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利用电石渣制取内墙涂料(论文文献综述)
赵立文,朱干宇,李少鹏,孟子衡,牟秀娟,张建波,李会泉,谢克强[1](2021)在《电石渣特性及综合利用研究进展》文中提出随着氯碱行业的持续发展,电石渣的排放及堆存量日益增长,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土地与钙资源浪费。针对电石渣的资源化利用难题,在分析电石渣组成、结构特点的基础上,对其在建材、化工材料和环保治理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重点讨论了资源综合利用的问题及研究趋势。分析表明,电石渣粒径细、反应活性高,传统大规模消纳主要用于替代石灰石制备水泥等建工建材,但受到了国内市场趋于饱和、地理位置集中等限制;电石渣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可用于制备氧化钙、碳酸钙等化工产品,但受电石渣中杂质影响导致处理过程成本高、易造成二次污染;电石渣呈强碱性、消融性较好,在酸性废水和烟气脱硫等环境治理过程中性能优异,替代钙基吸收剂用于烟气脱硫,将成为电石渣综合利用的发展方向之一。综上,电石渣资源化利用具有显着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电石渣中的有害组分和杂质是限制电石渣利用的主要因素,同时应结合其地域特点,因地制宜综合考虑不同地区的利用方式,从而实现以废治废的循环理念。
马忠义,杨勇军,房海霞[2](2020)在《电石渣的回收再利用》文中指出电石渣是工业固体废弃物,文章综述了在化工生产中副产物电石渣的回收再利用,充分发挥了副产物的作用,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及消耗,提升了物料的利用率,同时降低了电石渣堆积对环境的污染,向节能减排的可持续发展方向前进。
芦柏年[3](2020)在《电石渣对含砷污泥的稳定化处理及其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硫酸产业众多,发展迅速,硫酸年产量巨大。由于硫酸厂在处理废水时往往会产生大量的含砷污泥,其中不稳定的部分会在风化以及雨水浸沥等自然条件下溶出,进而严重危害周边的生态环境及人类健康,急需合理处置。稳定化技术由于具有适用性强、经济性高等一系列优点,可以有效的对含砷污泥进行处理,降低其环境风险。电石渣作为乙炔生产工业中以Ca(OH)2为主要成分的废渣,可以作为含钙物质在稳定化处理中使用。电石渣的使用可以有效地满足“以废治废”的目的,促进循环经济的绿色发展。本研究以电石渣作为主要稳定化药剂,漂白粉作为辅助氧化剂,以云南省某工业园区四家硫酸生产企业共九种不同的含砷污泥为研究对象,对含砷污泥的基本性质、稳定化处理工艺方法以及稳定化处理机制进行了探究。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对九种含砷污泥及电石渣的基本理化性质、元素组成及含量、浸出毒性、物相组成进行了分析,发现含砷污泥组成成分复杂,As的浸出浓度极高,远超出危险废物填埋标准的限值,急需合理处置。根据含砷污泥的基本组成和特性,开展了稳定、氧化及养护等工艺条件的优化研究,以发展经济有效的含砷污泥稳定处置方法。研究发现,九种污泥中主要含有五价砷的四种污泥可以直接使用30%的电石渣进行稳定,而三价砷占比较高的五种污泥则需要添加6%-15%的漂白粉进行预氧化处理。九种含砷污泥稳定化处理后砷的浸出浓度均低于2.5 mg L-1,砷的稳定化率达到98.5%以上。处理后的污泥在模拟填埋条件的常温密封保存条件下能保持长效稳定。参考电石渣与漂白粉的工业售价,对九种含砷污泥稳定化处理的药剂成本进行了估算,综合药剂成本均低于210元/吨,为现有稳定化药剂成本的1/3左右。运用MINTEQ数据绘制了砷酸盐与亚砷酸盐在体系不同p H条件的As的形态分布,在强碱性和氧化性的条件下明确了电石渣与漂白粉对含砷污泥处理的协同作用。通过对原始污泥浸出液中As的价态分析,发现浸出液中As(III)的含量差异较大,证明了控制As(III)的含量是稳定化处理的关键。对处理前后含砷污泥的物相组成进行了分析,发现处理后的污泥样品生成了多种钙砷矿物,验证了钙砷矿物的形成是稳定化处理的主要机理。通过对处理前后污泥的SEM图谱分析,结合EDS测试结果,发现电石渣胶凝作用对稳定化处理的积极影响。
武志江[4](2019)在《电石渣用作制备氧化钙原料的研究》文中指出电石渣是电石(CaC2)生产乙炔时产生的以Ca(OH)2为主要成分的固体废弃物,目前电石渣主要应用于建筑原材料、化工产品原料、环保治理材料等领域,利用仅仅是简单处理或直接利用,消耗量有限且排放量逐年增加,电石渣资源化利用迫在眉睫。利用电石渣代替石灰石生产石灰,能够实现“电石渣→石灰→电石→电石渣”的良性循环,但最大的问题是其杂质成分造成石灰产品纯度低,不满足石灰工业产品质量要求,因此电石渣实现高附加值资源化利用的关键在于将电石渣中杂质成分低成本高效地分离去除。研究了电石渣中矿物相组成及微观形貌嵌布特征,电石渣主矿物有Ca(OH)2与CaCO3两种;Ca(OH)2矿物成簇状堆积分层排列,平均尺寸42×217 nm。CaCO3有圆形和方形两种形貌,平均尺寸658.7×513 nm,主矿物相晶粒均为纳米级。次要矿物有石英、碳化硅、长石、硅铁;少量矿物成分有莫来石、硅铝酸钙等,次要矿物晶粒均为微米级。研究通过干法机械筛分分析电石渣化学成分的粒级分布特征,以及机械粉碎对Ca(OH)2和CaCO3团聚体形态产生的影响。电石渣原料中杂质成分主要富集于-38μm和+315μm粒径范围内,该粒级范围内CaO含量均低于81%。其余粒径中CaO含量均在85%以上。湿法机械粉磨后粗粒级钙质团聚体有效解聚并向细粒级富集。研究通过湿法球磨及添加不同种类表面活性剂、不同掺量制备出稳定的电石渣悬浮液。电石渣经湿法粉磨后悬浮液的聚沉现象明显得到改善,0.2 wt.%Suc+0.5wt.%HPMC100 k及0.1 wt.%Suc+0.4 wt.%HPMC200 k湿法球磨时长为120 s可制备出稳定的电石渣悬浮液。利用水力旋流器并调节不同进料流速对电石渣悬浮液进行分选提纯。18200μm电石渣悬浮液用旋流器分选,溢流钙质料中CaO含量可达到91%,钙质料产率约为90%。优选旋流器分选的技术参数:入口流速4.0 m/s,用黏度为2×105 mPa·s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分散剂掺量为0.1 wt.%蔗糖和0.4 wt.%HPMC200 k。探索化学法提纯细粒级电石渣实验参数制得高纯钙质原料。电石渣浸取反应时,溶液pH值适宜的范围在34之间。浸取溶液pH=4,水浴温度为10℃,搅拌速率为800 r/min时得到的钙质产品的CaO含量达98.1%。
郭坤龙[5](2019)在《铁尾矿砂与电石渣复合改良膨胀土的工程特性及机理研究》文中提出膨胀土又称“胀缩性土”,蒙脱石、伊利石等黏土矿物含量较高,亲水性很强,具有干缩湿胀的特点,对工程建设具有极大危害。因此,在膨胀土地区进行工程建设,就必须先对膨胀土进行改良,使其满足工程建设的要求。铁尾矿砂和电石渣都是矿业生产中产生的工业废料,长期堆放不仅污染环境而且也是一种资源浪费。本研究依托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铁尾矿细砂改良膨胀土工程性质及微观机理》(编号:1608085MD81),在工业废料铁尾矿砂与电石渣复合改良膨胀土这一改良方法的基础上,以宏观力学试验研究改良土的工程性质,以微观试验方法解释其机理,取得了如下主要成果:(1)单独掺入铁尾矿砂改良膨胀土时,随着掺砂率的增加,改良土中粉粒和砂粒的含量增加,黏粒含量不断减少;黏聚力先增大后减小,在掺砂率为30%时达到最大;内摩擦角则持续增大;改良土的压缩性得到明显改善;单独掺入电石渣改良膨胀土时,改良效果最佳的含水率应比击实试验所确定的最优含水率高两个百分点。(2)较之单一改良剂,铁尾矿砂与电石渣复合改良法对改良土的内摩擦角有着更为显着的效果,而对黏聚力的影响比之单掺电石渣有所下降;复合改良土在长期浸水条件下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均随浸水时间的增加而降低,压缩系数随浸水时间的增加而增大,但都在浸水28d以后逐渐趋于稳定。(3)通过改良土的SEM试验发现铁尾矿砂对膨胀土的微观结构影响不大,但砂与土之间普遍存在裂缝;复合改良后的膨胀土孔隙发育程度明显减弱,土体结构也更加致密。MIP试验结果显示,掺入铁尾矿砂减少了土体中颗粒内和颗粒间的微、小孔隙,增加了大孔隙的数量;复合改良法对7μm左右的孔隙有更好的充填作用;随着养护龄期的增加,大、中孔隙减少,微、小孔隙增多。微观SEM试验和MIP结果与宏观力学试验结果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
苑艺[6](2019)在《经历钙循环脱碳后电石渣的CaO/Ca(OH)2储热特性研究》文中提出太阳辐射的不稳定性导致太阳能供热无法连续进行,CaO/Ca(OH)2热化学储热技术可以有效地规避太阳能热利用的时间和地域限制。电石渣是一种以Ca(OH)2为主要成分的工业废弃物,可用于燃煤电厂CO2捕集,但多次循环脱碳后的电石渣会因活性降低而被排出。为了提高其利用水平,本文提出了基于电石渣的钙循环脱碳和CaO/Ca(OH)2储热耦合新工艺,利用多次循环脱碳后排出电石渣的CaO/Ca(OH)2循环(水合/脱水循环)实现太阳能储热,所储热量用于加热锅炉给水,突破传统的汽轮机抽气加热给水模式,有望降低电厂煤耗。本文研究了脱碳循环后电石渣的储热特性,以期为新工艺提供理论指导和数据支持。研究了电石渣在CaO/Ca(OH)2体系中的直接储热特性,探讨了电石渣的脱水和水合特性,研究了电石渣类型、储热循环次数等对其直接储热特性的影响,揭示了电石渣直接储热特性的衰退机理。研究发现,含C1和不含C1两种电石渣1 0次循环后的储热转化率均保持在0.7以上,具有较好直接储热特性;电石渣在储热过程中发生晶粒变小,20-100nm的孔减少,不利于水蒸气的扩散和吸收;另外,由于干燥皿空气冷却,电石渣中少量Ca(OH)2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了CaC03,阻碍了CaO的水合放热,故其直接储热特性随循环次数增加而降低。研究了循环脱碳后电石渣在CaO/Ca(OH)2循环中的储热特性,探讨了脱碳循环次数、脱碳条件等对循环脱碳后电石渣储热特性的影响,揭示了电石渣循环脱碳和循环储热的相互作用机理。研究表明,循环脱碳后电石渣的储热特性比直接储热略低,但储热过程中再脱碳可以使在储热循环中未完全脱水的Ca(OH)2和少量CaC03储热惰性杂质重新分解成CaO,同时改善晶粒和孔隙结构,故储热过程中再脱碳可以使电石渣的再储热性能提高30%以上;另外,脱碳过程中储热会使烧结长大的晶粒变小,2-1OOnm孔增加,促进了 C02吸收和扩散,故脱碳后储热可以使电石渣的再脱碳性能提高约50%。因此,电石渣的循环脱碳和循环储热可以相互促进。提出通过甘油燃烧修饰的方式提高电石渣的储热特性,研究了电石渣类型对燃烧修饰电石渣直接储热特性的影响,探讨了脱碳次数和储热过程中脱碳对修饰电石渣循环脱碳后储热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30次直接储热循环后,燃烧修饰电石渣的水合和脱水转化率分别比电石渣高63%和68%;储热过程中脱碳使循环脱碳后修饰电石渣的储热转化率均维持在了 0.6以上。因此,甘油燃烧修饰可明显提高电石渣的直接储热性能和储热稳定性。利用电石渣和白云石通过燃烧合成制备钙镁复合材料,研究了钙镁质量比对复合材料直接储热特性的影响,探讨了脱碳循环次数等对复合材料循环脱碳后储热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钙镁质量比为90:10时复合材料的储热特性最好;循环脱碳后复合材料在30次储热循环后的储热转化率仍高于0.45,其储热性能和储热稳定性明显高于电石渣和燃烧修饰电石渣,因此,钙镁复合材料在循环脱碳和储热耦合工艺中具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王超[7](2018)在《由电石渣制备纳米碳酸钙及其改性工艺条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论文针对纳米CaCO3合成过程易发生团聚、粒径过大、粒度不均匀,以及未改性的纳米CaCO3亲水疏油等主要不足,在大量文献调研和实验室前期研究工作的基础上,采用CO2碳化法,以大宗工业固废电石渣为原料,着重开展较高Ca2+浓度、Ca2+-H2O-CO32-反应体系条件下纳米CaCO3的制备和改性过程的优化工艺条件研究,并对添加剂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所开展的主要工作及所得主要结论如下:(1)筛选并确定STP+PEG为较适宜的复合添加剂,较适宜的纳米CaCO3制备工艺条件为:添加剂加量3%STP+1.5%PEG、反应温度25℃、CO2流率400mL·min-1、Ca2+初始浓度1mol·L-1、搅拌速率600rpm、陈化时间0min。此条件下所制得的碳酸钙粒径约45nm,粒度分布较均匀、分散性较好。(2)添加剂的作用机制分析认为:STP与PEG可能存在某种协同效应,降低了碳酸钙粒子的表面能,从而限制碳酸钙颗粒的生长,抑制碳酸钙粒子的团聚,降低碳酸钙样品平均晶粒尺寸。(3)筛选并确定油酸钠为较适宜的改性剂,确定纳米CaCO3改性较适宜的工艺条件:油酸钠用量2.5%、固液比8.5:100、改性时间120min、改性温度45℃,搅拌速率300rpm。改性后纳米碳酸钙各项指标为:碳酸钙质量分数96.2%、镁质量分数0.3%、水分0.3%、pH8.5、白度95%、比表面积19.1,符合国家标准GB/T 19590-2011中橡胶塑料用纳米碳酸钙要求。
阳小东,李进[8](2017)在《电石渣的综合利用》文中研究表明阐述了电石渣在化工、建材、环保、涂料等领域的应用,指出解决电石渣综合利用问题、实现真正意义的"变废为宝"任重而道远。
张克南[9](2017)在《利用电石渣制备纳米碳酸钙的工艺与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电石渣是电石制备乙炔气体时排放出的废渣,主要化学成分是氢氧化钙。电石渣的乱堆乱放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也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本论文以山西临汾某地电石渣为原料,通过一系列的工艺研究制备出纳米碳酸钙样品,通过研究主要成果有:(1)以电石渣为原料,氯化铵为浸取剂,通过改变电石渣浆液的浓度、浸取温度和搅拌速度等,对钙离子的转化率进行研究探讨。最佳浸取条件为电石渣浆液初始含钙浓度为1.75mol/L;浸取过程搅拌转速为900r/min;浸取时间控制为40min;浸取温度为常温(25℃)。在此条件下,浸取过程结束后,电石渣中有效钙的转化率可以达到88%以上。(2)采用气-液碳化法制备出球霰石形碳酸钙,采用正交实验研究了CO2流速、搅拌速度、Ca2+离子浓度和碳化温度对碳酸钙样品粒径的影响。最佳碳化条件是CO2流速为1.5L/h、搅拌速度为1400r/min、Ca2+离子浓度为0.25mol/L、碳化温度为20℃,制备出了纯度达97.14%、平均粒径在50nm-100nm,比表面积为33.84m2/g,白度大于95的碳酸钙样品,激光粒度仪下测试数据为D50达到1.93μm,D90达到2.91μm。(3)当三乙醇胺添加量为4%时制备出立方碳酸钙,D90为10.61μm;加入聚丙烯酸钠和氯化镁为晶型导向剂,可以制备出D50为3.90μm,D90为12.68μm的球形碳酸钙。(4)以EDTA为晶型导向剂,采用正交试验,讨论了搅拌速度、CO2流速和钙离子浓度等三个因素对碳酸钙样品粒径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工艺条件为搅拌速度为600r/min、CO2流速为2.5L/h、Ca2+离子浓度为1mol/L。经激光粒度仪测试,最佳组合232样品的粒径D50达到2.63μm,D90达到4.42μm,经BET测试,其比表面积为27.84m2/g。(5)本文使用XRD、SEM、TEM、红外光谱和激光粒度仪等对制备的碳酸钙样品的形貌结构进行了测试表征,实验结果显示所制备的碳酸钙样品符合HG/T2226-2010,为工业制备附加值高的碳酸钙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
李宇栋[10](2014)在《利用电石渣吸收低浓度二氧化碳制备超细碳酸钙的反应器研究》文中提出针对电石渣和电解铝行业低浓度二氧化碳废气的治理及综合利用问题,本课题组提出了利用电石渣吸收低浓度二氧化碳制备超细碳酸钙的工艺流程。.由于碳化反应是气液两相反应,而在常规碳化反应器中低浓度二氧化碳不易被有效利用,因此本课题组创新性的设计并制作了新型文丘里射流反应器用作碳化反应器。本文基于文丘里射流反应器设计并组装一套可以连续生产的实验装置,重点针对反应器的气液混合特性进行实验研究。实验中采用双电导探针研究了反应器中气泡特性的分布;并利用示踪粒子成像测速技术考察了反应器中流场分布;通过用pH计对反应器内体系pH的在线测量,计算得到了不同工况下的二氧化碳吸收速率,并得到以下结论:(1)气体流量的增加,相同位置处的气泡sauter直径增加,局部气含率有明显增加,气液界面浓度有明显增加;液体流量的增加,相同位置处气泡sauter直径变化不大,局部气含率略有减小,气液界面浓度减小(2)相同液体流量的工况下,气量很小的情况,流动平缓,气液之间混合情况差,随着气量的增加,湍动逐渐剧烈,漩涡增多且变大,混合效果越来越好;相同气体流量的工况下,随着液体流量的逐渐增大,反应器内速度场逐渐趋于紊乱,并且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大涡,湍动也越来越剧烈;各个工况下,反应器内的湍动都是随着流体的运动而逐渐减弱,在反应器最后阶段趋于稳定。(3)增大气体流量,气体对液体的搅拌作用增强,容积传质系数增大,使二氧化碳的吸收速率加快;随着温度的升高,容积传质系数不断的下降。说明升高温度,不利于碳化反应中二氧化碳的吸收过程;在较低液体流量条件下,增加液体的流动速度可以加速气液传质,但是如果液体流量过高,液体流动速度过大,反而会使气液传质受到限制;在低二氧化碳浓度的条件下,增大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可以加快气液传质;经过对实验数据的量纲分析,整理出了关于容积传质系数的准数方程:AK/V=0.000817w1.57251QG-0.29667 QL3.795191T-1.221939(4)液体流量与气体流量对产品碳酸钙的粒径形貌影响不大。与高浓度二氧化碳相比,利用低浓度二氧化碳制备得到的产品形貌规则,粒径分布均匀。并且低浓度二氧化碳制备得到的超细碳酸钙呈现薄片层结构,而高浓度二氧化碳制备得到的碳酸钙则呈现块状多面体结构。
二、利用电石渣制取内墙涂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利用电石渣制取内墙涂料(论文提纲范文)
(1)电石渣特性及综合利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电石渣的基本特点 |
1.1 电石渣的化学组成 |
1.2 电石渣粒径分布 |
1.3 电石渣的物相及热分解性能 |
2 电石渣杂质赋存及分离 |
2.1 电石渣中杂质的存在形式 |
2.2 杂质的影响及去除方法 |
3 基于电石渣的建工建材制备 |
3.1 水泥等胶凝材料的制备 |
3.2 建筑砌块的制备 |
4 基于电石渣的化工产品 |
4.1 氧化钙 |
4.2 纳米碳酸钙 |
5 基于电石渣的环境治理 |
5.1 酸性工业废水治理 |
5.2 烟气中SO2的治理 |
5.2.1 电石渣干法脱硫 |
5.2.2 电石渣湿法脱硫 |
6 结语与展望 |
(2)电石渣的回收再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电石渣经过处理,为电石生产提供原料 |
2 电石渣与煤渣等煅烧生产电石渣水泥 |
3 电石渣作普通建筑材料使用 |
4 电石渣作防水涂料 |
5 电石渣作燃煤锅炉的脱硫使用 |
5.1 炉外脱硫 |
5.2 炉内脱硫 |
6 结语 |
(3)电石渣对含砷污泥的稳定化处理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砷的性质 |
1.2 含砷污泥的危害 |
1.3 研究背景 |
1.4 稳定化/固化技术 |
1.4.1 稳定化/固化技术研究进展 |
1.4.2 石灰固化法 |
1.4.3 水泥固化法 |
1.4.4 塑性材料包胶技术 |
1.4.5 玻璃固化法 |
1.4.6 药剂稳定化 |
1.5 电石渣的资源化利用 |
1.5.1 用于建筑材料 |
1.5.2 用于化工生产 |
1.5.3 用于环境治理 |
1.6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1.6.1 研究目的 |
1.6.2 研究内容 |
1.6.3 技术路线 |
2 含砷污泥的基本性质研究 |
2.1 含砷污泥的来源 |
2.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样品的基本理化性质分析 |
2.3.2 样品的元素组成及含量分析 |
2.3.3 样品的浸出毒性分析 |
2.3.4 样品的物相分析 |
2.4 含砷污泥及电石渣的基本性质 |
2.4.1 含砷污泥及电石渣的含水率及pH |
2.4.2 含砷污泥及电石渣的元素组成和含量 |
2.4.3 含砷污泥及电石渣的浸出毒性分析 |
2.4.4 含砷污泥及电石渣的物相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含砷污泥的稳定化研究 |
3.1 实验方法 |
3.1.1 电石渣稳定化实验 |
3.1.2 Ca(OH)_2稳定化实验 |
3.1.3 漂白粉添加量实验 |
3.1.4 加药顺序实验 |
3.1.5 反应温度实验 |
3.1.6 养护时间实验 |
3.2 含砷污泥稳定化处理方法研究 |
3.2.1 电石渣对含砷污泥稳定化处理效果的影响 |
3.2.2 Ca(OH)_2对含砷污泥稳定化处理效果影响 |
3.3 含砷污泥氧化稳定化处理方法研究 |
3.3.1 漂白粉添加量对含砷污泥处理效果影响 |
3.3.2 加药顺序对含砷污泥处理效果影响 |
3.4 稳定化处理后含砷污泥的浸出毒性分析 |
3.5 反应温度对含砷污泥处理效果的影响 |
3.6 含砷污泥处理效果的长效稳定性 |
3.7 成本核算 |
3.8 本章小结 |
4 含砷污泥稳定化处理机制研究 |
4.1 As价态对含砷污泥处理效果的影响 |
4.2 pH对As形态的影响 |
4.3 含砷污泥处理前后的物相变化 |
4.4 胶凝作用对含砷污泥处理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电石渣用作制备氧化钙原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电石渣来源及环境危害 |
1.2 电石渣资源化利用及研究现状 |
1.2.1 化工产品原料 |
1.2.2 建筑原材料 |
1.2.3 环境治理材料 |
1.3 课题的提出 |
1.4 研究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4.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电石渣的基本性质 |
2.1 实验原料、仪器与测试方法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实验仪器 |
2.1.3 实验方法 |
2.2 电石渣的化学成分 |
2.3 电石渣的矿物成分 |
2.4 电石渣的粒度分布 |
2.5 电石渣矿物成分的热分析 |
2.6 微观形貌分析 |
2.6.1 钙质矿物的形貌 |
2.6.2 次要矿物的形貌 |
2.7 电石渣的煅烧特征 |
2.7.1 烧制温度确定 |
2.7.2 物料比热容测定 |
2.7.3 烧成料的粒度分布 |
2.7.4 原料的烧失量 |
2.8 本章小结 |
3 电石渣化学成分的粒级分布特征 |
3.1实验 |
3.1.1 原料制备 |
3.1.2 化学成分测定 |
3.2 原料化学成分的粒级分布特征 |
3.3 粉磨料化学成分各粒级分布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4 电石渣稳定悬浮液的制备 |
4.1 悬浮液的基础理论 |
4.1.1 悬浮体的稳定性 |
4.1.2 表面活性剂对悬浮液体的主要作用 |
4.2 实验原材料、仪器和方法 |
4.2.1 实验原料与仪器 |
4.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4.2.3 实验方法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1 球磨时间对浆体稳定性的影响 |
4.3.2 分散剂种类与掺量 |
4.3.3 悬浮液Zeta电位 |
4.4 本章小结 |
5 电石渣悬浮液的分选提纯 |
5.1 实验仪器与方法 |
5.1.1 实验仪器与设备 |
5.1.2 筛分分选 |
5.1.3 水力旋流分选 |
5.2 筛分分选结果与分析 |
5.3 水力旋流实验结果与分析 |
5.3.1 进料流速的标定 |
5.3.2 流体流速与分选效果 |
5.3.3 分散剂类型、原料种类和粉磨分散作用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6 化学法制备高纯钙质原料 |
6.1 实验原料、仪器及实验方案 |
6.1.1 实验原料 |
6.1.2 实验仪器 |
6.1.3 实验方案 |
6.2 浸取反应的pH值 |
6.3 浸取反应的搅拌速率 |
6.4 浸取反应的温度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5)铁尾矿砂与电石渣复合改良膨胀土的工程特性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膨胀土的研究现状 |
1.2.2 工业废料铁尾矿砂与电石渣在工程领域的应用 |
1.2.3 砂-黏土混合物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意义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试验方案 |
2.1 试验材料 |
2.1.1 试验用土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质 |
2.1.2 铁尾矿砂的类型及基本性质 |
2.1.3 电石渣的基本性质 |
2.2 试验方案 |
2.2.1 颗粒分析试验 |
2.2.2 击实试验 |
2.2.3 自由膨胀率 |
2.2.4 剪切试验 |
2.2.5 压缩试验 |
2.2.6 长期浸水试验 |
第三章 工业废料改良膨胀土的工程性质研究 |
3.1 综述 |
3.2 基本物理力学性质 |
3.2.1 颗粒分析试验 |
3.2.2 击实试验 |
3.2.3 自由膨胀率 |
3.3 铁尾矿砂改良膨胀土的力学性质试验研究。 |
3.3.1 剪切试验 |
3.3.2 压缩试验 |
3.4 电石渣改良膨胀土的力学性质试验研究 |
3.4.1 剪切试验 |
3.4.2 压缩试验 |
3.5 复合改良膨胀土的力学性质试验研究 |
3.5.1 剪切试验 |
3.5.2 压缩试验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长期浸水条件下复合改良膨胀土的劣化性研究 |
4.1 综述 |
4.2 长期浸水条件下复合改良膨胀土的抗剪强度研究 |
4.3 长期浸水条件下复合改良膨胀土的压缩特性研究 |
4.4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改良膨胀土的微观试验研究 |
5.1 综述 |
5.2 扫描电镜试验 |
5.2.1 试样制备与试验过程 |
5.2.2 试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5.3 压汞试验 |
5.3.1 试样制备与试验过程 |
5.3.2 试验结果与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清单 |
(6)经历钙循环脱碳后电石渣的CaO/Ca(OH)2储热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说明 |
1 绪论 |
1.1 基于钙基材料的太阳能热化学储热技术 |
1.2 CaO/Ca(OH)_2储热技术研究进展 |
1.2.1 影响CaO/Ca(OH)_2储热特性的因素 |
1.2.2 提高CaO/Ca(OH)_2储热特性的研究 |
1.3 电石渣钙循环脱碳技术 |
1.4 基于电石渣的钙循环脱碳和CaO/Ca(OH)_2储热耦合新工艺 |
1.5 本文研究内容 |
1.6 本章小结 |
2 实验系统与分析方法 |
2.1 实验样品 |
2.2 常压固定床反应器系统 |
2.3 成分、微观结构和物相分析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3 电石渣的CaO/Ca(OH)_2直接储热特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电石渣脱水特性研究 |
3.3 水合温度对电石渣水合特性的影响 |
3.4 粒径对电石渣脱水和水合特性的影响 |
3.5 电石渣类型对直接储热特性的影响 |
3.6 储热循环次数对电石渣直接储热特性的影响 |
3.7 脱碳对电石渣再循环储热特性的影响 |
3.8 循环储热次数对电石渣粒度分布的影响 |
3.9 微观结构分析 |
3.9.1 SEM分析 |
3.9.2 孔结构分析 |
3.10 本章小结 |
4 循环脱碳后电石渣的CaO/Ca(OH)_2储热特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煅烧条件对电石渣循环脱碳特性的影响 |
4.3 储热对电石渣再循环脱碳特性的影响 |
4.4 脱碳次数对循环脱碳后电石渣储热特性的影响 |
4.5 电石渣类型对循环脱碳后电石渣储热特性的影响 |
4.6 脱碳条件对循环脱碳后电石渣储热特性的影响 |
4.6.1 煅烧条件对循环脱碳后电石渣储热特性的影响 |
4.6.2 碳酸化条件对循环脱碳后电石渣储热特性的影响 |
4.7 储热次数对循环脱碳后电石渣储热特性的影响 |
4.8 脱碳对循环脱碳后电石渣再储热特性的影响 |
4.9 微观结构分析 |
4.9.1 XRD分析 |
4.9.2 SEM分析 |
4.9.3 孔结构分析 |
4.10 本章小结 |
5 燃烧修饰电石渣循环脱碳后的CaO/Ca(OH)_2储热特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燃烧修饰电石渣的制备方法 |
5.3 电石渣类型对修饰电石渣直接储热特性的影响 |
5.4 电石渣类型对修饰电石渣循环脱碳特性的影响 |
5.5 储热对修饰电石渣再循环脱碳特性的影响 |
5.6 脱碳次数对修饰电石渣循环脱碳后储热特性的影响 |
5.7 脱碳对修饰电石渣循环脱碳后再储热特性的影响 |
5.8 微观结构分析 |
5.8.1 SEM分析 |
5.8.2 孔结构分析 |
5.9 本章小结 |
6 钙镁复合材料循环脱碳后的CaO/Ca(OH)_2储热特性研究 |
6.1 引言 |
6.2 新型钙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6.3 钙镁质量比对复合材料直接储热特性的影响 |
6.4 储热对复合材料再循环脱碳特性的影响 |
6.5 脱碳次数对复合材料循环脱碳后储热特性的影响 |
6.6 脱碳对复合材料循环脱碳后再储热特性的影响 |
6.7 复合材料与燃烧修饰电石渣循环脱碳后的储热特性对比 |
6.8 微观结构分析 |
6.8.1 SEM分析 |
6.8.2 孔结构分析 |
6.9 本章小结 |
7 全文总结及建议 |
7.1 全文总结 |
7.2 进一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由电石渣制备纳米碳酸钙及其改性工艺条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电石渣及其综合利用 |
1.1.1 电石渣的来源及其危害 |
1.1.2 电石渣的综合利用途径 |
1.2 纳米碳酸钙制备及其改性 |
1.2.1 碳酸钙的分类 |
1.2.2 纳米碳酸钙的制备方法 |
1.2.3 纳米CaCO_3的改性方法 |
1.2.4 改性纳米CaCO_3的应用及市场前景 |
1.3 国内外纳米碳酸钙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1 国内外纳米碳酸钙研究现状 |
1.3.2 纳米碳酸钙发展趋势 |
1.4 本课题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药品及仪器设备 |
2.1.1 实验原料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2 实验方法与步骤 |
2.2.1 电石渣浸取 |
2.2.2 碳化沉淀制备纳米CaCO_3 |
2.2.3 纳米CaCO_3改性 |
2.3 样品的分析方法 |
2.3.1 溶液中钙离子含量的测定 |
2.3.2 碳酸钙吸油值的测定 |
2.3.3 碳酸钙质量分数的测定 |
2.3.4 镁质量分数的测定 |
2.3.5 水分的测定 |
2.3.6 pH值的测定 |
2.4 样品的表征方法 |
2.4.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
2.4.2 红外光谱(FT-IR)分析 |
2.4.3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2.4.4 热重(TG)分析 |
2.4.5 比表面积(BET)分析 |
第三章 碳化沉淀制备纳米CaCO_3的工艺条件 |
3.1 添加剂的筛选 |
3.2 纳米碳酸钙的制备工艺条件研究 |
3.2.1 添加剂的加量对碳酸钙样品的影响 |
3.2.2 反应温度对碳酸钙样品的影响 |
3.2.3 CO_2流率对碳酸钙样品的影响 |
3.2.4 Ca~(2+)初始浓度对碳酸钙样品的影响 |
3.2.5 搅拌速率对碳酸钙样品的影响 |
3.2.6 陈化时间对碳酸钙样品的影响 |
3.3 添加剂的作用机制初步探讨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纳米CaCO_3改性工艺条件 |
4.1 表面改性剂的筛选 |
4.2 纳米碳酸钙的表面改性工艺条件的确定 |
4.2.1 单因素条件实验 |
4.2.2 正交实验 |
4.3 改性前后CaCO_3样品的分析 |
4.3.1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4.3.2 红外光谱分析(FT-IR) |
4.3.3 热重分析(TG) |
4.3.4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SEM) |
4.3.5 Ca、Mg含量等指标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8)电石渣的综合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电石渣在建材领域的应用 |
1.1 电石渣制水泥 |
1.2 电石渣生产砌块 |
1.3 保温材料 |
2 电石渣生产化工产品 |
2.1 环氧丙烷 |
2.2 纯碱 |
2.3 氯化钙 |
2.4 碳酸钙 |
2.5 氧化钙 |
2.6 次氯酸钙漂白剂 |
3 电石渣在涂料中的应用 |
4 电石渣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 |
4.1 电石渣在烟气治理中的应用 |
4.2 电石渣处理工业废水 |
5 结语 |
(9)利用电石渣制备纳米碳酸钙的工艺与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电石渣概述 |
1.1.1 电石渣的性质 |
1.1.2 电石渣的一般应用 |
1.1.3 利用电石渣制备碳酸钙 |
1.2 纳米碳酸钙概述 |
1.3 纳米碳酸钙产品的特点 |
1.3.1 量子尺寸效应 |
1.3.2 表面效应 |
1.3.3 小尺寸效应 |
1.3.4 宏观量子隧道效应 |
1.4 碳酸钙产品的分类和制备方法 |
1.4.1 碳酸钙产品的分类 |
1.4.2 碳酸钙粉体的制备方法 |
1.4.3 碳酸钙产品的主要技术指标 |
1.5 碳酸钙的表面改性 |
1.6 碳酸钙的应用 |
1.6.1 在橡胶行业的应用 |
1.6.2 在塑料行业的应用 |
1.6.3 在造纸行业的应用 |
1.6.4 在涂料行业的应用 |
1.6.5 在其它行业的应用 |
1.7 存在的问题 |
1.8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9 研究内容与科学问题 |
第2章 实验原料、试剂和实验方法 |
2.1 实验原料 |
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试剂 |
2.4 研究方法 |
2.4.1 实验方法 |
2.4.2 工艺流程 |
2.5 性能测试与分析 |
2.5.1 粒度分析 |
2.5.2 白度 |
2.5.3 比表面积 |
2.5.4 堆积密度 |
2.5.5 X射线衍射分析 |
2.5.6 微观形貌分析 |
2.5.7 红外光谱分析 |
2.5.8 吸油值 |
第3章 利用电石渣制备纳米碳酸钙的工艺 |
3.1 浸取过程 |
3.1.1 浸取时间对钙离子转化率的影响 |
3.1.2 搅拌转速对钙离子转化率的影响 |
3.1.3 电石渣浆液初始含钙浓度对钙离子转化率的影响 |
3.1.4 浸取温度对浸取效果的影响 |
3.1.5 浸取阶段小结 |
3.2 碳化阶段 |
3.3 制备纳米CaCO_3的机理分析 |
3.4 纳米CaCO_3的工艺表征 |
3.4.1 XRD表征 |
3.4.2 SEM/TEM表征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晶型导向剂对碳酸钙的影响 |
4.1 单一晶型导向剂对碳酸钙表面改性 |
4.1.1 焦磷酸钠 |
4.1.2 三乙醇胺 |
4.1.3 EDTA |
4.1.4 柠檬酸三钠 |
4.1.5 丙三醇 |
4.2 多种晶型导向剂对碳酸钙表面改性 |
4.2.1 丙三醇和硫酸 |
4.2.2 聚丙烯酸钠和硬脂酸钠 |
4.2.3 聚丙烯酸钠和硅酸钠 |
4.2.4 聚丙烯酸钠和氯化镁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球形碳酸钙的制备与表征 |
5.1 球形碳酸钙的制备 |
5.2 球形碳酸钙的表征 |
5.2.1 XRD表征 |
5.2.2 SEM表征 |
5.2.3 TEM表征 |
5.2.4 红外表征与机理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利用电石渣吸收低浓度二氧化碳制备超细碳酸钙的反应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电石渣概述 |
1.1.1 电石渣来源 |
1.1.2 电石渣的物化性能 |
1.1.3 电石渣的利用 |
1.2 工业废气中低浓度二氧化碳再利用现状 |
1.2.1 化学吸收法回收利用二氧化碳 |
1.2.2 物理吸收法处理二氧化碳 |
1.2.3 膜分离法回收利用二氧化碳 |
1.3 碳酸钙概述 |
1.3.1 碳酸钙基本性质 |
1.3.2 碳酸钙的应用 |
1.4 超细碳酸钙制备技术 |
1.4.1 间歇鼓泡碳化法 |
1.4.2 连续鼓泡碳化法 |
1.4.3 连续喷雾碳化法 |
1.4.4 超重力反应结晶法 |
1.5 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装置及测试技术 |
2.1 实验装置及流程 |
2.2 测试方法与数据处理 |
2.2.1 双电导探针测试原理 |
2.2.2 吸收速率测定原理 |
2.2.3 示踪粒子成像测速技术(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 |
第3章 碳化反应器内气泡特性研究 |
3.1 气体流量对轴心处气泡特性轴向分布的影响 |
3.1.1 气体流量对气泡sauter直径轴向分布的影响 |
3.1.2 气体流量对局部气含率轴向分布的影响 |
3.1.3 气体流量对界面浓度轴向分布的影响 |
3.2 液体流量对轴心处气泡特性轴向分布的影响 |
3.2.1 液体流量对气泡sauter直径轴向分布的影响 |
3.2.2 液体流量对局部气含率轴向分布的影响 |
3.2.3 液体流量对界面浓度轴向分布的影响 |
3.3 气体流量对气泡性质径向分布的影响 |
3.3.1 气体流量对气泡sauter直径径向分布的影响 |
3.3.2 气体流量的变化对局部气含率的影响 |
3.3.3 气体流量对气液界面浓度径向分布的影响 |
3.4 液体流量对气泡特性径向分布的影响 |
3.4.1 液体流量对气泡sauter直径径向分布的影响 |
3.4.2 液体流量对局部气含率径向分布的影响 |
3.4.3 液体流量变化对气液界面浓度径向分布的影响 |
3.5 反应器不同位置处的气泡特性分布规律 |
3.5.1 反应器不同位置处气泡sauter直径分布 |
3.5.2 反应器不同位置处局部气含率分布 |
3.5.3 反应器不同位置处气液界面浓度分布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碳化反应器内流场特性研究 |
4.1 气体流量的变化对反应器内流场的影响 |
4.1.1 低液量情况下气体的流量对流场的影响 |
4.1.2 高液量条件下气体流量对流场的影响 |
4.2 液体流量变化对反应器内流场的影响 |
4.2.1 低气量情况下液体流量对流场的影响 |
4.2.2 高气量情况下液体流量对流场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低浓度二氧化碳吸收实验 |
5.1 气体流量对吸收过程传质系数的影响 |
5.2 温度变化对吸收过程传质系数的影响 |
5.3 液体流量变化对吸收过程传质系数的影响 |
5.4 二氧化碳含量变化对吸收过程传质系数的影响 |
5.5 容积传质系数准数方程关系式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产品的物性分析 |
6.1 液体流量变化对产品的影响 |
6.2 气体流量变化对产品的影响 |
6.3 不同二氧化碳含量的气体对产品影响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利用电石渣制取内墙涂料(论文参考文献)
- [1]电石渣特性及综合利用研究进展[J]. 赵立文,朱干宇,李少鹏,孟子衡,牟秀娟,张建波,李会泉,谢克强. 洁净煤技术, 2021
- [2]电石渣的回收再利用[J]. 马忠义,杨勇军,房海霞. 化工管理, 2020(34)
- [3]电石渣对含砷污泥的稳定化处理及其机制研究[D]. 芦柏年.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4]电石渣用作制备氧化钙原料的研究[D]. 武志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5]铁尾矿砂与电石渣复合改良膨胀土的工程特性及机理研究[D]. 郭坤龙. 合肥工业大学, 2019(01)
- [6]经历钙循环脱碳后电石渣的CaO/Ca(OH)2储热特性研究[D]. 苑艺. 山东大学, 2019(09)
- [7]由电石渣制备纳米碳酸钙及其改性工艺条件研究[D]. 王超. 合肥工业大学, 2018(01)
- [8]电石渣的综合利用[J]. 阳小东,李进. 聚氯乙烯, 2017(09)
- [9]利用电石渣制备纳米碳酸钙的工艺与机理研究[D]. 张克南.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7(06)
- [10]利用电石渣吸收低浓度二氧化碳制备超细碳酸钙的反应器研究[D]. 李宇栋. 东北大学, 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