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内小切口入路治疗单纯M型颧弓骨折(论文文献综述)
谢宏亮,汤剑明,李坤明,冯力[1](2021)在《经颧弓下微创治疗单纯颧弓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回顾性分析比较经颧弓下微创复位和经口内入路复位治疗单纯颧弓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9年12月深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单纯颧弓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对照分析,分为微创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微创组采用经颧弓下微创复位,对照组采用经口内入路复位,术后当天复查CBCT(Cone beam CT),术后6个月随访并复查CBCT,评估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术后张口受限改善程度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微创组平均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抗菌药物使用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患者术后效果评价及患者满意度较对照组高,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经颧弓下微创和口内入路复位单纯颧弓骨折均有效,但经颧弓下微创复位更经济快捷,术后并发症少,患者满意度高,可作为治疗单纯颧弓骨折的优选方案。
周本忠,马云霞,王胜国,李龙巧,陈志太,史先萍,吴飞凤,张泽生[2](2020)在《微切口闭合复位术治疗单纯性颧弓M型骨折的疗效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微切口闭合复位术治疗单纯性颧弓M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5年3月—2019年5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单纯性颧弓M型骨折患者45例,其中男35例、女10例,年龄16~71岁;左侧30例、右侧15例。均采用微切口闭合复位术治疗。术中通过C臂X线机透视观察骨折对位和颧弓弧度情况,以骨折对位良好和颧弓自然弧度恢复、目测最大张口度明显改善为骨折闭合复位满意;术后3~6个月,通过对比手术前后最大张口度的变化和CT测量双侧颧弓突度差值进行疗效评估,采用视觉模拟量表评估患者满意度,并结合临床和CT表现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45例中,44例经1次复位即获满意效果,另1例经2次复位后满意;无面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3~6个月,CT复查显示45例基本达到解剖复位;最大张口度术前为(2.76±0.37)cm、术后为(3.91±0.15)cm, CT测量双侧颧弓突度差值术前为(4.43±0.28)mm、术后为(0.47±0.09)mm,经配对t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752、93.281,P值均<0.05)。手术疗效评价为Ⅰ级42例,Ⅱ级3例;依视觉模拟量表评估45例患者满意度为99.50%±2.15%。结论微切口闭合复位术治疗单纯性颧弓M型骨折是一种安全、高效、易于掌握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尹霞[3](2020)在《不同切口对颧骨颧弓复合体骨折治疗效果的对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回顾性分析不同切口入路治疗颧骨颧弓复合体骨折疗效、并发症以及美学效果的影响,以期为颧骨颧弓复合体骨折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整形美容外科收治的单侧闭合性颧骨颧弓复合体骨折进行四点固定的72例患者,根据已选择的不同切口入路将研究对象分为头皮冠状切口组和颧弓位小切口组两组:其中选择下睑缘切口、口腔前庭沟切口联合头皮冠状切口入路的为第Ⅰ组;选择下睑缘切口、口腔前庭沟切口、眶上眉弓切口联合颧弓位小切口入路的为第Ⅱ组。根据患者住院病历及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随访资料,分析对比两组病例选择不同切口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恢复情况、相关并发症(面神经损伤、张口受限等)情况以及患者和术者满意度等方面的差异。结果:1、一般病例资料:第Ⅰ组手术时间为144.23±14.41 min、出血量为138.81±11.89 ml及术后住院时间为10.79±2.96 d;第Ⅱ组手术时间为126.52±13.47 min、出血量为97.82±10.57 ml及术后住院时间为8.27±3.24 d。2、骨折恢复情况:术后双侧面部对称,无明显塌陷畸形,恢复面部原有突度和高度;复查CT组间复位对位情况无明显差别(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骨折愈合良好,无延迟愈合、不愈合、畸形愈合,未发生排异反应;3、并发症情况:第Ⅰ组患者切口相关的并发症种类及发生率高于第Ⅱ组;两组随访最终均无明显面神经损伤症状、张口受限均恢复。4、满意情况:第Ⅱ组患者满意率(93.10%)和术者满意率(86.21%)均高于第Ⅰ组。结论:1、头皮冠状切口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颧骨颧弓复合体骨折,尤其适用于移位明显,难于复位和各种粉碎性骨折等情况。2、对于颧弓处的单纯线性骨折,骨折移位不明显或临近的双线骨折,选择颧弓位小切口进行复位固定,可以明显减轻损伤,而不影响复位效果。
陈启航[4](2020)在《计算机辅助导航系统在单侧颧骨颧弓骨折治疗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评价计算机辅助导航系统在单侧颧骨颧弓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导航组与非导航组患者通过骨折复位情况对比,探讨导航系统对颧骨颧弓骨折复位的安全性和精确性,评估导航系统在治疗颧骨颧弓骨折中的临床意义,总结操作流程和技术要点。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6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二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单侧颧骨颧弓骨折(30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在本研究中,所有病人经计算机并结合患者意见随机分组,设置单纯经验复位组:男性7例,女性8例;CANS组:男性4例,女性11例。CANS组病人术前均行颌面部CT平扫,将CT数据导入Accu Navi-A软件,行颌面部三维重建影像、镜像、模拟手术过程等术前规划,术中通过导航系统实时指导和验证颧骨颧弓骨折部位复位情况。两组患者术后一周复查颌面部CT,在颧弓轴位以颅底作为原点,正中矢状线作为Y轴建立坐标系,分别测量骨折最低点复位后至原点距离和健侧对称位置至原点的距离,记录两组复位差值;同时术后随访三个月,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张口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综合评估手术效果。结果:两组病人术后CT显示颧骨颧弓骨折复位差异均小于2mm,均达到良好治疗效果,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术后复诊颌面部外形及开口度基本正常。其中CANS组患者应用Accu Navi-A软件,通过术前设计、术中精确导航和定位,完成了精确复位。CANS组骨折复位差异小于非导航组(P<0.05),复位精确度明显优于非导航组。术后病人随访开口度、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异(P>0.05)。非导航组中,1例患者术后颧骨外上方出现隆起,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剥离器进入术区深度超过了骨折最低点,造成周围软组织损伤引起疼痛。1例患者术后一个月复查出现塌陷,查体轻度开口受限,面部基本对称,后嘱患者忌挤压手术部位,同时积极抗感染治疗,局部热敷,观察随诊未见进一步塌陷。结论:1.计算机辅助导航系统在单侧颧骨颧弓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良好,使手术精确度显着提高。2.计算机辅助导航系统中的镜像、配准注册环节直接影响着导航精确度,精确镜像、配准注册可提高骨折复位的安全性和精确性。3.本研究为计算机辅助导航系统在单侧颧骨颧弓骨折的治疗中提供了的临床依据,表明导航技术值得广泛应用。
张杰,孟箭,郑浩,李志萍[5](2020)在《Foley加压水囊在治疗颧弓骨折中的临床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Foley加压水囊在颧弓骨折手术中的应用,评价并分析其临床优势。方法对37例颧弓骨折患者选择口内前庭小切口,并采用Foley加压水囊支撑填塞固定,不需额外使用钛板行坚强内固定术,之后从患者的面部对称性、开口度等方面评价此法的优缺点。结果 37例患者采用Foley加压水囊治疗颧弓骨折的术后成形效果好,面部基本对称,张口度基本正常,副反应轻微,治愈率达97.3%,且患者术后取出水囊方便,不会造成再次创伤。结论采用Foley加压水囊治疗颧弓骨折是一种新颖有效的治疗手段,具有术后效果显着、手术操作简单、患者满意度高、经济实用的特点。
徐冰冰[6](2018)在《3D打印术前设计和内镜辅助在颧骨颧弓骨折复位固定术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颧骨颧弓骨折是口腔颌面部骨折中发生率较高的一种类型。对于颧骨颧弓骨折的治疗,传统的治疗原则是以解决开口受限和恢复功能为主,对面部外形的改善关注不足,而随着兼顾功能与外形的双项标准的提出,开放性手术行坚固内固定治疗成为有效和稳妥的方法,其应用越来越广泛。伴随颧弓骨折的B型骨折是最常见的颧骨颧弓骨折,由于术野显露困难,临床上仍多采用头皮冠状切口,该切口显露充分,便于在直视下复位、固定骨折断端,但手术创伤较大、术后瘢痕明显。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内镜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中。内镜辅助下复位、固定颌骨骨折在缩小手术切口、降低并发症发生等方面有一定的作用,较好的体现了现代医学提倡的微创理念。此外,3D打印技术能够根据术前三维扫描图像将患者骨折断端的形态准确的重建、打印出来,并可根据健侧的颧骨复合体形态进行镜像求反,打印出患侧复位后的仿真模型,从而指导术前钛板弯制及术中钛板定位,体现了现代医学主张的精准外科理念。然而,采用内镜联合3D打印技术辅助颧骨颧弓骨折的复位与固定,在临床上缺少尝试。因此,我们设想内镜辅助技术和3D打印技术的结合,可能会降低内镜手术的难度,提高手术的精准度。为此,本研究拟采用内镜联合3D打印技术辅助美容小切口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B型颧骨颧弓骨折,探讨其在B型颧骨颧弓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的应用可行性,以期同时实现手术微创与精准的理念。目的1.探讨3D打印术前设计和内镜辅助,应用于B型颧骨颧弓骨折复位固定手术的可行性。2.探讨该新型术式和方法的手术精准度、微创性和面部美容效果,以及可能的手术风险与术后并发症。3.通过与传统术式进行对比,探讨新型术式在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术后引流量、术后面神经颞支损伤发生率等方面,是否存在优势。资料和方法:1.选择5例B型颧骨颧弓骨折患者,均伴发颧弓骨折、面部凹陷明显和开口受限。术前行0.625mm厚度CT扫描后,图像以数字成像和医学通信(Digital 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s in Medicine,DICOM)格式刻盘保存数据。用Simpleware 6.0 软件(Simpleware Ltd,Exeter,United Kingdom)将 DICOM 数据转化为数字操作的STL文件。2.将患者STL文件输入3D打印设备,均按照1:1比例将患者骨折模型完成3D打印,模型材料为光固化树脂材料。此外,按照健侧形态镜像求反,打印出患侧镜像后的仿真模型。3.参照骨折模型及镜像求反的颧骨复合体仿真模型,研究患者骨折移位的角度及旋转方向,选取适当的钛板,在体外对钛板进行塑形,同时根据骨折断端形态及钛板位置,选取适当的钛钉,设计恰当的钻孔位置、方向。4.采用耳屏前小切口及骨折断端表面隧道手术入路,建立起骨折断面上方隧道通路,该通路能提供足够的手术视野,在内镜的辅助下,完成对骨折断端的复位及固定。5.采用SPSS18.0软件,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卡方检验,在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术后引流量、术后面神经颞支损伤发生率等方面,与传统手术方法进行对比,探讨新型手术方式在手术创伤、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存在的优势。结果1.应用该方法对5例单侧B型颧骨颧弓骨折患者顺利完成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手术操作均按照术前设计顺利完成,围手术期无意外发生。2.术中表明,术前选取并塑形的钛板与骨折断端骨面贴合较严密;钛钉长度适宜,位置准确,与钛板严密嵌合,固定良好。3.患者手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肿胀等反应较轻。术后伤口均愈合良好,无感染及面神经症状。术后1月复诊,面部外形均恢复对称,面部塌陷外形消失,开口度基本恢复正常,无明显手术瘢痕存留。4.在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疼痛评分等方面,新型术式较传统术式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在手术时间、术后面神经颞支损伤发生率等方面,新型术式与传统术式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该术式应用内镜联合3D术前打印技术辅助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能有效进行B型颧骨颧弓骨折的复位和固定,具有较好的可行性。2.该术式通过3D打印技术,实现对骨折侧的镜像求反并对植入物精确塑形,提高了手术的精度。3.该术式采用耳屏前小切口,达到了良好的面部美容效果。4.在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疼痛评分等方面,新型术式较传统术式存在优势;在手术时间方面、术后面神经颞支损伤发生率等方面,新型术式与传统术式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孟恋亲[7](2018)在《局部小切口治疗颧骨颧弓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日益发展的交通事业带来众多的颌面外伤病例,前座的驾驶员和乘客因碰撞后向前冲击,导致脸部被猛烈地甩在方向盘或仪表面板上,造成严重的伤害。在赛场上发生的运动事故和建筑工地上的工伤事故是造成更多此类骨折的原因之一[1]。包括日常生活中发生的意外摔倒和与人冲突,均会对侧脸产生冲撞力,造成颧骨颧弓复合体的损伤。前些年,在临床上广为应用的是半冠状切口手术入路治疗颧骨颧弓骨折,此方法手术视野可充分暴露,且切口位置隐藏在发际线内,手术瘢痕不明显,较隐蔽,但由于涉及的解剖层次较多,较复杂,故会引发相对较多的并发症。近几年来,半冠状切口已经逐渐被局部小切口所替代。根据骨折的类型及位置,选择眉弓外侧切口、睑缘下切口、颧弓位横切口(水平型)、颧弓位竖切口(垂直型)、口内前庭沟切口、上颌窦入路或原伤口。本次学习研究主要是针对没有开放性创口的闭合性颧骨颧弓骨折患者,采用颧弓位水平型切口和颧弓位垂直型切口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不同的手术入路,分析临床疗效。目的:分析比较颧弓位水平型及垂直型局部小切口手术治疗颧骨颧弓骨折时的疗效,并评估其功能及美学结果及其相关并发症。方法:对2016年1月—2017年8月在芜湖市弋矶山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由于颧骨颧弓骨折后应用面部局部小切口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92例进行临床观察。分别许选取颧弓位置的水平型和垂直型小切口进行手术治疗。其中颧弓位水平型切口52例,颧弓位垂直型切口40例。对患者术后的伤口愈合、功能稳定性、外观、术后并发症、术前抗生素使用情况以及患者满意度等疗效分别进行评估比较。并分别对其术后3个月,6个月的恢复情况进行记录对比。结果:92例颧骨颧弓骨折患者中,对患者术后的伤口愈合、功能稳定性、外观、术后并发症以及患者满意度等疗效分别进行评估比较。应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在住院天数,张口度改善程度,瘢痕明显以及患者满意度方面垂直型小切口占据优势,而在手术操作视野暴露等方面水平型小切口更佳。在减少面神经分支损害方面(减少眼睑闭合不全类并发症),垂直型小切口更佳。在并发症中的皮下血肿,切口感染,张口疼痛等方面无差异,以及术后3个月,6个月的并发症恢复情况方面也无明显差异,年龄在这两种不同的小切口方案中也无差异,均P>0.05,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局部小切口入路治疗颧骨颧弓骨折复位内固定术中的颧弓位水平型和垂直型小切口均有各自的优缺点和适应病例,均适合广泛应用,在临床上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选择手术方案。
刘磐,谷峰,闫德民,李福军,周晓丽,彭利伟[8](2018)在《颧弓上缘小切口入路治疗颧弓骨折》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评价颧弓上缘小切口入路治疗颧弓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6月至2017年5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38例颧弓骨折,颧弓二线骨折者12例,颧弓三线骨折者23例,颧弓粉碎性骨折者3例。所有患者均在全麻下使用颧弓上缘小切口入路行颧弓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术后随访0.5 a,复查CT,分4级对治疗效果进行评定。结果所有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未见面神经受损症状。38例患者完成术后随访者34例(89.47%)。术后0.5 a随访时,局部伤口未见明显手术瘢痕。治疗效果Ⅰ级者30例(88.24%),Ⅱ级者4例(11.76%),无Ⅲ级及Ⅳ级者。结论颧弓上缘小切口入路治疗颧弓骨折无明显手术并发症,是治疗颧弓骨折的较佳手术入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韩琨,孟箭,王兴,辜健敏,邵翠玲[9](2017)在《鬓角发际线内小切口路径内固定治疗颧骨骨折》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鬓角发际线内小切口治疗颧骨颧弓骨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2014年3月至2017年1月在徐州市中心医院口腔科进行鬓角发际线内小切口路径内固定治疗的21例颧骨颧弓骨折患者进行跟踪随访,按三级标准评价手术效果,包括手术切口愈合情况、面形和功能的恢复及手术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手术软组织切口均Ⅰ期愈合,骨折断端达到解剖复位,面形恢复满意,开闭口功能正常,术后无神经损伤。结论鬓角发际线内切口是治疗颧骨骨折的较好方法,术野显露广泛且切口隐蔽性好。
张秀景,王双义[10](2017)在《颧骨复合体骨折分类研究进展》文中提出颧骨复合体骨折是面部最常见的骨折之一,该骨折临床分类对临床诊断、处理原则和疗效评价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目前分类方法繁多,随着颌面外科技术和影像学的发展,分类方法也逐渐更适合于临床应用,因此很有必要对颧骨复合体的分类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探索更科学的适合临床应用的新的分类方法。
二、口内小切口入路治疗单纯M型颧弓骨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口内小切口入路治疗单纯M型颧弓骨折(论文提纲范文)
(1)经颧弓下微创治疗单纯颧弓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手术方法: |
1.3 临床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张口受限改善程度比较: |
2.2 临床效果评估: |
2.3 术后并发症比较: |
2.4 典型病例: |
3 讨论 |
(3)不同切口对颧骨颧弓复合体骨折治疗效果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第2章 综述ZCF治疗的研究进展 |
2.1 前言 |
2.2 颧骨颧弓的生理解剖 |
2.3 ZCF病因及流行病学 |
2.4 ZCF临床表现 |
2.5 ZCF影像学检查 |
2.5.1 X线片 |
2.5.2 计算机断层扫描 |
2.5.3 超声成像 |
2.6 ZCF分类 |
2.7 ZCF的治疗 |
2.7.1 治疗原则 |
2.7.2 治疗目的 |
2.7.3 修复时机 |
2.7.4 骨折的治疗 |
2.8 ZCF治疗新进展 |
2.8.1 内镜辅助治疗 |
2.8.2 计算机导航技术 |
2.8.3 3D打印技术 |
2.9 总结 |
第3章 材料和方法 |
3.1 入选标准 |
3.2 分组情况 |
3.3 病历资料 |
3.4 手术方法 |
3.4.1 围手术期准备 |
3.4.2 手术过程 |
3.4.3 术后治疗 |
3.5 随访 |
3.6 统计学方法 |
第4章 结果 |
4.1 结果 |
4.2 典型病例 |
第5章 讨论 |
5.1 一般临床资料特点 |
5.2 颧弓位小切口和头皮冠状切口与一般并发症 |
5.3 颧弓位小切口和头皮冠状切口与面神经 |
5.4 颧弓位小切口和头皮冠状切口的手术选择 |
5.5 本研究的局限性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计算机辅助导航系统在单侧颧骨颧弓骨折治疗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6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7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综述 计算机辅助导航系统的临床应用进展 |
参考文献 |
(5)Foley加压水囊在治疗颧弓骨折中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Foley加压水囊制作 |
1.3 手术方法 |
1.4 疗效评价及标准 |
2 结 果 |
3 讨 论 |
3.1 颧弓骨折的分类及切开复位方法的选择 |
3.2 固定方法的分类及选择 |
3.3 Foley加压水囊固定的优缺点 |
(6)3D打印术前设计和内镜辅助在颧骨颧弓骨折复位固定术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 |
附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局部小切口治疗颧骨颧弓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资料、内容)与方法 |
1.研究对象 |
2.材料与器械 |
3.方法 |
3.1 术前准备 |
3.2 手术方法 |
3.3 复诊随访 |
3.4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8)颧弓上缘小切口入路治疗颧弓骨折(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手术方法 |
1.3 效果评价 |
2 结果 |
3 讨论 |
(9)鬓角发际线内小切口路径内固定治疗颧骨骨折(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
一、临床资料 |
二、手术方法 |
结果 |
一、影像学评价 |
二、面形外观评价 |
三、功能评价 |
讨论 |
(10)颧骨复合体骨折分类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以简单定性描述为基础的分类 |
2 以颧骨体的移位为基础的分类 |
3 以面中部骨折严重程度为基础的分类 |
4 以颧弓骨折为基础的分类 |
5 兼顾周围解剖结构的分类 |
四、口内小切口入路治疗单纯M型颧弓骨折(论文参考文献)
- [1]经颧弓下微创治疗单纯颧弓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J]. 谢宏亮,汤剑明,李坤明,冯力. 中国美容医学, 2021(03)
- [2]微切口闭合复位术治疗单纯性颧弓M型骨折的疗效分析[J]. 周本忠,马云霞,王胜国,李龙巧,陈志太,史先萍,吴飞凤,张泽生.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0(05)
- [3]不同切口对颧骨颧弓复合体骨折治疗效果的对比研究[D]. 尹霞. 吉林大学, 2020(08)
- [4]计算机辅助导航系统在单侧颧骨颧弓骨折治疗的应用研究[D]. 陈启航.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2)
- [5]Foley加压水囊在治疗颧弓骨折中的临床应用[J]. 张杰,孟箭,郑浩,李志萍. 口腔医学, 2020(01)
- [6]3D打印术前设计和内镜辅助在颧骨颧弓骨折复位固定术中的应用[D]. 徐冰冰. 山东大学, 2018(02)
- [7]局部小切口治疗颧骨颧弓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D]. 孟恋亲. 皖南医学院, 2018(01)
- [8]颧弓上缘小切口入路治疗颧弓骨折[J]. 刘磐,谷峰,闫德民,李福军,周晓丽,彭利伟.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01)
- [9]鬓角发际线内小切口路径内固定治疗颧骨骨折[J]. 韩琨,孟箭,王兴,辜健敏,邵翠玲. 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 2017(06)
- [10]颧骨复合体骨折分类研究进展[J]. 张秀景,王双义. 中国美容医学, 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