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商业银行》创刊五周年

《现代商业银行》创刊五周年

一、《现代商业银行》创刊五周年(论文文献综述)

谭琦[1](2019)在《傅衣凌社会经济史学派研究》文中提出傅衣凌教授作为我国社会经济史学的开拓者。其在学术方面的发展经历以及所收获的成就,主要在于他对中国社会经济史的探索研究工作,力图通过深化地域性的细部考察和比较研究,拓展史料搜讨视角,从特殊的社会经济生活现象探讨经济发展的共同规律。同时,傅衣凌教授作为一名史学大家,他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在学界逐渐形成为“社会经济史学派”(或“傅衣凌学派”)。傅衣凌教授作为引领学术风气的重要学者,其和法国年鉴学派的初代学者是相同年代的人。其弟子追随先师的学术风范和学术路径,继往开来,在中国社会经济史做出了重要的拓展。当前,我国新一代的史学研究者对年鉴学派形成了较大的兴趣,而傅衣凌教授所开创的中国社会经济史学,尤其是区域社会经济史学,也引发了学术领域的大量关注。可以预见,伴随着改革工作的持续深化以及学术交流的日趋发展,中国社会经济史学派将会产生更加巨大的学术影响力。

陈勃含[2](2019)在《傅衣凌与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文中提出傅衣凌(1911-1988)是着名的明清史学家,中国社会经济史领域的主要奠基者之一,其研究成果和方法一直受到学术界重视。近年来,随着学界科际整合趋势的发展,其所创立的中国社会经济史学,特别是区域社会经济史学,引发了学界的研究热潮。本论文以傅氏的社会经济史学作为研究对象,在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通过对傅氏的自传、学术论着、门生故旧的回忆性文章、纪念文集,以及其他专题研究论文的研读,梳理傅氏的生平事迹,探究其学术渊源和学术道路的发展,对傅氏的研究内容、学术理论和治史方法做全面系统地分析,突显其治学特色。进而探讨傅氏作为中国社会经济史学的主要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创立中国社会经济史学派的“开风气之先”的作用,对中国史学的现代化转向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傅氏在国际学术交流中给予中外学者的启示和指导意义,从而全面认识其学术成就和特色,准确评价傅氏在中国现代史学上的地位,以及对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的贡献。

黄勇军[3](2018)在《纸上的光影:中国影视小说研究(1920-2010)》文中研究表明在中国现当代影视文学史上,影视小说作为一种独特的创作现象,是一种客观存在。它既为我国影视剧的创作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也为影视文学增添了新的题材内容和新的创作样式;它既是影视艺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现当代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然而,长期以来影视小说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很少有研究者总结其创作成就,关注其在影视史和文学史上的地位与价值,梳理其发展演变脉络,探讨其创作规律。因此,开展对影视小说这一文学现象的研究,对于梳理中国现当代影视文学发展的历史过程,再现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完整面貌;对于拓展影视史的研究范围,总结影视创作的历史经验与教训,启迪和促进当前影视文学艺术的发展,都具有重要价值与意义。电影小说是电影和小说两种艺术形式相结合的产物,具有文学与电影的双重属性,既是电影文学的重要样式,也是小说艺术的全新品类。电视小说是对电视剧或电视剧本进行文字改编和再度创作而形成的小说,它的创作模式、文体形态、本质属性等都与电影小说相似。影视小说则是为了言说的便利而对电影小说和电视小说的一种约定俗成的简称。鉴定是否为影视小说应坚持两大基本准则:一是在创作依据上必须是根据电影/电视剧本或影像文本进行的改编与再创作,二是在创作时间上必须是在影视作品拍摄过程中或摄制完成之后。只有如此才能正本清源,廓清影视小说认知上存在的误区,为维护影视小说文体形态的纯正性与独立性打下坚实基础。中国现代电影小说的生成与发展和中国现代电影以及现代小说的生成与发展紧密相连。1910年代初以周瘦鹃等为代表根据外国电影改编的“影戏小说”为我国早期电影小说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发和借鉴。而根据中国本土电影改编的电影小说的早期形态电影本事以及“影戏小说”则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才开始出现。1930年代以后电影小说成为“文学新品种”并得到文学界的承认,1940年代中后期电影小说更进一步成熟并开启发展的第一个高潮。解放后电影小说进入了缓慢的发展阶段,“十七年”电影小说在多重挤压下犹如戴着沉重枷锁的“舞者”在特殊的政治、文化、艺术形成的“辉煌”与“惨淡”的“舞台”上艰难“起舞”曲折前行。新时期电影小说则出现了缓慢而艰难的复苏,但并未形成规模化、系统化的创作局面。1990年代以后又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影像文本的电影和纸质文本的文学二者双向“合谋”的共同诱导与塑造下,这一时期的电影小说呈现出了全新的、别样的风格与特色,并推动电影小说出现了第二次发展高潮。由于我国电视剧发展的相对落后导致电视小说的诞生比电影小说晚近七十年,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才蹒跚来迟。电视小说经历了1980年代的短暂沉寂后在九十年代迅速崛起,并由1990年代及以前的创作者文体意识懵懂、艺术水准粗陋、市场接受程度低下而逐渐走向21世纪以后的文体创作自觉、运作模式娴熟、优秀佳作叠现的成熟与繁荣阶段。电视小说以及电影小说也在新世纪逐渐取代影视文学剧本成为影视文学的“最重要类型”。在厘清电影小说与电视小说演化历程总结其发展规律并由此建立影视小说系统的生长谱系基础之上,从文体的角度深入影视小说内部探讨其文体建构的策略及其特色可以发现,影视小说既广泛借鉴了影像叙事的技巧,又充分发挥小说艺术的优长,将影像性与文学性有机结合,也因此成为影视对文学影响最为典型的代表,成为影视与文学联姻产生的“宁馨儿”。影视小说是蕴含影视基因最为丰沛、受到影视影响最为深刻、借鉴影视艺术形式最为多样、运用其相关技法最为成熟的小说文本形态。其中,被誉为“电影的灵魂”的蒙太奇作为电影最基本的镜头语言对影视小说产生的作用与影响也最为广泛和深远。此外,影视小说借鉴影视的空间结构形式和影像视听技巧,以时空的有意错落、重置、交叉、破碎等打破情节的逻辑性与连续性,以多重空间的叠合、并置、交错等摒弃传统单一的时间线性叙事模式,凸显共时性与现时性的“空间化”叙事效果,表现出明显有别于传统小说的艺术技巧与审美特征,成为现代小说空间化的“最突出的代表”,也是影视小说有别于其他小说所具有的独异性和规定性之一。文学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传播活动,从影视小说的外部生态场域来考察影视小说的生成与运作情况可以发现,以出版社为主体的传播媒介对影视小说的生成与发展有着枢纽性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影响和作用。特别是1990年代以来,作为生产精神产品能动主体的出版社的一系列体制机制改革为影视小说的繁荣既提供了重要保障又激发了不竭动力。同时,在影视小说生成链上的三大相关主体——作为影视剧生产制作主体的投资出品方、作为影视小说创作主体的改编创作者以及作为物化载体媒介主体的图书出版社中,改编创作者作为关键主体直接决定影视小说的艺术水准与市场价值,影视投资制作方则以其广泛的市场影响和强劲的资金实力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三者在遵循影视剧生产规律、小说创作规律、图书出版规律“三大规律”基础上多方联动,互融共生,以各自强大的内生动力充分调动各方资源要素参与影视小说的创作生产与营销运作,推动影视小说在新世纪迅速发展并走向全面勃兴。

兰晰[4](2018)在《民国企业刊物广告研究 ——以《永安月刊》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民国时期,企业办刊已属常见,而由民族资本企业发起创办并对外发行的企业刊物还只是少数。1939年,由位居上海南京路四大百货公司之首的永安公司创办的《永安月刊》便是一份综合性大众文艺刊物兼企业刊物。《永安月刊》发行十年间,正好经历了上海最复杂的孤岛时期、沦陷时期、内战时期,这在民国时期企业办刊实践中极具特殊性与代表性。《永安月刊》中刊载的大量广告也是一种文化的记忆和传承媒介。因此,通过研究《永安月刊》的广告,可以解读广告对时代变迁中民众的消费观念的影响,掌握中国近代民营企业广告发展的原生态史料,丰富近代广告史的研究内容;能够为还原上海当时的消费社会提供有力的佐证材料,对于近代广告史的研究内容和对象也是一种补充,对当代企业刊物创办及其广告经营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采用历史研究法、文本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以《永安月刊》为个案,主要探讨民国企业办刊现象及企业刊物广告的经营概况,具体分为四个部分来展开。第一部分,即第一章,提出选题缘由,确定研究方法及思路;第二部分,即第二、三、四章,分别介绍民国企业办刊的背景概况及《永安月刊》作为研究民国企业办刊的个案意义,并对《永安月刊》广告文本进行分析,使人更加全面、客观的认识《永安月刊》及其广告文本所承载的文化功能;第三部分,即第五、六章,通过将《永安月刊》与同时期其他企业创办刊物进行横向比较,总结《永安月刊》成功创办的主要原因。本文认为民国企业刊物广告在设计上注重“图影画”,广邀电影明星代言,注重广告图片与广告文的契合;在广告理念上深谙国人的“面子心理”与“礼”文化,注重商品的国货属性。民国时期的企业刊物广告与企业刊物本身一起参与了大众传播媒介“拟态环境”的构建,潜移默化地影响并参与了人们生活方式及消费文化的变迁。

吴琳琳[5](2017)在《台湾财经杂志广告经营之变迁分析(1949-2016)》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广告经营是台湾财经杂志发展的关键,台湾财经杂志广告经营的发展变迁既是台湾特定社会环境下的产物,又能给海峡对岸同根同源的大陆媒体发展带来很多思考和警示。1949年至1979年是台湾财经杂志的草创时期,财经杂志以"文人办刊"为主,开始广告经营的尝试。1980年至1987年是台湾财经杂志高速发展时期,财经杂志广告经营转入企业化模式。1988年至1999年是台湾财经杂志持续快速发展时期,财经杂志完善广告经营企业化模式,拓展解严后释放的广告市场空间。2000年至2016年是台湾财经杂志平稳发展时期。财经杂志集团化、数字化广告经营,置入性行销盛行。

苏轩[6](2015)在《中国近代纺织学科建制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纺织学科是纺织工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设备引进加速,技术精密专门,行业关系紧密复杂,各级各类人才需求旺盛,行业管理协调力度加大,知识普及、社会交流增长??于是,催生了中国近代从纺织教育到纺织共同体再到纺织科研开展、纺织期刊出版等纺织学科建制化的曲折但恢弘的历史进程。近代中国的纺织工业,是在英国、美国、日本等外国列强的外力刺激推动下发端的,较英国更晚了近一个世纪。由纺织工业催生而来的中国近代纺织学科的建制化,也是受到英国等列强的刺激、启发下展开的,同样遵循着英国等国纺织工业推动纺织学科建制的发展顺序,较英国晚了半个多世纪。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西方列强向中国传入先进的动力纺织机器和纺织技术,打破了中国传统的手工纺织生产方式。官僚资本、民族资本及外商资本纷纷在中国兴建近代纺织企业,工业的发展带动了对专业人才的需求。1897年我国兴办了近代最早的纺织教育机构——蚕学馆,中国近代纺织学科建制由此发端。我国早期开办的纺织教育参照西方的课程、实习安排,聘请国外教师及有海外留学经历的归国学生任教。随后我国近代兴建了多所纺织教育机构,培养出大批纺织专门人才,这些人才为共同交流纺织学术而建立了多个纺织共同体,并通过出版纺织期刊的方式在纺织业界和学术界进行更广泛的交流。中国近代的纺织科研在纺织教育机构、纺织科研机构和纺织工厂内开展,沿着对西方先进纺织机械和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过程不断发展、深入着。有别于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的建制,纺织学科建制除推动本学科发展外,也是促进纺织工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实现着理论驱动和生产促进的“双核效应”。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我国近代的纺织业,在西方列强的外部推动力和国人自发兴起的纺织学科建制的内部驱动力的共同作用下,完成了生产方式从手工机器纺织生产向动力机器纺织生产的彻底变革。由此可见,纺织学科建制化不仅是中国近代纺织业的重要组成和核心推动力,而且是理解和把握中国近代纺织业从传统到近现代、从引进消化到自主创新这一历史转型的重要课题。对中国近代纺织建制化进行系统深入的发掘和研究,厘清其产生、发展和成型的历史脉络,总结其深厚内涵和主要特征,找出其发展趋势和内在规律,发现其演进的内部动力机制和外部社会原因,将科学史的内史研究和外史研究有机结合起来,这对今天我国从纺织大国迈向纺织强国的战略转型也能提供有益的理论和历史的借鉴。但总体而言,前人对该课题尚未做过系统的研究,仅就纺织建制的部分标志进行了零星的介绍。因此,本论文的选题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具有较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查阅大量第一手中国近代文献资料特别是上海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和浙江图书馆等馆藏的图书期刊基础上,结合前人的研究,主要就纺织教育、纺织共同体、纺织科研和纺织期刊等四大方面集中对中国近代纺织建制化进行了发掘、梳理和研究,以期把握我国近代纺织学科建制化的背景、内涵、特征、脉络、规律、内外动力及其对中国近现代纺织业发展的重要贡献和今天的启示。具体来说,本论文共分九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首先阐述了本选题的目的及意义,据此提出一些本课题所应解决的问题。其次,对已有研究进行了一定的回顾,分析研究现状。最后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之处。第二章至第四章对我国近代纺织工业及教育背景、不同时期的纺织教育建制化发展情况进行研究。我国近代的纺织学科建制在近代社会背景、纺织工业背景及教育制度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下发端于纺织教育。我国近代纺织教育主要集中在江苏、浙江及上海等地,作为蚕丝及原棉等纺织原料的重要生产地、纺织品贸易的主要通商口岸,这些地区的纺织教育具有开办时间早、学校数量多、发展时间长、可塑性强等特点。近代其他地区(如北方地区、湖北地区、抗战期间的后方等)有少数纺织教育,多为工科院校中设置的纺织科系,规模小,发展时间短。近代纺织教育机构既有私立,也有公立,且教育类型丰富,并逐渐向高层次教育发展,至新中国成立大多纺织教育均为专科或高等教育。纺织教学及实习内容、纺织教师等由最初从西方引进逐渐发展为国人自行担任教师、自行编订纺织教材等。近代大多纺织教育机构均配有纺织实习及试验工场,并配置了相应的设备。纺织教育机构为近代纺织业培养了大批人才,一些师生在校内组建纺织共同体,并出版纺织期刊,构建了一个纺织建制的雏形。纺织人才毕业后,服务于纺织教育、纺织企事业单位等,推动了近代纺织业及纺织建制的发展。第五章对我国近代主要的纺织学术共同体及纺织行业共同体进行研究。作为我国近代纺织学科建制化发展的重要标志,近代纺织共同体据创办者的不同可分为校内纺织共同体及社会人士组建的纺织共同体,依据研讨内容可分为纺织学术共同体及纺织行业共同体等。校内共同体主要由学校的教师、学生及校友等组成,社会纺织共同体由社会各界的纺织人士共同组成。纺织学术共同体旨在共同交流及研讨纺织学术等以推动纺织学术发展,纺织行业共同体为纺织行业界人士聚集起来沟通及交流纺织行业内各类消息等以促进纺织工业的发展。近代各类纺织共同体建立之初设置了明确的章程、宗旨及发展目标等,定期组织会员召开会议,商讨共同体内各项事宜。纺织共同体还组织筹建纺织教育机构、创办纺织刊物、研讨纺织科研等,极大推动了近代纺织建制化发展历程。第六章通过对我国近代纺织科研机构和纺织科技创新发明进行研究,以此把握我国近代纺织科研发展情况及特点。我国近代的纺织科研发展是对西方先进纺织机械及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过程,萌芽于纺织教育机构的实习及试验中,随后由政府及私人企业出资兴建了一些纺织科研机构,进行专门的科学研究。由于纺织业的特殊性,进行科研需具备大量的机械设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资金及科研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近代一些主要的纺织科研成果由纺织工程师在纺织企业内发明而来,通过登载于纺织期刊等进行宣传及交流。近代的纺织科研在政府的扶植及奖励政策下积极发展,为现代纺织科研打下了一定的基础。第七章及第八章依据出版机构的不同对我国近代纺织期刊的建制化发展分两部分进行研究,一为近代纺织教育机构出版的期刊,一为其他机构出版,如纺织团体、出版社及纺织企业等。我国的纺织期刊自近代开始出现,作为重要的交流平台,不同的机构所出期刊具有不同特点。纺织教育机构的期刊通常为校内学术共同体所出,以纺织学术内容为主,登载师生撰写的论文、研究成果、心得及对国外学术文章的翻译等,亦有业内专家撰写的文章,还包含对纺织院校、相关团体、师生等信息的报道,是沟通纺织教育机构和纺织工业界的重要桥梁。社会其他机构出版的纺织刊物既包含纺织学术内容,也含有大量的纺织行业内容,同时登载一些创办机构的相关信息等,内容丰富,是沟通纺织工业界、纺织学术界、各类纺织团体等的重要桥梁。纺织各界人士可通过近代纺织期刊寻找自己所需的相关内容、了解行业内最新信息等,至解放前我国已出版了数十种纺织刊物。第九章为结论,依据上述各章对我国近代纺织教育、纺织共同体、纺织科研及纺织期刊等的研究,藉此对中国近代纺织建制化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及总结。近代自1840年至1949年,是我国纺织生产方式发生根本变革的重要历史阶段,而这段时期纺织建制化的兴起及发展正是推动这一变革发生的内在驱动力。近代前半段自1840年至1896年,我国纺织工业在西方列强这一外部力量的推动下向前发展,而自1897年至1949年进入近代后半段,我国纺织工业的不断发展催生了近代纺织建制,随后纺织建制与纺织工业相互促进、共同进步。至解放前,我国已建立了多所纺织高等教育机构,组建了一些纺织学术共同体、纺织行业共同体,并建立了几个纺织科研机构且发明出重要的纺织科研成果,创办了数十种纺织期刊,近代纺织学科建制已经完成了阶段性的历史使命,促使我国近代纺织生产方式的彻底变革,动力机器纺织生产基本取代了手工机器纺织生产而成为我国解放后主要的纺织生产方式,因此研究近代纺织建制化发展历程具有重要的意义,为现代纺织建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并提供一些宝贵的经验。首先,政府对纺织学科建制化发展应给予政策上的扶植和经济上的鼓励,近代一些个人或企业为纺织建制做出很大贡献,但力量有限,唯有在政府的支持下,才能更好的推动纺织建制的发展。其次,无论是纺织工业发展,还是纺织学科建制化发展,归根结底都是围绕着纺织人才展开,因此应明确纺织工业的发展状况及对纺织人才的需求情况,做到纺织学科建制的有的放矢。最后,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及纺织建制明确的发展方向下,纺织各界人士应齐心协力,献计献策,共谋纺织学科建制的大力发展,以此促进纺织工业的蒸蒸日上。

吴国舫[7](2015)在《构建我国股票发行注册制的法理逻辑》文中认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资本市场确立了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的战略目标。本文运用宪法秩序理论,循着梳理我国股票发行核准制演进的法理逻辑,剖析存在问题的实质与成因,借鉴境外的立法与实践经验,提出了构建注册制的改革方案和实施方略,为制定注册制改革实施方案和推进改革工作提供参考。除引言外,全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对我国股票发行核准制形成的法理逻辑进行了梳理,对监管中的困局进行了总结,对注册制改革专家方案的误区进行了证伪。借鉴宪法秩序理论,从成文法律、观念法律和现实法律三种存在形态,对股票发行监管制度演进历程的法理逻辑进行了梳理。以现实法律形态为主要标准和客观依据,将股票发行监管制度的发展历史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地方试点开放股权融资时期(1984年—1992年)、全国试点政府分配规模时期(1993年—2000年)和转轨发展宏观调控供给时期(2001年至今)。改变了主流观点以成文法律为历史发展阶段划分依据,致使理论研究与客观实践脱节的做法。证监会施行核准制,严格审核、严防“炒新”、严格限售、严控风险、严厉打击,可谓“五严”并举。不过,发行监管仍然陷入了新股发行“暂停——重启”的循环怪圈,陷入了“政策市”、“圈钱市”和“投机市”等重重困局。其根源在于政府的越位、错位、缺位和本位问题。将专家学者们提出的注册制改革方案概括为三类,即行政许可改革方案、股票市场改革方案和证券发行监管制度整体重构方案,分别指出了各个方案的误区。提出注册制改革是一个大命题,不能写成小文章,不能局限于行政许可这一个环节、证券交易所这一层市场和股票这一个品种,应当遵循市场化、法治化的价值目标进行顶层设计。第二部分对我国股票发行核准制施行的“政策市”、“圈钱市”和“投机市”困局的缘起与演进做出法理解析。“政策市”困局源于全国试点时期政府对股票发行规模进行宏观调控的试点风险防控思想。《证券法》取消《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的规模管理后,申请公开发行股票成为了企业的一项基本权利。政府没有顺应市场发展的需要,及时开展多层次市场体系建设,拓宽企业股权融资渠道,反而反其道而行之,清理整顿关闭了全部场外市场。为了缓解两个交易所的市场容量压力,政府先后采取“通道制”和“保荐制”控制审核前端的申报数量,一直采取控制股票发行核准批文的发放节奏、新股发行的价格和配售方式等手段,平衡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的矛盾,由此延续并固化了“宏观上供大于求与微观上供不应求的矛盾死结”。本质上,政府超越法律的规定,以宏观调控的方式实施行政许可具体行政行为,这种在法律之外反复推进的市场转轨、监管转型,背离了市场化、法治化的基本精神,不可能取得成功。转轨发展时期成文法律领先于观念法律和现实法律,“政策市”困局与市场化、法治化的客观发展规律的矛盾冲突日益尖锐。“圈钱市”困局还源于全国试点时期股票市场为国有企业脱困服务的原初价值目标,转轨发展时期国家减持国有股补充社保资金和股权分置改革后形成的“大小非”先后成为“圈钱”的新模式,政府推动股权融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的新目标又助推了“圈钱”,畸形的市场估值和畸形的利益格局,必然导致畸形的融资模式“圈钱市”。“投机市”困局是市场失灵的集中反映,发行人内部、外部和专业机构约束失灵,治理结构不完善是内部约束失灵的总根源。投资者应对“政策市”和“圈钱市”困局,进一步固化“投机市”的困局。“政策市”困局中政府“有形之手”的强势导致市场“无形之手”的弱势,形成卖方“圈钱市”和买方“投机市”的困局,各个困局彼此强化、相互固化。第三部分对实行注册制的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制度和实践进行了比较、借鉴。美国是股票发行注册制的鼻祖,《1933年证券法》奠定了以“披露型监管”为核心的发行审核制度。从美国、日本、韩国和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注册制立法与运行来看,具有共同的基本特征。注册制是法律授权机构审核信息披露文件的制度,具有行政许可的性质。以信息披露为中心,审核的目的是从满足投资者作出投资决策获取充分信息的需求出发,帮助发行人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保障交易公开、公平和公正。以市场主体归位尽责为基础,发行人是信息披露第一责任人,证券中介机构勤勉尽责、专业约束,发挥“看门人”功能,形成诚信约束,是实施注册制的前提。以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和强化投资者保护为根本保障。香港是城市经济体,其市场的发行人和投资者基本上两头在外,双重存档制度是历史上“(交易)所强(证监)会弱”长期博弈的结果。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是小版图经济体,经济发展已经比较成熟,申请发行上市的新企业渐少,时常退市的公司比新上市的多,这些国家和地区都经历了由政府审核为主向交易所审核为主转变的演进过程。可资借鉴的仍然是作为大国经济体的美国。与其相比,我国在监管的法理逻辑和监管理念、制度、实践上,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我国现行制度引进嫁接、脱胎于上述国家和地区,在监管组织与职责、审核制度与机制等方面,都与其大同小异,根本性的差距还是在于市场经济和法治政府的理念,诚信和自治的经济、社会基础,以及健全的法治保障。第四部分对我国法律理论和立法体系下的注册权进行了法理解析。立足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这一基本的经济法学分析范式,将股票发行注册权定性为公权力,其目的是减少股票发行人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促进公平交易。注册权在法律性质上,属于行政许可权,由政府机构或者法律授权的组织行使。注册权运行的基础是发行人的公司自治和市场主体的自治,尤其是证券中介机构“看门人”的专业约束不可或缺。股票上市审核权属于自律权利,由交易场所行使,两者之间是基于上市合同的契约关系。经过政府机构注册之后,方能公开发行股票,公开发行的股票发行人可以自行选择交易的场所,但是,无论在哪里交易,作为公众公司,都需要履行持续信息披露义务。注册权相对于有选拔性条件的核准权而言,只对申请人的信息披露质量进行审核,主要关注其充分性、一致性和可理解性,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由申请人负责。注册权运行的保障应当加强,增强其独立性和运行效率,满足投融资双方的需求。放松前端管制后,应当相应健全完善对投资者的民事救济和加强刑事打击的相关制度。第五部分提出了系统构建股票发行注册制的改革方案与实施方略。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应当进行一场透彻灵魂深处的理念更新、通达市场体系的制度重构和遍及运行机制的实践革新,按照立法、行政和司法三维度进行全面规划,根据《证券法》修订的进程进行分步推进,重构市场体系,重塑行政理念,重造运行机制。确立“便利高效,保护有效”的“双效”价值目标,在制度设计方法论上“想投资者之所想,急发行人之所急”,在运行机制实现方式上“市场主导,政府管好”。确立三项基本原则,即契约自由、披露为本,注册督导、高效透明,执法公正、救济有效。明确三个方面的主要任务,即构建功能完善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构造高效安全的发行与交易运行机制,健全执法公正的行政与司法保护体制。为了平稳推进改革,在《证券法》修订之前与之后,分两步实施改革措施。在《证券法》修订实施前的过渡期间,按照注册制改革的基本精神,全面修订股票发行规章制度,消除商事规范行政化、立法导向以政府为本位的问题,准确阐释法律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原则,便利资本形成增强包容性,完善市场约束增强自治性,优化审核机制增强公信力,改革监管执法增强权威性。在法律修订实施后,系统构建注册制度,全面重构资本市场体系与注册体制,健全完善事中事后监管机制推进监管转型,建立健全证券司法制度增强法治保障。改进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进一步发挥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服务财富管理的根本功能。

谷胜军[8](2014)在《《满洲日日新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满洲日日新闻》的创刊标志着日本对中国东北实施舆论操控、殖民文化宣传、殖民文化统治战略的开始。为了探究该报创刊的背景、赖以生存的土壤和空间、主张和伦理价值观,以弥补此领域研究迄今存在的仅侧重报纸发展史研究而忽略历史与逻辑统一的缺憾,本文以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为指导,援用历史学、社会学的理论,采用将哲学与历史相结合的方法,对《满洲日日新闻》的创刊背景、发展轨迹,以及该报对“满铁”及为日本在中国东北的经营和掠夺上所发挥的舆论宣传作用等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考察和研究。不仅探究了该报在日本近现代发展过程中对中国东北实施殖民文化统治的政治取向和思想主旨,而且阐述了其在日本由近代资本主义国家向近代军国主义国家转型过程中所发挥的舆论宣传作用和影响力,力争从史实和理论两方面阐明近代以来日本对中国东北进行殖民统治和武装入侵的行为与日本社会政治、经济乃至军事方面发展的内在联系,为研究日本对中国东北实施殖民文化统治与催生近代日本军国主义繁衍的关系,提供新的视角和历史与现实逻辑统一的观点。本文由绪论、主体和结论三部分构成。绪论就国内外学术界近年来对本课题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意义、资料来源、研究方法和学术价值。主体部分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考察、叙述了《满洲日日新闻》创刊时客观的国际环境和时代背景。第一节考察了“日俄战争”爆发的背景。梳理了近代以来日本对东亚的认知和自身价值观的改变与日本迈向近代资本主义道路的内在联系,进而阐述了日本在自我价值观更新、提高过程中与西方的文明发生冲突时为什么会出现必然的外在表现形式。解析了日本资本主义发展与“日俄战争”爆发的因果关系。考察了作为“日俄战争”的衍生体“满铁”的成立主观地为《满洲日日新闻》的创刊提供了经济后援和保障的必然结果。同时,梳理了当时日本对华舆论操纵时出现的阶段性、方向性调整和转型过程,阐析了日本“北进南守”策略的制定与其在中国东北掀起创办报纸热潮的关系。并对该报第一任社长森山守次其人及其思想进行了考察,阐析了其人对东洋文化和伦理思想的认知与到东北兴办报纸的直接联系。第二节叙述了日本将其在东北的舆论阵地从营口转向大连的演变过程、“满铁”创立时大连日本报纸经营的状况。剖析了“满铁”为配合日本的“大陆政策”而对东北现存报纸进行收买、兼并和取缔的真实意图。第三节主要考察和叙述了《满洲日日新闻》创刊后的业务经营状况及其被导入关东军对舆论控制机构的原因,揭示了其充当“满铁”和日本军部在东北双重舆论喉舌角色的本质。第二章分三节考察《满洲日日新闻》创刊伊始所登载的代表该报早期中心思想的社论、言论等所表达的伦理价值内涵和精神指向。从意识形态和思想史角度入手对其直接或间接地表现出的政治思想倾向、文化认知和伦理价值取向等进行分析和解读。第一节考察了该报对大陆政策在实现日本近代化国家时所具有的作用的认知。阐析该报所主张的“日清融合”、“满洲权益维护论”、“东北移民”、“经营统治”与实现大陆政策的必然联系、因果关系和精神实质。第二节考察了该报反对美国“排日”运动的原因,阐析该报在中美关系、中俄关系上主张的意识观念和真正目的。第三节梳理了该报宣传以及主张“朝鲜人在东北权益”的本质以及与日本对东北政策的关联性,阐析了“朝鲜人在东北权益”与日本实现大陆政策的必然联系和开发朝鲜的内在关系。第三章以《满洲日日新闻》对“满铁”的殖民经营中心论所表现的理论观点和价值内涵为解析的出发点。考察了中国国内政治形势的变化与日本大陆政策在实施过程中所出现的阶段性和时间性的关联,阐析了进入1920年代后期日本必然要采用强硬手段推进大陆政策实施的演变过程。第一节考察并解析了1910年代中国国内的政局变化与日本进一步声张日本在中国东北权益的客观因果关系。阐析了该报主张殖民经营和殖民教育与日本推进“大陆政策”时的内在联系。并进一步论证了该报主张殖民经营、殖民教育在殖民地开发利用、文化趋同、文化同化方面所具有的绝对重要作用和精神内涵的本质所在。第二节梳理“必先征服满蒙”方针浮出水面的时代背景以及对华二十一条缔结前后中国国内的政治形势,阐析了该报对中国政局评述的基本出发点和政治意图。进而评述了该报主张中国革命对日本在华利益影响的理论依据。第三节考察进入大正后期东北政局的变化与日本军国主义抬头的内在联系,阐析了这个时期该报所主张的满蒙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依托的精神指向和价值取向的内涵。第四章重点考察了1926年(昭和初期)直到满洲国建国前后,《满洲日日新闻》对东北动荡局势和“9.18事变”前一系列事件报道时的理论观点和立场。梳理了日本对东北政策的调整从外交型对话到武力型征服的突变过程以及为实现既定目标所采用的方法和手段。第一节考察了第二次币原外交的意图以及失败的原因,阐析了“万宝山事件”、“中村大尉事件”与关东军修订日本的东北政策及强行推进侵略政策的必然联系和理论依据。第二节整理了“9·18事变”爆发时该报对事件爆发过程的报道。阐析了该报对事件爆发原因论调的真正内涵和价值取向。剖析了该报主张“满日不可分、一体化主张”、“东北不在中国的主权之内”等认知、主张的升级及政治倾向的本质。第三节解读了该报主张“王道自治”与“建立独立国家”的理论依据,阐析该报全力声援“满洲国”建国的思想意识和政治意图。第五章作为主体的结束部分,分两节以“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满洲日日新闻》的论调为评述的主要对象。解析了该报坚持“日满一体”、“满日不可分”、“大东亚解放”、“大东亚共荣圈”的真正意图。阐述了该报将东亚问题上升为国际问题,以营造东西方两大阵营氛围时所表现出的殖民主义思想文化和国际化政治思想倾向的实质。第一节考察了该报坚持“皇国思想”、“大和魂”的理论观点和精神指向,剖析了《满洲日日新闻》主张该思想的理论根据和精神内涵。考察了作为整个民族的战争,太平洋战争中制胜的法宝除了日本精神之外,就是增产节约的理论根据。评述了《满洲日日新闻》提倡的增产节约所表达的真正内涵。第二节考察和讨论了《满洲日日新闻》主张“大东亚共荣圈”、“大东亚解放”论调的精神指向和话语意图,阐析了该报主张“满日一体”在“大东亚共荣圈”这个理论框架之内的政治意义和国际影响力。

赵颖[9](2013)在《《第一财经周刊》封面对其媒介产品形象建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媒介发展进入了蓬勃繁荣的时期,媒介产业极度发达,媒介产品极其丰富。媒介产品形象作为媒介产品竞争力的重要元素也受到了越来越普遍的关注。然而,目前我国关于媒介产品形象的研究多停留于媒介形象,较少涉及媒介产品领域。本文通过以2008年至2013年《第一财经周刊》创刊五周年以来所有封面设计与封面选题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法、内容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封面设计视觉分析角度和封面报道选题特色角度两方面,对《第一财经周刊》媒介产品形象进行了系统分析,总结出《第一财经周刊》在媒介产品形象上的总体趋势、特点和问题,以期寻求建构媒介产品形象时应注意的共性问题。同时,在大量实证数据的基础上,本文分析媒介产品形象建构的优势与劣势,以期对当前媒介组织建构媒介产品形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与启示作用。

蔡友平[10](2011)在《近三十年来的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以《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三十年多来,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社会面貌焕然一新,中国历史学及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也取得了蓬勃发展,硕果累累。《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作为改革开放后国内创刊最早的经济史综合性研究刊物,是现今国内社会经济史学研究的两大综合性刊物之一。作为中国社会经济史学的重要学术阵地,其成长见证了中国历史学的发展。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作为历史学的一个分支,又是介于历史学与经济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同时还是与社会学、人类学关系密切的交叉学科。近三十年来,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发展迅速,产生了相当多的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尤其在史料文献的整理与收集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不仅出现了一批高质量的史料辑录、学术论文和学术着作,而且形成了以学术期刊为中心、聚集了众多优秀学者的研究团体。学术团体与学术刊物的发展,对于繁荣学术研究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不断推动社会经济史研究向前发展。《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杂志旗帜鲜明地打出“社会经济史”的旗号,以社会经济史研究为主要学术方向。杂志在长期的办刊实践中始终贯彻“立足本校,面向全国,面向世界”的宗旨,努力朝着“获得指导世界学术界的声誉”这一崇高目标前进,在近三十年的实践过程中展现了自身独特的学术魅力。杂志的主要特色和成绩在于极力倡导经济史和社会史结合,从社会史的角度研究经济,从经济史的角度剖析社会,考察社会总体结构;注重民间史料(如契约文书、帐籍、族谱、碑刻等)的发掘和实地调查;关注社会经济活动和日常生活。同时,杂志发挥地方优势,注重区域研究,特别是对于福建地区经济和对外贸易给予了充分的关注。本文采用分析法、归纳法、比较法等,运用历史学、经济学、社会学、统计学等相关学科理论,通过对《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刊载的研究论文的细致分析,论述了杂志的办刊特色及所取得的成就。近三十年来《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的学术史研究清晰地揭示了中国社会经济史的发展脉络和学术传统,其已有的经验和面临的挑战对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及中国史学的发展都弥足珍贵。

二、《现代商业银行》创刊五周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现代商业银行》创刊五周年(论文提纲范文)

(1)傅衣凌社会经济史学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旨趣
    二、研究史之回顾
    三、论文难点与创新点
        (一)难点
        (二)创新点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傅衣凌生平及其史学渊源
    第一节 傅衣凌生平述略
        一、五四启蒙热爱文学
        二、学术萌芽远赴东洋
        三、机缘巧合开辟新路
        四、任教大学潜心研究
        五、矢志不移砥砺前行
        六、老骥伏枥胸怀天下
    第二节 、傅衣凌学术历程
        一、傅衣凌学术成长背景
        二、傅衣凌之学术历程
第二章 傅衣凌社会经济史学理论的形成与确立
    第一节 中国社会经济史学的源起
        一、社会经济史学的萌生与奠基
        二、社会经济史研究的热点问题
    第二节 傅衣凌社会经济史学理论的形成
        一、福建农村经济形态变迁
        二、江南农村社会经济形态变迁
        三、中国农村经济形态变迁
    第三节 傅衣凌社会经济史学理论的确立
        一、傅衣凌创立《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的背景
        二、标志傅衣凌社会经济史学理论确立的创刊宗旨
        三、刊物成就及影响
第三章 中国社会经济史学派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社会经济史学派的形成
        一、傅衣凌弟子们的学术传承
        二、中国社会经济史学派的学术风格
        三“闽粤学派”与中国社会经济史学派的形成
    第二节 、社会经济史学派的发展
        一、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经济史学研究的新趋势
        二、中国社会经济史学派对于探索理论、模式、方法的考究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2)傅衣凌与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生平与学术道路
第二章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第一节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的内容
    第二节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的理论、方法和其他
    小结
第三章 傅衣凌的学术传承和其他学术活动
    第一节 师生交谊和学术传承
    第二节 傅衣凌的其他学术活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纸上的光影:中国影视小说研究(1920-2010)(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一次偶然的必然“邂逅”
    二、拨云去雾:影视小说的界说与判定
    三、众声喧哗:影视小说研究的概况与述评
    四、探幽发微:影视小说研究的路径与价值
第一章 电影小说的生成演化流变
    第一节 曾经辉煌:电影小说的现代生成(1920-1949)
        一、源起与滥觞:从“电影本事”到“影戏小说”
        二、完善与成型:“文学新品种”的“开花结果”
        三、勃兴与衰落:从“迅速繁荣”到“戛然凋零”
    第二节 曲折前行:电影小说的缓慢发展(1949-1989)
        一、戴着枷锁的“舞者”:“十七年”电影小说
        二、渐次复苏的“星火”:“新时期”电影小说
    第三节 再度兴起:电影小说的走向繁荣(1990-2010)
        一、多重助推下的全新发展:九十年代电影小说
        二、多方联动下的成熟建构:新世纪的电影小说
第二章 电视小说的发展演绎历程
    第一节 艰难孕育:电视小说的多重束缚与孱弱生成(1958-1989)
        一、辗转反侧的难产:母体源头的先天缺失
        二、初生之后的沉寂:生态场域的强力消解
    第二节 多层建构:电视小说的不断探索与走向成熟(1990-1999)
        一、“掬精华”与“赋灵魂”:创作的初步实践
        二、“被背叛”与“卖狗肉”:遭遇的问题误区
        三、“有意识”与“转折点”:自觉的融通调适
    第三节 迈向纵深:电视小说的全面勃兴与初步繁荣(2000-2010)
        一、数量大幅增长:变得“更为流行了”
        二、佳作不断涌现: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三、题材内容丰富:影视与出版的“一种策略”
        四、畅销作品众多:成为“引人注目的文学事件”
第三章 影视小说文体的建构策略
    第一节 叙事蒙太奇:叙述的多元化实践
        一、交叉蒙太奇:多条线索的巧妙编织
        二、隐喻蒙太奇:多重意蕴的具象表达
        三、心理蒙太奇:多层幽曲的繁复呈现
    第二节 形式空间化:空间的影视化转轨
        一、视点与运动:叙述的空间化转换
        二、幻化与物化:意象的空间化交错
        三、共时与多重:结构的空间化并置
第四章 影视小说载体的媒介视野
    第一节 改革与转型:影视小说出版的机制准备
        一、地域分工改革:奠定影视小说勃兴之基础
        二、发行渠道改革:拓展影视小说勃兴之通衢
        三、内部体制改革:提供影视小说勃兴之动力
    第二节 周期与时效:影视小说出版的时间维度
        一、“后期的跟随”:先期试水与谋定后动
        二、“同开姊妹花”:联袂互动与无缝链接
        三、“风向标有变”:小说先行与影视后至
    第三节 品牌与策划:影视小说出版的营销策略
        一、品牌化战略:影视小说取得“决胜的关键”
        二、跨媒体营销:影视小说需“吆喝上几嗓子”
        三、全媒体出版:影视小说出版“重要的一环”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1920-1949年中国现代电影小说汇总一览表(部分)
    附录二:1949-2010年中国当代电影小说汇总一览表(部分)
    附录三:1980-2010年中国电视小说汇总一览表(部分)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4)民国企业刊物广告研究 ——以《永安月刊》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三节 相关文献综述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民国企业办刊的历史分期及发展情况
    第一节 民国企业办刊的历史分期
        一、企业办刊起步期(1911-1924)
        二、企业办刊黄金期(1924-1937)
        三、企业办刊发展期(1938-1949)
    第二节 民国企业办刊主体分类
    第三节 《永安月刊》作为民国企业刊物广告研究的个案意义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永安月刊》创办发行始末
    第一节 《永安月刊》创办始末
        一、《永安月刊》创刊时的媒介生态环境
        二、主创人员简介
        三、刊物定位:企业刊物兼文艺大众刊物
    第二节 《永安月刊》编排特色:图片、文字、广告三足鼎立
        一、封面:时尚名媛
        二、图片:摄影、书法、绘画三分天下
        三、文字栏目:围绕市民生活百态
        四、广告:永安百货在售商品的名片
    第三节 《永安月刊》出版发行策略
        一、资金支持
        二、出版策略
        三、发行与经营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永安月刊》广告内容分析
    第一节 历史分期
        一、起步期:医药广告的黄金期
        二、发展期:纺织类广告蓬勃发展
        三、衰退期:广告数量锐减
    第二节 广告内容分析
        一、内部广告:永安百货自有品牌名片
        二、外部广告:包罗万象的永安百货在售商品
    第三节 广告特色
        一、作为传者的中外知名企业
        二、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的传播内容
        三、丰富多彩的创意表现形式
        四、以富裕阶层和城市中产阶级为主的受众群体
        五、广告内容把关严格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永安月刊》广告与同时期其他企业刊物的比较
    第一节 《永安月刊》与《上海生活》
        一、《上海生活》概述
        二、《上海生活》广告
        三、《永安月刊》广告与《上海生活》广告
    第二节 《永安月刊》与《新新画报》
        一、《新新画报》概述
        二、《新新画报》广告与《永安月刊》广告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台湾财经杂志广告经营之变迁分析(1949-2016)(论文提纲范文)

一、以“文人办刊”为主,开始广告经营的尝试(1949-1979)
    (一)五、六十年代财经杂志广告经营进入孕育阶段
    (二)七十年代财经杂志广告经营开始起步
    (三)政治力量成为制约财经杂志广告经营的主要因素
二、“文人办刊”传统正式转向广告经营企业化模式(1980-1987)
    (一)采编、发行、广告“三位一体”的经营理念
    (二)将政商资源转化为杂志创刊、发展、吸引广告主的象征资本
    (三)以服务中产阶级读者为基础的广告经营
三、完善广告经营企业化模式,拓展解严后释放的广告市场空间(1988-1999)
    (一)采用公司“目标管理”模式
    (二)践行整合行销方法
    (三)拓展解严后的广告市场空间
        1. 增加政商秘闻报道
        2. 发行各类特刊以扩大广告收入
        3. 发挥各自的人脉资源拓展选举广告
四、集团化、数字化广告经营,置入性行销盛行(2000-2016)
    (一)以集团优势提供平面、活动、数字平台的整合传播
    (二)加强政府机构专案广告
    (三)置入性行销盛行
五、结语
    (一)财经杂志受众定位与广告经营的关系
    (二)财经杂志广告经营与政治势力的的关系
    (三)财经杂志广告经营与传播科技、广告教育的关系
    (四)财经杂志广告经营与新闻主体的关系

(6)中国近代纺织学科建制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1.2 对已有研究的回顾
        1.2.1 近代纺织史研究资料中的纺织学科建制
        1.2.2 对近代纺织教育、期刊等专门研究
    1.3 研究思路与创新
    参考文献
2 近代纺织工业背景及实业教育背景研究
    2.1 近代纺织工业背景
        2.1.1 近代纺织业的准备阶段(1840-1871年)
        2.1.2 近代纺织业的孕育阶段(1872-1877年)
        2.1.3 近代纺织业的萌芽阶段(1878-1913年)
        2.1.4 近代纺织业的成长阶段(1914-1936年)
        2.1.5 近代纺织业曲折发展阶段(1937-1945年)
        2.1.6 近代纺织业恢复阶段(1946-1949年)
    2.2 近代实业教育背景
        2.2.1 近代实业教育的前身——工艺技术教育
        2.2.2 实业教育在“壬寅学制”中属旁枝
        2.2.3 “癸卯学制”设置专门实业学堂
        2.2.4 实业教育在“壬子癸丑学制”中的变革
        2.2.5 “壬戌学制”促实业教育向职业教育转变
        2.2.6 “戊辰学制”中的职业教育与职业教育法规
    小结
    参考文献
3 近代纺织教育建制开端(1897-1936年)
    3.1 近代纺织教育建制的重要性
    3.2 近代江浙地区纺织教育建制
        3.2.1 近代纺织教育开端——蚕学馆
        3.2.2 近代纺织高等教育开端——南通纺织专门学校
        3.2.3 近代江浙地区其他纺织教育
    3.3 近代北方地区纺织教育建制
        3.3.1 东北大学工学院纺织系
        3.3.2 北平大学工学院、国立北洋大学、河北省立工学院
    3.4 近代早期上海纺织教育(沪西、沪东纺织夜校)
    小结
    参考文献
4 近代纺织教育曲折发展(1937-1949年)
    4.1 抗战时期的上海纺织教育
        4.1.1 中国纺织染工业补习学校
        4.1.2 私立上海纺织工业专科学校
        4.1.3 诚孚纺织专科学校
    4.2 抗战时期大后方纺织教育
        4.2.1 国立西北工学院纺织系
        4.2.2 私立铭贤学院
        4.2.3 国立中央技艺专科学校
        4.2.4 中山高级工校纺织科
    4.3 抗战胜利后上海纺织教育
        4.3.1 文绮染织专科学校
        4.3.2 上海市立工业专科学校纺织科
        4.3.3 中国纺织建设公司技术教育
        4.3.4 交通大学纺织科
    4.4 抗战胜利后湖北纺织教育
    小结
    参考文献
5 近代纺织共同体建制化
    5.1 近代纺织共同体建制的重要性
    5.2 近代纺织学术共同体
        5.2.1 中国纺织学会
        5.2.2 中国染化工程学会
        5.2.3 中国原棉研究学会
    5.3 近代纺织行业共同体(华商纱厂联合会)
    小结
    参考文献
6 近代纺织科研建制化
    6.1 近代纺织科研建制的重要性
    6.2 近代纺织科研机构
        6.2.1 棉纺织染实验馆
        6.2.2 公益工商研究所
    6.3 以雷炳林及其发明为例看我国近代纺织科研发展
        6.3.1 雷炳林对纺织科研的贡献
        6.3.2 雷炳林发明对近代纺织科研的带动
    小结
    参考文献
7 近代纺织期刊Ⅰ(院校出版)建制化
    7.1 近代纺织期刊建制的重要性
    7.2 近代纺织期刊概述
    7.3 南通学院纺织科的几种纺织期刊
        7.3.1 《纺织之友》及其历史意义
        7.3.2 《杼声》
        7.3.3 《染化月刊》
        7.3.4 《纺工》
    7.4 其他院校纺织期刊
        7.4.1 《纺织染季刊》
        7.4.2 《纺声》
        7.4.3 《工学月刊》、《工学季刊》、《工业年刊》及《工业学生自治会会刊》
    小结
    参考文献
8 近代纺织期刊Ⅱ(出版社、团体发行)建制化
    8.1 由出版社发行的近代纺织期刊
        8.1.1 《人钟月刊》
        8.1.2 《纺织周刊》
        8.1.3 《染织纺周刊》
        8.1.4 《纺织世界》
        8.1.5 《棉业月报》
    8.2 学术团体创办的近代纺织期刊
        8.2.1 《公益工商通讯》
        8.2.2 《纺织年刊》与《中国纺织学会会刊》
        8.2.3 《纺织染工程》
    8.3 行业团体、机构创办近代纺织期刊
        8.3.1 《纺织建设月刊》和《纺建》
        8.3.2 《棉纺会讯》
        8.3.3 《棉业月刊》
        8.3.4 《华商纱厂联合会季刊》和《纺织时报》
    小结
    参考文献
9 结论
    9.1 近代纺织教育建制化
    9.2 近代纺织共同体建制化
    9.3 近代纺织科研建制化
    9.4 近代纺织期刊建制化
    9.5 近代纺织学科建制化小结、启示及展望
        9.5.1 近代纺织学科建制小结
        9.5.2 近代纺织学科建制对现在的启示
        9.5.3 对纺织学科建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总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致谢

(7)构建我国股票发行注册制的法理逻辑(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系统研究法
        二、历史分析法
        三、比较研究法
        四、案例研究法
第一章 我国股票发行核准制施行困局与注册制改革误区
    第一节 股票发行核准制形成的法理逻辑
        一、地方试点开放股权融资(1984年—1992年)
        二、全国试点政府分配规模(1993年—2000年)
        三、转轨发展宏观调控供给(2001年至今)
    第二节 股票发行核准制施行困局
        一、股票发行监管“五严”并举
        二、股票发行监管困局重重
    第三节 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方案及其误区
        一、行政许可制度改革方案及其误区
        二、交易所股票板块改革方案及其误区
        三、证券发行监管制度整体重构方案及其误区
    小结
第二章 我国股票发行核准制施行困局法理溯源
    第一节 股票发行监管“政策市”困局法理溯源
        一、政府越位管制造成股票发行市场体系失衡
        二、政府错位监管造成股票发行供求矛盾“死结”
        三、政府执法缺位造成股票发行案件查处不力
    第二节 股票发行监管“圈钱市”困局法理溯源
        一、政府计划管理为国有企业脱困服务
        二、政府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
        三、政府推动股权融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第三节 股票发行监管“投机市”困局法理溯源
        一、发行人内部约束失灵
        二、发行人外部约束失灵
        三、“看门人”专业约束失灵
    小结
第三章 我国股票发行核准制与境外注册制之比较
    第一节 美国证券发行注册制度
        一、1933年证券法确立的证券发行注册制
        二、美国证券发行注册制的审核实践
        三、美国证券发行注册制的最新发展
    第二节 东亚国家和地区证券发行注册制度
        一、日本证券发行注册制度
        二、韩国证券发行注册制度
        三、香港证券发行注册制度
        四、台湾证券发行注册制度
    第三节 我国股票发行核准制与境外注册制的比较
        一、法理逻辑比较
        二、监管方式比较
    小结
第四章 我国股票发行注册权的法理解析
    第一节 股票发行注册权的概念、性质与权源
        一、股票发行注册权的概念厘定
        二、股票发行注册权的法律性质
        三、股票发行注册权的权力来源
    第二节 股票发行注册权的权力边界
        一、股票发行注册权与公司自治、市场约束的边界
        二、股票发行注册权与上市审核权的界分
        三、股票发行注册权的行政边界
    第三节 股票发行注册权的保障与监督
        一、股票发行注册权的制度保障
        二、股票发行注册权的监督机制
    小结
第五章 构建我国股票发行注册制的改革方案
    第一节 构建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方案的主要内容
        一、构建我国股票发行注册制的价值目标
        二、构建我国股票发行注册制的基本原则
        三、构建我国股票发行注册制的主要任务
        四、推进我国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的实施方略
    第二节 推进我国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的过渡期措施
        一、便利资本形成增强包容性
        二、完善市场约束增强自治性
        三、优化审核机制增强公信力
        四、改进监管执法增强权威性
    第三节 系统构建股票发行注册监管制度体系
        一、全面重构资本市场体系与注册体制
        二、健全完善事中事后监管机制推进监管转型
        三、建立健全证券司法制度增强法治保障
    小结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8)《满洲日日新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要约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课题的确立及其意义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三、 研究意义
    第二节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一、 主要研究内容
        二、 研究理论与方法
        三、 难点、突破与创新
第一章 《满洲日日新闻》的创刊背景、经营方针和目的
    第一节 “日俄战争”的爆发、“满铁”的建立与日本对华舆论操纵的调整及转型
        一、 东西方文化的冲突之战
        二、 “满铁”的中心价值观
        三、 对舆论宣传的掌控与日本试图再造新文化氛围
        四、 “大陆政策”引出的对东北的狂热及办报的兴起
        五、 森山守次其人
    第二节 日本在东北舆论阵地的更迭、大连报界的走向
        一、 营口的衰退、大连的兴起
        二、 三足鼎立的竞争态势及《满洲日日新闻》舆论主导权的确立
        三、 “满铁”、日本报业人士与东北日本报纸的急速增长
    第三节 《满洲日日新闻》的创刊及经营
        一、 后藤新平的决断
        二、 人事变动、管理、个人经营到股份经营
        三、 强化内部实力、拓展外部空间
        四、 抓住时机,加快发展步伐
        五、 关东军对东北报业、媒体的介入及统辖
第二章 《满洲日日新闻》创刊初期的殖民主义思想、言论(1907-1910 年)
    第一节 自我主张的论调
        一、 实现日本近代化国家的基本国策—大陆政策
        二、 “日清融合、提携”之说
        三、 满洲权益维护论
        四、 东北移民论
        五、 大连经营与殖民地开发
    第二节 对他国动向的报道
        一、 美国的排日运动
        二、 中美关系
        三、 俄国动向及日俄关系
    第三节 对朝鲜问题及朝鲜人的主张
        一、 朝鲜人在间岛的权益及对朝鲜的开发
        二、 吞并后对朝鲜人保护的论调
第三章 《满洲日日新闻》的评论分析(1911-1925 年)
    第一节 殖民主义思想的继续张扬
        一、 对中国阶级、国情及国力的报道
        二、 普及日语及日华融和策略
        三、 殖民地经营
        四、 殖民地教育
    第二节 对华二十一条约缔结前后的论调
        一、 对辛亥革命的报道
        二、 安丰线等铁路的主权问题
        三、 对辛亥革命之后中国国内形势的评论
        四、 对华二十一条的主张
    第三节 以军部的主张为张目的论调
        一、 郑家屯事件与满蒙政策的摸索
        二、 满蒙问题的抬头
        三、 郭松龄事件及对张作霖的评价
        四、 有关张作霖去留问题的认识
第四章 “9·18 事变”前后及满洲国建国时的《满洲日日新闻》(1926-1933 年)
    第一节 加快“大陆政策”的实施步伐
        一、 第二次币原外交与东北政策
        二、 万宝山事件
        三、 中村大尉事件
    第二节 “9·18 事变”的论调
        一、 有关柳条湖事件的关联报道
        二、 对事件发生原因的分析
        三、 事件爆发后的评论
        四、 满日不可分、一体化主张
        五、 东北不在中国主权之内的主张
    第三节 “王道自治”与建立独立国家的论调
        一、 “王道自治”的精神实质
        二、 “满洲国”建国的目的
        三、 满洲国国体论的内涵
        四、 关于承认满洲国问题的指向
第五章 “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满洲日日新闻》的评论分析(1941-1943 年)
    第一节 日本全民族的战争
        一、 战时“皇国思想”、“大和魂”的精神内涵
        二、 增产节约、日常生活的主张
        三、 整个民族战争的论调
    第二节 建构“大东亚共荣圈”、“大东亚解放”理论框架的实质
        一、 再次强调“满日一体化”的政治意图
        二、 建设满洲国学的意识功能
        三、 设置满洲国国语的语境功效
        四、 建设“大东亚共荣圈”的真正目的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在东北日本人创办及经营的报纸一览表

(9)《第一财经周刊》封面对其媒介产品形象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描述
    1.2 文献述评
        1.2.1 杂志封面研究现状
        1.2.2 媒介形象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及取样
        1.3.1 研究方法
        1.3.2 样本选取
    1.4 论文特色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 《第一财经周刊》及媒介产品形象概述
    2.1 《第一财经周刊》概述
        2.1.1 《第一财经周刊》创刊背景
        2.1.2 《第一财经周刊》聚焦领域
        2.1.3 《第一财经周刊》市场地位
    2.2 媒介产品形象概述
        2.2.1 媒介形象概念认知
        2.2.2 媒介形象价值
        2.2.3 媒介产品形象界定
        2.2.4 媒介产品形象建构
第三章 《第一财经周刊》封面视觉分析
    3.1 《第一财经周刊》封面设计的共性
        3.1.1 封面要素的统一性
        3.1.2 封面构图的均衡性
        3.1.3 封面色彩的多样性
    3.2 《第一财经周刊》封面设计的个性
        3.2.1 设计独特 商业可以很有趣
        3.2.2 整合呈现 小封面有大智慧
    3.3 小结
第四章 《第一财经周刊》封面选题分析
    4.1 聚焦公司报道
    4.2 重视行业发展
    4.3 商业视角看娱体
    4.4 关注群体生活
    4.5 巧用盘点排行
第五章 《第一财经周刊》封面与媒介产品形象
    5.1 《第一财经周刊》封面对媒介产品形象的建构
        5.1.1 休闲笔触的明快风格
        5.1.2 立足公司的财经视野
        5.1.3 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
    5.2 媒介产品形象对《第一财经周刊》封面的影响
        5.2.1 统一形象强化传播效果
        5.2.2 稳定形象制约创新变迁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10)近三十年来的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以《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言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
    四、社会经济史、经济史、社会史、经济社会史、中国社会经济史有关概念
第一章 中国社会经济史学与《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一、中国社会经济史学的源起
        (一)、 社会经济史学的萌生与奠基
        (二)、 建国前后两个阶段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的热点问题
    二、《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创刊
        (一)、 1980 年代中国社会经济史学研究背景
        (二)、 发刊词与创刊宗旨
        (三)、 期刊的基本概况
第二章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的基本概况与办刊特色
    一、近三十年来《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的基本概况
        (一)、 繁荣学术、成长人才--学术研究基本概况
        (二)、 关注民生、关注区域社会经济
    二、《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的成熟与发展
        (一)、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学术影响
        (二)、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的办刊特色
第三章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的学术传统与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的动向
    一、傅衣凌与中国社会经济史学派
        (一)、 傅衣凌、梁方仲与社会经济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二)、 中国社会经济史学派的学术风格
    二、《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与中国社会经济史学的发展
        (一)、 近三十年来中国社会经济史学研究的基本概况
        (二)、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关于研究理论、范式、方法的探讨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四、《现代商业银行》创刊五周年(论文参考文献)

  • [1]傅衣凌社会经济史学派研究[D]. 谭琦.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2]傅衣凌与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D]. 陈勃含.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3]纸上的光影:中国影视小说研究(1920-2010)[D]. 黄勇军. 兰州大学, 2018(10)
  • [4]民国企业刊物广告研究 ——以《永安月刊》为例[D]. 兰晰. 中南民族大学, 2018(05)
  • [5]台湾财经杂志广告经营之变迁分析(1949-2016)[J]. 吴琳琳. 国际新闻界, 2017(02)
  • [6]中国近代纺织学科建制化研究[D]. 苏轩. 东华大学, 2015(07)
  • [7]构建我国股票发行注册制的法理逻辑[D]. 吴国舫. 武汉大学, 2015(07)
  • [8]《满洲日日新闻》研究[D]. 谷胜军. 东北师范大学, 2014(12)
  • [9]《第一财经周刊》封面对其媒介产品形象建构研究[D]. 赵颖. 天津师范大学, 2013(08)
  • [10]近三十年来的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以《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为中心[D]. 蔡友平. 江西师范大学, 2011(05)

标签:;  ;  ;  ;  ;  

《现代商业银行》创刊五周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