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磁耦合调速方式在陶瓷拉坯机上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建[1](2021)在《基于偏振调制的高精度焦面检测技术研究》文中指出芯片已成为信息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其按照摩尔定律一直向着更细的特征尺寸、更大硅片尺寸的方向发展。光刻技术是芯片制造的核心手段,而更细的线条尺寸意味着光刻分辨力的提高,更大的器件尺寸则意味着更大的光刻曝光视场。从光刻技术的发展来看,提高光刻分辨力的主要路径是增大投影物镜的数值孔径(Numerical Aperture,NA)、缩短曝光波长和降低工艺因子。但无论是增大物镜NA还是缩短曝光波长均极大的缩短了光刻的有效焦深,因此在现代高精度投影光刻中,焦面检测与控制是其中的关键整机技术,是实现光刻成像的前提,是良率的重要保证。从国内外发展情况看,先进投影光刻技术一般要求需要实现几十纳米的焦面控制精度。现有焦面检测相关研究仅关注检测技术本身的精度,对系统性的光刻焦面控制的研究分析不足,造成相关研究成果光刻适应性不足;同时现有焦面检测技术多基于标记或者标记阵列的图像检测,检测精度受工艺条件影响较大,精度不足以支撑先进投影光刻技术,特别是极紫外光刻技术的发展。基于以上需求,本文围绕高精度焦面检测技术,开展了系统性的光刻系统焦面检测与控制技术研究。首先了光刻系统中焦面控制理论的研究,系统性的研究了在光刻体系中焦深与光刻性能的关系以及改善系统焦深的主要方法。然后针对先进投影光刻系统,研究了实际最佳焦面的定位方法及主要应用场景。在此基础上,开展高精度焦面检测技术研究,引入偏振调制,并开展极紫外真空环境适应性研究,完成了高精度极紫外光刻焦面检测系统的设计仿真。在相关项目支持下,建立了焦面检测系统,搭建了相关测试环境和测试平台,开展了焦面检测系统的实验验证,在极紫外真空环境下实现了量程>1mm、检测精度优于±3.9nm(3σ)的焦面检测能力,满足32nm分辨力极紫外光刻原理验证装置的焦面检测需求。为进一步探索焦面检测新技术,本文还开展了基于光栅剪切干涉的纳米级焦面检测方法研究,该方法基于共光路剪切干涉测量,无需参考面,测量环境敏感度较小,抗干扰能力较强,测量精度高;通过实验验证,获得了PV 28.1nm,RMS:9.8nm的检测精度,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最后,研究了焦面检测数据在光刻系统中的应用场景,分析了调平调焦过程的理论模型与方法。
周先立[2](2021)在《速度可调的USM驱动电路设计》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超声电机(Ultrasonic Motor,USM)的特点与优势不断被研究人员认知与发掘,目前在军工与民营机械、电子产品中超声电机出现的身影越来越多。由于其小型化、无电磁干扰和低速大转矩等优势,在机械手臂、数码相机等各行各业已经逐步在代替传统的电磁电机。但正因为其工作机理的特殊性,其驱动控制电路设计难度较高,目前在市场上相关芯片产品数量凤毛菱角,因此小型、高效的超声电机驱动控制一体化方案成为了国内外较为急迫的需求。本文的主要工作是实现超声电机的驱动、控制一体化。对超声电机负载特性进行了研究,创新地推导出包含了超声电机的定子、转子、摩擦层与正压力的SRFF等效电路模型;推导、设计了优化的LLCC谐振网络参数,有效降低了电机驱动信号总谐波畸变率;为实现电机驱动系统的小型化,完成了USM小型化单芯片集成驱动芯片设计;采用PID控制原理,在FPGA上实现超声电机的数字控制电路。本文查阅了大量文献与公司产品手册,根据超声电机的工作原理,将电机的动力学方程类比电学电压、电流环路方程,推导得出包含了超声电机的定子、转子、摩擦与正压力的SRFF等效电路模型,新型的USM模型能表达更准确的电机负载特性,便于控制算法研究;对LLCC谐振电路进行理论分析,推导出电机驱动电压的波形畸变率公式,优化了谐振电路设计;驱动芯片架构采用Boost变换器+H半桥整流电路,对其中Boost关键电路EA误差放大器与H半桥关键电路电平位移电路详细介绍其原理与设计过程,并完成了驱动芯片的版图与封装设计;采用霍尔传感器采样电机转速,并依此创新地设计了匹配的速度采样与误差量化电路,结合PID控制原理,又创新地设计了控制信号生成电路,最终在FPGA上成功实现。最终本文基于0.18μm BCD工艺完成了驱动芯片版图的绘制与流片测试,以及电机驱动控制系统搭建。测试结果显示所设计的超声电机驱动、控制一体化系统工作正常,各指标满足要求。驱动芯片内部关键信号工作正常,Boost输出40V稳定电压。数字控制信号控制H半桥电路输出两相具有一定相位差的驱动信号。LLCC谐振网络输出具有低畸变率的正弦信号驱动电机。本文所做工作为今后数模混合单芯片集成奠定了基础。
姚鹏鹏[3](2020)在《PTC电加热器自动化检测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文中提出冷暖空调系统是现代汽车的标配,电动汽车普遍采取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PTC)电加热器供暖。为了提高汽车零部件的生产效率,PTC电加热器采用流水线生产。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因此为了高效的控制PTC电加热器产品的生产质量和产品的可靠性,对PTC电加热器在出厂时进行自动化检测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PTC电加热器的自动化检测系统进行了研究,为了实现PTC电加热器自动检测的产品扫码、性能检测、数据存储三大功能模块,需完成模拟风道设计、自动测试系统设计、数据库设计。论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本文首先根据PTC电加热器自动化检测项目要求,对项目进行了需求分析。随后依据需求分析结果,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对系统进行了方案设计。(2)在硬件架构中,主要完成模拟风道设计、自动测试系统主控单元硬件设计及PTC自动化检测系统的集成。模拟风道采用一进一出的矩形截面设计,由调速风机、风速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组成。自动测试系统包含主控单元、电源、扫码枪和测量仪器等。该系统的主控单元采用模块化设计,选取MC9S12P128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设计了电源模块、模拟采样模块、串口通信模块、控制器局域网(Controller Area Network,CAN)通信模块、局域互联网络(Local Interconnect Network,LIN)通信模块等。(3)在软件架构中,完成了模拟量转数字量(Analog-to-Digital,AD)数据采集、串口通信、CAN通信、LIN通信和脉宽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信号接收与发送等驱动程序的设计。设计了下位机运行主程序。(4)基于QT框架开发了检测系统上位机用户界面,实现了测量仪器协议解析模块、数字滤波算法模块、数据误差处理模块、故障处理及报警模块、二维码生成模块等功能模块,并且采用SQLite完成了检测系统数据库的设计。最后对所搭建的PTC电加热器自动化检测系统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自动化检测系统在功能上可以完成产品扫码及存储检测数据的功能。在性能参数测试中,电压测试精度为0.5%,绝缘电阻测试精度为3%,温度测试精度为0.3℃,每小时可完成15件电加热器的测试,符合设计要求。
陈毛毛[4](2020)在《精密热压成型机电液伺服系统设计与控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精密热压成型机是一种针对IMD行业(膜内装饰镶嵌注塑技术)和PVC、PET等片材成型和研发的专用设备。现有的普通热压成型机液压系统通常选用三相异步电机带动定量泵并搭配PID控制,但由于设备液压系统的非线性和参数时变等特性,其产品良率低,生产成本高而且对能源造成很大的浪费。随着生产现场对成型产品精度和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热压工序直接影响了产品的平面度及尺寸精度,研究合适的热压成型机液压系统和控制策略是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开展了精密热压成型机电液伺服系统设计和控制策略研究,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通过分析精密热压成型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并根据精密热压成型机的工况和技术参数,对电液伺服系统关键元器件进行选型,设计完成了直驱式电液伺服系统的液压原理图。根据成型伺服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和运作原理,采用分块建模的方法分别建立了永磁同步伺服电机调速数学模型和液压缸数学模型,完成了压力伺服系统传递函数的构建,并对系统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在MATLAB软件中对电液伺服系统进行PID控制下的阶跃、正弦、三角波信号进行了仿真分析;在此基础上设计了采用模糊PID控制算法的控制器,并且通过仿真模拟与PID控制进行对比。仿真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模糊PID控制算法控制器的精密热压成型机压力控制系统其控制效果更好。对精密热压成型机的电控系统进行设计;对其电控系统的主要元件进行了选型,再通过松下PLC配套的FPWIN GR7编程软件完成了精密热压成型控制程序的编写;运用EasyBuilder pro组态软件设计了精密热压成型机上位机控制界面。
蔡雨盛[5](2020)在《基于电机转矩电流的提升载荷测量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立井施工提升机是将井下施工区域与地面连接起来的唯一通道,担负着提升物料、运送器械、升降人员等重要任务。提升载荷的不确定性会给提升机的运行控制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威胁到整个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目前变频矢量控制正迅速推广应用于以异步电机作为动力源的立井施工提升机,论文在此基础上研究基于转矩电流的提升载荷测量技术,并将其应用于立井施工提升机的电控系统中,保证提升系统的安全运行。首先,论文针对交流异步电机建立数学模型,分析在变频矢量控制下转矩电流与电磁转矩的关系,然后针对提升机的机械运动部件进行动力学和运动学分析,研究在不同的运行状态下负载转矩与提升载荷之间的关系,之后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立井施工提升机的机电耦合模型,得到了转矩电流与提升载荷的关系。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仿真模型,在特定提升载荷下,对单个提升和下放周期内各运行阶段转矩电流的变化情况进行了仿真分析,验证了通过转矩电流来测量提升载荷的可行性。其次,论文提出了两种提升载荷测量方式:一种是在上一章已经建立好的机电耦合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数学关系式的变换,用转矩电流直接求解出提升载荷;另一种借助了机器学习的方法,通过支持向量机(SVM)构建转矩电流与提升载荷的关系模型,利用转矩电流拟合出提升载荷。论文对两种方法都进行了仿真分析,检验了两种方法的测量精度。此外,针对立井施工提升机在运行过程中提升载荷会遭受波动、冲击、卡住等问题,在上述两种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故障载荷进行探讨,分析两种方法对不同扰动载荷的辨识效果,为故障判断提供了理论依据。最终对两种载荷测量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两种方法都可满足工业需求,因此论文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最后,在满足实际应用的基础上,基于测量系统需求,设计了载荷测量系统的整体硬件架构,包括MCU、信号采集、E2PROM存储,总线接口和供电电源等,并编写了各项功能所对应的软件程序。在PC端采用LabVIEW设计上位机界面,利用MATLAB和LabVIEW混合编程的方式实现了PSO-LSSVM在上位机上的运行,成功实现了两种载荷测量方法的结合使用。最终对所设计系统进行了平台搭建和调试,调试结果能够满足系统的设计要求。该论文有图72幅,表15个,参考文献84篇。
刘庆荣[6](2020)在《氧化铝基陶瓷微波器件光固化成形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微波介质陶瓷广泛应用于介质谐振器、滤波器、天线等微波元器件中,利用增材制造技术成形的微波介质陶瓷滤波器有望满足现代移动通信、卫星、雷达等领域对器件小型化、一体化、高可靠性等要求。本文以氧化铝和氧化钛球形粉末为原料配制成摩尔质量比为9:1的0.9Al2O3-0.1 TiO2陶瓷浆料,利用光固化技术成形出所设计的微波介质陶瓷滤波器,探究优化了脱脂、烧结、退火、金属化等后处理工艺参数,测试分析了0.9 Al2O3-0.1 TiO2陶瓷的介电性能和滤波器的滤波性能,本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及主要结论如下:(1)设计了适用于3D打印的微波介质陶瓷滤波器的物理结构,根据本文所提出的性能指标分析得出了拓扑结构和等效电路模型,利用仿真优化分析确定最终的尺寸参数;(2)开发了满足405 nm紫外光固化成形的陶瓷浆料,以陶瓷浆料的粘度测试结果为依据,试验表明:当陶瓷粉末-树脂质量比为2.5、分散剂添加量为陶瓷粉末质量的2%、陶瓷浆料温度为50℃时,能够获得最优配比参数的陶瓷浆料;以Beer-Lambert定理为依据,研究了曝光参数对单层固化厚度的关系,试验表明:当曝光光强设为13000 m W/cm2,曝光时长设为5 s,能够获得最佳的曝光参数,对应的单层固化厚度为25μm;采用自研设备打印出微波介质陶瓷滤波器坯体;(3)试验研究了3D打印滤波器坯体的脱脂、烧结和退火工艺,基于坯体的热重分析结果,采用真空+常压的复合脱脂工艺;优选烧结、退火的温度曲线,测量发现:烧结、退火之后的陶瓷件较坯体有15%的线性收缩率,滤波器的最终成形尺寸误差为±0.7%(适用于线性尺寸为100 mm内);以硬度为陶瓷烧结、退火后的性能指标,测试表明:硬度值随烧结温度先升高后降低,在1550℃达到最大值,为17.24 GPa;采用激光活化+化学镀工艺对陶瓷件表面进行了金属化,达到屏蔽电磁场的效果;(4)测试了0.9 Al2O3-0.1 TiO2陶瓷的介电性能及该材料滤波器的滤波性能,结果表明:0.9Al2O3-0.1 TiO2陶瓷的介电性能与烧结、退火工艺密切相关;滤波器的实际中心频率与仿真数值的误差值仅为0.6%,通带内的实际插入损耗为1.16-2.52 d B,通带内的实际回波损耗大于30 d B,3 d B带宽内的群延为0.87-1.48 ns,信号响应快,失真度较小。
陈帅[7](2020)在《一种乘用车电子水泵控制器的研发》文中研究表明为应对日益严峻的燃油供需矛盾和环境问题,世界各国纷纷加快部署新能源汽车的脚步,推广汽车节能技术。电子水泵是汽车热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冷却系统的精确控制和减少损耗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使用水冷系统的情况下,每台车需要配备2-5个电子水泵,汽车电子水泵的装配已经成为主流趋势,预计到2022年,中国电子水泵市场金额将超过50亿人民币。本文为上海XXX新能源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设计开发了一款基于MLX81325主控芯片的电子水泵控制器。使用SVPWM算法控制2对极PMSM电机,最大功率60W,额定工作电压直流12V,工作电压范围9~16V,额定转速4800RPM,调速范围1000~6000RPM。采用PWM方式与ECU通信,信号采集精度要求为1%。电子水泵具有完备的保护功能,能够有效实现干转、堵转、过温、短路、开路、过压、欠压和反接保护。故障码可以通过PWM总线上传至ECU。电子水泵EMC性能满足上海汽车有限公司SMTC 3 800 006-2017标准。主要包括传导骚扰(CE)、辐射骚扰(RE)、抗扰(RS和CS)、静电防护(ESD)、瞬态骚扰等项目。实验室测试结果表明,电子水泵样机达到设计指标,满足项目任务书需求。第三方EMC实验室测试结果表明,除AM频段个别频点少量超标外,符合上海汽车有限公司SMTC 3 800 006-2017标准要求,获得用户认可。最后,研究了AM频段频谱问题,找到超标的原因是PWM控制信号的周期性带来的谐波。针对PWM信号周期性带来的问题,研究了一种脉冲密度调制(SDM)算法,使用simulink建立了SDM算法永磁电机控制模型。仿真结果表明,相比SVPWM算法,SDM算法能够有效改善电流频谱中AM频段的谐波噪声。论文成果对汽车电子水泵控制器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胡意立[8](2020)在《面向低速液体环境尾涡致振式压电能量采集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无线传感器执行器网作为信息网络技术的典型代表,正朝着网络分布广域化、应用环境极端化和节点功能多样化的多维方向不断发展。在信息网络中,以新能源技术来解决传统电池技术能量有限、维护困难和污染环境等问题,对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压电振动能量采集与转换技术作为新能源技术之一,凭借其结构简单、高能量密度、无电磁干扰、稳定抗疲劳、易于微型化和集成化等优点,在流体环境中为信息网络节点微电子器件的长久供能发挥着重要作用。压电流体振动能量采集器的研发工作具有重大价值且富有挑战性,目前处于起步阶段,却因所存在的液体环境关注少、理论体系不成熟、制造工艺难度大等局限,限制了其在液体环境中进一步提高性能、拓展功能、以及集成化与微型化发展。针对现阶段研究工作的局限,本文提出了一种面向低速液体环境的尾涡致振式压电能量采集器。受多自由度多频俘能技术启发,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改进型的优化结构,并开展了微型化的相关研究工作。文章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有:1、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低速流体环境尾涡致振式压电能量采集器的理论模型。阐述了建模思路、假设条件、建模过程和建模结果,研究了系统三场耦合和能量转化的内部机理,并对模型进行了验证。通过理论分析,预测出存在一个最优距离比例因子使系统输出性能最佳,同时揭示了流体速度、钝体直径和负载阻抗等因素对系统输出性能的影响规律,优化了器件的结构设计参数。2、提出了一种面向低速液体环境的单梁结构尾涡致振式压电能量采集器。该器件基于涡激共振原理,在系统结构中提出了一种压电振子的固定端设置在钝体尾流域下游而自由端设置在钝体尾流域上游的分离型设计方案,阐述了系统的工作原理与运动机制。此外,受多自由度多频俘能技术启发,提出了一种面向更低流速液体环境的E型梁多频结构尾涡致振式压电能量采集器。同时,为探索器件微型化的MEMS制备工艺技术,提出了一种E型梁微压电振动能量采集器。3、研究了压电振子和尾涡致振式压电能量采集器样机的主要制造工艺。在研制压电振子的过程中,运用了形成电极的溅射工艺、制备压电双晶片的键合工艺、减薄PZT功能层的研磨工艺和控制零件尺寸的切割工艺。在研制样机的过程中,提出了一种可避免重力疲劳的布置工艺、一种可实现绝缘保护的防水工艺、一种可提供可靠边界约束的夹持工艺和一种可完成电能向腔外统一传输的引线工艺。在研制E型梁微器件样机的过程中,提出了一整套MEMS工艺流程和加工方法,对工艺参数和测控方法进行了探讨。4、搭建了试验系统,对样机和振子进行了测试。一方面,搭建了一套可模拟真实水流环境的循环流试验系统,它不仅具备可改善气泡问题的整流功能,还具备优化钝体与振子相对距离的调节功能,利用该系统对单梁结构和E型梁多频结构样机的水下输出性能进行了测试;另一方面,搭建了一套振动性能试验系统,对单梁振子与E型梁振子的振动特性、E型梁微器件的振动输出特性进行了测试。5、研究了单梁结构尾涡致振式压电能量采集器的水下输出特性。发现了器件输出性能的关键影响因素和作用机理,提升流速、优化振子在流场中的布置位置和优化负载阻抗匹配可有效增大样机的输出功率。在0.75 m/s流速条件下,样机的最大功率和效率可达0.37 m W和3.6%,与同类器件相比性能优异。在液体应用环境中,所研制的样机具备结构简单、绝缘能力强、输出性能好、兼容封闭管路环境和易于阵列拓展等优势。6、研究了E型梁多频结构尾涡致振式压电能量采集器的水下输出特性及其E型梁振子的振动特性。发现了振子的各阶振型决定主副梁振动状态关系,揭示了多梁耦合振动实现振子拓宽频带和提升性能的内在机理。相较于单梁结构样机,E型梁多频结构样机在功率、转换效率和同功率流速带宽上的最大提升分别可达70%、326%和60%。在极低速液体环境中,所研制的样机具备输出性能好、空间和能量利用率高、频带宽且可调等优势。最后,研究了E型梁微压电振动能量采集器的振动输出性能。系统的一阶谐振频率为1129.7 Hz,在0.8g加速度条件下,样机谐振时的最大开路电压为1.00 V,最大负载输出功率为41.14μW,相应的功率密度为10034.15μW/cm3。基于MEMS工艺微器件的成功研制,验证了所提出的制造工艺方案的可行性,这为今后压电流体振动能量采集器的微型化研究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
黄国荣[9](2019)在《基于绿色再制造技术的电主轴故障预测性诊断与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为了应对日趋严峻的环境问题,制造业已经不能够为了经济利益而对环境造成甚至不可逆的影响。为了实现行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汽车、航空航天等行业提出了实现零部件再制造、绿色制造、智能制造的发展方向。本文以制造业中数控机床核心部件电主轴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机器学习算法分析其故障诊断方法。并建立绿色再制造评价指标,评价零件再制造价值。研究旨在为零部件再制造奠定基础,将其再制造价值最大化。本文主要工作及研究内容如下:(1)选择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实习考察等方式对高速切削加工中心的电主轴主要结构及其主要发生的故障进行分析。通过分析选定电主轴最易损坏、疲劳程度最高的两端轴承作为重点研究对象。(2)建立诊断算法。总结分析传统诊断方法、数学诊断方法、智能诊断方法的工作机理,包括波形分析法、频谱分析法、支持向量机、K-最邻近等。确定使用K-最邻近算法作为本文的诊断算法。首先对电主轴轴承全生命周期数据进行PCA处理,再通过对PCA处理后的维度进行K-最邻近算法的应用,最终,PCA-KNN的模式能够准确判断轴承所处的工作状态,准确率优于SVM、决策树、随机森林等机器学习算法。(3)建立了绿色再制造评价指标。通过研究发现,部分零件实施再制造后,没有给社会带来实际利益。为了实现有意义的再制造,并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再制造评价指标具有前瞻性。本文通过对零件在经济属性、资源化属性、环保属性、再制造潜力四个方面的标准,参照更换新零件在这四个方面的指标,最终判断零件是否有再制造意义。综上所述,本文提出的PCA-KNN算法在判断电主轴轴承工作状态上有良好表现,建立的零件再制造评价指标也具有前瞻性和实际意义。能够为汽车、航空航天、港口机械等行业实现再制造的发展方向上起到积极作用。
李博[10](2019)在《干散货码头大型皮带运输机驱动及测控系统优化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皮带机效率高、运输速度快,常用于粮食、煤矿等干散货的运输。皮带机的应用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对干散货货物运输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使用时间较长,皮带机容易出现驱动滚筒应力变形严重,驱动减速箱齿轮磨损严重,液力耦合器各接合面渗油,减速箱及电机动力传输轴折断,皮带大面积撕裂等重大问题。因此,本文针对秦港股份六公司存在问题最严重的BM1皮带机驱动系统进行更新改造。针对干散货码头大型皮带机驱动及测控系统优化升级设计是有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的。本文以实现提高皮带运输机作业效率、节约能源为目标,主要对其动力系统和测控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首先,针对目前皮带运输机的耗能较大、故障频出,而且自动化程度也较低,不能满足现在的实际作业需求的问题。对皮带输送机的动力系统进行改造,设计了其整体优化方案,确定采用永磁直驱控制替代传统的多级减速控制。对永磁直驱控制进行详细研究,具体分析主驱动,并对智能伺服控制器进行详细设计。制动单元和冷却单元也是动力系统不可缺少的部分,根据实际作业情况,对其进行了详细分析与设计。为了便于人机交互,能够实现远程实时监控,提高自动化程度和故障诊断能力,对测控系统进行了详细优化设计。完成主要测控硬件选型,设计驱动单元、制动单元和冷却单元的电气原理图,并基于WINCC和STEP7开发测控软件。最后,为了验证节能效果,对改造前后的皮带机的性能进行测试,主要在空载和满载两种条件下进行测试。
二、电磁耦合调速方式在陶瓷拉坯机上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磁耦合调速方式在陶瓷拉坯机上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偏振调制的高精度焦面检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光刻技术的发展 |
1.2.1 无掩模光刻 |
1.2.2 有掩模光刻 |
1.3 光学投影光刻焦面检测技术概述 |
1.4 焦面检测技术发展现状 |
1.4.1 光度检焦技术 |
1.4.2 标记阵列检测检焦技术 |
1.4.3 其他检测技术 |
1.4.4 国内检焦技术现状 |
1.4.5 检焦技术小结 |
1.5 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
第2章 光刻系统焦面控制理论研究 |
2.1 引言 |
2.2 光刻系统中焦面控制的基本概念 |
2.3 光刻系统中焦深的主要影响因素 |
2.3.1 投影物镜成像质量 |
2.3.2 投影物镜动力学稳定性 |
2.3.3 投影物镜热性能 |
2.3.4 硅片地形 |
2.3.5 工艺因素 |
2.4 焦深对光刻性能的影响 |
2.4.1 焦深与光刻分辨力 |
2.4.2 焦深与CDU |
2.4.3 离焦与综合像质检测 |
2.5 提高焦深的主要方法 |
2.5.1 分辨力增强技术光学原理 |
2.5.2 OAI优化成像性能的光学原理 |
2.5.3 离轴照明的实现方法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光刻系统焦面定位方法研究 |
3.1 引言 |
3.2 空间像传感器定位方法 |
3.2.1 TIS工作原理 |
3.2.2 焦面定位测量方法 |
3.3 哈特曼传感器定位方法 |
3.3.1 哈特曼传感器工作原理 |
3.3.2 焦面定位测量方法 |
3.4 曝光定位方法 |
3.4.1 曝光能量测试 |
3.4.2 曝光窗口工艺实验 |
3.4.3 曝光面焦面调平 |
3.5 三种测量方法优缺点比较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偏振调制的焦面检测方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大量程高精度焦面检测系统研究与分析 |
4.3 大量程粗检焦方法研究 |
4.3.1 光学原理 |
4.3.2 狭缝像位置处理方法 |
4.4 基于叠光栅空间像剪切偏振调制的精检焦方法研究 |
4.4.1 叠光栅空间像剪切检测方法 |
4.4.2 叠光栅偏振调制方法 |
4.4.3 电光调制原理 |
4.4.4 自动调零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偏振调制检焦系统设计 |
5.1 引言 |
5.2 系统设计 |
5.3 光学设计 |
5.3.1 照明模块设计 |
5.3.2 光路转折设计 |
5.3.3 Savart板设计 |
5.3.4 检焦成像系统设计 |
5.3.5 精检焦探测光路设计 |
5.4 机械设计 |
5.4.1 总体设计 |
5.4.2 关键部件设计 |
5.5 电控设计 |
5.5.1 设计要求 |
5.5.2 干扰分析及抑制 |
5.5.3 系统模块概述 |
5.5.4 单元电路设计与分析 |
5.6 设计精度计算 |
5.6.1 粗检焦 |
5.6.2 精检焦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高精度焦面检测系统实验验证 |
6.1 引言 |
6.2 焦面检测平台搭建 |
6.2.1 真空系统搭建 |
6.2.2 运动台系统搭建 |
6.2.3 环境控制 |
6.3 焦面检测平台主要性能 |
6.4 实验结果及精度分析 |
6.4.1 实验验证 |
6.4.2 精度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光栅剪切干涉的纳米级检焦方法研究 |
7.1 引言 |
7.2 检测理论分析 |
7.3 实验验证 |
7.4 结果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调平调焦模型研究 |
8.1 引言 |
8.2 曝光视场内硅片姿态解算模型 |
8.3 整场调平调焦模型研究 |
8.3.1 整场调平调焦定义 |
8.3.2 整场调平方法 |
8.3.3 逐场调焦方法 |
8.4 逐场实时调平调焦模型研究 |
8.4.1 逐场调平调焦和实时调平调焦定义 |
8.4.2 传感器布局 |
8.4.3 工件台逐场/实时调平调焦测量模型 |
8.4.4 调平调焦运动模型 |
8.4.5 调平调焦控制模型 |
8.5 本章小结 |
第9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速度可调的USM驱动电路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1.2 超声电机驱动与控制电路研究现状 |
1.3 本文结构与工作安排 |
第二章 超声电机负载驱动特性 |
2.1 超声电机工作原理 |
2.2 超声电机等效电路模型推导 |
2.2.1 超声电机常用等效电路模型 |
2.2.2 超声电机SRFF等效电路模型 |
2.3 超声电机阻抗匹配及LLCC谐振电路 |
2.4 电机阻抗匹配仿真与测试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单芯片集成USM驱动电路架构设计 |
3.1 整体系统架构方案 |
3.2 单芯片架构设计 |
3.2.1 Boost变换器基本架构 |
3.2.2 Boost变换器小信号模型建立 |
3.2.3 Boost变换器整体环路仿真 |
3.3 单芯片集成USM驱动电路的H半桥电路 |
3.3.1 H半桥电路结构选择 |
3.3.2 H半桥电路dv/dt问题及解决方案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驱动芯片的设计及仿真 |
4.1 驱动芯片核心模块设计及仿真 |
4.1.1 误差放大器的设计及仿真 |
4.1.2 电平位移电路的设计及仿真 |
4.2 驱动芯片的版图设计与测试 |
4.2.1 USM驱动芯片整体电路仿真 |
4.2.2 芯片版图与封装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数字控制电路的设计及仿真 |
5.1 速度采样与误差量化电路 |
5.2 DPID算法原理与设计 |
5.3 控制信号生成电路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FPGA系统测试与验证 |
6.1 系统测试方案 |
6.2 系统测试结果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3)PTC电加热器自动化检测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PTC电加热器检测 |
1.3.2 PWM信号处理 |
1.3.3 CAN/LIN协议 |
1.3.4 MODBUS协议 |
1.3.5 数据库设计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2章 需求分析与系统方案设计 |
2.1 需求分析 |
2.2 系统方案设计 |
2.2.1 模拟风道设计 |
2.2.2 检测系统硬件结构设计 |
2.2.3 检测系统软件结构设计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电加热器检测系统硬件设计 |
3.1 硬件电路需求分析 |
3.2 硬件电路结构设计 |
3.3 硬件电路模块设计 |
3.3.1 电源模块 |
3.3.2 最小系统模块 |
3.3.3 串口通信模块 |
3.3.4 LIN通信模块 |
3.3.5 CAN通信模块 |
3.3.6 AD采样模块 |
3.3.7 LED显示电路 |
3.3.8 PTC主控接口电路 |
3.4 电路抗干扰设计 |
3.4.1 原理图抗干扰设计 |
3.4.2 PCB抗干扰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电加热器检测系统下位机软件设计与实现 |
4.1 下位机软件需求分析 |
4.2 下位机驱动程序设计 |
4.2.1 PLL驱动程序 |
4.2.2 SCI驱动程序 |
4.2.3 LIN驱动程序 |
4.2.4 CAN驱动程序 |
4.2.5 PWM驱动程序 |
4.2.6 AD采样驱动程序 |
4.3 下位机主程序设计 |
4.4 软件可靠性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检测数据处理及检测系统故障处理策略 |
5.1 检测数据处理 |
5.1.1 数据预处理 |
5.1.2 数据误差处理 |
5.2 检测系统故障处理策略 |
5.2.1 下位机故障处理 |
5.2.2 上位机故障处理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检测系统上位机软件及数据库设计与实现 |
6.1 上位机软件需求分析 |
6.2 上位机软件结构 |
6.3 上位机模块设计 |
6.3.1 串口通信及其通信协议 |
6.3.2 扫码枪信息采集 |
6.3.3 系统参数设置 |
6.3.4 系统显示主界面 |
6.3.5 测试数据保存 |
6.4 上位机软件运行流程 |
6.5 数据库需求分析 |
6.6 数据库表结构设计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检测系统测试与结果分析 |
7.1 检测系统搭建 |
7.2 系统功能测试 |
7.2.1 PWM通信功能测试 |
7.2.2 CAN通信功能测试 |
7.2.3 LIN通信功能测试 |
7.2.4 扫码枪功能测试 |
7.2.5 风速、温度检测功能测试 |
7.2.6 电参仪、绝缘耐压检测仪功能测试 |
7.2.7 PTC电加热器测量数据 |
7.3 结果分析 |
7.3.1 对比分析 |
7.3.2 误差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附录 A 系统硬件电路原理图与PCB图 |
(4)精密热压成型机电液伺服系统设计与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热压成型机发展现状 |
1.3 直驱式电液伺服系统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 |
1.3.2 国内研究进展和应用现状 |
1.4 电液伺服系统控制策略的研究现状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精密热压成型机液压系统设计 |
2.1 精密热压成型机结构及工艺流程 |
2.1.1 设备结构 |
2.1.2 工艺流程 |
2.2 精密热压成型机的技术参数 |
2.3 液压系统选型的计算 |
2.3.1 液压缸的尺寸计算 |
2.3.2 液压泵的选取 |
2.3.4 伺服电机的选取 |
2.3.5 过滤器和油箱有效容积的选取 |
2.4 液压系统原理图 |
2.5 各工况动作控制 |
2.6 液压站元器件选型 |
2.7 本章小结 |
3 精密热压成型机电液伺服系统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
3.1 成型机控制系统工作原理 |
3.2 永磁同步伺服电机的特性 |
3.3 永磁同步伺服电机数学模型的建立 |
3.4 永磁同步伺服电机矢量控制 |
3.5 成型机液压缸模型的建立 |
3.6 总系统开环传递函数模型 |
3.7 本章小结 |
4 精密热压成型机控制策略的设计及仿真 |
4.1 经典PID控制理论 |
4.2 电液伺服系统PID控制仿真分析 |
4.2.1 阶跃跟踪PID控制仿真 |
4.2.2 正弦跟踪PID控制仿真 |
4.2.3 三角波跟踪PID控制仿真 |
4.3 精密热压成型机模糊PID控制器的设计 |
4.3.1 模糊控制理论 |
4.3.2 系统模糊PID控制器设计 |
4.4 电液伺服控制系统仿真与性能分析 |
4.4.1 系统仿真模型建立 |
4.4.2 系统仿真分析 |
4.4.3 实验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5 精密热压成型机控制系统设计 |
5.1 精密热压成型机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5.1.1 PLC的选型 |
5.1.2 触摸屏的选型 |
5.1.3 变频器的选型 |
5.1.4 伺服驱动器的选型 |
5.2 精密热压成型机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5.3 上位机监控系统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 |
6.1 课题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基于电机转矩电流的提升载荷测量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立井施工提升机及其载荷测量 |
1.2 立井提升机载荷测量技术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2 转矩电流与提升载荷关系的理论分析及仿真 |
2.1 三相异步电机的变频矢量控制 |
2.2 立井施工提升机的动力学模型 |
2.3 立井施工提升机的变频矢量控制系统仿真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转矩电流的载荷测量和故障辨识 |
3.1 基于机电耦合方程的载荷测量 |
3.2 基于PSO-LSSVM的载荷测量 |
3.3 基于转矩电流的扰动载荷辨识 |
3.4 两种载荷测量方法的对比 |
3.5 本章小结 |
4 载荷测量系统硬件设计 |
4.1 系统硬件架构 |
4.2 MCU电路设计 |
4.3 信号采集电路设计 |
4.4 E~2PROM存储电路设计 |
4.5 总线接口电路设计 |
4.6 电源电路设计 |
4.7 本章小结 |
5 载荷测量系统软件设计 |
5.1 主程序设计 |
5.2 AD采样程序设计 |
5.3 载荷实时测量程序设计 |
5.4 E~2PROM存储程序设计 |
5.5 串行通讯程序设计 |
5.6 本章小结 |
6 系统的调试与分析 |
6.1 系统调试平台搭建 |
6.2 上位机设计及功能调试 |
6.3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氧化铝基陶瓷微波器件光固化成形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微波介质陶瓷 |
1.1.1 微波介质陶瓷的发展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2 微波介质陶瓷材料的性能指标 |
1.2 滤波器的发展概况 |
1.3 增材制造技术 |
1.3.1 增材制造技术基本原理 |
1.3.2 增材制造技术分类 |
1.3.3 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在微波器件中的研究与应用 |
1.4 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5 本文的技术路线和研究内容 |
1.5.1 本文的技术路线 |
1.5.2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整体式微波介质陶瓷滤波器设计 |
2.1 微波滤波器的基本理论 |
2.1.1 微波滤波器的数学原理 |
2.1.2 微波滤波器的电路模型 |
2.1.3 微波滤波器的应用层面 |
2.1.4 微波滤波器的物理参数 |
2.2 微波介质陶瓷滤波器的设计及物理结构 |
2.2.1 微波滤波器类型的选择 |
2.2.2 微波滤波器物理尺寸的确定 |
2.3 微波介质陶瓷滤波器的仿真及优化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微波介质陶瓷滤波器成形工艺 |
3.1 试验设备及原料 |
3.1.1 试验设备 |
3.1.2 试验原料 |
3.2 陶瓷浆料的配制 |
3.2.1 初步混合 |
3.2.2 球磨混合和过滤 |
3.2.3 真空搅拌 |
3.3 陶瓷浆料的粘度测试及影响因素 |
3.3.1 固含量对浆料粘度的影响 |
3.3.2 分散剂添加量对陶瓷浆料粘度的影响 |
3.3.3 温度对陶瓷浆料粘度的影响 |
3.4 微波介质陶瓷器件光固化成形 |
3.4.1 成形系统简述 |
3.4.2 曝光参数的探究 |
3.4.3 微波器件及性能测试件三维模型的建立 |
3.4.4 成形及坯体的处理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微波介质陶瓷滤波器后处理工艺 |
4.1 陶瓷素坯的脱脂工艺 |
4.1.1 脱脂基础理论及设备介绍 |
4.1.2 脱脂升温曲线的确定 |
4.2 陶瓷素坯的烧结、退火工艺 |
4.2.1 烧结、退火基础理论及设备 |
4.2.2 烧结曲线的确定 |
4.3 陶瓷烧结件的硬度测试 |
4.4 金属化工艺 |
4.4.1 激光活化的试验方法及设备 |
4.4.2 化学镀铜的试验方法 |
4.4.3 镀层结合力测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微波介质陶瓷介电性能及滤波器滤波性能测试 |
5.1 0.9 Al_2O_3-0.1 TiO_2陶瓷介电性能的测试及结果分析 |
5.1.1 介电性能测试的仪器、原理及测试样件 |
5.1.2 介电性能测试结果 |
5.1.3 介电性能测试结果的分析 |
5.2 0.9 Al_2O_3-0.1 TiO_2微波介质陶瓷滤波器的滤波性能测试及分析 |
5.2.1 滤波器滤波性能测试结果 |
5.2.2 滤波器滤波性能测试结果的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主要完成的工作 |
6.2 本文的创新性 |
6.3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7)一种乘用车电子水泵控制器的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 |
第二章 永磁同步电机及其控制理论 |
2.1 永磁同步电机结构和分类 |
2.1.1 永磁同步电机的定、转子结构 |
2.1.2 永磁同步电机分类 |
2.2 坐标变换 |
2.2.1 坐标变换的意义与目标 |
2.2.2 Clark变换 |
2.2.3 Park变换 |
2.3 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 |
2.4 永磁同步电机电压空间矢量控制 |
2.4.1 三相电压的矢量表示 |
2.4.2 期望电压空间矢量的合成原理 |
2.4.3 SVPWM的实现方法 |
2.5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水泵控制器系统方案设计 |
3.1 控制器需求 |
3.2 控制器设计分析 |
3.2.1 驱动电路分析 |
3.2.2 保护功能的实现分析 |
3.3 控制器软、硬件整体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控制器硬件设计 |
4.1 主芯片介绍 |
4.2 信号接收电路和故障码反馈电路设计 |
4.3 自举电路设计与验证 |
4.4 防反接电路设计 |
4.4.1 确定防反接电路结构 |
4.4.2 电路设计及分析 |
4.4.3 防反接电路仿真 |
4.5 驱动电路设计 |
4.5.1 功率MOSFET选型 |
4.5.2 MOSFET驱动电路及吸收回路设计 |
4.6 电流采样电路设计 |
4.6.1 采样结构的确定及介绍 |
4.6.2 采样电阻的选择 |
4.7 温度采样电路设计 |
4.8 电磁防护设计 |
4.8.1 端口滤波器设计 |
4.8.2 CTVS选型设计 |
4.8.3 ESD防护设计 |
4.9 电解电容的选型 |
4.10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控制器软件设计 |
5.1 主程序流程设计 |
5.2 电机驱动控制原理介绍 |
5.2.1 超前角控制原理 |
5.2.2 开环启动 |
5.2.3 闭环控制 |
5.3 相电流重构 |
5.3.1 常规单电阻相电流重构 |
5.3.2 单采样重构非观测区采样方法 |
5.4 保护功能流程图 |
5.4.1 干转保护 |
5.4.2 堵转保护 |
5.4.3 过温保护 |
5.4.4 短路保护 |
5.4.5 开路保护 |
5.4.6 过欠压保护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控制器调速及保护性能测试 |
6.1 保护性能测试环境 |
6.2 调速及保护功能测试 |
6.2.1 调速曲线测试 |
6.2.2 干转保护测试 |
6.2.3 开路保护测试 |
6.2.4 断信号线测试 |
6.2.5 过欠压保护测试 |
6.2.6 短路保护测试 |
6.2.7 堵转保护测试 |
6.2.8 温度保护测试 |
6.2.9 防反接测试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电磁性能测试 |
7.1 EMC介绍 |
7.1.1 EMC的基本内容 |
7.1.2 硬件设计注意事项 |
7.2 RE测试与分析 |
7.2.1 RE测试环境 |
7.2.2 测试结果与整改分析 |
7.3 CE测试与分析 |
7.3.1 CE测试环境 |
7.3.2 测试结果与整改分析 |
7.4 ESD测试及结果 |
7.5 自由场辐射抗扰测试 |
7.5.1 测试条件 |
7.5.2 测试结果 |
7.6 大电流注入法(BCI)射频抗扰测试 |
7.6.1 测试条件 |
7.6.2 测试结果 |
7.7 其它EMS测试结果 |
7.8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脉冲密度调制 |
8.1 基于sigma delta的脉冲密度调制原理 |
8.1.1 一阶sigma delta调制 |
8.1.2 两电平空间矢量脉冲密度方案 |
8.1.3 空间矢量量化方法 |
8.2 SDM与 SVPWM调制相电流频谱分析 |
8.2.1 SDM与 SVPWM调制的模型 |
8.2.2 simulink仿真结果及分析 |
8.3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
9.1 课题总结 |
9.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8)面向低速液体环境尾涡致振式压电能量采集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可回收能量采集和转换技术 |
1.3 机械振动能量采集和转换技术 |
1.3.1 电磁式 |
1.3.2 静电式 |
1.3.3 磁致伸缩式 |
1.3.4 压电式 |
1.4 压电流体振动能量采集和转换技术的研究现状 |
1.4.1 压电流体振动能量采集器应用环境 |
1.4.2 流体诱发运动技术概述 |
1.4.3 旋转式压电流体振动能量采集器 |
1.4.4 颤振式压电流体振动能量采集器 |
1.4.5 驰振式压电流体振动能量采集器 |
1.4.6 涡激振动式压电流体振动能量采集器 |
1.4.7 四大类压电流体能量采集器性能比较 |
1.5 压电流体振动能量采集技术目前所存在问题 |
1.6 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尾涡致振式压电能量采集器的结构设计及模型研究 |
2.1 单梁结构尾涡致振式压电能量采集器的结构设计及理论模型 |
2.1.1 尾涡致振理论与流固耦合结构设计 |
2.1.2 压电振动理论和机电耦合结构设计 |
2.1.3 系统的整体结构设计 |
2.1.4 简化模型和流体介质设计 |
2.1.5 工作原理和运动过程设计 |
2.1.6 系统的理论建模 |
2.1.7 模型验证和数值仿真分析 |
2.2 E型梁多频结构尾涡致振式压电能量采集器的结构设计及仿真模型 |
2.2.1 多自由度多频俘能技术 |
2.2.2 系统的整体结构设计 |
2.2.3 工作原理和运动过程设计 |
2.2.4 系统的有限元仿真建模和分析 |
2.3 E型梁微压电振动能量采集器的结构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尾涡致振式压电能量采集器的制造工艺研究 |
3.1 单梁结构和E型梁结构尾涡致振式压电能量采集器的制造工艺 |
3.1.1 样机的组成 |
3.1.2 压电振子的制造工艺 |
3.1.3 样机的制造工艺 |
3.2 E型梁微压电振动能量采集器的制造工艺 |
3.2.1 样机的MEMS工艺流程 |
3.2.2 样机的制造工艺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尾涡致振式压电能量采集器的试验研究 |
4.1 振动性能试验系统 |
4.1.1 单梁振子的振动性能测试系统 |
4.1.2 E型梁振子的振动性能测试系统 |
4.1.3 E型梁微压电振动能量采集器振动性能测试系统 |
4.2 循环流试验系统 |
4.2.1 循环流试验系统的组成 |
4.2.2 循环流试验系统的工作原理与控制方法 |
4.2.3 循环流试验系统的流场环境优化 |
4.2.4 循环流试验系统的流速范围、分辨率与稳定性测试 |
4.3 单梁结构尾涡致振式压电能量采集器的性能测试与分析 |
4.3.1 单梁振子的振动特性测试和分析 |
4.3.2 样机的水下性能测试与分析 |
4.4 E型梁多频结构尾涡致振式压电能量采集器的性能测试与分析 |
4.4.1 E型梁振子的振动特性测试和分析 |
4.4.2 样机的水下性能测试与分析 |
4.5 E型梁微压电振动能量采集器的性能测试与分析 |
4.5.1 样机的振动输出特性测试和分析 |
4.5.2 样机的稳定性测试和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结论 |
5.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小结 |
5.3 目前进展和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与专利 |
(9)基于绿色再制造技术的电主轴故障预测性诊断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课题背景 |
1.1.3 电主轴诊断技术的研究意义 |
1.2 电主轴故障诊断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电主轴工作特点及故障机理 |
2.1 电主轴结构特点 |
2.2 电主轴故障来源及主要成因 |
2.3 滚动轴承故障分析 |
2.3.1 疲劳剥落 |
2.3.2 磨损 |
2.3.3 锈蚀 |
2.3.4 胶合 |
2.3.5 保持架损坏和断裂 |
2.4 振动信号的采集 |
2.4.1 传感器类型 |
2.4.2 传感器选择 |
2.4.3 传感器安装 |
2.4.4 轴承振动信号 |
2.5 振动信号的分析 |
2.5.1 传统诊断 |
2.5.2 数学诊断 |
2.5.3 智能诊断 |
第三章 基于PCA与 KNN的故障诊断方法 |
3.1 诊断方法概述 |
3.1.1 K-最邻近算法 |
3.1.2 主成分分析法 |
3.2 诊断实例 |
3.2.1 数据准备 |
3.2.2 PCA |
3.2.3 KNN |
3.2.4 结论 |
第四章 电主轴的绿色再制造评价指标 |
4.1 概述 |
4.2 经济属性分析 |
4.2.1 时间 |
4.2.2 经济收益 |
4.2.3 人力 |
4.3 资源化属性分析 |
4.3.1 再制造后直接重用率 |
4.3.2 再制造后零件部分重用率 |
4.3.3 原材料和能源消耗 |
4.4 环保属性分析 |
4.4.1 废水 |
4.4.2 废气 |
4.4.3 噪声 |
4.5 再制造潜力 |
第五章 创新点总结与展望 |
5.1 创新点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10)干散货码头大型皮带运输机驱动及测控系统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皮带运输机的发展状况 |
1.2.1 皮带运输机的型式及驱动方式 |
1.2.2 皮带运输机的其余组成部分 |
1.3 皮带机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1.3.1 皮带运输机的国内外现状 |
1.3.2 皮带运输机的发展趋势 |
1.4 皮带运输机存在的问题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动力系统整体方案设计 |
2.1 引言 |
2.2 整体优化目标 |
2.2.1 系统技术参数 |
2.2.2 功能需求分析 |
2.3 驱动单元改造 |
2.3.1 控制形式改造 |
2.3.2 驱动结构改造 |
2.4 制动单元改造 |
2.5 冷却单元方案 |
2.5.1 主驱动冷却单元 |
2.5.2 配电室冷却单元 |
2.6 关键技术与难点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动力系统设计与分析 |
3.1 引言 |
3.2 驱动单元设计与分析 |
3.2.1 主驱动分析 |
3.2.2 智能伺服控制器设计 |
3.3 制动单元设计与分析 |
3.3.1 设计方案1 |
3.3.2 设计方案2 |
3.3.3 设计方案3 |
3.3.4 方案确定 |
3.4 冷却单元设计与分析 |
3.4.1 主驱动冷却单元 |
3.4.2 配电室冷却单元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测控系统设计与研究 |
4.1 测控系统功能实现 |
4.1.1 驱动站设备控制 |
4.1.2 撬装房内设备控制 |
4.1.3 皮带机监测系统功能 |
4.2 硬件设计及选型 |
4.2.1 传感器选择 |
4.2.2 PLC的设计与选型 |
4.2.3 工控机及触摸屏选型 |
4.2.4 PLC硬件抗干扰设计 |
4.3 电路图设计 |
4.3.1 驱动单元 |
4.3.2 制动单元 |
4.3.3 主驱动冷却单元 |
4.4 测控系统软件设计 |
4.4.1 操作界面设计 |
4.4.2 PLC程序设计 |
4.5 改造后测控系统试运行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改造后节能分析与实验研究 |
5.1 系统节能分析 |
5.2 改造后现场使用情况 |
5.3 空载节能测试 |
5.4 重载节能与启动能力实验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四、电磁耦合调速方式在陶瓷拉坯机上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偏振调制的高精度焦面检测技术研究[D]. 王建.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2021(08)
- [2]速度可调的USM驱动电路设计[D]. 周先立.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3]PTC电加热器自动化检测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姚鹏鹏.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8)
- [4]精密热压成型机电液伺服系统设计与控制研究[D]. 陈毛毛.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基于电机转矩电流的提升载荷测量技术研究与应用[D]. 蔡雨盛.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6]氧化铝基陶瓷微波器件光固化成形及性能研究[D]. 刘庆荣.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0(07)
- [7]一种乘用车电子水泵控制器的研发[D]. 陈帅. 天津工业大学, 2020(02)
- [8]面向低速液体环境尾涡致振式压电能量采集器研究[D]. 胡意立.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9]基于绿色再制造技术的电主轴故障预测性诊断与分析[D]. 黄国荣.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2019(02)
- [10]干散货码头大型皮带运输机驱动及测控系统优化设计[D]. 李博. 燕山大学, 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