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恋曲2000时尚迷人,价格动人心弦(论文文献综述)
向永芳[1](2019)在《《挪威的森林》在中国大陆的出版历程及影响(1989-2018)》文中提出《挪威的森林》是村上春树写就的第五部长篇小说,从1987年出版,截止到2012年,在日本共销售1500余万册,几乎6—7人就有一本,是日本销售总量最大的书籍。由此引发了“村上春树现象”(创作的小说几乎本本畅销)。我国于1989年由漓江出版社正式引进,仅仅是后来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时期销售逾400万册,连续畅销18年之久,成为出版界的现象级产品。本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挪威的森林》在中国大陆出版轨迹及其影响的个案研究,探寻《挪威的森林》能在中国大陆长销不衰的原因以及带给我们的影响和启示,为后续的出版工作和出版事业提供有益参考。本文主要采取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统计分析法和内容分析法,将1989年至2018年所有中国大陆《挪威的森林》的出版历程进行详细梳理;分析业界研究、社会舆论与历年出版的《挪威的森林》有何关联,社会对《挪威的森林》观念定位如何发生变化,研究哪些版本流传最广,受众评价最高。最终可以得知,《挪威的森林》的畅销主要还是两方面原因,内因上其扎实的文本内容是畅销的根本因素;外因上,本书贴合时代、作者持续引人关注、诺贝尔文学奖的呼声还有出版社的重点打造都功不可没。《挪威的森林》无论在学界、出版界还是社会上,都引发了巨大的热议和反响。究其根本是因为打破了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对立。《挪威的森林》在中国大陆的长销不衰给予了我们至少四个方面的启示,一是图书要有正确的市场定位,二是版权输出要立足本土化、打造全球化,三是纯文学作品应努力探索新的市场化途径,最后是对《挪威的森林》的继续开发和挖掘。这些内容可以使读者、其他研究人员对《挪威的森林》在中国大陆的出版历程及出版效果有更完整地认知和更详细的了解,有助于后续新版《挪威的森林》的出版工作,也可以为其他同类作品提供参考,给予出版界一些启发。
王丹丹[2](2018)在《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台湾现代主义小说是台湾文学史上最为浓墨重彩的篇章。它的发展历程时盛时衰、时显时隐,曲折坎坷却不绝如缕。它的作家队伍整齐庞大,不同世代、不同族群、不同性别的作家都积极投身于现代主义的书写之中。它的作品技艺精湛,小说文本所展示出来的繁复技巧、审美原则、语言锤炼,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阐释意义,产生许多经典之作。它的影响广泛深远,既带来了台湾文学创作的革命性变革,又遭遇了聚讼纷纭、莫衷一是的争议和评价。本文就聚焦这一纷繁复杂的台湾现代主义小说叙事景观,对其进行整体性、系统性地剖析论述。本文共分绪论、正文(六章)、结语三大部分,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绪论部分介绍了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阐发本论文的研究价值与意义。第一章探讨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生成背景。现代主义美学在台湾的传播有其复杂的历史源流。本章从台湾具体时空背景和作家主体精神出发,探究台湾现代主义发生的多重历史因素,诠释台湾现代主义文学在地化的生成品质。第二章梳理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创作流变。勾勒台湾现代主义小说所历经的发展图式。在现代主义嬗变的脉络梳理中窥见不同世代、不同群族或同一作家前后关于现代主义小说创作的承嬗离合。第三章解析台湾现代主义小说作家的主体精神。台湾知识分子孤绝、脆弱与边缘性的精神处境深刻地体现在小说的创作肌理之中。氤氲在字里行间的是浓重的荒原气息,跋涉在荒野之中的是一个个孤独的灵魂,这些孤立于世的生命个体在上下求索中体味着孤寂的滋味,寻找着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现代主义作家们呈现出孤独的生命精神形态,抒发着悲情的生命情感话语。第四章阐述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存在书写意蕴。结合历史语境与文本解读,从个体、原乡两个层面切入,细致挖掘蕴含于现代主义小说文本之中的作家们对人的生命意识、生存意义的思考以及对精神原乡的终极追寻与关怀。第五章分析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叙事艺术。现代主义文学对语言和形式持有着高度的自觉和敏感。本章深入探析台湾现代主义小说对语言文字与艺术形式的转化与建构。透过作家个性化的文体追求感受台湾知识分子的文化境遇和对于个体存在的反思。第六章归纳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文史学意义。在宏观视域下对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文史学价值做出评释。在艺术情思表现上,台湾现代主义小说树立了新的美学范式、深化了对人的存在意义的哲理思考。在文学传播影响上,台湾现代主义小说不仅是台湾文学史中不可或缺的华丽篇章,而且是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整体建构中的重要一支。并且台湾现代主义文学之风促进并推动了海外华文文学的发展,成就了海外华文文学中的现代主义书写。结语总结了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在地化风貌以及对未尽研究的展望。
施隽南[3](2013)在《1978年后上海翻译文学出版的变迁与特色 ——以上海译文出版社为中心》文中提出在中国近现代的文化发展中,没有人会否认翻译出版这一交流载体所发挥的重大作用,其中翻译文学以其自身所拥有的特性而成为最具交流性和接纳度的传播内容。翻译文学在传播外来文化的同时,打开了国人视野、为我国的现当代文学注入各种新的元素、促进我国文化与世界文化体系之间产生融合与交流。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开放的深入,翻译文学出版物逐渐成为我国文学出版市场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向来就有着“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文化传统,在解放以前一直是全国新闻与出版的中心,在翻译文学出版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上海译文出版社作为1978年后上海翻译文学出版的重镇,其自身的成长与发展过程是扎根于上海这座城市发展的大环境之中,以它作为研究对象,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出上海翻译文学出版活动在各个时期所呈现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上海这座城市赋予出版单位的一些与众不同的气质和特色。本文以上海译文出版社为研究中心,通过四个部分来论述1978年后上海翻译文学出版的变迁和特色。绪论部分界定了研究对象的范围和概念,梳理了国内在翻译文学出版研究方面的文献,明确研究方法和研究目的。第二章根据1978年后我国翻译文学出版整体的发展轨迹,对上海译文社的成长过程进行年代划分,通过梳理各个时期的出版环境、分析上海译文不同时期出版的翻译文学出版物,描述出上海译文翻译文学出版的运营情况和变迁轨迹。第三章各选取一套人民文学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和译林出版社出版的文学名着类丛书,对其丛书的内容组成、装帧设计、译者结构进行分析,从微观角度总结出不同地域出版社在相似选题上所表现出的不同出版风格,进而归纳出上海翻译文学出版的特点。结语部分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同时对当前翻译文学出版领域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与探讨。本文着重对书目、年鉴等原始数据的整理与分析,并且对译文社的资深编辑们进行交流和访谈以获取第一手资料,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观点的表达和论述,力求研究内容扎实可信。当然由于资料获取渠道与个人眼界的局限,本文尚存一定的问题有待深入的挖掘和思考。
靳亚男[4](2012)在《广告中的概念隐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明(?)汉两种语言中(?)的使用情况,本文从谁知角度出发,对(?)广告中概念(?)进行了(?)证分析。本文首选简要介绍了影响概念的发展史,阐述了亚里士多德等着名学者对(?)喻的传统认识,之后详细论述了(?)夫和约翰(?)的现代概念(?)理论,并将这理论作为本言语的理论基础。在分析(?)料之前,本文又引入广告的定义。并对其构成方式、类型、作用等一一作了说明。本研究资料来自《(?)生活周刊》,《明(?)周刊》及《明星》杂志。采取(?)方法寻找样本。建立(?)汉两个序列号料库。在此基础上,作者结合概念(?)理论的三种类型划分法,(?)本中的概念(?)化表达方式进行探讨,并得出结论。(1)汉(?)广告中方位(?)的表达方式基本一致,均有“多为上,少为下”的(?)喻认知;(2)汉(?)广告中结构(?)的表达方式也基本一致,均有“产品是伙伴”、“商品即战场”寻隐喻概念;(3)受不同文化的影响,发现在汉(?)广告实(?)喻中标在不同的(?)域概念选择。即(?)较偏向于选择“上帝”、“天使”、“(?)”等带有褒(?)含义的(?)域概念,而汉文化受到“君臣父子”,“上尊下卑”寻(?)的影响,常选用“尊贵”、“(?)”“领导”等概念来构成广告隐喻。总之,从认知角度认识语言中的(?)现象,并把(?)其规律性,能更好地了解语言中体现的文化和(?),迹而促进跨文化交际和交流。本文通过对影视广告中概念隐喻的探讨,以期对概念隐喻研究(?)有益的尝试。
易家玉[5](2011)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动画艺术转型之研究》文中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动画由艺术型转变为产业型。在这种转型中,“民族化”意识与“低龄化”定位这两种本来具有包容性的思想,却在中国动画发展进程中形成为两股此消彼长、具有决定性相抗争的力量。那么,它们在思维层面如何决定了中国动画的转型定位便成为值得探讨的问题之一。本文以此为出发点,以作品分析为基础,通过对其美学特征的转型研究以揭示出当前中国动画产业化过程对艺术型的“扬弃”所在,同时映射出中国动画如何建立起一种审美判断力标准作为产业化进程中的导向支撑。
刘志新[6](2006)在《用声音写作 ——论电影导演创造性的声音表意》文中研究指明论文摘要:从日常生活的层面来说,声音往往只是引起我们视觉注意的背景材料,从电影欣赏的层面来说,我们所说的“看电影”、“观赏电影”的实质已经暗示着在整个的审美活动之中声音已经处于了一个次要的地位。事实上,现实世界可以被看到,也可以被听见。人的听觉是一种有意识、有选择的感知活动,我们在生活中漠视声音是因为我们缺乏一种细致倾听的意识,我们在艺术中忽略声音是因为我们不懂得如何用声音来写作和创造。电影声音不是视觉影像的附属品,而是一种感性的材料,它不是外在的、实体的,而是内在的、情感的。电影是一种声音活动和视觉活动相结合的产物,是导演艺术家用一系列的视听化描绘所组成的景象。法国着名电影艺术家罗贝尔·布烈松在《电影书写札记》中这样描述道:“电影书写是一种运用活动影像和声音的写作”。的确,在纯粹的视觉写作方式之外,还存在着另外一种写作方式,一种用声音来写作的方式。对一个现代的导演来说,不仅要学会用眼睛来观看,还要懂得用耳朵来倾听、来选择、来引导、来创造。声音是导演创造性地描述故事、描写环境、描绘情感的感性语言,它能够真正地给予导演艺术家自由创造以及自由表述影片故事内容的无限空间,所有的声音成分——声响、人声、音乐以及静默无声都是构成影片意义的重要元素。电影声音是一种相对独立的、自由的、创造性的表意元素,它直接诉诸于听觉,具有一种叙事性、表情性和主观性的特质,能将一个动作,一个事件或一个情境通过听觉的表述、感知、联想转换成为一种感性的虚拟形象,与影像组合在一起,共同书写着一个完整的、连续的视听世界。《用声音写作》主要论述电影导演是如何创造性地运用声音元素来叙述电影故事、刻画电影人物、描绘电影场景和表达电影主题的。本文将依据声音的不同特性,通过强化电影声音的创造性表述来反省我们传统观念中的那种只注重视觉影像,而忽视听觉形象的文化习惯,借助于对经典电影作品中声音的分析与读解来深入剖析当代电影导演不同的声音观念、不同的声音写作方式,用创造性的声音处理来直观化地研究电影声音,激活电影创作者的听觉灵感,扩展电影声音的表现力,使电影创作者重新感受声音、认识声音、分析声音,培养一种倾听意义、结构形式、创造内涵的声音叙事意识,倡导一种视觉与听觉平衡表达的创作观念,创造具有新维度、新含义的视听感知形式,达到电影视觉影像与听觉形象的共生与整合。
二、恋曲2000时尚迷人,价格动人心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恋曲2000时尚迷人,价格动人心弦(论文提纲范文)
(1)《挪威的森林》在中国大陆的出版历程及影响(1989-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对象及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挪威的森林》出版的基本情况 |
2.1 《挪威的森林》在世界范围内的出版 |
2.1.1 《挪威的森林》的主要内容及创作背景 |
2.1.2 《挪威的森林》在世界范围内引发的热潮 |
2.2 《挪威的森林》在中国大陆的版本变化比较 |
2.2.1 1989年至2000年漓江出版社版《挪威的森林》 |
2.2.2 2001年至2018年上海译文出版社版《挪威的森林》 |
2.2.3 《挪威的森林》盗版猖獗 |
2.3 《挪威的森林》在中国大陆的内容变化比较 |
2.3.1 林少华译本的内容变化比较 |
2.3.2 其他非林译本的内容变化比较 |
第三章 《挪威的森林》在中国大陆畅销的内部因素 |
3.1 在内容方面的高层次追求是畅销的根本原因 |
3.1.1 主旨:死亡、自我、爱情、成长 |
3.1.2 语言:轻快流畅 |
3.1.3 人物:具有典型性 |
3.2 翻译对《挪威的森林》畅销所起到的推动作用 |
3.2.1 《挪威的森林》在翻译中存在的问题 |
3.2.2 “林译本”与“赖译本”之争 |
3.2.3 “林家铺子”对《挪威的森林》的影响 |
第四章 《挪威的森林》在中国大陆畅销的外部因素 |
4.1 《挪威的森林》畅销的编辑智慧与技巧 |
4.1.1 《挪威的森林》在中国大陆的出版定位转变 |
4.1.2 装帧设计和宣传方式的“三阶段式”演变 |
4.1.3 2000 年后运用多种方式进行版权开发 |
4.2 时代转型助力《挪威的森林》长销不衰 |
4.2.1 思想解放塑造《挪威的森林》成为“性启蒙读物” |
4.2.2 消费升级塑造《挪威的森林》成为“小资读物” |
4.2.3 “精神还乡”塑造《挪威的森林》成为“成长读物” |
4.3 作者营销——村上春树的形象塑造 |
4.4 诺贝尔文学奖所引发的话题性 |
4.5 学界的持续关注助推畅销 |
第五章 《挪威的森林》在中国大陆的出版影响及启示 |
5.1 《挪威的森林》在中国大陆出版的影响 |
5.1.1 《挪威的森林》在学界的影响 |
5.1.2 《挪威的森林》在出版界的影响 |
5.1.3 《挪威的森林》在社会上的影响 |
5.2 《挪威的森林》在中国大陆的出版启示 |
5.2.1 图书出版要有正确的市场定位 |
5.2.2 版权输出要立足本土化、打造全球化 |
5.2.3 纯文学作品应努力探索新的市场化途径 |
5.3 对《挪威的森林》的持续开发和挖掘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生成背景 |
第一节 文化危机中的现代主义价值选择 |
1.威权时空下的西方文化思潮影响 |
2.现代主义与台湾知识分子的精神遇合 |
第二节 东方语境中的现代主义在地化生成 |
1.五四精神的薪火相传 |
2.中华文化的浅吟低唱 |
第二章 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创作流变 |
第一节 五、六十年代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崛起 |
1.夏氏兄弟对台湾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开启 |
2.《自由中国》、《笔汇》对台湾现代主义文学的推动 |
3.《现代文学》对台湾现代主义文学运动的引领 |
4.新批评对台湾现代主义文学的助推 |
5.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产生和繁荣 |
第二节 七、八十年代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成熟与深化 |
1.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经典的确立 |
2.现代技法与乡土现实的结合 |
3.现代主义性别议题的爆发 |
4.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交汇 |
第三节 九十年代以后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美学坚守与多元发展 |
1.语言形式的艺术突破 |
2.文本主题的多重面向 |
3.女性话语的历史叙述 |
4.语体风格的多元繁复 |
5.文化杂糅下“中文的纯化” |
6.文学新世代的现代主义精神承续 |
第三章 台湾现代主义小说作家的主体精神 |
第一节 孤独的生命映像 |
1.无所依凭的虚无 |
2.辗转漂泊的零丁 |
3.身份迷失的孤愤 |
4.与世疏离的孤寂 |
5.西化之下的空虚 |
第二节 悲情的生命话语 |
1.叹时序变迁无常 |
2.哀人生偃蹇困顿 |
3.苦羁旅相思离愁 |
4.伤生死离别痛楚 |
5.悲人之异化空乏 |
第四章 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存在书写 |
第一节 个体生存困境的言说 |
1.力比多的困扰 |
2.存在的迷惘 |
3.死亡叙写 |
第二节 原乡的失落与守望 |
1.外省作家的血脉寻根 |
2.本省作家的乡土之恋 |
3.在台马华作家的原乡再造 |
第五章 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叙事艺术 |
第一节 重表现的叙事技巧 |
1.内视阈的叙事视角 |
2.时空重组的蒙太奇手法 |
第二节 多维度的叙事结构 |
1.错时的叙事排列 |
2.非线性叙事构架 |
第三节 缤纷多彩的叙事话语 |
1.博雅丰赡的温婉之美 |
2.另类奇崛的惊艳之美 |
第六章 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的文史学意义 |
第一节 艺术情思的深度开掘 |
1.反叛与创新:标新立异的美学实践 |
2.追寻与反思:生存意义的哲理思考 |
第二节 文学格局的空间拓展 |
1.引领与传承:台湾文学史中的华丽篇章 |
2.互补与共融: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的整体建构 |
3.辐射与传播:海外华文文学中的现代主义书写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1978年后上海翻译文学出版的变迁与特色 ——以上海译文出版社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 研究对象 |
(一) 翻译文学 |
(二) 出版与翻译出版 |
(三) 关于时间分段的划分说明 |
二、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三、 文献综述 |
四、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1978 年前上海翻译文学概况及上海译文的成立发展 |
第一节 1978年前上海翻译文学出版概况 |
一、 翻译出版机构与20世纪初上海翻译文学的兴起与传播 |
二、 文学团体的兴起与上海翻译文学的发展 |
三、 整合归并中曲折前行的上海译坛 |
四、 非常时期上海译坛的非常翻译 |
第二节 西方经典文学翻译的井喷与上海译文的成立(1978—1985) |
一、 出版环境:阅读饥渴与改革途中的反复 |
二、 1978~1985上海译文出版社翻译文学出版情况 |
三、 出版物:名着丛书与先锋期刊 |
第三节 市场初探——从内容到形式(1986—1991) |
一、 出版环境:通俗化出版与出版市场的规范建立与整顿 |
二、 1986~1991上海译文出版社翻译文学出版情况 |
三、 出版物:陈酿入新瓶与非狗尾的续作 |
第四节 夹缝求生——翻译文学市场的再分配(1992—2000) |
一、 出版环境:功利化阅读及版权贸易规范化 |
二、 1992年~2000年上海译文翻译文学出版概况 |
三、 出版物:心灵励志小说的成功营销 |
第五节 步步为营——运作翻译文学畅销书(2001—2010) |
一、 出版环境:信息科技发展与娱乐多元化 |
二、 2001年~2010年上海译文翻译文学出版概况 |
三、 出版物:村上春树及三套文学丛书 |
第三章 上海译文出版社的出版特色——人民文学出版社、译文出版社与译林出版社之间的比较 |
第一节 人民文学与译林出版社的概况 |
一、 人民文学出版社基本情况 |
二、 译林出版社基本情况 |
第二节 人民文学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译林出版社翻译文学出版情况的比较 |
一、 人民文学、上海译文、译林三社翻译文学出版特点概述 |
二、 人民文学、上海译文、译林三社翻译出版特点的微观比较 |
结语 上海译文出版社与上海翻译文学出版 |
附录 |
一、 参考文献 |
(一) 研究专着 |
(二) 硕博士论文 |
(三) 报刊文章 |
(四) 网站 |
二、 访谈资料 |
三、 图表目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文章及专业实践情况 |
(4)广告中的概念隐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内容摘要 |
1 Einleitung |
1.1 Zielsetzung und Fragestellung |
1.2 Aufbau der Arbeit |
2 Theoretische Grundlagen |
2.1 Allgemeines über die Metapher |
2.2 Der klassische Metaphernbegriff |
2.3 Das neuere‘ Metaphernverst ndnis |
2.4 Die kognitive Metapherntheorie nach Lakoff und Johnson |
2.4.1 Wendepunkt in der Metaphernforschung |
2.4.2 Konzeptuelle vs. sprachliche Metaphern |
2.4.3 Mapping in einer konzeptuellen Metapher |
2.4.4 Klassifikation der Konzeptuellen Metaphern |
2.4.5 Die kognitiven Funktionen der Metapher |
3 Metapher und Werbung |
3.1 Definition der Werbung |
3.2 Werbung als Kommunikation |
3.3 Werbemittel |
3.4 Arten der Werbung |
3.5 Struktur der gedruckten und der elektronischen Werbung |
3.6 Metapher in der Werbung |
3.7 Funktion der Werbung |
4 Korpusuntersuchung |
4.1 Makroanalyse: statistische Auswertung |
4.2 Mikroanalyse |
4.3 Ergebnisse der Korpusanalyse |
5 Schlussfolgerung und Ausblick |
Abbildungsverzeichnis |
Literaturverzeichnis |
Anhang |
(5)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动画艺术转型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一、课题研究背景 |
二、课题研究意义、目的与方法 |
三、课题研究文献综述 |
第一章 转型前:"民族化"意识打造中国动画艺术风格 |
第一节 造型:更注重"修饰性",而非"规范化" |
第二节 动作:更注重"表演性",而非"效果化" |
第三节 主题:更注重"教导性",而非"诉求化" |
第四节 声乐:更注重"渲染性",而非"情节化" |
第二章 两次转型:"低龄化"理解误区导致"借鉴主义"蔚然成风 |
第一节 转型期背景 |
第二节 90年代初至世纪之交:因缺少才有听领悟,在迷茫中前行 |
第三节 进入新世纪:因借鉴才有所顿悟,在遗憾中成长 |
第三章 转型未完成:"代工思维"致使"产业化"缺乏自我认同 |
第一节 形象:倾向于"形"而忽视"神" |
第二节 态势:倾向于"行"而忽视"骨" |
第三节 创编:倾向于"名"而忽视"乐" |
第四节 音乐:倾向于"守"而忽视"拓" |
第四章 关于中国动画艺术产业化发展前景的几点思考 |
第一节 审美判断力导向的缺失 |
第二节 中国动画艺术作为一种审美文化创意产业 |
第三节 中国动画艺术产业化发展的未来走向 |
结语 |
尾注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后记 |
(6)用声音写作 ——论电影导演创造性的声音表意(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用声音写作 |
1、一种被忽略的倾听意识 |
2、一种视听平衡的叙述关系 |
3、一种创造性的表意方式 |
二、用声响描写 |
1、声响的动态距离 |
2、声响的环境表述 |
3、声响的空间表现 |
三、用人声描述 |
1、人声的叙事聚焦 |
2、人声的情感描述 |
3、人声的主观连续性 |
四、用音乐描绘 |
1、音乐与故事叙述 |
2、音乐与人物刻画 |
3、音乐与情感表现 |
4、音乐的节奏模式 |
五、用静默描画 |
结束语:创造性的声音表意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致谢 |
四、恋曲2000时尚迷人,价格动人心弦(论文参考文献)
- [1]《挪威的森林》在中国大陆的出版历程及影响(1989-2018)[D]. 向永芳. 河北大学, 2019(08)
- [2]台湾现代主义小说研究[D]. 王丹丹. 山东师范大学, 2018(11)
- [3]1978年后上海翻译文学出版的变迁与特色 ——以上海译文出版社为中心[D]. 施隽南. 上海师范大学, 2013(01)
- [4]广告中的概念隐喻研究[D]. 靳亚男. 西安外国语大学, 2012(01)
- [5]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动画艺术转型之研究[D]. 易家玉. 暨南大学, 2011(10)
- [6]用声音写作 ——论电影导演创造性的声音表意[D]. 刘志新. 上海戏剧学院, 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