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民乐县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姜兴丰[1](2021)在《地方政府促进易地扶贫搬迁农民就业保障研究 ——以民乐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张雪珂[2](2021)在《张掖地区古城池与周边环境共生景观研究 ——以八卦营古城为例》文中指出古城池是时代演进的产物,反映了不同时代的社会发展和人类聚居的需求状况,是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物质载体。“丝绸之路”张掖段拥有大量的古城遗址,该段丝路的历史、文学、文化价值在考古学、地理学、风景园林等多个专业领域受到重视。张掖的八卦营古城是西汉时期霍去病在今焉支山附近建立的,是甘凉咽喉、丝绸之路关隘,其城池营建与地区山水格局相协调,如今古城池周边的山水环境在城乡发展中遭到破坏,周边聚落无序发展等都给古城遗址的保护发展带来挑战。上述城乡发展和古城池保护之间产生的矛盾是张掖地区古城池面临的共性问题。本文以八卦营古城址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野调查法多次对八卦营古城进行实地勘察,展开对周边人群交流访谈和相关政府单位的访问等途径,收集八卦营古城的保护现状问题以及周边群众对古城保护发展的愿景和相关单位对古城发展的规划要求等多方面的资源;并采用空间分析法对古城与周边的空间格局格局进行分析,研究古城池与周边环境和谐共生的协同联动发展。首先,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分别对古城址空间特质进行解读,分析山水景观大格局、城池建筑特点和军事防御性特点,挖掘了古城池建筑的营建智慧并传承了璀璨的历史文化。其次,从共生景观理论的角度,进一步设计探索了古城池与人居聚落、山体地形、河道水系的和谐共生关系,提出了古城池再生发展应树立共生景观的设计思路。该设计为今后当地政府建设遗址及周边环境提供了参考,该思路对更好的营建古城与周边环境的景观风貌提供重要的学术价值。本文的结论主要包括:(1)古城池是历朝历代人群与自然环境和谐互动的产物,张掖地区古城池的营造具有“山—水—城”的显着特点;(2)八卦营古城池在宏观的空间格局上具有“三山一河”的环境特征,微观上的空间布局上体现古城的军事作用;(3)本设计引入“共生理论”,使得八卦营古城与周边环境在多层次、多方面呈现和谐相处的状态。(4)本次古城池与周边环境的和谐共生设计促进了遗址保护的发展。
杨清[3](2021)在《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在河西走廊的实施效应及牧民的响应》文中研究表明草地是我国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草地退化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自2011年以来,我国实施了草原生态补奖政策,旨在保护草原生态系统,促进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及牧民收入的提高。甘肃省河西走廊,主要包括青藏高原区和西部荒漠草地区,因其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也是实施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主要区域之一。甘肃省在实施这一政策过程中,依据区域特点,综合各类因素,制定了差别性的补奖标准。牧民是生态生产力的直接维护者,在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实施过程中,牧民既是被补偿的主体,也是“经济人”,在参与项目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积极性,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响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政策的实施效应。本研究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外部性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生态伦理等理论为基础,系统梳理了国内外有关生态补偿的相关文献,对河西走廊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PESREn)系统协调性及草原生态经济系统进行了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于2015-2017年连续3年,每年7月,分别对属于河西走廊青藏高原区和西部荒漠草地区的天祝县、肃南县、民乐县、永昌县、民勤县、古浪县、肃北县和阿克塞县等8个县、22个乡镇、94个村的550户牧民进行了实地调研和深度访谈,调研内容包括被调查者基本情况、农牧业生产及牧民生计、牧民生态保护意识、牧民对政策的认知和行为响应、政策执行及牧民对政策的满意度、牧民政策期望等七个方面。基于调研数据,实证分析了牧民对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认知、行为响应、参与政策的意愿和满意度,对实施不同补偿标准的青藏高原区和西部荒漠草地区在牧民响应和对政策的满意度两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并从经济效应、生态效应、社会效应和综合效应等方面评价了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实施效应。最后基于牧民需求视角,提出了进一步优化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对策建议。主要研究结论为:1.河西走廊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系统的综合发展指数呈现不同的增长趋势。各县环境系统综合发展指数长期处于低水平发展状态;系统的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在波动中小幅优化,资源和环境子系统发展的滞后性严重制约了复合系统的协调可持续进程。该区域草原生态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呈现区域异质性,发展水平最高的肃北县得分1.589,最低的民乐县仅得分-0.650。2.牧民对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行为响应积极。影响牧民行为响应的因素依据程度大小依次为:草地面积、民族、对政策的了解、家庭收入、受教育程度、年龄、家庭规模和对实施政策效果的评价。青藏高原区和西部荒漠草地区呈现出较大的差异。在青藏高原区,牧民的草地面积和家庭规模是主要因素,该区域牧民对草地资源的依赖性很强。民族、对政策的了解程度和家庭收入则是影响西部荒漠草地区牧民行为响应的重要因素。3.牧民对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满意度有待进一步提高且受多种因素影响。牧民对补奖政策的平均满意度为68%,但其参与意愿较高。影响牧民对政策满意度的因素包括对政策作用的评价、迁出草原的意愿、对政策内容的了解、家庭规模、民族和年龄。影响少数民族牧民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有:对政策作用的评价、迁出草原的意愿以及家庭规模。青藏高原区和西部荒漠草地区的影响因素差异较大,影响青藏高原区牧民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包括:家庭规模、对政策作用的评价、迁出草原的意愿、受教育水平和对补偿政策的了解。影响西部荒漠草地区牧民满意度的重要因素是:对政策作用的评价、对补偿政策内容的了解、对草地的维护以及受教育水平。4.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综合效应呈现出逐年上升的态势。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实施后的生态效应最为显着,提升了27.57%,其次为社会效应,提升了19.18%,经济效应最低,仅提升了8.56%。河西走廊各区域政策效应呈现出差异性,生态效应提升幅度最大的为民乐县,社会效应提升最大的为阿克塞县,经济效应提升最大的则为肃北县。从青藏高原区和西部荒漠草地区的比较来看,青藏高原区政策实施效应高于西部荒漠草地区。5.优化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对策建议。牧民作为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重要参与者,在草原生态保护的同时,提高牧民收入水平和可持续生计能力是草原生态补奖政策顺利实施的关键。基于牧民需求视角,提出以下建议:(1)以区域差异为依据,细化生态补偿标准。(2)以技术补偿为主,探索生态补偿集体奖励制度。(3)以畜牧业生产集约化经营为方向,逐步实现放牧与舍饲相结合,提高生产效率。(4)以延长产业链为突破口,实现草原经济三产融合。(5)以生态移民工程为保障,转变牧民生活方式。(6)统筹系列化改革,建立生态补偿配套制度。
惠西珂[4](2021)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原料药资源评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由蒲公英、苦地丁、板蓝根、黄芩4味中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消肿利咽、抗菌的作用,临床对治疗手足口病、支气管炎、咽炎、腮腺炎、扁桃腺炎等疾病具有显着疗效,是2020年版《中国药典》收录的成方制剂。因为组成该制剂的单味药材产地众多,存在质量差异大、良莠不齐的现象,原药材质量的好坏对该方制剂的疗效影响很大,而许多研究人员对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的药理药效以及制剂中的某些化学成分的含量测定研究较多,但综合多种指标评价一味药材质量的优劣相对较少,对中药资源进行评估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所以对该制剂的原料药进行资源评估,从而制订一套稳定、可行、全面的质量标准体系,为企业筛选出质优、供应稳定的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原料药种植基地,建立原药材的质量标准,制订各药材《企业质控标准》至关重要。本文以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原料药蒲公英、苦地丁、板蓝根、黄芩4味中药材为研究对象,以现行药典为基础增加多种质控指标对各药材进行质量分析与评价,并建立各药材企业质控标准体系,对各药材进行全面评估,从而保证药材质量的均一性、优质性与稳定性。此外,针对苦地丁基原植物混杂及采收标准不一的状况,本研究分别建立ITS2序列的DNA分子鉴定方法和HPLC指纹图谱方法用于鉴别地丁草及其同属植物,并研究了苦地丁不同部位生物碱类成分在不同采收期的差异性。课题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原料药资源评估研究通过对蒲公英、苦地丁、板蓝根和黄芩四味药进行系统的本草考证并结合现代研究筛选出的道地产区以及合作企业的种植基地进行走访调研,完成了包括原料药的预计消耗量、预计可获得量、潜在风险、质量分析与评价、可持续利用和稳定质量措施六个方面的药材评估。质量分析与评价部分主要是以2020版《中国药典》为基准,对收集的不同产地不同批次的药材进行质量评价并根据实测数据建立各药材企业质控标准。综合考虑各药材质量与产量关系,评估结论如下:1、蒲公英:将陕西省渭南市的3个蒲公英种植基地作为优质基地为企业提供蒲公英原料药,考虑到不可控因素,将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的蒲公英种植基地作为储备基地以备不时之需。2、苦地丁:将河北安国的苦地丁种植基地作为优质基地为企业提供苦地丁原料药,将江苏新北的苦地丁种植基地作为储备基地。3、板蓝根:将甘肃张掖市民乐县的板蓝根种植基地作为优质基地为企业提供板蓝根原料药,将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同区的板蓝根种植基地作为储备基地。4、黄芩:将内蒙古赤峰市牛家营子镇的黄芩种植基地作为优质基地为企业提供黄芩原料药,将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的黄芩种植基地作为储备基地。四味药材的可持续利用措施能够有效防范潜在风险,预计消耗量接近预计可获得量,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对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带来的风险较低。二、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原料药质量评价与分析通过对各产地采集的样品进行质量分析与评价,筛选出质优、稳定性好的种植基地,并建立各药材企业质控标准。蒲公英:薄层鉴别研究中,在2020版《中国药典》基础上增加了咖啡酸指标,建立了供试品色谱中,与对照品咖啡酸、菊苣酸以及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斑点的薄层鉴别方法。增加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水溶性浸出物以及醇溶性浸出物的检测项目并在所得数据基础上建立企业质控标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建立了蒲公英指纹图谱,以菊苣酸为参照峰,确定了 14个共有峰,并建立了同时测定绿原酸、咖啡酸、菊苣酸和异绿原酸A的含量测定方法以及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并对其建立企业质控标准。苦地丁:在2020版《中国药典》基础上增加了总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检测项目并制定企业质控标准,并将药典浸出物含量标准提升20%。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建立了苦地丁指纹图谱,以紫堇灵为参照峰,确定了 15个共有峰,并建立了同时测定紫堇灵、乙酰紫堇灵和二氢血根碱的含量测定方法并对其建立企业质控标准。板蓝根:在2020版《中国药典》基础上,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建立了板蓝根指纹图谱,以(R,S)-告依春为参照峰,确定了 10个共有峰,并建立了同时测定尿苷、鸟苷、(R,S)-告依春和腺苷的含量测定方法并对其建立企业质控标准。黄芩:在2020版《中国药典》基础上,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建立了黄芩指纹图谱,以黄芩苷为参照峰,确定了 14个共有峰,并建立了同时测定黄芩苷、千层纸素A苷、汉黄芩苷、黄芩素和汉黄芩素的含量测定方法并对其建立企业质控标准。三、苦地丁基原植物地丁草的鉴别研究基于ITS2序列的地丁草及其同属植物DNA分子鉴定:通过对苦地丁基原植物地丁草和其同属植物的ITS2序列鉴定与分析,总DNA提取、PCR扩增、测序成功率为100%,说明ITS2对于地丁草与其同属植物的鉴别完成率好,适用性强。基于对地丁草及其同属植物ITS2序列的序列长度、GC含量、K2P遗传距离以及种间变异位点分析,可有效地鉴别出地丁草及其同属植物。基于HPLC指纹图谱的地丁草及其同属植物化学成分差异性研究:通过对地丁草及其同属植物进行特征图谱的建立,夏天无、黄堇、珠果黄堇和巴东黄堇与地丁草的相似度较高,共有峰较多,化学成分较相似。泾源紫堇中紫堇灵和乙酰紫堇灵的含量远远高于地丁草。四、苦地丁不同部位生物碱类成分在不同采收期的差异性研究在对苦地丁不同部位生物碱在不同采收期的差异性研究中可以得出,紫堇灵成分在任一产地的地上部位含量均明显高于地下部位的含量;乙酰紫堇灵在苦地丁地上、地下部位差异性没有紫堇灵大,但地上部位普遍比地下部位含量高;二氢血根碱在苦地丁中的含量相对于紫堇灵、乙酰紫堇灵低,但在地下部位的含量远远高出地上部位,邳州产地的二氢血根碱在地下部位的含量最高,甚至高于其含有的紫堇灵含量。苦地丁中的3种生物碱类成分无论在地上部位还是地下部位,在5月中下旬达到峰值,考虑到量-效比的关系,认为苦地丁的最佳采收期为5月中下旬。
贾晓婷[5](2020)在《20世纪50年代河南人口迁入甘肃垦荒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国家为了改变一穷二白的困窘,在全力巩固新生人民政权的同时,大力发展经济建设。1953年,国家开始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这尤其需要强大的农业作支撑,但罕见的自然灾害严重影响了农业发展进程。为此,我国在借鉴苏联垦荒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国国情开展了一场全国性的垦荒运动。河南省频仍的自然灾害和庞大的劳动力群体阻碍了本省农业的发展进程,而甘肃省相对充足的耕地面积可以补充河南省农业发展的短板。在国家人口迁移垦荒政策的号召下,两省通过现有资源的互补所释放出的对农业发展的推进能力,将陇、豫两省拉入到这场人口迁移垦荒行列。河南省在人口迁移机构的领导下,运用各种方式动员本省青壮年报名参加支援甘肃社会主义建设的垦荒运动。经过资格审查和财产处理环节后,河南省有序的将参垦队员输送至安置区。甘肃省在接收、安置方面也作了准备工作,从衣食住行到生产垦荒无不列入其中。为确保安置任务顺利完成,各安置区根据安置人数的多寡为垦荒者选择适当的安置方式。河南省亦通过开展系列慰问活动,帮助甘肃省各安置区巩固安置工作,提高安置率。在此过程中,慰问代表团经与安置区领导人的沟通为垦荒队员解决了些许问题。其中,依据档案资料统计垦荒人数,考证安置地是本章内容的一个重要结论。20世纪50年在两省间开展的这场垦荒运动,在荒地开垦、发展副业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垦荒队员大都在1960年左右返籍。现下通过分析档案资料,探究得出安置区经济水平的大幅度下跌是导致垦荒队员返籍的主要原因。该运动也在迁出地和迁入地的人口数量及地域文化等方面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同时也给现代社会的人口迁移活动留下了宝贵经验,细化准备工作、发展经济、思想教育是提高安置率的充分必要条件,其中发展经济是核心内容。
彭丽[6](2020)在《社火仪式中的甘肃民乐顶碗舞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某种庆典被规定下来时,它就成了一种仪式,仪式就是一种规定。”(1)社火作为汉族人民春节重大的庆典活动深受人民喜爱,一直广为流传。社火表演内容丰富、程式复杂,在展演内容上自成体系而成为汉族人民热爱的仪式活动。在仪式展演中,艺术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艺术和仪式这两个看起来没有什么必然联系的事物,在最初是一脉相承,若其中一方离开,另一方将变得不可理解。”(2)顶碗舞从清朝乾隆年间就开始在汤庄村流传,距今已有两百多年历史,顶碗舞作为甘肃张掖民乐县汤庄村春节社火中独具特色的传统节目,深受汤庄祖辈喜爱且世代传衍。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田野调查法对民乐社火仪式中的民乐顶碗舞进行个案研究,以民乐县汤庄村的社火作为大背景,对民乐地区的生态环境及民乐顶碗舞与民乐社火的关系进行梳理。然后对民乐顶碗舞仪式展演内容与形态构成要素进行细致研究,通过仪式展演将民乐顶碗舞中所包含的农耕规律、传统服饰、舞蹈道具、舞蹈队形、民间技艺、军阵遗俗、社会组织等一些民俗文化因素进行分析,解读蕴藏在舞蹈艺术背后属于民乐县汤庄村独具特色的民俗信仰、民间风貌。最后本文将收集到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与探究,由表及里地探寻了社火仪式中民乐顶碗舞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王桂香[7](2020)在《高中地理教师课堂问题设计研究 ——以甘肃省民乐县第一中学为例》文中认为课堂问题是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开展中最为重要的教学方式与环节之一,也是帮助教师掌握教学情况、推动教学发展的重要方式。其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具有普遍性和常见性。基于此,此次研究将视角聚焦于教师课堂问题设计与开展的现状,试图通过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探究,分析和探讨当前高中地理教师课堂问题设计与实施的效果,从而提出针对性的发展策略。研究以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案例分析法的方式开展。在研究中,首先对高中地理教师课堂问题的研究背景、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状况进行了分析,从而明确此次研究的记录思路和方式;在此基础上,研究以甘肃省民乐县第一中学为例,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主体,分类探究而了当前高中地理课堂问题的设计与实施现状,从而分析问题,并结合教学案例的分析探讨发展性的策略。根据研究,得到了以下方面的结论:(1)高中地理教师课堂问题是由教师发出、学生参与的系统性行为,不仅受到教师设计、能力、课堂氛围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学生参与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教师作为课堂问题的设计者和发出者,直接影响着问题开展的效果;(2)当前民乐县第一中学高中地理教师课堂问题的设计与实施存在着问题内容与学生状况对接不足,课题问题形式单一两个方面的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关键原因,在于教师并未基于课堂问题的设计意识,进行课堂教学的构建;(3)发展和提升高中地理教师课堂问题的设计与实施效果,需要关注学生基础学情,采用多样、灵活的问题内容设置,同时突破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基本形式,基于课堂问题设计多元化的课堂环节和课堂教学开展形式。随着新课改和高考改革的逐渐推进,高中地理教学正向实践性和延伸性的方向发展。因此,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课堂问题应用意识,突出课堂问题的引导性,以课堂问题结合现实教学资源、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利用地理知识所开展的现实实践当中。
张丽霞[8](2020)在《甘肃省民乐县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实施成效评价研究》文中认为精准扶贫工作是现阶段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目标的重要举措,其中易地扶贫搬迁是精准扶贫的一项重要政策。通过易地扶贫搬迁,使那些生活在生存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的农村贫困人口实现最彻底、最有效的脱贫。甘肃省早在2001年就被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列入易地扶贫搬迁试点省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转向乡村振兴战略的过渡时期,如何对这一公共政策的实施成效进行客观、科学的评价?应该从哪些方面打破政策实施困境并找到改进方向和应对措施?本文选取民乐县这类插花型贫困地区进行实证研究,力求为解决上述问题找到新的方向。本文通过查阅文献、走访调研等方式,在梳理研究方向,明确研究目的的基础上,选取民乐县进行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以德国学者韦唐的“目标达成模式”为框架,构建了以“生产生活发展、民生保障、环境改善、人文社交、可持续发展”为评价维度的政策实施成效评价体系,收集、处理相关数据,选取相关分析方法对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实施成效进行评价研究。通过评价分析发现,甘肃省民乐县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实施成效在整体上取得较为满意的结果,其中民生保障、环境改善两个维度对搬迁户贫困改善成效明显,人文社交、可持续发展、生产生活发展三个维度改善成效依次降低。以推拉理论、反贫困理论为理论基础,以史密斯政策执行模型为分析框架对民乐县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实施成效的结果困境进行了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提高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后续实施成效的改进策略。
李莺[9](2020)在《张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协同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结合个人工作学习经历和实践,以甘肃省张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研究对象,基于公共管理中的协同治理理论视角,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深访谈法等研究方法,针对张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的保护传承现状和协同治理现状,发现其中存在管理层级多矛盾冲突大、参与主体少协同治理度较低、激励不到位导致传承发展难等诸多问题。作者试图利用协同治理理论,在政府主导非遗保护地位不变的情况下,探索建立张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政府——市场——社会——个人”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框架与路径,即从地方政府内部协同,地方政府横向协同,地方政府与市场、社会、个人之间的跨界协同三个层面提出具体路径。地方政府内部协同方面要增加非遗保护考核权重、配套相关资金、出台保护办法、理顺管理机构间关系等;地方政府横向协同方面,积极筹建或参加河西走廊、丝绸之路非遗保护联盟、利用好张掖市文化馆联盟等阵营,加强区域间学术研讨交流等;在跨界协同方面,一是在顶层设计方面,行政主管部门要提高非遗保护意识,出台《张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法》等地方性保护政策,加强部门间协同,完善治理体系;二是在参与主体方面,要建立和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参与机制,要打通企业、专家、教育机构、社会组织、公众等的参与路径;三是在激励保障方面,要积极拓宽融资渠道,进行互惠互利、吸引社会团体、民间资本进入非遗保护领域进行投资开发,对非遗保护工作进行精神和物质激励,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四是在社会环境营造方面,要发挥媒体的宣传监督作用,提高非遗传承人、工作者积极性,提高公众对非遗的知晓率和认同感,形成全民参与非遗保护的良好氛围。
卢桢[10](2020)在《牧区城镇化视角下马蹄藏族婚姻家庭变迁研究》文中提出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从新中国成立、三大改造完成进入社会主义,再到改革开放、进入新世纪,历史的车轮不断向前迈进。中国大地上从社会制度、经济体制、文化形态等方面都发生深刻变革,人们的思想观念紧跟时代潮流逐渐从禁锢中解放出来。经济的发展促使人口向大中小城市(城镇)聚集,逐渐形成城市(镇)化。城镇化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人口逐渐向城镇转移,使基层乡村形成空心化。传统的马蹄牧区也紧随时代发展趋势,在政策引导、教育推动、草原生态保护的需要、牧区人们生活需求等不同因素的合力推动下,马蹄藏族转变原有的生计方式向城镇转移定居,逐步实现牧区社会的城镇化,传统游牧文化也随之变迁。婚姻家庭是人类学家研究文化变迁的一个窗口,也是社会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传递社会文化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婚姻是家庭成立的前提,家庭是婚姻的延续。人类繁衍发展的进程中,婚姻家庭与人类社会的发展与变化密切相关,社会文化的变迁也以不同的方式对婚姻家庭的构建、形成、变化产生影响。新中国成立至今,社会发生重大变革,马蹄藏族婚姻家庭文化也随之出现不同程度的变迁。马蹄藏族在面对婚姻时个人主体意识不断觉醒,从择偶标准、择偶形式、通婚范围、族际通婚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婚配方式从自我选择和父母做主之间形成了此消彼长的过程;离婚与再婚也逐渐被牧区群众接受和认可;同时计划生育政策的宣传和马蹄藏族求学、工作、婚恋观转变等因素的影响,初婚年龄后延,婚龄差减小。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提高,马蹄藏族家庭结构、家庭模式、家庭关系、家庭功能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迁。对此笔者对建国70年来马蹄藏族婚姻家庭文化变迁进行系统的描述和剖析,在城镇化视角下运用民族学的研究方法试途找出马蹄藏族婚姻家庭文化变迁的原因、影响和利弊,对我国少数民族婚姻家庭观念的趋向做出展望。本文旨在通过对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马蹄藏族乡游牧民族安居住宅楼进行田野调查。在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参与观察、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在社会经济发展下,当地生计方式转变、政府政策引导、传统文化变迁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马蹄藏族牧区婚姻家庭文化的现状和变迁进程。
二、关于民乐县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民乐县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2)张掖地区古城池与周边环境共生景观研究 ——以八卦营古城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研究综述 |
1.3.3 综述结论 |
1.4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
1.4.1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4.2 相关概念 |
1.5 理论基础 |
1.5.1 人居环境科学理论 |
1.5.2 地域建筑理论 |
1.5.3 共生理论 |
1.5.4 遗址场效应理论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7.1 研究内容 |
1.7.2 研究框架 |
2 张掖地区古城池概况 |
2.1 张掖地区的地理环境 |
2.1.1 气候特征 |
2.1.2 水文特征 |
2.1.3 地形地貌 |
2.2 张掖地区的历史脉络 |
2.2.1 先秦时期 |
2.2.2 汉朝时期 |
2.2.3 魏晋南北朝 |
2.2.4 隋唐时期 |
2.2.5 明清时期 |
2.3 张掖地区的资源概况 |
2.3.1 文化资源 |
2.3.2 自然资源 |
2.3.3 经济资源 |
2.4 张掖地区古城池遗址的概述 |
2.4.1 古城池的起源及历史发展 |
2.4.2 张掖地区古城池的分布 |
2.5 本章小结 |
3 张掖地区古城池空间形态特征分析 |
3.1 城池的基本特征 |
3.1.1 城池形状的选择 |
3.1.2 城池的构成要素 |
3.1.3 城池的类型及其特点 |
3.2 山水格局及城池景观营建 |
3.2.1 城池建设与山水的关系 |
3.2.2 城内道路的规划方式 |
3.2.3 城池内的建筑 |
3.2.4 筑城的施工方法 |
3.3 城池形态及空间特色的对比 |
3.3.1 骆驼古城池 |
3.3.2 许三湾古城池 |
3.3.3 黑水国古城池 |
3.3.4 东灰山遗址 |
3.3.5 八卦营古城池 |
3.4 本章小结 |
4 八卦营古城与周边环境的空间特征 |
4.1 八卦营古城概况 |
4.1.1 地理地貌 |
4.1.2 历史沿革 |
4.1.3 保护历程 |
4.1.4 破坏因素 |
4.2 八卦营古城的周边环境分析 |
4.2.1 人居聚落 |
4.2.2 山体地形 |
4.2.3 河道水系 |
4.2.4 周边草原 |
4.2.5 文化遗址 |
4.2.6 湖沼湿地 |
4.3 八卦营古城的空间特质 |
4.3.1 宏观景观格局特征 |
4.3.2 中观景观格局特征 |
4.3.3 微观空间场所特点 |
4.4 八卦营古城址的价值体现 |
4.4.1 八卦营古城的文化特性 |
4.4.2 八卦营古城的内在价值 |
4.4.3 八卦营古城的可利用价值 |
4.5 八卦营古城与周边环境的共生价值 |
4.5.1 共生对协调古城和周边环境风貌的影响 |
4.5.2 共生对古城和周边环境和谐相处的价值 |
4.6 本章小结 |
5 八卦营古城与周边环境共生的景观设计实践 |
5.1 八卦营古城与周边环境发展的主要问题 |
5.1.1 遗址本体严重受损 |
5.1.2 人居聚落无序扩张 |
5.1.3 山体地形遭到破坏 |
5.1.4 河道冲破古城遗址 |
5.2 八卦营古城与周边环境共生的设计探索 |
5.2.1 古城与周边环境共生的定位与定性 |
5.2.2 古城与周边环境共生的设计思想 |
5.2.3 古城与周边环境共生的设计原则 |
5.3 八卦营古城与周边环境共生的设计策略 |
5.3.1 继承传统文化 |
5.3.2 对周边建筑的控制 |
5.3.3 构建山水环境空间体系 |
5.4 四位一体的保护性设计 |
5.4.1 八卦营古城址本体的保护设计 |
5.4.2 人居聚落——居村亲城 |
5.4.3 山体地形——眺山绕城 |
5.4.4 河道水系——傍水而居 |
5.5 张掖地区古城池与周边环境的保护发展趋势 |
5.5.1 点状分区式发展 |
5.5.2 线状廊道式发展 |
5.5.3 面状地区式发展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和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中的创新点 |
6.2.1 新的研究视角 |
6.2.2 多学科相结合 |
6.3 研究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表索引 |
附录二 图索引 |
附录三 硕士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3)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在河西走廊的实施效应及牧民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区域 |
1.3 研究前提 |
1.3.1 “经济人” |
1.3.2 “社会人” |
1.4 研究思路和框架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综述 |
1.5.2 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 |
1.5.3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 |
1.5.4 比较分析 |
1.6 小结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理论基础 |
2.1.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理论 |
2.1.2 公共产品理论 |
2.1.3 外部性理论 |
2.1.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5 生态伦理理论 |
2.2 国外生态补偿内涵及实践模式 |
2.2.1 国外对生态补偿内涵的界定 |
2.2.2 国外生态补偿研究综述 |
2.2.3 国外生态补偿实践模式 |
2.3 国内草原生态补偿研究综述 |
2.3.1 国内对生态补偿内涵的界定 |
2.3.2 国内草原生态补偿研究综述 |
2.4 小结 |
第三章 河西走廊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PESREn)复合系统协调性及草原生态经济综合评价 |
3.1 河西走廊PESREn复合系统协调性评价 |
3.1.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价方法 |
3.1.2 PESREn子系统综合发展指数 |
3.1.3 PESREn复合系统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 |
3.2 草原生态经济综合评价 |
3.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评价方法 |
3.2.2 草原生态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测度 |
3.2.3 草原生态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区域差异 |
3.3 小结 |
第四章 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牧民参与行为特征分析 |
4.1 调查基本情况 |
4.1.1 调查区域的选择 |
4.1.2 调查区域概况 |
4.1.3 调查内容和调查方法 |
4.2 牧民的社会特征 |
4.3 牧民的经济特征 |
4.4 牧民的生态意识 |
4.5 牧民对政策的认知 |
4.6 牧民的生产行为 |
4.7 草地流转与牧民移民倾向 |
4.8 政策的监管 |
4.9 牧民对政策的评价和期望 |
4.10 小结 |
第五章 牧民对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行为响应及影响因素 |
5.1 变量选取和研究方法 |
5.1.1 变量选取 |
5.1.2 研究方法 |
5.1.3 模型检验 |
5.2 牧民行为响应及影响因素 |
5.2.1 牧民行为响应 |
5.2.2 影响因素 |
5.3 牧民行为响应影响因素的区域差异 |
5.4 小结 |
第六章 牧民对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满意度及影响因素 |
6.1 变量选取和研究方法 |
6.1.1 变量选取及描述 |
6.1.2 研究方法 |
6.1.3 信度和效度分析 |
6.2 牧民的满意度及影响因素 |
6.2.1 牧民的满意度 |
6.2.2 影响因素 |
6.3 牧民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区域差异 |
6.3.1 青藏高原区 |
6.3.2 西部荒漠草地区 |
6.3.3 少数民族地区 |
6.4 小结 |
第七章 草原生态补奖政策效应分析 |
7.1 指标体系的建立与研究方法 |
7.1.1 指标体系的建立与数据来源 |
7.1.2 研究方法 |
7.2 草原生态补奖政策效应测度 |
7.2.1 经济效应 |
7.2.2 生态效应 |
7.2.3 社会效应 |
7.2.4 综合效应 |
7.3 小结 |
第八章 基于牧民需求视角的草原生态补奖政策优化对策建议 |
8.1 以区域差异为依据,细化生态补奖标准 |
8.2 以技术补偿为主,探索生态补偿集体奖励制度 |
8.3 以集约化经营为方向,逐步实现放牧与舍饲养殖相结合 |
8.4 以延长产业链为突破口,实现草原经济三产融合 |
8.5 以生态移民工程为保障,转变牧民生产生活方式 |
8.6 以系列化改革为手段,建立生态补偿配套制度 |
第九章 讨论、结论与展望 |
9.1 讨论 |
9.2 结论 |
9.3 创新点 |
9.4 下一步研究计划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草原生态补偿情况调查问卷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在学期间参与课题 |
致谢 |
(4)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原料药资源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蒲公英资源研究进展 |
1 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
2 质量控制研究 |
3 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第二节 苦地丁资源研究进展 |
1 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
2 质量控制研究 |
3 苦地丁的鉴别研究 |
4 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第三节 板蓝根资源研究进展 |
1 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
2 质量控制研究 |
3 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第四节 黄芩资源研究进展 |
1 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
2 质量控制研究 |
3 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第五节 中药资源评估研究进展 |
1 思路与方法 |
2 中药资源评估现状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蒲公英资源评估研究 |
第一节 蒲公英药材质量分析与评价 |
1 理化鉴别 |
2 水分、灰分及浸出物含量测定 |
3 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
4 指纹图谱、多组分定量与化学计量学相结合的蒲公英质量评价 |
5 小结与讨论 |
第二节 蒲公英资源评估报告 |
1 本草考证 |
2 资源调查 |
3 质量评价 |
4 评估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蒲公英药材企业质控标准(草案) |
第三章 苦地丁资源评估研究 |
第一节 苦地丁药材质量分析与评价 |
1 理化鉴别 |
2 杂质、水分、灰分及浸出物含量测定 |
3 指纹图谱、多组分定量与化学计量学相结合的苦地丁药材质量评价 |
4 小结与讨论 |
第二节 苦地丁基原植物地丁草的鉴别研究 |
1 基于ITS2序列的地丁草及其同属植物DNA分子鉴定 |
2 基于HPLC指纹图谱的地丁草及其同属植物化学成分差异性研究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三节 苦地丁不同部位生物碱类成分在不同采收期的差异性研究 |
1 仪器、试剂与材料 |
2 方法与结果 |
3 结果分析 |
4 讨论 |
第四节 苦地丁资源评估报告 |
1 本草考证 |
2 资源调查 |
3 质量评价 |
4 评估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苦地丁药材企业质控标准(草案) |
第四章 板蓝根资源评估研究 |
第一节 板蓝根药材质量分析与评价 |
1 理化鉴别 |
2 水分、灰分及浸出物含量测定 |
3 指纹图谱、多组分定量与化学计量学相结合的板蓝根药材质量评价 |
4 小结与讨论 |
第二节 板蓝根资源评估报告 |
1 本草考证 |
2 资源调查 |
3 质量评价 |
4 评估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板蓝根药材企业质控标准(草案) |
第五章 黄芩资源评估研究 |
第一节 黄芩药材质量分析与评价 |
1 理化鉴别 |
2 水分、总灰分及浸出物含量测定 |
3 指纹图谱、多组分定量与化学计量学相结合的黄芩药材质量评价 |
4 小结与讨论 |
第二节 黄芩资源评估报告 |
1 本草考证 |
2 资源调查 |
3 质量评价 |
4 评估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黄芩药材企业质控标准(草案) |
结语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20世纪50年代河南人口迁入甘肃垦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外关于人口迁移、垦荒运动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创新之处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创新之处 |
1.3.3 相关问题说明 |
第1章 河南人口迁入甘肃垦荒的历史背景 |
1.1 河南人口迁出的缘由 |
1.1.1 严峻的生存环境 |
1.1.2 积极响应国家号召 |
1.2 甘肃省土地资源与人口密度状况 |
第2章 河南人口迁入甘肃的过程 |
2.1 河南省政府的动员与输送 |
2.1.1 成立人口迁移机构 |
2.1.2 多样化的动员方式 |
2.1.3 参加垦荒的条件 |
2.1.4 出发前的准备工作 |
2.1.5 组织输送垦荒人员 |
2.2 甘肃省政府的接收与安置 |
2.2.1 甘肃省的准备工作 |
2.2.2 安置人数和形式 |
2.2.3 思想教育工作 |
2.2.4 慰问活动 |
第3章 河南人口迁入甘肃垦荒的结果、影响与经验教训 |
3.1 垦荒结果 |
3.1.1 垦荒成效与返籍人员安置 |
3.1.2 迁移人口返籍原因探析 |
3.2 河南人口迁移产生的影响 |
3.2.1 人口总量和年龄结构的变化 |
3.2.2 地域文化渐趋多元 |
3.2.3 迁移投资失衡下的社会发展势态 |
3.3 安置垦荒人员的经验教训 |
3.3.1 详实周密的准备工作至关重要 |
3.3.2 稳定优渥的经济收益必不可少 |
3.3.3 艰苦奋斗的理想信念不可或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社火仪式中的甘肃民乐顶碗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案与方法 |
四、研究重点 |
五、名词界定 |
第一章 社火仪式中民乐顶碗舞概述 |
一、民乐顶碗舞历史脉络 |
二、社火概述 |
三、社火与顶碗舞的关系 |
第二章 社火仪式中民乐顶碗舞形态考察 |
一、社火仪式中顶碗舞展演内容 |
二、社火仪式中顶碗舞形态构成要素 |
第三章 解读社火仪式中民乐顶碗舞的民俗文化 |
一、祭与祈的民俗信仰 |
二、技与艺的民间风貌 |
第四章 分析社火仪式中民乐顶碗舞的艺术价值 |
一、社火仪式中民乐顶碗舞的审美价值分析 |
二、社火仪式中民乐顶碗舞的文化价值分析 |
三、社火仪式中民乐顶碗舞与其他顶碗舞的比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高中地理教师课堂问题设计研究 ——以甘肃省民乐县第一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研究方案 |
1.4.1 研究的创新 |
1.4.2 研究的目的 |
1.4.3 研究的内容 |
1.4.4 研究的方法 |
2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的解读 |
2.1.1 课堂问题 |
2.1.2 课堂问题设计 |
2.2 理论基础 |
2.2.1 建构主义理论 |
2.2.2 “最近发展区”理论 |
2.2.3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
3 高中地理教师课堂问题设计的现状分析 |
3.1 教师访谈的分析 |
3.1.1 研究概况 |
3.1.2 访谈结果分析 |
3.2 学生调查的分析 |
3.2.1 研究概况 |
3.2.2 调查结果的分析 |
4 高中地理教师课堂问题设计的问题与成因 |
4.1 问题分析 |
4.1.1 问题的内容与难度设计对接学情状况不足 |
4.1.2 课堂问题的设计形式较为单一 |
4.1.3 课堂问题设计的层次性和灵活性不足 |
4.2 问题的成因分析 |
4.2.1 教师的主观性影响课堂问题设计合理性 |
4.2.2 缺乏多元化教学意识 |
4.2.3 课堂问题设计的体系不完善 |
5 高中地理教师课堂问题的实践探讨 |
5.1 《荒漠化防治》课堂问题设计案例 |
5.1.1 教学内容的分析 |
5.1.2 教学对象的分析 |
5.1.3 课堂问题的设计分析 |
5.2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案例分析 |
5.2.1 教学内容分析 |
5.2.2 课堂问题设计分析 |
6 高中地理教师课堂问题的发展对策 |
6.1 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学情制定差异化的问题策略 |
6.2 采用多样化的课堂问题形式设计 |
6.3 建立完善的课堂问题设计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2: 学生调查问卷 |
致谢 |
(8)甘肃省民乐县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实施成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文献综述 |
1.2.1 易地扶贫搬迁概述 |
1.2.2 移民解决贫困问题概述 |
1.2.3 易地扶贫移民搬迁评价概述 |
1.2.4 公共政策评价概述 |
1.2.5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易地扶贫 |
2.1.2 易地扶贫搬迁 |
2.1.3 易地扶贫搬迁户 |
2.1.4 插花型贫困地区 |
2.2 理论基础 |
2.2.1 推拉理论 |
2.2.2 反贫困理论 |
2.2.3 公共政策评估理论 |
第三章 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实施成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
3.1 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实施成效评价体系构建的内容 |
3.1.1 生产生活发展维度评价指标 |
3.1.2 民生保障维度评价指标 |
3.1.3 环境改善维度评价指标 |
3.1.4 人文社交维度评价指标 |
3.1.5 可持续发展维度评价指标 |
3.2 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 |
3.3 评价方法 |
3.3.1 皮尔逊积差相关分析法 |
3.3.2 描述性统计分析法 |
第四章 甘肃省民乐县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实施概述 |
4.1 项目建设情况 |
4.2 资金管理情况 |
4.3 政策执行情况 |
第五章 甘肃省民乐县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实施成效调查及评价分析 |
5.1 甘肃省民乐县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实施成效调查研究 |
5.1.1 调查问卷设计 |
5.1.2 抽样调查 |
5.2 甘肃省民乐县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实施成效评价 |
5.2.1 生产生活发展维度评价 |
5.2.2 民生保障维度评价 |
5.2.3 环境改善维度评价 |
5.2.4 人文社交维度评价 |
5.2.5 可持续发展维度评价 |
第六章 甘肃省民乐县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成效困境分析 |
6.1 甘肃省民乐县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实施成效分析 |
6.2 甘肃省民乐县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实施困境分析 |
6.2.1 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本身的内在限制性 |
6.2.2 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执行主体能力欠缺 |
6.2.3 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目标群体参与度底 |
6.2.4 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实践环境欠佳 |
第七章 甘肃省民乐县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实施成效改进策略 |
7.1 建立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跟踪反馈机制 |
7.2 着力提升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执行能力 |
7.3 激发搬迁户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 |
7.4 全面优化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实践环境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致谢 |
作者简历 |
(9)张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协同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1.1 宏观背景 |
1.1.1.2 微观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2.1 理论意义 |
1.1.2.2 现实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2.1 非遗的保护与开发关系研究 |
1.2.2.2 非遗保护的政府行为外部性研究 |
1.2.2.3 非遗保护的手段研究 |
1.2.2.4 非遗保护的主体研究 |
1.2.2.5 非遗保护的对象研究 |
1.2.2.6 非遗保护的社会力量研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2.1 文献资料法 |
1.3.2.2 问卷调查法 |
1.3.2.3 访谈法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 |
2.1.1 非物质文化遗产 |
2.1.2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
2.1.2.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主体 |
2.1.2.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体 |
2.1.2.3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原则与方法措施 |
2.2 理论基础 |
2.2.1 治理理论 |
2.2.2 协同治理理论 |
2.3 理论分析框架 |
第三章 张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 |
3.1 张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概况 |
3.1.1 张掖文化资源概况 |
3.1.2 张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情况 |
3.1.3 张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情况 |
3.2 张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同治理现状 |
3.2.1 政府层面 |
3.2.1.1 张掖市政府保护机构设置情况 |
3.2.1.2 非遗保护组织体系建设 |
3.2.1.3 政府职能发挥 |
3.2.2 市场层面 |
3.2.2.1 文化产业培育 |
3.2.2.2 文化旅游市场 |
3.2.3 社会层面 |
3.2.3.1 学术界专家学者 |
3.2.3.2 各类教育机构 |
3.2.3.3 社会组织 |
3.2.4 个人层面 |
3.2.4.1 传承人 |
3.2.4.2 文化工作者 |
3.2.4.3 普通公众 |
3.2.5 张掖非遗保护协同治理的初步实践 |
3.3 张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同治理调查研究分析 |
3.3.1 调查问卷情况统计与结果分析 |
3.3.1.1 调查问卷情况统计 |
3.3.1.2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3.3.2 访谈情况统计与结果分析 |
3.3.2.1 访谈情况统计 |
3.3.2.2 访谈结果分析 |
第四章 张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同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4.1 张掖非遗保护协同治理存在的问题 |
4.1.1 管理层级多,导致利益冲突大 |
4.1.2 参与主体少,导致协同度较低 |
4.1.3 激励不到位,导致传承发展难 |
4.2 张掖非遗保护协同治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
4.2.1 政府层面 |
4.2.1.1 科层制管理体系,各自为政 |
4.2.1.2 执政者认识不足,思路局限 |
4.2.1.3 地方政府顶层设计缺失,无法形成合力 |
4.2.2 市场层面 |
4.2.2.1 处经济欠发达地区,市场不成熟 |
4.2.2.2 成本收益不成正比,投资风险大 |
4.2.2.3 缺乏具体参与途径,有心但无力 |
4.2.3 社会层面 |
4.2.3.1 本土专家学者数量少,缺乏合作交流 |
4.2.3.2 教育机构非遗进校园,质量有待提高 |
4.2.3.3 新闻媒体关注度不高,缺乏深度挖掘 |
4.2.3.4 社会组织发展不成熟,缺乏参与途径 |
第五章 国内外非遗保护协同治理的成功经验 |
5.1 国外成功经验 |
5.1.1 韩国:全民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活动 |
5.1.2 意大利:提出“反发展”的整体性保护新概念 |
5.2 国内成功经验 |
5.2.1 江苏省扬州市的非遗保护实践 |
5.2.2 甘肃省“非遗+扶贫”模式 |
5.3 经验借鉴启示 |
第六章 张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协同治理路径 |
6.1 地方政府内部协同 |
6.1.1 文化部门与教育、财政等跨部门协同 |
6.1.2 文化系统内部协同 |
6.2 地方政府间“横向”协同(平级) |
6.3 地方政府与市场、社会、个人之间的“跨界”协同 |
6.3.1 地方政府与市场的协同 |
6.3.2 地方政府与社会的协同 |
6.3.3 地方政府与个人的协同 |
6.3.4 构建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非遗保护体系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张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调查问卷 |
B.张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访谈提纲 |
C.张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
D.张掖市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分批分类统计表 |
E.张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录 |
F.张掖市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分批分类统计表 |
G.调研走访照片精选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牧区城镇化视角下马蹄藏族婚姻家庭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国外关于婚姻家庭的研究 |
二、国内关于婚姻家庭的研究 |
三、关于藏族婚姻家庭的研究 |
第一章 马蹄藏族乡牧区城镇化 |
第一节 马蹄藏族乡人文地理概况和历史沿革 |
一、马蹄藏族乡人文地理概况 |
二、马蹄藏族历史沿革 |
第二节 马蹄藏族乡牧区城镇化的历程与表现 |
一、政府引导外迁城镇化 |
二、教育促使和推动城镇化 |
三、政府引导农牧民集中安置 |
四、求学、工作、经商而在城市生活 |
第二章 马蹄藏族传统的婚姻与家庭 |
第一节 马蹄藏族传统的婚姻 |
一、婚配原则 |
二、婚恋方式 |
三、婚礼流程 |
第二节 马蹄藏族传统的家庭 |
一、传统家庭 |
二、家庭关系 |
三、家庭功能 |
第三章 马蹄藏族婚姻变迁 |
第一节 择偶方式和标准的变迁 |
一、初婚年龄 |
二、婚龄差 |
三、择偶方式 |
四、择偶标准 |
第二节 通婚范围与族际通婚 |
一、通婚地理范围 |
二、通婚文化范围 |
三、族际通婚 |
第三节 婚姻习俗和婚礼仪式的变迁 |
一、婚姻习俗 |
二、婚礼仪式 |
三、其他婚俗 |
第四节 婚姻关系的解除和重建 |
一、离婚、丧偶 |
二、再婚 |
第四章 马蹄藏族家庭变迁 |
第一节 家庭状况变化 |
一、家庭人口 |
二、家庭结构 |
三、家庭关系 |
第二节 家庭功能变迁 |
一、经济功能 |
二、生育功能 |
三、教育功能 |
四、赡养功能 |
第五章 婚姻家庭变迁的探析 |
第一节 婚姻家庭变迁的原因 |
一、经济 |
二、政策 |
三、生活方式 |
四、各民族交往交流 |
第二节 婚姻家庭变迁的影响 |
一、婚姻方面的影响 |
二、家庭方面的影响 |
第三节 婚姻家庭变迁的利弊分析 |
一、婚姻家庭变迁中利 |
二、婚姻家庭变迁中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四、关于民乐县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地方政府促进易地扶贫搬迁农民就业保障研究 ——以民乐县为例[D]. 姜兴丰.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2]张掖地区古城池与周边环境共生景观研究 ——以八卦营古城为例[D]. 张雪珂.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
- [3]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在河西走廊的实施效应及牧民的响应[D]. 杨清. 兰州大学, 2021(09)
- [4]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原料药资源评估研究[D]. 惠西珂.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20世纪50年代河南人口迁入甘肃垦荒研究[D]. 贾晓婷. 新疆大学, 2020(07)
- [6]社火仪式中的甘肃民乐顶碗舞研究[D]. 彭丽. 西北民族大学, 2020(08)
- [7]高中地理教师课堂问题设计研究 ——以甘肃省民乐县第一中学为例[D]. 王桂香.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8]甘肃省民乐县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实施成效评价研究[D]. 张丽霞. 兰州大学, 2020(01)
- [9]张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协同治理研究[D]. 李莺. 兰州大学, 2020(01)
- [10]牧区城镇化视角下马蹄藏族婚姻家庭变迁研究[D]. 卢桢. 兰州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