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农科院浆果研究所沙棘研究再上新台阶

黑龙江省农科院浆果研究所沙棘研究再上新台阶

一、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浆果研究所沙棘研究再上新台阶(论文文献综述)

吴娜琳[1](2014)在《特色农业产业区的形成过程与机制研究 ——以河南省三个农业项目在不同县域内的发展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农业产业区是指以生产区域内主要农产品、彼此之间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专业户为基础主体,以加工区域内主要农产品的企业为龙头,以银行、科研单位、政府机构为服务主体,联合农业流通企业、农业中介组织、提供配套产品和服务的企业,基于本地自然资源优势和其他区域比较优势,按照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专业化生产的要求,所形成的空间上专业化特征显着且具有范围经济和持续竞争优势、地理边界明显的农业生产地域空间系统。农业产业区是产业区理论在农业产业方面的创新性应用,与其他产业区一样,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是农业产业化的网络化形式,是解决当前中国农业经济发展问题的出路之一,并已被河南省人民政府作为农业发展方式快速转变的重点路径,实现“三化”协调与“四化”同步的重要战略。实践的开展需要理论的指导。但是,目前有关农业产业区的理论研究较少。本文在借鉴了相关概念——产业区与产业集群、相似概念——农业产业集群后,界定了农业产业区的概念,提出了其辨识方法。从农业产业区形成的条件、形成机制及形成过程三个方面构建了农业产业区形成的理论分析框架。按照“就业人数”及空间规模的变化,将农业产业区的形成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专业项目的引进阶段、农户的参与阶段、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形成阶段、农业产业区的成型阶段。结合企业家精神理论、农户生产行为理论、空间扩散理论、企业网络理论、产业分工理论、产业集聚理论等,分阶段阐述了农业产业区形成的理论机制。最后,鉴于河南省在农业产业区形成与发展方面的独特优势,利用实践调查获取得的第一手资料,采用理论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分别对河南省封丘县树莓产业、河南省西峡县香菇产业、河南省郏县大根萝卜产业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农业产业区形成过程中的项目选取、农户的参与、农产品生产基地及产业分工网络形成等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农业产业区的形成始于优势农业专业项目的选取,在此阶段,具有企业家精神的行动者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他们均具备敏锐洞察力、百折不挠的毅力、相当的人力资本和资源组织能力,是不同区域背景条件下成功引进具有比较优势农业项目的关键所在。(2)农业产业区形成过程中的第二个阶段在于区域内部分农户的参与。农户在选择是否参与新专业项目的过程中,并非盲目跟风与模仿,而是受其社会关系网络结构的深刻影响。当农业项目比较优势下降时,农户会决然选择放弃继续参与。农户参与专业项目之前的家庭收入水平直接影响其参与专业项目的速度与强度。(3)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形成是农业产业区形成过程中的第三个阶段,它的形成受专业项目的扩散方式、接收地与扩散源的空间距离及区域内交通道路的深刻影响。农户生产信息及技术的来源方式与专业项目推广模式中信息及技术的传播途径较一致的情况下,易于实现专业项目的区域化扩散。以针对当地区域自然资源环境特点的科研机构为首的技术传输网络的构建,对农业产业区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距离扩散源的远近深刻影响着不同村域的参与程度,距离扩散源越远的村庄,参与种植的时间越晚,种植的规模也越小,符合“距离衰减”的地理学第一定律。不同的农业项目受不同级别道路的影响不同。(4)就专业化生产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来看,地形特征、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生产习惯相似的地区,专业化水平相当。(5)农业产业区成型的标志在于从事区域内主导产业的各类经济主体间具有广泛而密切的各类网络联系。产品属性深刻影响着自身销售网络的范围及相应产业的民间经济组织运行方式。作物比较优势不足或下滑,是农业产业区形成缓慢或未能成功的根本原因。此外,政府对传统农区特色农业产业区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有以下几点创新:(1)能人类型多样,并非所有类型的能人均能够促进专业村的形成。在农业专业项目的引进过程中,具备敏锐的洞察力、百折不挠的毅力、拥有相当的资源组织能力的农业企业家的作用极为重要。但是,就村内从事非农生产活动的致富能人而言,其对农业专业项目的扩散则起着阻碍作用,不利于农业产业区的形成。此发现与以往研究结论不同。(2)农户是一个效用最大化追求者,农户的生产决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决策本质是一个规划求解的问题。农户是否参与、何时参与专业项目或退出专业项目,是其根据自身条件进行权衡的表现,是其追求效用最大化、收益最大化的结果,并受自身风险偏好的影响。此结论与以往认为农户盲目跟风、模仿的发现不同。(3)除了农民个体因素外,深刻影响其参与专业项目的因素是反映农户社会关系网络的礼金消费水平、信息消费水平、社会活动情况(资金、信息、技术等的来源网络,日常来往频繁的群体类型等)等。这与以往仅停留在农民年龄、性别、风险偏好等个体因素及农户家庭特征上的研究不同。(4)提出将“相似相溶”化学经验理论用于解释区域内不同村庄参与专业项目的现象。实证研究证实,同质性越强的村域,参与同一专业项目的程度越相似,符合“相似相溶”的理念。结合研究结论,文章最后提出了促进农业产业区形成的政策性建议,(1)积极培育本地型农业企业家;(2)重视具有地域特色、价值含量高的农产品开发;(3)创造良好的竞争合作制度环境,促进内部行为主体间的交流与合作;(4)大力支持研究与开发,建立技术创新与传输网络,促进产学研结合;(5)注重农民经济组织和地方专业市场的建设。此外,政府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点:(1)不能只扶持某一个或一类行为主体;(2)不能忽视农户的主体地位;(3)不能越俎代庖;(4)不能盲目借鉴;(5)不能忽视环境问题。

陈凤山[2](2013)在《科研单位离退休人员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离退休干部政治思想工作是全面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的重要内容。离退休老同志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最艰难时期锻炼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党性坚定,在人民群众中享有崇高的威信,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是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力量。现在,即便这些老同志离开了原来的工作岗位,但大部分老同志仍然在其它的岗位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们对党的各项工作的支持和参与,是党的工作顺利进行、完成新世纪战略任务的重要保证。农业科研单位的中心任务就是要服从和服务于农业科研创新,充分发挥农业科研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科技支撑作用。在农业科研单位离退休职工队伍中,有些是单位原党政领导,有些是资深农业专家,有些是农业科研先进模范和技术骨干,他们造诣深厚、学识渊博、技术精湛、阅历丰富、人品高尚,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农业科技创新的坚强后盾。如何有的放矢地做好农业科研单位离退休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充分调动离退休农业科技工作者的政治热情,使其充分发挥余热,再现共产党员的人生价值,为党的各项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并使这些老同志成为单位事业发展建设的“助推器”,是新形势下一个必须研讨的重要问题。本研究在总结和分析国内外离退休干部现状的基础上,有代表性的选取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离退休农业科研人员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及实地调研,运用文献分析、统计分析、比较分析和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从离退休农业科研人员的自然情况入手,对现阶段离退休农业科研人员的特点、组织机构状况、支部活动情况以及思想觉悟状况、对政策的理解情况、对各项待遇的满意程度等多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较好地掌握了离退休农业科研人员相关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离退休后,老同志们身份的改变,年龄的增大,身体的变化,长期脱离农业科研主战场等因素使得他们具有很多特殊性。离退休老同志特别是70周岁以上的离退休农业科研人员,亲身经历并目睹了我国社会的发展变化,在当年异常艰难的科研条件下,为我国及黑龙江省农业发展刻苦钻研,历尽艰辛。如今的他们对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十分珍惜和满足,发自内心的拥护和支持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建设。他们关注时事政治、社会热点、民生问题,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十分关注单位发展,愿意发挥余热,渴望为单位再立新功。在总结调查基础上指出了离退休农业科研人员政治思想工作方面存在的一些如支部活动组织难度加大,离退休党员支部教育内容单一、形式呆板,党支部书记和委员年龄偏大而不利于工作开展,党员发挥作用难等障碍因素。建议合理调整党支部结构,同时加强经费支持,保障党支部工作顺利开展;加强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增强帮扶机制的长效性,使老同志们感受到党的温暖;共享单位发展建设成果,使老同志们增强自身成就感和荣耀感。积极为老农业科技工作者发挥余热搭建平台,倡导老有所为,发挥模范引领作用,传递正能量;精心组织活动,丰富晚年生活,创造敬老尊老、安定和谐的良好局面。

余珍珍[3](2012)在《新疆旅游商品开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旅游“吃、住、行、游、娱、购”六要素中,“购”这一非基本消费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旅游商品销售收入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发展成熟与否的标志。虽然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然而由于长期以来对旅游购物重视程度不够,旅游商品的发展成为我国旅游业的薄弱环节,从而导致旅游业结构出现倾斜。因此分析并解决旅游商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能够使旅游业均衡健康发展,对于增加旅游收入,提高旅游地经济发展水平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旅游界已经认识到旅游商品的重要作用,对旅游商品的研究也日益增多,但对新疆旅游商品的研究较少。在新疆旅游业跨越式发展的大背景下,新疆政府对旅游商品的发展也逐渐重视起来,多次开办旅游商品设计大赛和展销会,本文正是出于这方面研究需要的考虑对新疆旅游商品进行系统的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开发策略。本文首先通过文献梳理概括了国内外对于旅游商品的研究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对旅游商品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明确了开发旅游商品的重要意义,其次通过问卷调查分析游客的购买行为并获取其对新疆旅游商品的感知,结合实地调查找出新疆旅游商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接着对新疆旅游业、旅游商品市场发展现状以及客源市场进行分析;然后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结出旅游商品的开发原则、模式、途径并提出新疆土特产、民族工艺品、普通工艺品、化妆产品以及印刷品和出版物、旅游日用品的系列开发策略;最后从旅游商品设计方面、市场营销方面和政府政策方面给出对策建议。

张鲁生[4](2011)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规划大猜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出台之后,各地将如何跟进,出台相关细则?各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侧重点有何不同?各地的资源、产业和政策优势各是什么?在各地细则出台之前,也许可以透过2010年各地政府工作报告及相关的后续政策管中窥豹。2009年9月以来,百年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遭受了上世纪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挑战。世界

魏琦[5](2010)在《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脆弱性评价与生态治理研究 ——以内蒙古林西县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不仅是联系和沟通农区和牧区的重要纽带,也是中、东部平原农区天然的生态屏障。在阻隔荒漠化南侵和涵养流向农区的江河水资源等方面都有其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我国生态保护和改善中极为重要。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加剧的驱动作用下,尤其是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甚至是破坏性利用(如过度放牧和滥垦滥采滥伐),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许多地区承受的压力已超过了当地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从而发生生态环境恶化现象。林西县是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典型地区,由于长期的过度放牧、垦荒和采矿,加上人口增长和城市化发展,生态问题比较突出。本文通过林西县的实证研究,探索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脆弱性评价方法,定量确定林西县生态脆弱性程度,揭示林西县生态脆弱性形成的机制,阐明林西县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规律,系统总结和评价林西县退耕还草生态治理工程的经验、技术措施和成效,探讨林西县进一步开展生态脆弱性治理的技术体系和发展模式,为全县乃至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治理与建设、种植业结构调整及草地畜牧业持续高效发展提供重要科学依据。在研究的手法上,本项研究突破传统的以统计模型为基础的分析方法,把定量遥感技术应用到区域生态脆弱性评价的研究中,结合生态脆弱性评价模型,分析林西县生态脆弱性的时空发展变化特征和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空间变化规律,同时,我们以林西县的生态治理实践为契机,在典型剖析的基础上,分析退耕还草还林工程实施对当地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影响,评价生态治理工程的实施效果。本文从林西县实际出发,通过深入分析林西县生态环境问题,结合生态治理需要,从成因与表征两个方面选用了气候、地形、营力、经济发展等8个要素18个具体指标来构建林西县生态脆弱性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指数模型。利用主成分分析确定各评价指标的相对权重,定量确定了林西县生态脆弱程度,提出了林西县生态脆弱性评价等级划分方法。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角度深入剖析了林西县生态脆弱性的形成机制;结合MODIS遥感定量分析,从植被指数和植被覆盖度两个方面分析验证了林西县生态脆弱性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与降水年际变化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林西县以退耕还草为主的生态治理技术措施与影响进行深入分析,为林西县继续深化生态治理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依据,同时也积极探索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脆弱性评价的技术方法,促进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文中以林西县为典型代表的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脆弱性评价,可以划分为5个等级,依次分别为:微度脆弱、低度脆弱、中度脆弱、高度脆弱和极度脆弱。这5个等级对应的生态脆弱度指数(EVI)范围分别为:EVI低于25为微度脆弱,EVI在26-40之间为低度脆弱,EVI在41-55之间为中度脆弱,EVI在56-70之间为高度脆弱,EVI高于70为极度脆弱。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林西县的生态脆弱度指数值为41.59,属于中度脆弱等级,且生态脆弱性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中高度以上的生态脆弱区主要分布在中南部地区,微度和低度脆弱区主要分布在北部和生态条件较好的河谷地带。林西县植被指数和植被覆盖度不仅空间差异大,而且年际变化也很大,与降水量的年际变化有密切相关。2000-2009年间,林西县的全县平均植被指数NDVI值为0.59,最大值是2004年的0.68,最小值是2000年的0.42,高低相差达0.26。植被指数NDVI越大,表示绿色植被越多,因而也意味着生态系统越健康。2000-2009年间林西县全县平均植被覆盖度为0.63,最高是2004年,达到0.77,而最低是2000年,只有0.39,与最高的2004年相差达1倍。植被覆盖度的年际巨大振荡,说明生态系统比较容易受到降水等因素的变化影响,是脆弱性较大的表现。林西县近年来的退耕还草生态治理实践,形成了许多有效的生态治理技术体系。比较成熟的技术体系包括人工草地建植及持续利用,退耕地植被恢复重建,退化和沙化草地植被恢复,河滩盐碱地混播牧草地建植以及优良牧草种植繁育等。分别实施了干旱山区优质高产人工草地及饲料基地建植、低山丘陵区牧草种子生产基地建植和河谷平川区优质草产品高效生产基地建植技术措施,重点发展了寒旱区尖叶胡枝子栽培、沙化地柠条锦鸡儿栽培、退化耕地粮草混播人工草地建植、高寒区优质高产一年生牧草及饲料作物草地建植等技术措施,为进一步推进林西县生态治理的实践提供技术支撑。林西县生态治理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退耕还草为主的生态治理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较大,不仅增加了就业,拉动了地方经济,而且提高了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水平。近年来林西县地方财政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很快,2008年与2000年相比,分别实现了57%和88%的涨幅。退耕还草工程对林西县种植业结构调整具有较大影响,人工草地建植不断增加,牧草占耕地面积的比重由过去的5.3%增加到25.0%,上升了近20.0%,经济作物占耕地的比重由原来的8.3%增加到13.3%,而粮食作物占耕地比重则相应地降低了24.7%。退耕还草生态治理工程还加强了林西县当地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当地农牧民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经营水平,带动了当地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经营方式转变,长远来看,是有效保障当地生态安全,降低生态脆弱性,协调生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项目实施,产业结构得到了合理的调整,农牧民生产经营方式有较全面转变,但是重点区域的草畜矛盾仍然比较突出。总之,本项研究采用遥感技术手段,根据植被在生态系统功能结构中的高度重要性,创造性地尝试从植被覆盖的角度来分析验证区域生态脆弱性评价结果,发展了生态脆弱性评价技术与方法,为进一步开展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脆弱性评价提供技术支持。

邹家明[6](2007)在《黑龙江省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无论是从县域所拥有的人口和地域规模来看,还是从国民经济的部门结构及其投资、消费需求来看,县域经济的地位和作用日渐突出。经济的发展让人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没有9亿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构建和谐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和题中应有之义。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壮大县域经济”,十六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强调“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这是针对我国县域人口基数庞大、县域国土面积广阔的特殊国情提出的社会经济发展新思路。县域经济的发展如何依托于自身所拥有的资源、区位、技术、知识、文化等条件,不断提升自己的竞争优势、增强竞争力,已经成为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当前,面对市场经济的浪潮,信息产业的崛起和知识经济的挑战,文化储备、经济伦理、科学技术、产业结构等新兴制约因素层出不穷,对于县域内的竞争优势如何、竞争力增长点在哪里,怎样培育竞争力人们的认识往往不是很清楚,对竞争力的培育也重视不够。甚至放弃自身固有优势,盲目追逐、模仿克隆先进县的发展模式,造成县域经济产业趋同,县域经济竞争力下降。因此,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尤其是培育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应该成为当前十分迫切的要求。本文基于系统的观点探讨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有关问题。结合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践,探讨培育和提升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意义。本文认为,培育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是区域竞争的必然要求,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选择,是实现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有利于县域经济长期稳定的发展,有利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本文界定了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分析了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系统要素、结构、功能及特征。分析了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确立了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评价模型,提出评价方法,进行量化分析,并以哈尔滨市所属县域为例进行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本文通过对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的调查,总结了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的优势、劣势,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且运用自组织理论探讨黑龙江省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培育所需要的条件、动力和途径。提出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培育的三个机制:动力机制、互动机制和变异机制;指出了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培育的四个阶段:寻找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着力点阶段、确定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要素阶段、加强要素转化阶段和系统演化阶段。通过研究,本文提出要以项目建设为中心,培育发展企业集群:以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优化县域发展环境: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强化招商引资;以主导产业为依托,强化特色经济发展;以发展民营经济为主导,挖掘县域经济发展潜能;以城镇功能定位为前提,推动特色小城镇体系化建设;以人才兴县为支撑,完善县域创新体系等7个方面对策来提升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为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步入产业结构合理、投资结构合理、资源配置效能、社会功能完善、发展环境优化、生态效益显着的可持续发展轨道提供理论支持,为促进和谐龙江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提供参考。

武兆瑞[7](2006)在《依法开创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新局面——本刊宣贯和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笔谈会采编》文中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以下简称《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已经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并将于2006年11月1日起实施,这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管理中,特别是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它不仅为新时期全面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奠定了重要的法律基础,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保障,而且也标志着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迈入法制化轨道,揭开了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新篇章,这对促进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颁布与实施,直接关系我国亿万公众健康和农产品消费安全,关系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关系我国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关系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因此,为了更好地全面宣贯和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依法开创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新局面,本刊在今年第3期全文刊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农业部有关负责人就《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出台答记者问的基础上,又举办了宣贯和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笔谈会,邀请工作和战斗在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一线的本刊部分编委、作者以及少数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先进个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宣贯和实施的有关问题建言献策,发表自己的真知灼见。本刊发出笔谈邀请函之日,正是8月华夏大地酷暑难耐之时,我们邀请的笔谈人员,大多身居要职,工作繁忙,其中有的是行业方面有影响的领导者,有的是业务造诣颇深的专家学者,有的是工作业绩出众的先进个人,但他们都在百忙中克服种种困难,踊跃应约,尽心竭力地拨冗挥就20多篇字字珠玑、篇篇精彩的可圈可点之作,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德高望重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主任卢良恕,他虽年届耄耋,非但没有半点强调年事已高、工作繁忙的推辞之意,相反,他欣然应允,倾力支持,为笔谈增辉添彩,其敬业精神令人敬佩,其大家风范令人感动。仅就笔谈会本身而言,至少凸现了3个特点:一是畅所欲言,言路广开;二是言简意赅,言必有中;三是言为心声,言近旨远。笔谈紧紧围绕全面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贯彻实施,依法开创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新局面、全力推动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迈上新台阶这一主题,紧密结合各自的专业或工作实际,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言简意明地摆问题、诉感受、谈认识、讲体会、提建议,发表颇有见地的观点和有益的建言,话虽说得似乎浅近,但其问题切中肯綮,其论述鞭辟入里,其含义却很深远,道出了亿万民众的心声,承载着亿万民众的期盼。本刊把大家的高见,经过加工、疏理和整合后,分门别类地集结于《依法开创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新局面》这个大题目下,形成一篇主题明确、重点突出、层次分明、条理清楚、可读性强的大文章在本刊发表,以飨广大读者。为了达到上述要求,避免小而全的交叉或重复,我们对每篇笔谈稿都忍痛割爱地作了必要的删改或加工,对此敬请各位笔谈作者多多见谅。

李立军[8](2004)在《中国耕作制度近50年演变规律及未来20年发展趋势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采用历史资料分析、典型调查、专家走访和GIS信息技术等方法,建立和完善了1985—2000年全国分县统计资料数据库,涉及3000多个县共500多万条数据,并实现了基于GIS的耕作制度历史变化趋势和未来布局区划;在此基础上,从作物布局、复种指数、间混套作、轮作连作、土壤耕作方式、物质投入等方面对近半个世纪以来尤其是1985—2001年中国耕作制度的演变进行了分析;本研究还根据FAO数据库,对我国1961-2001年食物需求和供给量趋势进行了全面分析和国际比较,预测了2020年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的需求;在总结耕作制度演变规律和食物需求预测的前提下,以全面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基础,预测了以粮食作物基本生产田、高产和超高产田布局为核心的2020年耕作制度发展趋势。 1.耕作制度近半个世纪演变主要趋势。(1)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粮食增产的压力越来越大。(2)作物结构不断优化,作物布局区域化、科学化程度不断提高。全国稻谷、小麦和玉米为主的粮食生产格局已经形成。三大粮食作物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比例从1950年的63.18%上升到2001年的85.24%,其中水稻的产量比例略有下降,小麦的产量增加了一倍,玉米的产量比例增加了一倍半;大豆、薯类的产量比例分别下降了50%,其他作物的比例下降了近4/5。各分区和县级GIS分析表明,水稻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区、东南区和华南区,分别占各区总播种面积的60~70%;小麦以黄淮海区为主,占总播种面积的50%;玉米的主要分布在东北区和黄淮海区,分别占总播种面积的40%;大豆以东北区为主,占总播种面积的30%。(3)作物复种方式不断优化,复种指数呈波动式增长。(4)作物种植模式由高产为主向高产高效的方向发展。(5)轮作面积逐渐缩小,呈现单一化趋势。(6)土壤耕作由多耕多种向少耕精种方向发展。 2.耕作制度近半个世纪演变基本规律。精耕细作仍将是耕作制度发展的主要方向;社会需求是耕作制度发展的基本动力;促进粮食增产、环境改善是耕作制度发展与改革的核心任务;可持续发展是耕作制度发展的根本原则;农业科技进步与合理的生产要素投入是耕作制度发展的前提和保证。 3.中国食物及粮食安全趋势及预测。(1)我国食物需求已经进入植物性产品需求基本稳定、动物性产品持续增长的阶段。(2)我国食物安全的现状是:热量基本达标、蛋白质不足、植物脂肪偏低。(3)2020年我国食物及主要粮食作物需求量预测。高谷物方案的粮食需求总量为61857万t,水稻18904万t、小麦11450万t、玉米14137万t、大豆2193万t;低谷物方案的粮食需求总量为64319万t,水稻16953万t、小麦8966万t、玉米14154万t、大豆2193万t。 4.未来20年耕作制度发展的主要趋势。(1)精耕细作仍将是耕作制度未来发展的主导方向。(2)确保粮食产量、增加农民收入和吸引劳动力就业是耕作制度的根本任务。(3)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值是耕作制度的主要目标。根据县级GIS分析的结果,实现2020粮食总产目标,需要现有低产田提升为中低产田、中低产田提升为中产田、中产田提升为中高产田、中高产田提升为高产田、高产水平再提升40%。(4)区域化、专业化是作物布局的主要趋势和方向。基于粮食生产的基本农田分析,按高谷物需求的三个方案,到2020年分别需粮食作物播种面积9469.7万hm2、7959.0万hm2和6872.2万hm2;按低谷物需求方案分别需9846.6万hm2、8275.8万hm2和7145.7万hm2。(5)复种方式应不断优化、复种指数需进一步恢复和提高。按复种指数恢复和提高方案,2020年所需粮食作物耕地面积高、中、低三个水平为5557.4万hm2、4676.4万hm2和4042.0万hm2,分别占2001年的89.3%、75.1%和64.9%。(6)间混套作方式和内容不断丰富和提高,土地生产率进一步提高。(7)土壤耕作次数减少,耕作质量提高,少免耕进一步得到推广与应用。(8)技术集约和生产要素投入减少是未来高效耕作制度的发展方向。

宋德禄[9](2003)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浆果研究所沙棘研究再上新台阶》文中研究表明

二、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浆果研究所沙棘研究再上新台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浆果研究所沙棘研究再上新台阶(论文提纲范文)

(1)特色农业产业区的形成过程与机制研究 ——以河南省三个农业项目在不同县域内的发展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问题与研究意义
        1.1.1 现实背景与问题
        1.1.2 理论背景与问题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假设与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假设
        1.2.3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及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框架
    1.4 创新点与不足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2 研究回顾与文献综述
    2.1 基本概念
        2.1.1 相关概念——产业区与产业集群
        2.1.2 相似概念——农业产业集群
        2.1.3 本文概念——农业产业区
        2.1.4 农业产业区的特征
    2.2 农业产业区的形成理论综述
        2.2.1 农业产业区形成的条件
        2.2.2 农业产业区形成的动力机制
        2.2.3 农业产业区的形成阶段划分
        2.2.4 评述
    2.3 其他产业区的形成理论与评述
        2.3.1 其他产业区的形成理论
        2.3.2 评述
    2.4 以往研究对本文的启示
3 理论架构与数据来源
    3.1 农业产业区形成的理论分析框架
        3.1.1 农业产业区形成的条件
        3.1.2 农业产业区形成的机制
        3.1.3 农业产业区形成阶段的划分
    3.2 案例选取及数据来源
        3.2.1 研究区域的选择
        3.2.2 研究案例的选择
        3.2.3 数据来源
4 专业项目的引进阶段
    4.1 理论机制分析
    4.2 区域环境
        4.2.1 平原区封丘县
        4.2.2 深山区西峡县
        4.2.3 深山平原过度区郏县
        4.2.4 特征对比及小结
    4.3 项目自身的属性特征
        4.3.1 树莓产业
        4.3.2 香菇产业
        4.3.3 大根萝卜产业
        4.3.4 特征对比与小结
    4.4 农业专业项目的引进模式
        4.4.1 封丘县树莓产业的引进与推广模式
        4.4.2 西峡县香菇产业的引进与推广模式
        4.4.3 郏县大根萝卜产业的引进与推广模式
        4.4.4 小结
    4.5 本章小结
5 农户的参与阶段
    5.1 理论机制分析
        5.1.1 农户的概念
        5.1.2 农户模型
        5.1.3 农户参与农业专业项目的决策行为
        5.1.4 小结
    5.2 农户参与专业项目的决策
        5.2.1 封丘县树莓产业发展现状
        5.2.2 分析方法的选择
        5.2.3 影响因素分析
        5.2.4 小结与讨论
    5.3 农户退出专业项目的决策
        5.3.1 郏县大根萝卜产业发展现状
        5.3.2 分析方法的选择
        5.3.3 影响因素分析
        5.3.4 小结与讨论
    5.4 农户参与专业项目的速度与强度
        5.4.1 西峡县香菇产业发展概况
        5.4.2 概念定义及指标选取说明
        5.4.3 农户参与专业项目的速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5.4.4 农户初始参与专业项目的强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5.4.5 小结
    5.5 本章小结
6 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形成阶段
    6.1 理论机制分析
        6.1.1 生产基地形成的条件及相应理论
        6.1.2 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形成机理
        6.1.3 小结
    6.2 专业项目的扩散
        6.2.1 农户生产条件的获取网络
        6.2.2 专业项目的村际扩散
        6.2.3 小结
    6.3 村域专业化程度及其变化
        6.3.1 农户专业项目生产活动的变化
        6.3.2 村域专业化程度及其空间分布现象
        6.3.3 小结
    6.4 影响农产品生产基地形成的因素分析
        6.4.1 样本点选择及数据获取
        6.4.2 地形的影响
        6.4.3 交通的影响
        6.4.4 与扩散源距离的影响
        6.4.5 社会经济背景的影响
        6.4.6 小结
    6.5 本章小结
7 农业产业区的成型阶段
    7.1 理论机制分析
    7.2 产业分工网络
        7.2.1 农业产业区的分工状况
        7.2.2 对比分析
    7.3 技术传输网络
        7.3.1 农业产业区的技术传输网络
        7.3.2 对比分析
    7.4 产品销售网络
        7.4.1 农业产业区的产品销售网络
        7.4.2 对比分析
    7.5 服务监管网络
        7.5.1 农户经济组织的作用
        7.5.2 政府部门的监管
    7.6 小结
8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特色农业产业区的形成机制归纳
    8.2 研究结论
    8.3 政策建议
        8.3.1 政府可行性措施建议
        8.3.2 政府需重点关注的问题
    8.4 进一步的研究设想
参考文献
附录 A 西峡县农户调查问卷
附录 B 西峡县各村菌菇产业发展情况统计表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工作与成果

(2)科研单位离退休人员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现状
        1.2.2 国内及黑龙江省离退休干部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分析方法
第二章 离退休人员党支部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2.1 基本情况
        2.1.1 自然情况
        2.1.2 离退休农业科研人员特点
        2.1.3 离退休人员党组织情况
    2.2 组织机构状况
    2.3 支部活动情况
    2.4 发展党员情况
    2.5 党费收缴情况
    2.6 支部发挥作用的情况
    2.7 存在的其他问题
第三章 离退休人员思想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3.1 思想觉悟的状况
    3.2 老同志对政策的理解情况
    3.3 老同志对待遇的满意程度
    3.4 老有所为的热情及参与情况
    3.5 存在的其他问题
    3.6 案例分析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4.1 加强离退休人员党支部建设方面的建议
        4.1.1 开创新局面
        4.1.2 拓展新途径
        4.1.3 建立新机制
        4.1.4 构建保障体系
    4.2 加强离退休人员思想政治建设方面的建议
        4.2.1 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充分让老同志感受组织温暖
        4.2.2 发挥模范引领作用,鼓励老有所为
        4.2.3 营造老同志安度晚年的生活环境
    4.3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 1
    附表 2
    附表 3
    附表 4
    附表 5
致谢
作者简历

(3)新疆旅游商品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旅游商品的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框架
        1.4.2 研究方法
    1.5 本文的创新及不足之处
第2章 旅游商品开发的相关理论综述
    2.1 旅游产品的概念
    2.2 旅游商品的概念
    2.3 旅游商品的分类
    2.4 旅游商品的特点
        2.4.1 艺术性和实用性
        2.4.2 纪念性
        2.4.3 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
        2.4.4 宣传性
        2.4.5 便携性
    2.5 开发旅游商品的意义
        2.5.1 较大程度的提高旅游业的整体经济效益
        2.5.2 有利于增加就业,促进社会稳定
        2.5.3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2.5.4 有利于传播旅游地文化,达到宣传旅游地的效果
        2.5.5 有利于民族传统工艺的保护、传承与创新
    2.6 其他相关理论综述
        2.6.1 消费者行为理论
        2.6.2 需求层次理论
        2.6.3 创新理论
第3章 新疆旅游商品的市场调查及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 旅游商品的消费特征
        3.1.1 旅游商品购买者需求程度分析
        3.1.2 旅游商品购买者决策过程
        3.1.3 影响旅游商品消费的因素
    3.2 新疆旅游商品的市场调查
        3.2.1 调查对象和内容
        3.2.2 问卷设计
        3.2.3 调查方法和问卷处理
        3.2.4 市场调查结果分析
    3.3 新疆旅游商品发展存在的问题
        3.3.1 旅游商品认识问题
        3.3.2 旅游商品问题
        3.3.3 旅游商品市场问题
第4章 新疆旅游商品市场分析
    4.1 新疆旅游业发展现状
        4.1.1 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接待能力得到不断提升
        4.1.2 积极打造旅游精品与旅游品牌
        4.1.3 旅游资源得到整合,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提升
        4.1.4 宣传促销效果显着
        4.1.5 政策扶持力度加大,促进新疆向旅游强区发展
    4.2 新疆旅游商品市场发展现状
    4.3 新疆旅游资源分析
        4.3.1 旅游产品资源分析
        4.3.2 旅游商品资源分析
    4.4 新疆客源市场分析
        4.4.1 新疆客源市场概况
        4.4.2 国际旅游市场分析
        4.4.3 国内旅游市场分析
第5章 新疆旅游商品系列开发研究
    5.1 旅游商品的开发原则
        5.1.1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原则
        5.1.2 与环境相协调原则
        5.1.3 突出民族文化和地域特色的原则
        5.1.4 纪念性、艺术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
        5.1.5 便携性原则
        5.1.6 创新开发原则
        5.1.7 配套开发原则
    5.2 旅游商品开发模式探析
    5.3 旅游商品创新开发的具体途径
    5.4 新疆旅游商品的系列开发
        5.4.1 新疆土特产的开发
        5.4.2 民族工艺品的开发
        5.4.3 普通工艺品类旅游商品的开发
        5.4.4 工业产品中化妆品系列的开发
        5.4.5 印刷品和出版物系列
        5.4.6 旅游日用品系列
第6章 新疆旅游商品开发建议
    6.1 旅游商品设计方面
        6.1.1 新疆地域特色、民族文化与设计相结合
        6.1.2 注重旅游商品的包装设计
        6.1.3 实施人才战略,促进新疆旅游商品的可持续发展
    6.2 市场营销方面
        6.2.1 对市场进行细分
        6.2.2 合理制定价格
        6.2.3 实施品牌战略,开发精品
        6.2.4 加强网络营销渠道建设
        6.2.5 优化购物点购物环境
        6.2.6 注重体验式营销
    6.3 政府政策建议
        6.3.1 做好旅游商品的中、长期规划
        6.3.2 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法规和扶持政策
        6.3.3 对旅游销售人员进行培训
    6.4 促销策略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论文清单
致谢

(5)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脆弱性评价与生态治理研究 ——以内蒙古林西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农牧交错带的范围界定
        1.2.2 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问题
        1.2.3 对生态脆弱性的认识
        1.2.4 生态脆弱性评价研究
        1.2.5 生态脆弱性治理
        1.2.6 林西县生态治理问题
    1.3 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技术途径
        1.4.3 技术路线
        1.4.4 论文章节安排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形地貌
        2.1.2 土壤类型
        2.1.3 气候
        2.1.4 水文水资源
        2.1.5 植被
    2.2 社会经济概况
    2.3 生态环境状况
        2.3.1 生态环境问题
        2.3.2 生态环境建设状况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农牧交错带生态脆弱性评价理论与方法
    3.1 农牧交错带生态脆弱性评价的理论基础
        3.1.1 生态脆弱性的基本概念
        3.1.2 生态脆弱性评价的成因理论
    3.2 农牧交错带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
        3.2.1 单一类型区域的指标体系
        3.2.2 综合型指标体系
        3.2.3 评价原则
    3.3 农牧交错带生态脆弱性评价方法
        3.3.1 模糊评价方法
        3.3.2 层次分析评价法
        3.3.3 主成分分析法
        3.3.4 灰色关联评价法
        3.3.5 生态脆弱性指数评价法
        3.3.6 指数指标法
        3.3.7 综合评价法
        3.3.8 生态脆弱性评价方法的对比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林西县生态脆弱性评价分析
    4.1 林西县生态脆弱性评价方法
        4.1.1 林西县生态脆弱性评价思路与方法
        4.1.2 林西县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
        4.1.3 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4.1.4 生态脆弱性评价的因子权重确定
        4.1.5 生态脆弱性分级
        4.1.6 遥感植被指数在验证生态脆弱性评价中的应用
        4.1.7 植被覆盖度与生态脆弱性关系分析
    4.2 林西县生态脆弱性评价结果
        4.2.1 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
        4.2.2 林西县生态脆弱性程度为中等
        4.2.3 态脆弱性时空变化
        4.2.4 生态脆弱性评价结果的验证
        4.2.5 生态脆弱性与周边比较
    4.3 林西县生态脆弱性成因分析
        4.3.1 土地利用与生态脆弱性
        4.3.2 区域气候变化与生态脆弱性
        4.3.3 人类活动强度与生态脆弱性
        4.3.4 畜牧业发展与生态脆弱性
    4.4 林西县植被覆盖动态变化分析
        4.4.1 植被指数与生态脆弱性
        4.4.2 植被覆盖度与生态脆弱性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林西县生态治理实践
    5.1 退耕还草技术优化组合
    5.2 人工草地建植及持续利用
    5.3 退耕地植被恢复重建
    5.4 退化、沙化草地植被恢复
    5.5 河滩盐碱地混播牧草地建植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林西县生态治理评价
    6.1 退耕还草工程与社会经济发展
        6.1.1 对劳动力就业的促进作用
        6.1.2 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
        6.1.3 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6.2 退耕还草工程与种植业结构调整
        6.2.1 人工种植多年生牧草与种植粮食作物经济效益比较
        6.2.2 人工种植牧草的生态效益
        6.2.3 牧草对土壤肥力及后作产量影响
        6.2.4 退耕还草工程优化种植业结构
    6.3 耕还草工程与畜牧业发展
        6.3.1 草原畜牧业发展现状
        6.3.2 林西县饲草料生产现状
        6.3.3 制约因素和有利条件
        6.3.4 植树与种草效益比较分析
        6.3.5 解决草畜失衡的方法和措施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本研究的附图和附表
作者简历

(6)黑龙江省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2.1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1.2.2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研究方法
2 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研究的相关理论
    2.1 区域经济学的基本假定和对竞争力的解释
        2.1.1 区域经济学的三个基本假定
        2.1.2 区域经济理论对竞争力的解释
        2.1.3 从区域经济学看竞争力的差异
    2.2 比较经济学理论
        2.2.1 模式比较法
        2.2.2 数量结构比较法
        2.2.3 系统比较法
    2.3 竞争理论
        2.3.1 驱动产业竞争的力量
        2.3.2 基本竞争战略
        2.3.3 菱形理论
    2.4 自组织理论
        2.4.1 系统科学和系统思维的诞生及其演化背景
        2.4.2 系统科学的发展及其完善
        2.4.3 自组织方法论的架构
    2.5 本章小结
3 县域经济及其核心竞争力
    3.1 县制历史沿革与县域经济发展
        3.1.1 中国县制的历史沿革
        3.1.2 县域经济含义及特征
        3.1.3 县域经济发展的界定
    3.2 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3.2.1 县域经济发展模式选择的原则
        3.2.2 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归纳
    3.3 县域经济发展时空演化规律
        3.3.1 县域经济系统演化的传统阶段
        3.3.2 县域经济系统演化的发展阶段
        3.3.3 县域经济系统演化的一体化阶段
    3.4 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基本概念
        3.4.1 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内涵
        3.4.2 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结构及功能
        3.4.3 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特征
    3.5 本章小结
4 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4.1 优势因素
        4.1.1 地缘优势
        4.1.2 资源优势
        4.1.3 产业优势
    4.2 弱势因素
        4.2.1 思想观念落后
        4.2.2 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不强
        4.2.3 县域经济发展不均衡
        4.2.4 县域经济产业结构不合理
        4.2.5 民营经济发展落后
        4.2.6 主导产业发展缓慢,产业化水平低
        4.2.7 招商引资能力弱
        4.2.8 金融支持不到位
    4.3 机会因素
        4.3.1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
        4.3.2 国内外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4.3.3 黑龙江省相关政策出台
    4.4 威胁因素
        4.4.1 地区竞争加剧
        4.4.2 资源环境状况恶化
    4.5 本章小结
5 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评价
    5.1 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5.1.1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指导思想
        5.1.2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基本原则
    5.2 评价内容与步骤
        5.2.1 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评价的内容
        5.2.2 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评价的步骤
    5.3 实证分析—哈尔滨市所辖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评价
        5.3.1 哈尔滨市所辖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评价步骤
        5.3.2 哈尔滨市所辖县域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评价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培育
    6.1 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培育步骤
        6.1.1 寻找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着力点阶段
        6.1.2 确定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要素阶段
        6.1.3 加强要素转化打造核心竞争力阶段
        6.1.4 核心竞争力系统演化阶段
    6.2 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培育机制
        6.2.1 动力机制
        6.2.2 互动机制
        6.2.3 变异机制
    6.3 优化县域发展环境—增强对可流动性资源要素的吸纳能力
        6.3.1 自组织环境条件要求
        6.3.2 基于自组织环境条件要求的县域经济发展环境优化
    6.4 强化竞争与协同—推动核心竞争力系统演化
        6.4.1 竞争与协同的辨证关系
        6.4.2 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系统演化的动力
    6.5 加强市场培育和政府调控—构建县域经济超循环结构
        6.5.1 超循环结构形成的前提
        6.5.2 市场机制的超循环特质
        6.5.3 黑龙江省县域经济的超循环发展战略
    6.6 本章小结
7 黑龙江省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提升对策建议
    7.1 培育发展企业集群
        7.1.1 通过发展企业集群获取县域竞争优势
        7.1.2 黑龙江省发展企业集群的战略思路
    7.2 优化县域发展环境
        7.2.1 更新观念,深化改革
        7.2.2 加强县域干部队伍建设
        7.2.3 合理定位县域政府职能
    7.3 强化招商引资
        7.3.1 政策引导机制
        7.3.2 责任推动机制
        7.3.3 环境保障机制
    7.4 确立主导产业
        7.4.1 主导产业及其选择标准
        7.4.2 黑龙江省产业布局调控重点
    7.5 发展民营经济
        7.5.1 发展民营经济的作用
        7.5.2 黑龙江省发展民营经济应采取的措施
    7.6 完善县域创新体系
        7.6.1 县域持续创新的基础层面
        7.6.2 县域持续创新的主要层面
        7.6.3 县域持续创新的高级层面
    7.7 加强特色小城镇体系化建设
        7.7.1 县城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7.7.2 黑龙江省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规划
    7.8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依法开创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新局面——本刊宣贯和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笔谈会采编(论文提纲范文)

依法加强我国食物安全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实施意义重大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制化管理的六个新趋势
关键在于强化和从严执法
应把握好“四个度”
要正确处理好两对基本矛盾
为农业部门工作职能的调整拓展了崭新的空间
给农村经济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对农业标准化工作产生重要影响
为促进我国现代奶业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制定与实施
依法促进农药管理再上新台阶
要尽快制定农残快速检测技术及其产品的认定管理办法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确立了风险评估的法律地位
建立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预警系统
建议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研究
信息发布制度是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断完善才能实现与国际接轨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科学研究

(8)中国耕作制度近50年演变规律及未来20年发展趋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1.1 农业进入新阶段面临巨大的挑战
    1.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农业成为重点和难点
第一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 耕作制度研究现状
    1.2 作物超高产栽培研究进展
    1.3 有关粮食安全的研究
    1.4 有关小康社会的研究
    1.5 有关预测的研究
第二章 研究内容方法
    2.1 研究内容
    2.2 研究材料方法
第三章 中国耕作制度近半个世纪演变趋势及规律
    第一节 近半个世纪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演变趋势
        3.1.1 近半个世纪中国农村产业结构演变趋势
        3.1.2 近半个世纪中国农业内部结构演变趋势
        3.1.3 近半个世纪中国耕地面积演变趋势
        3.1.4 近半个世纪中国粮食总产量演变趋势
    第二节 近半个世纪中国耕作制度演变趋势
        3.2.1 近半个世纪中国作物布局演变趋势
        3.2.2 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复种指数演变趋势
        3.2.3 近半个世纪我国间混套作演变趋势
        3.2.4 近半个世纪我国轮作连作演变趋势
        3.2.5 近半个世纪中国土壤耕作演变趋势
        3.2.6 近半个世纪用地和养地演变趋势
        3.2.7 各熟制区农业物质投入演变趋势
        3.2.8 影响耕作制度演变的因素分析
        3.2.9 近50年耕作制度演变主要规律
    小结
第四章 中国粮食供需发展趋势及预测
    第一节 1960-2001年我国食物供给分析评价
        4.1.1 我国粮食人均热量供给40年变化趋势
        4.1.2 我国人均蛋白质供给40年变化趋势
        4.1.3 我国人均脂肪供给40年变化趋势
        4.1.4 我国食物人均供给量40年变化趋势
    第二节 我国粮食安全供需分析与预测
        4.2.1 中国与世界不同发展阶段国家食物安全需求比较及预测
        4.2.2 我国与美国、日本食物安全需求的比较预测
        4.2.3 中国2020年粮食安全供给预测
    小结
第五章 2020年中国耕作制度发展趋势
    第一节 2020年中国作物布局发展趋势
        5.1.1 2020年作物布局原则--用超高产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5.1.2 2020年中国粮食总产区域布局预测
        5.1.3 2020年水稻生产区域布局预测
        5.1.4 2020年小麦生产区域布局预测
        5.1.5 2020年玉米生产区域布局预测
        5.1.6 2020年大豆生产区域布局预测
    第二节 2020年中国粮食复种发展趋势
        5.2.1 2020年我国复种指数预测
        5.2.2 2020年复种指数预测方案下的耕地面积需求
    第三节 2020年中国间混套作发展趋势
    第四节 2020年中国轮作连作发展趋势
    第五节 2020年中国土壤耕作发展趋势
    第六节 2020年中国用养结合发展趋势
    第七节 2020年中国食物安全资源及物质投入代价
        5.7.1 我国近半个世纪粮食生产资源及物质投入代价
        5.7.2 近半个世纪粮食总产上升500亿KG台阶的代价
        5.7.3 近半个世纪粮食单产上升25KG台阶的代价
    第八节 中国耕作制度国际定位与宏观战略
        5.8.1 中国粮食安全在世界上的地位分析
        5.8.2 2020年耕作制度宏观战略
    小结
第六章 结果与讨论
    6.1 主要结果
        6.1.1 近50年耕作制度演变基本趋势
        6.1.2 近50年耕作制度演变主要规律
        6.1.3 中国2020年食物安全需求预测
        6.1.4 中国2020年耕作制度发展主要趋势
    6.2 讨论
        6.2.1 关于耕作制度近半个世纪演变趋势和规律问题
        6.2.2 关于未来20年耕作制度发展趋势问题
        6.2.3 关于耕作制度数据和方法应用问题
附录1 中国耕作制度0级区、1级区和2级亚区区划图
附录2 全国各熟制区主要高产高效模式及技术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浆果研究所沙棘研究再上新台阶(论文参考文献)

  • [1]特色农业产业区的形成过程与机制研究 ——以河南省三个农业项目在不同县域内的发展为例[D]. 吴娜琳. 河南大学, 2014(01)
  • [2]科研单位离退休人员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为例[D]. 陈凤山.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3(01)
  • [3]新疆旅游商品开发研究[D]. 余珍珍. 新疆大学, 2012(02)
  • [4]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规划大猜测[J]. 张鲁生. 新型工业化, 2011(01)
  • [5]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脆弱性评价与生态治理研究 ——以内蒙古林西县为例[D]. 魏琦.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0(11)
  • [6]黑龙江省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研究[D]. 邹家明. 东北林业大学, 2007(02)
  • [7]依法开创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新局面——本刊宣贯和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笔谈会采编[J]. 武兆瑞. 农业质量标准, 2006(05)
  • [8]中国耕作制度近50年演变规律及未来20年发展趋势研究[D]. 李立军. 中国农业大学, 2004(03)
  • [9]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浆果研究所沙棘研究再上新台阶[J]. 宋德禄. 沙棘, 2003(04)

标签:;  ;  ;  ;  ;  

黑龙江省农科院浆果研究所沙棘研究再上新台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