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农(牧)民收入结构分析

西藏自治区农(牧)民收入结构分析

一、Analysis of Income Structure of Farmer (Herdsman) of the Tibet Autonomous Region(论文文献综述)

张宸嘉[1](2020)在《柯西河流域农户生计资本评价与生计可持续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可持续生计问题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基础性和前沿性问题。自20世纪80年代提出“可持续发展”理念以来,国际社会已经进行了一系列合作努力,以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联合国已经制定了两次可持续发展目标议程(《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际社会已经认识到可持续发展方式是人类经济社会未来的理想发展模式,但可持续发展方式的推进却是极端困难的,关键的障碍就是全球发展的不平衡,特别是有约20亿人口至今无法解决温饱,脱贫和可持续生计问题仍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障碍之一。不解决贫困人口的可持续生计问题,就谈不上可持续发展,因此可持续生计问题的研究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论文通过迄今最系统的文献计量学和知识图谱分析,揭示了国际、国内可持续生计研究的演变趋势、研究前沿、学科体系、竞争态势、学术影响力差距等。柯西河流域是开展可持续生计问题研究的典型代表性区域。柯西河流域(Koshi River basin,KRB)是位于兴都库什喜马拉雅山脉(Hindu Kush Himalayas,HKH)地区一个具有代表性意义的跨越中国、尼泊尔和印度三个国家的跨境流域。而HKH地区是南亚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球系统多圈层相互作用的复杂区域,对全球环境变化的影响和反馈极为敏感。柯西河流域所在区域还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农业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非常落后,基础设施严重落后。特别是地理资源综合条件较差,生态环境脆弱,大多数人依赖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加之劳动力素质低,导致解决温饱和生计成为最基本的问题和发展挑战。这样的区域是尼泊尔本国及国际扶贫研究机构关注的焦点,是全球开展生计可持续性问题研究的典型区域。论文对此予以深入分析和阐述。从生计资本评价特别是关键生计资本识别和评价入手开展柯西河流域可持续生计问题研究,是流域可持续生计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国际山地研究中心合作项目,论文以中国及尼泊尔境内柯西河流域作为研究区域,在对该跨境流域的气候、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社会经济及生计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开展生计可持续性评价、关键生计资本识别及生计政策设计研究,重点以生计资本评价为主要问题,以深入观察和识别制约柯西河流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资本、影响因素及其解决途径。论文应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定量评价了可持续生计国际、国内研究进展趋势。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生计可持续性、生计资本评价指标体系及对各种生计资本的影响因素详细分类,从县域尺度、家庭尺度、性别尺度等3个尺度,主要开展了两个方面的生计资本评价,一是整体生计资本的空间格局、结构、生计资本类型特点等,二是关键资本的定义、识别和评价,获得以下结论及认识:(1)流域内整体生计资本水平较差,上游、中下游地区5种生计资本均有不同程度的缺乏,农户生计可持续状况较差;(2)不同家庭生计资本差异明显,尤其是尼泊尔境内柯西河流域,农户家庭受气候变化影响,生计资本脆弱性较强、生计可持续能力较差,生计可持续能力受其适应能力、气候变化、地域等多重因素的共同影响;(3)流域内存在明显的性别不平等现象,不同性别群体的生计可持续性、生计资本存在着明显的差异。(4)基于以上三个尺度对五大生计资本的可持续性及其影响因素的集成性评价,定义了“关键生计资本”的概念,并以DEMATEL方法进行关键生计资本识别与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识别出对特定区域、特定研究对象的当前生计资本状况影响力最大、最关键的资本类型。(5)生计资本评价、关键生计资本定义和识别,是生计政策与措施设计的关键科学依据。论文在生计资本评价、关键生计资本识别和评价的基础上,结合上游、中下游流域所处国家的不同国情,适度分析了国情特点,针对不同生计问题对象尺度,提出了面向县域、家庭和性别的可持续生计政策建议。论文的主要创新点是:(1)应用文献计量学与知识图谱方法,全面量化揭示可持续生计研究发展态势与特点。将可持续生计学科研究与文献计量学与知识图谱方法相结合,基于国内CNKI数据库和国际SCI-E、SSCI数据库,以迄今可持续生计领域研究所有文献为分析对象,通过系统定量分析和知识图谱展示,全面揭示了国际、国内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发展态势、前沿方向、合作网络、学术影响力等,这是目前国内关于可持续生计的最前沿科学计量学研究成果。对开展该领域研究及把握国际前沿动态有指导意义。(2)构建了柯西河流域生计资本评价框架并进行了量化评价。开展了针对柯西河流域县域、家庭及性别等3个尺度的生计资本评价研究,三个尺度相互比较、相互印证,丰富和深化了跨境流域生计可持续发展理论。(3)拓展了生计资本的有关概念和内涵,提出了关键生计资本概念。论文创新性的定义了“关键生计资本”的概念,而且进行了关键生计资本的定量评价。综合3个维度的分析,进行了关键生计资本及其影响因素的集成性评价,得出了3个维度的生计资本及其影响因素的关键性、重要性排序。另外,文章还基于柯西河流域的传统农业经济、自然生态环境特点,结合对生计资本的定量评价分析,提出了针对三个不同尺度(区域、家庭及性别)的高度具有针对性的生计策略建议。

付吉力根[2](2020)在《资源与规则:尕扎村社会转型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统筹城乡发展是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社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进入社会转型的重要阶段。如何基于地方特点,结合传统与现代是乡村社会转型研究的主要课题。本文选取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尕扎村,运用结构化理论,探讨了高原村落的社会转型实践。高原村落的资源稀缺性和生态多样性是社会转型的制约因素,同时也是社会转型的能动因素。发挥高原村落的能动性,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方式,在更大的空间配置资源是社会转型的核心问题。本研究基于民族志的方法,通过为期14个月的田野调查,使用参与观察、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法,获取第一手资料,结合地方志、历史文献以及学界已有的研究成果,从历史空间、生产空间、亲属空间、象征空间以及组织空间中的各种实践,对乡村社会转型进行了分析和阐释。在历史空间中,尕扎村经历部落制度、土司制度以及寺院体系等,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土地制度由封建贵族所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使人们获得了使用土地的平等权利,社会发展有了质的飞跃。这个历史过程是地方社会进入国家整体的分配体系的过程。历史空间是当前社会转型的前提条件。在生产空间中,村民的农牧业生产围绕定居点、牧场和借牧地三个空间展开。在河谷资源有限的条件下,通过空间轮转突破资源限制,使农牧业资源得到有效配置。生产空间是社会转型的物质基础。在亲属空间中,家庭结构以扩大家庭为主,通婚范围集中在河谷之内,这与当地的农牧业生产方式有密切关系。从人情往来中的礼物形式来看,哈达加礼金是最普遍的形式。礼物的货币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而哈达所承载的象征意义变得更加宽泛,同时实物形式的礼物收缩在亲密的亲属之间。亲属空间是社会转型的规则基础。在象征空间中,人们通过仪式的方式,展演资源共享的规则。措哇、村落、河谷等山神祭祀的不同单位,代表着不同的资源共享和纠纷调节范围。敦巴斋会、嘛尼会则通过物的汇集和分散,调节合作与竞争的社会规范。象征空间是社会转型的文化基础。在组织空间中,借助国家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契机,以旅游资源开发、环保协会、合作社为载体,在超越村落的层面上建立新的组织形式,使得村落在更广阔的领域进行资源配置和利用。环保协会、合作社等组织形式,成为乡村承接国家政策指导和市场机制新载体。组织空间是社会转型的制度保障。综合而言,从历史空间、生产空间、亲属空间、象征空间以及组织空间构成的整体生活空间来看,尕扎村的社会转型在传统农牧业生产和注重集体协作的基础上进行。历史空间和生产空间是社会转型的前提和基础;亲属空间和象征空间是在长期社会转型中形成的地方资源配置方式,而组织空间是村落在乡村关系网络的基础上与国家政策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形成新的资源配置方式的载体。从资源与规则的理论视角来看,乡村社会转型是资源与规则的结构化过程。在此,结构具有资源与规则的二重性,资源由配置性资源和权威性资源构成,而规则具有管制性和构成性。社会转型需要发挥资源的配置性和规则的构成性,也利用资源的权威性和规则的管制性。尕扎村社会转型的关键点在于当地的权威性资源与国家政策和市场机制的构成性上。当地的权威性资源是配置性资源的基础上通过长时间的规则化过程而形成的。国家政策和市场机制的构成性通过资源化过程转化为当地新的配置性资源,这一过程通过生产空间来完成。生产空间与其他空间通过资源化和规则化相互影响,其中组织空间作为最具构成性的权威性资源,更新地方的资源配置方式,形成新的权威性资源。生产空间和组织空间在乡村社会转型中作为资源与规则转化的两个重要空间,连接地方和国家/市场,成为从社会整合到系统整合的主要实践领域。总而言之,高原村落的社会转型是村落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指导下,在乡村关系网络的基础上,运用市场机制,通过资源与规则的结构化过程,形成符合自身特点的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的过程。

李先东[3](2019)在《牧民草场流转的生态减贫效应研究》文中指出草场经营制度的变迁、畜牧生产成本的上升以及生态保护政策的实施,致使传统草原畜牧业面临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重考验。20世纪80年代后期,牧区落实“草畜双承包”,赋予牧户独立的畜牧生产决策权,人为导致草场不断细碎化。随后,城乡人口流动限制的取消以及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深入,促使草场流转现象日趋频繁。草场流转显着区别于农地流转,后者是解决农地经营的规模化问题,而前者是改善草场的生态问题。本研究的核心思路是,草场流转?生态改善?生态减贫。即,牧民通过草场流转能够实现小区域内的游牧,有助于延长草场生态的恢复时间,调整草场载畜率、降低草场压力,最终起到改善草场生态环境和增加牧民收入的作用。本研究以生态贫困理论、制度变迁理论与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丰富了草场流转的内涵,进而采用新疆和内蒙古14个牧业旗县427户牧民的调研数据,从主观和客观方面比较牧民草场流转的生态减贫效应。首先,在客观分析上,从收入视角比较不同草场流转类型对牧民家庭收入的影响,以及对不同收入层级牧民收入影响的差异。其次,从生态视角,通过实证分析,论述草场流转对提高牧民收入、改善草场生态环境的影响和作用路径。最后,在主观分析上,从牧民感知视角,用收入增加效应和生态改善效应表征草场流转的生态减贫效应,有助于全面反映牧民对草场流转效应的主观感受。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在427份有效样本中,参与草场流转的样本有120份,未参与草场流转的样本为307份,分别占总样本比重的28%和72%,表明调研样本的草场流转参与率略低于全国耕地30%的流转水平。具体而言,参与草场转出的样本为50份,参与草场转入的样本为70份,表明牧民转入草场的意愿更加强烈。(2)牧民草场流转行为分析:分别从游牧变迁、社会分化以及社会保障、社会信任等维度,采用Logit模型探讨牧民草场流转意愿及影响因素差异。研究发现,从流转意愿看,游牧方式变迁、游牧互助变迁以及牧业收入比重、牧业劳动力比重对草场转出意愿具有显着负向影响。从生态保护视角看,社会保险感知、社会照顾感知对牧民参与减少牲畜、流转草场的意愿具有显着正向影响,对牧民参与延长圈养的意愿具有显着负向影响;制度信任对牧民参与减少牲畜、流转草场、延长圈养的意愿表现出显着正向影响,人际信任对参与减少牲畜、流转草场的意愿有显着正向影响,但对延长圈养的影响不显着。(3)收入视角下草场流转的生态减贫效应分析:按照是否转出草场、是否转入草场的流转类型分类,采用PSM模型比较流转类型对牧民家庭收入的影响。同时采用分位数回归模型,深入比较草场流转对不同收入层级牧民家庭收入的影响差异。研究表明,草场流转有助于提高牧民家庭总收入,草场转出对牧民家庭收入结构的影响显着于草场转入的影响;草场流转对提高不同收入层级牧民收入具有显着差异,草场流转有拉大牧民收入差距的趋势。(4)生态视角下草场流转的生态减贫效应分析:基于生态视角,探析草场压力在草场流转对家庭收入的中介作用中,草场退化的调节效应。研究显示:草场流转能够显着提高牧民收入;草场压力完全中介草场流转对牧民家庭收入的正向影响;草场压力在草场流转对牧民家庭收入影响的中介作用中,草场退化的负向调节效应被遮掩。进一步探讨实证结果与机理分析的矛盾发现,牧民草场流转大多基于亲缘、地缘或政策引导等渠道。牧民碍于亲情或法律意识薄弱,对于生态退化的草场很难从使用者获得赔偿。同时,政府有效监督的缺失,又导致违约成本下降,造成草场退化仍能增加收入的现象。(5)感知视角下草场流转的生态减贫效应分析:基于牧民对草场生态环境以及家庭收入的感知评价数据,采用OLS回归和Ordered logit模型比较草场转出、草场转入牧民生态减贫效应感知的差异。实证结果表明,草场转出仅对牧民收入增加效应感知具有显着正向影响;草场转入对牧民收入增加效应和生态改善效应感知均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且生态改善效应的感知程度更明显。牧民通过转入草场、扩大放牧草场,实现机械生产力或劳动力禀赋与草场规模的有效匹配,对增加收入、缓解草场生态压力具有重要意义。结合研究结论,本研究借鉴农地流转市场发展经验,从稳定牧民收入和保护草场生态两个方面,强调草场流转要兼顾生态安全,提出双重保障型草场市场化流转机制改革的思路,有效衔接草场流转与畜牧业的现代化发展。即,在不改变草场所有权、草场承包关系的基础上,实现草场准市场化的流转,以期完善草场资源管理,保障牧民草场流转后生计安全和生态安全,推动牧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彭元柳[4](2019)在《乡村旅游发展背景下高寒牧区公共草场治理研究 ——基于西藏纳木错流域的牧户调查》文中认为高寒牧区退化草场生态治理是实现我国新时期生态与环境建设目标的基础与前提,是藏区实现乡村振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保障。为实现高寒草地退化生态系统有效恢复,从中央到地方,实施了“以草定畜”、“草场围栏”、“牧草补播”、“游牧民定居”、“易地搬迁扶贫”以及“禁牧、休牧、轮牧”等包括工程和管理的多维度草地管理措施。然而,这些“自上而下”的治理模式尽管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其效益以及牧户对政策的认知并不高,甚至有牧户认为,外来的草地管理政策干扰了他们千百年来形成的放牧习俗,扰动了民族文化和其固有的社会网络联系,导致牧户对这些措施和制度的接受仅停留在表面上。由于缺乏牧户自发的支持和接受,上述制度的效益受到影响,无法实现有效监督。构建自主治理制度,激励牧户参与公共草场治理并提升其治理水平,将成为未来解决高寒牧区草场退化问题的路径选择之一。本研究以西藏纳木错流域为案例区,基于IAD模型,首先从微观层面探讨乡村旅游快速发展背景下,参与乡村旅游产业的牧户对其治理公共草场行为的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以流域内354户牧户家庭调查数据为基础,构建Ⅳ Probit计量经济模型,探讨牧户草场利用与治理行为特征及选择因素,实证检验乡村旅游对牧户利用与治理草场行为存在促进作用的假说;第三,基于实地调研和国内外文献,本研究归纳总结了三个乡村旅游影响牧户治理草场行为的作用机制,包括:其一,参与乡村旅游产业的牧户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下改变自身利益的诉求强烈,具有提高牲畜出栏率及提高生计资本的倾向,作为生计资本中的自然资本,其治理草场的意愿强烈,并会通过对比成本-收益率来进行草场管护;其二,参与乡村旅游产业的牧户其社区地位、信任度及关系网络成熟度得到加强,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能帮助其有效积累社会资本,进而正向影响其草场治理行为和水平;其三,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为牧户打开了一扇通往外界的窗子,促使其民族文化认同感的提升,也有利于其意识到民族文化的市场价值,同时改善其环境关注度和环境重要性认知水平,因此,这类牧户更倾向于保护好原有畜牧产业、放牧体系,践行环境友好型草地利用与治理方式。本研究共分为6章。第一章为导论,探讨全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主要创新点和不足;第二章为概念界定、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重点分析国内外关于乡村旅游和公共草场治理关系研究的主要成果以及进一步需要探讨的方向;第三章为案例区西藏纳木错流域概况,包括自然地理、社会经济特征、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背景及草地制度变迁与现状,并介绍了本研究的数据来源和样本基本情况;第四章构建Probit模型研究乡村旅游对牧户利用与治理草地行为的影响,并引入工具变量法解决内生性问题;第五章基于国内外文献及调研区实际情况,探析乡村旅游影响牧户草地治理行为的三个作用机理并利用中介效应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第六章提出政策建议。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当前政府主导的强制性环境管制及退化草场治理模式由于影响到牧户放牧收益而难以得到广大牧户的支持,从农户微观角度和微观行为出发,构建“自下而上”的草场自主治理机制,或可成为恢复高寒牧区草场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之一;(2)健全市场体系,实现高质量畜产品的高价格,利用市场的力量促使牧户获得更多利益,最终能够有效促进牧户合理利用草地资源,从源头上缓解草地退化现象;(3)欠发达地区以提高农户参与率为前提的乡村旅游业发展是有效提升乡村退化生态环境治理成效、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路径之一,以纳木错乡村旅游业发展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最终实现以牧户自身利益提高的、自发的草地管理模式。

巴桑次仁[5](2018)在《西藏财政支农支出与农牧民收入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与全国平均收入水平差距拉大,城乡收入悬殊,经济增速缓慢,收入增长区域不平衡等问题成为制约西藏发展的重要表征。“十一五”规划明确要求要扎扎实实推进新农村建设,表明政府已经明确了方向:推进新农村建设是解决西藏经济增长以及收入矛盾的重要举措,也是行使政府职能和管理手段的重要着力点之一。然而,为了保护农业发展,支持农业产业增长,政府需求通过增加财政补贴,减少税收手段保护农业产业的增长,尤其是在农业等薄弱产业的发展中,财政支持是必不可少的。本文通过对1989-2007年间西藏财政支农支出与西藏农牧民收入数据作为样本,扣除通货膨胀因素以1989年农村消费价格指数作为基期,做可比价转换,分析出两者间的关系和变动趋势等分析,并运用计量分析方法对该样本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分析出西藏财政支农支出与农民人均收入之间的关系及西藏财政支农各分项对西藏农牧民收入的影响。结果显示,从总量分析,西藏财政支农支出对下一年农牧民收入具有显着影响;从支农结构分析,财政扶贫资金、支援农村生产类支出对农牧民收入具有显着影响;农业基本建设资金对农牧民收入影响较小;农业科技三项经费对农牧民收入并不显着。因此,要加大财政支农支出投入,其中财政扶贫资金和生产性支出的资金比重应该在整体财政支出中占比相应提升,同时在有限的支出总额中,加大财政补贴政策;农业基本建设资金对农牧民收入的弱显着,一是由于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具有一定的滞后期,二是农业基本建设资金的利用和效率问题也值得深思(从2000年以后农业基本建设资金占财政支农总计的比重为最大),需要提高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绩效;而农业科技三项经费用对农牧民收入并不显着是投入总量长期不足以及在投入过程中发生损失。

王海春[6](2017)在《可持续生计资本对牧民收入影响研究 ——以内蒙古为例》文中提出改革开放至今近40年的发展历程中,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却远远滞后于国民经济的发展,这严重影响到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在此背景下,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目前城乡居民的收入现状及特征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与难点在农村牧区。草原牧区作为我国生态地位较重要、经济发展较滞后、贫困人口比例较高、贫困程度较深的地区,已经成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突出短板。特别是在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的背景下,牧民持续稳定增收显得愈加艰难,根本原因在于牧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要素--生计资本的匮乏。因此研究可持续生计资本对牧民收入的影响,探寻促进牧民持续稳定增收的有效途径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价值。基于上述背景,本文以内蒙古草原牧区的牧民为研究对象,以促进牧民持续稳定增收为出发点,以可持续生计资本为视角,重点关注可持续生计资本分析框架内的生计资本等核心微观要素以及政策与制度、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等宏观要素对牧民增收的影响机制,并为探寻促进牧民持续稳定增收的有效路径与措施提供依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本文利用历年内蒙古统计年鉴公布的有关牧民收入的宏观数据,系统梳理并总结内蒙古牧民的收入水平、收入结构以及收入差距的变化趋势及特征。就收入水平而言,自改革开放以来,牧民的人均纯收入水平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增长幅度波动极大且近几年增速明显趋缓,牧民增收已进入瓶颈阶段;就收入结构而言,牧民的收入来源总体上呈现以家庭经营收入为主,其余收入为辅的收入格局。其中,家庭经营收入占比逐年下降,但畜牧业收入依旧是牧民家庭经营收入的核心来源。工资收入占比总体呈上升趋势但有所波动。转移性收入的增速最快,已成为牧民第二大收入来源。财产性收入占比最小,增收潜力有待挖掘;就收入差距而言,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区域收入差距仍然明显,内部收入差距依然巨大,牧民收入不平等程度较严重。(2)本文从可持续生计资本的视角定性分析了生计资本分析框架内的诸要素对牧民增收的影响,这有助于我们厘清错综复杂的农牧民增收影响因素。受传统文化及习俗的影响,牧民的生产经营行为多以生计导向或习俗导向为主而非完全以市场导向为主。而牧民能否增收往往取决于牧民的生产经营行为,因此可持续生计资本分析框架为研究牧民增收提供了综合的理论分析框架。研究发现牧户生计资本的匮乏成为牧民增收缓慢且收入来源结构单一的主要根源,牧户间生计资本水平的差异成为牧民收入不平等的主要根源。除此之外,框架内的脆弱性背景、政策与制度、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等外部宏观因素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牧民的增收。(3)本文利用跟踪调查获取的627户牧户微观数据对牧民的收入水平以及收入结构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根据牧户收入决定函数构建了三个模型,分别以牧户的人均收入水平、牧户人均畜牧业收入、牧户人均非畜牧业收入作为被解释变量,以可持续生计框架内的诸要素作为自变量,同时选用了代理变量法、前定变量法以及面板数据法来尽量削弱内生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影响牧户收入水平的因素是多元而复杂的,既包括自然资本禀赋、物质资本投入、人力资本积累、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占有、牧民就业行为、家庭特征等微观因素,又包括政策制度、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等宏观因素。就收入结构的影响因素来看,不同因素对牧户收入的影响路径存在差异,有些因素(如自然资本、人力资本、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政府政策)通过各种收入来源对牧户收入水平产生影响,但也有部分因素(如物质资本、牧民就业行为)对牧户收入水平的影响是结构性的。具体如下:自然资本对牧户收入水平及收入结构均产生显着正向影响。其中人均草场面积对牧户畜牧业收入的影响程度大于非畜牧业收入。但就影响程度而言,自然资本对牧户增收的作用较有限;物资资本仅对牧户的畜牧业收入产生影响,其中牲畜资产的影响程度最小,而生产工具和生活资料影响较大;人力资本中的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职业教育以及牧民汉语能力均对收入水平产生显着影响。其中汉语能力对牧民的畜牧业收入具有显着负效应,而职业教育对牧民的非畜牧业收入具有显着正效应。人力资本对牧民收入影响程度较大,表明人力资本是牧民增收的主要内在动力;金融资本中的金融资产对牧户收入水平及结构均产生了显着正效应,但影响程度相对较小。社会资本中的家庭成员是否有国家干部、邻里信任度、距旗政府所在地距离均对牧民的收入水平具有显着效应。其中,距旗政府所在地距离对牧民畜牧业收入具有显着负效应。而国家干部和距旗政府所在地距离对牧户的非畜牧业收入产生显着影响,且社会资本的影响也较大,表明加强社会资本的建设能在很大程度能促进牧民增收。除此之外,牧民的就业行为仅对牧民的非畜牧业收入产生显着正效应。表明积极引导牧民外出就业,有利于牧户收入来源的多元化,进而提高牧户收入水平。另外,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政府政策对牧户的收入水平及收入结构均产生显着正效应,且影响程度较大,由此可见,继续实施和深化系列惠牧政策,同时要注重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这些对牧户增收都具有极大的促进的作用。本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三点:第一,以可持续生计资本分析框架为牧民收入研究的切入点。目前研究农牧民收入的成果颇多,但已有研究要么仅考虑国家政策、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等宏观因素的影响,要么仅考虑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等微观因素的影响,使研究结果的解释力不足。本文综合分析该框架内的五种生计资本、牧民就业行为、家庭特征以及政策制度、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等构成要素对牧民收入水平及结构的影响,使得研究结论更全面。第二,从牧户收入来源与结构的视角,探析框架内诸因素对牧户增收的影响路径。研究发现框架内不同要素对牧户增收的影响路径存在差异,有些因素通过各种收入来源对牧户增收产生全面影响,但也有部分因素仅通过不同分收入来源对牧户增收产生影响。第三,大范围动态分析了牧民收入水平及收入结构的影响因素。本文采用的是内蒙古自治区内范围较大的2010-2015年间的三年牧户追踪调研数据。该数据是目前内蒙古有关牧民增收研究中较为完整的牧户动态微观数据,它涵盖了内蒙古从东到西不同盟市的牧户家庭数据627份,使得研究结论具有较强的代表性,以便能更好服务于牧区实际政策需求。

唐亚伟,扎罗,边巴,禹代林,尼玛扎西[7](2016)在《西藏主要粮油作物优良品种区域布局探讨》文中提出文章根据西藏主要农区农作物生产区的气候特点,全区粮食单产提高和总产提升的总体需求,保障藏区粮食安全的生产需要,对主要粮油作物生态区域布局进行综合分析,按照主要粮油作物布局原则,提出了藏东南和边境亚热带区、藏东南温凉半湿润区、藏中温凉半干旱保灌区、藏中西温凉半干旱中间地带、高寒农区保灌区和高寒农区旱作区等六个农业生态区布局规划。

张晓平[8](2014)在《基于功能导向的西藏土地整治研究》文中认为土地整治是中国现阶段及未来相当长时间内土地利用及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但作为一项大规模的系统工程和崭新事业,尚缺少必要和充分的理论准备。当前土地整治是一种基于问题导向的土地整治,在耦合土地整治效应与区域需求、统筹区域整治等方面存在缺陷。随着土地整治作用逐步凸显,迫切要求土地整治目标导向由具体土地问题转变为区域功能。面对土地整治的转型要求,构建支撑基于功能导向的土地整治的理论和方法,成为亟需研究的科学问题。西藏在自然地理条件、土地利用条件、发展阶段、居住习俗等方面独特,生态脆弱且生态地位突出,近些年生态退化问题严重。西藏土地整治必然有其特殊性,如何科学开展则成为西藏有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围绕上述科学问题及现实矛盾,开展了基于功能导向的土地整治理论与方法及实证研究。在土地整治与区域功能关系理论解释及土地整治的理论视野转变分析基础上,从内涵、目标、方式及分区等方面探索了基于功能导向的土地整治理论架构。引入PSR模型,构建了基于功能导向的土地整治分析框架,并分别研究了西藏土地利用功能压力、土地利用功能状态,以及基于功能导向的西藏土地整治目标、方式及分区。研究认为,分别从系统内外定性分析土地利用功能压力特征,是研究区域土地利用功能压力的一种可行方法,土地利用功能状态通过土地利用功能评价诊断,可从动态变异性评价及空间分异性评价2个方面进行。以西藏土地利用功能压力及状态为依据,分析认为遏制生态功能退化及提高社会功能是西藏土地整治的主要导向,减缓农业生产功能退化及提高经济功能是次要导向,耕地质量整治、农业生产方式整治等14种土地整治方式适用于功能导向下的西藏土地整治,生产功能主导整治区等4个一级区及藏中高山宽谷生产功能主导整治区等6个二级区的土地整治分区体现了区域功能导向,土地整治目标及方式的分区配置是统筹区域土地整治的基础。基于功能导向的土地整治凸显了区域功能对于土地整治的引导作用,是实现区域功能的有效途径。基于功能导向的土地整治理论与方法及实证分析,丰富和发展了土地整治理论与方法研究,是西藏土地整治系统性研究的尝试,为西藏土地整治科学开展提供了支撑。

张华国[9](2014)在《西藏农牧业大发展历程回顾坚持走西藏特色的农牧业发展之路——献予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新型科研四所组建》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基于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科研学科的逐步分类与新型科研事业单位的组建,回顾总结西藏和平解放以来农牧业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取得的成就。探讨出西藏农牧业发展的基本经验与做法,对于推动新型高原农业现代化建设提出个人的建议与设想,对推动农牧业产业化发展奠定理论基础,以供参考。

刘国一[10](2013)在《西藏设施农业建设项目后评价》文中认为设施农业是指在局部范围改善或创造适宜动植物生长发育的良好环境条件而进行有效生产的农业,突破了农业生产中地域与时令的限制,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由于西藏发展设施农业能充分利用光能资源、改善人们的膳食结构、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土地利用率,所以设施农业在西藏得到了蓬勃发展。但在项目的运营过程中,一些缺点与不足也逐渐暴露出来:有的设施农业项目不符合市场需求盲目上马;政府各管理部门之间不协调,缺乏对设施农业项目形成统一有效的管理;设施农业的科技力量和农户种植水平还比较低;农资产品及科技服务跟不上等。在这种情况下,西藏的设施农业下一步到底如何做,才能更有效地发展?为回答这些问题,必须对已经实施的设施农业项目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估。尽管已经有一些工作或文献从经济和社会影响方面对西藏设施农业项目做了一些评价,但这些评价要么是单项的,要么尽管是多项,但也不够系统和全面,同时还缺乏相应的理论依据。针对已有评价工作的不足,本文基于实践,应用项目后评价的方法,对西藏设施农业项目开展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入的后评价工作。通过梳理评价思路和研究、制定一个合理而可行的评价体系框架,希望能够为西藏设施农业的改进及发展发现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或不足,为项目的后续建设和运营找到改进的方向及具体目标。本文根据西藏设施农业的特殊情况,结合项目后评价的常规方法,选择适宜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指标,应用对比法和逻辑框架分析方法进行项目环境评价、财务评价、社会评价和可持续性评价。运用上述理论及方法对西藏某县的一个设施温室建设项目进行实证分析,项目的财务内部收益率为4.5%、投资回收期13.34年,表明项目盈利能力较差;但从社会效益方面来看具有积极的意义,项目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提高了项目区的就业率,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项目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但生产手段未得到较大的改进,生产力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项目与当地的休闲文化有一定冲突,需要加强引导提高劳动者素质,完善竞争机制,增加农民的参与意识;项目的生态评价发现,温室里的土壤养分不平衡,出现一定程度次生盐渍化,这是由不合理的施肥和灌溉引起的;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设施农业的后续配套服务缺乏,农产品销售困难,农民也难以购买到相应的农资,技术服务体系还不够完善,这些也成为影响设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研究发现了西藏设施农业建设项目后续运营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或不足,并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与建议,如在后续管理中搭建信息平台,完善服务体系,引进竞争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发挥温室效益等。

二、Analysis of Income Structure of Farmer (Herdsman) of the Tibet Autonomous Region(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nalysis of Income Structure of Farmer (Herdsman) of the Tibet Autonomous Region(论文提纲范文)

(1)柯西河流域农户生计资本评价与生计可持续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1.5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6 技术路线与结构安排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2.1 相关理论基础
    2.2 本文研究方法
第3章 可持续生计研究进展及量化评价
    3.1 可持续生计的内涵与发展演进
    3.2 国际生计可持续研究进展及文献计量分析
        3.2.1 研究思路方法和主要数据源
        3.2.2 数据检索与处理
        3.2.3 文献特征分析
        3.2.4 主要研究力量空间分布及其合作关系分析
        3.2.5 主要研究机构分析
        3.2.6 主要研究者及其社会网络结构分析
        3.2.7 研究热点分析
    3.3 国内可持续生计研究进展及文献计量分析
        3.3.1 国内研究进展及阶段分析
        3.3.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3.3.3 发文整体情况分析
        3.3.4 主要研究力量分析
        3.3.5 学术影响力分析
        3.3.6 主要研究主题与热点领域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研究区域柯西河流域概述
    4.1 柯西河流域地理位置
    4.2 柯西河流域自然地理
        4.2.1 柯西河流域河流概况
        4.2.2 柯西河流域地貌概况
        4.2.3 柯西河流域气候及降水概况
    4.3 柯西河流域社会经济概况
    4.4 柯西河流域的能源状况
    4.5 柯西河流域的主要资源环境问题
    4.6 柯西河流域居民的主要生计方式及其研究意义
第5章 柯西河流域县域生计资本评价及其空间格局研究
    5.1 县域农户生计资本评价方法
        5.1.1 评价数据来源
        5.1.2 评价指标选取
        5.1.3 评价测度模型选择
        5.1.4 县域生计资本空间差异测度方法:空间自相关分析
        5.1.5 县域生计资本空间分布影响因素分析
    5.2 柯西河流域县域生计资本评价结果
    5.3 县域生计资本空间格局特征
    5.4 农户生计资本聚集特征
    5.5 柯西河流域县域生计资本空间分布影响因素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柯西河流域家庭生计资本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
    6.1 研究方法
        6.1.1 案例区选择:尼泊尔境内柯西河流域
        6.1.2 数据收集及实地考察
        6.1.3 指标构建:生计脆弱性指数与可持续生计指数
        6.1.4 SLI指数及测度方法
        6.1.5 基于IPCC框架的科学性验证
    6.2 结论结果及分析
        6.2.1 Kavre、Sindhuli及Saptari县生计脆弱性分析
        6.2.2 县域LVI-IPCC得分
        6.2.3 Kavre、Sindhuli和Saptari县可持续生计指数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柯西河流域不同性别群体生计资本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7.1 尼泊尔的性别不平等状况
    7.2 性别不平等的测量指标与方法
        7.2.1 指标体系构建
        7.2.2 计算方法
    7.3 性别维度生计资本空间分布特征
    7.4 基于县域的两性生计资本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7.5 日喀则地区柯西河流域上游不同性别群体生计资本评价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关键生计资本评价研究
    8.1 关键资本识别与影响因素分析方法——DEMATEL方法
    8.2 不同分析维度的主要资本及其影响因素判别
    8.3 DEMATEL方法分析的实现步骤
    8.4 柯西河流域关键资本及影响因素分析
        8.4.1 影响因素及关键资本分析——区域视角
        8.4.2 影响因素及关键资本分析——性别视角
        8.4.3 影响因素及关键资本分析——家庭视角
        8.4.4 基于评价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8.5 本章小结
第9章 流域可持续生计策略的建议
    9.1 流域县域尺度生计发展的障碍与问题及对策建议
        9.1.1 可持续生计的障碍与问题分析
        9.1.2 面向县域尺度的可持续生计战略
    9.2 流域家庭尺度生计发展的障碍与问题及对策建议
        9.2.1 可持续生计的障碍与问题分析
        9.2.2 面向家庭尺度的可持续生计策略
    9.3 流域性别群体尺度生计发展的障碍与问题
        9.3.1 可持续生计的障碍与问题分析
        9.3.2 面向性别尺度的可持续生计措施
    9.4 小结
第10章 结论与讨论
    10.1 研究主要结论
    10.2 论文主要创新点
    10.3 论文不足之处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1 农户家庭调查问卷
附录 2 基于Dematel方法的农户关键资本评价调查问卷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资源与规则:尕扎村社会转型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选题缘由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中国社会与社会转型
        二、高原地区与社会转型
    第三节 理论范式和重要概念
        一、结构化理论
        二、重要概念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之处
第二章 历史空间与转型实践
    第一节 村落历史
        一、尕扎村的地理方位
        二、地名传说中的村落历史
    第二节 土地制度的历史沿革
        一、行政体系的演变
        二、土地制度的沿革
    第三节 宗教文化与河谷整合
        一、苯教文化的传统
        二、苯教和佛教文化的融合
        三、建立寺院的历史人物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生产空间与转型实践
    第一节 农牧业生产的政策变迁
        一、农牧业生产的政策转变
        二、改革开放后的致富事例
    第二节 农牧业生产的时空安排
        一、农牧林资源以及利用方式的变化
        二、牧业生产中的空间转换
    第三节 农牧业生产生活的转变
        一、衣食住行方面的变化
        二、收入结构与生活转变
    本章小结
    本章附图
第四章 亲属空间与转型实践
    第一节 家庭结构
        一、家庭规模
        二、家庭类型
        三、亲属称谓
    第二节 婚姻与继嗣
        一、通婚范围
        二、村落内部婚姻
        三、村落外部婚姻
        四、继嗣形式
    第三节 人情往来与亲疏远近关系
        一、婚礼
        二、葬礼
        三、盖房
    第四节 口头起誓隐含的亲疏远近关系
        一、日常生活中的口头起誓
        二、问卷调查
    本章小结
    本章附图
第五章 象征空间与转型实践
    第一节 山神祭祀
        一、措哇
        二、山神祭祀
        三、山神祭祀的象征意义
    第二节 敦巴斋会
        一、敦巴斋会的早期记录
        二、敦巴斋会的主要内容
        三、敦巴斋会的象征意义
    第三节 嘛尼会
        一、嘛尼会的过程及内容
        二、嘛尼会中体现的村民关系
        三、嘛尼会的象征意义
    本章小结
    本章附图
第六章 组织空间与转型实践
    第一节 旅游资源与转型实践
        一、寺院以及年度活动
        二、转型中的寺院功能
    第二节 环保协会与转型实践
        一、参与公益活动
        二、自行成立环保协会
        三、村民对环保协会的态度
    第三节 国家政策与转型实践
        一、“生态文明村”建设项目与实施
        二、“三变改革”与合作社建立
    本章小结
    本章附图
结论
    一、牧村:农村与牧区之间
    二、生活空间的社会转型特点
    三、乡村社会转型与制度改革
    四、反思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3)牧民草场流转的生态减贫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土地流转是深化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途径
        1.1.2 草场流转是优化资源配置、缓解生态压力的有效举措
        1.1.3 草场流转是生态减贫的新途径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草原承包经营制度改革与牧民草场流转
        1.3.2 牧民草场流转的影响因素
        1.3.3 牧民草场流转与生态减贫效应
        1.3.4 文献评述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路线
    1.5 研究方法与数据资料
        1.5.1 研究方法
        1.5.2 数据资料
    1.6 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草场流转的内涵
        2.1.2 家庭收入的内涵及外延
        2.1.3 生态减贫效应的内涵及外延
    2.2 理论基础
        2.2.1 制度变迁理论
        2.2.2 生态贫困理论
        2.2.3 路径依赖理论
        2.2.4 计划行为理论
    2.3 牧民草场流转的生态减贫机理分析
        2.3.1 收入视角下草场流转的生态减贫效应分析
        2.3.2 生态视角下草场流转的生态减贫效应分析
        2.3.3 感知视角下草场流转的生态减贫效应分析
    2.4 理论框架构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牧民草场流转的背景、现状与问题分析
    3.1 草场流转的背景
        3.1.1 土地(草地)制度变迁中的草场流转
        3.1.2 畜牧生产成本推动下的草场流转
        3.1.3 草原生态保护建设下的草场流转
        3.1.4 非营利性的草场流转
    3.2 调研区经济社会概况及中国草地资源分布
        3.2.1 调研区经济社会概况
        3.2.2 主要草地资源分布
    3.3 调研样本的基本特征分析
        3.3.1 调研样本的个体特征分析
        3.3.2 牧民草场流转认知情况分析
        3.3.3 流转草场特征与价格
    3.4 牧民草场流转的现实问题
        3.4.1 草场流转信息渠道单一、参与水平较低
        3.4.2 牧民草场流转的生态改善感知水平较低
        3.4.3 草场流转拉大牧民收入差距
        3.4.4 草场流转的双重保障机制尚未形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牧民草场流转行为分析
    4.1 引言
    4.2 游牧变迁、社会分化对牧民草场流转的影响
        4.2.1 理论分析与假设
        4.2.2 模型选择及变量说明
        4.2.3 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4.3 社会保障、社会信任对参与草场流转保护草场生态的影响
        4.3.1 理论分析与假设
        4.3.2 模型选择及变量说明
        4.3.3 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4.4 牧户特征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收入视角下草场流转的生态减贫效应分析
    5.1 引言
    5.2 收入视角下草场流转对生态减贫的机理分析
        5.2.1 草场转入对家庭收入的影响分析
        5.2.2 草场转出对家庭收入的影响分析
        5.2.3 草场流转对不同收入层级牧民的影响分析
    5.3 研究框架与模型构建
        5.3.1 研究框架
        5.3.2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5.4 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5.4.1 草场流转对家庭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
        5.4.2 草场流转对不同收入层级牧民影响的实证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生态视角下草场流转的生态减贫效应分析
    6.1 引言
    6.2 生态视角下草场流转的生态减贫机制分析
        6.2.1 生态视角下草场流转对牧民收入的影响分析
        6.2.2 草场流转对牧民收入影响的生态中介效应分析
    6.3 研究框架与模型构建
        6.3.1 研究框架
        6.3.2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6.4 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6.4.1 草场流转的生态特征分析
        6.4.2 生态视角下生态减贫效应影响的实证分析
        6.4.3 生态减贫效应的影响路径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感知视角下草场流转的生态减贫效应分析
    7.1 引言
    7.2 研究机理与研究框架
        7.2.1 牧民草场流转的生态效应感知评价机理分析
        7.2.2 研究框架设计
    7.3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7.3.1 模型构建
        7.3.2 变量选取与说明
    7.4 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7.4.1 牧民草场流转的生态减贫效应感知
        7.4.2 牧民生态减贫效应感知的实证分析
        7.4.3 牧民生态减贫效应感知的影响路径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草场流转的生态减贫效应提升机制分析
    8.1 引言
    8.2 土地经营制度改革与农民生计保障
        8.2.1 传统转包、互换形式
        8.2.2 股份合作与土地换保障模式
        8.2.3 产权比例化市场流转模式
        8.2.4 经验比较分析
    8.3 草地经营制度改革与牧民生计保障
        8.3.1 草地经营制度改革与生计保障
        8.3.2 草地经营制度改革与生态保护
    8.4 双重保障型草场市场流转机制框架构想
        8.4.1 生计、生态与草场市场化流转的保障机制
        8.4.2 双重保障型草场市场化流转机制的尝试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9.1 研究结论
        9.1.1 土地(草地)承包经营制度改革趋于稳定
        9.1.2 草场流转关乎牧民生计转型,流转决策存在差异
        9.1.3 牧民草场流转对生态减贫的收入效应影响显着
        9.1.4 牧民草场流转对生态减贫的生态效应影响滞后
        9.1.5 牧民不同流转类型的生态减贫效应的感知存在差异
    9.2 政策建议
        9.2.1 健全牧民社会保障体系、弘扬牧区优良传统文化
        9.2.2 提高生态补偿力度,优化牧民创业环境
        9.2.3 健全流转市场监管体系,加大违法惩处力度
        9.2.4 流转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严防贫富差距继续扩大
        9.2.5 规范政府政策实施管理,提高农牧民制度信任
        9.2.6 创新畜牧经营方式,探索畜牧业与生态保护的衔接机制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乡村旅游发展背景下高寒牧区公共草场治理研究 ——基于西藏纳木错流域的牧户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标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图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5.1 可能的创新
        1.5.2 可能存在的不足
第二章 概念界定、文献综述与分析框架
    2.1 概念界定
        2.1.1 乡村旅游
        2.1.2 公共草场——典型的公共池塘资源
        2.1.3 公共草场的自主治理
    2.2 文献综述
        2.2.1 乡村旅游发展与公共草场治理
        2.2.2 公共草场治理的影响因素
    2.3 理论基础
        2.3.1 牧户行为理论
        2.3.2 外部性理论
    2.4 分析框架
        2.4.1 基于IAD的草场治理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
        2.4.2 乡村旅游发展影响公共草场治理的作用机制
第三章 纳木错流域牧区概况
    3.1 研究区域概况
        3.1.1 自然条件
        3.1.2 社会经济概况
        3.1.3 乡村旅游发展背景及现状
        3.1.4 草地资源与畜牧业生产状况
    3.2 纳木错流域牧区草场制度的变迁历程
    3.3 样本基本情况
        3.3.1 数据来源及调研方法
        3.3.2 样本牧户的基本特征
        3.3.3 受访牧户对公共草场治理的认知状况
        3.3.4 受访牧户对公共草场治理的行为分析
第四章 乡村旅游对牧户草场利用与治理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
    4.1 变量选取
        4.1.1 因变量的选取
        4.1.2 乡村旅游变量的选取
        4.1.3 控制变量的选取
    4.2 计量模型设定
    4.3 牧户参与草场利用与治理行为的回归分析
        4.3.1 Probit模型的估计结果
        4.3.2 工具变量估计结果
第五章 乡村旅游影响牧户草场利用与治理行为机制的初步经验证据
    5.1 乡村旅游对牧户利益诉求的影响
        5.1.1 利益诉求变量选取
        5.1.2 模型估计结果
    5.2 乡村旅游对牧户社会资本的影响
        5.2.1 社会资本变量选取
        5.2.2 模型估计结果
    5.3 乡村旅游对牧户环境态度的影响
        5.3.1 环境态度变量选取
        5.3.2 模型估计结果
    5.4 乡村旅游影响牧户草地治理行为的作用机制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政策建议
        6.2.1 以提高牧户参与度为核心推动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6.2.2 以提高畜产品质量为核心健全市场体系促进牧户合理利用草地资源
        6.2.3 构建基于社区参与的公共草场自主治理制度
参考文献
附录 纳木错流域乡村旅游发展及牧户草地利用与治理行为调查问卷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5)西藏财政支农支出与农牧民收入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标和内容及不足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界定
        1.3.1 对本研究问题的界定
        1.3.2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3 数据资料收集和分析方法说明
    1.4 文献综述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4.3 研究述评
第2章 财政支农相关理论分析
    2.1 公共产品理论
        2.1.1 农业具有公共品属性
        2.1.2 农业存在外部性
        2.1.3 农村公共产品
        2.1.4 农村公共产品的重要作用
    2.2 公共财政理论
        2.2.1 公共财政的职能及特性
        2.2.2 公共财政模式下财政支农的理论依据
    2.3 财政支农支出
        2.3.1 财政支农的内容
        2.3.2 财政支农资金范围
    2.4 西藏自治区支农政策回顾和评价
        2.4.1 西藏自治区支农政策回顾与农业经济的发展
第3章 西藏自治区财政支农支出与农牧民收入关系描述性分析.
    3.1 西藏自治区财政支农总量与农牧民收入变动的统计分析
    3.2 西藏财政支农总量与西藏财政总支出的比较
    3.3 西藏财政支农占西藏财政总支出比例
    3.4 中央财政补助占西藏财政比重
    3.5 西藏财政支农支出环比增长率与西藏农牧民纯收入环比增长率关系
    3.6 西藏自治区城乡收入差距分析
第4章 西藏自治区财政支农支出与农牧民收入关系实证分析
    4.1 西藏财政支农结构分析
        4.1.1 选择研究对象
        4.1.2 西藏财政支农各分项支出情况
    4.2 变量的选择和数据来源
    4.3 西藏财政支农总计(LX)对西藏农牧民纯收入(LY)的影响
        4.3.1 单位根检验
        4.3.2 协整性检验
        4.3.3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4.4 西藏自治区财政支农项目对农牧民收入增长的贡献模型
        4.4.1 变量的选取
        4.4.2 回归分析
    4.5 各变量对农牧民收入效应的现实解释
        4.5.1 西藏农牧民收入与财政支农支出总量
        4.5.2 西藏财政支农各分项与农牧民收入的关系
第5章 西藏自治区农牧民收入增长的财政支持对策
    5.1 加大西藏财政支农支出力度
    5.2 调整西藏财政支农结构
    5.3 完善预算管理体制,提高西藏财政支农资金绩效
参考文献
致谢

(6)可持续生计资本对牧民收入影响研究 ——以内蒙古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标和意义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主要内容
    1.4 研究的关键问题、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的关键问题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
2 文献综述
    2.1 农牧民增收研究
        2.1.1 农牧民收入增长理论
        2.1.2 农民增收影响因素
        2.1.3 农民增收政策
        2.1.4 牧民增收状况、影响因素及政策
        2.1.5 农牧民增收研究述评
    2.2 可持续生计与农牧民增收
        2.2.1 可持续生计理论
        2.2.2 可持续生计实证研究
        2.2.3 可持续生计对农牧民收入的影响分析
    2.3 文献述评
3 相关概念、理论基础及分析框架
    3.1 相关概念界定
        3.1.1 牧民
        3.1.2 牧民收入
        3.1.3 可持续生计
    3.2 理论基础
        3.2.1 收入理论
        3.2.2 外部性理论
        3.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3.3 理论分析框架
        3.3.1 可持续生计内涵
        3.3.2 可持续生计资本分析框架的主要内容
    3.4 本章小结
4 内蒙古牧民收入演变历程及特征分析
    4.1 牧民收入水平的变化分析
        4.1.1 迅猛增长阶段
        4.1.2 波动增长阶段
        4.1.3 高速增长阶段
        4.1.4 明显下降阶段
        4.1.5 恢复增长阶段
    4.2 牧民收入结构的变化分析
        4.2.1 一级收入结构分析
        4.2.2 二级收入结构分析
        4.2.3 三级收入结构分析
    4.3 牧民收入的差距变化分析
        4.3.1 区域差距分析
        4.3.2 城乡差距分析
        4.3.3 内部差距分析
    4.4 牧民收入增长特征总结
        4.4.1 牧民收入增长极不稳定且增速趋缓
        4.4.2 牧民收入渠道单一,抗风险能力较弱
        4.4.3 牧民收入增长呈现极不平衡特征
    4.5 本章小结
5 牧民收入影响因素的定性分析
    5.1 牧民增收的分析思路
        5.1.1 基于可持续生计资本的视角
        5.1.2 牧民收入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构建
    5.2 牧民收入影响因素分析
        5.2.1 脆弱性背景的冲击
        5.2.2 可持续生计资本的影响
        5.2.3 政策性因素的影响
    5.3 本章小结
6 牧民收入水平及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6.1 研究区域概况
    6.2 数据来源及问卷设计
        6.2.1 数据来源及样本选取
        6.2.2 问卷设计
    6.3 样本牧户家庭特征及收入水平描述
        6.3.1 样本牧户家庭特征
        6.3.2 样本牧户人均收入水平及增长
        6.3.3 样本牧户人均收入来源及结构
        6.3.4 样本牧户的收入差距状况
    6.4 牧户收入水平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6.4.1 模型的设定与说明
        6.4.2 变量的选取与描述性统计
        6.4.3 模型结果分析
    6.5 牧户收入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6.5.1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
        6.5.2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6.5.3 模型结果分析
    6.6 本章小结
7 促进内蒙古牧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和措施
    7.1 明确牧民增收目标,完善牧民增收思路
        7.1.1 明确牧民增收目标与内涵
        7.1.2 完善牧民增收思路
    7.2 完善牧区草原确权制度,挖掘自然资本增收潜力
        7.2.1 完善牧区草原确权承包制度
        7.2.2 优化草原生态补偿政策
    7.3 加强牧区物质资本建设,拓宽牧民经营收入增收空间
        7.3.1 转变草原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
        7.3.2 加强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
    7.4 重视牧区人力资本积累,推动牧民工资收入快速增长
        7.4.1 提高牧民的基础教育水平
        7.4.2 加强牧民的职业教育培训
    7.5 完善牧区金融市场服务,激发牧民财产收入增长潜力
        7.5.1 建设牧区金融服务体系
        7.5.2 积极发展牧区小额信贷
        7.5.3 创新牧区金融信贷产品
    7.6 提升牧区社会资本水平,缩减牧户收入不平等差距
        7.6.1 鼓励培育牧区合作组织
        7.6.2 强化牧区基层组织作用
    7.7 完善牧区政策支持体系,确保牧民转移性收入持续增长
        7.7.1 改革完善畜草原牧业补贴政策
        7.7.2 完善草原牧区社会保障机制
    7.8 本章小结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不足之处
    8.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7)西藏主要粮油作物优良品种区域布局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优良品种区域布局的必要性
2 优良品种区域布局的基本原则
    2.1 坚持规划指导的原则
    2.2 坚持科学搭配的原则
    2.3 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
    2.4 坚持良种先行的原则
3 主要粮油作物优良品种区域布局方案
    3.1 区域布局方案
    3.2 农作物优良品种选择方案
        3.2.1 春青稞:
        3.2.2 冬青稞:
        3.2.3 冬小麦:
        3.2.4 春小麦:
        3.2.5 春油菜:
4 提高认识,加强优良品种布局工作
    4.1 做好本地区优良品种区域布局方案
    4.2 加强优势农作物品种原种扩繁,保证种子贮备
    4.3 改善良种田基础设施条件,提高良种供应能力
    4.4 做好宣传、展示和培训,加快优良品种推广步伐
    4.5 加强种子监管,为农业生产提供优质种子
5 小结

(8)基于功能导向的西藏土地整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标、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基于功能导向的土地整治理论架构
    2.1 基础理论及其指导
    2.2 基本概念及相互关系
    2.3 土地整治理论视野的转变:从“实体形态”到“区域功能”
    2.4 基于功能导向的土地整治理论架构
    2.5 基于功能导向的土地整治分析框架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
    3.1 西藏概况
    3.2 西藏土地利用功能类型划分
    3.3 西藏土地整治的历史考证
    3.4 西藏土地整治发展态势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西藏土地利用功能压力
    4.1 土地利用功能压力的基本认识
    4.2 西藏土地利用功能压力的影响因素
    4.3 西藏土地利用功能压力特征
    4.4 西藏土地利用功能压力综合评价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西藏土地利用功能状态
    5.1 土地利用功能状态的基本认识
    5.2 西藏土地利用功能动态变异性
    5.3 西藏土地利用功能空间分异性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西藏土地整治响应
    6.1 基于功能导向的西藏土地整治目标
    6.2 基于功能导向的西藏土地整治方式
    6.3 基于功能导向的西藏土地整治分区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西藏农牧业大发展历程回顾坚持走西藏特色的农牧业发展之路——献予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新型科研四所组建(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西藏农牧业发展历程回顾
    1. 发扬艰苦奋斗的“老西藏精神”,为西藏农牧业大发展奠定基础
    2. 进行农业科技攻关,开展实验研究,逐步探讨西藏农牧业发展之路
    3. 科研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农业生产能力不断提高
    4.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有力的促进了农牧业的建设与发展
    5. 科学技术的进步有力的推进了高原农业现代化的建设与发展
二、西藏农牧业发展历史成就
    1. 农牧业发展逐步进步,科研水平与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2. 农牧业自然资源调查、采集、摸底工作进行较为有序
    3. 科研生产条件的改善,极大的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提高
三、西藏农牧业发展基本经验与做法
    1. 始终坚持农牧业生产建设与发展的观念是根本
    2. 农业与牧业的相互结合是西藏自然史上赋予的特殊的优势互补形式
    3. 农牧业发展始终坚持走遵循自然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理念
    4. 农牧业发展在适宜基础设施、先进技术、科学方法当中逐步推进
四、结束语

(10)西藏设施农业建设项目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1.1 设施农业概论及作用
        1.1.2 西藏设施农业发展现状
        1.1.3 西藏设施农业项目后评价的必要性
        1.1.4 西藏设施农业项目后评价进展
        1.1.5 西藏设施农业项目后评价中存在的不足与关键问题
    1.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2.1 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1.2.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项目后评价相关研究评述
    2.1 项目后评价概念
    2.2 项目后评价研究进展
    2.3 设施农业项目后评价意义
    2.4 设施农业项目后评价难点
    2.5 设施农业项目后评价不足
    2.6 小结
第三章 设施农业项目后评价内容
    3.1 环境影响评价
        3.1.1 大气环境影响
        3.1.2 噪声环境影响
        3.1.3 生态影响分析
    3.2 项目财务后评价
        3.2.1 项目财务后评价定义
        3.2.2 项目财务后评价内容
        3.2.3 盈利能力指标
    3.3 社会评价
        3.3.1 项目社会评价发展
        3.3.2 设施农业项目社会评价特点
        3.3.3 社会评价的指标与方法
    3.4 可持续性评价
        3.4.1 可持续的理论基础
        3.4.2 设施农业可持续性评价内容
    3.5 小结
第四章 项目后评价方法
    4.1 有无对比
    4.2 逻辑框架法
        4.2.1 垂直逻辑关系分析
        4.2.2 水平逻辑关系分析
        4.2.3 改进逻辑框架分析法
    4.3 小结
第五章 西藏设施农业项目后评价
    5.1 项目及项目区概况
    5.2 研究区域农户基本特征分析
    5.3 项目后评价的逻辑框架分析
    5.4 项目技术后评价
    5.5 项目财务评价
        5.5.1 设施农业项目财务评价
        5.5.2 设施农业项目与其他农业项目的经济效益对比
    5.6 项目生态评价
        5.6.1 土壤养分状况研究
        5.6.2 设施栽培土壤次生盐渍化
    5.7 社会评价
        5.7.1 就业影响
        5.7.2 土地利用率
        5.7.3 项目受益者
        5.7.4 种植户的财务收益
        5.7.5 生产手段
    5.8 项目的持续性分析
        5.8.1 项目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发展可持续性分析
        5.8.2 项目投资的可持续性
        5.8.3 各方参与度
        5.8.4 设施农业可持续发展制约因素调查
    5.9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
附录:农户及专家调查表

四、Analysis of Income Structure of Farmer (Herdsman) of the Tibet Autonomous Region(论文参考文献)

  • [1]柯西河流域农户生计资本评价与生计可持续性研究[D]. 张宸嘉.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2020(01)
  • [2]资源与规则:尕扎村社会转型实践研究[D]. 付吉力根.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3]牧民草场流转的生态减贫效应研究[D]. 李先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2)
  • [4]乡村旅游发展背景下高寒牧区公共草场治理研究 ——基于西藏纳木错流域的牧户调查[D]. 彭元柳.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5]西藏财政支农支出与农牧民收入关系研究[D]. 巴桑次仁. 西南民族大学, 2018(05)
  • [6]可持续生计资本对牧民收入影响研究 ——以内蒙古为例[D]. 王海春.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7(11)
  • [7]西藏主要粮油作物优良品种区域布局探讨[J]. 唐亚伟,扎罗,边巴,禹代林,尼玛扎西. 西藏科技, 2016(04)
  • [8]基于功能导向的西藏土地整治研究[D]. 张晓平. 中国农业大学, 2014(08)
  • [9]西藏农牧业大发展历程回顾坚持走西藏特色的农牧业发展之路——献予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新型科研四所组建[J]. 张华国. 西藏农业科技, 2014(01)
  • [10]西藏设施农业建设项目后评价[D]. 刘国一. 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管理与信息技术学院), 2013(09)

标签:;  ;  ;  ;  ;  

西藏自治区农(牧)民收入结构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