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下工程结构物耐久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朱旻,陈湘生,王雪涛[1](2022)在《盾构隧道衬砌结构性能演化分析与思考》文中认为在中国交通强国战略背景下,特长、超大、超深、高密度的盾构隧道工程建设逐年增多,对隧道衬砌结构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都提出了更高要求。该文在广泛调研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传统的盾构隧道结构设计理论与方法与发展趋势,深入探讨了盾构隧道结构力学性能与耐久性研究的现状和不足,并对目前盾构隧道结构性能检测技术和评价方法进行了评述。相比于传统钢筋混凝土拼装式管片,(钢)纤维混凝土材料、新型接头、压注混凝土衬砌在提升盾构隧道衬砌结构性能和施工效率方面优势巨大,是盾构隧道衬砌结构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
徐向春[2](2020)在《污染场地地下结构服役性能演变规律及评价方法研究》文中提出污染场地土性变异及化学腐蚀作用会严重威胁地下结构物的服役性能。地下结构物往往深埋于地下水土体中,在遭受环境污染后,地层物理力学特性及结构物自身承载性能均会发生改变,揭示土体污染与结构腐蚀耦合作用下的地下结构物服役性能的演变规律,提出污染场地中地下结构长期服役性能评价方法对地下工程建设与运维具有重要理论与工程意义。本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330641)资助下,通过理论分析、室内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系统研究了污染场地中地下结构物服役性能演变规律及评价方法,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1)系统总结了盐污染场地地下结构服役性能变化规律及评价方法研究进展,对盐污染土体工程特性、地下结构物中及周边地层中污染物迁移规律、结构物腐蚀劣化等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盐污染场地中地下结构物服役性能研究存在和需要解决的问题。(2)探讨了盐污染土的微观结构变化机理,研究了盐污染物侵入后不同污染物类型及浓度下污染黏性土工程特性变化。结果表明,随盐污染浓度的增大,黏性土颗粒间孔隙减小,颗粒间存在集聚现象;土体液限、塑性指数降低,粘聚力、内摩擦角增大,压缩系数减小,电阻率降低;建立了黏性土抗剪强度参数、压缩系数随盐污染浓度变化关系;总体而言,污染土体塑性指数、压缩系数、粘聚力、内摩擦角与电阻率参数呈较好相关关系,且电阻率参数比土体物理力学参数对盐污染反应灵敏。(3)采用盐污染溶液中钢筋混凝土结构长期浸泡腐蚀试验,研究了盐腐蚀环境中结构裂缝宽度、深度及腐蚀时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抗压强度及钢筋锈蚀的影响规律,提出了带裂缝混凝土硫酸盐腐蚀时变损伤度计算方法。结果表明,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存在会改变结构受压破坏模式,降低试件抗压强度,本文试验工况下试件抗压强度降低接近10%,竖向裂缝比水平向裂缝对试件抗压强度影响大;硫酸盐侵蚀后的试块受压破坏时更易破碎,裂缝的存在加速了硫酸盐侵蚀,本文试验工况1mm、3mm裂缝宽度下试件15个月浸泡腐蚀后强度降低约13%;裂缝宽度、深度的增大会不同程度加速钢筋的锈蚀,宽度小于0.05mm的裂缝对钢筋锈蚀的加速作用不明显。(4)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污染物在裂损混凝土及盾构隧道周边地层中迁移规律进行了研究,揭示了裂缝宽度、静水压力对地下结构混凝土中氯离子迁移的时变影响规律,明确了裂缝渗漏速率、污染物位置对结构周边地层中污染物迁移场的影响特征。结果表明,0.1mm以上宽度裂缝及静水压力可以加速氯离子在混凝土孔隙中的迁移,裂缝处氯离子迁移锋面更深;地下圆形隧道周边地层中地下水流场的计算可以采用不可压缩流体绕圆柱的定常无旋流动求解。隧道朝向污染物来源一侧更易积聚污染物,污染物浓度更高;污染物泄漏点距隧道的水平距离、竖向距离对隧道周边地层中污染物浓度场影响较大。当衬砌单个裂缝/接头渗漏水速率大于5L/d时对衬砌周边污染物浓度分布出现明显影响。总结给出了基于含水层中污染羽与隧道位置关系的隧道周边地层污染物分布模式。(5)构建了不同污染工况下盾构隧道-地层相互作用有限差分模型,阐明了土体污染变异与衬砌结构力学性能劣化耦合作用对隧道衬砌结构内力与隧道沉降、变形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衬砌结构内力随土体污染变异、衬砌结构性能劣化而变化,且轴力受影响程度最大;隧道纵向沉降/隆起、不均匀沉降/隆起及衬砌断面收敛变形随土体污染程度及衬砌结构性能劣化程度增大而增大;随污染侵蚀时间的增长,结构内力、沉降及断面收敛的变化程度均增大。衬砌周边地层中污染物不均匀分布,对衬砌结构内力及衬砌断面收敛变形产生影响。在衬砌结构内力响应方面,衬砌拱腰以上部分污染物浓度较高时该部分弯矩小于均匀污染工况;正弯矩的拱顶及拱底处衬砌结构轴力呈现出污染物高浓度一侧轴力增大,低浓度一侧减小的趋势,负弯矩的两侧拱腰处衬砌结构轴力变化规律与此相反;拱肩与拱腰下部剪力受影响程度较其他部位更大;污染物的不均匀分布对衬砌断面竖向收敛变形和横向收敛变形有一定影响,污染物浓度高处呈现出更大的收敛变形,使得衬砌变形由水平椭圆形变为与水平线呈一定角度的斜向椭圆形状。(6)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和可靠度方法建立了盐污染环境下隧道结构服役性能评价方法。以南昌红谷隧道为例,设计构建了内河沉管隧道健康监测系统,提出了结构材质劣化的监测、检测方法。针对隧道潜在的环境侵蚀因素,综合考虑回於层厚度、污染侵蚀物浓度、钢筋截面损失率、混凝土强度和管段厚度的影响,建立了污染侵蚀环境下内河沉管隧道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指标评价标准及综合评价模型。针对污染侵蚀环境地下隧道长期服役性能衰退过程中衬砌断面可靠度计算,将拼装式盾构隧道衬砌承载能力失效模式分为主截面失效和接头截面失效,构建了衬砌结构承载能力功能函数并给出了条件概率工况下截面失效概率的计算方法。基于衬砌材料腐蚀劣化及地层污染变异后结构受力特性变化的考虑,采用Monte Carlo抽样模拟计算衬砌截面全截面受压和部分截面受压的概率以及截面混凝土受压区高度,以此作为截面荷载效应计算的基础;将衬砌接头等效为非均质连续梁结构,推导出双层螺栓接头结构混凝土应力与螺栓拉力计算模型;结合上海打浦路隧道对所提可靠度计算方法进行了验证,证明了其适用性。
唐振宇[3](2020)在《高水压下混凝土内SO42-传输-腐蚀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地下深度逐渐增加的混凝土建筑物中,其结构外侧面对的腐蚀溶液的水压力将逐渐增大,因此混凝土结构首要面对的就是高水压和腐蚀溶液,两种同时存在外界条件的对混凝土易于产生不可避免的损伤。本文针对地下混凝土结构,考虑水头压力和腐蚀溶液的浓度进行短期的传输试验和长期的全面腐蚀试验。试验中主要考虑的影响因素包括:混凝土的水灰比(0.4、0.5、0.6);腐蚀溶液存在下的高水压(1.2MPa、2.4MPa、3.6MPa);因水灰比和水压不同造成的传输时间的不同;持续高水压下的(10d、20d、30d和40d)。分析在混凝土的不同高度处的硫酸根离子含量,并建立不同深度处的离子含量与时间、水灰比、水压等数学模型。为了能够试验高水压的工况,本次试验采用标准抗渗仪,并且浇筑标准的抗渗试块,根据浇筑试块的高度进行分层取样、滴定,测得硫酸根离子含量。利用标准抗渗仪进行对混凝土的传输试验,不同水灰比的混凝土在不同水压下的传输时间是不同。首先是根据在同种工况下完全渗透过来的时间为基础,分为四个时间段,研究每个时间段下渗透的高度,硫酸根离子的浓度,得到硫酸根离子含量在渗透高度变化下的规律,试验研究表明:水灰比、水压、渗透时间的三个影响因素下,水压起到主导作用,水压越大,完全渗透过混凝土的时间越短,在一定时间内进入混凝土内部的硫酸盐含量越高,不同深度处的硫酸根离子含量越高;水灰比越大,在同水压下完全渗透过混凝土的时间越短,不同深度处的硫酸根离子含量越高,最终基于不同深度处的硫酸根离子含量建立高水压和水灰比的传输速率模型。接着以高水压下的腐蚀试验为主,在持续高水压中,最短时间是10天,在此基础上任何工况下硫酸盐溶液都将完全渗透过混凝土。本次结合超声声速、硫酸根离子含量研究在不同持续渗透时间、水压、水灰比组成的各种工况下的变化规律。试验研究表明:持续高水压下,硫酸盐对混凝土的腐蚀则变成从内到外的全面腐蚀,其腐蚀程度大大高于浸泡等状态下。高水压仍是主导因素,紧接着以持续渗透时间和水灰比。通过XRF和能谱分析论证了硫酸根离子含量的变化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基础下,水压越大,相同位置处离子含量越高;持续时间越长,相同位置处的离子含量越高。该论文有图56幅,表24个,参考文献80篇
张世荣[4](2018)在《富水圆砾地层无柱大跨地铁车站结构方案优化与耐久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地铁运营里程不断增加,地铁工程逐渐被人们重视,而其便捷性及美观度同样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空间利用率更高,乘客出行更方便的无柱大跨车站结构形式应运而生。与常规地铁车站相比,无柱地铁车站具有更为优化的空间布局,能够在保证客流通畅的情况下,更便于各类管线的综合布置。目前,我国既有的无柱地铁车站较多,但跨度均较小,且无法满足快速提高的客流出行要求。由此可见,大力发展无柱大跨地铁车站,是缓解当前城市交通拥堵以及提高人民生活便捷度急需开展的首要工作。圆砾层作为一种典型的不良地质条件,具有颗粒粗、均匀性差、结构松散以及透水性强等特点。我国西南地区,尤其是南宁地区,地层多以圆砾层为主,且分布广泛,厚度较大,局部层厚可达30m。由于该地层结构性差,渗流能力强,往往导致其地下水含量较充沛,因此针对穿越该地层地下结构受渗透水侵蚀问题较为普遍。在长期受地下水侵蚀作用下,穿越富水圆砾层地下结构损伤劣化逐渐累积,对结构整体的稳定可靠造成极大威胁。南宁地区地铁工程属于深埋大型地下工程,其长期受地下水侵蚀发生的结构劣化和穿越富水圆砾层的不良工况均无法避免,这也是制约该地区无柱大跨地铁车站工程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急需开展关于穿越富水圆砾地层无柱大跨地铁车站结构设计、施工优化以及结构耐久性等方面的相关研究。基于此,本文以南宁富水圆砾地层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分析、试验研究以及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开展关于南宁地区无柱大跨地铁车站结构方案优化与耐久性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包括:(1)开展富水圆砾层土体室内试验和现场原位试验,测试其基本物理力学参数,采用弹性地基梁法对圆砾层基床系数的比例系数“m”值进行反演分析;并根据其与南宁地区富水圆砾地层土体已有勘查资料数据的对比结果,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和模糊分析理论,综合分析得到南宁地区圆砾层土体抗剪强度和基床系数的建议值;(2)基于土体颗粒级配特征与现场抽水试验结果的非线性关系,本文通过对富水圆砾地层土体颗粒筛分粒径级配特征进行综合分区评价,并根据土体渗透系数与有效应力增量之间的非线性耦合响应关系,推导出具有显着工程实践意义的富水圆砾层土体渗透系数计算模型。利用该模型可计算获得具有足够精度的土体渗透参数指标;(3)结合已有关于无柱大跨结构的研究成果,对穿越富水圆砾层地铁车站结构进行确型,即密肋梁式方案、顶板拱形方案以及变截面板式方案。并利用数值方法对三种结构方案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密肋梁方案可有效减少顶板和中板厚度,显着降低钢筋混凝土工程量,密肋梁方案结构虽刚度较大,但梁高过高,因此为满足各种设备管线布置要求,需增加站厅层高,故而造成施工复杂,速度较慢;顶板拱形方案可有效改善结构受力,并减小顶板截面尺寸及配筋,但由于基坑深度增加,造成施工难度增加,因此仅适用于埋深较大的车站结构;变截面板式方案在满足结构强度和刚度要求的前提下,减小了跨中板厚,降低了梁板柱等结构的钢筋混凝土工程量,同时变截面板式方案由于工法简单,因此大大节约了施工总周期;(4)根据广西大学站基坑工程围护体系变形实时监测数据,分析了富水圆砾地层土体-结构相互作用机制,建立了基于粗粒土与结构接触面变形协调的接触面弹塑性损伤模型。基于此,利用数值方法,进行了富水圆砾地层无柱大跨地铁车站的施工方案优化。分析表明:富水圆砾地层土—地连墙结构相互间摩擦作用显着;地连墙采用刚性接头,可显着控制基坑渗透;采用分段施工,可将墙体最大水平位移控制在2mm左右;上覆土轻质土可将车站顶板位移降低54%;(5)根据南宁轨道交通工程的结构设计方案及轨道工程沿线地下水中侵蚀性物质的组分和浓度,对遇到的侵蚀性CO2环境及氯盐环境进行了建模分析,确定影响轨道工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和服役寿命的关键区域(即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控制区),研究不同荷载工况下混凝土结构的损伤开裂及其对混凝土侵蚀控制参数的影响,确定南宁轨道交通工程混凝土结构的抗侵蚀控制参数限值;通过腐蚀控制参数与混凝土配合比参数间的相关性和敏感性分析,建立混凝土侵蚀控制参数的计算模型,结合轨道交通工程结构耐久性控制区的结构构造设计、材料性能及其设计年限要求,确定混凝土材料的抗侵蚀性能及其技术条件,据此利用混凝土侵蚀控制参数的计算模型明确混凝土配合比要求。
刘松玉,李洪江,童立元,宋文峰[5](2016)在《城市地下结构污染腐蚀耐久性的若干问题》文中提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地下结构污染腐蚀耐久性成为工程人员关注的焦点问题。根据大量文献调研,系统总结了国内外地下结构污染腐蚀耐久性研究历史、现状,同时对城市地下结构混凝土、内部钢筋的污染腐蚀机理、试验方法以及耐久性影响因素等重要问题进行了论述。比较和梳理了各种污染介质扩散模型及地下结构腐蚀劣化典型室内试验结果,并对24SO?和Cl?双侵蚀、应力腐蚀、腐蚀疲劳耦合作用下的地下结构耐久性寿命预测理论进行了探讨。列举了两类城市地下工程,继而分析了两类典型城市地下结构的污染腐蚀耐久性响应特性。最后,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分析了城市地下结构污染腐蚀耐久性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指出和强调今后的研究思路和发展方向,以期更好地推进城市地下工程污染腐蚀耐久性的研究。
《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6](2015)在《中国隧道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5》文中研究说明为了促进中国隧道工程学科的发展,系统梳理了各国隧道工程领域的学术研究现状、热点前沿、存在问题、具体对策及发展前景。首先在总结中国隧道工程建设历程和现状、技术发展与创新的基础上对未来隧道工程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然后分别从钻爆法、盾构工法、沉管工法、明挖法和抗减震设计等方面对隧道工程设计理论与方法进行了系统梳理;进而从不同工法(钻爆法、盾构工法、TBM、沉管工法、明挖法)的角度对隧道施工技术进行了详尽剖析;最后从运营通风、运营照明、防灾救灾、病害、维护与加固等方面对隧道运营环境与安全管理进行了全面阐述,以期为隧道工程学科的学术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基础资料。
吴骏晖[7](2015)在《荷载及水头压力作用下地下结构混凝土硫酸盐腐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位于地下不同深度的混凝土结构,其结构外侧腐蚀溶液的水头压力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因此地下结构混凝土是处于有水头压力作用下的单面腐蚀。同时地下结构还受到上覆土层及地下水的持续荷载作用,混凝土一直处于有应力状态,在考虑水头压力的同时也考虑了混凝土应力的影响。本文针对地下结构混凝土,考虑水头压力及混凝土内的应力水平进行单面腐蚀的试验研究,试验中主要考虑的影响因素包括:混凝土的水胶比(0.4,0.5,0.6),腐蚀溶液的水头压力(0MPa、0.1MPa、0.2MPa、0.3MPa)及混凝土内的压应力水平(应力比0,0.3)。分析混凝土硫酸盐腐蚀性能的退化规律,并建立相应的腐蚀层厚度随腐蚀时间发展的数学模型。为了能够实现在单面腐蚀条件下同时进行腐蚀溶液的加压及对混凝土试件的加载,首先进行相应装置的设计,制作并完成了专利的申请。其中试验装置的实用新型专利已收到授权通知书,试验方法的发明专利也已经被受理。在无水头压力的单面腐蚀试验中,在本课题组前期试验的基础上,将腐蚀龄期由270天延长至500天,对位于吸附区、吸附上区、浸泡区的混凝土进行表观形态及超声声速的测量,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腐蚀龄期的增加,不同区域的混凝土所受到的腐蚀程度均不同程度增加,其中位于吸附区的混凝土腐蚀速度最快,而浸泡区及吸附上区的混凝土腐蚀速度较慢。机理分析表明,吸附区的湿度梯度较大及显着的吸附蒸发效应是腐蚀加速的主要原因。最后根据超声声速的退化计算腐蚀层的厚度,最终建立了无水头压力下各区域混凝土腐蚀层厚度随时间发展的数学模型。利用自己设计的试验装置进行了为期270天的水头压力作用下混凝土的单面腐蚀试验,试验过程中对超声声时进行定期测试,并且计算得到不同腐蚀龄期的腐蚀损伤度及损伤层厚度,得到声速、损伤度及损伤层厚度随腐蚀龄期的变化规律。在腐蚀270天时对不同深度混凝土进行取样,进行荧光光谱分析,得到S元素在不同压力条件下随深度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于无水头压力,随着水头压力的增加,腐蚀程度也相应增加。机理分析表明,随着水头压力的增加,加速了SO42-进入混凝土内的速度及深度,对混凝土的硫酸盐腐蚀起到加速作用。最终基于腐蚀层厚度建立了与水头压力相关的腐蚀速率模型。最终进行了混凝土压应力水平为0.3的单侧腐蚀试验,与无压应力相比,0.3应力水平在有水头压力的条件下对混凝土的硫酸盐腐蚀同样可以起到抑制作用,其机理在于0.3压应力水平对混凝土内的毛细孔起到压实作用,限制了SO42-的渗透速度,通过荧光光谱分析,S元素的含量的测定得到相应的证明,最终得到了0.3压应力水平时的抑制系数。
高红兵[8](2015)在《关于地铁结构耐久性综合模拟试验站的构想》文中提出文章针对地铁结构耐久性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引进环境模拟试验理论,分析了地铁结构耐久性的影响因素、影响水平及环境模拟参数,提出了一种建设地铁结构耐久性综合模拟试验站的构想。依托综合模拟试验站开展地铁结构耐久性研究可进一步提升地铁建设及运营维修技术水平。
郑美玉[9](2013)在《基于可变模糊集对立统一理论对地下工程结构耐久性评价》文中研究表明根据某一地下工程结构耐久性指标的综合检测结果,应用可变模糊集理论的对立统一定理对其结构耐久性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发现,采用可变模糊集的对立统一定理及模型得出的评价结果符合客观事实,表明采用可变模糊集对立统一理论评价地下工程结构耐久性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李明[10](2011)在《山岭隧道与地下工程健康评价理论研究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事业和城市规模扩大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隧道和地下工程最多、最复杂、今后发展最快的国家。但是,我国的隧道与地下工程养护技术起步较晚,营运隧道的健康状态不容乐观。对于这类混凝土支护结构的健康诊断目前还是主要依据监测资料建立监控模型等方法进行,虽然在实际工作中采用统计模型、确定性模型和混合型模型等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多数都是针对单个测点的数据进行处理,并且对于结构的健康状态的评价多以定性的描述或静态的评价结果作为判断依据,系统性和全面性存在不足,对于该类建筑物日常维护与修缮的正确指导带来困难。本文结合工程实例,从隧道营运状态的健康指标全面性出发,提出了能够基本正确反映隧道健康状态的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最终以定量结果加以评价的指标体系,给出了相应指标的判定标准和权重,引入动态模糊评价理论,建立了隧道与地下工程健康状态动态评价模型,最后通过室内相似模型试验的方法,验证并修正了部分健康诊断指标判据,结合工程实例证明了本文提出的评价系统和评价模型的正确性。本文主要取得的成果如下:1.从隧道与地下工程健康综合诊断的具体特点出发,结合实际工程需要,在制定诊断指标体系中诊断指标的原则基础上,对于隧道与地下工程的支护与营运状态下的各种破损形态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充分的分析,最终遴选并确定了支护结构裂缝、渗漏水、支护结构材料劣化、支护结构背后空洞、支护结构变异和支护结构起层、剥落共六个诊断指标以及各自的诊断子指标系统,构成了较为完备的隧道与地下工程健康诊断指标系统。2.结合各层诊断指标和最终诊断目标,从相应规范、已有方法、实践经验、医学上对健康的划分等多方面因素考虑出发,对隧道与地下工程综合诊断结构体系中的健康评价集进行了设计,将隧道与地下工程的营运状况共分为健康、亚健康、病害和病危四个等级。3.在实际工程实践中,各种定性或定量的判定指标标准都有其相对性,一般将判定标准与实际工程监测和检测的实际情况综合利用来加以判别。本文结合国内外工程实践经验和规范等,给出了相应评判指标体系的判定标准。4.本文提出了隧道与地下工程“健康值”的概念,使不同层次及各层不同指标的评价具有统一的含义。较为深入的研究了定量和定性诊断指标进行初始数据标准化的方法,基本解决了由于隧道与地下工程综合诊断结构体系中的诊断指标在表述方法、取值范围、度量方法和度量单位之间各不相同造成的同层诊断指标之间相互比较困难的问题。5.根据隧道与地下工程健康状态诊断指标体系中诊断指标权重的特点,通过对已有权重方法的对比研究,采用乘积标度法确定了指标层指标的标度权重,并综合运用乘积标度法和模糊人工神经网络的方法分别确定了六个准则层的标度权重。同时基于最优化原则,采用融合权重的方法最终确定了准则层的标度权重,有效避免了单一权重赋值方法的人为性误差,为后面的评判奠定了基础。6.针对一般模糊综合评价时把评价指标作为常量进行评价,而很少考虑评价对象的特征值随时间而变化的情况的特点,提出了隧道与地下工程动态模糊综合评价法。提出了可变模糊集理论、相对差异函数模型、模糊可变评价模型。构造了动态模糊综合评价法中的隶属函数,并结合实际物理意义,构造了吸引(为主)矩阵、范围域矩阵和点值矩阵。7.结合重庆市”八一”和“向阳”隧道工程实例,研究了动态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在隧道与地下工程支护结构健康综合诊断中的应用,实现了对隧道与地下工程支护结构健康状态的动态量化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计算结果对于评判隧道与地下工程支护结构的健康状态更具稳定性,有利于该类工程的合理判断与分期、分批治理研究。8.采用室内相似模型试验,结合实际工程实例,分别研究了隧道支护结构衬砌减薄、拱顶支护衬砌背后空洞与相关组合状态下,在竖直应力作用下围岩与支护结构破坏规律与极限承载能力,得出了隧道支护结构在相应的结构状态下健康状态的阶段判据。判据承载力曲线呈现明显的“S”型或反“S”型,可以划分为承载力缓慢褪化阶段、快速褪化阶段和褪化完成阶段,相对应的阶段可以划分为隧道结构的健康等级与级别,为隧道支护结构的健康判断提供了判断依据与方法结果表明,采用试验方法得到的结构健康状态判据与实际工程判据之间具有很好的相似性,可以修正实际经验判据,与相关判据联合使用,可使隧道支护结构健康状态的判断更加接近于真实,增强工程判断结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二、地下工程结构物耐久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地下工程结构物耐久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盾构隧道衬砌结构性能演化分析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现阶段中国盾构隧道发展特点 |
2 盾构隧道管片结构设计理论与方法 |
2.1 盾构隧道管片结构计算理论 |
2.2 盾构隧道管片结构设计方法 |
3 盾构隧道衬砌结构性能研究现状 |
3.1 盾构隧道衬砌结构力学性能研究 |
3.2 盾构隧道衬砌结构耐久性研究 |
3.3 盾构隧道衬砌结构性能评价研究 |
4 盾构隧道衬砌结构性能提升技术 |
4.1 高性能材料 |
4.2 新型接头 |
4.3 新建造技术 |
5 结论与展望 |
(2)污染场地地下结构服役性能演变规律及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污染土工程特性 |
1.2.2 腐蚀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力学及电化学特性影响 |
1.2.3 盾构隧道衬砌及地层中盐离子迁移规律 |
1.2.4 腐蚀环境下隧道结构服役性能评价方法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盐污染土工程特性试验研究 |
2.1 试验材料与试验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案 |
2.1.3 试样制备 |
2.2 盐污染土扫描电镜试验 |
2.3 基本物理特性 |
2.4 抗剪强度 |
2.4.1 抗剪强度 |
2.4.2 粘聚力和内摩擦角 |
2.5 压缩特性 |
2.6 电学特性 |
2.6.1 测试方法 |
2.6.2 结果分析 |
2.6.3 物理力学指标与电学指标间相关性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污染物对钢筋混凝土腐蚀影响试验研究 |
3.1 试验设计 |
3.1.1 试验材料 |
3.1.2 配合比及试件制作 |
3.1.3 试验方法 |
3.2 硫酸盐腐蚀劣化对混凝土材料抗压强度的影响研究 |
3.2.1 裂损与腐蚀混凝土试件受压破坏形态 |
3.2.2 裂损与腐蚀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 |
3.3 氯盐腐蚀对混凝土中钢筋性能的影响研究 |
3.3.1 裂缝宽度影响 |
3.3.2 裂缝深度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地下结构物及周边地层中污染物迁移规律模拟研究 |
4.1 劣损混凝土中氯离子迁移规律 |
4.1.1 数值模型建立 |
4.1.2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4.2 水压作用下劣损混凝土中氯离子迁移 |
4.2.1 数值模型建立 |
4.2.2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4.3 大型地下结构物周边地层中污染物迁移规律 |
4.3.1 地下水中污染物迁移机制 |
4.3.2 地下水中污染物迁移方程及其求解 |
4.3.3 含水层中大型地下结构物周边地下水流速场 |
4.3.4 水平向地下结构物(隧道)对地下水中污染物迁移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污染侵蚀环境地下隧道结构受力与变形性能模拟研究 |
5.1 数值模型构建 |
5.1.1 模型基本设置 |
5.1.2 侵蚀环境中土体与结构参数劣化规则 |
5.1.3 考虑污染物不均匀分布的结构参数分区规则 |
5.1.4 监测点布置 |
5.2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5.2.1 衬砌截面内力 |
5.2.2 不均匀沉降及衬砌断面收敛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污染侵蚀环境中既有隧道服役状态评价方法研究 |
6.1 污染侵蚀环境中沉管隧道服役性能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 |
6.1.1 污染环境下评价指标集的确定 |
6.1.2 评语等级划分与指标权重 |
6.1.3 模糊关系隶属矩阵与模糊算子 |
6.1.4 含潜在污染腐蚀风险的水下隧道健康评价案例分析 |
6.2 污染侵蚀环境中盾构隧道服役性能可靠度评价法 |
6.2.1 可靠度计算的JC法 |
6.2.2 劣化隧道结构承载能力功能函数 |
6.2.3 多失效模式下可靠度分析 |
6.2.4 污染侵蚀环境下结构抗力及荷载效应 |
6.2.5 地下隧道结构长期劣化性能评价案例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下一步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3)高水压下混凝土内SO42-传输-腐蚀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高水压对混凝土的影响 |
1.5 硫酸根来源及腐蚀机理 |
1.6 在高水压下硫酸根的渗透深度与腐蚀的关系 |
1.7 存在的问题 |
2 研究目标、内容与技术路线 |
2.1 研究目标 |
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技术路线 |
3 短期高水压作用下硫酸根离子在混凝土内部的传输研究 |
3.1 概述 |
3.2 试验方案 |
3.3 持续水压时间及渗水高度 |
3.4 不同高度处硫酸根离子含量的检测 |
3.5 实验结果分析 |
3.6 微观结构分析 |
3.7 混凝土渗透理论 |
3.8 短时间高水压作用下硫酸根离子含量预计模型 |
3.9 本章小结 |
4 长期高水压作用下硫酸根离子在混凝土中腐蚀规律研究 |
4.1 概述 |
4.2 试验方案 |
4.3 混凝土的表观现象及分析 |
4.4 试验现象及结果分析 |
4.5 微观分析 |
4.6 混凝土长期渗透理论分析 |
4.7 持续水压作用下混凝土内离子浓度预计拟合模型 |
4.8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富水圆砾地层无柱大跨地铁车站结构方案优化与耐久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富水圆砾地层范围内防渗措施及其影响研究 |
1.4 富水圆砾地层地连墙施工工艺 |
1.5 无柱大跨地铁车站研究现状 |
1.6 地下结构混凝土耐久性研究 |
1.7 研究意义和主要工作 |
2.富水圆砾地层土层特性试验与分析 |
2.1 工程地质条件 |
2.2 水文地质条件 |
2.2.1 地下水 |
2.2.2 地表水 |
2.3 南宁市圆砾层力学特性分析 |
2.3.1 圆砾层土体含水量与粒径状况分析 |
2.3.2 圆砾层土体原位试验 |
2.3.3 土体力学参数的统计特征研究 |
2.4 圆砾层“m”值的反演分析 |
2.4.1 m值计算方法 |
2.4.2 地层参数反演分析 |
2.5 圆砾层大三轴试验 |
2.5.1 试验方案 |
2.5.2 试验方法 |
2.5.3 试验结果分析 |
2.6 圆砾层力学参数对比分析及取值 |
2.6.1 圆砾层抗剪强度对比分析 |
2.6.2 圆砾层变形参数的取值研究 |
2.6.3 圆砾层基床系数及“m”值的对比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3.富水圆砾地层地铁深基坑渗流特征研究 |
3.1 引言 |
3.2 地层渗流特征 |
3.2.1 依据颗粒分析试验成果细分 |
3.2.2 现场抽水试验及结果分析 |
3.3 基坑降水方案及地连墙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
3.3.1 管井降水技术和效果研究 |
3.3.2 地连墙施工特点 |
3.3.3 工法及施工工艺选择 |
3.3.4 圆砾地层地下连续墙施工接头技术 |
3.4 富水圆砾层地连墙渗流特性数值试验研究 |
3.4.1 墙下三维渗流场有限元求解理论和方法 |
3.4.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5 本章小结 |
4.富水圆砾地层地连墙施工动态响应分析研究 |
4.1 引言 |
4.2 离心机试验 |
4.2.1 土工离心机基本原理 |
4.2.2 圆砾地层模拟及离心机试验模型 |
4.2.3 离心机试验操作及数据分析 |
4.3 广西大学站地连墙施工动态分析有限元分析 |
4.4 地连墙施工动态模拟 |
4.4.1 有限元模型建立 |
4.4.2 地连墙动态施工响应 |
4.4.3 地表沉降 |
4.5 本章小结 |
5.无柱大跨地铁车站结构方案优化及分析 |
5.1 序言 |
5.2 确定结构选型 |
5.2.1 密肋梁方案 |
5.2.2 顶板拱形方案 |
5.2.3 变截面顶板方案 |
5.3 设计参数的确定 |
5.3.1 荷载参数 |
5.3.2 计算简化模型 |
5.3.3 荷载组合 |
5.4 无柱大跨地铁车站结构静力分析 |
5.4.1 密肋梁方案 |
5.4.2 顶板拱形方案 |
5.4.3 变截面板方案 |
5.5 顶部回填轻质土结构响应分析 |
5.6 变截面板式地铁车站结构三维数值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6.氯盐及CO_2 侵蚀环境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试验与分析 |
6.1 耐久性控制区域 |
6.2 CO_2 环境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控制参数 |
6.2.1 CO_2 物质扩散模型 |
6.2.2 CO_2 环境下混凝土结构碳化速率系数限值理论分析 |
6.2.3 地下水侵蚀性CO2 环境下混凝土结构碳化速率系数限值 |
6.2.4 CO_2 环境下混凝土结构碳化速率系数限值 |
6.2.5 带裂缝混凝土结构的碳化速率系数限值 |
6.2.6 混凝土碳化速率多因素计算模型 |
6.3 氯盐环境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控制参数限值 |
6.3.1 混凝土结构中氯离子扩散模型 |
6.3.2 氯盐环境下混凝土结构氯离子扩散系数限值 |
6.3.3 不带裂缝和防水层的混凝土结构氯离子扩散系数限值 |
6.3.4 含裂缝混凝土的等效氯离子扩散系数限值 |
6.3.5 混凝土中氯离子扩散系数计算模型 |
6.3.6 混凝土配合比参数中影响氯离子扩散系数主要因素 |
6.3.7 混凝氯离子土电通量多因素计算模型 |
6.4 本章小结 |
7.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相关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专利申请情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情况 |
(6)中国隧道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5(论文提纲范文)
索引 |
0 引言 |
1 隧道工程建设成就与展望(山东大学李术才老师提供初稿) |
1.1建设历程 |
1.2 建设现状 |
1.3 技术发展与创新 |
1.3.1 勘测与设计水平不断提高 |
1.3.2 隧道施工技术的发展 |
1.3.3 隧道工程防灾和减灾技术的进步 |
1.3.4 隧道工程结构新材料与运营管理的进步 |
1.4 展望 |
(1)隧道全寿命与结构耐久性设计 |
(2)隧道精细化勘测与地质预报 |
(3)岩溶隧道灾害预测预警与控制技术 |
(4)水下隧道建设关键技术 |
(5)复杂及深部地层大型掘进机施工关键技术 |
(6)岩爆与大变形灾害预测预警与控制技术 |
2 隧道工程设计理论与方法 |
2.1 钻爆法(山东大学李术才、李利平老师,长安大学陈建勋、罗彦斌老师提供初稿) |
2.1.1 设计理论 |
2.1.1.1 古典压力理论 |
2.1.1.2 弹塑性力学理论 |
2.1.1.3 新奥法理论 |
2.1.1.4能量支护理论 |
2.1.1.5 其他理论 |
2.1.2 设计模型 |
2.1.2.1 荷载-结构模型 |
2.1.2.2 地层-结构模型 |
(1)解析法 |
(2)数值法 |
2.1.3 设计方法 |
2.1.3.1 工程类比法 |
2.1.3.2 信息反馈法 |
2.1.3.3综合设计法 |
2.1.4 设计参数 |
2.1.5 小结 |
2.2 盾构工法(北京交通大学袁大军老师提供初稿) |
2.2.1 盾构隧道管片选定及设计 |
2.2.1.1 管片类型、接头方式的选择 |
2.2.1.2 管片结构设计 |
2.2.1.3 管片防水设计 |
2.2.2盾构的构造、设计与选型 |
2.2.2.1盾构主体设计 |
2.2.2.2 盾构刀盘刀具的设计 |
2.2.2.3 盾构其他部分的构造与设计 |
2.2.2.4 盾构选型 |
2.2.3 开挖面稳定 |
2.2.4 盾构掘进控制设计 |
2.2.4.1 盾构掘进参数控制 |
2.2.4.2 盾构掘进姿态控制 |
2.2.5 小结 |
2.3 沉管工法(同济大学丁文其老师提供初稿) |
2.3.1 沉管管段设计 |
2.3.2 防水与接头设计 |
2.3.3抗震设计 |
2.3.4 防灾研究 |
2.4 明挖法(北京工业大学张明聚、郭雪源老师提供初稿) |
2.4.1 明挖隧道基坑设计的主要内容 |
2.4.2 设计理论———土压力理论 |
2.4.3 设计模型 |
2.4.4 设计方法 |
2.4.4.1 围护结构设计方法 |
2.4.4.2 内支撑体系设计方法 |
2.4.4.3 基坑稳定性设计方法 |
2.4.4.4 基坑变形控制设计方法 |
2.4.5 其他 |
2.5 抗减震设计(西南交通大学何川、耿萍、张景、晏启祥老师提供初稿) |
2.5.1 隧道震害 |
(1)隧道震害的类型 |
(2)隧道震害原因 |
(3)隧道震害影响因素 |
2.5.2 抗震计算方法 |
2.5.2.1 静力法 |
2.5.2.2 反应位移法 |
2.5.2.3 时程分析法 |
2.5.3 抗减震构造措施 |
2.5.3.1 抗震构造措施 |
2.5.3.2 减震构造措施 |
2.5.4 小结 |
3 隧道施工技术 |
3.1 钻爆法(山东大学李术才、李利平老师,长安大学陈建勋、罗彦斌老师,西南交通大学杨其新老师提供初稿) |
3.1.1 钻爆法施工的发展与现状 |
3.1.2隧道钻爆开挖技术 |
3.1.3 隧道支护技术 |
3.1.4 监控量测 |
3.1.5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 |
3.1.6 隧道突水突泥灾害防控技术 |
3.1.7 小结 |
3.2盾构工法(北京交通大学袁大军老师提供初稿) |
3.2.1 盾构始发、到达技术 |
(1)盾构始发技术 |
(2)盾构到达技术 |
(3)端头加固 |
3.2.2盾构掘进技术 |
(1)开挖面稳定控制 |
(2)盾构掘进姿态控制 |
(3)刀具磨损检测 |
3.2.3 管片拼装技术 |
3.2.5 壁后注浆技术 |
3.2.5带压进仓技术 |
3.2.6 地中对接技术 |
3.2.7 特殊地层条件施工技术 |
3.2.8 盾构施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1)刀具磨损问题 |
(2)管片上浮问题 |
(3)高水压、长距离、大直径盾构隧道问题 |
3.2.9 盾构施工新技术展望 |
3.3 TBM隧道修建技术(北京交通大学谭忠盛老师提供初稿) |
3.3.1 概述 |
3.3.2 TBM的工程应用 |
3.3.3 TBM制造技术 |
3.3.3.1 TBM刀盘刀具研制 |
3.3.3.2 大坡度煤矿斜井TBM研制 |
3.3.3.3 大直径多功能TBM研制 |
3.3.3.4 小型TBM研制技术 |
3.3.3.5 TBM再制造技术 |
3.3.4 TBM隧道地质勘察技术 |
3.3.5 TBM施工选型技术 |
3.3.6 TBM洞内组装及拆卸技术 |
3.3.7 TBM掘进技术 |
3.3.7.1 敞开式TBM掘进 |
(1)刀盘刀具设置技术 |
(2)不良地质段TBM施工技术 |
3.3.7.2 护盾式TBM掘进技术[373-379] |
(1)护盾TBM卡机脱困技术 |
(2)护盾TBM预防卡机技术 |
3.3.8 TBM长距离出渣运输技术 |
3.3.9 TBM施工测量技术 |
3.3.10 TBM支护技术[385-387] |
(1)衬砌与TBM掘进同步技术 |
(2)复合衬砌施工技术 |
(3)管片拼装技术 |
3.3.11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388-390] |
3.3.12 TBM新技术展望[337,388-391] |
3.4沉管工法(同济大学丁文其老师提供初稿) |
3.4.1 地基处理 |
3.4.2 管节制作 |
3.4.3 管节沉放对接 |
3.5 明挖法(北京工业大学张明聚、郭雪源老师提供初稿) |
3.5.1 施工原则 |
3.5.2 围护结构施工技术 |
3.5.2.1 土钉支护施工技术 |
3.5.2.2 锚索支护施工技术 |
3.5.2.3 灌注桩施工技术 |
3.5.2.4水泥搅拌桩施工技术 |
3.5.2.5 钢板桩施工技术 |
3.5.2.6 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 |
3.5.2.7 双排桩施工技术 |
3.5.2.8 微型钢管桩施工技术 |
3.5.2.9 SMW施工技术 |
3.5.2.10 旋喷桩施工技术 |
3.5.3 支撑体系施工技术 |
3.5.3.1 内支撑施工技术 |
3.5.3.2 锚索(杆)施工技术 |
4 隧道运营环境与安全管理 |
4.1 运营环境 |
4.1.1 运营通风(长安大学王亚琼、王永东老师,兰州交通大学孙三祥老师提供初稿) |
4.1.1.1 隧道通风污染物浓度标准研究 |
4.1.1.2 横向通风研究 |
4.1.1.3 纵向通风研究 |
4.1.1.4 互补式纵向通风研究 |
4.1.1.5 特殊隧道工程通风研究 |
(1)高海拔公路隧道 |
(2)沙漠隧道 |
(3)曲线隧道 |
(4)城市隧道 |
4.1.1.6 通风控制模式研究 |
4.1.1.7隧道通风数值模拟 |
4.1.1.8 隧道通风物理模型试验研究 |
4.1.1.9 隧道通风现场测试分析 |
4.1.1.10 通风理论及软件设计研究 |
4.1.2 隧道运营照明(西南交通大学郭春老师、长安大学王亚琼老师提供初稿) |
4.1.2.1 隧道照明光源研究 |
4.1.2.2 隧道照明适用性研究 |
4.1.2.3 隧道照明节能与安全研究 |
4.1.2.4 隧道照明控制模式研究 |
4.1.2.5 照明仿真计算及测试 |
4.1.3 隧道运营环境研究展望 |
4.2 防灾救灾(北京交通大学袁大军老师,长安大学王永东老师,中南大学易亮老师提供初稿) |
4.2.1 隧道火灾 |
4.2.1.1 隧道火灾发展规律研究 |
4.2.1.2 隧道火灾救援与人员逃生 |
4.2.1.3 隧道衬砌结构高温下的力学性能 |
4.2.1.4 隧道路面材料阻燃技术 |
4.2.2 隧道防爆 |
4.2.2.1 隧道内爆炸 |
4.2.2.2 隧道外爆炸 |
4.2.3 隧道防水 |
4.2.3.1隧道水灾害机理研究 |
4.2.3.2 隧道水灾防治研究 |
(1)水灾害预报探测技术 |
(2)突水灾害的治理技术 |
4.2.4 隧道防冻 |
4.2.4.1 冻胀机理分析和冻胀力研究 |
4.2.4.2 寒冷地区隧道温度场 |
4.2.4.3 隧道冻害防治研究 |
4.3 病害(重庆交通大学张学富、周杰老师提供初稿) |
4.3.1 隧道病害的种类 |
4.3.2 隧道病害的分级 |
4.4 维护与加固(重庆交通大学张学富、周杰老师提供初稿) |
4.4.1 衬砌加固 |
4.4.2 套拱加固 |
4.4.3 注浆加固 |
4.4.4 换拱加固 |
4.4.5 裂缝治理 |
4.4.6 渗漏水治理 |
5 结语 |
(7)荷载及水头压力作用下地下结构混凝土硫酸盐腐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地下工程 |
1.4 硫酸盐来源及混凝土受硫酸盐腐蚀机理 |
1.5 水头压力对混凝土硫酸盐侵蚀规律的研究 |
1.6 应力作用下硫酸盐腐蚀混凝土力学性能退化的研究 |
1.7 存在的问题 |
1.8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 混凝土硫酸盐腐蚀提供水压力及持续荷载装置的功能要求、设计及制作 |
2.1 混凝土硫酸盐腐蚀提供水压力及持续荷载装置的功能要求 |
2.2 混凝土硫酸盐腐蚀提供水压力及持续荷载装置的特点 |
2.3 混凝土硫酸盐腐蚀提供水压力及持续荷载的装置系统组成 |
2.4 混凝土硫酸盐腐蚀提供水压力及持续荷载装置的方案确定 |
2.5 本章小结 |
3 无水头压力单面腐蚀条件下混凝土受硫酸盐腐蚀研究 |
3.1 试验方案 |
3.2 单面腐蚀混凝土的表观现象及其分析 |
3.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4 腐蚀损伤层厚度随腐蚀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 |
3.5 各组试件箱不同腐蚀区域的腐蚀损伤度 |
3.6 无水压力单面腐蚀条件下混凝土腐蚀层厚度模型的建立 |
3.7 本章小结 |
4 水头压力作用下地下结构混凝土受硫酸盐腐蚀研究 |
4.1 试验方案 |
4.2 混凝土腐蚀表观现象及其分析 |
4.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4 腐蚀损伤层厚度随腐蚀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 |
4.5 不同条件下各组试件箱的腐蚀损伤度 |
4.6 水压作用下受腐蚀混凝土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 |
4.7 水头压力对混凝土硫酸盐腐蚀影响的研究 |
4.8 不同水压力混凝土腐蚀层厚度模型的建立 |
4.9 本章小结 |
5 持续荷载作用下地下结构混凝土受硫酸盐腐蚀研究 |
5.1 试验方案 |
5.2 混凝土腐蚀表观现象及其分析 |
5.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5.4 腐蚀损伤层厚度随腐蚀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 |
5.5 不同条件下各组混凝土箱的腐蚀损伤度 |
5.6 荷载作用下受腐蚀混凝土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 |
5.7 持续荷载对混凝土硫酸盐腐蚀的影响研究 |
5.8 应力作用下混凝土腐蚀层厚度模型的建立 |
5.9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结论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关于地铁结构耐久性综合模拟试验站的构想(论文提纲范文)
1 引 言 |
2 总体思路 |
2.1 建设理论 |
(1) 环境模拟技术 |
(2) 工程结构的耐久性与服役寿命 |
2.2 建设和研究目的 |
3 技术路线 |
3.1 设计思路 |
3.1.1 地铁服役环境模拟 |
3.1.2 地铁耐久性研究方法 |
(1) 实体模拟 |
(2) 专题研究 |
(3) 加速试验 |
3.2 硬件设施 |
3.2.1 控制室 |
3.2.2 实体模拟试验区 |
3.2.3 综合实验室 |
(1) 构件成型区 |
(2) 力学性能测试区 |
(3) 耐久性性能测试区 |
4 结 语 |
(9)基于可变模糊集对立统一理论对地下工程结构耐久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一、基于可变模糊集的对立统一定理 |
(一) 对立统一定理的基本概念[6] |
(二) 地下工程结构耐久性评价研究 |
二、地下工程结构耐久性评价实例分析 |
(一) 地下工程结构耐久性影响因素与评价指标等级划分 |
(二) 地下工程结构耐久性评价过程 |
三、结语 |
(10)山岭隧道与地下工程健康评价理论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隧道健康的定义 |
1.2.2 隧道健康评价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隧道健康诊断监控预警系统 |
1.3 论文的研究目的、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的 |
1.3.2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山岭隧道与地下工程结构健康诊断指标体系研究 |
2.1 概述 |
2.2 健康综合诊断指标的拟定 |
2.2.1 诊断指标的拟定原则 |
2.3 健康综合诊断结构体系的指标拟定 |
2.3.1 隧道病害概况 |
2.3.2 隧道与地下结构健康诊断主要指标 |
2.4 健康评价集设计 |
2.4.1 健康诊断体系的建立 |
2.4.2 健康等级设计 |
2.5 实例分析 |
2.5.1 依托工程概况 |
2.5.2 监控量测概况 |
2.5.3 健康诊断综合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三章 健康诊断指标判定标准研究 |
3.1 支护结构裂缝的判定标准 |
3.1.1 支护结构裂缝长度、宽度的判定标准 |
3.1.2 支护结构裂缝深度的判定标准 |
3.1.3 支护结构裂缝延展性的判定标准 |
3.1.4 支护结构裂缝发展方向的判定标准 |
3.2 支护结构渗漏水的判定标准 |
3.2.1 支护结构漏水状态的判定标准 |
3.2.2 支护结构漏水PH值的判定标准 |
3.2.3 支护结构冻害的判定标准 |
3.3 支护结构劣化的判定标准 |
3.3.1 支护结构碳化深度的判定标准 |
3.3.2 支护结构钢筋腐蚀的判定标准 |
3.3.3 支护结构混凝土强度的判定标准 |
3.3.4 支护结构厚度的判定标准 |
3.4 支护结构背后空洞的判定标准 |
3.4.1 支护结构背后空洞的定性判定标准 |
3.4.2 支护结构背后空洞深度的判定标准 |
3.4.3 支护结构背后空洞纵向长度的判定标准 |
3.5 支护结构变异的判定标准 |
3.5.1 基于支护结构变形、移动、沉降的定性判定标准 |
3.5.2 支护结构拱顶下沉和周边收敛速度的判定标准 |
3.5.3 隧道与地下结构围岩深部位移的判定标准 |
3.5.4 隧道与地下结构变形量的判定标准 |
3.5.5 隧道与地下结构其他变异的判定标准 |
3.6 支护结构起层、剥落的判定标准 |
3.6.1 支护结构掉落可能性与部位的判定标准 |
3.6.2 支护结构掉落深度和直径的判定标准 |
第四章 健康诊断指标的度量与权重赋值研究 |
4.1 概述 |
4.2 诊断指标的度量方法研究 |
4.2.1 定量诊断指标初始数据的标准化 |
4.2.2 定性诊断指标初始数据的标准化 |
4.3 诊断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研究 |
4.3.1 诊断指标权重的特点 |
4.3.2 诊断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
4.4 中间准则层的权重确定 |
4.4.1 乘积标度法确定准则层权重 |
4.4.2 BP神经网络法确定准则层权重 |
4.4.3 准则层指标融合权重的确定 |
第五章 山岭隧道与地下工程结构健康可变模糊综合诊断方法研究 |
5.1 可变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思想 |
5.2 可变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基本理论 |
5.2.1 可变模糊集理论 |
5.2.2 建立相对差异函数 |
5.2.3 模糊可变评价模型 |
5.2.4 模糊可变评价方法的求解步骤 |
5.3 计算分析 |
5.4 模糊可变综合评判 |
第六章 隧道相似模型试验研究 |
6.1 前言 |
6.2 相似模型计算原理 |
6.3 相似模型试验材料参数选取与设计 |
6.3.1 相似模型试验材料的选取 |
6.3.2 支护结构材料参数与相似材料设计 |
6.3.3 围岩材料参数与相似材料设计 |
6.3.4 相似试验加载装置与测量设备设计 |
6.3.5 测量系统设计 |
6.4 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
6.4.1 支护衬砌厚度不足对结构承载力的影响分析 |
6.4.2 支护衬砌厚度不足结构结构健康状态判据分析 |
6.4.3 支护衬砌背后空洞对结构承载力的影响分析 |
6.4.4 支护衬砌背后空洞结构结构健康状态判据分析 |
结论与展望 |
1 主要结论 |
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四、地下工程结构物耐久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盾构隧道衬砌结构性能演化分析与思考[J]. 朱旻,陈湘生,王雪涛. 工程力学, 2022(03)
- [2]污染场地地下结构服役性能演变规律及评价方法研究[D]. 徐向春. 东南大学, 2020(02)
- [3]高水压下混凝土内SO42-传输-腐蚀规律研究[D]. 唐振宇.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4]富水圆砾地层无柱大跨地铁车站结构方案优化与耐久性研究[D]. 张世荣.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06)
- [5]城市地下结构污染腐蚀耐久性的若干问题[J]. 刘松玉,李洪江,童立元,宋文峰. 岩土工程学报, 2016(S2)
- [6]中国隧道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5[J]. 《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 中国公路学报, 2015(05)
- [7]荷载及水头压力作用下地下结构混凝土硫酸盐腐蚀研究[D]. 吴骏晖. 中国矿业大学, 2015(02)
- [8]关于地铁结构耐久性综合模拟试验站的构想[J]. 高红兵. 现代隧道技术, 2015(01)
- [9]基于可变模糊集对立统一理论对地下工程结构耐久性评价[J]. 郑美玉. 绥化学院学报, 2013(05)
- [10]山岭隧道与地下工程健康评价理论研究及应用[D]. 李明. 西南交通大学, 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