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温鱼箱保温性能测量及数学模型

保温鱼箱保温性能测量及数学模型

一、保温鱼箱隔热性能测定及其数学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马益民,施灵,张连海,张翼驰[1](2021)在《基于围护结构热流密度的冷库隔热层经济厚度分析》文中认为为兼顾技术与经济性能要求,研究了冷库围护结构隔热层经济厚度确定方法。基于对取决于冷库围护结构传热热流密度qf的一次投资和运营成本的理论分析,建立了与隔热层厚度相关费用的数学模型,给出了以经济性评价指标确定隔热层经济厚度的方法,导出了其计算式。对厦门某冷库进行了模拟计算,得到其外墙和屋面现场发泡聚氨酯经济厚度分别为114 mm和176 mm。研究表明,存在使冷库围护结构传热相关一次投资总额最小的热流密度qfmini;qf>qfmini的方案均不经济,qf≤qfmini的方案可作候选方案;随qf减小,候选方案的差额投资回收期延长,差额内部收益率降低,故为追求节能盲目设计较小的qf,经济上未必可行;因qfmini方案的经济评价指标最佳,应据qfmini确定冷库围护结构隔热层经济厚度。

麻鹏飞,程宝军,高育欣,康升荣,涂玉林[2](2021)在《高性能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及其墙材制品性能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制备了一种以高性能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为壳体、泡沫混凝土为芯体的新型复合墙板,并对其力学性能、热工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复合墙板的3 d、7 d和28 d抗折强度明显增加,7 d和28 d抗折强度均能达到20 MPa以上,极限抗弯荷载系数为9.0;空心墙板的力学性能与复合墙板基本一致;空心墙板的传热系数较高,为3.20 W/(m2·K),复合墙板的传热系数最低,为0.82 W/(m2·K)。

石蕙嘉[3](2021)在《寒地“木刻楞”民居防寒性能优化设计与研究》文中提出

邓练华[4](2021)在《单坡面日光温室土壤传热分析及逐时传热量计算》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日光温室作为我国设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城镇居民的“菜篮子”工程做出了重大贡献。关于日光温室热环境的土壤深层温度、蓄放热等问题,采用试验测试和理论分析的方法,给出了单坡面日光温室室内微气候和单坡面日光温室土壤温度分布,建立了单坡面日光温室一维土壤周期性传热模型,探讨了单坡面日光温室土壤温度、空气温度状况和土壤传热特性。作者基于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建筑大学的单坡面试验日光温室(长40 m,跨度8 m;未种植作物),测试了日光温室的室内外环境参数,如室内空气温度、室内空气相对湿度、太阳辐射、室内土壤温度等。测试结果表明在晴天时,相同面积下北墙(蓄热墙)对室内空气温度的调节作用高于温室土壤;在阴天时,相同面积下土壤对室内空气温度的调节作用高于温室北墙;40 m长的日光温室的土壤温度(0.1-0.5 m深)在东西方向的最大温差不超过3℃;跨度8 m的种植区域南北温差最大不超过4℃,北端表层土壤温度高于南端表层土壤温度;但是随之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温度曲线趋近平稳一致。基于该试验温室土壤温度沿长度和跨度方向温差较小的事实,建立了单坡面日光温室一维土壤周期性传热模型,分析了单坡面日光温室土壤温度周期性的逐时变化以及研究了单坡面日光温室土壤逐时换热量等。该传热模型计算结果与测试结果相比,相对均方根误差小于10%,验证了该传热模型的准确性。单坡面日光温室一维土壤周期性传热计算表明,在有太阳辐射的情况下,土壤吸收的太阳辐射主要用于土壤因水分蒸发损失的热量和土壤表面向深层土壤传导的热量(即土壤蓄热量);在无太阳辐射的情况下,深层土壤向土壤表面传导的热量主要用于土壤表面与室内其他物体表面的热辐射。

杨燕[5](2021)在《建筑周边下垫面反射率对室外热环境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实施,科学合理性的规划建设显得尤为重要。而现阶段多处于无序的自发性低水平阶段,缺乏相关成熟的理论支撑与深入研究,不同反射率下垫面对建筑室外热环境及人员活动区的微气候会产生很大影响,农村房屋建筑周边下垫面布局混乱、室外热物理环境差等问题急需解决。基于此,本文采用实验测试的研究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发展现状以及对呼和浩特周边农村进行走访调研,以下垫面反射率为研究切入点,对农村室外热环境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改善农村热物理环境、提升室外热舒适性提供理论支撑。本文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研究:1、为综合分析下垫面试样反射率规律与影响因素,根据现有曲面试样反射率测量规范与方法,创建一种新型下垫面太阳反射率综合测量装置,可实现不规则表面试样反射率、目标区域下垫面浅层地温场、近地面热环境以及小气候物理环境的综合监测。通过测量得出参考板反射率,结果表明:参考板测量结果与ASTM-E1918-16标准结果误差在0-0.04之间,验证了测试方法与参考板的可靠性与准确性。2、为准确量化下垫面覆盖率及孔隙率两特征参数,采用传统的MATLAB图像处理方法进行直方图二值化等运算处理,引入五种梯度算子边缘检测,用于进一步精细化边缘识别。根据相关性与标准差验证,并结合形态学闭合运算图边缘对比,发现:Canny算子对于草地下垫面图像检测最优,对于砂石下垫面、砖质下垫面、草嵌砖下垫面孔隙率与覆盖率边缘检测识别更为精准的是Canny算子、Roberts算子与Canny算子。3、为量化农村不同反射率下垫面的太阳辐射吸收能力,揭示不同下垫面反射率的波动规律,基于ASTM标准实验平台,扩展研发出适用于呼和浩特农村典型下垫面现场反射率综合测量装置与方法,并进行室外现场分组实验,依次监测了草地、砂石、砖质、草嵌砖四种典型农村下垫面。为揭示下垫面反射率波动受特征参数的影响关系,通过精准化边缘检测识别,梯度量化每组下垫面特征参数并连续性观测反射率波动。四种下垫面反射率稳定波动区段都在11:00-15:00之间,其他时间段规律不明显。此时的太阳高度角达到峰值前后,能够更好的揭示下垫面的降温能力及造成的热环境差异。实验分析发现:草地下垫面覆盖率提高0.6,反射率降低0.0290;砂石下垫面孔隙率提高0.0482,反射率降低0.0420;砖质下垫面孔隙率提高0.1936,光谱色由浅变深,反射率降低0.0477;草嵌砖下垫面作为反射率特征规律对比试样不作特征参数分组实验。草地覆盖空间与多孔结构间的增加提高了多重反射效应,导致更多的太阳辐射被消耗于表面结构,同时偏深的下垫面光谱颜色会吸收更多的太阳辐射,故反射率降低。4、为研究下垫面反射率变化造成的室外热环境差异,通过监测目标下垫面与裸地下垫面浅层地温场以及近地面热成像阵列图进行关联性分析。研究发现,使近地面温度降低的能力上:草地>草嵌砖>砖质>砂石。对于草地绿化型下垫面,提高草地覆盖率伴随着反射率的降低,反射出更少的太阳辐射但能有效降低近地面温度,与垫面光谱颜色变浅、水分子含量增多有关;对于砂石与砖质硬化型下垫面,提高表面孔隙率伴随着反射率的降低,但降低近地面温度的能力差异不大,与孔隙结构与形状多样使多重反射不规则变化有关,光谱色偏浅也有降低近地面温度的能力,但反射率偏高会引起眩光刺眼现象。综合考虑下垫面冷热均匀性、反射率与热环境关系,合理运用高反射率硬化型下垫面并合理增加低反射率绿化型下垫面将有助于提高室外热舒适性。

宋颖芸[6](2020)在《二元相变复合材料蓄热单元蓄放热性能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由于化石燃料的能源危机和新出现的生态问题,开发清洁、可再生和可持续的能源和技术变得越来越重要。能源的最终消耗通常取决于直接热能消耗的形式。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威胁。绿色、低碳、环保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可再生能源的研究、开发、利用迫在眉睫。现阶段,相变材料在太阳能、建筑节能以及工业余热、废热换热器以及建筑节能及空调节能方面应用较多。但在用户端的电力节能应用较少,如何将电力“削峰填谷”应用到居民的日常生活中,使居民能够既节省了费用又保护环境。电蓄热中较为成熟的技术主要是镁砖式的相变电暖器,主要利用冬季低谷电进行蓄热,在白天将储存的热量释放。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以及使用年限、价格均难以满足居民的需求。电蓄热方向仍然需要在材料的选择、循环使用性能做进一步深入的研究。为寻找合适的相变材料,本文以合适相变温度以及高相变潜热作为筛选依据,选取了十水合焦磷酸钠、八水合氢氧化钡、六水合硝酸钠作为相变材料,但十水合焦磷酸钠的相变潜热较低,八水合氢氧化钡剧毒,六水合硝酸钠不稳定。选择七水合硫酸镁以及十二水合硫酸铝铵作为二元相变材料的基础材料。对9种配比的混合物进行热物性分析,筛选出七水合硫酸镁/十二水合硫酸铝铵配比为5:5时,相变温度77.1℃、相变潜热222.1kJ/kg。该配比下的二元共晶物的热物性以及稳定性较好。无机相变材料存在过冷度和导热系数较低的现象。为降低水合盐过冷度对相变材料循环稳定性的影响,本文选择氢氧化钙、硼砂、十二水合磷酸氢二钠三种无机物作为七水合硫酸镁-十二水合硫酸铝按水合盐(5:5)成核剂。通过多次的蓄放热实验后发现,当添加2%十二水合磷酸氢二钠的复合相变材料的潜热损失最小,相变潜热损失仅为3.9%。选择多孔材料膨胀石墨对复合相变材料进行定形,增加其导热性能,当膨胀石墨添加量为6%时,复合相变材料的导热系数显着提高。利用FLUENT对蓄热单元进行建模,并验证其模型的准确性。并对电采暖模型进行设计,对配置好的复合相变材料在蓄热单元内的热性能进行模拟,在室内环境为18℃时,蓄热单元内的材料可在100min内完全融化,以及环境温度对蓄热单元蓄放热的影响。进而对该相变蓄热单元电采暖装置的采暖效果进行模拟。依据北京市分时电价,在低谷电价(20:00-次日8:00)时进行蓄热,日间(8:00-20:00)进行放热,模拟结果显示,在室外温度为-5℃时,室内温度维持在20℃左右,室内温度分布较均匀,且该采暖房间室内的PMV值在-0.5-+0.5之间,室内舒适度较高。

常勇强[7](2020)在《基于柱塞泵摩擦副的摩擦磨损试验机设计及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人们对金属材料测试的稳定性以及摩擦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能否更加真实模拟服役工件的实际工况是决定摩擦学研究深度及准确性的关键因素,目前使用的磨损试验机大都为摩擦试验提供稳定的静载荷,而对于一些特殊服役条件的零件如柱塞泵用配流盘、滑靴等显然不适用,此类零件的实际工况是变载、高速、高温、润滑等,故设计一款可提供变载荷的摩擦磨损试验机至关重要。本文在分析变载荷理论和电磁激振器工作原理的基础上,以斜盘式轴向柱塞泵关键摩擦副的受力情况为试验机的设计标准,对变载试验机机械系统进行了详细设计,通过ANSYS workbench对试验机系统关键部件进行静力学仿真及响应分析,由Adams对减振设计机构进行动力学仿真分析。论文的主要工作有:(1)对斜盘式轴向柱塞泵中柱塞的运动形式、柱塞-柱塞孔、配流盘-缸体之间的受力方式建立了力学模型,分析了影响上述摩擦副磨损失效的主要受力因素,对滑靴、配流盘即试验机下摩擦副材料的热处理工艺进行探究,并对复杂黄铜进行了力学性能分析,为变载试验机的设计提供理论基础。(2)设计了一种可提供周期性变载荷的摩擦磨损试验机,介绍了变载试验机的工作原理,给出了变载条件下摩擦系数的测量机构及一些关键参数的测量方法。试验机可达到的技术指标:10~500N的加载力、40~400MPa的摩擦应力、1000~3000rpm的转速、17-50Hz的频率、油润滑、0℃~100℃的加热温度。(3)通过UG建立了变载磨损试验机的三维装配模型、给出了试验机二维装配图纸。针对整个试验机系统的圆周运动系统、变载系统、装夹系统、测控系统分别进行了详细设计,完成了试验机主体设计。(4)通过软件ANSYS workbench对试验机整机、旋转主轴、支撑台进行了静力学仿真,对以上三个机构的总形变、X、Y、Z方向的形变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三个机构的等效应变云图及等效应力云图;对整机机构进行了谐响应分析及响应谱分析,完成了强度和刚度校核。(5)对电磁激振器激振杆进行振动特性分析,计算了减振杆的等效刚度与等效质量,通过ANSYS生成模态中性文件,并与Adams/view联合仿真生成柔性杆模型,由Adams对减振杆进行多体动力学仿真。

苏浩[8](2020)在《发散冷却系统冷却能力和流动换热特性的数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高超声速飞行器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前缘结构所承受的热环境越来越恶劣,因此更加高效的热防护技术已经成为该领域关注的焦点。在各种热防护技术中,发散冷却由于多孔介质巨大的比表面积,被证明具有出色的冷却能力。然而,由于发散冷却过程的复杂性,目前对发散冷却的机理研究,特别是对具有相变的液体发散冷却的研究相对缺乏,本文针对这一问题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开展深入的研究。对于气相发散冷却,本文对系统的冷却能力,即:一定冷却剂用量条件下一个发散冷却系统能承受的最高热流,进行了研究,指出冷却剂吸热能力和流固换热能力共同限制了系统的冷却能力。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不同冷却剂质量流速条件下固体热导率、颗粒直径、多孔介质厚度以及冷却剂比热容等因素对系统冷却能力的影响。相比于气相发散冷却,采用具有液体相变的液相发散冷却,由于巨大的相变潜热和沸腾换热系数,具有高得多的冷却能力。然而,由于涉及到冷却剂在多孔介质内的相变过程,数学模型比较复杂。本文通过数学等价变换的方法,对目前常用的局部热非平衡两相混合模型进行了改进,获得了更为简单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分区域求解的数值方法,实现了多孔区域和主流区域的耦合计算。通过对二维楔形多孔锥体内的液相发散冷却过程的数值模拟,本文分析了液相发散冷却过程中冷却剂流动换热特性。模拟结果指出液相冷却剂在多孔介质内完全相变和不完全相变两种情况下,多孔介质内冷却剂的流动特性是完全不同的,当冷却剂无法在多孔介质内完全相变时,大量冷却剂会沿着液相区和两相区流向多孔介质末端并流出,造成表面极不均匀的质量流速分布和大量相变潜热的浪费。冷却剂质量流量和注射压力之间呈现“N形”关系,即在很小或者很大的质量流量条件下,两者正相关,但是质量流量处于中间区间时,两者呈现负相关关系。这两个有趣的现象均是由冷却剂液相和气相之间巨大的运动粘度差造成的。基于对发散冷却过程机理的研究,为了给液相发散冷却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提供参考,本文进一步研究了固体热导率、颗粒直径以及多孔介质厚度等参数对液相发散冷却系统的冷却效果的影响。与气相发散冷却相比,这些参数对液相发散冷却系统冷却效果的影响是迥然不同的。这主要是因为液相发散冷却存在极薄的两相区承担绝大部分的流固换热。由于液相发散冷却过程中相变可能导致的微孔气堵效应,直接应用于大面积区域热防护时很难实现相变潜热的充分利用,造成过高的冷却剂需求量。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前缘大面积区域的热防护,为了尽量减少冷却剂消耗量,综合考虑各种主动冷却方式的优劣势后,本文设计了一种以液相工质为冷却剂,组合液相发散冷却、气相发散冷却、对流冷却和气膜冷却的组合冷却方式。

王普浩[9](2020)在《动力电池散热系统的热流场分析与设计》文中提出动力电池的热安全问题是电动汽车所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为保证电池的热安全本文设计了一种动力电池散热系统,同时研究了散热系统的流场分布情况对于电池温度特性的影响规律,发现散热系统的流场分布越均匀其对电池的冷却效果越好。本文以三元方形电池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单体电池的生热机理和传热机理的基础上,建立了电池单体的导热数学模型,研究得到单体电池在放热过程中的发热率及热物性参数。并通过数值方法和实验方法得到电池的温度差异小于6%,由此判断数值方法的可靠性。在建立电池组简化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了不同流道形式的多种散热结构。其中之一采用Lagrangian数乘法在结构体积不变的约束下使得流体能耗最优化,由此设计出了一种以树状分形为流体分配方式的散热结构。使用STAR-CCM+软件对各个模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散热结构的流量分布越均匀则电池模组的温度一致性越好,模组的表面温度也最低。同时分析了电池放电倍率、环境温度、冷却液流速这三种因素对于电池温度场的影响情况,其中电池放电倍率因素的所占权重最大。在冷却液流速分别为0.435m/s、0.541 m/s、0.645 m/s时,电池表面的最高温度相差在0.2℃以内,该因素影响较小。建立电池包的整体几何模型,对其设计出一种散热系统,并对散热系统进行流场分析得到流量分配情况,从而结合流体流动机理及仿真结果对散热系统进行优化,得到一种非对称树状分形网格为流体分配方式的散热系统。对优化前后两个散热系统的电池包温度特性分别在其电池放电倍率为1C、1.5C、2C时进行分析,随倍率的增加电池的表面温度逐渐升高,而随电池温度的升高引起了两种系统冷却后的温度差值越来越大,优化后散热系统的冷却效果明显优于优化前系统,且优化后的散热性能随温度增加而越来越好。通过使用数值模拟方法对电池散热进行研究,并由此得出结论:随散热模型的流场分布均匀程度的提高,其对于电池的散热性能越好,电池温度随之降低,且电池的温度均匀性也随之提升,解决了电池的安全和寿命问题。基于上述结论,通过理论结合仿真的方法可优化散热系统的流场分布情况,优化后的非对称树形散热系统的流场分配更均匀,对于电池的散热效果也相应地愈加显着。

范莉婷[10](2020)在《改性人工湿地填料对农村分散性污水的除磷性能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农村居民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农村的用水量也越来越高,污水量也随之增多。由于农村不完善的处理系统以及经济和人才管理相对城市的落后,本研究选择了模拟成本低、操作简单、运行寿命长的人工湿地系统来处理农村分散性生活污水。本文选用了石灰石、沸石和粉煤灰陶粒这三种价格低廉、来源广泛且吸附性能较好的三种填料,针对其在吸附容量过少、除磷效率不高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选择合适的方法对其进行改性,获得除磷效果更好的改性填料。以期湿地除磷系统在农村分散污水处理工程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此实验选用氢氧化钠、盐酸、氯化铁、聚合氯化铝、氯化钙等化学试剂对其进行单一改性和组合改性,得到最佳的单个填料的组合改性方案。随后进一步研究了多种因素对三种填料不同排列顺序及不同配比的混合填料层的除磷效果影响。探究其动态实验中吸附柱中混合填料层的温度、磷初始浓度以及进水流速对吸附除磷的影响。本实验采用吸附动力学、吸附等温线研究了组合改性混合填料的吸附特征。以及使用了SEM表征方法探究了改性过后的填料结构特征。具体结论如下:(1)本实验最开始研究了单一填料反应时间、溶液p H以及吸附剂的粒径、投加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在含磷废水初始磷质量浓度10mg/L、环境温度25℃的条件下,改性石灰石、改性沸石和改性粉煤灰陶粒的除磷率比未改性前分别提升了46.04%、24.06%和73.03%。(2)SEM扫描电镜显示,酸碱可拓宽填料内部廊道,铝盐可改变填料的晶体结构,改性后的填料孔隙变大,附着物增多,对磷酸盐的吸附更好。(3)组合填料动态实验结果表明在环境温度25℃,进水流速4m L/min,初始磷质量浓度为10mg/L时,按照粉煤灰陶粒:石灰石:沸石=2:1:3的体积配比的组合方式对污水中磷的去除效果最好,此时除磷率为80.02%,基质的排列顺序几乎对废水中的除磷效果没有影响,可忽略不计。(4)对(3)中最佳组合方式进行了准一级吸附动力学和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模拟,相关系数都在0.9以上,符合准一级和准二级吸附动力学。

二、保温鱼箱隔热性能测定及其数学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保温鱼箱隔热性能测定及其数学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围护结构热流密度的冷库隔热层经济厚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与热流密度相关的一次投资项目及其数学模型
    2.1 影响因素分析
    2.2 隔热层一次投资模型
        2.2.1 隔热层厚度模型
        2.2.2 隔热层一次投资模型
    2.3 制冷系统一次投资模型
    2.4 基于热流密度的一次投资总额数学模型
3 与热流密度相关的运营成本数学模型
    3.1 制冷压缩机的年度耗电量模型
    3.2 其他耗电设备的年度耗电量模型
    3.3 与热流密度相关的运营成本
4 案例分析
    4.1 案例概况
    4.2 计算结果与讨论
        4.2.1 热流密度对一次投资与运营成本的影响
        4.2.2 候选方案经济性分析
5 结论

(2)高性能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及其墙材制品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1 试验概况
    1.1 主要原材料
    1.2 复合墙板的构造形式及制备方法
    1.3 检测与表征方法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高性能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基材的性能
        2.1.1 纤维掺量对新拌浆体流变性能的影响
        2.1.2 纤维掺量对高性能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2.2 高性能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墙板性能研究
        2.2.1 力学性能
        (1)抗压性能
        (2)抗弯性能
        2.2.2 热工性能
        (1)测试结果
        (2)计算结果
3 结论

(4)单坡面日光温室土壤传热分析及逐时传热量计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1.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
        1.2.2 国外研究
    1.3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4 研究内容
2.单坡面日光温室土壤热环境的试验研究
    2.1 试验温室介绍
    2.2 测试时间及目的
    2.3 测试手段和方法
    2.4 测试结果
        2.4.1 室外气候情况
        2.4.2 日光温室内微气候
        2.4.3 日光温室内土壤温度沿长度方向的逐时变化
        2.4.4 日光温室内土壤温度沿跨度方向的逐时变化
        2.4.5 日光温室内土壤温度沿深度方向的逐时变化
3.单坡面日光温室一维土壤周期性传热模型的建立
    3.1 单坡面日光温室土壤传热机理
        3.1.1 单坡面日光温室土壤与空气对流换热项
        3.1.2 单坡面日光温室土壤吸收的太阳辐射项
        3.1.3 单坡面日光温室土壤水分蒸发项
        3.1.4 单坡面日光温室土壤与棚膜的长波辐射项
        3.1.5 单坡面日光温室土壤表面综合温度
        3.1.6 单坡面日光温室半无限大土壤周期性传热
    3.2 传热模型准确性评价
    3.3 传热模型准确性验证(试验日光温室)
    3.4 传热模型验证及比较(种植西红柿和供热的日光温室)
4.日光温室土壤温度、空气温度状况及土壤传热量分析
    4.1 日光温室土壤温度、空气温度状况分析
    4.2 日光温室土壤各项传热量分析
5.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学术成果
致谢

(5)建筑周边下垫面反射率对室外热环境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反射材料及其降温能力研究现状
        1.3.2 不同下垫面及其热环境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下垫面反射率研究中的不足
    1.4 课题研究的方法及内容
        1.4.1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下垫面反射率研究理论
    2.1 下垫面反射率测量理论与方法
        2.1.1 反射率测量理论与方法
        2.1.2 反射率数学模型
    2.2 相关研究理论
        2.2.1 下垫面太阳辐射环境的基本理论
        2.2.2 孔隙率的基本理论
        2.2.3 孔隙率或覆盖率的图像处理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下垫面反射率实验方法研究
    3.1 引言
    3.2 呼和浩特市下垫面调研分析
        3.2.1 调研样本的选择
        3.2.2 典型下垫面类型的选取
    3.3 实验测试
        3.3.1 实验地点选取
        3.3.2 下垫面太阳反射率综合测量装置设计与搭建
        3.3.3 测量装置仪器设备的选用与误差校准
        3.3.4 实验方案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下垫面反射率研究
    4.1 特征参数的设计与边缘检测选取
        4.1.1 草地下垫面覆盖率设计
        4.1.2 砂石下垫面孔隙率设计
        4.1.3 砖质下垫面孔隙率设计
        4.1.4 草嵌砖下垫面孔隙率与覆盖率设计
        4.1.5 本节小结
    4.2 草地下垫面反射率研究
        4.2.1 测点布置实验方案设计
        4.2.2 草地下垫面反射率分析
        4.2.3 草地下垫面热环境分析
        4.2.4 本节小结
    4.3 砂石下垫面反射率研究
        4.3.1 测点布置与实验方案设计
        4.3.2 砂石下垫面反射率分析
        4.3.3 砂石下垫面热环境分析
        4.3.4 本节小结
    4.4 砖质下垫面反射率研究
        4.4.1 测点布置与实验方案设计
        4.4.2 砖质下垫面反射率分析
        4.4.3 砖质下垫面热环境分析
        4.4.4 本节小结
    4.5 草嵌砖下垫面反射率研究
        4.5.1 测点布置与实验方案设计
        4.5.2 草嵌砖下垫面反射率分析
        4.5.3 草嵌砖下垫面热环境分析
        4.5.4 本节小结
    4.6 反射率与降温能力的关系研究
        4.6.1 不同反射率下垫面降温能力分析
    4.7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主要研究理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 A 呼和浩特市农村建筑周边下垫面典型调研信息
    附录 B 图像处理与边缘检测运算部分函数语言
        B.1 五种梯度算子边缘检测运算公式
        B.2 边缘检测运算函数语言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个人简历

(6)二元相变复合材料蓄热单元蓄放热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变蓄热原理
    1.3 相变材料分类
        1.3.1 无机相变蓄热材料
        1.3.2 有机相变蓄热材料
        1.3.3 复合相变蓄热材料
    1.4 相变材料分类
        1.4.1 提高导热系数
        1.4.2 消除过冷度
        1.4.3 相分离改善
    1.5 相变材料分类
    1.6 研究内容
        1.6.1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无机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与热物性表征
    2.1 二元共晶无机相变材料制备原理
    2.2 相变材料的筛选原理
    2.3 实验材料与仪器
        2.3.1 实验材料
        2.3.2 实验仪器
    2.4 二元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
    2.5 复合相变材料的热物性测试
        2.5.1 融化-凝固测试
        2.5.2 蓄放热性能测试
        2.5.3 DSC测试
    2.6 实验结果分析
        2.6.1 融化-凝固测试分析
        2.6.2 蓄放热性能测试分析
        2.6.3 DSC测试分析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复合相变材料的改性与定形实验研究
    3.1 添加成核剂的原理
    3.2 多孔材料定型原理
    3.3 实验材料与仪器
        3.3.1 实验材料
        3.3.2 实验仪器
    3.4 成核剂添加对相变复合材料的改性
        3.4.1 成核剂的选择
        3.4.2 相变复合材料的制备
        3.4.3 蓄放热实验
        3.4.4 DSC测试
    3.5 多孔材料添加对相变复合材料的定形
        3.5.1 相变复合材料的制备
        3.5.2 融化-凝固测试
        3.5.3 DSC测试
        3.5.4 导热系数测试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相变传热放热理论与数值分析方法
    4.1 相变传热问题分析
        4.1.1 导热问题分析
        4.1.2 自然对流与辐射换热分析
    4.2 相变传热问题数值求解方法
        4.2.1 焓法
        4.2.2 温度法
    4.3 FLUENT模拟软件相变传热过程简介
        4.3.1 FLUENT模拟软件简介
        4.3.2 FLUENT软件中凝固-融化模型
    4.4 模型验证
        4.4.1 物理模型
        4.4.2 数学模型简化
        4.4.3 初始条件与边界条件
        4.4.4 参数设置
        4.4.5 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相变蓄热单元电采暖装置蓄放热性能模拟研究
    5.1 相变蓄热单元电采暖装置启停控制策略
        5.1.1 时间控制策略
        5.1.2 温度控制策略
    5.2 相变蓄热单元电采暖装置蓄热性能模拟研究
        5.2.1 电采暖装置模型设计
        5.2.2 蓄热单元温度分布分析
        5.2.3 蓄热单元液相率分布分析
    5.3 相变蓄热单元电采暖装置放热对房间舒适度的影响
        5.3.1 电采暖装置的房间物理模型
        5.3.2 电采暖装置的房间数学模型
        5.3.3 模型的边界条件与初始条件
        5.3.4 室内温度场分析
        5.3.5 室内舒适度分析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基于柱塞泵摩擦副的摩擦磨损试验机设计及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摩擦磨损试验机简介
        1.2.1 摩擦磨损试验
        1.2.2 摩擦磨损试验机的关键参数
        1.2.3 摩擦磨损试验机的分类
        1.2.4 常用摩擦磨损试验机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本课题展开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 柱塞泵用零件的服役条件及力学性能分析
    2.1 斜盘式轴向柱塞泵的主要性能参数
    2.2 斜盘式轴向柱塞泵运动学分析
        2.2.1 柱塞运动学分析
        2.2.2 柱塞-柱塞孔摩擦副受力分析
        2.2.3 缸体-配流盘摩擦副受力分析
    2.3 滑靴、配流盘材料热处理工艺及力学性能研究
        2.3.1 复杂黄铜工艺研究
        2.3.2 力学性能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变载试验机的工作原理及总体设计
    3.1 变载摩擦磨损试验机的工作原理
    3.2 试验机技术指标及工作环境
    3.3 试验机主要参数及测量方法
        3.3.1 试验机主要参数
        3.3.2 摩擦系数的测量方法
        3.3.3 磨痕相关参数的测定
    3.4 圆周运动系统
        3.4.1 .电机的选取
        3.4.2 同步带传动设计
        3.4.3 轴承的选取
        3.4.4 传动轴设计
        3.4.5 减振弹簧的选取
    3.5 变载系统
        3.5.1 电磁激振器的选取
        3.5.2 浮动接头的设计
        3.5.3 丝杆的选取
    3.6 装夹系统
        3.6.1 装夹系统的设计要求
        3.6.2 上、下夹具的结构设计
    3.7 测控系统
        3.7.1 测控系统概述
        3.7.2 电磁激振器控制器设计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试验机关键部件的有限元分析
    4.1 变载摩擦磨损试验机整机有限元分析
        4.1.1 试验机整机有限分析的前处理模块
        4.1.2 试验机整机有限元的后处理模块
    4.2 旋转主轴有限元分析
        4.2.1 旋转主轴有限元分析的前处理模块
        4.2.2 旋转主轴有限元分析后处理模块
    4.3 支撑台的有限元分析
        4.3.1 支撑台有限元分析的前处理模块
        4.3.2 支撑台有限元分析的后处理模块
    4.4 试验机的谐响应分析
        4.4.1 谐响应分析的前处理模块
        4.4.2 有限元后处理及结果分析
    4.5 系统响应谱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试验机减振系统的结构设计及振动特性分析
    5.1 减振激振杆的简化模型
    5.2 系统等效刚度和等效质量
        5.2.1 等效质量的计算
        5.2.2 等效刚度的计算
    5.3 减振激振杆振动特性分析
    5.4 基于Adams与 ANSYS的变载试验机振动分析
        5.4.1 变载磨损试验机样机模型的建立
        5.4.2 被动阻尼减振激振杆仿真分析
        5.4.3 减振激振杆仿真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发散冷却系统冷却能力和流动换热特性的数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表
    英文字母
    希腊字母
    下标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高超声速飞行器的热防护需求
        1.1.2 热防护技术分类
    1.2 发散冷却研究现状
        1.2.1 气相发散冷却的研究现状
        1.2.2 液相发散冷却的研究现状
    1.3 发散冷却研究中的不足
    1.4 本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多孔介质性质及其研究方法
    2.1 多孔介质的定义
        2.1.1 定义
        2.1.2 异质与各向异性
        2.1.3 饱和多孔介质与非饱和多孔介质
    2.2 多孔介质的研究方法
        2.2.1 基本研究方法
        2.2.2 表征体元
    2.3 多孔介质的基本参数
        2.3.1 孔隙率
        2.3.2 孔径
        2.3.3 比表面积
        2.3.4 饱和度
        2.3.5 渗透率
    2.4 Darcy定律的推广
        2.4.1 Darcy-Lapwood方程
        2.4.2 Darcy-Forchheimer方程
        2.4.3 Brinkman方程
        2.4.4 Darcy-Forchheimer-Brinkman方程
第三章 发散冷却系统的冷却能力研究
    3.1 物理和数学模型
        3.1.1 物理模型
        3.1.2 数学模型
        3.1.3 边界条件
    3.2 发散冷却系统冷却能力的分析
        3.2.1 固体骨架和冷却剂温度分布
        3.2.2 限制冷却能力的因素
        3.2.3 对限制因素的验证
    3.3 固体热导率的影响
    3.4 颗粒直径的影响
    3.5 多孔介质骨架厚度的影响
    3.6 冷却剂比热容的影响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液相发散冷却的数学模型
    4.1 分相模型
        4.1.1 质量守恒方程
        4.1.2 动量守恒方程
        4.1.3 能量守恒方程
    4.2 两相混合模型
        4.2.1 质量守恒方程
        4.2.2 动量守恒方程
        4.2.3 组分方程
        4.2.4 能量守恒方程
        4.2.5 小结
    4.3 热非平衡两相混合模型
    4.4 修正的局部热非平衡两相混合模型
        4.4.1 局部热非平衡两相混合模型模拟中的困难
        4.4.2 流体修正温度的引入
        4.4.3 数学模型的进一步改进
    4.5 多孔介质区域和主流区域的耦合方法
        4.5.1 交界面条件
        4.5.2 计算流程
    4.6 本章总结
第五章 液相发散冷却过程的流动特性分析
    5.1 问题描述
    5.2 计算方法
        5.2.1 多孔区域计算模型
        5.2.2 主流区域计算模型
        5.2.3 边界条件和物性
        5.2.4 网格生成
    5.3 实验验证
    5.4 计算结果分析
        5.4.1 相变位置和出口冷却剂质量流速分布
        5.4.2 多孔介质内冷却剂的流动特性
        5.4.3 冷却效果分析
        5.4.4 流出多孔介质后冷却剂的流动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流固换热特性和注射压强-质量流量关系
    6.1 物理模型
    6.2 数值计算设置
    6.3 实验验证
    6.4 结果分析
        6.4.1 主流区域压强温度分布
        6.4.2 多孔区域内温度分布特性
        6.4.3 注射压力对液相发散冷却的影响
        6.4.4 注射压力和质量流量关系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多孔介质参数对液相发散冷却过程的影响
    7.1 物理模型
    7.2 数值计算
        7.2.1 主流区域数学模型
        7.2.2 多孔区域数学模型
        7.2.3 边界条件
        7.2.4 网格生成
    7.3 主流区域温度和压强分布
    7.4 固体热导率的影响
    7.5 颗粒直径的影响
    7.6 多孔介质厚度的影响
    7.7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针对前缘热防护的组合冷却设计方案
    8.1 不同主动冷却方式的比较
    8.2 非平衡态真实气体计算模型
        8.2.1 控制方程
        8.2.2 输运特性
        8.2.3 VT弛豫模型
        8.2.4 VV弛豫模型
        8.2.5 化学反应模型
    8.3 冷却剂吸热能力和隔热能力分析
    8.4 组合冷却设计方案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回顾与展望
    9.1 全文总结
        9.1.1 发散冷却的冷却能力研究
        9.1.2 液相发散冷却数学模型的发展
        9.1.3 液相发散冷却的流动和换热特性研究
        9.1.4 各参数对发散冷却的影响
        9.1.5 组合冷却方案的提出
    9.2 本文创新点
    9.3 发散冷却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与的科研项目

(9)动力电池散热系统的热流场分析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动力电池散热必要性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动力电池散热研究现状
        1.3.2 并联管组流量分配的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2 电池单体产热分析及建立热模型
    2.1 锂离子电池基本介绍
        2.1.1 锂离子电池的分类
        2.1.2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
    2.2 锂离子电池的热特性分析
        2.2.1 锂离子电池的生热机理
        2.2.2 锂离子电池的热物性参数
        2.2.3 锂离子电池的传热机理
        2.2.4 单体电池的导热数学模型
    2.3 本章小结
3 锂离子电池单体的热仿真与实验
    3.1 STAR-CCM+软件介绍
    3.2 流体动力学数学模型
    3.3 锂离子电池单体模型的仿真分析
        3.3.1 锂离子电池单体模型的建立
        3.3.2 锂离子电池单体模型仿真分析预处理
        3.3.3 锂离子电池单体产热率
        3.3.4 设置电池物理模型
        3.3.5 锂离子电池单体模型仿真分析后处理
    3.4 锂离子电池单体模型的实验验证
        3.4.1 实验设备
        3.4.2 实验步骤
    3.5 锂离子电池单体模型结果对比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液冷散热系统对电池模组温度的影响分析
    4.1 动力电池模组热特性仿真分析
        4.1.1 建立电池模组的几何模型
        4.1.2 网格划分
        4.1.3 电池模组参数确定
        4.1.4 电池模组仿真结果
    4.2 动力电池模组液冷式散热结构的设计
        4.2.1 散热结构不同类型的设计
        4.2.2 树状分形分叉网络散热结构设计
    4.3 动力电池模组液冷式散热结构的流场分析
        4.3.1 网格划分
        4.3.2 材料属性及边界条件设置
        4.3.3 散热结构流场特性分析
    4.4 动力电池模组液冷式散热结构的热流场分析
        4.4.1 散热结构的类型对电池温度分布影响规律分析
        4.4.2 放电倍率对电池温度分布影响规律分析
        4.4.3 环境温度对电池温度分布影响规律分析
        4.4.4 冷却液流速对电池温度分布影响规律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动力电池液冷式散热系统整体设计与数值研究
    5.1 电池包的几何模型建立
    5.2 电池散热系统的结构设计
        5.2.1 电池散热系统内部流动机理分析
        5.2.2 电池散热系统几何模型的建立
    5.3 电池散热系统流场特性仿真分析
        5.3.1 电池散热系统几何模型网格划分
        5.3.2 电池散热系统仿真分析边界条件
        5.3.3 电池散热系统仿真分析后处理
    5.4 电池包散热系统优化设计
        5.4.1 电池包散热系统的优化设计
        5.4.2 优化后散热系统仿真分析
        5.4.3 实验系统
        5.4.4 优化后散热系统的结果对比
    5.5 电池包热流场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全文工作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改性人工湿地填料对农村分散性污水的除磷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农村分散性生活污水处理现状
        1.1.1 农村生活污水特征
        1.1.2 农村生活污水主要来源及危害
        1.1.3 水体富营养化
    1.2 农村分散性生活污水处理存在问题
        1.2.1 污水处理系统不完善
        1.2.2 污水处理技术不科学
        1.2.3 运营管理制度的不完善
        1.2.4 处理设施寿命短
    1.3 农村分散性生活污水的处理技术
        1.3.1 稳定塘
        1.3.2 生态浮岛
        1.3.3 生物膜法
        1.3.4 人工湿地系统
    1.4 污水除磷技术
        1.4.1 化学沉淀法除磷
        1.4.2 生物法除磷
        1.4.3 吸附法除磷
    1.5 课题简介
        1.5.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2 研究内容
        1.5.3 创新点介绍
        1.5.4 技术路线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试剂
    2.2 实验仪器
    2.3 废水的配制及测定
        2.3.1 溶液的配制
        2.3.2 磷标准曲线的绘制
    2.4 数据处理方法
        2.4.1 除磷效果研究
        2.4.2 吸附动力学模型
        2.4.3 吸附等温线模型
3 石灰石改性工艺及其除磷效能研究
    3.1 石灰石吸附剂制备
    3.2 天然石灰石吸附除磷性能研究
        3.2.1 反应时间对天然石灰石吸附除磷的影响
        3.2.2 粒径对天然石灰石吸附除磷的影响
        3.2.3 投加量对天然石灰石吸附除磷的影响
    3.3 改性石灰石吸附除磷性能研究
        3.3.1 NaOH溶液对天然石灰石吸附除磷的影响
        3.3.2 HCl溶液对天然石灰石吸附除磷的影响
        3.3.3 聚合氯化铝溶液对天然石灰石吸附除磷的影响
        3.3.4 pH值对改性石灰石吸附除磷的影响
        3.3.5 组合改性对天然石灰石吸附除磷的影响
    3.4 改性石灰石表面特性分析
        3.4.1 SEM表征
    3.5 本章小结
4 沸石改性工艺及其除磷效能研究
    4.1 沸石吸附剂制备
    4.2 天然沸石吸附除磷性能研究
        4.2.1 反应时间对天然沸石吸附除磷的影响
        4.2.2 粒径对天然沸石吸附除磷的影响
        4.2.3 投加量对天然沸石吸附除磷的影响
    4.3 改性沸石吸附除磷性能研究
        4.3.1 NaOH溶液对天然沸石吸附除磷的影响
        4.3.2 FeCl_3溶液对天然沸石吸附除磷的影响
        4.3.3 聚合氯化铝溶液对天然沸石吸附除磷的影响
        4.3.4 pH值对改性沸石吸附除磷的影响
        4.3.5 组合改性对天然沸石吸附除磷的影响
    4.4 改性沸石表面特性分析
        4.4.1 SEM表征
    4.5 本章小结
5 粉煤灰陶粒改性工艺及其除磷效能研究
    5.1 粉煤灰陶粒吸附剂的制备
    5.2 天然粉煤灰陶粒吸附除磷性能研究
        5.2.1 反应时间对粉煤灰陶粒吸附除磷的影响
        5.2.2 粒径对天然粉煤灰陶粒吸附除磷的影响
        5.2.3 投加量对天然粉煤灰陶粒吸附除磷的影响
    5.3 改性粉煤灰陶粒吸附除磷性能研究
        5.3.1 HCl溶液对粉煤灰陶粒吸附除磷的影响
        5.3.2 CaCl_2溶液对天然粉煤灰陶粒吸附除磷的影响
        5.3.3 聚合氯化铝溶液对天然粉煤灰陶粒吸附除磷的影响
        5.3.4 pH值对改性粉煤灰陶粒吸附除磷的影响
        5.3.5 组合改性对天然粉煤灰陶粒吸附除磷的影响
    5.4 改性粉煤灰陶粒表面特性分析
        5.4.1 SEM表征
    5.5 本章小结
6 人工湿地组合填料除磷工艺研究
    6.1 实验装置
    6.2 动态工艺研究
        6.2.1 不同组合基质对除磷效果的吸附动力学研究
        6.2.2 温度对TSF213除磷效果的影响
        6.2.3 进水流速对TSF213除磷效果的影响
        6.2.4 初始磷浓度对TSF213除磷效果的影响
        6.2.5 吸附动力学分析
        6.2.6 吸附等温学分析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保温鱼箱隔热性能测定及其数学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围护结构热流密度的冷库隔热层经济厚度分析[J]. 马益民,施灵,张连海,张翼驰. 低温与超导, 2021(08)
  • [2]高性能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及其墙材制品性能试验研究[J]. 麻鹏飞,程宝军,高育欣,康升荣,涂玉林.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2021(07)
  • [3]寒地“木刻楞”民居防寒性能优化设计与研究[D]. 石蕙嘉. 吉林建筑大学, 2021
  • [4]单坡面日光温室土壤传热分析及逐时传热量计算[D]. 邓练华.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5]建筑周边下垫面反射率对室外热环境的影响机制研究[D]. 杨燕.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21(01)
  • [6]二元相变复合材料蓄热单元蓄放热性能研究[D]. 宋颖芸.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
  • [7]基于柱塞泵摩擦副的摩擦磨损试验机设计及关键技术研究[D]. 常勇强.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7)
  • [8]发散冷却系统冷却能力和流动换热特性的数值研究[D]. 苏浩.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9]动力电池散热系统的热流场分析与设计[D]. 王普浩. 中北大学, 2020(09)
  • [10]改性人工湿地填料对农村分散性污水的除磷性能研究[D]. 范莉婷.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标签:;  ;  ;  ;  ;  

保温鱼箱保温性能测量及数学模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