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日占时期台湾的“帝国化运动”

论日占时期台湾的“帝国化运动”

一、试论日据时期台湾“皇民化运动”(论文文献综述)

董建辉,张雪婷[1](2022)在《“皇民化”运动对台湾高山族的形塑及其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皇民化"运动是1937—1945年间日本殖民者对台湾民众推行的一场旨在全面改造台湾民众身份的政治运动。在这场运动中,殖民者主要从日语的进一步普及、宗教信仰的改变、生活方式的日本化及传统姓名的更改这四个层面对台湾高山族进行形塑。貌似文化同化措施背后所隐藏的其实是殖民者图谋通过外部的强力介入,从文化、身份和政治认同等方面对高山族进行全面改造的本质。通过"皇民化"运动的"洗脑"教育,不少高山族青年产生了虚幻的日本"国民"意识,甚而积极参加"高砂义勇队",充当日本军国主义的战争机器和炮灰。从长远来看,"皇民化"运动对高山族的形塑也埋下了少数人后来持"台独"错误立场的思想祸根。

张兆明[2](2021)在《日据时期台湾书院演变研究》文中指出1895年甲午战后,台湾被据为日本殖民地长达50年。在这50年中,整个台湾社会处于高压殖民政策之下,殖民者在对待清代遗留下来的传统书院问题上采取了改造措施,在这样的背景下台湾传统书院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变。日据初期书院被改造为日语传习所为演变的第一个阶段。日据初期,殖民地政府欲在短时间内迫切建立起以日语为主要通用语言的目标,并以此为过渡进一步对中国传统的教育方式加以利用,改造为配合实施“紧要事业”为目标的日语传习所。在此目标下,总督府出台一系列法规对改造后书院进行管理,书院教师主要以日籍教师为主,课程及教材以教授日语为目的,在招生方面利用地方士绅及毕业后待遇诱导学生入学。但在书院转型后存在民众的不认同与抵抗、转型后书院经费不足两方面问题,转型后书院难以运行面临再次转型。演变的第二个阶段为1898年颁布《台湾公学校令》明确规定日语传习所逐渐转型为公学校,从1898-1941年间书院逐渐进行第二次被迫转型,这一次转型时间跨度较长,其目的是为达到殖民地政府所谓“永久事业”的目标,即以第一阶段转型后书院培养出来的教师、官吏等进行更大范围的殖民教育。第二次转型后的书院殖民教育色彩、差别教育色彩更为浓厚,这一时期台湾民众与殖民者矛盾激烈,改造后书院在这个时期进入了转型的第三个阶段。演变的第三个阶段是书院主动转型为庙堂,地方士人利用总督府“保护宫庙寺院”条例对书院进行保护,将书院登记为“祭祀业”,以家族祠堂、孔子庙、文昌庙、寺庙、鸾堂等形式保留了下来。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日据时期部分书院文化得到了有效保留,并没有完全消失,但是保留下来书院的运行模式、培养目的、教学内容均已发生了变化。在台湾书院的前两个演变阶段中,由于日本殖民者自始至终将殖民教育体制“紧急事业”“永久事业”贯穿于前两个阶段中,从而导致了传统书院的转型,以此带来殖民文化与儒家文化间的激烈博弈、书院转型与儒学的式微等的负面后果。在第三个演变阶段中,书院主动转型为宗庙祠堂得以有效保留了书院部分文化,但至此书院的教育功能几乎已完全丧失。

李思琦[3](2021)在《日据时期台湾“皇民化运动”的历史考察 ——以《台湾总督府府报》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皇民化运动”是指1937年至1945年间,日本殖民者在台湾强制推行的极端同化运动,旨在消灭台湾民众的民族意识,切断与大陆的联系,破坏台湾地区的传统习俗,将台湾民众改造成无条件为日本奉献身心的“皇国民”。日本侵台以来,殖民当局先后在台施行“无方针”和“同化主义”统治政策,逐渐形成了完备的台湾殖民体系。七七事变后,台湾总督府以“皇民化”政策为指导,在教育、社会、文艺、军事等多个领域施行极端的同化政策,改造台湾民众的思想、精神与行为,最终达到政治支配、经济掠夺、文化管控、风俗同化、军事强制的殖民状态,给台湾社会和民众造成极其负面的影响,成为“台独”思想形成的重要因素。《台湾总督府府报》作为殖民当局发行的政府官报,是总督府的殖民政策、制度和措施的直接传播媒介。本文以“皇民化运动”时期的《府报》为核心资料,通过对《府报》的系统整合、分析和解读,能够梳理出殖民当局在台施行各项政策、措施,分析其统治的真实意图和政策实施效果,论述台湾光复至今“皇民化运动”的影响。本文将分六个章节论述日据时期台湾地区的“皇民化运动”。第一章“皇民化运动”推行的历史背景,主要阐述日本占领台湾至“皇民化运动”前夕施行的殖民政策,及台湾战时体制确立后实施“皇民化运动”的现实因素。第二章“皇民化运动”之下的教育政策,主要阐述总督府在日台“差别教育”方针的指导下施行的“皇民化”教育政策,包括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蕃民教化。第三章“皇民化运动”之下的社会治理政策,主要涉及这一时期的改姓名运动、宗教、传统风俗及生活习俗的改造和取缔、公共设施建设、经济统制令、医疗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政策。第四章“皇民化运动”之下的文艺政策,主要阐述这一时期总督府对台湾戏剧、电影、音乐、文学、新闻、广播等作品在创作、发行等方面的限制与管控。第五章“皇民化运动”之下的军事政策,主要阐述这一时期施行的陆、海军志愿兵制度和征兵制度,梳理当时青、少年军事后备力量团体情况。第六章“皇民化运动”的余波,主要讲述台湾光复至今“皇民化运动”对台湾民众在家国认同、文化传承、社会生活方面的影响,简单论述“台独”思想的形成。

卞梁,连晨曦[4](2020)在《日据时期台湾人的日本生活认同及其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生活认同不仅对个人行为有直接影响,而且是社会群体性认同的直接基础。日据时期,日本殖民当局施以高压、多元、系统化的同化政策,对台湾宗教、风俗、公共卫生、教育、文化管控等方面进行了系列改革,强制建立起日本化的社会生活规范,并逐步将其与世代延递结合在一起,最终使得台湾民众生活"日本化",甚至产生了畸形的"皇民化情结"。研究表明:日本殖民措施已对台湾造成长期的负面影响,且在短期内难以消除;同时,台湾生活认同是一个动态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可改变、可调整的。

陈桂玉[5](2020)在《论黄得时的中华民族意识》文中研究说明黄得时虽然生长于日本殖民教育体制之下,却深受传统汉诗家庭的影响,关注着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与保存、进行了汉诗创作及《水浒传》的改写、思考着台湾文学发展动向以及献身于文学传播媒介事业。本文以时间为主线,分析了黄得时三个最能体现其中华民族意识的内容。首先是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与保存,分析了其为民间俗语、故事、歌谣和地方戏剧所作的各种努力;其次是从汉诗创作及《水浒传》的改写,分析其在殖民统治的语境下如何发出自己的声音而不引起殖民者的怀疑,以及光复以后如何增强台湾人的中国归属感;最后是其在日本殖民者严格的言论管制下如何确立台湾文学的中华民族性,推动台湾文学的发展,使之具备抵殖民性。综观黄得时的文学活动与报刊编辑,可以看出,他的内心始终坚守着中国的民族性,具有强烈的中华民族意识。通过对其文学活动的分析,体会深藏于黄得时心中的中华民族意识的潜流。

常彬,黄桂波[6](2020)在《最富于孕育性的顷刻——吕赫若以隐喻重构现实的反殖民策略》文中研究指明吕赫若小说《逃跑的男人》《山川草木》分别发表于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前夕和日本战败的前夜,作者选择两个"最富于孕育性的顷刻",作为历史发展的次高潮进入到了更为广阔的历史场域,既观照过去,又预见未来;运用"家道中落—继母压迫—学业中断—离家出走"的隐喻书写,重构具有民族主体性的"现实世界",与台湾殖民地现实相抗衡,显示了吕赫若在日据高压下更为隐晦成熟的反殖民策略,隐喻张力的"跨领域映射"与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浑融贯通,预示侵略者的战争/殖民以最终的失败/台湾的光复为结局。

梁礼泉[7](2020)在《日据时代日本对台宣传所塑造的日本形象 ——以“皇民化”时期的《台湾日日新报》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媒体宣传是国家塑造形象,构建认同的重要方式。“皇民化”期间,殖民当局控制着台湾社会的思想领域,在台湾开展了绵密的宣传活动。本文以该时期的《台湾日日新报》为例,通过分析报纸中的宣传内容,勾勒日本对台宣传所塑造的日本形象,剖析这些形象背后暗藏的殖民意涵和权力关系,探讨这些形象对台湾人的族群认同乃至台湾历史走向所产生的影响。第一部分主要剖析1937年前后的台湾社会,以此追溯殖民者重塑日本形象的历史动因。1937年以前,日本的国家形象十分恶劣,对日本的殖民统治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同时,雾社事件的惨痛教训,使殖民者感受到了舆论施加给殖民者的压力。而“七七事变”后的舆论和民情表明,台人心向中国大陆,渴望打倒日本。以上三者,迫使殖民当局调整统治手段,重视文宣工作,重塑日本形象。第二部分梳理“皇民化”时期《台湾日日新报》中的报道内容,从中勾勒出日本对台宣传所塑造的日本形象。在报纸中,中日战争被定义为“迫不得已”的战争,日军被塑造成英勇无敌的军队,日本则被包装成“亲善友好”、先进优秀的国家,台湾的“祖国”和“恩人”以及东亚的“盟主”与“解放者”。这样的日本形象显然已被过度美化,与现实并不相符,其背后隐藏着日本的国家策略及殖民意图。第三部分分析《台湾日日新报》在台湾传播与被接受的情状,在此基础上探求上述日本形象的历史影响。日据末期以及光复初期台人的思想与行动表明,殖民者建构起来的日本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台湾人的对日看法,使台湾的反日斗争遭受挫折,让部分台人形成了“媚日弃华”的扭曲心理以及把日本当成“母国”的错乱认同,对台湾历史的发展与两岸交流融合产生极为负面的影响。

李雨卉[8](2019)在《日据前后期电影中的台湾形象嬗变研究》文中指出从1895年到1945年,台湾经历了长达50年的日本殖民时期。在日本对外侵略战争的不同阶段,日本殖民政府的治台方针政策也不尽相同。在日本文化不断侵蚀渗透的过程中,台湾本民族的文化记忆以及文化认同感均受到了严重的影响。1899年电影作为一种新兴艺术形式,由日本商人传到台湾,并迅速风靡全岛,成为当时台湾社会最流行的一种娱乐形式。日本殖民政府紧紧抓住了台湾民众的这一喜好,迅速地将电影发展为传播其殖民主义思想的一种工具。日据时期的台湾电影事业,从制作到发行,都掌握在日本人手中,甚至是电影的放映事业也受到了日本殖民政府的严格管控。日本殖民政府通过拍摄一系列宣扬殖民主义的电影,以及限制大陆影片的放映,达到对台湾民众思想引导和控制的目的。虽然日本殖民政府对台湾实施了各种文化管控,仍然有许多有志之士,通过电影放映、电影解说等活动,唤醒、激发台湾民众的国族意识和民族认同感。因此相关台湾电影在日据前期呈现出反抗的样态,在日据后期呈现出的是则是挣扎和妥协两种样态。总体来讲,台湾电影从1896年诞生至今,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896-1918年的“萌芽时期”;1919-1937年的“自由发展时期”;1937-1945年的“反文化殖民时期”;1945年至今的“反思时期”。本选题主要从电影中的台湾形象入手,通过对日据前后期电影中的台湾形象嬗变过程进行考察,从后殖民理论角度分析这一时期的电影中台湾形象嬗变背后的思想文化入侵,以及由此带来的对于当今台湾电影民族认同感的影响。本文绪论部分对日据时期台湾形象相关电影的产生以及发展背景、日据时期台湾形象相关电影的相关研究、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总结本论题的研究意义与价值以及本文的创新之处和不足。论文的正文部分主要包括四章,分别从日本人拍摄的电影中的台湾形象、台湾形象的主体反抗、台湾人拍摄的电影中的台湾形象以及后殖民视域中台湾当代电影中的台湾形象重塑四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第一章是对日本人在台拍摄的电影中的台湾形象的研究分析。以《台湾实况介绍》《台湾总督府镇压蕃人》等影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日本人镜头下受到偏见与矮化的台湾人形象的展现,分析日据时期日本殖民政府的治台方针及其对于电影行业的影响,并探究日本当局是如何将电影作为其政治鼓吹,政策宣传工具的。通过研究可知,日据时期由日本人拍摄制作的影片中的台湾形象,是具有“他者”意味并且对台湾形象进行了贬低和扭曲的。第二章是透过日据时期台湾的“国片”热现象,分析台湾民众对于日本文化入侵的觉醒与反抗情况。通过日据时期日本殖民政府对于国产片的限制与仿制,以及电影放映活动中产生的“辩士”武装特殊现象等,对日据时期台湾社会中的台湾形象主体所展开的反抗运动进行研究分析。通过本章研究可知,在日据时期的台湾电影活动中,台湾形象主体对于日本的文化入侵经历了从觉醒到反抗的变化过程。第三章是对日据时期台湾人参与拍摄制作及相关电影中的台湾形象进行分析比对研究。通过日据时期日本殖民政府治台方针的变化,以及日本侵华战争阶段相关政策的变化,分析日据后期台湾人参与制作拍摄的电影中的台湾形象表现出来的挣扎、妥协与奴化状态。对这一时期台湾电影形象的“混杂”,台湾电影自我形象塑造的演变,以及外部“满映”电影在台湾产生的影响展开研究。通过本章研究可知,随着日本对中国军事侵略的不断深入、文化入侵的不断加剧,从日据时期有台湾人参与拍摄制作的电影中塑造的台湾形象中,可以看出台湾民众对于本民族文化的被迫放逐,以及对日本文化的无奈接纳,反映出了台湾民众对于日本文化入侵的挣扎、妥协以及由此产生的奴性思想。第四章以批判的视角审视日本殖民对台湾文化和台湾民众的思想带来的长期影响。具体以战后时期即1945年以来几部表现台湾形象、日本形象或者台日关系的影片作为例证,从后殖民理论角度,分析研究日据时期的日本文化思想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及其在当代台湾电影中的具体表现。结论部分通过对日据前期日本人制作电影中的台湾形象、日据中后期台湾人自制电影中的台湾形象以及台湾形象主体的反抗、战后台湾电影中的台湾形象四个方面的归纳,对日据前后期台湾电影中呈现出来的形象变化原因进行总结,并结合当代台湾电影的台湾形象塑造问题,对日本的殖民侵略,尤其是文化侵略给台湾带来的长期的、深远的影响进行批判,同时也对当代台湾电影重塑自身形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本文以后殖民主义理论作为理论支撑,以日据时期相关电影中的台湾形象作为研究对象,并结合当代台湾电影中的台湾形象塑造,对日本殖民者推行的文化霸权进行深刻批判,并对今后台湾及至大陆相关台湾电影的创作和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胡逢祥[9](2018)在《战后台湾“去殖民化”的中国文化回归战略及其实践平议》文中提出1945年,阔别五十年的台湾重归祖国之后,国民政府随即在当地推出了一系列旨在"去殖民化"的社会文化与教育举措。这一过程本是现代民族国家在收复的故土上行使自己主权必须完成的历史使命,事实上也受到了当时大多数民众的拥护和理解。虽然在具体操作上不免存在一些可议处,但在消除日本殖民统治的后遗症,恢复民族自尊和文化自信等方面,其积极作用不可否认。惟近三十年来,缘时移势迁,对此历史事件特别是其中涉及的一些重要环节,诸如日据时期的殖民文化、台湾光复初期的"国语运动",及两蒋主政时期官方极力提倡传统文化的认识或评价,歧见日出。因此,征诸史迹,进一步梳理和澄清其过程,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再作反思,仍十分必要。

潘是辉[10](2018)在《日据时期寺庙整理运动对台湾妈祖信仰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梳理日据时期在台湾进行的寺庙整理运动资料,得出日据时期寺庙整理运动总共处理台湾1140间寺庙,约占当时寺庙统计数3403间的33.5%。期间也一并处理了1593个台湾民间的神明会,占当时神明会统计数5345会的29.8%。可以说,日据时期寺庙整理运动约处理了台湾民间信仰寺庙与神明会的三分之一,可谓台湾民间信仰史上的一大浩劫。在这波寺庙整理运动中全台妈祖宫庙总共被整理了113间,全台妈祖神明会在这波寺庙整理运动中总共被整理了288会。寺庙整理运动确实对台湾的妈祖信仰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除了庙宇被拆毁外,土地财产被侵占,神像也有被焚毁。但多数在寺庙整理运动中被破坏的妈祖庙,在台湾光复后都迅速地得到了恢复。说明日据时期所进行的一系列同化运动对台湾民间影响是有限的,妈祖信仰深深埋藏于台湾人民的心灵之内,不可动摇。

二、试论日据时期台湾“皇民化运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日据时期台湾“皇民化运动”(论文提纲范文)

(1)“皇民化”运动对台湾高山族的形塑及其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二、殖民者对高山族统治策略的演变
三、“皇民化”运动的具体举措
    (一)日语的进一步推广
    (二)改变高山族祖灵信仰
    (三)推行日本生活方式
    (四)改换日本姓名
四、“皇民化”运动对高山族的影响

(2)日据时期台湾书院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概念界定
第一章 日据后台湾书院转型的过渡期(1895-1896)
    第一节 日据前清代台湾书院的生存状况
    第二节 割台背景下书院士子的抗争
    第三节 殖民教育体制下的台湾书院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台湾书院的被迫转型(1896-1905)
    第一节 书院转型为日语传习所
    第二节 总督府对转型后书院的管理
    第三节 民众的不认同与抵抗
    第四节 书院转型与儒学的式微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台湾书院的二次被迫转型(1898-1945)
    第一节 书院转型为公学校(1898-1941)
    第二节 总督府对二次转型后书院的管理
    第三节 二次转型后书院教育的特征
    第四节 书院二次转型后定型为国民学校(1941-194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台湾书院的主动转型(1920-1945)
    第一节 书院转型为宗庙祠堂
    第二节 书院转型为鸾堂
    第三节 中华传统文化的艰难赓续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3)日据时期台湾“皇民化运动”的历史考察 ——以《台湾总督府府报》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
一、“皇民化运动”推行的历史背景
    (一)日据台湾以来的统治政策
    (二)战时体制下的现实需要
二、“皇民化运动”下的台湾教育政策
    (一)“皇民化运动”之前的台湾教育情况
    (二)“皇民化运动”之下的台湾教育政策
    (三)蕃民教化
三、“皇民化运动”下的社会治理政策
    (一)宗教政策
    (二)改姓名运动
    (三)“改良”社会生活习俗
    (四)经济统制令
    (五)建设公共设施
    (六)建设医疗卫生体系
四、“皇民化运动”下的台湾文艺政策
    (一)戏剧事业限制
    (二)文学奉公运动
    (三)其他文艺政策
五、“皇民化运动”下的军事政策
    (一)陆、海军特别志愿兵制度
    (二)征兵制
    (三)青、少年军事训练组织
六、“皇民化运动”的余波
    (一)“炼成皇国民”与家国认同
    (二)台湾本土文化的存续
    (三)台湾民众社会生活的变迁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4)日据时期台湾人的日本生活认同及其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日本在台采取的生活改造措施
二、日本在台生活认同构建的原因探讨
三、台湾人对日本生活认同的具体表现及其影响
四、余论

(5)论黄得时的中华民族意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继往开来: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与保存
    第一节 民间俗语与民间故事
        一、民间俗语、习俗
        二、民间故事
    第二节 民间歌谣与地方戏剧
        一、民间歌谣
        二、地方戏剧
    小结
第二章 一脉相承:汉诗创作及《水浒传》的改写
    第一节 汉诗创作活动
    第二节 殖民者与被殖民者的较量:译写《水浒传》
    第三节 光复后《水浒传》的改写策略
    小结
第三章 中华民族本位:文学及其传播媒介
    第一节 先破后立:谋求文学发展
    第二节 传播媒介:助力文学发展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6)最富于孕育性的顷刻——吕赫若以隐喻重构现实的反殖民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家道中落:从激进批判到隐忍反抗
二继母压迫:从显着殖民到伪装同化
三学业中断:从被迫反抗到自主抵制
四离家出走:从迷茫逃跑到清醒佯隐

(7)日据时代日本对台宣传所塑造的日本形象 ——以“皇民化”时期的《台湾日日新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研究背景与问题
    (二) 相关文献综述
        1. 对日据时期日本对台宣传的媒体的研究
        2. 对日据时期日本对台宣传的内容的研究
        3. 对台湾的日本形象的研究
一、 形象重塑的背景与缘由
    (一) 1937年以前台人的日本像
        1. 野蛮残暴、以下犯上的倭贼
        2. 欺压台民的独裁者
        3. 贪得无厌的剥削者
        4. 祖国大陆的侵犯者
    (二) “雾社事件”后的政策调整
    (三) “七七事变”后的台湾社会
    (四) 《台湾日日新报》与日本形象的重塑
二、 对台宣传及其塑造的日本形象
    (一) 迫不得已的战争
    (二) 英勇无敌的皇军
    (三) 亲善的“友邦”
    (四) 台湾的“祖国”
    (五) 台湾的“恩人”
    (六) 优秀先进的日本国
    (七) “东洋的盟主”与“东洋的解放者”
三、 日本形象的传播与影响
    (一) 宣传内容的传播与被接受
    (二) 日本形象的毒害
        1. 台湾反日斗争的挫折
        2. 部分台民的心理扭曲
        3. 国家认同的异化与错乱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8)日据前后期电影中的台湾形象嬗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日据前后期台湾形象相关电影概述
    研究综述
    研究意义与价值
    创新之处与不足
第一章 日本电影中台湾形象的矮化与偏见
    第一节 社会风貌:“模范殖民地”形象的展示
        一、风光纪录片中台湾形象的“他者化”
        二、《铁道旅游》中台湾形象的“皇民化”
    第二节 人文形象:原住民形象的“妖魔化”
        一、《阿里山侠儿》中的日蕃形象
        二、从《台湾总督府镇压蕃人》到《雾社蕃害事件》
第二章 觉醒与反抗:“国片热”所激起的民族意识
    第一节 严格的国产片审查制度与日本人的“国片”模仿
        一、日殖政府的“国片”审查制度
        二、日本人的“国片”模仿
    第二节 “辩士”的文化武装
        一、无声电影时期的“辩士”再创作
        二、有声电影时期的“辩士”文化武装
第三章 相关台湾电影中台湾形象的挣扎、奴化与妥协
    第一节 挣扎:台湾文化形象的“混杂”
        一、影像与语言的“混杂”
        二、思想内涵的“混杂”
    第二节 奴化:多重身份的人物形象所传达的奴化教育
        一、被扭曲的“沙鸯”故事
        二、《望春风》的救赎内涵以及伪造出来的台日和谐
    第三节 妥协:“满映热”带来的台日形象书写新思路
        一、从“完美”到“不完美”的日本人形象
        二、“美好可塑”的国人形象
第四章 后殖民主义视域中战后电影中台湾形象的反思与重塑
    第一节 日本文化影响下的台湾形象
        一、受日本文化浸淫的台湾人形象——《多桑》为例
        二、难以剥离的奴化思想——《KANO》为例
    第二节 台日关系及其形象的重塑与反思
        一、关于非战斗性日本移民的记忆——《海角七号》为例
        二、历史的客观书写——《赛德克·巴莱》为例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日据时期寺庙整理运动对台湾妈祖信仰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日本占据台湾初期的宗教政策
二、日据时期的“寺庙整理运动”
三、光复后台湾妈祖信仰的复兴
四、结语

四、试论日据时期台湾“皇民化运动”(论文参考文献)

  • [1]“皇民化”运动对台湾高山族的形塑及其影响[J]. 董建辉,张雪婷.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01)
  • [2]日据时期台湾书院演变研究[D]. 张兆明.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2)
  • [3]日据时期台湾“皇民化运动”的历史考察 ——以《台湾总督府府报》为中心[D]. 李思琦.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4]日据时期台湾人的日本生活认同及其影响[J]. 卞梁,连晨曦.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20(05)
  • [5]论黄得时的中华民族意识[D]. 陈桂玉. 闽南师范大学, 2020(02)
  • [6]最富于孕育性的顷刻——吕赫若以隐喻重构现实的反殖民策略[J]. 常彬,黄桂波.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3)
  • [7]日据时代日本对台宣传所塑造的日本形象 ——以“皇民化”时期的《台湾日日新报》为例[D]. 梁礼泉.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8]日据前后期电影中的台湾形象嬗变研究[D]. 李雨卉. 河南大学, 2019(01)
  • [9]战后台湾“去殖民化”的中国文化回归战略及其实践平议[J]. 胡逢祥. 文史哲, 2018(06)
  • [10]日据时期寺庙整理运动对台湾妈祖信仰的影响[J]. 潘是辉. 妈祖文化研究, 2018(02)

标签:;  ;  ;  

论日占时期台湾的“帝国化运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