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HT2a受体基因T102C多态性与氯丙嗪疗效的关联分析

5-HT2a受体基因T102C多态性与氯丙嗪疗效的关联分析

一、5-HT2a受体基因T102C多态性与氯丙嗪疗效的关联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玉龙,胥欣茹,王俊晓,陈鑫,吴愚,张洪发,王燕龙[1](2022)在《5-HTR2A基因多态性与抗精神分裂症药物疗效相关性的meta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应用meta分析明确5-羟色胺2A受体(5-HTR2A)基因rs6311(-1438A>G)和rs6313(102T>C)位点多态性与抗精神分裂症药物疗效的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ScienceDirect、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获取近20年有关5-HTR2A基因多态性与抗精神分裂症药物疗效关系的相关文献,提取数据。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7篇文献。分别对5-HTR2A基因rs6311、rs6313位点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多态性与抗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有效率、减分率的关联性进行meta分析,并以时间、药物、地区3种因素分别进行亚组分析。rs6311位点有效率数据合并显示,等位基因A>G多态性与抗精神病药疗效无关,而亚组分析显示中国人群中等位基因A患者的有效率更高;减分率数据合并显示AG基因型患者的抗精神病药物减分率高于GG。对于rs6313位点,等位基因T>C多态性与抗精神病药有效率无关,而与基因型多态性存在关联,TC基因型患者的氯丙嗪有效率高于TT基因型患者;减分率数据也显示TC患者的药物减分率比TT患者高,亚组分析显示在中国群体中基因型TC患者减分率高于TT患者,而其他国家群体中CC基因型患者减分率高于TT患者,在利培酮和1999—2009群体中TC基因型患者的减分率均高于CC基因型患者。结论 5-HTR2A基因多态性与抗精神分裂症药物疗效的关联受时间、药物、地区的影响,但总体而言rs6311位点AG基因型、rs6313位点TC基因型是抗精神分裂症药物疗效好的预测因子。

吴松涛,张晓丹,周双,赵侠,周颖,崔一民[2](2019)在《中国人群基因多态性与氯丙嗪药效学和药物不良反应相关性的系统评价》文中提出目的系统评价中国人群中基因多态性与氯丙嗪的药效学和药物不良反应的相关性。方法检索Pub 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8-09-18。收集有关基因多态性对氯丙嗪药效学和药物不良反应影响的研究,对纳入研究的药效学及药物不良反应指标进行系统评价。结果共纳入9项研究。DRD1基因rs686位点等位基因A、G的分布对于氯丙嗪改善阳性症状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 939,P <0. 05),rs686等位基因A是氯丙嗪改善阳性症状疗效较好的预测因子;携带DRD2基因-141CIns/Del位点等位基因Del的患者相比于无此等位基因的患者具有更显着的简明精神病量表减分率; 5-HTR2A基因rs6311等位基因A、G的分布在氯丙嗪有效组与无效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 939,P <0. 05),等位基因A的携带者对氯丙嗪总疗效优于等位基因G的携带者; BDNF基因(GT) n 230-bp与234-bp等位基因的频率对于患者服用氯丙嗪后是否发生锥体外系反应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0-bp:P <0. 01,OR=0. 398,95%CI=0. 213~0. 745; 234-bp:P <0. 01,OR=2. 256,95%CI=1. 289~3. 947)。携带230-bp等位基因的患者服药后不易产生椎体外系反应,而携带234-bp等位基因的患者服药后易产生椎体外系反应。SLC6A3 (rs2975226)、CYP2C19(rs4986893)基因多态性对氯丙嗪药效学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尚无明确定论。结论 DRD1(rs686)、DRD2(-141C Ins/Del)、5-HTR2A(rs6311)与BDNF(GT) n基因多态性可能影响氯丙嗪药效学和药物不良反应,在临床使用氯丙嗪时应充分考虑到我国人群基因多态性,保证药物使用的有效与安全性。

徐青青[3](2016)在《中国人群精神分裂症药物反应分子标记物研究及CYP2D6等位基因功能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的精神障碍。在人群中的发病率高达1%。作为一种复杂性疾病,患者需要连续的长期性治疗才能维持基本社会功能,防止疾病复发,因此给社会带来很大的经济负担。目前,药物治疗是治疗精神分裂症最主要的方式。然而临床上存在的问题是,药物只能对大约50%的患者产生疗效。精神分裂症治疗的失败不但会导致疾病症状没有减轻,而且有可能会带来药物不良反应。在我国精神分裂症临床治疗中,利培酮、氯氮平、喹硫平和氯丙嗪是最普遍使用的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临床实践证明个体对这四种药物的疗效反应和药物不良反应常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在临床上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传统方法采用“试错”的方式探索每个病人的最佳的治疗药物和合适剂量。然而这种方式耗时长,而且疗效并不好。因此,我们需要找到与药物疗效反应相关联的分子标记物,用来预测临床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真正实现个体化治疗的目的。目前在这个研究领域,国内外已取得一定进展,并发现了有一些候选标记物。但是以往的研究主要局限于少数几个候选基因,且样本量较小,进而导致不同研究中的结果重复性低,并且很难相互验证。在本研究中,为了深入挖掘临床常用抗精神病药物反应的分子标记物,我们综合选择了所有已报道的或潜在的可能与抗精神病药物关联的基因位点,包括药物代谢酶基因、药物转运体基因、神经递质受体基因和精神分裂症的易感基因,用TaqMan基因分型方法,在较大样本量中进行了77个SNP位点的研究。我们不仅进行了单基因位点关联分析、单倍型关联分析,同时采用了多因子降维分析方法(multi-factordimensionality reduction method,MDR)对不同基因不同位点进行了联合互作研究。本研究在中国人群中发现了与抗精神分裂症药物疗效关联的,可以用来预测药物疗效的基因位点及组合。我们将本课题中找到的所有显着相关的位点与以前的相关研究报道进行了横向比较,之前文献报道的抗精神病药物疗效关联基因如CYP2D6,CYP2C19,COMT,ABCB1,DRD3和HTR2C在我们的研究中得到了进一步的验证。同时我们新发现了TNIK,RELN,NOTCH4和SLC6A2这四个基因与抗精神病药物疗效的关联。而且,本研究还发现COMT单倍型rs1544325–rs5993883–rs6269–rs4818与抗精神病药物疗效显着关联。另外,通过多因子降维分析我们发现COMT的rs6269和HTR2C的rs3813929位点组合可以作为预测药物疗效的分子标记物,从而可用以提高临床上抗精神病药物的疗效。因此这项研究较全面地发现了中国人群中精神分裂症药物反应分子标记物,从而为我国精神分裂症个性化用药的实施奠定了基础。由于CYP2D6是精神分裂症药物主要代谢酶之一,并且CYP2D6基因具有高度多态性,据报道,基因的多态性会引起个体在酶活力上和个体对于药物剂量反应的差异性,进而可以影响药物疗效。因此在中国人群中全面系统的分析CYP2D6各等位基因的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等位基因的分布在不同种族和不同区域的种群差异性很大。本课题组已经对中国大陆四个不同地理位置的人群针对CYP2D6基因进行了系统的基因多态性的扫描与分析,且已建立了中国汉族人群CYP2D6基因多态性数据库。通过扫描分析,我们在中国人群中发现四个新的等位基因:CYP2D6*75,(c.4046G>A;p.Arg441His),CYP2D6*X(c.100C>T+c.2467T>C;p.Pro34Ser+p.Leu231Pro),CYP2D6*Y(c.100C>T+c.2851C>T;p.Pro34Ser+p.Arg296Cys),CYP2D6*Z(c.2467T>C+c.2851C>T;p.Leu231Pro+p.Arg296Cys)。这四个新的等位基因目前还没有人研究其CYP2D6变异蛋白的功能。目前已有许多研究报道了CYP2D6等位基因的功能分析,但是大多数的报道只研究了其中一个或少数几个等位基因,还未发现基于中国人群的系统性研究CYP2D6的活性和功能的报道。因此,本课题旨在全面系统性研究中国人群CYP2D6等位基因的功能,包括四个在中国人群中新发现的等位基因(CYP2D6*75,CYP2D6*X,CYP2D6*Y,CYP2D6*Z)和两个在中国人群中频率较高的等位基因CYP2D6*2和CYP2D6*10。通过对所有的等位基因进行了系统性地功能分析,本研究发现,相比野生型,CYP2D6.X,CYP2D6.Y,CYP2D6.Z,CYP2D6.10和CYP2D6.75酶的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是CYP2D6.2的活性正常,与野生型的相比催化活性没有明显差异。我们对这七种等位基因所带有的变异位点和表现出的酶活性的改变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氨基酸Pro34对CYP2D6酶的活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SWISS-MODEL 3D模型的分析,发现新的变异型蛋白CYP2D6.75所带有的p.Arg441这个位点也是CYP2D6氨基酸序列中的一个高度保守的位点。综上所述,本研究围绕在中国人群实现精神分裂症个性化用药的主题,首先对中国人群精神分裂症的药物疗效与基因多态性的关联性在近1000例病人中进行了系统化的分析,从三个不同的维度逐渐递进深入挖掘基因与药物疗效的关联,首次报道了几个基因与抗精神病药物疗效的关联。同时又进一步选取了一个重要的药物代谢酶CYP2D6进行系统性的功能分析鉴定,得到了CYP2D6的表型谱。本课题为预测药物疗效、药物不良反应、选择最佳合适剂量提高药物疗效提供了数据支持。因此本研究为中国人群个性化用药的实现提供了临床指导和理论基础。

朱美妍[4](2015)在《精神分裂症8个易感基因多态性与其发病风险及氯氮平疗效相关性meta分析》文中提出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复杂性遗传精神疾病,它的发生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精神分裂症在普通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1%,并且大多数人终身不愈。精神分裂症的遗传度高达80%。精神分裂症患者常在思维、情感、行为等方面存在障碍,但是意识清晰,智能尚好,多数患者存在认知功能损害。精神分裂症给患者、家庭以及社会带来很大的负担,因此,人们期望通过对精神分裂症遗传机制的研究找到攻克这一疾病的突破口。氯氮平是目前公认的治疗重症精神分裂症的首选药物。所以调查对该药物在临床使用时能发挥疗效的患者和不能发挥疗效的患者之间的差异成为了一个研究热点。氯氮平与多巴胺D2受体(dopamineD2 receptor,DRD2)的亲和力较低,但是氯氮平在治疗精神分裂症这种疾病时依然可以表现出很好的疗效,这提示氯氮平能发挥治疗效果可能是作用于其它靶点上。多巴胺D3受体((dopamine D3 receptor,DRD3)和 5-羟色胺 2A 受体(serotorin2A receptor,5-HT2A)成为 了氯氮平发挥疗效的有力候选靶点。已经发表的报道对氯氮平治疗结果和DRD3基因的rs6280位点以及5-HT2A基因rs6131位点的结果是相互矛盾。所以本次研究的重点是揭示这两个SNP位点对氯氮平的疗效是否存在影响。Meta分析的基本方法是依赖于搜集已有或未发表的具有某一可比特性的文献,应用特定的设计和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与综合评价,对具有不同设计方法及不同病例数的研究结果进行综合比较。本研究将收集已发表的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以期为精神分裂症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通过PubMed、Elsevier、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进行检索,收集国内外1990~2014年间公开发表的有关精神分裂症与多巴胺受体基因(dopamine D receptor gene,DRD)、5-羟色胺 2A 受体基因(serotorin2A receptor gene,5-HT2A)、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基因(catechol-O-methyltransferase gene,COMT)、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methylenetet rahydrofolate reductase gene,MTHFR)、表皮生长因子 4 基因(v-erb-b2 avian erythroblastic leukemia viral oncogenehomolog4,Erb 4)、神经调节蛋白1基因(Neuregulin1gene,NRG1)关系的研究文献,以及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氯氮平与DRD3及5-HT2A基因的疗效关联分析。并对已收集到文献进行文献追溯。排除不符合的文献后最终可以纳入本次研究的合格文献共239篇,其中中文文献53篇,英文文献186篇。分析结果显示:1)在亚洲人群中,DRD2基因rs1799732位点的InsC等位基因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风险呈正相关(OR = 0.713,95%CI:0.580-0.878,P =0.001;P= 0.068 for heterogeneity;additive model);2)在亚洲人群中,DRD4基因rs1800955位点的C等位基因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风险呈正相关(OR = 1.217,95%CI:1.065-1.390,P = 0.004;P= 0.786 for heterogeneity;additive model);3)在高加索人群中,与5-HT2A基因rs63111位点的A等位基因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风险呈正相关(OR =0.751,95%CI:0.609-0.926,P = 0.008;P= 0.318 for heterogeneity;additive model);4)在亚洲人群中,COMT基因rs6267位点的T等位基因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风险呈正相关(OR = 1.146,95%CI:1.007-1.306,P = 0.040;P= 0.185 for heterogeneity;additive model);5)在其他人群中,COMT基因的rs737865的C等位基因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风险呈正相关(OR = 1.095,95%CI:0.733-0.918,P = 0.001;P= 0.695 for heterogeneity;additivemodel);6)在亚洲人群和高加索人群中,MTHFR基因rs1801131位点的C等位基因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风险呈正相关(OR = 1.245,95%CI:1.807-1.425,P = 0.001;P= 0.336 for heterogeneity;additive model),(OR =1.212,95%CI:1.042-1.408,P = 0.012;P= 0.004 for heterogeneity;additive model);7)在亚洲人群、高加索人群和其他人群中,MTHFR基因rs1801133位点的T等位基因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风险呈正相关(OR =1.121,95%CI:1.043-1.206,P = 0.002;P<0.001 for heterogeneity;additive model),(OR =1.124,95%CI:1.025-1.234,P = 0.014;P= 0.008 for heterogeneity;additive model),(OR =1.164,95%CI:1.416-3.234,P<0.001;P= 0.504 for heterogeneity;additive model)。本研究还对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氯氮平的疗效与DRD3基因的rs6280和5-HT2A的rs6313进行了 meta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在亚洲人群(OR = 1.377,95%CI:1.084-1.750,P = 0.009;P= 0.784 for heterogeneity;additive model)和高加索人群中(OR=0.756,95%CI:0.599-0.952,P = 0.018;P= 0.475 for heterogeneity;additive model)rs6313位点的T等位基因与氯氮平的疗效呈正相关。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某人群中DRD2基因的rs1799732位点、DRD4基因的rs1800955 位点、5-HT2A 基因的 rs6313 位点、COMT基因的 rs6267 位点、rs737865位点、MTHFR基因的rs1801131位点、rs1801133位点等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风险呈正相关。关于氯氮平疗效的不一致性有很多原因,其中包括遗传因素。本研究结果显示,5-HT2A基因的rs6313位点与氯氮平的疗效呈正相关。本研究对精神分裂症筛选疾病危险因素和治疗提供依据。总而言之,由于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复杂的精神疾病,它的发生与遗传和环境因素密切相关,而本研究所纳入的文献基本没有涉及环境因素的影响;另外,精神分裂症存在很多亚型,大多数文献没有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做出明确的分型;以及,本次研究没有临床数据的支持。所以为了阐明精神分裂症的发生、预防、诊断和治疗与其易感基因多态性的关系,还需要更多、更全面的研究,以期为精神分裂症的精准医学研究和个性化治疗提供依据。

胡国芹[5](2015)在《NMDA通路相关基因与中国汉族早发精神分裂症的关联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早发精神分裂症(early-onset schizophrenia,EOS)是指首次发病年龄≤18岁的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CZ),其发病可能与谷氨酸系统功能异常有关,而NMDA通路相关基因突变可能会导致谷氨酸系统功能异常,因此本研究探讨NMDA通路相关基因(DAOA:rs2391191;NOS1AP:rs348624,rs12742393,rs1415263;DISC1:rs1000731,rs821633;GSK3B:rs6438552)多态性与早发精神分裂症关联性,探讨基因-基因交互作用对SCZ发病机制的作用。对象与方法:1.运用Taqman基因分型技术对153对EOS核心家系(包括153例EOS和306例其生物学父母)进行基因分型,利用Haploview软件进行H-W平衡及等位基因关联分析。采用GMDR软件对NMDA通路相关基因(DAOA:rs2391191;NOS1AP:rs348624,rs12742393,rs1415263;DISC1:rs1000731,rs821633;GSK3B:rs6438552)进行基因-基因交互作用分析。2.为进一步对153对EOS核心家系阳性位点进行验证,采用Taqman基因分型技术对288例早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简称早发组),491例非早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简称非早发组)和872例正常对照进行等位基因和基因型检测,运用SHEsis plus软件进行H-W平衡及等位基因关联分析。运用Kaplan-Meier统计方法分析阳性位点与SCZ发病年龄的相关性。3.采用Taqman RT-PCR技术对50例首发未用药SCZ和50例正常对照进行外周血NOS1AP m RNA表达水平检测。运用ELISA技术对22例首发未用药SCZ和58例正常对照进行外周血NOS1AP蛋白表达水平检测。结果:1.153对EOS核心家系,先证者中男81例,女72例,首发年龄13.94±2.94岁,本研究样本量Power值>80%。NOS1AP rs12742393位点存在显着的传递不平衡(P=0.03)。基因-基因交互作用显示:NOS1AP(rs348624,rs1415263,rs12742393),DISC1(rs821633,rs1000731),DAOA(rs2391191)和GSK3B(rs6438552)存在显着基因-基因交互作用(P=0.00)。2.早发组,非早发组和正常对照组三组性别和年龄匹配(P>0.05),基因型频率分布均符合H-W平衡(P>0.05),研究样本量Power值>80%。早发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rs12742393(NOS1AP)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分布存在显着差异(χ2=8.22,df=1,P=0.00;χ2=8.66,df=2,P=0.01)。生存分析显示:rs12742393危险等位基因(C)的频率与SCZ首发年龄显着相关(P<0.05)。3.39例首发未用药的SCZ和40例健康对照患者性别和年龄匹配(P>0.05),两组外周血NOS1AP m RNA表达水平存在显着差异(P=0.00)。22例SCZ和58例正常对照组性别和年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外周血NOS1AP蛋白表达水平有显着差异(P=0.00)。结论:NOS1AP基因rs12742393位点与中国汉族EOS的发病有关,且NMDA通路相关基因NOS1AP,DISC1,DAOA,GSK3B基因之间存在显着的基因-基因交互作用。

胡国芹,杨程青,张晨,易正辉[6](2014)在《精神分裂症与5-羟色胺2A受体基因T102C多态性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Z)是一种复杂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的多基因遗传病。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发现,其终生患病率约为1%[1]。精神病风险综合征或精神病超高危人群3年内SZ的转化率约为18%36%[2],并且不同国家间情况相似。家系、双生子与寄养子研究均显示SZ存在遗传倾向,其遗传度约为60%80%[3]。随着分子遗传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研究者逐渐发现该病与5-羟色胺2A受体(5-hydroxytryptamine 2A receptor,5-HTR2A)基因T102C多态性有关联,现将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张美芝,高杰[7](2014)在《中国人群抑郁症5-羟色胺系统易感基因关联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抑郁症具有高发病、高复发、高致残和高自杀率等特点,其病因、病机和防治研究是国内外热点。易感基因关联研究是当今整体性探索疾病病因、病机及预后与遗传因素关系的有效方法。目前,中枢神经系统5-羟色胺功能降低是抑郁症公认的病机,易感基因关联研究也集中于5-羟色胺系统基因。本文就近年来中国人群的抑郁症5-羟色胺系统易感基因关联研究进行了综述。

黎雪松,龚道元,李波,谢国军,陈家强,彭艳,王晓娟[8](2012)在《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疗效与5-羟色胺2A受体基因多态性的关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5-羟色胺2A受体(5-hydroxytryptamine 2A receptor,5-HTR2A)基因多态性与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反应的关系。方法 3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氯氮平(n=132)、氯丙嗪(n=78)、利培酮(n=90)中任一种治疗8周,以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以SNaPshot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技术检测5-HTR2A基因rs6313和rs6311多态性。结果氯丙嗪总疗效有效组与无效组相比,rs6311等位基因A、G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939,P=0.047);利培酮改善阴性症状有效组与无效组相比,rs6313基因型T/T与T/C、C/C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484,P=0.039),而其等位基因T、C的分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2=9.899,P=0.002)。结论 5-HTR2A基因rs6313和rs6311多态性可能与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有关,rs6311等位基因A和rs6313基因型T/T及等位基因T分别是氯丙嗪总体疗效好和利培酮阴性症状疗效好的预测因子。

闵文蛟,毛文君,陶立,孙学礼[9](2011)在《基因多态性对抗抑郁药物疗效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抑郁症是临床常见精神疾病之一,疾病负担重,而有相当部分患者对抗抑郁药物治疗无效或效果较差。目前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对药物治疗表现出遗传异质性,一些基因位点,如五羟色胺转运蛋白基因、五羟色胺2A受体、色氨酸羟化酶基因等,可能与抗抑郁药物疗效相关。本文总结了抗抑郁药物疗效相关基因多态性的研究现状及进展,对这些基因的深入阐释有助于在将来研发更为有效的药物,为抑郁症患者提供遗传背景个体化的治疗。

王磊[10](2008)在《抗精神分裂症药物利培酮的药物基因组学和高血压的遗传学研究》文中认为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MIM181500)是以基本个性改变,思维、情感以及行为的分裂,精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为主要特征的一类精神疾病。该疾病是最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在全世界各个人群中普遍存在,发病率均在1%左右。利培酮是目前广泛应用的一线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临床治疗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病人在服药后没有效果或效果不很明显。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在药物反应的个体差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本论文第一部分,我们进行精神分裂症药物基因组学的研究。选用经利培酮治疗八周后的中国汉族精神分裂症样本,利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定利培酮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研究了CYP2D6、HTT、HT1A三个基因中功能性的多态性位点与利培酮治疗疗效、血浆中利培酮代谢率的相关关系。发现了CYP2D6的C188T多态性与血浆中利培酮的代谢率有关;HTT的2个多态性与BPRS减分率的改善有关;HT1A的-1019 C/G多态性与利培酮治疗后PANSS阴性症状减分率有关。高血压是人类常见的复杂疾病之一,影响20-30%的人口。目前公认高血压与自律神经活性的调节有关,但具体的机制仍不清楚,可能是若干个系统(信号通路)共同作用的结果。高血压的候选基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几个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上皮细胞钠通道、儿茶酚胺/肾上腺素、肾血管舒缓素-激肽等几个主要系统中。近来很多证据显示NPY基因与血压有一定的关系。在本论文的第二部分中,我们系统了研究了NPY1R(Neuropeptide Y1 receptor)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从中选出两个高频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在双胞胎对和血压极值这两个独立样本中进行分型。发现这其中的3’-UTR多态性位点与多种自律神经活性相关;又发现启动子多态性位点及3’-UTR位点与血压值显着相关。随后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显示,这两个多态性位点均会影响报告基因的表达量,进一步暗示了这两个多态性位点均为功能性位点。对3’-UTR区的多态性位点进行MicroRNA靶位点预测,结果显示此多态位点位于hsa-miR-511的结合序列内部,不同的等位基因会造成3’-UTR mRNA与hsa-miR-511在结合的构象及能量上均有差异。提示我们,也许3’-UTR区域不同的等位基因会影响hsa-miR-511的结合,从而影响基因的表达,进而影响血压值。

二、5-HT2a受体基因T102C多态性与氯丙嗪疗效的关联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5-HT2a受体基因T102C多态性与氯丙嗪疗效的关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5-HTR2A基因多态性与抗精神分裂症药物疗效相关性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检索策略
    1.2 文献纳入标准
    1.3 文献排除标准
    1.4 数据资料提取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文献纳入概况
    2.2 纳入文献基本信息
G)的合并分析'>2.3 rs6311(–1438A>G)的合并分析
G)多态性与有效率的meta分析'>2.3.1 rs6311(–1438A>G)多态性与有效率的meta分析
G)多态性与减分率的meta分析'>2.3.2 rs6311(-1438A>G)多态性与减分率的meta分析
C)的合并分析'>2.4 rs6313(102T>C)的合并分析
C)多态性与有效率的meta分析'>2.4.1 rs6313(102T>C)多态性与有效率的meta分析
C)多态性与减分率的meta分析'>2.4.2 rs6313(102T>C)多态性与减分率的meta分析
    2.5 发表偏倚
3 讨论

(2)中国人群基因多态性与氯丙嗪药效学和药物不良反应相关性的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1资料来源
    2文献质量评价
结果
    1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和质量评价
    2基因多态性对氯丙嗪PD和ADR的影响
        2.1 DRD1基因多态性与氯丙嗪相关性
        2.2 DRD2基因多态性与氯丙嗪相关性
        2.3 5-HTR2A多态性与氯丙嗪相关性
        2.4 BDNF基因多态性与氯丙嗪相关性
        2.5 CYP2C19与SLC6A3基因多态性与氯丙嗪相关性
讨论

(3)中国人群精神分裂症药物反应分子标记物研究及CYP2D6等位基因功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精神分裂症研究综述
        1.1.1 精神分裂症的流行病学
        1.1.2 精神分裂症的症状
        1.1.2.1 阳性症状
        1.1.2.2 阴性症状
        1.1.2.3 认知症状
        1.1.3 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类型
        1.1.4 精神分裂症的诊断
        1.1.5 精神分裂症的症状评估
    1.2 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治疗
        1.2.1 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分类与现状
        1.2.2 利培酮
        1.2.3 氯氮平
        1.2.4 喹硫平
        1.2.5 氯丙嗪
    1.3 药物基因组学
        1.3.1 药物基因组学的产生及介绍
        1.3.2 药物基因组学的研究内容
        1.3.2.1 研究单核苷酸多态性对药效影响
        1.3.2.2 研究等位基因对药效影响
    1.4 精神分裂症的药物基因组学研究
        1.4.1 药物代谢酶的基因多态性与抗精神病药物疗效关联
        1.4.2 药物转运体的基因多态性与抗精神病药物疗效关联
        1.4.3 神经递质受体的基因多态性与抗精神病药物疗效关联
        1.4.4 全基因组精神分裂症药物基因组学关联研究
        1.4.5 精神分裂症药物基因组学研究的应用-实现个性化用药
    1.5 药物代谢酶CYP2D6
        1.5.1 药物代谢酶
        1.5.2 细胞色素P450 氧化酶
        1.5.3 CYP2D6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国人群精神分裂症药物反应分子标记物研究
    2.1 前言摘要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2.1 候选基因和SNP位点的选择
        2.2.2 样本收集
        2.2.3 临床给药和评分
        2.2.4 血样采集与DNA制备
        2.2.5 TaqMan分型
        2.2.6 数据分析
    2.3 实验结果
        2.3.1 病人相关临床信息
        2.3.2 本研究的统计学检验效能(Statistical power)
        2.3.3 单位点与药物疗效的关联分析
        2.3.4 疗效关联的单倍型分析
        2.3.5 与疗效关联的多基因多位点(MDR)关联分析
    2.4 总结与讨论
第三章 中国人群CYP2D6 等位基因功能分析
    3.0 课题设计纲要
    3.1 实验材料
        3.1.1 实验试剂
        3.1.2 实验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PCR定点突变
        3.2.2 酵母细胞电转化和微粒体抽提
        3.2.3 微粒体Western blot检测
        3.2.4 微粒体与底物共孵育
        3.2.5 CYP2D6 酶对异喹胍代谢的活性检测
        3.2.6 数据分析
    3.3 实验结果
        3.3.1 CYP2D6 野生型和各变异体表达水平
        3.3.2 4-羟基异喹胍的标准曲线的确定
        3.3.3 CYP2D6 野生型和各变异体酶的酶动力学参数确定
    3.4 总结与讨论
附录 表一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4)精神分裂症8个易感基因多态性与其发病风险及氯氮平疗效相关性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精神分裂症及其危害
    1.2 精神分裂症易感基因
    1.3 荟萃分析
    1.4 本课题研究意义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检索文献策略
        2.1.1 文献检索
    2.2 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
    2.3 数据提取与分析
    2.4 Meta分析基本步骤
        2.4.1 合并统计量的选择:比数比OR
        2.4.2 合并统计量的假设检验
        2.4.3 评估发表偏倚
第三章 实验结果
    3.1 入选文献的基本信息
    3.2 易感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发病风险Meta分析结果
        3.2.1 DRD2基因与精神分裂症发病风险关联的Meta分析结果
        3.2.2 DRD3基因与精神分裂症发病风险关联的Meta分析结果
        3.2.3 DRD4基因与精神分裂症发病风险关联的Meta分析结果
        3.2.4 5-HT2A受体基因与精神分裂症发病风险关联的Meta分析结果
        3.2.5 COMT基因与精神分裂症发病风险关联的Meta分析结果
        3.2.6 MTHFR基因与精神分裂症发病风险关联的Meta分析结果
        3.2.7 ErbB4基因与精神分裂症发病风险关联的Meta分析结果
        3.2.8 NRG1基因与精神分裂症发病风险关联的Meta分析结果
    3.3 DRD3和5-HT2A基因多态性与氯氮平疗效关联的Meta分析结果
        3.3.1 DRD3基因的rs6280与氯氮平疗效关联的Meta分析结果
        3.3.2 5-HT2A基因的rs6313与氯氮平疗效关联的Meta分析结果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B 其他需要说明的内容

(5)NMDA通路相关基因与中国汉族早发精神分裂症的关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NMDA通路相关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早发精神分裂症的关联研究
    一、对象与方法
    二、结果
第二部分 rs12742393多态性与中国汉族精神分裂症及首发年龄的相关性
    一、对象与方法
    二、结果
第三部分 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NOS1AP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研究
    一、对象与方法
    二、结果
讨论
结论
创新点与局限性
参考文献
综述 精神分裂症与5羟色胺2A受体基因T102C多态性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6)精神分裂症与5-羟色胺2A受体基因T102C多态性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HTR2A基因的多态性
2 HTR2A T102C多态性与SZ的关联研究
3 HTR2A T102C多态性与SZ相关表型的关联研究
    3.1自杀
    3.2认知功能
4 HTR2A T102C多态性与SZ疗效的关联研究
5 小结

(7)中国人群抑郁症5-羟色胺系统易感基因关联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色氨酸羟化酶 (tryptophan hydroxylase, TPH) 多态性与中国人群抑郁症的关联
    1.1 TPH1基因多态性
    1.2 TPH2基因多态性
2 5-HT转运体 (5-hydroxytryptamine transporter, 5-HTT) 多态性与中国人群抑郁症的关联
    2.1 5-HTTLPR
    2.2 5-HTT基因其他多态性
3 5-HT受体基因 (5-hydroxytryptamine receptor, 5-HTR) 与中国人群抑郁症的关联
    3.1 T102C
    3.2 A-1438G
4 小结

(8)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疗效与5-羟色胺2A受体基因多态性的关联(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临床治疗和疗效评定
    1.3 DNA提取
    1.4 5-HTR2A 基因rs6313 (T/C) 和rs6311 (A/G) 多态性检测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度检验
    2.2 5-HTR2A基因多态性与3种抗精神病药物总疗效的关联分析
    2.3 5-HTR2A基因多态性与3种抗精神病药物阳性症状疗效的关联分析
    2.4 5-HTR2A基因多态性与3种抗精神病药物阴性症状疗效的关联分析
3 讨论

(9)基因多态性对抗抑郁药物疗效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5-HTT基因
2 5-HT2A受体基因
3 TPH基因
4 去甲肾上腺素转运蛋白 (norepinephrine transporter, NET) 基因
5 G蛋白β3亚基基因
6 其他候选基因
7 结语

(10)抗精神分裂症药物利培酮的药物基因组学和高血压的遗传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篇 综述
    第一部分 精神分裂症的药物基因组学
        1. 精神分裂症
        1.1 精神分裂症概述
        1.2 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及亚型
        1.3 精神分裂症的流行病学研究
        1.4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假说
        1.4.1 神经递质假说
        1.4.1.1 多巴胺(Dopamine, DA)假说
        1.4.1.2 谷氨酸(Glutamate,Glu)假说
        1.4.1.3 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 5-HT)假说
        1.4.1.4 其他神经递质假说及神经递质的相互作用
        1.4.2 神经发育假说
        1.5 精神分裂症遗传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1.5.1 连锁分析
        1.5.2 连锁不平衡分析
        1.5.2.1 连锁不平衡的概念和原理
        1.5.2.2 影响连锁不平衡的因素
        1.5.2.3 基于随机人群和核心家系的研究
        1.5.2.4 单倍型分析
        1.5.2.5 统计学检验和统计效力
        2. 精神分裂症的药物基因组学
        2.1 药物基因组学简介
        2.1.1 药物基因组学产生的背景
        2.1.2 影响药物反应的遗传因素
        2.1.3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在药物基因组学中的应用
        2.1.3.1 候选基因的研究
        2.1.3.2 全基因组连锁不平衡作图
        2.1.4 药物基因组学的前景及面临的问题
        2.2 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治疗
        2.2.1 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2.2.2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2.3 抗精神病药物基因组学研究
        2.3.1 抗精神病药物代谢酶的多态性
        2.3.2 抗精神病药物靶点的多态性
    第二部分 高血压的遗传学
        1. 高血压简介
        1.1 高血压概述
        1.2 高血压的分类
        1.3 国内外高血压的流行情况
        1.4 原发性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1.4.1 遗传因素
        1.4.2 肥胖
        1.4.3 高盐摄入
        1.4.4 饮酒
        2. 高血压的发病机制
        2.1 交感神经系统在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
        2.2 血管内皮细胞与高血压
        2.3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与高血压
        2.4 肽类物质与高血压
        2.4.1 心钠素
        2.4.2 神经肽
        3. 高血压遗传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3.1 候选基因克隆
        3.2 定位候选基因克隆与全基因组扫描
        3.3 中间表型
        3.4 动物模型
第二篇 实验部分
    第一部分 利培酮药物基因组学候选基因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临床给药
        1.2.2 血样采集和DNA 提取
        1.2.3 血浆利培酮、9-羟利培酮以及催乳素浓度测定
        2. 基因序列、遗传标记的选择及基因分型
        3. 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
        4. 候选基因
        4.1 CYP2D6 基因(Cytochrome P450 2D6)
        4.2 5-HTT 基因(Serotonin transporter)
        4.3 HT1A 基因(The 5-hydroxytypamino 1A receptor)
    第二部分 NPY1R 基因与自律神经活性和高血压的关系
        1. 候选基因的选择
        2. 材料和方法
        2.1 样品信息
        2.2 DNA 提取
        2.3 多态性遗传标记的发掘、选取和分型
        2.4 统计分析
        2.5 NPY1R 基因启动子、3’UTR 区克隆、质粒构建和纯化
        2.6 细胞培养、瞬时转染和荧光酶检测
        3. 实验结果
        3.1 NPY1R 基因的SNP 发掘
        3.2 自律神经活性表型的测定和遗传力的计算
        3.3 基因分型结果
        3.4 NPY1R 启动子区和3’UTR 区多态性的功能活性
        3.5 3’UTR 多态性159764 与hsa-miR-511
        4. 讨论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四、5-HT2a受体基因T102C多态性与氯丙嗪疗效的关联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5-HTR2A基因多态性与抗精神分裂症药物疗效相关性的meta分析[J]. 王玉龙,胥欣茹,王俊晓,陈鑫,吴愚,张洪发,王燕龙.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2022
  • [2]中国人群基因多态性与氯丙嗪药效学和药物不良反应相关性的系统评价[J]. 吴松涛,张晓丹,周双,赵侠,周颖,崔一民.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9(03)
  • [3]中国人群精神分裂症药物反应分子标记物研究及CYP2D6等位基因功能分析[D]. 徐青青.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6)
  • [4]精神分裂症8个易感基因多态性与其发病风险及氯氮平疗效相关性meta分析[D]. 朱美妍. 昆明理工大学, 2015(06)
  • [5]NMDA通路相关基因与中国汉族早发精神分裂症的关联研究[D]. 胡国芹. 上海交通大学, 2015(03)
  • [6]精神分裂症与5-羟色胺2A受体基因T102C多态性研究进展[J]. 胡国芹,杨程青,张晨,易正辉.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14(06)
  • [7]中国人群抑郁症5-羟色胺系统易感基因关联研究进展[J]. 张美芝,高杰. 精神医学杂志, 2014(03)
  • [8]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疗效与5-羟色胺2A受体基因多态性的关联[J]. 黎雪松,龚道元,李波,谢国军,陈家强,彭艳,王晓娟. 广东医学, 2012(16)
  • [9]基因多态性对抗抑郁药物疗效的影响[J]. 闵文蛟,毛文君,陶立,孙学礼. 华西医学, 2011(08)
  • [10]抗精神分裂症药物利培酮的药物基因组学和高血压的遗传学研究[D]. 王磊. 上海交通大学, 2008(03)

标签:;  ;  ;  ;  ;  

5-HT2a受体基因T102C多态性与氯丙嗪疗效的关联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