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nalysis of Mechanism of Pipeline Damaging by Pastefill in Garson Mine, Canada(论文文献综述)
宋学朋[1](2021)在《碱化水稻秸秆基尾砂胶结充填体动静力学性能演化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深部岩石力学与开采理论”项目,致力于创新与发展深部岩石力学和开采理论,其中充填采矿法是深部资源开采的首选采矿方法之一。深部开采面临高地应力、高岩爆问题,致使充填体的力学特性研究是矿山充填领域重要内容之一。通常,以水泥为胶凝剂制备的充填体存在脆性高、抗裂性能差的缺点。植物纤维作为一种低成本、来源广的废弃物在水泥基材料方面研究广泛,但在矿山充填领域的研究鲜见报道。因此,本文致力于探索一种掺碱化水稻秸秆(Alkaline rice straw,ARS)的尾砂胶结充填体(Cemented tailings backfill,CTB)的动静力学特性,以期获得完整性较好、强度较高的充填体,同时为农业废弃物水稻秸秆的环境友好型处置提供新思路。本文基于室内试验、理论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掺不同长度和含量ARS的充填料浆开展了流动性测试;从准静态与动态两个方面出发,针对掺不同长度和含量ARS的CTB开展了力学特性研究,借助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和X射线衍射分析(X ray diffraction,XRD)探明了ARS改善充填力学性能的作用机理。并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针对ARS应用于矿山充填的工程建议与改进的充填系统。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以及成果如下:(1)利用坍落度测试分析了掺不同长度和含量ARS的充填料浆流动性能。结果表明,掺ARS的充填料浆坍落度略微降低,坍落度最大仅减小5.6%。坍落度与ARS含量之间呈线性函数关系;当ARS含量相同,ARS长度与坍落度之间无明显函数关系。(2)从宏观上研究了掺不同长度和含量ARS的CTB抗压强度的演化规律,由此获得了ARS长度和含量与充填体抗压强度之间存在三次多项式函数关系。随着ARS长度由3mm增加至15mm,充填体抗压强度先增加再减小,12mm为最佳长度,在28d养护龄期抗压强度最大提高14.7%;ARS含量由0.1%增加至0.4%,抗压强度逐渐减小。此外,ARS提高了充填体的峰后残余强度以及韧性;当ARS长度为12mm时,充填体破坏后完整性更高。结合SEM和XRD分析,揭示了ARS影响充填体抗压强度的作用机理。(3)探索了ARS长度和含量对CTB抗拉强度的影响规律。ARS长度和含量与充填体抗拉强度之间仍然存在三次多项式函数关系,且12mm长度为最佳长度。随着ARS含量增加,抗拉强度逐渐增加。在7、14与28d养护龄期,掺ARS的充填体抗拉强度最大提高率分别为27.9、21.5、33.9%。ARS提高了充填体峰值应变,有利于延缓充填体发生拉伸破坏的时间。(4)基于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测试结果,固定ARS长度为12mm,开展了掺不同含量ARS的CTB动态冲击试验。结果表明,在单轴单次冲击下掺与未掺ARS的充填体均具有显着的应变率强化效应,且掺ARS的充填体动态抗压强度普遍提高。随着ARS含量逐渐由0%增加至0.4%,充填体的动态抗压强度先增加再减小,ARS最佳含量为0.3%。建立了适用于掺ARS的CTB的动态损伤本构模型,分析了ARS影响下充填体动态损伤演化规律。此外,探讨了循环冲击荷载下掺ARS的充填体动态抗压强度、应力-应变曲线、破坏形态随冲击次数和ARS含量的演化规律。(5)依据室内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结果,以嗣后充填采矿法、下向分层进路充填采矿法以及房柱法中的矿柱回采为工程背景,提出了针对ARS应用于矿山充填实践的工程建议。同时,建立了针对ARS的改进的充填系统。
杨莹[2](2021)在《尾砂管道絮凝行为演化及其高浓度排放性能研究》文中认为膏体堆存技术是国家绿色矿山建设的重要支撑。作为保障膏体堆存质量的新兴技术,管道絮凝技术是针对经过浓密环节后未能达到堆存标准的尾砂浆,在堆存排放口附近的管道内,使其与新型絮凝剂混合,在水力剪切破坏和混合作用下,优化絮体内部结构,改善浆体脱水能力;在尾矿浆排放后,结合重力沉积作用实现快速脱水,显着提高质量浓度、流变参数和早期沉积坡度等尾砂高浓度排放性能,从而保证堆存质量的复杂动态过程。现阶段,针对尾砂管道絮凝过程及其高浓度排放性能(即质量浓度、流变参数和早期沉积坡度)及其相互关系尚缺乏系统性研究,传统的单一絮凝理论表现出较差的适用性。尾砂高浓度排放性能是其内部絮体行为的外在表现,絮体行为是尾砂高浓度排放性能的内在原因。因此,开展尾砂管道絮凝行为演化及其高浓度排放性能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管道絮凝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初次絮体破坏阶段、二次絮体再生阶段和尾砂沉积脱水阶段。以絮凝剂筛选及两步骤絮凝条件优化为切入点,借助宏观实验、微细观实验和理论分析等手段,围绕管道絮凝过程中絮体行为演化及其高浓度排放性能开展研究。首先考察管道絮凝不同阶段的剪切作用对尾砂高浓度排放性能的影响,获得了剪切作用的最优范围;然后分别探究了初次絮体破坏阶段和二次絮体再生阶段的絮体行为模式,阐释了尾砂高浓度排放性能变化的内在原因;最后提出了剪切比例系数的概念,构建了尾砂高浓度排放性能的理论预测模型,实现了对管道絮凝过程的有效分析。完成的主要研究工作包括:(1)完成了絮凝剂筛选和两步骤絮凝实验条件优化。通过单一絮凝实验、组合絮凝实验,为加拿大某铁矿山细尾砂筛选出了两步骤絮凝实验的最优絮凝剂组合类型:阴离子絮凝剂923VHM+阳离子絮凝剂4800SSH;采用Box-Behnken方法进行5因素3水平响应曲面实验,设计了 46组两步骤絮凝条件优化实验,建立了底流浓度多元二次回归模型;借助响应曲面法分析了不同因素的交互作用对底流浓度的影响,最终获得最优实验参数。(2)考察了尾砂高浓度排放性能随管道絮凝不同阶段剪切作用的变化规律。采用自制小型管道絮凝实验装置,对该过程进行物理模拟,以速度梯度和停留时间的乘积值作为剪切作用指标,分别探讨了高浓度尾砂质量浓度、流变参数和早期沉积坡度随初次絮体破坏阶段和二次絮体再生阶段的剪切作用指标的变化规律,获得了最优的剪切作用范围。(3)分析了剪切作用下初次絮体细微观特性及絮体破坏行为的内在原因。考察了初次絮体破坏阶段的剪切作用对初次絮体平均粒径、絮体强度因子、微观结构和浆体Zeta电位的影响,对初次絮体破坏行为及其内在原因进行了分析:剪切破坏作用引发絮体结构断裂和表面剥离,产生尺寸分布合理的破碎絮体,同时扰动颗粒扩散层,降低破碎絮体间排斥作用,使絮凝浆体处于不稳定状态,为二次絮体再生提供最佳条件。(4)研究了剪切作用下二次絮体细微观特性及絮体再生行为的内在原因。探讨了二次絮体再生阶段的剪切作用对二次絮体平均粒径、絮体再生因子、微观结构和浆体Zeta电位的影响,发现了絮体能够实现完全恢复的现象。分析了二次絮体再生行为及其内在原因:剪切作用提高絮体与二次絮凝剂的碰撞几率,借助电中和与颗粒扩散层的扰动作用,形成致密二次絮网结构,是尾砂高浓度排放性能提高的根本原因。综合考虑管道絮凝过程絮体破坏-再生行为,提出了管道絮凝剪切破坏-促凝协同作用假说。(5)提出了尾砂高浓度排放性能理论预测模型。通过构建剪切破坏-促凝作用速度梯度和停留时间与絮体结构分解-聚集速率系数之间的关系,首次提出了剪切比例系数的概念。借助剪切比例系数与絮体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建立了极限浓度预测模型;结合絮凝动力学方程,建立了屈服应力预测模型;借助非牛顿流体塑形粘度模型,推导出了塑形粘度预测模型;借助流体雷诺数与矿浆流变特性的关系,推导出了尾砂早期沉积坡度预测模型。确定了剪切比例系数的关键节点,对尾砂高浓度排放性能随剪切比例系数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阐释了上述模型的合理性。(6)以美国铝业某尾砂堆存项目为工程背景,针对其细粒级尾矿产量大和脱水困难的实际情况,选择尾矿库内某试验区,设计了管道絮凝工艺流程。应用前文的理论预测模型,对高浓度尾砂流变参数和早期沉积坡度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比两个添加点获得的预测值,确定了合理的二次絮凝剂添加位置。试验区实际应用情况表明:理论模型预测准确,管道絮凝方案能够显着提高尾砂高浓度排放性能,为系统性解决难脱水尾矿合理处置的难题提供了实践基础。
阮竹恩[3](2021)在《给料井内全尾砂絮凝行为及其优化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膏体充填技术是金属矿绿色开采的重要发展方向,深锥浓密是膏体充填的关键技术之一,全尾砂在深锥浓密机给料井内快速形成絮团是实现全尾砂料浆深度浓密的前提。论文以给料井内全尾砂絮凝行为作为研究对象,以絮凝过程的定量描述与工艺参数的优化为目的,主要研究工作包括:1)研究了全尾砂固体质量分数、絮凝剂单耗、絮凝剂溶液浓度和剪切速率等因素对全尾砂絮凝行为的影响,以絮团平均加权弦长峰值、絮凝的全尾砂料浆的初始沉降速率与上清液浊度表征全尾砂絮凝行为,探明了剪切诱导絮凝过程中全尾砂絮团尺寸演化规律。2)分析了全尾砂絮团的聚并与破碎机理,建立了絮团加和式聚并模型与双幂率式破碎模型,并应用MATLAB的ode15s结合改进的粒子群算法对待定系数进行优化确定,构建了全尾砂絮凝动力学模型(T2PBM),实现了全尾砂絮凝过程的定量描述。3)采用物理模拟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深锥浓密机给料井内的全尾砂絮凝行为,分析了 E-DUC稀释系统的稀释效果,应用全尾砂在给料井内的停留时间分析了给料井的有效流动率,建立了给料井出口圆周上全尾砂料浆的固体体积分数的均匀度指数模型,揭示了给料井内全尾砂絮团尺寸分布的时空演化规律。4)以絮凝效果和布料效果为综合指标,分析了给料速度、给料井直径、给料井高度、环形挡板的宽度、螺旋混料槽的螺旋角度对絮凝效果和布料效果的影响,应用BP神经网络结合总评归一值模型对给料井进行基于全尾砂絮凝行为的多参数多目标优化。5)应用全尾砂絮凝动力学模型及给料井内全尾砂絮凝行为的模拟方法,对某矿深锥浓密机给料井的运行效果进行分析,并对给料井的工艺参数提出优化建议,预期实际优化效果显着。
邵亚建[4](2021)在《采场内膏体料浆流动特性及充填接顶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地下采场内膏体料浆流动特性是影响料浆液面曲线与充填体沉积坡度的关键因素,基于其流动规律进行充填接顶调控是一条有效的技术途径。本文以膏体料浆流动特性为核心,基于流变学和非牛顿流体力学理论,以提高充填接顶性能为目的开展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针对工程背景以废石、全尾砂为充填材料的技术要求,以桨式流变仪和L型流动仪两种方法进行流变试验研究,探究含粗骨料膏体料浆的流动特性;同时,利用L型流动仪试验原理与采场内料浆流动相似的特点,初步探究膏体料浆重力驱动下的扩展流动特性;2、针对含粗骨料膏体料浆的物料组成特点,提出基于CFD-DEM耦合的料浆流动特性模拟方案,并针对骨料颗粒的不规则特性,采用非球形颗粒建模技术。探究不同流变参数和颗粒含量的料浆在L型流动仪试验中的流态信息,揭示浆体流变特性与其流动行为的内在联系;3、以L型流动仪的物理试验和数值模拟结果为基础,提出基于SVM技术的多参数组合反演分析方法,有效地获取料浆“完整”流变参数——屈服应力、粘度系数、幂率系数(H-B模型),拓宽L型流动仪试验的实用型,为膏体流变学研究提供新型检测手段;4、基于粘塑性流体倾斜平板流动模型,利用非牛顿流体力学方法构建膏体料浆扩展流动模型;引入润滑层理论对理论模型的N-S方程进行解析推导,并利用偏微分方程的数值解法进行求解,获得流场的速度分布、屈服面、“液面”轨迹等流动信息,阐明采场内膏体料浆的流动机理;5、构建地下采场模拟充填试验平台并开展试验研究,考察膏体流变参数、排料口位置、排料流速对膏体流动行为的影响,探究理论模型的有效性与差异性。基于流动特性分析差异性来源,提出模型参数修正方案,提高理论模型对膏体料浆扩展流动过程液面曲线的预测能力;6、开展地下采场充填接顶调控技术研究。借鉴膨胀充填材料相关研究成果,配制无沉缩或微膨胀型膏体充填材料。借助构建的扩展流动模型以实际工况为基础进行充填排料工艺优化与半工业试验,验证充填接顶技术的有效性,最后,为实际充填工况的充填排料作业提出合理工程建议。
杨晓炳[5](2020)在《低品质多固废协同制备充填料浆及其管输阻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品质高炉矿渣资源已得到充分利用,目前成为一种宝贵的二次资源,在某些地区面临供不应求的局面。与之相比,钢渣、铜选尾砂等低品质固废不仅活性低,而且还潜在不安定性因素,导致资源利用技术难度大,经济效益差和利用率低。随着我国进一步加大环保力度,大力推进充填法采矿和绿色无废开采,全尾砂充填采矿技术逐步得到推广应用,从而为低品质固废资源化利用提供了难得机遇。为此,本文开展低品质多固废在充填采矿中利用研究。本文基于高低品质固废协同激发制备胶凝材料,低品质固废协同制备混合骨料的技术途径,从微活性、细骨料改性两个方面,开展胶结充填体强度研究,由此获得了不同的绿色充填胶凝材料和混合骨料优化配方。在此基础上,开展充填料浆流变特性以及管输阻力研究,从而为低品质固废在充填采矿中应用奠定了基础。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以及成果如下:首先,以全尾砂充填矿山为工程背景,利用微活性钢渣、脱硫石膏和粉煤灰等低品质固废,开展低成本和高性能充填胶凝材料研究。由此获得了钢渣基全固废充填胶凝材料,其充填体28d强度达到水泥的1.4倍,满足阶段嗣后充填法采矿一步采场强度要求;大掺量钢渣(50%)胶凝材料的充填体强度也满足二步采场充填体强度要求,胶凝材料中低品质固废利用率达到70%以上,其成本仅为水泥的50%。粉煤灰基充填胶凝材料胶结充填体强度满足矿山充填采矿要求,其成本比当地的42.5水泥降低了 70%以上。其次,开展了大掺量低品质固废充填胶凝材料的水化机理研究。采用XRD、TG/DTG、SEM电镜扫描及压汞实验等手段,研究揭示了不同矿物组分对其水化产物、微观结构以及充填体孔隙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配比胶凝材料水化产物的差异对胶结体强度贡献区别不大,其胶结体强度的差异性主要取决于孔隙结构,而阈值孔径能够合理的表征胶结体强度优劣。第三,开展了无活性铜选尾砂固废对粗骨料的改性研究。针对不同铜选尾砂掺量,开展了混合骨料的粒径级配分析以及胶结体强度试验。基于混合骨料密实度和水灰比对胶结体强度的影响,建立了不同龄期掺铜选尾砂混合骨料胶结充填体强度模型。在此基础上,以充填料浆胶结体强度及管输特性要求为约束条件,建立了废石-铜选尾砂混合骨料充填料浆性能优化决策模型。采用粒子群算法求解获得废石-铜选尾砂混合骨料充填料浆优化配比。其充填料成本比棒磨砂骨料降低了 30.5%,满足金川矿山下向分层进路胶结充填法强度和自流输送要求。第四,开展了低品质固废胶凝材料及混合骨料制备的充填料浆流变试验研究,并计算料浆管输沿程阻力。充填料浆流变数据符合宾汉姆模型。可采用Swamee-Aggarwal方程预测沿程阻力。预测结果表明,钢渣基全固废及粉煤灰基胶凝材料充填料浆的管输沿程阻力均小于水泥充填料浆。粗骨料中掺入低品质固废细骨料显着提高了充填料浆的流动性及稳定性。最后,开展了掺低品质固废的混合骨料充填料浆管输数值模拟及半工业、工业试验。基于充填料浆工作特性试验,获得了低品质固废的最佳掺量及其对料浆工作特性的影响;采用颗粒-流体两相流数值方法,模拟了混合骨料充填料浆的管输特性,揭示了低品质固废作为细骨料对料浆流动性的影响。通过L管试验和工业充填试验,分析了掺低品质固废的混合充填料浆沿程阻力变化规律,建立了充填料浆参数与沿程阻力的数学模型,基于模型预测的相对误差≤4%。本文从低品质固废开发胶凝材料和作为细骨料两个方面,开展其在充填采矿中的利用研究,为低品质固废资源化利用探索出一条途径。
刘经民[6](2020)在《矸石膏体材料力学性能研究及应用》文中指出膏体充填开采作为最重要的绿色开采方式之一,所用矸石膏体材料是以合理级配的煤矸石为主,与胶结料搅拌而成,可加入粉煤灰、添加剂改变其性能。为系统掌握矸石膏体材料力学特性,为模拟分析中充填体力学参数的确定提供参考,本文以高河煤矿矸石膏体材料为基础,进行了单轴压缩、劈裂抗拉、变角剪切、弹性模量和泊松比测试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主要取得了如下成果:(1)通过正交试验法9组配比共54个尺寸为100 mm×100 mm×100 mm、45个尺寸为70.7 mm×70.7 mm×70.7 mm的立方体试件和27个直径为50 mm,高为100 mm的圆柱形矸石膏体材料试件进行力学性能试验,分析了质量浓度、粉煤灰掺量和胶结料掺量对矸石膏体材料力学性能影响规律,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建立了矸石膏体材料力学性能各指标影响因素的一次项和任何两个因素之间的一级交互作用项的数学预测模型。(2)矸石膏体材料单轴抗压强度与其劈裂抗拉强度、凝聚力、弹性模量可通过Origin拟合,存在良好的函数关系,并且这种关系受质量浓度、粉煤灰掺量、胶结料掺量的影响较小。(3)制备了21个尺寸为70.7 mm×70.7 mm×70.7 mm的立方体矸石膏体材料试件进行单轴抗压试验,分析了高河煤矿E1302工作面上分层矸石膏体充填材料强度随龄期增长的演化规律。(4)制备了尺寸为70.7 mm×70.7 mm×70.7 mm、100 mm×100 mm×100mm、150 mm×150 mm×150 mm、200 mm×200 mm×200 mm的立方体矸石膏体材料试件各3个进行单轴抗压试验,分析了尺寸效应度和尺寸效应律,得到了不同尺寸的矸石膏体材料试件单轴抗压强度换算系数。(5)分析了矸石膏体材料全应力应变曲线分阶段特征,构建了矸石膏体材料全应力应变曲线本构方程。(6)运用矸石膏体材料力学性能预测模型,确定了高河煤矿E1302充填开采工作面充填体力学参数,并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模拟结果对生产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说明了矸石膏体材料力学性能参数预测模型的可行性。论文共有图55幅,表47个,参考文献88篇。
陈顺满[7](2020)在《压力—温度效应下膏体充填体力学特性及响应机制研究》文中提出传统的膏体充填体强度设计中,材料配合比确定均是在室内标准恒温恒湿条件下进行,这与膏体充填体的原位养护环境存在较大差异,现场取样得到的充填体强度明显高于室内试样的强度(即设计强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674012),研发了考虑压力-温度效应的膏体充填体养护实验装置,以不同压力-温度效应的膏体充填体为研究对象,以设计更加安全和经济的膏体充填体为目的,主要开展以下研究:(1)明确了深井开采中充填体的压力与温度来源,确定了与充填采场环境相近的养护压力与养护温度范围,分析了传统的考虑压力-温度效应的装置特点,研发了考虑压力-温度效应的膏体充填体养护实验装置。(2)开展了压力-温度效应下膏体充填体的力学性能测试实验,探明了压力、温度和时间对膏体充填体强度、峰值应变和弹性模量的影响规律,建立了考虑压力-温度效应的膏体充填体强度预测模型,基于室内实验数据,对强度预测模型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3)分析了考虑压力-温度效应的膏体充填体变形特征,构建了考虑压力-温度效应的膏体充填体两段式损伤本构模型;通过建立膏体充填体的数值计算模型,研究了考虑压力-温度效应的膏体充填体颗粒接触特征、力链分布和裂纹分布特征演化规律。(4)完成了压力-温度效应下膏体充填体的多场性能监测实验,获取并系统分析了膏体充填体内部温度、体积含水率、基质吸力和电导率随养护时间变化的数据,探明了压力-温度效应下膏体充填体内部温度、体积含水率、基质吸力和电导率的变化规律,揭示了膏体充填体的热-水-力-化多场性能关联机制。(5)通过研究压力-温度效应下膏体充填体的物相组成、水化产物、微观形貌和孔隙结构演化规律,建立了膏体充填体宏观力学特性与微观性能之间的关系模型。采用灰色关联理论,研究了养护压力、养护温度与膏体充填体力学性能之间的关联性,揭示了压力-温度效应下膏体充填体力学性能的响应机制。(6)发展了考虑压力-温度效应的膏体充填体配合比优化设计新方法,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某铜矿膏体充填体配合比优化设计中,提出了考虑压力-温度效应的膏体充填体配合比优化设计工程建议。
王浩[8](2019)在《矸石粉煤灰充填料浆管道输送不稳定流及其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试验、理论和数值模拟为手段,在得到了充填料浆的最佳配比的前提下,对矸石粉煤灰充填料浆在工程运用中出现的堵管、浆体水击和不满管流等不稳定流现象进行了分析,并对不稳定流现象对充填系统造成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为消除不稳定流现象提供了依据和参考。以理论和试验为手段,分析了叶片扭矩流变仪在测量矸石粉煤灰充填料浆流变性时由于转速引起误差对流变参数的影响,确定了料浆浓度和所需最小转速的关系曲线。以最小转速为前提,进行了料浆流变实验,确定了矸石粉煤灰充填料浆的最佳浓度和组分配比。以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为手段研究了充填料浆在管输过程中出现的不稳定流现象。借助ANSYS ICEM CFD及FLUENT对矸石粉煤灰充填料浆的管流特征进行了模拟。(1)通过模拟不同流速下,管道出口截面矸石颗粒的体积分数,确定了料浆输送的不淤流速。以出口截面附近料浆流速变化情况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当入口流速低于不淤流速时,料浆在管道中的不稳定流动情况。(2)研究了浆体水击现象所造成的浆体不稳定流动,通过比较不同关阀时间下水击现象造成的压力脉动曲线,解释了关阀时间与爆管事故之间的关系。(3)理论分析了竖直管段出现不满管流现象的机理,模拟不满管流中的“气蚀”现象所形成的压力场和速度场,以说明“气蚀”现象对管道的破坏机理;理论分析了“射流冲蚀”对管道的冲击破坏。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以柯西应力方程和雷诺-里符林公式为依据对料浆在容器中的转动情况进行了理论分析,说明了料浆浓度和所需最小转速的关系。以实验数据为基础,确定了料浆浓度和所需最小转速的关系曲线。(2)采用叶片扭矩流变仪对矸石似膏体料浆的流变特性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料浆最佳组分配比为质量浓度76%,最佳组分配比矸石:粉煤灰:水泥质量比为8:3:1。结合实验结果及流变学相关理论,确定矸石粉煤灰充填料浆属于宾汉流体,并建立了流变模型。(3)运用牛顿力学相关理论分析了矸石颗粒在料浆中的运动状态。矸石粉煤灰充填料浆在水平管道中输送时,大部分矸石颗粒处于悬浮状态向前运动,同时有部分大而重的矸石颗粒沉降于管道底部并以推移形式向前运动。在分别分析了两种运动状态的矸石颗粒所造成沿程阻力损失后,在理论上得到了料浆在水平管道中的阻力损失。(4)运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模拟了料浆在管输过程中的流动特征。选取距离管道出口 20cm处的截面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流速下矸石颗粒体积分数的不同,确定了不淤流速。当流速低于不淤流速时,矸石颗粒的淤积造成料浆由稳定流动状态向不稳定流动状态转变,并最终导致堵管。(5)运用动量守恒定律分析了水击现象对管道造成破坏的机理;采用特征线法计算了浆体水击现象中管道壁面所承受的压力脉动变化情况。(6)采用动网格技术,模拟阀门及其前段管道在阀门关闭时所承受的压强脉动变化曲线。结果显示了浆体水击造成的不稳定流动对管道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一定时间范围内,阀门关闭的速度越慢,浆体水击所引起的压强峰值越小。因此,为避免阀门关闭引起浆体水击造成管道破坏,应尽量延缓阀门关闭时间,降低阀门的关闭速度。(7)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分析了竖直管段不满管流形成机理。在此基础上,利用FLUENT软件模拟了竖直管段不满管流的速度场、压力场。通过比较“气蚀”、“射流冲蚀”和料浆团柱坠落撞击形成的压力场,发现“气蚀”和“射流冲蚀”是造成管道破坏的主要原因。
李公成[9](2019)在《全尾砂絮团尺寸变化及其浓密性能研究》文中认为推进膏体技术发展是践行国家“绿色开采”理念的重要举措。作为该技术的基础和首要环节,全尾砂膏体浓密是低浓度尾砂浆与絮凝剂混合后,在重力-剪切作用下实现固液分离,并生产膏体产品的复杂动态过程。针对膏体浓密性能(即固体通量、处理能力与底流浓度的相互关系)的研究,传统重力浓密理论表现出较差的适用性,在工程应用中存在诸多问题。浓密性能是全尾砂絮团压缩性和渗透性的外在表现,而全尾砂絮团结构尺寸的变化是其压缩性和渗透性优劣的根本原因。因此,开展膏体浓密过程全尾砂絮团尺寸变化及其压渗性能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浓密过程全尾砂絮团视为球状,凝胶浓度、压缩屈服应力表征其压缩性,干涉沉降系数表征其渗透性。以絮凝剂遴选和沉降条件优化为切入点,借助物理实验、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等手段,围绕絮团尺寸变化及其压渗性能、膏体浓密性能展开了研究。最终阐明了不同剪切环境下全尾砂絮团尺寸变化与其压缩性和渗透性的内在联系,实现了膏体浓密性能的有效分析。完成的主要研究工作包括:(1)完成了絮凝剂遴选和沉降实验条件优化工作。提出以浓密效果因子评价沉降实验效果,优选出适合于新疆某铜矿全尾砂沉降的絮凝剂XT9020,采用4因素3水平Box-Behnken设计方案,开展了静态沉降条件优化实验,分析了入料浓度、絮凝剂单耗、絮凝剂溶液浓度和入料速率四个因素对沉降效果的影响,获得了浓密效果因子预测模型,借助响应曲面法确定了最佳沉降实验条件:入料质量浓度为18.43%,絮凝剂单耗为19.57 g/t,絮凝剂溶液浓度为0.04%,入料速率为0.38 m/s。(2)考察了膏体浓密机全压力下全尾砂絮团压缩性和渗透性变化规律。在全尾砂絮团沉降和压滤行为数学模型的基础上,以动态沉降实验和压滤实验分别研究膏体浓密机低压力和高压力下全尾砂絮团脱水行为,实现了不同剪切环境膏体浓密机全压力物理模拟,考察了耙架转速对全尾砂絮团压缩性和渗透性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不同剪切环境稳态条件下全尾砂絮团压缩性和渗透性参数随底流浓度变化的关系式。(3)深入研究了不同剪切环境下全尾砂絮团尺寸变化行为。耙架的剪切作用引起絮团尺寸变化,迫使絮团发生致密行为。以直径比例因子表征絮团剪切致密程度,以直径致密速率表征絮团剪切致密速度,在对全尾砂絮团沉降过程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随时间变化的絮团致密方程,结合稳态条件下全尾砂絮团压缩性和渗透性参数,考察了全尾砂絮团尺寸变化对其压缩性和渗透性的影响,获得了考虑时效性的全尾砂絮团压缩性和渗透性演化方程。(4)提出了有动力膏体浓密性能分析方法。结合Coe-Clevenger沉降理论和Buscall-White脱水理论,借鉴新疆某铜矿膏体浓密机尺寸参数,利用无动力膏体浓密模型,阐述了无动力膏体浓密机固体通量、处理能力随底流浓度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引入考虑时效性的全尾砂絮团压缩性和渗透性演化方程,获得了有动力膏体浓密性能分析方法,对比分析了无/有动力膏体浓密性能。(5)总结了全尾砂膏体浓密系统设计的推荐流程。以新疆某膏体充填项目为背景,结合本文研究成果,借助相似理论,确定了浓密机系统入料参数和运行参数。通过现场膏体浓密机试车运行,验证了膏体浓密模型和性能研究的适用性。目标底流浓度下,实际泥层压力与理论泥层压力平均误差为3.25%,对应的浓密机理论平均处理能力为99.3 t/h,浓密机实际平均处理能为102.0 t/h,理论值与实际值基本一致。最后总结了全尾砂膏体浓密系统设计的推荐流程。
姜海强[10](2016)在《低温环境下膏体材料流动与力学特性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矿山开采正逐步向寒冷地区和冻土区域发展,这些地区的显着特点是其气温一般都在零度以下。在过去的三十年,国内外学者在膏体充填材料的流动特性和力学性能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很多有益成果。然而,前人的绝大部分研究都是在常温或者高温条件下进行的,膏体充填材料在低温环境下工程性能方面的研究涉及较少。本文以低温环境为研究背景,综合采用多种测试手段,围绕膏体的流动性、力学特性、大尺寸膏体充填体冻结特性以及含盐膏体流动与力学性能四个方面展开了系统的实验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创新性成果:(1)测试得到了主要内部和外界因素影响下膏体材料屈服应力、强度和变形随时间的演化特征,综合采用压汞法孔隙度分析、热重分析、电动电位测试、电导率测试、孔隙液p H测试等多种辅助测试手段,揭示了不同因素的影响作用机理。(2)通过自行设计构建的大尺寸土柱装置,借助5TE集成传感器和直线位移传感器,对比分析了低温环境下膏体充填柱体的冻结特性,探讨了充填顺序和蒸发作用对膏体性能的影响,揭示了膏体在养护过程中其内部温度-水力-力学-化学(T-H-M-C)多场相互作用影响的过程,探明了低温环境下膏体性能的尺寸效应。(3)分析研究了低温环境下含盐膏体屈服应力和强度随时间演化规律,揭示了防冻盐的影响作用机理,得到了不同盐分浓度膏体变形特征,从定量角度揭示了盐分浓度与膏体初始屈服应力和强度,以及强度与初始弹性模量之间的关系。
二、Analysis of Mechanism of Pipeline Damaging by Pastefill in Garson Mine, Canada(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nalysis of Mechanism of Pipeline Damaging by Pastefill in Garson Mine, Canada(论文提纲范文)
(1)碱化水稻秸秆基尾砂胶结充填体动静力学性能演化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准静态荷载下CTB力学特性的研究现状 |
1.2.2 外加剂对CTB力学特性影响的研究现状 |
1.2.3 植物纤维在水泥基材料方面应用的研究现状 |
1.2.4 动态荷载下充填体力学性能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材料性能测试分析 |
2.1 试验材料及特性 |
2.1.1 试验材料制备与测试 |
2.2 CTB试样的制备 |
2.2.1 实验方案 |
2.2.2 试验过程 |
2.3 充填料浆的流动性测试 |
2.3.1 坍落度测试过程 |
2.3.2 ARS含量对充填料浆坍落度的影响 |
2.3.3 ARS长度对充填料浆坍落度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ARS对 CTB单轴抗压强度的影响及机理分析 |
3.1 充填体单轴抗压强度测试 |
3.1.1 试验设备 |
3.1.2 试验方法和方案 |
3.2 ARS对 CTB单轴抗压强度的影响 |
3.2.1 ARS长度的影响 |
3.2.2 ARS含量的影响 |
3.2.3 ARS长度和含量对充填体抗压强度的耦合影响 |
3.3 掺ARS的 CTB应力-应变行为与韧性特征 |
3.3.1 抗压强度测试应力-应变曲线特征 |
3.3.2 韧性特征 |
3.4 掺ARS的 CTB破坏形态 |
3.5 ARS与 CTB基体的微观作用关系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ARS对 CTB抗拉强度的影响及机理分析 |
4.1 充填体抗拉强度测试 |
4.1.1 试验设备 |
4.1.2 试验方法和方案 |
4.2 ARS对 CTB抗拉强度的影响 |
4.2.1 ARS长度的影响 |
4.2.2 ARS含量的影响 |
4.2.3 ARS长度和含量对充填体抗拉强度的耦合影响 |
4.3 充填体抗拉强度测试应力-应变行为和破坏模式分析 |
4.3.1 抗拉强度测试应力-应变曲线 |
4.3.2 充填体抗拉强度测试破坏模式 |
4.4 ARS改善充填体抗拉强度微观作用机理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掺ARS的 CTB动态力学性能响应 |
5.1 掺不同含量ARS的 CTB动态力学性能测试 |
5.1.1 试验设备 |
5.1.2 试验方法 |
5.2 SHPB单次冲击试验结果分析 |
5.2.1 单次冲击荷载下充填体应变率效应 |
5.2.2 ARS含量对充填体动态抗压强度的影响 |
5.2.3 单次冲击下充填体动态应力-应变曲线 |
5.2.4 单次冲击下充填体破坏形态 |
5.3 单次冲击下掺ARS的 CTB动态损伤本构模型 |
5.3.1 构建动态本构模型 |
5.3.2 损伤本构模型验证 |
5.3.3 单次冲击下充填体动态损伤演化特性 |
5.4 循环冲击荷载下充填体动态力学特征分析 |
5.4.1 充填体动态抗压强度特征 |
5.4.2 循环冲击下充填体应力-应变曲线特征 |
5.4.3 循环荷载下充填体破坏形态 |
5.5 冲击荷载下ARS与充填体基体的微观作用关系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针对ARS应用于矿山充填实践的工程建议 |
6.1 矿山充填技术的演化和现状以及改进的充填系统的建立 |
6.1.1 矿山充填技术的演化和现状 |
6.1.2 改进的充填系统的建立 |
6.2 嗣后充填采矿法 |
6.2.1 嗣后充填采矿法概述 |
6.2.2 嗣后充填采矿法面临的风险 |
6.2.3 ARS应用于嗣后充填采矿法的工程建议 |
6.3 下向分层进路充填采矿法 |
6.3.1 下向分层进路充填采矿法概述 |
6.3.2 下向分层进路充填采矿法面临的风险 |
6.3.3 ARS应用于下向分层进路充填采矿法的工程建议 |
6.4 房柱法中的矿柱回采 |
6.4.1 房柱法中的矿柱回采概述 |
6.4.2 针对ARS应用于人工矿柱的工程建议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2)尾砂管道絮凝行为演化及其高浓度排放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管道絮凝技术发展历程 |
1.3.2 尾砂絮凝原理及剪切作用的影响 |
1.3.3 絮体行为及管道絮凝理论研究 |
1.3.4 尾砂高浓度排放性能及其预测模型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絮凝剂筛选及两步骤絮凝实验条件优化 |
2.1 实验材料 |
2.2 单一絮凝剂筛选实验 |
2.2.1 实验过程 |
2.2.2 沉降曲线分析 |
2.2.3 底流浓度和上清液浊度分析 |
2.3 絮凝剂组合筛选实验 |
2.3.1 实验过程 |
2.3.2 底流浓度和清液浊度分析 |
2.4 两步骤絮凝条件优化实验 |
2.4.1 实验设计 |
2.4.2 实验结果 |
2.4.3 各因素交互作用分析 |
2.4.4 两步骤絮凝最优实验条件 |
2.5 本章小结 |
3 管道絮凝对尾砂高浓度排放性能的影响研究 |
3.1 管道絮凝过程的不同阶段 |
3.2 管道絮凝过程的实验装置 |
3.2.1 相似模拟原理 |
3.2.2 实验装置设计 |
3.3 管道絮凝过程的实验方案 |
3.3.1 絮凝动力学理论基础 |
3.3.2 实验方案及过程 |
3.4 不同阶段对尾砂高浓度排放性能的影响 |
3.4.1 剪切作用参数的获取 |
3.4.2 初次絮体破坏阶段的剪切作用影响 |
3.4.3 二次絮凝再生阶段的剪切作用影响 |
3.5 管道絮凝过程分析 |
3.5.1 初次絮体破坏阶段分析 |
3.5.2 二次絮体再生阶段分析 |
3.5.3 尾砂沉积脱水阶段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初次絮体特性及其剪切破坏行为分析 |
4.1 初次絮体尺寸与絮体强度因子 |
4.1.1 初次絮体尺寸 |
4.1.2 初次絮体强度因子 |
4.2 初次絮体微观结构与其分形维数 |
4.2.1 实验方法 |
4.2.2 初次絮网结构图像分析结果 |
4.3 初次絮凝浆体Zeta电位 |
4.4 初次絮体剪切破坏行为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二次絮体特性及其剪切再生行为分析 |
5.1 二次絮体尺寸与再生因子 |
5.1.1 二次絮体尺寸 |
5.1.2 二次絮体再生因子 |
5.2 二次絮体微观结构与其分形维数 |
5.2.1 实验方法 |
5.2.2 二次絮网结构图像分析结果 |
5.3 二次絮凝浆体Zeta电位 |
5.4 二次絮体剪切再生行为分析 |
5.5 剪切破坏-促凝协同作用假说 |
5.6 本章小结 |
6 尾砂高浓度排放性能理论预测模型 |
6.1 剪切比例系数的提出 |
6.1.1 极限浓度的计算结果 |
6.1.2 基于剪切比例系数的极限浓度模型 |
6.2 基于剪切比例系数的高浓度尾砂屈服应力模型 |
6.3 基于剪切比例系数的高浓度尾砂塑性粘度模型 |
6.4 基于剪切比例系数的高浓度尾砂早期沉积坡度模型 |
6.5 尾砂高浓度排放性能预测模型综合分析 |
6.5.1 剪切比例系数的关键节点 |
6.5.2 尾砂高浓度排放性能变化规律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7 某尾矿库管道絮凝系统设计 |
7.1 美国铝业瓦格鲁普尾砂堆存系统 |
7.1.1 工程概况 |
7.1.2 原有工艺流程及存在问题 |
7.2 管道絮凝系统设计 |
7.2.1 设计依据 |
7.2.2 管道絮凝工艺流程 |
7.2.3 剪切作用参数调控 |
7.3 尾砂高浓度排放性能的试验效果 |
7.3.1 尾砂高浓度排放性能预测 |
7.3.2 尾砂高浓度排放性能实测及对比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给料井内全尾砂絮凝行为及其优化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课题来源 |
1.2 选题目的及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膏体充填技术应用现状 |
1.3.2 全尾砂深锥浓密技术应用研究现状 |
1.3.3 给料井内全尾砂絮凝行为的研究现状 |
1.3.4 全尾砂絮凝机理研究现状 |
1.3.5 絮团性质的研究现状 |
1.3.6 研究现状总结与存在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全尾砂絮凝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
2.1 全尾砂絮凝行为的表征 |
2.2 全尾砂絮凝行为实验研究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方法与设置 |
2.3 全尾砂絮凝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
2.3.1 絮凝剂种类对全尾砂絮凝行为的影响 |
2.3.2 料浆固体质量分数对全尾砂絮凝行为的影响 |
2.3.3 絮凝剂单耗与浓度对全尾砂絮凝行为的影响 |
2.3.4 剪切速率对全尾砂絮凝行为的影响 |
2.4 全尾砂絮凝行为的条件优选 |
2.4.1 实验设计 |
2.4.2 全尾砂絮凝BBD实验结果 |
2.4.3 影响因素的交互作用 |
2.4.4 絮凝条件优选与验证 |
2.5 本章小结 |
3 全尾砂絮凝行为的动力学模型构建 |
3.1 全尾砂絮凝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3.2 全尾砂絮团的聚并与破碎机理分析 |
3.2.1 全尾砂絮团的聚并机理分析 |
3.2.2 全尾砂絮团的破碎机理分析 |
3.3 全尾砂絮凝动力学模型的求解 |
3.4 全尾砂絮凝动力学模型的参数确定 |
3.5 本章小结 |
4 给料井内全尾砂絮凝行为模拟 |
4.1 给料井内全尾砂絮凝行为物理模拟研究 |
4.1.1 物理模拟实验平台与方法 |
4.1.2 全尾砂絮凝行为物理模拟分析 |
4.2 给料井内全尾砂絮凝行为数值模拟模型 |
4.2.1 给料井几何模型 |
4.2.2 全尾砂絮凝数学模型 |
4.3 给料井内全尾砂絮凝行为数值模拟方案与求解方法 |
4.3.1 模拟方案与边界条件 |
4.3.2 絮凝动力学模型数值求解方法 |
4.3.3 物性参数 |
4.4 给料井内流场特性数值模拟分析 |
4.4.1 E-DUC稀释系统稀释效果分析 |
4.4.2 给料井内速度场分析 |
4.4.3 给料井内全尾砂料浆的固体体积分数分析 |
4.4.4 给料井内湍流特性分析 |
4.5 给料井内有效流动区域数值模拟分析 |
4.6 给料井内全尾砂絮凝行为数值模拟分析 |
4.6.1 给料井内全尾砂絮团尺寸分布时空演化规律 |
4.6.2 给料井内全尾砂絮团平均直径时空演化规律 |
4.6.3 给料井出口-10 μm累积含量变化规律 |
4.7 本章小结 |
5 基于全尾砂絮凝行为的给料井工艺参数优化 |
5.1 影响给料井内全尾砂絮凝行为的工艺参数分析 |
5.1.1 工艺参数对全尾砂絮凝效果的影响 |
5.1.2 工艺参数对的给料井布料效果的影响 |
5.2 E-DUC稀释系统工艺参数模拟优化 |
5.2.1 模拟优化方案 |
5.2.2 模拟优化结果 |
5.3 基于正交试验设计的给料井工艺参数模拟优化 |
5.3.1 模拟优化方案 |
5.3.2 基于全尾砂絮凝效果的工艺参数优化 |
5.3.3 基于给料井布料效果的工艺参数优化 |
5.4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给料井多参数多目标优化 |
5.5 本章小结 |
6 工程应用 |
6.1 工程概况 |
6.1.1 膏体充填工艺流程简介 |
6.1.2 给料井结构参数 |
6.1.3 全尾砂絮凝的工艺参数 |
6.2 给料井运行效果分析 |
6.2.1 E-DUC稀释系统稀释效果分析 |
6.2.2 给料井内有效流动区域分析 |
6.2.3 给料井出口的均匀度指数分析 |
6.2.4 给料井内全尾砂絮凝行为分析 |
6.3 给料井工艺参数优化建议 |
6.3.1 E-DUC工艺参数优化建议 |
6.3.2 给料井工艺参数优化建议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采场内膏体料浆流动特性及充填接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来源 |
1.1.2 选题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地下采场充填接顶研究现状 |
1.2.2 充填体沉积坡面预测研究现状 |
1.2.3 粘塑性流体扩展流动研究现状 |
1.3 工程背景与接顶现状 |
1.3.1 采矿方法与采场结构参数 |
1.3.2 充填工艺与关键技术参数 |
1.3.3 充填接顶性能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膏体料浆流变特性试验研究 |
2.1 引言 |
2.2 膏体料浆流变模型 |
2.3 试验材料及其物理化学性质 |
2.3.1 试验材料采集 |
2.3.2 试验材料物化性质 |
2.4 料浆流变性能试验 |
2.4.1 桨式流变仪试验 |
2.4.2 L型流动仪试验 |
2.4.3 料浆流变试验方案 |
2.5 试验结果分析 |
2.5.1 桨式流变仪测试结果 |
2.5.2 L型流动仪测试结果 |
2.5.3 L型流动仪测试与屈服应力关联 |
2.5.4 膏体料浆扩展流动特性 |
2.6 本章小结 |
3 膏体料浆流动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
3.1 引言 |
3.2 计算流体动力学基础理论 |
3.2.1 CFD-DEM耦合基础理论 |
3.2.2 CFD-DEM耦合数学模型 |
3.2.3 CFD-DEM耦合计算实现 |
3.3 岩石颗粒模型参数标定 |
3.3.1 岩石颗粒堆积角仿真模拟 |
3.3.2 仿真结果分析 |
3.4 基于FLUENT-EDEM耦合的仿真 |
3.4.1 连续相模型构建与参数 |
3.4.2 离散相模型构建与参数 |
3.5 L型流动仪试验模拟方案 |
3.5.1 Fluent均质流体模拟方案 |
3.5.2 Fluent-EDEM耦合模拟方案 |
3.6 耦合模拟结果分析 |
3.6.1 Fluent均质流模拟结果 |
3.6.2 Fluent-EDEM耦合模拟结果 |
3.7 本章小结 |
4 流变参数组合反演分析研究 |
4.1 引言 |
4.2 反演分析方法确定 |
4.3 支持向量机基础理论 |
4.3.1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原理 |
4.3.2 多输出最小二程支持向量机 |
4.4 膏体流变参数LS-SVR反演预测流程 |
4.4.1 流态数据提取 |
4.4.2 试验数据预处理 |
4.4.3 模型参数寻优与模型检验 |
4.4.4 含粗骨料膏体流变参数预测 |
4.5 本章小结 |
5 膏体料浆扩展流动模型研究 |
5.1 引言 |
5.2 膏体料浆扩展流动模型构建 |
5.2.1 流态分析与模型假设 |
5.2.2 控制方程 |
5.2.3 本构方程 |
5.2.4 边界条件 |
5.3 流动模型解析推导 |
5.3.1 控制方程无量纲化 |
5.3.2 流体润滑层理论引入 |
5.3.3 流体速度场 |
5.3.4 流体通量 |
5.4 流动模型数值求解 |
5.4.1 膏体料浆扩展流动模型 |
5.4.2 模型数值求解 |
5.4.3 流体液面曲线 |
5.4.4 流体速度场 |
5.5 本章小结 |
6 膏体料浆扩展流动模型验证及参数修正 |
6.1 引言 |
6.2 试验平台与模拟排料实验 |
6.2.1 试验平台构建 |
6.2.2 试验实施流程 |
6.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6.3.1 不同配比膏体充填实验结果 |
6.3.2 不同排料位置充填实验结果 |
6.4 膏体流动模型验证与分析 |
6.4.1 不同配比料浆物理、数值试验结果 |
6.4.2 不同排料口位置物理、数值试验结果 |
6.5 膏体流动模型参数修正 |
6.5.1 理论模型误差分析讨论 |
6.5.2 模型参数修正 |
6.5.3 修正后模型检验 |
6.6 本章小结 |
7 充填接顶调控技术与工程建议 |
7.1 引言 |
7.2 膨胀型膏体材料制备 |
7.2.1 试验材料与外加剂 |
7.2.2 膨胀型膏体配比试验 |
7.2.3 试验结果分析 |
7.2.4 膨胀型膏体材料试验小结 |
7.3 采矿区充填半工业试验 |
7.3.1 相似理论与模拟采场 |
7.3.2 充填排料工艺参数优化 |
7.3.3 地下采场充填半工业试验 |
7.4 半工业实验结果与工程建议 |
7.4.1 膏体料浆充填终止液面 |
7.4.2 充填体沉缩与沉积坡面 |
7.4.3 工程建议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低品质多固废协同制备充填料浆及其管输阻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充填胶凝材料文献综述 |
2.1.1 硅酸盐水泥胶凝材料 |
2.1.2 高水及超高水充填材料 |
2.1.3 碱激发/复合激发胶凝材料 |
2.2 微活性低品质固废利用的难题和途径 |
2.2.1 钢渣粉煤灰资源化利用存在的难题 |
2.2.2 低品质微活性固废协同利用途径 |
2.3 全尾砂及粗骨料充填材料研究 |
2.3.1 全尾砂充填材料研究进展 |
2.3.2 混合粗骨料充填材料研究进展 |
2.4 充填料浆管输特性研究 |
2.4.1 充填料浆流变性 |
2.4.2 沿程摩阻力计算模型 |
2.4.3 流体-颗粒两相流 |
2.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5.1 本文研究面临的问题 |
2.5.2 指导思路与关键技术 |
2.5.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3 利用低品质微活性固废协同制备胶凝材料研究 |
3.1 利用钢渣-脱硫石膏制备胶凝材料特性试验研究 |
3.1.1 试验物料特性 |
3.1.2 配比试验 |
3.1.3 结果分析 |
3.1.4 50%钢渣掺量胶凝材料探索研究 |
3.2 钢渣基全固废胶凝材料的推广应用研究 |
3.2.1 试验物料特性 |
3.2.2 配比验证微调试验 |
3.2.3 大掺量钢渣全固废胶凝材料研究 |
3.2.4 多工况强度试验 |
3.3 利用低品质粉煤灰协同制备充填胶凝材料研究 |
3.3.1 试验物料特性 |
3.3.2 粉煤灰胶凝材料配比试验 |
3.3.3 基于神经网络的交互响应分析 |
3.3.4 胶凝材料配比优化决策 |
3.4 本章小结 |
4 大掺量低品质固废充填胶凝材料水化机理研究 |
4.1 大掺量钢渣胶凝材料水化机理 |
4.1.1 水化产物分析 |
4.1.2 微观结构分析 |
4.1.3 孔隙结构分析 |
4.2 低品质粉煤灰胶凝材料水化机理 |
4.2.1 水化产物分析 |
4.2.2 微观结构分析 |
4.2.3 孔隙结构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无活性固废作为细骨料对充填体强度影响与优化 |
5.1 废石-棒磨砂-铜选尾砂混合骨料配比优化 |
5.1.1 三元混合骨料粒径级配分析 |
5.1.2 三元混合骨料胶结充填体强度试验 |
5.1.3 铜选尾砂掺量对胶结体强度影响 |
5.1.4 强度模型 |
5.2 废石-铜选尾砂混合骨料配比优化 |
5.2.1 二元混合骨料粒径级配分析 |
5.2.2 二元混合骨料胶结充填体强度试验 |
5.2.3 强度模型 |
5.2.4 二元混合骨料充填料浆性能优化决策模型 |
5.3 本章小结 |
6 低品质固废充填料浆流变特性研究及沿程阻力预测 |
6.1 低品质固废胶凝材料充填料浆流变特性研究 |
6.1.1 钢渣全固废胶凝材料全尾砂充填料浆流变特性 |
6.1.2 粉煤灰基胶凝材料全尾砂充填料浆流变特性 |
6.2 低品质固废混合骨料充填料浆流变特性研究 |
6.2.1 废石-铜选尾砂混合骨料充填料浆流变特性 |
6.2.2 废石-粉煤灰混合骨料充填料浆流变特性 |
6.2.3 粗骨料对料浆流变性的影响 |
6.3 充填料浆沿程阻力计算研究 |
6.3.1 利用模型预测沿程阻力的步骤 |
6.3.2 充填料浆沿程阻力预测的工业试验 |
6.3.3 结果验证及评价 |
6.4 预测低品质固废充填料浆管输沿程阻力 |
6.4.1 钢渣全固废胶凝材料全尾砂充填料浆沿程阻力预测 |
6.4.2 粉煤灰基胶凝材料全尾砂充填料浆沿程阻力预测 |
6.4.3 废石-铜选尾砂混合骨料充填料浆沿程阻力预测 |
6.4.4 废石-粉煤灰混合骨料充填料浆沿程阻力预测 |
6.5 本章小结 |
7 掺低品质固废充填料浆管输模拟及工业试验研究 |
7.1 掺低品质固废充填料浆工作特性研究 |
7.1.1 废石-铜选尾砂混合骨料充填料浆工作特性试验 |
7.1.2 废石-粉煤灰混合骨料充填料浆工作特性试验 |
7.1.3 掺低品质固废对料浆工作特性的影响分析 |
7.1.4 低品质固废料浆流变性与工作特性分析 |
7.2 低品质固废高浓度充填料浆管输特性数值模拟 |
7.2.1 两相流模型 |
7.2.2 高浓度混合骨料料浆管输特性数值模型 |
7.2.3 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 |
7.3 掺低品质固废充填料浆管输水力坡度模型及工业试验 |
7.3.1 半工业级L管预测沿程阻力 |
7.3.2 工业验证试验及修正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矸石膏体材料力学性能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2 矸石膏体材料力学性能试验方案 |
2.1 试验原材料 |
2.2 膏体材料试验配比方案 |
2.3 试验器材及试验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3 矸石膏体材料力学性能测试与分析 |
3.1 正交试验方案测试数据 |
3.2 矸石膏体材料力学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
3.3 矸石膏体材料单轴抗压强度演化规律 |
3.4 矸石膏体材料单轴抗压强度尺寸效应分析 |
3.5 矸石膏体材料力学性能指标换算关系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矸石膏体材料单轴压缩本构模型研究 |
4.1 矸石膏体材料单轴压缩宏观破坏特征 |
4.2 矸石膏体材料单轴抗压全应力应变曲线特征分析 |
4.3 矸石膏体材料单轴抗压全应力应变曲线本构模型构建 |
4.4 本章小结 |
5 矸石膏体材料力学参数预测模型研究 |
5.1 响应面分析法及模型介绍 |
5.2 矸石膏体材料力学参数响应面预测模型 |
5.3 模型准确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预测模型在充填模拟中的应用 |
6.1 高河煤矿充填开采区域条件 |
6.2 数值模拟参数选择 |
6.3 数值模拟模型的建立 |
6.4 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压力—温度效应下膏体充填体力学特性及响应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来源 |
1.2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外膏体充填采矿技术应用现状 |
1.3.2 充填体养护实验装置研究现状 |
1.3.3 膏体充填体性能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
1.3.4 压力-温度效应下膏体充填体力学性能研究现状 |
1.3.5 膏体充填多场性能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考虑压力-温度效应的膏体充填体养护实验装置研发 |
2.1 引言 |
2.2 压力-温度效应的来源及范围确定 |
2.2.1 压力效应的来源及范围确定 |
2.2.2 温度效应的来源及范围确定 |
2.3 膏体充填体养护实验装置的技术要求及指标分析 |
2.4 膏体充填体养护实验装置的构成 |
2.4.1 充填料浆放置系统 |
2.4.2 养护压力控制系统 |
2.4.3 养护温度控制系统 |
2.4.4 养护湿度控制系统 |
2.4.5 固结排水系统 |
2.4.6 数据采集系统 |
2.5 装置成型及特点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压力-温度效应对膏体充填体力学性能影响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尾砂 |
3.2.2 拌合水 |
3.2.3 水泥 |
3.3 实验仪器及方法 |
3.3.1 实验仪器 |
3.3.2 实验方法 |
3.3.3 实验方案设计 |
3.4 压力-温度效应对膏体充填体物理性能影响 |
3.5 压力-温度效应下膏体充填体强度演化规律 |
3.5.1 压力效应对膏体充填体强度的影响 |
3.5.2 温度效应对膏体充填体强度的影响 |
3.5.3 养护时间对膏体充填体强度的影响 |
3.5.4 膏体充填体强度预测模型的建立及其验证 |
3.5.5 峰值强度和峰值应变 |
3.6 压力-温度效应对膏体充填体弹性模量的影响 |
3.7 本章小结 |
4 考虑压力-温度效应的膏体充填体细观损伤特性 |
4.1 引言 |
4.2 考虑压力-温度效应的膏体充填体变形特征 |
4.2.1 考虑压力-温度效应的膏体充填体应力-应变曲线 |
4.2.2 考虑压力-温度效应的膏体充填体损伤过程分析 |
4.3 考虑压力-温度效应的膏体充填体损伤本构模型 |
4.3.1 损伤力学基本理论 |
4.3.2 损伤模型建立及参数 |
4.3.3 膏体充填体损伤本构模型验证 |
4.4 考虑压力-温度效应的膏体充填体细观力学性能研究 |
4.4.1 膏体充填体细观力学模型的确定 |
4.4.2 膏体充填体数值计算模型的建立 |
4.4.3 膏体充填体细观力学参数的确定 |
4.4.4 计算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压力-温度效应下膏体充填体多场性能监测及其关联机制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 |
5.3 实验仪器及方法 |
5.3.1 实验仪器 |
5.3.2 实验方法 |
5.4 实验结果分析 |
5.4.1 压力-温度效应下膏体充填体内部温度演化规律 |
5.4.2 压力-温度效应下膏体充填体体积含水率与基质吸力发展 |
5.4.3 压力-温度效应下膏体充填体内部电导率演化规律 |
5.5 压力-温度效应下膏体充填体多场性能关联机制 |
5.5.1 膏体充填体的水-力性能关联 |
5.5.2 膏体充填体的化-力性能关联 |
5.5.3 膏体充填体的热-水-化-力多场性能关联性研究 |
5.6 本章小结 |
6 压力-温度效应下膏体充填体微观特征及力学性能响应机制 |
6.1 引言 |
6.2 膏体充填体微观结构研究方法 |
6.3 压力-温度效应下膏体充填体微观结构特征分析 |
6.3.1 膏体充填体矿物成分分析 |
6.3.2 膏体充填体微观形貌及其定量表征 |
6.3.3 膏体充填体物理化学反应 |
6.3.4 膏体充填体孔隙分布特征 |
6.4 压力-温度效应下膏体充填体力学性能的响应机制 |
6.4.1 压力-温度效应与膏体充填体力学性能的关联性 |
6.4.2 压力-温度效应对膏体充填体力学性能的影响机理 |
6.5 本章小结 |
7 考虑压力-温度效应的膏体充填体配合比优化设计方法与工程建议 |
7.1 引言 |
7.2 考虑压力-温度效应的膏体充填体配合比优化设计方法 |
7.3 某铜矿工程概况 |
7.3.1 工程背景 |
7.3.2 开采工艺 |
7.3.3 膏体充填工艺流程及强度要求 |
7.4 考虑压力-温度效应的膏体充填体配合比优化设计 |
7.4.1 膏体充填体实际压力-温度效应调查 |
7.4.2 标准室内养护条件下膏体充填体配合比设计 |
7.4.3 考虑压力-温度效应的膏体充填体配合比方案确定 |
7.5 工程措施及建议 |
7.6 现场应用效益前景分析 |
7.7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矸石粉煤灰充填料浆管道输送不稳定流及其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矿山充填开采的研究现状 |
1.3.2 管道输送技术研究现状 |
1.3.3 粗颗粒在浆体中运动状态的研究现状 |
1.3.4 浆体管道输送不淤流速的研究现状 |
1.3.5 水击现象的研究现状 |
1.3.6 管道输送中不满管流现象研究现状 |
1.3.7 基于FLUENT的充填料浆管道输送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2 充填料浆管流基本特征 |
2.1 充填料浆输送过程中的流体力学基本理论 |
2.1.1 伯努利方程在固液两相流中的应用 |
2.1.2 充填料浆流型及流态 |
2.1.2.1 充填料浆的流型 |
2.1.2.2 充填料浆的流态 |
2.1.3 颗粒在浆体中的物理化学反应分析 |
2.1.3.1 颗粒物理性质 |
2.1.3.2 颗粒化学性质 |
2.2 非均质-均质复合流不淤流速的影响因素分析 |
2.2.1 固体颗粒沉降速度的计算 |
2.2.2 固体物料管道输送中连续-离散两相耦合作用 |
2.3 充填料浆管道输送的水力计算 |
2.3.1 充填料浆管道输送摩阻损失计算的经验公式 |
2.3.2 充填料浆管道输送的临界流速经验公式 |
2.3.3 充填倍线的计算 |
2.4 浆体管输中推移层厚度及阻力损失分析 |
2.5 充填料浆在管道中的不稳定流现象 |
2.5.1 水平管道中不稳定流与管道堵塞的关系 |
2.5.2 阀门关闭时的水击问题 |
2.5.3 料浆管道输送中的不满管流问题 |
2.6 小结 |
3 不同配比下矸石粉煤灰充填料浆流变试验 |
3.1 叶片扭矩流变仪简介 |
3.1.1 叶片扭矩流变仪的系统组成 |
3.1.2 叶片扭矩流变仪工作原理 |
3.1.3 叶片扭矩流变仪的标定 |
3.1.4 叶片扭矩流变仪最小转速的确定 |
3.1.4.1 确定叶片扭矩流变仪最小转速的意义 |
3.1.4.2 确定料浆在不同浓度下最小转速的试验 |
3.2 矸石粉煤灰充填料浆流变参数测定结果及分析 |
3.2.1 流变实验材料及实验方案 |
3.2.2 矸石粉煤灰充填料浆流变模型的建立 |
3.2.3 矸石粉煤灰充填料浆在管道中的流态判定 |
3.3 本章小结 |
4 矸石粉煤灰充填料浆在水平管内的流动特征研究 |
4.1 充填管路系统模型 |
4.2 水平管摩阻损失的计算 |
4.2.1 矸石颗粒在静止浆体中的受力状态分析 |
4.2.2 矸石颗粒在运动过程中的受力分析 |
4.3 FLUENT介绍 |
4.3.1 CFD理论 |
4.3.2 FLUENT软件 |
4.4 矸石粉煤灰充填料浆的数值模拟模型 |
4.5 矸石粉煤灰充填料浆管输动态特征模拟 |
4.5.1 网格划分 |
4.5.2 边界条件设置 |
4.5.3 不同入口流速下矸石颗粒沉降情况模拟及管道压降分析 |
4.6 流速对料浆输送稳定性的影响 |
4.6.1 入口流速对料浆速度分布的影响 |
4.6.2 入口流速对料浆输送稳定性的影响 |
4.7 本章小结 |
5 浆体水击现象的数值模拟及影响分析 |
5.1 充填料浆水击现象控制方程 |
5.1.1 充填料浆水击现象中的粘弹塑性效应介绍 |
5.1.2 充填料浆直接水击现象中附加压强及波速的计算 |
5.1.3 间接水击现象中压强的计算 |
5.2 水击现象的数值模拟 |
5.2.1 动网格方法简介 |
5.2.2 截止阀模型及网格划分 |
5.2.3 浆体水击模拟结果 |
5.2.3.1 边界条件的设定 |
5.2.3.2 阀门全开时浆体在管道系统中的物理状态 |
5.2.3.3 阀门全开时浆体在管道系统中的物理状态 |
5.2.3.4 不同阀门关闭速度下水击压力峰值的变化趋势 |
5.2.3.5 不同阀门关闭速度下水击压力峰值的变化趋势 |
5.3 本章小结 |
6 矸石粉煤灰充填料浆管道输送不满管流研究及影响分析 |
6.1 不满管流的发生机理 |
6.1.1 管路的冲蚀磨损 |
6.1.2 浆体的射流冲击 |
6.2 竖直管段不满管流数值模拟分析 |
6.2.1 不满管流中的料浆分布模拟 |
6.2.2 矸石粉煤灰充填料浆不满管流速度场模拟 |
6.3 不满管现象中气蚀对管道的影响 |
6.3.1 不满管流对充填管道的破坏作用 |
6.3.2 气泡溃灭形成的压力场 |
6.3.3 气泡溃灭形成的速度场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7.2 论文的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全尾砂絮团尺寸变化及其浓密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来源 |
1.2 研究目的及选题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膏体浓密机工作原理及区域划分 |
1.3.2 全尾砂絮团沉降压缩行为研究 |
1.3.3 全尾砂絮团浓密特性研究方法 |
1.3.4 重力浓密理论及模型发展 |
1.3.5 综述小结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2 絮凝剂遴选及沉降条件优化实验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装置 |
2.3 絮凝剂遴选实验过程及结果 |
2.4 沉降实验条件优化 |
2.4.1 实验设计 |
2.4.2 响应曲面实验结果 |
2.4.3 实验因素的交互作用 |
2.4.4 影响因素优化 |
2.5 本章小结 |
3 膏体浓密机全压力物理模拟实验 |
3.1 全尾砂浓密过程表述 |
3.1.1 全尾砂絮团沉降过程受力分析 |
3.1.2 全尾砂絮团压缩过程受力分析 |
3.2 实验材料和装置 |
3.2.1 压滤实验装置及配套软件 |
3.2.2 压滤实验理论基础 |
3.2.3 实验方案及过程 |
3.3 全尾砂絮团压缩性和渗透性参数获取 |
3.3.1 凝胶浓度 |
3.3.2 低压力区域压缩屈服应力 |
3.3.3 低压力区域干涉沉降系数 |
3.3.4 高压力区域压缩屈服应力 |
3.3.5 高压力区域干涉沉降系数 |
3.4 浓密机全压力下全尾砂絮团脱水性能分析 |
3.4.1 压缩性能影响分析 |
3.4.2 渗透性能影响分析 |
3.5 全尾砂絮团脱水过程分析 |
3.5.1 压缩性实验脱水过程分析 |
3.5.2 渗透性实验脱水过程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全尾砂絮团剪切致密行为及其作用 |
4.1 剪切环境下絮团结构参数表征 |
4.1.1 絮团结构变化表征 |
4.1.2 剪切致密行为下沉降速率表征 |
4.2 基于絮团剪切致密行为的凯奇沉降修正模型 |
4.2.1 沉降区域划分 |
4.2.2 絮团剪切致密程度分析 |
4.2.3 絮团剪切致密速率分析 |
4.2.4 剪切致密方程及曲线分析 |
4.2.5 凯奇沉降固液分离高度预测修正模型 |
4.3 剪切致密行为下脱水参数变化分析 |
4.3.1 凝胶浓度 |
4.3.2 压缩屈服应力 |
4.3.3 干涉沉降系数 |
4.4 本章小结 |
5 膏体浓密模型及性能数值计算 |
5.1 浓密模型建立 |
5.1.1 浓密模型结构 |
5.1.2 浓密性能分析基础理论 |
5.1.3 数值计算方法 |
5.2 无动力膏体浓密性能分析 |
5.2.1 固体通量-底流浓度曲线分析 |
5.2.2 处理能力-底流浓度曲线分析 |
5.3 有动力膏体浓密性能分析方法 |
5.3.1 基本假设 |
5.3.2 性能曲线界限确定 |
5.3.3 算法步骤 |
5.4 有动力膏体浓密性能分析 |
5.4.1 固体通量-底流浓度曲线分析 |
5.4.2 处理能力-底流浓度曲线分析 |
5.5 无/有动力膏体浓密性能对比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膏体浓密性能研究工程应用 |
6.1 新疆某铜矿膏体充填系统 |
6.1.1 矿山概况 |
6.1.2 膏体充填工艺流程 |
6.2 膏体浓密系统设计及性能研究适应性分析 |
6.2.1 物料平衡计算 |
6.2.2 全尾砂输送子系统 |
6.2.3 浓密机稀释子系统 |
6.2.4 絮凝剂添加子系统 |
6.2.5 膏体浓密机运行参数确定 |
6.2.6 膏体浓密性能研究适应性分析 |
6.2.7 膏体浓密系统设计推荐流程 |
6.2.8 设计推荐流程推广应用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低温环境下膏体材料流动与力学特性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Extended Abstract |
变量与缩写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主要研究内容与目标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 主要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引言 |
2.2 膏体充填技术简介 |
2.3 胶结料的水化 |
2.4 膏体料浆的流变特性 |
2.5 膏体材料的力学特性 |
2.6 冻土与含盐冻土力学特性 |
3 低温环境下膏体料浆屈服应力演变特征 |
3.1 屈服应力测试原理与方法 |
3.2 实验程序 |
3.3 测试方法 |
3.4 外界因素影响下屈服应力演化特征 |
3.5 内部因素影响下屈服应力演化特征 |
3.6 本章小结 |
4 低温环境下膏体力学性能演化特征 |
4.1 实验程序 |
4.2 测试方法 |
4.3 外界因素影响下力学特性演化特征 |
4.4 内部因素影响下力学特性演化特征 |
4.5 本章小结 |
5 低温环境下膏体材料的冻结特性——土柱实验 |
5.1 实验程序 |
5.2 测试方法 |
5.3 低温环境下膏体柱体物理特性 |
5.4 低温环境下膏体柱体工程特性 |
5.5 低温环境下膏体性能的尺寸效应 |
5.6 本章小结 |
6 低温环境下含盐膏体屈服应力和力学特性演化特征 |
6.1 实验程序 |
6.2 测试方法 |
6.3 含盐膏体料浆屈服应力演化特性 |
6.4 含盐膏体强度演化特征 |
6.5 含盐膏体变形特性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Analysis of Mechanism of Pipeline Damaging by Pastefill in Garson Mine, Canada(论文参考文献)
- [1]碱化水稻秸秆基尾砂胶结充填体动静力学性能演化机制研究[D]. 宋学朋. 江西理工大学, 2021(01)
- [2]尾砂管道絮凝行为演化及其高浓度排放性能研究[D]. 杨莹. 北京科技大学, 2021
- [3]给料井内全尾砂絮凝行为及其优化应用研究[D]. 阮竹恩. 北京科技大学, 2021
- [4]采场内膏体料浆流动特性及充填接顶技术研究[D]. 邵亚建. 北京科技大学, 2021
- [5]低品质多固废协同制备充填料浆及其管输阻力研究[D]. 杨晓炳.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1)
- [6]矸石膏体材料力学性能研究及应用[D]. 刘经民.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3)
- [7]压力—温度效应下膏体充填体力学特性及响应机制研究[D]. 陈顺满.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6)
- [8]矸石粉煤灰充填料浆管道输送不稳定流及其影响研究[D]. 王浩.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9(08)
- [9]全尾砂絮团尺寸变化及其浓密性能研究[D]. 李公成. 北京科技大学, 2019(02)
- [10]低温环境下膏体材料流动与力学特性实验研究[D]. 姜海强. 中国矿业大学,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