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让读者满意——《Nature》的受众本位(论文文献综述)
孙佳路[1](2020)在《《看电影》趣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看电影》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社会及大众文化转型时期的产物。它是在中国市场经济体制下,期刊业开始市场化进程的过程中,以市场为导向,以趣味为策略,由文学类期刊成功进行变身的通俗娱乐类电影期刊。曾打着“中国影迷第1刊”口号的《看电影》,坚持以电影为灵魂,以受众为中心,以客观体现电影工业现状为己任。同时,在面对网络媒介的强力冲击和大众阅读方式发生改变的情况下,《看电影》能够审时度势,整合媒介资源,多次进行改版,成为21世纪以来发展较为迅速的通俗娱乐类电影期刊之一。它的迅猛发展,一方面体现了营销团队的经营管理能力和战略决策能力;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其适应大众审美文化变迁的趣味传播。本文以《看电影》为研究对象,在市场经济、文化转型与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对期刊的发展历程、出版形态和文本进行梳理和阐释。并在综合吸收大众传播学、社会学、美学、电影学等学科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看电影》趣味的生成、发展和演变的背景、过程与原因。力图揭示社会和文化转型时期我国大众娱乐期刊的发展策略和大众审美趣味与媒介发展的关系。论文主体分为五章:第一章从历史的角度对中国电影期刊的发展历程和《看电影》的创刊时机、出版形态、改版状况进行阐述。电影作为第七艺术,其艺术形态,创作手段,表现主题在很大程度上受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等方面的影响。中国电影期刊是伴随着中国电影的发展而发展的,它既是中国电影发展史的记录者,又是中国电影发展史的见证者。它一方面展示着电影的时代特征,另一方面也书写着社会的文化变迁。通过对中国电影期刊发展史的爬梳,阐述不同时期中国电影业的发展形态,意趣风尚及电影期刊对不同时期社会文化思潮的助推,为当代电影期刊的研究提供依据。与此同时,引出于20世纪90年代末社会文化转型时期成功改版的《看电影》。通过对《看电影》创刊背景及发展历程的梳理,分析其迅速脱颖而出,占领大部分读者市场的原因,以及其如何在信息变革时期、阅读方式发生改变的大环境下,抓住时代特征,进行生存策略的演化。为接下来的趣味研究做好铺垫。第二章分别从静态和动态的视角,讨论《看电影》趣味的生成、演变及与趣味群体间的关系。通过分析其趣味生成和传播的内在逻辑,进一步考察趣味与文化语境之间的关系,探究其媒介发展的策略。20世纪90年代,传统媒介由大众传播向分众化传播转型。这种改变使得传播媒介与受众之间形成了以趣味为核心的互动模式。因此,对《看电影》趣味的生成研究,要将其还原到具体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中,分析促使其趣味生成的外部动力因素和内在传播逻辑。这种动因和逻辑既是现实的,又是空间历史的。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看电影》采取了受众定位策略,锁定自己的目标受众群体,并通过对目标受众群体和趣味群体进行趣味层面的互动,引导和型塑,来建构富有时代性审美风尚的趣味文化。随着媒介传播形态的改变,传统媒介趣味与受众趣味趋向异化。作为媒介和文化商品的《看电影》在时代的变革中,所呈现和传播的趣味也相应地发生了改变与创新,这亦是一种生存策略的体现。第三章以当代视觉传播和文化消费为视角,以期刊封面为主要研究对象,分别从期刊封面的设计、图片的审美趣味、版式中的电影味三个方面,讨论《看电影》作为文化商品的趣味呈现。在大众文化审美形态由日常生活审美化向审美日常生活化过渡的视觉文化消费时代。对于大众期刊,文字逐渐被图像僭越。“读图时代”到来,期刊的外在符号系统,即期刊的封面、版式设计成为适应视觉消费的主要手段。电影期刊相较于其他类型期刊,有着得天独厚的图片资源。《看电影》的封面从创刊之初就极具视觉冲击力,当然这也成为其快速占领读者市场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看电影》封面和版式设计变迁的过程中,既体现了期刊作为文化商品的时尚趣味,又体现出了期刊的定位和审美趣味的变迁。第四章以期刊创刊时的社会文化转型为背景,大众审美形态为前提,以期刊的内在传播符号——栏目为研究对象,探讨《看电影》作为媒介的趣味呈现。分析期刊随电影发展和文化变迁所折射出的媒介趣味。在媒介快速发展时期,被当代传播媒介型塑的趣味群体普遍具有娱乐性、大众性、时尚性的消费特征。通俗娱乐类电影期刊恰好反映出大众的这些趣味特征。因此,将《看电影》放在宏观的、大众的电影信息分类范围中,通过对栏目名称的演变,经典栏目的个案分析,能更好地阐释《看电影》的大众媒介属性。进而探寻《看电影》在报道开放式的电影资讯时所呈现出的基于媒介形态的趣味策略。即它是如何在大众和娱乐的基础之上提炼出高级娱乐,提升媒介价值,以区别于其他同类电影期刊。第五章从趣味文化意蕴的视点出发,并通过对《看电影》正刊经典栏目和增刊《午夜场》的文本分析,阐释其迷影文化旨趣,论述《看电影》迷影场域的打造和对受众迷影文化的导向。美国批评家苏珊·桑塔格在纪念电影诞生一百周年,发表的文章中提到因“迷影”的消失将导致电影的衰亡,致使这个诞生于电影艺术萌芽时期的词汇,又重新出现在大众视野。从而引发部分学者对迷影文化的正面讨论,使得在电影发展史叙事中,被忽略的影迷群体再次被关注。在迷影文化史叙述中,电影期刊曾作为早期迷影文化的主要推手之一。电影期刊是迷影文化的体现。因此,《看电影》从文化内涵上说是迷影的。同时,以受众为核心的《看电影》也是中国唯一本以影迷对电影的迷恋程度而进行分众化出版的电影期刊。通过《看电影》正刊中的迷影元素,增刊《午夜场》的迷影导向,共同助推迷影文化。
曹昕怡[2](2019)在《惠农政策传播效果研究 ——基于传播学的分析视角》文中研究说明对惠农政策在农村传播现状和优化对策的分析,实际上也是对传播学在农村领域的应用研究,农村传播学既需要遵循传播学的一般规律,又适合农村地区特殊语境要求,由于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大,国土面积广,各种惠农政策的有效传播,是促进我国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和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随着现代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及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农民所处的媒介环境已经发生巨大的变化。目前对惠农政策传播在农村有效传播的研究依然处于边缘地位,特别是在当今社会转型期,针对新环境、新问题,更需要提高我国惠农政策的传播效果,优化惠农政策的传播机制,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进程。本文在对国内外农村传播学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首先对相关理论和概念进行了界定,并立足于拉斯韦尔“5W”传播过程模式,对我国惠农政策传播过程中每个要素环节进行了阐述;再以我国当前信息化发展状况为背景,结合对利辛县阚疃镇实地调研,分析当前我国惠农政策在农村的传播现状,包括当前惠农政策的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以及受众构成。并根据实地调查结果指出,由于盈利导向的大众传播政策宣传功能弱化、农民掌握新媒体工具少运用成本高、科层制的局限性等原因,使得大众传媒对“三农”问题关注不足、农民自身媒介素养不高、政策信息缺失、误解误读现象依然存在等成为惠农政策在农村传播的主要问题。最后本文研究认为,应该通过完善政府主导的大众政策传播渠道,提高基层干部媒介素养和工作能力,鼓励对涉农媒介的创办,加快农村传播人才培养,提高受众的媒介素养,重视意见领袖作用,完善新媒体反馈渠道,才能更好的提高惠农政策的传播效果。
张勇刚[3](2018)在《中西科学期刊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美之间的贸易战争,尤其是美国对中国通信行业的制裁,使得国人深知科学技术在当今世界国家竞争中的重要性。众多学者都曾探究了对近代中国科学落后的原因,英国科技史家李约瑟提出了着名的“李约瑟难题”,钱学森院士也提出了有名的“钱学森之问”。科学期刊是一个国家科技实力的象征,它能够影响一个国家的科学事业和国力发展。以具有代表性的中西科学期刊为切入点来分析两者之间的差异,再深刻分析产生巨大差异的深层原因,可以总结西方科学期刊的发展经验,从而为中国科学期刊未来发展和国家科技政策改革提供借鉴。本文整体分为四大部分,首先介绍了中西科学期刊的发展概况以及科学期刊与科学之间的关系。其次,分别以美国《Science》杂志与中国《科学》杂志、英国《Nature》杂志与中国《自然杂志》、美国《科学美国人》杂志与中国《科学中国人》杂志、美国《Science》杂志与中国《科学通报》杂志英文版、美国《Science》杂志与中国《科技导报》杂志以及《美国科学院院刊》杂志与《中国科学院院刊》杂志为六组比较案例,运用了大数据和定量研究的方法对六组案例进行载文量、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和文献来源等方面的比较,还运用了定性研究的方法对期刊发展历程等特点对比研究,然后深刻地分析了中西科学期刊之间的巨大差异。文章认为国人偏爱“拿来主义”,沉溺于模仿别人而不注重基础科学研究,因而没能学到科学的精髓,从而导致了中国科学期刊缺乏具有原始创新的文章,这是造成中西科学期刊之间产生差异的根本原因。造成差异的其它原因还有中国科研管理体制呆板,科学期刊管理制度过于行政化以及中西科学体制发展历程差异等等。最后,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科学期刊的不足之处,提出了若干条针对性的建议以供有关部门作为参考。比如,坚持走科学自主原创之路,实行科学期刊的期刊内容创新,改革我们现行的科研评价制度,不能过于迷信西方的科学研究评价制度等等。文章创新之处表现在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在研究内容上,选取了六组具有代表性的中西科学期刊为案例,进行了中西科学期刊的深入比较研究。在研究方法上,综合运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办法,先对中西科学期刊做了宏观概况研究,再对六组中西科学期刊进行微观案例研究。
蔡丹妮[4](2017)在《汉文化传播模式构建 ——以英译唐诗在英语文化圈中的传播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简要分析了当前汉文化传播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总结出“基于文本”与“基于读者”两大类文化传播策略。在此基础上,笔者结合具体文本,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共和国当地具有较高文学素养的普通读者进行了调查。调查内容主要研究读者对运用了上述两种传播策略的文本在“理解接受程度”、“审美体验感受”及对“文化对外传播的价值”三个方面的阅读感受差异,以期由小见大地归纳出两类文化传播策略对以英译唐诗为代表的汉文化在英语文化圈中传播效果的影响。根据问卷分析和访谈结果,同时针对汉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所存在的广度和深度不足的问题,笔者提出了“横向分类,纵向分步”的传播策略,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一个“由点及面,由浅入深”,横纵结合,多元立体的文化传播模式,希望能为后续研究提供一定借鉴。
黄龙旺,方华,张燕,龚汉忠[5](2012)在《从群体传播的角度讨论高校学报的跨校小规模化集群发展》文中指出针对高校学报目前发展的困境,随着改革要求的明确,在日益市场化环境中,如何既发挥高校学报的社会功能又有经济效益来保持高校学报的生存与发展,是一个有挑战性的问题。利用群体传播的制约架构,尝试从群体传播学的角度对高校学报的小规模化集群发展进行一些初步分析,在学报层面上尝试跨校集群联合发展,来应对这一问题。
吴秀娟[6](2012)在《新闻报道的亲和力研究》文中认为新闻报道的亲和力研究是当前新闻传播领域的重要命题。自2011年以来,新闻战线大力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要求新闻工作者坚持“三贴近”原则,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采写出大量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新闻作品。本论题是在上述背景下对新闻报道亲和力进行全新解读。本文认为,“新闻报道的亲和力”是新闻报道与生俱来的一种内在元素,是新闻报道本身所呈现出来的吸引受众,拉近与受众间距离,向受众亲和的能力。它是源自理性基础之上对受众信息需求的满足。这一命题的内涵在于新闻价值的接近性要素、新闻事业的服务性品质、新闻传播的受众本位理论和新闻报道的效果诉求。本文从新闻报道的内容、形式和综合诉求三个维度出发,深入剖析新闻报道亲和力的核心诉求。内容诉求涵盖基于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去塞求通的信息服务、舆论监督的民意伸张和向导国民的文化引导;形式诉求即亲切朴实的语言表达、“两头适用”的报道策略和故事化的报道方法;综合诉求则主要包括新闻报道的贴近度、认同度和共鸣度。此外,本文针对当前新闻媒体发展的现实环境总结归纳出新闻报道亲和力的消解因素——传者本位的传播姿态、过度诠释的价值取向、哄骗受众的报道态度和千篇一律的新闻八股。最后,本文以史为鉴,梳理新时期以来新闻报道亲和力的提升之路,总结归纳业界践行新闻报道亲和力的成功经验。
王维维[7](2012)在《《人民日报》国庆日头版报道的新闻语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庆节是一个独立国家的标志,它承载着反映这个国家和民族凝聚力的功能。《人民日报》是共产党的中央机关报,是最能代表党和国家立场的报纸,它的国庆报道是关乎国家的意志体现。新闻语言作为媒介传播信息的载体,对于传播效果的取得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中国成立的喜悦,总路线时期的冒进,文化大革命的动荡,改革开放的转折,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国庆新闻语言体现出不同的特征。因此分析国庆新闻的本质,在对叙事方法和报道角度、报道框架等新闻业务层面继续研究之外,还可选择从国庆新闻报道的语言表现形态为出发点进行研究,以求发现其规律和特点。笔者拟通过以文本视角和语境视角为结构框架,对《人民日报》国庆日头版新闻语言的各个要素:词汇、句式、辞格、章法等等进行描写研究,并结合社会、历史、文化背景语境考察国庆新闻文本的语用目的和语用效果。本文将分为以下五个章节:第一章通过梳理其他学者对新闻语言和国庆报道的研究现状,发现鲜有对《人民日报》国庆新闻文本本身的研究,这些前人的成果为本文提供了研究思路和研究空间。第二章结合关键词将建国以来《人民日报》所有的国庆头版报道划分为4个阶段,从历史的视角对国庆新闻进行了初步的了解和系统的认知。第三章通过统计分析发现国庆头版新闻的词汇、句式在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但同时也有着稳定的风格,消息和社论的篇章结构常年统一;另外,《人民日报》国庆头版的版面设计、排字方式、新闻图片、字体字号及色彩等版式语言也有着阶段性的一致。第四章分析得出《人民日报》国庆日头版报道新闻语言呈现出的特征与变化,是由于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传播等语境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也是不同时期《人民日报》对新闻事业的功能、新闻价值和新闻本质、宣传方式以及传受双方的心理等新闻传播规律的认知差异所致。第五章在分析完国庆新闻语言的特征和流变成因之后,从改文风的角度,对党报国庆新闻语言的变革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可行性建议。总之,全文经分析、综合而揭示出自建国以来,《人民口报》国庆口报道的整体性语言特点与流变过程,最终的目的是反映在国庆新闻报道的实际操作过程中,从而对今后的党报国庆报道的写作和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曾春容[8](2012)在《现代都市文化语境中的人文关怀 ——《良友》画报传播理念研究》文中提出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在商业浪潮的席卷之下,一些传媒受消费文化的影响和市场利益的驱动,纷纷竭尽全力地去追求发行量或者收视率,千方百计的去迎合受众的需求、吸引受众的眼球。它们置价值判断、道德情操等于不顾,利用人性的弱点,过分迎合人的自然属性。在传播中充斥着大量的色情、暴力、无聊的趣闻以及虚假的信息等等。媒介的这种追求感官刺激的风气实际上是对人文关怀的消解,如果让这种风气继续盛行的话,整个社会的价值体系和精神体系将会崩溃,媒介的庸俗化、煽情化是我们必须要遏制的。作为早期商业媒体的代表,《良友》画报同样也诞生于社会转型期,新旧冲突、传统与守旧的矛盾使得社会价值体系多元化,一些媒体为了满足人们纯感官的需求,逐渐沦为了小报之流。但是《良友》画报却能做到“学者专家不觉得其浅薄,村夫妇孺不觉得其高深”,能够做到追求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平衡,能够在读者心中留下雅而不俗的印象,关键就在于它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及人文关怀的传播理念。因此,对《良友》画报的人文关怀传播理念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良友》画报的创办者伍联德创办《良友》的目的就是要以商业的方式而努力于民众的教育文化事业,希望教育可以救愚,教育可以救国。作为早期时尚杂志的代表,《良友》画报除了渲染都市生活之外,更多地体现出了对人的关心和关怀,它关注城市中的底层民众,反映他们艰难困苦的生活状态,关怀电影明星的前途命运,反思国民性,关注国民素质的提高,树立名人榜样,鼓励青年不得志者等等,它以建设的友爱的态度做了民众普遍的良友。《良友》画报的人文关怀传播理念可以为我们现今的传媒提供良好的启示和借鉴,坚持受众本位、新闻本位、坚持媒体责任以及培养新闻从业人员的人文关怀意识,是遏制媒介庸俗化的必由之路。
蒋改红[9](2011)在《泛媒体时代的受众与我国报业新闻生产》文中研究指明在多种媒体并存的泛媒体时代,传统的“传播→接受”单向传播模式已经转变成为“传播←→接受”双向互动模式,过去的“传者本位”也已经转变成为“受众本位”,受众在传播过程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从文献分析法、多个案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入手,对泛媒体时代受众信息接受行为的变化和信息选择心理的变化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泛媒体时代报业受众的特征,并据此探讨报业新闻生产在泛媒体时代的变革取向,希望对报业在泛媒体时代受众之争中如何顺利突围的问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与建言。
王钰倩[10](2010)在《论教育类报纸新闻报道的内容创新 ——以《学生导报》为例》文中提出教育类报纸作为特殊的专业报纸,长久以来有着自身特有的、相对稳定的采编、发行模式,较少直接参与市场竞争。而随着全社会对教育的日益重视,人们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也促使对教育媒体需求的增大,于是各大报社皆对教育新闻格外重视,各综合性日报、晚报,都市报纷纷推出教育专刊,因为其新闻时效性更强,受众面更广,发行渠道更为畅通,因此也对传统的专业教育类报纸形成冲击。同时,新媒体的飞速发展,也使得传统媒体面临的挑战日益凸现。而教育类报纸虽然受众对象较为明确的,但是其新闻内容大多是传统的说教式的,版式也较为陈旧,难以吸引受众目光。加之,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我国教育类报纸长期依靠行政手段保障发行的模式也受阻,传统发行优势正逐步削弱,从长远发展来看,终有一天要走上市场、面对激烈挑战的教育类报纸,必须重新定位自身目标受众,做大、做强自身,尤其在新闻报道内容上不断创新,方能迎接挑战。本篇论文以《学生导报》为例,在对教育类报纸新闻报道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教育类报纸新闻报道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也进行了剖析,从而指出了教育类报纸新闻报道内容创新的必要性和“受众本位”观念,并从拓展新闻报道题材的来源,改进新闻报道加工模式,开拓教育类报纸新闻报道新领域,向新媒体借力丰富传统报纸内涵,创新报纸形式等方面,对教育类报纸新闻报道内容创新提出了建议。本篇论文的基本观点是,教育类报纸的新闻报道必须确立“受众本位”观念,积极面对新媒体以及综合性报纸教育报道的挑战,克服与同类报纸同质化严重,新闻报道缺乏时效性、深刻性、必读性,新闻版面语言单一陈旧,缺乏视觉冲击等固有的问题,通过各种方式,积极开拓、创新新闻报道内容,增强自身报纸的竞争力,以求在日益激烈的报业竞争中谋求新的发展。
二、让读者满意——《Nature》的受众本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让读者满意——《Nature》的受众本位(论文提纲范文)
(1)《看电影》趣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机缘及其价值 |
二、研究基础 |
(一)关于趣味 |
(二)关于媒介趣味 |
(三)关于电影趣味 |
三、关于《看电影》的趣味研究 |
四、关于《看电影》的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 |
(一)关于电影期刊的研究 |
(二)关于《看电影》的研究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中国电影期刊与《看电影》 |
第一节 当期刊遇上电影:中国电影期刊概说 |
一、中国电影期刊的诞生:1920——1930年代 |
二、中国电影期刊的曲折成长:1940年代 |
三、新中国电影期刊的复兴:1950——1980年代 |
四、新时期电影期刊的革新:1990年以来 |
第二节 《看电影》的前世今生 |
一、历史的时代机遇:创刊背景 |
二、电影的二维书写:《看电影》的发展历程 |
第二章 内外交互的趣味共振与嬗变 |
第一节 浸入趣味的光影空间 |
一、《看电影》的趣味之源 |
二、《看电影》的趣味生成 |
第二节 “使用与满足”理论中的趣味互动 |
一、电影期刊与受众的审美互动 |
二、《看电影》与受众的趣味共振 |
第三节 大众审美视野中的趣味流变与创新 |
一、趣味的流变 |
二、趣味的创新 |
第三章 视觉消费视域下的商品趣味 |
第一节 《看电影》封面的商品视觉呈现 |
一、封面商品属性的视觉传播 |
二、《看电影》封面的视觉表征 |
三、《看电影》封面的消费符号象征性 |
第二节 《看电影》封面图片的审美趣味 |
一、封面图片的时尚趣味 |
二、封面图片的电影趣味 |
第三节 《看电影》版设中的趣味带入 |
一、“看”出来的电影即视感 |
二、富于情绪的色彩变迁 |
第四章 大众传播语境下的媒介趣味 |
第一节 基于大众传播的栏目构建 |
一、《看电影》的栏目概况 |
二、经典栏目的审美倾向 |
第二节 基于媒介形态的趣味表达 |
一、以前沿资讯凸显大众趣味 |
二、以多元风格打造娱乐趣味 |
三、以独家报道提升媒介价值 |
第五章 当代审美文化形态下的“迷影”趣味 |
第一节 区隔与导向的迷影文化 |
一、区隔:“影迷”——“大众”——“迷影”的定位 |
二、导向:助推迷影文化 |
第二节 打造“迷影”旨趣——《看电影·午夜场》 |
一、策划纸上“白日梦” |
二、精英式的品味表达 |
三、表现“迷”认知的年度总结 |
结论 |
引用和参考文献 |
附录1 《看电影》出版形态进化表(1999—2019) |
附录2 《看电影》栏目进化表(1999—2019) |
附录3 《看电影》封面影片与内地总票房汇总列表(2000—2019)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2)惠农政策传播效果研究 ——基于传播学的分析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图 |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 |
1.4.2 不足 |
第二章 国内外惠农政策传播研究综述 |
2.1 农村传播国内外研究概述 |
2.1.1 国外农村传播研究概述 |
2.1.2 国内农村传播的研究 |
2.2 农村惠农政策传播国内外研究概述 |
2.2.1 国外农村惠农政策传播的研究现状 |
2.2.2 我国农村惠农政策传播的研究现状 |
第三章 相关理论基础以及概念界定 |
3.1 传播学理论基础 |
3.1.1 信息对称理论 |
3.1.2 “知沟”理论 |
3.2 传播要素的界定 |
3.2.1 传播者 |
3.2.2 传播内容 |
3.2.3 传播渠道 |
3.2.4 传播受众 |
3.2.5 传播效果 |
第四章 惠农政策传播现状分析 |
4.1 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概况 |
4.1.1 农业信息资源开发能力不断提高 |
4.1.2 农村传播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
4.1.3 农村基层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
4.2 惠农政策传播基本现状 |
4.2.1 政策传播主体上更加多元化 |
4.2.2 政策内容上受众本位思想更突出 |
4.2.3 传播渠道上多种传播媒介共存 |
4.2.4 受众构成上出现新态势 |
第五章 惠农政策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
5.1 惠农政策传播中存在的问题 |
5.1.1 大众传媒对“三农”问题关注不足 |
5.1.2 农民自身媒介素养不高 |
5.1.3 信息缺失、误解误读现象依然存在 |
5.2 国家惠农政策传播存在问题的原因 |
5.2.1 盈利导向的大众传播政策宣传功能弱化 |
5.2.2 农民掌握新媒体工具少运用成本高 |
5.2.3 科层制政策传播偏重于传 |
第六章 优化惠农政策传播效果对策建议 |
6.1 完善政府主导的大众政策传播渠道 |
6.1.1 加大对涉农传播媒介的扶持力度 |
6.1.2 建立大众传播媒介话语转换机制 |
6.2 提高农民的新媒体应用能力 |
6.3 重视对意见领袖的培养 |
6.4 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 |
6.5 构建新媒体惠农政策信息反馈机制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3)中西科学期刊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综述 |
1.2.1 中西科学期刊发展研究综述 |
1.2.2 中西科学期刊比较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总体研究框架 |
1.3.3 主要研究方法 |
1.4 数据来源和技术路线 |
1.4.1 数据来源 |
1.4.2 技术路线 |
1.5 创新之处 |
1.5.1 研究内容创新 |
1.5.2 研究方法创新 |
第2章 科学期刊及其对科学发展的影响 |
2.1 科学期刊产生的社会背景 |
2.1.1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了必要物质条件 |
2.1.2 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提供了智力支持 |
2.2 科学期刊的渊源及发展 |
2.2.1 法国学术期刊《学者杂志》 |
2.2.2 英国皇家学会《哲学汇刊》 |
2.3 西方科学期刊的发展壮大 |
2.4 科学对科学期刊的影响 |
2.4.1 科学发展决定了科学期刊的诞生 |
2.4.2 科学发展决定了科学期刊的发展 |
2.5 科学期刊推动科学事业发展 |
2.5.1 成为科学群体的交流工具 |
2.5.2 成为科学知识的传播渠道 |
2.5.3 成为科学知识转化的桥梁 |
2.5.4 成为科学知识保存的场所 |
2.6 科学期刊促进了科学体制化 |
2.6.1 发现和培养科学研究人才 |
2.6.2 消除科学优先发现权之争 |
2.6.3 促进同行评议制度的形成 |
2.6.4 促进期刊评价制度的形成 |
第3章 中国科学期刊发展概览 |
3.1 中国科学期刊的源流 |
3.1.1 中国古代报纸和丛书 |
3.1.2 传教士引入科学期刊 |
3.2 中国科学期刊的发展 |
3.2.1 辛亥革命前夕初步萌芽(1898~1910) |
3.2.2 新文化运动期间的发展( 1911~1915) |
3.2.3 “五四运动”至抗战前的发展(1919~1936) |
3.2.4 抗战期间的艰难发展(1937~1948) |
3.2.5 建国以后的曲折发展(1949~) |
3.3 西方科学期刊对中国科学期刊的影响 |
3.3.1 西方科学期刊成为中国科学期刊榜样 |
3.3.2 促进中国科学期刊克隆西方科学期刊 |
3.3.3 促进中国科学期刊逐渐走向自主创办 |
3.3.4 促进中国科学期刊检索数据库的形成 |
3.4 中国科学期刊与中国科学体制化 |
3.4.1 形成了科学价值观念 |
3.4.2 形成了科学行为规范 |
3.4.3 完善了科学组织系统 |
第4章 中国科学期刊对西方的模仿及其问题 |
4.1 中国《科学》杂志和美国《Science》杂志比较研究 |
4.1.1 期刊计量学对比分析 |
4.1.2 期刊发展比较分析 |
4.1.3 小结 |
4.2 中国《自然杂志》和英国《Nature》杂志比较研究 |
4.2.1 期刊计量学对比分析 |
4.2.2 期刊发展比较分析 |
4.2.3 小结 |
4.3 《科学中国人》杂志和《科学美国人》杂志比较研究 |
4.3.1 期刊计量学对比分析 |
4.3.2 期刊发展比较分析 |
4.3.3 期刊特色比较分析 |
4.3.4 小结 |
第5章 从简单模仿走向自主发展 |
5.1 《科学通报》杂志英文版和《Science》杂志比较研究 |
5.1.1 期刊计量学对比分析 |
5.1.2 期刊发展比较分析 |
5.1.3 小结 |
5.2 《科技导报》杂志和《Science》杂志比较研究 |
5.2.1 期刊计量学对比分析 |
5.2.2 小结 |
5.3 《中国科学院院刊》和《美国科学院院刊》比较研究 |
5.3.1 期刊计量学对比分析 |
5.3.2 期刊发展比较分析 |
5.3.3 小结 |
第6章 中西科学期刊比较分析 |
6.1 通过比较而揭示出来的问题 |
6.1.1 缺乏具有原始创新的论文 |
6.1.2 处于期刊发展的初级阶段 |
6.2 对中国科学期刊问题的若干思考 |
6.2.1 是继续模仿还是坚持自主原创 |
6.2.2 科研体制是维持现状还是改革 |
6.2.3 西方科学体制是否能成功模仿 |
6.2.4 科学期刊是否专为职称学位服务 |
6.2.5 科学发展是否与国家发展相关 |
第7章 中国科学期刊未来发展的思考 |
7.1 坚持走期刊自主创新之路 |
7.2 坚持走期刊集团发展之路 |
7.3 鼓励社会资本来参与办刊 |
7.4 重新定位科学期刊之功能 |
7.5 提高编辑和作者的素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4)汉文化传播模式构建 ——以英译唐诗在英语文化圈中的传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四)文献综述 |
二、文化传播策略归纳 |
(一)基于文本的文化传播策略 |
(二)基于读者的文化传播策略 |
三、文化传播策略对具体文本的影响 |
(一)翟理斯的英译唐诗——“基于文本”的文化传播策略运用 |
(二)克莱默·班的英译唐诗——“基于读者”的文化传播策略运用 |
四、基于文化传播的调查对比 |
(一)调查说明 |
(二)结果对比及分析 |
五、汉文化传播策略的优化 |
(一)横向分类 |
(二)纵向分步 |
(三)立体结合 |
六、研究结果总结 |
(一)研究的结论 |
(二)研究的不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从群体传播的角度讨论高校学报的跨校小规模化集群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群体传播的概念 |
2 集群内的作者、读者与审稿人 |
3 集群内的网络出版平台 |
4 高校学报的跨校小规模化集群发展 |
5 结束语 |
(6)新闻报道的亲和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关于新闻报道亲和力的研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2章 新闻报道亲和力的概念与内涵 |
2.1 新闻报道亲和力概念 |
2.1.1 亲和力的概念 |
2.1.2 新闻报道亲和力概念的提出 |
2.2 新闻报道亲和力的内涵 |
2.2.1 新闻价值的接近性要素 |
2.2.2 新闻事业的服务性品质 |
2.2.3 新闻传播的受众本位理论 |
2.2.4 新闻报道的效果诉求 |
2.3 提出新闻报道亲和力的媒介环境 |
2.3.1 新闻业的改革发展 |
2.3.2 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转型 |
2.3.3 传统思想文化的作用 |
2.4 新闻报道亲和力的动态性与差异化 |
2.4.1 亲和力与新闻类型 |
2.4.2 亲和力与媒介形态 |
2.4.3 亲和力与受众群体 |
第3章 新闻报道亲和力的核心诉求 |
3.1 内容诉求 |
3.1.1 基于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 |
3.1.2 基于去塞求通的信息服务 |
3.1.3 基于舆论监督的民意伸张 |
3.1.4 基于向导国民的文化引导 |
3.2 形式诉求 |
3.2.1 亲切朴实的语言表达 |
3.2.2 “两头适用”的报道策略 |
3.2.3 故事化的报道方法 |
3.3 综合诉求 |
3.3.1 新闻报道的贴近度 |
3.3.2 新闻报道的认同度 |
3.3.3 新闻报道的共鸣度 |
第4章 新闻报道亲和力的弱化因素 |
4.1 传者本位的传播姿态 |
4.1.1 居高临下的“长官话” |
4.1.2 惯于说教的“场面话” |
4.2 过度诠释的价值取向 |
4.2.1 以偏概全的“过头话” |
4.2.2 有闻必录的“唠叨话” |
4.3 哄骗受众的报道态度 |
4.3.1 诚信缺失的“伪装话” |
4.3.2 低俗猎奇的“八卦话” |
4.4 千篇一律的新闻八股 |
4.4.1 空洞无物的“行家话” |
4.4.2 语言陈旧的“俗套话” |
第5章 新闻报道亲和力的提升之路 |
5.1 新闻散文式 |
5.2 新闻故事化 |
5.3 社会新闻品质化 |
5.4 经济新闻生活化 |
5.5 时政新闻平民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人民日报》国庆日头版报道的新闻语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由 |
一、新闻语言研究是国庆新闻研究的独特角度 |
二、新闻语言的改革可作为党报新闻改革的突破口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新闻语言的研究 |
二、国庆报道的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价值及研究方法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人民日报》国庆日头版报道的时代发展脉络 |
第一节 《人民日报》国庆日头版报道概述 |
一、稿件数量 |
二、题材内容 |
三、表现形式 |
第二节 从主题同汇看《人民日报》国庆日头版报道的发展阶段 |
一、新中国成立到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国庆报道(1949—1956) |
二、社会主义曲折发展时期的国庆报道(1957—1965) |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国庆报道(1966—1976) |
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国庆报道(1977—2010) |
第三章 《人民日报》国庆日头版报道的新闻语言特色 |
第一节 本体语言分析 |
一、新闻报道语言 |
二、评论语言分析 |
第二节、报纸版面语言分析 |
一、版面设计阶段性一致 |
二、横排成为定式,竖排尚未消失 |
三、字号和字体的标准常年统一 |
四、新闻照片与领袖肖像的不同表现 |
五、国庆口版而套红 |
第四章 《人民口报》国庆口头版报道语言演变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语境因素制约新闻语言 |
一、语境与新闻语言的关联 |
二、不同的语境对新闻语言产生的影响 |
第二节、新闻传播学理论分析 |
一、新闻事业功能的转变 |
二、新闻价值和新闻本质的转变 |
三、党报宣传方式的转变 |
四、传受双方的心理转变 |
第五章 党报国庆报道语言亟待变革 |
第一节 解构节庆新闻用语“三化”桎梏 |
一、破除本体语言的程式化 |
二、打破副语言的模式化 |
三、改变新闻评论的口号化 |
第二节 建构新闻语体社会功能的新语言 |
一、持守主流意识形态 |
二、适应社会政治心理的变迁 |
三、平衡报纸风格的稳定性与语言的可变性 |
四、用充实的语言文字创造和谐的传受关系 |
五、改革文风以适应党报走向市场的需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8)现代都市文化语境中的人文关怀 ——《良友》画报传播理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缘起 |
0.2 研究综述 |
0.3 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1章 《良友》画报:现代都市文化符号的象征 |
1.1 《良友》画报诞生的都市土壤 |
1.1.1 上海经济的飞速发展 |
1.1.2 上海人口的膨胀与结构的变化 |
1.1.3 上海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 |
1.1.4 上海商业的繁荣 |
1.2 《良友》画报:现代都市文化符号的象征 |
1.2.1 摩登意识的彰显 |
1.2.2 现代都会生活方式的完美呈现 |
1.2.3 现代生活观念的倡导与消费行为的引导 |
第2章 《良友》画报中的人文关怀 |
2.1 人文关怀疏义 |
2.1.1 人文关怀的涵义 |
2.1.2 新闻传媒的人文关怀 |
2.1.3 人文关怀在我国新闻传媒中的发展历程 |
2.2 《良友》画报中的人文关怀体现 |
2.2.1 普及教育,做民众的良师益友 |
2.2.2 心系民族安危,培养民众的爱国意识 |
2.2.3 聚焦弱势群体,揭露都会阴暗面 |
2.2.4 关注人的“现代化”,树立独立新女性形象 |
2.2.5 批判娱乐庸俗,反思电影圈的负面现象 |
2.2.6 反思国民性,培育提升国民素质 |
2.2.7 树立名人榜样,鼓励青年不得志者 |
第3章 《良友》画报重视人文关怀传播理念的原因 |
3.1 动乱不安的时代背景 |
3.2 新旧冲突的思想观念 |
3.3 知识分子的济世情怀 |
3.4 争取读者的内在要求 |
第4章 《良友》画报重视人文关怀对现今传媒的启示 |
4.1 坚持受众本位 |
4.2 坚持新闻本位 |
4.3 坚持媒体责任 |
4.4 培养从业人员的人文关怀意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论文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9)泛媒体时代的受众与我国报业新闻生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与框架 |
2 纸媒与受众关系演变 |
2.1 "传-受"关系演变的中西路径 |
2.2 建国后我国纸媒受众观的发展 |
3 泛媒介时代的报纸受众 |
3.1 媒体建构下的受众 |
3.2 泛媒体时代的报纸受众特点 |
4 受众与报业新闻生产变革 |
4.1 以"内容为王"打造"受众本位" |
4.2 在形式上以贴近性打造"受众本位" |
4.3 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资源优势 |
5 结语:关于报业的未来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后记 |
(10)论教育类报纸新闻报道的内容创新 ——以《学生导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二)、几个基本概念的明确 |
二、教育类报纸新闻报道的现状分析 |
(一)、教育类报纸的现状分析 |
(二)、教育类报纸新闻报道的情况分析 |
三、教育类报纸新闻报道存在问题和原因分析 |
(一)、当前教育类报纸新闻报道存在的问题分析 |
(二)、教育类报纸新闻报道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四、教育类报纸新闻报道内容创新的必要性与"受众本位"观念 |
(一)、教育类报纸新闻报道内容创新的必要性 |
(二)、教育类报纸新闻报道内容创新的优势与"受众本位"观念 |
五、关于教育类报纸新闻报道内容创新的建议 |
(一)、拓展新闻报道题材的来源 |
(二)、改进新闻报道加工模式,同质化中寻求异质化 |
(三)、开拓教育类报纸新闻报道新领域 |
(四)、向新媒体借力,丰富传统报纸自身内涵 |
(五)、颠覆传统教育类报纸形象 创新形式 |
六、教育类报纸新闻报道创新对记者、编辑的要求 |
(一)、努力成为"教育专家" |
(二)、培养"大教育"视野 |
(三)、增强责任意识,凸显人文关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让读者满意——《Nature》的受众本位(论文参考文献)
- [1]《看电影》趣味研究[D]. 孙佳路.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2]惠农政策传播效果研究 ——基于传播学的分析视角[D]. 曹昕怡. 安徽农业大学, 2019(05)
- [3]中西科学期刊比较研究[D]. 张勇刚.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8(11)
- [4]汉文化传播模式构建 ——以英译唐诗在英语文化圈中的传播为例[D]. 蔡丹妮. 西安外国语大学, 2017(08)
- [5]从群体传播的角度讨论高校学报的跨校小规模化集群发展[J]. 黄龙旺,方华,张燕,龚汉忠. 学报编辑论丛, 2012(00)
- [6]新闻报道的亲和力研究[D]. 吴秀娟. 湖南大学, 2012(07)
- [7]《人民日报》国庆日头版报道的新闻语言研究[D]. 王维维. 南京师范大学, 2012(03)
- [8]现代都市文化语境中的人文关怀 ——《良友》画报传播理念研究[D]. 曾春容. 湘潭大学, 2012(01)
- [9]泛媒体时代的受众与我国报业新闻生产[D]. 蒋改红. 暨南大学, 2011(11)
- [10]论教育类报纸新闻报道的内容创新 ——以《学生导报》为例[D]. 王钰倩. 华东师范大学, 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