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含油气盆地构造学”出版(论文文献综述)
刘池洋,王建强,赵晓辰,黄雷,张东东,赵俊峰,邓煜,马奂奂[1](2020)在《盆地“原型”及其相关外延称谓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盆地"原型"或"原型"盆地,目前已成为业界使用频率较高的专业术语和热词。但在已公开发表的大量文献中,对盆地"原型"一词内涵的理解和表述却不尽相同。通过对公开发表论着和内部文献的溯源分析认为,朱夏1982年给盆地"原型"(prototype)一词赋予了新的内涵,提出盆地原型是指(某一地史阶段)一种地球动力机制(环境)形成的一个结构构造形式和沉积实体单元。(小型)简单盆地即为一个盆地原型,大型复杂盆地总是包含着若干个不同类型的盆地原型。随时间发展,盆地原型的类型是变化的。盆地"原型"是朱夏学术思想和科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具有专属性的具体科学内涵和术语符号。对盆地发育过程中原始状况未经明显改造的盆地,建议在不同语境中选用"原始盆地"、"原盆地"、"原盆"系列同义术语。盆地的原始状况,可涵盖与盆地形成演化和成藏(矿)作用各类相关内容的原始状况。对遭改造盆地的原盆和原型恢复难度大,因其形成作用多样、改造过程复杂、恢复的证据和结论多解性强。将原盆和原型恢复的要点概括为:寻觅证据、厘定属性、建模复原和重塑过程。这4方面工作彼此关联、循序渐进。
许光[2](2019)在《四川盆地东北缘三叠纪构造体制转换与多种能源矿产成藏(矿)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四川盆地从新元古代至新生代经历多期构造运动,对盆地进行不同程度的构造改造,为多种能源的共生富集提供有利条件。三叠纪是四川盆地构造体制发生转换的重要时期,构造环境从被动大陆边缘转换为前陆盆地,海相沉积环境转变为陆相沉积。构造体制转换过程引起的沉积相变、构造改造和物源变化为油气、页岩气、钾盐、锂矿等多种能源矿产资源赋存创造了良好的时间和空间条件,孕育了元坝气田、普光气田、农乐钾盐矿、广旺煤田、华蓥山煤田等大型矿(气)田。川东北地区下三叠统嘉陵江组和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富集油气、钾盐、锂矿,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富集煤、油气、页岩气。嘉陵江组、雷口坡组时期,四川盆地东北缘处于从向北倾斜的陆架-斜坡转向北侧隆起的海相前陆的障壁岛沉积环境,主要沉积相为潮坪-泻湖-盐湖相等,盐类、锂矿主要富集在潮上带盐溶角砾岩以及白云岩中,油气主要富集在礁滩和粒屑滩的灰岩、生物碎屑灰岩和鲕粒灰岩等有利储层中。须家河组时期,研究区处于前陆盆地陆相沉积环境,沉积相主要为冲积扇-三角洲-湖泊相,煤炭主要富集在三角洲沼泽相煤层中,油气储集在河流-三角洲相的砂岩中。三叠系天然气主要赋存于三种类型的含油气系统中:下生上储型含油气系统的飞仙关组鲕粒滩白云岩、嘉陵江组缝隙型碳酸盐储层中,自生自储型的须家河组碎屑岩中和上生下储型的雷口坡组风化壳地层中。煤炭主要赋存于须家河组须一段、须三段陆相地层中。岩盐主要由固相岩盐和卤水型盐矿两种类型赋存于嘉陵江组和雷口坡组地层中。古构造分析表明,古凹陷为成盐的有利区域,而古凸起周缘发育的礁滩相成为油气有利区。后期构造运动使得嘉陵江组和雷口坡组发育滑脱层,为多种能源的共生提供条件。矿物学、岩石学和年代学等综合分析表明,研究区绿豆岩是钾盐中钾元素的重要来源,其物源主要来自北大巴山地区252Ma岩浆岩。嘉陵江组和雷口坡组油气主要来自晚二叠世、中三叠世和晚三叠世烃源岩。须家河组重矿物和电子探针表明,物源主要来自北大巴山。根据盆地周缘造山带流体的体系组成及内部的有机流体特征角度系统,研究区油气和钾盐、锂矿等多种能源矿产资源受控于同一造山带流体。四川盆地构造体制转换过程中构造流体分为两期,早期为主要的成矿(藏)流体,均一温度较高,晚期流体与成矿(藏)无关,均一温度较低。盐水-油气流体运移时限为晚三叠世,与印支期-燕山早期的逆冲推覆造山作用相一致,造山带流体作为载体及源区参与盆地内多种能源的物质来源、运移和储集过程。
何登发,李德生,王成善,李传新,何金有[3](2017)在《中国沉积盆地深层构造地质学的研究进展与展望》文中认为研究盆地深层的构造地质学,是应用现代的地球系统科学理论和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与地质学的方法综合研究盆地深部的物质组成、地质结构及其形成演化过程,探讨资源、能源矿产分布的构造控制规律。中国的沉积盆地多为叠合盆地,叠合盆地深层的原型及其构造-古地理演化、建造与改造的动力学过程、构造演化对油气成藏条件的控制作用是我国石油构造学家研究的核心内容。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努力,我国学者在这一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建立了前陆型、坳陷型、断陷型、走滑型等叠合盆地的4种基本类型,深入研究了它们的地质结构,开展了其原型盆地恢复与构造-古地理重建,探讨了盆-山耦合关系及其对盆地深层结构的控制作用。通过对盆地深层进行多期叠加构造解析开展三维构造建模,研究了盆地深层温度场、压力场、应力场及其耦合特点。在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技术手段上都取得重要突破,深层构造地质学逐渐完善。回顾历史,对比中外,我国盆地深层的构造学研究在基础理论与实际需求方面仍有较大差距,需要在盆地发育的构造环境、深部背景、形成演化过程以及地质结构方面进行深入探索,在活动论构造-古地理、三维构造复原、岩石流变分析与四维动态模拟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通过大力培养创新人才、选准研究突破方向、提升技术储备与开展扎实基础工作,可望取得深层构造地质学的战略突破。
李玉琪,惠荣[4](2015)在《我的石油地质人生——罗志立先生访谈录》文中提出罗志立先生是我国着名石油地质学家,参加过川中会战,创建中国地裂运动观,提出"板内C—俯冲理论",较早提出石油成因的"二元论"观点。他的很多理论对四川盆地的主要气田的发现起到了实际指导作用。罗志立先生对自己石油地质工作经历所做的简要回顾与总结,不仅有助于澄清对中国石油史上一些关键问题的认识,更有助于思考石油地质科学未来的发展方向。
刘池洋,王建强,赵红格,张东东,邓煜,赵晓辰[5](2015)在《沉积盆地类型划分及其相关问题讨论》文中提出沉积盆地类型划分是盆地及其相关领域研究的重要基础。已有的盆地分类方案较多,各有侧重和所长,但对陆内盆地的划分和研究较为薄弱。沉积盆地是一个典型的复杂巨系统,对其分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盆地分类的原则和结果应体现此系统的整体性、层次性、关联性、典型性(代表性)和可对比性(预测性)。盆地类型划分的依据主要包括盆地发育鼎盛时期所处的大地构造位置、地壳-岩石圈类型、沉降机制和动力环境、盆地结构构造特征与基底性质、沉积环境及充填特征等。导致盆地沉降的动力主要源自地球深部,可分为热力、应力、重力及其复合4种。小行星等天体撞击地球所形成的盆地属特殊类型,将其划归重力成因盆地大类。还有一种值得注意的地貌成因盆地,其形成与内动力地质作用联系不密切,主要由地表负向地形存在而导致沉积物充填和水体汇聚。这类盆地在不同大地构造环境中均有发育,但其地球动力学意义和沉积矿产赋存条件等均与内动力成因的盆地差别颇大。故将其作为新的盆地和成因类型单独列出。根据上述沉积盆地分类的原则和基础,以全球板块构造动力环境、大陆内部动力活动的独立性、主动性和盆地沉降成因的主动力为主线,综合和归纳前人分类方案和盆地研究成果,将盆地发育的区域构造动力环境分为6大类(大洋和大陆板块内部,离散型、消减型、碰撞型、转换型大陆(板块)边缘),增加了天体撞击的特殊型和后期改造的复合型2大类与之并列;将前6大类构造动力环境中发育的沉积盆地分为44(亚)类,按构造动力环境、盆地主要构造力学性质(即应力)两大系统,分别进行了划分和归类。对本盆地分类方案中新的类型、或内涵有变、或需说明的部分盆地及术语,进行了进一步讨论或说明。这些盆地如后陆盆地、侧陆盆地、转换-补偿盆地、拉裂盆地、地貌成因盆地、(天体)撞击盆地、中间地块盆地、陆内前陆盆地、改造(型)盆地等。本盆地分类方案是对不同地区相同或相近构造环境所发育盆地类型的理性归纳和综合,相对较为系统全面。但在地史上和现世界中,因地质条件的差异或发展进程的不同,其中某类盆地可能在具相同构造环境的某地并未出现,或发育特征并不典型。任一个全球沉积盆地分类方案,从问世之日起就处于检验、争议和修补之中,周而复始,日臻完善。
王始波[6](2013)在《松辽盆地北部构造特征与成盆动力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松辽盆地是以油气资源丰富而着名的大型陆相沉积盆地。大型陆相含油气盆地的构造特征和成盆动力学研究历来受到地质学家们的普遍关注和高度重视。由于受当时的理论水平、技术手段及数据资料有限等条件限制,前人的研究多侧重静态地质条件分析方面,忽略盆地发育过程的动态研究,现有的盆地构造成果不能较好地解释日益增长的钻井、地震、测井及地化分析等资料带来的地质现象;此外,也迫切需要应用构造研究新成果指导和寻找未来油气勘探的新领域,挖掘剩余油气资源潜力。因此,盆地的构造特征和成盆动力学亟须新一轮深入研究。本文以松辽盆地北部为研究对象,应用地球动力学、构造运动学、油气成藏地质学等理论,以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和钻井及地化分析资料为基础,对松辽盆地北部构造特征与成盆动力学进行了系统研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地质成果。东北亚中新生代构造受元古代及古生代古亚洲构造域、从中侏罗世开始的滨太平洋构造域的影响。中生代开始,东北亚构造体系受西伯利亚板块与华北板块碰撞、西太平洋板块俯冲的联合作用。松辽盆地中新生代依次形成了晚三叠-早中侏罗世时期的对应挤压环境的前陆盆地、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时期的对应强烈拉张环境的断陷盆地及早白垩世时期以后开始形成的坳陷盆地。晚三叠世-早中侏罗世发育的前陆盆地位于大陆板块内部或边缘,与造山带毗邻。盆地形成和演化的主动力来自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的汇聚和陆内碰撞造山作用,其动力学机制是板块碰撞远程传递的挤压应力。前陆盆地的弯曲下沉的成因机制主要是由于前陆褶皱冲断带的构造负荷和盆地沉积负荷所引起岩石圈发生挠曲的结果,同时受控于岩石圈流变结构和性质。晚侏罗-早白垩世裂陷盆地的形成和演化是与库拉板块向欧亚大陆俯冲过程存在密切的动力学联系。裂陷作用的主要因素是库拉板块俯冲导致地幔深部过程的变化。松辽盆地晚侏罗-早白垩世裂陷盆地的动力学机制为:大洋板块长期俯冲导致软流圈热流定向环流运动,伴随定向环流运动产生剪切应力,在剪切应力的作用下,地壳被拉伸且使其厚度减薄,地壳上部伸展发育断陷盆地,断陷带形成自西向东逐步扩展。晚白垩世坳陷盆地的形成和演化主要受热点迁移地幔冷却造成的热沉降与俯冲板块所带来物质的造陆抬升运动这两个主控因素作用,当热沉降幅度大于造陆隆升幅度,盆地沉降,湖盆扩大;反之,当热沉降幅度小于造陆隆升幅度,盆地表现为隆升,湖盆缩小。松辽盆地北部在多期性质不同的构造运动(拉张与挤压等)共同作用下,形成了伸展、挤压、反转及变换四大类构造样式。基底断裂控制盆地断陷和坳陷的形成,控制盆地内的构造单元划分,也控制沉积相带的展布。松辽盆地沉积沉降中心有由南向北迁移的趋势,登娄库-青山口组沉积时期,沉积沉降中心主要位于南部的齐家-古龙凹陷、龙虎泡-大安阶地,嫩江组末期三肇凹陷和黑鱼泡凹陷已经具有雏形,从新近系到第四系,沉积沉降中心向北迁移至乌裕尔凹陷及依安凹陷。南部凹陷形成早且持续沉降,而北部凹陷形成于明水组末期的构造运动。松辽盆地北部坳陷期中浅层断裂的走向以北北东及北东、北北西及北西方向为主,北北东及北东向断层形成时间早,北北西及北西向断层形成时间晚,其切割北北东及北东向断层。断层又可分为断陷期同沉积断层、坳陷期断层及反转断层。各时期具有不同特征:断陷期发育的断裂较少,但规模较大,垂向断距也较大,直接控制着地层的厚度;登娄库组沉积末期断裂活动较弱,所形成的断裂数量少,规模也小;青山口组沉积时期断裂活动频繁,发育的断层数量多,但规模较小;嫩江组末期断裂活动较弱,形成少量的断裂,断裂规模也较小;明水组末期断裂活动是伴随强烈的褶皱变形而产生的。松辽盆地主要经历了裂陷末期、嫩末、明末、老第三纪末及新生代晚期五期构造运动。裂陷末期陆壳冷却收缩,盆地受挤压应力作用抬升,高部位剥蚀强烈;嫩末构造运动以张性伸展差异隆升为主;明末构造运动是在北西-南东向挤压应力作用下发生的一次大规模的构造反转,形成了现今构造格局的主要轮廓。老第三纪末期构造运动是在近东西向区域挤压应力作用下,盆地再次隆升并发生挠曲,形成东隆西凹的构造格局,同时部分先期已有构造发生右旋压扭。通过对松辽盆地进行多次平面和剖面构造物理模拟,探索出裂谷盆地晚期挤压变形的构造物理模拟方法,再现了裂谷盆地晚期反转变形的过程,为裂谷盆地反转变形机制和构造样式的建立寻找到了实验证据。本次构造物理模拟完全依据松辽盆地基底构造格局和基底构造边界条件,建立模型进行模拟。通过模拟证实了松辽盆地中浅层北北东和北东向的正向二级构造带均为明水组沉积后同一挤压应力场作用下反转变形的结果。综合考虑构造对油气藏形成的控制作用,应用现今构造、古构造、构造岩性及构造坡折带等成藏构造条件进行油气成藏有利区预测,为下一步油气勘探指明了方向和提供了目标。各油层共预测出现今构造面积16746km2、古构造面积21422km2、构造岩性面积16621km2及构造坡折带岩性面积29286km2。
关德范[7](2013)在《从传统理论体系到创新理论思维——以含油气盆地研究和烃源岩生烃理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创新理论思维是产生创新理论的基础和前提,而创新理论是相对传统理论体系而言的,创新理论的形成其实就是从传统理论体系到创新理论思维的研究过程。例如目前在含油气盆地研究方面有两种思维方法:一种是传统大地构造理论体系,其研究内容主要是形态描述和成因分析,沉积盆地与油气富集的关系则主要通过含油气盆地类型与油气富集程度之间的统计数据来说明,这既误导了油气勘探的目标和方向,也误导了含油气盆地的研究方向;另一种是石油地质理论思维方法,它认为一个沉积盆地能否成为含油气盆地以及油气是否丰富,主要取决于盆地整体沉降阶段能否沉积完整的生、储、盖层及上覆岩层,特别是能否发育一套优质烃源岩并经热演化实现成烃过程,含油气盆地的研究内容主要是盆地发育史和石油地质演化史。在烃源岩生烃理论研究方面也有两种不同的思维方法:一种是干酪根热降解晚期生烃学说,它实际上是油页岩热解生成页岩油的翻版,其热降解模拟结果存在明显的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以生油岩的生油潜量代替实际生油量,导致用成因法计算的石油资源量存在概念性错误;针对该学说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烃源岩有限空间生烃理论思维的新概念,烃源岩在成岩演化和有机物热演化过程中,提供有机物热降解反应以及容纳生成石油的只能是烃源岩此阶段的孔隙空间,它是有限的,而且随着埋深的增加而减小。
陈亚青[8](2012)在《乌里格凹陷沉积盆地分析及含油气系统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立足于蒙古国乌里格凹陷勘探实践,应用沉积盆地分析的思想,从盆地形成演化的原动力出发,对研究区构造特征、沉积充填进行分析,进而推演凹陷的应力机制,恢复沉积环境,动态分析各成藏地质要素的时空变化,分析研究区成藏的主控因素并搜索其油气富集区。通过对乌里格凹陷所处大地构造背景的研究,发现以中蒙古深大断裂、贺根山深大断裂为界,将兴蒙褶皱带分为北、中、南3个带,其中谷湖盆地、内尔金盆地、乔巴山盆地属于北带,南戈壁盆地、东戈壁盆地、海拉尔-塔姆察格盆地属于中带,银根-额济纳旗盆地、二连盆地属于南带,它们受晚古生代西伯利亚和华北板块碰撞作用,形成柔性基底,由于中生代构造的继承和差异,不同构造区构造格局相近但构造演化有一定差异。通过对研究区精细构造解释,发现乌里格凹陷主要以北东向伸展构造样式为主。根据断层生长指数法、沉积厚度法对构造活动进行推演,显示乌里格凹陷查干至下宗巴音沉积时期存在明显的沉降中心由西向东转移过程,断层在早宗巴音中晚期活动性最强。同时,运用平衡剖面法等研究其构造演化,认为该凹陷中生代经历了五期构造发育,相应出现三种盆地演化类型。根据地震、地质资料综合分析结果,发现乌里格凹陷亦为短水流、近物源沉积沉积体系,陡坡区发育扇三角洲及近岸水下扇砂砾岩体,缓坡区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或扇三角洲沉积。受构造演化控制,经历了四种古地貌地势发展,呈现出四种沉积建造。在构造沉积环境格架基础上,对乌里格凹陷含油气系统进行了初步评价,通过对含油气系统各地质要素:烃源岩特征、储集特征、生储盖组合特征、油气运移特征、圈闭特征和保存条件的描述及各地质事件的时空匹配关系分析,对成藏过程进行推演,确定了乌里格含油气系统油气富集控制因素,预测了有利成藏区。
于明德[9](2012)在《洛伊凹陷三叠纪构造体制变迁及其油气运聚响应》文中研究指明洛阳-伊川凹陷(洛伊凹陷)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境内,是在华北地块基础上继承性发育的中新生代小型山间叠合凹陷,整体呈近NW向展布的“T”字形态,东西长约120km,南北宽约20-80km,面积约5800km2;区域上处于中国中东部秦岭-大别造山带东北缘、华北板块西南缘,是中国大陆“南北划分、东西连接”的枢纽地带;正是由于洛伊凹陷处于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相接处的北缘,为太行造山带与东秦岭-大别造山带之间构造运动产生的多应力汇聚部位,造成其多期次构造变迁和不均衡的后期改造,且凹陷勘探目的层三叠纪沉积地层均遭受不同程度剥蚀,研究其构造演化历史难度颇大,影响了区内的油气勘探进程。为此,本课题研究以构造地质学、地震地质学和油气盆地分析学为理论依据,运用人机连作工作站及2DMove等先进软件与计算机技术,将地质野外调查与室内研究、宏观构造与微观地质分析、石油地质学与地球物理学等多学科有机结合,以断裂-褶皱构造、剥蚀厚度与平衡剖面分析及构造运动学研究为主线,综合应用地质露头、钻探成果、二维地震等,把剥蚀厚度恢复、平衡剖面编制、古构造重塑与分析等技术充分应用于区内三叠系不同尺度构造解析和动力学分析、剖面地层缩短研究及古构造面貌分析、断裂-褶皱变动、古构造面貌演化与油气运聚响应的变化研究之中,深入系统地开展了区内现今断裂-褶皱构造组合样式、形成期次与变形特征、发育圈闭类型与特点、构造变形力学机制、三叠系各层系剥蚀与动态平衡应变特点等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完成了三叠纪断裂-褶皱变动在区内烃源岩分布、储集层形成与改造、各类圈闭的发育与分布、油气的生成与运聚等响应特点探讨,取得如下成果认识。(1)据钻井、地质露头、古生物和地震解释成果,在研究区内主地层单元间识别出11个不整合面、6个主要构造层,新发现对区内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的上古生界与三叠系之间的不整合面,在初步查明三叠系纵横向分布特点基础上,将洛伊凹陷细分为“三鼻五次凹一推覆”的基本构造格局,系统分析了不同区带因压扭-走滑作用形成的控凹、控带、控源和控藏等主要断裂的展布与级序及形成机制,以及以北西-北西西向持续活动的主断裂和仅后期活动具切割或改造作用的北东东-近东西向辅助断裂等。(2)依据纵横向断裂-褶皱特点,总结了其发育的挤压构造、反转构造、逆牵引构造和走滑构造等四大类7种组合样式,分析了现今各层系构造变形的“北东分带、北西分区”特点、NNE-SSW向挤压主应力的力学形成机制和应变力学特点,以及因此形成的西南缘逆冲推覆强烈变形带、中部中等变形带和北部弱变形区带等3个构造变形带;根据发现落实的圈闭形态与成因,把区内圈闭划分为构造类圈闭、地层类圈闭、岩性类圈闭、复合类圈闭等4大类型和背斜型、断背斜型构造等10个亚类,分析了各类圈闭沿区内构造带、断裂、不整合面和地层剥蚀线等分带性分布的规律,以及在不同层系继承性、上下叠置的特点等,提出上三叠统自生自储式致密砂岩类构造-复合类型圈闭是主要的油气勘探方向。(3)根据“点-线-面”上剥蚀厚度恢复研究认为,上三叠统是区内抬升剥蚀范围和厚度最大的层系,其最大剥蚀厚度3600m左右,一般1600-2000m左右,总剥蚀趋势由周缘向凹陷中带呈明显“环带状”由大到小变化。(4)典型剖面平衡复原认为,三叠纪绝大多数断裂具同生断裂性质,晚古生代-燕山期之前地层快速缩短期主要集中在晚三叠世椿树腰期-谭庄期,地层挤压缩短以北东向为主、北西向为辅,从西北到东南、由西南到东北主应力时空变化为典型“剪刀差式”变化;各时期平衡联合剖面的平衡应变分析认为,区内动态演化特征可分为海西晚期挤压类大型逆冲推覆与局部拉张同生阶段、印支早期快速强烈挤压-反转构造形成阶段、中三叠世弱挤压同生变形阶段、晚三叠世不均衡整体坳陷与冲断伴生阶段、燕山期强烈逆冲推覆差异隆升剥蚀与喜山期不均衡拉张裂陷等5个阶段;并以此重塑了海西晚期上古生界沉积后遭受不均衡显着抬升和剥蚀而形成的“三凸两凹”格局,刻画了早-中三叠世“凸者变低、凹者转深”变化特点,再现了晚三叠世三鲁断裂和宜伊断裂持续挤压后在其深盘所形成的椿树腰期的类前陆初期坳陷型深坳带,以及谭庄期更大级别的类前陆坳陷型沉积和随之以不同幅度出现的3个水下鼻状凸起在区内的不断变化特点。(5)据古构造面貌与断裂褶皱的关系,论述了三叠纪各时期持续性发育的断裂与水下古凸起对古沟谷与古水流的延伸与迁移的控制作用,深入分析了持续挤压环境下稳定类前陆坳陷对上三叠统巨厚浅湖-深湖相优质主力烃源岩发育的控制与改造作用,提出了持续性发育的断裂-褶皱对区内发育的不同类型圈闭具控制作用,而且水下古凸起与走滑断裂的持续性发育不但控制着区内致密砂岩的有利储集层分布,也为构造-裂缝性储集层的形成与改造创造了良好条件。根据谭庄组-椿树腰组油气运聚流体势的差异、油气运聚“分割槽”的变化和沿着小型鼻状运移梁油气的“汇聚状”运聚特点,分析了断裂对油气优势运聚“高速通道”的形成与改善所起的重要作用,及因此而形成的T1井区上三叠统“六低”型致密砂岩复合型圈闭的源内近距离运聚成藏特点。(6)在各项成果综合分析基础上,提出了洛伊凹陷寻村-鸦岭等继承性发育的大型构造-复合类圈闭、义马-宜阳-伊川北等各种岩性圈闭与地层型圈闭和中-下三叠统致密砂岩等3大油气勘探领域,以及三叠系的继承-再生型、改造-保存型、改造-残存型和改造-破坏型等4大类油气保存单元和近期最有利油气勘探区带寻村-鸦岭鼻状构造带等。
张建[10](2010)在《岁月如歌 德铭石油——记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李德生》文中研究指明他走遍了全国很多个大大小小的油田,用智慧和汗水助推了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他研究开发了很多个科研项目,在实际应用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他撰写的很多篇有分量的论文和专着得到实践的检验;他培养了很多个硕士、博士和博士后,桃李芬芳,百花争艳;
二、“中国含油气盆地构造学”出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含油气盆地构造学”出版(论文提纲范文)
(1)盆地“原型”及其相关外延称谓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问题的提出 |
2 盆地“原型”的内涵及意义 |
2.1 溯源和发展 |
2.2 内涵与意义 |
3 “原型”相关外延的称谓 |
4 研究的特点与要点 |
4.1 难点和特点 |
4.2 研究要点 |
4.2.1 寻觅证据 |
4.2.2 厘定属性 |
4.2.3 建模复原 |
4.2.4 重塑过程 |
5 结论 |
(2)四川盆地东北缘三叠纪构造体制转换与多种能源矿产成藏(矿)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
1.2 研究现状 |
1.3 存在问题及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技术思路 |
1.5 主要研究成果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构造演化概况 |
2.2 区域地层特征 |
2.3 断裂特征 |
2.4 古地理环境 |
2.5 古气候环境 |
2.6 多种能源矿产分布及特征 |
第3章 样品采集、处理及测试方法 |
3.1 样品采集与处理 |
3.2 测试分析与处理方法 |
第4章 构造体制转换过程的沉积响应 |
4.1 下三叠统飞仙关组 |
4.2 下三叠统嘉陵江组 |
4.3 中三叠统雷口坡组 |
4.4 上三叠统须家河组 |
4.5 沉积演化 |
第5章 构造体制转变中成矿物质来源变化 |
5.1 碎屑组分特征 |
5.2 砾岩沉积特征 |
5.3 古水流方向 |
5.4 重矿物变化特征 |
5.5 绿豆岩 |
第6章 川东北地区三叠系多种能源和矿产成矿特征 |
6.1 川东北地区三叠系天然气藏成藏特征 |
6.2 川东北地区三叠系煤系成藏特征与聚煤规律 |
6.3 川东北地区三叠系盐类矿产成矿规律 |
6.4 沉积环境对多种能源矿产的制约 |
6.5 油气、煤炭和卤水等成矿物质来源 |
6.6 小结 |
第7章 构造体制转换对多种能源矿产制约 |
7.1 构造环境转变控制矿产资源纵向分布 |
7.2 构造体制转换过程中的地质流体作用 |
7.3 构造流体对多种能源矿产成矿控制 |
7.4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中国沉积盆地深层构造地质学的研究进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
1 盆地深层构造地质学的研究现状 |
1.1 盆地深层的区域构造格局与构造-古地理研究 |
1.2 盆地深部探测及其对深部地质背景的约束 |
1.3 盆地深层的构造解析与三维构造模型研究 |
1.4 盆地深层的构造变形系统研究 |
1.5 盆地深层油气藏形成与分布的构造控制特征 |
1.6 盆地深层构造演化的模拟技术 |
2 盆地深层构造地质学的研究进展 |
2.1 叠合盆地类型与深层地质结构 |
2.2 叠合盆地深层的原型盆地恢复与构造—古地理重建 |
2.3 盆-山耦合及其对盆地深层结构的控制 |
2.4 盆地深层多期叠加构造解析与三维构造建模 |
2.5 盆地深层温度场、压力场、应力场及其耦合研究 |
3 盆地深层构造地质学的发展趋势 |
3.1 理论趋势:深层构造变形流变学 |
3.2系统构造观:深-浅、盆-山、时-空结合的综合分析 |
3.3 方法学趋势:多学科交叉渗透, 四维动态模拟 |
4 我国沉积盆地深层构造地质学的发展对策 |
4.1 培养从事现代构造地质科学研究的人才 |
4.2 稳准的突破方向 |
4.3 先进实用的技术装备 |
4.4 扎实的实证研究与基础研究 |
(4)我的石油地质人生——罗志立先生访谈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1980年前的工作经历与成就 |
1.1 川中会战被批判 |
1.2 1980年前的成就 |
1.2.1 推动威远构造大气田的发现 |
1.2.2 负责川中女基井的地质设计、选定井位、参与试井 |
1.2.3 潜心钻研板块构造理论, 为以后的科研发展开拓了新思路 |
1.2.4 以板块构造理论结合中国地质实际, 对中国大陆板块进行划分 |
1.2.5 在中国最早提出要重视“煤成气” |
2 1980年后的成就 |
3“地裂运动”理论的创建 |
3.1“地裂运动”理论的创建及其对四川盆地油气勘探的指导 |
3.2 地裂运动与生物礁块气田 |
3.3“地裂运动”理论还须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
4“C—俯冲”理论的提出 |
4.1“C—俯冲”理论提出的背景 |
4.2“C—俯冲”与地震的关系 |
5 对中国南方碳酸盐岩油气藏勘探远景的看法 |
6 对页岩油气的看法 |
7 对无机成油论的认识 |
8 结语 |
(5)沉积盆地类型划分及其相关问题讨论(论文提纲范文)
1 问题的提出与存在问题 |
2 沉积盆地分类的原则、基础和依据 |
2.1 关于沉积盆地分类 |
2.2 盆地分类的原则 |
2.2.1 整体性、层次性和关联性 |
2.2.2 典型性及可对比性 |
2.3 有关盆地分类基础的讨论 |
2.3.1 盆地沉降机制的讨论 |
2.3.2 板块构造与大陆动力学、大陆与大陆板块 |
2.4 盆地分类的依据(准则) |
3 沉积盆地分类方案建议 |
3.1 大洋板块内部盆地类型(表2-Ⅰ;图1) |
3.2 大陆(板块)内部盆地类型(表2-Ⅱ;图1) |
3.2.1 克拉通盆地(Ⅱ-1) |
3.2.2 陆内拗陷盆地(Ⅱ-2) |
3.2.3 陆内裂陷盆地(Ⅱ-3) |
3.2.4 陆内前陆盆地(Ⅱ-4;图1) |
3.2.5 陆内压陷盆地(Ⅱ-5) |
3.2.6 近陆缘盆地(Ⅱ-6) |
3.3 转换型构造环境盆地类型(表2-Ⅲ) |
3.3.1 与单条断层活动有关的盆地类型(图2) |
3.3.2 两条或多条断层活动有关的盆地类型 |
3.4 离散型大陆边缘盆地类型(表2-Ⅳ) |
3.5 俯冲型大陆(板块)边缘盆地类型(表2-V) |
3.5.1 亚太型大陆边缘(图7) |
3.5.2 安第斯型陆缘(图1) |
3.6 碰撞型大陆(板块)边缘盆地类型(表2-Ⅵ) |
3.6.1 残留洋盆地(Ⅵ-1):形成于碰撞造山初期 |
3.6.2 造山带内部盆地 |
3.6.3 周缘前陆盆地与山前(坳陷)盆地(Ⅵ-5,6) |
3.6.4 后陆盆地(Ⅵ-7) |
3.6.5 侧陆盆地(Ⅵ-8) |
3.6.6 汇聚隆升晚期及期后造山带内部盆地 |
3.6.7 分裂前陆盆地(Ⅵ-11) |
3.7 改造(型)盆地及其类型(表2-Ⅷ) |
4 尚需说明和讨论的盆地类型 |
4.1 后陆盆地(表2Ⅵ-7) |
4.1.1 术语讨论 |
4.1.2 基本特征 |
4.2 转换-补偿盆地(表2 Ⅲ-3) |
4.3 拉裂盆地(表2 Ⅳ-4;图1) |
4.4 中间地块盆地与山间拗陷盆地(表2 Ⅵ-2) |
5 据构造应力属性的盆地分类 |
(6)松辽盆地北部构造特征与成盆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研究的依据和意义 |
1.2 国内外盆地构造分析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1.2.1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1.2.2 松辽盆地北部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1.3 研究内容和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完成的工作量和取得的成果认识 |
1.4.1 完成的工作量 |
1.4.2 取得的成果认识 |
1.5 创新点和问题 |
1.5.1 创新点 |
1.5.2 问题 |
第2章 松辽盆地北部区域基底构造特征与成盆动力学研究 |
2.1 区域构造特征和动力学环境 |
2.1.1 东北亚区域构造特征 |
2.1.2 东北亚沉积盆地特征 |
2.1.3 东北亚中新生代盆地动力学机制 |
2.2 基底构造特征 |
2.2.1 基底构造特征 |
2.2.2 基底构造对上覆盆地构造和沉积发育的控制 |
第3章 松辽盆地北部晚三叠-早中侏罗世前陆盆地构造特征与成盆动力学研究 |
3.1 晚三叠-早中侏罗世前陆盆地成盆动力学环境 |
3.1.1 火山岩特征和构造环境 |
3.1.2 岩石圈地热特征 |
3.1.3 成盆动力学环境和机制 |
3.2 晚三叠-早中侏罗世前陆盆地构造特征和演化模式 |
3.2.1 地层特征 |
3.2.2 构造特征 |
3.2.3 前陆盆地的形成演化模式 |
第4章 松辽盆地北部晚侏罗-早白垩世断陷盆地构造特征与成盆动力学研究 |
4.1 晚侏罗-早白垩世断陷盆地成盆动力学环境和机制 |
4.1.1 成盆动力学环境 |
4.1.2 成盆动力学机制 |
4.2 晚侏罗-早白垩世断陷盆地构造和演化特征 |
4.2.1 断陷结构及其展布 |
4.2.2 控陷主断裂特征 |
4.2.3 断陷盆地的形成和演化 |
第5章 松辽盆地北部盖层构造特征与成盆动力学研究 |
5.1 断裂分布特征 |
5.1.1 断裂特征 |
5.1.2 断裂系统及其成因机制 |
5.1.3 深层断层性质和构造应力场 |
5.2 构造样式特征 |
5.2.1 伸展构造样式特征 |
5.2.2 挤压构造样式特征 |
5.2.3 反转构造样式特征 |
5.2.4 变换构造样式特征 |
5.3 构造单元特征 |
5.3.1 构造单元重新划分依据 |
5.3.2 构造单元特征 |
5.4 构造发育史 |
5.4.1 地层剥蚀厚度的恢复 |
5.4.2 骨干格架剖面构造发育史 |
5.4.3 平面构造发育史 |
5.4.4 动力学环境和成因机制 |
第6章 松辽盆地北部构造不整合面特征与成因机制 |
6.1 断陷末期构造不整合面特征与成因机制 |
6.1.1 不整合面特征 |
6.1.2 动力学环境与成因机制 |
6.2 嫩江组末期构造不整合面特征与成因机制 |
6.2.1 不整合面特征 |
6.2.2 动力学环境与成因机制 |
6.3 明水组末期构造不整合面特征与成因机制 |
6.3.1 不整合面特征 |
6.3.2 动力学环境与成因机制 |
6.4 老第三纪末期构造不整合面特征与成因机制 |
6.4.1 不整合面特征 |
6.4.2 动力学环境与成因机制 |
第7章 松辽盆地北部晚期反转变形构造物理模拟实验 |
7.1 平面构造物理模拟 |
7.2 剖面构造物理模拟 |
第8章 松辽盆地北部构造与油气关系 |
8.1 发现古前陆盆地对深层天然气勘探的意义 |
8.2 断陷构造对深层天然气形成条件的影响 |
8.3 坳陷构造对中浅层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
8.3.1 古构造对沉积的控制作用 |
8.3.2 不同构造单元对油气藏的控制作用 |
8.3.3 有利构造分析 |
8.3.4 有利构造区预测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7)从传统理论体系到创新理论思维——以含油气盆地研究和烃源岩生烃理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含油气盆地研究的两种思维方法 |
2.1 传统大地构造理论体系的思维方法 |
2.1.1 误导了油气勘探的目标和方向 |
2.1.2 误导了含油气盆地的研究方向 |
2.2 石油地质理论思维方法 |
2.2.1 盆地均经历了持续沉降的发育阶段 |
2.2.2 盆地均经历了整体上升遭受剥蚀的发育阶段 |
2.2.3 盆地均经历了全面萎缩的发育阶段 |
3 烃源岩生烃理论的两种思维方法 |
3.1 干酪根热降解晚期生烃学说 |
3.1.1 该学说是油页岩热解生成页岩油的翻版 |
3.1.2 生油岩热解仪的热降解模拟结果明显存在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 |
3.1.3 以生油 (气) 潜量代替实际生油量有误导之嫌 |
3.2 烃源岩有限空间生烃理论思维 |
3.2.1 理论思维 |
3.2.2 模拟装置 |
3.2.3 模拟实验及结果分析 |
3.2.4 地层多相流体互溶度测定研究 |
3.2.5 烃源岩有限空间石油生成量和排出量的定量 |
(8)乌里格凹陷沉积盆地分析及含油气系统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由来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思路 |
1.4 工作流程及主要工作量 |
1.5 创新点及主要成果认识 |
2. 地质概况 |
2.1 区域构造背景 |
2.2 区域地层特征 |
3. 构造特征及构造演化 |
3.1 凹陷结构及断裂特征研究 |
3.2 构造样式 |
3.3 构造单元划分及描述 |
3.4 研究区构造演化研究 |
4. 沉积充填史 |
4.1 凹陷地层 |
4.2 沉积相标志 |
4.3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
4.4 沉积相平面展布 |
4.5 地层充填过程 |
5. 含油气系统评价 |
5.1 含油气系统基本地质要素评价 |
5.2 含油气系统主要成油气事件及地质作用 |
5.3 含油气系统地质事件的时空匹配 |
5.4 含油气系统综合评价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洛伊凹陷三叠纪构造体制变迁及其油气运聚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前言 |
一、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进展 |
三、论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思路 |
四、论文的创新点 |
五、完成的实物工作量 |
六、主要成果与认识 |
第1章 豫西地区区域地质概况 |
第1节 大地构造背景及地球物理场特征 |
第2节 东秦岭造山带的形成及对华北板块南缘的作用 |
第2章 沉积地层与构造层的划分 |
第1节 地层与沉积特征 |
第2节 主要地层单元间的不整合界面 |
第3节 主要构造层的对比与划分 |
第3章 凹陷中的断裂与构造变形特点 |
第1节 三叠系构造单元划分 |
第2节 主要断裂及其与褶皱的组合样式 |
第3节 构造变形特征及其分布规律 |
第4节 洛伊地区主要圈闭发育特征 |
第4章 地层剥蚀研究与古构造面貌恢复 |
第1节 三叠系剥蚀厚度恢复及剥蚀特点 |
第2节 平衡剖面的编制与各区块平衡缩短分析 |
第3节 区内断裂-构造平衡应变的运动学特点 |
第4节 洛伊凹陷三叠纪古构造面貌的重塑与分析 |
第5章 断裂-构造变迁对三叠系油气运聚的控制作用 |
第1节 对区内烃源岩分布与有效储集空间的控制作用 |
第2节 对区内不同类型圈闭发育的控制作用 |
第3节 构造演化对区内油气运聚与保存的控制 |
第4节 油气勘探领域与有利区带评价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其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0)岁月如歌 德铭石油——记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李德生(论文提纲范文)
硝烟岁月立志报国 |
奉献科研献身石油 |
会战记忆功劳入册 |
严谨治学成就典范 |
四、“中国含油气盆地构造学”出版(论文参考文献)
- [1]盆地“原型”及其相关外延称谓与研究[J]. 刘池洋,王建强,赵晓辰,黄雷,张东东,赵俊峰,邓煜,马奂奂. 石油实验地质, 2020(05)
- [2]四川盆地东北缘三叠纪构造体制转换与多种能源矿产成藏(矿)特征研究[D]. 许光.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3]中国沉积盆地深层构造地质学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 何登发,李德生,王成善,李传新,何金有. 地学前缘, 2017(03)
- [4]我的石油地质人生——罗志立先生访谈录[J]. 李玉琪,惠荣.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5)
- [5]沉积盆地类型划分及其相关问题讨论[J]. 刘池洋,王建强,赵红格,张东东,邓煜,赵晓辰. 地学前缘, 2015(03)
- [6]松辽盆地北部构造特征与成盆动力学研究[D]. 王始波. 成都理工大学, 2013(08)
- [7]从传统理论体系到创新理论思维——以含油气盆地研究和烃源岩生烃理论为例[J]. 关德范. 中外能源, 2013(02)
- [8]乌里格凹陷沉积盆地分析及含油气系统特征[D]. 陈亚青.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2(01)
- [9]洛伊凹陷三叠纪构造体制变迁及其油气运聚响应[D]. 于明德. 吉林大学, 2012(09)
- [10]岁月如歌 德铭石油——记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李德生[J]. 张建. 中国石油企业, 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