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虑预期工作年限的劳动人口受教育年限总量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朱艳婷[1](2020)在《城乡对比视角下养老保障、子女特征对中国老年人劳动参与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长期以来,我国的退休制度与户籍制度紧密结合,城乡居民面临不同的制度环境,出现部分城市老年人人力资源利用不足和缺乏制度保障的农村老年人“无休止劳动”并存的现象。对老年劳动参与的研究不仅关系到老年人力资源开发以及如何避免老年贫困,更是保障老年公平、提升老年人福祉题中应有之义。本研究试图回答的问题是:家庭外的养老保障制度如何影响老年人劳动参与行为?家庭内部的子女特征是否会影响老年人劳动参与?子女特征通过哪些机制发挥作用?这些家庭内外因素对劳动参与的影响是否存在城乡差异?文章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6年数据,从城乡二元分割视角切入,通过logistic模型、CEM匹配方法、中介分析方法、因果中介方法分析养老保障和子女特征对老年人整体、城市老年人、农村老年人劳动参与的影响,主要发现如下:首先,从养老保障类型来看,有离退休金的老年人比没有养老保障的老年人更不可能参与劳动,而领取养老保险金的老年人劳动参与几率和无养老保障者没有显着差别。从养老金水平来看,养老金水平越高的老年人越不可能参与劳动,养老金双轨制下养老金对体制内、外老年人劳动参与的影响有显着不同,对于拥有离退休金的体制内老年人而言,养老金的增加并不会显着降低其劳动参与几率,但会显着降低体制外老年人的劳动参与。随着养老金的增加,体制内、外老年人劳动参与的差距会逐渐缩小。分样本结果显示,城市老年人中,相比没有养老保障的人,有离退休金的人劳动参与几率显着更低,而拥有养老保险金的人和无保障者在劳动参与上没有显着差异。农村老年人中,与无保障者相比,拥有体制内养老保障并不能显着降低农村老年人劳动参与,而拥有体制外养老保障的农村老年人劳动参与几率反而更高,这可能反映出农村老年人中参与养老保险者和未参与者对晚年生活预期的差异。户籍和养老保障类型交互结果表明,有离退休金在减少城乡老年人劳动参与上无显着差异,而有养老保险金对减少城市老年人劳动参与的影响要大于农村老年人。另外,养老金水平对城乡老年人劳动参与的影响较为一致,养老金水平越高,城市、农村老年人劳动参与几率均显着下降。其次,在子女因素中,子女数量、子女性别、子女学历和子女婚姻状况对老年人劳动参与均有显着影响。相比有多个孩子的老年人,只有一个孩子的老年人劳动参与的可能性更低;相比只有女儿的老年人,有儿子的老年人劳动参与几率更高;相比没有高学历子女的老年人,有高学历子女的老年人劳动参与几率更低;相比没有未婚子女的老年人,有未婚子女的老年人劳动参与几率更高。从城乡差异来看,有儿子对增加城市老年人劳动参与的作用大于农村老年人。从代际差异来看,相比中高龄老年人,只有一个孩子的低龄老年人劳动参与几率更低。第三,将子女赡养费、见面频率、父代给予子女经济援助、父代帮助子女料理家务看孩子等四个维度的代际支持作为子女特征和劳动参与的中介变量,研究发现,有高学历子女的老年人劳动参与几率更低的原因在于父母给予子女经济援助更少、责任负担较轻,而有未婚子女的老年人劳动参与几率更高,原因在于需要给予子女经济援助。分样本结果显示,子女特征通过代际支持对城市老年人劳动参与的影响并不存在显着的中介效应,而对于农村老年人而言,中介分析结果显示有高学历子女的农村老年人,劳动参与的几率更低是因为子女给予的赡养费更多;子女未婚提高农村老年人劳动参与几率是由于老人会给予子女更多的经济援助。本文以养老保障制度和家庭为核心研究老年劳动参与行为,在城乡二元分割的背景下展开探讨,丰富了已有研究成果。对子女特征影响机制的分析不仅有利于厘清子女影响老年人劳动参与的作用机理,弥补了国内在机制研究方面的不足,更为相关保障、家庭政策出台提供实证依据。
黄佳琦[2](2020)在《女性公务员延迟退休的“双刃剑”效应研究》文中提出当前,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在我国养老金支付压力大、劳动力人口比重逐步下降以及人均预期寿命不断延长的时代背景下,现行女性公务员的退休年龄已经不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需求。国家和政府开始逐渐重视女性公务员这一群体的延迟退休年龄问题,为顺应新时代政府人力资源高效利用的女性公务员延迟退休方案开始提出、兴起以及部分地区开始推广实施,切实体现出实施女性公务员延迟退休对我国各地区及我国政府发展的重要性。本文根据女性公务员延迟退休的大背景下,以生命周期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性别角色理论为理论基础,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通过对女性公务员延迟退休年龄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希望能够将女性公务员延迟退休的积极效应发挥到最大化,与此同时,尽最大可能降低消极效应,从而能够推动女性公务员延迟退休政策的实施进程。本文在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首先说明了女性公务员延迟退休的背景及意义。对延迟退休的相关概念以及理论基础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提出现行女性公务员退休年龄存在低龄化、男女退休年龄差异大以及初始劳动时间延长等弊端,并分析了女性公务员延迟退休的发展趋势。然后,重点研究女性公务员延迟退休的积极效应和消极效应,从积极效应的角度分析,延迟退休年龄能够减轻养老金支付压力、使政府人力资源得到更合理的利用、减轻子女养老负担;从消极效应的角度分析,延迟退休年龄可能将会致使一部分年轻人公务员晋升压力大,影响政府部门工作效率和短期内加重我国就业压力,给社会带来一定的压力。但通过对积极效应和消极效应进行综合分析得出消极效应的影响相对比较薄弱,女性公务员延迟退休是切实可行的。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女性公务员延迟退休的影响因素,厘清哪些因素能够更好的推动女性公务员延迟退休政策的实施,使女性公务员延迟退休的积极效应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哪些因素阻碍政策的实施,使女性公务员延迟退休产生上述的消极效应。最终,根据女性公务员延迟退休的消极影响因素,提出我国女性公务员延迟退休政策实施策略,通过研究发现探索“渐进式”的延迟退休模式、加大激励性的措施鼓励延迟退休以及平衡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矛盾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使积极效应的作用发挥最大化,进而保障女性公务员延迟退休政策能够更好地实施。
王广州[3](2020)在《中国劳动力就业状况及变化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章从劳动年龄人口、劳动参与人口和就业人口等基本概念出发,讨论劳动力就业状况综合统计指标的结构分解、标准化测量、生命表构建方法及面临的问题。通过分析全国人口普查数据、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和年度劳动就业调查数据,对中国就业状况和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随着劳动力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就业模式发生了显着变化,2000~2018年劳动参与率下降了8个百分点以上。总和受教育年限增加的同时,就业的年龄模式也有很大变化,其结果是总和经济活动年限、平均预期工作时间持续缩短。2015年全国16岁人口平均预期工作年限为31.86年,比2000年缩短6.2年,平均预期工作时间占平均预期寿命的比例由2000年的64.33%下降到2015年的48.31%。尽管中国劳动年龄人口老化、供给规模持续下降,但青年劳动力,特别是18~24岁人口就业问题仍然非常突出。
唐敏[4](2020)在《我国实施义务教育对农村女性收入的影响》文中指出国家富强,乡村振兴,根本在于发展教育。教育可以对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就业能力和社会地位方面产生重要作用,可以减少工资歧视、缩小性别工资差异、提升子女教育水平、提高社会地位等。自建国以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地区的教育问题,但受制于城乡二元体制、传统观念、经济发展、生理客观差距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农村地区的教育发展状况依然较为落后。随着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颁布和实施,城乡居民接受义务教育的平等权利得到保证,农村居民的教育状况、综合能力、就业机会、收入水平都获得了很大改善。但与农村男性群体相比,农村女性群体在教育、就业、社保方面均面临着诸多困难,因此研究实施义务教育对农村女性工资性收入的影响、提升义务教育政策的实施效果,值得我们去关注和分析。首先,本文对国内外关于我国农村女性群体教育与收入的前沿论文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发现目前学术界鲜有文献专门探讨我国农村女性教育与收入的关系,而且也缺少具体针对教育普及政策实施效果的实证研究。其次,本文基于家庭投资行为的成本-收益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和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从理论层面对农村家庭子女教育的决策机制以及1986年义务教育法实施对农村女性工资性收入的影响进行分析,并进一步地提出相应的研究假说。在对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采用“中国家庭收入项目调查(CHIP2013)”微观数据,并基于明瑟经典方程,采用OLS回归方法、工具变量法、分位数回归法和广义分位数回归法等多种计量方法,实证检验了1986年义务教育法对农村女性群体工资性收入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在不同层面上的异质性。研究结果如下:(1)OLS回归结果表明明瑟收入方程基础模型和扩展模型下受教育年限的回归系数均显着为正,农村女性群体教育收益率分别为5.09%和4.85%;两种模型下10-14岁群体的教育收益率比15-19岁群体分别高0.5%和0.79%,表明实施义务教育可以有效推动农村女性群体工资性收入的增长;(2)在工具变量法回归结果中,2SLS、LIML、GMM三种方法的估计结果完全一致;基础模型和扩展模型下受教育年限的回归系数均显着为正,且分别为3.95%和4.05%,表明义务教育法的实施会促进农村女性群体工资性收入的增长;(3)在分位数回归结果中,农村女性群体在10%-90%分位点上的教育收益率分别为7.57%、7.03%、4.99%、4.39%、4.10%、3.77%、4.15%、3.86%、4.04%,表明教育收益率将随着分位点的提高而呈现出波动性下降的趋势;低收入群体的教育收益率要高于高收入群体;广义分位数回归结果的特征与普通分位数回归结果基本保持一致;(4)在性别差异方面,农村女性群体的教育收益率总体高于农村男性群体;在区域差异方面,农村女性的教育收益率在10%到30%分位点上总体按照东部、中部、西部的顺序递减,在30%到90%的分位点上则按照东部、西部、中部的顺序递减;在单位所有制方面,体制内的农村女性教育收益率始终高于体制外;在劳动力市场方面,一级劳动力市场的农村女性教育收益率始终远远高于二级劳动力市场。根据前文的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结果,本文从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优化农村教育补贴结构、营造性别公平的社会环境、缩小义务教育差异、协调体制内外收入机制、完善劳动力市场等方面总结了相关政策启示,希望本文得出的研究结论为深化经济学和教育学的研究领域以及对我国农村女性群体的研究提供理论借鉴,并对有关政府部门制定更加科学高效的教育决策提供建议。
李明君[5](2020)在《延迟退休对人力资本投资决策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当前老龄化逐渐深入,人口红利衰减,社保制度存在隐患,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转型的背景下,人力资本投资作为缓解老龄化负面影响,释放供给活力、优化供给结构,推动经济高质量增长的重要着力点越来越成为学界关注的重点,而延迟退休作为缓解人口老龄化负面影响的另一重要举措,其与人力资本投资决策之间的关系以及二者的协同作用值得深思。本研究从所涉及的领域,即延迟退休推行与否的争论出发,延迟退休一侧梳理了延迟退休对于劳动力供给的微观、中观和宏观影响的研究,人力资本一侧按照人力资本两大模块来展开,即教育人力资本和健康人力资本,最后梳理二者关联作用的研究,发现目前已有的延迟退休和人力资本两侧研究主要侧重于延迟退休对劳动力市场的冲击,而延迟退休对个体投资决策调整作用的研究不够丰富和深入,这为本研究的展开奠定基础。其次,整理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并结合全国和上海市的劳动力市场的调查数据,得出我国目前退休制度和劳动力市场的现状:法定退休年龄过低,劳动力供给受到影响;退休年龄性别差别化过大;人力资本水平越高的劳动者工龄越短,人力资本资本浪费严重;“退而不休”现象严重,老年人力资源浪费。揭示出现有退休体系下人力资本浪费的现实,因此,人力资本投资需作出调整以适应延退政策。接着,建立包含教育和健康的人力资本分段函数并数理推演其对于退休年龄的影响,得出结论:首先,个体出于效用最大化的考量,会在其教育人力资本降为0的点选择退休,目前法定退休年龄带来的直接结果是人力资本回收不充分;其次,加大教育人力资本投资会使得教育人力资本峰值更高且更晚到达,其衰减速度也更为缓慢,因此人力资本衰减为0的点也较晚出现,即个体更适应较长时间的工作;再次,健康状况对劳动者退休选择有约束作用;最后,不同教育人力资本的劳动者所具备的工作能力不一,且他们对于工作性质的偏好也不一,因此人力资本对延退意愿的影响与工作性质关系密切。本研究选取了三种不同教育水平的劳动者进行对比讨论,对上述结论进行鲁棒性检验,最终得出结论与前文一致。由于延迟退休政策尚未落实,数据的可获得性方面存在困难,因此本研究采用反向政策预示的方式进行实证检验,即检验不同的人力资本水平对劳动者退休决策的影响,该结论指导微观个体作出合理的人力资本投资决策以适应政策的落实。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之上,提出三组假设:首先,教育人力资本对劳动者的健康状况有正向影响,劳动者的健康状况对劳动者延迟退休意愿有正向影响;其次,教育人力资本对劳动者工作岗位的选择有反向影响,而劳动者工作岗位的性质对其延迟退休意愿也有反向影响;最后,受教育水平正向作用于劳动力所获得的工资待遇,工资待遇也正向显着影响劳动者的工作意愿。实证部分运用CHARLS 2015年的调查数据,男性节点为60岁,女性节点为55岁定义劳动者延迟退休意愿,选取受教育程度来衡量劳动者的教育人力资本水平,先构建Logit模型检验分性别的劳动者的人力资本水平对其退休意愿的影响,再构建Logit模型和Probit模型分别检验三组假设是否通过,验证人力资本对劳动者延迟退休意愿的影响力度和途径。通过建立和推演微观视角下人力资本与退休年龄关系的模型,得出人力资本水平高的个体有更加充分的条件进行更长时间的工作,同时验证三组假设成立与否,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整体而言,人力资本水平对劳动者的延迟退休意愿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对于男性来说,年龄、工作类型、健康和人力资本水平是影响男性是否愿意延迟退休的重要因素,对于女性而言人力资本水平、年龄、工作类型以及是否拥有养老保险是影响其延退意愿的重要因素。第二,人力资本水平对劳动者延迟退休意愿影响的第一条作用路径是借助健康状况为中介变量进行传导的,中介变量功能发挥良好。第三,人力资本水平对劳动者延迟退休意愿的影响第二条作用路径是借助工作类型为中间变量进行传导的,中介变量发挥效果较好,中间转化率较高。最后,以收入水平为中介变量的传导通道不畅通,主要表现在检验的第二阶段,即收入水平对个体延迟退休意愿没有显着影响。根据以上结论,本研究从教育、公共医疗以及企事业单位三个角度给出针对性政策建议。
孙晔[6](2019)在《我国人口老龄化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8年,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11.9%。按照国际通行的判断准则,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行列。不同于发达国家面临的人口老龄化背景,“未富先老”的经济特征和尚不完善的养老保障体系迫使我国应对老龄化带来的负面效应时面临重大的挑战。其中,收入不平等势必也会随着老年人口比重的逐渐增加而有所改变。现有考察我国收入不平等成因的相关研究成果中,学者们大多将其归咎于经济体制和收入分配政策造成的影响,但却忽视了人口年龄结构转变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由于经济人口的异质性构成,在不同群体的内部,收入不平等程度也有所不同。由此可以推断,人口老龄化导致经济领域中的收入不平等结构发生改变。一方面,老龄化意味着不同年龄群体的相对人口规模构成发生变化,这势必会改变不同年龄组的收入差异程度,从而影响整体的收入不平等;另一方面,不同于其他经济年龄组获取收入的渠道,老年群体获取收入的渠道主要是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而当前我国尚未建立起完备的社会养老保障体制,人口老龄化的深化也会影响低收入家庭的收入和福利水平,甚至加剧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因此,如果忽略了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人口变迁现实,则很有可能高估体制或制度因素导致的收入不平等,同时也忽略了人口结构转变对收入结构影响的政策含义。本文根据人口转变理论、生命周期理论和收入分配相关理论,沿着“发现问题→提出假设→检验趋势特征→构建机制模型→验证作用机制→得出论文结论”这一基本研究思路。在梳理了人口老龄化与收入不平等的相关理论和研究后,基于年龄结构因素和行为因素对人口老龄化影响收入不平等的路径进行分析;其次,选取WIND数据库的基尼系数原数据和老龄化数据,构造时变协整模型来考察人口老龄化和收入不平等之间的长期关系是否稳定,第三,采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CHIP)微观数据对收入不平等进行方程分解,以期考察老龄化对收入不平等的在组内和组间效应。最后,在充分考虑微观家庭的异质性基础上,采用门限模型、分位数回归模型和倾向得分匹配模型进一步分析老龄化对收入差距的传导路径,检验人口老龄化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机制,并分别通过构建经济计量模型检验经济行为要素和非经济行为要素在其中的传导效应。在研究过程中通过文献分析法、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采用面板模型、时变协整检验、非线性因果关系检验和平滑迁移向量自回归模型,最终得出人口老龄化与收入不平等之间存在时变的协整关系,且发现具体的时间断点是1999年。这表明,我国人口老龄化和收入不平等之间的长期稳定关联机制在1999年前后发生了显着变化。尽管协整向量在样本区间内并不是恒定不变的,但无论是顶部老龄化,还是底部老龄化均对收入不平等具有显着的影响。此外,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下老龄化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具有非线性影响特征。进一步而言,在低收入阶段和高收入阶段的群体中老龄化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均小于中等收入阶段的影响效果。在利用统计工具发现老龄化与收入不平等存在着显着的相关关系后,通过方差分解结果发现,年龄越大和出生组越靠后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越大。这主要是因为年龄组累积不平等、累积行为差异,以及家庭初始资本的异质性。人口结构、出生组效应、年龄效应对收入不平等变化具有重要解释能力。其中,老龄化仍然是促使我国收入不平等的重要因素,教育回报的时变差异对收入不平等的变化具有一定的解释力度,在剔除教育因素地对收入的影响后,老龄化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仍有近20%的贡献率。家庭作为经济活动的微观主体,无论是从劳动力市场还是资本市场的角度,老龄化都通过作用微观家庭的储蓄、借贷等经济行为对家庭收入产生影响。老年家庭和青年家庭的不同经济行为与社会行为差异同样对收入不平等产生异质性的影响,并加剧了收入不平等的程度。基于本文的研究发现提出以下的政策建议。首先,应充分重视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其次,在制定收入分配政策时要兼顾当前人口老龄化社会背景,经济环境以及地区差异;再次,应在教育上设计更为均衡的发展策略;最后,继续营造“孝文化”氛围,减少“资历歧视”,构建健康的经济发展环境。
孙雨露[7](2019)在《云南省人力资本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云南省经济总量不断攀升,经济高速增长的背后是电力、石油炼化等行业为代表的资源密集型产业和传统服务业的快速扩张,产业结构已形成了第三产业为主导的格局,但第三产业占比依旧偏小,第三产业人力资本与产业产值面临“双低”的平衡陷阱,农业部门剩余劳动力滞留量庞大,产业内部资本与技术要素集聚优势不明显。人力资本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随着人口红利的衰退和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人力资本存量提升的阻碍不断增大,云南省人力资本在空间、产业内部存在结构性失衡问题,人力资本不能有效服务于云南省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种种问题使得云南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阻力和不确定性加大。在人力资本和产业结构升级的相关理论基础上,从人力资本的技术进步效应、收入效应和城镇化效应出发,分析人力资本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理,借助云南省人力资本和产业结构的演进数据,进一步分析云南省人力资本综合水平和三种类型人力资本的得分状况,以及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需求的均衡性问题。在城乡二元分割背景下构建云南省人力资本存量、人力资本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的VAR向量自回归模型,从人力资本异质性角度分别建立一般型、知识型、创业型人力资本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回归方程,实证分析了云南省人力资本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云南省人力资本二元分割差距正逐渐缩小,人力资本存量累积速度加快,但高等教育层次人口比重偏低又制约着云南省人力资本存量累积速度,人力资本结构不合理问题依旧突出。(2)当期人力资本存量每增加1%,将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增加1.50%,其长期均衡作用高于人力资本结构与人力资本二元分割。(3)创业型、知识型、一般型人力资本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均呈正向作用,而云南省产业构成体系对劳动要素的依赖和吸纳以一般知识技能劳动者为主,创业型人力资本所蕴含的高层次知识技能及创新能力无法获取足够容纳空间,创业型人力资本对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的影响偏弱。(4)从整体而言,云南省产业结构升级仍以物质资本的推动为主,人力资本的产出效益偏低,且并未超越物质资本的收益,人力资本未能成为产业结构升级的首要推动力。
朱明磊[8](2019)在《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机理与对策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作为一线建筑工人的主体,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和建筑业经济支柱性地位获得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我国五千余万建筑业农民工普遍存在年龄大、个人资本少、就业质量差、市民化难等突出问题,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我国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建筑业现代化转型升级的需要,亟待通过产业工人化手段培育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建筑业产业工人队伍。学术界针对“建筑业农民工问题”做了诸多探讨,普遍指出从事“苦、累、险、脏、乱、差”工作的建筑业农民工群体承受着权益保障严重不足、职业可持续发展困难重重等诸多不公平待遇,已经成为“不平衡不充分矛盾”的典型代表,但是鲜有系统研究“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机理与对策”的学术成果,难以为政府部门制定解决方案提供针对性的智力支持和决策参考。基于此,本文在系统梳理和充分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展开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现实障碍、影响机理和路径对策研究,对推动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培育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建筑业产业工人队伍,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助力早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等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基于历史文献研究和全国性调研数据,剖析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现状问题和现实障碍。(1)从历史发展的维度探究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演变历程和现状问题;(2)从建筑农民工自身资本(人力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障碍和外部条件(社会、政府、行业、企业)障碍两个方面,剖析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现实障碍;(3)从维持现状和改变现状两个视角对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趋势进行了预判。其次,借助解释结构模型(ISM)运算,揭示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影响机理。(1)基于文献研究、问卷调研和专家访谈,确定了27个影响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关键因素;(2)借助ISM对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逻辑辨析和层阶分析,得到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影响因素的多层递阶结构图;(3)对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影响因素的多层递阶结构进行深度解析,揭示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影响机理是“在社会、政府、行业和企业等外部条件作用下,建筑业农民工人力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三者共同提升的过程,最终享有现代产业工人的高质量就业机会和平等的城市社会福利待遇”。再次,借助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和工地调研访谈数据,构建Logit模型和系统动力学(SD)模型,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实证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影响机理。(1)基于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关键影响因素和影响机理,再次设计调研问卷,并选取重庆市20个建筑工地进行调研访谈;(2)根据第二次调研数据构建Logit模型,分析了关键影响因素的作用方式和作用效果,完成了影响机理的静态实证;(3)基于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影响机理的理论框架,利用SD工具构建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系统仿真模型,并借助中国统计年鉴和实地调研访谈数据,设定资本投资总量变化情景、单位资本需要量变化情景、产业工人目标数量变化情景等不同政策情景运行该动态仿真模型,情景分析了关键影响因素的作用强度和敏感程度,动态实证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影响机理,得到了影响我国建筑业产业工人数量变化和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速率变化的政策敏感因素。最后,基于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现实障碍和影响机理,提出了推动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培育一批稳定的高素质建筑业产业工人队伍的对策建议。以培育一批稳定的高素质建筑业产业工人队伍为最终目标,基于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现实障碍和影响机理,提出了“建构建筑业农民工人力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有效积累共同提升的长效机制”的对策建议,并明确了对策措施的阶段性和时序性。本文遵循“现状问题-障碍分析-机理研究-对策建议”的研究思路,以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为研究对象,经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揭示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影响机理,形成了研究观点和研究视角的创新,丰富了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相关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和应用范畴,有助于农民工问题研究的深化;同时,基于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影响机理,提出了推动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培育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建筑业产业工人队伍的对策建议,为政府有关部门的政策制定提供了思路参考和智力支持。
周琴[9](2019)在《我国人口老龄化对收入差距影响的实证研究 ——基于无条件分位数回归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成效显着,居民收入水平稳步提升,但是,收入差距过大亦是不争的事实,居高不下的收入不平等正严重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近年来我国人口结构发生较大转变,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65岁以上人口增长至15831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达11.39%,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已不可逆转,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变革和人口转型的重要时期,研究人口老龄化对收入差距的影响这一现实问题将有助于缓解人口老龄化对收入分配带来的严峻挑战,有利于为未来制定缩小收入差距的经济政策提供指导。基于此,本文采用可比较性较强的微观数据,运用无条件分位数回归及其分解的方法就人口老龄化对收入差距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文章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旨在阐述文章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对国内外关于人口老龄化影响收入差距的研究以及与收入差距分解相关的研究进行梳理和归纳;第三部分是理论分析,阐述了人口老龄化影响收入差距的理论机制,并对影响收入差距的其他因素进行了探讨;第四部分是现状分析,简要分析了我国人口老龄化及收入差距的现状;第五部分是实证分析部分,首先,运用Firpo et al.(2009)提出的基于再中心化影响函数(RIF)的无条件分位数回归方法,对CHIP1995和CHIP2013两个时期的住户数据进行分析,着重剖析了不同时期人口老龄化对不同收入分位数人群的收入及总体收入差距的异质性影响;其次,运用基于RIF回归的FFL分解方法,将收入差距分解为要素禀赋效应和要素结构效应,重点关注人口老龄化对收入差距的作用效应;第六部分是政策建议,即根据实证部分得出的研究结论提出相关的建议。研究发现,普通的OLS回归会掩盖收入分布在不同分位数上的差异性,而无条件分位数回归方法可较好的估计各因素对收入分布不同分位数人群的异质性影响。此外,基于RIF回归的FFL分解方法可以更加细致地观察到个体特征的要素贡献。根据无条件分位数回归及分解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人口老龄化会使收入水平下降,但两个时期人口老龄化对收入差距的影响方向不尽相同:在2013年,人口老龄化会使收入差距扩大,而在1995年,人口老龄化对收入差距的影响不显着。(2)收入差距分解结果显示:19952013年我国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并且要素结构效应是导致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3)人口老龄化主要是通过要素结构效应对收入差距产生正向作用,即人口老龄化通过提升高收入分位数人群的收入和降低低收入分位数人群的收入使得收入差距扩大。由于个体的异质性,不同群体内部的收入差距存在显着差异。当某一群体的相对人口规模发生变化时,总体收入差距也会随之改变。如果根据年龄划分不同群体,那么人口老龄化就会使得不同年龄群体的相对人口规模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总体收入差距。本文的研究实证检验了人口老龄化对收入差距所具有的正向作用,并基于实证研究结论提出了缓解人口老龄化和缩小收入差距的相关政策建议,对当前正处于人口快速老龄化进程中的中国如何调整收入分配与人口政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聂瑞华[10](2019)在《中国家庭风险资产选择的生命周期效应研究》文中认为家庭风险资产选择行为研究一直是家庭金融的研究重点,风险资产选择行为包括风险资产参与和风险资产配置,国内外文献均发现家庭风险资产选择存在“倒U型”生命周期效应,其本质是家庭有限参与的年龄不平衡现象。与此同时,关于我国人口结构的统计和预测表明,在未来的20年左右,中国60岁以上老年家庭和30岁以下青年家庭占比逐渐增加。这表明,我国在未来会面临严峻的全社会家庭风险资产选择不足的挑战,这不利于未来我国金融市场的资金供给,以及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提升。家庭进行风险资产选择是一种有限理性行为,每个家庭会基于自己面临的家庭内外部因素做出最有利于家庭的风险资产选择。研究家庭风险资产选择存在“倒U型”生命周期效应的形成机制,就是挖掘导致风险资产选择生命周期效应的家庭内外部因素,据此制定政策有针对性的改变这些内外部因素,引导家庭做出有利于市场和家庭的风险资产选择行为,最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潜在的全社会家庭风险资产选择不足问题,这也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本文的研究内容包括四个方面:(1)家庭风险资产选择的形成机制研究。关于家庭风险资产选择模型,现有的风险资产选择机制较少考虑有限理性假定和市场失灵因素,本文在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提到的货币资产持有动机、预防性储蓄理论中提到的储蓄动机、金融需求层级理论提出的需求层级基础上,从有限理性假定出发,结合市场失灵研究家庭风险资产选择的形成机制。回答家庭在什么情况下会持有风险资产,为之后解释家庭风险资产选择的生命周期效应形成提供理论基础。(2)家庭风险资产选择的生命周期效应特征、成因及差异性研究。本文首先借助定量分析方法中可测度非线性相关的MIC方法研究证实家庭风险资产选择存在生命周期效应,在此基础上证实我国家庭风险资产选择存在“倒U型”生命周期效应。其次,运用文献研究法总结家庭风险资产选择的影响因素,寻找其中可能存在生命周期效应的因素有家庭收入、家庭财富、风险偏好、受教育年限和金融知识。本文研究发现,家庭收入、家庭财富、受教育年限和金融知识存在“倒U型”生命周期效应,风险偏好存在递增型生命周期效应,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家庭风险资产选择呈现出“倒U型”生命周期效应。此外,本文发现我国家庭风险资产选择的生命周期效应在城乡和东中西部之间存在两项主要差异。一是中国家庭风险资产选择的生命周期效应存在区域峰值差异,二是中国家庭风险资产选择的生命周期效应存在区域波动性差异。对差异一的解释如下:家庭收入、家庭财富、户主金融知识、受教育年限在不同年龄组的均值城乡差异,导致了家庭风险资产选择生命周期效应的城乡峰值差异;家庭收入和家庭财富在不同年龄组的均值东部和中西部差异,导致了家庭风险资产选择生命周期效应的东部和中西部差异;对差异二的解释如下:农村家庭的家庭收入、家庭财富、户主金融知识、受教育年限的变异系数均大于城市家庭,造成农村家庭风险资产选择波动性比城市家庭大;中西部家庭的家庭收入和家庭财富的变异系数均明显大于东部家庭,造成中西部家庭风险资产选择波动性比东部家庭大。(3)工作稳定性的生命周期效应以及对家庭风险资产选择的影响研究。本文研究发现:工作稳定性越高,家庭风险资产参与概率和家庭风险资产配置率越高;工作稳定性存在递增型生命周期效应;失业保险有利于增加家庭风险资产参与概率和家庭风险资产配置率。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的政策建议是:加强30岁以下青年人的就业保障,增进青年家庭风险资产选择。(4)自我养老观念的生命周期效应以及对家庭风险资产选择的影响研究。研究发现:自我养老的养老观念会增加家庭风险资产选择;自我养老观念存在递减型生命周期效应,即年龄越大的人越倾向于他人养老;拥有养老保险有利于家庭风险资产选择。本文提出的政策建议是:增强老年人自我养老观念,增进老年家庭的风险资产选择。本文的研究从理论上有以下三方面的意义:一是构建了家庭风险资产选择的生命周期效应形成机制,丰富家庭资产选择理论;二是研究了家庭风险资产选择的年龄间不平衡成因,丰富投资者“有限参与”研究;三是研究了家庭生命周期效应的区域不平衡特征,丰富家庭风险资产选择差异性研究。现实意义上,可以在以下三个方面提供针对性政策建议:一是应对中国当前及未来人口结构特征对金融市场供给的冲击;二是拓宽居民财产性收入渠道,三是缩小居民家庭间贫富差距。
二、考虑预期工作年限的劳动人口受教育年限总量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考虑预期工作年限的劳动人口受教育年限总量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1)城乡对比视角下养老保障、子女特征对中国老年人劳动参与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第二节 城乡差异 |
第三节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文献回顾 |
第一节 概念和理论视角 |
第二节 实证研究 |
第三节 文献评价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分析思路与研究框架 |
第二节 研究视角和研究假设 |
第三节 数据、变量与方法 |
第四章 现象描述 |
第一节 样本基本情况 |
第二节 养老保障、子女变量和劳动参与 |
第三节 小结 |
第五章 养老保障和劳动参与 |
第一节 养老保障类型、水平和劳动参与 |
第二节 参保对劳动参与的内生性问题及解决 |
第三节 城乡异质性分析 |
第六章 子女因素和劳动参与 |
第一节 子女特征和劳动参与 |
第二节 城乡异质性分析 |
第三节 代际异质性分析 |
第七章 子女特征对劳动参与影响的机制分析 |
第一节 子女特征对老年人劳动参与的影响机制 |
第二节 影响机制的再检验 |
第三节 城乡异质性分析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第一节 本文主要结论 |
第二节 讨论及政策意涵 |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已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2)女性公务员延迟退休的“双刃剑”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基础理论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延迟退休 |
2.1.2 人口平均预期寿命 |
2.1.3 “双刃剑”效应 |
2.2 基础理论 |
2.2.1 生命周期理论 |
2.2.2 人力资本理论 |
2.2.3 性别角色理论 |
第3章 女性公务员现行退休年龄存在的弊端及延迟退休发展趋势 |
3.1 女性公务员现行退休年龄存在的弊端 |
3.1.1 现行退休年龄低龄化 |
3.1.2 男女退休年龄差异大 |
3.1.3 初始劳动时间延长 |
3.2 女性公务员延迟退休发展趋势 |
3.2.1 萌芽阶段 |
3.2.2 发展阶段 |
第4章 女性公务员延迟退休的积极效应和消极效应 |
4.1 女性公务员延迟退休的积极效应 |
4.1.1 减轻养老金支付压力 |
4.1.2 提升人力资源利用率 |
4.1.3 减轻子女养老负担 |
4.2 女性公务员延迟退休的消极效应 |
4.2.1 增加年轻公务员晋升压力 |
4.2.2 影响政府部门工作效率 |
4.2.3 短期内加重我国就业压力 |
4.3 女性公务员延迟退休的“双刃剑”效应综合分析 |
第5章 女性公务员延迟退休的影响因素 |
5.1 女性公务员延迟退休的积极影响因素 |
5.1.1 人均预期寿命提高 |
5.1.2 受教育年限延长 |
5.1.3 人口结构的变化 |
5.2 女性公务员延迟退休的消极影响因素 |
5.2.1 “一刀切”式延迟退休模式 |
5.2.2 延迟退休后的激励力度不大 |
5.2.3 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矛盾突出 |
第6章 我国女性公务员延迟退休政策实施策略 |
6.1 探索“渐进式”的延迟退休模式 |
6.1.1 有计划分步骤确定延迟退休 |
6.1.2 推进延迟退休的法制化进程 |
6.2 加大激励性的措施鼓励延迟退休 |
6.2.1 优化延迟退休后的福利待遇 |
6.2.2 延迟退休后晋升制度的运行 |
6.3 平衡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矛盾 |
6.3.1 为延迟退休人员准备“过渡工作” |
6.3.2 积极拓宽劳动力就业渠道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3)中国劳动力就业状况及变化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测量方法与数据来源 |
(一)人口构成分解 |
(二)综合指标分解 |
(三)标准化测量指标构造 |
(四)工作(在业)生命表 |
(五)数据来源与存在问题 |
1. 数据来源。 |
2. 存在的问题。 |
三、劳动力就业状况 |
(一)2016年经济活动人口总量达到高峰,劳动参与率明显下降 |
(二)劳动参与率下降的影响因素分解 |
(三)25~44岁劳动参与率最高,但目前也下降到90%以下 |
四、就业模式变化与平均预期工作时间 |
(一)年龄别在业人口比例整体下降 |
(二)受教育水平迅速提高改变就业模式 |
(三)平均预期工作年限下降迅速 |
(四)年轻劳动力就业问题突出 |
五、结论与讨论 |
(4)我国实施义务教育对农村女性收入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农村地区教育收益率的估计 |
1.3.2 我国教育收益率的城乡差异 |
1.3.3 农村地区教育收益率的性别差异 |
1.3.4 农村教育收益率在不同教育阶段的差异 |
1.3.5 评述 |
1.4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 |
1.4.3 研究方法 |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5.1 可能的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义务教育 |
2.1.2 农村女性 |
2.1.3 收入 |
2.2 理论基础 |
2.2.1 家庭投资行为的成本-收益理论 |
2.2.2 人力资本理论 |
2.2.3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 |
第三章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状况分析 |
第四章 数据说明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
4.1 数据说明 |
4.1.1 数据来源 |
4.1.2 变量说明 |
4.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五章 实施义务教育对农村女性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 |
5.1 研究假设 |
5.2 模型设立 |
5.3 估计方法 |
5.3.1 工具变量法 |
5.3.2 分位数回归 |
5.3.3 广义分位数回归 |
5.4 回归结果 |
5.4.1 OLS与工具变量法回归结果 |
5.4.2 分位数回归结果 |
5.4.3 广义分位数回归结果 |
5.4.4 实施义务教育对农村女性收入影响的差异性分析 |
5.5 稳健性检验 |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启示 |
6.1 主要结论 |
6.2 政策启示 |
6.2.1 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 |
6.2.2 优化农村教育补贴结构 |
6.2.3 营造性别公平的社会环境 |
6.2.4 缩小义务教育区域差异 |
6.2.5 协调体制内外收入机制 |
6.2.6 进一步完善劳动力市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延迟退休对人力资本投资决策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延迟退休对人力资本投资决策影响的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延迟退休对人力资本投资决策影响的概念 |
2.1.1 退休与退休制度 |
2.1.2 延迟退休与人力资本投资对延迟退休的支持 |
2.1.3 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本投资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人口红利理论 |
2.2.2 Modigliani生命周期理论 |
2.2.3 人力资本投资理论 |
2.2.4 工作决策理论 |
2.2.5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三章 文献综述 |
3.1 延迟退休经典观点分析 |
3.1.1 关于延迟退休的争论 |
3.1.2 延迟退休对劳动力供给的微观作用 |
3.1.3 延迟退休对劳动力供给的中观作用 |
3.1.4 延迟退休对劳动力供给的宏观作用 |
3.2 人力资本经典研究综述 |
3.2.1 教育人力资本 |
3.2.2 健康人力资本 |
3.3 延迟退休与人力资本关联的主要研究分析 |
3.3.1 人力资本对延迟退休的作用 |
3.3.2 延迟退休对人力资本的作用 |
第四章 延迟退休对人力资本投资决策影响的现状分析 |
4.1 退休制度 |
4.1.1 现行退休制度的现状 |
4.1.2 延迟退休政策实行的必要性 |
4.2 老龄化背景下人力资本的现状 |
4.2.1 我国当前适龄劳动力供给数量、质量 |
4.2.2 延迟退休对人力资本的要求——以上海市弹性延退政策为例 |
第五章 延迟退休对人力资本投资决策的影响的机制分析 |
5.1 人力资本水平对退休决策影响的理论模型构建 |
5.2 理论模型的稳健性检验 |
5.3 教育程度对劳动力预期退休的影响机制 |
第六章 延迟退休对人力资本投资决策影响的实证分析 |
6.1 延迟退休对人力资本投资决策影响的实证分析 |
6.1.1 数据来源 |
6.1.2 被解释变量 |
6.1.3 解释变量 |
6.1.4 控制变量 |
6.1.5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6.1.6 计量模型和回归结果分析 |
6.2 以健康状况为中介变量的假设检验 |
6.3 以工作类型为中介变量的假设检验 |
6.4 以收入水平为中介变量的假设检验 |
第七章 延迟退休影响下人力资本投资的政策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1.1 人力资本水平对劳动者延迟退休有显着正向影响 |
7.1.2 健康状况作为中介变量的传导路径畅通 |
7.1.3 工作类型作为中介变量的传导路径畅通且中介转化效率较高 |
7.2 政策建议 |
7.2.1 加大高等教育投资,鼓励高等教育发展 |
7.2.2 加大公共医疗卫生投入,实施全民保健 |
7.2.3 提高机关事业单位报考的学历要求 |
参考文献 |
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6)我国人口老龄化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人口老龄化及界定标准 |
二、收入不平等 |
第二节 相关理论 |
一、人口转变理论 |
二、生命周期假说 |
三、收入分配理论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 |
二、国内相关研究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人口老龄化与收入不平等现状及特征分析 |
第一节 人口老龄化与收入不平等的发展现状 |
一、人口老龄化现状 |
二、收入不平等现状 |
第二节 人口老龄化与收入不平等的时变特征 |
一、时变特征 |
二、时变特征分析 |
第三节 人口老龄化与收入不平等的城乡差异 |
一、城乡差异特征 |
二、城乡差异特征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人口老龄化对收入不平等影响机制分析 |
第一节 人口老龄化对收入不平等影响的理论机制构建 |
第二节 人口老龄化对收入不平等影响的结构性分析 |
一、组间效应分析 |
二、组内效应分析 |
三、年龄效应分析 |
第三节 人口老龄化对收入不平等影响的行为因素分析 |
一、家庭经济行为 |
二、社会非经济行为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人口老龄化与收入不平等关系检验 |
第一节 人口老龄化与收入不平等的时变效应 |
一、数据选取与处理 |
二、我国收入不平等与老龄化的时变协整检验 |
第二节 人口老龄化与收入不平等的因果关系检验 |
一、非线性Granger因果检验模型的构建 |
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 |
第三节 人口老龄化与收入不平等的脉冲响应分析 |
一、平滑迁移向量自回归模型(STVAR)的构建 |
二、非线性关联机制检验 |
三、脉冲响应分析 |
第四节 人口老龄化对收入不平等影响的面板数据分析 |
一、模型选择与数据处理 |
二、总体效应的实证分析 |
三、空间效应分析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人口老龄化对收入不平等的结构性影响 |
第一节 收入不平等的组群效应分解 |
一、分组样本统计 |
二、样本选择与数据预处理 |
三、收入不平等程度度量及效应分解 |
第二节 收入不平等组群效应的方差分解 |
一、O-S分解介绍与改进 |
二、改进后的O-S分解结果 |
第三节 剔除教育因素的方差分解 |
一、教育因素与收入不平等的相关性识别 |
二、方差分解 |
第四节 剔除非线性教育因素的方差分解 |
一、教育因素与收入非线性关系判别 |
二、方差分解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人口老龄化对收入不平等的行为因素影响 |
第一节 人口老龄化影响收入不平等的经济行为因素分析 |
一、变量与数据选择 |
二、基于门限模型的经济行为因素分析 |
三、城乡经济行为因素分析 |
第二节 人口老龄化影响收入不平等的非经济行为因素分析 |
一、基于分位数回归模型测度非经济行为因素 |
二、基于倾向得分匹配模型测度非经济行为因素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对策建议 |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7)云南省人力资本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人力资本 |
1.2.2 产业结构升级 |
1.2.3 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升级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 研究内容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人力资本理论概述 |
2.1.1 早期人力资本思想 |
2.1.2 现代人力资本理论 |
2.1.3 人力资本概念 |
2.1.4 人力资本内涵 |
2.1.5 人力资本投资特性 |
2.1.6 人力资本投资形式 |
2.1.7 人力资本水平测算 |
2.2 产业结构升级理论概述 |
2.2.1 产业结构升级内涵 |
2.2.2 产业结构升级理论发展 |
2.2.3 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 |
2.3 人力资本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机理 |
2.3.1 技术进步效应 |
2.3.2 收入效应 |
2.3.3 城镇化效应 |
2.4 人力资本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分析框架 |
第3章 云南省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
3.1 人力资本分析 |
3.1.1 人口受教育程度偏低 |
3.1.2 人力资本存量累积加快 |
3.1.3 人力资本结构优化 |
3.1.4 人力资本二元分割改善 |
3.2 人力资本综合水平测度 |
3.2.1 测度原理及模型 |
3.2.2 指标选取说明 |
3.2.3 检验及测算过程 |
3.2.4 人力资本综合水平分类 |
3.3 产业结构变动 |
3.3.1 三次产业产值结构 |
3.3.2 三次产业贡献率 |
3.3.3 三次产业就业结构 |
3.3.4 三次产业比较劳动生产效率 |
3.4 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均衡性分析 |
3.5 小结 |
第4章 云南省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升级实证研究 |
4.1 人力资本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
4.1.1 模型设定 |
4.1.2 数据选取与变量说明 |
4.1.3 分析过程 |
4.1.4 脉冲响应分析 |
4.1.5 方差分解 |
4.2 不同类型人力资本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
4.2.1 模型构建 |
4.2.2 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2000-2017 年西南五省份人力资本存量变动 |
附录B 云南省与全国三次产业产值结构数据 |
附录C 云南省与全国三次产业就业结构数据 |
附录D 三种类型人力资本及综合水平得分 |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项目与论文成果 |
致谢 |
(8)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机理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1.5 章节安排 |
1.6 本章小结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农民工 |
2.1.2 建筑业农民工 |
2.1.3 建筑业产业工人 |
2.1.4 建筑业农民工职业化 |
2.1.5 建筑业农民工市民化 |
2.1.6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 |
2.2 文献综述 |
2.2.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2.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2.2.3 文献评述 |
2.3 理论基础 |
2.3.1 城乡一体化相关理论 |
2.3.2 社会权利贫困理论 |
2.3.3 需求层次理论 |
2.3.4 系统相关理论 |
2.3.5 人力资源开发理论 |
2.3.6 理论在本研究的应用 |
2.4 本章小结 |
3 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现状及障碍分析 |
3.1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历史追溯 |
3.1.1 历史起源 |
3.1.2 演进历程 |
3.2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现状考察 |
3.2.1 职业化现状 |
3.2.2 市民化现状 |
3.2.3 产业工人化现状 |
3.3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自身资本积累障碍 |
3.3.1 人力资本积累障碍 |
3.3.2 经济资本积累障碍 |
3.3.3 社会资本积累障碍 |
3.4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外部条件限制障碍 |
3.4.1 社会方面障碍 |
3.4.2 政府方面障碍 |
3.4.3 行业方面障碍 |
3.4.4 企业方面障碍 |
3.5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趋势预判 |
3.5.1 维持现状 |
3.5.2 改变现状 |
3.6 本章小结 |
4 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影响因素及影响机理解析 |
4.1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影响因素识别 |
4.1.1 基于文献成果的影响因素识别 |
4.1.2 基于调研结果的影响因素识别 |
4.1.3 基于访谈结果的影响因素识别 |
4.1.4 关键影响因素确定 |
4.2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影响因素的递阶结构研究 |
4.2.1 解释结构模型(ISM)简介 |
4.2.2 解释结构模型(ISM)构建 |
4.2.3 解释结构模型(ISM)运算结果 |
4.3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影响机理解析 |
4.3.1 直观分析 |
4.3.2 深层次分析 |
4.3.3 系统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影响机理的静态实证 |
5.1 样本来源与数据统计 |
5.1.1 问卷设计 |
5.1.2 数据来源 |
5.1.3 描述性统计 |
5.2 调研数据分析与评价 |
5.2.1 人力资本的存量现状描述及评价 |
5.2.2 经济资本的存量现状描述及评价 |
5.2.3 社会资本的存量现状描述及评价 |
5.2.4 “三资”总存量现状描述 |
5.3 静态实证分析 |
5.3.1 Logit模型简介 |
5.3.2 Logit模型构建 |
5.3.3 Logit模型结果及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6 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系统的动态仿真与情景分析 |
6.1 系统动力学方法的优势 |
6.1.1 系统动力学简介 |
6.1.2 系统动力学特征 |
6.1.3 系统动力学对本文的适用性 |
6.2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系统的动态仿真 |
6.2.1 仿真模型构建步骤 |
6.2.2 人力资本子系统因果关系图 |
6.2.3 经济资本子系统因果关系图 |
6.2.4 社会资本子系统因果关系图 |
6.2.5 系统因果关系总图构建 |
6.2.6 系统存量流量图绘制 |
6.2.7 函数关系说明 |
6.2.8 系统模型检验 |
6.3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系统的情景分析 |
6.3.1 情景分析思路 |
6.3.2 情景分析方法及主要流程 |
6.3.3 仿真模拟分析与评价 |
6.3.4 资本投资总量变化情景 |
6.3.5 单位资本需要量变化情景 |
6.3.6 产业工人目标数量变化情景 |
6.4 本章小结 |
7 推动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对策建议 |
7.1 人力资本提升的对策建议 |
7.1.1 加快建筑业现代化转型升级 |
7.1.2 加快建筑业生产方式变革 |
7.1.3 推动建筑业产业结构优化 |
7.1.4 加速劳动用工制度改革 |
7.1.5 加强建筑工人劳动权益保护 |
7.1.6 完善建筑工人职业资格准入制度 |
7.1.7 完善建筑工人职业发展体系 |
7.1.8 改善建筑工人职业安全与健康状况 |
7.2 经济资本提升的对策建议 |
7.2.1 完善建筑工人工资保障制度 |
7.2.2 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
7.2.3 加快城乡一体化改革进程 |
7.2.4 建立多层次城市住房供应体系 |
7.2.5 加速推行“房地产税” |
7.3 社会资本提升的对策建议 |
7.3.1 提高组织化程度 |
7.3.2 改善建筑工人工作和生活环境 |
7.3.3 促进城市社会融入 |
7.3.4 加强社会支持力度 |
7.4 实现对策建议的阶段性和时序性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论文的创新点 |
8.3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主要课题 |
C 调查问卷Ⅰ |
D 调查问卷Ⅰ统计结果 |
E 各地“关于推进建筑产业工人转型”的工作总结(部分) |
F 基于文献成果的影响因素识别 |
G 调查问卷Ⅱ |
H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9)我国人口老龄化对收入差距影响的实证研究 ——基于无条件分位数回归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一、研究内容 |
二、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人口老龄化影响收入差距的研究综述 |
一、国外文献研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二节 关于收入差距分解的相关研究综述 |
一、收入差距分解方法的理论研究 |
二、分解方法应用研究综述 |
第三节 文献述评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第一节 人口老龄化影响收入差距的理论分析 |
一、人口老龄化影响收入差距的机制 |
二、人口老龄化影响收入差距的理论解释 |
第二节 收入差距的其他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三章 我国人口老龄化和收入差距的现状 |
第一节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
一、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 |
二、人口老龄化的主要原因 |
第二节 我国收入差距的现状 |
一、全国收入差距 |
二、城乡收入差距 |
三、地区间收入差距 |
第四章 我国人口老龄化影响收入差距的实证检验 |
第一节 计量模型与数据说明 |
一、无条件分位数回归及其分解 |
二、变量选取及数据说明 |
第二节 无条件分位数回归结果及其分析 |
一、各要素对收入的影响 |
二、各要素对收入差距的影响 |
第三节 收入差距的分解及其说明 |
第五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基于无条件分位数回归的结论 |
二、基于收入差距分解的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一、缓解人口老龄化的相关建议 |
二、缩小收入差距的相关建议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中国家庭风险资产选择的生命周期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家庭风险资产的有限参与问题 |
1.1.2 中国人口结构特征下的有限参与问题 |
1.1.3 研究家庭风险资产选择生命周期效应的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传统风险资产选择理论 |
1.2.2 家庭风险资产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 |
1.2.3 家庭风险资产选择的优化研究 |
1.2.4 家庭风险资产选择的特征研究 |
1.2.5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3 技术路线图 |
1.3.4 各章安排 |
1.3.5 数据来源 |
1.4 创新点 |
1.4.1 基于有限理性假定和市场失灵因素的家庭风险资产选择形成机制研究 |
1.4.2 家庭风险资产选择的生命周期效应定量研究 |
1.4.3 我国家庭风险资产选择的区域差异现状和成因研究 |
1.4.4 结合中国人口结构特征的政策研究 |
第2章 理论研究 |
2.1 概念界定 |
2.1.1 家庭资产 |
2.1.2 家庭金融资产 |
2.1.3 家庭风险资产选择 |
2.1.4 家庭风险资产选择的生命周期效应 |
2.2 理论准备 |
2.2.1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 |
2.2.2 金融需求层级理论 |
2.2.3 预防性储蓄理论 |
2.2.4 已有风险资产选择理论的不足 |
2.3 家庭风险资产选择的形成机制研究 |
2.3.1 家庭风险资产选择机制 |
2.3.2 家庭实际持有非风险资产的成因 |
2.3.3 家庭不持有风险资产的成因 |
2.3.4 家庭低风险资产配置的成因 |
2.4 家庭风险资产选择影响因素纳入风险资产选择形成机制 |
2.4.1 家庭外部因素纳入风险资产选择机制 |
2.4.2 家庭内部因素纳入风险资产选择机制 |
2.5 家庭风险资产选择影响因素的生命周期效应研究 |
2.5.1 家庭收入的生命周期效应 |
2.5.2 家庭财富的生命周期效应 |
2.5.3 风险偏好的生命周期效应 |
2.5.4 受教育年限的生命周期效应 |
2.5.5 金融知识的生命周期效应 |
2.6 家庭风险资产选择的生命周期效应形成机制研究 |
第3章 中国家庭风险资产选择的生命周期效应现状 |
3.1 变量定义 |
3.1.1 家庭年龄 |
3.1.2 基于户主年龄的家庭分类 |
3.1.3 金融资产和风险资产变量 |
3.1.4 风险资产选择变量 |
3.2 中国家庭风险资产概况 |
3.2.1 家庭资产概况 |
3.2.2 有条件家庭风险资产选择 |
3.2.3 无条件家庭风险资产选择 |
3.3 中国家庭风险资产选择的生命周期效应存在性研究 |
3.3.1 非线性相关性的测度方法——MIC方法介绍 |
3.3.2 家庭风险资产选择的相关性研究 |
3.4 中国家庭风险资产总量选择的生命周期效应现状 |
3.4.1 确定年龄分组 |
3.4.2 全样本家庭风险资产选择的生命周期效应现状 |
3.4.3 全样本家庭股票选择的生命周期效应现状 |
3.4.4 全样本家庭基金选择的生命周期效应现状 |
3.4.5 全样本家庭风险资产选择的生命周期效应小结 |
3.5 中国家庭风险资产选择的生命周期效应城乡差异现状 |
3.5.1 城镇家庭风险资产选择生命周期效应现状 |
3.5.2 农村家庭风险资产选择生命周期效应现状 |
3.5.3 家庭风险资产选择生命周期效应的城乡差异小结 |
3.6 家庭风险资产选择的生命周期效应东中西部差异研究 |
3.6.1 东部家庭风险资产选择生命周期效应现状 |
3.6.2 中部家庭风险资产选择生命周期效应现状 |
3.6.3 西部家庭风险资产选择生命周期效应现状 |
3.6.4 家庭风险资产选择生命周期效应的东中西部差异小结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家庭风险资产选择的生命周期效应实证研究 |
4.1 假设的提出 |
4.1.1 中国家庭风险资产选择影响因素的存在性 |
4.1.2 中国家庭风险资产选择影响因素的生命周期效应 |
4.1.3 中国家庭风险资产选择的地区差异 |
4.2 研究设计 |
4.2.1 假设的验证路径 |
4.2.2 变量选择及测度 |
4.2.3 变量符号、名称及解释 |
4.2.4 数据预处理 |
4.2.5 模型设定 |
4.3 中国家庭风险资产选择机制的实证研究 |
4.3.1 描述性统计 |
4.3.2 内生变量的考虑和工具变量的选取 |
4.3.3 中国家庭风险资产参与影响因素的实证结果及解释 |
4.3.4 中国家庭风险资产配置影响因素的实证结果 |
4.3.5 稳健性检验 |
4.4 中国家庭风险资产选择影响因素的生命周期效应实证研究 |
4.4.1 家庭风险资产选择影响因素的生命周期效应存在性研究 |
4.4.2 家庭风险资产选择影响因素的生命周期效应现状研究 |
4.5 中国家庭风险资产选择的生命周期效应解释 |
4.6 生命周期效应的城乡差异解释 |
4.6.1 家庭收入的城乡差异 |
4.6.2 家庭财富的城乡差异 |
4.6.3 风险偏好的城乡差异 |
4.6.4 受教育水平的城乡差异 |
4.6.5 金融知识的城乡差异 |
4.6.6 小结 |
4.7 生命周期效应的东中西部差异解释 |
4.7.1 家庭收入 |
4.7.2 家庭财富 |
4.7.3 风险偏好 |
4.7.4 受教育年限 |
4.7.5 金融知识水平 |
4.7.6 小结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工作稳定性的生命周期效应及其对中国家庭风险资产选择的影响研究 |
5.1 假设的提出 |
5.1.1 收入风险影响家庭风险资产选择 |
5.1.2 工作稳定性负向影响收入风险 |
5.1.3 工作稳定性存在递增型生命周期效应 |
5.1.4 失业保险有利于家庭风险资产选择 |
5.2 研究设计 |
5.2.1 变量选择 |
5.2.2 变量符号、名称及解释 |
5.2.3 数据预处理 |
5.2.4 模型设定 |
5.3 工作稳定性影响家庭风险资产选择的实证研究 |
5.3.1 描述性统计 |
5.3.2 内生变量考虑 |
5.3.3 工作稳定性对家庭风险资产参与影响的实证结果及解释 |
5.3.4 工作稳定性对家庭风险资产配置影响的实证结果及解释 |
5.3.5 稳健性检验 |
5.4 工作稳定性的生命周期效应研究 |
5.5 私营企业就业人员家庭的风险资产选择 |
5.5.1 私营企业就业人员比重和工资 |
5.5.2 户主就业单位性质与家庭风险资产选择 |
5.6 促进30 岁以下青年家庭风险资产选择的政策研究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自我养老观念的生命周期效应及其对中国家庭风险资产选择的影响研究 |
6.1 假设的提出 |
6.1.1 老龄化下的风险资产选择意义 |
6.1.2 老人自我养老观念有利于家庭风险资产选择 |
6.1.3 自我养老观念存在生命周期效应 |
6.1.4 养老保险有利于家庭风险资产选择 |
6.2 研究设计 |
6.2.1 有养老计划家庭的确定 |
6.2.2 变量选择 |
6.2.3 变量符号、名称及解释 |
6.2.4 数据预处理 |
6.2.5 模型设定 |
6.3 自我养老观念影响中国家庭风险资产选择的实证研究 |
6.3.1 描述性统计 |
6.3.2 内生变量考虑 |
6.3.3 自我养老观念对家庭风险资产参与影响的实证结果及解释 |
6.3.4 自我养老观念对家庭风险资产配置影响的实证结果及解释 |
6.3.5 稳健性检验 |
6.4 自我养老观念的生命周期效应 |
6.5 老龄化背景下促进60 岁以上老年家庭风险资产选择的政策研究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2.1 缩小区域间家庭收入、财富差距,减少区域间风险资产选择差异. |
7.2.2 加强30 岁以下青年人的就业保障,增进家庭风险资产选择 |
7.2.3 普及老年人金融知识水平,提高老年家庭的风险资产选择 |
7.2.4 增强老年人自我养老观念,增进老年家庭的风险资产选择 |
7.3 研究展望 |
7.3.1 多时期研究 |
7.3.2 风险资产转化率的测度研究 |
7.3.3 家庭负债对家庭风险资产选择生命周期效应的影响研究 |
附录 |
附录1 不同区域各年龄组的样本容量 |
附录2 全样本下的户主年龄组别与家庭风险资产总量选择 |
附录3 城乡家庭的户主年龄组别与家庭风险资产总量选择 |
附录4 城乡家庭的户主年龄组别与家庭股票选择 |
附录5 城乡家庭的户主年龄组别与家庭基金选择 |
附录6 东中西部家庭的户主年龄组别与家庭风险资产选择 |
附录7 东中西部家庭的户主年龄组别与家庭股票选择 |
附录8 东中西部家庭的户主年龄组别与家庭基金选择 |
附录9 存在生命周期效应变量在各年龄组的均值表 |
附录10 城市存在生命周期效应变量在各年龄组的均值 |
附录11 农村存在生命周期效应变量在各年龄组的均值 |
附录12 东部存在生命周期效应变量在各年龄组的均值 |
附录13 中西部存在生命周期效应变量在各年龄组的均值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四、考虑预期工作年限的劳动人口受教育年限总量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 [1]城乡对比视角下养老保障、子女特征对中国老年人劳动参与的影响研究[D]. 朱艳婷. 南京大学, 2020(09)
- [2]女性公务员延迟退休的“双刃剑”效应研究[D]. 黄佳琦. 长春工业大学, 2020(01)
- [3]中国劳动力就业状况及变化特征研究[J]. 王广州. 中国人口科学, 2020(02)
- [4]我国实施义务教育对农村女性收入的影响[D]. 唐敏.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2020(07)
- [5]延迟退休对人力资本投资决策的影响研究[D]. 李明君.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20(05)
- [6]我国人口老龄化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研究[D]. 孙晔.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6)
- [7]云南省人力资本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研究[D]. 孙雨露.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8]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机理与对策研究[D]. 朱明磊. 重庆大学, 2019(01)
- [9]我国人口老龄化对收入差距影响的实证研究 ——基于无条件分位数回归的分析[D]. 周琴.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9)
- [10]中国家庭风险资产选择的生命周期效应研究[D]. 聂瑞华. 山西财经大学, 20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