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独居石冶炼过程产生的放射性污水沉淀渣中回收稀土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赵永志[1](2020)在《稀土冶炼过程三废处理技术专利分析及保护策略》文中认为稀土冶炼过程废渣处理技术专利分析一、稀土冶炼过程废渣产生现状(1)稀土冶炼过程废渣的产生及来源在稀土采矿、选矿及冶炼过程中均会产生含稀土的尾矿或冶炼废渣,由于稀土矿物中基本都伴生天然放射性元素钍、铀、镭及其衰变子体,采矿和选矿过程产生的放射性较低的稀土尾矿一般排入固定的尾矿库,而在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冶炼废渣放射性远超矿物,需要存放于特殊建设的放射性渣库中。此外,稀土冶炼过程产生大量冶炼废水,在废水净化除杂过程中,会产生如钙渣、
胡轶文,王丽明,曹钊,张文博[2](2020)在《我国稀土资源冶炼分离技术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综述了我国不同类型稀土资源的冶炼及分离提纯技术研究现状及进展。目前,矿物型稀土资源中混合型稀土矿的冶炼方法主要以浓硫酸焙烧—水浸、碱法分解和酸浸碱溶工艺为主,单一氟碳铈矿冶炼方法主要以氧化焙烧—硫酸浸出法、碱法冶炼和火法冶炼为主;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湿法冶金技术主要为硫酸铵原地浸出—碳酸氢铵沉淀工艺,但是目前逐渐被更加清洁的复合镁盐浸出工艺所取代。稀土的分离提纯方法主要包括化学沉淀法、溶剂萃取法、离子交换法、萃取色层法和液膜分离法,本文在综合对比分析各种分离提纯方法利弊的基础上,提出了稀土分离提纯的新方法—萃取沉淀法,并针对稀土资源的综合利用提出了相关建议。
阮征[3](2020)在《机械活化混合稀土精矿强化氟碳铈矿盐酸浸出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稀土元素具有独特的磁性、光学、电学特性,在工业领域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具有“工业维生素”之称。白云鄂博稀土矿是目前已知中国最大的稀土矿,其稀土元素主要分布于氟碳铈矿和独居石中,其中氟碳铈矿和独居石的在精矿中含量的比值约为6:49:1。白云鄂博混合稀土精矿的提取冶炼工艺主要有浓硫酸焙烧法和NaOH分解法。目前稀土厂上广泛应用的是浓硫酸焙烧法,但此方法会产生大量的酸性废气,而且产生的含有钍的放射性废渣难以处理。NaOH分解法要求矿物的品位要高且杂质少,此方法消耗的烧碱量大,而且矿物中的钙元素会进入沉淀中,导致稀土产品不纯。针对上述方法产生的问题,李梅团队提出了一种清洁高效的酸浸碱溶工艺。在此工艺中,氟碳铈矿经过氧化焙烧后,其中的铈元素会被氧化成四价,在随后的酸浸过程中,四价铈的强氧化性会将氯离子氧化成氯气,因此在酸浸过程中不得不加入还原剂。在此工艺的基础上,本文通过机械活化的手段活化混合稀土精矿强化精矿中氟碳铈矿的浸出。通过试验,得到如下结论:未活化稀土精矿的矿物粒径较大,粒径分布呈现出正态分布的趋势;随着机械活化程度的增加,活化后精矿的矿物粒径是逐渐减小的,粒径分布逐渐不符合正态分布;对比活化前后的XRD图,随着机械活化程度的增加,氟碳酸稀土特征峰有一定程度的增强;活化后的精矿中氟碳酸稀土的衍射峰逐渐宽化,半峰宽逐渐增大,而且特征峰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偏移。温度和矿物粒度对精矿中氟碳铈矿的盐酸浸出过程影响较大。当活化精矿95%的粒度分布在1.5μm以下,反应温度为90℃和浸出时间为60min时,稀土浸出率最高,达到38.09%。混合稀土精矿中氟碳铈矿的酸浸过程:混合稀土精矿中的氟碳铈矿与盐酸反应先释放出一部分稀土元素进入到溶液中,生成中间产物REOxF继续与盐酸进行反应,释放出稀土元素和氟离子进入到溶液中,溶液中的氟离子与RE3+反应生成不溶性REF3沉淀。混合稀土精矿中氟碳铈矿的浸出动力学模型遵循缩核模型,动力学公式可以表示为1-3(1-x)2/3+2(1-x)=k1t,未活化精矿和不同活化程度精矿在酸浸过程中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62.1、54.8、35.1和34.9 kJ/mol。未活化精矿和活化精矿(95%的粒度分布在10μm以下)的浸出过程受化学反应控制,活化精矿(95%的粒度分布在5μm以下)和活化精矿(95%的粒度分布在1.5μm以下)的反应过程是由化学反应和内扩散一同控制的,但化学反应控制步骤起主要作用。
唐凯[4](2020)在《磁性壳聚糖的制备及其对放射性废液中Th4+的吸附性能研究》文中提出放射性物质已广泛应用于许多工业部门,如核电站、生物医学工程等。随着核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多的放射性废水通过不同的渠道产生,这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了新的挑战和威胁。溶解的放射性核素在自然环境中是流动的,如果不经适当处理,它们可以进入水环境,例如河流和地下水。更重要的是,通过水介质溶解的放射性核素可能被微生物、藻类、浮游生物、植物或农作物吸收,并通过食物链进一步积累和聚集,对动物、植物和人类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对放射性废水中的放射性离子的去除和回收利用成为一个日益关注的问题。在常见的处理工艺中,吸附法由于操作简单,成本较低,吸附选择性好且可再生等优点被广泛关注。其中天然生物质材料壳聚糖基吸附剂由于绿色环保,吸附效果较好被广泛应用于重金属废水和药物废水的处理。鉴于此,本文以壳聚糖作为吸附材料,通过磁性复合改性,制备出改性磁性壳聚糖复合吸附材料,并对材料进行吸附实验研究。论文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1、本文制备出了一种酰胺化改性的磁性壳聚糖复合材料:首先通过stober法使CoFe2O4纳米颗粒包覆SiO2得到CoFe2O4@SiO2纳米颗粒(CoFe2O4@SiO2)。接着通过优化实验条件,以CoFe2O4@SiO2为磁核,通过反相乳液交联法,将壳聚糖和CoFe2O4@SiO2制备成磁性壳聚糖复合材料(CS-CoFe2O4@SiO2)。最后通过也通过优化实验条件,进行酰胺化反应,以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为引发剂,将谷氨酸二乙酸四钠(GLDA)接枝到磁性壳聚糖复合材料上。2、通过一系列表征显示,CS-CoFe2O4,CS-CoFe2O4@SiO2,CS-CoFe2O4-GLDA和CS-CoFe2O4@SiO2-GLDA均为介孔结构,BET比表面积分别为24.542m2/g,19.323m2/g,14.410m2/g和9.905m2/g;CS-CoFe2O4,CS-CoFe2O4@SiO2,CS-CoFe2O4-GLDA和CS-CoFe2O4@SiO2-GLDA具有良好的超顺磁性,饱和磁化强度分别为21.71emu/g、17.57emu/g、7.49emu/g、6.77emu/g。并且GLDA成功的接枝到磁性壳聚糖复合材料上。3、通过一系列单因素实验,研究了溶液初始pH、吸附时间、溶液初始浓度对吸附材料吸附性能的影响。当初始溶液pH值为4,吸附平衡时间为360min,溶液初始浓度100mg/L时,吸附剂的吸附效果最好。另外通过对吸附模型的分析,CS-CoFe2O4-GLDA和CS-CoFe2O4@SiO2-GLDA对Th(IV)的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吸附等温线模型。吸附剂对Th(IV)的吸附可能主要通过化学吸附来控制吸附速率,并且吸附过程为自发有利的单层吸附和吸热反应。CS-CoFe2O4-GLDA和CS-CoFe2O4@SiO2-GLDA在单一体系和混合体系中都对Th(IV)有更好的吸附性能,GLDA改性后促进了吸附剂对Th(IV)的吸附选择性。并且通过5次吸附-脱附循环实验后,CS-CoFe2O4@SiO2-GLDA仍然有较大的吸附容量。同时CoFe2O4包覆SiO2后在酸性条件下铁和钴的浸出率非常低,磁核的稳定性和完整性更好。4、为了探究吸附材料对实际放射性废水的处理效果,采用CS-CoFe2O4-GLDA和CS-CoFe2O4@SiO2-GLDA对独居石浸出液进行吸附处理,由实验结果可知,CoFe2O4-CS-GLDA和CoFe2O4@SiO2-CS-GLDA在实际放射性废液中仍然对Th4+有着较好的吸附性能及吸附选择性,并且对于其它金属离子也有一定的去除效果。
李鸿阳[5](2020)在《稀土资源高效绿色浸取与萃取分离过程减排降耗技术的耦合》文中指出在南方离子吸附型稀土和北方矿物型稀土资源开发中,已经发展了多套浸取工艺和稀土元素的全萃取分离流程。但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原先技术满足不了新的要求。本文主要研究氯化钙-硫酸铝分阶段浸取离子吸附型稀土,并用氢氧化稀土来皂化P507酸性有机相,与萃取分离过程减排降耗技术相耦合,进一步优化南方和北方稀土资源的提取分离工艺流程。利用氯化钙和硫酸铝以分阶段浸取的方式来实现离子吸附型稀土的绿色高效提取,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氨氮污染、效率不高和尾矿水土流失等问题。为此,研究了不同浸取剂,不同氯化钙浓度、不同硫酸铝加入量和后续石灰水中和护尾对稀土浸出效率和尾矿zeta电位的影响。结果表明:氯化钙对稀土的浸取效果比硫酸铵、硫酸镁和硫酸铝都低。通过增加浓度可以提高效率,但当浓度大于0.256 N后,浸出效率的提升趋于平缓。而通过引入硫酸铝进行第二阶段的浸取,可以大大提高稀土浸取率,并使尾矿中黏土矿物粒子的zeta电位绝对值减小,保证尾矿稳定;当固定浸取液固比为1:1时,使用20%的硫酸铝替代部分氯化钙进行分阶段浸取,可以提升浸出效率到96%以上。氯化钙浸出液中的稀土可以用石灰来沉淀,制备结晶氢氧化稀土。所得氢氧化稀土可用于皂化P507有机相。为此,确定了相比、水相稀土浓度、串级萃取级数对有机相稀土负载浓度的影响关系。证明可以通过调节料液稀土浓度、相比以及串级萃取级数来制备稀土负载浓度在0.16-0.24mol/L范围内的有机相。皂化产出的水相循环用于溶解氢氧化稀土,并制备高浓度稀土料液,杜绝了皂化废水的产生。不溶残渣与硫酸铝浸出液合并,用N1923萃取富集稀土并与铝分离,产出的硫酸铝循环浸矿。据此,提出了新的离子吸附型稀土浸取-沉淀-萃取富集-循环利用生产工艺流程。与此同时,利用稀土磷酸盐和氟碳酸盐矿物碱法处理获得的氢氧化稀土代替原来的铵、钠、钙、镁等碱性化合物来皂化P507-煤油有机相,并制备氯化稀土料液。研究了有机相负载稀土量和皂化萃余水相pH随料液稀土浓度变化关系,以及与相比、pH值和逆流萃取级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有机相稀土离子负载量随相比的减小、料液稀土离子浓度的增高和逆流萃取级数的增加而增高;在连续逆流萃取模式下,出口有机相稀土离子负载量可以方便地通过调节相比、料液稀土离子浓度和级数来控制,获得负载量在0.16-0.24mol/L之间的合格有机相。而且,通过溶料末级和萃取首级接触水相pH的调控,使进入有机相中的Th4+和Al3+量控制在1mg/L左右。据此,开发了一种包括P507-煤油有机相稀土连续皂化单元和萃余水相循环溶料单元的新工艺。该工艺克服了碱转稀土颗粒尺寸小以及其共存杂质对皂化过程的影响,既节约了原料消耗,又不产生皂化废水。
杜颖[6](2019)在《某地高氟强酸钽铌矿渣中放射性元素铀钍浸出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钽铌矿属于稀有金属矿产,多被用于高尖端科技领域和国防领域,因其含有铀钍等放射性元素,加之冶炼工艺的特殊性,在钽铌矿冶炼过程产生的废渣中富集放射性元素,如果处置保存不当,可能会造成环境污染和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将钽铌矿渣中铀钍等放射性元素回收再利用,实现废渣资源化、减量化、环保化、集中化的回收目标。(1)本文从常规硝酸浸出过程和硫酸浸出过程中铀钍等放射性元素的浸出规律出发,结合相关工艺矿物学及材料学的研究方法,得到了钽铌矿渣的物相特征,确定酸浸过程中铀钍的浸出最佳条件;并以此为依据,运用湿法冶金的相关知识,从动力学和热力学方面阐明了酸法浸出过程放射性元素铀钍的浸出特征;通过对浸出率与相关参数分别拟合,完善了酸浸实验过程的动力学方程。(2)通过对某地高氟强酸钽铌矿渣进行一系列表征,包括粒度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红外光谱分析、热重分析、比表面积孔径分析、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等,分析得出:钽铌矿渣中铀元素含量为2.845×103 mg/kg,钍元素含量为9.030×103 mg/kg,且钽铌矿渣并不是由一种金属氧化物或者盐构成的,钽铌矿渣是由多种金属、非金属组成的共生或者伴生铀钍放射性元素富集的尾矿。(3)通过一系列工艺探索,保证某地高氟强酸钽铌矿渣中铀钍元素得到最大限度的回收,包括硫酸浸出实验、硝酸浸出实验,温度(40–80℃)、时间(1–8小时)、液固比(1:1–12:1)、以及浓度(0–8 mol/L)、粒径(微波、未微波)的研究,研究一定范围内铀钍浸出率随条件改变的浸出规律;探索得到使用4 mol/L硫酸浸出高氟强酸钽铌矿渣,浸出效率最高,效果最佳时,钍浸出率达到69.76%,铀浸出率为51.03%。(4)结合收缩核模型(Shrinking Core Model,SCM)、阿伦尼乌斯方程(Arrhenius formula)分析得出钽铌矿渣中铀钍放射性元素浸出动力学规律,钽铌矿渣中铀钍与硫酸及铀钍与硝酸发生浸出反应均符合收缩未反应芯模型,属化学控制。一定程度下提高温度,反应速率会相应加快。动力学方程为:1-(1-x)1/3=kt,并计算出相应化学浸出反应活化能。钽铌矿渣硫酸浸出流程可以使钽铌矿渣中铀钍等放射性元素得到大幅度回收,并且一定程度减轻环境污染。此外,根据钽铌矿渣的浸出机理及条件,对后续工艺提出相应的建议。
何帆[7](2018)在《稀土废渣放射性核素转移及MOFs材料对放射性核素吸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稀土冶炼分离会产生大量的放射性废渣,这些废渣必须妥善处理处置,以免对环境造成放射性污染。本文从稀土冶炼工艺流程着手,分析了天然放射性核素钍、铀、镭在稀土冶炼过程中转移情况,计算了废渣中放射性的活度及铀、钍、镭放射性核素的含量。同时对萃取废水及废渣的除放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并使用MOF-76(Sm)材料对含铯离子的放射性废水进行了吸附研究。为稀土废渣中有用核素的提取及废渣再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使用X-射线荧光(XRF)对渣样分析以及电感耦合高频等离子光谱仪(ICP)对冶炼过程产生的水样分析,结果表明稀土矿中的钍、镭元素主要富集于酸溶渣;铀元素富集于中和渣。结合稀土生产工艺流程以及综合红外和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得到渣中的主要物相组成:酸溶渣中主要含有硫酸钡、二氧化硅、稀土难溶氧化物和稀土复盐;其中钍元素以二氧化钍、磷酸钍形式存在,而镭元素以硫酸镭等难溶盐的形式富集于酸溶渣。中和渣中主要含草酸钙、氯化钠、少量碳酸盐和稀土草酸盐;铀元素以重铀酸盐、氢氧化四铀的形式富集于中和渣。并对萃取废水进行除放研究,在pH为8.1,氯化钡添加量为0.33g/L时,除放效果较好。(2)使用γ谱仪对稀土放射性废渣进行测量与分析,稀土废渣天然放射性平衡遭受破坏。在平衡破坏的情况下,铀、钍、锕系的放射性活度主要由其相应的子体核素Ra-228、Th-224,Ra-226,Pa-231、Ac-227所贡献。通过分段理论得到了非平衡状态下废渣的活度及铀、钍、镭含量计算公式,计算表明,酸溶渣的总放射性活度要远高于中和渣,酸溶渣中钍、镭的平均含量为420.55mg/kg、0.00029mg/kg;中和渣中铀的平均含量为287.57mg/kg。(3)通过水热法合成了MOF-76(Sm)金属有机构架材料,并使用SEM、XRD、FTIR对合成的样品进行表征。在室温的条件下,研究合成的样品材料对铯离子的吸附行为。MOF-76(Sm)对铯离子的吸附满足准二级动力学模型,以化学吸附为主;且通过langmuir等温线模型拟合得到该材料的最大饱和吸附量为52.36 mg/g。
周宝炉[8](2018)在《基于生命周期的稀土外部性理论及应用》文中指出稀土是一组具有优良的光、电、磁等特性的重要元素,对高新技术及绿色能源产业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稀土资源类型齐全、储量丰富,有力地促进了稀土产业的发展。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稀土大国,稀土产量、出口量及消费量位居世界首位。但我国稀土产业发展时间较短,稀土开采提取技术仍然不够完善,且产业链主要集中在低端领域。而稀土的低端开发会对生态环境产生破坏,相反地稀土在高端应用领域却潜力巨大,稀土在低端、高端的外部性及效益分布的不均衡影响及阻碍了我国稀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面向我国稀土可持续发展及利用,以稀土低端和高端的外部性及效益均衡为目标,构建基于稀土生命周期的外部性及效益均衡的理论及评价方法模型,并以我国主要稀土矿区白云鄂博稀土矿为案例,应用所提出的理论及方法,分析稀土外部成本及外部收益在其产业链中的分布规律。通过对白云鄂博稀土氧化物生产过程进行外部性分析评价,结果表明2013年其稀土氧化物(REO)生产过程中的外部性是负外部性,生产1吨REO带来的外部成本为3.4万元,主要来自大气及水体污染,二者占其外部成本的70%;其带来的市场价值为102660元/吨,主要来自氧化钕及氧化镨,二者占其市场价值的75%。外部成本占其市场价值的33%,而包钢稀土所付出的实际外部成本只占其市场价值的22%左右,稀土氧化物生产过程中的外部成本并没有完全得到补偿,而这部分没有得到补偿的外部成本转嫁到周边环境及居民,使得周边生态环境和居民健康状况不断恶化。通过对白云鄂博钕铁硼永磁材料生产应用及废料回收过程进行外部性评价,结果表明2013年钕铁硼永磁材料生产带来的市场价值为44万元/吨,其生产及终端应用的外部性以正外部性为主,外部收益为42万元/吨,正外部性主要来自钕铁硼在其终端应用中带来的节能等效应对人类社会的贡献。钕铁硼永磁废料回收1吨稀土氧化物带来的市场价值为24万元/吨,其外部性以正外部性为主,外部收益为3.1万元/吨,其正外部效应主要体现在由于不用对原矿矿石进行开采冶炼,从而减少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并充分利用稀土资源,提高稀土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评价结果可以看出,随着产业链从开采向应用的延伸,稀土生命周期阶段中的外部性逐步由负外部性转向正外部性,且其外部收益在其产业价值链中的占比不断增大。在现实中,国家可以对上游企业进行适度征税,以补偿外部成本,同时对下游高端应用企业进行补贴,以补偿其外部收益,进而刺激稀土企业进入下游领域。各大企业通过改进稀土冶炼工艺,减少废气及废水的排放量,可以减少其外部成本;拓展产业链,进入终端应用市场,增强下游竞争力,积极推进稀土回收产业的发展可以最大程度地获取稀土产业带来的外部收益,最终可以促进企业及整个稀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李振民,王勇,牛京考[9](2017)在《中国稀土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影响及维护政策》文中认为针对我国稀土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研究了我国稀土资源开发的稀土采、选、冶炼过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生态环境的维护技术进展和成本投入情况。本文还研究了近年来我国的稀土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及其影响。
黄宇坤[10](2017)在《微波强化分解包头稀土矿清洁工艺的基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包头混合稀土矿是世界储量最丰富的稀土资源,由于其成分复杂且矿相结构稳定,对处理工艺要求较苛刻。目前工业上应用的处理工艺主要有硫酸分解法和氢氧化钠分解法,随着环保要求的日益增加,现有工艺所呈现出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越发严重的阻碍了其发展。因此,开发合理的、绿色无污染的处理、综合的利用对包头稀土矿及我国稀土产业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提出采用微波加热技术处理包头稀土矿的新方法,对微波加热过程和浸出过程进行深入研究,揭示微波加热分解机理及分解后矿的浸出行为,为包头稀土矿处理技术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采用化学成分分析、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包头稀土矿进行分析。包头混合稀土精矿中稀土含量为56.08 wt%,其中稀土元素主要以铈、镧、钕为主;磷、氟含量分别为3.26 wt%和8.63 wt%;主要物相为氟碳铈矿、独居石和萤石;三种稀土元素均匀分布,且与杂质元素氟、磷、钙等相互夹杂,不存在明显的富集现象。通过热重分析和复介电常数分析,研究了稀土精矿的吸波性能。结果表明,稀土精矿复介电常数分别在200、600和800 ℃时出现明显的变化。稀土精矿在200 ℃主要物相不变,但具有脱水现象;600 ℃时氟碳铈矿发生分解生成稀土氧化物,虽分解前后的两种矿相均属于六方晶系,但前者晶格结构更为致密;温度高于800 ℃时,稀土氧化物进一步反应,生成复合稀土氧化物,并由六方晶系转变为对称性最高的立方晶系。稀土精矿在这三个温度点矿相的转变和晶格结构的变化是引起其复介电常数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计算了稀土精矿在2.45 GHz频率微波下的反射率、衰减因子和透入深度。结果表明,在温度低于800 ℃时反射率基本稳定在13%左右;透入深度在0.25 m以上。因此,采用微波加热处理稀土精矿是可行的,但稀土精矿的吸波能力并不强,需要通过添加吸波剂改善其吸波性能。采用氢氧化钠作为吸波剂时,稀土精矿能够迅速升温;相较于活性炭,氢氧化钠还可以起到促进稀土精矿分解和固氟的作用。因此最终选用氢氧化钠作为改善稀土精矿吸波性能的吸波剂。通过热重分析和矿相表征,深入探讨了微波加热过程稀土精矿的分解机理。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稀土元素附存状态先由氟碳酸盐和磷酸盐转变为稀土氢氧化物,再分解为氧化物,最后形成复合氧化物;而氟元素则与钠盐结合生成氟化钠;磷酸根与钙盐结合生成磷酸钙。在充足的保温时间条件下350℃左右就能实现上述各元素的转变过程。在恒温温度450 ℃、恒温时间40 min、氢氧化钠加入量为45 wt%及微波功率1500 W条件下,稀土分解率和氟转化率分别为89.33%和88.73%,能够有效地实现矿物的分解、后续氟元素与稀土、磷的分离和单独提取氟元素的目的。且经过微波加热,稀土矿物比表面积增加,颗粒表面呈疏松多孔结构,有利于后续的稀土元素浸出过程。分解后矿的浸出过程主要受浸出温度、盐酸浓度、液固比的影响;搅拌速度对稀土元素的浸出过程影响较小;浸出过程在30 min左右基本达到平衡状态,浸出效率较高。在浸出温度80 ℃,浸出时间60 min,浸出液固比为12:1,初始盐酸浓度为3 mol/L,搅拌速度500 rpm条件下,分解后矿的浸出效果较好,稀土浸出率可达88.31%。但在浸出过程中,以铈元素为主的稀土元素依然会与磷酸根、氟离子二次反应形成纳米级针状结晶。对分解后矿浸出过程的宏观反应动力学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浸出时间超过25 min,浸出过程基本达到平衡状态;在45~67.5℃的温度范围内,分解后稀土精矿浸出过程的表观活化能为27.01 kJ/mol,稀土精矿浸出过程是化学反应和扩散过程的混合控制。浸出过程的前期,浸出过程受化学反应速率控制;随后部分稀土元素与磷酸根、氟离子结合,构成固体产物层,从而使浸出过程转变为扩散控制。基于上述研究结果,在相同条件下,对比了分别采用微波加热和传统加热时稀土矿的分解率及浸出效果。结果表明,稀土矿分解率分别为89.33%和67.56%;氟转化率分别为88.73%和45.84%。采用微波加热,稀土元素总浸出率为88.31%;采用传统加热,稀土元素总浸出率为71.82%。该结果说明采用微波加热对稀土精矿的分解具有强化作用。对稀土精矿中主要元素进行了全流程走向分析。结果表明,氟元素主要进入到水洗液中,水洗矿中氟的含量为1.09%,占氟总量的11.36%;磷元素主要进入到浸出液中,少量磷元素进入到水洗液中,占磷总量的4.31%;稀土元素最终进入到浸出液中,但11.67%的稀土进入到浸出渣,可返回微波加热工序二次利用。
二、从独居石冶炼过程产生的放射性污水沉淀渣中回收稀土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独居石冶炼过程产生的放射性污水沉淀渣中回收稀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稀土冶炼过程三废处理技术专利分析及保护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稀土冶炼过程废渣处理技术专利分析 |
一、稀土冶炼过程废渣产生现状 |
(1)稀土冶炼过程废渣的产生及来源 |
(2)稀土冶炼过程废渣的特点 |
二、稀土冶炼过程废渣处理现状 |
(1)废渣的存放 |
(2)废渣的综合利用 |
三、我国稀土废渣领域专利技术宏观分析 |
(1)我国稀土废渣领域专利申请现状 |
(2)我国稀土废渣领域专利申请年代分布 |
(3)稀土冶炼废渣专利技术的专利权人分析 |
(4)稀土冶炼废渣专利技术IPC分析 |
四、稀土冶炼废渣专利技术总结及保护策略建议 |
稀土冶炼过程废气处理技术专利分析 |
一、稀土冶炼废气的来源及种类 |
二、有害废气的特点 |
三、尾气净化处理方法 |
(1)四川氟碳铈矿冶炼过程尾气的处理 |
(2)包头稀土精矿矿冶炼过程尾气的处理 |
(3)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冶炼过程尾气的处理 |
四、稀土过程废气处理专利技术宏观分析 |
(1)专利申请现状 |
(2)专利申请年代分布 |
(3)专利技术的专利权人分析 |
(4)专利技术IPC分析 |
五、稀土冶炼废气专利技术总结及保护策略 |
我国稀土冶炼过程废水领域专利技术分析 |
一、稀土废水概况 |
(1)稀土废水产生 |
(2)稀土废水处理技术 |
(1)氯化铵废水的处理技术 |
(2)硫酸铵废水的处理技术 |
(3)硫酸镁废水的处理技术 |
二、我国稀土废水领域专利技术宏观分析 |
(1)稀土冶炼废水专利技术的专利权人分析 |
(2)我国稀土废渣领域专利申请年代分布 |
(3)稀土冶炼废水专利技术专利类型分析 |
(4)稀土冶炼废水专利技术专利状态分析 |
五、稀土冶炼废渣专利技术IPC分析 |
稀土冶炼废水专利技术总结及保护策略建议 |
(2)我国稀土资源冶炼分离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矿物型稀土矿冶炼分离技术进展 |
1.1 混合型矿冶炼分离技术进展 |
1.1.1 混合型稀土矿硫酸法冶炼分离技术 |
1.1.2 混合型稀土矿烧碱法冶炼分离技术 |
1.1.3 混合型稀土矿绿色冶炼分离研究进展 |
1.2 氟碳铈矿冶炼分离技术进展 |
(1)氟碳铈矿氧化焙烧—酸浸法冶炼分离技术 |
(2)氟碳铈矿碱法冶炼分离技术 |
(3)氟碳铈矿火法冶金分离技术 |
2 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湿法冶金研究进展 |
(1)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传统浸取工艺 |
(2)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清洁浸取工艺 |
3 稀土分离提纯工艺研究进展 |
3.1 化学沉淀法 |
3.1.1 草酸沉淀法 |
3.1.2 碳酸沉淀法 |
3.1.3 沉淀工艺进展研究 |
3.2 溶剂萃取法 |
3.2.1 酸性萃取体系 |
3.2.2 中性萃取体系 |
3.2.3 胺类萃取体系 |
3.2.4 离子液体体系 |
3.3 离子交换法 |
3.4 萃取色层法 |
3.5 液膜分离法 |
3.6 稀土分离提纯新工艺—萃取沉淀法 |
4 结论和建议 |
(3)机械活化混合稀土精矿强化氟碳铈矿盐酸浸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稀土的重要用途及意义 |
1.2 混合稀土精矿的提取冶炼工艺 |
1.2.1 浓硫酸焙烧法 |
1.2.2 NaOH分解法 |
1.2.3 酸浸碱溶新工艺 |
1.3 机械活化强化矿物浸出技术 |
1.3.1 机械活化的概念 |
1.3.2 机械活化的发展史 |
1.3.3 机械活化的特点和机理 |
1.3.4 机械活化的应用和发展 |
1.4 机械活化在强化矿物浸出中的应用 |
1.4.1 机械活化在轻金属矿的应用 |
1.4.2 机械活化在重金属矿的应用 |
1.4.3 机械活化在贵金属矿的应用 |
1.4.4 机械活化在稀有金属矿的应用 |
1.5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意义 |
1.5.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6 研究创新点 |
2 试验部分 |
2.1 试验原料 |
2.2 试验设备 |
2.3 试验方案 |
2.4 分析方法 |
2.4.1 稀土配分的测定 |
2.4.2 稀土浸出率的测定 |
2.4.3 X-射线衍射(XRD) |
2.4.4 扫描电镜及能谱(SEM-EDS) |
2.4.5 激光粒度仪 |
3 机械活化对混合稀土精矿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 |
3.1 机械活化前后精矿粒度的变化 |
3.2 机械活化前后精矿晶体结构的变化 |
3.3 本章小结 |
4 探究机械活化对精矿中氟碳铈矿盐酸浸出影响的研究 |
4.1 浸出温度 |
4.2 反应时间 |
4.3 矿物粒度 |
4.4 本章小结 |
5 机械活化前后混合稀土精矿中氟碳铈矿盐酸浸出的机理及动力学研究 |
5.1 混合稀土精矿中氟碳铈矿酸浸过程的机理研究 |
5.1.1 机械活化前后混合稀土精矿酸浸渣的XRD分析 |
5.1.2 机械活化前后混合稀土精矿酸浸渣的微观形貌分析 |
5.2 机械活化前后氟碳铈矿浸出过程的动力学模型的线性拟合及表观活化能 |
5.2.1 动力学模型线性拟合 |
5.2.2 表观活化能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校研究成果 |
致谢 |
(4)磁性壳聚糖的制备及其对放射性废液中Th4+的吸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前言 |
1.2 放射性废水的概述 |
1.3 放射性废水净化技术简介 |
1.4 吸附法去除放射性废水的研究进展 |
1.5 磁性纳米材料在放射性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1.6 壳聚糖基吸附剂研究现状 |
1.7 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
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2 表征方法 |
2.3 吸附实验方法 |
2.4 吸附模型与机理分析 |
2.5 小结 |
3 吸附材料的制备 |
3.1 吸附材料的制备 |
3.2 吸附材料合成条件的优化 |
3.3 小结 |
4 吸附实验研究及材料的表征 |
4.1 扫描电镜分析(SEM) |
4.2 红外光谱分析(FT-IR) |
4.3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4.4 磁性能分析(VSM) |
4.5 比表面积和孔结构(BET) |
4.6 热重分析(TGA) |
4.7 溶液初始PH值的影响 |
4.8 吸附平衡时间的确定 |
4.9 溶液初始浓度的影响 |
4.10 吸附模型分析 |
4.11 吸附选择性分析 |
4.12 CoFE_2O_4 的浸出性研究 |
4.13 吸附剂的脱附与再生 |
4.14 吸附机理分析 |
4.15 小结 |
5 复合吸附剂对独居石浸出液中Th~(4+)的吸附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内容与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4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科研情况 |
发表论文 |
申请专利 |
参加项目 |
(5)稀土资源高效绿色浸取与萃取分离过程减排降耗技术的耦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稀土资源的开采现状 |
1.2.1 离子吸附型稀土资源 |
1.2.2 矿物型稀土资源 |
1.2.3 稀土与共生杂质的分离与利用 |
1.3 稀土元素的萃取分离 |
1.3.1 萃取剂 |
1.3.2 萃取分离工艺 |
1.4 尾矿生态修复 |
1.5 选题依据 |
1.6 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
1.6.1 研究思路及内容 |
1.6.2 创新点 |
第二章 氯化钙-硫酸铝分阶段浸取离子吸附型稀土及其绿色分离新工艺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仪器与试剂 |
2.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几种主要浸取剂单独浸取稀土的浸取率比较 |
2.3.2 氯化钙阳离子浓度对浸出效率的影响 |
2.3.3 硫酸铝加入量对浸出效率的影响 |
2.3.4 不同浸矿剂组合的分阶段浸取的效率比较 |
2.3.5 分阶段浸取浸出液的处理方法 |
2.3.6 N1923萃取分离稀土与铝及氯化铵反萃回收稀土 |
2.3.7 氢氧化稀土用于皂化P507-煤油有机相 |
2.3.8 逆流萃取有机相稀土离子负载浓度和出口水相酸度的稳定性 |
2.3.9 皂化过程稀土元素ICP分析结果 |
2.3.10 离子型稀土的分阶段浸取与萃取分离工艺的耦合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矿物型稀土碱转化产物皂化P507-煤油有机相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与试剂 |
3.2.2 实验分析测定方法 |
3.2.3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萃取级数和料液稀土离子浓度对有机相稀土离子负载量和水相pH的影响 |
3.3.2 相比、料液稀土浓度对有机相稀土离子负载量和水相pH的影响 |
3.3.3 碱转稀土溶解速率对比 |
3.3.4 连续逆流萃取有机相浓度与萃余水相pH值稳定性 |
3.3.5 皂化过程对稀土元素的分离效果 |
3.3.6 稀土连续皂化工艺流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6)某地高氟强酸钽铌矿渣中放射性元素铀钍浸出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钽铌矿资源概述 |
1.1.1 钽铌基本性质 |
1.1.2 钽铌矿资源储存现状 |
1.2 钽铌矿渣产生及存放现状 |
1.2.1 钽铌矿冶炼工艺 |
1.2.2 钽铌矿渣存放现状 |
1.3 钽铌矿渣铀钍回收 |
1.3.1 矿渣中铀钍污染危害及处置必要性 |
1.3.2 钽铌矿渣铀钍回收意义 |
1.4 国内外钽铌矿渣浸出方法现状 |
1.4.1 碱法浸出 |
1.4.2 酸法浸出 |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2 实验材料及实验方法 |
2.1 实验试剂及实验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样品处理方法 |
2.2.2 铀钍浸出测定方法 |
3 钽铌矿渣相关表征性质研究 |
3.1 表征方法 |
3.1.1 粒径分析 |
3.1.2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3.1.3 红外光谱分析 |
3.1.4 热重分析 |
3.1.5 比表面积孔径(BET)分析 |
3.1.6 X射线荧光光谱(XRF)分析 |
3.1.7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分析 |
3.2 表征结果与分析 |
3.2.1 钽铌矿尾渣粒径分析 |
3.2.2 X射线衍射(XRD) |
3.2.3 红外光谱分析 |
3.2.4 热重分析 |
3.2.5 比表面积孔径(BET)分析 |
3.2.6 X射线荧光光谱(XRF)分析 |
3.2.7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元素分析 |
4 钽铌矿渣硝酸浸出实验及机理研究 |
4.1 浸出原理及实验流程图 |
4.1.1 硝酸溶液配制 |
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2.1 硝酸浓度对铀钍浸出影响 |
4.2.2 液固比对铀钍浸出影响 |
4.2.3 温度对铀钍浸出影响 |
4.2.4 搅拌时间对铀钍浸出影响 |
4.3 浸出动力学研究 |
4.3.1 引言 |
4.3.2 钍浸出反应动力学 |
4.3.3 铀浸出反应动力学 |
4.4 小结 |
5 钽铌矿渣硫酸浸出实验及机理研究 |
5.1 实验原理及实验流程图 |
5.1.1 硫酸溶液配制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硫酸浓度对铀钍浸出影响 |
5.2.2 液固比对矿渣铀钍浸出影响 |
5.2.3 温度对矿渣中铀钍浸出影响 |
5.2.4 搅拌时间对矿渣铀钍浸出影响 |
5.3 浸出动力学研究 |
5.3.1 钍浸出反应动力学 |
5.3.2 铀浸出反应动力学 |
5.4 技术经济与利益分析 |
5.5 环境成本比较 |
5.6 小结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稀土废渣放射性核素转移及MOFs材料对放射性核素吸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稀土冶炼废渣中放射性核素产生及处理处置概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稀土简介 |
1.2.1 稀土 |
1.2.2 稀土储量 |
1.2.3 常见稀土矿石类型 |
1.2.4 中国稀土资源分布 |
1.2.5 稀土冶炼开采存在的环境问题 |
1.3 稀土冶炼行业放射性废物的产生 |
1.3.1 稀土冶炼废渣中放射性物质的产生 |
1.3.2 废渣的处理原则 |
1.3.3 废渣的综合利用 |
1.4 放射性废水的处理方法 |
1.4.1 混凝沉淀法 |
1.4.2 蒸发浓缩法 |
1.4.3 吸附法 |
1.4.4 离子交换法 |
1.4.5 膜分离处理方法 |
1.4.6 生物吸附法 |
1.4.7 MOFs在离子吸附中的应用 |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5.1 研究内容 |
1.5.2 创新点 |
第二章 稀土冶炼过程中铀、钍、镭等放射性核素的迁移研究 |
2.1 引言 |
2.2 样品处理与实验方法 |
2.2.1 样品的预处理 |
2.2.2 样品的分析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稀土冶炼工艺放射性产污环节 |
2.3.2 稀土废渣元素分析 |
2.3.2.1 X-荧光分析(XRF) |
2.3.2.2 水样的ICP-OES分析 |
2.3.3 稀土废渣物相组成分析 |
2.3.3.1 红外分析(FTIR) |
2.3.3.2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2.3.4 萃取废水除放研究 |
2.3.4.1 pH对除放效果的影响 |
2.3.4.2 氯化钡的用量对除放效果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稀土废渣放射性活度分析及铀、钍、镭含量的计算 |
3.1 引言 |
3.2 样品处理与实验方法 |
3.2.1 样品处理 |
3.2.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渣样的γ谱测量分析 |
3.3.2 天然三大放射系的分段 |
3.3.2.1 钍系分段 |
3.3.2.2 铀系分段 |
3.3.2.3 锕系分段 |
3.4 稀土废渣活度计算及核素含量计算 |
3.4.1 特征核素的选择与测量 |
3.4.2 铀系、钍系、锕系放射性活度计算 |
3.4.3 铀、钍、镭含量的计算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稀土废渣除放初步探讨 |
4.1 引言 |
4.2 长寿命核素对废渣放射性的影响 |
4.3 渣样溶解与测量 |
4.3.1 ICP测量 |
4.3.2 XRF分析 |
4.3.3 铀的吸附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MOF-76(Sm)材料对铯离子的吸附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5.2.2 样品的制备 |
5.2.3 样品的测试与分析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样品的分析 |
5.3.1.1 扫描电镜(SEM) |
5.3.1.2 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 |
5.3.1.3 X-射线衍射(XRD) |
5.3.2 离子吸附实验 |
铯离子标准溶液浓度测定 |
5.3.3 不同条件对吸附的影响 |
5.3.3.1 pH对吸附的影响 |
5.3.3.2 时间对吸附的影响 |
5.3.3.3 浓度对吸附的影响 |
5.3.4 吸附动力学分析 |
5.3.5 吸附等温线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8)基于生命周期的稀土外部性理论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及方法 |
1.4.1 技术路线图 |
1.4.2 研究方法 |
2 文献综述 |
2.1 稀土 |
2.1.1 稀土分类及应用 |
2.1.2 稀土国外研究现状 |
2.1.3 稀土国内研究现状 |
2.1.4 稀土研究现状的问题 |
2.2 外部性理论 |
2.2.1 外部性定义 |
2.2.2 外部性理论发展 |
2.2.3 外部性分类 |
2.2.4 外部性定量化研究及应用 |
2.3 环境价值理论 |
2.3.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
2.3.2 资源与环境价值理论 |
2.3.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4 生命周期方法 |
2.4.1 生命周期及生命周期评价 |
2.4.2 生命周期评价技术框架 |
2.4.3 生命周期影响评价方法 |
2.5 总结 |
3 基于稀土生命周期的外部性理论 |
3.1 稀土生命周期及其工艺技术特征 |
3.1.1 稀土矿分布及开采 |
3.1.2 稀土氧化物生产 |
3.1.3 功能产品制造 |
3.1.4 稀土终端应用 |
3.1.5 废弃产品回收处理 |
3.2 稀土生命周期外部性及其特征 |
3.2.1 稀土矿开采外部性 |
3.2.2 稀土氧化物生产外部性 |
3.2.3 稀土功能产品制造外部性 |
3.2.4 终端应用外部性 |
3.2.5 废弃产品回收处理外部性 |
3.3 稀土生命周期及外部性总结 |
3.4 稀土生命周期外部性均衡模型 |
4 稀土外部性评价方法及测试参数 |
4.1 废气外部性评价方法 |
4.1.1 废气的人体健康损失评价 |
4.1.2 废气的农业损失评价 |
4.1.3 废气的森林损失评价 |
4.1.4 废气的材料损失评价 |
4.2 废水外部性评价方法 |
4.2.1 废水的人体健康损失评价 |
4.2.2 废水的农业、工业及旅游业损失评价 |
4.2.3 废水的生活用水损失评价 |
4.3 废渣外部性评价方法 |
4.4 资源稀缺及土地占用外部性评价 |
4.5 稀土市场价值评价 |
4.6 稀土外部性评价指标与参数 |
5 应用——以白云鄂博稀土为例 |
5.1 白云鄂博稀土生产工艺及外部性 |
5.1.1 稀土精矿生产工艺 |
5.1.2 稀土化合物及金属生产工艺 |
5.1.3 稀土生产的外部性 |
5.2 白云鄂博稀土氧化物生产的生命周期评价 |
5.2.1 目的与范围的确定 |
5.2.2 清单分析 |
5.2.3 影响评价 |
5.2.4 生命周期解释 |
5.3 白云鄂博稀土氧化物生产外部性评价 |
5.3.1 废气的外部性评价 |
5.3.2 废水的外部性评价 |
5.3.3 其它外部性损失评价 |
5.3.4 市场价值及外部成本 |
5.3.5 白云鄂博稀土生产外部成本内部化 |
5.4 稀土永磁材料制造应用外部性研究 |
5.4.1 稀土永磁材料制造生命周期评价 |
5.4.2 稀土永磁材料制造及终端应用外部性评价 |
5.5 稀土永磁材料回收外部性研究 |
5.5.1 稀土永磁材料回收生命周期评价 |
5.5.2 稀土永磁材料回收外部性评价 |
5.6 总结 |
6 结论及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全球稀土资源分布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中国稀土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影响及维护政策(论文提纲范文)
1 稀土采选生态环境影响 |
1.1 混合型稀土矿 |
1.2 氟碳铈矿 |
1.3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 |
2 稀土冶炼生态环境影响 |
2.1 混合型稀土矿 |
2.2 氟碳铈矿 |
2.3 离子型稀土矿 |
2.4 独居石矿 |
2.5 金属及合金 |
3 生态环境影响及成本投入的企业调查研究 |
4 生态环境维护政策 |
5 结语 |
(10)微波强化分解包头稀土矿清洁工艺的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稀土简介 |
1.1.1 在传统工业中的应用 |
1.1.2 在新材料上的应用 |
1.2 稀土资源概况 |
1.2.1 主要稀土矿物 |
1.2.2 世界稀土资源 |
1.2.3 我国稀土资源 |
1.3 混合稀土精矿主要生产工艺 |
1.3.1 浓硫酸分解法 |
1.3.2 氢氧化钠分解法 |
1.3.3 处理新工艺 |
1.4 微波加热简介 |
1.4.1 微波简介 |
1.4.2 微波加热原理 |
1.4.3 微波加热特性及优势 |
1.4.4 微波加热技术的应用 |
1.5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内容 |
1.5.1 课题的提出 |
1.5.2 研究思路及内容 |
第2章 实验研究方法 |
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2.1.1 实验原料 |
2.1.2 药品及试剂 |
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2.1 微波加热工作站 |
2.2.2 设备及仪器 |
2.3 主要检测方法 |
2.3.1 硫酸亚铁铵定铈法 |
2.3.2 氟元素的测定 |
2.3.3 磷元素的测定 |
2.4 稀土精矿相关分析 |
2.4.1 氟碳铈矿和独居石矿含量测定 |
2.4.2 稀土精矿热重分析 |
第3章 稀土精矿微波加热的升温特性研究 |
3.1 研究方法 |
3.1.1 复介电常数测定方法 |
3.1.2 升温曲线测定 |
3.2 稀土精矿吸波性能的研究 |
3.2.1 介电常数的测定 |
3.2.2 微波损耗的主要形式及原理 |
3.3 稀土矿在微波场中的升温特性 |
3.3.1 功率对升温曲线的影响 |
3.3.2 质量对升温曲线的影响 |
3.3.3 坩埚材质对升温曲线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微波场中稀土精矿分解机理的研究 |
4.1 吸波剂的确定 |
4.2 微波加热试验流程 |
4.3 稀土矿分解的热力学研究 |
4.4 微波加热分解过程的矿相转变 |
4.4.1 微波加热分解温度的确定 |
4.4.2 微波加热稀土矿的矿相转变行为 |
4.5 微波加热过程各因素对稀土矿分解效果的影响 |
4.5.1 温度的影响 |
4.5.2 时间的影响 |
4.5.3 氢氧化钠加入量的影响 |
4.5.4 微波功率的影响 |
4.6 微波加热后矿的表征 |
4.6.1 比表面积分析 |
4.6.2 物相分析 |
4.6.3 微观形貌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分解后稀土精矿浸出过程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浸出实验原料及流程 |
5.3 各因素对浸出率的影响 |
5.3.1 浸出温度的影响 |
5.3.2 浸出液固比的影响 |
5.3.3 初始盐酸浓度的影响 |
5.3.4 搅拌速率的影响 |
5.4 浸出渣的表征 |
5.5 浸出过程宏观反应动力学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微波加热与传统加热分解稀土精矿的对比 |
6.1 分解过程的对比 |
6.2 浸出过程对比 |
6.3 微波处理全流程试验研究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个人简历 |
四、从独居石冶炼过程产生的放射性污水沉淀渣中回收稀土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稀土冶炼过程三废处理技术专利分析及保护策略[J]. 赵永志. 稀土信息, 2020(08)
- [2]我国稀土资源冶炼分离技术研究进展[J]. 胡轶文,王丽明,曹钊,张文博.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20(02)
- [3]机械活化混合稀土精矿强化氟碳铈矿盐酸浸出的研究[D]. 阮征.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20(01)
- [4]磁性壳聚糖的制备及其对放射性废液中Th4+的吸附性能研究[D]. 唐凯. 重庆工商大学, 2020(12)
- [5]稀土资源高效绿色浸取与萃取分离过程减排降耗技术的耦合[D]. 李鸿阳. 南昌大学, 2020(01)
- [6]某地高氟强酸钽铌矿渣中放射性元素铀钍浸出机理研究[D]. 杜颖. 东华理工大学, 2019(01)
- [7]稀土废渣放射性核素转移及MOFs材料对放射性核素吸附研究[D]. 何帆.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8(02)
- [8]基于生命周期的稀土外部性理论及应用[D]. 周宝炉. 北京科技大学, 2018(02)
- [9]中国稀土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影响及维护政策[J]. 李振民,王勇,牛京考. 稀土, 2017(06)
- [10]微波强化分解包头稀土矿清洁工艺的基础研究[D]. 黄宇坤. 东北大学, 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