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干扰素抗体与HBV C基因启动子变异对干扰素疗效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徐瑛[1](2021)在《趋化因子CXCL10基因多态性与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关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引起的慢性化感染,是一种由病毒、环境和宿主因素之间相互作用导致的一种高流行率传染病。据统计,全球目前约有2.5亿HBV慢性感染者。HBV感染导致患者的肝脏疾病结局各不相同,有无任何临床症状的HBV携带者或者隐匿型肝炎患者,也有急性肝炎、慢性肝炎,反复纤维化进展成肝硬化甚至是肝癌等不同表型的患者。多项研究表明,宿主遗传因素在慢性感染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决定作用。因此,寻找并验证疾病相关易感基因的突变位点可能是治疗慢性化感染的潜在靶点。趋化因子配体10(CXCL10),近年来被证实是参与肝脏炎性疾病的候选基因,可以通过招募效应Th1淋巴细胞介导HBV病毒清除和炎症反应,参与机体的免疫反应过程,因此其单核苷酸多态性可能通过调控CXCL10表达参与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及药物治疗应答过程数据。然而,该基因的遗传变异与中国汉族人群,特别是与儿童样本人群中HBV易感性之间的关联尚不清楚,遗传变异参与的疾病发病机制和药物治疗应答的研究甚少。第一部分乙肝易感性基因CXCL10基因启动子区遗传变异与乙型肝炎的关联研究目的:研究趋化因子CXCL10基因启动子区域的遗传变异与成人和儿童慢性HBV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对CXCL10基因序列变异进行基因分型,并在中国汉族人群中进行包括成人和独立儿童在内的两阶段病例对照研究,评估变异与疾病易感性的关联。结果:1.样本基本特征分析结果显示:第一阶段共纳入1048例成人病例对照样本,其中,病例组518例,对照组530例。样本病例对照组年龄性别相匹配(P>0.05);第二阶段儿童组样本病例对照组年龄、性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4),并且病例对照组在母亲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水平、儿童疫苗接种情况方面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NPs与乙肝发病风险的关联分析结果显示:第一阶段SNP位点与成人持续HBV感染相关联。校正性别年龄后,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CXCL10基因遗传变异位点rs4256246 AA基因型的成人较GG基因型HBV感染的风险增加1.58倍(OR=1.58,95%CI:1.04-2.42,P=0.033)。CXCL10基因遗传变异位点rs4508917(A>G)相对风险分析结果发现携带rs4508917 AA基因型的成人较GG基因型HBV感染的风险增加1.51倍(OR=1.51,95%CI:1.03-2.22,P=0.036)。按照年龄和性别分层后,进一步比较了rs4508917和rs4256246两个SNP的基因型频率分布。分层结果表明,与rs4508917 GG基因型相比,AG基因型和AA基因型在较高年龄组(>40岁)HBV感染风险较高(P=0.037,P=0.041)。SNP rs4256246分层分析结果证明,rs4256246AA基因型比GG基因型能显着增加较高年龄组(>40岁)HBV感染风险(OR=1.73,95%CI:1.08-2.78,P=0.024)。遗传变异与HBV病毒载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较高年龄组(>40岁)的HBV患者中,rs4508917的AG基因型与HBV病毒载量(病毒复制程度)显着相关(P=0.004)。此外,rs4508917 AA基因型与HBV病毒载量异常的风险增加相关。3.第二阶段共计纳入627例儿童病例对照样本,其中,病例组274例,对照组353例。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NP位点与儿童HBV感染相关性:CXCL10基因遗传变异位点rs4508917(A>G)相对风险分析结果表明携带rs4508917 AA基因型的儿童较GG基因型能增加HBV感染风险1.81倍(OR=1.81,95%CI:1.13-2.92,P=0.014)。此外,HBV高危儿童携带rs4508917 AA基因型能增加免疫接种后病毒突破感染的风险(0R=4.95,95%CI-1.45-16.90,P=0.011)。考虑混杂因素的影响,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调整性别和年龄后,未见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CXCL10基因多态性位点rs4508917可能与成人和儿童持续HBV感染相关,AA基因型是导致HBV感染增加的易感基因型。第二部分乙肝易感性基因CXCL10基因启动子区遗传变异的功能验证目的:针对第一部分关联分析中阳性遗传变异位点初步探索其参与HBV感染发病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CXCL10在成人病例对照组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并使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阳性遗传变异对CXCL10基因转录活性的影响。结果:1.ELISA分析结果显示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成人患者血清CXCL10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4),且随着A等位基因剂量的增加,CXCL10血清表达水平呈递增趋势,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2.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表明,rs4508917 A等位基因可能直接影响CXCL10的启动子活性。结论:本研究中,荧光素酶报告基因rs4508917位点的转录活性表明该位点可能调控CXCL10基因的表达。此外,我们还发现CHB患者血清中CXCL10蛋白水平升高,而rs4508917 AA基因型与CXCL10转录水平较高相关,从而提供了该风险变异的体内功能证据。第三部分乙肝易感性基因CXCL10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rs4508917与核苷类似物治疗应答的关联目的:探讨乙肝易感性基因CXCL10单核苷酸多态性是否影响机体对核苷类似物(Nucleotide analogs,NAs)的应答反应。方法:本研究对62例CHB成人患者在抗病毒治疗的第3、6和9周进行了HBV病毒载量的动态变化分析。结果:携带rs4508917 AA或AG基因型患者与rs4508917 GG基因型患者相比,对NAs治疗的反应中HBV病毒载量的清除速率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rs4256246 AA或GA基因型对NAs处理的反应也有类似的趋势。结论:CXCL10基因多态性位点rs4508917能影响成人乙肝患者对NAs恩替卡韦药物治疗的应答效果。
徐静[2](2021)在《CYP27B1-1260多态性与干扰素单药/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应答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HBeAg阳性初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个体化研究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2a个体化治疗HBeAg阳性初治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相关预测因素。方法对139例HBeAg 阳性初治CHB患者给予Peg-IFNα-2a 180μg每周1次皮下注射48周,随访48周。治疗前留取2ml血标本分离后提取血浆上清液放置-20℃冰箱保存。所有患者均检测乙肝病毒(HBV)基因型,并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2周、24周、36周、48周、72周检测HBVDNA、ALT、乙肝五项定量、血常规、甲状腺功能、抗核抗体全套等指标,根据治疗24周HBVDNA应答情况后进行个体化治疗并根据患者意愿分为四组。(1)常规治疗组:如果24周HBVDNA下降≥1log copies/ml,继续治疗疗程达48周。(2)延长疗程组:如果24周HBVDNA下降<1log copies/ml,继续治疗至72周。(3)联合治疗组:如果24周HBVDNA下降<1log copies/ml,加用恩替卡韦(ETV)0.5mg,1 次/天,联合 Peg-IFNα-2a 应用至 48 周。(4)序贯治疗组:如果24周HBVDNA下降<1log copies/ml,停用Peg-I FNα-2a序贯ETV0.5mg,1次/天抗病毒治疗达48周以上。观察治疗12周、24周、36周、48周、72周HBVDNA阴转率、ALT的复常率、HBeAg的阴转率及血清转换率、HBsAg定量下降幅度及阴转率、血清转换率。分析HBV基因型与Peg-IFNα-2a治疗疗效的相关性。观察并记录治疗中的不良反应,一旦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则给予停用Peg-IFNα-2a。根据ALT、HBVDNA、HBeAg应答情况进行疗效判断,分为完全应答(CR)、部分应答(PR)、无应答(NR)三组。(1)CR:ALT 恢复正常,HBVDNA<103 copies/ml,HBeAg 血清学转换。(2)NR:所有指标均未达到上述标准。(3)PR:介于完全应答与无应答之间。应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基线特征139例患者纳入常规治疗组65例、延长疗程组24例、联合治疗组23例、序贯治疗组27例,各组性别、年龄、基因型、治疗前ALT值、HBVDNA及HBsAg定量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各组间疗效比较比较常规治疗组与延长治疗组48周时ALT复常率、HBV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及血清转换率、HBsAg水平平均下降幅度,前者均高于后者(67.7%vs12.5%、66.2%vs16.7%、53.8%vs12.5%、33.8%vs0%、1.62±1.15logIU/ml vs0.39±0.52logIU/ml)(P<0.05);给予延长治疗组 Peg-IFNα-2a 治疗至 72 周时与常规治疗组48周比较,上述各项指标仍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四组间进行比较,结果显示,除HBsAg阴转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他指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常规治疗组HBeAg阴转率(53.8%)及血清转换率(33.8%)、HBsAg平均下降幅度(1.62±1.15logIU/ml)均高于联合治疗组(13.04%、0%、0.41±0.16 logIU/ml)及序贯治疗组(0%、0%、0.35±0.141ogIU/ml)(P<0.05),而三组间ALT复查率、HBVDNA阴转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延长治疗组、联合治疗组、序贯治疗组三组比较,延长治疗组ALT复常率(29.2%)、HBVDNA 阴转率(16.7%)低于其他两组(69.6%、66.7%;87.0%、85.2%)(P<0.05),HBeAg阴转率(12.5%)及血清转换率(12.5%)高于其他两组(13.04%、0%;0%、0%)(P<0.05)。联合治疗组和序贯治疗组比较除HBeAg阴转有统计学差异,前组高于后组(13.04%vs0%)(P<0.05),其他指标两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基因型与疗效相关性比较各组中基因B型和C型临床疗效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4 Peg-IFNα-2a治疗影响因素分析以年龄、性别、基线HBVDNA载量、HBV基因型、ALT水平、HBsAg水平共6个因素为自变量(X),以抗病毒治疗24周HBVDNA下降≥1 log copies/ml应答与否(0=无,1=有)为因变量(Y)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为性别与治疗前HBsAg的水平与Peg-IFNα-2a治疗24周时HBVDNA应答有相关性,女性和HBsAg水平≤4 log copies/ml治疗24周时HBVDNA应答高(P<0.05)。5不良反应比较比较常规治疗组、延长治疗组、联合治疗组三组Peg-IFNα-2a治疗不良反应,结果显示,发热、流感样症状、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疲劳、ALT升高、脱发等不良反应三组之间无差异(P值>0.05),139例患者并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而停药。结论对于HBeAg阳性CHB初治患者,如果为女性且治疗前HBsAg水平≤4 logIU/ml可优先选择Peg-IFNα-2a抗病毒治疗,并根据治疗24周HBVDNA应答情况给予患者个体化治疗:如果24周HBVDNA下降≥1logcopies/ml则给予继续原方案治疗;如果下降<1log copies/ml则建议停用Peg-IFNα-2a改为ETV等核苷(酸)类似物单药抗病毒治疗,本研究中对于HBVDNA24周下降<1log copies/ml患者并未发现Peg-IFNα-2a延长疗程和联合ETV方案临床疗效的优势,故不推荐应用。第二部分联合聚乙二酵干扰素α-2a治疗恩替卡韦经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分析目的探讨联合Peg-IFNα-2a治疗ETV经治CHB患者的疗效;分析与疗效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经ETV抗病毒治疗6月以上病毒学阴转且HBsAg定量<1500IU/L CHB患者95例,根据患者意愿分为两组:(1)联合治疗组:共35例,原有ETV基础上联合Peg-IFNα-2a 180ug皮下注射,1次/周,Peg-IFNα-2a治疗达48周,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则给予对症处理,严重者则停用。(2)单药组:共60例,继续应用ETV。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均留取2ml血标本分离后提取血浆上清液放置-20℃冰箱保存。所有患者均检测HBV基因型,并于治疗前、治疗12周、24周、36周、48周检测HBVDNA、ALT、乙肝五项定量、血常规、甲状腺功能等指标。观察治疗12周、24周、36周、48周HBsAg定量值及阴转率、血清转换率;分析Peg-IFNα-2a联合治疗疗效的相关因素;观察记录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应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两组基线特征两组间性别、年龄、ALT水平、HBeAg阳性比例、HBsAg定量水平、基因型比例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比较两组HBsAg的定量变化、48周HBsAg阴转率及HBsAg血清转换率治疗36周、48周联合治疗组较单药组HBsAg定量水平下降明显(P<0.05);48周联合治疗组有7例(20%)出现HBsAg血清学阴转,3例(8.57%)出现HBsAg血清转换,单药组无一例HBsAg血清阴转及血清转换,两组间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3 HBsAg下降百分数对Peg-IFNα-2a联合治疗应答的疗效预测建立ROC曲线分析35例联合治疗的患者12周、24周、36周的HBsAg水平下降百分数对48周疗效的预测价值,结果显示24周HBsAg下降百分数曲线下面积0.824(95%CI=0.669~0.999),最佳Cut-off值为51.52%,此时的敏感性为0.714,特异性为0.893(P<0.05);36周HBsAg下降百分数曲线下面积为0.878(95%CI=00.699~1),最佳Cut-off值为90.22%,此时的敏感性为0.857,特异性为0.929(P<0.05),表明第24周、36周的HBsAg水平下降与48周时HBsAg应答有显着的相关性。4不良反应比较联合治疗组28例(80%)早期出现发热,25例(71.4%)患者出现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计数下降;单药组无一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两组均未因严重不良反应而停药。结论对于通过恩替卡韦实现病毒学抑制且HBsAg定量水平<1500IU/ml的患者,联合有限疗程的Peg-IFNα-2a可以显着提高HBsAg清除率和血清转化率;治疗后24周和36周HBsAg的显着降低可以提示HBsAg清除的可能性,并确定获得最大成功机会的患者。第三部分CYP27B1-1260基因多态性与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相关性研究目的探讨CYP27B1-1260基因多态性与Peg-IFNα-2a单药治疗HBeAg阳性CHB患者疗效相关性;探讨CYP27B1-1260基因多态性与Peg-IFNα-2a联合治疗ETV经治的CHB患者疗效相关性。方法对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进行Peg-IFNα-2a治疗患者共174例留取的血标本,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方法检测Cyp27B1-1260A/C多态性位点。将第一部分研究人群Peg-IFNα-2a单药治疗的疗效判断分为CR、PR、NR三组(同第一部分);将第二部分研究人群联合治疗患者疗效判断分为两组:(1)HBsAg 阴性组:HBsAg 转阴,肝功能正常、HB VDNA<103copies/ml。(2)HBsAg阳性组:HBsAg未转阴,肝功能正常、HBVDNA<103copies/ml。上述指标进行统计学方法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第一部分研究人群结果139 例患者 CYP27B1-1260 多态性 AA49 例(35.3%)、CC46 例(33.1%)、AC44 例(31.7%)。1.1 CYP27B1-1260多态性和Peg-IFNα-2a治疗24周HBVDNA应答的相关性根据Peg-IFNα-2a应用24周HBVDNA应答情况不同,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HBVDN下降≥1logcopies/ml为下降明显组,HBVDNA<1logcopies/ml为下降不明显组,判断CYP27B1-1260多态性与HBVDNA24周应答有无相关性。结果显示,CYP27B1-1260基因CC型在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24周HBVDNA下降不明显组基因CC型发生频率(33.8%)高于24周下降明显组(32.3%)(P<0.05)。1.2 CYP27B1-1260多态性和Peg-IFNα-2a治疗48周疗效相关性分析分析常规治疗组65例患者(其他组因病例数过少不做分析),结果显示,CC型在Peg-IFNα-2a治疗无应答组(55.0%)比例中明显高于AA型(20.0%)及 AC 型(25.0%)(P<0.05)。2第二部分研究人群结果选择第二部分研究人群中联合治疗组共35例CHB患者,CYP27B1-1260多态性结果为 AA11 例(31.4%)、AC14 例(40.0%)、CC10 例(28.6%)。2.1 CYP27B1-1260多态性与联合治疗疗效的关系经统计学分析,CYP27B1-1260多态性与联合治疗疗效无相关性(P>0.05)2.2 联合治疗影响因素分析以年龄、性别、CYP27B1-1260基因多态、HBV基因型共4个因素为自变量(X),以抗病毒治疗48周HBsAg阴转(0=无,1=有)为因变量(Y)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为上述各指标与联合治疗48周HBsAg阴转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CYP27B1-1260基因多态性可能与Peg-IFNα-2a治疗应答有关,其CC型可能是Peg-IFNα-2a治疗HBeAg阳性初治慢性乙型肝炎应答不佳的影响因素。
亓文骞[3](2020)在《HBV相关性肝癌和HBsAg阴性慢性乙肝的抗病毒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认为背景:根治治疗后乙型肝炎病毒(HBV)DNA阳性肝细胞癌(HCC)及血清HBs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均是严重影响慢性HBV感染者预后的乙肝类型。HBV相关性肝癌通常发生在肝硬化的基础上,即便抗病毒治疗临床医生也已习惯于单独采用耐受性和安全性较好的口服NAs进行治疗,而常常忽略一个问题:即能经得起根治手术患者肝脏的良好代偿功能,因此是否可通过积极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序贯核苷类似物以更好动员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应答,同时又能达到通过长期抗病毒治疗以及HBV DNA,甚至对HBsAg更好的清除作用预防肝癌的复发值得进一步探讨。血清HBs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由于隐匿性CHB起病隐匿,在初次诊断时疾病大多已经出现长期肝功能异常,甚至进展到肝硬化失代偿期乃至HCC的程度。但此部分患者若在进展至肝硬化之前出现HBsAg清除,发生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ncer,HCC)的风险很小,生存率并不明显下降。因此早期发现、治疗血清HBs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但是在我国,无论是制定指南的专家还是临床上的专业医师对HBsAg阴性期慢性乙型肝炎的认识仍未更新、重视,甚至相当一部分医务人员都不认识HBsAg阴性期这一慢性HBV的疾病阶段。本研究旨在评估肝切除/消融术后HBV DNA阳性HCC及血清HBs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影响因素,旨在探讨更加有效的抗病毒策略及具有预测作用的标志物,以指导临床对于此类患者的治疗,改善患者预后。研究方法:本研究通过两个多中心研究,分别纳入肝切除/消融术的HBV DNA阳性HCC患者及血清HBsAg阴性慢性乙肝患者。第一个多中心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和多中心研究,纳入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接受肝切除/消融术的HBV-DNA阳性原发性肝癌患者。根据抗病毒方案将患者分为4组:早期联合组(恩替卡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用药1年,之后继续应用核苷类似物);晚期联合组(核苷类似物治疗1年后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48周,之后继续应用核苷类似物);单纯核苷类似物治疗组;未抗病毒对照组。每3个月检查血清HBV DNA,乙肝表面抗原和甲胎蛋白水平,肝/肾功能检查和肝显像。主要终点包括无复发生存率(RFS)、疾病复发率和总生存率(OS)。试验注册号:CHICTR-PRCH-13003986。注册日期:2013年12月14日,http://www.chictr.org/showproj.aspx?项目=5581第二个多中心研究选取了在吉林省和黑龙江省5家具有地域代表性的消化/肝病中心(吉林大学附属中日联谊医院、吉林省吉林市人民医院,吉林省珲春市人民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二医院)进行。在2012年1月-2015年1月期间,纳入符合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的HBsAg阴性期患者61例为血清HBsAg阴性隐匿性HBV感染组,下述称为HBsAg阴性组。并选取同期于上述中心进行抗病毒治疗的79例慢性HBV患者作为血清HBsAg阳性对照组,下述称为HBsAg阳性组。检测血清和肝组织CXCL10水平,及CXCL10基因G-201A rs1439490位点和C-1513T rs1440802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析CXCL 10水平及CXCL10基因rs1439490位点和rs1440802位点SNP与HBsAg阴性慢性乙肝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CXCL10基因SNP与HBsAg阴性慢性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的关系。结果:1.共纳入447例HBV DNA阳性HCC患者。早期联合治疗组2年、8年RFS和8年OS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两个抗病毒组(P<0.05)。2.经过48周的抗病毒治疗后,早期联合治疗组的HBsAg下降量>1500 IU/ml的患者多于晚期联合治疗组和单药治疗组,早期联合治疗组的平均HBsAg水平显着降低(P<0.05)。3.无论在早期联合组、晚期联合组还是单纯NAs对照组,血清HBsAg降低>1500 IU/ml的患者的长期累HCC复发率均显着高于HBsAg降低≤1500 IU/ml的患者。4.多变量分析表明,早期联合治疗以及治疗48周后HBsAg降低>1500 IU/ml与切除/消融后死亡率和疾病复发率降低相关。5.HBsAg阴性组平均年龄为52.8岁,乙肝家族史的比例为34.4%,肝脏纤维化(Fibroscan)处于F2-4占53.4%,METAVIR纤维化分期评分为2.0±1.3,均明显高于HBsAg阳性组;而ALT水平为60.6±24.5IU/L,肝组织HBV DNA水平为2.3±1.1 log10IU/ml,METAVIR炎症活动度评分为1.1±0.3,明显低于HBSAG阳性组。两组在性别和HBV基因型无明显差异。6.HBsAg阴性组患者的血清CXCL10水平为157.1±68.9ng/ml、肝组织CXCL10免疫染色评分为0.9±0.9、肝组织CXCL10mRNA表达水平为1.0±0.5,均明显低于HBsAg阳性组患者(462.5±218.7、2.6±1.2、2.5±0.3),P值分别<0.001。7.血清HBsAg阴性组患者CXCL10基因启动子区G-201A位点G/G基因型比例为83.6%明显高于血清HBsAg阳性组患者(70.9%),而G/A及A/A基因型比例明显低于血清HBsAg阳性组患者,P值<0.05。8.无论HBsAg阴性组还是阳性组患者中G-201A位点为G/G基因型者的肝组织CXCL10免疫染色评分及肝组织CXCL10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非G/G基因型者。且HBsAg阴性组患者中G-201A位点为G/G基因型者血清CXCL10水平也明显低于非G/G型者。9.无论在血清HBsAg阴性组还是HBsAg阳性组患者中CXCL10基因启动子区G-201A位点为G/G基因型患者肝组织METAVIR炎症活动度评分明显低于非G/G基因型患者(P值分别为0.002,0.023)。10.年龄、ALT水平及CXCL10基因启动子区G-201A位点基因型是HBV感染者发生血清阴性隐匿现象的独立影响因素。11.在HBsAg阴性期患者中,GG型患者3个月时血清CXCL10水平为51.3±24.0 ng/ml,明显低于非GG型患者(70.1±16.1 ng/ml),P<0.05。在HBsAg阳性患者中,GG型患者3个月、6个月时血清CXCL10水平为50.1±18.0ng/ml、33.8±9.4 ng/ml,均明显低于非GG型患者(81.8±21.1 ng/ml、53.1±21.3 ng/ml),P<0.01。12.HBsAg阴性组患者(n=27)中,GG型患者抗病毒治疗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时血清病毒阴转率分别为61.9%、71.4%及76.2%,均低于同期非GG型患者。结论:1.早期联合抗病毒治疗可能是肝切除/消融术后HBV-DNA阳性肝细胞癌更有效的治疗策略。2.抗病毒治疗48周后,HBsAg降低>1500 IU/ml与降低HCC死亡率和疾病复发相关。3.CXCL10基因启动子区G-201A位点G/G基因型是HBV感染者发生血清阴性隐匿现象的独立影响因素。4.CXCL10基因启动子区G-201A位点基因多态性可能影响HBsAg阴性慢性乙肝患者抗病毒疗效。
马宁[4](2020)在《候选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HBV慢性肝病发生发展的关联性分析及其生物学功能研究》文中提出第一部分候选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交互作用与HBV慢性肝病发生发展的关联性分析目的:本部分的研究目的:1.应用3种遗传模型分析干扰素及其受体系列基因(IFNA1、IFNA2、IFNA5、IFNL4、IFNLR1、IFNAR2)、氧化应激系列基因(CYBA、NCF4、NOX4、SOD2、GCLM)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及lnc-RP11-150O12.3外显子区的rs2275959位点和HBV慢性肝病发生发展的关联。2.分析同一染色体上物理位置接近的SNPs构成的单倍体型和HBV慢性肝病发生发展的关联。3.应用3种统计方法分析各个系列SNPs的交互作用和HBV慢性肝病发生发展的关联。方法:1. 候选基因SNPs的选择。Pubmed数据库检索功能SNPs或者区域,这些SNPs或者区域可能会影响和HBV感染有关基因的m RNA的转录、蛋白质的表达,继而影响HBV慢性肝病的发生发展。然后通过UCSC数据库和Ensemble数据库检索其具体物理位置和在中国北方汉族人群中的罕见等位基因频率(MAF),Hapmap数据库查询单倍体型信息,SNPinfo Web Server预测SNPs的功能。共21个SNPs(IFNA1-rs1332190、rs1831583,IFNA2-rs649053,IFNA5-rs7031048、rs3758236,IFNAR2-rs1051393、rs12233338,IFNLR1-rs10903035、rs11249006、rs7525481、rs4649203,IFNL4-rs12971396、rs8113007、rs7248668,CYBA-rs4673,NCF4-rs1883112,NOX4-rs1836882、rs3017887,SOD2-rs4880,GCLM-rs41303970,RP11-150O12.3-rs2275959)纳入本研究。2.样本收集。从石家庄市第五医院以及河北医科大学第一、二、四附属医院中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对象3128例,包括:阴性对照者(Negative Control,Ne C)840例,HBV自然清除者(Natural Clearance,NC)496例、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691例、HBV相关肝硬化(Liver Cirrhosis,LC)680例、HBV相关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421例,其中CHB组、LC组和HCC组统称为HBV相关肝病组(HBV-induced liver diseases,HLD)。抽取研究对象空腹静脉抗凝血备用,同时以问卷形式收集研究对象的基线资料、检查结果、患病情况。3.基因分型。从抗凝全血中提取DNA,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 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 MS)检测方法对21个候选基因的SNPs进行分型检测。4.统计学分析。多组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正态分布且方差齐)或K-W H秩和检验(正态分布方差不齐/非正态分布),两个或多个样本率或构成比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SNPs和疾病发生发展的关联性,并计算比值比(odds ratio,OR)和95%置信区间(95%confidence intervals,95%CI)。分析研究对象的基线资料与HBV慢性肝病发生发展的关系。应用共显性、显性和隐性模型分析21个SNPs与HBV慢性肝病易感性(HBV相关肝病组vs.阴性对照组)、HBV自然清除(HBV相关肝病组vs.HBV自然清除组)、HCC易感性(HCC组vs.LC+CHB组,HCC组vs.阴性对照组)的关联。以P≤0.05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检验水准均为双侧,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Haplo View软件进行单倍体型和疾病的关联分析。SNPStats软件对阴性对照个体21个位点的基因型频率行Hardy-Weinberg(H-W)平衡检验。广义多因子降维法(Generalized Multifactor Dimensionality Reduction,GMDR)、Logistic回归分析(相乘模型)、叉生分析法(相加模型)进行基因-基因交互作用分析。结果:1 21个SNPs的等位基因频率符合H-W遗传平衡定律(P>0.05),证明研究对象具有群体代表性。2 干扰素及其受体系列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HBV慢性肝病发生发展的关系2.1 与HBV慢性肝病易感性有关的SNPs位点以HBV慢性肝病作为病例组,阴性对照个体为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将干扰素及其受体系列的14个位点连同吸烟、饮酒、性别、年龄共18个因素引入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共显性模型下有5个位点和HBV慢性肝病易感性有关,其中危险性SNPs有3个:IFNAR2-rs1051393GT/TT vs.GG(P=0.001,OR=1.430;P=0.006,OR=1.471)、IFNLR1-rs4649203GG vs.AA(P=0.002,OR=1.676)、IFNLR1-rs7525481TT vs.CC(P=0.002,OR=5.907),保护性SNPs有2个:IFNLR1-rs11249006AG/GG vs.AA(P=0.000,OR=0.228;P=0.00234,OR=0.130)、IFNAR2-rs122333338CC vs.TT(P=0.003,OR=0.115)。显性模型中,有4个位点进入方程,其中危险因素有3个:rs1051393(GT+TT)、rs4649203(AG+GG)、rs7525481(CT+TT),其OR值分别为1.372、1.222、3.975;保护性因素有1个:rs11249006(AG+GG),OR=0.239。隐性模型中有2个位点进入方程:rs4649203GG和AA+AG比较属于危险因素:OR=1.478;rs122333338CC和TT+TC比较属于保护性因素:OR=0.185。以HBV慢性肝病作为病例组,阴性对照个体为对照组,IFNLR1基因附近的3个位点rs7525481_T,rs10903035_G和rs11249006_G构成单体域,单倍体型TAA是HBV慢性肝病的危险因素(P=0.0038,OR=1.208),CAG是疾病的保护性因素(P=3.428×10-32,OR=0.116)。GMDR结果提示rs7525481、rs11249006、rs10903035构成的3因子模型是和HBV慢性肝病相关的最佳互作模型,按照3因子交互组合将研究对象重新划分为患病的“高危”人群和“低危”人群,“高危”人群患病的风险是“低危”人群的2.186(1.672,2.858)倍。相乘交互作用结果提示rs7525481_T和rs11249006_A的主效应导致疾病发生的危险度分别是OR=2.258、OR=1,归因于二者的交互作用导致疾病发生的危险度为OR=1.240,故二者呈正相乘交互作用,致使疾病发生的可能性额外增加了0.240倍。和rs649053_G的主效应导致疾病发生的危险度分别是OR=1.513、OR=1,归因于二者的交互作用导致疾病发生的危险度为OR=1.364,二者呈正相乘交互作用,致使疾病发生的可能性额外增加了0.364倍。rs7525481_T和rs10903035_G存在负相加交互作用,归因于两个位点的交互作用导致疾病发生的超额相对危险度是-2.67[RERI=-2.670(-4.670,-0.670)],两因素同时存在时(CT+TT、AG+GG)发病的危险性是它们各自单独存在时危险性之和的0.389倍[S=0.389(0.267,0.568)]。2.2 与机体清除HBV能力相关的SNPs位点以HBV慢性肝病组作为病例组,HBV自然清除组为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将干扰素及其受体系列的14个位点连同吸烟、饮酒、性别、年龄共18个因素引入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结果显示仅1个位点和机体清除HBV的能力有关:显性模型中IFNLR1-rs4649203AG+GG和野生型纯合体AA相比,属于危险因素(P=0.008,OR=1.344),携带AG及GG基因型的群体不易清除HBV。未发现与HBV清除能力相关的单倍体型。GMDR的方法未发现最佳交互模型。相乘交互作用结果提示rs1051393_T和rs7031048_G的主效应导致HBV持续感染的危险度均为1,归因于二者的交互作用导致疾病发生的危险度为OR=1.658,故二者呈正相乘交互作用,致使疾病发生的可能性额外增加了0.658倍。10对SNPs位点间未显示出基于相加模型的交互作用。2.3 与HBV相关性肝细胞癌(HBV-HCC)进展有关的SNPs位点以HBV-HCC为病例组,CHB及LC为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将干扰素及其受体系列的14个位点连同吸烟、饮酒、性别、年龄共18个因素引入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共显性模型中有2个位点进入方程:携带rs1051393TT的个体比携带GG基因型的个体更容易由HBV慢性肝病发展为HCC(P=0.021,OR=1.497);rs7248668GA和GG相比,属于危险基因型(P=0.002,OR=1.876)。显性模型中,仅1个位点进入方程:rs7248668GA+AA和GG相比属于危险因素,有更大的可能发展为HCC(P=0.006,OR=1.720)。隐性模型中有2个位点进入方程:rs1051393TT和GG+TG比较属于危险因素:(P=0.006,OR=1.512);rs649053GG和AA+AG比较属于危险因素:(P=0.019,OR=1.421)。IFNL4基因附近的3个位点rs12971396_G,rs8113007_T和rs7248668_A构成单体域,单倍体型GTA是HBV-HCC的危险因素(P=0.0362,OR=1.440),CAG是保护性因素(P=0.0423,OR=0.721)。GMDR的方法未发现最佳交互模型。相乘交互作用结果提示rs1051393_T和rs7031048_G的主效应导致HBV-HCC发生的危险度均为1,归因于二者的交互作用导致疾病发生的危险度为OR=2.325,故二者呈正相乘交互作用,致使HCC发生的可能性额外增加了1.325倍。rs4649203_A和rs7248668_A的主效应导致HBV-HCC发生的危险度分别为OR=1、OR=1.774,归因于二者的交互作用导致疾病发生的危险度为OR=1.995,故二者呈正相乘交互作用,致使HCC发生的可能性额外增加了0.995倍。14对SNPs位点间未显示出基于相加模型的交互作用。3 氧化应激系列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HBV慢性肝病发生发展的关系3.1 与HBV慢性肝病易感性有关的SNPs位点以HBV慢性肝病组作为病例组,阴性对照组为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将氧化应激系列的6个位点连同吸烟、饮酒、性别、年龄共10个因素引入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共显性模型中有3个位点进入程:突变型杂合体rs4673AG和野生型纯合体GG相比,属于危险因素(P=0.01,OR=1.412);携带rs1883112AG/GG的个体与携带AA基因型的个体相比更不易患病(P=0.011,OR=0.783;P=0.007,OR=0.672);突变型纯合体rs41303970AA和野生型纯合体GG相比,属于危险因素(P=0.027,OR=1.951)。显性模型中,有3个位点进入方程,其中保护性因素有2个:rs1883112(AG+GG)、rs1836882(TC+CC),其OR值分别为0.755、0.831;危险因素有1个:rs4673(AG+AA),其OR值为1.358。隐性模型中有3个位点进入方程:rs1883112GG和AA+AG比较属于保护性因素:OR=0.755;rs4880GG和AA+AG比较属于保护性因素:OR=0.507;携带rs41303970AA的个体比携带AG+GG的个体容易患病:OR=1.991。未发现与HBV慢性肝病易感性相关的单倍体型。GMDR结果提示rs1883112、rs1836882、rs4880、rs3017887构成的4因子模型是和HBV慢性肝病相关的最佳互作模型,按照4因子交互组合将研究对象重新划分为患病的“高危”人群和“低危”人群,“高危”人群患病的风险是“低危”人群的2.029(1.479,2.782)倍。rs1836882_A和rs1883112_T在导致HBV慢性肝病发生中存在正相乘交互作用趋势(P=0.061,OR=1.200)。15对SNPs位点间未显示出基于相加模型的交互作3.2 与机体清除HBV能力相关的SNPs位点以HBV慢性肝病组作为病例组,HBV自然清除组为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将氧化应激系列的6个位点连同吸烟、饮酒、性别、年龄共10个因素引入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结果显示仅1个位点和机体清除HBV的能力有关:共显性模型中突变型杂合体CYBA-rs4673AG和野生型纯合体GG相比,属于危险因素(P=0.045,OR=1.398)。该系列另5个位点均和HBV自发清除能力无关。3.3 与HBV-HCC进展有关的SNPs位点以HBV-HCC为病例组,CHB及LC为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未发现与HBV-HCC有关的SNPs位点。4 RP11-150O12.3-rs2275959T与HBV慢性肝病发生发展的关系以CHB与LC为对照组,HCC为病例组,分析rs2275959T与HBV-HCC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共显性模型下CT、TT与CC相比均为HCC易感性的危险因素(P=0.016,OR=1.427;P=0.006,OR=1.561);显性模型下CT+TT和CC相比是危险因素(P=0.005,OR=1.477)。以阴性对照组为对照组,HCC为病例组,共显性模型下该位点的TT与CC相比为HCC易感性的危险因素(P=0.003,OR=1.748);显性模型下CT+TT和CC相比是危险因素(P=0.016,OR=1.463);隐性模型下TT和CC+CT相比是危险因素(P=0.014,OR=1.459)。结论:1.干扰素及其受体系列有5个位点和HBV慢性肝病易感性有关,其中危险性SNPs有3个:IFNAR2-rs1051393T、IFNLR1-rs4649203G、IFNLR1-rs7525481T,保护性SNPs有2个:IFNLR1-rs11249006G、IFNAR2-rs122333338C。rs4649203G同时和HBV自然清除有关。IFNAR2-rs1051393T、IFNL4-rs7248668A、IFNA2-rs649053G是HBV-HCC的危险因素。2.IFNLR1基因附近的3个位点rs7525481_T,rs10903035_G和rs11249006_G构成单倍体型TAA是HBV慢性肝病的危险因素。IFNL4基因附近的3个位点rs12971396_G,rs8113007_T和rs7248668A构成的单倍体型GTA是HBV-HCC的危险因素。3.干扰素及其受体基因的SNPs存在交互作用,可能对HBV慢性肝病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4. 氧化应激系列有5个位点和HBV慢性肝病易感性有关,其中危险性SNPs有2个:CYBA-rs4673A、GCLM-rs41303970A,保护性SNPs有3个:NCF4-rs1883112G、NOX4-rs1836882C、SOD2-rs4880G。rs4673A同时和HBV自然清除有关。5. Rs2275959T与HBV-HCC的发生有关。第二部分lnc-RP11-150O12.3多态性位点rs2275959 C与mi R-6739-3p结合对肝细胞癌发生发展的影响目的:探索RP11-150O12.3多态性位点rs2275959T对HCC发生发展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1.生信分析。RNASNP数据库检索RP11-150O12.3的局部二级结构;Lnc RNASNP2数据库检索通过rs2275959位点和RP11-150O12.3结合的mi RNA及RP11-150O12.3在肝癌及癌旁组织的表达情况;UCSC数据库下载RP11-150O12.3在肝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量数据。2.细胞和组织实验验证rs2275959 C介导的RP11-150O12.3与mi R-6739-3p的海绵吸附作用。q RT-PCR检测4株肝癌细胞株及LO2肝细胞中RP11-150O12.3、mi R-6739-3p的表达量,细胞爬片荧光探针原位杂交(Fish)实验在4株细胞株中对RP11-150O12.3进行定位;q RT-PCR检测RP11-150O12.3和mi R-6739-3p在30对肝癌及其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量;数量性状分析肝癌组织中RP11-150O12.3、mi R-6739-3p的表达量是否会因为rs2275959基因型的不同而改变,相关性分析不同rs2275959基因型个体肿瘤组织中RP11-150O12.3与mi R-6739-3p的表达量是否具有相关性;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技术验证RP11-150O12.3及mi R-6739-3p的海绵吸附作用;最后利用q RT-PCR方法检测RP11-150O12.3与mi R-6739-3p的结合是否影响RP11-150O12.3的表达量。3.细胞和动物实验研究RP11-150O12.3对QGY7703肝癌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利用慢病毒包装及感染技术构建RP11-150O12.3稳定过表达及敲减的QGY7703肝癌细胞系;在体外利用MTT及克隆形成实验,在体内利用裸鼠皮下成瘤实验检测RP11-150O12.3对肝癌细胞QGY7703增殖能力的影响;利用Transwell小室法检测过表达及敲减RP11-150O12.3后QGY7703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变化;最后利用流式细胞术分析RP11-150O12.3是否影响细胞周期与细胞凋亡。结果:1.生信分析结果。RNASNP数据库检索RP11-150O12.3的局部二级结构显示,rs2275959野生型碱基C附近的序列(ACAGAACAAA)较易和其它核酸互补结合,而突变碱基U位于茎-环交界处,其下游序列(AAAUGCAUG)存在6对A-U对及3对C-G对会形成稳定的氢键,增加分子间作用力,使分子更稳定。Lnc RNASNP2数据库显示当rs2275959为野生型C时RP11-150O12.3和mi R-6739-3p有海绵吸附作用,当rs2275959突变为U时,该吸附作用会消失。Lnc RNASNP2数据库显示RP11-150O12.3在肝癌组织的表达量高于癌旁组织,从UCSC数据库下载的原始数据支持这一结论。2.细胞和组织实验验证rs2275959 C介导的RP11-150O12.3与mi R-6739-3p的海绵吸附作用。q RT-PCR检测发现RP11-150O12.3在BEL7402、QGY7703、Hep G2肝癌细胞系中的表达量显着高于LO2正常肝细胞(P=1.7×10-4,P=2.6×10-5,P=0.002)。Fish实验检测RP11-150O12.3在BEL7402、QGY7703、Hep3B 3株肝癌细胞及LO2正常肝细胞中的表达,均主要定位于细胞浆中。mi R-6739-3p在BEL7402、QGY7703、Hep G2、Hep3B肝癌细胞中的表达量均显着低于LO2正常肝细胞(P=0.000)。在30对新鲜肝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检测RP11-150O12.3的表达量,结果表明其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量显着高于癌旁组织(Z=-3.898,P=9.7×10-5)。Rs2275959基因型不同,肝癌组织中RP11-150O12.3的表达量亦不同,从携带rs2275959CC基因型的个体(Median=1.765)到携带CT基因型的个体(Median=4.496)再到携带TT基因型的个体(Median=5.836)其表达量有逐渐升高的趋势(PCC-CT=0.348,PCC-TT=0.040)。而mi R-6739-3p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量低于癌旁组织(Z=-3.363,P=0.001)。从携带rs2275959CC基因型的个体(Median=2.848)到携带CT基因型的个体(Median=1.459)再到携带TT基因型的个体(Median=1.106)其表达量有逐渐降低的趋势(PCC-CT=0.203,PCC-TT=0.045)。携带rs2275959CC及CT基因型个体的癌组织中两种RNA的表达量呈负相关关系(rs=-0.734,P=3.5×10-4),携带TT基因型个体的癌组织中二者表达量没有相关性(rs=0.009,P=0.979)。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技术结果提示rs2275959-C能介导RP11-150O12.3与mi R-6739-3p的海绵吸附作用。q RT-PCR实验结果进一步说明这种吸附作用能够导致RP11-150O12.3表达量下降。3.细胞和动物实验研究RP11-150O12.3对QGY7703肝癌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本研究成功构建了过表达及敲减RP11-150O12.3的稳定细胞系。MTT实验结果显示:过表达RP11-150O12.3T的QGY7703细胞与空载质粒对照细胞(Control)相比,培养48h后增殖能力增强(P=0.04);将QGY7703细胞的RP11-150O12.3敲减后,与无关序列对照组(sh Control)相比,48h后细胞增殖能力下降(P=0.042)。过表达RP11-150O12.3T的QGY7703细胞的相对克隆形成率显着高于Control组(P=0.005),而将RP11-150O12.3敲减后,QGY7703细胞的相对克隆形成能力明显下降(P=4.26×10-4)。裸鼠成瘤实验结果显示,皮下注射过表达RP11-150O12.3T的QGY7703细胞的Balb/c小鼠其肿瘤生长速度及终重量显着高于皮下注射Control组细胞的小鼠(Pweight=0.004),皮下注射敲减RP11-150O12.3的QGY7703细胞的Balb/c小鼠其肿瘤生长速度及终重量显着低于皮下注射sh Control组细胞的小鼠(Pweight=0.011)。Transwell小室法检测RP11-150O12.3过表达或敲减后QGY7703细胞迁移与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显示,RP11-150O12.3T过表达组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均显着高于Control组(P=0.028,P=0.010),RP11-150O12.3敲减组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均显着低于sh Control组(P=0.002,P=0.024)。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结果显示:和Control组细胞相比,QGY7703细胞过表达RP11-150O12.3T后G0/G1期的比例明显下降(P=0.001),S期的比例明显升高(P=1.9×10-4),说明RP11-150O12.3T能促进细胞周期从G0/G1期向S期转变。相反,和sh Control组比较,RP11-150O12.3表达量下调的QGY7703细胞G0/G1期的比例升高(P=1.13×10-4),S期比例明显下降(P=0.049),使细胞阻滞于G0/G1期。细胞凋亡实验结果显示:和Control组细胞相比,QGY7703过表达RP11-150O12.3T后细胞凋亡比例明显降低(P=0.0011),两组细胞用5-Fu处理后这种差异更加明显(P=1.12×10-4)。相反,和sh Control组比较,RP11-150O12.3下调的QGY7703细胞凋亡比例明显增高(P=0.003),两组细胞用5-Fu处理后这种差异也有所提高(P=0.001)。结论:1.RP11-150O12.3在BEL7402、QGY7703、Hep G2肝癌细胞中的表达量高于LO2正常肝细胞,其表达位置在细胞浆。而mi R-6739-3p在BEL7402、QGY7703、Hep G2、Hep3B肝癌细胞中的表达量均低于LO2正常肝细胞。2.RP11-150O12.3在肝癌组织的表达量高于其对应的癌旁组织,从携带rs2275959CC基因型的个体到携带CT基因型的个体再到携带TT基因型的个体肝癌组织中RP11-150O12.3表达量有逐渐升高的趋势,mi R-6739-3p表达量有逐渐降低的趋势,并且mi R-6739-3p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量低于其癌旁组织。携带CC及CT基因型个体的癌组织中RP11-150O12.3和mi R-6739-3p表达量呈负相关关系。3.RP11-150O12.3与mi R-6739-3p的相互作用依赖于rs2275959C碱基且导致RP11-150O12.3的表达量下调。4.RP11-150O12.3作为一个促癌基因,在体外能促进HCC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促进细胞周期的进展,并抑制细胞凋亡;在体内能促使裸鼠成瘤。
李彤亚[5](2019)在《HIV和HBV病毒蛋白同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DIS)是威胁人类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它能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降低机体的免疫力,并引发严重的并发症,目前没有特效的治疗药物,HIV致病机制研究及药物靶标寻找的是对于人类健康和社会稳定有重要意义。Nef蛋白是HIV的负调控因子,主要表达于CD4+T细胞。Nef诱导的AIDS样症状主要表现为凋亡细胞的增加,且Nef基因突变或者缺失与长期不发病或病程进展缓慢的AIDS(Long-term Nonprogressors/Slowprogressors,LTNP/LTSP)的发生显着相关。Nef能下调CD4、CD28、CD86、MHC-I、MHC-II等细胞表面受体的表达,干扰免疫细胞的监视和清除,实现HIV-1的免疫逃逸;还能通过与诱凋亡因子及某些激酶直接结合抑制凋亡通路,使被感染细胞的存活期延长,利于病毒复制和感染力增强。我们通过酵母双杂交实验发现了Nef与细胞色素b(cytochrome b,Cyto b)C端(169-380 aa)存在相互作用,并通过免疫共沉淀验证了两者能在体内结合。而且我们发现Cyto b与Fas介导的凋亡有关。目前对于线粒体参与的凋亡通路,研究者的目光大都聚集在Cyto c上,Cyto c是线粒体凋亡通路的核心蛋白,通过与Apaf-1等辅助蛋白形成凋亡体,活化caspase并激发级联反应最终导致细胞的凋亡。而我们的研究结果证明Cyto b介导的凋亡与Apaf-1形成凋亡体无关,独立存在于Cyto c经典凋亡通路之外。我们的研究还发现,Nef可以抑制Apaf-1诱导的细胞凋亡,这说明了Nef是Cyto c凋亡通路的负调控因子。此外,我们用Fas的单抗C11刺激细胞的Fas凋亡通路,证明了Nef能通过直接与Cyto b的结合抑制Fas凋亡信号诱导的细胞凋亡。我们利用B型HIV-1的假病毒HIV-1BA-L感染Jurkat T细胞,证明了HIV-1可以通过与Cyto b的结合抑制Fas凋亡通路。迄今为止,关于Cyto b相关的凋亡通路及其机制的研究较少,我们的研究在这方面做出了初步探索,对于加深Nef诱导免疫逃逸机制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也提供了治疗HIV的潜在靶点,然而深入的机制仍需进一步发现。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可以引起急、慢性肝炎,还与肝衰竭、肝硬化以及肝癌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乙型肝炎(Hepatitis B)是全球范围内的重要传染病,有较高的传染性和致死率。目前对于乙肝仍然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乙肝的治疗目标是持续抑制HBV的复制,减少肝细胞损伤,延缓肝炎演变为肝硬化(liver cirrhosis,LC)和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进程。HBV很难在体内完全清除,这与其复杂的免疫逃逸机制有关。干扰素(interferon,IFN)是一种广泛表达的细胞因子,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学活性。IFN的生理作用是通过信号通路调节IFN诱导基因的转录来实现的。病毒感染首先诱发机体的天然免疫,IFN诱导的效应因子的表达是机体抗病毒感染的第一道防线。因而,研究HBV逃避IFN相关的天然免疫的机制的研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家族(interferon-inducible transmembrane protein,IFITM)是IFN的诱导重要的抗病毒、抗肿瘤的效应因子。它们主要由IFNγ通过诱导Jak-stat1信号通路诱导产生,具有广谱的抗病毒效应,如艾滋病毒(HIV)、SARS冠状病毒(SARS-CoV)、甲型流感病毒(IAV)、登革热病毒(DFV)和水泡性口膜炎病毒(VSV)等。但是,IFITM抗HBV的机制鲜见报道。HBV e蛋白有较强的免疫调节作用,与乙肝的发病机制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为了研究HBV免疫逃逸的可能机制,首先利用酵母双杂交实验筛选能与HBe相互作用蛋白,发现ARID2编码的BAF200蛋白与HBe存在直接的相互作用。然而,HBe作为一种分泌蛋白,实际上难以在空间上与定位于核内的BAF200发生相互作用。但是,与HBe的基因序列大部分相同的HBV核心蛋白(HBc)大多位于胞质,于是我们推测HBc也可能与BAF200存在体内的相互作用。为验证此想法,我们进行了免疫共沉淀实验,实验结果表明HBc和BAF200确实存在体内的相互作用。SWI/SNF家族是染色质重构复合物。SWI/SNF家族有BAF复合物和PBAF复合物两种形式,组成它们的亚基大多数是相同的,但BAF250只存在于BAF复合物,而BAF200和BAF180是PBAF的特有的亚基。据报道,只有PBAF复合物能调节细胞内核受体-配体依赖的转录活动。我们通过实验证实了,IFITM1的表达依赖于BAF200而并非BAF180。而且,我们发现IFNα对BAF200的调控并不STAT1的磷酸化,暗示IFNα诱导IFITM1的信号通路并不是JAK-STAT1途径。我们将pHBV1.31质粒转染HepG2细胞,并通过ELISA实验和荧光定量PCR,证明了IFNα的刺激可以显着降低HBeAg、HBsAg含量以及HBV DNA的拷贝数。这说明IFNα对HBV有抗病毒作用。此外,我们在HepG2和HepG2.2.15细胞内,通过干扰IFITM1基因的转录,证实了IFITM1介导了IFNα诱导的抗细胞生长作用。我们的实验还证明了,HBc能通过与BAF200的结合抑制IFNα诱导的IFITM1的表达,这可能是HBV免疫逃逸的机制之一,因而本研究为抗HBV复制和抗乙肝药物的研发提供了新思路。综上,我们探讨了关于HIV Nef蛋白和HBV HBc蛋白对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有机制,丰富和补充了对两种病毒感染及免疫逃逸机制的认识。
谢洋洋[6](2019)在《先天免疫分子TRIM14对乙型肝炎病毒的抑制及机制研究》文中指出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是感染率极高的慢性病毒性感染病,目前在我国乃至世界范围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它能够导致慢性肝炎,肝硬化甚至发展为肝癌。HBV的感染目前还没有能够治愈的方法。HBV是仅含有3.2kb基因组的小包膜病毒,具有精密的基因组结构。与HBV生命周期中重要蛋白包括核心蛋白(HBcAg)、E抗原(HBeAg)、表面抗原(HBsAg)以及X蛋白HBx等。这些蛋白的表达受HBV相关启动子的调控。TRIM家族蛋白是一类在抗病毒先天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蛋白,具有E3泛素连接酶活性。TRIM家族蛋白拥有相对保守的结构域,包括N端的RING结构域,B-box结构域、卷曲螺旋结构域,大部分TRIM蛋白在C端含有B30.2结构域,即PRYSPRY结构域。TRIM家族蛋白能够参与机体的多个生理过程,包括细胞分化、增殖、癌变、自噬、先天免疫的激活等。近年来,多种TRIM蛋白在抗病毒先天免疫中的作用相继被发现,如TRIM5α、TRIM11、TRIM19、TRIM22、TRIM25等。且许多TRIM蛋白与细胞的干扰素反应存在密切联系。说明TRIM家族蛋白是广泛存在的一类新型抗病毒先天免疫分子。因此我们希望研究TRIM蛋白在抗HBV反应中发挥怎样的作用。本课题的研究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通过构建大量TRIM家族表达质粒在乙肝癌症模型HepG2中筛选对HBV具有抑制效果的TRIM蛋白。我们发现TRIM14具有尤为显着的抑制HBV的能力。通过进一步实验发现TRIM14在HepG2以及乙肝细胞感染模型HepG2-NTCP中都显示了对HBV中HBsAg、HBeAg、HBcAg以及HBV的转录水平和DNA水平的强烈抑制效果。且在TRIM14敲除的细胞中能够增强HBV的复制。第二部分我们进一步探索TRIM14在体内实验中的效果,在尾静脉高压注射小鼠模型中,通过共注射TRIM14表达质粒与HBV复制子,发现TRIM14能够明显抑制小鼠血清和肝脏中的HBV病毒学水平。第三部分的研究主要聚焦于TRIM抗HBV作用的机制。我们发现TRIM14能够有效激活细胞内的I型干扰素反应和NF-kB信号通路,且TRIM14对HBV的抑制很大程度上依赖于NF-kB信号通路的激活。但TRIM14抵抗HBV的机制并不依赖于HBV复制周期的重要蛋白HBx。通过缺失PRYSPRY结构域的TRIM14蛋白的研究发现,缺失PRYSPRY结构域后TRIM14对HBV的抑制效果消失,说明PRYSPRY结构域在TRIM14的抗HBV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通过构建HBV启动子的荧光报告基因我们发现TRIM14能够抑制HBV核心启动子以及S启动子的活性。从而对HBV的转录水平起到抑制作用。综上所述,我们发现了了先天免疫分子TRIM14能够在体外乙肝细胞模型和体内尾静脉高压注射小鼠模型中抑制HBV蛋白的表达和基因的复制;TRIM14能够激活I型感染素反应和NF-kB信号通路。TRIM14可以抑制HBV核心启动子和S启动子活性。说明TRIM14可能作为先天免疫激活因子和转录抑制因子发挥其抑制HBV作用,本研究有助于进一步阐释机体抵抗HBV的感染机制。并且基于先天免疫分子TRIM14的抗HBV机制对于HBV的治疗应用可能具有潜在的价值。
戴海梅[7](2019)在《HBV基因ntA1762T/G1764A及S蛋白I126T联合变异的临床与实验研究》文中指出[目 的]探究BCP区及S区变异和HBsAg、HBsAb双阳的相关性及ntA1762T/G1764A和I126T联合变异对HBV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 法]本研究第一部分收集共2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样本进行测序,以HBsAg和HBsAb双阳性的123例患者为实验组,仅HBsAg阳性的12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在B基因型和C基因型之间分布的差异、BCP区nt519-853片段和S区nt1655-2014片段的突变情况及联合突变与HBsAg、HBsAb双阳的相关性。第二部分根据第一部分和前期的研究结果,以碱基位点ntA1762T/G1764A双突变和氨基酸位点aaI126T(对应ntT531C突变)突变的联合变异组为实验组,野生型、ntA1762T/G1764A双突变或aaI126T(ntT531C)突变为实验对照组,体外构建含1.2倍HBV基因组的重组质粒,将目的质粒转染进肝癌细胞内表达,检测转染成功后的表达产物水平并分析结果。[结 果]1.在250例HBV感染患者中,单阳组(127例)和双阳组(123例)在年龄、病毒载量HBV-DNA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52,-1.759;P=0.801,0.08)。HBeAg阳性的比例在两组之间的差异也没有统计学意义(χ2=3.029,P=0.082)。但两组在性别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12,P=0.011),单阳组的女性多于男性,而双阳组的比例相反。两组之间的ALT、AST检测值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z=-2.921,-2.890;P=0.003,0.004)。2.单阳组和双阳组在B和C基因型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28,P=0.099)。3.在所测的基因片段中,C基因型中在单阳组和双阳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碱基突变位点为 T531C/A/G、T813G、A1762T 和 G1764A(χ2=7.23,4.81,7.57,9.70;P=0.007,0.028,0.006,0.002),其中 T531C/A/G 和 T813G 对应氨基酸变异为I126T/N/S和F220C。并且A1762T/G1764A双突变在单阳组及双阳组之间的差异是有统计学意义的(χ2=8.25,P=0.004)。4.在所测的基因片段中,B基因型中在单阳组和双阳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碱基突变位点为A519G和A1762T(P=0.033,0.03),A519G对应氨基酸变异为K122R。G1764A和A1762T/G1764A双突变在B基因型的单阳组和双阳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62,P=0.057)。5.在本实验测序的C基因型样本中,T531C/A/G、T813C/G、A1762T、G1764A四个位点的突变及A1762T/G1764A双突变的突变率在HBeAg阳性组和HBeAg阴性组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601,0.718,0.536,0.601,0.359)。6.分析联合变异时,C基因型中,与野生型相比,531位点的突变、1762/1764双突变和联合突变组都有更高的双阳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用FDR校正的P值分别为0.036、0.036、0.036),而各个变异组之间的双阳率差异不明显。7.设A组为T531C突变组,B组为A1762T/G1764A突变组,C组为野生型,Y组为联合突变组。两次转染实验中,联合突变的Y组在转染24小时的上清和转染48小时后的上清中HBsAg或HBeAg的检测值均比A、B、C组的检测值要高于2倍以上;而A、B、C组三组之间比较差异均不明显。联合突变的Y组细胞内HBsAg的检测值虽然也比A、B、C组的检测值高。而细胞内HBeAg在四个组中的检测值均很低(0.06~0.07 PEIU/mL)。8.两次转染实验中,Y组在转染24小时的上清和细胞内的HBV-DNA检测值比A、B、C组的检测值高,但差异不明显。A、B、C组之间的差异也不明显。Y组在转染24小时的上清的HBV-DNA检测值比A、B、C组的检测值高,在转染48小时的上清中却比B、C组的低,比A组的高。[结 论]1.ALT和AST在单阳组(127例)和双阳组(123例)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双阳组中的肝脏炎症表现的更为严重。2.在本实验样本中,单阳和双阳的发生概率在B和C基因型患者之间没有明显不同。3.T531C/A/G、T813G、A1762T、G1764A 突变和 A1762T/G1764A 双突变在C基因型的单阳组和双阳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这些突变与HBsAg、HBsAb的双阳性有关。4.双阳的发生率在T531C突变、A1762T/G1764A双突变和联合变异组之间的差异不明显。5.在体外转染细胞试验中,T531C联合A1762T/G1764A突变组比野生型和单一突变组有更高的HBsAg和HBeAg检测值,说明联合变异可使HBV蛋白表达和分泌能力增强。该联合变异使HBV复制能力增强的结果不明显。
刘盼[8](2014)在《自然变异与干扰素诱导变异中HBV突变位点的规律及HBV突变与抗病毒药物关系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比较HBV-BCP区/前C/C区自然变异者与干扰素诱导变异者变异位点的规律,进而初步分析是否存在特定的干扰素诱导突变位点;探讨普通干扰素和拉米夫定在HBV-BCP区/前C/C区自然突变者中的短期抗病毒疗效;探讨普通干扰素诱导的HBV-BCP区/前C/C区突变者序贯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和拉米夫定序贯抗病毒治疗的短期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病例来自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门诊的104例检测出HBV-C基因区段(C基因启动子(BCP)/前C/C基因)突变的HBeAg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CHB-e)患者,据突变前有无干扰素治疗史分为自然变异组(A组,60例)和干扰素诱导变异组(B组,44例),通过分析两组突变位点的规律,进一步确定HBV-C基因区段是否存在干扰素诱导的特点突变位点;A组根据抗病毒药物的选择分为普通干扰素组(A1组,32例)和拉米夫定组(A2组,28例),检测两组抗病毒治疗6个月后的ALT、HBV-DNA水平;B组停用普通干扰素,根据其再次抗病毒药物的选择分为聚乙二醇干扰素组(B1组,共16例)和拉米夫定组(B2组,共28例),检测两组抗病毒治疗6个月后的ALT、HBV-DNA水平。结果1.60例HBV自然变异者(A组)与44例干扰素诱导变异者(B组)相比,前C区G1896A位点在两组的突变率分别为73.33%和68.1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P区双位点(A1762T并G1764A)在两组的突变率分别为71.67%和65.9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基因区热点突变位点(I97L、S87G、L60V)的突变率在B组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A组60例自然变异者中32例(A1组)和28例(A2组)分别接受普通干扰素和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6个月后,ALT复常率分别为90.63%和93.7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V-DNA阴转率分别为96.43%和100%,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B组44例普通干扰素诱导变异者均停用普通干扰素干扰素,其中B1组(16例)和B2组(28例)分别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和拉米夫定序贯抗病毒治疗6个月后,两组ALT复常率分别为31.25%和75.00%,B2组明显高于B1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BV-DNA阴转率分别为37.50%和82.14%,B2组明显高于B1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HBV-BCP区/前C/C区自然变异者与干扰素诱导变异者前C区G1896A位点及BCP区A1762T并G1764A双位点均有较高的突变率,但两组无明显差异,C基因区热点突变位点(I97L、S87G、L60V)在干扰素诱导突变组明显高于自然变异组,我们推测C基因区热点突变位点(I97L、S87G、L60V)可能是干扰素持续作用后的特定突变位点。2.HBV-BCP区/前C/C区自然变异者,干扰素和拉米夫定的近期应答率均较高且无明显差异。3.普通干扰素诱导HBV-BCP区/前C/C区变异者,应用拉米夫定序贯抗病毒治疗较聚乙二醇干扰素效果好。
李志军[9](2010)在《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变异的全基因组分析及其与干扰素α疗效的关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 CHB)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全基因组基因变异及其与干扰素α(interferon,IFN)疗效的关系。方法PCR扩增并克隆干扰素治疗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全基因组DNA,测序并进行基因变异分析。结果获得干扰素治疗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来源的33株HBV全基因组DNA,它们均属于C或B基因型。与标准株相比,HBV缺失变异在B、C基因型间的发生率分别为14.3%(2/14)和63.2%(12/19)。其中,HBV pre-S2 nt19-nt56缺失突变只发生在C基因型干扰素治疗有效的患者中,发生率为15.2%(5/33),占C基因型有效病例的50%(5/10);TP+space区6株缺失变异HBV全基因组DNA中,5例干扰素治疗无效,1例有效。HBV插入突变一例,3460bp,B基因型,干扰素治疗无效。HBV点突变结果显示:4例C基因型ntG2699T变异为干扰素有效病例,占C基因型有效病例的40%,且发生在无pre-S2缺失的病例中。因此,pre-S2缺失变异和ntG2699T变异占C基因型有效病例的90%,可作为预测干扰素应答的因素。另外,体外实验有抗干扰素作用的T1504C、A1762T、G1764AG1896A变异在本研究中对干扰素疗效无影响。TP257研究发现,B基因型的H135Y和Q176H,C基因型的N89D和K142Q/K142E可能有抗干扰素作用。结论HBV缺失变异在B、C基因型间的发生率存在显着性差异;HBV pre-S2缺失突变和ntG2699T变异与C基因型干扰素应答相关;B基因型的H135Y和Q176H,C基因型的N89D和K142Q/K142E可能有抗干扰素作用。
夏国美[10](2010)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前S1蛋白C末端IgG抗体与干扰素早期疗效的相关性》文中提出背景干扰素是目前确定的具有长期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组织学的药物,一些临床实验显示,忽略人种的不同,大约20–30%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对干扰素产生应答,即HBV DNA转阴、e抗原的转换、转氨酶的复常,这种应答能长程改善疾病的预后,减少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展至肝癌的风险,发生应答的患者疗效确切,但应答率较低,因此在治疗前分析影响应答的各个预测因素十分必要。目的检测HBV B基因型患者血清中抗前S1蛋白C末端(94-117aa)IgG抗体,探讨其与干扰素治疗早期应答的关系。方法对使用干扰素治疗的B基因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9例进行前瞻性研究,其中普通干扰素(α-1b,α-2b)42例,PEG干扰素(α-2a)27例,采用型特异性引物PCR方法进行基因型测定。按照HBV B基因型序列合成前S1蛋白C末端(94–117aa)多肽,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其相应抗体的存在情况。干扰素早期应答以随访12周时的病毒载量下降幅度及转氨酶和血清学标志物的变化为指标进行评价。根据抗前S1蛋白C末端(94–117aa)抗体的反应性将69例B基因型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两组,评判两组干扰素疗效的差别。结果抗前S1蛋白C末端(aa94–117)IgG抗体(简称抗S1)阳性组和阴性组分别为21例和48例,两组间干扰素种类分布无显着性差异(x2=1.413,P=0.235)。治疗12周时,抗S1阳性组和阴性组HBV DNA下降值平均分别为3.37lg拷贝/ml和0.33lg拷贝/ml,Z=-3.658,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LT下降值平均分别为92 U/L和30.5 U/L,Z =-2.132,P=0.0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12周时,抗S1阳性组有41.2%(7/17)发生HBeAg阴转,5.9%(1/17)发生血清学转换,抗S1阴性组仅有12.8%(5/39)发生HBeAg阴转,没有病例出现血清学转换(0/39),Z= -5.11, 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抗S1阳性组与阴性组分别有71.4%(15/21)和16.7%(8/48)发生病毒学应答,x2=19.71,P=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分别有23.8%(5/21)和6.3%(3/48)发生完全应答,52.4%(11/21)和18.8%(9/48)发生部分应答,Z=-4.84, P =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抗前S1 C末端(94–117aa)IgG抗体在预测干扰素的早期应答中阳性预测值为71.4%,阴性预测值则为83.3%。结论可以通过对治疗前血清中抗前S1 C末端抗体的检测,筛选出合适的慢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提高干扰素治疗的应答率。
二、干扰素抗体与HBV C基因启动子变异对干扰素疗效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干扰素抗体与HBV C基因启动子变异对干扰素疗效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趋化因子CXCL10基因多态性与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关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乙肝易感性基因CXCL10 基因启动子区遗传变异与乙型肝炎的关联研究 |
前言 |
1 材料和方法 |
1.1 研究人群 |
1.2 流行病学资料收集 |
1.3 SNP的选择 |
1.4 DNA提取和基因分型 |
1.4.1 Sequenom Mass Array系统基因分析步骤 |
1.5 血清学检测 |
1.6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
2.2 SNP多态性与成人持续HBV感染风险的关联分析 |
2.3 SNP多态性与成人持续HBV感染风险的分层分析 |
2.4 SNP多态性与成人持续HBV感染风险的单倍型分析 |
2.5 CXCL10 基因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联分析 |
2.6 CXCL10 rs4508917 基因型与儿童 HBV感染风险和乙肝高危儿童 HBV突破感染的关联分析 |
2.7 CXCL10 基因SNP与儿童HBV感染风险的分层分析 |
3 讨论 |
第二部分 乙肝易感性基因CXCL10 基因启动子区遗传变异的功能验证实验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血清CXCL10 浓度检测 |
1.2 质粒构建与双荧光素酶检测 |
2 实验结果 |
2.1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对照组血清CXCL10 水平 |
2.2 CXCL10 基因启动子区变异的功能分析 |
3 讨论 |
第三部分 乙肝易感性基因CXCL10 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rs4508917 与核苷类药物治疗应答的关联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CXC趋化因子配体10在慢性乙型肝炎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CYP27B1-1260多态性与干扰素单药/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应答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中英文缩略词汇对照表 |
研究背景 |
第一部分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HBeAg阳性初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个体化研究 |
一、引言 |
二、资料与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五、结论 |
第二部分 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恩替卡韦经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分析 |
一、引言 |
二、资料与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五、结论 |
第三部分 CYP27B1-1260基因多态性与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相关性研究 |
一、引言 |
二、资料和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五、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相关性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外文论文1 |
外文论文2 |
(3)HBV相关性肝癌和HBsAg阴性慢性乙肝的抗病毒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慢性HBV感染的自然史划分 |
2.2 抗HBV治疗管理策略简述 |
2.3 针对HBV-HCC患者的抗病毒治疗问题 |
2.4 针对HBsAg阴性慢性乙肝患者的抗病毒治疗问题 |
2.5 小结 |
第3章 HBV相关性肝癌根治术后患者Peg-IFN序贯核苷类似物的抗病毒疗效及与长期预后的关系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研究对象 |
3.1.2 纳入标准 |
3.1.3 知情同意与伦理 |
3.1.4 抗病毒治疗方案 |
3.1.5 分组 |
3.1.6 监测指标 |
3.1.7 检验方法 |
3.2 统计学方法 |
3.3 结果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4章 HBsAg阴性慢性乙肝患者CXCL10 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及与抗病毒治疗的关系 |
4.1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
4.1.1 研究对象及分组 |
4.1.2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
4.2 检测方法 |
4.2.1 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测 |
4.2.2 血清学HBV及 HCV标志物 |
4.2.3 血清及肝组织HBV DNA定量检测 |
4.2.4 HBV基因型 |
4.2.5 血清CXCL10 水平 |
4.2.6 CXCL10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析 |
4.2.7 肝组织CXCL10 mRNA检测 |
4.2.8 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评分 |
4.2.9 肝组织CXCL10 免疫组化染色评分 |
4.3 统计学分析方法 |
4.4 结果 |
4.5 讨论 |
第5章 结语 |
5.1 本课题的主要结论 |
5.2 本课题的主要创新性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候选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HBV慢性肝病发生发展的关联性分析及其生物学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引言 |
第一部分 候选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交互作用与HBV慢性肝病发生发展的关联性分析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lnc-RP11-150O12.3多态性位点rs2275959 C与 miR-6739-3p结合对肝细胞癌发生发展的影响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综述 宿主基因多态性对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易感性及疾病进展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HIV和HBV病毒蛋白同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本研究的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Nef蛋白调控Fas凋亡通路的分子机制 |
1 研究背景 |
1.1 HIV及调控蛋白Nef |
1.1.1 HIV基因组 |
1.1.2 Nef的特点 |
1.1.3 Nef对表面受体的调控 |
1.1.4 Nef对信号通路的调控 |
1.2 细胞凋亡的信号途径 |
1.2.1 死亡受体介导的凋亡信号通路 |
1.2.2 内质网介导的凋亡信号通路 |
1.2.3 线粒体介导的凋亡信号通路 |
1.3 细胞色素B与细胞凋亡 |
2 试剂与材料 |
2.1 菌株、质粒与细胞 |
2.2.1 菌株、细胞与动物 |
2.2.2 质粒 |
2.2 文库、试剂及抗体 |
2.2.1 试剂 |
2.2.2 培养基、诱导剂及文库 |
2.2.3 抗体 |
2.3 溶液的配制 |
3 研究方法 |
3.1 酵母双杂交筛选 |
3.1.1 测定文库的滴度 |
3.1.2 扩增酵母文库 |
3.1.3 酵母菌的活化 |
3.1.4 小量转化诱饵蛋白质粒 |
3.1.5 文库质粒的转化 |
3.1.6 诱饵蛋白自身激活检测 |
3.1.8 酵母质粒的提取 |
3.1.9 DH5α感受态制备及质粒转化 |
3.2 重组质粒的构建 |
3.2.1 质粒的小量提取 |
3.2.2 限制性酶消化 |
3.3.3 用试剂盒回收DNA |
3.3.4 DNA片段和载体的连接 |
3.3 细胞培养和转染 |
3.3.1 细胞传代 |
3.3.2 细胞的转染 |
3.4 凋亡检测 |
3.5 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
3.5.1 Cyto b免疫抗原的表达纯化 |
3.5.2 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
3.6 线粒体的纯化 |
3.7 HIV-1BA-L假病毒的制备 |
3.8 免疫共沉淀实验 |
3.9 Western Blot实验 |
4 研究结果 |
4.1 Nef能直接与Cyto b结合 |
4.1.1 酵母双杂交结果 |
4.1.2 Cyto b与 Nef能产生体内的相互作用 |
4.2 胞质中的Cyto b参与了Fas凋亡通路 |
4.2.1 Cyto b免疫抗原的制备 |
4.2.2 Fas刺激后引起Cyto b的切割和C端从线粒体的释放 |
4.3 Nef抑制了Fas介导的细胞凋亡 |
4.4 Fas凋亡信号诱导Nef与 Cyto b的结合 |
4.5 Nef抑制了Cyto b介导的Fas凋亡途径 |
4.6 Nef是 Cyto b介导的Fas凋亡通路的抑制子 |
4.7 Nef也参与抑制了Cyto c介导的Fas凋亡途径 |
4.8 HIV感染细胞后,FasL诱生Cyto b的释放有所增强 |
5 结果讨论 |
第二章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Bc抑制干扰素α诱导IFITM1 表达的分子机制 |
1 研究背景 |
1.1 HBV及核心蛋白HBc |
1.1.1 HBV基因组 |
1.1.2 HBV与肝癌 |
1.1.3 HBc及其功能 |
1.2 IFN及其诱导的信号通路 |
1.2.1 干扰素的分类 |
1.2.2 干扰素的生物学作用 |
1.2.3 IFN诱导的信号通路 |
1.3 SWI/SNF家族 |
1.3.1 SWI/SNF的功能 |
1.3.2 BAF200 |
1.4 IFITM家族 |
1.4.1 IFITM家族的特点 |
1.4.2 IFITM1 及其功能 |
2 试剂与材料 |
2.1 菌株、质粒与细胞 |
2.1.1 菌株与细胞 |
2.1.2 质粒 |
2.2 文库、试剂及抗体 |
2.2.1 试剂 |
2.2.2 培养基、诱导剂及文库 |
2.2.3 抗体 |
3 研究方法 |
3.1 RNA干扰试验 |
3.2 RT-PCR |
3.2.1 RNA提取所用器具的处理 |
3.2.2 细胞总m RNA的提取 |
3.2.3 RNA电泳检测 |
3.2.4 RNA的反转录 |
3.3 细胞活力检测 |
3.4 ELISA 实验 |
3.5 荧光定量PCR |
4 研究结果 |
4.1 HBc与 BAF200 的相互作用 |
4.1.1 酵母双杂交结果 |
4.1.2 HBc与 BAF200 存在体内的相互作用 |
4.2 BAF200 调控IFNα诱导的IFITM1 的表达 |
4.3 HBc通过与BAF200 相互作用抑制IFITM1 的转录 |
4.4 HBc与 BAF180 竞争性结合BAF200,破坏PBAF复合体的形成,进而削弱了BAF200对IFITM1 的表达调控 |
4.5 IFNα的诱导不影响STAT1 的磷酸化水平 |
4.6 HBc削弱BAF200 对细胞活性的影响 |
4.6.1 BAF200 通过IFITM1 对细胞活力进行影响 |
4.6.2 HBc可以削弱BAF200 对细胞活力的影响 |
4.7 IFNα诱导下BAF200和HBc对 HBV复制水平的影响 |
5 结果讨论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先天免疫分子TRIM14对乙型肝炎病毒的抑制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Abbreviations |
第一章 前言 |
1 乙型肝炎病毒概述 |
1.1 HBV病毒结构与基因组 |
1.2 HBV生活史和cccDNA |
1.3 HBV流行病学分析 |
1.4 HBV病毒蛋白 |
2 HBV的体外模型 |
2.1 原代肝细胞 |
2.2 HepRG |
2.3 肝癌细胞系 |
2.4 表达NTCP的肝癌细胞 |
3 HBV的小鼠模型 |
3.1 HBV复制小鼠模型 |
3.2 小鼠感染模型 |
4 TRIM家族在抗病毒先天免疫中的作用 |
4.1 TRIM蛋白的结构 |
4.2 TRIM蛋白调节先天免疫信号 |
4.3 TRIM蛋白的直接抗病毒作用 |
4.4 TRIM14蛋白在抗病毒免疫中的作用 |
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及思路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1 主要实验设备 |
2 质粒、菌株、细胞株和实验动物 |
2.1 实验中用到的E.coli菌株 |
2.2 实验中需要的质粒 |
2.3 实验细胞株 |
2.4 实验动物 |
3 试剂 |
3.1 分子克隆实验试剂 |
3.2 细胞生物学实验试剂 |
3.3 酶标抗体及显色底物 |
4 实验室配制溶液和培养基 |
4.1 分子克隆实验常用溶液 |
4.2 细胞生物学常用溶液配置 |
4.3 Southern Blot及Northern Blot实酴用溶液 |
4.4 Western Blot实验检测溶液 |
4.5 酶联免疫实验检测用溶液 |
4.6 其他溶液 |
5 实验方法 |
5.1 分子克隆实验 |
5.2 细胞生物学实验方法 |
5.3 免疫学实验 |
5.4 小鼠实验操作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1 TRIM14在体外细胞乙肝模型中对HBV的抑制作用 |
1.1 TRIM家族蛋白对HBV的抑制作用 |
1.2 TRIM14在HepG2细胞中的抗HBV作用 |
1.3 TRIM14的敲低增强HBV表达 |
1.4 TRIM14在细胞感染模型中对HBV的抑制作用 |
1.5 第一部分小结 |
2 TRIM14蛋白在尾静脉高压注射小鼠模型中对HBV的抑制作用 |
2.1 TRIM14对小鼠血清中HBV病毒学指标的抑制 |
2.2 TRIM14对肝脏中 HBV的抑制 |
2.3 第二部分小结 |
3 TRIM14抑制HBV的机制研究 |
3.1 TRIM14对HBV C启动子和S启动子的抑制作用 |
3.2 TRIM14促进细胞中Ⅰ型干扰素的应答 |
3.3 TRIM14促进细胞中NF-κB信号通路 |
3.4 TRIM14对HBV的抑制不依赖于HBx |
3.5 TRIM14的抗HBV作用依赖于PRYSPRY结构域 |
3.6 第三部分小结 |
第四章: 讨论 |
1 先天免疫及固有免疫分子在抵抗HBV感染中发挥关键作用 |
2 固有免疫分子TRIM14对HBV具有显着抑制效果 |
3 TRIM14抗HBV的机制 |
第五章 小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HBV基因ntA1762T/G1764A及S蛋白I126T联合变异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慢性HBV感染患者HBV基因慢性HBV感染者S/BCP编码区基因突变位点分析 |
实验对象 |
实验材料 |
实验方法 |
实验结果 |
第二部分 HBV ntA1762T/G1764A与I126T联合变异重组质粒的构建及体外实验 |
实验材料 |
实验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奖及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8)自然变异与干扰素诱导变异中HBV突变位点的规律及HBV突变与抗病毒药物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1 引言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分组 |
2.3 方法 |
2.4 检测指标 |
2.5 疗效判定标准 |
2.6 统计学处理 |
3 结果 |
3.1 HBV各突变位点在自然变异组与干扰素诱导变异组的规律 |
3.2 自然变异者应用干扰素和拉米夫定抗病毒疗效比较 |
3.3 普通干扰素诱导变异者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B1组)和拉米夫定(B2组)疗效比较 |
4 结论 |
5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HBV 前 C/BCP 区基因变异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9)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变异的全基因组分析及其与干扰素α疗效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正文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1 HBV基因变异的检出情况 |
2 HBV缺失突变 |
3 HBV插入突变HBV316-25基因型如下图10所示 |
4 HBV点突变 |
讨论 |
1 HBV缺失变异与干扰素疗效 |
2 一例插入突变的基因分析 |
3 点突变 |
参考文献 |
综述 |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变异影响干扰素疗效的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附录:试剂配方 |
致谢 |
(10)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前S1蛋白C末端IgG抗体与干扰素早期疗效的相关性(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词对照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正文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主要仪器、设备及试剂 |
2.3 主要试剂配置 |
2.4 标本的采集 |
2.5 基因型的测定 |
2.6 Pre51(94-117)抗体的检测 |
2.7 疗效判定 |
2.8 统计学处理 |
3 结果 |
3.1 抗S1 检测 |
3.2 治疗12 周的病毒载量及肝功能变化情况 |
3.3 治疗12 周 HBeAg 血清学变化 |
3.4 12 周综合疗效评价 |
4 讨论 |
5 结论 |
6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综述 |
四、干扰素抗体与HBV C基因启动子变异对干扰素疗效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趋化因子CXCL10基因多态性与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关联研究[D]. 徐瑛. 重庆医科大学, 2021(01)
- [2]CYP27B1-1260多态性与干扰素单药/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应答的相关性研究[D]. 徐静. 山东大学, 2021(11)
- [3]HBV相关性肝癌和HBsAg阴性慢性乙肝的抗病毒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D]. 亓文骞. 吉林大学, 2020(08)
- [4]候选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HBV慢性肝病发生发展的关联性分析及其生物学功能研究[D]. 马宁. 河北医科大学, 2020(01)
- [5]HIV和HBV病毒蛋白同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D]. 李彤亚. 武汉大学, 2019(06)
- [6]先天免疫分子TRIM14对乙型肝炎病毒的抑制及机制研究[D]. 谢洋洋. 厦门大学, 2019(09)
- [7]HBV基因ntA1762T/G1764A及S蛋白I126T联合变异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 戴海梅. 昆明医科大学, 2019(06)
- [8]自然变异与干扰素诱导变异中HBV突变位点的规律及HBV突变与抗病毒药物关系研究[D]. 刘盼. 郑州大学, 2014(03)
- [9]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变异的全基因组分析及其与干扰素α疗效的关系[D]. 李志军. 福建医科大学, 2010(02)
- [10]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前S1蛋白C末端IgG抗体与干扰素早期疗效的相关性[D]. 夏国美. 安徽医科大学, 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