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陇眼电站坝址区岩溶发育特点及勘探方法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刘希[1](2020)在《深厚覆盖层坝基水文地质结构及渗流场特征研究》文中提出我国西南地区大江大河较多,水力资源丰富,加之江河流域地形变化大,利于水力资源的开发。因此,在西南地区的主要江河流域上,水利水电工程的修建是很长一段时间内的主旋律。然而该区河流普遍发育深厚覆盖层,水利水电工程大坝建设和坝基开挖时不可避免的会遭遇河床深厚覆盖层问题。由于覆盖层是一类渗透性较好、工程性质较差的岩土体,流经其中的地下水会导致上部基坑或坝体出现一系列工程水文地质问题。为了有效地防治深厚覆盖层引发的各种工程问题,厘清深厚覆盖层作为一个含水系统的水文地质条件,查清其水文地质结构,并确定地下水在覆盖层中的运动规律就极为必要。本文对既有的深厚覆盖层勘察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出西南地区的深厚覆盖层分布及发育规律和层组结构特征。在此基础上,根据已有的水文地质结构研究,划分出三大类水文地质结构,并建立相应的概念模型对不同水文地质结构的深厚覆盖层的天然条件及基坑开挖后的渗流场进行模拟分析。最后,以长河坝水电工程为实例,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基坑开挖过程中坝基覆盖层的渗流场演变特征。研究得到以下的成果:(1)通过对野外实际调查和收集得到的金沙江、大渡河、岷江和雅砻江等西南地区主要江河流域大量的水电站勘察资料进行认真分析,对已有的西南地区覆盖层整体分布特征及各流域内深厚覆盖层的分布及发育规律的研究结果进行归纳。根据上述各流域内典型覆盖层的生成规律,按其颗粒组成、结构、成因类型等,得到了深厚覆盖层的一般层组特征:自下而上分为古河相沉积层(Ⅰ),多成因加积互层(Ⅱ)以及现代河流堆积层(Ⅲ)等三大层。(2)按照覆盖层的三层层组结构的完整程度和其组合关系,将深厚覆盖层的构造划分为三种类型。在此基础上,考虑深厚覆盖层各层组的含水性及渗透性,根据其渗透系数的差异,提出了西南地区深厚覆盖层的三种主要的水文地质结构类型,包括:均匀水文地质结构,层状水文地质结构和复合水文地质结构。其中层状水文地质结构又可分为夹层型和互层型,复合水文地质结构又可分为近均一复合型和非均一混合型。(3)建立相应的概念模型,对不同水文地质结构控制下的坝基天然渗流场和基坑开挖后渗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同时模拟不同上游河水位条件下的均匀水文地质结构和夹层型水文地质结构的坝基覆盖层渗流场。结果表明:五种水文地质结构的覆盖层中,存在弱透水层的层状水文地质结构和近均一复合型水文地质结构的覆盖层其坝基渗流量或基坑涌水量更小。且弱透水层层数越多,越靠近顶部,其控渗效果越好。在上游高水位条件下,覆盖层中的弱透水层控渗效果明显。(4)以长河坝水电站坝基覆盖层作为工程实例。根据本文提出的划分标准,将天然条件下长河坝坝基深厚覆盖层划分为夹层型水文地质结构,开挖后的坝基覆盖层可认为是不完整的层状水文地质结构。选取坝址周围约0.87km2面积的区域构建水文地质概念模型,根据模拟区的水文地质条件,模型渗透系数可分为6个区域,(1)-(4)区为深厚覆盖层,(5)、(6)区为基岩。对上述概念模型进行剖分并模拟其天然条件下的渗流场,并以已有的观测孔数据及渗流量数据对模型进行识别和验证。修正模型的水文地质参数后,根据长河坝水电站大坝基坑实际开挖情况,分别模拟围堰刚修建完成、挖除覆盖层第(3)层、基坑开挖完成等3种工况及考虑基坑排水和主副墙防渗后两种工况的覆盖层渗流场。结果表明:长河坝水电站坝基深厚覆盖层的渗流场总体形态和特征与前述层状水文地质结构覆盖层概念模型的渗流场基本吻合。且由于坝基覆盖层整体渗透性较强,基坑开挖后仅有的一层弱透水砂层被挖除,覆盖层的控渗能力较弱,因此开挖后坝基基坑中的涌水量一直较大。采取了排水措施后,基坑涌水量有一定的下降,效果较明显。在主副墙防渗后,基坑的总涌水量有所下降,说明防渗墙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张良静[2](2020)在《基于熵-TOPSIS法的水电站坝址选择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世界各国对于能源的需求与日俱增。水电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未来在能源开发利用中仍占有重要地位,水电站项目的建设也将会持续发展。坝址选择作为水电站项目建设的良好开端,是水电工程在预可研阶段的重要工作内容。选址是否合理不仅会影响到坝型和工程的总体布置,还会给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对项目选址进行深入研究,为项目后期建设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此研究中,本文借鉴了国内外学者对于项目选址方面的先进理念和方法,从水电站坝址选择的影响因素和适用方法模型等问题上展开论述。首先,充分了解了水电站坝址的有关理论知识,对水电站的分类、坝址的类型、选址的原则以及基本程序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选址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的归纳总结,为之后水电站坝址评价指标的筛选打下了基础;其次,为了给水电站项目坝址选择模型的构建提供新的有效工具,在明确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原则的前提下,对影响水电站坝址选择的若干因素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设计了关于水电站坝址选择综合评价指标筛选专家咨询系统,最终筛选出覆盖层深厚、岩层断裂、渗透稳定性、工程总投资、经济效益费用比、植被覆盖率、用电市场需求度、施工难易度和交通运输情况等9项指标,建立了能够有效分析和评判水电站坝址选择最佳方案的评价指标体系,并给出了对指标进行预处理的相关方法和步骤;然后,为了寻找最佳坝址,不仅对熵权和TOPSIS法分别进行了分析,还对两种方法的有效集成进行了研究,构建了熵权-TOPSIS模型,对具体的计算方法和步骤进行了详细阐述,为坝址选择模型的构建提供了科学的依据;最后,以贵州省某水电站枢纽工程为例,对项目的工程概况、水文气象和工程地质等主要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并结合前文所构建的水电站坝址评价指标体系,从项目的地质情况、经济效益、环境影响和施工条件等四大方面9项指标进行选址分析,利用熵权和TOPSIS选出了该项目的最佳坝址。此外,本文还构建综合评价结果雷达图,从不同的角度对选址进行了分析。
陈康达[3](2020)在《河床坝基岩体质量评价及建基面选取研究 ——以玛尔挡电站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坝基岩体质量分级可以综合反映岩体工程特性的好坏,是工程岩体稳定分析以及建基面选择的基础。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广泛应用的岩体质量分级方法,详细介绍了各种岩体质量分级方法和各分级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以玛尔挡电站坝基岩体为实例进行深入研究。该电站坝址岩性主要包括三叠系变质砂岩、中生代斑状二长岩、第三系砂岩及各种成因的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其中本文所研究的河床坝基部位岩体均为中生代斑状二长岩。论文以坝址区二长岩中各种勘探、实测数据为依据,首先进行岩体质量分级各指标之间的关系研究,进而提出新的岩体质量分级方案,为河床建基面的选取提供参考依据。主要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根据河床坝段工程地质条件,并依据河床坝基钻孔的实测数据,研究并划分了河床坝基的风化及卸荷深度。(2)运用数据处理软件,研究了岩石质量指标RQD、声波纵波波速Vp及透水率ω等指标随深度h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RQD随深度的增加呈线性带状增大;单孔声波纵波速度随深度先增大而后逐渐趋于稳定,极少部分钻孔由于节理裂隙发育的原因波速随深度的规律性不甚明显。透水率随深度增加呈幂函数递减,两者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6。(3)进一步研究复合参数RQD/ω、Kv/ω与岩体埋深的关系,结果表明它们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透水率、埋深h、单轴饱和抗压强度Rc的改进岩体质量分级方案BQ1,以及基于透水率ω、RQD、Rc的改进岩体质量分级方案BQ2。通过对比分析发现,运用BQ2岩体质量分级方案与国标BQ及RMR89分级基本一致。(4)提出了复合参数RQD/ω的岩体质量分级方案,对比研究了11个河床坝基钻孔同一高程段的RQD分级、RQD/ω分级及BQ2分级。结果表明,单一的RQD分级缺乏规律性,不能很好的反映坝基岩体的质量状况,而RQD/ω分级与BQ2分级的分级结果基本一致。且一般情况下,自坝基浅表部向下,岩体质量越来越好,规律性明显。运用RQD/ω分级与BQ2分级切实可行。(5)为选取合理的建基面,做出RQD分级、RQD/ω分级及BQ2分级三种分级方法下每5m段岩体质量的等值线图,得出利用RQD/ω方法选取的良好的建基高程为3065m~3060m,而BQ2方法选取的建基面高程为3060m~3050m。由于BQ2法相对RQD/ω法多考虑了岩块的单轴饱和抗压强度指标,因此,在坝基的浅表部位,分级所得结果局部低于RQD/ω法,继而利用BQ2法选取的建基面将更为安全可靠。运用BQ2岩体质量分级进行进一步细化选取河床建基面,做出3060m~3050m高程段每2m的BQ2等值线云图,建议玛尔挡河床坝基建基面高程为3056m,但对于局部质量较差的岩体仍需进一步处理。
张津铭[4](2020)在《沙坪一级水电站左岸坝肩边坡岩体结构特征及稳定性研究》文中认为拟建大渡河沙坪一级水电站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峨边县及金口河区境内,属大渡河中游河段的中部,总装机容量为360MW,坝型为混凝土闸坝,最大坝高63m。沙坪梯级水电站是大渡河中游22个规划梯级中的第20个梯级。坝址区内发育区域断层F10,贯穿坝址上、下游,走向与河流流向大致相同,倾向左岸山体内侧,倾角60o~80o。受F10断层影响,左岸边坡岩体风化卸荷作用强烈,卸荷拉裂变形较为严重,岩体较破碎,存在坝肩渗漏及边坡稳定问题,直接关系到工程施工期及完工运行后蓄水等安全,因此对左岸坝肩边坡的岩体结构及稳定性分析研究是十分重要的。本文以大渡河沙坪一级水电站推荐坝址金口河坝址左岸边坡为研究对象,在查阅了前期相关研究成果,对坝址区进行了现场野外地质调查,并进行相关室内试验后,对左岸边坡的工程地质条件、边坡岩体结构特征、区域断裂结构面的工程特征、岩体与结构面强度参数、岩体质量分类、边坡的变形及稳定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根据对坝址区内左岸边坡影响较大的F10断层(Ⅰ级结构面)发育特征、工程性状及其产生的构造影响,结合左岸坝肩边坡的边坡岩体结构质量分类和相应现场、室内试验参数,采用地质分析法、刚性极限平衡法和数值模拟分析法等方法,对左岸自然边坡及其开挖后的变形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并给出了稳定性评价。通过系统的分析研究,本文主要取得以下成果:(1)沙坪一级水电站工程所在区域的构造条件复杂,区域构造稳定性分级为稳定性较差。工程所在区域相应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左岸近河床部位存在岩脉侵入,侵入脉岩主要为蚀变辉绿岩及花岗斑岩。根据调查,区域断层F10位于坝址区,且地层经多次地质构造作用,岩石已呈不同程度的变质,地层倾角较陡,坝址左岸白云岩岩层产状为:N20o~40oE NW∠50o~70o。边坡岩体卸荷及表部风化作用较为强烈,表部岩体较破碎。受陡倾结构面影响,左岸坝肩边坡地下水埋藏较深,雨季降水很快流失,对边坡影响不大。(2)根据野外调查以及室内统计分析可知,左岸坝肩边坡存在Ⅰ级~Ⅴ级结构面,其中对左岸结构及稳定性影响较大的为区域大断裂F10(Ⅰ级结构面),产状为N0o~40oE NW∠60o~80o,压性,地表未见露头。边坡断层走向主要为NNE向,次为NE、NNW向,并以陡倾角最为发育,缓倾角相对不发育,断层性质以压性为主,主要属岩块岩屑型。坝肩边坡节理裂隙从产出方向看,左岸优势方位主要以NNW、NNE向为主,平行发育,断续延伸,且陡倾角结构面占有绝对优势,缓倾角结构面次之。(3)综合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边坡的岩体质量评价分析。得出左岸坝肩边坡岩体质量向山内依次为Ⅴ、Ⅳ与Ⅲ类岩体,其中以Ⅴ类岩体为主,岩体整体较为破碎,大部分分布在边坡表面强风化卸荷处与边坡深处受F10断层(Ⅰ级结构面)构造影响发育的断层破碎带及受影响的周围岩体区域;Ⅳ类岩体主要是由断层挤压破碎带,岩脉发育,水位等为主导因素的部分弱风化岩体;Ⅲ类岩体比重最少,主要为边坡深处微风化完整性较好岩体。同时根据边坡岩体质量分级,参照规范中相应类别岩体参数建议值,结合工程地质类比法、室内岩体力学实验和现场试验资料综合确定岩体力学参数。同时,对断层带结构力学性质进行现场及室内试验,得到关于F10断层的相关物理试验性质成果,可为边坡稳定系分析、实际边坡设计提供参考。(4)采用地质分析法、刚性极限平衡法和数值模拟分析法等方法,严格按照施工工序分层次,较系统的分析评价了左岸坝肩边坡稳定性。分析表明左岸坝肩边坡随施工开挖以及后期蓄水运营过程中,边坡体内的浸润线也逐渐抬升,且蓄水对边坡体内影响深度增加;铁路路基的沉降量表现为内侧小,外侧大的趋势;在一级开挖完成后,左岸上部覆盖层及边坡整体相对稳定,铁路路基边坡的局部稳定性相对较低,部分计算工况处于不稳定状态,因此对铁路路基边坡需要及时支护。
靳宝萍[5](2019)在《水布垭电站地下洞室群围岩稳定性评价与地下水渗漏分析》文中指出在较为坚硬地层中,岩体由于结构面的存在被分割成不同形状的空间岩块。在天然状态下,各形状的空间岩块保持原有的静力平衡状态。当对边坡或地下洞室进行开挖等扰动后,使其临空面上的部分岩块打破原来的静力平衡状态,从而导致部分岩块首先沿结构面滑动,然后引起链式反应,进而影响整个岩体工程的安全。由于地下洞室处于较为复杂的地质环境中,研究难度较大,因此关于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的分析研究内容较少。目前,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定量分析主要基于Unwedge软件,该软件仅能计算地下洞室各结构面切割形成不同块体的规模及稳定性,但具体的位置无法确定。本文以水布垭水电站地下洞室群为研究对象,借助以往地下洞室的地质编录图及现场的地质调查,利用块体理论对地下洞室进行稳定性评价,确定洞室块体具体的位置及破坏方式,为支护提供合理意见。在各洞室的地质调查结果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水电站地下水的渗漏,通过对地下水监测点与各平洞的测压管多年来的数据进行分析,确定水电站各区域地下水渗漏情况,从而寻找其渗漏原因,进而采取措施减少渗漏的发生,确保水电站的长期安全运行。具体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结合块体理论以及现场地质调查分析各洞室围岩稳定性,确定该区域地下洞室局部破坏共存在三种方式:洞室岩体由结构面切割形成不稳定岩块,进而发生破坏,该类型只存在地下厂房1#施工支洞;同时在该支洞还存在由于缓倾岩层面被区域裂隙面切割,在开挖形成临空面的作用下造成洞室坍塌;广泛分布于各洞室的由于渗水造成的脱皮掉块现象。2)根据洞室现场出现的塌方现象,确定地下厂房1#施工支洞由T9、F3、T7结构面组成的4号关键块体位于洞室顶部,处于不稳定状态,可能发生掉块现象;洞室还存在由于缓倾岩层面被区域裂隙面切割,在开挖作用下形成临空面,进而造成洞室坍塌现象。利用这一区域裂隙面的走向延伸,预测在该洞室可能出现塌方的具体位置。3)对水电站五大区域进行洞室稳定性分析及现场调查,左岸大岩淌滑坡区域各排水洞由于结构面形成的块体基本没有,但因其部分穿越覆盖层,洞室内会出现局部塌方现象,断层剪切带密集发育,使得岩体整体性较差,洞室稳定性较低;左岸和右岸各灌浆平洞围岩稳定性较高,岩体整体性好;在马崖高边坡中的各高程排水洞中,结构面组合没有形成的块体,但马崖高边坡卸荷裂隙穿越230m、260m排水洞,使得洞室出现较大裂隙,岩体稳定性降低,其余洞段岩体处于稳定状态,无破坏现象;在地下厂房区域,除1#施工支洞外,厂房各层排水洞其围岩均具有较高的稳定性。4)对水电站各区域进行渗水调查,结合各洞室监测点多年数据分析:左、右岸灌浆平洞渗漏主要发生在靠近坝址一侧,主要是库水对边坡渗透作用;左岸大岩淌滑坡渗水主要由于滑坡变形引起的,水源来自降雨;右岸地下厂房渗水主要是来自马崖边坡卸荷所产生的大裂隙,降雨通过裂隙进入地下厂房,通过地下厂房排水洞排出。通过追踪邹家沟在地表的延伸及地下岩溶通道出露位置,判断位于邹家沟处的灌浆平洞渗水主要来自其邹家沟地表水,由于其所处地形,导致山体两侧的地表水汇聚在此,沿着地表裂隙进入灌浆平洞。根据监测数据其现场调查,此处灌浆帷幕于2014年7月帷幕出现渗水现象。对右岸2#斜向交通洞喷水点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利用该处量水堰多年的流量监测数据,结合区域断裂的走向及在地表出露的岩溶通道判断该处渗漏主要是降雨以及库水所导致,雨水主要是通过地表近东西走向的大断裂进入2#斜向交通洞,库水主要是通过右岸350m灌浆平洞位于F2断层附近的灌浆帷幕,经过岩溶通道到达2#斜向交通洞。
刘青[6](2019)在《四川会东县两岔河水库枢纽区岩溶介质识别与渗漏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两岔河水库是鲹鱼河干流梯级电站开发规划的龙头水库,坝址位于鯵鱼河及野租河汇合口下游约950m处。两岔河水库枢纽区是构造线方向与河谷走向一致的纵向岩溶河谷,广泛分布着寒武系上统二道水组(?3e)可溶岩。在枢纽区附近有多个岩溶泉点出露,显示枢纽区可能存在较为复杂的岩溶化空间及岩溶发展历史,对水库的防渗工作及水库工程的正常运行带来严重影响。我们用勘探方法解析纵向岩溶河谷的岩溶介质,评价其渗漏问题及设置合理的防渗方案,既是为该类型的水库渗漏研究提供了实例,也为纵向谷型岩溶水库渗漏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可靠依据。枢纽区的地质结构非常复杂,多期多次的演化和构造控水是主要影响因素,因此采用地面勘探、水文地质钻探、地球物理探测等方法综合识别枢纽区岩溶介质的空间结构特征,同时利用水化学场、同位素场的特征和地下连通试验查明枢纽区地下水流动系统,最终综合两者的特点建立相应的岩溶渗漏概化模型。基于岩溶渗漏概化模型,利用三维数值模拟软件可以针对枢纽区地下水渗流场在蓄水前后的变化进行动态预测,对添加防渗帷幕后枢纽区的渗漏量进行估计,并提出相应的防渗措施。对优化水库防渗设计、评估判断项目损失和制定适宜实际情况的防渗方案提供了基础地质资料和依据。现有的主要研究成果归纳成如下几点:(1)枢纽区出露可溶岩为寒武系上统二道水组(?3e),可溶岩地层分布与出露特征受褶皱构造与地形切割的控制。寒武系上统二道水组三段(?3e3)靠近地层顶部整体岩性以纯碳酸盐岩夹不纯质碳酸盐岩为主,中下部以两者互层为主;寒武系上统二道水组二段(?3e2)以不纯质碳酸盐岩与不纯碳酸盐岩互层为主,偶夹较纯的碳酸盐岩和非可溶岩,且该段中部非可溶岩比例较三段明显升高;寒武系上统二道水组一段(?3e1)以不纯质碳酸盐岩与非可溶岩互层为主,局部夹较纯的碳酸盐岩,该段底部为石英砂岩。(2)枢纽区?3e1岩溶整体发育微弱或不发育,寒武系上统二道水组二段和三段地层内岩溶整体发育中等。在坝轴线位置处高程1838m以上,?3e3岩溶发育中等强烈;高程在1750m1838m区间,?3e2可溶岩地层中岩溶发育程度弱。高程1750m以下?3e2可溶岩及?3e1不纯可溶岩岩溶整体发育程度较弱,局部稍强。具体来看它们主要发育一些小规模的溶蚀裂隙管道,无大的岩溶管道存在,岩溶裂隙连通性较好。(3)坝址区地下水在整体上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集中性在鲹鱼河发生排泄,与邻谷小岔河、官村河之间存在天然地下分水岭或者存在物理性隔水边界,具有独立的水系统特征。坝址区左岸地下水除蒸发排泄及少部分向鲹鱼河的线状泄流排泄外,其余部分地下水以岩溶泉的形式呈现分散式排泄。地下水径流途径整体上较通畅,水循环速率较快。两岸岩体以弱透水为主,坝址区相对隔水层埋藏不深,在河床及左岸埋藏较浅,右岸埋藏较深。但基岩与覆盖层交界处透水性较好,存在一强透水性的强渗流带。主要渗漏通道表现在沿表层岩溶带的裂隙型渗漏。(4)水库不存在向下游的邻谷渗漏问题,我们分别通过解析解与数值模拟的方法进行在天然情况不同防渗条件下水库渗漏量的计算与模拟,并指出了在无防渗工况下,坝基及右坝肩是该岩溶区水库渗漏的主要部位。(5)综合不同防渗方案的渗漏量计算与可行性对比,选择建立坝基基岩以下40-60米深的防渗帷幕,能够有效限制枢纽区水库渗漏,以确保水库的效益和安全运行。
史岩[7](2017)在《如美电站左岸坝肩岩体结构特征分析及岩体质量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拟建的如美水电站最大坝高达315m,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高的土石坝之一。如美水电站位于西藏自治区芒康县境内的澜沧江上游河段,谷坡陡峻,河谷为高陡“V”形峡谷地形。坝区结构面非常发育,岩体结构非常复杂。因此需要查清坝肩岩体的结构特征,建立如美坝区岩体结构面分级体系,岩体结构分类体系,弄清坝肩岩体不同类型结构面的方位、形态发育特征,合理划分岩体质量等级,正确提取岩体和结构面的物理力学参数,从而为大坝建基面选择及高边坡稳定性评价提供地质依据。本文在阐明如美水电站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建立起如美坝区岩体风化卸荷带划分的量化指标。在对岩体风化特征量化分析时,提出了结构面风化回弹指数RHI这一新的指标来对岩体风化特征来进行分带。基于现场调查,提出了左岸中坝址坝肩岩体卸荷模式有5类:倾外断层及陡缓裂的滑移-拉裂型、长缓裂控制的滑移拉裂型、陡倾裂隙控制倾倒-拉裂型、平缓裂隙控制的滑移-拉裂型和压致拉裂型。根据岩体的风化卸荷特征,将岩体主要分为强卸荷、弱卸荷、弱上风化、弱下风化、微新岩体等五个分带。根据现场调查及搜集的资料对左岸Ⅲ级和Ⅳ级结构面的发育特征进行了分析,发现左岸多发育横河向的断层或长大裂隙,其中的L72规模最大,属Ⅲ级结构面,为左岸中坝址区的控制性断层。基于平硐调查成果,对坝址区Ⅴ级结构面发育特征进行了细致分析;采用RBI(岩体块度指数)和RSI(岩体结构指数)等指标对平硐岩体结构特征进行了量化分析和对比,发现RSI指标能够更好地体现如美坝区岩体结构的特征。在大量室内和现场原位大剪试验的基础上,对不同性状结构面和各风化卸荷岩体的抗剪强度参数进行了取值研究,建立起与各类结构面和岩体配套的力学参数指标。并结合现场对试验段的岩体结构和回弹测试结果,建立起岩体结构特征参数与力学参数的对应关系。运用现场定性分级、BQ分级、RMR分级、Q分级等方法对岩体质量进行评价,并根据如美现场工作情况,对分级方法进行了改进,综合分级后发现坝基岩体质量等级以Ⅲ、Ⅳ级岩体为主,其中BQ分级结果结果最为乐观,RMR分级结果次之,Q分级结果最为保守;Ⅳ级岩体主要位于强卸荷带、弱卸荷上带、裂隙密集发育带及挤压错动带,Ⅲ级岩体主要位于弱下风化—未卸荷带、弱上—未卸荷以及微新岩体中,并结合室内和现场试验结果给出各级岩体的力学参数建议值。作为科研项目“澜沧江如美水电站复杂地质环境岩体工程特性与应用研究子课题四—坝基岩体工程特性及应用研究”的一部分,本论文在完成上述工作的基础上,结合高土石坝对坝基岩体的要求,进行坝基岩体可利用性评判,提出中坝址左岸侧建基面的选择建议。
章旭[8](2015)在《乌东德水电站坝址左岸地下水系特征及地下水环境影响研究》文中认为乌东德水电站是金沙江下游河段第一梯级水电站,总库容74.3亿m3,最大坝高265m,总装机容量10200MW,多年平均年发电量401.1亿k Wh,为大(1)型Ⅰ等工程。电站位于扬子准地台川滇背斜构造内,具有基底和盖层双重构造特征,构造具多期性和继承性,坝址由下元古界浅变质碳酸盐岩及震旦系-二叠系碳酸盐岩地层组成,地质条件复杂。电站在施工中揭露了温度30度、稳定流量达200m3/h的KW3岩溶地下水,与上游热水塘温泉群、大坝下游水厂温泉、高线路1-2号隧道热水,构成沿金沙江左岸线状发育的热水系统。这种复杂地质、水文地质条件下水电站的建设,以厂房和隧洞施工、水库蓄水为典型,势必破坏地下水循环系统,对地下水环境产生影响。论文以地下水系统思想为指导,结合乌东德水电站复杂地质条件下坝址左岸众多水文地质问题,运用地下水系统、地下水动态与均衡和水化学、同位素、水文地球化学模拟等理论和方法,构建坝址左岸特有的水文地质结构模型,以此划分左岸地下水系统,并对其特征进行研究。在地下水系研究基础上,深化坝址左岸地下热水发育特征及形成模式研究、KW3岩溶地下水形成机制研究,并结合水文地质学和环境科学学科理论,开展工程建设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研究。论文研究主要成果有:(1)从区域地质背景、区域构造格架、构造演化历史、金沙江河谷演化历程、岩溶发育特征等方面深化乌东德水电站坝址区地质结构研究,建立了乌东德水电站复杂地质条件上下叠置、含隔水层相间的水文地质结构。(2)通过全面整理及分析乌东德坝址水化学资料,运用系统聚类分析、诺瓦克系数等方法对坝址区水化学特征进行研究,认为金沙江两岸水体水化学具明显差异,显示出流域对水化学特征的控制。同时,SO42-和Mg2+、Na+和Cl-的相关性高,对判断左岸地下水中离子异常及地下水来源的识别,具理论和实践意义。坝址左岸不同流域、地层水均衡计算研究表明,左岸地表流域内水量存在严重的收支失衡,各流域含水系统具逾越地表分水岭之互补、互排关系,具远补、远排深层地下水特征,左岸具有复杂的地下水流动系统。(3)在水文地质结构、水化学及水动态均衡研究基础上,依据地表分水岭边界、断层边界、岩层接触边界,将左岸地下水系统划分为倮佐断裂-分水岭区(Ⅰ)、震旦系-白垩系盖层区(Ⅱ)以及下元古界近坝区(Ⅲ);按地下水垂向流动特征将左岸地下水分为倮佐断裂北东浅循环带、坝址左岸深循环带、坝址近岸浅循环带、侏罗系-白垩系砂泥岩风化裂隙水带,即“三区四带”。并对左岸各地下水系统动态特征、水文地球化学特征,补给、径流、排泄模式进行研究。(4)通过热水水化学、同位素、热储温度、循环深度研究,将金沙江左岸热水分为热水塘断层热水区、下元古界近坝热水区、二叠系峨眉山玄武岩热水区三个彼此独立的地下热水系统。研究表明,热水均为大气降雨补给,以正常的地温增温为热源,各热水系统具有不同的热储及盖层条件。(5)KW3岩溶地下水具顺层发育特征,属于充水型岩溶地下水系统。水文地球化学模拟表明,KW3岩溶地下水“最可能”接受老黑山一带大气降雨及地下水的补给,并以倮佐断裂带网状发育断裂为通道,在近坝区褶皱与断裂的综合地质作用下,顺层径流,在老鹰嘴一带以小规模泉、裂隙浸水形式向金沙江排泄。(6)电站建设中工程的揭露不会破坏热水塘天然温泉群,但水库蓄水后坝址上游的热水将会由于水库蓄水而消失,下游的水厂温泉仍具有作为旅游资源开发的价值。电站蓄水后地下水循环强度减弱,水岩作用程度减弱,左岸高SO42-的地下水腐蚀问题将有所改善。KW3会疏排左岸地下水年补给资源量的11%,现有水文地质条件下主要是对地下水静态储量的消耗,在左岸防渗帷幕的构建后地下水资源将会逐渐恢复,不会对倮佐断裂带水资源带来明显影响。
唐杰[9](2014)在《查日扣水电站坝址区岩溶发育特征及渗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拟建的查日扣水电站位于玉树县西南部的子曲河下游,属澜沧江二级水系,坝址区主要分布上三叠统结扎群碳酸盐岩,发育有溶孔、溶隙及小型溶洞。在水库蓄水以后可能沿着岩体中岩溶通道发生水库渗漏,从而影响水库效益正常发挥,甚至还可能威胁大坝安全。本文根据野外地质调查及工程前期地质勘探资料,从坝址所处地质环境条件入手,论述坝址区岩溶发育形态、规模及空间展布特征,探讨岩溶发育规律;并结合钻孔压水实验,分析坝址区岩体渗透特性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岩溶发育特征与岩体透水性的相关性;阐述坝址区可能存在的渗漏方式及渗漏通道(坝基渗漏、绕坝渗漏),采用水文地质学方法对不同工程部位的渗漏量进行估算;运用VisualMODFLOW软件,建立坝址区地下水渗流的三维数值模型,对地下水的渗流场及渗漏量进行分析预测,同时根据在不同防渗帷幕深度情况下渗漏量的变化,提出防渗帷幕建议深度。本文主要取得以下几方面成果:1)坝址区地表水、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含水介质透水性分析表明:坝址区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为HCO3-Ca型水,地表水水化学类型为HCO3-SO4-Ca型水;勘探深度范围内主体为中等弱透水性岩体,左岸岩体的透水性相对较弱,以弱透水性岩体最为发育,河床和右岸岩体透水性相对较强,除弱透水性岩体以外,还存在较高比例的中等透水性岩体。2)坝址区岩溶发育形态、规模及空间分布特征受岩性、构造的控制;岩溶发育具有不均匀性;在空间上表现出垂直分带的现象,钻孔岩溶的最优分布高程范围为38503860m和39003930m。3)通过对坝址区水动力条件及渗漏通道条件分析,并利用理论计算公式初步计算各渗漏通道的渗漏量,其中坝基渗漏量为18365.3m3/d,绕坝渗漏量总和为6966.25m3/d,坝址区渗漏总量约为25331.55m3/d。4)建立坝址区地下水渗流场三维数值模型,按照天然条件、蓄水条件和蓄水+防渗帷幕三种不同工况,对研究区的地下水渗流场进行模拟。分别计算几个重点渗漏部位的渗漏量,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在设置防渗帷幕以后,坝址区渗漏总量减小明显,当防渗帷幕增加到80m以后渗漏量变化较小。5)通过对坝址区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含水介质渗透性、岩溶发育特征及不同工况渗流场的模拟成果分析,认为查日扣水电站坝址区岩体渗透性及岩溶发育程度总体较弱,坝址发生大规模渗漏的可能性较小,但为了留有足够的安全裕度,对坝址区主要渗漏部位仍应采取防渗措施。
王艳伟[10](2014)在《泾河东庄水库岩溶渗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东庄坝址拟建于礼泉县东庄附近的泾河干流上,具有减轻泾、渭河下游洪水灾害,改善渭北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改善泾河、渭河下游生态环境等作用。然而东庄水库讨论了 60多年而尚未建成,这主要是由于坝址区位于碳酸盐岩河段处,存在灰岩岩溶渗漏问题。本文在充分搜集东庄水库工程以往勘察工作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岩溶野外调查分析,并结合钻探、物探测试、岩溶地下水物理化学分析、岩溶地下水动态分析等手段,初步分析研究区水文地质径流场特征、碳酸盐岩库段岩溶发育的空间分布特征、坝址岩溶发育的规模和连通性;通过示踪试验和分析河道测流资料,对2.7km的碳酸盐岩库段渗漏特征作出初步分析,为这一重大水利项目的早日开工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有以下几个方面:(1)分析了研究区区域岩溶发育规律,其整体规律是:总体上岩溶发育程度较弱,空间分布山区强于平原区、裸露区强于隐伏区、河谷区强于河间区。(2)查明了研究区地下水流场。东庄坝区位于筛珠洞岩溶地下水子系统内,属于相对独立的岩溶水文地质单元,岩溶地下水总体自北西向东南方向径流。(3)岩溶发育受构造的控制极为明显,以垂向发育为主,水平发育深度有限。岩溶发育程度随深度增大具有减弱的趋势。(4)分析了水库渗漏的主要途径为:坝基及绕坝渗漏、库首河湾渗漏,可能在老龙山断层及其影响带强透水形成带状渗漏。
二、陇眼电站坝址区岩溶发育特点及勘探方法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陇眼电站坝址区岩溶发育特点及勘探方法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深厚覆盖层坝基水文地质结构及渗流场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深厚覆盖层现状研究 |
1.2.2 地下水渗流场研究 |
1.2.3 深厚覆盖层坝基开挖的工程水文地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西南河谷深厚覆盖层基本特征 |
2.1 区域地质条件 |
2.2 西南主要河谷覆盖层分布及发育规律 |
2.3 深厚覆盖层成因机理 |
第3章 河谷深厚覆盖层水文地质结构 |
3.1 水文地质结构的提出 |
3.2 深厚覆盖层水文地质结构划分依据 |
3.2.1 典型河谷覆盖层组成及层组结构特征 |
3.2.2 水文地质结构划分标准 |
3.3 河谷深厚覆盖层水文地质结构特征 |
3.3.1 均匀水文地质结构 |
3.3.2 层状水文地质结构 |
3.3.3 复合水文地质结构 |
第4章 不同类型水文地质结构覆盖层坝基渗流场数值模拟 |
4.1 概念模型 |
4.1.1 模型范围及边界条件 |
4.1.2 参数及其它条件设置 |
4.1.3 计算模型及模型剖分 |
4.2 天然条件下渗流场模拟结果分析 |
4.2.1 不同类型水文地质结构控制下的覆盖层渗流场分析 |
4.2.2 上游河水位对覆盖层渗流场的影响分析 |
4.3 基坑开挖后覆盖层坝基渗流场特征模拟 |
4.4 不同围堰河水位条件下的覆盖层基坑渗流场模拟 |
第5章 长河坝水电站覆盖层坝基基坑开挖渗流场数值模拟 |
5.1 坝址区基本条件 |
5.1.1 工程概况 |
5.1.2 坝址区水文地质条件 |
5.1.3 覆盖层水文地质结构 |
5.2 三维模型的建立 |
5.2.1 模型范围及边界条件 |
5.2.2 模型离散 |
5.2.3 模型水文地质参数的确定 |
5.3 模型的验证 |
5.4 覆盖层坝基基坑开挖渗流场模拟 |
5.4.1 基坑开挖过程覆盖层渗流场演变模拟 |
5.4.2 基坑排水条件下覆盖层渗流场模拟分析 |
5.5 基坑防渗条件下覆盖层渗流场模拟分析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2)基于熵-TOPSIS法的水电站坝址选择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坝选址研究 |
1.2.2 选址评价方法研究 |
1.2.3 熵权和TOPSIS法应用研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第2章 水电站项目顼址选择理论分析 |
2.1 水电站选址 |
2.1.1 坝址概述 |
2.1.2 选址目的及意义 |
2.1.3 选址原则分析 |
2.1.4 选址影响因素分析 |
2.2 水坝选址的基本程序 |
2.2.1 选址前准备工作 |
2.2.2 现场踏勘调查研究 |
2.2.3 影响因素评价与规划设计 |
2.2.4 专家会审与决策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水电站坝址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3.1 构建坝址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及方法 |
3.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3.1.2 评价指标筛选方法 |
3.2 评价指标体系的分析与构建 |
3.2.1 指标体系分析 |
3.2.2 指标筛选与指标体系构建 |
3.3 评价指标的预处理 |
3.3.1 评价指标类型的一致化 |
3.3.2 指标的无量纲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水电站选址评价模型构建 |
4.1 熵权法的基本理论 |
4.1.1 熵的基本概念 |
4.1.2 熵的原理及计算步骤 |
4.2 TOPSIS法的相关理论 |
4.2.1 TOPSIS法的概念 |
4.2.2 TOPSIS的基本原理 |
4.3 熵-TOPSIS理论的模型构建 |
4.3.1 熵权和TOPSIS理论的集成 |
4.3.2 EWM-TOPSIS模型的构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证研究 |
5.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
5.2 工程概况 |
5.3 待选坝址水文气象 |
5.3.1 气象条件 |
5.3.2 水文条件 |
5.4 工程地质 |
5.4.1 区域地质条件 |
5.4.2 坝址工程区地质条件 |
5.4.3 坝址地质比较 |
5.5 坝址其他方面情况 |
5.6 基于熵-TOPSIS法的坝址选择 |
5.6.1 坝址指标权重的确定 |
5.6.2 计算相对接近度 |
5.6.3 TOPSIS值结果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成果和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指标筛选专家咨询系统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3)河床坝基岩体质量评价及建基面选取研究 ——以玛尔挡电站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岩体质量的研究现状 |
1.2.2 河床坝基岩体分级指标关系的研究现状 |
1.2.3 建基面选取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工程地质概况 |
2.1 工程概况 |
2.2 区域地质概况 |
2.3 坝址区地形地貌 |
2.4 坝址区地层岩性 |
2.5 坝址区地质构造 |
2.6 坝址区水文地质条件 |
2.6.1 地下水类型 |
2.6.2 岩体透水性 |
第三章 河床坝基岩体的风化卸荷特征 |
3.1 坝基岩体风化特征及界限 |
3.2 河床坝基岩体卸荷特征及界限 |
3.3 小结 |
第四章 河床坝基各分级指标间的相关关系 |
4.1 数据获取方法及对应性处理 |
4.2 岩石质量指标RQD、纵波波速Vp、透水率ω与埋深h的关系 |
4.2.1 RQD与h的关系 |
4.2.2 V_p与h的关系 |
4.2.3 ω与h的关系 |
4.3 RQD/ω、V_p/ω及 K_v/ω与 h关系 |
4.4 小结 |
第五章 河床坝基岩体质量评价 |
5.1 岩体质量分级系统简介 |
5.1.1 BQ岩体质量分级系统简介 |
5.1.2 RMR岩体质量分级系统简介 |
5.2 改进BQ的构建 |
5.3 BQ_1、BQ_2、国标BQ与 RMR_(89) 分级结果对比分析 |
5.4 基于RQD、ω的岩体质量分级 |
5.5 小结 |
第六章 河床坝基建基面选择 |
6.1 建基面选择的一般要求 |
6.2 河床坝基建基面选择 |
6.2.1 利用RQD选择建基面 |
6.2.2 利用RQD/ω选择建基面 |
6.2.3 利用BQ_2岩体质量分级选择建基面 |
6.2.4 建基面选择的综合分析 |
6.2.5 利用BQ_2岩体质量分级优化建基面 |
6.3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沙坪一级水电站左岸坝肩边坡岩体结构特征及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边坡岩体结构的研究 |
1.2.2 边坡变形破坏模式的研究 |
1.2.3 边坡稳定性评价研究 |
1.2.4 沙坪一级水电站坝址区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地质环境条件 |
2.1 区域地质环境 |
2.1.1 地形地貌 |
2.1.2 地层岩性 |
2.1.3 地质构造 |
2.1.4 地震活动及区域构造稳定性 |
2.1.5 水文地质 |
2.2 研究区工程地质条件 |
2.2.1 地形地貌 |
2.2.2 地层岩性 |
2.2.3 地质构造 |
2.2.4 水文地质条件 |
2.3 物理地质现象 |
2.3.1 岩体风化特征 |
2.3.2 岩体卸荷特征 |
2.3.3 变形体 |
第3章 左岸边坡基本地质条件及结构特征 |
3.1 边坡基本地质条件 |
3.2 岩体结构面分级 |
3.3 结构面工程地质特征 |
3.3.1 Ⅰ级结构面工程地质特征 |
3.3.2 Ⅱ级结构面工程地质特征 |
3.3.3 Ⅲ级结构面工程地质特征 |
3.3.4 Ⅳ级结构面工程地质特征 |
3.3.5 Ⅴ级结构面工程地质特征 |
3.4 岩体结构特征 |
3.4.1 坝址区岩体结构特征 |
3.4.2 坝址区岩体结构分类 |
第4章 边坡岩体质量分级及参数研究 |
4.1 边坡岩体质量分级 |
4.1.1 定性指标分类 |
4.1.2 综合量化指标分级 |
4.1.3 边坡岩体分级结果 |
4.1.4 小结 |
4.2 边坡岩体参数选取 |
4.2.1 边坡岩体力学参数选取原则 |
4.2.2 边坡岩体参数取值方法 |
4.2.3 边坡岩体参数结果 |
4.3 结构面参数研究 |
4.3.1 颗粒分析试验 |
4.3.2 三轴剪切试验 |
4.3.3 现场变形试验 |
4.3.4 结构面参数成果 |
第5章 坝址左岸边坡稳定性研究 |
5.1 稳定性定性地质宏观分析 |
5.2 稳定性定量分析 |
5.2.1 边坡计算模型的建立 |
5.2.2 计算工况和参数的选取 |
5.2.3 边坡渗流场计算 |
5.2.4 边坡变形计算 |
5.2.5 边坡稳定性计算 |
5.3 稳定性综合分析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水布垭电站地下洞室群围岩稳定性评价与地下水渗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不足及需要完善之处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
2 区域地质环境背景 |
2.1 区域地形地貌 |
2.2 区域地层岩性 |
2.3 区域地质构造 |
2.4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
2.5 坝址区工程地质条件 |
2.6 本章小结 |
3 水布垭水电站地下洞室群稳定性分析 |
3.1 地下洞室局部破坏现状分析 |
3.2 块体分析原理 |
3.3 地下厂房洞室群地质概况 |
3.4 地下厂房1#施工支洞块体稳定性分析 |
3.5 地下厂房1#交通洞块体稳定性分析 |
3.6 厂房1#施工支洞塌方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水布垭水电站地下洞室群渗漏分析 |
4.1 水文地质条件 |
4.2 地下洞室群地下水渗漏现状分析 |
4.3 各区域渗漏分析 |
4.4 重点地段渗漏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部分学术论着 |
(6)四川会东县两岔河水库枢纽区岩溶介质识别与渗漏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岩溶水库渗漏研究 |
1.2.2 岩溶水库渗漏勘探方法研究 |
1.2.3 岩溶水库渗漏评价方法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地质环境条件 |
2.1 自然地理条件 |
2.1.1 交通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象水文 |
2.2 区域地质概况 |
2.2.1 地层岩性 |
2.2.2 地质构造 |
第3章 枢纽区岩溶渗漏概念模型识别 |
3.1 枢纽区岩溶介质识别 |
3.1.1 枢纽区可溶岩空间分布特征 |
3.1.2 可溶岩岩溶发育特征及其规律 |
3.1.3 含水介质空间分异特征及渗透性 |
3.1.4 含水介质空间结构模型 |
3.2 枢纽区地下水流系统识别 |
3.2.1 地下水流动特征 |
3.2.2 地下水水化学场特征 |
3.2.3 地下水同位素场特征 |
3.2.4 岩溶通道连通性分析 |
3.3 枢纽区岩溶渗漏概化模型 |
第4章 枢纽区岩溶渗漏评价 |
4.1 枢纽区岩溶渗漏分析 |
4.2 枢纽区渗漏量解析计算 |
4.3 枢纽区渗流场数值模拟及渗漏预测 |
4.3.1 枢纽区三维数值模型建立 |
4.3.2 枢纽区渗流场数值模拟结果与分析 |
4.3.3 枢纽区数值模拟渗漏量预测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工程防渗方案可行性评价 |
5.1 防渗方案初选 |
5.2 防渗方案三维数值模拟 |
5.3 防渗方案可行性评价 |
5.4 工程防渗处理措施建议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7)如美电站左岸坝肩岩体结构特征分析及岩体质量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工程概况 |
1.2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岩体结构特征研究 |
1.3.2 岩体质量评价研究现状 |
1.3.3 水电站建基面选择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工程地质环境条件 |
2.1 自然地理 |
2.2 地形地貌 |
2.3 地层岩性 |
2.4 地质构造 |
2.4.1 区域地质特征概述 |
2.4.2 坝区地质构造 |
2.5 水文地质条件 |
2.6 地震 |
第3章 岩体风化卸荷特征研究 |
3.1 岩体风化特征研究 |
3.1.1 岩体风化特征调查 |
3.1.2 坝区岩体风化带划分 |
3.2 岩体卸荷特征研究 |
3.2.1 坝区岩体卸荷特征调查 |
3.2.2 坝区岩体卸荷分带划分 |
3.3 坝区风化卸荷综合分带 |
3.3.1 风化卸荷定量分析的综合指标 |
3.3.2 坝区风化卸荷空间变化特征及规律综合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左岸坝肩岩体结构特征分析 |
4.1 岩体结构面工程分级及岩体结构分类 |
4.1.1 岩体结构面工程分级 |
4.1.2 岩体结构类型及其划分 |
4.2 Ⅲ级和Ⅳ级结构面发育特征 |
4.2.1 左岸Ⅲ级结构面发育特征 |
4.2.2 左岸Ⅳ级结构面发育特征 |
4.3 Ⅴ级结构面发育特征 |
4.3.1 缓裂发育特征 |
4.3.2 陡倾结构面发育特征 |
4.4 岩体结构类型量化分析 |
4.4.1 根据RBI指标量化分析中坝址岩体结构特征 |
4.4.2 岩体结构指数(RSI)提出及岩体结构量化研究 |
4.4.3 RSI与 RBI、RQD指标相关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岩体物理力学参数分析 |
5.1 室内试验成果分析 |
5.1.1 试验方案 |
5.1.2 室内试验结果分析 |
5.2 基于原位试验成果的综合分析 |
5.2.1 岩体结构面力学参数的取值研究 |
5.2.2 岩体强度参数的取值研究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岩体质量分级 |
6.1 岩体质量现场定性分级 |
6.2 岩体质量的定量分级 |
6.2.1 分级方法的介绍 |
6.2.2 具体分级结果及评价 |
6.3 各方法分级结果的评价 |
6.4 岩体质量综合分级 |
6.5 岩体力学参数综合取值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如美电站左岸侧建基面选择研究 |
7.1 土石坝建基面选择原则及依据 |
7.2 坝基岩体可利用性评判 |
7.3 建基面选择综合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8)乌东德水电站坝址左岸地下水系特征及地下水环境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下水系统研究现状 |
1.2.2 水文地球化学研究现状 |
1.2.3 水电站建设中地下水环境影响研究现状 |
1.2.4 乌东德水电站地质-水文地质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论文开展的基础及研究条件 |
第2章 研究区水文地质概况 |
2.1 自然地理特征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象水文 |
2.1.3 地形地貌 |
2.2 地质构造 |
2.2.1 区域构造演化 |
2.2.2 研究区构造格局 |
2.2.3 坝址区主要构造特征 |
2.3 地层岩性 |
2.4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
2.4.1 地下水类型及赋存条件 |
2.4.2 地下水运动特征及控制因素 |
2.5 坝址区水化学特征 |
2.5.1 水化学类型及组分特征 |
2.5.2 水化学组分系统聚类分析 |
2.5.3 诺瓦克水化学系数特征 |
2.6 坝址左岸水均衡研究 |
第3章 左岸地下水系划分及特征研究 |
3.1 地下水系划分原则及依据 |
3.2 地下水分区边界特征 |
3.3 倮佐断裂-分水岭区地下水系特征 |
3.3.1 含水岩层及地下水类型 |
3.3.2 富水性及含水带 |
3.3.3 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模式 |
3.3.4 水化学及同位素特征 |
3.4 震旦系-白垩系盖层区地下水系特征 |
3.4.1 三叠系-白垩系(Ⅱ1) |
3.4.2 震旦系-二叠系(Ⅱ2) |
3.5 下元古界近坝区地下水系特征 |
3.5.1 含水岩层及富水性 |
3.5.2 地下水化学特征 |
3.5.3 地下水动态特征 |
3.5.4 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模式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左岸地下热水发育特征及形成条件研究 |
4.1 地下热水分布及特征 |
4.2 热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
4.2.1 水化学特征 |
4.2.2 同位素特征 |
4.3 热储温度及循环深度计算 |
4.3.1 热储温度 |
4.3.2 地下热水循环深度 |
4.4 热水形成条件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KW3岩溶地下水形成机制研究 |
5.1 KW3岩溶地下水揭露概况 |
5.2 KW3岩溶管道展布及地下水特征 |
5.3 KW3岩溶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模拟 |
5.3.1 KW3岩溶地下水形成模式假设 |
5.3.2 假定模式下反向水文地球化学模拟 |
5.3.3 模拟结果分析 |
5.4 KW3岩溶地下水形成机制分析 |
5.4.1 补给、径流 |
5.4.2 排泄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电站建设对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
6.1 对地下热水环境的影响 |
6.2 对近坝区地下水环境的影响 |
6.2.1 对地下水循环的影响 |
6.2.2 对地下水化学的影响 |
6.3 对左岸坝区地下水资源影响 |
6.4 KW3岩溶地下水工程影响及防治建议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9)查日扣水电站坝址区岩溶发育特征及渗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岩溶发育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
1.2.2 岩溶渗漏评价研究现状 |
1.2.3 岩溶渗漏防治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地质环境条件 |
2.1 区域地质环境 |
2.1.1 区域自然地理概况 |
2.1.2 区域地层岩性 |
2.1.3 区域地质构造 |
2.1.4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
2.1.5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
2.2 坝址区工程地质条件 |
2.2.1 地形地貌 |
2.2.2 地层岩性 |
2.2.3 地质构造 |
2.2.4 水文地质条件 |
第3章 坝址岩溶水环境及岩体渗透性分析 |
3.1 坝址区地层含水性 |
3.2 河谷地下水动力类型及特征 |
3.2.1 坝址地下水埋藏特征及流场特征 |
3.2.2 河谷地下水动力条件及类型 |
3.3 岩溶水补径排条件 |
3.4 地下水水化学及同位素特征 |
3.4.1 地下水出露特征 |
3.4.2 坝址区水化学特征 |
3.4.3 坝址区水化学同位素特征 |
3.5 坝址岩体渗透特征 |
3.5.1 坝址岩体钻孔透水率统计特征 |
3.5.2 坝址岩体透水率空间变化特征 |
第4章 坝址区岩溶发育特征研究 |
4.1 岩溶发育的形态类型 |
4.2 岩溶空间分布特征 |
4.3 坝区岩溶发育强度 |
4.3.1 岩溶发育程度分级依据 |
4.3.2 坝址钻孔线溶蚀率特征 |
4.3.3 坝址钻孔线溶蚀率与透水率的对应关系 |
4.3.4 坝址区岩溶发育强度综合评价 |
4.4 坝址区岩溶发育规律 |
第5章 坝址区岩溶渗漏分析 |
5.1 渗漏的基本条件分析 |
5.1.1 坝区渗漏水动力条件分析 |
5.1.2 坝区渗漏通道条件分析 |
5.2 岩溶渗漏的可能途径与方式 |
5.3 渗漏量计算 |
5.3.1 计算边界的确定与参数选取 |
5.3.2 渗漏量计算 |
第6章 坝址区渗流场三维数值模拟预测分析 |
6.1 物理模型的建立 |
6.1.1 模型范围的确定 |
6.1.2 模型边界条件概化 |
6.1.3 模型空间离散 |
6.2 数值模型建立 |
6.2.1 模型时间离散 |
6.2.2 模型参数选取 |
6.3 模拟方案及模型校验 |
6.3.1 模拟方案 |
6.3.2 模型校验 |
6.4 地下水渗流场模拟结果分析 |
6.4.1 地下水天然渗流场特征分析 |
6.4.2 水库蓄水条件下地下水渗流场特征分析 |
6.4.3 水库蓄水并加设防渗帷幕条件下地下水渗流场模拟分析 |
6.5 水库渗漏量评价 |
6.5.1 数值模型渗漏量计算 |
6.5.2 坝址区渗漏总体评价 |
6.6 防渗帷幕建议深度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10)泾河东庄水库岩溶渗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第2章 区域地质水文地质概况 |
2.1 水文气象条件 |
2.1.1 水文 |
2.1.2 气象 |
2.2 地形地貌 |
2.3 地层岩性 |
2.4 地质构造 |
2.5 地下水类型及赋存 |
2.6 岩溶地下水系统划分 |
2.7 小结 |
第3章 风箱道-筛珠洞岩溶地下水子系统研究 |
3.1 边界条件及地质结构特征 |
3.2 子系统岩溶水物理化学特征 |
3.3 示踪试验 |
3.3.1 示踪试验方案 |
3.3.2 示踪试验初步成果 |
3.4 岩溶地下水的动态 |
3.4.1 泉水流量动态 |
3.4.2 孔井水位动态 |
3.5 子系统岩溶水的补给、径流、排泄 |
3.5.1 岩溶水的补给 |
3.5.2 岩溶地下水的径流 |
3.5.3 岩溶地下水的排泄 |
3.6 小结 |
第4章 碳酸盐岩库段岩溶发育特征 |
4.1 岩溶发育特征 |
4.1.1 岩溶空间分布及发育规律 |
4.1.2 岩溶发育影响因素 |
4.2 碳酸盐岩库段岩溶化强度分区 |
4.3 压水试验分析 |
4.3.0 钻孔压水试验异常值 |
4.3.1 河道压水试验 |
4.3.2 右岸压水试验 |
4.3.3 左岸压水试验 |
4.3.4 研究区Lu-埋深关系 |
4.4 碳酸盐岩库段岩体渗透参数取值 |
4.5 岩溶库段渗漏途径及渗漏方式分析 |
4.6 小结 |
第5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四、陇眼电站坝址区岩溶发育特点及勘探方法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深厚覆盖层坝基水文地质结构及渗流场特征研究[D]. 刘希.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2]基于熵-TOPSIS法的水电站坝址选择模型研究[D]. 张良静.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
- [3]河床坝基岩体质量评价及建基面选取研究 ——以玛尔挡电站为例[D]. 陈康达. 长安大学, 2020(06)
- [4]沙坪一级水电站左岸坝肩边坡岩体结构特征及稳定性研究[D]. 张津铭.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5]水布垭电站地下洞室群围岩稳定性评价与地下水渗漏分析[D]. 靳宝萍. 三峡大学, 2019(06)
- [6]四川会东县两岔河水库枢纽区岩溶介质识别与渗漏评价[D]. 刘青.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7]如美电站左岸坝肩岩体结构特征分析及岩体质量评价研究[D]. 史岩. 成都理工大学, 2017(05)
- [8]乌东德水电站坝址左岸地下水系特征及地下水环境影响研究[D]. 章旭. 成都理工大学, 2015(04)
- [9]查日扣水电站坝址区岩溶发育特征及渗漏研究[D]. 唐杰. 成都理工大学, 2014(04)
- [10]泾河东庄水库岩溶渗漏研究[D]. 王艳伟.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