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灵芝属菌株的酯酶同工酶酶谱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张彬彬[1](2021)在《南召县野生灵芝菌株的分离鉴定及其活性成分分析》文中研究表明
刘璐[2](2017)在《香菇优良菌株选育》文中认为香菇产业是我国食用菌产业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在调整农村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是香菇生产大国,但不是香菇生产强国,育种工作不能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因此,育种工作迫在眉睫。本文利用YJ-01等23个香菇品种,通过原生质体诱变与单孢杂交进行选育,以期得到高产优质的香菇菌株。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确定了香菇菌株YJ-01原生质体制备的最适条件:以0.5 mol/L Mg SO4作为稳渗剂,在p H=5.0的条件下,利用混合酶(1%蜗牛酶+1%纤维素酶),在27.9℃条件下酶解5 d龄菌丝体2 h,原生质体产量最高。2.确定了香菇菌株YJ-01原生质体再生的最适条件:以0.5 mol/L蔗糖作为稳渗剂,在p H=5.5的条件下,利用混合酶(1%蜗牛酶+1%纤维素酶),在27.8℃条件下酶解6.5 d龄菌丝体2.9 h,原生质体再生率最高。3.通过原生质体紫外诱变获得547株再生菌株。(1)利用不同栽培料进行筛选,得到17株优良再生菌株。其中,菌株Y209最适于苹果木屑上生长,菌丝生长指数(79.88)是YJ-01的3.56倍;菌株Y72最适生长于沙柳木屑,生长指数(70.63)是YJ-01的3.67倍;菌株Y369最适宜生长于杨桐木屑,培养43d后的连接料量(338.24 g),是YJ-01的2.76倍。(2)对17株优良再生菌株进行连续传代培养与液体出菇检测。结果表明:菌株Y150的菌丝生长性能最稳定;菌株Y440,Y365,Y314,Y243和Y283能够在液体培养基中形成原基。(3)对17株优良再生菌株进行酯酶同工酶与RAPD鉴定。结果表明:菌株Y263,Y440,Y314,Y454,Y381,Y317,Y211,Y150和Y463为变异菌株。其中,菌株Y440和Y314表现最为突出。4.收集香菇品种23个,对18个品种进行单孢分离得到1166株单核菌株。通过7个杂交方案,经单孢杂交得到杂交菌株1367株。(1)对9608-1和808-1的杂交的238株杂交经菌丝生长性能筛选,得到18株优良菌株(B80D111,B80D20,B46D111,B10D175,B6D178,B80D51,B70D21,B6D125,B60D111,B81D111,B60D99,B10D167,B9D176,B76D20,B6D149,B27D21,B81D99和B46D20)。其中,B60D111在杨桐木屑上表现最优,培养43 d后的连接料量为261.54 g,分别是9608-1的1.29倍、808-1的1.60倍。B70D184在PDA平板上表现最优,生长指数(32.73)分别是808-1和9608-1的2.42倍和3.32倍。(2)对18株优良菌株进行连续传代培养与液体出菇性能鉴定。结果显示:菌株B6D178的菌丝生长性能最稳定。菌株B10D167和B10D175能够在液体培养基中形成原基。(3)对18株优良菌株进行酯酶同工酶与RAPD鉴定。结果显示:菌株B60D99,B6D149,B60D111,B27D21,B10D175,B10D167,B80D111,B80D51和B70D20与亲本条带具有明显差异。通过综合比较,确定菌株B10D175为优良杂交菌株(4)对其余1129株杂交菌株进行耐高温筛选。结果表明:高温处理后,有133株杂交菌株能恢复生长,其中F149B92,F`47B90和A59D97等20株杂交菌株能在35℃下生长;26株杂交菌株在高温处理后,经过6 d 25℃恢复,长势依旧较好,其中F149B92长势最优。
刘丽杰,林立东,张东向[3](2015)在《黄芩单细胞克隆愈伤组织酯酶同工酶及过氧化物同工酶酶谱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黄芩单细胞克隆愈伤组织为试材,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法,通过分析酯酶同工酶(EST)和过氧化物同工酶(POD)的酶带,研究黄芩单细胞克隆愈伤组织与亲本愈伤组织的遗传特性与品系差异。结果表明:黄芩不同品系单细胞克隆愈伤组织EST谱带间具3个带区特征,最多谱带数品系为4条,最少谱带数品系为3条,其中1号、2号、3号谱带为黄芩单细胞克隆愈伤组织的特征谱带;POD谱带间具4个带区特征,其中1号、3号和7号酶带为特征谱带,EST和POD谱带的有无、宽窄、颜色深浅,相对迁移率大小均不尽相同。黄芩单细胞克隆愈伤组织与亲本细胞愈伤组织既具有亲缘特征又具有品系差异,以期为单细胞克隆品系的遗传特性和品系鉴别提供理论参考。
李媛媛[4](2013)在《SRAP标记和SCAR标记在黑木耳栽培菌株分类鉴定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采用序列相关扩增多态性(SRAP,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的分子标记方法对50株黑木耳栽培菌株进行亲缘关系分析。通过PCR扩增,电泳结果统计,UPGMA聚类分析得到50株菌株的分类树状图。在PCR电泳图谱中发现了黑931一条特异性条带,将其成功转为SCAR标记。具体实验结果如下:1.采取改进的CTAB法提取基因组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谱带整齐,OD比值结果大部分都在1.7-2.0的范围之内,说明本实验采用的CTAB法可以有效的提取DNA并且适用于PCR实验。2.经单因素实验优化及正交试验优化后,得到SRAP-PCR的最适反应条件:25μL体系,模板0.8μL, Mg2+2.5μL, dNTP2.2μL,引物1.3μL,酶0.5μL,10×PCRbuffer2.5μL,后用ddH2O补齐。PCR反应程序为:94℃5min;94℃1min,35℃1min,72℃1min,5个循环;94℃1min,50℃1min,72℃1min,35个循环;72℃10min延伸;4℃保存15min。3.从36对供试的引物对中筛选出3对扩增结果较好的引物对他们是em1-me5> em2-mel和em5-me2。三对引物共扩增出40条带,其中38条为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比率为95%,平均每条引物扩增13.3条带,多态性条带12.7条,多态性比率95.4%,多态性较丰富。其中引物对em2-mel的扩增图谱中发现黑931菌株有一特异性条带,约1200bp。4.经UPGMA分析后,供试的50株菌株相似性系数介于0.52-1.00之间。在相似性水平为0.60时,可将供试菌株分为五个大类,各菌株间遗传相似性系数较高(≥0.52),遗传多样性丰富。5.黑931的特异性条带经回收、克隆、测序得到1135bp的序列。应用primer5.0软件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对,通过实验摸索最终确定SCAR-PCR反应体系为25μL体系,模板0.8μL, Mg2+2.5μL, dNTP2.2μL,引物1.3gL,酶0.5μL,10×PCRbuffer2.5μL,后用ddH2O补齐。PCR反应程序为:94℃5min,94℃1min,64℃30s,72℃1.5min,30个循环;72℃10min延伸。6.应用特异性引物对扩增供试菌株,黑931模板得到约1000bp大小的片段,符合特异性引物对扩增序列片段的大小,说明成功构建出了该菌株的指纹图谱。
张亚从[5](2011)在《大球盖菇细胞工程育种及半野生栽培研究》文中认为大球盖菇是一种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珍稀食用菌。它能够利用秸秆、树叶等农林废弃物进行生长。本文初步探索了大球盖菇原生质体的制备和再生优化系统,得出:1.5%纤维素酶+1.5%蜗牛酶的混合酶(体积比为1∶1)来酶解菌丝,0.6mol/L的甘露醇作为渗透压稳定剂,最佳菌龄为3d,最适酶解温度为30℃,最适合的酶解时间为2.5h,在此条件下制得的原生质体产量最高可达1.70×107个/mL。确定了再生培养基的最佳渗稳剂是甘露醇,再生率可达0.89%。同时还确定了35s为最佳诱变大球盖菇原生质体的时间,致死率是73.33%,在这个剂量下更容易筛选得到正向突变的优良再生菌株。利用原生质体与紫外诱变相结合的技术,通过在各种培养料中长速、长势及液体发酵中还原糖利用率、生物量、菌球质量、各种胞外酶活性等指标的测定,选育出了一株栽培及发酵性能均优的菌株Dq084,其常规栽培生物转化率可达64.43%,明显高于出发菌株。经液体发酵实验得出其生物量、利用还原糖的能力和各种胞外酶活性均高于出发菌株,能更好的分解纤维素和木质素等,并确定这几种酶活性的高低与菌丝长速之间呈一定的正相关且通过增稠剂实验得出添加0.2%的黄原胶能增加液体培养中菌球密度和菌球数量。还通过酯酶同工酶测定,得出Dq084的电泳图谱与出发菌株有显着的区别,证明Dq084发生了遗传变异,是一株各方面均较优良的再生变异菌株。采用Dq084-液体培养-麦粒基质的菌种制备新工艺研究了半野生栽培的两种栽培模式畦栽法和袋栽法,得出采用玉米秸秆基质袋栽法较适合于北方冬春季节栽培,发菌较快,周期较短,生物转化率较高,达到了70.41%(对照为60.96%);采用小麦秸秆畦栽法较适合于夏秋季节栽培,生物转化率是68.64%(对照为57.33%)。
刘秀明[6](2007)在《不同生境松茸菌株液体培养和遗传特性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松茸是与Tricholoma matsutake相近的一些口蘑属近缘种的总称,在分类上均属于担子菌纲(Basidiomycetes),伞菌目(Agaricales),口蘑科(Tricholomataoeae),口蘑属(Tricholoma),是世界上珍稀名贵的外生菌根菌。主要分布在亚洲地区,美洲、欧洲和北非部分地区也有生长,与松属和栎属植物形成共生关系。不同地区、不同宿主的松茸经过长期系统演化,可能发生遗传特性上的差异。目前,关于松茸的研究多停留在一般分类鉴定、人工栽培、生态管理等方面,对于世界不同分布地区、不同宿主的松茸液体培养和遗传特性的研究较少。松茸这种世界公认的名贵食用菌,尚不能人工栽培,而且野生资源正在急剧减少,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开展液体培养,研究松茸资源的遗传背景,对提升我国特殊生物资源替代产品的开发利用和规模化生产的整体技术水平、培育资源节约型生物新产业具有重要作用。本试验以中国、日本、美国、瑞典、北非等松茸主要分布区域的不同宿主的松茸为供试菌株,对菌丝生长特性、酯酶同工酶特性和线粒体DNA(mtDNA)-MS序列进行系统研究,筛选出适宜液体培养的优良菌株并提出配套的培养条件,探索酯酶同工酶电泳和mtDNA-PCR扩增的适宜条件,比较不同生境松茸菌株的遗传差异,为松茸这种特殊生物资源的替代产品研发及规模化生产奠定基础,填补这方面研究的空白。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分布区域、不同宿主的松茸菌株遗传差异性很大。结果如下:(1)按菌落形态特征不同,供试菌株分为两类:第一类为亚洲松茸Tricholoma matsutake,包括以日本赤松、日本黑松、日本铁杉、日本栎树和瑞典赤松为宿主的供试菌株L89-2、L89-3、91035、Old cap、Y-N-05、240625、240621、240201和Eric;第二类为美洲松茸T. magnivelare和北非松茸T. caligatum,包括以美国针叶林、美国海岸松和北非雪松为宿主的菌株Am-3、Am-20和241803。(2)根据液体培养菌丝生长速率的方差分析结果和菌球形成的优良,筛选出2个最适宜液体培养的供试菌株,分别为以美国海岸松和日本铁杉为宿主的Am-20和240621。(3)明确了液体培养的适宜条件:1000ml蒸馏水加入葡萄糖20g、蛋白胨1g、酵母1g,pH值5.2~5.3,转速180r/min、培养温度24℃。(4)提出了酯酶同工酶电泳的适宜条件:分离胶浓度7.0%,浓缩胶浓度2.5%,分离胶电压200V,浓缩胶电压140V,电泳3.5h。(5)MtDNA-PCR扩增的适宜条件因区域不同而异。中国以赤松为宿主的5个松茸菌株PCR扩增的适宜参数:MgCl21μl,一对MS引物各1μl;循环参数为:94℃变性30S,55℃复性30S。以日本赤松、日本黑松、日本栎树、美国针叶林、美国海岸松和北非雪松为宿主的7个供试菌株的PCR扩增的适宜参数:MgCl21.5μl,一对MS引物各1.5μl;循环参数为:94℃变性50S,55℃复性50S。(6)NTSYS软件分析酯酶同工酶电泳结果,构建系统树,将供试菌株分为三类:第一类,与菌落形态特征分析的结果相同;第二类,为美洲松茸T. magnivelare,包括以美国针叶林和美国海岸松为宿主的供试菌株Am-3和Am-20;第三类,为北非松茸T. caligatum,仅包括以北非雪松为宿主的供试菌株241803。(7)按照mtDNA-MS序列的分析结果,不同分布区域、不同宿主的松茸菌株遗传背景不同:美洲的松茸有明显的宿主差异;亚洲的松茸和欧洲的松茸MS序列具有高度同源性;北非的松茸与亚洲、美洲和欧洲的松茸有明显的遗传差异。
杜萍[7](2007)在《桑黄菌株亲缘关系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桑黄(Phellinus igniarius)又称桑臣、桑耳、桑黄菇等。分类学上属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层菌纲(Hymenomycetes)、非褶菌目(Apbyllophorales)、锈革孔菌科(Hymenochaetaceae)、针层孔菌属(Phellinus),是大型珍稀药用真菌。我国目前报道锈革孔菌科有106种,针层孔菌属有40个种,其中桑黄是目前国际公认的生物抗癌领域中有效率最高的一种药用真菌。本文介绍了桑黄在培养特性、人工栽培、液体发酵和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并对延边大学农学院食用菌实验室搜集到的桑黄菌株的纯培养菌丝体进行了拮抗试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酯酶同工酶、桑黄基因组DNA提取和RAPD扩增条件优化及扩增产物多态性方面的研究。拮抗试验结果表明,S3、S6、S7各菌株间有亲缘关系;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结果表明,S3、S6、S7的酶谱极为相似,说明它们之间亲缘关系很近;酯酶同工酶结果表明所有菌株在Rf=0.805处出现一条稳定一致的共有酶带,而S6和S7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其它菌株间的亲缘关系较远;桑黄基因组DNA提取及RAPD扩增条件优化试验表明,采用改良的CTAB法,提取的DNA质量较高,适宜于RAPD分析。在25μl反应体积中,RAPD反应的优化体系为:14.67μl ddH2O,100μmol.L-1 dNTP,2.5 mmol.L-1 Mg2+,10 pmol引物,30 ng DNA模板,1U TaqDNA聚合酶,2.5μl Buffer。扩增反应程序为:94℃预变性5 min,94℃变性1 min,40℃退火1 min,72℃延伸1.5 min,40个循环,最后72℃延伸5 min。用20个随机引物对不同来源的桑黄菌株进行了RAPD分析,结果表明:20个随机引物中,有17个引物的扩增产物DNA片段表现出明显的多态性,不同引物对供试菌株扩增出现的DNA条带数目少则10条,多达33条,DNA片段从250 bp到2000 bp;17个引物对供试桑黄菌株共扩增出DNA条带377条,不同引物扩增出的DNA片段谱带存在较大差异。采用UPGMA系统聚类法,将供试菌株聚类为两大类,能直观准确地揭示菌株间的差异并加以鉴别。同工酶及RAPD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可将供试菌株分为两大类:S3、S6、S7其谱带数量和表达位置较为相似,亲缘关系较近应归为一类:S1、S2、S4、S5归为一类,表明了它们各自间较近的亲缘关系。拮抗试验、酯酶同工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及RAPD的试验结果基本吻合。拮抗试验在桑黄菌株亲缘关系的初步鉴定中是有效的,而同工酶和RAPD技术可作为桑黄菌株亲缘关系的一种有效标记方法。
郭晓帆[8](2007)在《桦褐孔菌菌株亲缘关系及人工驯化栽培研究》文中提出桦褐孔菌Inonotus obliquus(Fr.)Pilat是十分珍稀而又名贵的药用真菌,以菌核入药。在分类学上隶属于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ina)、层菌纲(Hymenomycetes)、非褶菌目(Aphyllophorales)、刺革菌科(Hymenochaetaceae)。桦褐孔菌的菌丝体极其耐寒,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北纬45°~50°的地区。国外对桦褐孔菌的药理作用及其化学成分的研究比较深入,而国内的研究则刚刚起步,且局限于形态学研究。桦褐孔菌的分子学、人工栽培研究几乎空白。目前桦褐孔菌的野生资源日益枯竭,人工驯化栽培迫在眉睫。为此,我们于2004-2006年利用从不同地域采集的桦褐孔菌野生菌核分离得到的纯菌丝为试材,通过拮抗试验、同工酶、RAPD分子标记对桦褐孔菌菌株的亲缘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对桦褐孔菌进行了人工驯化栽培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桦褐孔菌菌株菌丝间的拮抗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桦褐孔菌各菌株间差异属于地理分布差异,其中,菌株CX01与CX02亲缘关系最近,其次是JL03与JL01,JL02。2、采用不同的提取剂,在同一条件下对桦褐孔菌菌丝体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进行提取,并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桦褐孔菌菌丝体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带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采用Tris-HC1(pH6.9)做为提取剂制备的样品液经电泳后,在图谱中条带丰富,带型清晰,提取效果最好;Tris-甘氨酸(pH8.3)提取效果最差。3、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采自6个不同地区的桦褐孔菌菌核分离得到的菌株纯菌丝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所有菌株酶带数目在2~8条之间,在Rf=0.75、Rf=0.98处为桦褐孔菌菌株的特征酶带。Fuzzy聚类法数量分析表明,菌株间隶属度在[0.250,1.000]之间,当隶属度为0.250时分析菌株的亲缘关系。结果显示,朝鲜的菌株与吉林的菌株亲缘关系较近与黑龙江的菌株亲缘关系较远,菌株间的遗传差异属于地理分布(纬度)差异,部分菌株间存在较近的亲缘关系。4、用CTAB改良法对桦褐孔菌菌丝体基因组DNA进行了提取,并以其为模板对影响RAPD扩增的重要参数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PCR扩增体系最佳反应条件是:在25μl体积中,模板DNA浓度为40ng/μl,10碱基引物浓度为10pmol,Mg2+浓度为2mmol/L,TaqDNA聚合酶1unit,dNTPs浓度为100μmol/L,加ddH2O至25μl反应体系。反应程序为:94℃预变性5min,94℃变性1min,40℃退火1min,72℃延伸1.5min,45个循环,72℃后延伸5min。5、采用RAPD技术对来自不同地区的桦褐孔菌菌株亲缘关系进行研究,获得了桦褐孔菌不同菌株的DNA指纹图谱。结果显示:12个引物共扩增出167条带,其中101条为多态性带,多态性比率为60.5%,同一培养时期的各菌株间RAPD图谱存在一定的地理分布差异,部分菌株间存在较近的亲缘关系。若以遗传距离0.508为结合线,可将供试菌株划分为三大类,朝鲜的菌株CX01、CX02(纬度为39.01°-40.80°)归为一类,吉林省的菌株JL01、JL02、JL03、JL04、JL05(纬度为42.93°-43.35°)归为一类,黑龙江的菌株HLJ01(纬度为47.20°-50.13°)单独聚为一类。朝鲜的菌株与吉林的菌株亲缘关系较近与黑龙江的菌株亲缘关系较远,菌株分类结果与各菌株的地理分布(纬度)差异一致,可以确定各菌株间属于种内及地理分布差异,部分菌株间存在较近的亲缘关系。6、以桦褐孔菌野生菌核采用组织分离法获得纯菌种,并进行了桦褐孔菌各级菌种的制作及人工驯化栽培研究。结果表明:桦褐孔菌母种培养基以葡萄糖20g、黄豆粉10g、KH2PO41g、MgSO40.5g、水1000ml,pH自然为最佳;原种培养基以玉米粒为最好;菌核人工栽培培养料以桦木屑52%、玉米芯26%、麦麸20%、白糖1%、石膏1%、水分65%为最好,生物学效率达30.8%;桦褐孔菌菌核发生适宜温度范围在22~28℃、栽培袋不开口、无光、栽培袋含水量为60%有利于菌核的形成。
陈艳秋[9](2007)在《桦褐孔菌菌株遗传多样性及人工培养条件优化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采用Tris-HCl(pH6.9)、TBE、Tris-甘氨酸(pH8.3)、磷酸缓冲液(pH6.4)、Tris-HCl(pH8.0)、Tris-HCl(pH8.8)为提取剂,在同一条件下对桦褐孔菌菌丝体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进行提取,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桦褐孔菌菌丝体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带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采用Tris-HCl(pH6.9)作为提取剂图谱条带丰富,带型清晰,提取效果最好。2.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桦褐孔菌野生菌核分离得到的8个菌株菌丝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同一培养时期的各菌株间同工酶酶谱存在一定的差异,部分菌株间存在较近的亲缘关系,所有菌株酶带数目在2~8条之间,在Rf=0.75、Rf=0.98处所有菌株的酶带都较宽且着色较深,此为桦褐孔菌菌株的特征酶带。进一步采用Fuzzy聚类法进行数量分析表明,菌株间隶属度在[0.250,1.000]之间,当隶属度为0.250时将8个菌株分三类,菌株分类结果与各菌株的地理分布(纬度)差异一致。3.采用CTAB改良法提取桦褐孔菌菌丝体基因组DNA,以其为模板对影响RAPD扩增的重要参数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PCR扩增体系最佳反应条件是:在25μl体积中,模板DNA浓度为40ng/μL,10碱基引物浓度为10pmol,Mg2+浓度为2mmol/L,TaqDNA聚合酶1unit,dNTPs浓度为100μmol/L。反应程序为:94℃预变性5min,94℃变性1min,40℃退火1min,72℃延伸1.5min,45个循环;72℃后延伸5min。4.采用RAPD标记对8个桦褐孔菌菌株亲缘关系进行研究,获得了桦褐孔菌不同菌株的DNA指纹图谱。结果显示:12个引物共扩增出167条带,其中101条为多态性带,多态性比率为60.5%,表明RAPD标记可以用来对桦褐孔菌菌株进行鉴定;同一培养时期的各菌株间RAPD指纹图谱存在一定差异,若以遗传距离0.508为结合线,可将供试菌株划分为三大类,朝鲜菌株CX01、CX02(39002’~40048’)归为一类,吉林省菌株JL01、JL02、JL03、JL04、JL05(41032’~43035’)归为一类,黑龙江菌株HLJ01(50013’)单独聚为一类。菌株分类结果与各菌株的地理分布差异一致,可以进一步确定各菌株间属于种内地理分布差异,部分菌株间存在较近的亲缘关系。5.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的碳源、氮源、无机盐和不同pH、光照、温度及水分处理对桦褐孔菌菌丝纯培养性状的影响,以菌丝体干重为指标,利用三元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得到了优化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桦褐孔菌菌丝体纯培养的最佳模式为:葡萄糖27.60g/L、黄豆粉15.60g/L、硫酸钙2.80g/L、磷酸二氢钾1.50g/L,VB1 10mg/L、琼脂20g/L;pH值5~7、温度25~30℃、完全黑暗、适宜的二氧化碳浓度,菌丝体干重达19.02g/L。6.以菌丝体干重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筛选出了适宜桦褐孔菌菌丝体液体培养的最佳碳源、氮源和无机盐,利用三元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得到了优化培养基配方,并研究了装液量、培养温度、pH值、摇床转速等对桦褐孔菌菌丝体液体培养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桦褐孔菌菌丝体液体培养最佳模式为:葡萄糖23.00g/L,蛋白胨1.50g/L,硫酸镁1.00g/L,磷酸二氢钾1.50g/L,VB1 10mg/L;250ml三角瓶中装液量140ml,培养温度为25℃,培养初始pH值为7.0,摇床转速170r/min,接种量以一块为宜,振荡培养周期10~12d,菌丝体干重为1.156g/L。7.以桦褐孔菌野生菌核为材料,采用组织分离方法获得纯菌种,并进行了桦褐孔菌各级菌种的制作研究。结果表明:桦褐孔菌母种培养基以葡萄糖20g、黄豆粉10g、KH2PO41g、MgSO40.5g、水1000ml,pH自然为最佳,菌丝生长速度快、长势强、颜色正;桦褐孔菌原种培养基以玉米粒或桦木屑(粗)78%、麦麸20%、石膏1%、白糖1%、水分65%为最好;桦褐孔菌栽培种培养基以配方简单的木屑78%、麦麸20%、石膏1%、白糖1%、水分65%为最好;桦褐孔菌菌核人工代料栽培以桦木屑(细)52%、玉米芯26%、麦麸20%、白糖1%、石膏1%、水分65%为最好,生物学效率达30.8%;桦褐孔菌菌核发生适宜温度范围在22~28℃、栽培袋不开口、无光有利于菌核的形成。建议桦褐孔菌菌核人工栽培以代料栽培取代木段栽培。8.对桦褐孔菌人工培养菌丝体、菌核与野生菌核常规营养成分、活性成分进行了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桦褐孔菌人工培养菌丝体的一般营养成分明显高于人工培养菌核和野生菌核,特别是粗蛋白、粗多糖、灰分含量较高;桦褐孔菌人工培养菌丝体、菌核的矿质元素含量均明显高于野生菌核;桦褐孔菌人工培养菌丝体多糖含量明显高于人工培养菌核、而人工培养菌核的多糖含量又明显高于野生菌核。9.采用HPLC指纹图谱方法分析比较了桦褐孔菌人工培养菌丝体、菌核、野生菌核活性成分三萜类物质含量。结果表明:在相同的保留时间内,三个图谱的峰型与峰面积相似,可以判定它们均含有结构比较相似的羊毛甾烯三萜类物质;通过峰面积的分析比较可知,桦褐孔菌人工培养菌丝体中三萜类成分含量最高、其次为人工培养菌核,二者均高于野生菌核。10.采用四氧嘧啶(200mg/kg体重)腹腔注射复制小鼠高血糖模型,分别给予小鼠桦褐孔菌人工培养菌丝体、菌核与野生菌核多糖提取物按不同剂量灌胃,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各组的血糖水平,探讨桦褐孔菌人工培养菌丝体、菌核与野生菌核多糖的降血糖作用。结果表明:桦褐孔菌人工培养菌丝体多糖提取物不同剂量组对四氧嘧啶型高血糖模型小鼠的血糖均有抑制作用,对正常小鼠无明显降血糖作用;桦褐孔菌人工培养菌丝体、菌核与野生菌核多糖三者的降血糖作用无显着性差异。
郑林用[10](2007)在《不同灵芝的遗传特异性和药效差异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灵芝是灵芝属(Ganoderma)的总称,隶属于真菌界(Kingdom Fungi),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担子菌纲(Basidiomycetes),灵芝目(Ganodermatales),灵芝科(Ganodermataceae)。灵芝在我国已经有上千年的应用历史,现代研究表明其具有抗肿瘤、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等功效。但由于目前进行灵芝栽种、品种选育的多为农业科学工作者,使其缺乏“传统药材”的系统研究,加之我国的食药用菌品种登记制度尚为完善,也造成我国灵芝资源品种混杂,遗传关系不清,且长期以来由于灵芝更多的被作为“高端农产品”进行加工,使灵芝也存在菌株的功效和化学成分不明的情况,均制约了其更好的应用和开发。针对上述现象,本论文对不同灵芝的遗传特异性和药效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对不同来源的30个灵芝菌株进行了拮抗实验,并将拮抗较强、生长势旺盛的18个灵芝菌株作为研究对象,从菌丝拮抗、菌株表型、同工酶、全基因组、rDNA五个层次揭示了18个灵芝菌株间的遗传特异性;并比较研究了18种灵芝的主要药性成分及药理作用的差异,筛选出了药效作用较好的菌株。本论文主要开展了以下的研究工作:1.为了获得灵芝菌株间的亲缘关系,了解菌株间的遗传差异,本研究利用拮抗分析技术,初步获得了灵芝菌株间的亲缘关系,并选定18个菌株作为本论文的研究对象。实验将不同种类及不同来源的实验菌株,活化培养后进行两两拮抗实验,统计拮抗强弱数值,综合菌株间的拮抗关系,初步判定菌株的亲缘关系。结果发现受试灵芝菌株间都存在拮抗关系,紫芝与紫灵芝菌株拮抗较弱,而美国灵芝与其他所有菌株都存在较强的拮抗关系。2.采用短段木大棚栽培品比实验,对不同灵芝的子实体形态、产量、生长周期、产孢量、孢子外部形态等表型遗传性状进行了比较研究。确定紫芝与紫灵芝、美国大灵芝、其余灵芝间的亲缘关系均分别较近,遗传差异性小;且京大、美国大灵芝、赤芝适宜作为大规模生产品种推广使用。3.实验通过灵芝菌丝体样品的制备、电泳、染色和数据处理等步骤,对18个灵芝进行酯酶同工酶研究,将酯酶同工酶图谱转化为0,1数据矩阵,采用UPGMA计算方法聚类,得到亲缘关系图谱。实验结果发现:18个灵芝菌株具有0.45的遗传相似系数,其中紫芝与紫灵芝菌株遗传相似系数为0.88,亲缘关系较近;美国大灵芝和赤芝菌株与其它菌株亲缘关系相对较远,只有0.45的遗传相似度。4.采用CTAB法提取基因组DNA,利用EcoRⅠ、MseⅠ进行双酶切后,加入接头,通过预扩增及选择性扩增,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显色;采用UPGMA计算方法进行聚类分析。实验用14对E3/M3引物对18个菌株进行AFLP扩增,统计得到177条清洗易辨的多态性条带;18个灵芝菌株遗传相似系数为0.21,聚为3个类,分别为赤芝类、紫芝类和美国灵芝类。其中紫灵芝与紫芝菌株聚为一类,具有0.81的遗传相似系数,亲缘关系较近。美国灵芝与包括京大灵芝在内的其他灵芝菌株亲缘关系较远。5.利用ITS PCR-RFLP技术,考察灵芝菌株ITS序列差异,分析灵芝菌株间的系统发育关系,研究灵芝菌株间的亲缘关系。试验将灵芝ITS基因序列扩增后,采用HinfⅠ,HaeⅢ,TaqⅠ,MspⅠ四个内切酶进行酶切,将各个酶切产物在琼脂糖凝胶进行电泳检测,数据统计后UPGMA法聚类分析。分析结果为18个灵芝菌株在ITS PCR-RFLP水平上分为3个类,美国灵芝单独为一类,与其他灵芝菌株亲缘关系较远。紫芝与紫灵芝菌株完全聚在一起,亲缘关系很近;其余15个菌株间亲缘关系较近。从1~5的遗传性状差异研究表明:18个灵芝菌株的遗传多样性较高,遗传背景丰富;在表型遗传性状上表现出一定的遗传差异;18个菌株在酯酶同工酶、AFLP及ITS PCR-RFLP三个水平上分别具有0.45、0.21、0.59的遗传相似系数。从细胞、表型遗传特性、酶、全基因组、核糖体基因组指纹图谱五个层次上的综合研究表明美国大灵芝与其它菌株间亲缘关系较远,紫芝和紫灵芝亲缘关系较近、其余15个灵芝菌株间亲缘关系较近。6.以灵芝多糖和三萜类化合物含量及三萜成分组成作为评价指标,确定不同灵芝菌株间药效成分的差异。研究表明:菌株差异直接影响灵芝多糖、三萜含量和成分,18个灵芝菌株子实体多糖含量以紫灵芝子实体多糖含量最高,其次为灵芝,以后依次为日本平芝、美国大灵芝、德昌灵芝1#等;京大灵芝子实体多糖含量最低。18个灵芝菌株子实体的三萜含量以京大灵芝含量最高,紫灵芝子实体三萜含量最低。比较18个灵芝菌株子实体的多糖和三萜总含量发现:京大灵芝主要药用成分总含量最高,其次为日本平芝,紫灵芝主要药用成分总含量最低。但是同一灵芝多糖和三萜成分的含量之间没有必然关系,同一灵芝菌丝体与子实体间其多糖和三萜的含量也有明显区别。7.研究不同灵芝菌株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通过比色法测定鸡红细胞免疫后小鼠血清溶血素抗体水平,研究不同灵芝菌株对小鼠体液免疫的影响;通过碳粒廓清试验,测定不同灵芝菌株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通过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实验,观察不同灵芝菌株对小鼠特异性细胞免疫的功能影响。研究表明:紫灵芝,紫芝,日本平芝,红芝样品子实体9g/kg剂量可对抗环磷酰胺致小鼠体液免疫抑制,提高血清溶血素抗体水平。紫灵芝、京大、美国大灵芝、甜芝、紫芝样品子实体9g/kg剂量对氢化可的松致小鼠细胞免疫抑制有对抗作用,能使免疫功能低下小鼠吞噬指数和吞噬系数得到恢复;紫灵芝、日本平芝、紫芝样品子实体9g/kg可显着对抗氢化可的松致小鼠T淋巴细胞免疫抑制,提高脾淋巴细胞增转化率。结论:紫灵芝,紫芝对小鼠免疫功能有良好的调节作用。不同的灵芝菌株间,其药效存在一定的差异。8.研究不同灵芝菌株对小鼠负重游泳时间的影响。将小鼠随机分组,给药15天后通过在小鼠尾部负重相当与自身体重8%的重物,记录各组小鼠的游泳时间,来比较灵芝对机体抗疲劳作用的功效大小。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各灵芝菌株均可延长小鼠的游泳时间,但效果有差异,其中紫灵芝,明星1#,日本赤芝,信州灵芝,京大,美国大灵芝,赤芝,甜芝,紫芝,灵芝,德昌灵芝4#,红芝,德昌灵芝1#样品与模型组比较,效果显着。9.比较了不同灵芝菌株对小鼠睡眠状况的影响。将小鼠随机分组,灌胃3天后,小鼠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生理盐水溶液(45 mg/kg),以小鼠反正反射消失为入睡时间,记录小鼠的进针、入睡及苏醒时间,比较小鼠入睡的潜伏期及睡眠期时间。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紫灵芝、日本赤芝、京大、美国大灵芝、甜芝、紫芝样品子实体水煎液有显着减少戊巴比妥钠诱导小鼠入睡的潜伏期,延长戊巴比妥钠诱导小鼠睡眠时间的作用,其他样品组有趋势,而无显着性差异。10.研究不同灵芝菌株对小鼠断头后喘气时间的影响。将小鼠随机分组,15天后小鼠逐只断头,记录小鼠断头后张口喘息停止时间,以此作为耐缺氧指标,观察灵芝菌株对小鼠脑缺氧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信州灵芝、赤芝子实体水煎液可显着延长小鼠断头后的张口喘气时间,其他灵芝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所趋势,而无显着性差异。11.研究不同灵芝菌株对PC12细胞增殖及分化的影响。观察不同灵芝子实体水煎液对PC12细胞的增殖作用,研究表明:与对照组比较,紫灵芝、京大灵芝、美国大灵芝、日本赤芝、京大、日本平芝、灵芝、灵芝10#、红芝和德昌1#对PC12细胞具有明显的增殖作用。观察不同灵芝子实体水煎液对PC12细胞分化的影响,研究表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受试灵芝菌株均可促进PC12细胞的分化,但分化率和分化程度有所不同,其中紫芝、灵芝、园艺6#、红芝和德昌灵芝1#对PC12细胞分化的影响最为明显。综合评价表明:灵芝和德昌灵芝1#对PC12细胞具有较好的促进再生的作用。从7~11的药效差异研究表明:不同灵芝菌株在同一药效作用上存在差异性,且在不同的药理实验中同一灵芝菌株发挥的药效作用大小也不相同。在增强机体免疫系统作用方面,紫灵芝和紫芝对机体的免疫调节作用较其它16个菌株好。在缓解机体疲劳的作用方面,受试的菌株大部分表现较好的作用,包括日本赤芝,信州灵芝,京大,美国大灵芝,赤芝,甜芝,紫芝,灵芝,德昌灵芝4#,红芝,德昌灵芝1#。在改善机体睡眠状况方面,紫灵芝、日本赤芝、京大、美国大灵芝、甜芝、紫芝有较好的作用。在增强机体耐缺氧能力方面,信州灵芝和赤芝功效较好。在对PC12细胞保护方面,灵芝和德昌1#效果最好。
二、灵芝属菌株的酯酶同工酶酶谱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灵芝属菌株的酯酶同工酶酶谱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2)香菇优良菌株选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香菇概述 |
1.1.1 香菇营养及药用价值 |
1.1.2 生物学特性 |
1.1.2.1 形态特征 |
1.1.2.2 生长发育条件 |
1.1.3 栽培现状 |
1.2 香菇育种方法 |
1.2.1 人工选择育种 |
1.2.2 杂交育种 |
1.2.3 原生质体育种 |
1.2.4 基因工程育种 |
1.3 耐高温研究 |
1.4 香菇菌株的鉴定方法 |
1.4.1 形态学鉴定 |
1.4.2 交配型因子鉴定 |
1.4.3 拮抗鉴定 |
1.4.4 同工酶鉴定 |
1.4.5 分子标记鉴定 |
1.5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
1.6 研究内容 |
1.7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香菇YJ-01 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条件优化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1.1 菌种 |
2.1.1.2 培养基 |
2.1.1.3 试剂 |
2.1.2 方法 |
2.1.2.1 菌丝体培养 |
2.1.2.2 原生质体制备与纯化 |
2.1.2.3 原生质体计数 |
2.1.2.4 原生质体再生 |
2.1.2.5 试验设计 |
2.1.2.6 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条件优化 |
2.1.2.7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各单因素对原生质体产量与再生率的影响 |
2.2.1.1 酶种类对原生质体产量与再生率的影响 |
2.2.1.2 酶解温度对原生质体产量与再生率的影响 |
2.2.1.3 酶解时间对原生质体产量与再生率的影响 |
2.2.1.4 pH对原生质体产量与再生率的影响 |
2.2.1.5 菌龄对原生质体产量与再生率的影响 |
2.2.1.6 稳渗剂种类对原生质体制备产量与再生率的影响 |
2.2.1.7 稳渗剂浓度对原生质体产量与再生率的影响 |
2.2.2 原生质体制备及再生条件优化 |
2.2.2.1 原生质体制备数学模型的建立与检验 |
2.2.2.2 单因素对原生质体产量的影响 |
2.2.2.3 原生质体再生数学模型建立与检验 |
2.2.2.4 单因素对原生质体再生率的影响 |
2.2.2.5 交互作用对原生质体再生的影响 |
2.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香菇YJ-01 原生质体诱变选育 |
3.1 材料 |
3.1.1 菌种 |
3.1.2 培养基 |
3.1.3 试剂 |
3.2 方法 |
3.2.1 YJ-01 原生质体的制备、纯化与计数 |
3.2.2 原生质体诱变效应曲线的建立 |
3.2.3 诱变再生菌株的筛选 |
3.2.3.1 诱变再生菌株的挑取 |
3.2.3.2 诱变再生菌株的筛选 |
3.2.3.3 优良诱变再生菌株的鉴定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诱变效应曲线的建立 |
3.3.2 诱变再生菌株的筛选 |
3.3.3 在杨桐木屑上的菌丝生长情况筛选 |
3.3.4 稳定性检测 |
3.4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单孢分离与杂交 |
4.1 材料 |
4.1.1 菌种 |
4.1.2 培养基 |
4.2 方法 |
4.2.1 亲本拮抗鉴定 |
4.2.2 种菇选择 |
4.2.3 孢子收集 |
4.2.4 单孢分离 |
4.2.5 单菌落挑取与单核菌株鉴定 |
4.2.6 单核菌株的筛选 |
4.2.7 单单杂交与杂交菌株的鉴定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亲本拮抗鉴定 |
4.3.2 单孢分离与单核菌株的鉴定 |
4.3.3 单核菌株的筛选 |
4.3.4 单单杂交与杂交菌株的筛选 |
4.3.4.1 杂交方案确立 |
4.3.4.2 单孢杂交与杂交菌株鉴定 |
4.4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优良杂交菌株及耐高温菌株的筛选 |
5.1 材料 |
5.1.1 菌株 |
5.1.2 培养基 |
5.2 方法 |
5.2.1 耐高温杂交菌株的筛选 |
5.2.2 优良杂交菌株的筛选 |
5.2.3 优良菌株的鉴定 |
5.2.3.1 杂交菌株的拮抗鉴定 |
5.2.3.2 稳定性鉴定 |
5.2.3.3 出菇能力鉴定 |
5.2.3.4 酯酶同工酶鉴定 |
5.2.3.5 RAPD鉴定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耐高温单核菌株的筛选 |
5.3.2 杂交菌株的耐高温筛选 |
5.3.3 优良菌株的初筛 |
5.3.3.1 杂交菌株的菌丝生理性状筛选 |
5.3.3.2 稳定性鉴定 |
5.3.3.3 出菇性能鉴定 |
5.3.4 优良菌株的复筛 |
5.3.4.1 拮抗鉴定 |
5.3.4.2 酯酶同工酶电泳鉴定 |
5.3.5 RAPD电泳鉴定 |
5.4 讨论与结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录 |
(3)黄芩单细胞克隆愈伤组织酯酶同工酶及过氧化物同工酶酶谱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
1.1试验材料 |
1.2试验方法 |
2结果与分析 |
2.1酯酶同工酶 |
2.2过氧化物同工酶 |
3讨论 |
(4)SRAP标记和SCAR标记在黑木耳栽培菌株分类鉴定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前言 |
第一篇 综述 |
1.1 实验材料概述 |
1.2 遗传多样性 |
1.3. 真菌遗传多样性检测方法 |
1.4 目的与意义 |
第二篇 黑木耳栽培菌株分类鉴定的建立 |
第一章 黑木耳菌株SRAP标记的建立 |
1.1 材料与方法 |
1.2 结果与分析 |
1.3 讨论 |
1.4 小结 |
第二章 SCAR标记的建立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5)大球盖菇细胞工程育种及半野生栽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立题依据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引言 |
1.3 大球盖菇简介 |
1.3.1 大球盖菇的分类地位及形态特征 |
1.3.2 大球盖菇的营养价值及药理作用 |
1.3.3 大球盖菇的生活习性 |
1.4 原生质体技术 |
1.4.1 原生质体简介 |
1.4.2 原生质体育种技术 |
1.5 同工酶技术在食用菌研究中的应用 |
1.6 我国秸秆利用现状 |
1.7 食用菌半野生栽培研究现状 |
第2章 大球盖菇原生质体制备再生条件及紫外诱变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供试菌株 |
2.2.2 培养基 |
2.2.3 试剂 |
2.3 实验方法 |
2.3.1 大球盖菇菌丝体制备 |
2.3.2 酶液配置 |
2.3.3 大球盖菇原生质体制备与纯化 |
2.3.4 大球盖菇原生质体的再生 |
2.3.5 酶种类及浓度的影响实验 |
2.3.6 菌龄的影响实验 |
2.3.7 酶解温度的影响实验 |
2.3.8 渗稳剂种类的影响实验 |
2.3.9 酶解时间的影响实验 |
2.3.10 渗稳剂对大球盖菇原生质体再生的影响 |
2.3.11 紫外线诱变大球盖菇原生质体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大球盖菇原生质体的释放方式 |
2.4.2 酶种类及浓度对大球盖菇原生质体产量的影响 |
2.4.3 菌龄对大球盖菇原生质体产量的影响 |
2.4.4 酶解温度对大球盖菇原生质体产量的影响 |
2.4.5 渗稳剂种类对大球盖菇原生质体产量的影响 |
2.4.6 酶解时间对大球盖菇原生质体产量的影响 |
2.4.7 正交实验设计及结果 |
2.4.8 渗稳剂对大球盖菇原生质体再生的影响 |
2.4.9 紫外线对大球盖菇原生质体的诱变效应 |
2.5 小结 |
第3章 大球盖菇再生变异株栽培优良菌株筛选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供式菌株 |
3.2.2 培养基 |
3.3 实验方法 |
3.3.1 大球盖菇再生菌株的初筛 |
3.3.2 再生菌株的复筛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大球盖菇再生菌株的初筛 |
3.4.2 大球盖菇再生菌株的复筛 |
3.5 小结 |
第4章 大球盖菇优良变异菌株的液体发酵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 |
4.2.1 供试菌株 |
4.2.2 培养基 |
4.3 实验方法 |
4.3.1 液体菌种的制备 |
4.3.2 二级液体培养基增稠剂及其添加量的选择 |
4.3.3 二级液体发酵过程中各参数的测定 |
4.3.4 发酵过程中相关酶学研究 |
4.3.5 大球盖菇液体菌种应用研究 |
4.4 结果和分析 |
4.4.1 二级液体培养基增稠剂及剂量的选择实验 |
4.4.2 二级液体发酵过程中各菌株的各个参数的测定 |
4.4.3 发酵过程中相关酶学研究 |
4.4.4 液体菌种出菇实验 |
4.5 小结 |
第5章 大球盖菇再生变异菌株的酯酶同工酶电泳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 |
5.3 实验方法 |
5.3.1 溶液配制 |
5.3.2 菌丝体制备 |
5.3.3 酶提取液制备 |
5.3.4 制胶和电泳 |
5.3.5 染色 |
5.3.6 酶谱分析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酯酶同工酶谱分析 |
5.4.2 酯酶同工酶谱相似系数分析 |
5.5 小结 |
第6章 大球盖菇半野生栽培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材料 |
6.2.1 供试菌株 |
6.2.2 培养基 |
6.3 实验方法 |
6.3.1 液体菌种的制备 |
6.3.2 麦粒种的制备 |
6.3.3 栽培种的制备 |
6.3.4 适宜种植林地的选择 |
6.3.5 大球盖菇半野生栽培方法 |
6.4 结果与分析 |
6.4.1 畦栽法出菇结果 |
6.4.2 袋栽法出菇结果 |
6.5 小结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6)不同生境松茸菌株液体培养和遗传特性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 松茸的种类与分布研究 |
2 松茸生态环境的概述 |
3 松茸菌丝培养特性研究 |
4 酯酶同工酶研究概况 |
5 松茸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
6 本试验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菌丝生长特性研究 |
1 技术路线 |
2 供试菌株 |
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4 试验方法 |
4.1 松茸菌丝体固体培养 |
4.2 松茸液体培养条件的优化 |
4.3 适宜液体培养的优良菌株的筛选 |
5 结果与分析 |
5.1 松茸固体培养的菌落形态特征 |
5.2 松茸液体培养的适宜条件 |
5.3 适宜液体培养的松茸菌株 |
第三章 酯酶同工酶分析 |
1 供试菌株 |
2 试验仪器与设备 |
3 试验方法 |
3.1 同工酶分析试剂配制 |
3.2 菌丝体培养 |
3.3 酶液提取 |
3.4 凝胶制备 |
3.5 点样 |
3.6 电泳 |
3.7 染色 |
4 结果与分析 |
4.1 酯酶同工酶电泳的适宜条件 |
4.2 酯酶同工酶酶谱比较分析 |
4.3 聚类分析 |
第四章 松茸的mtDNA序列分析 |
1 供试菌株 |
2 试验所用仪器及设备 |
2.1 试验仪器 |
2.2 试验所用试剂及其来源 |
2.3 试验方法 |
2.4 基因组DNA的检测 |
2.5 PCR扩增 |
2.6 PCR扩增产物的克隆 |
2.7 PCR克隆产物的序列测定 |
2.8 线粒体DNA序列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mtDNA-PCR扩增的适宜条件 |
3.2 供试菌株的mtDNA-MS序列分析结果 |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 |
1 讨论 |
1.1 菌丝生长特性 |
1.2 酯酶同工酶分析 |
1.3 mtDNA-MS序列分析 |
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桑黄菌株亲缘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珍稀药用菌桑黄的研究现状 |
2 国内外桑黄亲缘关系的研究 |
3 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拮抗试验 |
1.2.2 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电泳 |
1.2.3 酯酶同工酶电泳 |
1.2.4 RAPD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桑黄菌株拮抗试验分析 |
2.2 桑黄菌株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 |
2.2.1 桑黄菌株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分析 |
2.2.2 桑黄菌株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距离系数及聚类分析 |
2.3 桑黄菌株酯酶同工酶分析 |
2.3.1 桑黄菌株酯酶同工酶酶谱比较分析 |
2.3.2 桑黄菌株酯酶同工酶酶谱距离系数及聚类分析 |
2.4 桑黄基因组DNA提取及RAPD扩增条件优化的分析 |
2.4.1 桑黄基因组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 |
2.4.2 反应程序对RAPD扩增的影响 |
2.4.3 模板DNA含量对RAPD扩增的影响 |
2.4.4 Taq DNA聚合酶用量对RAPD扩增的影响 |
2.4.5 Mg~(2+)浓度对RAPD扩增的影响 |
2.4.6 dNTP浓度对RAPD扩增的影响 |
2.4.7 引物浓度对RAPD扩增的影响 |
2.5 RAPD扩增产物的多态性分析 |
2.5.1 引物筛选 |
2.5.2 RAPD扩增图谱分析 |
2.6 不同桑黄菌株间的遗传关系 |
3 讨论 |
3.1 拮抗反应 |
3.2 同工酶的应用 |
3.3 基因组DNA提取及RAPD反应条件应注意的问题 |
3.4 RAPD技术在桑黄菌株亲缘关系鉴定中的应用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8)桦褐孔菌菌株亲缘关系及人工驯化栽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研究概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三 研究目的、意义 |
1.试验材料 |
2.试验方法 |
2.1 桦褐孔菌菌株亲缘关系研究 |
2.1.1 桦褐孔菌菌株亲缘关系的拮抗性分析 |
2.1.2 桦褐孔菌菌株亲缘关系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 |
2.1.3 桦褐孔菌菌株亲缘关系的RAPD分析 |
2.2 桦褐孔菌人工驯化栽培技术研究 |
3.结果与分析 |
3.1 桦褐孔菌菌株亲缘关系研究 |
3.1.1 桦褐孔菌菌株亲缘关系的拮抗性分析 |
3.1.2 桦褐孔菌菌株亲缘关系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 |
3.1.3 桦褐孔菌菌株亲缘关系的RAPD分析 |
3.2 桦褐孔菌人工驯化栽培技术研究 |
4.讨论 |
4.1 桦褐孔菌菌株亲缘关系的研究 |
4.2 桦褐孔菌人工驯化栽培技术研究 |
5.结论 |
5.1 桦褐孔菌菌株亲缘关系的拮抗试验分析结果 |
5.2 桦褐孔菌菌株亲缘关系的同工酶分析结果 |
5.3 桦褐孔菌菌株亲缘关系的RAPO分析结果 |
5.4 桦褐孔菌人工驯化栽培技术体系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9)桦褐孔菌菌株遗传多样性及人工培养条件优化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研究概述 |
1.1 桦褐孔菌的研究概况 |
1.2 同工酶及RAPD技术在药用真菌菌株鉴定、分类和亲缘关系研究上的应用 |
1.3 药用真菌菌丝体人工培养条件的研究 |
1.4 药用真菌人工驯化栽培技术研究 |
1.5 药用真菌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降血糖作用研究 |
第二章 桦褐孔菌菌株遗传多样性研究 |
2.1 桦褐孔菌菌株亲缘关系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 |
2.2 桦褐孔菌菌株亲缘关系的RAPD分析 |
第三章 桦褐孔菌菌丝体人工培养条件优化模式研究 |
3.1 桦褐孔菌菌丝体纯培养条件优化模式研究 |
3.2 桦褐孔菌菌丝体液体培养条件优化模式研究 |
第四章 桦褐孔菌人工驯化栽培技术研究 |
4.1 桦褐孔菌菌种制作与培养 |
4.2 桦褐孔菌人工驯化栽培研究 |
第五章 桦褐孔菌人工培养菌丝体、菌核与野生菌核成分分析与比较研究 |
5.1 桦褐孔菌人工培养菌丝体、菌核与野生菌核常规营养成分分析与比较 |
5.2 桦褐孔菌人工培养菌丝体、菌核与野生菌核多糖含量分析与比较 |
5.3 桦褐孔菌人工培养菌丝体、菌核与野生菌核三萜类活性成分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与比较 |
第六章 桦褐孔菌人工培养菌丝体、菌核与野生菌核粗多糖降血糖试验与比较研究 |
6.1 材料与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3 小节与讨论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不同灵芝的遗传特异性和药效差异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文献综述 灵芝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
1. 灵芝简介 |
1.1 灵芝分类地位 |
1.2 灵芝药用价值 |
1.3 灵芝分布及我国灵芝资源 |
2. 灵芝生物学特性及生产技术 |
2.1 生物学特性 |
2.2 生产技术 |
2.2.1 栽培技术研究 |
2.2.2 液体发酵技术研究 |
3. 灵芝属真菌的亲缘关系研究 |
4.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灵芝研究中的应用 |
4.1 同工酶技术及应用 |
4.2 DNA指纹图谱技术及应用 |
4.2.1 DNA测序技术及应用 |
4.2.2 RFLP技术及应用 |
4.2.3 RAPD技术及应用 |
4.2.4 AFLP技术及应用 |
4.3 DNA重组技术及应用 |
4.4 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 |
4.5 其它 |
5. 灵芝药用价值及作用机制 |
5.1 灵芝的主要药用成分 |
5.2 灵芝的主要药用成分的提取纯化工艺研究 |
5.2.1 灵芝多糖的提取及纯化 |
5.2.2 三萜类物质的提取及纯化 |
5.3 灵芝的主要功效及作用机制 |
5.3.1 免疫调节功能 |
5.3.2 抗肿瘤作用 |
5.3.3 提高机体耐缺氧能力和抗疲劳作用 |
5.3.4 学习记忆促进作用 |
5.3.5 抗衰老作用 |
5.3.6 降血糖作用 |
5.3.7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
5.3.8 护肝解毒作用 |
5.3.9 抗突变作用及对细胞的作用 |
5.3.10 对细胞因子的影响 |
6. 灵芝应用及产业化 |
第一章 不同灵芝菌株的遗传特异性研究 |
第一节 灵芝资源的引进及拮抗试验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试验菌株 |
1.1.2 培养基 |
1.2 仪器与试剂 |
1.2.1 仪器 |
1.2.2 试剂 |
1.3 方法 |
2. 结果 |
第二节 不同灵芝菌株表型遗传性状差异的研究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试验菌株 |
1.1.2 培养基 |
1.2 仪器与试剂 |
1.3 方法 |
1.3.1 不同灵芝菌株外部形态差异比较 |
1.3.1.1 菌丝生长速度及长势差异比较 |
1.3.1.2 菌株子实体表型遗传特性差异比较 |
2. 结果 |
2.1 不同灵芝菌株菌丝生长速度及长势差异比较 |
2.2 不同灵芝子实体外部形态差异的比较 |
2.3 不同灵芝子实体产量差异的比较 |
2.4 不同灵芝菌株生长周期差异的比较 |
2.5 不同灵芝菌株孢子产量及形态的比较 |
2.6 综合表型性状与遗传差异性分析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节 不同灵芝菌株的酯酶同工酶研究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试验菌株 |
1.1.2 培养基 |
1.2 仪器与试剂 |
1.2.1 仪器 |
1.2.2 试剂 |
1.2.3 试剂配制 |
1.3 方法 |
1.3.1 样品制备 |
1.3.2 电泳 |
1.3.3 染色 |
1.3.4 数据记录及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四节 不同灵芝菌株的AFLP研究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试验菌株 |
1.1.2 培养基 |
1.2 仪器与试剂 |
1.2.1 仪器 |
1.2.2 试剂 |
1.2.3 试剂配制 |
1.3 方法 |
1.3.1 模板 DNA的制备 |
1.3.2 模板DNA的酶切 |
1.3.3 DNA片断和接头的连接 |
1.3.4 预扩增 |
1.3.5 选择性扩增 |
1.3.6 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银染 |
1.3.7 电泳结果处理 |
2. 结果 |
2.1 模板 DNA的制备 |
2.2 引物筛选结果 |
2.3 AFLP聚类分析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五节 不同灵芝菌株的ITS PCR-RFLP研究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仪器与试剂 |
1.2.1 仪器 |
1.2.2 试剂 |
1.2.3 试剂配制 |
1.3 方法 |
1.3.1 ITS PCR扩增 |
1.3.2 rrS PCR产物RFLP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5. 结论 |
第二章 不同灵芝菌株药效学比较研究 |
第一节 不同灵芝菌株主要药用成分差异比较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试验菌株 |
1.2 试剂与仪器 |
1.2.1 仪器 |
1.2.2 试剂 |
1.3 方法 |
1.3.1 样品准备 |
1.3.2 多糖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
1.3.3 三萜化合物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
2 结果 |
2.1 标准曲线与回归方程 |
2.2 不同灵芝菌株子实体多糖、三萜含量比较 |
2.3 菌丝体与子实体间多糖、三萜化合物含量比较 |
2.4 代表灵芝菌株三萜HPLC图谱分析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节 不同灵芝菌株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
前言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1.1 试验菌株 |
1.1.2 实验动物 |
1.2 仪器与试剂 |
1.2.1 仪器 |
1.2.2 试剂 |
1.2.3 试剂配制 |
1.3 方法 |
1.3.1 对鸡红细胞所致小鼠溶血素抗体生成的影响 |
1.3.2 小鼠体内炭粒廓清的影响 |
1.3.3 对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的影响 |
2. 结果 |
2.1 对鸡红细胞所致小鼠溶血素抗体生成的影响 |
2.2 对小鼠体内炭粒廓清的影响 |
2.3 对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能力的影响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节 不同灵芝菌株对小鼠负重游泳时间的影响 |
前言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1.1 试验菌株 |
1.1.2 试验动物 |
1.2 仪器与试剂 |
1.2.1 仪器 |
1.2.2 试剂配制 |
1.3 方法 |
1.3.1 试验药物制备 |
1.3.2 造模与给药方法 |
1.3.3 对小鼠负重游泳时间的影响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四节 不同灵芝菌株对戊巴比妥钠诱导睡眠时间的影响 |
前言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1.1 试验菌株 |
1.1.2 试验动物 |
1.2 仪器与试剂 |
1.2.1 仪器 |
1.2.2 试剂 |
1.2.3 试剂配制 |
1.3 方法 |
1.3.1 实验药物制备 |
1.3.2 造模与给药方法 |
1.3.3 对戊巴比妥钠诱导睡眠时间的影响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五节 不同灵芝菌株对小鼠断头后喘气时间的影响 |
前言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1.1 试验菌株 |
1.1.2 试验动物 |
1.2 仪器与试剂 |
1.3 方法 |
1.3.1 实验药物制备 |
1.3.2 造模与给药方法 |
1.3.3 对小鼠断头后喘气时间的影响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六节 不同灵芝菌株对PC12细胞增殖及分化的影响 |
前言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1.1 试验菌株 |
1.1.2 细胞株 |
1.2 仪器与试剂 |
1.2.1 仪器 |
1.2.2 试剂 |
1.2.3 试剂配制 |
1.3 方法 |
1.3.1 实验药物制备 |
1.3.2 PC12细胞培养 |
1.3.3 PC12细胞生长曲线测定 |
1.3.4 MTT检测法 |
1.3.5 不同浓度的灵芝子实体水煎液对 PC12细胞增殖的影响 |
1.3.6 不同灵芝子实体水煎液对PC12细胞增殖的影响 |
1.2.7 不同浓度的灵芝子实体水煎液对PC12细胞分化的影响 |
1.2.8 不同灵芝菌株水煎液对PC12细胞分化的影响 |
2. 结果 |
2.1 PC12细胞的生长曲线 |
2.2 不同浓度的灵芝子实体水煎液对 PC12细胞增殖的影响 |
2.3 不同灵芝子实体水煎液对 PC12细胞增殖的影响 |
2.4 不同灵芝子实体水煎液对PC12细胞分化的影响 |
3. 讨论 |
4. 小结 |
5. 结论 |
结论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申请专利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附图1 不同灵芝子实体形态 |
附图2 不同灵芝孢子外部形态 |
四、灵芝属菌株的酯酶同工酶酶谱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南召县野生灵芝菌株的分离鉴定及其活性成分分析[D]. 张彬彬. 河北工程大学, 2021
- [2]香菇优良菌株选育[D]. 刘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02)
- [3]黄芩单细胞克隆愈伤组织酯酶同工酶及过氧化物同工酶酶谱分析[J]. 刘丽杰,林立东,张东向. 北方园艺, 2015(07)
- [4]SRAP标记和SCAR标记在黑木耳栽培菌株分类鉴定中的应用[D]. 李媛媛. 吉林农业大学, 2013(S2)
- [5]大球盖菇细胞工程育种及半野生栽培研究[D]. 张亚从. 河北大学, 2011(08)
- [6]不同生境松茸菌株液体培养和遗传特性的比较研究[D]. 刘秀明. 吉林农业大学, 2007(02)
- [7]桑黄菌株亲缘关系的研究[D]. 杜萍. 延边大学, 2007(06)
- [8]桦褐孔菌菌株亲缘关系及人工驯化栽培研究[D]. 郭晓帆. 延边大学, 2007(06)
- [9]桦褐孔菌菌株遗传多样性及人工培养条件优化模式研究[D]. 陈艳秋. 吉林农业大学, 2007(02)
- [10]不同灵芝的遗传特异性和药效差异的比较研究[D]. 郑林用. 四川大学, 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