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河南公峪石英脉型金矿地质特征及其成因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陈杨[1](2021)在《安徽蚌埠隆起金矿床成矿作用及成矿模式研究》文中指出胶东地区位于华北克拉通东南缘,郯庐断裂带东侧,金探明储量已超过5000t,是我国最大的金成矿区,前人对胶东地区金的成矿作用已开展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对区内矿产勘探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蚌埠隆起处于安徽省北部,位于华北克拉通东南缘,华南板块与华北板块的交接部位,郯庐断裂带西侧。前人已有研究表明,蚌埠隆起和胶东地区现今位置是由郯庐断裂带大规模左行平移引起,两区具有相似的成矿背景,因此蚌埠隆起区内一直将胶东式金矿床作为主要勘查目标,但新中国成立至2010年,区内矿产勘查工作一直没有取得突破,仅发现一些小型石英脉型金矿床和金矿点。江山金矿床是2012年在蚌埠隆起区内发现的一个大型破碎蚀变岩型金矿床,也是该区目前唯一发现的大型金矿床,该矿床的发现是蚌埠隆起内重要的找矿突破,显示区内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对蚌埠隆起江山破碎蚀变岩型金矿床和石英脉型金矿床的研究,与胶东地区同类型金矿床进行对比,将显着提高蚌埠隆起成岩成矿作用研究水平,并推动区内金矿床找矿勘查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矿产勘查意义。本次工作对江山金矿床开展了系统的地质特征、成矿年龄、同位素地球化学和成矿流体性质的研究,精细厘定了江山金矿床的成矿过程。同时结合该区石英脉型金矿床(中家山矿床、大巩山矿床、河口矿床、方庵矿床和荣渡矿床)的地质特征、矿床地球化学的研究,分析对比该区破碎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金矿床成矿作用的差异和共性,建立蚌埠隆起金矿床成矿模式。通过蚌埠隆起与胶东地区的金成矿背景和金成矿作用的对比,分析两地区金矿床金成矿作用的异同,初步探讨蚌埠隆起的下一步找矿方向。江山金矿床赋存于新太古代五河群变质岩中,通过赋矿地层浅粒岩和斜长角闪岩的锆石年代学、Hf同位素测试,确定浅粒岩的形成年龄和变质年龄分别为2496±19Ma和2452±47Ma,斜长角闪岩变质年龄为1824±11Ma,浅粒岩锆石的εHf(t)在1.81~8.30之间,t DM2=2545~2849Ma,为新生地壳重熔,对比区域地层岩性和时代,确定该矿床赋矿围岩属于五河群西堌堆组,而不是前人认为的庄子里组。江山金矿床矿体受NNE向临淮关-亮岗断裂控制,断裂是重要的控矿因素,断裂倾角约为40°,矿体均产于断裂带下盘。江山金矿床的矿石类型主要为网脉状矿石,少量的浸染状矿石和脉状矿石。根据不同类型矿石的穿切关系和矿物组合特征,可将该矿床成矿过程划分为3个阶段,即石英-黄铁矿-绢云母阶段(StageI)、石英-黄铁矿脉阶段(StageII)和石英-黄铁矿网脉阶段(StageIII),其中石英-黄铁矿网脉阶段是金的主要成矿阶段。通过对江山金矿床3个阶段代表性矿石的TIMA分析、黄铁矿微量元素测试和黄铁矿面扫工作,确定该矿床可见金主要以自然金和银金矿的形式赋存,不可见金主要以晶格金的状态、极少量以纳米粒子的形式赋存于黄铁矿内。矿床中成矿前和成矿后脉岩的锆石年龄分别为128.3±1.7Ma和121.2±1.4Ma,εHf(t)=-13.4~-24.02之间,t DM2=2.2~2.8Ga,确定其源区为古老地壳的部分熔融;结合成矿阶段黄铁矿的Rb-Sr等时线年龄(117.6±5.7Ma),本次工作较准确的厘定了江山金矿床的成矿年龄约为120Ma。本次工作通过对不同热液阶段的流体包裹体测试、氧同位素温度计和石英Ti温压计的测试分析,限定该矿床的成矿流体属于富CO2的H2O-NaCl、低盐度、低密度的流体体系,三个热液阶段的流体平均温度分别为390℃、300℃、280℃,流体平均压力分别为104Mpa、79Mpa和9Mpa,结合不同阶段流体性质的变化和岩相学观察,本次工作提出构造活动导致的压力骤降引起的流体相分离作用是矿床中金的沉淀机制。通过对不同阶段的黄铁矿、石英和铁白云石开展原位硫同位素、氧同位素和碳-氧同位素的测试,三个成矿阶段的黄铁矿硫同位素(δ34S=5~9‰)和流体氧同位素(δ18O=5~9‰)范围大致相同,三个成矿阶段的碳同位素分别为-10~-5‰、-4~-1‰和-3~0‰之间,结合矿床地质特征和矿床地球化学特征,本文认为该矿床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Au、S)主要来源于地幔物质的脱挥发分作用,StageII和StageIII的成矿流体遭受围岩含碳物质的混染,围岩物质未提供金和硫。石英脉型金矿床均分布于蚌埠隆起东侧,受控于郯庐断裂带的次级-次次级断裂,该类矿床的成矿形式主要为石英脉状矿石充填于断裂带内,断裂倾角一般大于60°。通过前人的研究成果,确定该区石英脉型金矿床的成矿年龄为120±10Ma,成矿流体属于H2O-Na Cl-CO2±CH4、中低温、中低盐度的流体体系。本次工作对该区不同石英脉型金矿床开展的原位地球化学测试工作中,结果显示中家山、大巩山、荣渡矿床的硫同位素在6~9‰之间,河口和荣渡矿床的硫同位素在3~5‰之间,地层黄铁矿硫同位素为0~5‰之间;不同石英脉型金矿床流体氧同位素集中于5~9‰,方庵矿床和河口矿床部分流体氧同位素数据小于2‰;中家山矿床的碳同位素为-8~-4‰,方庵矿床和河口矿床的碳同位素在-7~0‰之间,大巩山矿床和方庵矿床的碳同位素在-2~2‰之间。从不同石英脉型金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和地质特征,确定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Au、S)主要来源于幔源物质的脱挥发分作用,不同矿床遭受了不同程度围岩含碳物质的混染,其中,方庵矿床和河口矿床的成矿过程中,围岩黄铁矿提供了部分硫。根据黄铁矿和石英地球化学特征,确定该区石英脉型金矿床的金沉淀机制主要为断层阀控制或流体混合引起的流体相分离作用。由此可见,该区不同石英脉型金矿床具有一致的深部过程,仅在浅部成矿过程中围岩混染的程度不同,部分金矿床有围岩硫的加入。蚌埠隆起破碎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金矿床的成矿时代大致相近,均在120±10Ma之间;金成矿流体属于中低温、中低盐度、含CO2的H2O-Na Cl±CH4的流体体系。两类金矿床基本赋存于脆-韧性剪切带中,高角度断裂(>60°)控制着石英脉型金矿床的发育,低角度断裂(<40°)控制破碎蚀变岩型金矿床的发育;两类金矿床的黄铁矿硫同位素(δ34S=3~10‰)、碳酸盐碳同位素(δ13C=-10~2‰)大致相同,破碎蚀变岩型金矿床的流体氧同位素在4~9‰之间,石英脉型金矿床的流体氧同位素主要集中于4~10‰之间,综上所述,本文认为蚌埠隆起破碎蚀变岩型金矿床和石英脉型金矿床是近同时形成的,具有相似的成矿流体和物质来源,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Au、S)均来源于地幔物质的脱挥发分作用,遭受围岩含碳物质的混染。根据蚌埠隆起金矿床的地质、成矿流体性质、金沉淀机制、成矿流体和物质来源的特征,认为蚌埠隆起金矿床属于幔源流体成因模式的造山型金矿床。通过胶东地区和蚌埠隆起区域地质特征的对比,两地区的基底、构造、燕山期岩浆岩的来源和演化较为相似,但蚌埠隆起岩浆岩规模远小于胶东地区;同时,两地区金矿床金成矿类型、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时代、成矿流体和物质来源均较为相同,两地区发现金矿床的主要区别在于赋矿围岩的差距,因此本文认为蚌埠隆起和胶东地区金矿床属于近同时发生的、有相似金成矿作用的金成矿事件。胶东地区金矿床主要赋存于该区数条主断裂控制的不同岩性接触带之间的脆-韧性剪切带内。蚌埠隆起江山金矿床受控于该区的临淮关-亮岗断裂,该断裂控制着地层中浅粒岩和片麻岩接触部位发育的脆-韧性剪切带,江山金矿床即赋存于该脆-韧性剪切带,与胶东金矿床控矿因素较为类似。本次工作认为在临淮关-亮岗断裂控制的脆-韧性剪切带处有寻找破碎蚀变岩型金矿床的潜力。
郝建瑞[2](2021)在《小秦岭金矿田桐沟金矿床成矿金属来源、成矿时代与动力学背景》文中研究表明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的小秦岭金矿田是我国第二大黄金产地,可被分为北、中、南三个矿带。前人大量研究主要集中在南、北矿带,对于中矿带的研究相对较少,影响了对小秦岭金矿田作为一个整体的金成矿作用特征、机制和规律的全面认识。本文以研究较少的位于中矿带的桐沟金矿床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矿床地质、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以及年代学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认识和结论:1.小秦岭桐沟金矿床的成矿过程从早到晚划分为四个阶段:(Ⅰ)黄铁矿-石英阶段、(Ⅱ)自然金-石英-黄铁矿阶段、(Ⅲ)自然金-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和(Ⅳ)石英-碳酸盐阶段,其中Ⅱ、Ⅲ阶段是主要的金矿化阶段。发育自然金以及碲铋矿、碲铅矿等碲化物,金与碲化物共生产出。2.黄铁矿原位微区LA-ICP-MS微量元素组成特征表明,桐沟金矿床中黄铁矿贫As,而Ⅱ、Ⅲ阶段的黄铁矿中,Au与Ag、Te、Bi存在显着的正相关性,表明Au主要以次显微Au-Ag-Te-Bi矿物包体的形式赋存于黄铁矿中。Au与Te、Bi以熔体形式共同迁移、富集与沉淀。桐沟金矿床及小秦岭金矿田普遍存在的Au(Ag)-Te-Bi富集特征指示了成矿金属与深部岩浆作用有关。3.不同成矿阶段的硫化物原位S同位素组成与太华群围岩中黄铁矿S同位素组成存在明显差异,指示为岩浆硫源。方铅矿原位Pb同位素组成指示为具有一定比例幔源组分的混合铅源。S-Pb同位素分析表明,桐沟金矿床的成矿金属来源于幔源岩浆热液活动。4.桐沟金矿床含金石英脉中与载金黄铁矿共生的热液独居石U-Pb年龄为128±16 Ma。小秦岭大规模金成矿作用发生在早白垩世,包括桐沟金矿床在内的小秦岭金矿田形成于中国东部区域伸展构造体制中,是在岩石圈大规模减薄过程中幔源岩浆热液活动的产物。
曾志杰[3](2021)在《东秦岭三道庄矽卡岩型钼钨矿床矿物学特征及成矿作用研究》文中认为三道庄超大型矽卡岩型钼钨矿床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处于着名的东秦岭钼矿带内,是我国典型的矽卡岩型钼钨矿床之一。前人对三道庄钼钨矿床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时代、成矿流体及成矿岩体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而对于三道庄矿床成矿机制,尤其是成矿作用过程中挥发份(F、Cl、S)和氧逸度变化对巨量钼钨沉淀的控制作用研究较为薄弱。因此,本次研究以三道庄矿床成矿岩体中的造岩矿物(岩浆黑云母和岩浆磷灰石)、不同热液蚀变阶段的蚀变矿物(热液黑云母、热液磷灰石、石榴石、透辉石、阳起石)及不同产状、成矿阶段的金属矿物(磁铁矿、白钨矿)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电子探针和LA-ICP-MS原位微区分析技术对不同矿物进行主、微量和稀土元素含量测定,通过矿物温度计、氧逸度计等方法探讨从岩浆到热液阶段,成矿系统中温度、氧逸度、挥发份等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揭示不同矿物的形成环境、成矿物质的迁移和沉淀机制,从而全面理解矽卡岩型钼钨矿床金属沉淀的控制因素,为今后类似矿床的成矿机制研究及找矿预测等提供参考。根据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研究结果显示,三道庄矽卡岩型钼钨矿床的成岩成矿阶段可划分为6个阶段,分别为:(1)成岩阶段,即与成矿有关的花岗斑岩形成阶段;(2)早期矽卡岩阶段;(3)石英-钾长石-黑云母阶-磁铁矿阶段;(4)晚期矽卡岩阶段;(5)石英-硫化物阶段;(6)石英-碳酸盐阶段。其中,石英-硫化物阶段为主要成矿阶段,辉钼矿主要成细脉状、浸染状矿化。对岩体中呈斑晶和基质状态分布的黑云母和石英-钾长石-黑云母-磁铁矿脉中黑云母的电子探针成分计算,结果显示斑晶黑云母和基质黑云母结晶温度分别为623°C-662°C和546°C-579°C,热液黑云母蚀变温度为355°C-435°C,表明从岩浆到钾硅酸盐化蚀变阶段,整个成矿体系温度是逐渐降低的。花岗斑岩中岩浆黑云母和磷灰石电子探针成分显示岩浆系统中挥发份F、S含量均较高,Cl含量较低,而早期较高F、S含量增大了成矿金属物质W、Mo在各体系中的溶解度,W、Mo金属可能主要以Mo O3F-和H3WO4F的形式在流体中迁移。热液黑云母和磷灰石电子探针成分显示流体中F含量逐渐较小,Cl含量在矽卡岩阶段有上升趋势,表明Mo O2Cl22-n、WO2Cl22-n络合物可能参与了Mo、W的迁移。而初始岩浆流体较高S含量,为辉钼矿富集,提供了物质基础。岩浆黑云母Fe3+/Fe2+(0.11-0.13)和XMg值(0.56-0.60)整体均低于石英-钾长石脉中黑云母Fe3+/Fe2+(0.12-0.17)及XMg值(0.60-0.64),暗示从岩浆阶段到钾硅酸盐化阶段流体氧逸度的增大。同时,不同产状的磁铁矿、磷灰石LA-ICP-MS成分分析结果显示,花岗斑岩、石英-钾长石-黑云母-磁铁矿脉和晚期矽卡岩阶段中磁铁矿的V含量分别为:787×10-6-1274×10-6(平均值921×10-6)、17.34×10-6-215.51×10-6(平均值105.76×10-6)和2563×10-6-3620×10-6(平均值2911×10-6),总体表现为从成矿花岗斑岩到钾长石-黑云母-磁铁矿脉,磁铁矿中V含量呈微弱的下降趋势,而从石英-钾长石-黑云母-磁铁矿脉到晚期矽卡岩阶段,磁铁矿中的V含量呈明显的升高趋势;花岗斑岩、矽卡岩和石英-方解石脉中磷灰石δEu值分别为:0.21-0.32、0.54-0.67、0.34-0.65,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特征。这些特征说明从岩浆阶段到钾硅酸盐化阶段再到晚期矽卡岩阶段,流体氧逸度先增大后降低。矽卡岩阶段早期主要以钙铁榴石和透辉石的组合,而晚期为钙铝榴石和钙铁辉石的组合,也暗示氧逸度存在降低现象,且早期石榴石环带中Fe和Al含量的“锯齿状”变化,表明幕式流体作用的存在,导致局部成矿阶段会有升高-降低的变化。电子探针成分结果显示5种类型白钨矿中Mo的含量分别为:10.75%-24.11%(Sch1a)、2.81%-11.75%(Sch1b)、0.23%-0.56%(Sch2a)、0.16%-0.47%(Sch2b)、0.11%-0.36%(Sch3),总体表现为从Sch1a到Sch3,白钨矿中的Mo含量一直呈下降趋势,且Mo和δEu有着很好的正相关性,这些特征暗示晚期矽卡岩阶段流体氧逸度的进一步减小,而氧逸度的降低对W以白钨矿形式沉淀具有重要意义。综上所述,三道庄钼钨矿早期岩浆流体具有高温度、氧逸度和富挥发份F、S特征,岩浆黑云母、磷灰石和磁铁矿成分显示早期流体Mo、W含量较高;随着岩浆热液的演化,在矽卡岩阶段和钾化阶段氧逸度小幅度上升,黑云母、磷灰石和磁铁矿Mo、W含量一致显示,流体中Mo和W含量呈增大趋势。随着成矿流体与围岩之间反应增强,形成大量矽卡岩矿物,并伴随有流体沸腾及大气水的混合作用导致流体性质的快速转变,引起磁铁矿、白钨矿和辉钼矿等开始大规模沉淀。因此,三道庄矿床W、Mo的沉淀是受到多种机制的协同作用。
吴强[4](2021)在《华北克拉通南缘熊耳山地区晚中生代钼、金成矿关系研究 ——以祁雨沟金矿和雷门沟钼矿为例》文中认为华北克拉通南缘是我国重要的钼、金成矿带,已探明的钼资源量超过500万吨、金资源量达1000吨。前人研究表明,区内金成矿事件多发生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160~110Ma),与区内大规模的钼成矿事件(147~120Ma)及岩浆侵位事件(158~124Ma)时代相近,且三者在空间上紧密相关。但前人对华北克拉通南缘的钼、金成矿作用的研究多集中于单一矿种,而对区内具有时空一致性的钼矿床和金矿床的成因联系的研究还很欠缺,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人们对区内钼-金成矿作用规律的认识,制约了区域找矿勘查的突破。为了探讨研究区内钼与金的成矿关系,本论文选择华北克拉通南缘熊耳山矿集区的祁雨沟金矿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开展了详细的矿床学与矿物学研究,查明其成矿物质的迁移与沉淀和富集规律,构建研究区成岩年代学框架,探讨成岩与成矿的关系,揭示其成矿机制。同时,结合区内与祁雨沟矿床具时空一致性的雷门沟斑岩型钼矿的构造、岩浆、流体、成矿等方面的已有研究成果,探讨二者的成因联系,分析熊耳山地区钼、金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和地球动力学背景,深化对区域成矿规律的认识。本论文获得了以下主要结论:(1)祁雨沟金矿主要由斑岩型、角砾岩型和蚀变岩型三种类型金矿组成。区内主要成矿过程分为以下五个阶段:石英-钾长石阶段、石英-黄铁矿阶段、金-黄铁矿、金-多金属硫化物阶段和石英-碳酸盐阶段。金成矿作用集中于金-黄铁矿阶段和金-多金属硫化物阶段。金一般以可见金的形式(自然金和银金矿)赋存于黄铁矿中,同时也存在少量纳米级自然金或银金矿金包裹体。(2)祁雨沟金矿发育大量与可见金共生的铋矿物,且不同成矿阶段的铋矿物组合存在差异。金-黄铁矿阶段铋矿物主要为自然铋、铋碲矿、Ag-Pb-Bi硫盐(硫铅铋矿系列)和斜方铅铋矿;金-多金属硫化物阶段为铋碲矿、硫铋铜矿和辉铋矿-针硫铋铅矿系列。根据祁雨沟金矿Bi-Te矿物与硫化物的组合特征,其金-黄铁矿阶段的f Te2为~10-11,f S2为10-11~10-12;金-多金属硫化物阶段的f Te2为10-9~10-11,f S2为10-10~10-11。同时结合不同成矿阶段的黄铁矿、磁黄铁矿、磁铁矿和赤铁矿矿物组合特征,本文认为f O2降低导致成矿流体中形成铋熔体,随之在成矿流体中收集金。随着成矿的演化,成矿流体温度降低和硫逸度升高,导致铋熔体发生硫化作用,进而形成铋矿物与自然金的矿物共生组合。根据祁雨沟金矿成矿流体的物理化学条件和金的赋存状态,本研究认为铋熔体收集金是祁雨沟矿床中金富集成矿的主要控制因素。(3)祁雨沟金矿矿区内与成矿有关的岩浆岩,主要包括石英斑岩、花岗斑岩和二长花岗斑岩。石英斑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的结果为159±5Ma,形成于晚侏罗世。两件花岗斑岩的LA-ICP-MS锆石U-Pb定年的结果为131±1Ma和130±1Ma,形成于早白垩世。切穿矿体的二长花岗斑岩的LA-ICP-MS锆石U-Pb定年的结果为125±1Ma,形成于早白垩世。根据前人成矿年代学分析结果及矿区内岩浆岩与矿体的产状,本文认为形成于130Ma的花岗斑岩为祁雨沟金矿的致矿岩体。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祁雨沟花岗斑岩具富碱(K2O=4.29%~7.69%,Na2O=2.69%~4.65%,K2O+Na2O=8.31%~10.1%),富铝(Al2O3=13.41%~17.02%,A/CNK=0.94~1.18),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La/Yb)N=20.5~44.7,平均为25.4),弱的Eu负异常(δEu=0.88~0.97)的特征,为准铝质-弱过铝质I型花岗岩。祁雨沟花岗斑岩的εHf(t)为-22.0~-18.0,tDM2为2300~2600Ma;εNd(t)为-14.6~-15.0,两阶段模型年龄介于2110~2140Ma之间,ISr=0.7082~0.7087,表明该岩体来源于新太古代的太华杂岩的熔融,同时有部分年轻的地幔或新生地壳物质加入。其动力学背景可能为古太平洋板块向华北克拉通俯冲及随后的后撤作用引起的华北克拉通破坏,同时幔源岩浆底侵,促使下地壳部分熔融。(4)通过对祁雨沟矿床中成矿岩体(花岗斑岩)与成矿后岩体(二长花岗斑岩)中锆石和磷灰石对比研究发现,成矿花岗斑岩中锆石的Ce4+/Ce3+(36.1~773,平均为242)和(Eu/Eu*)N(平均为0.70)明显高于成矿后的二长花岗岩的Ce4+/Ce3+(13.9~31.7,平均为23.2)和(Eu/Eu*)N(平均为0.57),显示高氧逸度特征。成矿岩体的磷灰石具富S特征;磷灰石具有更高的Ce/Pb比值(157~916,平均320),表明成矿岩体的流体活动性较强。当氧逸度较低时,岩浆中的硫主要以S2-形式存在,由于硫化物在硅酸盐熔体中较低的溶解度,导致金以硫化物形式过早沉淀,限制金元素的富集成矿。这些特征指示,高氧逸度、富硫及高流体活动性对金的成矿具有重要意义。(5)结合前人研究,本文认为祁雨沟花岗斑岩与雷门沟花岗斑岩具有相似岩浆源区和成因类型,且主、微量元素具连续演化的特征,表明二者具有相似的母岩浆。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雷门沟钼矿斑岩体岩浆结晶分异演化程度更高,且挥发分富F、贫Cl和S;祁雨沟金矿斑岩体相较于前者,岩浆结晶分异演化程度较低,且挥发分具富S特征。研究区内钼、金矿床的H、O、S和Pb同位素特征,表明华北克拉通南缘晚中生代钼矿床与金矿床的成矿流体主要为岩浆热液,钼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下地壳,而金成矿物质为壳幔混合。综合上述特征,本文认为华北克拉通南缘晚中生代具时空一致性的钼、金矿床的成矿作用可能受相似岩浆源区不同演化阶段的岩浆岩控制。区内钼矿化和金矿化往往与高氧逸度的岩浆岩相关,钼、金等不同的矿化类型可能受岩浆结晶分异程度和挥发分含量的影响。
赵拓飞[5](2021)在《青海东昆仑西段卡尔却卡-阿克楚克赛地区镍、铜成矿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青海省卡尔却卡-阿克楚克赛地区位于青海与新疆交界处,大地构造位置属柴达木地块南缘,东昆仑造山带西段。研究区经历了始太古代-古元古代结晶基底的形成,中-新元古代板块汇聚、前原特提斯洋盆演化和玄武岩高原的拼贴,加里东期-海西早期原特提斯洋构造域和海西晚期-印支早期古特提斯洋构造域的演化,印支晚期-燕山早期陆内造山作用和燕山晚期-喜马拉雅期区域的隆升作用。同时漫长而复杂的构造演化过程导致区内发育多期多类型矿产资源,但近几年受客观条件所限,一些科学问题制约着找矿突破,如地质研究程度较低,部分基础地质信息模糊,区内构造演化存在争议,矿床类型和成矿作用有待深入研究。本文通过对区内各类岩体和典型矿床进行研究,完善基础地质信息,探讨成矿动力学模式,总结成矿规律,从而进一步总结区域成矿理论,辅助区内矿产勘探工作。通过对研究区内黑云二长片麻岩、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斑岩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等研究认为:厘定阿克楚克赛地区“古元古界金水口群片麻岩”实为新元古代早期(~946Ma)片麻状黑云二长花岗岩,岩体具同碰撞S型花岗岩特征。对比发现区域上该时期岩浆活动广泛发育,认为东昆仑地区在中-新元古代发育强烈的构造-岩浆事件,其可能响应全球性Rodinia超大陆的聚合。厘定阿克楚克赛高Mg闪长岩成岩时代为加里东晚期(~426Ma),岩石具赞岐岩类地球化学特征。加里东晚期受原特提斯洋演化的影响,万宝沟大洋玄武岩高原拼贴至北部柴达木地块南缘之上,深部洋壳板片继续俯冲发生断离,软流圈沿板片断离形成的板片窗上涌至地壳浅部形成镁铁质-超镁铁质侵入岩,上涌过程中与富Mg的断离板片熔融,形成本区高Mg闪长岩类。卡尔却卡花岗闪长岩形成于印支早期(~242Ma)。岩石为新生玄武质地壳和古老的硅铝质地壳物质混合形成,与俯冲带岩浆岩特征一致。表明印支早期与古特提斯洋俯冲有关的岩浆侵入活动强烈。阿克楚克赛二长花岗斑岩形成于印支晚期(~221Ma)。岩石为高分异I型花岗岩,岩浆主要来源于下地壳的部分熔融,并有幔源物质的加入,形成于强烈伸展的构造背景下。东昆仑地区古特提斯洋在海西晚期向北俯冲,中三叠世洋盆闭合,形成与俯冲有关的壳源岩浆。晚三叠世东昆仑地区进入后碰撞伸展阶段,岩石圈拆沉减薄导致大规模伸展作用发生,幔源岩浆上涌,直接侵位形成基性-超基性岩石。上侵过程中或与地壳物质混合形成壳幔混源岩浆,或加热地壳形成壳源岩浆。印支期岩浆活动最为强烈,是东昆仑地区最重要的岩浆-热液矿床成矿作用期。对研究区内四个典型矿床(点)进行研究,阿克楚克赛地区原被划分为泥盆纪闪长岩岩体实为辉石岩和辉长岩经自变质作用形成的杂岩体,形成时代包括加里东晚期和印支晚期。厘定含矿辉石岩锆石U-Pb年龄为416±3Ma,变质辉长岩锆石U-Pb年龄为424±3Ma。矿床类型为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含矿岩浆起源于亏损地幔的部分熔融并受到俯冲组分的加入,同时侵位过程中奥陶-志留纪滩间山群大理岩地层为幔源岩浆的成矿作用提供了外源硫,Ca2+、Mg2+等离子的加入导致岩浆结晶温度降低,使岩浆中硫化物发生过饱和,从岩浆中熔离成矿。区内新发现一期晚三叠世(~220Ma)辉长岩岩体,岩体形成于造山后岩石圈拆沉减薄,幔源物质底侵的构造背景下。岩浆源区为富集岩石圈地幔,岩浆结晶分异程度差,岩相单一,硫化物熔离程度低,蚀变和矿化弱。综上,青海东昆仑西段加里东晚期铜镍硫化物矿床找矿潜力巨大,印支晚期找矿潜力一般。通过野外调研,在阿克楚克赛地区新发现一处铅、锌矿化点。早三叠世花岗斑岩(~244Ma)发生强蚀变,钻孔浅部可见青磐岩化带,西侧钻孔深部出现泥化带,并发育浸染状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等。铅、锌品位低且连续性好,符合斑岩型矿床的面型蚀变和分带特征。限于矿化点发现时间晚,工作程度低,目前研究仍处于蚀变带外围。但该矿化点热液蚀变强烈,蚀变带规模大,剥蚀程度小,深部有进一步勘查的潜力。该矿化点的发现表明昆中带在总体抬升大的背景下其北部存在差异性的下降,具有斑岩型矿床的找矿潜力。卡尔却卡A区分南北两矿段,南矿段成矿与硅化关系密切,矿体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矿石发育团块状构造,铜矿石品位高且变化大。厘定含矿石英脉Ar-Ar等时线年龄为241±2Ma,代表成矿年龄。S-Pb同位素显示成矿物质具壳幔混合特点,H-O同位素显示成矿流体以岩浆水为主并存在大气水参与。流体包裹体发育富液相、含子矿物三相和含CO2包裹体,主成矿阶段均一温度为293℃~360℃,含矿物质主要以液相形式迁移,成矿早阶段流体发生了不混溶,流体不混溶和温度降低是矿质沉淀的主导因素。综合研究认为卡尔却卡A区南矿段为受断裂构造控制的中-高温热液脉型铜矿床,而非前人认为的斑岩型矿床。北矿段矿体产于隐爆角砾岩体内,矿化厚度小,平面延长远大于垂向延伸,角砾无磨圆且未发生较大位移,隐爆作用仅发生于岩体表壳,与典型的隐爆角砾岩筒矿床不同,本文将其定为产于岩体顶部的隐爆角砾岩壳矿床。S同位素显示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岩浆;H-O同位素显示成矿流体为大气降水与岩浆水混合。流体富CO2和N2,说明可能有幔源流体参与成矿。断裂构造不发育并且未形成热液向上运移通道导致岩浆难以达到二次沸腾的条件发生持续隐爆作用。因此矿床主要为岩体顶部和裂隙中汇聚的有限气水热液发生小规模隐爆作用形成,虽能构成矿化但不具备形成大矿的潜力。卡尔却卡B区为典型的矽卡岩型铜钼矿床,围岩为滩间山群大理岩,矿床形成于花岗闪长岩与地层接触带形成的矽卡岩内。与成矿有关的花岗闪长岩年龄(~242Ma)与辉钼矿矿石Re-Os同位素年龄(~242Ma)一致,代表成矿时代为早三叠世。早期石英-硫化物阶段流体主要形成富液相和纯气相包裹体,表现为高温(253℃~390℃)中低盐度(4.0~16.1%Na Cl eq.)特征,H-O同位素显示成矿流体主体以岩浆水为主,大气水混入对成矿的影响有限。因此温度降低是矿质沉淀的主要原因。S-Pb同位素和Re含量显示成矿物质具有壳幔混合的特点。综合研究认为,花岗闪长岩侵入滩间山群地层中发生接触交代作用产生矽卡岩,岩体演化形成的含矿热液以及不断萃取地层中有用组分共同组成成矿流体,受大气降水或其他浅部地体水的混合冷却,矿质进一步在构造薄弱部位沉淀和富集,形成本区具有规模的矽卡岩型铜钼矿床。青海东昆仑西段主要有三期成矿:加里东晚期、印支早期和印支晚期。加里东晚期主要形成与板片断离有关的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幔源岩浆主要来源于亏损地幔;印支早期受古特提斯洋北向俯冲的影响,主要形成与俯冲背景有关的矽卡岩型-中高温热液脉型铜钼矿床,铜主要来源于幔源岩浆;印支晚期进入后碰撞伸展环境,岩石圈拆沉,幔源岩浆底侵,导致从基性到酸性岩石均发育,主要形成与伸展背景有关的斑岩型-矽卡岩型铜、铁、铅、锌等金属矿床。青海东昆仑地区整体西段抬升剥蚀大于东段,而西段以昆中带剥蚀程度最大,以黑山-那陵格勒河断裂为界,昆中带内北部抬升剥蚀弱于南部,南部浅成矿床几乎剥蚀殆尽,找矿方向以岩浆矿床和中深成高温热液脉型矿床为主。北部抬升及剥蚀较弱,印支期斑岩型、矽卡岩型及中低温热液脉型矿床成矿和保存条件良好,但该时期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找矿潜力有限,应主攻斑岩型、矽卡岩型及中低温热液脉型矿床。
燕长海,李肖龙,韩江伟,冯燕涛,马振波,郭波,宋要武[6](2021)在《熊耳山矿集区金多金属矿成矿的几点新认识》文中认为以往多认为熊耳山矿集区金多金属矿的形成主要受控于区域性的马超营断裂及其NE向、NW向次级断裂,尤其是NE向次级断裂,往往具有等间距分布的特征。在这种认识指导下,熊耳山矿集区的金多金属矿找矿取得了很大成果。近年来,虽然熊耳山矿集区新发现了槐树坪、石窑沟等金、钼矿床,但整体找矿进展并不大,成矿认识方面也没有较大的突破。通过实施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大调查项目,在熊耳山矿集区内金多金属成矿与找矿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新的认识,总结如下:(1)熊耳群与太华岩群之间的不整合面是熊耳山矿集区金多金属矿床成矿的主控构造,控制着区内金多金属矿田(床)的空间展布;(2)熊耳期古火山活动对区内金多金属成矿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鸡蛋坪组火山岩地层内的矿床(点)均赋存于不同级别的古火山构造内,应为火山岩型金矿;(3)含钾长石石英脉型钼矿的形成可能也与熊耳期火山活动有关;(4)熊耳山矿集区内广泛存在的"硅帽"或"硅化带"对深部成矿有指示意义,建议对其开展深入的矿物学、岩石学和成矿学研究,以取得深部找矿的重大突破。下一步的找矿勘探应该主要围绕这两个控矿构造进行。矿集区内发育大量的硅化带或硅帽,可能是碱交代成矿作用在浅部的表现,指示了深部存在巨大的碱交代体,应该作为下一步找矿勘探的指示标志。
李楠[7](2020)在《太行山北段庙安金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机制分析》文中指出庙安金矿床位于河北省涞源县,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北克拉通的中北部。矿床主要受断裂和褶皱构造控制。矿体在中元古界高于庄组碳酸盐岩和中生代涞源杂岩体的外接触带中赋存。黄铁矿是主要的载金矿物。本文结合野外地质勘查和实验室分析,综合研究了庙安金矿床的矿床地质特征,分析了全岩和黄铁矿单矿物的微量元素、全岩的碳、氧同位素组成、黄铁矿的硫同位素组成,探讨了成矿物质及流体的来源,分析了矿床的成因机制,建立了矿床成矿模式。微量元素研究显示,黄铁矿与矿石中富含亲硫元素,包括Cu、Zn、Co、Pb等,缺失高场强元素,如Sc、Y、Th等,Nb/Ta、Zr/Hf、Y/Ho等三组特征元素对的比值变化区间较大,显示成矿热液体系可能有多期次热液活动叠加或发生了交代作用。黄铁矿Y/Ho值介于26.7~35.8之间,与地幔值和中国东部大陆地壳值范围一致,显示成矿物质来源具壳幔混合来源特征,黄铁矿的Th/La、Nb/La值小于1,表明庙安金矿床成矿热液体系中主要富Cl,黄铁矿Co/Ni值介于1.50~23.4之间,接近于火山成因,指示其经历了中高温-中低温的成矿过程。矿石全岩和黄铁矿中均富集轻稀土,稀土参数δEu=0.18~0.90,δCe=0.790~1.13,指示成矿体系处于相对还原的物理化学环境中,指示成矿温度变化较大。黄铁矿硫同位素组成研究表明,δ34S=-5.5‰~+1.6‰,指示成矿物质来自于地球深处岩浆,与太行山中北段金及多金属矿床的δ34S值基本一致。碳、氧同位素组成研究表明,δ13CV-PDB=-4.2‰~-1.0‰,δ18OV-SMOW=9.3‰~24.1‰,指示成矿物质来源应与地幔射气或者岩浆有关,成矿热液应与岩浆冷却过程中的脱挥发分或者地幔脱气过程有关。庙安金矿床形成于中生代晚期拉张的构造环境中。早白垩世,太行山地区处在强烈的拉张构造环境中,经历了大规模强烈的岩浆活动,伴随着岩石圈发生大规模拆沉作用,软流圈物质上涌,地壳和地幔相互作用,壳幔混合流体由此形成,流体在不断迁移的过程中与围岩相互作用,由于成矿过程中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导致金元素发生沉淀,并于有利构造裂隙处富集成矿。
郭旭飞[8](2020)在《陕西省山阳县夏家店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夏家店金矿床位于南秦岭成矿带东段,为区内目前最大的金矿床,矿体受断裂构造控制明显。本文通过对夏家店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流体包裹体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了控矿因素、成矿物理化学条件以及成矿物质来源,并与国内典型的卡林型金矿床进行对比分析,认为该矿床属于卡林型金矿床,提出了下一步找矿工作的建议。夏家店金矿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与围岩的δEu平均值(分别为0.74、0.79)接近,δEu平均值介于地壳值(0.60)和上地幔值(0.79)之间,更接近上地幔值,表明成矿物质有幔源物质的加入。矿石与围岩配分曲线基本一致,表明成矿物质在成矿过程中又有地层物质的加入。夏家店金矿床主成矿期石英和方解石中的包裹体类型简单,大部分为富液相包裹体,少量富气相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在90?179℃和190?250℃之间,盐度(Na Cl eqv)范围为0.88?14.98%,平均值为5.44%,密度范围为0.749?0.988g/cm3,平均值为0.903g/cm3。表明夏家店金矿床流体为低温、低盐度、低密度流体。根据流体包裹体计算得到的成矿压力范围为3.294?23.866MPa,平均值为13.815MPa;成矿深度为0.871?1.864Km,平均深度1.381Km。表明夏家店金矿床的成矿作用特征具浅成低温成矿作用特征。H-O、C-O、S同位素研究综合表明,δ13CPDB值的范围为-2.8~1.8‰,平均值为-2‰,δ18OPDB值的范围为-16.6?-13.9‰,平均值为-15.04‰,δ18OV-SMOW值的范围为13.38~16.6‰,平均值为15.4‰。δ18OH2O值为-5.97?14.02‰,平均值为-0.87‰,δD值为-99?-67.6‰,平均值为-82.77‰。主成矿期黄铁矿的δ34S值变化范围为-9.4~5.8‰,平均值为0.58‰。认为夏家店金矿床成矿流体来源于深部,与岩浆水有关,成矿晚期有大气水加入,显示成矿热流体在向上迁移过程中由于温度降低耦合与围岩发生水/岩反应,围岩地层的碳酸盐岩溶解,该矿床的硫为岩浆硫与地层硫的混合成因,夏家店金矿床是秦岭造山带陆内造山作用背景下晚侏罗-早白垩世大规模构造-岩浆成矿事件的产物。
赵玉[9](2020)在《熊耳山矿集区早白垩世Au-Mo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与找矿方向》文中研究说明华北克拉通南缘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基地。熊耳山矿集区作为华北克拉通南缘的组成部分,区内发育Mo-Au多金属矿床,近年来该区新发现了一批与Mo-Au矿床空间上关系密切的萤石矿床,前人对该区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而对萤石矿床与多金属矿床之间的关系研究相对薄弱。本次研究以熊耳山矿集区早白垩世典型的钼、金、萤石矿床成矿地质特征研究为基础,通过成矿年代学、流体包裹体、成矿同位素地球化学、稀土元素等方面研究,探讨了该区早白垩世不同成因类型矿床之间的成因关联性,建立了矿床成矿系列与成矿模式,为区内找矿工作部署提供了理论支持。本次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研究表明,熊耳山矿集区早白垩世矿床类型主要有斑岩-角砾岩型钼-金矿床、蚀变岩-石英脉型金矿床、热液脉型萤石矿床三种类型,三者在空间分布具有以早白垩世岩体为中心向外呈斑岩-角砾岩型钼-金矿床→蚀变岩-石英脉型金矿床→热液脉型矿床的空间分带特征,且各类型矿床成因关联密切,属同一构造-岩浆-热液成矿作用的产物。2、本次研究获得元岭石英脉型金矿床Rb-Sr等时线年龄为121.5±1.5 Ma,马丢和安沟热液脉型萤石矿床Sm-Nd等时线年龄分别为118.9±7.8 Ma和119.1±4.3 Ma;结合已有研究成果表明,该区早白垩世斑岩-角砾岩型钼-金矿床主要形成于135~129Ma,蚀变岩-石英脉型金矿床主要形成于129~120Ma,热液脉型萤石矿床主要形成于119 Ma左右。3、流体包裹体、H-O同位素、C-O同位素研究表明,研究区斑岩-角砾岩型钼-金矿床初始成矿流体以高温、中-高盐度的岩浆流体为主,蚀变岩-石英脉型金矿床初始成矿流体以中-高温、中-低盐度的岩浆流体为主,热液脉型萤石矿床初始成矿流体以中-低温、低盐度的大气降水为主。斑岩-角砾岩型钼-金矿床和蚀变岩-石英脉型金矿床主要的成矿机制为流体沸腾,成矿物质来源主要为深源物质;热液脉型萤石矿床主要的成矿机制为水岩反应,成矿物质来源主要为赋矿围岩。4、综上研究构建了熊耳山矿集区早白垩世Mo-Au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与成矿模式,总结了不同类型矿床的找矿标志,并系统论述了研究区萤石矿化的矿物标型特征及其找矿指导意义。进而,结合区域地球化学异常,提出了不同类型矿床的找矿方向。
程龙[10](2020)在《青海东昆仑五龙沟矿集区红旗沟金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五龙沟矿集区位于青海省都兰县境内,大地构造位置为东昆中带中东段,区内经历多期构造运动,成矿地质背景优越。项目组曾对五龙沟矿集区大面积出露的花岗岩体开展了系统研究,本文则对大量出露的成矿前辉绿岩脉开展了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研究工作,认为其是形成于中三叠世,是受俯冲板片流体改造的岩石圈部分熔融的产物。红旗沟矿区出露地层主要为古元古代滹沱纪金水口群,是矿区主要的赋矿地层;矿区内的断裂构造呈NW向展布,与成矿关系密切的共有四条,呈近于平行的带状分布,红旗沟金矿主要受VII、IX、X号断裂带控制。矿区侵入岩主要有花岗质岩石、闪长岩、辉石岩、辉长岩。经研究,我们认为红旗沟金矿的成矿作用可分为石英硫化物阶段和方解石硫化物阶段两个阶段。矿石类型主要为石英脉型;矿石矿物以黄铁矿为主,其次还有方铅矿、闪锌矿和毒砂;脉石矿物为石英和方解石;矿石结构主要有粒状结构、包含结构、交代结构、压碎结构;矿石构造为浸染状构造、细脉状构造。围岩蚀变主要表现为硅化、绢云母化、高岭土化。含矿石英流体包裹体测温显示包裹体完全均一温度192℃340℃,盐度为0.82%15%,密度为0.581.89 g/cm3,成矿流体整体显示出中高温、中低盐度、低密度的特点。矿化石英脉中石英氢氧同位素测试结果表明,估算的δ18OH2O值为5.89‰7.76‰,氢同位素δD‰为-121.5‰-80.4‰,δD‰值与典型的造山型金矿相比偏低,可能是测试的包裹体中含有次生包裹体;推测成矿流体主要是来自于深部的变质水。矿化石英硫化物脉中硫化物的δ34SSV-CDT值为10.53‰12.87‰,且变化范围较小;绢英岩化片麻岩中黄铁矿δ34SSV-CDT值为4.5‰11.76‰,变化范围较大。推测最初变质流体的形成有俯冲板片上的富海相硫酸盐参与,导致流体富重硫同位素,在断裂中充填时直接形成以富重硫同位素为特点的石英硫化物,而在交代围岩时,形成了硫同位素相对较轻且变化范围大的绢英岩化片麻岩。硫化物的铅同位素206Pb/204Pb比值为18.2618.45,207Pb/204Pb比值为15.6215.67,208Pb/204Pb比值为38.3838.55,测试结果与深水潭矿区和黄龙沟矿段的测试结果相似,但红旗沟矿区的铅同位素变化范围更小,说明其更能代表成矿流体中铅的来源,且所测数据点在铅同位素构造图解上位于造山带演化线附近,和矿区成矿背景为典型造山环境一致。最后,结合区域构造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和矿床地球化学特征,我们认为红旗沟金矿为造山型金矿,形成时间为晚印支期以后,但不早于210221Ma。晚三叠世以后,在软碰撞的构造背景下东昆仑地区的俯冲作用仍在继续,俯冲到深部的洋壳及海相沉积物由于温度、压力的增加,发生变质脱水作用形成变质流体,同时持续的俯冲和随后软碰撞作用形成的一系列深大断裂,为成矿流体的运移提供了良好的通道,当成矿流体运移至浅部,压力降低,CO2逸出,流体搬运能力下降,成矿物质析出赋集成矿。
二、河南公峪石英脉型金矿地质特征及其成因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河南公峪石英脉型金矿地质特征及其成因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安徽蚌埠隆起金矿床成矿作用及成矿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造山型金矿床研究现状 |
1.2.2 胶东金矿床研究现状 |
1.2.3 蚌埠隆起金矿床研究现状 |
1.3 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方法 |
1.5 完成工作量 |
1.6 主要成果和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特征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地层 |
2.2.1 上太古宇 |
2.2.2 元古宇 |
2.2.3 中生界白垩系 |
2.2.4 第三系 |
2.2.5 第四系 |
2.3 构造 |
2.3.1 东西向构造 |
2.3.2 北北东向构造 |
2.4 岩浆岩 |
2.4.1 古元古代岩浆岩 |
2.4.2 侏罗纪岩浆岩 |
2.4.3 白垩纪岩浆岩 |
2.5 区域矿产资源 |
第三章 破碎蚀变岩型金矿床 |
3.1 矿床地质特征 |
3.1.1 地层 |
3.1.2 构造 |
3.1.3 岩浆岩 |
3.1.4 矿体特征 |
3.1.5 矿石特征 |
3.1.6 可见金赋存状态 |
3.1.7 围岩蚀变 |
3.1.8 成矿期次划分 |
3.2 成岩成矿时代 |
3.2.1 赋矿地层年代学 |
3.2.2 岩浆岩成岩时代 |
3.2.3 锆石Hf同位素特征 |
3.2.4 黄铁矿Rb-Sr年龄 |
3.2.5 讨论 |
3.3 矿床地球化学 |
3.3.1 流体包裹体研究 |
3.3.2 氧同位素温度计 |
3.3.3 石英Ti温压计 |
3.3.4 黄铁矿地球化学特征 |
3.3.5 金成矿作用 |
第四章 石英脉型金矿床 |
4.1 典型矿床地质特征 |
4.1.1 矿床及矿体地质 |
4.1.2 围岩蚀变 |
4.1.3 矿石特征 |
4.1.4 成矿阶段和成矿期次 |
4.2 矿床地球化学 |
4.2.1 黄铁矿地球化学 |
4.2.2 石英地球化学特征 |
4.2.3 碳酸盐碳-氧同位素 |
4.2.4 金成矿作用 |
第五章 蚌埠隆起金成矿模式 |
5.1 区域年代学 |
5.2 成矿流体性质 |
5.3 成矿流体和物质来源 |
5.4 金沉淀机制 |
5.5 成矿模式 |
第六章 与胶东地区对比研究 |
6.1 区域地质特征对比 |
6.1.1 地层 |
6.1.2 岩浆岩 |
6.1.3 构造 |
6.2 矿床地质特征对比 |
6.3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对比 |
6.3.1 成矿时代对比 |
6.3.2 成矿流体性质对比 |
6.3.3 成矿流体和物质来源对比 |
6.4 蚌埠隆起金矿床动力学模式及找矿方向 |
6.4.1 蚌埠隆起金矿床动力学模式 |
6.4.2 蚌埠隆起找矿方向 |
第七章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2)小秦岭金矿田桐沟金矿床成矿金属来源、成矿时代与动力学背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 论文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构造 |
2.2 地层 |
2.3 岩浆岩 |
2.4 区域矿产特征 |
第三章 桐沟金矿床地质特征 |
3.1 矿区地质 |
3.2 矿体特征 |
3.3 矿石特征 |
3.4 围岩蚀变 |
3.5 成矿阶段 |
第四章 成矿金属来源与金的富集机制 |
4.1 矿相学及电子探针分析 |
4.2 黄铁矿微量元素组成及其意义 |
4.3 硫化物原位S、Pb同位素组成及其意义 |
第五章 成矿年代学研究 |
5.1 样品及实验方法 |
5.2 测试结果 |
5.3 成矿时代 |
第六章 成矿动力学背景 |
第七章 结论与问题 |
7.1 结论 |
7.2 存在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3)东秦岭三道庄矽卡岩型钼钨矿床矿物学特征及成矿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矿物学对矽卡岩型矿床成矿作用指示的研究现状 |
1.3 三道庄矽卡岩型钼钨矿床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 论文相关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 |
2.1 区域地层 |
2.2 区域岩浆岩 |
2.3 区域构造 |
2.4 区域矿产特征 |
第三章 矿床地质特征 |
3.1 地层 |
3.2 岩浆岩 |
3.3 构造 |
3.4 热液蚀变 |
3.5 矿体特征 |
3.6 矿石特征 |
3.7 矿物特征 |
3.8 成矿期次 |
第四章 研究样品及测试方法 |
4.1 研究样品 |
4.2 测试方法 |
第五章 三道庄钼钨矿床矿物成分特征 |
5.1 脉石矿物 |
5.2 金属矿物 |
第六章 矿物成分对矽卡岩型钼钨矿床成矿作用指示 |
6.1 矿物成分对成矿作用过程温度变化的指示 |
6.2 矿物成分对成矿作用过程挥发份变化的指示 |
6.3 矿物成分对成矿作用过程氧逸度变化的指示 |
6.4 矿物成分对成矿流体演化的指示 |
第七章 主要结论和存在问题 |
7.1 主要结论 |
7.2 存在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4)华北克拉通南缘熊耳山地区晚中生代钼、金成矿关系研究 ——以祁雨沟金矿和雷门沟钼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华北克拉通南缘钼、金矿床研究现状 |
1.2.2 斑岩矿床的研究现状 |
1.2.3 祁雨沟金矿和雷门沟钼矿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拟解决关键科学问题 |
1.3.3 研究方案与分析方法 |
1.4 完成的工作量 |
1.5 主要创新性成果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大地构造背景 |
2.2 区域地层 |
2.2.1 基底岩系 |
2.2.2 盖层岩系 |
2.3 区域构造 |
2.3.1 褶皱 |
2.3.2 断裂 |
2.4 岩浆岩 |
第3章 矿床地质特征 |
3.1 矿区地层 |
3.2 矿区构造 |
3.2.1 断裂构造 |
3.2.2 爆破角砾岩构造 |
3.3 矿区岩浆岩 |
3.4 矿体地质特征 |
3.4.1 隐爆角砾岩型金矿 |
3.4.2 斑岩型金矿体 |
3.4.3 石英脉型金矿(公峪) |
3.5 成矿阶段 |
第4章 样品制备及主要分析方法 |
4.1 全岩主量元素分析 |
4.2 全岩微量元素分析 |
4.3 全岩Sr-Nd同位素 |
4.4 锆石U-Pb测年 |
4.5 锆石Lu-Hf同位素测试 |
4.6 扫描电镜与电子探针分析 |
4.7 LA-ICP-MS原位微量元素分析 |
4.7.1 黄铁矿的分析和校正方法 |
4.7.2 磷灰石的分析和校正方法 |
第5章 祁雨沟金矿成矿机制 |
5.1 矿石矿物学特征 |
5.1.1 硫化物矿物特征 |
5.1.2 可见金特征 |
5.1.3 铋矿物特征 |
5.2 成矿物理化学条件 |
5.3 铋熔体对金成矿作用的分析 |
5.3.1 铋熔体收集金在祁雨沟金矿中的作用 |
第6章 祁雨沟矿区晚中生代岩浆岩演化及成因 |
6.1 岩浆岩中的锆石特征 |
6.1.1 锆石U-Pb年龄 |
6.1.2 锆石Lu-Hf同位素特征 |
6.1.3 锆石微量元素 |
6.2 岩浆岩中的磷灰石特征 |
6.3 全岩主微量和稀土元素特征 |
6.4 全岩Sr-Nd同位素 |
6.5 讨论 |
6.5.1 祁雨沟矿区成岩时代 |
6.5.2 成矿岩体成因 |
6.5.3 成岩成矿关系研究 |
6.5.4 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 |
第7章 雷门沟钼矿的地质特征与成因 |
7.1 矿床地质特征 |
7.2 雷门沟花岗斑岩体年代学与地球化学特征 |
7.3 雷门沟斑岩体中磷灰石的特征 |
7.4 雷门沟花岗斑岩的成因讨论 |
7.5 矿床成因 |
第8章 熊耳山地区Mo-Au成矿关系 |
8.1 成矿岩体成因对比 |
8.2 钼、金成矿物质来源 |
第9章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青海东昆仑西段卡尔却卡-阿克楚克赛地区镍、铜成矿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意义及依托项目 |
1.2 研究区位置及概况 |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1 青海东昆仑西段研究现状 |
1.3.2 卡尔却卡-阿克楚克赛地区研究现状 |
1.3.3 主要成矿类型研究现状 |
1.3.4 存在主要问题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分析测试方法 |
1.5 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 |
1.6 取得主要认识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及构造分区 |
2.2 区域地层 |
2.2.1 古-中元古界 |
2.2.2 新元古界 |
2.2.3 下古生界 |
2.2.4 上古生界 |
2.2.5 中生界 |
2.2.6 新生界 |
2.3 区域构造 |
2.3.1 昆南断裂 |
2.3.2 昆中断裂 |
2.3.3 昆北断裂 |
2.3.4 柴达木南缘断裂 |
2.3.5 阿尔金断裂 |
2.3.6 哇洪山-温泉断裂 |
2.3.7 黑山-那陵格勒河断裂 |
2.4 区域岩浆岩 |
2.4.1 前晋宁期 |
2.4.2 晋宁期 |
2.4.3 加里东期 |
2.4.4 海西-印支早期 |
2.4.5 印支期晚 |
2.5 区域矿产 |
第3章 东昆仑造山带构造演化研究 |
3.1 始太古代-古元古代古陆核的证据 |
3.2 中-新元古代岩浆-构造事件 |
3.2.1 柴达木南缘岩浆-构造事件——“金水口岩群”时代与构造属性 |
3.2.2 昆南岩浆-构造事件——万宝沟大洋玄武岩高原形成 |
3.3 加里东早期构造体系的形成 |
3.3.1 柴达木南缘沟-弧-盆体系(西太平洋型活动陆缘) |
3.3.2 万宝沟玄武岩高原沟-弧体系 |
3.4 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万宝沟玄武岩拼贴-洋壳板片断离 |
3.4.1 洋壳深俯冲-板片断离-软流圈上涌作用 |
3.4.2 万宝沟玄武岩的拼贴 |
3.5 海西晚期-印支早期安第斯型造山活动 |
3.6 印支晚期-燕山期岩石圈拆沉和底侵作用 |
3.7 燕山末期-喜马拉雅期区域隆升作用 |
第4章 典型矿床研究 |
4.1 阿克楚克赛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 |
4.1.1 矿区地质特征 |
4.1.2 矿床地质特征 |
4.1.3 成岩成矿时代与地球化学特征 |
4.1.4 同位素特征 |
4.1.5 岩浆源区与演化 |
4.1.6 成矿作用研究 |
4.2 阿克楚克赛斑岩型矿化(点) |
4.2.1 矿床地质特征 |
4.2.2 岩石年代学及与地球化学特征 |
4.2.3 成矿作用研究 |
4.3 卡尔却卡A区中高温热液脉-隐爆角砾岩壳型矿床 |
4.3.1 矿区地质特征 |
4.3.2 矿床地质特征 |
4.3.3 岩石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研究 |
4.3.4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
4.3.5 成矿年代学研究 |
4.3.6 成矿作用研究 |
4.4 卡尔却卡B区矽卡岩型矿床 |
4.4.1 矿区地质特征 |
4.4.2 矿床地质特征 |
4.4.3 侵入岩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特征 |
4.4.4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
4.4.5 成矿年代学研究 |
4.4.6 成矿作用研究 |
第5章 区域成矿规律 |
5.1 成矿地质条件 |
5.1.1 地层条件 |
5.1.2 构造条件 |
5.1.3 岩浆岩条件 |
5.2 矿床类型与空间分布 |
5.2.1 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 |
5.2.2 斑岩型矿床 |
5.2.3 矽卡岩型-中高温热液脉型矿床 |
5.3 成矿时代、构造背景与成矿模式 |
5.3.1 成矿时代划分 |
5.3.2 构造背景与动力学模型 |
5.4 矿床区域保存条件及矿床空间分布 |
5.4.1 昆中南带保存条件 |
5.4.2 昆中北带保存条件 |
5.5 找矿潜力及找矿方向 |
5.5.1 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 |
5.5.2 岩浆热液型铜铅锌多金属矿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熊耳山矿集区金多金属矿成矿的几点新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1 熊耳群与太华岩群之间的不整合面控制着区内金多金属矿田(床)的空间展布 |
2 熊耳期古火山活动对区内金多金属成矿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 |
3 含钾长石石英脉型钼矿的形成可能也与熊耳期火山活动有关 |
4 矿集区内广泛存在的“硅帽”或“硅化带”对深部成矿有指示意义 |
5 结论 |
(7)太行山北段庙安金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机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金矿床成因类型 |
1.2.2 成矿物质及成矿流体来源 |
1.2.3 庙安金矿床勘查研究现状 |
1.2.4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完成论文的主要工作量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及矿区地质特征 |
2.1 区域地质概况 |
2.1.1 交通位置及自然地理概况 |
2.1.2 地层 |
2.1.2.1 太古界阜平群 |
2.1.2.2 中上元古界长城系 |
2.1.2.3 下元古界长城寒武系 |
2.1.2.4 中生界侏罗系 |
2.1.2.5 新生界第四系 |
2.1.3 构造 |
2.1.3.1 褶皱构造 |
2.1.3.2 断裂构造 |
2.1.4 岩浆岩 |
2.1.5 区域矿产特征 |
2.2 矿区地质特征 |
2.2.1 地层 |
2.2.2 构造 |
2.2.3 岩浆岩 |
2.2.4 围岩蚀变 |
第三章 矿床地质特征 |
3.1 矿体特征 |
3.1.1 矽卡岩型铜铁矿带(Ⅰ矿带) |
3.1.2 矽卡岩-热液脉型铜铅锌矿带(Ⅱ矿带) |
3.1.3 热液脉型金矿带(Ⅲ矿带) |
3.2 矿石特征 |
3.2.1 矿石类型 |
3.2.2 矿石组构 |
3.2.3 矿石矿物成分 |
3.2.4 金矿物赋存状态和形态 |
3.3 成矿阶段 |
第四章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
4.1 矿石–围岩全岩微量元素组成 |
4.1.1 样品采集和测试方法 |
4.1.2 微量元素组成特征 |
4.1.3 稀土元素组成特征 |
4.2 黄铁矿微量元素组成 |
4.2.1 样品采集和测试方法 |
4.2.2 微量元素组成特征 |
4.2.3 稀土元素组成特征 |
4.3 S同位素组成 |
4.3.1 样品采集和测试方法 |
4.3.2 黄铁矿S同位素组成特征 |
4.4 C-O同位素组成 |
4.4.1 样品采集和测试方法 |
4.4.2 C-O同位素组成特征 |
第五章 矿床成因机制 |
5.1 成矿流体特征 |
5.1.1 成矿流体组成及性质 |
5.1.2 成矿物理化学条件 |
5.2 成矿物质及流体来源 |
5.2.1 S同位素组成及特征 |
5.2.2 C-O同位素组成及特征 |
5.3 矿床成因 |
5.4 成矿模式 |
第六章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下一步工作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致谢 |
(8)陕西省山阳县夏家店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1.2 研究区交通位置及自然地理 |
1.2.1 交通位置 |
1.2.2 自然地理经济概况 |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1 研究现状 |
1.3.2 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5 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区域地质特征 |
2.2.1 地层 |
2.2.2 构造 |
2.2.3 岩浆岩 |
2.3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
2.3.1 航磁异常特征 |
2.3.2 地面高磁异常特征 |
2.4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
2.5 区域矿产 |
第3章 矿床地质特征 |
3.1 矿区地质概况 |
3.1.1 地层特征 |
3.1.2 构造特征 |
3.1.3 岩浆岩 |
3.2 矿体地质特征 |
3.3 矿石特征 |
3.3.1 矿石类型 |
3.3.2 矿石物质组成 |
3.3.3 矿石结构构造 |
3.3.4 金的赋存状态 |
3.4 围岩蚀变与分带特征 |
3.4.1 金矿化蚀变带特征 |
3.4.2 围岩蚀变特征 |
3.5 成矿期次与成矿阶段 |
第4章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
4.1 样品采集与分析测试方法 |
4.1.1 样品采集 |
4.1.2 分析测试方法 |
4.2 岩(矿)石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3 C-O同位素特征 |
4.4 H-O同位素特征 |
4.5 S同位素组成 |
第5章 流体包裹体特征 |
5.1 样品采集与分析测试方法 |
5.1.1 样品采集 |
5.1.2 分析测试方法 |
5.2 流体包裹体类型 |
5.3 流体包裹体性质 |
5.3.1 成矿流体温度 |
5.3.2 盐度及密度 |
5.3.3 成矿压力及深度 |
第6章 矿床成因分析 |
6.1 控矿因素分析 |
6.2 成矿物理化学条件 |
6.3 成矿物质来源 |
6.4 矿床成因分析 |
6.5 找矿潜力分析 |
第7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熊耳山矿集区早白垩世Au-Mo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与找矿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5 完成主要工作量 |
1.6 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背景及演化 |
2.2 区域地层 |
2.3 区域构造 |
2.4 区域岩浆岩 |
2.5 区域矿产 |
第3章 熊耳山矿集区典型矿床地质特征 |
3.1 斑岩-角砾岩型钼-金矿床 |
3.2 蚀变岩-石英脉型金矿床 |
3.3 热液脉型萤石矿床 |
第4章 熊耳山矿集区早白垩世矿床成矿系列与成矿模式 |
4.1 控矿要素 |
4.2 成矿时代 |
4.3 成矿流体特征 |
4.4 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4.5 萤石稀土元素地球化学与成因指示意义 |
4.6 矿床成矿系列 |
4.7 成矿模式 |
第5章 找矿标志与找矿方向 |
5.1 找矿标志 |
5.2 萤石矿化及其找矿指示意义 |
5.3 找矿方向 |
第6章 结论 |
6.1 主要成果与认识 |
6.2 存在问题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 |
(10)青海东昆仑五龙沟矿集区红旗沟金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论文选题意义及项目依托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研究区以往找矿勘查工作 |
1.2.2 研究区的科研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交通位置和自然地理条件 |
1.3.1 研究区位置、交通 |
1.3.2 研究区自然地理条件 |
1.4 实物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层 |
2.1.1 元古界 |
2.1.2 早古生界 |
2.1.3 泥盆系 |
2.1.4 石炭系 |
2.1.5 二叠系 |
2.1.6 三叠系 |
2.1.7 新生界 |
2.2 区域构造 |
2.2.1 东昆北断裂带 |
2.2.2 东昆中断裂 |
2.2.3 东昆南断裂 |
2.3 区域岩浆岩 |
2.4 区域矿产 |
第3章 五龙沟矿集区地质特征 |
3.1 矿集区地层 |
3.2 矿集区构造 |
3.3 矿集区岩浆岩 |
3.4 矿集区矿产 |
第4章 五龙沟地区辉绿岩脉年龄及构造意义 |
4.1 辉绿岩脉地质特征 |
4.2 分析测试方法 |
4.2.1 锆石CL成像 |
4.2.2 LA-ICP-MS锆石U-Pb定年 |
4.2.3 岩石地球化学分析 |
4.3 分析测试结果 |
4.3.1 锆石U-Pb年代学 |
4.3.2 主量元素特征 |
4.3.3 微量元素 |
4.3.4 稀土元素 |
4.4 讨论 |
4.4.1 成岩时代 |
4.4.2 岩浆来源 |
4.4.3 构造意义 |
第5章 矿区地质特征 |
5.1 矿区地层 |
5.2 矿区构造 |
5.3 矿区岩浆岩 |
第6章 矿床地质特征 |
6.1 矿体特征 |
6.2 矿石特征 |
6.2.1 矿石类型 |
6.2.2 矿石组成 |
6.2.3 矿石组构 |
6.3 围岩蚀变 |
6.4 成矿期和成矿阶段 |
第7章 成矿物理化学条件 |
7.1 流体包裹体类型和特征 |
7.2 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结果 |
7.3 成矿压力及成矿深度估算 |
7.4 成矿物理化学条件 |
7.5 成矿流体的演化 |
第8章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
8.1 氢氧同位素 |
8.1.1 样品采集及测试方法 |
8.1.2 测试结果及讨论 |
8.2 硫同位素 |
8.2.1 样品采集及实验方法 |
8.2.2 测试结果及讨论 |
8.3 铅同位素 |
8.3.1 样品采集及分析方法 |
8.3.2 测试结果及讨论 |
第9章 矿床成因探讨 |
9.1 成矿时代 |
9.2 矿床成因类型 |
9.3 成矿模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版 |
附表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河南公峪石英脉型金矿地质特征及其成因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安徽蚌埠隆起金矿床成矿作用及成矿模式研究[D]. 陈杨. 合肥工业大学, 2021
- [2]小秦岭金矿田桐沟金矿床成矿金属来源、成矿时代与动力学背景[D]. 郝建瑞.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1(01)
- [3]东秦岭三道庄矽卡岩型钼钨矿床矿物学特征及成矿作用研究[D]. 曾志杰.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1(01)
- [4]华北克拉通南缘熊耳山地区晚中生代钼、金成矿关系研究 ——以祁雨沟金矿和雷门沟钼矿为例[D]. 吴强.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21
- [5]青海东昆仑西段卡尔却卡-阿克楚克赛地区镍、铜成矿作用研究[D]. 赵拓飞. 吉林大学, 2021(01)
- [6]熊耳山矿集区金多金属矿成矿的几点新认识[J]. 燕长海,李肖龙,韩江伟,冯燕涛,马振波,郭波,宋要武. 金属矿山, 2021(05)
- [7]太行山北段庙安金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机制分析[D]. 李楠. 河北地质大学, 2020(05)
- [8]陕西省山阳县夏家店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研究[D]. 郭旭飞.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4)
- [9]熊耳山矿集区早白垩世Au-Mo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与找矿方向[D]. 赵玉.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1)
- [10]青海东昆仑五龙沟矿集区红旗沟金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研究[D]. 程龙. 吉林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