利(力)属性,当前国内学界的公权说与私权说,只不过是对其社会属性某一方面认知的结果,均具相对的合理性,本质上是一种存在“附加条件”的“真理性学说”。而当此“附加条件”被去除之后,无论是公权说还是私权说,均有可能成为谬误。第三章“复合权利定位下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理论重构”。本部分旨在从主体、客体、权能三个方面研究自然资源资源国家所有权的理论重构问题。关于主体的理论重构,应采用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双重主体说。即,国家和全民均是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所有权人,二者之间存在着一种以公共信托为基本内容的内部关系。其中,国家是国有自然资源法律上的所有权人,全民是国有自然资源实质意义上的所有权人。关于客体理论重构,应坚持自然资源为物权客体的基本理论定位,国有自然资源资产范围应当以法定方式进行限定,并按照区分国家“公产”与“私产”的模式建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的管理体制。关于权能制度的理论重构,应根据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复合权利属性,将其权能界定为一种同时包括公法权能和私法权能的复合权能,但这两种权能受不同的权利行使规则的拘束:公法权能的行使必须具有直接的公法依据,必须遵守法定的程序和规则,法有明文规定必须“为”和法无明文授权即禁止是对公法权能行使的基本要求;私法权能的行使除受法律的一般限制外,可遵循法无禁止即许可的原则。由此,在公法、私法分别构造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法律格局之下,公法权能与私法权能内在的联系规律是:保护公众合理利用等国家义务性质的公法权能具有优先实现性,并受公法程序和规则的约束;在不与公法权能冲突、不侵害社会公众资源利用权的前提下,依照私法规则实现其私法权能。第四章“复合权利定位下我国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制度评价”。本部分旨在从主体、客体、权能三个方面检视自然资源资源国家所有权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根源。关于主体制度,我国现行立法采取区分归属主体与代表行使主体,并借助“层层代表”和“代表行使”,解决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全民”主体由“虚”向“实”转化的立法技术问题。在此过程中,作为所有权主体的“全民”地位被不断的消融,引发所有权主体虚位和缺位等问题,最终呈现在人们视野中的所有权主体实体化为各级政府。关于客体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几乎所有的存在争议的自然资源,在我国都可能透过法律解释等方式,被认定为国家“私产”,容易引发与民争利的指责;将国有自然资源资产与普通国有资产“无差别”对待的后果是环境生态代价巨大。关于权能,由于理论和实践习惯于从纯公法或者纯私法的角度解构其权能,公共控制和公共使用目的无法使其公法权能与私法权能发生勾连,也无法对之实施规制,引发公法遁入私法等问题。第五章“复合权利定位下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制度重构”。本部分旨在研究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制度重构问题。主体制度重构的核心要点是:将国家规定为基本民事主体,以拓展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主体制度及其理论的空间;按照双重所有权主体的理论定位,依托全国人大重构代表行使主体体系,加强“全民”主体对代表行使行为的控制;承认存在着国家机关之外的、根据授权行使代表行使的主体。客体制度重构的核心要点是:采取“公产法定”和司法判例相结合的方式区分国家公产和私产;明确自然资源为不动产的物权法地位,通过自然资源登记单元等构造国有自然资源“不动产”。权能重构的核心要点是:基于其复合权利属性的理论定位,应直接明确代表行使主体可通过委托授权方式行使国家所有权;行政特许、设定用益物权为其公法权能;作为“全民”成员的社会公众有依法或依照习俗利用特定自然资源物的权利。

肖况[8](2019)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人类社会从城市聚落的产生到如今步入城市文明时代,一直处于对生态环境的不断适应、改造和再适应过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是如何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其协调发展状态如何,或者如何达到可持续发展要求,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我国当前快速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背景下,开展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就更具现实意义。本文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对成都市的城市发展演变及其生态环境响应过程进行特征分析;通过选取城镇化发展和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利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模型、向量自回归模型、生产函数模型以及耦合协调评价模型,探究成都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机理,诊断和评估不同阶段城镇化过程的生态环境效应与协调度。论文的主要内容和取得的结论如下:(1)系统阐述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机理与调控机制。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首先,城镇化进程必然引起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生态环境的变化。这是因为城市的经济增长、空间扩张、人口涌入,势必导致水土资源和能源需求大增、区域土地利用结构改变、植被生态条件破坏,给生态环境带来各种胁迫与影响。其次,生态环境的改变也必将引起城镇化发展水平的变化,这种变化同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相似。生态环境通过资源禀赋和环境容量约束城市规模、影响城镇布局、限制产业结构、左右城镇化发展速度,实现对城镇化各个环节的反馈和反作用。这种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关系要通过制度化、政策化、机制化的结构性安排,实现生态环境与城市发展的正、负反馈机制平衡。(2)全面揭示了成都建都以来城市发展演变过程及其不同时期生态环境响应特征。从总体演化过程来看,成都的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过程大致经历了低水平协调发展、畸形发展、相对协调发展、不协调发展和向协调发展动态转变等五个阶段。传统农业经济时代和近代工业化(城镇化)初期,受生产方式和城市规模的限制,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处于一种低水平协调发展状态。民国时期,连年的战事使得城市发展衰退严重,生态环境饱受摧残,这是一个畸形发展的时期。建国初期,稳定局势使得国民经济与城镇化建设很快恢复,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处于相对协调状态。不过,随着意识形态主导一切以及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很快打破这种平衡,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背道而驰且渐行渐远。90年代以后,城镇化进程加速,但生态环境质量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两者逐步由不协调向协调发展转变。(3)比较分析了以城镇化率、人均GDP和市辖区建成区面积为主导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演化规律。将表征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与空间城镇化水平的3个指标与IAQI和能源消费总量等8个代表环境质量和能源消耗水平的指标进行回归拟合。研究发现,不同的生态环境指标在不同的城镇化发展角度下呈现的演化曲线特征也不同。研究期间,成都的环境空气质量(IAQI)和水环境质量(NH3-N)并没有因为城镇化水平的迅速提升而表现出明显改善或恶化趋势,但SO2浓度出现了改善拐点并呈现下降的趋势;NO2浓度则随城镇化的发展而呈现上升趋势,PM10浓度表现的较为波动。在能源资源方面,水资源消耗量指标与城镇化之间存在明显的倒U型曲线变化特征,耕地面积指标与城镇化发展之间呈U型关系,能源消耗总量则随城镇化的发展而增加。(4)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阐述了城镇化发展与环境质量的双向响应作用关系。将环境空气质量指数(IAQI)和主要出境断面氨氮(NH3-N)平均浓度与人均GDP、城镇化率和市辖区建成区面积进行脉冲响应估计。结果表明,城镇化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间存在着双向互动关系,但城镇化发展对环境质量的影响明显强于环境质量对城镇化的反作用。就影响程度而言,经济城镇化对环境质量的影响最大,其后依次是人口城镇化和空间城镇化,其中对水环境质量的正向影响最为显着;环境质量对城镇化的负向反馈作用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经济城镇化、空间城镇化、人口城镇化,其中空气质量对城镇化发展的负向反馈作用比水环境显着。(5)利用生产函数模型分析了资源约束对城镇化发展的影响。通过建立能源消费总量、总用水量和土地面积(耕地面积与建成区面积之和)与经济发展和城镇化率的函数关系,评估其对经济发展与城镇人口增加的“尾效”作用。结果表明,自然资源在支撑城镇化发展的同时也会因为其自身的稀缺性而制约城镇化发展。由于能源、土地和水资源的消耗,成都市的经济增速每年要降低1.66个百分点,而城镇化率每年要下降0.24个百分点,能源消费对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约束作用最显着。(6)动态评价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系统的耦合协调作用过程,并分析了城镇化发展与环境质量状况的时空格局变化特征。选取了16个反映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的指标,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和组合赋权法确定了16个表征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的指标及其指标权重,构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质量的综合水平评价体系和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结果显示,2001-2015年来成都市城镇化发展与生态环境质量之间由不协调逐步向协调状态转变。从时序上看,不协调期主要集中在2006年以前,2007年以后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开始转入协调并朝着协调方向发展。城镇化发展水平与环境质量状况的空间差异特征进一步反映了两者的相互作用关系,生态环境压力主要集中在城镇化发展水平较高的中部地区,而城镇化水平相对落后的西部沿山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总体较好。(7)详细阐述了成都市实现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调控机制与路径。通过建立产业调控、规划调控、社会文化调控与政策调控等机制,以构建绿色产业体系为契机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优化产业布局,从结构上推动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以“多规合一”和“三条红线”为原则合理布局城乡空间,选择适度的城镇化发展速度和规模,从制度上保障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将城市历史文脉传承与生态文明理念相融合,培育社会主流价值观,从精神上支撑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陈玥[9](2019)在《彭州市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及治理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日益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备受关注。这些污染问题污染着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在农村经济和社会不断发展的同时,自然环境问题与经济之间的矛盾也越发突出,人们以破坏自然环境来换取经济利益的行为越来越频繁。虽然我国现在主张城乡经济共同发展,但由于消息闭塞以及文化水准素质较低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我国政府所颁发的环境保护等法文条例在农村难以进行有效的实施,即农村面临着严重的环境污染这一问题的挑战。之所以对环境污染问题进行高度的重视,不仅仅是因为其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更重要的是严重阻碍着农村的经济发展及城乡化建设。在本研究中,主要以彭州市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导致农村污染问题产生的因素以及改变农村污染环境现状的有效途径。本次研究首先对环境污染问题管理的基本理念开展了阐述,对环境污染类型以及环境污染因素进行了分类。然后以可持续理论、新农村建设理论、外部性理论、生态文明理论及乡村振兴理论奠定了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理论基础。再次,了解彭州市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指出当前彭州市农村环境防治中的具体问题,分析了主要污染的原因。接着阐述了彭州市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情况。最后对彭州市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对策和建议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提出。

徐曼[10](2019)在《基于GIS技术的彭州市湔江流域生态敏感度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类对自然环境影响的程度与社会发展呈正相关,由于受到工业化进程的影响,水土流失、盐碱化、水土流失以及酸雨等区域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这些区域生态和环境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土地和水资源,每年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相当大。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估是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分析每个地区的现状及其适应外部干扰的能力。它是生态系统分析和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态区划的基础。本文试图建立一个基于生态敏感度的彭州市湔江流域中段的生态环境评价体系,通过土壤侵蚀敏感性、酸雨敏感性和地质灾害敏感性三个方面对湔江流域的生态环境进行深入分析,得到了研究区域的生态敏感性评价结果。本论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研究:1)首先确定主要研究对象和研究目标,其次对研究区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收集有关数据,最后根据查阅有关文献,结合研究区域的实际情况,得出湔江流域生态敏感度的评价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对评价指标打分和赋值。分别确立了3个目标层和12个因子层。2)利用GIS相关软件来绘制生态敏感度评价区域分析图。最终利用地图叠加技术得出湔江流域生态敏感度评价结果:一共有五级分区:分别是不敏感区,轻度敏感区、中度敏感区,高度敏感区、极敏感区。3)在此基础之上,再根据湔江流域的相关资料以及生态敏感性评价结果,提出四级内江流域景观保护分区,分别是重点保护区、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三级保护区,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策略。

二、彭州市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及规律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彭州市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及规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5.12”极重灾区生态环境质量恢复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生态环境质量研究
        1.2.2 震区生态环境质量研究
        1.2.3 生态恢复影响因素研究
        1.2.4 研究评述
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目标与内容
        2.1.1 研究目标
        2.1.2 研究内容
    2.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2.1 研究方法
        2.2.2 技术路线
    2.3 创新点
3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3.1 研究区概况
        3.1.1 地理区位
        3.1.2 自然环境概况
        3.1.3 社会经济概况
    3.2 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3.2.1 数据来源
        3.2.2 数据处理
4 评价指标及主成分分析结果
    4.1 各评价指标的时空变化特征
        4.1.1 陆面地表温度(LST)
        4.1.2 湿度(Wet)
        4.1.3 植被覆盖度(FVC)
        4.1.4 总初级生产力(GPP)
        4.1.5 叶面积指数(LAI)
    4.2 各指标主成分分析
5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5.1 生态环境质量时空分布特征
    5.2 生态环境质量时空演变特征
        5.2.1 各生态环境质量等级转移变化
        5.2.2 灾前—灾中生态环境质量演变特征
        5.2.3 灾中—灾后生态环境质量演变特征
    5.3 生态环境质量恢复特征
6 生态环境质量恢复影响因素分析
    6.1 影响因素的选择
    6.2 影响因素的定量探测
    6.3 影响因素的定性分析
7 生态恢复对策建议
    7.1 不同恢复区
        7.1.1 恢复良好区
        7.1.2 恢复中等区
        7.1.3 恢复较差区
    7.2 研究区整体
8 结论与讨论
    8.1 主要结论
    8.2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2)基于POI的农家乐空间分布特征及其驱动因子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乡村旅游的空间分布与影响因素
        1.2.2 乡村旅游的利益相关者与社区效应
        1.2.3 乡村旅游的相关企业管理与发展理论
        1.2.4 研究述评
    1.3 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际价值
    1.4 研究框架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3 数据来源和处理
        1.4.4 技术路线
第2章 成都市农家乐旅游发展的优势与阻碍
    2.1 成都市农家乐旅游发展优势
        2.1.1 自然地理条件优越,旅游资源丰富
        2.1.2 社会经济基础好,交通通达度高
        2.1.3 政策重视程度高
    2.2 成都市农家乐旅游发展阻碍
        2.2.1 空间分布现状不清
        2.2.2 空间分布驱动因子不明
        2.2.3 缺乏整体性的空间规划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成都市农家乐空间分布特征
    3.1 水平空间分布特征
        3.1.1 县域空间分布
        3.1.2 空间分布类型
        3.1.3 空间相关性
        3.1.4 空间分布密度与热点
        3.1.5 城市中心和A级景区周边分布情况
    3.2 垂直空间分布特征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成都市农家乐空间分布驱动因子
    4.1 变量确定与整理
    4.2 分异及因子探测(单因子分析)
    4.3 交互作用探测(组合因子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成都市农家乐旅游发展优化建议
    5.1 规划管理者层面
        5.1.1 以A级景区为依托,充分发挥地区优势
        5.1.2 遵循空间分布特征规律,合理规划布局
        5.1.3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落实乡村振兴战略
        5.1.4 避免过度集中,实现良性发展
    5.2 个体经营者层面
        5.2.1 响应政策要求,了解市场规律
        5.2.2 结合景区特色,推陈出新
        5.2.3 协调人地关系,绿色可持续发展
第6章 研究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6.2.1 创新点
        6.2.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情况

(3)龙门山地区NDVI时空演变及驱动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NDVI气候驱动研究进展
        1.2.2 NDVI非气候驱动研究进展
        1.2.3 国内外研究总结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研究方法
第2章 地理概况与数据来源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地质环境
        2.1.4 气候水文
        2.1.5 植被类型
    2.2 社会经济概况
    2.3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2.3.1 NDVI数据来源及处理
        2.3.2 气象数据来源及处理
        2.3.3 其他地理空间数据及处理
第3章 龙门山地区NDVI时空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
    3.1 NDVI时间变化特征
        3.1.1 全区NDVI逐月变化特征
        3.1.2 全区季节NDVI变化特征
        3.1.3 全区年NDVI变化特征
    3.2 NDVI年、季度空间趋势分布特征
        3.2.1 NDVI多年变化趋势
        3.2.2 NDVI季节变化趋势
    3.3 不同地貌、植被类型空间NDVI趋势分布特征
        3.3.1 不同地貌类型NDVI趋势分布特征
        3.3.2 不同植被分区NDVI趋势分布特征
第4章 龙门山地区NDVI变化的气候因子驱动分析
    4.1 气候和降水变化特征
    4.2 年均NDVI与年均气温、年降水偏相关分析
    4.3 年均NDVI与年均气温以及年降水复相关分析
第5章 龙门山地区NDVI变化的多因子综合驱动力分析
    5.1 随机森林回归模型驱动力分析
        5.1.1 气候因子
        5.1.2 地形因子
        5.1.3 社会经济因子
        5.1.4 其他因子
    5.2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驱动力分析
        5.2.1 气候因子
        5.2.2 地形因子
        5.2.3 社会经济因子
        5.2.4 其他因子
    5.3 GWR与RF模型分析结果对比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4)地质灾害易发区生态地质环境安全时空演化研究 ——以汶川地震重灾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1.2.1 生态地质环境调查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区域生态安全评价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创新点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环境
        2.1.2 地质地貌
        2.1.3 社会经济概况
    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2.2.1 NDVI数据处理
        2.2.2 ET数据处理
        2.2.3 NPP数据处理
        2.2.4 土地利用数据处理
        2.2.5 气象数据处理
        2.2.6 其它数据来源及处理
    2.3 研究方法
        2.3.1 趋势分析法
        2.3.2 灰色关联分析
        2.3.3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2.3.4 人类扰动分析
        2.3.5 信息量模型
        2.3.6 空间自相关分析
第3章 地质灾害易发区人类活动子系统时空变化分析
    3.1 人口
    3.2 经济
    3.3 土地利用
        3.3.1 土地利用时空动态变化分析
        3.3.2 人类扰动分析
        3.3.3 景观格局时空动态变化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地质灾害易发区地质环境子系统评价研究
    4.1 地质灾害基本状况
        4.1.1 灾前地质灾害
        4.1.2 灾后地质灾害
    4.2 地质灾害主要特征及形成条件
        4.2.1 主要地质灾害特征
        4.2.2 地质灾害形成条件
        4.2.3 地质灾害发展趋势
    4.3 地质环境稳定性评价
        4.3.1 评价指标体系
        4.3.2 地质环境稳定性单指标分析
        4.3.3 因子敏感性分析
        4.3.4 地质环境稳定性评价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地质灾害易发区生态子系统时空演化研究
    5.1 气候因子与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研究
        5.1.1 气候因子时空演变分析
        5.1.2 植被覆盖度变化
        5.1.3 植被覆盖变化与气候因子变化灰色关联分析
        5.1.4 植被覆盖变化驱动分析
    5.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时空变化研究
        5.2.1 水源涵养
        5.2.2 土壤保持
        5.2.3 固碳释氧
        5.2.4 生物多样性维持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地质灾害易发区生态地质环境安全动态变化研究
    6.1 生态地质环境安全指标体系
        6.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6.1.2 指标体系理论框架
        6.1.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指标标准化
    6.2 生态地质环境安全评价
        6.2.1 生态地质环境安全指标权重确定
        6.2.2 研究区不同时段生态地质环境安全评价
    6.3 研究区生态地质环境安全时空变化分析
    6.4 研究区生态地质环境安全调控建议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7.1 论文的主要成果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5)基于“规模-密度-形态”的城市韧性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探测 ——以成德绵经济发展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城市韧性内涵研究
        1.2.2 灾害学城市韧性研究
        1.2.3 景观生态学城市韧性研究
        1.2.4 地理学城市韧性研究
        1.2.5 规划学城市韧性研究
        1.2.6 研究评述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自然环境概况
        2.1.3 社会经济概况
    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2.2.1 数据来源
        2.2.2 数据处理
3 城市韧性水平测度
    3.1 评价框架构建
        3.1.1 “规模-密度-形态”城市韧性的内涵
        3.1.2 评价框架体系
    3.2 城市规模韧性指数
        3.2.1 指标体系的构建
        3.2.2 指标权重及综合分值计算
        3.2.3 规模韧性指数测算结果
    3.3 城市密度韧性指数
        3.3.1 生态足迹模型的参数修正
        3.3.2 密度韧性指数测算结果
    3.4 城市形态韧性指数
    3.5 城市综合韧性指数
4 城市韧性水平时空格局演变
    4.1 时序演变规律
        4.1.1 时序差异分析
        4.1.2 内部差异分析
    4.2 城市韧性空间分异规律
        4.2.1 空间格局分析
        4.2.2 空间演变分析
        4.2.3 空间关联性分析
5 城市韧性空间分异性影响因素分析
    5.1 主要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
        5.1.1 自然因子
        5.1.2 社会因子
        5.1.3 经济因子
    5.2 影响因素定量分析
        5.2.1 影响因素选取及数据处理
        5.2.2 影响因素作用强度分析
        5.2.3 影响因素交互作用分析
6 城市发展优化建议
    6.1 城市韧性水平特征及可能风险分析
    6.2 高城市韧性区县城市发展建议
    6.3 较高城市韧性区县城市发展建议
    6.4 较低城市韧性区县城市发展建议
    6.5 低城市韧性区县城市发展建议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可能的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成都市绿色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与时空格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2 概念界定、研究基础与指标体系
    2.1 概念界定
        2.1.1 绿色发展的内涵
        2.1.2 绿色发展近义辨析
    2.2 研究基础
        2.2.1 人地关系
        2.2.2 区域协调发展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
        2.2.4 生态文明理论
        2.2.5 新发展理念
    2.3 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方法
        2.3.1 指标体系构建
        2.3.2 评价方法
        2.3.3 数据来源
3 不同尺度下成都市绿色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3.1 研究区概况
        3.1.1 自然地理概况
        3.1.2 社会经济概况
        3.1.3 生态环境概况
        3.1.4 绿色政策概况
        3.1.5 成都市绿色发展现状
    3.2 绿色发展系统评价结果
        3.2.1 市域视角下成都市绿色发展水平评价
        3.2.2 县域视角下成都市绿色发展水平评价
    3.3 不同尺度下绿色发展各子系统评价
        3.3.1 绿色经济子系统
        3.3.2 绿色社会子系统
        3.3.3 绿色环境子系统
        3.3.4 绿色机制子系统
    3.4 系统协调度分析
        3.4.1 绿色发展系统协调度
        3.4.2 绿色发展子系统与绿色发展综合值协调度分析
4 成都市绿色发展水平时空格局演变
    4.1 成都市绿色发展水平的时间演变
        4.1.1 绿色发展各子系统时间演变
        4.1.2 绿色发展系统时间演变
    4.2 成都市绿色发展水平空间格局演变
5 成都市绿色发展水平影响因素
    5.1 障碍度模型
    5.2 障碍因素分析
6 对策与研究展望
    6.1 提升成都市绿色发展水平的对策
        6.1.1 推进城市转型,促进绿色经济
        6.1.2 加强宣传教育,构建绿色社会
        6.1.3 构建生态体系,打造绿色环境
        6.1.4 推动体制变革,健全绿色机制
        6.1.5 树立“一盘棋”思想,协同推进绿色发展
    6.2 结论与展望
        6.2.1 结论
        6.2.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致谢

(7)论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制度构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评述
        1.2.1 国外研究概述
        1.2.2 国内研究概述
        1.2.3 对现有研究的评述
    1.3 选题研究的价值
        1.3.1 理论价值
        1.3.2 应用价值
    1.4 选题研究范围界定
        1.4.1 自然资源的基本概念
        1.4.2 自然资源的学理分类
        1.4.3 本文研究的自然资源
        1.4.4 本文研究的国家主体的人格定位
    1.5 研究的目的与逻辑框架
        1.5.1 研究的目的
        1.5.2 研究的逻辑框架
    1.6 研究方法与分析工具
    1.7 本选题研究的难点与创新之处
        1.7.1 研究难点
        1.7.2 创新之处
第2章 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复合权利属性
    2.1 关于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性质的学术争议
        2.1.1 公权说
        2.1.2 私权说
        2.1.3 新公权说
    2.2 既有学说的不足及其原因
        2.2.1 既有学说的不足
        2.2.2 既有学说不足的原因分析
    2.3 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复合权利说的提出
        2.3.1 复合权利说的基本内容
        2.3.2 复合权利说的理论依据
第3章 复合权利定位下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理论重构
    3.1 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主体的理论重构
        3.1.1 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主体的主要学说
        3.1.2 对不同学说的评价
        3.1.3 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主体的定位:双重所有权主体
    3.2 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客体的理论重构
        3.2.1 自然资源客体与传统物权理论的冲突
        3.2.2 自然资源物权客体的学术争论
        3.2.3 自然资源作为物权客体的依据
        3.2.4 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客体范围应当“法定”和“有限”的理由
    3.3 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权能的理论重构
        3.3.1 传统所有权权能理论与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不适应性分析
        3.3.2 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权能的学说争论
        3.3.3 对不同理论学说的评价
        3.3.4 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复合权能说的证成
第4章 复合权利定位下我国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制度评价
    4.1 现行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主体制度的法律特征
        4.1.1 现行主体制度的特征
        4.1.2 主体制度存在的问题
        4.1.3 主体制度问题的制度成因
    4.2 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客体制度现状分析
        4.2.1 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客体制度的法律特征
        4.2.2 客体制度存在的弊端
        4.2.3 现行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客体制度产生的后果
    4.3 现行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权能立法分析
        4.3.1 现行立法中的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权能特征
        4.3.2 现行权能制度存在的问题
        4.3.3 权能制度问题的成因分析
第5章 复合权利定位下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制度重构
    5.1 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主体制度的重构
        5.1.1 当前我国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主体制度改革的基本趋势
        5.1.2 重构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主体制度的基本设想
        5.1.3 民法典编纂视角下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主体制度的规则设计
    5.2 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客体的制度重构
        5.2.1 当前我国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客体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
        5.2.2 重构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客体制度的基本设想
        5.2.3 民法典编纂视角下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客体制度的规则设计
    5.3 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权能的制度重构
        5.3.1 当前我国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权能改革的价值取向
        5.3.2 重构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权能的基本设想
        5.3.3 民法典编纂视角下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权能制度的规则设计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8)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概念界定与辨析
        1.2.1 城镇化的概念与内涵
        1.2.2 生态环境的概念与内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研究评述
    1.4 研究目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4.4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城镇化发展规律:诺瑟姆曲线
    2.2 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规律:对数曲线
    2.3 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规律:环境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
    2.4 系统耦合协调理论
    2.5 系统理论
    2.6 协同理论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机理分析
    3.1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内涵与特征
        3.1.1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基本内涵
        3.1.2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特征
    3.2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机制分析
        3.2.1 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的作用机制
        3.2.2 生态环境对城镇化的作用机制
    3.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规律
        3.3.1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类型
        3.3.2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时序规律
    3.4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调控机制
        3.4.1 产业调控机制
        3.4.2 规划调控机制
        3.4.3 社会文化调控机制
        3.4.4 政策调控机制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成都市城市发展演变及生态环境响应过程分析
    4.1 古代成都城市发展过程与生态环境作用特征
        4.1.1 古代成都城市发展的演变轨迹
        4.1.2 古代成都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
    4.2 工业化萌芽以来城镇化发展及其生态环境响应
        4.2.1 清末城镇化起步阶段与生态环境作用关系
        4.2.2 民国时期城镇化衰退发展与生态环境作用关系
    4.3 现代工业化发展背景下的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响应
        4.3.1 建国以后成都城镇化发展历程及其特征分析
        4.3.2 建国以后成都市的生态环境响应特征
    4.4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相关性分析
        4.4.1 指标选择与数据处理
        4.4.2 环境质量与城镇化的关系
        4.4.3 污染排放与城镇化的关系
        4.4.4 资源利用与城镇化的关系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成都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关系分析
    5.1 基于EKC的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5.1.1 模型构建和指标选择
        5.1.2 城镇化与环境质量的拟合曲线分析
        5.1.3 城镇化与能源资源的拟合曲线分析
    5.2 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VAR)的城镇化与环境质量双向作用分析
        5.2.1 模型构建与指标选择
        5.2.2 城镇化与环境质量的冲击响应分析
        5.2.3 方差分解
    5.3 基于生产函数的资源环境对城镇化的约束作用分析
        5.3.1 模型构建
        5.3.2 指标选择与数据检验
        5.3.3 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的“尾效”作用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成都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分析
    6.1 指标选取与模型构建
        6.1.1 评价指标选取
        6.1.2 指标数据处理与权重确定
        6.1.3 模型构建
    6.2 成都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综合水平评价
        6.2.1 成都市城镇化发展综合水平评价
        6.2.2 成都市生态环境综合水平评价
    6.3 成都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测度评价与分析
    6.4 成都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区域差异分析
        6.4.1 研究对象与方法
        6.4.2 基于城镇化指标的区域差异比较
        6.4.3 基于生态环境指标的区域差异比较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成都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机制与路径
    7.1 成都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调控机制
        7.1.1 成都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产业调控机制
        7.1.2 成都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规划调控机制
        7.1.3 成都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文化调控机制
        7.1.4 成都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政策调控机制
    7.2 成都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实现路径
        7.2.1 构建绿色产业体系
        7.2.2 选择适度的城镇化发展速度与规模
        7.2.3 构建合理的城乡空间布局
        7.2.4 历史文化传承与生态文明理念的融合
    7.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1.主要结论
    2.主要创新
    3.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成果清单

(9)彭州市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及治理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及框架
    1.5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农村环境污染的相关概念
        2.1.1 环境的概述
        2.1.2 环境污染与污染物分类
        2.1.3 农业污染与农业污染方式
        2.1.4 农村环境污染的危害
    2.2 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理论基础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外部性理论
        2.2.3 公共物品理论
第三章 彭州市农村环境污染现状
    3.1 彭州市具有的自然环境
    3.2 彭州市农村环境污染现状
        3.2.1 农药、化肥污染
        3.2.2 畜牧养殖污染
        3.2.3 水污染
        3.2.4 农村生活垃圾污染
        3.2.5 秸秆焚烧污染
第四章 彭州市农村环境污染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存在问题
        4.1.1 农村生活生产面源污染问题严重
        4.1.2 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力度不够
        4.1.3 环保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不到位
        4.1.4 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
    4.2 原因分析
        4.2.1 思想上追求经济利益
        4.2.2 缺少适合当地的管理机制
        4.2.3 缺乏环保专项资金投入
        4.2.4 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不强
第五章 彭州市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对策建议
    5.1 多措并举推动农村环境大改善
        5.1.1 强化思想,政府加大重视力度
        5.1.2 强化宣传,各级加大宣传力度
        5.1.3 创先争优,加大环保工作力度
    5.2 健全完善农村环境治理条文机制
        5.2.1 强化人员保障,加强基层政府环保队伍建设
        5.2.2 强化体系建设,加快“互联网+”体系建设
        5.2.3 强化监督监管,提高农村环境治理工作力度
    5.3 加大严控污染排放力度
        5.3.1 强化生态建设,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5.3.2 强化大气环境质量监管
        5.3.3 强化畜牧污染防治
        5.3.4 强化水污染防治
    5.4 加大农村环境治理投入
        5.4.1 健全机制,完善农村环保资金投入体系
        5.4.2 拓展来源,加快培育彭州环保金融市场
        5.4.3 强化管控,加强市农村环保资金监管力度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10)基于GIS技术的彭州市湔江流域生态敏感度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家政策背景
        1.1.2 研究区域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相关文献综述
        1.4.1 生态敏感度相关研究
        1.4.2 地理信息数据研究
    1.5 研究内容及方法
        1.5.1 研究范围
        1.5.2 研究内容
        1.5.3 研究方法
        1.5.4 论文框架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方法
    2.1 生态学相关理论与概念
        2.1.1 生态学
        2.1.2 景观生态学
        2.1.3 城乡规划学
    2.2 生态敏感性评价相关理论
        2.2.1 土壤侵蚀敏感性
        2.2.2 沙漠化敏感性
        2.2.3 盐渍化敏感性
        2.2.4 石漠化敏感性
        2.2.5 酸雨敏感性
        2.2.6 生境敏感性
        2.2.7 地质灾害敏感性
    2.3 地理信息技术概述
        2.3.1 GIS概述
        2.3.2 RS概述
    2.4 层次分析法概述
        2.4.1 层次分析法的原理
        2.4.2 层次分析法的步骤
        2.4.3 层次分析法的优缺点
第3章 研究区概况与主要生态问题
    3.1 彭州市整体概况
        3.1.1 自然环境特征
        3.1.2 社会经济概况
        3.1.3 人文资源概况
    3.2 研究区域实地调研概况
        3.2.1 水质调查
        3.2.2 驳岸调查
        3.2.3 植被调查
    3.3 研究区域主要生态问题
        3.3.1 水土流失问题
        3.3.2 酸雨问题
        3.3.3 地质灾害问题
        3.3.4 自然保护区的生态问题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评价指标因子体系的建立
    4.1 评价指标因子选取原则
    4.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4.2.1 评价指标因子的选取
        4.2.2 权重确定
    4.3 评价等级划分
        4.3.1 评价指标分级标准
        4.3.2 评价等级关联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研究数据的处理
    5.1 数据的来源
    5.2 遥感影像处理
        5.2.1 数据处理平台
        5.2.2 遥感影像预处理
        5.2.3 图像分类与解译
    5.3 GIS数据准备
        5.3.1 行政边界图
        5.3.2 Landsat8 卫星图
        5.3.3 DEM高程数据
        5.3.4 土地利用现状图
        5.3.5 植被覆盖数据(NDVI)
        5.3.6 土壤类型图
        5.3.7 坡度数据
        5.3.8 降水插值图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生态敏感度评价结果与分析
    6.1 单因子的生态敏感性评价
        6.1.1 土壤侵蚀生态敏感度
        6.1.2 酸雨生态敏感度
        6.1.3 地质灾害生态敏感度
    6.2 综合生态敏感度评价
        6.2.1 评价方法
        6.2.2 评价结果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湔江流域生态敏感区的分级保护策略
    7.1 保护区分级
    7.2 重点保护区
    7.3 一级保护区
    7.4 二级保护区
    7.5 三级保护区
结论
致谢
附录
    AHP专家打分表
    全国土地利用分类代码表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四、彭州市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及规律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5.12”极重灾区生态环境质量恢复及影响因素研究[D]. 李加安.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基于POI的农家乐空间分布特征及其驱动因子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D]. 王珺颖. 西南大学, 2020(01)
  • [3]龙门山地区NDVI时空演变及驱动力分析[D]. 洪艳.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4]地质灾害易发区生态地质环境安全时空演化研究 ——以汶川地震重灾区为例[D]. 李鹏.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5]基于“规模-密度-形态”的城市韧性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探测 ——以成德绵经济发展带为例[D]. 赵晓全.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6]成都市绿色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与时空格局研究[D]. 何雨航.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7]论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制度构造[D]. 郭云峰. 辽宁大学, 2019(09)
  • [8]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D]. 肖况.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7)
  • [9]彭州市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及治理对策研究[D]. 陈玥.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1)
  • [10]基于GIS技术的彭州市湔江流域生态敏感度评价研究[D]. 徐曼.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标签:;  ;  ;  ;  ;  

彭州市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及规律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