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保证关键服务生存性的ATM网络资源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赵金辉[1](2011)在《基于可变模糊集理论的系统生存性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论文从可生存性态势感知、自动应急响应、可生存系统中的任务管理及系统可生存性的综合评价四个方面对系统的可生存性进行了深入地研究。首先利用可变模糊集理论的多特征融合技术,从不同层次对系统的可生存性态势进行感知,以提高感知的精确性与客观性。其次,在冲突分析模型下分析了冲突参与者策略选择的过程,建立了针对不同的响应目的自动响应策略选择偏序。随后,在可生存性态势感知的基础上构建了动、静相结合的负载均衡算法,并采用可变模糊集优化决策理论优化可生存环境下的任务调度。最后,采用可变模糊集理论对系统的可生存性进行综合评估,并在评估的过程中引入了变权的思想,提出了基于风险事件和威胁与弱点相互关系的变权计算方法,力求综合评估结果能够科学、客观地反映实际情况。
陈智勇[2](2009)在《网络生存性评估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计算机网络已经深入到人类社会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各个要害部门和经济领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的网络安全技术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迫切需要更加有效的安全手段。网络可生存性研究是对传统安全概念和技术的突破,成为网络安全研究的新方向。本文主要针对网络可生存性研究,围绕着可生存性评估技术、可生存性评估建模、可生存性定量评估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所做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详细分析了生存性与系统其他相关属性的关系,如安全性、可信性、容错和可依赖性,并阐述了当前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说明了进行可生存性分析评估的必要性。提出一种层次化的网络可生存性量化评估模型,该模型根据系统中关键服务及其原子服务组件信息,进行漏洞探测,生成网络攻击图并对测试方案进行生存性测试,记录攻击中和攻击后的服务质量变化。通过服务质量变化分析系统生存性的四个关键属性可抵抗性(Resistance)、可识别性(Recognition)、可恢复性(Recovery)、自适应性(Adaptation) (3R+A ),最终实现对整个网络系统的生存性量化分析。运用层次化网络状态的分析模型来量化网络系统的生存性。通过网络定义和网络生存性测试逐层计算系统的生存性,定义网络为一种以自治域为中心的层次结构。生存性测试是基于事件的分类分级来实现的,通过逐层计算网络的可抵抗性、可识别性和可恢复性来表示网络生存性。实例分析表明,这种基于层次化网络状态的生存性计算避免了直接的状态定义和分析,具有更好的实际可操作性以及可编程性。通过分析各原子节点性能指标值评估前后的变化,提出了一种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网络可生存性态势的定量评估方法。由规范化的区间数性能指标决策矩阵入手,应用灰色关联分析评估出各原子节点的最优从属度与可生存性概率,然后基于网络“熵差”评估出各自治域的生存性态势变化,最后得到整个网络可生存性态势的综合评估。经过实例测试与仿真,表明该方法能够比较合理地评估出实际的网络可生存性态势。本文的研究成果是863项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项目中得到很好的应用。
杨璐,邱代燕,刘彤[3](2005)在《网络生存性综述》文中研究指明当网络内出现故障时,网络维持服务连贯性的能力称之为生存性。在当前多层次的流量工程化IP网络中考虑生存性已经变得重要而且紧急。分析并比较了网络各层次中的生存性机制,包括WDM层、SDH层、1ATM层、MPLS层和IP层生存性机制的相关概念、分类和研究现状。最后介绍了在层间调和各种生存性机制的可行性与利弊。在进行流量工程设计的过程中适当地采用这些生存性机制,可以更好地实现流量工程目标。
张元茂[4](2005)在《ATM网络自动保护倒换协议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及用户对数据通信的需求日益增加,促使通信网迅速向数字化、宽带化、综合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这就要求将各种通信业务统一于同一个基础平台之上,并且这个平台能够保证足够的带宽、适应各种不同的业务并提供不同的服务质量。于是产生了B-ISDN (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技术。异步转移模式(ATM) 技术是B-ISDN 的支撑技术,于1988 年被标准化组织ITU 确定。ATM 技术的优点是具有很高的网络资源利用率,支持高速交换,并且能够保证各种业务的服务质量。它是一种新的复用和交换体制,能灵活地支持话音、数据、视频和多媒体业务。ATM 网络则是综合业务接入的良好途径,适于构建多业务通信平台。随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对各种高速数据专线的需求越来越多。传统的DDN/FR 网络由于覆盖有限和成本较高,无法满足专线业务的快速增长趋势。由于专线业务可为运营商带来丰厚的收益,因此如何利用已有的ATM/IP/SDH 网络为大客户提供良好QoS(服务质量)保障、安全可靠的高速专线业务,已经成为运营商关注的焦点。为了满足这种需要,很多公司开发出了能够为用户提供综合接入服务的平台和设备。ATM自动保护倒换协议是一种用于保障用户业务在ATM网络中可靠传输的保护机制,它作用在参考模型中的ATM 层,当用户接入ATM 网络的光纤链路出现单点故障时,利用这种协议可以及时检测出故障,并迅速恢复用户业务的传输。它可以为ATM 网络提供更强的容错能力,进一步保障用户业务传输的可靠性。ATM自动保护倒换保护的对象是ATM永久虚电路上承载的帧中继永久虚电路或ATM 的电路仿真服务。这种保护机制既不依赖于某种特定的物理层网络,也不依赖于SDH 传输网提供的保护机制。它可以恢复由于以下原因引起的业务中断:1、物理层光纤通道失效;2、传输网络中SDH 节点失效;3、骨干网ATM 交换节点失效。一般情况下,当SDH 网络同时也提供保护倒换机制时,那么SDH 网络保护倒换机制将比ATM 保护倒换先起作用,可以避免ATM 层的重复倒换。本文对ATM 网络自动保护倒换机制作了相关研究,并根据ITU-T I.610、
王东霞,窦文华,周兴铭[5](2000)在《保证关键服务生存性的ATM网络资源管理》文中提出生存性是ATM 网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文中针对当前研究中已提出的ATM 网络生存性资源管理机制的不足,基于网络中各种服务不同的生存重要性,引入了故障恢复过程中的资源剥夺,并改进了预先的空闲容量规划,形成了新的生存性资源管理机制(记作CMGCSS).该机制的实施使得网络即使在空闲容量不足的情况下,也能够提供关键服务恢复所需的容量,结合优先级恢复机制,实现了充分的关键服务生存性保证机制.分析和模拟的结果表明该机制为关键服务的恢复提供了保证,有效地提高了整个网络的生存能力.
王东霞,窦文华,周兴铭[6](1999)在《ATM网络中关键服务生存性保证机制》文中指出生存性是ATM网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文中在介绍了当前ATM网络中基于VP层的故障恢复机制后,引入生存重要性因子表征网络中不同服务的生存重要性,定义了加权恢复率;基于关键服务生存性保证的要求,提出了关键VC预建立保护连接和关键VC优先的实时恢复两种解决方式,并综合形成了关键服务生存性的保证机制.分析和模拟的结果表明该机制能优先保证关键服务的恢复,有效地提高了整个网络的生存能力
王东霞,窦文华,周兴铭[7](1999)在《ATM网络中基于VC、VP层的综合恢复框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存性是当前ATM网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针对目前恢复机制的缺点,提出了基于VC、VP层的综合恢复框架。在该框架下引入生存重要性加权恢复率,来表征各种不同服务要求下网络的生存性;提出了三种新的综合恢复机制,分析了各种恢复机制的适用条件。模拟结果显示该框架能够灵活地提供关键服务的优先恢复,有效地提高了整个网络的生存能力。
王东霞,窦文华,周兴铭[8](1999)在《支持高速多媒体网络生存性的QoS体系》文中提出高速多媒体网络中,如何提供服务质量(QoS)保障是最核心的研究问题。同时,网络的生存能力正日益受到关注。这意味着网络系统不仅要在正常情况下,而且要在故障发生时,保障关键应用的服务质量。为此,我们针对生存性要求扩展了网络系统的QoS机制,将QoS机制与快速故障恢复机制集成在一起,首次提出了支持生存性的QoS体系。最后,给出了在ATM网络中的示例原型。
陈山枝,程时端,陈俊亮[9](1997)在《SDH/ATM网络生存性管理系统和全局控制策略》文中研究表明提出了一个基于TMN(电信管理网)的网络生存性管理系统(NSMS),它由生存性全局控制(GSC)、空闲资源管理、网络生存性状态监视及其MIB(管理信息库)和相应的传统故障管理功能构成.为了解决ATM层和SDH层不同恢复技术间的配合问题,提出了一种SDH/ATM生存性全局控制策略.GSC根据网络全局信息,为不同层的网络单元(NE)预计划并下载其响应过程.不同层间恢复技术的配合采用一种基于串行启动的TMN介入控制的混合式升级机制.提出的NSMS(包括GSC)可望构成具有成本有效性的基于SDH的B-ISDN生存网络.
陈山枝,程时端,陈斌,陈俊亮[10](1997)在《ATM VPX网络中一种生存性策略》文中研究表明在未来ATM网络中,网络生存能力是一个关键而亟待解决的问题。在链路或节点失效的情况下,ATM网络应能将连接快速切换到变更路由上,最大限度减少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和负面社会影响。本论文研究了ATMVPX(VP交叉连接)网络中的生存性策略,提出关键的两个算法:混合式自愈算法和空闲资源分配算法,同时提出了与其相关的基于VP的综合控制机制。该策略能快速地恢复受失效影响的连接,又能使网络资源得到合理利用
二、保证关键服务生存性的ATM网络资源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保证关键服务生存性的ATM网络资源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可变模糊集理论的系统生存性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详细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系统可生存性简介 |
1.3.1 可生存性定义 |
1.3.2 可生存性特征 |
1.3.3 与其它安全概念的区别 |
1.3.4 可生存性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5 论文的组织 |
1.6 本章小结 |
2 可变模糊集理论介绍 |
2.1 对立模糊集概念与定义 |
2.2 模糊可变集合概念 |
2.3 相对差异函数 |
2.4 可变模糊识别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可变模糊集的可生存性态势感知 |
3.1 态势感知概念模型 |
3.2 基于可变模糊集的可生存性态势评估模型 |
3.2.1 分层次的评估模型 |
3.2.2 指标提取与量化 |
3.2.3 权重计算 |
3.2.4 级别特征值简介 |
3.2.5 基于可变模糊集态势评估基本单元建模 |
3.2.6 基本单元态势评估 |
3.2.7 综合单元可生存态势评估 |
3.2.8 实验分析 |
3.3 可生存态势预测算法 |
3.3.1 基于GM(1,1)模型的可生存态势预测方法 |
3.3.2 基于模糊推理的可生存态势预测方法 |
3.3.3 预测算法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自动响应的可生存增强技术 |
4.1 相关工作 |
4.2 应急响应的成本分析 |
4.2.1 目标资产价值 |
4.2.2 损失成本 |
4.2.3 响应成本 |
4.3 可生存自动响应模型 |
4.4 基于冲突分析的自动响应策略选择 |
4.4.1 冲突分析简介 |
4.4.2 冲突分析建模 |
4.4.3 冲突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可生存性的负载均衡与任务调度 |
5.1 基于可生存性评价的负载均衡 |
5.1.1 负载均衡介绍 |
5.1.2 系统可生存性与负载均衡 |
5.1.3 基于可生存性等级划分的负载均衡模型(CS_LB) |
5.1.4 CS_LB负载均衡算法 |
5.1.5 算法性能分析 |
5.2 基于可变模糊集优化决策理论的任务调度 |
5.2.1 可变模糊集优化决策理论 |
5.2.2 基于可变模糊集决策的任务调度 |
5.2.3 实验与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系统可生存性综合评估及权重计算 |
6.1 层次化的可生存性指标体系 |
6.1.1 可生存性指标体系 |
6.1.2 可生存性指标选择 |
6.2 基于自然权重的变权计算 |
6.2.1 信息系统可生存性评价与自然权重 |
6.2.2 自然权重的计算 |
6.3 基于可变模糊理论的系统可生存性综合评估 |
6.4 算例分析 |
6.4.1 权重计算 |
6.4.2 分层次的评价 |
6.4.3 算例总结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工作总结 |
7.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在学期间参加科研项目 |
(2)网络生存性评估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网络可生存性概述 |
1.1.1 可生存性与安全性 |
1.1.2 可生存性与容错 |
1.1.3 可生存性与可依赖性 |
1.2 可生存性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研究对比 |
1.2.3 生存性发展趋势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网络可生存性层次化评估模型 |
2.1 可生存性的定性分析 |
2.2 可生存性的定量分析 |
2.2.1 可生存性建模技术 |
2.2.2 可生存性分析方法 |
2.3 网络可生存性层次化评估模型的建立 |
2.3.1 基本原理 |
2.3.2 生存性系统需求 |
2.3.3 生存性层次化评估模型 |
2.4 小结 |
第三章 层次化的生存性量化分析算法研究 |
3.1 层次化的生存性量化过程 |
3.1.1 所用符号说明 |
3.1.2 网络生存性逻辑分层 |
3.1.3 网络生存性测试方案生成 |
3.2 网络生存性层次量化算法 |
3.2.1 可抵抗性的量化计算 |
3.2.2 可识别性的量化计算 |
3.2.3 可恢复性的量化计算 |
3.2.4 适应性的量化计算 |
3.4 算法验证 |
3.5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网络可生存性态势跟踪评估研究 |
4.1 生存性态势评估模型的建立 |
4.1.1 态势评估分层框架 |
4.1.2 区间数决策矩阵的建立 |
4.1.3 决策矩阵的规范化 |
4.1.4 灰色关联决策分析 |
4.1.5 确定服务的最优从属度 |
4.1.6 定量评估的实现 |
4.2 生存性态势评估算法验证 |
4.2.1 算法示例 |
4.2.2 仿真实验 |
4.3 小结 |
第五章 结束语 |
5.1 全文工作小结 |
5.2 未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 B: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3)网络生存性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流量工程中的生存性 |
3 生存性的层次考虑 |
3.1 光 (WDM) 层 |
3.2 SDH层 |
3.3 ATM层 |
3.4 IP层 |
3.5 MPLS层 |
3.6 层间调和 |
4 结束语 |
(4)ATM网络自动保护倒换协议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ATM 自动保护倒换协议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ATM 网络概述 |
2.1 ATM 的出现和发展 |
2.2 ATM 技术的基本概念及特点 |
2.2.1 ATM 信元结构 |
2.2.2 ATM 的特点 |
2.2.3 ATM 的连接方式 |
2.2.4 ATM 的发展趋势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ATM 的层次结构及业务类型 |
3.1 ATM 的分层结构 |
3.1.1 B-ISDN 参考配置与协议参考模型 |
3.1.2 物理层 |
3.1.3 ATM 层 |
3.1.4 ATM 适配层 |
3.2 ATM 业务及性能 |
3.2.1 ATM 提供的业务种类 |
3.2.2 ATM 的业务性能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其它一些关键技术 |
4.1 MSAP 多业务接入平台 |
4.2 SDH 网络 |
4.3 帧中继 |
4.4 MPLS 协议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ATM 自动保护倒换协议的基础--OAM |
5.1 ATM 网络OAM 协议概述 |
5.1.1 OAM 的功能范围 |
5.1.2 OAM 等级 |
5.1.3 OAM 信息流的传送 |
5.2 OAM 协议工作原理及软件实现结构 |
5.2.1 OAM 的工作原理 |
5.2.2 ATM 层OAM 功能软件系统结构 |
5.2.3 ATM 层OAM 软件功能模块设计 |
5.2.4 技术难点和性能分析 |
5.2.5 测试及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ATM 自动保护倒换协议的分析与实现 |
6.1 ATM 自动保护倒换协议原理 |
6.1.1 ATM 保护倒换概述 |
6.1.2 ATM 1+1 单向保护倒换模式 |
6.1.3 ATM 1:1 双向保护模式 |
6.2 系统软件实现 |
6.2.1 核心数据结构 |
6.2.2 I.630 协议控制块 |
6.2.3 ATM 保护倒换执行逻辑 |
6.2.4 网管代理及SHELL 配置部分 |
6.2.5 SDH 单向1+1 保护模式 |
6.3 系统测试和结果 |
6.3.1 性能分析 |
6.3.2 软件测试分析和结果 |
6.3.3 测试总结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保证关键服务生存性的ATM网络资源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可变模糊集理论的系统生存性关键技术研究[D]. 赵金辉.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1(12)
- [2]网络生存性评估关键技术研究[D]. 陈智勇.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9(S2)
- [3]网络生存性综述[J]. 杨璐,邱代燕,刘彤.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005(05)
- [4]ATM网络自动保护倒换协议的研究与实现[D]. 张元茂. 电子科技大学, 2005(07)
- [5]保证关键服务生存性的ATM网络资源管理[J]. 王东霞,窦文华,周兴铭.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2000(01)
- [6]ATM网络中关键服务生存性保证机制[J]. 王东霞,窦文华,周兴铭.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1999(06)
- [7]ATM网络中基于VC、VP层的综合恢复框架[J]. 王东霞,窦文华,周兴铭. 计算机与网络, 1999(11)
- [8]支持高速多媒体网络生存性的QoS体系[J]. 王东霞,窦文华,周兴铭. 通信学报, 1999(05)
- [9]SDH/ATM网络生存性管理系统和全局控制策略[J]. 陈山枝,程时端,陈俊亮.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1997(03)
- [10]ATM VPX网络中一种生存性策略[J]. 陈山枝,程时端,陈斌,陈俊亮. 通信学报, 199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