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奶牛卵巢疾病性不孕症的诊断与防治(论文文献综述)
高美红[1](2021)在《奶牛卵巢囊肿形成机理和影响因素研究与防治》文中认为奶牛卵巢囊肿(cystic ovarian disease,COD)是导致繁殖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往往引起产犊间隔的延长,对规模化奶牛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本研究在规模化奶牛场进行COD调查的基础上,根据临床症状结合直肠检查、B超及激素综合测定诊断,通过生物学特性分析和内分泌受体信号通路的表达,阐明了奶牛COD的致病因素和发病机理,并进行了针对性的调控方案研究,为今后更有效的防治奶牛COD提供相关的理论和技术依据。研究内容包括:试验一:选择北京地区的规模化奶牛试验基地,通过繁殖数据的采集分析,筛选出繁殖障碍奶牛,研究不同分布、胎次、季节和奶牛COD的关系。调查结果表明:奶牛COD占繁殖障碍疾病的12.46%;2胎奶牛患有COD最多,占到检测总数的50.69%;夏季分娩是COD的高发季节,发病率为49.32%。试验二:通过临床症状观察、直肠检查结合B超声像图建立针对不同类型的奶牛COD的B超准确分型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根据B超声像图中囊肿的直径、厚度、形态和部位等,提高了鉴定卵泡囊肿和黄体囊肿准确率。试验三:研究机体生物学特性和奶牛COD的关系,通过对血清激素、生化指标、矿物质、以及卵泡液激素进行测定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囊肿奶牛血清和卵泡液中E2、BUN、P、ACTH的浓度显着高于正常奶牛且差异显着(P<0.05);而Gn RH、P4、INS、IGF-1、GLU、TP的浓度显着低于正常奶牛且差异显着(P<0.05)。试验四:研究奶牛COD促性腺激素和类固醇受体基因的表达差异。试验结果表明:与正常卵泡相比,LHCGR、ESR1在卵泡囊肿卵泡中的m RNA表达均上调且差异显着(P<0.05),而FSHR、CYP17A1 m RNA表达均下调且差异显着(P<0.05);但在黄体囊肿卵泡中的LHCGR、ESR2、3β-HSD、STAR m RNA表达均上调且差异显着(P<0.05),而CYP17A1 m RNA表达下调且差异显着(P<0.05);CYP19A1在囊肿和正常卵泡之间表达下调但没有显着差异(P>0.05)。试验五:研究奶牛COD的调控技术,利用不同的外源生殖激素对COD奶牛开展卵巢功能恢复的调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卵泡囊肿和黄体囊肿治愈率分别为56.76%和68.19%,受胎率分别为47.62%和53.33%。结论:奶牛COD的发生与季节、胎次等密切相关,机体激素紊乱和内分泌失调是引起COD主要因素之一,外源生殖激素调控方案可提高COD的治愈率和受胎率。
朱效祖[2](2021)在《奶牛卵巢囊肿的防治措施》文中提出奶牛卵巢囊肿是发生流行率相对较高的一种奶牛生殖系统疾病。临床上可以将卵巢囊肿划分为卵泡囊肿和黄体囊肿两种,主要表现为在卵巢的一侧或两侧上出现单个或多个囊肿,单独发生时多发生于卵泡当中,大约占到总发病率的70%。有时两种囊肿也会同时发生,占到发病率的1%。卵巢囊肿出现之后,如果没有其做出有效的诊断,不能够采取科学的措施进行治疗,会造成牛群的繁殖能力显着下降,繁殖母牛的利用年限大大降低,产犊间隔延长,会给养殖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宋玉锡[3](2020)在《能量负平衡对奶牛泌乳早期繁殖性能和卵泡发育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能量负平衡(NEB)是奶牛产后能量摄入无法满足泌乳需求的一种生理失衡的状态,对奶牛生殖健康和繁殖性能产生严重的危害,给集约化牛场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国内在奶牛泌乳早期NEB与奶牛繁殖性能、卵巢疾病和卵泡发育关系的系统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通过B超,血液临床病理学和生物统计学等技术探讨奶牛泌乳早期NEB对繁殖的影响,为今后提高奶牛繁殖效率和改善奶牛繁殖力提供理论依据。试验Ⅰ:能量负平衡对奶牛泌乳早期繁殖性能的影响。本试验在黑龙江省某大型集约化牛场选择前胎泌乳量9吨以上的经产荷斯坦奶牛118头作为试验动物。根据产后1421 d血浆BHBA、NEFA和GLU的检测结果及临床表现,分为能量正平衡(PEB)组61头(BHBA<1.2 mmol/L、GLU>2.8 mmol/L)和NEB组57头(BHBA>1.2 mmol/L、GLU<2.8mmol/L)。通过横截面研究方法结合独立样本t检验,皮尔逊相关分析和前瞻性队列研究分析。结果显示:NEB组奶牛产后1421 d BCS、体况损失、乳尿素氮、血浆BHBA和NEFA水平、首次发情天数、输精次数、配准天数和产犊间隔均显着地高于PEB组奶牛(P<0.05);日均产奶量、乳蛋白和血浆GLU水平、发情次数、发情率和受胎率均显着地低于PEB组奶牛(P<0.05)。其中,体况损失与首次发情天数、输精次数和配准天数呈显着正相关(P<0.05),与发情次数、发情率和受胎率呈显着负相关(P<0.05);日均产奶量与输精次数和配准天数呈显着负相关(P<0.05)。此外,泌乳早期NEB与乏情之间呈强的正关联(?2M-H=12.63,P=0.0004),且在产后1421 d经历NEB的奶牛发生乏情的风险是PEB奶牛的3.67倍,表明NEB是奶牛产后乏情率升高的一个重要风险因素。试验Ⅱ:能量负平衡对奶牛泌乳早期卵巢疾病的影响。本试验从试验ⅠPEB组中选择健康对照奶牛22头,NEB组中选择卵泡囊肿奶牛6头、黄体囊肿奶牛6头、卵巢静止奶牛4头。通过非参数检验,斯皮尔曼相关分析,二元逻辑回归结合ROC分析。结果显示:与健康奶牛相比,卵泡囊肿奶牛血浆NEFA和E2水平均显着升高(P<0.05),血浆ALT、P4和IGF-1水平均显着降低(P<0.05);黄体囊肿奶牛血浆NEFA和P4水平均显着升高(P<0.05),血浆Ca、P和Mg水平均显着降低(P<0.05);卵巢静止奶牛血浆NEFA水平显着升高(P<0.05),血浆ALT、Ca、P、E2、P4和IGF-1水平均显着降低(P<0.05)。此外,产后1421 d血浆NEFA水平与奶牛卵巢疾病呈显着正相关(P<0.05),血浆ALT、Ca、P和IGF-1水平与奶牛卵巢疾病呈显着负相关(P<0.05)。确定了奶牛卵巢疾病预警值为产后1421 d血浆NEFA>0.50 mmol/L(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81.3%和90.9%)、血浆Ca<2.02 mmol/L(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56.3%和90.9%)。试验Ⅲ:能量负平衡对奶牛泌乳早期卵泡发育的影响。本试验从试验Ⅰ中筛选出PEB组和NEB组奶牛各15头。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结合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与PEB组奶牛相比,NEB组奶牛血浆中BHBA、NEFA、TG、BUN、GH、IL-6和FGF21水平均显着升高(P<0.05),血浆中GLU、TC、INS、IGF-1、IGFBP3、LP、BDNF和ANGPTL8水平以及产后5055 d的卵泡生长速度均显着降低(P<0.05),且E2和P4水平较低,而血浆宏量矿物质浓度无显着变化(P>0.05)。并且,这种差异会一直持续到产后5055 d,从而阻碍了卵泡正常的生长发育。结论:本研究发现泌乳早期NEB会降低奶牛繁殖性能,并证实NEB是奶牛产后乏情率升高的一个重要风险因素,确定了泌乳早期奶牛卵巢疾病发生的风险预警评估指标及其预警值,阐明了泌乳早期NEB抑制产后5055 d卵泡正常生长发育,与NEB引起的能量代谢、激素和组织细胞因子的异常有关。
欧阳少芬[4](2020)在《中原农区母牛繁殖疾病调查及子宫菌群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中原地区是中国四大肉牛产业带之一,皖北地区是中原肉牛的主产区。能繁母牛的养殖是维持肉牛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繁殖疾病严重影响母牛的养殖效益,进而影响养殖场养殖母牛的积极性,给肉牛养殖产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本研究通过对皖北地区部分牛场繁殖疾病进行调查,并比较子宫内膜炎——引起母牛不孕症的主要疾病——患牛与健康母牛子宫菌群结构,旨在了解能繁母牛繁殖疾病发病情况,提出针对性对策,并为防治母牛子宫内膜炎提供理论支撑。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1.繁育牛场繁殖疾病及其成因调查。采取随机走访,并结合调查问卷、查阅母牛档案、询问驻场兽医等方法,对皖北地区的22个母牛繁育场的3088头母牛的繁殖疾病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皖北地区母牛繁殖疾病以胎衣不下的发病率最高(5.99%)、其次是子宫内膜炎(5.44%)、难产(3.92%)、流产(2.75%)、子宫积脓(1.45%)、阴道脱出(1.33%)、卵巢囊肿分别(1.39%)、持久黄体(1.52%);部分配种人员操作不规范、牛舍设计不合理、业主缺乏管理经验、饲养水平低下是引起母牛繁殖疾病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些问题,分别提出了针对从业者和行业管理者的改进意见。2.子宫内膜炎患牛与健康母牛子宫菌群差异性研究。选取产后20~40 d、未使用药物治疗的3头健康母牛和5头患子宫内膜炎母牛,以Illumina Hi Seq平台对子宫黏液样品的16S r RNA基因进行高通量测序,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比较健康与患临床型子宫内膜炎患牛子宫菌群的差异。结果表明,健康牛和子宫内膜炎患牛子宫菌群物种丰富度存在显着差异。健康组母牛子宫菌群相对丰度较高的是厚壁菌门(Firmicutes)、柔膜菌门(Tener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分别占55.58%、15.44%、12.57%和10.45%;子宫内膜炎组母牛子宫菌群相对丰度较高的是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分别占47.88%、40.92%、3.05%、2.01%。在属水平上,子宫内膜炎组母牛子宫菌群相对丰度较高的是5-7N15、CF231、梭菌属(Clostridium)、普氏菌(Prevotella),分别占4.27%、4.12%、1.67%、1.57%。患病组阿克曼氏菌(Akkermansia)、沼杆菌属(Paludibacter)、CF231、颤螺旋菌属(Oscillospira)丰度较健康组显着增加;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丁酸弧菌属(Butyrivibrio)、Dorea、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罗斯氏菌(Roseburia)、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丰度较健康组显着减少。
刘义磊[5](2019)在《河北省部分地区奶牛产后卵巢疾病调查、生殖激素分析及治疗研究》文中认为在奶牛不孕症中,奶牛产后卵巢疾病是在临床上常见的生殖系统疾病,主要有卵巢囊肿、排卵延迟、卵巢静止和持久黄体4个类型。奶牛卵巢疾病往往会引起奶牛发情失常或不发情,从而使其配种次数增多,进而引起奶牛胎间距的延长,严重降低奶牛繁殖力。由于卵巢疾病的病因复杂、疾病类型多样,因此诊断和治疗该病均具有一定的难度,给奶牛场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本试验对河北省部分地区奶牛产后主要的卵巢疾病进行调研。试验中为研究奶牛产后卵巢疾病的发病情况,分别在夏、秋、冬3个季节,对邢台、石家庄、保定及衡水4个地区的10家奶牛场进行了调查。通过查阅奶牛个体档案、询问繁育兽医以及对个别牛只进行临床检查诊断等方法,共调查了2633头奶牛的产后卵巢疾病发病情况。检查结果表明河北部分地区奶牛卵巢囊肿和排卵延迟的发病率较高,分别为6.11%和5.12%;其中石家庄地区卵巢疾病的发病率最高为24.83%,明显高于其他3个地区;夏季为卵巢疾病的最高发季节,其病牛检出数占到总检出数的65.90%,结果表明炎热高温是引起奶牛卵巢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卵巢囊肿和持久黄体的发病牛第2胎和第3胎较多,患卵巢静止的奶牛则主要集中在第1胎和第2胎,患排卵延迟的奶牛其第3胎最多但整体分布较为均匀,结果表明胎次对奶牛卵巢疾病的发病率有一定影响。同时对卵巢囊肿及排卵延迟奶牛血液中生殖激素的浓度变化进行测定分析。分别采集患病牛和健康牛发情后第1d、2d、7d、9d、11d、13d、15d的血液并将其分组,用ELISA生殖激素测定试剂盒进行测定,测出血液中FSH、LH、E2、P4在发情后不同天数的浓度,经过数据统计后绘制图标并分析其浓度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奶牛卵巢囊肿时血液中促卵泡素(FSH)浓度于发情开始就显着高于健康牛,随后FSH浓度虽然一直处于波动性变化,但整个情期平均浓度仍是高于健康牛;促黄体素(LH)在整个情期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波动曲线,并且LH的平均浓度低于健康牛;孕酮(P4)的浓度在整个情期的变化波动较大,于发情开始大幅度低于健康牛,但在发情后第13d却与健康牛持平;雌二醇E2的浓度于发情开始略低于健康牛,但随后却保持一直略高于健康牛的状态,其平均浓度高于健康牛。奶牛排卵延迟时促卵泡素(FSH)在其初始浓度高于健康牛,但随后被健康牛超过,其平均浓度低于健康牛;促黄体素(LH)在整个情期都较为低迷,其浓度从发情开始就低于健康牛,虽然在发情后期也呈现出持续上升的变化曲线,但上升幅度比较小,平均浓度低于健康牛;孕酮(P4)同促黄体素(LH)类似在整个情期都低于健康牛,虽然平均浓度低于健康牛,但其曲线变化规律却与健康牛相似;雌二醇(E2)的浓度在发情开始低于健康牛,但第7d后一直呈现持续上升的曲线,平均浓度高于健康牛。本试验中,卵巢囊肿奶牛在经过自拟方案的治疗后,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达到60%和80%,而常规激素治疗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20%和60%;排卵延迟奶牛在经过自拟方案的治疗后,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达到37.5%和62.5%,而常规激素治疗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14.2%和42.8%;说明该自拟治疗方案的有效性要高于常规治疗手段。
李明[6](2018)在《新疆北疆地区规模化奶牛场淘汰繁殖疾病奶牛的原因调查及其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本调查是为了降低奶牛淘汰率和合理进行淘汰,分析奶牛淘汰原因及其规律,以便为进一步改善牛场饲养管理提供参考。通过临床诊断和屠宰场临床病理解剖学的方法对西部牧业股份有限公司下属奶牛场的249头已淘汰奶牛进行统计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奶牛繁殖疾病是造成奶牛淘汰的首要原因,淘汰胎次集中分布13胎次。繁殖疾病,占总淘汰的52.8%,明显高于其他原因。淘汰奶牛子宫疾病主要是子宫内膜炎,占子宫问题中的58.06%。说明对于奶牛子宫内膜炎的防治是减少因繁殖问题奶牛淘汰数量的关键。研究结果表明奶牛场应加强繁殖管理,饲喂合理平衡日粮,尤其调整围产期日粮结构,注重产犊管理,对产后奶牛繁殖机能进行定期检查和监控,减少子宫炎的发病率。本研究为新疆地区牛场的繁殖管理和饲养管理工作提供了有价值的科学依据。对荷斯坦奶牛不同直径卵泡和囊肿卵泡内部分代谢产物含量的比较,了解奶牛卵泡囊肿和不同直径卵泡离子浓度的变化,按不同大小卵泡分离卵泡液。结果表明:直径F≤0.5cm的卵泡液中的铜离子浓度和直径1.0cm≤F<1.5cm的卵泡液中的铜离子浓度差异显着(P<0.05),和直径1.5cm≤F<2.0cm的卵泡液中的浓度差异亦显着(P<0.05),其余的不同直径大小的卵泡液的铜离子浓度相互间比较差异不显着(P<0.05);直径F<0.5cm、0.5cm≤F<1.0cm、1.0cm≤F<1.5cm、1.5cm≤F<2.0cm、F≥2.0cm的卵泡液任意两组相比较,钙离子和锌离子的浓度都不显着(P>0.05),卵泡直径F≥2.5cm的卵泡囊肿奶牛:Ca2+的平均浓度是1.77 mmol/L,与其它组比较Ca2+的浓度明显降低;Cu2+的平均浓度是167.20μmol/L,Cu2+的浓度大于卵泡直径F<0.5cm和1.5cm≤F<2.0cm的Cu2+浓度,小于直径0.5cm≤F<1.cm和1.0cm≤F<1.5cm的Cu2+的浓度;Zn2+的平均浓度是46.73μmol/L,与其它组比较Zn2+的浓度明显升高。实验结果表明钙、铜、锌等矿物质的含量与卵泡直径和奶牛卵泡囊肿有关。为了从病理组织学角度观察奶牛主要卵巢疾病卵巢组织的变化规律,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应用直肠检查,B超诊断,现场观察等初步确定淘汰奶牛,并到屠宰场采样,实验室对其进行组织学观察,采集HE染色,制作切片,其中卵巢静止12例、卵巢囊肿7例、持久黄体4例、排卵延迟8例。结果表明:牛卵泡囊肿和黄体囊肿时,卵巢细胞开始退化,且有细胞破裂、脱落;持久黄体时卵巢结构受损;排卵延迟时,异常卵泡卵母细胞核固缩、胞膜严重皱缩、胞浆呈强嗜酸性或胞浆内空泡面积大于50%。结论:在卵巢机能减退,主要是卵巢静止病理组织学观察方面;囊状卵泡会使相邻卵泡闭锁固缩;持久黄体时黄体已丧失功能;排卵延迟伴随颗粒细胞排列紊乱、与卵母细胞或卵泡周围基膜分离。上述观察可以为主要卵巢疾病的诊断防治疾病提供借鉴。奶牛中因繁殖疾病问题淘汰占一定比例,而繁殖疾病是影响奶牛生产性能的主要疾病之一。屡配不孕是繁殖疾病当中的一种表现形式。通过对西部牧业各牛场的生产资料进行汇总调查,根据奶牛场的奶牛的病史、发病和治疗记录、配种记录、以及奶牛的产奶量记录资料,其中筛选出生产中多次进行配种未孕的屡配不孕牛,综合判断奶牛在合适的时间淘汰很有必要,这为奶牛是否继续在群饲养、部分奶牛是否育肥、及时确定哪些奶牛需要淘汰屠宰提供科学依据。调查分别选择新疆西部牧业股份有限公司三个规模化奶牛场2016年1月-2017年5月期间繁殖配种数据进行统计,总计对4557头成母牛和1285头青年牛进行了不孕症及围产期疾病发病情况和繁殖管理现状调查。屡配不孕的发病率是17.53%(1024/5842)。3次未能配孕的奶牛数占所有屡配不孕牛的41.50%,3次以上占58.5%。3次未能配孕成功的奶牛占总牛头数的4.9%,3次以上未能配孕的奶牛占总牛头数的7.71%。结果表明各个配次组之间发病率差异均极显着(P<0.01)。秋季屡配不孕发生率最高,主要是经产牛发病率高,屡配不孕中主要是子宫内膜炎导致比例是76.76%。产犊到最后一次的配种间隔时间的分布结果是200d以上比例为44.04%,屡配不孕导致配种次数增多,显着延长了空怀时间,导致产犊间隔延长,屡配不孕是规模化奶牛场常见的疾病,也是淘汰奶牛的主要原因之一。
喻琴[7](2018)在《藿芪灌注液对雌鼠生殖机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文中研究表明藿芪灌注液是由阳起石、菟丝子、淫羊藿等8味药材组成,是根据中兽医学辨证论治的原则和奶牛卵巢静止以及持久黄体的卵巢疾病特点,以补肝益肾、壮阳催情为治则,研制出的中兽药藿芪灌注液。临床试验表明可有效治疗奶牛卵巢静止和持久黄体,毒理学研究表明该制剂安全,已获得新兽药证书。为研究该制剂的作用机制,开展了以下试验:1.藿芪灌注液对雌性小鼠生殖机能的影响为了探究藿芪灌注液对雌性小鼠生殖器官生长、激素和抗氧化水平的影响。选取21日龄健康雌性昆明小鼠8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雌二醇组、阳起石组、菟丝子组、淫羊藿组和藿芪灌注液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前两组灌服生理盐水,其余各组分别灌服各自药材的提取液,给药容积为10 ml/kg,每天一次,连用7 d,雌二醇组第4 d开始腹腔注射雌二醇0.2 ml,每天一次,连用4 d,末次给药24 h后采样。药物治疗后分别对体重、脏器指数、子宫角长度、子宫中段外径、激素水平及其受体基因的表达和抗氧化水平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藿芪灌注液中剂量、阳起石、菟丝子和淫羊藿能提高LHR和FSHR的表达量,阳起石能提高LH的水平;各给药组均能不同程度提高T-SOD的含量,且藿芪灌注液高剂量效果最佳。表明藿芪灌注液及组方的主要单味药材均能促进小鼠子宫的生长和发育,增强机体的抗氧化能力。2.藿芪灌注液对肾阳虚雌性大鼠生殖机能的影响通过肌肉注射氢化可地松建立肾阳虚大鼠模型,以金匮肾气丸为对照,测定藿芪灌注液及组方的主要单味药材对肾阳虚大鼠进行治疗后的体重、脏器指数、子宫角长度、子宫中段外径、激素水平及其受体基因的表达、抗氧化水平、血常规和血生化指标。结果发现,各给药组均能一定程度上增加肾阳虚大鼠的肝脏指数;藿芪灌注液高、中剂量和菟丝子、淫羊藿能不同程度增加肾阳虚大鼠子宫角长度;各给药组能不同程度提高肾阳虚大鼠血清中LH、FSH、E2的水平及卵巢中LHR、FSHR和子宫组织中ERα的表达量;藿芪灌注液高、中剂量和阳起石、菟丝子能提高肝组织CAT的含量,藿芪灌注液高剂量能提高肝组织T-SOD的含量;各给药组能改善血常规和血液生化中的不同指标。表明各给药组能改善肾阳虚大鼠的症状。
何国文[8](2017)在《马不孕症及马纤维肉瘤的临床病案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新疆良种马改良繁育工作的开展,母马不孕症直接降低母马的繁殖效率,增加母马的淘汰率,增加饲养成本等问题,对改良繁育工作进程带来影响。因此本研究以典型病案的形式将2016年3月至2016年8月新疆伊犁昭苏县某马场母马不孕症病案进行分析,为探寻中药治疗马不孕症新的治疗措施,为今后的马不孕症提供治疗方案及临床依据。同时诊治一例马纤维肉瘤病例,为兽医临床治疗提供参考经验。通过临床症状、病史调查、直肠检查、实验室诊断确诊5例为马子宫内膜炎,4例为马卵巢机能减退症,运用中药进行治疗,治愈率为77.8%,怀胎率为66.7%。(1)对病案进行体温检测,皆无体温升高症状。血液常规结果显示,中药治疗马子宫内膜炎后,用药前与用药第5天淋巴细胞数呈显着差异(P<0.05),血液生化结果显示,差异均不显着。检测血清中TNF-α与IL-6含量,差异不显着(P>0.05)。(2)运用中药治疗马卵巢机能减退症,在用药5天后,马匹正常发情,血常规结果显示用药前与用药第3天中间细胞数差异显着(P<0.05),用药前与用药第5天中间细胞数呈显着差异(P<0.05)。血液生化结果显示,用药前与用药第3天、第5天总蛋白指标差异不显着(P>0.05),在用药第3天与用药第5天总蛋白指标呈差异显着(P<0.05)。用药前与用药第3天、第5天球蛋白指标差异不显着(P>0.05),但用药第3天与第5天球蛋白指标呈差异显着(P<0.05)。昭苏县一匹纯血母马,因外伤未进行及时处理,距创伤发生7个月后,形成一个球状巨型病理性赘生物,经测量短轴长37 cm,长轴长71 cm,马匹严重营养不良,行动障碍,通过临床诊断,病理组织学鉴定为纤维肉瘤,采用手术切除治疗后痊愈。兽医临床运用中药治疗马不孕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为今后马不孕症临床提供治疗参考。动物体表纤维肉瘤较为少见,本文案例的诊治、分析及体会,希望能为今后兽医临床工作者提供马匹肉芽肿手术切除治疗方面的经验。
钱伟东[9](2016)在《高产奶牛产后主要卵巢疾病的调查和血液临床病理学变化及其预警评估》文中研究表明奶牛产后卵巢疾病主要包括卵巢静止、卵巢囊肿、持久黄体和排卵延迟等。随着集约化牛场奶牛泌乳量不断提高,加上环境、营养、管理和疾病等多种因素的作用,它们已经成为严重威胁奶牛繁殖效率的重要疾病,并给集约化奶牛场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因此,本研究选择集约化牛场通过对高产奶牛产后主要卵巢疾病的临床调查和血液病理学研究及其早期预警评估等试验工作,旨在阐明奶牛产后主要卵巢疾病的致病因素和发病机理,为今后更有效的防控卵巢疾病提供早期的预警技术。集约化牛场奶牛产后主要卵巢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本试验选择了黑龙江省两个牛场(Ⅰ,Ⅱ)产后60-90d奶牛共110头(其中Ⅰ场70头,平均泌乳量34.55±8.44kg/d,胎次2.24±1.01;Ⅱ场40头,平均泌乳量37.78±8.21kg/d,胎次1.48±0.84)。根据疾病的现场跟踪调查和饲料营养分析,结果显示:(1)牛场Ⅰ卵巢疾病发病率为54.1%,其中卵巢静止为29.5%,卵巢囊肿为9.8%,持久黄体为14.8%;牛场Ⅱ卵巢疾病发病率为47.2%,主要以卵巢静止为主占41.7%,卵巢萎缩占5.5%;(2)日粮中粗蛋白含量牛场Ⅰ小于牛场Ⅱ,分别为11.65%和16.50%,均小于NRC(2001)对高产奶牛日粮粗蛋白的标准要求;日粮中钙、磷的含量牛场Ⅰ均大于牛场Ⅱ,分别为0.52%、0.43%和0.40%、0.28%,但是钙含量均小于NRC(2001)的标准,磷含量牛场Ⅰ高于标准,牛场Ⅱ低于标准;日粮中产奶净能牛场Ⅰ和Ⅱ分别为20.32MJ/kg和23.07MJ/kg,均小于NRC(2001)的标准。因此,两个牛场泌乳奶牛日粮营养水平,尤其能量、蛋白质等,与奶牛产后卵巢疾病发病率增高密切相关。奶牛产后卵巢疾病的血液临床病理学及其预警评估。本试验通过跟踪发情和卵巢疾病奶牛(牛场Ⅰ发情28头和卵巢疾病33头;牛场Ⅱ发情19头和卵巢疾病17头)产后60-90d生殖激素(LH、FSH、P4、E2),能量代谢,肝功和矿物质指标(Glu、NEFA、BHBA、AST、TP、ALB、GLO、Ca、P、Mg)的检测和追溯试验奶牛产后14-21d能量代谢,肝功和矿物质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1)牛场Ⅰ,卵巢静止奶牛血浆中LH、FSH、E2和P4的浓度均低于发情组,分别为17.92±4.86ng/L、8.12±2.47IU/L、73.12±14.96pg/ml和0.09±0.05ng/ml。卵巢囊肿奶牛血浆中LH、FSH和P4的浓度均低于发情组,分别为19.76±4.64ng/L、8.64±1.17IU/L和0.09±0.02ng/ml,但E2浓度(101.95±6.2pg/ml)显着高于发情组(91.97±10.62pg/ml)。持久黄体奶牛血浆中FSH和E2浓度皆低于发情组,分别为7.61±0.49IU/L和64.75±6.05pg/ml,但LH和P4显着高于发情组,分别为38.79±7.59ng/L和0.43±0.0ng/ml。(2)牛场Ⅱ,卵巢静止奶牛血浆中LH、FSH、E2和P4的浓度均低于发情组,分别为19.04±7.49ng/L、8.44±2.23IU/L、79.53±5.87pg/ml和0.11±0.04ng/ml。并且,两个牛场在14-21d和60-90d卵巢疾病组与发情组相比BHBA、NEFA和AST均显着的升高,其中牛场Ⅰ的Glu显着低于发情组。(3)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获得了卵巢疾病的血浆NEFA、BHBA和AST三个预警指标。通过ROC分析界定了牛场Ⅰ卵巢静止、卵巢囊肿和持久黄体血浆中NEFA、BHBA和AST的预警值。当产后14-21d奶牛血浆中BHBA>0.94mmol/L、NEFA>0.56mmol/L、AST>95.5U/L时,奶牛患卵巢静止的风险增大;当血浆中BHBA>0.855mmol/L、NEFA>0.585mmol/L、AST>77.0U/L、Ca<2.225mmol/L时,患卵巢囊肿的风险增高;当血浆中BHBA>0.91mmol/L、NEFA>0.595mmol/L、AST>96.5U/L、Ca<2.23mmol/L时,患持久黄体的风险增大。牛场Ⅱ,当奶牛产后14-21d血浆中BHBA>1.00mmol/L NEFA>0.585mmol/L,AST>103.5U/L时,患卵巢静止的风险增高。结论:调查的两个牛场奶牛产后卵巢疾病发生的主要因素是泌乳早期日粮能量供给不足以及泌乳量增高所致的奶牛机体能量负平衡。能量负平衡影响了奶牛产后生殖激素分泌紊乱,可造成卵泡发育异常和卵巢机能障碍。奶牛产后泌乳早期NEFA、BHBA和AST等指标可用于卵巢疾病尤其卵巢静止的风险预测。
刘贤侠,高树,胡路锋,杨恒,王建梅,马广英,陈爱江,汪嘉来[10](2014)在《新疆北疆地区规模化奶牛场奶牛卵巢疾病性不孕症的调查与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0年5月2013年6月在对新疆北疆地区规模化奶牛场的技术指导过程中,对本场技术人员认为是不孕的奶牛通过直肠检查、B超检查和结合奶牛的繁殖资料(产犊、配种记录、年龄、胎次、体况、空怀天数等),调查分析了奶牛卵巢疾病性不孕症的发病情况。结果表明,奶牛卵巢疾病性不孕以卵巢囊肿、排卵延迟、卵巢静止、持久黄体为主,同时伴发有子宫疾病、蹄病和乳房疾病。另外,奶牛卵巢疾病性不孕症的发病率与胎次、体况、季节等因素密切相关。
二、奶牛卵巢疾病性不孕症的诊断与防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奶牛卵巢疾病性不孕症的诊断与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奶牛卵巢囊肿形成机理和影响因素研究与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卵巢囊肿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 奶牛卵巢囊肿的发病率 |
1.3 奶牛卵巢囊肿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
1.3.1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紊乱 |
1.3.2 内分泌失调 |
1.3.3 应激 |
1.3.4 能量负平衡 |
1.3.5 环境因素 |
1.4 奶牛卵巢囊肿的诊断 |
1.4.1 临床症状 |
1.4.2 直肠检查 |
1.4.3 B超检查 |
1.4.4 激素诊断 |
1.5 奶牛卵巢囊肿的预防和治疗 |
1.6 试验目的及意义 |
1.7 技术路线 |
第2章 规模化奶牛场卵巢囊肿的调查与分析 |
2.1 方法 |
2.1.1 奶牛场调查和数据采集 |
2.1.2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3 讨论 |
第3章 奶牛场卵巢囊肿B超声像图解析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试验动物 |
3.1.2 主要材料与仪器 |
3.1.3 卵巢囊肿诊断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讨论 |
第4章 奶牛卵巢囊肿生物学特性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测定方法 |
4.1.3 统计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奶牛卵巢囊肿血清激素变化 |
4.2.2 奶牛卵巢囊肿血清生化指标变化 |
4.2.3 奶牛卵巢囊肿矿物质元素变化 |
4.2.4 奶牛卵巢囊肿卵泡液指标变化 |
4.3 讨论 |
4.3.1 血清激素与奶牛卵巢囊肿的关系 |
4.3.2 血清生化指标与奶牛卵巢囊肿的关系 |
4.3.3 主要矿物质元素与奶牛卵巢囊肿的关系 |
4.3.4 卵泡液中激素与奶牛卵巢囊肿的关系 |
第5章 促性腺激素和类固醇受体信号通路对奶牛卵巢囊肿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 |
5.1.2 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牛卵巢囊肿促性腺激素受体基因的表达 |
5.2.2 牛卵巢囊肿类固醇受体基因的表达 |
5.3 讨论 |
5.3.1 促性腺激素受体的表达 |
5.3.2 类固醇受体的表达 |
第6章 激素治疗奶牛场卵巢囊肿的临床效果观察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主要试剂 |
6.1.2 试验方法与动物选取 |
6.1.3 治疗方案 |
6.1.4 统计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治疗卵巢囊肿效果统计 |
6.2.2 治疗卵巢囊肿效果分析 |
6.3 讨论 |
结论与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录 |
(2)奶牛卵巢囊肿的防治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发病原因 |
2 发病机理 |
3 临床症状 |
4 科学治疗 |
5 预防措施 |
6 结束语 |
(3)能量负平衡对奶牛泌乳早期繁殖性能和卵泡发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说明 |
1 文献综述 |
1.1 奶牛能量负平衡的概况 |
1.1.1 奶牛围产期能量负平衡 |
1.1.2 奶牛能量负平衡的血液临床病理学特征 |
1.1.3 奶牛能量负平衡的危害 |
1.2 奶牛卵泡发育的概况 |
1.2.1 奶牛卵泡发育的正常生理过程 |
1.2.2 影响奶牛卵泡发育的因素 |
1.3 奶牛产后乏情的概况 |
1.3.1 奶牛产后乏情的定义 |
1.3.2 奶牛产后乏情的分类 |
1.3.3 奶牛卵巢疾病的诊断及病因 |
1.3.4 奶牛产后卵巢疾病的风险评估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能量负平衡对奶牛泌乳早期繁殖性能的影响 |
2.1 材料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2 结果 |
2.2.1 试验奶牛的背景信息 |
2.2.2 两组试验奶牛泌乳性能的比较 |
2.2.3 两组试验奶牛繁殖性能的比较 |
2.2.4 血浆能量代谢物、体况及产奶量与繁殖性能的相关性分析 |
2.2.5 两组试验奶牛乏情的比较 |
2.3 讨论 |
2.4 小结 |
3 能量负平衡对奶牛泌乳早期卵巢疾病的影响 |
3.1 材料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2 结果 |
3.2.1 试验奶牛的背景信息 |
3.2.2 卵巢疾病奶牛血浆能量代谢指标的变化 |
3.2.3 卵巢疾病奶牛血浆肝功指标的变化 |
3.2.4 卵巢疾病奶牛血浆矿物质指标的变化 |
3.2.5 卵巢疾病奶牛血浆激素指标的变化 |
3.2.6 奶牛产后卵巢疾病的早期预警 |
3.3 讨论 |
3.4 小结 |
4 能量负平衡对奶牛泌乳早期卵泡发育的影响 |
4.1 材料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2 结果 |
4.2.1 试验奶牛的背景信息 |
4.2.2 试验奶牛的卵泡生长状况 |
4.2.3 试验奶牛血浆能量代谢指标的水平 |
4.2.4 试验奶牛血浆矿物质指标的水平 |
4.2.5 试验奶牛血浆激素指标的水平 |
4.2.6 试验奶牛血浆细胞因子指标的水平 |
4.3 讨论 |
4.4 小结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中原农区母牛繁殖疾病调查及子宫菌群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写对照表 |
文献综述 |
1 母牛常见的繁殖疾病 |
1.1 难产 |
1.1.1 病因 |
1.1.2 发病情况及危害 |
1.2 胎衣不下 |
1.2.1 病因 |
1.2.2 发病情况及危害 |
1.3 子宫内膜炎 |
1.3.1 病因 |
1.3.2 发病情况及危害 |
1.4 子宫积脓 |
1.4.1 病因 |
1.4.2 发病情况危害 |
1.5 持久黄体 |
1.5.1 病因 |
1.5.2 发病情况及危害 |
1.6 卵巢囊肿 |
1.6.1 病因 |
1.6.2 发病情况及危害 |
1.7 流产 |
1.7.1 病因 |
1.7.2 发病情况及危害 |
1.8 阴道脱出 |
1.8.1 病因 |
1.8.2 发病情况及危害 |
2 生殖道微生物组学研究进展 |
2.1 生殖道微生物组学概述 |
2.2 微生物组学的研究方法 |
2.2.1 传统培养法 |
2.2.2 分子生物学技术 |
2.3 微生物组学在兽医学科的应用 |
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 引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材料 |
2.1.1 试验动物 |
2.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
2.2 试验方法 |
2.2.1 繁殖疾病调查与分析 |
2.2.2 样品采集 |
2.2.3 血常规检测 |
2.2.4 健康与患子宫内膜炎母牛子宫菌群差异研究 |
2.2.5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繁殖疾病调查与分析 |
3.1.1 不同类型繁育场占调查对象的比例 |
3.1.2 调查总样本繁殖疾病发病率 |
3.1.3 不同规模繁育场的发病率分析 |
3.2 血常规检测结果 |
3.3 健康与患子宫内膜炎母牛子宫菌群差异研究 |
3.3.1 测序数据质量评估 |
3.3.2 OTU分析 |
3.3.3 Alpha多样性分析 |
3.3.4 Bate多样性分析 |
3.3.5 菌群结构及物种丰度分析 |
4 讨论 |
4.1 母牛繁育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
4.2 子宫内膜炎患牛血常规变化 |
4.3 健康与子宫内膜炎患牛子宫菌群差异分析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5)河北省部分地区奶牛产后卵巢疾病调查、生殖激素分析及治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河北奶牛养殖场的发展现状与分析 |
1.1.1 河北奶牛养殖场的发展历程 |
1.1.2 河北规模化养牛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
1.1.3 繁殖障碍性疾病对奶牛生产的影响 |
1.2 奶牛卵巢疾病的研究现状 |
1.2.1 卵巢囊肿的研究进展 |
1.2.2 持久黄体的研究进展 |
1.2.3 排卵延迟的研究进展 |
1.2.4 卵巢静止的研究进展 |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和方法 |
2.1 主要试剂及材料 |
2.2 主要仪器 |
2.3 调查对象及样品来源 |
2.4 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胎次奶牛产后各类型卵巢疾病发病率调查 |
2.5 卵巢囊肿及排卵延迟奶牛血液中生殖激素浓度变化的分析 |
2.5.1 供试动物的选择及分组 |
2.5.2 各组奶牛血液的采集 |
2.5.3 奶牛血液中生殖激素的测定 |
2.5.4 数据统计 |
2.6 对于卵巢囊肿和排卵延迟奶牛的常规激素治疗及自拟方案治疗临床效果观察 |
2.6.1 供试动物的选择及分组 |
2.6.2 卵巢囊肿和排卵延迟的治疗 |
2.6.3 疗效判定标准 |
3 结果 |
3.1 河北省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胎次奶牛卵巢疾病发病率的调查结果 |
3.2 卵巢囊肿及排卵延迟奶牛血液中生殖激素浓度测定结果 |
3.3 卵巢囊肿和排卵延迟常规激素治疗及自拟方案治疗临床效果的观察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6)新疆北疆地区规模化奶牛场淘汰繁殖疾病奶牛的原因调查及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论文中部分缩写的中英文对照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 规模奶牛场奶牛淘汰主要原因 |
1.2 淘汰的时间 |
1.3 奶牛繁殖疾病的发生情况 |
1.4 动物卵泡代谢成分的检测 |
第二章 试验内容 |
试验一 规模化奶牛场奶牛淘汰病因调查及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数据资料 |
1.2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淘汰牛总体分布情况 |
2.2 淘汰奶牛的具体原因分布情况 |
3 讨论 |
3.1 奶牛淘汰原因分析 |
3.2 淘汰牛乳房问题分析 |
3.3 淘汰牛繁殖问题分析 |
3.4 淘汰牛肢蹄问题分析 |
3.5 淘汰牛其他问题分析 |
3.6 奶牛淘汰胎次分析 |
4 小结 |
试验二 淘汰荷斯坦奶牛卵泡内部分代谢矿物质含量的比较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病例来源 |
1.2 药品试剂 |
1.3 仪器设备 |
1.4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荷斯坦奶牛不同直径卵泡液中钙含量的检测结果 |
2.2 荷斯坦奶牛不同直径卵泡液中铜含量的检测结果 |
2.3 荷斯坦奶牛不同直径卵泡液中锌含量的检测结果 |
3 讨论 |
3.1 不同直径卵泡内钙离子浓度变化与卵泡的关系 |
3.2 不同直径卵泡内铜离子浓度变化与卵泡的关系 |
3.3 不同直径卵泡内锌离子浓度变化与卵泡的关系 |
试验三 奶牛主要卵巢疾病和子宫内膜炎病理组织学观察 |
1 材料方法 |
1.1 材料 |
1.2 实验器材与药品 |
1.3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病例的基本情况和制作切片的基础情况 |
2.2 典型子宫内膜炎病例组织病理学观察 |
3 讨论 |
试验四 规模化奶牛场屡配不孕的调查与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数据来源 |
1.2 饲养管理 |
1.3 调查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基本统计结果 |
2.2 屡配不孕牛不同配种次数所占比例 |
2.3 屡配不孕与季节的关系 |
2.4 生产型屡配不孕与标准屡配不孕的比较 |
2.5 经产牛与青年牛中屡配不孕奶牛发病率 |
2.6 各类疾病发病率调查 |
3 讨论 |
3.1 奶牛发生屡配不孕的原因 |
3.2 建议 |
4 小结 |
全文总结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1:典型繁殖疾病实物图 |
附录2:新疆规模化奶牛场繁殖问题淘汰具体执行处理办法(试行)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7)藿芪灌注液对雌鼠生殖机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引言 |
第一章 奶牛卵巢静止和持久黄体的研究进展 |
1 卵巢静止的病因与病理机制 |
2 持久黄体的病因与病理机制 |
3 卵巢静止临床症状和诊断 |
4 持久黄体临床症状和诊断 |
5 卵巢静止和持久黄体的治疗研究进展 |
5.1 卵巢静止和持久黄体的治疗原则 |
5.2 中兽医对卵巢静止和持久黄体的辩证论治 |
5.3 激素疗法 |
5.4 中药治疗 |
6 中药治疗卵巢静止和持久黄体作用机制的研究 |
第二章 促性腺素和雌激素在生殖中的作用 |
1 卵泡的发育 |
2 促性腺激素在卵泡及卵母细胞发育过程中的作用 |
2.1 FSH |
2.2 LH |
3 雌激素对子宫发育的影响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第一章 藿芪灌注液对雌性小鼠生殖机能的影响 |
第一节 藿芪灌注液对雌性小鼠生殖器官发育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节 藿芪灌注液对雌性小鼠激素及其激素受体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节 藿芪灌注液对雌性小鼠抗氧化水平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章 藿芪灌注液对肾阳虚雌性大鼠生殖机能的影响 |
第一节 藿芪灌注液对肾阳虚雌性大鼠生理状态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节 藿芪灌注液对肾阳虚雌性大鼠激素及激素受体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节 藿芪灌注液对肾阳虚雌性大鼠抗氧化水平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四节 藿芪灌注液对肾阳虚雌性大鼠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8)马不孕症及马纤维肉瘤的临床病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母畜不孕症 |
1.3 马不孕症的临床症状 |
1.4 马不孕症的诊断 |
1.5 马不孕症的治疗 |
1.6 细胞因子IL-6、TNF-α概述 |
1.7 纤维肉瘤 |
1.8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章 马子宫内膜炎临床病案分析 |
2.1 材料 |
2.2 临床病史调查 |
2.3 马子宫内膜炎治疗及典型病案分析 |
2.4 病案分析与讨论 |
第3章 马卵巢机能减退症临床病案分析 |
3.1 材料 |
3.2 临床病史调查 |
3.3 马卵巢机能减退症治疗及典型病案分析 |
3.4 病案分析与讨论 |
第4章 马纤维肉瘤临床病案分析 |
4.1 材料 |
4.2 临床病案分析 |
4.3 病理组织学 |
4.4 病案分析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高产奶牛产后主要卵巢疾病的调查和血液临床病理学变化及其预警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奶牛产后发情周期的研究概况 |
1.1.1 奶牛产后生殖激素变化规律 |
1.1.2 奶牛产后的生殖调控生理 |
1.1.3 奶牛产后乏情机理 |
1.1.4 奶牛产后乏情的致病因素 |
1.2 奶牛产后主要卵巢疾病的研究概况 |
1.2.1 卵巢疾病的分类 |
1.2.2 卵巢疾病的病因与机制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集约化牛场奶牛产后卵巢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方法 |
2.1.3 奶牛卵巢疾病 |
2.2 结果 |
2.2.1 两牛场泌乳高峰日粮组成和营养水平 |
2.2.2 两牛场乏情和发情奶牛的背景信息 |
2.2.3 两牛场试验奶牛的繁殖性能 |
2.2.4 两牛场试验奶牛产后 60-90d发情状况 |
2.2.5 两牛场奶牛卵巢疾病的发病状况 |
2.3 讨论 |
2.3.1 奶牛产后繁殖性能状况 |
2.3.2 奶牛产后卵巢疾病发生状况 |
2.3.3 影响奶牛产后卵巢疾病的致病因素 |
2.4 小结 |
第三章 奶牛产后卵巢疾病的血液临床病理学变化及其预警评估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1.3 统计分析 |
3.2 结果 |
3.2.1 奶牛产后卵巢疾病血浆生殖激素的变化 |
3.2.2 奶牛产后卵巢疾病血浆能量指标的变化 |
3.2.3 奶牛产后卵巢疾病肝功指标变化 |
3.2.4 奶牛产后卵巢疾病矿物质元素变化 |
3.2.5 奶牛产后血液指标整体变化 |
3.2.6 牛场Ⅰ的奶牛卵巢疾病群体检测和预警 |
3.2.7 牛场Ⅱ奶牛卵巢静止的群体监测和预警 |
3.3 讨论 |
3.3.1 生殖激素异常与奶牛产后卵巢疾病的关系 |
3.3.2 主要矿物质元素与奶牛产后卵巢疾病的关系 |
3.3.3 能量平衡与奶牛产后卵巢疾病的关系 |
3.3.4 奶牛产后卵巢疾病的群体监测和预警评估 |
3.4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新疆北疆地区规模化奶牛场奶牛卵巢疾病性不孕症的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调查牛场和方法 |
1.2 临床诊断方法 |
1.3 数据统计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总体发病情况 |
2.2 不同胎次奶牛卵巢疾病的发生情况 |
2.3 不同卵巢疾病奶牛产前体况情况 |
2.4 不同规模奶牛场的奶牛卵巢疾病发生情况(表4) |
2.5 不同卵巢疾病奶牛的季节分布情况(表5) |
2.6 不同卵巢疾病奶牛的产后时间分布情况(表6) |
2.7 不同卵巢疾病伴发其他类型疾病的情况(表7) |
3 讨论 |
3.1 胎次对卵巢疾病发病的影响 |
3.2 产前不同体况对卵巢疾病发病的影响 |
3.3 不同规模牛场对卵巢疾病发病的影响 |
3.4 不同季节对卵巢疾病发病率的影响 |
3.5 产后时间对卵巢疾病发病的影响 |
3.6 伴发疾病对卵巢疾病发病率的影响 |
四、奶牛卵巢疾病性不孕症的诊断与防治(论文参考文献)
- [1]奶牛卵巢囊肿形成机理和影响因素研究与防治[D]. 高美红. 河北工程大学, 2021
- [2]奶牛卵巢囊肿的防治措施[J]. 朱效祖. 农家参谋, 2021(17)
- [3]能量负平衡对奶牛泌乳早期繁殖性能和卵泡发育的影响[D]. 宋玉锡.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0(09)
- [4]中原农区母牛繁殖疾病调查及子宫菌群分析[D]. 欧阳少芬.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3)
- [5]河北省部分地区奶牛产后卵巢疾病调查、生殖激素分析及治疗研究[D]. 刘义磊. 河北农业大学, 2019(12)
- [6]新疆北疆地区规模化奶牛场淘汰繁殖疾病奶牛的原因调查及其分析[D]. 李明. 石河子大学, 2018(12)
- [7]藿芪灌注液对雌鼠生殖机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D]. 喻琴. 甘肃农业大学, 2018(11)
- [8]马不孕症及马纤维肉瘤的临床病案分析[D]. 何国文. 新疆农业大学, 2017(02)
- [9]高产奶牛产后主要卵巢疾病的调查和血液临床病理学变化及其预警评估[D]. 钱伟东.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16(08)
- [10]新疆北疆地区规模化奶牛场奶牛卵巢疾病性不孕症的调查与分析[J]. 刘贤侠,高树,胡路锋,杨恒,王建梅,马广英,陈爱江,汪嘉来. 中国奶牛, 2014(Z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