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黄草隧道大跨段施工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李军[1](2021)在《考虑内力状态的大跨高墩连续刚构桥地震反应及易损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连续刚构桥跨越能力强、受力合理且整体性能良好,在跨越高山峡谷、深水河流时优势突出,因此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应用。大跨度连续刚构桥多采用悬臂施工法,施工工期较长,施工过程中各阶段的内力状态随结构自重、预应力和施工荷载等的逐渐施加而不断变化,且成桥后受预应力损失和混凝土收缩徐变的影响,使得某个阶段的内力状态将因考虑施工过程与否和混凝土收缩徐变而具有较大差异,该内力状态进而影响其地震反应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因此,本文以一座主桥为(120+220+120)m的3跨连续刚构、引桥为4×40m的4跨简支梁的非规则桥梁为背景,考虑其施工过程和收缩徐变对内力状态的影响,基于内力状态展开地震反应和地震易损性分析。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为研究实际施工过程对连续刚构桥成桥内力状态的影响,以及不同成桥内力状态下主桥的地震反应差异,采用MIDAS/Civil建立施工阶段分析模型并得到不同成桥阶段的内力状态;基于等效荷载法提出适用于连续刚构桥的内力等效荷载计算公式,并计算得到主桥不同内力状态所对应的内力等效荷载;通过Open Sees建立全桥动力分析模型,并将得到的内力等效荷载施加于Open Sees动力分析模型,使其在动力分析中处于真实的内力状态;选取40组典型的速度脉冲型近断层地震动记录为输入,开展考虑施工过程与否和混凝土收缩徐变的非线性全桥动力时程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所提出的内力等效荷载计算公式能够较为准确地计算和模拟出主桥的成桥内力状态;对连续刚构桥进行动力时程分析时,考虑施工过程和混凝土收缩徐变引起的内力状态,才能保证动力反应的正确性。(2)为研究连续刚构桥的内力状态对其施工阶段和成桥后地震易损性的影响,选取施工阶段典型的5个T型刚构和成桥初始阶段为研究对象,采用MIDAS/Civil进行施工阶段分析并得到各个施工阶段的内力状态;应用等效荷载法计算得到T型刚构的内力等效荷载,基于Open Sees建立考虑等效内力状态的动力分析模型。以典型施工阶段主梁根部、主墩墩顶及墩底的曲率延性系数为损伤评价指标,以位移延性系数为成桥初始阶段的损伤指标,计算得到划分不同损伤阶段的界限值;对比分析了考虑等效内力状态与否对T型刚构和成桥初始阶段地震易损性的影响,以及不同施工阶段之间地震易损性的差异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无论是典型施工阶段还是成桥初始阶段,若不考虑内力状态将严重低估其地震易损性。(3)为研究持时指标与非线性地震反应的相关性,采用具有连续时间段的括号持时和重要持时作为地震动持时指标,基于所建立的考虑内力状态的动力分析模型分析了总持时地震动作用下地震反应与持时指标的相关性;采用阈值为0.1g的括号持时(Db0.1g)、5-75%重要持时(Ds5-75%)和5-95%重要持时(Ds5-95%)分别截取长持时地震动的记录时间,分析了不同持时指标对非线性地震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括号持时指标与非线性地震反应的相关性取决于绝对加速度阈值;重要持时与地震反应的相关性较括号持时更好,在计算连续刚构桥的滞回总耗能时宜选择指标Ds5-95%;另外,采用不同指标Db0.1g、Ds5-75%和Ds5-95%分别得到的最大绝对地震反应和滞回总耗能不相同,这取决于不同持时指标下有效记录时间的大小。
何斌[2](2019)在《高墩大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合拢方案对比与线形监控研究》文中提出连续梁桥有着结构刚度大、受力性好、变形小、伸缩缝少、行车平滑柔顺等优点。随着悬臂浇筑施工法、安全张拉方法和预应力锚具的出现与发明,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取得了极大的发展,成为一种世界范围内都非常成功的桥型。在我国,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被大量修建,随着桥梁建设向中西部发展,能跨越大山、大河、深沟与峡谷等特殊地貌的高墩大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也越来越多的被修建。普通连续梁桥主梁的内力、应力和位移将随着桥梁悬臂段的伸长以及体系转换的进行而不断变化。高墩大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因其高墩、大跨的特殊性,内力、应力和位移的变化将会比普通连续梁桥更复杂。在高墩大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实际施工中,会有因受到各种未知因素影响,而致使大桥发生变更合拢方案的情况,不同的合拢方案会有不同的受力情况和位移情况,因此对高墩大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常用合拢方案进行分析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线形监控是桥梁施工监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线形监控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成桥阶段桥梁的质量。高墩大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不同于普通连续梁桥,该类型桥梁修建难度大,对桥梁线形监控的要求更高,找出一种合适高墩大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线形监控方法,并依托实际工程加以验证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简述合拢方案选取应考虑的因素,介绍了高墩大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常用的四种合拢方案,定性的分析四种合拢方案各自的优点与缺点,并从理论分析上得出其中的最优合拢方案。(2)依托铁炉堡特大桥,利用有限元软件Midas/Civil建立四种合拢方案仿真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对该四种合拢方案的内力、应力与位移进行对比分析。对内力进行对比分析后,得出进行内力控制时应着重控制恒载和预应力等结论。对应力进行对比分析后,得出不同合拢方案对主梁上翼缘应力影响不明显,不同合拢方案对主梁下翼缘应力有些许影响等结论。连续梁桥进行线形控制时,控制时间长、控制节点多、控制难度大、技术要求高,所以在数值模拟分析时将线形控制容易的合拢方案视为最优合拢方案。对预拱度进行对比分析时,为消除预拱度对比的盲目性,引入合拢方案位移控制参数E(E越大该合拢方案的线形控制越容易),边跨:E1=4.16,E2 =0.13,E3.=1.70,E4.=1.68;中跨:E1=1.42,E2=0.17,E3=0.36,E4=0.6。边跨中E3与E4相差不大,且合拢方案三要加配重施工较为繁琐,所以合拢方案一线形监控最易,其次为合拢方案四,即方案一为铁炉堡大桥最优合拢方案,方案四为铁炉堡大桥次优合拢方案。(3)简要介绍了卡尔曼滤波法、灰色系统理论法、人工神经网络法、最小二乘法,从定义、预测精度与建立模型所需条件等方面对比分析了该四种线形监控方法的优点与缺点,得出灰色系统理论法是较合适高墩大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线形监控方法。(4)详细介绍了灰色系统理论法的理论思想及其三种GM(1.1)模型。依托铁炉堡大桥线形监控项目,建立新陈代谢GM(1.1)模型、全数据GM(1.1)模型与部分数据GM(1.1)模型,对比分析了该三种GM(1.1)模型的拟合值与误差率,新陈代谢GM(1.1)模型的拟合值更接近于实测值,平均误差率仅为8.71%,为三种模型中最小。验证了灰色系统理论法是较合适于高墩大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线形监控方法。灰色理论新陈代谢GM(1.1)模型是三种模型中的推荐模型。
汪鑫[3](2018)在《渝怀复线黄草隧道爆破施工对邻近运营隧道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依托于渝怀复线黄草隧道工程,运用有限元软件MIDAS/GTS NX建立相应的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进行分析,研究邻近隧道衬砌对应新建掌子面前后方的径向振速对比,以及在不同情况时新建隧道施工爆破荷载对邻近隧道衬砌的动力响应规律。通过现场监测数据与有限元数值分析为同类隧道工程施工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实际工程中邻近隧道衬砌结构在黄草隧道爆破施工时的振动响应规律。结果表明邻近隧道的拱腰受到爆破振动影响最大,并且通过分析掌子面前后既有隧道衬砌振速衰减规律对比,得出了邻近隧道衬砌对应掌子面后方段的振速比对应掌子面前方的振速大。2.通过对现场监测的爆破振动数据分析及整理,再运用线性回归的分析方法得出黄草既有隧道衬砌振速的衰减公式,验算了该工程在爆破施工时的安全性。3.数值模拟改变两隧道之间的间距大小,分析了邻近隧道衬砌受掌子面爆破的动力响应,通过振速与应力的变化规律得出了隧道间距在1.5倍洞距之内,爆破施工时既有隧道衬砌可能会发生破坏。4.数值模拟改变新建隧道的开挖进尺大小,分析了邻近隧道衬砌的振速、应力和位移的变化规律,得出了最大振速和应力均发生在邻近隧道的拱腰处,且隧道爆破开挖进尺深度应该控制在2.5m之内,超过2.5m邻近隧道衬砌发生破坏。
郭长宝[4](2011)在《大瑞铁路高黎贡山越岭段重大工程地质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大瑞铁路是我国正在规划建设的重要铁路干线之一,是滇西南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铁路途经我国西南地形和地质条件极其复杂的横断山脉南端,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一系列重大工程地质问题,铁路如何安全地穿越高黎贡山成为制约铁路建设的关键问题。因此,本文选择大瑞铁路高黎贡山越岭段为研究区,采用多学科理论方法,在区域工程地质背景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剖析活动断裂的工程断错效应、深埋隧道岩爆、地质灾害及工程场地稳定性等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为铁路选线和重大工程地质问题的解决提供技术支撑。本文取得的主要进展和成果如下:1.在区域地质背景分析和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大瑞铁路高黎贡山越岭段工程地质条件,探讨了工程建设中可能出现的工程地质问题(如活动断裂、高地温、高地应力、深埋隧道岩爆、软岩大变形、边坡稳定性等)以及它们对铁路建设可能产生的影响。2.通过研究区活动断裂调查和综合分析,认为铁路近场区的黄草坝断裂和镇安断裂等为晚更新世—全新世活动断裂,且活动性强。结合铁路工程特点,采用数值模拟分析方法,系统研究了活动断裂的工程断错效应。结果表明,由于黄草坝断裂与高黎贡山深埋隧道的水平距离为2.09km,其在蠕滑和粘滑状态下的工程断错效应对隧道的影响较小;镇安断裂与高黎贡山深埋隧道近于直交,断层的断错作用可能导致隧道产生—定的变形破坏,并且同震位移8m时的破坏程度>同震位移3m时的破坏程度>蠕滑位移2.51m时的破坏程度。3.高黎贡山深埋隧道地应力值高,隧道围岩以大理岩和花岗岩为主,发生岩爆的可能性大。岩爆物理模拟实验表明,单纯卸载和卸载—加载条件都可能诱发岩爆,但卸荷—加载条件下的岩爆明显比单一卸载条件下的岩爆要强烈:岩爆特征具有渐进性、滞后性和瞬时性。花岗岩在岩爆前具有显着的声发射特征,而大理岩声发射特征不明显。4.地质构造是影响岩爆的重要因素之一,岩爆的强度与隧道所在的地质构造部位具有较大的关系:当隧道位于背斜核部或翼部且隧道轴线与褶皱轴线平行时,发生岩爆的可能性最大;当隧道轴线与褶皱轴线垂直时,发生岩爆的可能性较低;与隧道轴线平行的走滑断层对隧道开挖后围岩应力重分布有较大影响,局部岩爆可能性大。隧道宜选择在隧道轴线与褶皱轴线垂直或远离断层等部位,有利于减弱岩爆对工程的影响。在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形状对岩爆也有重要影响。5.野外地质调查表明,研究区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强烈发育,且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季节性特征,其中怒江、龙川江两岸地质灾害高发,部分地质灾害单体规模大、危害严重,对铁路路基、桥基、隧道进出口边坡等工程有较大的影响。6.采用基于GIS的层次分析法,分别进行了高黎贡山越岭段近场区地面和地下工程场地稳定性综合评价,将工程场地稳定性划分为好、中等、较差和差4个级别,并对推荐线路方案(C12K)进行了工程场地稳定性综合评价,对于线路优化和勘察设计施工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研究所采用的研究思路、技术方法及技术流程,对于其它地质条件复杂的越岭铁路工程地质问题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
秦国立[5](2009)在《黄草隧道进口施工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黄草隧道是渝怀铁路第七长大隧道,该隧道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本文详细介绍黄草隧道瓦斯防治、施工通风、有轨运输、防排水等施工技术,为同类隧道施工提供参考。
范为华[6](2009)在《共和隧道施工围岩稳定性及衬砌可靠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共和隧道地质条件十分复杂,隧道施工过程中遇到了围岩破坏属于软质岩大变形。针对这一病害特点,为了弄清其病害机理,设计合理的初期支护方式,本文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①对隧道围岩稳定性研究方法、监控量测及可靠度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给出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②对共和隧道围岩的力学性质进行了试验研究,完成了围岩的单、三轴试验,获得了共和隧道页岩的基本力学参数;通过饱水软化试验建立了岩石力学参数与饱水时间的软化相关模型;最后通过蠕变试验,建立了蠕变本构关系的相关模型,并得出其不同恒压下本构方程的相关参数;③应用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对隧道开裂段施工全过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隧道围岩应力演化过程、隧道围岩可能的破坏模式、隧道埋深对隧道变形的影响以及隧道锚杆支护结构的受力情况等问题;④简要介绍隧道新奥法施工,通过现场量测和试验研究,得到共和隧道试验段在隧道开挖期间围岩周边收敛情况、锚杆轴力、接触应力及工字钢应力变化规律;结合数值模拟,给出合理的共和隧道大变形段支护方案;⑤应用结构可靠性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建立隧道初期支护可靠度分析的极限状态方程,选用蒙特卡罗计算方法,运用ANSYS程序提供的PDS技术(Probabilistic Design System)进行抽样计算,对隧道整体初期支护的可靠度进行分析和评价。
康小兵[7](2009)在《隧道工程瓦斯灾害危险性评价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瓦斯灾害是隧道建设中的重大灾害之一,主要表现为中毒、窒息、燃烧、爆炸、煤与瓦斯突出五种情况,其中以瓦斯爆炸最易发生,一旦发生瓦斯灾害,后果往往十分严重。随着我国基础交通的建设和发展,穿越煤系地层的隧道越来越多,隧道施工瓦斯灾害事故也在不断的增加。因此,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防范和减轻瓦斯灾害的重要性,迫切需要寻求有效的隧道瓦斯灾害危险性评价方法与手段。本文在研究我国大量已有瓦斯隧道的基础上,归纳分析各瓦斯隧道所处的地质环境条件及施工中瓦斯状况,通过对影响隧道瓦斯灾害危险性的地质因素、瓦斯因素和施工时人为因素等研究,遵循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基本学术思想,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隧道工程瓦斯灾害危险性评价技术方法体系。研究成果既达到了瓦斯灾害危险性评价的目标,又在隧道工程瓦斯灾害调查技术和危险性评价方法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在系统的研究工作中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1)从瓦斯的生成、赋存条件和分布规律三个方面入手,通过统计分析我国瓦斯隧道所处地质环境条件,得出隧道瓦斯状况与我国区域性瓦斯分布密切相关,高瓦斯隧道多位于区域性高瓦斯区、高瓦斯带,低瓦斯隧道多位于区域性低瓦斯区、低瓦斯带。(2)针对隧道工程规划选线阶段资料储备不足的情况,结合影响瓦斯赋存分布的影响因素,用地质工程理论的原理和方法,建立以地质宏观判断为主的简洁的瓦斯隧道分级评价方法。分级评价以隧道所处区域性瓦斯区带、隧道埋深以及隧址区地质构造、煤层厚度、地下水出露程度为评价指标,采取影响因素综合评判法进行瓦斯隧道分级评价。(3)针对设计施工阶段对工程条件了解要求较高以及此时基础资料相对丰富的情况,在瓦斯隧道分级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同时参照2002版《铁路瓦斯隧道技术规范》,建立隧道工程施工瓦斯灾害危险性评价方法。瓦斯隧道施工危险性评价包含两个部分,首先是瓦斯隧道的分区评价,然后是叠加施工因素进行修正。分区评价以隧道瓦斯涌出量、瓦斯压力、地质构造、煤体结构类型、地下水状况和工区距煤层距离六个指标组成评价指标,分区评价是自然地质条件下隧道各区段危险性评价,同时也是施工危险性评价的基础和本底值。施工时由于瓦斯防治措施、瓦斯管理、施工经验和技术水平的不同瓦斯灾害危险性也不同,因而在分区评价基础上考虑这四个修正因素进行瓦斯隧道施工危险性评价。评价方法采用影响因素综合评判法、模糊综合评判法、可拓评判法三种方法。(4)针对有瓦斯突出危险区掌子面可能出现的瓦斯突出危险,建立起瓦斯隧道施工掌子面突出危险性评价方法。以最大埋深、地质构造、超前钻探时动力现象、最大瓦斯压力、最大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和煤体结构类型为突出危险性评价指标,对指标逐个判别进行预测评价。(5)瓦斯隧道分级评价、瓦斯隧道施工危险性评价、瓦斯隧道施工掌子面突出危险性评价三个层次构成了隧道工程的瓦斯灾害危险性评价体系,从而在隧道选线、设计、施工阶段均能对瓦斯灾害进行快速准确的评价,进而采取相应的工程防治措施。在评价方法的建立过程中,对各层次评价指标的权重采取主观(层次分析法)和客观(关系矩阵法、灰色关联法)的计算方法,结果表明各主客观方法计算出指标重要性相同,在指标权重计算方面是可行的,为了同时体现主观信息和客观信息,本文最后用综合集成赋权法对瓦斯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权重赋值。(6)以紫坪铺隧道为例对隧道工程瓦斯灾害危险性评价方法进行了具体应用,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通过紫坪铺瓦斯隧道地质环境条件描述,研究评价指标的实际状态,根据评价指标量化标准赋值,在此基础上,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隧道工程瓦斯灾害危险性评价方法对紫坪铺隧道瓦斯灾害危险性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与隧道实际状况达到了较好的一致性,并根据隧道危险性等级结合地质条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滕宏伟[8](2008)在《隧道特殊大变形段初支开裂机理及二次衬砌结构可靠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共和隧道地质条件十分复杂,隧道施工过程中遇到了围岩破坏界于软质岩大变形和硬质岩岩爆之间的特殊地质病害。针对这一病害特点,为了弄清其病害机理,设计合理的初期支护方式,本文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①对共和隧道工程地质难题进行研究,分析了共和隧道病害形式;②对共和隧道围岩的力学性质进行了试验研究,完成了围岩的单、三轴试验,饱水软化试验及蠕变试验;③应用离散元数值计算方法对隧道开裂段施工全过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隧道围岩应力演化过程、隧道围岩可能的破坏模式、节理参数对隧道变形的影响以及隧道锚杆支护结构的受力情况等问题;④通过现场量测和试验研究,分析了隧道初期支护失稳开裂的机理;⑤研究了隧道衬砌结构的长期动力可靠性问题,并计算了隧道开挖爆破地震扰动下共和隧道大变形开裂段衬砌结构的可靠度。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研究,获得了以下一些主要成果:①获得了共和隧道页岩的基本力学参数,其刚度和强度均较低,刚度为27380 MPa,单轴抗压强度为47.35MPa;②得到了页岩动弹模量和抗压强度随饱水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并给出了相应的软化方程;③得到了页岩在15MPa、20 MPa、25 MPa和30 MPa恒压下的蠕变规律,并得到了相应的蠕变本构方程和参数取值;④隧道所处区域整体应力较高,最大应力为17MPa,隧道开挖后最大应力为12MPa,形成了较大范围的应力卸荷区,隧道右上部的应力明显大于左上部,偏压明显;⑤隧道破坏时层面最小厚度为0.350.45mm,隧道破坏位置为右拱肩,位移量为在10.8cm14.4cm之间;⑥节理参数对隧道围岩变形影响较小;⑦锚杆长度为6.5m较合适,锚杆衬砌结构的受力在拱腰段处最大,右上部的锚杆结构受力大于左上部受力;⑧离散元能很好的模拟非连续介质力学行为,数值模拟结果与工程实际观测情况吻合良好。⑨大变形开裂段开挖初期支护后,围岩变形较为缓慢,但持续时间很长,虽然收敛速率有减小的趋势,但到最后量测时为止(50多天),试验段所有断面均处于不收敛状态,并出现纵向开裂现象,最大水平收敛达79.64mm,最大拱顶下沉值达67.45mm,试验段初期支付设计难以满足需要,且隧道偏压严重;⑩隧道试验段围岩松动范围比正常隧道要大很多(正常隧道一般小于3m),试验段锚杆设计长度为3.5m,小于隧道围岩松动范围,锚杆难以起到悬吊作用;11共和隧道的病害是由于上覆地层自重应力、顺层地层偏压、岩体微裂隙发育、岩体蠕变、饱水软化等多种因素组合影响下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隧道地质病害,其合理初期支护方式为Ⅲ(H1);12基于单侧界限的首次超越破坏准则建立了隧道衬砌结构的动力可靠度分析模型,掌子面爆破地震对共和隧道大变形开裂段衬砌结构的动态可靠度影响甚微;13在进行结构动力可靠性设计时,采用极值概率分布函数服从瑞雷分布的计算方法更为保险。
念培红[9](2008)在《共和隧道Ⅲ级特殊围岩施工设计》文中研究指明根据共和隧道工程实例,阐述特殊围岩隧道大变形的特点,为保证隧道施工及结构安全,需采用合理的施工方法和支护形式。通过对比测试几种试验段支护形式,对施作长锚杆及型钢钢架支护的试验段与没有施作的进行围岩松动圈、应力以及位移比较。全断面开挖、长锚杆及HW 175型钢钢架支护对于整治共和隧道围岩大变形起到重要作用,为以后隧道施工设计提供经验。
陈玉[10](2008)在《共和隧道围岩大变形机制及防治措施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基础建设事业的高速发展和西部大开发的进一步推进,我国的公路工程、铁路工程和地下工程迅猛发展,大量长大、深埋隧道工程纷纷上马,穿越高地应力区以及遇到软弱围岩体,常导致围岩大变形等相关地质灾害,围岩大变形是地下工程中危害极大的一种地质灾害。共和隧道施工至今,已经多次出现大变形险情,掌握大变形的形成机制,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对保证共和隧道工程的顺利施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阐明了共和隧道工程区域的地质条件,基于大量的施工现场跟踪调研资料,研究共和隧道围岩大变形的形成机制;在工程地质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地下工程现代支护理论和施工理念,结合数值模拟方法和现代监测技术,从围岩大变形的机制、支护措施、信息化预测三个方面对大变形的防治进行了探讨。主要获得以下研究成果:①通过隧道围岩变形破裂特征跟踪调研,对共和隧道围岩大变形的机制、破坏模式进行了研究。根据围岩变形的受控条件将围岩大变形划分为围岩岩性控制型和岩体结构控制型两大类。②建立了一套以围岩地质分析为基础、以ABAQUS数值模拟分析各种支护结构加固围岩的机理为工具、以围岩支护效果监测为检验手段的隧道围岩支护对策的思路。③通过对共和隧道支护结构的加固机理研究,认为围岩大变形支护采用锚杆、钢筋网喷射混凝土、钢拱架和超前管棚的联合支护结构对软弱围岩大变形隧道具有良好的支护效果。④通过数值模拟和围岩支护的监测成果分析以及实践检验,认为类似共和隧道围岩地质条件所发生的轻度围岩大变形,通过增大支护结构刚度进行防治效果显着。⑤从理论上阐明了大变形预测的几个基本问题,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大变形预测方案,在典型洞段的具体应用效果说明了该预测方案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二、黄草隧道大跨段施工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黄草隧道大跨段施工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考虑内力状态的大跨高墩连续刚构桥地震反应及易损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连续刚构桥概述 |
1.2.1 发展概况 |
1.2.2 结构特点 |
1.2.3 震害特征 |
1.3 连续刚构桥抗震性能研究进展 |
1.3.1 地震反应分析 |
1.3.2 地震易损性分析 |
1.3.3 地震动持时研究 |
1.3.4 地震损伤控制 |
1.4 本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连续刚构桥施工过程模拟及动力模型的建立 |
2.1 引言 |
2.2 桥梁概况 |
2.3 施工过程模拟 |
2.4 动力分析模型 |
2.5 动力特性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连续刚构桥主桥内力状态及其对地震反应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主桥内力状态 |
3.3 内力等效荷载 |
3.4 关键截面的应力状态 |
3.5 内力状态对主桥地震反应的影响 |
3.5.1 分析模型及地震动选择 |
3.5.2 不同内力状态对地震反应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考虑内力状态的连续刚构桥地震易损性分析 |
4.1 引言 |
4.2 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 |
4.2.1 易损性分析方法 |
4.2.2 损伤指标的确定 |
4.3 分析模型及地震动选择 |
4.3.1 典型施工阶段分析模型 |
4.3.2 动力特性分析 |
4.3.3 等效荷载及内力状态 |
4.3.4 地震动记录选择与输入 |
4.4 典型施工阶段的地震易损性分析 |
4.4.1 损伤界限值计算 |
4.4.2 IDA时程分析 |
4.4.3 回归分析处理 |
4.4.4 易损性分析 |
4.5 成桥阶段的地震易损性分析 |
4.5.1 损伤界限值计算 |
4.5.2 IDA时程分析 |
4.5.3 回归分析处理 |
4.5.4 易损性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持时指标与连续刚构桥地震反应的相关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地震动持时指标 |
5.3 分析模型及地震动输入 |
5.4 相关性分析 |
5.4.1 强度、持时指标与地震反应的相关性 |
5.4.2 不同持时指标与滞回总耗能的相关性 |
5.5 不同地震动持时对结构非线性地震反应的影响 |
5.5.1 地震反应分析 |
5.5.2 滞回耗能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所选地震动记录的基本信息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2)高墩大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合拢方案对比与线形监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发展概述 |
1.2.1 变更桥梁合拢方案 |
1.3 线形监控概述 |
1.3.1 国内外线形监控的发展现状 |
1.3.2 高墩大跨连续梁桥线形监控问题的提出 |
1.4 本论文的创新点及主要研究内容 |
1.4.1 本文创新点 |
1.4.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高墩大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合拢方案对比与线形监控方法对比 |
2.1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合拢方案 |
2.1.1 合拢方案的提出 |
2.1.2 高墩大跨连续梁桥合拢施工时需要注意的要点 |
2.1.3 高墩大跨连续梁桥体系转换施工时需要注意的要点 |
2.1.4 四种合拢方案优缺点分析 |
2.2 理论最优合拢方案 |
2.3 桥梁线形监控 |
2.3.1 桥梁施工监控的主要内容 |
2.3.2 桥梁线形监控方法介绍 |
2.3.3 线形监控方法对比 |
2.3.4 较适合高墩大跨连续梁桥的线形监控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3 高墩大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合拢方案对比研究 |
3.1 铁炉堡大桥工程概述 |
3.1.1 桥梁构造 |
3.1.2 墩台及基础 |
3.1.3 桥梁设计标准 |
3.1.4 主要采用依据、规定及规范 |
3.1.5 桥址气象 |
3.1.6 预应力束布置情况 |
3.1.7 建立计算模型 |
3.2 合拢方案一 |
3.2.1 合拢方案一主梁内力 |
3.2.2 合拢方案一主梁竖向位移与预拱度 |
3.2.3 合拢方案一主梁上下缘应力 |
3.3 合拢方案二 |
3.3.1 合拢方案二主梁内力 |
3.3.2 合拢方案二主梁竖向位移与预拱度 |
3.3.3 合拢方案二主梁上下缘应力 |
3.4 合拢方案三 |
3.4.1 合拢方案三主梁内力 |
3.4.2 合拢方案三主梁竖向位移与预拱度 |
3.4.3 合拢方案三主梁上下缘应力 |
3.5 合拢方案四 |
3.5.1 合拢方案四主梁内力 |
3.5.2 合拢方案四主梁竖向位移与预拱度 |
3.5.3 合拢方案四主梁上下缘应力 |
3.6 四种合拢方案对比分析 |
3.6.1 恒载作用下弯矩值对比分析 |
3.6.2 预应力引起的次内力弯矩值对比分析 |
3.6.3 收缩引起的次内力弯矩值对比分析 |
3.6.4 徐变引起的次内力弯矩值对比分析 |
3.6.5 恒载作用下的竖向位移值对比分析 |
3.6.6 预应力作用下的竖向位移值对比分析 |
3.6.7 收缩徐变作用下的竖向位移值对比分析 |
3.6.8 预拱度对比分析 |
3.6.9 应力对比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灰色理论在线形监控中的算例 |
4.1 灰色理论的基本介绍 |
4.1.1 数据处理 |
4.1.2 累加生成 |
4.1.3 累减生成 |
4.2 灰色预测模型的比较和选取 |
4.2.1 灰色预测模型的比较 |
4.2.2 GM(1,1)模型的三种形式 |
4.3 GM(1,1)模型的三种形式在立模标高预测中的对比分析 |
4.3.1 新陈代谢GM(1,1)模型 |
4.3.2 全部数据GM(1,1)模型 |
4.3.3 部分数据GM(1,1)模型 |
4.4 三种GM(1.1)模型的比较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
致谢 |
(3)渝怀复线黄草隧道爆破施工对邻近运营隧道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相邻隧道的研究现状 |
1.2.2 爆破作用下的岩石破坏理论 |
1.2.3 爆破振动理论 |
1.3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二章 爆破理论及爆破振动模拟 |
2.1 爆破机理及破碎模型 |
2.1.1 岩石爆破破坏机理 |
2.1.2 岩石爆破破碎形式 |
2.2 岩石爆破应力波理论 |
2.2.1 应力波理论及分类 |
2.2.2 应力波的传播 |
2.3 爆破振动影响控制标准 |
2.4 爆破荷载的数值模拟 |
2.4.1 爆破荷载类型 |
2.4.2 围岩和衬砌在爆破荷载下的参数取值 |
2.5 模型方程的建立及求解 |
2.5.1 有限元介绍 |
2.5.2 运动平衡方程 |
2.5.3 矩阵方程及屈服法则 |
2.5.4 数值积分法求解 |
2.5.5 荷载及边界条件的处理 |
2.5.6 特征值分析 |
2.6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掌子面爆破对邻近既有隧道的响应规律 |
3.1 工程概况 |
3.1.1 基本情况 |
3.1.2 地质条件 |
3.1.3 爆破方案 |
3.2 现场监控数据及分析 |
3.2.1 测试设备的选取 |
3.2.2 测点布置及数据的采集 |
3.2.3 监测数据的分析 |
3.3 计算参数及模型 |
3.4 既有隧道衬砌不同位置的径向振动响应规律 |
3.4.1 拱腰位置径向的振动响应规律 |
3.4.2 拱顶位置径向的振动响应规律 |
3.4.3 拱脚位置径向的振动响应规律 |
3.5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间距条件下既有隧道衬砌的响应规律 |
4.1 计算参数 |
4.2 计算模型 |
4.3 计算结果 |
4.3.1 既有隧道衬砌振速分析 |
4.3.2 既有隧道衬砌应力分析 |
4.3.3 既有隧道衬砌位移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不同开挖进尺条件下既有隧道衬砌的响应规律 |
5.1 计算参数 |
5.2 计算模型 |
5.3 计算结果 |
5.3.1 既有隧道衬砌振速分析 |
5.3.2 既有隧道衬砌应力分析 |
5.3.3 既有隧道衬砌位移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4)大瑞铁路高黎贡山越岭段重大工程地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 主要创新点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地层岩性与地质构造 |
2.3 新构造运动特征 |
2.4 区域地壳稳定性 |
2.5 区域工程地质问题概述 |
3 大瑞铁路高黎贡山越岭段工程地质特征研究 |
3.1 概述 |
3.2 工程地质岩组划分 |
3.3 主要活动断裂特征 |
3.4 深埋隧道工程地质问题 |
3.5 地质灾害与边坡工程地质问题 |
3.6 小结 |
4 活动断裂的工程断错效应研究 |
4.1 概述 |
4.2 高黎贡山深埋隧道工程抗断问题分析 |
4.3 活动断裂的工程断错效数值模拟 |
4.4 活动断裂断错效应综合评价及建议 |
5 高黎贡山深埋隧道岩爆机理及预测 |
5.1 工程区岩石物理力学性质 |
5.2 岩爆倾向性分析 |
5.3 岩爆物理模拟实验研究 |
5.4 褶皱和断层等地质构造对深埋隧道岩爆的影响 |
5.5 高黎贡山深埋隧道埋深层面岩爆预测分析 |
5.6 小结 |
6 地质灾害与边坡工程地质问题研究 |
6.1 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及发育特征 |
6.2 地质灾害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6.3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分区 |
6.4 地质灾害及其对边坡工程的影响 |
6.5 小结 |
7 近场区工程场地稳定性评价 |
7.1 工程场地稳定性评价方法 |
7.2 评价指标的确定和量化途径 |
7.3 评价过程及评价结果 |
7.4 C12K线路工程场地稳定性综合评价 |
7.5 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6)共和隧道施工围岩稳定性及衬砌可靠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1 隧道围岩稳定性 |
1.3.2 围岩大变形机制 |
1.3.3 围岩本构关系分析的理论研究 |
1.3.4 围岩支护理论 |
1.3.5 围岩变形的监控量测 |
1.3.6 可靠度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1.4.1 研究内容和目标 |
1.4.2 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 |
2 共和隧道主要工程地质条件 |
2.1 共和隧道工程概述 |
2.2 共和隧道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
2.2.1 共和隧道自然地理 |
2.2.2 共和隧道隧质区地质构造 |
2.2.3 共和隧道水文地质条件 |
2.3 场地围岩等级及洞身段地质评价 |
2.3.1 隧道围岩分级 |
2.3.2 隧道洞身段工程地质评价 |
2.4 共和隧道存在的地质隐患及隐患分析 |
2.4.1 隧道瓦斯 |
2.4.2 隧道围岩开挖变形 |
2.4.3 共和隧道地质隐患分析 |
2.5 施工中遇到的工程问题 |
2.6 本章小结 |
3 隧道围岩力学特性实验研究 |
3.1 岩石力学特性试验方法介绍 |
3.1.1 实验室常规试验法 |
3.1.2 室内声波探测法 |
3.1.3 室内蠕变实验 |
3.2 共和隧道页岩实验结果 |
3.2.1 室内常规试验结果 |
3.2.2 饱和水试样声波探测实验数据 |
3.2.3 页岩流变特性研究实验数据 |
3.3 共和隧道页岩试验数据分析 |
3.3.1 基本岩石力学参数与围压的相关模型 |
3.3.2 浸水时间与岩石力学参数的相关模型 |
3.3.3 共和隧道页岩流变特性的相关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4 共和隧道稳定性分析及支护措施研究 |
4.1 隧道支护理论研究 |
4.1.1 地下洞室开挖后围岩应力分析 |
4.1.2 围岩大变形支护原理 |
4.1.3 围岩支护抗力计算 |
4.1.4 围岩与支护结构的作用机理分析 |
4.1.5 新奥法隧道支护理论 |
4.2 基于ANSYS 的围岩稳定性数值模拟研究 |
4.2.1 ANSYS 有限元软件简介 |
4.2.2 有限元计算简化过程 |
4.2.3 有限元模拟过程 |
4.2.4 隧道模拟结果分析 |
4.2.5 埋深对隧道变形的影响分析 |
4.2.6 隧道锚杆支护结构受力分析 |
4.3 共和隧道围岩大变形支护措施 |
4.3.1 隧道围岩支护原则 |
4.3.2 隧道衬砌及支护措施预设计 |
4.3.3 隧道围岩松动圈探测 |
4.3.4 隧道施工阶段围岩支护措施 |
4.4 共和隧道现场监控量测 |
4.4.1 监控量测方案 |
4.4.2 监控量测成果分析 |
4.5 小结 |
5 隧道围岩衬砌结构长期可靠性研究 |
5.1 可靠性分析的基本原理 |
5.1.1 结构极限状态与功能函数 |
5.1.2 失效概率与结构可靠度 |
5.1.3 结构可靠指标 |
5.2 结构可靠度分析的方法 |
5.2.1 中心点法 |
5.2.2 演算点法(JC 法) |
5.2.3 随机有限元法 |
5.3 Mento Carlo 法 |
5.3.1 Mento Carlo 法基本原理 |
5.3.2 随机参数的产生 |
5.3.3 随机变量的抽取 |
5.4 衬砌结构可靠度分析中极限状态方程的建立 |
5.4.1 混凝土和砌体偏压构件的极限承载力 |
5.4.2 整体式衬砌极限状态设计式的建立 |
5.6 蒙特卡洛法结果分析 |
5.6.1 随机输入参数的分布函数图 |
5.6.2 统计分析 |
5.7 小结 |
6 结论及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学习期间发表的论文 |
B. 作者学习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7)隧道工程瓦斯灾害危险性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瓦斯赋存分布的地质作用研究 |
1.2.2 危险性评价研究 |
1.3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4 研究内容及论文创新点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我国瓦斯分布特征与典型瓦斯隧道 |
2.1 我国瓦斯空间分布特征 |
2.1.1 瓦斯形成 |
2.1.2 瓦斯赋存状态 |
2.1.3 我国瓦斯空间分布特征 |
2.1.4 瓦斯赋存分布的控制因素 |
2.2 我国既有瓦斯隧道研究 |
2.3 典型瓦斯隧道简介 |
2.3.1 煤系地层中典型瓦斯隧道 |
2.3.2 非煤系地层中典型瓦斯隧道 |
第3章 隧道工程瓦斯灾害危险性评价原理与方法 |
3.1 瓦斯灾害类型 |
3.1.1 瓦斯窒息 |
3.1.2 瓦斯燃烧与爆炸 |
3.1.3 瓦斯突出 |
3.2 瓦斯灾害特点 |
3.2.1 与其他灾害相同的特性 |
3.2.2 瓦斯灾害的特殊性 |
3.3 隧道工程瓦斯灾害危险性评价体系 |
3.3.1 危险性评价的提出 |
3.3.2 危险性评价体系层次分析 |
3.4 评价指标体系 |
3.4.1 评价指标体系思想 |
3.4.2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3.4.3 影响隧道发生瓦斯灾害的主要因素 |
3.5 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
3.6 评价模型与方法 |
3.6.1 影响因素综合评判法 |
3.6.2 模糊综合评判法 |
3.6.3 可拓学评判法 |
第4章 瓦斯隧道分级评价研究 |
4.1 瓦斯隧道分级评价指标 |
4.1.1 评价指标选取 |
4.1.2 分级评价标准 |
4.1.3 分级指标权重计算 |
4.2 瓦斯隧道分级评价 |
4.2.1 分级评价方法 |
4.2.2 分级评价应用 |
4.3 非煤系地层瓦斯隧道分级评价 |
第5章 瓦斯隧道施工危险性评价研究 |
5.1 瓦斯隧道施工危险性评价指标 |
5.1.1 施工危险性评价指标选取 |
5.1.2 施工危险性分级标准 |
5.2 瓦斯隧道分区评价 |
5.2.1 分区评价指标 |
5.2.2 指标权重计算 |
5.2.3 影响因素综合评判法 |
5.3 隧道施工人为影响因素 |
5.4 瓦斯隧道施工危险性评价 |
5.4.1 危险性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5.4.2 影响因素综合评判法评价(分区结果修正评价) |
5.4.3 模糊综合评判法评价 |
5.4.4 可拓学方法评价 |
5.4.5 危险性评价结果分析 |
5.5 瓦斯隧道施工对应防治措施 |
5.5.1 通风要求 |
5.5.2 瓦斯监测 |
5.5.3 衬砌措施 |
第6章 瓦斯隧道施工掌子面突出危险性评价研究 |
6.1 突出危险性评价现状研究 |
6.1.1 煤矿系统突出研究 |
6.1.2 瓦斯隧道突出研究 |
6.2 工程地质法预测评价掌子面突出危险性 |
6.3 紫坪铺隧道LK14+878 掌子面瓦斯突出危险分析 |
6.4 掌子面防突方案及工程措施 |
6.4.1 防治突出措施 |
6.4.2 防治突出措施的效果检验 |
6.4.3 安全防护措施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 我国已有瓦斯隧道基本地质资料一览 |
附录 |
(8)隧道特殊大变形段初支开裂机理及二次衬砌结构可靠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1 围岩大变形 |
1.3.2 围岩大变形机制 |
1.3.3 围岩稳定性分析的理论研究 |
1.3.4 围岩支护理论 |
1.3.5 围岩变形的预测与监控 |
1.3.6 隧道衬砌结构长期可靠性研究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1.4.1 研究内容和目标 |
1.4.2 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 |
1.4.3 创新点 |
2 共和隧道概况及主要工程地质难题 |
2.1 工程概述 |
2.2 地层岩性 |
2.3 地质构造及地震 |
2.4 隧道水文地质 |
2.5 不良地质现象 |
2.5.1 瓦斯 |
2.5.2 顺层偏压 |
2.5.3 围岩二次变形 |
2.6 隧道围岩分级 |
2.7 工程地质难题及病害特点 |
2.7.1 工程地质难题 |
2.7.2 工程病害特点 |
2.8 本章小结 |
3 共和隧道页岩饱水软化及蠕变本构试验研究 |
3.1 共和隧道页岩基本力学性质试验 |
3.1.1 力学性能测试系统 |
3.1.2 单轴试验及分析 |
3.1.3 三轴试验及分析 |
3.1.4 力学参数 |
3.2 共和隧道页岩饱水软化试验研究 |
3.2.1 实验目的 |
3.2.2 试验方案 |
3.2.3 声波测试系统及误差分析 |
3.2.4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3 共和隧道页岩蠕变本构试验研究 |
3.4 试验结果对隧道初期支护设计的影响分析 |
3.4.1 初期支护作用机理 |
3.4.2 初期支护与围岩的相互作用 |
3.4.3 共和隧道大变形软弱段初支设计建议 |
3.5 本章小结 |
4 共和隧道大变形开裂段施工全过程离散元数值模拟研究 |
4.1 离散元概况及基本原理 |
4.1.1 离散元研究概况及特点 |
4.1.2 离散元法基本原理 |
4.2 开裂段施工全过程离散元数值模拟及分析 |
4.2.1 离散元粘性本构模型 |
4.2.2 阻尼系数选取 |
4.2.3 时步选取 |
4.2.4 共和隧道离散元几何模型及边界条件 |
4.2.5 隧道围岩应力演化分析 |
4.2.6 隧道破坏模式分析 |
4.2.7 节理参数对隧道变形的影响分析 |
4.2.8 隧道锚杆支护结构受力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共和隧道大变形开裂段现场量测及试验研究 |
5.1 隧道动态设计原理 |
5.2 隧道量测理论及分析方法 |
5.2.1 隧道量测理论 |
5.2.2 隧道量测信息的反馈方法 |
5.3 ZK41+130~ZK41+160 试验段常规量测数据分析 |
5.3.1 量测原理及方法 |
5.3.2 量测数据分析及处理 |
5.4 ZK41+130~ZK41+160 试验段钢支撑内力测试 |
5.4.1 测试方法及原理 |
5.4.2 数据分析及处理 |
5.5 锚杆轴力测试 |
5.5.1 测试原理及方法 |
5.5.2 数据处理及分析 |
5.6 隧道松动圈探测 |
5.6.1 探测原理及方法 |
5.6.2 探测结果及分析 |
5.7 共和隧道大变形开裂成因分析及合理方案确定 |
5.7.1 大变形开裂成因 |
5.7.2 大变形开裂段合理初支方案确定 |
5.8 本章小结 |
6 隧道衬砌结构长期可靠性评估模型及方法研究 |
6.1 衬砌结构的破坏准则与破坏机制 |
6.1.1 衬砌结构的破坏准则 |
6.1.2 结构的破坏机制 |
6.2 隧道衬砌结构的动力可靠度分析 |
6.2.1 随机过程的交差问题 |
6.2.2 基于泊松过程法的随机结构的首次超越可靠性分析 |
6.2.3 基于瑞雷分布法和正态分布法的动力可靠性计算 |
6.3 基于首次超越破坏准则结构动力可靠性分析 |
6.3.1 外力扰动测试系统及方法 |
6.3.2 可靠度计算示例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及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简介 |
B. 作者学习期间发表的论文 |
C. 作者学习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10)共和隧道围岩大变形机制及防治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意义及选题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应力场研究 |
1.2.2 围岩大变形的定义 |
1.2.3 围岩大变形的机制 |
1.2.4 围岩稳定性分析的理论研究 |
1.2.5 围岩大变形的支护 |
1.2.6 围岩大变形的预测与监控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共和隧道工程区域地质环境概况 |
2.1 工程概述 |
2.2 地层岩性 |
2.3 地质构造及地震 |
2.4 不良地质现象 |
2.4.1 瓦斯 |
2.4.2 顺层偏压 |
2.4.3 围岩二次变形 |
2.5 隧道水文地质 |
2.6 隧道围岩分级与工程地质评价 |
2.6.1 围岩分级 |
2.6.2 工程地质评价 |
2.7 小结 |
3 隧道围岩大变形机制、模式及分级研究 |
3.1 国内外隧道围岩大变形实例 |
3.2 隧道围岩大变形的定义 |
3.3 隧道围岩大变形机制研究 |
3.3.1 围岩岩性控制型 |
3.3.2 岩体结构控制型 |
3.3.3 应力扩容型 |
3.3.4 人工采掘开挖扰动控制型 |
3.4 隧道围岩大变形破坏模式 |
3.5 隧道围岩大变形的分级研究 |
3.6 共和隧道围岩大变形原因及机制分析 |
3.6.1 共和隧道围岩变形的特征 |
3.6.2 共和隧道围岩大变形原因分析 |
3.6.3 共和隧道围岩大变形机制分析 |
3.7 小结 |
4 共和隧道围岩大变形支护措施研究 |
4.1 隧道支护理论研究 |
4.1.1 地下洞室开挖后围岩应力分析 |
4.1.2 围岩大变形支护原理 |
4.1.3 围岩支护抗力计算 |
4.1.4 围岩与支护结构的作用机理分析 |
4.1.5 新奥法隧道支护理论 |
4.2 共和隧道岩石力学参数室内试验 |
4.2.1 力学性能测试系统 |
4.2.2 力学参数测试结果 |
4.3 基于ABAQUS 的围岩稳定性数值模拟研究 |
4.3.1 ABAQUS 有限元软件简介 |
4.3.2 有限元模型及其参数选取 |
4.3.3 边界条件 |
4.3.4 数值模拟计算步骤 |
4.3.5 数值模拟结果和分析 |
4.4 共和隧道围岩大变形支护措施 |
4.4.1 隧道围岩支护原则 |
4.4.2 隧道衬砌及支护措施预设计 |
4.4.3 隧道围岩松动圈探测 |
4.4.4 隧道施工阶段围岩支护措施 |
4.5 共和隧道现场监控量测 |
4.5.1 监控量测方案 |
4.5.2 监控量测成果分析 |
4.6 小结 |
5 共和隧道围岩大变形预测研究 |
5.1 大变形预测的几个基本问题 |
5.2 围岩大变形预测参数 |
5.3 围岩大变形预测准则 |
5.4 共和隧道围岩大变形预测预报 |
5.4.1 地应力测试 |
5.4.2 地质调查分析预测 |
5.4.3 数值模拟预测 |
5.4.4 施工阶段监控量测预测 |
5.5 小结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几点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黄草隧道大跨段施工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考虑内力状态的大跨高墩连续刚构桥地震反应及易损性分析[D]. 李军. 兰州理工大学, 2021
- [2]高墩大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合拢方案对比与线形监控研究[D]. 何斌.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1)
- [3]渝怀复线黄草隧道爆破施工对邻近运营隧道的影响研究[D]. 汪鑫. 重庆交通大学, 2018(01)
- [4]大瑞铁路高黎贡山越岭段重大工程地质问题研究[D]. 郭长宝.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11(01)
- [5]黄草隧道进口施工技术[J]. 秦国立. 今日科苑, 2009(18)
- [6]共和隧道施工围岩稳定性及衬砌可靠度研究[D]. 范为华. 重庆大学, 2009(12)
- [7]隧道工程瓦斯灾害危险性评价体系研究[D]. 康小兵. 成都理工大学, 2009(12)
- [8]隧道特殊大变形段初支开裂机理及二次衬砌结构可靠度研究[D]. 滕宏伟. 重庆大学, 2008(06)
- [9]共和隧道Ⅲ级特殊围岩施工设计[J]. 念培红. 铁道标准设计, 2008(10)
- [10]共和隧道围岩大变形机制及防治措施研究[D]. 陈玉. 重庆大学, 2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