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数字印刷与因特网密不可分的结合(论文文献综述)
何冰洁[1](2019)在《媒介环境学视域下微博的传播偏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从伊尼斯的"时间/空间"的二元偏向论,到麦克卢汉的感官偏向论再到波兹曼的“广泛偏向论”,共同表明了随着媒介形式的不断更新、丰富与发展,媒介自身所带有的偏向产生的影响己经不容忽视。微博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传播和获取的平台,Web2.0和WAP、API等多种技术的融合赋予了微博复杂的传播偏向属性:信息既可以在空间传播上跨越地理界限,又可以在时间传播上实现即时性、获得持久生命力。此外,微博的交互性传播特征、强大的用户生产内容能力和多样化的传播手段的融合,使其还具备关系偏向、内容偏向和感官偏向的特征。为了进一步探究微博的上述传播偏向对于用户媒介使用态度和意愿的影响,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建构了传播偏向对微博用户满意度的影响的模型框架。研究发现,时空偏向、内容偏向、关系偏向和感官偏向对用户的满意度均有显着正向影响。其中关系偏向对微博用户使用满意度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内容偏向、时空偏向和感官偏向。其背后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web2.0时代微博的“弱链接”与“微内容”的传播特征,使得消息是镶嵌在关系中传播下去的,信息的形式被赋予了更为重要的意义。此外,微博具备了强大的信息传播优势,充分满足了用户对内容生产和自我表达的需求。而互联网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手段的普及从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用户对微博时空偏向、感官偏向的需求。从媒介环境学的角度来说,媒介本身所带的物理和符号特征带来了一系列传播的偏向,这种偏向决定了媒介所衍生出的各种社会事件和文化现象。针对微博不同的传播偏向所带来的问题,对新媒体如何健康良好发展提出一些策略建议。运营商应完善用户反馈,丰富社交形式,优化微博的使用感受,从而指导微博平台良性健康发展。政府应该充分发挥引导作用,整合监管力量,加强网络法制建设,发展网络信息技术,健全信息过滤机制和舆情监测体系。另外,提高网络行业自律,加强受众的媒介素养教育,才是帮助他们摆脱对媒介工具性依赖并合理利用媒介的长远之策。
张立伟[2](2015)在《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出版技术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被誉为人类"文明之母",人类社会的每一次文明进化都与出版技术密不可分,出版技术的发展是人类文明进化历史的真实缩影。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范围内的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中国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领域都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革,电子及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在这一背景下,中国期刊数字出版产业迅速崛起,期刊数字出版技术蓬勃发展。目前,从科技史角度对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发展问题的全面、深入的研究几乎为空白。站在多学科视角对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进行深入研究,梳理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脉络,探索其发展规律,对促进我国期刊数字出版业科学发展、深化中国出版史研究、完善出版史学科体系及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推动文化产业乃至国民经济的长期、快速、可持续发展都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纵观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历程,以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互联网技术的引入与发展、IPV6核心网及3G移动网络技术在期刊数字出版领域的应用等重大技术突破为线索,根据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背景,将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变迁过程划分为"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奠基"、"期刊数字出版技术体系的初步形成"、"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三个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经济社会发生了重大变革。改革开放不仅带来了中国经济的腾飞和繁荣,也带来了包括科技、文化、社会等在内的各个领域的蓬勃发展,中国呈现出焕然一新的面貌。在这一时代变革的背景下,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增长,出版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迎来了巨大的发展契机。在这一时期,电子计算机技术开始在我国出版领域得到应用,我国实现了一系列出版技术的突破。第一,实现了汉字进入计算机的重大突破,汉字实现了数字化;第二,激光照排技术实现了中国印刷技术的第二次革命,使中国印刷业进入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的崭新时期;第三,磁、光等信息存储技术的应用颠覆了传统的纸质信息存储方式,实现了信息存储的数字化。这些关键技术的突破奠定了我国出版领域数字化的基础,电子出版技术开始出现,中国出版业迎来了巨大变革。我国在对国外各类磁带数据库、光盘数据库引进的基础上,研发了《中国高等院校学报论文文摘(英文磁带版)》(CUJA)和《中文科技期刊篇名数据库》(光盘版);出现了以软盘形式出版的电子期刊;方正书版、科印微机排版系统、华光普及型(BD)排版系统、4S高级科技文献书刊编排系统、"WP"软件等计算机排版软件得到了初步应用,我国出现了期刊的数字化萌芽。1994年4月20日,一条带宽只有64K的国际专线接入中国,开通了Internet的全功能服务,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互联网技术开始在中国得到广泛应用。在文化产业崛起、经济全球化及一体化背景下,我国期刊数字出版产业逐步兴起。互联网技术在我国的出现及其在期刊出版领域中的应用赋于了传统期刊出版方式和运营模式以新的活力和内涵,同时也给期刊出版工作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和变革。网络信息技术在期刊出版领域的广泛应用,推动了期刊采编技术、制版及印刷技术、发行及阅读技术的数字化变革,期刊出版逐步向网络化、一体化方向发展,我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体系初步形成。"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一系列政策的实施,推动了我国期刊数字出版产业的又一次重大变革。IPV6核心网的建立及移动3G通信技术的应用,促进了我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在期刊稿件采编技术发展方面,期刊网络采编系统被广泛采用,一批期刊群采编平台得到了建设与发展,参考文献辅助编校系统及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在期刊出版过程中得到了普遍应用。在期刊的数字发行与阅读发面,一些OA期刊在线发布平台得以建立,期刊发行实现了开放阅读、自由传播和资源共享;3G移动网络技术的发展使被称为"第五媒体"的手机开始从单纯的通讯工具转向移动媒体终端,三网融合、三屏功能合一技术进一步深入,数字期刊的移动终端阅读技术得到快速发展;采用P2P技术并集合了Flash动画、tvc视频、音频、web控件、3D技术和超级链接等多媒体技术的网络多媒体互动杂志在这一时期大量涌现;移动网络技术的应用及手机网民数量的增长催生了手机阅读市场的壮大,VIVA无线新媒体手机杂志等一书手机期刊出版平台迅速发展。同时,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专业期刊平台运营模式的变迁。我国一些数字期刊出版平台先后采用了独家授权数字出版模式;专业期刊平台呈现出市场分工逐步细化的态势;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实现了期刊数字出版的全流程管理,已经成为我国期刊出版技术进一步发展的方向。纵观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史,其变迁过程呈现出迅速性、渐进性及集成性的特征;计算机及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跨越、文化产业的崛起与繁荣、数字出版教育及研究等因素推动了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变迁促进了期刊出版的跨媒体融合、增强了人们获取期刊信息的能力、加快了中文期刊走向世界的步伐、推动了期刊数字出版及相关产业的繁荣,并对传统期刊出版业产生了双重影响。未来,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将进一步向跨媒体、立体化方向发展;其数字阅读技术将进入"后终端时代",内容依然为王;"注重用户体验"将成为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的主要方向;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将会更为迫切;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的赢利模式将会逐步清晰。目前,我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在人才储备与培养、产业链条及行业标准、版权保护及监管机制、集群创新及赢利模式等方面还存在诸多现实问题,制约着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创新。要彻底扫除上述发展的障碍,实现我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持续创新,就必须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方面下功夫。要不断提高期刊数字出版人才的培养水平,在科学整合期刊数字出版产业、优化产业链利益分配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期刊数字出版的版权保护力度,构建有效的监管机制,在更大程度上形成期刊数字出版的集群创新机制及有效的赢利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我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创新,实现期刊数字出版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楚雪[3](2014)在《麦克卢汉主义语言哲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麦克卢汉主义(McLuhanism)是法国学界用来概括媒介理论家马歇尔·麦克卢汉及相关学派学术思想的特有术语;语言哲学是关于“语言”的哲学思考;麦克卢汉主义语言哲学是指欧美麦克卢汉学派关于“语言”媒介的本质属性和社会功能的哲学反思,这种反思的终极目标,其一在于探究“语言”媒介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其二在于透过“语言”媒介与人类的自然关系来探究“语言”媒介中所体现出来的人与人、人与媒介之间所蕴含的社会关系。本文研究的麦克卢汉主义语言哲学是指欧美麦克卢汉学派关于“语言”媒介在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和进化论四个维度上构建的形而上学体系。与一般的“语言哲学”相比,麦克卢汉主义语言哲学有其独特的研究对象和范畴:即以“语言”媒介与人类及人类社会的关系为研究对象,进而在“本体论”层面探讨人类与“语言”本源之间的关系;在“认识论”层面探讨“语言”对人类认知的功能和作用;在“价值论”层面探讨“语言”的价值属性和意义构成;在“进化论”层面探讨“语言”的进化历程。由此可见,这“四论”也是麦克卢汉主义语言哲学框架体系中的四个最基本的哲学范畴。(一)麦克卢汉主义语言本体论。麦克卢汉主义语言本体论的核心观点是:在“互动延伸”的相互关系中,“语言”媒介与人类分别确立了各自的存在方式和本质构成。在马歇尔·麦克卢汉的经典命题“媒介是人的延伸”的基础上,媒介与人的“互动延伸”一直是欧美麦克卢汉学派深入考察和探求的问题,而“语言”作为所有媒介的源头、媒介形态的典型代表,它与人之间的关系从麦克卢汉的研究开始已经占据了重要位置,在此基础上,本论文提出了“语言与人的互动延伸”这一命题,以期通过梳理麦克卢汉学派对“语言”这一“元媒介”的剖析,充分展示该学派掩藏在媒介背后的对人的本质问题的理论关怀,同时也希望有助于“语言哲学”体系的建构。(二)麦克卢汉主义语言认识论。认识论讨论的主题是“如何认知本原”,“如何认知”则必然要借助“认知工具”,而作为人类认知能力延伸的“语言”媒介自然首当其冲。麦克卢汉主义语言认识论探讨的正是在人类历史长河中,“认知主体”如何借助“认知工具”——“语言”媒介——完成对“认知客体”的认知使命,以及在此过程中这一“认知工具”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这部分将从各阶段“语言”媒介不同的形态(分为言语媒介、书面媒介、电子媒介)着手,探析各阶段人的认知能力和思考方式,从而反映出“语言”这一“认知工具”发挥作用的原因及其产生的影响。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该语言认识论中也隐含着麦克卢汉式“媒介决定论”的意味,因而它在突出“语言”媒介对“认知主体”认知能力的决定作用时,淡化了“认知主体”本身的主观能动性。(三)麦克卢汉主义语言价值论。价值论主要探究的是被考察对象能否以及如何满足主体的需求,并在此过程中进一步探究被考察对象的价值属性和意义构成;麦克卢汉主义语言价值论即以此为基石,探究“语言”媒介如何满足人类认知的需要以及在此过程中所蕴含的“语言”媒介的价值属性和意义构成。具体来说,麦克卢汉主义语言价值论是关于“语言”媒介的功能性价值定位的哲学学说,该价值论主要包括语言媒介的政治价值、文化价值和认识价值三个方面的内容。因此,本部分将从“语言”媒介对个人、国家及社会的作用和意义入手,考察和评价“语言”媒介对人类及整个人类社会所具有的政治性、文化性、认识性的功能意义和价值效用。(四)麦克卢汉主义语言进化论。进化论原本是生物学上一套用以阐释生物亲代与子代间变异现象的理论,而实际上,媒介形态的演进也是进化的一种表现。该部分将进化论的对象设定为媒介演进中的典型——“语言”媒介,以期通过对“语言”媒介每个发展阶段的剖析来展示“语言”媒介的整个进化历程。麦克卢汉主义语言进化论的核心观点是:“语言”是媒介技术进化的源头,甚至可以说语言是“媒介的媒介”,是“元媒介”;“语言”的形态有“有声语言”(“言语”)和“有形语言”(“文字”),这两者可以说是一切媒介的内容,也就是说“语言”的进化存在于语言出现之后的一切媒介之中——从书籍到电脑、从广播电视到超文本、网络等等。可见,语言是一切媒介的内容,是“媒介的媒介”,这也正是进化论的集中体现。
张文新[4](2014)在《河北正元包装集团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河北正元包装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河北正元)是全国印刷包装龙头企业,居河北省首位,在河北印刷包装业具有代表性。一方面,企业通过自身努力已经取得不俗的成绩,企业发展蒸蒸日上;另一方面,企业在战略管理方面的缺失又制约着企业长远发展,势必成为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的瓶颈。本文目的就是帮助企业准确判断外部形势,认清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不断整合内部资源,发掘优势、克服劣势,制定出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发展战略,继而为区域印刷业解决求生存图发展和整体实力弱的矛盾提供参考。本文论述了制定发展战略的背景和意义,梳理了国内外企业战略管理的现状和趋势,提出了制定发展战略的内容和方法。本文采用PEST经济模型分析了企业身处的宏观环境,运用波特五力模型剖析了印刷业的行业环境,从而使企业认清自身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又从企业内部资源与能力两个层面分析企业的优势和劣势,结合企业面临的机会与威胁,运用SWOT分析归纳企业内在优劣、外部机会与威胁的层级,从而提出企业的发展战略选择,明确企业战略重点和阶段划分。本文提出了企业完善内部机制、优化产品结构、市场开拓策略、强化战略联盟、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等战略实施保障措施,为企业战略决策和部署提供素材和参考,为企业科学快速可持续的长远发展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华夏[5](2014)在《数字出版标准建设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信息技术不断进步,传统出版业逐步进入信息化时代,我国数字出版市场规模呈现持续增长的良好趋势。但数字出版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概念内涵不清,外延不一,交叉矛盾,使用混乱等现象。标准的缺失导致一系列问题产生,如原创内容不足、编校质量低劣、格式不统一、版权保护手段滞后、市场竞争无序、产业监管缺位、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等。因此,亟需建立数字出版概念体系和数字出版标准体系。数字出版业标准化建设对于扩大数字出版物的消费市场、保护数字出版的产业链、创造自主知识产权、提高生产商的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加快数字出版标准的研究编制工作,是有效促进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重要标准技术支撑。本文在对国内外数字出版标准化发展、相关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工作和数字出版标准成果的全面搜集整理的基础上,分析目前数字出版业发展对于标准的需求,我国数字出版标准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数字出版标准建设的对策,以期为未来数字出版标准的制修订奠定基础。本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阐释本论文的研究背景、意义、核心概念,梳理述评标准学科、标准化组织和出版业标准等相关文献,确定研究方法;第二章在数字出版产业链构建的基础上,探讨出版产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对于标准的需求;第三章介绍数字出版标准建设基本情况,我国出版行业标准化技术组织基本情况,对比分析标准化技术工作的内容及成果;第四章评价我国数字出版业标准建设工作,分析我国数字出版业标准建设存在的问题,数字出版标准制定存在的问题;第五章归纳提出数字出版业标准总体建设发展建议,数字出版标准制定建议与规划,数字出版标准贯彻执行建议。
李曦珍,楚雪[6](2013)在《古往今来文本媒介技术进化的社会机制探要》文中研究指明在人类传播史上,以文字为核心的文本媒介是继身体媒介之后出现的又一里程碑式的媒介形态。文本媒介由前印刷时代的手写文本、印刷时代的印刷文本和后印刷时代的电子文本构成。从公元前3500年的两河流域到当今的世界各地,文本媒介在不断的技术进化中对全球人类文明进程持续发挥着巨大的推动作用,造字术、造纸术、书写术和印刷术构成了全球5000多年来文本媒介技术进化的实质性内容。
丁蕾[7](2013)在《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文中认为本文由数字媒体语境下传受信息方式的变化入手,从视觉形式、视觉思维、视觉媒介、视觉文化等多方面进行视觉艺术创新的深入研究。研究旨在:1、从视觉对象的改变这一角度去认识新媒体,总结出数字媒体语境下视觉艺术的创新思路。2、对新媒体导致的传统媒介形态的变化作深入剖析,寻找适合发展的新的创作规律,探寻新旧媒介在视觉艺术创新方面的合作共生之路。3、从视觉传播及艺术生产与消费角度认知数字媒体艺术,开辟视觉艺术创新理论研究的新视角。视觉艺术创新首先在于“观看之道”。数字媒体技术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也是新的视觉传播形态产生的基础。伴随着各种视觉媒介及视觉行为的发展,人们对物象进行观看、感受、分析、认知的方式发生变化,新媒体技术实现了视觉语汇的丰富变化,形成了视觉形式新的审美特征,这些都对视觉主体之“看”产生了深刻影响,由此,视觉艺术的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共同组成一个有机互动的整体,借助视觉媒介的参与构成一个完整的视觉传播体系。在当下视觉文化发展的全球化语境中,数字化带来的不仅是技术,更是一种以视觉信息为标示的崭新的思维方式和生存方式。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既包括新媒体艺术在技术、形式、观念等方面的创造性重构,也包括传统视觉媒介的再媒介化,新视觉媒介的物化及新旧视觉媒介的跨媒体化与个性化;视觉艺术创新还体现在数字媒体语境下艺术跨文化、产业化及可持续化发展的深层建构中。视觉艺术创新已不只局限于视觉艺术创作领域,而是整个视觉艺术创作机制、视觉传播构成与消费者参与的行为活动方式的全面创新。本文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运用典型案例进行具体分析,为数字媒体艺术的应用理论研究提供鲜活的素材和有益的尝试。
肖岚[8](2012)在《创意产业融合成长的动力机制及其自组织创新模式研究》文中认为1998年英国工党政府的“创意产业工作组”推出的《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首次提出了创意产业的概念,这一概念从诞生至今虽然只有十几年时间,但是和数字产业、互联网产业、电信产业和传媒产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事实上,在创意产业这一概念出现之前,信息产业和传媒产业的许多专家和学者就已经预见到了图书、音乐、电影等创意产品未来发展的数字化、网络化和融合化趋势及其所带来的企业的组织模式和商业模式的改变与创新。近年来在创意产业融合化趋势显着和加深的同时,各种融合创新层出不穷,如网络电视(IPTV)、数字电影、数字印刷、手机彩铃、网络视频等新型创意产品及其相关企业开始快速成长,文学、音乐、广播电视、电影和出版等传统文化创意产业开始借助互联网、移动网等信息化手段,与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不同数字终端相结合;与此同时,用户、供应商甚至业余爱好者也借助这些信息化手段越来越多地加入到创意产品的创作和生产环节,创意产业正呈现出丰富多彩的产品形态、形式各异的组织形态和欣欣向荣的产业生态。由此可见,创意产业的快速成长离不开产业融合和文化融合的重要前提,并和数字融合、信息社会以及新经济等大背景紧密联系在起。在工业经济、数字经济、网络经济等经济形态发展之后,以创意和创新为核心要素的创意产业将成为21世纪的主导产业形态。鉴于信息化、网络化和融合化背景下创意产业成长这一主题,本文主要探究推动创意产业融合成长的动力机制和创意产业融合成长的自组织创新模式这两方面的内容。其一、以系统理论、自组织理论、协、同学、网络经济学等为理论来源,以环境分析和系统动力学为方法论,从动力来源、动力结构和基于自组织和他组织演化的动力主体、特征及效应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对推动创意产业融合成长的动力机制进行了系统分析,并以创意产业与互联网信息产业融合成长的动态行为进行模拟,演示了互联网背景下创意产业融合成长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成长趋势;其二、基于前面分析发现基于他组织演化的动力效应不足以保障创意产业的融合成长这一前提,继续以创新理论为理论来源,解释性案例分析为方法论,从产品创新模式、组织创新模式和商业模式创新这三方面探讨了创意产业融合成长的自组织创新模式;并借助Logistic增长模型模拟了我国电子书产业的成长动态,在此基础上选取美国Amazon公司的Kindle系列产品为案例,具体探讨美国互联网企业如何具体通过产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成功实现与出版业融合成长的案例。就本文的主要内容而言:第一,对创意产业融合成长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本文在对创意产业相关概念和范畴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引入和阐述了创意产业融合成长的概念,对与该概念相关的产业融合、文化融合、产业成长和创新理论的相关研究进行归纳和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本研究的可行性。第二,对创意产业融合成长的宏微观环境进行分析。通过宏观PEST分析发现创意产业融合成长系统是一个由文化、技术、人才、企业、市场和制度等要素构成的具有动态性和开放性的产业系统,在该系统中创意产业构成要素之间相互竞争、协作与共同演进,推进创意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与演变;通过微观SWOT分析发现通过伴随着互联网、移动通讯等信息产业的渗透与发展,创意人才、创意企业、创意产业越来越多地呈现出融合成长的趋势。创意产业成长与融合、创新和动力这三大要素密切相关,各要素之间互为影响、互为驱动,并揭示了融合给创意产业成长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伴随着互联网的渗透与发展带来的技术与产业环境的改变,文中关于创意产品、创意企业和创意产业的分析可以放置在网络经济环境的分析框架中。第三,基于自组织和他组织演化对创意产业融合成长的动力机制进行系统分析,明确和归纳了推动创意产业融合成长的来自五个层面的动力来源和在三种动力作用下的动力结构。研究发现创意个人和创意企业借助创意网络平台可以自组织地实现创意产品的生产和传播,增加创意产品的供给,通过产生网络效应、长尾效应、协同效应和竞合效应的四大效应来推进创意产业的融合成长;研究还发现作为他组织的主体-政府通过各项财政和货币政策推进创意产业成长,虽然在短期内会产生激励效应,但从长期来看由于政策滞后效应的存在,放松管制和加强知识产权监管等措施并不能有效地保障创意产业的融合成长,相反可能会阻碍其成长过程;正是由于内生性动力来源使得创意产业融合成长呈现一种自组织创新形态。第四,借助系统动力学方法,以创意产业与互联网信息产业的融合成长为例构建SD模型,在明确主要正负反馈关系的基础上构建了系统流图。以我国网络视频产业的发展为例,数值模拟出创意产业将呈现两种截然不同的成长轨迹:一种是不断自我增强的向上态势,另一种是不断减弱的向下态势,并对我国网络视频产业的成长与影视版权的关联性进行了探讨,发现网络视频网站使用正版影视作品将有效进一步推进网络视频产业的健康成长。第五,在发现从长期来看,基于他组织的演化不足以有效保障创意产业融合成长的分析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创意产业融合成长的自组织创新模式。研究发现创意产业融合成长的创新呈现出自组织创新特征,创意产品创新不仅表现为技术创新,更多的表现为内容创新和设计创新;基于不同的自组织动力来源,自组织创新的类型可以分为大众驱动创新的创意众包模式;企业驱动创新的模块融合模式;需求驱动创新的用户创新模式等三种产品创新模式;网络组织和集聚组织结构使得自组织创新成为可能;而商业模式创新有效控制了创意企业对创意内容传播的控制,保障了创意产业的收益。第六,具体研究了电子出版产业成长及其自组织创新模式。借助Logistic增长模式发现我国电子书产业的成长动态发现我国电子书产业已经进入第二阶段,即用户增长进入加速增长阶段。通过解释性案例研究方法对美国Amazon公司的融合成长及其表现出的自组织创新特征进行研究,发现Amazon公司Kindle电子书的成功不仅是产品的技术创新,而且是产品的设计创新和内容创新,是一种融合创新的体现;Amazon公司的产品融合创新是企业驱动的“终端+平台+内容"模块融合模式;自助出版平台(Kindle Direct Publishing Platform)为实现电子出版的自组织创新提供了可能;互联网平台企业正在作为电子出版产业中新的出版主体,电子出版产业主体正在趋于多元化。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有:(1)主题概念的创新,提出了创意产业融合成长和自组织创新这两个核心概念。创意产业融合成长概念的提出主要是基于技术融合、信息社会和新经济背景下创意产业所呈现出的产业融合和文化融合的趋势与高成长性的特点;而自组织创新模式概念的提出主要是基于两个前提:其一,创意个人和创意企业借助创意网络平台自组织实现技术创新、内容创新与设计创新的行为;其二,由于政策的滞后效应,政府作为他组织主体并不能有效保障创意产品的收益,推进创意产业的融合成长。(2)框架分析的创新。本文运用纵向分析方法对创意产业融合成长的环境、缘起和发展进行分析;运用横向分析方法对产业成长的动力机制和创新模式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归纳和整理;运用从大到小、层层推进的方法基于自组织理论对推动创意产业融合成长的动力机制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从产品创新模式-组织创新模式-商业模式创新这三个层面从自组织创新的类型、实现和保障三方面具体构建了创意产业融合成长的自组织创新模式分析框架。(3)方法应用的创新。使用系统动力学方法,以创意产业与互联网信息产业的融合成长为例构建因果回路图和系统流图,对我国网络视频产业成长的行为模式进行数值模拟,揭示了在基础性动力和内生性动力的作用下,网络视频产业呈现出指数增长和不断衰减的两种不同的成长趋势;使用Logistic增长函数对我国电子书产业的成长阶段和发展前景进行分析与预测;在构建了创意产业融合成长的自组织创新模式的基础上,运用解释性案例方法对Amazon公司通过Kindle电子书实现融合成长过程中的自组织创新特征进行分析并获得相关启示。
张国圣[9](2011)在《数字艺术谱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技术与传统艺术的融合逐渐生成新的艺术形态,同时又决定着该艺术形态的艺术特质。21世纪,人类社会已经快速驶入信息时代,这是人类历史上一个划时代的伟大转折。如同农业社会的标志是农耕技术,工业社会的标志是机械技术一样,信息社会的标志便是数字技术。随之而来的一个显着事实便是基于数字技术上的数字艺术开始大量涌入我们的生活,探究数字艺术的来龙去脉及其变化系统,对数字艺术进行谱系研究便成为一种必需。本文从发生学的角度出发,立足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的深层互动的理论视角来审视数字艺术现象,追溯技术与艺术的内在辩证关系。通过梳理人类原始艺术中的技术性内涵,考查技术因素在原始艺术构成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一路走来,从雕刻技术,印刷技术,照相技术和电子技术等几个关键向度上,审视人类自身追求物质与精神、情感与理性、体验与认识的完美统一的进程,进而解读数字艺术和构建基于系统观的数字艺术生态部落,从而达到揭示人类艺术发生和发展的基本规律的目的。文论始终贯穿着技术与艺术视角整合的方式,在对传统原子艺术和数字艺术的多向比较中,凸显技术对艺术的深层次影响。并积极借鉴了社会心理学的方法,在承认社会环境对艺术的影响下,进一步研究这种环境是如何实现的,并有效关注了这一过程中社会性、市场性、物理性、化学性、思想性、精神性和伦理性等中介因素是如何在技术和艺术的互作过程中发挥作用的。艺术发展,技术先行,技术发展,观念先行,观念发展,艺术先行。这样一个循环互作的机制也许基本可以解释自原始艺术诞生后技术和艺术及相应的技术和艺术观念之间的关系。技术的艺术性和艺术的技术性特点的日益凸显正是技术与艺术互作机制不断强化的一个显着表现。在艺术发展中,艺术发展与技术进步相一致是常态,而不一致却是偶然的。在艺术类型的进化过程中,艺术类型一般总会逐渐增多,单一类型的艺术也总会不断得以细化,这一过程同样体现着优胜劣汰的趋势与表征,这恰恰源于艺术背后的复杂性。社会的文化、政治等诸多社会性因素对艺术趣味的影响,受众的喜好、艺术的盈利能力及在艺术市场中的位置等经济性制约都对某种艺术类型的发生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掣肘作用。当一种艺术类型问世后如果能更好地适应上述诸多因素则会不断地发展壮大,进而逐步在型塑新的艺术观、美学观以及文化惯例中发挥自己的强大作用。否则就会日益式微乃至消亡。雕刻艺术、印刷艺术、照相艺术以及电子艺术不约而同地趋向与最新的数字技术结合并对人们业已形成的艺术观、美学观以及文化惯例的强大冲击恰恰体现和印证着这一现象与规律。数字艺术的逻辑起点和哲学依据依然关乎科技与人这一古老命题。数字艺术的发展现状证明作为带有普遍性的艺术的本真面貌更应该是人类情感的民主性表达,深刻反映了艺术民主化和个性化的历史进程。作为情感的表达,艺术应该具有更多的开放气质,因为情感本身都是同样高贵而不可侵犯的。艺术作为人类的专属领域之一,是人类创造的产物,有其产生的历史,因而从理论上讲就终究会有消亡的一天。今天的数字艺术就是明天的原始艺术。
姜帆[10](2010)在《数字传播背景下广告的生存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数字传播背景下,广告的生存与发展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当广告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社会传播环境和营销环境发生巨变时,广告将如何应对?本文以此作为重要研究背景,从广告的生存形态、产业形态和观念形态三个层面展开广告生存和发展问题的探讨。广告遵循新传播技术——新媒介形态——新广告形态的发展逻辑,因此本文首先将数字传播背景下媒介形态的演进纳入研究视野,将其划分为传统大众媒介的数字化转型、媒介形态融合以及媒介最终的数据库生存三个阶段。然后以达尔文主义作为分析范式,认为数字传播背景下广告生存形态的变迁将经历三个阶段:即传统广告的延续和创新、数字新媒介广告的兴起和应用、以及广告数据库生存的颠覆性变革。在数字传播背景下,媒介融合带来媒介形态边界的模糊化,从而导致新媒介广告并非通过媒介载体就能做出明确区分,呈现出从媒介形态化到泛形态化的转变,即多种形态混一或是完全崭新的广告形态样式。而资讯化和交互性是广告生存形态变迁的本质要求。广告成为资讯平台,在此基础上消费者和广告之间开始了信息传递的双向互动。当媒介进入数据库生存的终极形态阶段时,只有广告数据库能在最大程度上凸显广告资讯化和交互性的特点,因此成为广告在数字传播背景下的终极生存形态。本文认为,专业化是广告数据库生存的核心内涵。广告公司和专门的数据库厂商是广告数据库的创建主体,互联网和数字电视专业广告频道是广告数据库的两个主要发布渠道。广告数据库将基于内容销售和电子商务创建两种赢利模式。数字传播背景下广告生存形态的改变必然带来广告产业的变革。本文认为,在确立信息服务业的产业定位基础上,广告公司正积极探索如何在多样化形态的媒体平台上运作广告资讯,成为资讯的运作者、整合者和传播者。数字传播背景下广告产业将转型为“大广告产业”,即基于营销传播领域的产业融合所形成的跨越传统广告产业边界的产业形态。这需要广告产业以高度专业化打造核心竞争力,进行广告产业链的垂直整合,并对广告公司的组织结构进行合理调整。数字传播背景下广告将走向告知功能观念的回归并进行升级。广告告知功能的回归是广告在诱导功能不断张大以至危及广告行业自身发展的困境下的必然发展趋势。广告告知功能观念的升级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广告营销观念从工具理性到价值理性的根本转型;其二,广告信息告知内容的升级,即作为资讯化平台的广告要接近完全商品信息;其三,广告信息告知形式的升级,即买卖双方实现信息互动。广告专业化的数据库生存与广告告知功能观念的升级是相互契合的,而数字传播技术的发展为广告告知功能的升级提供了技术上的重要保障。
二、数字印刷与因特网密不可分的结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数字印刷与因特网密不可分的结合(论文提纲范文)
(1)媒介环境学视域下微博的传播偏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四节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
第二章 传播偏向的缘起与发展 |
第一节 缘起:英尼斯与传播偏向的提出 |
第二节 发展:麦克卢汉与“媒介是人的延伸” |
一 与口语媒介形态相应的“耳朵社会”形态 |
二 与文本媒介形态相应的“眼睛社会”形态 |
三 与电子媒介形态相应的“神经社会”形态 |
第三节 深化:媒介环境学的兴起 |
第三章 微博的传播偏向 |
第一节 时空偏向 |
一 麦克卢汉主义“媒介时空相对论” |
二 微博的时空偏向 |
第二节 内容偏向 |
一 网络用户生产内容 |
二 微博的内容偏向 |
第三节 关系偏向 |
一 web2.0 时代的传播偏向——关系传播 |
二 微博的关系偏向 |
第四节 感官偏向 |
一 麦克卢汉与“媒介即讯息”、“冷热媒介” |
二 微博的感官偏向 |
第四章 微博的传播偏向对用户满意度的影响的实证研究 |
第一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 使用与满足理论 |
第二节 模型构建与假设提出 |
一 研究模型建构 |
二 变量定义与研究假设 |
第三节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
一 问卷的设计与发放 |
二 问卷的回收结果与假设检验 |
第四节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五章 传播偏向对微博发展策略的启示 |
第一节 运营方需关注用户需求 |
一 注重产品功能设计,优化用户体验 |
二 明确产品定位,满足多样化需求 |
第二节 政府强化信息监测管理 |
一 加强法制建设和政府引导 |
二 健全信息过滤机制和舆情监测体系 |
第三节 网络自律与社会监督有效结合 |
一 制定网络自媒体道德规范 |
二 加强网民媒介素养教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2)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
二、相关研究概述 |
三、研究方法及研究的重点、难点 |
四、研究结构及主要内容 |
五、创新之处及存在的问题 |
第一章 概念界定、产业发展概况与历史分期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期刊与杂志 |
二、电子出版、网络出版与数字出版 |
三、期刊数字出版与期刊数字出版技术 |
第二节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业的发展概况 |
一、传统期刊数字出版平台发展迅猛 |
二、多媒体网络杂志数字出版初具规模 |
三、期刊数字出版产值波动中增长 |
四、期刊数字出版高新技术层出不穷 |
第三节 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发展的历史分期 |
一、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发展的奠基(1985-1993) |
二、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体系的初步形成(1994-2004) |
三、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创新与发展(2005-今)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发展的奠基(1985-1993) |
第一节 背景:改革开放与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进 |
一、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进 |
二、落后的出版技术与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间的矛盾 |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
四、由封闭半封闭社会向全方位开放社会的转型 |
第二节 电子计算机在出版领域中的应用 |
第三节 汉字数字化与电子照排技术的突破 |
一、"748工程"与汉字数字化 |
二、彩色照排技术实现国产化 |
三、汉字照排技术对中国出版业的影响 |
第四节 信息存储技术的数字化发展 |
一、磁存储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
二、光存储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
第五节 中国期刊的数字化萌芽 |
一、高校学报论文磁带文献库的研制 |
二、中文科技期刊光盘数据库的研制 |
三、软盘电子期刊的发行 |
四、计算机排版软件的初步应用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体系的初步形成(1994-2004) |
第一节 背景:文化产业崛起与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发展 |
一、文化产业崛起与期刊数字出版产业兴起 |
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与期刊数字出版技术革新 |
三、网络及信息存储技术为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
第二节 期刊采编技术的变革 |
一、期刊稿件采编流程的改变 |
二、期刊编辑模式的转变 |
三、计算机排版软件的普遍应用 |
第三节 期刊制版及印刷技术的进步 |
一、CTP技术实现期刊的计算机直接制版 |
二、数字他直接印刷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
第四节 期刊发行技术、阅读方式变迁及数字出版产业链的初步形成 |
一、网络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期刊发行技术变迁 |
二、网络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期刊阅读方式变迁 |
三、期刊数字出版产业链的初步形成 |
第五节 期刊数字出版技术体系的初步形成 |
一、期刊数字出版技术体系的内涵及构成 |
二、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体系的形成及轨迹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创新与发展(2005-今) |
第一节 背景:现代网络技术发展与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 |
一、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与期刊数字出版产业变革 |
二、现代网络技术发展与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 |
三、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升级 |
第二节 期刊采编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
一、期刊网络采编系统的广泛使用 |
二、期刊群采编平台的建设与发展 |
三、参考文献辅助编校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
四、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的普遍应用 |
第三节 期刊发行技术的进步 |
一、OA期刊在线发布平台的建立 |
二、期刊"优先数字出版"发行技术的应用 |
三、期刊手机出版发行技术的兴起 |
四、网络多媒体杂志的大量涌现 |
第四节 期刊阅读技术的革新 |
一、移动网络技术与期刊移动终端阅读 |
二、多媒体互动技术与期刊多媒体阅读 |
三、"开放存取"技术与期刊开放阅读 |
第五节 数字出版技术应用与专业期刊平台运营模式变迁 |
一、期刊独家授权数字出版模式的采用 |
二、专业期刊平台市场分工的逐步细化 |
三、"网络发行量"概念的首次提出 |
四、"云计算"技术实现期剥数字出版的全流程管理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的特征、动因及影响 |
第一节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的特征 |
一、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的迅速性 |
二、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发展的渐进性 |
三、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的集成性 |
第二节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的动因分析 |
一、技术基础:计算机及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
二、经济动因: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
三、社会动因: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跨越 |
四、文化动因:从文化产业崛起到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 |
五、学科支撑:数字出版教育及研究方兴未艾 |
第三节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的影响 |
一、促进了期刊出版的跨媒体融合 |
二、增强了人们获取期刊信息的能力 |
三、加快了中文期刊走向世界的步伐 |
四、推动了期刊数字出版及相关产业的繁荣 |
五、对传统期刊出版业的双重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的历史启示 |
第一节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的借鉴意义 |
一、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要有政府的引导和支持 |
二、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要以市场为导向 |
三、教育与科研是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的基本推动力 |
四、业界的合理竞争是推动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的有效途径 |
五、要加强借鉴基础上的自主创新 |
第二节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
一、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将进一步向跨媒体、立体化方向发展 |
二、期刊数字阅读技术将进入"后终端时代",内容依然为王 |
三、"注重用户体验"将成为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的主要方向 |
四、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将更为迫切 |
五、期刊数字出版技木创新的赢利模式将会逐步清晰 |
第三节 当前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的制约因素分析 |
一、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人才匮乏状况凸显 |
二、产业链条尚不健全,行业标准严重滞后 |
三、版权困局亟需破解,监管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
四、集群创新水平不高,有效的赢利模式还未真正形成 |
第四节 提升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水平的对策建议 |
一、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期刊数字出版人才的培养水平 |
二、科学整合期刊数字出版产业,优化产业链利益分配 |
三、加强期刊数字出版的版权保护力度,构建有效的监管机制 |
四、促进期刊数字出版集群创新,逐步形成有效的赢利模式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3)麦克卢汉主义语言哲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目的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第一章 麦克卢汉主义语言本体论 |
第一节 语言是人的延伸 |
一、语言是对人体本身的延伸 |
二、语言是对人所处社会环境的延伸 |
第二节 人是语言的延伸 |
一、人是语言媒介进化的“生殖器” |
二、人是语言媒介进化的“持存物” |
第二章 麦克卢汉主义语言认识论 |
第一节 言语媒介时期的口语文化 |
一、口语媒介创生的通感时代的口语文化 |
二、文字对“部落化”的动摇 |
第二节 书面媒介时期的书面文化 |
一、手抄文本中呈现的书面文化的雏形 |
二、印刷文本构建偏向视觉的书面文化 |
第三节 电子媒介时期的电子文化 |
第三章 麦克卢汉主义语言价值论 |
第一节 语言的政治价值 |
一、有序的语言有助于社会秩序的构建 |
二、语言是政治力量的体现 |
三、言语行为与政治权利的运作 |
第二节 语言的文化价值 |
一、语言是最基本的文化构成因素 |
二、语言的文化殖民 |
三、媒介全球化的实现 |
第三节 语言的认识价值 |
第四章 麦克卢汉主义语言进化论 |
第一节 前文字时代 |
一、语言大脑机能的实现 |
二、口语词的产生 |
第二节 文字时代 |
一、文字的发明 |
二、书面词的形成 |
三、印刷词的延伸 |
第三节 后文字时代 |
一、后文本时代:计算机技术中“语言”媒介的技术革新 |
二、“语言”的全面数字化:信息技术下语言媒介的全面转型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4)河北正元包装集团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河北正元集团外部环境分析 |
2.1 宏观外部环境分析 |
2.1.1 政治环境分析 |
2.1.2 经济环境分析 |
2.1.3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
2.1.4 技术环境分析 |
2.2 印刷行业环境分析 |
2.2.1 行业内现有竞争者分析 |
2.2.2 供应商讨价还价能力分析 |
2.2.3 买方讨价还价能力分析 |
2.2.4 新进入者的威胁 |
2.2.5 替代品的威胁 |
2.3 河北正元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2.3.1 面临的机遇 |
2.3.2 面临的挑战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河北正元集团内部环境分析 |
3.1 企业概述 |
3.2 企业资源分析 |
3.2.1 实物资源分析 |
3.2.2 财务资源分析 |
3.2.3 组织资源分析 |
3.2.4 人力资源分析 |
3.2.5 文化资源分析 |
3.3 企业能力分析 |
3.3.1 管理能力分析 |
3.3.2 生产运作能力分析 |
3.3.3 市场营销能力分析 |
3.3.4 产品研发能力分析 |
3.3.5 企业独特竞争力分析 |
3.4 企业具有的优势和劣势 |
3.4.1 优势 |
3.4.2 劣势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河北正元集团企业发展战略选择 |
4.1 SWOT 分析 |
4.1.1 优势分析 |
4.1.2 劣势分析 |
4.1.3 机会分析 |
4.1.4 威胁分析 |
4.1.5 SWOT 综合分析 |
4.2 企业发展战略的确定 |
4.2.1 战略指导思想 |
4.2.2 战略制定的基本原则 |
4.2.3 战略方针 |
4.2.4 战略目标 |
4.3 发展战略选择 |
4.4 战略重点及阶段划分 |
4.4.1 战略重点 |
4.4.2 战略阶段划分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河北正元集团企业发展战略实施保障措施 |
5.1 以改革创新的勇气和魄力破解企业体制机制发展瓶颈 |
5.1.1 不断推进企业组织架构和机制变革 |
5.1.2 加快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步伐 |
5.1.3 完善 ERP 管理系统和管理方式 |
5.2 以政策导向为主线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和业务扩张步伐 |
5.2.1 加快产品结构调整优化产品结构布局 |
5.2.2 加快项目建设做大企业经济总量 |
5.2.3 适时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聚 |
5.3 从客户为中心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 |
5.3.1 明确目标市场定位 |
5.3.2 实施品牌化产品策略 |
5.3.3 加大对大客户的攻关力度 |
5.4 从互利双赢为目标加强战略联盟与合作 |
5.4.1 加强与合资方巩固战略联盟关系 |
5.4.2 加强与合作企业的友好合作关系 |
5.4.3 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友好协作 |
5.4.4 加强与科研建立密切合作关系 |
5.4.5 加强与各级政府交往与协作 |
5.5 以构建企业文化为灵魂全面提升企业凝聚力 |
5.5.1 企业文化必须与企业发展战略相契合 |
5.5.2 企业文化必须营造温馨美好的留人环境 |
5.5.3 企业文化塑造必须与企业品牌形象塑造相关联 |
5.5.4 企业文化必须以活动为载体凝聚向心力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数字出版标准建设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核心概念界定 |
1.3 相关文献述评 |
1.4 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出版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标准需求分析 |
2.1 数字出版产业链的构建 |
2.2 出版产业数字化转型对标准的需求 |
2.3 数字出版标准化需求要素分析 |
第三章 数字出版标准建设现状分析 |
3.1 数字出版标准建设的基本情况 |
3.2 我国数字出版业标准建设现状评价 |
第四章 我国数字出版标准工作评价 |
4.1 我国数字出版标准工作探析 |
4.2 我国数字出版标准制定工作问题评析 |
第五章 数字出版业标准建设发展对策 |
5.1 数字出版业标准总体建设发展对策 |
5.2 数字出版标准制定策略探讨 |
5.3 数字出版标准贯彻执行策略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各标委会发布的标准统计 |
附录二 各标委会数字出版标准统计 |
(6)古往今来文本媒介技术进化的社会机制探要(论文提纲范文)
一、前印刷时代文本媒介技术进化的社会机制 |
(一) 造字术 |
(二) 造纸术 |
(三) 书写术 |
(四) 文本媒介的语言文字机制 |
二、印刷时代文本媒介技术进化的社会机制 |
(一) 雕版印刷术进化的社会机制 |
(二) 活字印刷术进化的社会机制 |
1. 影响中西方活字印刷术进化的“语言文字”因素 |
2. 影响中西方活字印刷术进化的“精神文化”因素 |
3. 影响中西方知识产业发展的“生产方式”因素 |
三、后印刷时代文本媒介技术进化的社会机制 |
(一) 后印刷时代:计算机技术对印刷文本媒介的一次技术革新 |
(二) 电子化文本:信息技术对纸质文本媒介的一次全面转型 |
(三) 产业化运营:文本媒介技术进化的社会机制 |
(7)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一、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二、 本课题的研究基础与现状分析 |
三、 本课题的基本结构 |
四、 本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视觉转向的文化解读 |
第一节 新媒体影响视觉文化 |
一、 视觉转向:从“视觉”到“视觉化” |
二、 视觉文化的后现代范式:从仿象到拟像 |
三、 视觉对象:从文化全球化到文化个性化 |
第二节 艺术与生活的彼此渗透 |
一、 艺术的“终结”:生活化的艺术 |
二、 艺术“终结”之后:艺术化的生活 |
三、 后工业社会艺术生产方式的重构 |
1、 以技术复制为特征的后审美艺术 |
2、 消费文化和文化消费 |
3、 后工业社会的文化创意产业 |
第二章 数字媒体环境下的视觉传播 |
第一节 数字环境下的视觉新媒介 |
一、 媒介的数字化生存 |
1、 原子社会与比特世界 |
2、 视觉媒介的数字化 |
二、 数字媒体艺术 |
1、 数字媒体艺术概念 |
2、 数字媒体艺术的主要特征 |
第二节 观看之道 |
一、 看与被看的互动关系 |
1、 角色转换:视觉传播的主体与客体 |
2、 双重身份:视觉内容的生产者与消费者 |
3、 隐身交往:虚拟主体之间 |
二、 生产者之“看” |
1、 视觉体验:综合知觉 |
2、 视觉传达:多维视野 |
三、 消费者之“看” |
1、 视觉形式的接受:选择 |
2、 视觉活动的参与:交互 |
第三章 数字媒体语境下视觉艺术创新的语法革命 |
第一节 创造性:作为视觉艺术的本质 |
一、 创新技术:科学与艺术的“重逢” |
1、 数字媒体技术 |
2、 “技术性艺术”并非“唯技术” |
3、 虚拟现实技术:从创造图像到创造视觉世界 |
二、 创新形式:以视觉信息为标示的跨界的多维交互 |
1、 社会变化与传统渗透下的“旧”与“新” |
2、 多维的艺术跨界交流 |
三、 创新观念:基于高科技的艺术创造 |
四、 形态嬗变:无所不在的生活状态与“文化沙漠”的救赎 |
第二节 数字媒体环境下视觉媒介的共生与融合 |
一、 传统艺术媒介新视觉形态的衍生 |
1、 传统媒介艺术的存在与再媒介化 |
2、 媒介的物化与物的媒介化 |
二、 跨媒体:新旧媒体的整合与分众传播 |
三、 多种感觉通道的整合 |
第三节 低碳经济时代数字媒体艺术的可持续发展 |
一、 精神生态的交互,媒体生态的体验,社会生态的和谐 |
二、 “软实力”体现跨文化传播优势 |
三、 数字媒体艺术的产业化 |
第四章 编码与解码: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实践 |
第一节 四维与五感:从纸皮书革命到数字出版物革命 |
一、 传统书籍设计:平面不平,开卷有益 |
二、 电子书:无纸化阅读体验 |
三、 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共生与融合 |
1、 电子书的媒介特征 |
2、 电子杂志形态分析 |
3、 书籍数字出版 DIY |
第二节 移情与沉浸:会展设计的视觉空间 |
一、 2012 伦敦奥运会开幕式 VS2008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
1、 2012 伦敦奥运会开幕式 |
2、 2008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
3、张艺谋 PK 丹尼·博伊尔 |
二、 上海世博会的展示设计 |
1、 创意构筑未来——跨界的互动空间 |
2、 一切始于世博会——新科技、新文化、新理念 |
第三节 越界:当代艺术从“超设计”到“重新发电” |
一、 可视与可读:徐冰的《天书》与《地书》 |
二、 Beauty from the deep:石至莹绘画作品《公海》与碧欧泉品牌 DNA |
三、 绘画性的未来语境:吴俊勇之《千江有水千江月》 |
四、 与互联网对话:关于群展《你不是个小玩意儿》 |
第四节 异构时空:3D 数字电影的艺术与技术 |
一、 3D 也属于艺术片:电影《皮娜》 |
二、 奇观的再定义:电影《阿凡达》、《泰坦尼克号》 |
三、 技术性与艺术性的共谋: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
四、 创造图像的艺术:3D 立体动画片《驯龙高手》 |
结论:关于“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的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创意产业融合成长的动力机制及其自组织创新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创意产业呈现不断融合趋势 |
1.1.2 创意产业呈现出高成长性 |
1.1.3 创意产业融合成长推进创新型社会的形成 |
1.2 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基本概念与相关研究及综述 |
2.1 创意产业相关概念和范畴 |
2.1.1 创意的概念与范畴 |
2.1.2 创意产品的概念与范畴 |
2.1.3 创意产业的概念与范畴 |
2.2 创意产业融合的相关研究综述 |
2.2.1 融合概念的演变 |
2.2.2 产业融合视角 |
2.2.3 文化融合视角 |
2.3 创意产业融合成长的动力机制及创新模式的相关研究综述 |
2.3.1 创意产业成长及其驱动理论 |
2.3.2 创意产业融合成长的创新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创意产业融合成长的理论基础与环境分析 |
3.1 主要理论基础 |
3.1.1 系统理论 |
3.1.2 自组织理论与协同学 |
3.1.3 网络经济学 |
3.1.4 创新理论 |
3.2 创意产业融合成长的宏观PEST分析 |
3.2.1 政治与法律环境 |
3.2.2 经济与信息环境 |
3.2.3 社会与人文环境 |
3.2.4 技术与产业环境 |
3.3 创意产业融合成长的微观SWOT分析 |
3.3.1 创意产业融合成长的优势 |
3.3.2 创意产业融合成长的劣势 |
3.3.3 融合给创意产业成长带来的机遇 |
3.3.4 融合给创意产业成长带来的挑战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创意产业融合成长的动力机制 |
4.1 创意产业融合成长的动力来源 |
4.1.1 物质层面 |
4.1.2 文化层面 |
4.1.3 结构层面 |
4.1.4 组织层面 |
4.1.5 制度层面 |
4.2 创意产业融合成长的动力结构 |
4.2.1 基础性动力:技术驱动 |
4.2.2 内生性动力:大众驱动、企业驱动、需求拉动 |
4.2.3 外生性动力:政府推动 |
4.3 基于自组织演化的创意产业融合成长动力机制 |
4.3.1 基于自组织演化的动力主体及条件 |
4.3.2 基于自组织演化的动力效应 |
4.4 基于他组织演化的创意产业融合成长动力机制 |
4.4.1 基于他组织演化的动力主体 |
4.4.2 基于他组织演化的动力效应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创意产业与互联网信息产业融合成长的动态模式 |
5.1 创意产业融合成长系统的基本模型 |
5.1.1 创意产业成长系统的封闭模型 |
5.1.2 创意产业融合成长的开放模型 |
5.2 创意产业与互联网信息产业融合成长系统的SD模型 |
5.2.1 系统动力学概述 |
5.2.2 系统动力学模型 |
5.3 网络视频产业成长动态模式的实例研究 |
5.3.1 实例研究 |
5.3.2 系统的行为模式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创意产业融合成长的自组织创新模式 |
6.1 自组织创新的类型-产品创新模式 |
6.1.1 大众驱动创新创意众包模式 |
6.1.2 企业驱动创新-模块融合模式 |
6.1.3 需求驱动创新-用户创新模式 |
6.2 自组织创新的实现-组织创新模式 |
6.2.1 网络组织模式 |
6.2.2 集聚组织模式 |
6.3 自组织创新的保障-商业模式创新 |
6.3.1 免费模式 |
6.3.2 收费模式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电子出版产业成长及其自组织创新模式分析 |
7.1 电子出版与电子出版产业 |
7.1.1 网络出版 |
7.1.2 电子书 |
7.1.3 手机出版 |
7.2 我国电子书产业的成长动态行为分析 |
7.2.1 Logistic成长模型与S型曲线 |
7.2.2 Lgistic模型在电子书用户增长中的应用 |
7.2.3 影响我国电子书用户增长的其他因素探讨 |
7.3 案例研究:Amazon公司的融合成长 |
7.3.1 案例选择 |
7.3.2 文献回顾 |
7.3.3 分析与讨论 |
7.3.4 结论与启示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启示、不足与展望 |
8.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8.2 对企业和政府的启示 |
8.2.1 对企业的启示 |
8.2.2 对政府的启示 |
8.3 本文研究的不足与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
8.3.1 本文研究的不足 |
8.3.2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数字艺术谱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二、 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主要观点及创新 |
第一章 原始艺术与技术 |
一、引言 |
二、追溯原始艺术 |
三、技术渊源及其发展 |
四、从技术到艺术 |
第二章 技术进步与艺术发展 |
一、技术的考辨与界定 |
二、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
三、从艺术起源的几种主要学说上看技术与艺术的天然联系 |
(一) 艺术起源于模仿 |
(二) 艺术起源于“表现” |
(三) 艺术起源于“游戏” |
(四) 艺术起源于“巫术” |
(五) 艺术起源于“劳动” |
四、技术进步在艺术发展中的本源性意义 |
(一) 雕刻技术 |
(二) 印刷技术 |
(三) 照相技术 |
(四) 电子技术 |
第三章 数字技术和数字艺术异军突起 |
一、数字技术的来龙去脉 |
三、原子世界和数字世界的二元分野 |
第四章 数字艺术生态部落 |
一、静态数字艺术 |
二、动态数字艺术 |
三、复态数字艺术 |
四、数字艺术链接未来 |
第五章 技术、艺术互作机制及艺术发展一般规律 |
一、技术、艺术互作机制 |
二、艺术发生、发展一般规律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数字传播背景下广告的生存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一、数字传播与媒介形态变迁研究文献综述 |
二、数字技术与新媒介研究文献综述 |
三、数字传播与广告发展研究文献综述 |
第三节 本研究力图解决的主要问题与理论资源 |
一、本研究力图解决的主要问题 |
二、理论资源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和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数字传播与媒介发展 |
第一节 技术变革与媒介发展 |
一、媒介发展理论:技术变革与媒介发展视角 |
二、三次重大传播技术革命与媒介发展 |
第二节 数字传播背景下媒介形态的演进 |
一、传统大众媒介的数字化转型 |
二、媒介形态融合趋向 |
三、媒介的终极生存形态——数据库生存 |
第三章 数字传播与广告生存形态的变迁 |
第一节 广告生存形态变迁的逻辑法则 |
一、数字技术诞生前广告生存形态变迁的梳理 |
二、基于达尔文主义范式的分析 |
第二节 数字传播背景下广告生存形态的变迁 |
一、传统广告的延续和创新 |
二、新媒介广告的多样化生存形态 |
三、数字传播背景下广告生存形态变迁的本质 |
第三节 数字传播背景下广告的重新定义 |
一、新媒介广告形态的传播特征 |
二、未来广告的重新定义 |
第四章 数字传播背景下广告的专业化数据库生存 |
第一节 互联网交互信息平台上广告生存形态的变革 |
一、广告生存形态变革的原因解析 |
二、数字传播背景下广告的终极生存形态:数据库生存 |
第二节 广告数据库生存的核心内涵与具体形态 |
一、广告数据库生存的核心内涵——专业化 |
二、广告数据库生存的具体形态 |
第三节 广告专业化数据库生存的赢利模式 |
一、基于内容销售的赢利模式 |
二、基于电子商务的赢利模式 |
第五章 数字传播与广告产业形态的演进 |
第一节 数字传播技术对传统广告产业形态的影响 |
一、广告公司业务形态:从单一到多元 |
二、广告产业链:原有格局被改变 |
三、广告产业发展业态:业态边界模糊化 |
第二节 数字传播背景下广告产业形态的转型 |
一、广告产业的重新定位:信息服务业 |
二、广告产业形态的转型——"大广告产业" |
第三节 数字传播背景下广告产业形态的重构 |
一、打造广告产业的核心竞争力:高度专业化 |
二、广告产业链的重构 |
三、广告公司组织结构的调整 |
第六章 数字传播与广告观念形态的变迁 |
第一节 广告营销功能观的现代转型——广告告知功能的回归 |
一、关于广告营销功能观的检讨 |
二、数字传播背景下广告告知功能的回归 |
第二节 数字传播背景下广告告知功能观念的升级 |
一、数字传播背景下广告告知功能观的升级及其可行性 |
二、广告的数据库生存形态与新告知功能观的契合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四、数字印刷与因特网密不可分的结合(论文参考文献)
- [1]媒介环境学视域下微博的传播偏向研究[D]. 何冰洁. 郑州大学, 2019(08)
- [2]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研究[D]. 张立伟. 南京农业大学, 2015(06)
- [3]麦克卢汉主义语言哲学研究[D]. 楚雪. 兰州大学, 2014(10)
- [4]河北正元包装集团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张文新. 燕山大学, 2014(01)
- [5]数字出版标准建设发展研究[D]. 华夏. 北京印刷学院, 2014(05)
- [6]古往今来文本媒介技术进化的社会机制探要[J]. 李曦珍,楚雪. 青海社会科学, 2013(02)
- [7]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D]. 丁蕾. 南京艺术学院, 2013(12)
- [8]创意产业融合成长的动力机制及其自组织创新模式研究[D]. 肖岚. 东华大学, 2012(11)
- [9]数字艺术谱系研究[D]. 张国圣. 山东师范大学, 2011(08)
- [10]数字传播背景下广告的生存与发展研究[D]. 姜帆. 武汉大学, 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