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精显”背投的国际化方略(论文文献综述)
徐新华[1](2009)在《“中华老字号”品牌创新模式研究》文中提出“中华老字号”品牌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华商业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工商业的精华,是中国名牌经济的重要力量,具有很强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然而,除少数“中华老字号”品牌今天仍然保持活力,绝大多数已经从市场上消失,品牌创新是“中华老字号”企业活化复苏的根本性要求。目前大部分“中华老字号”企业品牌创新意识薄弱,品牌创建力度不大。“中华老字号”品牌创新模式的研究,对“中华老字号”企业提高品牌创新意识、寻求品牌创新经验,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演绎归纳法、理论研究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前辈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在“中华老字号”品牌创新必要性的验证、构建“中华老字号”品牌创新体系、搭建“中华老字号”品牌创新支撑体系等三个方面做了微薄贡献。论文基本研究内容分述如下:首先,从品牌和“中华老字号”概念入手,在梳理以往学者分析“中华老字号”品牌老化机理的基础上,分析市场竞争、科技进步、消费者需求变化等导致“中华老字号”品牌老化的变数,强调品牌创新是“中华老字号”企业良好运作的迫切要求。其次,分析当前大部分“中华老字号”企业忽视品牌创新的现状,研究品牌创新存在的问题,发掘导致问题出现的历史体制、企业自身及外部不可控原因。再次,具体构建“中华老字号”品牌创新的四种模式:技术创新模式、制度创新模式、组织创新模式、营销创新模式,诠释各模式的内涵及优势,并以具体案例分析说明模式适用的范围。最后,从政府、企业、市场、社会四个方面搭建品牌创新模式的支撑体系,分别论述各方面为“中华老字号”品牌创新模式提供的可能支持,使“中华老字号”品牌创新模式的实际操作更具可行性。
郑后建[2](2005)在《论自主知识产权与我国外经贸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产权与外经贸发展的关系已越来越密切;中国在致力实现由经贸大国向经贸强国转变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障碍之一则是知识产权问题,这从我国外经贸发展屡遭国际知识产权壁垒的阻击可见一斑。我国目前不仅开发和拥有的自主知识产权贫乏,而且对知识产权保护不力。国家应改善环境和创造条件,企业应提高能力和水平,保护知识产权。
张启胜[3](2005)在《提升国内企业品牌竞争力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投资环境日益完善,国外企业纷纷登陆中国,企业竞争日趋白热化,竞争已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主题,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的今天,中国企业已完全从国内竞争转向国际竞争,所有中国企业都将面对国际企业国内化、国内企业国际化的竞争格局。 世界已经进入品牌竞争时代,市场开始向品牌靠拢。事实告诉我们:中国企业在激烈地竞争中不缺乏产量优势,也不缺乏技术优势,而是缺乏品牌竞争力优势。在这个没有国界和终结的品牌竞争年代,对于我国企业来讲,要想与国外跨国公司进行“大比武”,要想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提升企业的品牌竞争力。本文站在前人的肩膀上,首先介绍了品牌竞争力的内涵、特征及形成机理,运用了模糊数学原理,建立了一个品牌竞争力的评价模型,接下来分析了我国企业品牌竞争力的现状,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我国品牌竞争力的对策。
赵志泉[4](2004)在《国际企业联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际企业联盟,是一种跨越国界的企业联盟,因其率先并主要被跨国公司采用而得名。西方学者关于国际企业联盟的研究多集中于联盟的概念、类型、功能绩效、联盟伙伴选择等内容,但过于直观、表象,内容残缺,缺乏系统性、全面性,且实证分析多于理论研究,管理学分析多于经济学研究。 本论文主要围绕四个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 第一,国际企业联盟的内涵、外延、特征与分类。笔者认为,所谓国际企业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对等经济实体,为了共同的战略目标,通过各种长期协议、股权安排而结成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要素水平式双向或多向流动的跨国松散网络型组织体。从外观上看,企业联盟是一种以价值链为纽带的准市场网络组织,其实质则是企业间为竞争而合作的同盟博弈。 国际企业联盟具有组织的松散性与联盟成员的平等性、目标的多样性、组织的动态性、合作的互利性、战略的竞合性、合作的长期性等特征。企业联盟与企业集团、虚拟企业不同。企业集团与企业联盟在连接纽带、法律地位、经营目标等方面形貌相似,但企业联盟与企业集团在维系纽带、组织构架、管理模式、成长空间等方面具有明显差异。与传统企业相比,虚拟企业与企业联盟都是“新技术”“新竞争”的结果,都具有组织动态化、结构扁平化、网络化,边界模糊等特点,但虚拟企业和企业联盟在法律人格、规制规则、维系纽带、网络化程度等方面有所不同。 笔者同时认为,国内外学者关于国际企业联盟类型的研究虽然较为细致,但欠系统。因为,国际企业联盟在客观上存在纽带维、历史维、地位维与功能维等四维角度。因此,可以从四维角度出发对企业联盟进行分类,而企业应根据其自身实力和战略目标选择适宜的联盟形式。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第二,国际企业联盟的产生动因与功能绩效。笔者认为,国际市场结构的网络寡占态势是国际企业联盟产生的重要原因,计算机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国际企业联盟的产生提供了技术支持;而国际反托拉斯法对结构主义的摒弃和行为主义的回归,则为国际企业联盟的产生扫除了法律障碍。企业缔结国际战略联盟的根本目的有二:降低交易费用以及培育、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缔结联盟所获得的收益大于独自行动的收益,是企业由传统“达尔文式”竞争转向联盟式“非零和”竞争的深层次原因。国际企业联盟的绩效取决于联盟成员的战略目标、企业发展阶段、联盟各方文化协调、联盟管理、联盟治理等因素。但一般而言,缔结战略联盟有助于实现规模经济、范围经济、连接经济、速度经济,有助于实现异质性资源外取与资源共享,有助于实现企业间隐性知识转移或价值创造,有助于缩短研发时间,降低研发风险,构筑企业静态进入壁垒。同时,以“技术换市场联盟”是跨国公司拓展国际市场的主要手段。 第三,国际企业联盟的生命周期与联盟运行管理。将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扩展至企业联盟,企业联盟也有一个孕育、发展、维系和解体(死亡)的过程。笔者认为,企业联盟的生命周期分为孕育期、磨合期、稳健发展期、联盟解体和“联盟蜕变”四个阶段。在联盟酝酿与组建期,选择联盟伙伴是工作的重点。成功的伙伴关系构成因素有三:贡献、亲密和远景。实践中,一般根据“3c”原则选择联盟伙伴。在联盟的震荡与磨合期,建立联盟信任机制最为关键;在联盟规范运作与任务执行期,应特别关注联盟目标管理与确保联盟运行的合法性;联盟的归宿具有多种选择:解体、“联盟蜕变”与并购。 联盟各方的欺诈背德行为与机会主义倾向影响着联盟存续与联盟绩效提升。规避联盟风险,延展联盟生命,提高联盟绩效,必须加强审慎、科学的制度设计与制度管理。这要求:第一,在联盟内部实施有效的文化管理制度,分析识别文化差异,选择文化整合方式,建立联盟文化冲突解决机制。第二,充分发挥联盟声誉管理机制,联盟成员在诚信规则和声誉机制的约束下,进行合作博弈。第三,强化联盟产权管理,谨防联盟管理机构“骇形化”。第四,加强知识管理与技术秘密保护,防止“空心化”:第五,规范联盟管理人员的选拔、培训与测试。 第四,国际企业联盟与中国企业跨国经营实践。中国企业跨国经营历经了四个阶段,其具体实践与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范式”虽略有差异,但战略思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路和模式选择与邓宁、阿。茹的研究大体吻合。然而,“国际生产折衷范式”的理论缺陷制约着中国企业跨国经营实践。因为,以“国际生产折衷范式”作为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理论指导,意味着中国企业将永远处于追赶地位。笔者认为,缔结或参与国际企业联盟是实现产业积聚,提高中国外贸产业国际竞争力,培育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首选组织形式。中国企业在缔结联盟时,必须努力创造竞争优势,从知识、资金的单向流动,转变为双向、多向流动,以核心竞争力为基础,建立对等、均衡的企业联盟,避免长期处于联盟团体的边缘与从属地位。同时,中国企业在缔结联盟时面临着诸多风险,应强化联盟管理,以提升联盟绩效。关键词:国际企业联盟外部一体化企业网络跨国经营组织选择
夏令生[5](2003)在《关于中国企业家的修养问题》文中研究说明21世纪和 WTO 对中国企业界和中国企业家们带来了史无前例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抓住迎面而来的现代信息和外来能量输入的大好机遇,推动我国企业结构调整和价值观念的转变。如何迎接拓展全球化视野,增加国际市场占有份额,加速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国际化的激烈挑战,以谋求我国现代化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振兴中华民族和造福全人类,是每一个中国企业家必须认真思考和率先垂范的重大课题。
邵兴东[6](2003)在《中国家电企业国际化战略研究——海尔、海信、TCL的国际化比较》文中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以海尔、海信和TCL为代表的中国家电企业以不同的方式开始并正在进行着国际化经营。本论文通过比较研究海尔、海信、TCL等家电企业的国际化战略,探索中国家电企业国际化经营之路。 传统的国际资本流动理论主要包括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学说、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学说以及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要素禀赋学说等;现代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主要包括雷蒙德.弗农的产品周期理论、海默的企业特定优势学说、巴克莱和卡申的内部化优势学说、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和小岛清的顺贸易方向投资理论等;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理论主要包括邓宁的投资发展周期理论、刘易斯.威尔斯的小规模技术理论、拉奥的技术地方化理论、坎特维尔和托兰提诺的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以及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等。 中国家电产业已经拥有巨大的产能。中国日益成为世界家电制造中心。中国家电产业已经进入到产业的成熟期。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中国家电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寻找新的发展空间,进行国际化经营就成为自然而然的事了。 一般而言,中国家电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模式有两种,一种是以TCL和海信为代表的“先易后难”模式,另一种是以海尔为代表的“先难后易”模式。事实上,选择“先易后难”还是“先难后易”的国际化模式,取决于企业在国际化的初始阶段的自身状况、企业所处的历史特定环境、企业国际化的动机和目的以及企业家的战略远见。论文比较研究了海尔、海信、TCL在这两种不同的发展模式下的不同的国际化发展道路;在国际化经营的过程中,海尔和海信坚持打自己的品牌,而TCL目前则有超过60%的出口产品是以OEM或ODM贴牌形式实现的。论文详细比较研究了这两种不同的国际化经营理念以及海尔和海信创品牌的实践经验;论文通过比较研究海尔“三位一体”和“三融一创”的本土化经营(即实现设计、制造和营销的当地化,并且实现当地融资、当地融智和当地融文化,创海尔世界名牌)以及海信、TCL的海外本土化经营,指出国际化经营的企业只有本土化成功才会有国际化经营的成功;当前,家电企业价值链的分段专业化特征越来越显着,中国家电企业与跨国家电企业之间有竞争也有合作,出于共同利益和优势互补的需要,竞合在国际家电产业分工组合中正逐渐成为家电企业的新选择。因此论文又比较研究海尔、海信以及TCL在国际化进程中同跨国家电巨头之间所建立的平等的新型竞合关系;股权多元化是中国家电企业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提升企业经营质量和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如果不改革家电企业的国有独资或“一股独大”的产权结构,那么家电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实际上是在一个比较微观的环境中寻找动力。并且这个动力是有限的和不确定的,真正的潜力还没有挖掘出来。论文比较研究了TCL和海信等家电企业为推动企业的国际化经营而进行的产权改革。 论文还比较分析了海尔、海信和TCL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的成功经验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本人认为,海尔的成功经验在于其对发展战略的高度重视和战略上的超前,以及其建立在以创新为核心的企业文化上的经营理念的创新和适应国际化要求的业务流程再造。海尔的不足之处是其研发能力与国际跨国公司有明显的差距,海尔的风险防范与风险控制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海信国际化的经验是通过稳健的经营在国际化的过程中保持财务状况的健康。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重视产品研发的家电企业,海信通过技术与市场的结合创新来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海信的不足之处在于其品牌还不具备国际信誉,其国际营销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TCL的成功经验在于其通过资本运营来促进企业的国际化经营,但是一方面TCL目前还不具备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TCL将面临如何解决国际化过程中的本土化管理问题以及如何进行国际化人才体系建设和如何解决报酬体系问题。 论文在最后对中国家电企业国际化经营提出一系列建议。作为本论文创新点的一部分,本人提出以建立企业的全球竞争力、创建企业的世界级品牌和参与制定全球行业标准作为中国家电企业国际化经营成功的标志,认为中国家电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是一个在全球范围内企业对价值链和资源进行重组与配置的过程。在全球经济变冷以及全球客户经济时代已经到来的客观环境下,中国家电企业应当适应国际化要求,实施以客户为中心的组织结构调整;同时以产权改革来推动国有家电企业的国际化经营。
田超[7](2003)在《核心能力战略及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毫无疑问,企业核心能力理论追寻的是企业生存和发展最为本质的东西。进入到20世纪90年代,以Intel、Microsoft、Sisco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新技术型公司的快速发展,以及GE、IBM、SONY等一大批老牌企业不断更新、颇具发展后劲的现实,也愈加清晰地使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捕捉到了企业成长与发展的关键因素:就短期而言,公司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决定了公司的竞争优势,长期而言,起决定作用的是造就和增强公司的核心能力。这一理论不仅打破了传统的"企业黑箱论",并对数十年居于主导地位的现代企业理论提出了挑战,把经济学和管理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既从本质上认识和分析企业,又植根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内部事项。企业的主要任务也由简单的获取超额利润转向了培育核心能力以取得长期竞争优势。作为20世纪90年代迅速兴起的一种新式的企业理论和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企业核心能力理论显示出独特的生命力。经济学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而战略管理理论与实践则引导其走向实用的、解释企业内部本质的发展方向,二者的完美结合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企业分析理论和框架。论文在对核心能力理论进行全面和系统的梳理与回顾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理论未来走向与趋势,致力于进行研究系统的创新,提出了一个基于四个核心能力元的全新的核心能力战略理论研究体系,即提出可以从文化核心能力、知识核心能力、组织核心能力和战略实施能力四个方面去理解、把握并进而在实践中培育、构建核心能力。从重要性上来讲,这四个方面是以文化核心能力 以核心理念为灵魂)为内核的多层次关系,不仅在逻辑上有主次之分,同时兼顾了相互之间的互动与契合,并具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意义。在后面的四章里,论文分别对四个核心能力元进行了具体深入的研究,分别提出相应的次级能力元构成体系,并开发出各自的概念群与研究模型,在每一章都提出了有创意的思想或研究方法。本文认为核心能力理论是战略管理理论的一个最新成果和目前的主流企业理论,因此,每一章都提出了基于核心能力理论的次级能力元战略管理模式,这也是目前核心能力理论研究深化的最新发展趋势。 在前面理论继承与理论发展的基础上,最后一部分是实证及应用研究。用四万余字、全书四分之一的篇幅,对我国企业核心能力的现状进行了全景式的分析,提出了在新的国内外环境下,发展我国企业的核心能力所应该采取的战略思维和战略方法。这对于我国企业核心能力理论的深入研究,以及对于我国企业的成长和壮大,都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徐强[8](2003)在《中国产业集聚形成机理与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产业集聚”这个名词,是对“企业活动在地理上趋向集中”这样一种经济现象的理论描述。它既是一种结果,也是一种状态。也就是说,产业集聚既是众企业选择同一区位的结果,同时也表明了众企业现在的一种生存状态。从逻辑上讲,在共同的目标(追求最大化利润)驱使下的企业的行为(这里指区位选择行为)产生了企业在一定区域内的聚集现象,反之,这种聚集的存在又对企业的经营活动产生影响。 目前,产业集聚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产业集聚的变化将直接影响我国经济是否能够保持持续发展的势头,因此对其进行研究可以为我国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提供一些较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文章分成以下六个部分: 导论,提出本文研究的课题,介绍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目的,主要思路、研究方法以及文章的基本结构。 第一章对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文献进行了较全面的回顾,提出了文章的基本分析框架。通过对国外文献的回顾,本文将产业集聚理论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纯粹集聚理论阶段、产业联合体理论、社会网络理论阶段,并对每个阶段的理论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评述。同时也回顾和总结了建国以来我国经济学界对产业集聚的研究和发展历程。在分析、评述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围绕企业行为构建分析产业集聚的系统框架。并针对目前实际研究的状况,重新界定了产业集聚的定义,划分了产业集聚的类型,提出了度量指标。 第二章研究了技术、市场和自然资源三个方面对产业集聚的影响。技术水平对企业区位选择行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生产、研发、流通这三个基本环节上。如果代表着一定技术水平的生产方式、创新方式和流通方式发生变化,企业区位选择的原则也将出现相应的改变。因为在一定的技术水平下,企业采用不同的生产方式、创新方式和流通方式的成本是不同的。因此,企业的生产方式、研发方式和流通方式,受技术变迁影响所产生的成本变化,将使企业的区位利益发生变化,进而对企业的区位选择行为产生影响;市场水平的状况如何,将直接对企业的生存产生影响,市场容量、分工、市场需求结构和市场结构等发生了变化,将导致企业的区位成本发生转变,从而在企业的区位选择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不同区域的地貌、气候、物产等各有不同,这对各地形成不同的产业活动产生了基础性影响。许多产业集聚区域的形成和本地的自然禀赋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本地的资源优势并非是产业集聚产生和形成的决定因素。 第三章研究了政府行为、人文因素和产业间竞争对产业集聚的影响。政府作为现代经济生活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对经济运行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其行为、政策对产业集聚的形成、发展和转变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本文认为在公共品供给、制度供给、市场环境的维护和经济指导等方面,政府的行为和政策可能对产业集聚产生重要影响:人文因素对本地产业集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人力资源、知识的传播和企业间合作信用上。集聚企业群体借助人文精神来提升集聚群体的运行效率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产业之间关系模式的不同将对企业的区位选择产生影响。由于一定地理区域内的资源是有限的,同处一地的产业和企业在区位选择的过程必然发生关系。不同产业的企业之间将发生对资源的争夺,生命力强的产业将在区域生存下去,而较弱产业则很可能就在本地消亡。 第四章探讨了产业集聚的稳定性和可能的演变,分析了由于集聚而产生的效应。本区域的产业集聚随着约束条件的变化,会不断出现集聚模式的转变和集聚产业的转变。本地的产业集聚模式可以在纯粹集聚、产业联合体式集聚和社会网络式集聚之间发生转化,同时也可能向非集聚形式经济状况转化。笔者详细分析了产业集聚的演化及其效应中对各种集聚模式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揭示出城市集聚经济、垂直一体化公司、企业联盟等企业关系模式和产业集聚之间的关系。该章也明确地指出本地的集聚产业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本地约束条件的转变,不断发生着变化和替代。与其他学者单从规模经济、创新网络、社会根植性等角度出发来探讨产业集聚的效应不同,本文认为必须坚持从影响产业集聚的六大因素出发来全面分析产业集聚所产生的效应。产业集聚最基本的效应是改变集聚企业的成本曲线,提高了集聚企业的经营水平,从而在根本上提高这个集聚群体的经济运行效率。 第五章在总结全文的基本框架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了产业集聚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通过对中国产业集聚的现状和主要特征的分析,提出产业集聚对中国经济产生了四个方面的影响,同时也指出了我国产业集聚目前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外经验和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若干对策性建议。 结语,简要回顾了全文,并提出了本课题今后需要深入钻研的方向。
赵秀芹[9](2002)在《长虹凭什么称王世界》文中研究说明5月22日,北京科博会开幕的前一天,长虹集团在毗邻北京西站的一家酒店里,召开了盛大的新闻发布会,说盛大,原因有二,其一是题目大:“长虹国际竞争力”新闻发布会,顾名思义,长虹是要向世人表表打造世界级企业的宏图大略;其二是阵容大:台上是以董事长、总裁、首席执
二、“精显”背投的国际化方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精显”背投的国际化方略(论文提纲范文)
(1)“中华老字号”品牌创新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本文研究结构与研究方法 |
1.3.1 本文研究结构 |
1.3.2 本文研究方法 |
1.4 本文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基本理论 |
2.1 品牌的概念及“中华老字号”的内涵 |
2.1.1 国内外学者对“品牌”内涵的阐述 |
2.1.2 “中华老字号”的内涵 |
2.2 老品牌管理基本理论 |
2.3 品牌创新基本原理 |
第3章 “中华老字号”品牌创新现状 |
3.1 “中华老字号”品牌创新动因 |
3.1.1 科技进步是品牌创新的催化剂 |
3.1.2 市场竞争加速品牌的优胜劣汰 |
3.1.3 消费需求变化影响品牌美誉度 |
3.1.4 品牌老化的危害 |
3.2 现阶段“中华老字号”品牌创新存在的问题 |
3.2.1 品牌管理意识淡薄,品牌维护不足 |
3.2.2 未能充分利用原有知名品牌作为发展和壮大的手段 |
3.2.3 产品创新、品牌文化创新缺失 |
3.2.4 品牌管理机制老化、组织创新意识不强 |
3.2.5 营销创新意识薄弱 |
3.3 现阶段“中华老字号”品牌创新存在问题的成因 |
3.3.1 体制和历史原因 |
3.3.2 “中华老字号”企业自身原因 |
3.3.3 企业外部的原因 |
第4章 “中华老字号”品牌创新模式 |
4.1 技术创新模式 |
4.1.1 技术创新模式的内涵 |
4.1.2 技术创新模式的特点与优势 |
4.1.3 技术创新模式的成功案例及适应范围 |
4.2 制度创新模式 |
4.2.1 制度创新模式的内涵 |
4.2.2 制度创新模式的优势 |
4.2.3 制度创新模式的成功案例及适应范围 |
4.3 组织创新模式 |
4.3.1 组织创新模式的内涵 |
4.3.2 组织创新模式的优势 |
4.3.3 组织创新模式的成功案例及适应范围 |
4.4 营销创新模式 |
4.4.1 营销创新模式的内涵 |
4.4.2 营销创新模式的优势 |
4.4.3 营销创新模式的成功案例及适应范围 |
第5章 “中华老字号”品牌创新模式支撑体系 |
5.1 政府支撑体系 |
5.1.1 保护“中华老字号”品牌的政策支撑 |
5.1.2 促进“中华老字号”品牌创新的政策支撑 |
5.2 企业发展支撑体系 |
5.2.1 培育重品牌创新建设的企业文化 |
5.2.2 积极开展品牌创新活动建设 |
5.2.3 “中华老字号”企业人才战略 |
5.3 市场导向支撑体系 |
5.3.1 按市场体系准则规范“中华老字号”市场行为 |
5.3.2 整顿经济秩序,规范“中华老字号”市场行为 |
5.3.3 建立自律机制,规范“中华老字号”市场行为 |
5.4 社会公众支撑体系 |
5.4.1 社会服务体系 |
5.4.2 社会监督体系 |
5.4.3 社会舆论体系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与结论 |
6.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论题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3)提升国内企业品牌竞争力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2.1 国外研究动态 |
2.2 国内研究动态 |
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二章 品牌竞争力概述 |
1 品牌与品牌竞争力 |
2 品牌竞争力的内涵 |
3 品牌竞争力的特征 |
3.1 价值性 |
3.2 难以模仿性 |
3.3 延伸性 |
3.4 独特性 |
第三章 品牌竞争力的形成机理 |
1 品牌内在机理因素 |
1.1 效用 |
1.2 形式 |
1.3 附加利益 |
1.4 公益 |
2 外在机理因素 |
2.1 价格 |
2.2 促销 |
2.3 规模 |
第四章 品牌竞争力的评价 |
1 品牌竞争力评价的原则 |
1.1 科学性原则 |
1.2 系统性原则 |
1.3 可行性原则 |
2 品牌竞争力指标体系 |
2.1 品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2.2 品牌竞争力解释性指标体系 |
2.3 品牌竞争力的基础工作指标体系 |
3 品牌竞争力的评价模型及运用 |
3.1 建立分析模型 |
3.2 模型的应用 |
第五章 我国企业品牌竞争力现状分析 |
1 我国企业品牌竞争基本情况 |
1.1 我国企业品牌竞争趋势 |
1.2 国内、外品牌各市场竞争基本状况 |
2 我国企业品牌竞争力存在的主要问题 |
2.1 品牌周期短,品牌竞争力难以持续 |
2.2 品牌文化竞争力弱 |
2.3 品牌经营规模小,品牌竞争力受限 |
2.4 品牌国际化程度低,品牌国际竞争能力不强 |
2.5 品牌技术竞争力不强 |
2.6 品牌领导能力低 |
3 提升我国企业品牌竞争力的机遇 |
3.1 加入世贸为我国品牌竞争力带来的机遇 |
3.2 本土品牌有自己的文化优势 |
3.3 中国经济实力持续增强为品牌提供了后盾 |
第六章 提升我国企业品牌竞争力的基本思路与途径 |
1 强化品牌意识,提升品牌竞争力 |
1.1 保持品牌危机感意识 |
1.2 加强品牌经营全球化意识 |
1.3 具备品牌更新与延伸意识 |
2 整合品牌竞争力因素,提升品牌竞争力 |
2.1 提高产品品牌质量 |
2.2 完善品牌服务 |
2.3 注重品牌信誉 |
3 注重政府作用,提升品牌竞争力 |
3.1 制定产业政策,为名牌成长提供政策支持 |
3.2 构筑信息平台,增强品牌竞争能力 |
3.3 完善法律法规,为名牌成长提供法律保障 |
3.4 在财政政策上的支持 |
3.5 取消超国民待遇,加强对跨国公司的监控 |
3.6 加快反倾销调查步伐,保护民族品牌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国际企业联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导论 |
0.1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0.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1.2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0.2 论文的主要内容 |
0.3 论文的重点与难点 |
0.4 论文创新之处 |
1 国际企业联盟理论综述 |
1.1 西方学者视角下的联盟内涵 |
1.1.1 西方学者对国际企业联盟的定义 |
1.1.2 对西方学者关于国际企业联盟定义的简单评价 |
1.2 国外学者对国际企业联盟存续的经济学解释 |
1.2.1 国际企业联盟的交易费用解释 |
1.2.2 国际企业联盟的博弈论解释 |
1.2.3 国际企业联盟的价值链解释 |
1.2.4 国际企业联盟的网络竞争战略解释 |
1.3 西方学者对国际企业联盟的分类 |
1.4 西方学者对企业联盟生命周期的启蒙性研究 |
1.4.1 玛托斯与Spekman的联盟生命周期理论 |
1.4.2 玛托斯和Spekman的理论贡献及其局限性 |
1.5 小结 |
2 国际企业联盟的内涵与外延 |
2.1 国际企业联盟的概念 |
2.1.1 国际企业联盟内涵的界定标准 |
2.1.2 国际企业联盟的内涵 |
2.2 国际企业联盟的分类 |
2.2.1 国际企业联盟的基本类型 |
2.2.2 国际企业联盟的四维分类 |
2.3 国际企业联盟的特点 |
2.4 国际企业联盟与跨国企业集团的联系与区别 |
2.4.1 跨国公司是一种特殊的企业集团 |
2.4.2 企业集团与企业联盟边界模糊 |
2.4.3 企业联盟与企业集团的区别 |
2.5 企业联盟与虚拟企业的区别 |
2.5.1 虚拟企业的内涵与特征 |
2.5.2 虚拟企业与企业联盟具有相似性 |
2.5.3 虚拟企业和企业联盟的边界 |
2.6 小结 |
3 国际企业联盟的产生动因 |
3.1 技术变动与国际企业联盟产生 |
3.1.1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促使企业联盟大量涌现 |
3.1.2 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国际企业联盟的兴起奠定了技术基础 |
3.2 国际市场结构变动与国际企业联盟产生 |
3.2.1 国际市场结构与企业竞争策略的互动 |
3.2.2 网络型寡占与企业竞争策略:从“内部一体化”到“外部一体化” |
3.3 国际竞争立法新进展与国际企业联盟产生 |
3.3.1 结构主义向行为主义的回归 |
3.3.2 行为主义回归与联盟兴起 |
3.4 小结 |
4 国际企业联盟的经济效能分析 |
4.1 国际企业联盟的经济绩效 |
4.1.1 国际企业联盟与规模经济实现 |
4.1.2 战略联盟与范围经济、联结经济获取 |
4.1.3 企业联盟与速度经济获取 |
4.2 国际企业联盟与企业竞争力培育 |
4.2.1 战略联盟与资源互补、资源共享 |
4.2.2 企业联盟与知识转移、知识创造 |
4.2.3 战略联盟与企业技术创新的组织选择 |
4.3 国际企业联盟与企业进入国际市场 |
4.3.1 国际贸易壁垒与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 |
4.3.2 国际企业联盟与国际市场进入 |
4.4 国际企业联盟与产业竞争力提升 |
4.4.1 “联盟资本主义”与日本崛起 |
4.4.2 国际企业联盟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
4.5 小结 |
5 国际企业联盟生命周期 |
5.1 从企业生命周期到联盟生命周期:一个分析工具的延伸 |
5.1.1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提出 |
5.1.2 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到组织生命周期 |
5.2 国际企业联盟的生命阶段 |
5.2.1 联盟酝酿与组建期 |
5.2.2 联盟震荡与磨合期 |
5.2.3 联盟规范运作与任务执行期 |
5.2.4 联盟解散及“联盟蜕变” |
5.3 小结 |
6 国际企业联盟的运行管理 |
6.1 国际企业联盟的文化管理 |
6.1.1 文化、企业文化与文化冲突 |
6.1.2 国际企业联盟中的文化冲突 |
6.1.3 国际企业联盟的文化管理 |
6.2 国际企业联盟的声誉管理机制 |
6.2.1 声誉、声誉管理模型及其作用机制 |
6.2.2 联盟网络背景下的企业联盟声誉管理 |
6.3 国际企业联盟的产权管理 |
6.3.1 合作式企业联盟的产权管理:以所有权共享为核心 |
6.3.2 合资式企业联盟管理:谨防董事会“骇形化” |
6.3.3 权力制衡与董事会“骸形化”矫正 |
6.4 国际企业联盟的知识管理 |
6.4.1 联盟知识管理的原则 |
6.4.2 联盟知识管理措施 |
6.4.3 联盟运行中的技术保密问题 |
6.5 国际企业联盟的人力资源管理 |
6.5.1 人力资源管理与联盟绩效提高 |
6.5.2 联盟管理者的素质要求 |
6.5.3 企业联盟管理层的人事政策 |
6.5.4 联盟管理人员的选拔、培训与测试 |
6.6 联盟治理:以网络治理为中心 |
6.6.1 联盟治理的内涵与特点 |
6.6.2 联盟治理模式选择 |
6.7 小结 |
7 国际企业联盟与中国企业跨国经营 |
7.1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理论基础、历史变迁与路径依赖 |
7.1.1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理论基础 |
7.1.2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历史变迁及其阶段性特征 |
7.1.3 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现状及总体评价 |
7.2 国际企业联盟与中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组织创新 |
7.2.1 基于“国际生产折衷范式”分析的国际市场进入模型 |
7.2.2 国际企业联盟与中国企业“超常规”进入国际市场 |
7.3 中国企业参与国际企业联盟的形式 |
7.3.1 中国企业参与国际企业联盟的常见形式 |
7.3.2 选择联盟形式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7.4 强化联盟运行管理,防范联盟风险 |
7.4.1 中国企业在缔结国际企业联盟时面临的风险 |
7.4.2 强化联盟管理,提升联盟绩效 |
7.5 小结 |
主要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声明 |
后记 |
(6)中国家电企业国际化战略研究——海尔、海信、TCL的国际化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0 前言 |
1 企业国际化经营理论 |
1.1 传统的国际资本流动理论 |
1.1.1 绝对优势学说 |
1.1.2 比较优势学说 |
1.1.3 要素禀赋学说 |
1.2 现代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
1.2.1 产品寿命周期理论 |
1.2.2 企业特定优势学说 |
1.2.3 内部化优势学说 |
1.2.4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
1.2.5 顺贸易方向投资理论 |
1.3 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理论 |
1.3.1 投资发展周期理论 |
1.3.2 小规模技术理论 |
1.3.3 技术地方化理论 |
1.3.4 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 |
1.3.5 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 |
2 中国家电企业国际化背景分析 |
2.1 中国家电行业发展概况 |
2.2 中国日益成为世界家电制造中心 |
2.3 中国家电产业已经进入到产业的成熟期 |
3 海尔、海信、TCL的国际化战略比较 |
3.1 “先难后易”与“先易后难”的两种不同的国际化模式 |
3.2 关于是否坚持打企业自己的品牌的两种不同的国际化理念 |
3.3 海尔、海信以及TCL的本土化经营比较 |
3.4 与跨国家电巨头建立平等的新型竞合关系 |
3.5 以产权改革推动企业的国际化经营 |
4 海尔、海信、TCL国际化战略的评价 |
4.1 海尔国际化战略评价 |
4.1.1 海尔的成功经验 |
4.1.2 海尔国际化经营的问题与不足 |
4.2 海信国际化战略评价 |
4.2.1 在国际化过程中保持财务状况健康 |
4.2.2 通过技术与市场的结合创新来不断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
4.2.3 海信国际化的问题与不足 |
4.3 TCL国际化战略评价 |
4.3.1 以资本运营促进企业的国际化经营 |
4.3.2 TCL还不具备国际竞争力 |
4.3.3 国际化人才体系与报酬价值体系问题 |
5 中国家电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建议 |
5.1 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企业价值链与资源的重组与配置 |
5.2 构建中国家电企业的全球竞争力 |
5.3 创建中国家电企业世界级品牌 |
5.4 参与全球行业标准制定 |
5.5 适应国际化要求实施以客户为中心的组织结构调整 |
5.6 适应国际化要求进行产权改革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核心能力战略及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第一章 核心能力理论:溯源及演进 |
1.1 核心能力理论的兴起和概念界定 |
1.1.1 核心能力理论的兴起 |
1.1.2 核心能力概念界定 |
1.1.3 核心能力概念演进及评述 |
1.2 理论渊源:经济学与管理学的交叉融合 |
1.2.1 核心能力理论产生的经济学脉略 |
1.2.2 核心能力理论产生的管理学脉略 |
1.2.3 核心能力理论的战略管理理论脉络 |
1.2.4 核心能力理论的知识经济理论和创新理论渊源 |
1.3 核心能力理论的发展与走向 |
1.3.1 共同命题和理论假定 |
1.3.2 核心能力理论的历史演进 |
1.3.3 核心能力理论与资源基础论的对比分析 |
1.3.4 核心能力理论的八个主要流派 |
1.3.5 核心能力理论最新发展 |
1.3.6 核心能力理论的研究意义 |
1.3.7 研究误区和理论走向 |
第二章 核心能力理论体系构成和战略内涵 |
2.1 核心能力理论体系构成 |
2.1.1 概念辨析:资源、才能、能力、核心能力 |
2.1.2 核心能力体系的四维构成模型 |
2.1.3 模型体系的特征 |
2.2 核心能力的识别与测度 |
2.2.1 核心能力的内部识别与测度指标 |
2.2.2 核心能力的外部识别和测度方法 |
2.2.3 核心能力的定性识别与测度步骤 |
2.2.4 核心能力的模糊综合定量测度 |
2.3 核心能力的管理体系 |
2.3.1 核心能力的培育 |
2.3.2 核心能力的部署运用 |
2.3.3 核心能力的多层次竞争 |
2.3.4 核心能力的流失防范与巩固 |
2.3.5 核心能力的创新管理 |
2.4 核心能力与战略管理 |
2.4.1 对战略概念的理解 |
2.4.2 战略管理理论回顾与评价 |
2.4.3 核心能力的战略特征与互动 |
2.4.4 核心能力理论与战略管理理论的耦合 |
第三章 文化核心能力战略 |
3.1 文化:企业角度的内涵 |
3.1.1 对文化的理解 |
3.1.2 文化差异与管理模式 |
3.1.3 企业文化的内涵、类型和层次 |
3.1.4 文化管理兴起的背景和原因 |
3.1.5 企业文化对组织使命的作用 |
3.2 核心理念与核心能力 |
3.2.1 核心理念的概念和结构层次 |
3.2.2 作为能力内核的核心理念的功能 |
3.2.3 核心理念的能力元构成 |
3.3 文化核心能力的战略管理框架 |
3.3.1 文化核心能力管理的理论基础 |
3.3.2 企业战略管理模型:战略-文化-结构 |
3.3.3 文化核心能力的发展战略 |
第四章 知识核心能力战略 |
4.1 知识:企业角度的理解 |
4.1.1 东西方文化对知识概念的理解 |
4.1.2 知识与信息辨析 |
4.1.3 企业知识的内涵和类型 |
4.1.4 企业知识类型的复合界定 |
4.1.5 企业知识的构成和本质特征 |
4.1.6 企业知识创造的SECI模型 |
4.2 核心知识与知识核心能力战略 |
4.2.1 从知识的角度回顾企业能力理论 |
4.2.2 核心知识的概念和价值树 |
4.2.3 核心知识的能力创造 |
4.2.4 核心知识战略管理模式:内涵和意图 |
4.2.5 核心知识管理的战略过程 |
4.2.6 惠普公司的核心知识战略管理 |
4.3 核心知识员工的战略管理 |
4.3.1 核心知识管理的人性假定 |
4.3.2 核心知识管理主体的构成和职责 |
4.3.3 核心员工的战略管理 |
第五章 组织核心能力战略 |
5.1 组织核心能力的战略管理 |
5.1.1 核心能力理论中的组织资本 |
5.1.2 组织核心能力与动态能力理论的耦合 |
5.1.3 组织核心能力的概念和内涵 |
5.1.4 钱德勒对组织能力理论的历史贡献 |
5.2 组织核心能力中的组织设计战略 |
5.2.1 组织效应、组织熵与组织设计 |
5.2.2 组织设计的战略原则和战略要素 |
5.2.3 组织结构模式的演变和发展 |
5.2.4 变革时期的组织设计能力战略原则 |
5.3 组织核心能力中的领导力和流程能力 |
5.3.1 领导与管理 |
5.3.2 个人领导力与组织领导力 |
5.3.3 组织领导力的发展战略 |
5.3.4 基于核心能力的流程再造战略 |
第六章 基于核心能力的战略执行能力 |
6.1 基于核心能力的战略管理模型 |
6.1.1 核心能力与战略管理互动的机理 |
6.1.2 基于核心能力的战略管理模型 |
6.1.3 战略执行能力的概念和层次 |
6.2 基于核心能力的公司层战略 |
6.2.1 核心能力与多元化战略 |
6.2.2 核心能力与一体化战略 |
6.3 基于核心能力的业务层战略 |
6.3.1 核心能力与成本领先战略 |
6.3.2 核心能力与差异化战略 |
6.3.3 核心能力与集中战略 |
6.4 基于核心能力的并购重组与战略联盟 |
6.4.1 合并与收购的类型与动因 |
6.4.2 并购价值来源的核心能力分析 |
6.4.3 重组战略与核心能力 |
6.4.4 战略联盟与核心能力 |
6.5 基于能力的战略整合 |
6.5.1 多层次战略与能力的整合 |
6.5.2 三种竞争战略的整合:战略钟 |
第七章 中国企业核心能力战略实证分析及对策 |
7.1 中国企业核心能力的现状 |
7.1.1 对中国企业核心能力的基本判断 |
7.1.2 中国企业建立核心能力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
7.1.3 培育中国企业核心能力的总体战略对策 |
7.2 中国企业的文化核心能力与企业家行为 |
7.2.1 中国企业核心文化现状 |
7.2.2 中国企业的文化变革战略 |
7.2.3 企业家能力与核心能力的契合 |
7.2.4 企业家队伍现状 |
7.2.5 我国企业家能力的培育战略 |
7.3 中国企业的知识核心能力与发展对策 |
7.3.1 我国企业知识核心能力现状和难点 |
7.3.2 我国企业核心知识的发展对策 |
7.4 中国企业的组织冲突与组织变革 |
7.4.1 我国传统企业组织模式面临的挑战 |
7.4.2 我国企业组织结构变革模式 |
7.5 基于核心能力的中国企业资本运作能力 |
7.5.1 中国企业资本运作能力的现状和市场环境 |
7.5.2 基于核心能力的资本运作模式 |
参考文献 |
(8)中国产业集聚形成机理与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提要 |
导论 |
第一章 文献回顾及本文的基本分析框架 |
第一节 文献回顾 |
第二节 概念、类型及其度量指标 |
第三节 基本分析思路和框架 |
第二章 产业集聚:技术、市场和自然资源的影响 |
第一节 技术对产业集聚的影响 |
第二节 市场对产业集聚的影响 |
第三节 自然禀赋对产业集聚的影响 |
第三章 产业集聚:政府行为、人文和竞争的影响 |
第一节 政府行为对产业集聚的影响 |
第二节 人文因素对产业集聚的影响 |
第三节 竞争范式对产业集聚的影响 |
第四章 产业集聚的演化及其效应 |
第一节 产业集聚的演变 |
第二节 产业集聚的效应分析 |
第五章 产业集聚与中国经济发展 |
第一节 理论模型的回顾及基本结论 |
第二节 中国产业集聚的形成、现状及其规律 |
第三节 产业集聚对中国经济的贡献 |
第四节 新形势下中国产业集聚区域的发展 |
结语 |
四、“精显”背投的国际化方略(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华老字号”品牌创新模式研究[D]. 徐新华. 华侨大学, 2009(S2)
- [2]论自主知识产权与我国外经贸发展[J]. 郑后建.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05(03)
- [3]提升国内企业品牌竞争力的研究[D]. 张启胜. 湖南农业大学, 2005(06)
- [4]国际企业联盟研究[D]. 赵志泉. 四川大学, 2004(02)
- [5]关于中国企业家的修养问题[A]. 夏令生. 第二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 2003
- [6]中国家电企业国际化战略研究——海尔、海信、TCL的国际化比较[D]. 邵兴东. 中国海洋大学, 2003(01)
- [7]核心能力战略及实证研究[D]. 田超. 复旦大学, 2003(03)
- [8]中国产业集聚形成机理与发展对策研究[D]. 徐强. 厦门大学, 2003(02)
- [9]长虹凭什么称王世界[N]. 赵秀芹. 市场报,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