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社会理论——从大写到“跨越论”

东方社会理论——从大写到“跨越论”

一、东方社会理论——从资本主义化到“跨越论”设想(论文文献综述)

吴聿韬[1](2021)在《马克思中国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张保金[2](2021)在《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及其立场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资本主义在机器大工业生产方式作用下迅猛发展,并逐步打破地域范围的局限,实现了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人类历史迎来了世界历史时期。同时,受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东方社会封闭隔绝的状态被打破,传统落后的、自给自足的农业文明遭受资本主义先进工业文明的重大冲击,世界革命形势悄然变化。与此同时,马克思为了更好的从东方国家的角度出发,来探究人类社会发展的演变进程,创立了东方社会理论。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是马克思立足于唯物史观,从东方社会的历史视野出发,研究人类社会发展领域的又一重大理论突破。在学理内涵上,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意在研究东方社会的基础上,提出以俄国为代表的东方国家通过无产阶级革命,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超越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形态,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的可能性;在主要立场上,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蕴含了马克思希冀东方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得以全面把握,并努力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目标的研究出发点;在主要方法上,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体现了马克思立足于人类社会整体的普遍性存在,考究东方社会的特殊性发展规律的“东方”方法论。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不仅在理论高度上推动了马克思的社会理论、世界历史理论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发展完善,而且在实践高度上为东方国家摆脱西方殖民主义的剥削压迫、实现民族民主革命的胜利并最终走向共产主义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武器。百年来,中华民族一步步实现了伟大飞跃,创造了伟大奇迹,而这背后离不开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定抉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同时,我们又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提出离不开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提供的理论指导。未来我们走稳、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努力向更高阶段社会形态迈进时,我们依旧需要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来引导我们,指引我们前进。论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理论联系实际方法等,来对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展开系统整体研究,进而为马克思关于东方社会的立场、方法等研究提供理论基础。论文的创新之处主要表现于通过马克思关于东方社会的立场及方法探究,在还原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整体建构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研究。

范瑞滨[3](2020)在《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视域下的中国现代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鸦片战争至今,中国人民经过艰难探索,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并取得了巨大成功。准确把握近代以来中国探索现代化的历程,揭示中国现代化的特点和规律,这是中国现代化研究的重要课题。中国近代以来探索现代化的历程是与世界历史进程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的。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强调世界历史具有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并注重把握二者之间的关联性,注重研究世界历史的整体和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这对于我们把握中国的近现代历史,把握中国的现代化与世界历史之间的联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凭借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我们能更加深刻地把握中国现代化的特点和规律,进一步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的历史必然性。本论文以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为研究视角,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原则,首先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及其在中国现代化研究中的方法论意义进行了揭示和阐述;接下来以大历史的长焦距,对中国现代化的进程进行了历史性的审视,意图勾画出经200年来中国从被动卷入世界历史、新中国独立自主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探索、改革开放主动参与全球化推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中国积极参与世界历史的结构性改革,推动世界历史发展的变化历程的时代画卷,阐明中国现代化独特的特征和规律,揭示中国人民选择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在此基础上,论文对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及其独特样态进行了结构性的分析并揭示了其与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的内在关系。中国现代化作为一项旷古未见之宏大事业,有着极为复杂的内在结构和层次,论文分别从中国现代化的政治前提、制度基础及其历史型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实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创造和实践布展,以及在新的历史时代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和实践等几个具有典型性的核心要素入手,来分析和揭示中国现代化道路及其成就的独特结构和本质特征,意图通过这种结构性分析,揭示和阐释出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在关系、揭示出其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遵循和发展。“引言”和“结语”之外,论文正文分为六章。论文的“引言”主要简要阐述了论文的选题背景,阐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使得中国现代化问题成为诸多相关学科研究的前沿和热点课题。在此基础上,着重梳理学术界关于中国现代化问题的主要研究成果,特别是对中国现代化研究的两种范式,即“革命史观”和“现代化史观”做了比较系统的阐述。通过对当前学术界关于中国现代化相关研究成果的评析,揭示出运用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研究中国现代化问题所具有的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并简要论述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基本观点。第一章阐释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内涵以及运用其研究中国现代化的方法论意义。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构建在唯物史观基础上的科学理论。它确定了世界历史的科学内涵,阐释了世界历史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揭示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借助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对中国现代化历程进行研究,可有效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方向,把握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具体道路的辩证关系,把握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性,把握资本推动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化的作用,把握人类社会的未来形态。第二章审视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探索的历程。本论文将中国的现代化探索放在世界历史进程中进行分析,阐明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使中国被动卷入世界历史和中国人民进行民主革命、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过程,阐明了民主革命为中国的现代化探索提供的政治保障。然后,本论文依次剖析了中国在冷战时期独立自主的进行现代化探索、改革开放时期中国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现代化新阶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世界历史发展的历程。第三章剖析中国革命道路的特殊性。本论文在阐述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对列宁的“一国胜利论”和十月革命经验的运用和借鉴的基础上,通过剖析中国革命的特点和发展规律,揭示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体现了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特点,为中国的现代化提供了制度保障,进一步开创了多样化的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第四章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性和阶段性。在把握马克思列宁社会主义阶段论思想的基础上,本论文剖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点和内涵,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特殊阶段所具有的历史性和阶段性,以及它为中国社会主义更高发展阶段的探索所奠定的基础。同时,从世界历史发展进程来看,本论文揭示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构成了世界历史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过渡的有机组成部分。第五章阐述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本论文揭示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列宁的和平共处思想为理论基础,有效把握了世界历史条件下的两制关系,适应了中国改革开放的需要。阐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效利用资本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同时注重驾驭资本、消除资本的消极影响,同时强调了利用和驾驭资本的历史性和阶段性。本论文论证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于社会主义国家探索利用和驾驭资本实现现代化所具有的创造性贡献。第六章阐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地位。本论文在梳理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基础上,剖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在关系,把握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特点和发展规律,揭示出人类命运共同体反映了世界历史从资本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需要,构成了这一时期人类社会共同体的主要形式,是实现自由人联合体的重要途径。在“结语”中,对论文分析和阐述的观点和逻辑进行了简要的归纳和总结。在阐明中国现代化进程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运用和发展的基础上,揭示本论文的四个主要结论:第一,中国的发展、中国的现代化离不开世界历史这一重大背景与具体的条件,历史性透视表明没有共产党领导、没有社会主义制度,无法真正启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第二,社会主义是世界历史性事业,闭关锁国、没有改革开放,不可能建成真正的社会主义;第三,世界历史发展的当代进程表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离不开世界历史的发展,世界历史的顺利推进不可能缺乏中国的现代化;第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伟构想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最新发展形态。

高利荣[4](2019)在《马克思“跨越卡夫丁峡谷”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跨越卡夫丁峡谷”思想是晚年马克思在关注与研究俄国未来社会发展前景问题时针对俄国社会的特殊条件提出来的,这一思想也被学术界称作为“跨越”思想。19世纪中期,世界历史环境的变化,尤其是东方社会革命形势的高涨,是马克思“跨越卡夫丁峡谷”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马克思与俄国民粹派的理论纷争以及对人类学的关注和研究,构成了马克思“跨越卡夫丁峡谷”思想形成的历史缘由。马克思“跨越卡夫丁峡谷”思想经历了一个从初步提出到明确表达,再到最终形成的历史过程。马克思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以新的研究视角对以俄国为典型的东方落后国家跨越资本主义制度而走上一条非资本主义的社会发展道路的可能性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其内容主要包括对东方落后国家实现“跨越”发展的历史目标及实现“跨越”发展的历史条件的分析。马克思基于探索东方社会发展新道路,深刻分析了俄国“农村公社”的土地公有制、俄国社会革命的条件及性质等问题,从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与援助、俄国社会与资本主义生产同时存在的历史条件出发,揭示了俄国社会“跨越资本主义制度卡夫丁峡谷”的历史可能性。马克思“跨越卡夫丁峡谷”思想,根本上是为了回应落后国家“怎么发展”与“为谁发展”的问题,其实质与核心则是思考东方落后国家怎样开辟出一条新道路,以幸免陷入资本主义的苦难阶段,从根本上获得民族新生,生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探索性、辩证性与实践性。马克思“跨越卡夫丁峡谷”思想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不仅充实了世界历史理论,完善了社会形态理论,丰富了世界革命理论,而且也为落后国家“跨越”资本主义阶段进而探索出适合自己的社会发展新道路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提供了现实启示。

李相军[5](2018)在《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及其在当今中国的意义》文中研究说明逆全球化现象的出现以及新兴经济体国家在推动全球化进程中愈益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标志着全球化已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与此同时,中国也由“富起来”迈向“强起来”的新时代,并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心。时代需要我们深入研究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本文所进行的相关研究如下:首先,阐述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形成与发展。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其在观察思考时代、学习借鉴前人和参加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创造的产物,鉴此,从时代背景、理论渊源和形成发展过程等角度论述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形成与发展的内在逻辑是社会现实发展的总体逻辑与马克思本人参加社会实践和进行理论探索的个体逻辑的“化合物”。其次,论述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基本内容。把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基本内容提炼为“世界历史的生成”和“世界历史发展的共产主义转向”两个主题。主要从世界历史生成的历史前提、动力机制、路径机制和资本主义世界历史阶段人的异化性的生存等方面阐述了“世界历史的生成”;着重从世界历史发展向共产主义社会推进的必然性、现实性、现实路径和共产主义世界历史阶段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方面阐述了“世界历史发展的共产主义转向”。再次,阐述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和唯物史观的关系。秉持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和唯物史观相互为用的观点,着重论述了后者对于前者的方法论意义以及前者对于后者的论证、深化、丰富等作用。最后,论述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在当今中国的意义。从“提供审视当今中国最近百余年历史的世界历史视野”、“提供判明当今中国国际环境的理论武器”和“以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引领中华民族复兴”等方面论述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在当今中国的意义。

桂小根[6](2018)在《列宁关于落后国家社会发展道路特殊性思想研究》文中指出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日趋沉寂,东方落后国家革命形势却日益高涨。其中,俄国表现得尤为突出。因此,本文选择俄国这一东方落后国家的典型代表作为研究切入点,通过列宁在不同历史时期对俄国社会发展道路的探索和思考,从而阐述列宁关于落后国家社会发展道路特殊性思想。列宁关于落后国家社会发展道路特殊性思想是对马克思恩格斯晚年东方社会发展道路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对俄国民粹派思想家“村社社会主义”理论的驳斥和批判,是对准备革命时期俄国工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和反思。同时,列宁这一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还离不开列宁对俄国所处的时代背景、特殊的国情特征和日益成熟的革命形势的正确分析和把握。此外,这一思想还历经多个历史时期的发展和完善,从准备革命时期思想雏形的出现,到国内战争时期思想的初步形成,再到新经济政策时期思想臻于成熟,直到列宁逝世前夕思想还继续发展。列宁关于落后国家社会发展道路特殊性思想是列宁关于东方落后国家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过渡和社会主义建设特殊发展规律的学说,体现在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过渡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过程。它主要有以下内容:无产阶级在条件不充分时先夺取和掌握政权,利用手中政权创造实现社会主义的条件;利用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迂回过渡;利用合作社引导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通过机关改革加快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通过文化革命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同时,列宁这一思想还体现了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渐进性和速进性的统一以及世界性和民族性的统一等基本特征。列宁关于落后国家社会发展道路特殊性思想在理论发展、指导实践和现实启示三个维度上都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在理论发展上,提出了一种不同于未来社会主义构想的社会主义发展新公式,找到了一条适合落后国家国情特征的社会主义过渡新途径,探索出一种符合落后国家社会实际的社会主义建设新思路,从而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到新阶段;在指导实践上,指导俄国赢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迈向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开拓了俄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新局面;在现实启示上,对于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一是坚持从国情出发选择和确立本国的社会发展道路,二是始终依靠自身力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是善于学习、借鉴和吸收别国优秀文明成果。

庞展鹏[7](2016)在《和谐社会语境下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再阐释》文中研究说明东方社会理论是马克思在生命的晚年阶段才提出的,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东方社会理论为落后的东方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提供了一种可能,即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实践证明,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是正确的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东方社会理论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进一步丰富并完善了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虽然国内外学者对于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已经进行了不少研究,但是很少有人以当下和谐社会语境为前提对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进行再阐释,本文正是在这个方面对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进行研究。首先,通过阅读文献我们发现,东方社会理论的提出是有一定的历史条件的,不是所有东方国家都能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东方社会理论是在1848年欧洲民主革命失败以后,马克思恩格斯才将自己的研究视野转向东方,开始研究东方“三位一体”的社会结构,认为在这种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东方落后的国家可以在经济发展水平不甚发达的阶段直接由前资本主义国家过渡到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社会制度的更替。同时马克思还强调,落后的东方国家在跨越的方式中过渡到社会主义之后还要积极吸收资本主义的先进成果,来弥补生产力发展的不足,因为社会制度可以跨越但是生产力无法跨越。其次,本文着重讨论了和谐社会理念与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契合之处,社会主义是共同的社会目标,伦理原则是共同的价值准则,人的发展是共同的现实追求。最后,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价值和启示,通过阐释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方法论原则,得出了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这些价值启示着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要正确认识和谐与矛盾的关系,合理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有效协调社会主义整体发展和个体发展之间的关系。

吴耀国[8](2016)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空间思想研究》文中认为当代西方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的“空间转向”运动将“空间分析”的因素运用到社会批判理论之中,开启一场声势浩大的“空间批判”思潮。相对于传统的历史批判而言,“空间批判”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一场视觉冲击,还是一场思维方式的动迁。然而,“空间批判”在其理论源点的追溯上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即错认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中的空间“不在场”,这种认识论的缺陷限制了它的马克思主义视野,最终成为它在后现代资本主义多样性面前缺乏立场坚定性的症结。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中的空间构件与时间构件是辩证地存在着的,只不过历史唯物主义的光辉像月掩金星那样遮蔽了空间的色彩。在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框架中,如果说时间是对抗物化的利器,那么空间就是资本对抗时间的盾牌,时间与空间的辩证关系在这里表现为一种对抗性的权力关系,所以历史唯物主义一直以时间的优势来对抗空间,凸显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中的现代性反抗话语。《资本论》是这一反抗话语的集大成者,它用“规律”(时间)抵抗空间作为自己最为主要的逻辑轴线。马克思的空间批判贯穿这条逻辑轴线,具体表现在《资本论》写作的六册计划中。“六册计划”的第一册论述资本,其中第一篇就考察了商品、货币和资本。我们须要看到,马克思考察这些抽象的经济范畴时并没有将空间分析排除在外,恰恰相反,当马克思说“我们的研究就从分析商品开始”的时候,他就将空间批判的逻辑起点定在了这里。马克思不打算谈论商品作为物与空间的自然关系,他从两个方面考察商品的空间性:其一是商品的使用价值。他将使用价值看作是空间中抽象的物化关系,这就意味着使用价值不过是空间经济关系的产物,这一点常常被它的自然属性所蒙蔽。其二是商品的价值。价值在质上就是一个空间化的概念,因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指涉的是一个同质化的空间范畴。价值在量上被空间所决定,因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总是一定空间范围内的平均劳动时间。商品交换催生货币,货币首先是空间地理和空间经济的产物,它履行着各种不同的空间职能。货币不仅作为财富形式而存在,还作为空间关系而存在,因此它会对自然空间、社会空间和精神空间产生深远的影响。马克思认为,充斥货币关系的空间是不自由的,自由的空间必须扬弃货币关系。商品与货币的资本化将空间批判推向了高潮。资本既把空间当做积累的手段,又把它当做抵抗时间的盾牌,而资本空间化和空间资本化则是资本这种攻守兼备的手段。空间成为资本易以为继重要因素,反映在意识形态领域,空间拜物教的谜就是资本货币拜物教的谜,只不过变得明显了,耀眼了。“六册计划”的第二、三两册分别论述土地所有制和雇佣劳动,虽然马克思没有完成这部分内容,但是我们可以断定他的空间批判逻辑依然贯穿其中。如果我们急于看到他的空间批判从抽象阶段到具体阶段的飞跃,那么就得把关注的重心转移到第四、五、六册上来,因为这里分别论述了国家、对外贸易和世界市场三种具体的空间形式。事实上,城市空间也是《资本论》关注的具体空间形式之一。城市空间不仅是一个地理空间,还是一个社会化的空间,它承载着资本积累所带来的太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问题,这注定它成为社会运动的策源地。现代国家空间更多地带有一种文化政治学色彩,它体现为充满资本权力、政治秩序和制度认同的空间。国家空间是历史的,它的历史性表现为这种空间遭遇危机之后其文化政治制度的消解。马克思空间批判的最高形式是“世界市场”批判。世界市场是资本积累的最广阔空间,它容纳了全部的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形成了资本主导的同一的空间秩序。同时,世界市场也是资本空间化的限度,这意味着资本积累进程的终结。资本积累的危机最终导致世界市场的全面危机,这动摇了资本统治的合法性基础。至此,马克思完成了他的“空间批判”的逻辑体系。然而,现代性和后现代性资本主义的存在证明资本主义的终结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因为资本积累在生产空间之外找到新的增长点。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者从金融资本和帝国主义对利润的垄断,非资本主义环境向资本主义体系的剩余价值输送,国际分工造成的利益不均衡分配等方面对现代性资本主义进行了马克思式的空间批判。而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更多地强调空间本身的文化政治因素,如“空间生产”是生产关系的生产和再生产,“历史地理唯物主义”是关于不平衡地理发展的唯物主义,后现代主义的空间是关乎后现代文化政治学的空间,是描述后现代地理学的空间,是表现微观政治权力的空间,是指向文化政治认同的空间等等。其中新马克思主义者如列斐伏尔、哈维、詹姆逊等人延续了马克思空间批判的逻辑思路和方法,而其他晚期马克思主义者虽然也自觉或不自觉地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解释后现代社会中的空间问题,但在基本立场的表达上将自己湮没于后现代主义无中心的话语表达之中。结论是:《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不仅有空间分析的维度,也有空间批判的逻辑体系,其中空间分析批判的逻辑思路和方法不仅适合马克思的时代,也适合当前的时代。

刘靓[9](2016)在《马克思社会发展道路思想研究》文中指出在批判传统社会历史观基础上,马克思从实践的视角出发,将人类历史视为主体实践的结果,指出人类历史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并从现实的人出发,认为正是人的需要和满足需要的生产二者实践的辩证运动不断推动着历史向前发展;进而在实践的基础上重新阐释了人与自然关系。从而确立了实践唯物主义历史观,为社会发展道路思想提供了相应的理论前提。在实践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础上,马克思坚持了历史进步论思想。在马克思看来,人类实践活动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进程,人类的历史是实践活动发展的历史。因此,无论是从人的本质的发展角度、还是人的自由的发展角度,或从生产方式的演进角度来看,人类社会发展道路就是一条由低级社会形态向高级社会形态不断演进之路。同时,人类社会发展之路受内在于人类历史的客观规律支配,表现为一个统一方向基础上的多样性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从整体阐释人类社会发展道路的同时,也对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进行了具体的历史考证。一方面,马克思基于大量的历史资料与当时现实的历史现象,详细剖析了西方封建社会的解体与资本主义建立的过程,同时指出这一过程也是一个充满血腥与暴力的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过程,从整体上描述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之路的历史概况。另一方面,马克思具体分析了英国、德国、美国等国家不同的资本主义发展之路。在具体考证资本主义发展之路的基础上,马克思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的矛盾,指出其向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马克思认识到资本主义的发展带给人类的巨大代价,在晚年接触到俄国社会资料后,在世界历史的视野下,批判了俄国民粹派的农民社会主义思想,阐述了俄国这个前资本主义国家跨越资本主义发展的“卡夫丁峡谷”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的设想。随着历史发展,马克思社会发展道路思想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在寻求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路径方面,俄国走上了一条暴力革命、武装夺取政权的无产阶级专政之路,第一次在民族国家层面上将社会主义从理论转化为实践。其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给我们留下许多宝贵的经验。而面对资本主义繁荣与稳定的现实,欧洲发展出通过和平民主道路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思想。在实践中具有代表性的是民主社会主义主张的和平改良道路与欧洲共产主义倡导的民主、自由之路。经过几十年的探索,中国认清了自己所处的历史阶段、明确了自己的历史任务、并坚持务实创新的路线,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之路。中国的成功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丰富发展了马克思的社会主义道路思想,并对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贺撒文[10](2015)在《马克思革命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大背景下,谈论和研究革命问题,似乎显得不合时宜。近些年来,由于把革命狭义地理解为一场通过暴力夺取政权的运动,某些学者甚至提出了重估革命、告别革命等极具煽动性的口号。不难理解,在所谓重估革命、告别革命的反思背后,实际上蕴含着重新评价、甚或告别作为革命导师的马克思本人及其革命思想的要求。众所周知,马克思不仅是近代以来最伟大的革命理论家、而且也是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革命活动家,革命的理论与革命的实践在他的身上得到完美结合。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马克思的革命家形象极其鲜明而突出,他的思想不仅内蕴着革命理论,而且充满了革命精神。在马克思那里,学说同人格是内在一致的。这就使他成为一个红色象征,以致成为‘革命’的代名词。”但需要注意的是,既然革命已被公认为马克思理论的标签和人格的象征,那么必须站在马克思理论本身所具有的广博而深刻的高度、生活本身所具有的丰富而全面的现实性,来理解和谈论马克思的革命思想。否则,当把马克思的理论碎片化、人格脸谱化后,也只能导致对他革命思想理解和把握的片面化、教条化。上世纪90年代,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界,兴起了一场重读马克思的理论热潮,并提出了回到马克思、为马克思辩护的呼吁。正是通过对马克思经典文本的重新阅读和思考,一些学者指出:即使在迈入二十一世纪的现代社会,马克思不是离我们越来越远,而是越来越近,马克思主义在今天依然具有令人震撼的空间感,马克思是我们时代的真理和良心。对此,笔者深感赞同。同时,笔者还坚持,上述理解和评价马克思的方式和结论也适用于关于马克思革命理论和思想的研究和评价。马克思在回忆他和恩格斯写作《德意志意识形态》时,曾谦虚的表示自己的主要目的在于“弄清问题”。笔者不揣浅陋,把“重读马克思”与“弄清问题”作为自己研究马克思革命理论和思想的指导原则,尝试以革命概念入手,分别从马克思的哲学革命、社会革命、政治革命维度对马克思的整体革命理论与思想展开阐述。本论文一共七章。第一章,革命的概念。本章主要通过语言分析、语义历史追溯等方法手段,在对革命概念的基本内涵及其语义变迁进行历史考察的基础上,指出阐述马克思革命概念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观点。第二章,革命的类型。本章首先阐述了在对革命类型进行划分时的一般标准及相关类型,然后通过对马克思革命理论体系的阐述,指出对马克思的革命思想进行划分时必须从马克思革命理论体系出发,依据马克思建构革命理论的理论逻辑方式进行,并由此从总体上把马克思的革命思想分为哲学革命思想、社会革命思想、政治革命思想这三种主要类型。第三章,马克思的哲学革命思想——实践唯物主义。本章主要立足于马克思哲学理论形态的本质特征,即实践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来阐述马克思在近现代哲学领域中所产生革命性作用。无论是从马克思哲学的产生和发展历程来看,还是从马克思哲学体系的内在本质来看,实践范畴都无可辩驳地处于第一性、根本性的位置,成为马克思哲学超越传统近代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理论传统的理论出发点,也构成整个马克思哲学理论体系的辐射轴心。另外,本章还具体地从自然观、意识理论的层面阐述了马克思哲学借助于实践范畴在近现代哲学领域所发起的哲学革命。第四章,马克思的哲学革命思想——辩证法。本章主要通过对哲学中的辩证法传统的考察,以及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的继承和超越,来阐述马克思辩证法的主要内容和理论特点。特别是强调和贯彻了马克思本人关于“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这一原理和命题。另外,本章还通过考察恩格斯和列宁对马克思革命辩证法的继承和发展,进一步凸显了辩证法在马克思哲学革命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第五章,马克思的社会革命思想。本章在对马克思社会革命概念与政治革命概念进行比较区分的基础上,阐述了马克思社会革命概念的基本内涵,强调了其广义性、多维性的特点。在厘清概念的前提下,一是论述了马克思社会革命理论形成的历史逻辑,即从近代科学革命、近代工业革命、近代政治革命的维度论述了马克思社会革命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从马克思哲学、科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形成过程论述了马克思社会革命理论形成的历史条件。二是论述了马克思社会革命理论形成的理论逻辑,即把现实的人作为马克思社会革命理论的起点,把社会理论作为马克思社会革命理论的本质,把唯物史观作为马克思社会革命理论的完成。第六章,马克思的政治革命思想——政治革命的概念、原因、主体、手段和方式。政治革命理论在马克思的整个革命理论和思想中居于特殊地位,也极富争议,本章主要考察马克思政治革命的一般原理。在阐述了马克思政治革命的基本概念之后,考察了马克思关于政治革命产生原因的一般原理,特别是指出仅仅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等物质性维度来说明政治革命的产生原因是不充分的,还需考虑马克思关于革命者意识等主观性因素在政治革命产生中的积极作用;接着考察了马克思政治革命的主体——阶级和政党的理论,强调了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具有特殊历史地位、肩负特殊历史使命的论断和主张;最后考察了马克思关于政治革命手段和方式的理论,分别阐述了马克思关于政治革命前宣传和鼓动的理论,政治革命活动中的暴力革命理论,政治革命成功后的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第七章,马克思的政治革命思想——世界历史与政治革命。从世界历史的视域中考察马克思的政治革命理论,既是因为世界历史理论在当前已成为国内马克思主义理论界的一个研究热点,还由于对马克思政治革命理论中的某些争议问题的解答离不开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在阐述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概念、产生背景及其历史地位的基础上,本章着重考察了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与共产主义革命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与他的同时胜利论和东方道路理论之间的关系问题,特别是指出,在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视域之中,他的同时胜利论和东方道路理论不仅不相互矛盾,而且互为补充,共同构成了其政治革命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东方社会理论——从资本主义化到“跨越论”设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东方社会理论——从资本主义化到“跨越论”设想(论文提纲范文)

(2)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及其立场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内研究综述
        1.3.2 国外研究综述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主要研究内容
    1.6 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马克思眼中的东方社会及其研究东方社会的主要内容
    2.1 马克思眼中的东方社会
        2.1.1 东方的意蕴
        2.1.2 东方社会的概念界定与主要特征
    2.2 马克思研究东方社会的主要内容
        2.2.1 东方社会的亚细亚生产方式
        2.2.2 俄国跨越“卡夫丁峡谷”的构想
第三章 马克思研究东方社会立足的主要立场
    3.1 马克思研究东方社会立足的阶级立场
        3.1.1 关于马克思阶级立场的考察
        3.1.2 马克思阶级立场的具体体现
    3.2 马克思研究东方社会立足的民族立场
        3.2.1 关于马克思民族立场的考察
        3.2.2 马克思民族立场的具体体现
第四章 马克思研究东方社会运用的主要方法
    4.1 “世界历史与民族历史相结合”的方法
        4.1.1 关于“世界历史与民族历史相结合”方法的考察
        4.1.2 马克思对“世界历史与民族历史相结合”方法的运用
    4.2 “猴体解剖”与“人体解剖”相统一的方法
        4.2.1 关于“猴体解剖”与“人体解剖”相统一的方法的考察
        4.2.2 马克思对“猴体解剖”与“人体解剖”相统一方法的运用
    4.3 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方法
        4.3.1 关于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方法的考察
        4.3.2 马克思对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方法的运用
第五章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及其立场方法的价值意义
    5.1 理论意义
        5.1.1 推动了马克思关于社会发展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5.1.2 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5.2 实践价值
        5.2.1 为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及建立社会主义国家提供指导
        5.2.2 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提供指导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3)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视域下的中国现代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1. 理论意义
        2. 实践意义
    三、 研究现状
        1. 国外研究现状
        2. 国内研究现状
        3. 研究现状评析
    四、 研究思路和主要观点
        1. 研究思路
        2. 主要观点
    五、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1. 研究方法
        2. 创新之处
第一章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基本内涵及其方法论意义
    第一节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基本内涵
        一、 世界历史的唯物主义解释
        二、 资本主义与“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换”
        三、 共产主义世界历史的未来发展
        四、 世界历史与东方社会发展道路
    第二节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方法论意义
第二章 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的历史性审视
    第一节 近代中国被动卷入世界历史及中国革命探索
        一、 西方资本主义入侵及中国被动卷入世界历史
        二、 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民主革命探索
    第二节 新中国独立自主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一、 融入社会主义阵营及社会主义改造
        二、 在独立自主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上逐步融入世界历史
    第三节 改革开放时期中国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
        一、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
        二、 中国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加速中国现代化建设
        1.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工业发展布局的调整
        2. 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3.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提出
        4.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第四节 新时代中国积极推动世界历史的发展
        一、 中国现代化发展新阶段: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 逆全球化运动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三、 新时代中国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三章 中国现代化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及其历史建构
    第一节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基础和经验来源
        一、 列宁的“一国胜利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基础
        二、 俄国十月革命: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验来源
    第二节 世界历史下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
        一、 世界历史与近代中国的民主主义革命
        二、 世界历史与中国革命的转变
        三、 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三节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世界历史意义
        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政治基础和制度保障
        二、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对“一国胜利论”的运用和发展
        三、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提供了多样化的无产阶级革命模式
第四章 中国现代化建设国情基础的科学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实践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思想来源
        一、 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思想
        二、 列宁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思想
        三、 斯大林的“一国建成社会主义”思想
        四、 毛泽东的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思想
    第二节 世界历史视域下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践
        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与发展
        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中国现代化的实现
        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世界历史方位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与实践的世界历史意义
        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把握了中国现代化的基本国情
        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揭示了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前景
        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体现了各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差异性
第五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划时代创新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础和世界历史条件
        一、 世界历史条件下的两制关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二、 世界历史下的必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改革开放
    第二节 世界历史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
        一、 世界历史下资本的两面性与资本对现代化的推动作用
        二、 世界历史下社会主义原则的坚守与资本作用的历史性
    第三节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世界历史意义
        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把握了世界历史的发展特点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造了利用和驾驭资本的社会主义模式
        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社会主义国家利用和驾驭资本提供借鉴
第六章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时代发展
    第一节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思想背景
        一、 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来源
        1. 马克思共同体概念的内涵
        2. 人类社会共同体的发展阶段
        3. 自由人联合体的主要特征
        二、 新中国和平外交思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基础
    第二节 世界历史下的中国新时代远大规划和部署
        一、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二、 人类命运共同体: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历史条件
        三、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规划
        1.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根本性质
        2.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维度
        3.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要层次
        4. “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路径
    第三节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历史意义
        一、 人类命运共同体把握了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实现自由人联合体的必然途径
结语
    一、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为中国的现代化探索提供理论指导
    二、 中国的现代化探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4)马克思“跨越卡夫丁峡谷”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一)研究的创新点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1章 马克思“跨越卡夫丁峡谷”思想的历史背景和形成过程
    1.1 “跨越卡夫丁峡谷”思想提出的历史背景
        1.1.1 世界历史环境的变化
        1.1.2 东方社会革命形势的高涨
    1.2 马克思“跨越卡夫丁峡谷”思想提出的历史缘由
        1.2.1 与俄国民粹派的理论纷争
        1.2.2 对人类学的关注和研究
    1.3 马克思“跨越卡夫丁峡谷”思想的形成过程
        1.3.1 初步提出:给《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的信
        1.3.2 明确表达: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及草稿
        1.3.3 最终形成:《共产党宣言》俄文第二版序言
第2章 马克思“跨越卡夫丁峡谷”思想的主要内容
    2.1 “跨越卡夫丁峡谷”的历史目标
        2.1.1 探索东方社会发展新道路
        2.1.2 缩短实现社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2.2 “跨越卡夫丁峡谷”的内部条件
        2.2.1 保留“农村公社”的土地公有制
        2.2.2 俄国社会革命的爆发
    2.3 “跨越卡夫丁峡谷”的外部条件
        2.3.1 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与援助
        2.3.2 俄国社会与资本主义生产同时存在
第3章 “跨越卡夫丁峡谷”思想的精神实质和基本特征
    3.1 “跨越卡夫丁峡谷”思想的精神实质
    3.2 “跨越卡夫丁峡谷”思想的基本特征
        3.2.1 探索性
        3.2.2 辩证性
        3.2.3 实践性
第4章 马克思“跨越卡夫丁峡谷”思想的理论贡献
    4.1 充实了世界历史理论
        4.1.1 完善了“世界历史”的观点
        4.1.2 发展了“世界历史”的方法
    4.2 丰富了社会形态理论
        4.2.1 揭示了社会形态演进中连续性与跨越性的辩证统一
        4.2.2 深化了社会发展普遍规律与具体道路的辩证统一
    4.3 发展了世界革命理论
        4.3.1 打破了“西方中心论”的革命视角
        4.3.2 揭示了东西方革命“互为补充”的可能性
第5章 马克思“跨越卡夫丁峡谷”思想的现实启示
    5.1 发挥主去体选择性,探索社会发展道路
    5.2 抓住历史机遇,推动社会内部改造
    5.3 充分吸收利用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5)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及其在当今中国的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其研究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述评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拟解决的问题、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一、拟解决的问题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之处
第二章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
        一、早期资本主义发展的世界性影响
        二、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世界化
    第二节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思想渊源
        一、欧洲古代朴素的世界历史思想
        二、欧洲近代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的世界历史思想
    第三节 马克思探索世界历史理论的思想历程
        一、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酝酿阶段
        二、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形成阶段
        三、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发展阶段
第三章 世界历史的生成
    第一节 马克思对世界历史概念及其特征的界定
        一、马克思对世界历史概念的界定
        二、马克思对世界历史概念特征的界定
    第二节 世界历史生成的历史前提
        一、封建社会的地域历史性
        二、资本主义社会的世界历史性
    第三节 世界历史的肇始及其生成的时间节点
        一、资本主义时代开启世界历史的进程
        二、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开创世界历史
    第四节 世界历史生成的动力机制及其运行的复杂性
        一、世界历史生成的经济动因
        二、世界历史生成的政治动因
        三、世界历史生成的文化动因
        四、世界历史生成动力机制运行的复杂性
    第五节 世界历史生成的路径机制
        一、资本主义国家和前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博弈
        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博弈
    第六节 世界历史生成的多重维度
        一、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
        二、人的地域性存在向人的世界历史性存在转变的历史过程
    第七节 资本主义世界历史阶段人的异化性的生存状态
        一、人类一直未能摆脱自身异化性的生存状态
        二、资本主义世界历史阶段人的异化性的生存状态
第四章 世界历史发展的共产主义转向
    第一节 世界历史发展向共产主义社会推进的历史必然性
        一、资本主义历史进步性的丧失
        二、共产主义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二节 世界历史发展向共产主义社会推进的现实性
        一、资本主义世界历史阶段创造了实现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
        二、资本主义世界历史阶段锻造了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主体
        三、资本主义世界历史阶段提供了实现共产主义的现实契机
        四、世界无产阶级运动推动世界历史发展的共产主义转向
    第三节 世界历史发展向共产主义社会推进的现实路径
        一、资本主义文明国家同时革命论
        二、前资本主义国家落后发展跨越论
    第四节 共产主义世界历史阶段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一、人的全面发展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步具有一致性
        二、共产主义世界历史阶段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第五章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唯物史观的关系
    第一节 唯物史观对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作用
        一、奠定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哲学基础
        二、促使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实现革命性变革
        三、赋予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特殊品质
    第二节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对于唯物史观的作用
        一、在批判继承黑格尔世界历史理论的过程中论证唯物史观
        二、从世界历史高度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
        三、从世界历史视角揭示社会发展普遍规律与各国特殊道路的关系
第六章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在当今中国的意义
    第一节 提供审视当今中国最近百余年历史的世界历史视野
        一、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视野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二、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防止和平演变
    第二节 提供判明当今中国国际环境的理论武器
        一、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视域下的逆全球化现象
        二、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视域下的新兴经济体国家崛起
        三、传统全球化向着新型全球化的方向转变
    第三节 以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引领中国的全球化实践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最新发展
        二、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引领下实现中国和世界的和谐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6)列宁关于落后国家社会发展道路特殊性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意义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二)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落后国家社会发展道路特殊性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节 落后国家社会发展道路特殊性思想形成和发展的理论渊源
        一、继承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晚年东方社会发展道路思想
        二、驳斥和批判:俄国民粹派思想家“村社社会主义”理论
        三、总结和反思:准备革命时期俄国工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
    第二节 落后国家社会发展道路特殊性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实践依据
        一、时代背景:俄国正处于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
        二、国情特征:俄国是没有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小农国家
        三、革命形势:俄国存在着多重而尖锐的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
    第三节 落后国家社会发展道路特殊性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程
        一、准备革命时期:落后国家社会发展道路特殊性思想雏形的出现
        二、国内战争时期:落后国家社会发展道路特殊性思想的初步形成
        三、新经济政策时期:落后国家社会发展道路特殊性思想臻于成熟
        四、列宁逝世前夕:落后国家社会发展道路特殊性思想的继续发展
第二章 落后国家社会发展道路特殊性思想的内容和特征
    第一节 落后国家社会发展道路特殊性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无产阶级在条件不充分时先夺取和掌握政权,利用手中政权创造实现社会主义的条件
        二、利用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迂回过渡
        三、利用合作社引导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四、通过机关改革加快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五、通过文化革命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第二节 落后国家社会发展道路特殊性思想的基本特征
        一、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二、渐进性和速进性的统一
        三、世界性和民族性的统一
第三章 落后国家社会发展道路特殊性思想的历史意义
    第一节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阶段
        一、提出了一种不同于未来社会主义构想的社会主义发展新公式
        二、找到了一条适合落后国家国情特征的社会主义过渡新途径
        三、探索出一种符合落后国家社会实际的社会主义建设新思路
    第二节 指导和开拓了俄国革命与建设事业的新局面
        一、指导俄国赢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二、指导俄国迈向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
        三、开拓了俄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新局面
    第三节 对于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具有借鉴和启示意义
        一、坚持从国情出发选择和确立本国的社会发展道路
        二、始终依靠自身力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三、善于学习、借鉴和吸收资本主义优秀文明成果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和谐社会语境下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再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二、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状况
    三、论文思路与论文框架
第一章 和谐社会语境分析
    第一节 和谐社会含义
        一、和谐的含义
        二、和谐社会的含义
    第二节 和谐社会的时代特点和社会特质
        一、时代特点
        二、社会特质
    第三节 和谐社会理念与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契合
        一、社会主义是共同的社会目标
        二、伦理原则是共同的价值准则
        三、人的发展是共同的现实追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提出的历史背景
        一、社会主义革命新形式
        二、马克思社会理论发展理论的转向
    第二节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东方国家的社会主义道路
        二、亚细亚所有制形式
        三、跨越“卡夫丁峡谷”设想
    第三节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方法论原则
        一、历史尺度与伦理尺度原则
        二、历史主体的选择性原则
        三、开放创新原则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价值与启示
    第一节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价值
        一、对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评价
        二、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理论价值
        三、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实践价值
    第二节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启示
        一、正确认识和谐与矛盾的关系
        二、合理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
        三、有效协调社会主义整体发展与个体发展的关系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8)《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空间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导言:“《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空间思想研究”的理论背景
    第一节 “空间转向”运动对“空间之维”的开启
        一、马克思空间思想的沉寂与重新激活
        二、空间问题在当代社会中的凸显
        三、当代西方学术界“空间潮流”的弥漫
    第二节 马克思空间思想原初话语溯源
        一、马克思空间思想的文本溯源
        二、历史唯物主义的“空间向度”
        三、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的“空间话语”
    第三节 马克思空间思想在当代西方的“再现”
        一、第二国际时期思想家对马克思空间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二、晚期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空间思想的解构
        三、新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空间思想的建构
第一章 商品与空间
    第一节 商品与地理空间:一种商业地理学的范畴
        一、商业地理学的发展与商品流通空间的扩张
        二、商业地理学研究的对象与空间
    第二节 使用价值与空间的建构
        一、使用价值:空间中抽象的物化关系
        二、使用价值的空间特征
        三、使用价值的解放与空间的解放
    第三节 价值与空间的建构
        一、价值实质论证中的空间意识
        二、价值量的论证中的空间意识
        三、价值实体论证中的空间阐释
第二章 货币与空间
    第一节 货币产生的空间因素
        一、货币形成的空间经济因素
        二、货币形成的空间地理因素
    第二节 货币的职能与空间
        一、价值尺度的空间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
        二、流通手段的空间条件
        三、贮藏手段的空间特征
        四、支付手段的空间方式
        五、世界货币
    第三节 货币对空间的影响
        一、货币对社会空间的影响
        二、货币对自然地理空间的影响
        三、货币拜物教与“空间问题”
    第四节 货币的消亡与空间的解放
        一、货币与空间的辩证关系
        二、马克思对传统货币与空间关系理论的借鉴、批判和继承
        三、马克思对未来社会废除货币、实现空间解放的设想
第三章 资本与空间
    第一节 流通空间:资本得以实现的空间场域
        一、资本在空间中的实现是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二、商品流通空间是资本实现自身的前提
        三、货币流通空间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条件
        四、劳动力的流通空间,即劳动力的买卖市场
    第二节 生产空间:资本产生的现实平台
        一、“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空间
        二、生产要素聚集的空间
        三、生产关系或资本关系的空间
        四、资本拜物教意识形态的空间
    第三节 资本积累的空间:资本空间化和空间资本化
        一、资本空间化:资本建构空间中的生产方式
        二、空间资本化:空间作为资本参与运作的逻辑操弄
        三、资本空间化与空间资本化的内在逻辑关联
第四章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空间形态
    第一节 城市空间与都市社会学
        一、社会学视域中的城市空间
        二、城市空间与资本积累的社会化过程
        三、作为一个社会问题:城市住宅问题
        四、城市空间中的社会运动
    第二节 国家空间与文化政治学
        一、“国家空间”理论的提出
        二、对马克思“国家空间”思想的考证
        三、资本主义国家空间的层次性
        四、国家空间的历史性
    第三节 世界市场与生产地理学
        一、世界市场与世界历史的辩证关系
        二、世界市场的历史:资本主义的空间发展史
        三、世界市场的实质:扩张的生产空间
第五章 西方社会空间理论对《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空间思想的发展
    第一节 第二国际时期的空间思想
        一、第二国际空间思想形成的背景
        二、“金融资本—帝国主义”理论体系与纵向的空间变迁
        三、“资本积累论”与横向的空间结构
        四、“国际分工”论与空间断裂、“超帝国主义”论与空间联合
    第二节 新马克思主义的空间思想
        一、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
        二、哈维的“历史地理唯物主义”
        三、詹姆逊的后现代主义空间理论
    第三节 当代西方其他激进的社会空间理论
        一、当代激进社会空间批判话语的特征
        二、当代激进社会空间批判话语对《资本论》的观照
        三、当代激进社会空间批判话语的价值取向
第六章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空间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一节 推动对《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空间思想的继承与创新
        一、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生产理论
        二、推动空间建设与资本关系的理论探索
        三、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与空间关系的理论
        四、深化我国的城市空间理论研究
        五、面向世界市场空间展开全球化理论研究
    第二节 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空间实践的探索
        一、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建设
        二、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空间建设
        三、参与全球化与推动“中国崛起”
    第三节 对当前我国空间理论与实践的反思与再认识
        一、中国的空间崛起是“有中国特色的新自由主义”?
        二、雾霾下的北京与"APCE蓝”
        三、“城中村”的现象与反思
结束语:历史唯物主义中“空间”维度的“在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9)马克思社会发展道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分析
        国外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国内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四、基本框架与主要内容
第一章 社会发展道路相关概念界说
    第一节 发展、社会发展与社会发展道路的涵义
        一、发展
        二、社会发展
        三、社会发展道路
    第二节 社会发展道路思想与社会发展观的关系
        一、社会发展观与社会历史观
        二、社会发展观影响着社会发展道路思想的性质与取向
第二章 马克思社会发展道路思想的理论前提
    第一节 马克思对先前历史观的批判
        一、马克思对先前历史观的哲学思维方式的批判
        二、马克思对先前历史观关于人的本质的批判
        三、马克思对先前历史观关于历史本质的批判
        四、马克思对先前历史观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批判
    第二节 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确立
        一、实践视角的确立
        二、现实的个人是考察人类社会历史的出发点
        三、社会历史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四、需要和生产的辩证运动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五、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确立
第三章 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发展道路的整体阐释
    第一节 人类社会沿着一个由低到高的发展之路而演进
        一、人类社会沿着未异化、异化和扬弃异化阶段的道路前进
        二、人类社会沿着个人的自由程度不断提升的道路前进
        三、人类社会沿着低级到高级的经济的社会形态之路演进
    第二节 人类社会发展道路受客观规律的支配
        一、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与人的历史实践
        二、人类社会发展的否定之否定过程
        三、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运动规律
    第三节 人类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与多样性
        一、原始公有制向私有制过渡过程中所有制形式的多样性
        二、向资本主义社会演进过程中的不同道路
        三、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不同道路设想
第四章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历史透视
    第一节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发展历史的整体考察
        一、资本主义产生于封建社会的解体
        二、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是一个充满血腥暴力之路
    第二节 马克思对不同国家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具体阐释
        一、英国的资本主义发展之路
        二、德国的资本主义发展之路
        三、美国的资本主义发展之路
    第三节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未来设想
        一、资本主义固有矛盾是其走向灭亡的根本原因
        二、无产阶级是扬弃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主体力量
        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扬弃是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然路径
第五章 马克思东方社会发展道路思想
    第一节 马克思探索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理论动因
        一、马克思探索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根本动因
        二、马克思探索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直接动因
    第二节 马克思探索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理论视野
        一、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消灭了生产的民族特殊性
        二、资本主义造就了世界性的生产、交往与生产力的共享
        三、大工业造就了世界性的个人、无产阶级与共产主义
    第三节 马克思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早期马克思关于东方社会未来出路的思考
        二、晚期马克思关于俄国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构想
        三、从“跨越”论到“缩短”论的转变
    第四节 马克思与恩格斯关于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理论之比较
        一、马克思早期与晚年关于俄国农村公社认识的转变
        二、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东方社会发展道路思想的异同
        三、马克思恩格斯与俄国民粹派的区别
第六章 马克思社会发展道路思想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第一节 前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社会主义革命理论与实践的新突破
        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政治理论与实践
        三、构建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理论与实践
        四、对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批判与分析
    第二节 欧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通过和平方式进入社会主义的探讨
        二、民主社会主义的改良之路
        三、欧洲共产主义的和平民主之路
        四、对欧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反思
    第三节 当代中国发展道路的合理选择及其意义
        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得失与反思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秘底分析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世界意义
        四、认识“中国道路”的视野
思考
参考文献
致谢

(10)马克思革命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二、现阶段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与观点
第一章 革命的概念
    第一节 革命的词源学研究
    第二节 法国大革命与现代革命概念的诞生
        一、法国大革命的背景、过程及其重要历史地位
        二、托克维尔关于法国大革命的研究与现代革命概念
        三、古斯塔夫·勒庞关于法国大革命的研究与现代革命概念
    第三节 马克思的革命概念
        一、马尔库塞对马克思革命概念的辨析
        二、南斯拉夫实践派对马克思革命理论的新概括
        三、关于理解马克思的革命概念的前提和立场
第二章 革命的类型
    第一节 革命的一般划分标准及其类型
        一、依据时代标准区分的革命类型
        二、依据对象标准区分的革命类型
    第二节 马克思革命思想的理论体系与主要类型
        一、马克思革命思想的理论体系
        二、马克思革命思想的主要类型
第三章 马克思的哲学革命思想——实践唯物主义
    第一节 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创立及其革命意义
        一、马克思哲学的产生与发展
        二、实践唯物主义哲学观的确立
    第二节 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对传统哲学的批判与超越
        一、作为马克思哲学形态的实践唯物主义
        二、实践唯物主义对传统自然概念的批判和超越
        三、实践唯物主义对传统意识观念的批判和超越
第四章 马克思的哲学革命思想——辩证法
    第一节 辩证法
        一、古希腊哲学中的辩证法
        二、黑格尔的辩证法
    第二节 马克思革命辩证法的创立
        一、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性继承
        二、马克思革命辩证法的实践本质
    第三节 恩格斯和列宁对马克思革命辩证法的继承和发展
        一、恩格斯对马克思辩证法的继承和发展
        二、列宁对马克思辩证法的继承与发展
第五章 马克思的社会革命思想
    第一节 马克思的社会革命概念
        一、马克思的社会革命概念
        二、从社会革命概念向政治革命概念流变的原因
    第二节 马克思社会革命理论形成的历史逻辑
        一、马克思社会革命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
        二、马克思社会革命理论形成的历史条件
    第三节 马克思社会革命理论形成的理论逻辑
        一、马克思社会革命理论的起点:现实的人
        二、马克思社会革命理论的本质:社会理论
        三、马克思社会革命理论的完成:唯物史观的建立
第六章 马克思的政治革命思想——政治革命的概念、原因、主体、手段和方式
    第一节 政治革命及其原因
        一、马克思的政治革命概念
        二、政治革命的原因
    第二节 政治革命与阶级、政党
        一、政治革命与阶级
        二、政治革命与政党
    第三节 政治革命的手段、方式
        一、政治革命前的宣传和鼓动
        二、政治革命中的暴力手段
        三、政治革命成功后的无产阶级专政
第七章 马克思的政治革命思想——世界历史视域下的政治革命
    第一节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
        一、世界历史的概念
        二、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产生背景
        三、世界历史理论:对黑格尔的继承与超越
    第二节 世界历史理论与共产主义革命
        一、世界历史的形成与资本主义社会的诞生
        二、世界历史的发展与共产主义的必然性
        三、分工与阶级对立、政治革命
    第三节 同时胜利与东方道路
        一、世界历史视域下的同时胜利理论
        二、世界历史视域下的东方道路理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东方社会理论——从资本主义化到“跨越论”设想(论文参考文献)

  • [1]马克思中国观研究[D]. 吴聿韬.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2]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及其立场方法研究[D]. 张保金. 河北大学, 2021(02)
  • [3]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视域下的中国现代化研究[D]. 范瑞滨.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9)
  • [4]马克思“跨越卡夫丁峡谷”思想研究[D]. 高利荣. 湘潭大学, 2019(02)
  • [5]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及其在当今中国的意义[D]. 李相军. 华侨大学, 2018(01)
  • [6]列宁关于落后国家社会发展道路特殊性思想研究[D]. 桂小根.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1)
  • [7]和谐社会语境下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再阐释[D]. 庞展鹏. 黑龙江大学, 2016(03)
  • [8]《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空间思想研究[D]. 吴耀国. 东南大学, 2016(02)
  • [9]马克思社会发展道路思想研究[D]. 刘靓.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2)
  • [10]马克思革命思想研究[D]. 贺撒文.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1)

标签:;  ;  ;  ;  ;  

东方社会理论——从大写到“跨越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