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堂听讲道是不够的

在教堂听讲道是不够的

一、光靠教堂听道远远不够(论文文献综述)

刘磊[1](2020)在《“门徒会”邪教问题研究 ——以荆州市为例》文中提出“门徒会”是源于基督教的本土自创型邪教,至今已逾30年,痴迷者遍及全国各省区,是国内危害大、影响广的邪教之一。2005年以来,在中央有关部门的统一协调下,公安机关重拳出击,综合治理,将其组织网络基本摧毁,主要骨干依法惩处,上当受骗群众自动揭发检举,嚣张一时气焰得到遏制。不过,近年来,受国内外各种因素影响,我国部分地区的“门徒会”邪教组织又有重新活跃之势,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本文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与方法,以当前湖北荆州地区“门徒会”为个案,通过实地调研与理论探讨,管窥“门徒会”在新形势的一些新变化、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治理对策。本文主要运用社会学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进行研究。一是通过网络工具,收集有关“门徒会”的公开资料;通过有关部门,收集有关“门徒会”的内部资料。二是以荆州市作为研究范围,深入实地进行调研,对“门徒会”信徒及相关人员进行访谈、深入“教会”进行观察,收集最原始资料。三是搜集、阅读相关专着、论文等文献资料,比较分析。在对上述资料全面分析总结基础上,笔者梳理出“门徒会”整体的由来发展,结合荆州市基本状况,掌握其在当地生存现状,运用社会失范论和功能论分析其滋生原因,发展进程,提出治理对策。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介绍本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理论选择;第二部分阐释“门徒会”概况,介绍“门徒会”的由来和发展、“教理”“教义”;第三部分介绍荆州市“门徒会”现状,结合荆州市基本状况,对荆州市“门徒会”信徒进行分析,并从组织体系、规章制度和隐蔽程度对其进行分析;第四部分分析荆州市“门徒会”的滋生原因,主要从社会转型伴随失范、信徒个体“信教倾向”、组织调整适应环境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五部分提出“门徒会”问题的治理对策,主要在反思“门徒会”在新形势下治理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的基础上,从法律、文化和社会三方面进行探讨。本文认为,“门徒会”在不同发展时空中呈现不同的特征,近年来又不断调整发展策略,“邪性”有减弱的态势。面对这种转变,本文提出新的治理对策。

李昱霏[2](2019)在《场域与转身 ——基于东北某地实证调查的改教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转身,在宗教场域里就是改教的问题。透过场域审视改教问题是由于个体的价值抉择必定来自场域的教化,并且是在场域之中做出选择。本文以布迪厄的场域理论并结合参与、访谈的质性研究方法,选取东北某地为田野点,通过个体触及场域、在场域中以及场域转换为线索试图对改教问题的复杂性做出剖析。位于东北的H区正处在城镇化进程的转型当中,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同时又能包容外来文化,呈现多元文化的样态,继而出现多宗教的场域环境,包括天主教、基督新教、佛教、道教、伊斯兰教以及民间宗教等中国目前所有的宗教类型。但是有明确信仰身份的信徒只占全区人数的一小部分,并且没有形成一家独大的垄断局面,面对广大信仰未确定、待确定群众信仰任何一种宗教的机会都是均等的,因此存在很大改教空间。“改教”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有着不同于西方社会的自身复杂性。因此,我们必须从分析场域入手,从当地历史文化背景到每种宗教的历史与现状,从社会因素到家庭伦理因素,从场域的运行规则到构成场域的各种要素去分析改教的可能,从而找到场域与转身的关系。文章分为了六个部分,导论和第一章是对本研究内容的背景性介绍,导论主要交代了问题缘起、文献综述、相关概念的界定以及研究方法和意义。第一章则是对选取田野点的概述,即是对访谈者生活场域的考察,从当地的历史文化大背景,再到宗教场域的具体情况。宗教场域之间及宗教场域与其他场域的关系来全面了解H区的场域特点。第二章则以场域的运行规则为起点,从惯习、利益、资本几个方面对转身这一具体行动在逻辑和实践上予以解读,即场域为改教提供了某种可能性和可行性。第三章则按照个体触及场域的个人性和仪式性方式,产生出对信仰的不同态度以及可能导致的不同改教结果,改教是在场域与行动者的互动之下完成的。第四章则着重探讨了弥漫在H区场域行动者中的两类无法回避的问题,即血亲性与功利性。从每个人都会经历的婚姻家庭关系和个人危机这些生活遭遇的基本类型来看如何将个体经历与改教做某种关联,这是场域叠加的结果。第五章通过一个宗教仪式“撇偶像”,来考察行动者如何通过转换场域进行最彻底的改教。描述其仪式过程、探究其历史依据从而对这一现象进行梳理,这种彻底地场域转换方式是通过对偶像的不同解读来实现的。最后一章是论文的结论和反思部分,通过对实证资料的分析首先得出,一个文化场域由于不同文明的进入而变得丰富和多元,故此改造了本土信仰的神灵谱系,使西方宗教成为选项,具备了改教的可能。同时行动者反过来对场域进行改造,改变中国人对待宗教的包容态度,改变信而不属的认同。其次,改教是场域叠加之后的个体抉择,即便面对同样的境遇却存在截然不同的改教结果,这里既包含个体的差异性和偶然性,同时也是个体通过恒常的信仰来安顿其偶在生命的理性选择。最后对冲突理论、宗教对话理论、世俗化理论以及宗教市场理论做了场域论剖析,认为其在中国文化和语境的适用性上是存在边界的。因此对改教进行实证研究是有必要的,也是借此理解宗教中国化的一个重要维度。

苏雷[3](2019)在《张亦镜的基督教中国化思想探究》文中指出民国及其以前的基督教在华传播史表明:基督教能否在中国扎根并得到良好的发展,关键在于能否解决好“基督教中国化”的问题。目前,这一问题仍未得到妥善解决。随着《宗教蓝皮书:中国宗教报告》和《推进我国基督教中国化五年工作规划纲要(2018-2022)》的相继出台,“基督教中国化”正得到中国学界、宗教界和政界三方的共同关注和推动。本文在综合运用历史文献调查法、历史研究法、定性分析法、比较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等研究方法的基础上,试图以“张亦镜基督教中国化思想的理论缘起”为研究起点,从“思想的初步形成”、“本色神学思想”、“本色教会思想”和“历史影响与意义”等层面,对这位民国时期基督教的着名文字传道人和本色神学家的基督教中国化思想展开个案研究,力图在全景式呈现其基督教中国化思想的特色的同时,亦对其历史影响与地位做出客观评价,并以此为契机,为当代基督教中国化运动提供重要的启发借鉴。并在指出张亦镜基督教中国化思想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的同时,还需用辩证的态度客观地指出其思想上的历史局限,因为正反两方面的理论积累,对于当下和未来的研究工作而言,都是宝贵而有益的。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在充分借鉴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阐明对张亦镜本色神学思想、本色教会思想及其基督教中国化思想的历史影响进行拓展研究的必要性,指出本文的研究目的以及具体的写作思路和内容。第二章探讨张亦镜基督教中国化思想的理论缘起。从清末民初的中国社会对在华基督教构成的种种负面刺激以及基督教对此做出的回应等入手,分析张亦镜基督教中国化思想形成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并初步分析其“本色神学思想”和“本色教会思想”的核心内容与理论特色。第三章从“文字传道思想”、“本色神学同中国民俗、儒家、道家、佛教、墨家的关系”等层面,系统探究了张亦镜本色神学思想既体现出一种文化上的自我批判精神,同时也体现出基督教“创造”、“更新”和“救赎”的基本原则的内涵及其理论特色:文字传道需要本色化、普适性的白话文字和效法耶稣与中国文化中“因时因地因人”的“无限”传道策略;虽然对中国文化进行了有针对性地理性分析与“取舍”,并希望用基督教中有益的成分对其加以改造和更新,但同时也承认基督教与中国文化存在“逻辑自洽”和精神上的“密切”关系,强调在中国文化中同样可以感受到上帝的作为,基督教应更好地融入中国社会文化中去。第四章从“本色教会思想的提出”、“本色教会与中国文明进步的关系”、“本色教会思想的发展”、“本色教会与政治和国家的关系”等层面,探究张亦镜本色教会思想的内涵及其理论特色:张亦镜以中国人所能理解或乐于接受的道家言道、儒家言仁的文化言语方式,通过对于“上帝国”、“上帝屋”的譬喻和诠释,初步提出了其本色教会思想,而“自立”是达到“本色”的必由之路,并由此提出了操作性很强的具体的“本色化”方案,其本色教会思想不仅有助于中国社会的文明进步,同时亦表明张亦镜希望通过教会自立和本色教会的创建以达到基督教中国化和国富民强的目的。第五章探讨张亦镜基督教中国化思想的影响与意义。首先,基于张亦镜与他所处时代的广泛文字交流和当时社会各界对他的评议,探究他对于民国时期本色教会思想和本色神学思想的历史影响。然后,探讨了他对于当代基督教中国化思想的启发:启发当代基督教应主动与中国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进行对话与调适,以摆脱长久以来“洋教的丑号”和凸显基督教的“自我文化调适能力”;启发从思想上牢固树立爱国与爱教相辅相成、本质统一的观念和在实际行动中自觉践履爱国与爱教相统一的原则;启发在当代本色神学的架构中注意吸收和借鉴张亦镜本色神学思想中的“互具原则、白话文布道原则、爱国主义原则和改造国民性原则”。最后,分析指出张亦镜在文字布道上过于偏重“宣道与护教”以及在教会本身问题上缺乏自我批判与反省的历史局限,以及他以“《圣经》的权威无讹”为原则来评断中国宗教文化传统的基要主义立场。

汪建松[4](2017)在《民国时期中国“环境艺术设计”文化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旨在深入研究自1911年辛亥革命以来至1949年新中国建立这段近半个世纪民国时期中国"环境艺术设计"文化。需要明确,本文所谈到的"环境艺术设计"概念,真正产生于现代社会20世纪80年代左右,是随着当代社会的发展以及生存环境的需要而产生的新课题。所以,本论文也可以理解为: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文化视角来分析民国时期城市环境建设及发展的相关情况。之所以把研究对象放在城市,是因为这里呈现着更加丰富多彩的变化,特别是北京、南京、上海等重要城市,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建设和发展,形成了极具民国烙印的城市"环境艺术设计"文化。民国时期中国"环境艺术设计"文化研究,不局限于某一个具体事物,而是从诸多现象中找出规律及线索,跨越的领域从宏观的城市公共环境(包括行政区公共环境及商业区公共环境)到微观的居住环境(包括社区环境及私有环境)。整体研究将依循历史发展进程,剖析社会文化内涵,解读人文思想演变,关注城市环境变迁。在中国近代文化体系发展过程中,中国人面对西方文明的逐步渗透,一直在思考如何取舍,因此,研究民国时期"环境艺术设计"文化发展,就是研究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历程。在"西学东渐"的影响下,中国近代社会城市环境发展经历着从"中体西用"到"中西融合"的博弈过程,他体现着外力及内力共同的影响作用。为了更加清晰把握民国时期城市环境建设及发展的复杂现象,为了更加准确展现当时"环境艺术设计"文化的东、西方博弈,论文从"以人为本"的设计研究角度,重点围绕着不同社会群体的思维方式和参与办法来进行研究。民国时期的主要社会群体,包括以政府行政职能部门为代表的"立法者"及"决策者",以设计师群体为代表的"设计者",更有以社会生产群体和广大群众为代表的"参与人"及"评议人"。这些不同群体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城市环境形成与发展的共同经历者。由于提出"环境艺术设计"概念比较晚,但是追溯设计文脉还需回归到以往社会发展阶段的具体表现之中,所以在文中谈到"环境艺术设计"时特别用引号标出,以免引起歧义。

沈玉琦[5](2017)在《本色与合作:1922年上海全国基督教大会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922年上海全国基督教大会召开于5月2日至5月11日。本次大会以区别于晚清三次全国基督教大会的突出特点,在中国基督教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它不仅标志着中国基督教事业的不断发展,表现了华人在中国教会中逐渐增大的影响力,也预示着中国基督徒在本色化和合一方面的进一步追求。本文意在从大会本身入手,着重关注大会召开过程中对布道、医疗、教育、文字、妇女等方面的演说与具体讨论,追溯本色化理论首次在中国基督教界的提出,寻找合作与合一理念的踪迹,并进一步了解与认识1922年大会的历史地位与价值。整篇论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简介1922年全国大会召开的背景和原因。此次大会是在内外因素联合推动下举办的,其中外部推动力包括五四新文化运动和非基运动的影响,而内部因素包括基督教的集会传统、20世纪以来中国基督教的巨大进步和不足以及基督徒的自我觉醒。第二章介绍了大会筹备与召开的过程,与会人员的情况,以及大会对核心理念的提出与讨论。第三章概述了作为大会重要成果的中华全国基督教协进会。重点包括第一,中华续行委办会的组建、组织方式及主要贡献;第二,大会就是否组建与如何组建协进会进行了讨论。这一过程集中体现了本色与合作理念;第三,协进会组建后的主要活动与重要作用。第四章专论大会如何对传统基督教事工进行本色化改造,以及如何使基督教深入参与工业经济和社会道德改良的具体方案。这些详细的计划突出展现了中国基督徒对本色化的追求和对联合之必要性的认识。第五章突出了大会对培养与利用中国本土精英的建议。中国基督教事业发展缓慢,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缺少中国教会领袖。因此大会详细讨论了中国领袖的现状和未来培养的计划,彰显了本色与合作的理念。第六章总结了大会的历史定位,并整理了时人和后人对大会的评价。总体而论,本文紧紧围绕大会的筹备与召开过程,既研究了大会的组织概况,又探索了大会对本色与合作核心理念地体现与讨论。1922年上海全国基督教大会有效回应了 20世纪20年代的时局,在延续前三次基督教大会的基础上,首次直接提出了建立“中国教会”的本色化理念。这是20世纪20年代之前本色与合一实践的总结与升华,同时也推动了 20年代后本色化运动的开展,加速了基督教各宗派内外地联合。可见,此次大会在中国基督教史上具有不可忽略作用与难以取代的地位。

赵意成[6](2015)在《云南寻甸新哨彝族村的基督教本土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一种外来的异质文化,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中所产生的问题,实际上是中西方两种不同文化碰撞的结果。基督教的本土化正是这个碰撞中所发生的文化交流和文化融合的过程。基督教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和发展过程其实就是基督教本土化的过程,不同时期基督教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中的本土化的发展程度都不一样,而这关系到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作者将云南寻甸的新哨彝族村作为调查点,通过对此地基督教本土化问题的研究,为基督教与少数民族社会发展的关系提供一个例证。本文在实地考察和文献资料研究的基础上,对基督教在云南、在彝族地区和在新哨村的传播发展的历史做了梳理。在前期,基督教在新哨彝族村有较好的发展,这其实就是基督教本土化成功的实践经验。这种较好的本土化主要表现在神学教义、传教方式、宗教生活和组织管理等方面,从中可以总结出基督教前期成功本土化的经验,这主要得益于特定的历史社会背景、外国传教士的努力经营、教会对当地社会事业的促进和对当地民族信教骨干的培养。而在后期,随着社会形态的转变,时代和社会条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使得基督教在新哨的后期发展渐趋衰弱,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教会自身的发展出现困境、教会对自身的定位出现偏差、教会和地方政府之间产生信任危机、信徒和非信徒之间出现隔阂等。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则是因为历史和社会进步使然、政治环境的挑战、经济条件的限制、文化教育发展的制约、教会自身的管理不善和非法宗教活动的削弱影响。作者认为,基督教本土化既是基督教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必须条件,也是少数民族地区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对于推进少数民族地区基督教的本土化继续深入发展,政府、教会和群众都要共同努力。政府坚持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加强对宗教活动的管理。教会要推进自身的改革,发挥积极作用,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相适应。少数民族群众要增强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做好信教群众和非信教群众的团结合作,为建设少数民族更好的未来而共同奋斗。

赵中华[7](2014)在《审美:走向心灵超越之路 ——西方古代美学与人的生存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西方古典美学的发展中,不但有重视理性归纳和逻辑推理的知识论传统,而且也有注重内心体验和主观信念的目的论传统。后一思想传统从柏拉图开始,经过新柏拉图主义对心灵主动性的发现,并融合了早期基督教的神学观念,到奥古斯丁对理性与信仰进行了融合和改造后,最终以神学的表达方式奠定了欧洲中世纪美学和近代浪漫主义思想的美学基础。柏拉图把古典美学的人学基础从自然世界转移到人的精神世界。在希腊理性人论的基础上,他把人的本质定义为灵魂,但他不认为理性可以实现与灵魂的对接,人的理性努力和灵魂的真理性存在之间是有距离的。理性能够保证人的行为接受真理指引的正确方向,帮助入过有价值的生活,但理性不是美本身,美的问题是在理念与现实二元分立的哲学立场中得到阐述的。柏拉图所说的理念美,具有超验性质,它不是理性的对象,而是引导理性追求的超越力量。柏拉图在美与人生存的具体关系中提出了美的超验属性,并认为超验的理念之美与理性求美之路之间存在着距离,他不能正确处理人的理性和理念真理之间顺利接洽的问题,这成为希腊化时期怀疑论、相对主义盛行的源头。亚里士多德继承了柏拉图的方法,继续在人论基础上寻找对美学问题的完美解释。他把柏拉图的灵魂概念范围扩大到了人的理智和肉体,这样,肉体灵魂和人的理性灵魂也同样是人的本质,就不存在远离肉体运动和目的的灵魂。真理只能从人的理智能力和肉体的完美状态中去寻。亚里士多德在对柏拉图人论的改造中,消除了灵魂仅作为精神性对象的神圣性,把美从超验的精神对象转换成人的潜在功能,并在潜能和现实互相依存和转化的哲学认识中,实现了理性与真理的统一。亚里士多德虽然解决了认识和真理顺利对接的问题,但同时也将美的超验性和它对人的提升作用消解了,将美从精神信念变为现实存在的必然;将美的动态存在和主观的、开放的属性,变为静态存在和客观的、普遍必然性。柏拉图开创的从超验之美与人的生存意义的内在联系中,思考美与人的关系的思路就被遮蔽了。但亚里士多德抓住了柏拉图美学中的核心难题,即如何解决美学问题上理性和信念的统一问题,只不过他从科学认识的角度做出了自己的理论尝试,柏拉图的问题仍然得到了思考。以普罗提诺为代表的新柏拉图主义,在很多世纪以后重新回到这个美学难题上。普罗提诺提出了美学中的“光照”概念,使柏拉图哲学中真理与人的理性无法达到统一的问题得到另一种解释。他提出在自省状态中,人依靠理性努力提升了自己的心灵境界,从而获得了发现真理之光的“内视力”,这样,理性努力就不会是柏拉图说的那样永远和真理割裂开来,而是理性在最高状态中造就了人领悟和接受真理“光照”的能力,人最终还是能够依靠理性直接与真理接触,实现美与人的沟通。普罗提诺和亚里士多德一样,都从解决柏拉图美学中理性与信念如何统一这个矛盾入手,只不过亚里士多德将“美”的精神概念转换成“潜能”的物理概念,探索了一条外在的、经验的、认识论的求美之路;而普罗提诺则将“美的理念”转换成为“太一”之光,发展了一条内省的、体验的、目的论的求美之路。普罗提诺的“光照”思想显然受到早期基督教的“上帝之光”思想的影响。《新约》的作者们,在犹太教的神人关系中对美与人的关系做了另一种深入的表述。犹太教传统强调戒律的强制性和人对普遍社会理性的遵守,而以耶稣为代表的早期基督徒,则发现了个体身上信、望、爱这些内在的、主动的精神力量。在神学语境下,早期基督教把人看作是神的作品,人与神具有本质上的同一性,这样人的本质就被认为是与生俱来的内在神性,人生追求的目的就不能向外寻求而是要向内发现。福音书的作者们,把耶稣甘愿受难的事件,解释为神在人之中发挥能力的见证,以“道成肉身”描述了人与真理之间亲密无间、互为依存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基督教思想家把真正的美称之为上帝,美与人的生存目的先天具有一致性。追求美,即是追求上帝,上帝不是客观知识,而是内在于人的生命价值,这样希腊知识论思维中理性与真理如何达到统一的难题,在宗教哲学中就不再是个问题。上帝作为真理,它不是理性认识的对象,而是理性不断求证的对象;它不是归纳推理的实证知识,而是需要领悟的一种思辨存在。《新约》中对美的表述,是古典美学思想中重要的一个理论资源,美以上帝的名字出现,它不是借助理智对人的行为发挥强制性作用,而是借助理智启发人们对一种内在的信念不断产生激情。美是上帝的观念,让人认识到另一个看不见的美才是真正的美,它能够帮助人摆脱客观必然性的限制,使人有能力自主地选择自己认为是好的生活,实现个体真正的自由。奥古斯丁是古典美学的终结和中世纪美学的开端。他把希腊美学的客观超验传统和新柏拉图主义的主观心灵要素融合起来,在基督教启示真理的概念中,将真理从一种实体性存在转化为一种非实体存在。他发展了《新约》中“道成肉身”的思想,把上帝由二位实体人格神变成柏拉图传统中的精神性终极存在,同时,他借助了普罗提诺关于心灵内视力对神圣真理认识的思想,把宗教中的上帝变成了心灵思辨的对象,这样,宗教的上帝(真理)就成为内在于人的一种精神信念,上帝之城是不可见的对象,它仅是一种能体验到的心灵状态。综合希腊和犹太教的人学传统,奥古斯丁把人的本质描述为对内在精神信念的认识和顺从,人所追求的美,就不是一种客观价值,而成为主观价值。以信仰表达的美,不是对宗教知识体系的掌握,而是一种价值观指导下人应该有的某种实践态度。上帝之美对人的意义,就在于它使一种动态的、非理性的个体信仰成为认识的起点,也是生存实践的终点。美既不是外在的客观形式,也不是主观的道德假设,作为人的终极价值意识,美,只存在人对客观世界不断发展的主观理解之中。希腊古典美学中的美,即便是从经验论和知识论角度去寻求,都绝不是停留在客观普遍性之上,而是带有终极关怀的一种人文价值。人不仅是普遍的、社会性性存在,而且也应该是个体的、精神性存在。人不仅和自然万物一样有生老病死,而且还能思考自己的生活怎样过才有意义和价值,自己能为自己确定一种活法。正是逐步认识到人的精神生活这种自觉、自由的性质,古典美学思想才发展出了真正意义上的人本主义。美,从来就不是孤立的科学现象,也不是实证的对象和纯粹知识,而是人的自我认识的产物;美,正因为它是一个神圣的“自我”,它才能以某种神圣的意义指引个体超越物质利害关系,追求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那种超越利害的生存方式,使人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那个“人”。古典美学中超验论思想的发展,逐步揭示了人的精神生活的超越性本质,是人的自我认识上的觉醒和进步,也是西方美学思想上一个积极的推进。它的理论资源,在激情信念严重缺失的当代生活中,仍能凸显其人本主义的深度和意义。

杨世海[8](2013)在《撒种在荆棘 ——中国现代文学与基督教文化关系研究》文中认为中国现代文学与基督教文化关系研究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厘清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了解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发展,以及价值深度都是有必要的。目前,探讨中国现代文学与基督教文化的关系研究已充分展开,大量成果以影响研究的方式集中探讨中国现代文学在哪些方面接受了来自基督教文化的影响,少部分研究则深入辨析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基督教因素与基督教文化本身的差异。在这些研究基础上,本人运用比较文学接受研究、平行研究和跨学科研究方法,关注中国现代文学对基督教文化的接纳、疏离、批判否定和拒斥,结合当时评论界对具有基督教因素作品(包括中国现代文学与西方文学)的态度,厘清中国现代文学对基督教文化接纳、疏离、否定、拒斥的情况。在中外文学比较的视野中,结合历史语境,针对19、20世纪中西方的共同境遇及中国的独特处境,从人的生存角度探讨基督教文化对文学所具有的启示,考量中国现代文学价值、基督教文化价值,正面言说基督教文化给,中国现代文学带来的和可能带来的正面价值,在这种言说中探讨中国现代文学接纳、疏离、拒斥基督教文化内在原因,总结中国现代文学接受基督教文化的方式,并评析得失,进而进行反思。全文由绪论、上编(3章)、中编(7章)、下编(3章)、结语五个部分构成。绪论介绍相关研究成果,展示研究现状,并说明本文写作缘起、价值、思路、方法、创新之处,并对一些概念作必要说明。上编部分(第一章——第三章)是历史关系研究,对中国现代文学与基督教文化关系的历史过程进行总体描述。根据它们相互关系的样态分为三个阶段:一、20世纪前20年对基督教文化的接纳期,此为第一章;二、20年代受非基督教运动影响的质疑和批判期,此为第二章;三、30-40年代重新认识基督教文化价值,却又迅速转入对基督教文化的全面否定和拒斥期,此为第三章。从总体上来说,呈现出一个由接纳、批判,到疏离、拒斥的过程。中编部分(第四章——第十章)是对中国现代文学接受基督教文化的具体考察,包括作家个案研究和整体研究,第四章到第六章选取鲁迅、冰心、老舍、许地山、林语堂、曹禺六位作家进行具体个案分析,考察他们接受基督教文化过程中的具体情况,或细致辨析其中的偏差,探询他们疏离基督教文化的轨迹和原因,或展示他们虽能表现基督精神要旨却被主流边缘化、批判改道的情况,并评析其中的得失。第十章则关注于中国现代文学对基督教文化的批判,考察其中拒斥否定的情况。各章内容如下:第四章是对鲁迅与基督教文化关系的探讨。本章先梳理鲁迅对基督教文化的态度,整理出鲁迅的基督教观,讨论鲁迅在接受基督教文化时的偏差及在他作品中的表现,进而结合基督教价值体系,讨论鲁迅在思考一些现代话题中所面临的思想困境。第五章是对冰心接受基督教文化的讨论。本章先分析冰心“爱的哲学”中的基督教因素,再探讨冰心在泛神论、自由主义神学影响和现实各种批评的挤压下逐渐放弃基督神性,最后导致她“爱的哲学”的思想基础发生转变,由人性自然情感代替了基督神性的情况。第六章是对老舍与基督教文化关系的探讨。本章在对老舍与基督教文化结缘的探讨中进入到对他“灵的文学”分析,指出老舍国家至上的价值取向,最终导致他的爱国热忱淹没了宗教情怀,老舍的创作也因此受到政治文化的极大牵制,他对个人价值和尊严的维护陷入难以克服的困境。第七章是对许地山接受基督教文化的研究。许地山对基督教文化有深入把握,并能自觉把基督神性融入创作之中,他坚持“生本不乐”下的救赎,并积极进行新伦理探索,追求诸教沟通和探索基督教融入中国的途径,他对基督教上帝观、救赎论、苦难观、博爱都有特殊的理解,具有相当的神性追求,但他的文学作品不多,作品质量也非上乘,再加上整个社会对基督教文化的排斥,许地山接受基督教神圣价值也就未能发挥出能量来,更谈不上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第八章是对林语堂与基督教文化的讨论。林语堂生长于基督徒家庭,受的是全而的基督教教育,是天生的基督徒,但他在很长时间里疏离了基督教,回归到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当然,林语堂一生从未停止过对上帝的思考,他也从基督教文化中汲取了很多有益的成分,成为他现代思想的闪光部分。不过,林语堂的影响主要在国外,他在国内始终受到左翼的排斥和阻击,并一度被视作“反动文人”。第九章是对曹禺与基督教文化的研究。本章在考察曹禺与基督教文化关系中,进入对他早期戏剧中基督教因素的讨论,指出他早期戏剧在基督教文化的影响下对人的存在困境进行了多方而的思考,是中国现代文学中难得的终极之思。然而,曹禺作品中基督教文化影响下的思考遭到了左翼文人的极力批判和否定,在这些影响和压力下,曹禺慢慢放弃终极之思,改道与社会主潮保持一致,自觉清除了基督教文化对他创作的影响。第十章从整体上讨论中国现代文学对基督教文化的批判。这包括在文学中对基督教会和教义的批判,还有在评论界批判否定西方文学中的基督教因素,在这一势态下,中国现代文学对基督教逐渐走向全面拒斥,相互影响关系中断。下编部分(第十章——第十二章)是对中国现代文学接受基督教文化方式及困境和缺失的归纳总结。第十一章在中编探讨的基础上总结中国现代文学接受基督教文化的基本方式,认为中国现代文学对基督教文化是以现实功用为取舍标准,以分离的方式进行接受,并谋求与中国文化的融合,造成不少比附式现象。第十二章探讨中国现代文学接受基督教文化的困境,归纳为三个方面:文化传统的制约、救亡追求的限制,反基督教时代背景的干扰。第十三章展示中国现代文学接受基督教文化存在的一些缺失,归纳为:“上帝神圣面影模糊”、“基督神性基础丢失”、“博爱神圣根基抽除”三个方面。因此,中国现代文学接受基督教文化也就未能进入深层,并未能从中汲取更有益的价值,反而走向对基督教文化的全面拒斥。结论部分反思中国现代文学接受基督教文化的方式,并进而反思中国接受外来文化的方式。认为我们的文化传统紧抱光明意识,对人本性升华和参悟真理的能力过于信赖,形成这种以我为本,以现实为用的接受方式是存在问题的。

马光霞[9](2012)在《监理会在华事业研究(1848-1939)》文中研究表明美国监理会自1848年派传教士来华传教,至1939年并入卫理公会,在长达九十余年的时间里,在中国逐步建立起庞大的教会事业和具有多重功能的基督教社区,通过与当地社会复杂的互动交往,形成了兼具近代性和地方性的鲜明特点。早期来华监理会教士之间的传教理念存在着显着的差异,其中尤以蓝柏和林乐知为代表,不过他们之间并没有因此发生激烈的冲突,而是各自践行自己的主张。蓝柏的活动为日后监理会布道事业的发展培养并储备了一大批神职人员,奠定了苏州作为传教大本营地位的基础;而林乐知从“直接布道”转向“间接布道”,“走上层路线”,为监理会在华事业勾勒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中华年议会成立后,监理会各项事业走上统一发展的轨道,林乐知的传教方略得以逐步实施。文教方面,《万国公报》成为晚清最具影响力的中文报刊,也成为了近代启蒙思想家的启蒙读本。东吴大学等一系列学校的开办表明监理会已建立起独立完善的教育体系。从华美书坊到华美书馆进而到协和书局,监理会文字事业也逐步走向正轨。医疗卫生方面,监理会先后建成博习医院、湖州福音医院和常州武进医院等现代医院,同时开展医学教育、卫生防疫等工作。专业化的内在诉求使监理会医疗事业的社会服务功能充分彰显出来,进而使教会与地方社会形成密切的互动关系。妇女事业是在美国监理会海外女差会部直接管理下发展起来的,自1878年首位女传教士来华至1939年为止,监理会的妇女事业逐步在布道、教育、医疗和社会服务等领域内开展。当地妇女在女传教士的影响下,走出家门,走向社会,由家庭妇女变为职业妇女。在中西女塾等女子学校中,妇女的性别(gender)意识和时代特质开始凸显出来。无论从派遣传教士的人数还是从差会本部的财政拨款来看,监理会都远远算不上是一个实力超群的传教组织,但它却成就了一番大事业,在近代中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究其原因,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固然是影响监理会在华事业发展的直接因素,但江南传统社会和新上海两大地方性元素实际为监理会在华事业提供了坚实的人力和物力支撑,而“上海财源”对监理会各项事业的开办和维系尤其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石丽[10](2012)在《基督教信仰与团体秩序建构 ——以城市非体制教会个案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于中国基督教的研究,研究者常常陷入一种思想上的困境。尤其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非体制教会的宗教实践更加具有其独特性。研究者常常观察到这些信徒们在中国的语境和文化中,在基督教的教义的实践中表现出一种明显的价值与行动上的非统一性。他们在与体制内的信仰者和不信仰基督教的人群的交往中表现出一种张力。这些引起了研究者的浓厚兴趣。他们如何表达他们的信仰,他们如何建构他们的信仰关系,他们在社会公共领域中如何实践他们的信仰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在深入的调研中,一系列的问题逐步出现在研究者的思路中。其中有三个主要问题即:1.城市非体制教会行动者如何建构其信仰身份的?2.他们的团体秩序是怎么样的?3.他们与一般社会秩序之间的关系如何?这三个问题分别从微观的、中观的、宏观的层面来说明研究者一直关注的中国语境下的非体制内基督教信仰问题。在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与归纳中,一条主线渐渐清晰,这就是:他们的信仰所建构的团体秩序与现存的社会秩序之间的关系如何?是否存在着明显的、不可调和的张力?本文以宗教信仰的社会性为前提,以宗教信仰中的“关系—实践”为理论框架,对分类体系下的、外部权力影响下的宗教团体秩序的结构及其如何建构进行了阐述。本文认为:宗教团体秩序是在信仰行动者基于共同价值观基础上的群体认同,在宗教信仰规范的制度化过程中,以及在仪式基础上对权威体系合法性的建构与认同中形成的。外部权力也不断通过其精神内核的意识形态以及利益集团的分化需要对团体秩序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秩序是一个互构的过程。从非体制教会的角度来看,更主要的还是信仰行动者自下而上的建构自己的信仰体系以及与既存的制度进行互动的过程。研究是在中国社会从整合走向分化的大背景下展开的。城市的居民在逐渐疏远了一种既有的权力治理模式而来到了一种转型社会的制度架构中。他们追逐“理想世界”的脚步并没有变化,城、乡社会本质中的一体性特征也并未发生彻底的变化,变化的是信仰的对象和信仰的内容。城市中的很多人开始自主的组织起来,在基层社会中建构自己的意义世界以及现实的秩序世界。非体制教会的出现正是人们追逐“理想”世界的一种努力。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者首先要讨论的问题是他们如何团结在一起。事实上,他们是在一种观念上的分类体系下实现了自我和群体的认同而团结起来的。他们在一种个体身份的认知中,在群体信仰关系的建构中形成了一种较为稳定的团体秩序。社会学最关注的是机制问题,即群体或者社会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结构和秩序。研究者尝试从非体制教会信仰者的心理层面与群体信仰的制度两个方面阐述他们信仰实践。遭受污名与建立声誉是他们从心理层面建构他们的信仰关系与信仰意义系统。对既有制度的路径依赖是其信仰秩序形成的另一个机制。综合两个层面的论述,研究者认为非体制教会的信仰制度和团体秩序与现存的社会秩序之间的关系充满张力,但是并不构成一种彻底的制度和秩序变革的力量。在深入阐释了非体制教会信仰的团体秩序建构及其机制形成,研究者在论文的最后一章呼应了前文的社会背景与中国城市的历史进程中群体行动上的某种相似性。论文也讨论了非体制教会作为一种基层社会组织与社区自治之间的可能性。这也是非体制教会与社会一般秩序之间的关系。研究者认为他们是一种竞争共存的关系,是一种共生共变的关系,是一种矛盾统一的关系。

二、光靠教堂听道远远不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光靠教堂听道远远不够(论文提纲范文)

(1)“门徒会”邪教问题研究 ——以荆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邪教问题研究现状
        1.2.2 “门徒会”问题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理论选择
        1.4.1 失范论
        1.4.2 功能论
2 “门徒会”概况
    2.1 “门徒会”由来和发展
        2.1.1 “门徒会”组织成立
        2.1.2 “门徒会”发展过程
    2.2 “门徒会”的“教理”“教义”
        2.2.1 “三赎基督”
        2.2.2 “驱鬼治病”
        2.2.3 “吃生命粮”
        2.2.4 “世界末日”
        2.2.5 “平均主义”
3 荆州市“门徒会”现状
    3.1 荆州市基本状况
    3.2 荆州市“门徒会”信徒情况
    3.3 荆州市“门徒会”组织运行
        3.3.1 组织体系严密
        3.3.2 规章制度完备
        3.3.3 隐蔽程度不一
4 荆州市“门徒会”滋生原因
    4.1 社会转型伴随失范现象
        4.1.1 价值观念混乱迷失
        4.1.2 宗教领域问题凸显
        4.1.3 乡土社会瓦解异化
    4.2 信徒自身具有“信教倾向”
        4.2.1 因病入教以期健身强体
        4.2.2 生活不顺以期化解“紧张”
        4.2.3 精神空虚以期满足需求
    4.3 组织调整策略适应环境
        4.3.1 运行方式隐蔽严格
        4.3.2 活动形式简单易行
        4.3.3 组织进行自我矫正
5 “门徒会”问题治理对策
    5.1 法律对策
        5.1.1 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反邪教立法
        5.1.2 规范“正教”管理,严格反邪教执法
        5.1.3 加强法制教育,丰富反邪教内容
    5.2 文化对策
        5.2.1 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确立行为规范价值标准
        5.2.2 丰富民众精神文化生活,铲除邪教滋生文化土壤
        5.2.3 提高宗教理性认识水平,利用“正教”压缩邪教空间
    5.3 社会对策
        5.3.1 推动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促进社会系统良性运行
        5.3.2 完善居民社会保障机制,缓解弱势群体生存紧张
        5.3.3 发挥民间反邪组织作用,建立社会联动联防体系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门徒会”相关人员访谈提纲
附录 B 部分访谈对象列表
在学研究成果
    一、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二、 在学期间所获的奖励
    三、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2)场域与转身 ——基于东北某地实证调查的改教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缘起
    二、相关概念界定与文献回顾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H区场域概况
    第一节 H区的历史文化背景
    第二节 H区的宗教历史与现状
        一、天主教的历史与现状
        二、基督新教的历史与现状
        三、伊斯兰教的历史与现状
        四、佛教的历史与现状
        五、道教及民间宗教的存续
    第三节 各宗教场域之间及与其他场域之间的互动关系
        一、宗教之间的互动有无
        二、各宗教与宗教管理部门的互动
        三、各宗教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关系
    小结
第二章 在场域中转身
    第一节 场域对转身的影响
        一、场域影响转身的因素
        二、场域是不断变化的
    第二节 场域与转身逻辑分析
        一、场域的进退出入与信仰的形成和转身
        二、价值转身背后的场域逻辑
        三、基于布迪厄场域理论对转身的反思
    第三节 场域与转身的实践关系
        一、被拉入场域——传教
        二、在场域中——宗教资本继承
        三、转换场域——主动寻求宗教
    小结
第三章 改教的发生:触及场域
    第一节 接受信仰的路径
        一、个人性
        二、仪式性
    第二节 触及场域类型
        一、接受型
        二、抗拒型
        三、冷漠型
    第三节 触及场域的结果导向
        一、直接结果导向
        二、间接结果导向
    小结
第四章 改教中的血亲性与功利性:在场域中
    第一节 婚姻与改教
        一、择偶
        二、婚姻生活
        三、婚姻危机
    第二节 危机与拯救
        一、疾病
        二、苦难
        三、突发危机
        四、死亡
    小结
第五章 一种改教仪式:场域转换
    第一节 “撇偶像”仪式的过程与内容
    第二节 撇偶像的历史依据
        一、是否出自圣经
        二、是否等同于驱鬼仪式
        三、撇偶像可否被称为仪式
    第三节 偶像之于不同宗教的意义
        一、偶像的意指
        二、拜偶像还是破偶像——仪式背后的意义
        三、中国文化中的“不二智慧”
    第四节 场域转换何以可能
        一、坚定的佛教信仰者
        二、场域转换的条件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反思
    第一节 信仰在场域中完成转身
        一、中国人的神灵谱系
        二、改教是对场域的改造
        三、改教是场域的叠加
    第二节 场域改教的判定及边界
        一、世上的事和天国的事
        二、公民身份与基督徒身份
        三、谦卑的话语体系
        四、与迷信划清界限
        五、从信仰教化到生活教化
    第三节 西方改教理论在中国场域中的边界
        一、从冲突理论到宗教对话
        二、从世俗化理论到宗教市场理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3)张亦镜的基督教中国化思想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现状与主要创新点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二、本文研究起点和创新
    第二节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方法
        一、对张亦镜基督教中国化思想的全景式呈现
        二、对张亦镜基督教中国化思想的地位的评价
        三、为当代的基督教中国化运动提供历史借鉴
    第三节 写作思路和内容
        一、中心问题与总体思路
        二、基本内容与框架结构
第二章 张亦镜基督教中国化思想的理论缘起
    第一节 清末民初的中国基督教及其面临的挑战
        一、清末反洋教运动对中国基督教的刺激
        二、民初新文化运动对中国基督教的刺激
        三、民初非基督教运动对中国基督教的冲击
        四、民国基督徒学者对基督教中国化的探索
    第二节 张亦镜基督教中国化思想的初步形成
        一、张亦镜对基督教中国化运动的体验
        二、张亦镜对基督教中国化历史的反思
        三、张亦镜的文字传道和文字卫道工作
第三章 基督教中国化视角下的本色神学思想
    第一节 张亦镜的文字传道思想
        一、论开展文字传道的必要与目的
        二、论文字传道与本色神学的建立
        三、论文字传道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四、张亦镜对白话文的态度问题
    第二节 论本色神学同中国民俗的关系
        一、张亦镜对中国民俗的基本态度
        1.人有“新”“旧”之别——中国民俗宜“去旧迎新”
        2.民俗有关“国运兴衰”——中国社会宜“移风易俗”
        二、论基督教对中国民俗的吸收与改造
    第三节 论本色神学同儒家思想的关系
        一、张亦镜耶儒之辨的时代背景
        1.晚清时期的激烈碰撞
        2.二十世纪初对话的开始
        二、张亦镜论耶儒思想的互异性
        三、张亦镜论耶儒思想的相通性
    第四节 论本色神学同道家思想的关系
        一、张亦镜耶道比较研究的前提和态度
        1.以澄清老子其人其事为前提
        2.以分别道家与道教为前提
        二、《道德经》与《圣经》的比勘互证
        1.道元始与上帝同在
        2.在“道性”上的相通
        3.在“修性培德”上的相通
    第五节 论本色神学同佛教思想的关系
        一、张亦镜对耶佛关系的基本态度
        1.对“扬佛抑耶论”的回应
        2.基督教比之佛教更值信靠
        二、论观世音信仰与基督教的分歧
        1.在时空观上的批判与分歧
        2.在性别观上的批判与分歧
        3.在佛经逻辑上的批判与分歧
        三、对“佛化基督教”思想的否定
    第六节 论本色神学同墨家思想的关系
        一、张亦镜耶墨比较研究的思想缘起
        1.西学墨源说
        2.基督教墨源说
        二、耶墨对话的前提和基础
        1.为墨学正名和平反
        2.不相用不足为孔墨
        三、论基督教与墨家思想的契合
        1.在最高思想范畴上的契合
        2.在社会政治伦理上的契合
        3.在人际人伦理想上的契合
        四、论基督教与墨家思想之间的互异
第四章 基督教中国化视角下的本色教会思想
    第一节 张亦镜本色教会思想的提出
        一、论上帝国存在的中国化诠释
        二、论上帝观之于中国人的意义
        三、论中国人之于上帝屋的信修
    第二节 论本色教会与中国文明进步的关系
        一、对中国社会进步事业的推动
        二、对提高妇女社会地位的促进
        三、对宗教理性的弘扬和对中国宗教末流的批评
        四、对中国社会恶习的改造
    第三节 张亦镜本色教会思想的发展
        一、论民族独立与教会独立的关系
        二、论建立本色教会的方法与途径
        三、论教会趋势与中国教会的自立
    第四节 论本色教会与政治和国家的关系
        一、论张亦镜在帝国主义问题上的态度
        二、论张亦镜在孔教问题上的态度
        三、论基督教与三民主义的关系
        四、对“党教合一”思想的批判
        五、论基督徒的爱国与救国的关系
第五章 张亦镜的基督教中国化思想的影响与意义
    第一节 对民国时期基督教中国化思潮的影响
        一、对民国时期本色教会运动的影响
        二、对民国时期本色神学思想的影响
    第二节 对当代基督教中国化思想的启发
        一、对促进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相适应的启发
        二、对如何处理爱国与爱教之间关系的启发
        三、对建立中国化的基督教神学思想的启发
    第三节 张亦镜基督教中国化思想的历史局限
        一、在文字布道事工及其本色教会思想上的局限
        二、在基要主义立场及其本色神学思想上的局限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4)民国时期中国“环境艺术设计”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研究目的和意义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2、研究内容和范围
        2.1 研究内容
        2.2 研究范围
    3、既往研究及比较
        3.1 城市宏观环境研究
        3.2 人居微观环境研究
    4、研究框架和方法
        4.1 研究框架
        4.2 研究方法
第2章 民国时期中国城市公共环境的决策与办法
    1、新政格局下的社会观念及公共环境决策
        1.1 与独立战争后的美国华盛顿环境建设比较
        1.2 民国北洋政府时期的社会观念与环境改造
        1.3 民国南京政府时期的立国文化与环境决策
    2、新文化运动等新思潮对环境文化的影响
        2.1 新文化运动与传统观念反思
        2.2 环境建设中民主意识的体现
第3章 民国时期东、西方"环境艺术设计"文化的交融
    1、民国时期西方城市建筑环境的文化东渐(由外而内)
        1.1 "西方文化东渐"对中国"环境艺术设计"的影响
        1.2 民国时期中国受西方建设标准影响的环境变革
        1.3 上海民国海派文化与城市环境艺术特征
    2、民国时期中国"环境艺术设计"的本土探索(由内而外)
        2.1 民国"环境艺术设计"的本土实践者
        2.2 民国本土职业教育发展及影响
第4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学术成果统计

(5)本色与合作:1922年上海全国基督教大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二、学术前史
        (一) 关于基督教大会研究
        (二) 本色化研究
        (三) 教会合一研究
    三、研究方案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第一章 1922年全国基督教大会召开的背景
    一、基督教集会体制与晚清三次全国基督教大会
    二、召开1922年大会的社会因素与推动力
    三、召开1922年大会的基督教会内部动因
    小结
第二章 1922年全国基督教大会概况与核心理念
    一、1922年大会的筹备与开幕
        (一) 大会的筹备
        (二) 大会的流程与内容
        (三) 与会的人员:筹备委员会与代表
    二、1922年大会的核心理念
        (一) 大会对本色化思想的提出与讨论
        (二) 大会关于教派合作的共识
    小结
第三章 中华基督教协进会:1922年大会本色及合作之典范
    一、作为协进会前身中华续行委办会
    二、大会对建立协进会之提出与讨论
    三、中华全国基督教协进会的进程及影响
    小结
第四章 社会福音:大会对实现中华归主的本色化方案
    一、基督教传统事工之发展计划
        (一) 依托中国教牧的布道方式革新
        (二) 合作体制下的基督教医疗事业改革
        (三) 基督教文字事工的改造方案
        (四) 多元化基督教教育事业之推进
    二、基督教深度社会参与之议案
        (一) 大会就教会与中国经济改良的探讨
        (二) 大会之基督教社会道德改良计划
    小结
第五章 领袖培育:大会就培养与利用本土精英信徒的热议
    一、中西教会领袖的对比与相互关系
    二、受薪领袖之现状与培养模式
        (一) 今昔领袖之现状
        (二) 将来领袖之培养
    三、不受薪领袖之特点与启发
    小结
结语: 1922年全国基督教大会的评价与历史定位
    一、时人评价与后人评说
    二、1922年大会的历史定位
参考文献
附录
    一、1922年全国基督教大会职员名录
    二、1922年全国基督教大会与会代表人数统计表
    三、中华续行委办会特委员人员名单
    四、中华续行委办会特委员及其成立时间
    五、1922年大会演说中对协进会会员各宗派代表的提案
    六、大会通过议案中协进会成员所属宗派及人数表
致谢

(6)云南寻甸新哨彝族村的基督教本土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选题背景及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何谓基督教本土化
        (二)其他宗教本土化的研究
        (三)基督教与云南少数民族的关系研究
        (四)基督教与彝族的研究
        (五)国外相关研究
    四、理论依据
        (一)社会转型理论
        (二)社会运行理论
        (三)需求层次理论
        (四)文化自觉理论
    五、研究方法
        (一)参与式观察
        (二)深度访谈
        (三)文献法
    六、论文结构安排
第一章 基督教在寻甸彝族地区的传播历史
    一、基督教在云南的传播概况
        (一)基督教在云南早期的传教探索
        (二)基督教转向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教经营
    二、基督教在云南彝族地区的传播概况
        (一)基督教在彝族地区的传播
        (二)基督教在寻甸彝族地区的传播
    三、寻甸新哨彝族村概况
        (一)地理位置和环境
        (二)人口和经济
        (三)文体和娱乐
        (四)宗教和习俗
第二章 基督教在新哨彝族村前期本土化的实践及经验
    一、神学教义的本土化
        (一)世界观
        (二)救赎观
        (三)教育观
        (四)社会观
    二、传教方式的本土化
        (一)拉拢地方权贵精英
        (二)外国传教士的衣食住行的彝族化
        (三)开办学校和行医治病
        (四)对信教群众提供保护
    三、宗教生活的本土化
        (一)宗教仪式
        (二)宗教活动
        (三)世俗生活
    四、组织管理的本土化
        (一)教会的组织规模
        (二)教会的组织系统
        (三)教会的教牧人员
    五、新哨教会前期本土化取得较好成效的经验
        (一)传入前的社会短缺背景
        (二)外国传教士的社会网络构建
        (三)教会的制度化努力与社会职能辐射
        (四)本土宗教精英内生动力的推进
第三章 基督教在新哨村后期本土化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1950 年以后新哨村的社会发展变化
        (一)政治经济制度的变化
        (二)基础设施的兴建和社会事业的改善
        (三)宗教信仰的发展和变化
    二、基督教在新哨村后期本土化出现的问题
        (一)教会的发展和建设困境
        (二)新哨基督教会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定位问题
        (三)新哨基督教会与主管部门之间的信任危机
        (四)信徒与非信徒的隔阂
    三、基督教会在新哨村渐趋式微的原因分析
        (一)宗教兴衰的常态化
        (二)政治环境的挑战
        (三)经济条件的决定性影响
        (四)文化教育的制约
        (五)教会管理的不善
        (六)家庭教会和其它非法传教活动对新哨基督教会的削弱
第四章 基督教在少数民族地区本土化的对策与建议
    一、政府方面
        (一)提高宗教管理水平
        (二)科学认识基督教
        (三)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
    二、基督教方面
        (一)再认识与再定位
        (二)依法开展宗教活动
        (三)积极发挥建设性作用
        (四)继续推进本土化
    三、少数民族方面
        (一)文化自觉与文化宽容
        (二)信徒层面
        (三)普通群众
结语
参考文献
    一、着作类
    二、论文类
附录
    一、访谈提纲
    二、田野调查照片
在学期间的学术成果及获奖情况
后记

(7)审美:走向心灵超越之路 ——西方古代美学与人的生存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题的缘起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3 主要内容和结论
2. 理念之美与超越的幸福——柏拉图的人生论美学思想
    2.1. 柏拉图时代的社会现状和生活观念
    2.2 柏拉图论美与人的完善
    2.3 “美”如何能实现人的幸福生存
    2.4 柏拉图人生论美学思想小结
3 实践智慧与德性的完善——亚里士多德的伦理美学思想
    3.1 社会背景和思想基础
    3.2 亚里士多德论“美”
    3.3 亚里士多德论美与人的幸福生存
4. 心灵安宁与回归的幸福——普罗提诺的心灵美学
    4.1 普罗提诺美学思想的时代背景
    4.2 普罗提诺论美
    4.3 心灵之美与生存幸福
    4.4 普罗提诺心灵美学思想小结
5 上帝之美与人的救赎——《圣经·新约》的伦理美学思想
    5.1 《新约》美学的时代背景和人的问题
    5.2 《新约》中的美学观念
    5.3 审美体验与人的幸福
    5.4 《新约》美学思想小结
6. 理性之美与信仰之美的融合—一奥古斯丁的美学思想
    6.1 奥古斯丁生活的社会背景和思想状况
    6.2 神学目的论下的美学思想
    6.3 美对人的生存有何意义
    6.4 奥古斯丁美学思想小结
7. 结论
参考及征引文献
作者简介

(8)撒种在荆棘 ——中国现代文学与基督教文化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本论题的缘起及理论与实践价值
    第二节 本论题的研究现状与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之处
    第三节 相关说明
上编 历史关系描述
    第一章 20世纪前20年对基督教文化的吸纳
        第一节 基督教入华历史追溯
        第二节 基督教文化机构影响中国知识分子
        第三节 基督教文化向文学渗透
    第二章 非基督教运动的质疑和批判
        第一节 非基督教运动始末
        第二节 非基督教运动的思想基础及文学界的反应
        第三节 非基督教运动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
    第三章 由重新认识走向否定拒斥
        第一节 在民族危亡中重新认识基督教
        第二节 在对抗中被世俗改造
        第三节 在改造中被拒斥和否定
中编 接受情况研究
    第四章 拒斥神圣价值的鲁迅
        第一节 鲁迅对基督教文化的态度
        第二节 鲁迅接受基督教文化的偏差
        第三节 鲁迅拒斥神圣价值的思想困境
    第五章 建构“爱的哲学”的冰心
        第一节 “爱的哲学”的基督教因素
        第二节 泛神论、自由主义神学导致冰心淡漠基督神圣价值
        第三节 “爱的哲学”基础变换
    第六章 国家民族至上的老舍
        第一节 老舍与基督教结缘
        第二节 老舍追求的“灵的文学”
        第三节 爱国热忱淹没宗教情怀
    第七章 追求诸教融合的许地山
        第一节 “生本不乐”下的救赎
        第二节 新伦理探索
        第三节 诸教沟通和中西结合的文化追求
    第八章 理性沉思的林语堂
        第一节 天生基督徒对基督教的疏离与回归
        第二节 林语堂所接受的基督教
        第三节 林语堂接受基督教的积极意义
    第九章 进行终极探索的曹禺
        第一节 曹禺与基督教的关系
        第二节 曹禺作品中的基督教因素
        第三节 对曹禺作品中基督教因素的评论
    第十章 批判中的疏离
        第一节 对基督教教会的批判
        第二节 批判基督教教义
        第三节 批判与否定西方文学的基督教因素
下编 接受方式、困境和缺失探讨
    第十一章 中国现代文学接受基督教文化的基本方式
        第一节 以现实功用为取舍标准
        第二节 以分离的方式进行接受
        第三节 谋求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融合
    第十二章 中国现代文学接受基督教文化存在的困境
        第一节 文化传统的制约
        第二节 救亡追求的限制
        第三节 反基督教时代背景的干扰
    第十三章 中国现代文学接受基督教文化的缺失
        第一节 上帝神圣面影模糊
        第二节 基督神性基础丢失
        第三节 博爱神圣根基抽除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9)监理会在华事业研究(1848-193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背景
    第一节 国际背景及国内背景
    第二节 “监理会的世界”
第二章 以传教士为主体的早期宣教(1848-1885)
    第一节 林乐知来华前的早期教会
    第二节 林乐知传教思路的变化(1861-1885)
    第三节 地方社会与教会
    小结
第三章 本土教会的建立和发展(1886-1939)
    第一节 “三自”理论与本色神学
    第二节 监理会与“本色化运动”
    第三节 监理会在华布道事业及其经济来源的变化
    第四节 慕尔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监理会在华文教事业
    第一节 晚清时期的监理会文教事业(1886-1911)
    第二节 义和团运动前后的林乐知与《万国公报》
    第三节 民国时期的监理会文教事业(1912-1939)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监理会在华医疗卫生事业
    第一节 医学传教的范例及条件
    第二节 监理会在华医疗卫生事业的拓展
    第三节 博习医院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监理会在华妇女事业
    第一节 背景
    第二节 “基督教家庭”的营造
    第三节 “妇女的工作为妇女”
    第四节 由配角转为主力的中国女信徒
    第五节 中西女塾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10)基督教信仰与团体秩序建构 ——以城市非体制教会个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背景
    三、 研究起点与理论框架
        1. 宗教信仰的社会性
        2. 宗教信仰是一种社会行动
        3. 从行动到秩序
    四、 研究意义与难点
        1. 研究意义
        2. 研究难点
    五、 研究方法与资料获得
    六、 研究对象的选择与研究点的进入
第二章 理论与文献回顾
    一、 宗教、团结与秩序
        1. “宗教团结”与社会理论中的团结理论
        2. 欧美宗教社会学中宗教与秩序之间的关系
    二、 进一步讨论
        1. 理性选择范式和结构/制度范式
        2. 宗教信仰与非理性选择
    三、 文献回顾
        1. 中国的基督教社会学实证研究
        2. 中国大陆非体制教会研究
        3. 城市非体制教会的特点
第三章 研究的逻辑起点:权力语境下的整合与分化
    一、 “单位”社会:不可遗忘的集体记忆
    二、 教会生活:走进“理想”的城堡
        1. 从“国家—单位—个人”到“上帝—教会—个人”
        2. 超越性的共享价值观
        3. “熟人社会”的实践逻辑
第四章 分类体系下的信仰关系与团体秩序建构
    一、 个体身份认知的建构
        1. “自己人”与“外邦人”:“围墙”内外的关系建构
        2. “新人”与“旧人”:信仰前、后的自我认知
    二、 群体认知与社会关系的建构
        1. “属灵的”与“属世的”:体制内外的冲突与融合
        2. “洁净的”与“污秽的”:非体制教会之间的关系
        3. “在天的”与“在地的”:天国与国家之间的张力
    三、 个案比较
        1. 特殊的“牵手”
        2. 分道扬镳
        3. E教会的例子
第五章 非体制教会团体秩序建构
    一、 共享价值观下的宗教认同
        1. 宗教团体的身份认同
        2. 宗教团体成员“关系”认同
        3. 宗教行动的意义认同
    二、 宗教信仰规范的制度化
    三、 双重权威体系的建构
第六章 非体制教会的运作机制与制度环境
    一、 污名与声誉:团体秩序形成与运行的机制
    二、 制度与路径依赖:基督教信仰的合法性机制
    三、 外部权力与团体秩序
第七章 结语:走进“理想”的城堡
    一、 宗教信仰的社会性与集体行动的神圣性
    二、 宗教信仰与社区治理
    三、 共生共变:非体制教会的团体秩序与社会秩序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致谢

四、光靠教堂听道远远不够(论文参考文献)

  • [1]“门徒会”邪教问题研究 ——以荆州市为例[D]. 刘磊.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0(01)
  • [2]场域与转身 ——基于东北某地实证调查的改教问题研究[D]. 李昱霏. 黑龙江大学, 2019(05)
  • [3]张亦镜的基督教中国化思想探究[D]. 苏雷. 武汉大学, 2019(06)
  • [4]民国时期中国“环境艺术设计”文化研究[D]. 汪建松. 中央美术学院, 2017(08)
  • [5]本色与合作:1922年上海全国基督教大会研究[D]. 沈玉琦.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2)
  • [6]云南寻甸新哨彝族村的基督教本土化研究[D]. 赵意成. 云南民族大学, 2015(12)
  • [7]审美:走向心灵超越之路 ——西方古代美学与人的生存关系研究[D]. 赵中华. 浙江大学, 2014(12)
  • [8]撒种在荆棘 ——中国现代文学与基督教文化关系研究[D]. 杨世海. 湖南师范大学, 2013(01)
  • [9]监理会在华事业研究(1848-1939)[D]. 马光霞. 山东大学, 2012(05)
  • [10]基督教信仰与团体秩序建构 ——以城市非体制教会个案为例[D]. 石丽. 上海大学, 2012(03)

标签:;  ;  ;  ;  ;  

在教堂听讲道是不够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