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泗洪县组建蚕桑生产合作社(论文文献综述)
胡小飞[1](2016)在《珠江三角洲土地整治效益综合评价》文中研究说明土地整治作为统筹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国家现阶段及未来相当长时间内都将是土地利用及管理的核心内容。随着土地整治项目实施,诸如重数量轻质量、重建设轻管护、忽视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建设与农户需求脱节等问题也逐渐暴露。要检验项目实施效果优劣,需对土地整治效益进行综合评价,为土地整治实施和管理工作提供科学决策和有效技术支撑。珠三角地区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区,快速城市化以及后工业化时代的典型区域,土地整治深度与宽度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其实践经验对中国其他区域有较强的借鉴作用。本文选用珠三角作为研究对象,从区域、项目与农户三个角度,分别对土地整治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模型、影响因素与改善策略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旨在建立一套土地整治效益评价框架和方法体系。该研究有利于整体上把握区域土地整治效益状况、改善和提高土地整治整体效益水平、提升土地整治的“三农”效益,促进土地整治的健康发展。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首先,在分析土地整治效益评价主体与评价目标的基础上,从指标体系、方法模型和影响因素入手构建了土地整治效益综合评价分析框架;对珠三角近年来土地整治总体特征和时空变异特征的进行分析,为全文实证研究做铺垫;然后针对区域、项目与农户三个研究角度,分别采用TOPSIS模型、物元分析模型、CSI模型,对珠三角土地整治效益展开实证研究,并分析其影响机理与因素;最后,结合珠三角土地整治的现实情况和土地整治效益综合评价实证研究结果,探讨土地整治效益改善策略与提升建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一)珠三角区域土地整治效益整体水平不高,空间差异明显。影响土地整治效益区域差异的机理主要表现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土地整治效益具有负相关性;后备土地资源禀赋高低与土地整治效益的高低具有较强相关性。(二)珠三角土地整治项目之间效益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且总体水平不高。土地整治项目效益主要受土地利用率、道路通达程度、景观优化程度、植被覆盖率以及生物丰度等因素制约。(三)农户对土地整治项目总体效益满意程度处于“良好”水平,但对土地整治项目的公众参与、农业规模生产经营、耕地肥力改善以及农村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满意度较低。说明今后土地整治项目建设需侧重考虑这几部分,以达到改善效益的目标。(四)论文提了相关土地整治效益提升建议:区域角度建议以区域功能为导向,实施全域土地整治,并从生态文明建设导向、土地整治目标、基于区域特色创新整治模式等方面入手;完善土地整治农户需求表达机制与公众参与机制和土地整治规划;加强和规范土地整治项目的后期管护。论文的创新点:1)构建了包含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区域、项目、农户三个角度在内的土地整治效益评价分析框架;2)针对不同研究角度,分别构建了基于PSR-TOPSIS区域土地整治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物元模型土地整治项目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和土地整治项目效益“农户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对珠三角的土地整治效益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并应用统计分析方法和Probit回归模型对效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而拓展了传统土地整治效益评价的研究层面与视野,为珠三角乃至类似的经济发达地区今后的土地整治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江海洋[2](2015)在《泗洪县蚕桑产业现状与适度规模经营建议》文中研究说明蚕桑业是泗洪县农村的一项传统副业,曾为泗洪地方经济、工业发展、现代农业和致富农民作出了较大贡献。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蚕桑生产布局得到优化,生产水平不断提高,栽桑、养蚕在部分地区已具一定规模,成为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的特色产业。目前,农村城镇化不断推进,土地经营权的流转,对蚕桑产业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要抓住蚕桑生产具有投资小、见效快、收益高、提高森林覆盖率等优点,重视蚕桑产业发展,将
陈涛[3](2012)在《中国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指出我国蚕业有着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至今仍是具有资源优势和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的传统产业。蚕桑产业链长(栽桑、养蚕、缫丝、织绸、服饰),覆盖面广(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经济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并举,在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和出口创汇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同时,我国蚕丝业是典型的外向型产业,在对外贸易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纵深化,我国蚕桑产业发展出现的一些问题更加凸显,如产品单一、效益低下、行业不稳等,同时还面临新兴养蚕国家越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因此,关于我国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具有突出的紧迫性和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为理论基础,以“十二五”发展规划与现状、“西部大开发”和“东桑西移”战略调整为时代背景,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比较分析与综合研究等方法,在比较全面地分析我国蚕桑产业发展的历史、现状及其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分析现阶段我国蚕桑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影响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阐述我国蚕桑产业发展所具备的国内的产业竞争力与国际竞争力;从蚕桑产业自身的特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对我国蚕桑产业发展的支撑体系进行研讨,并结合具有地方代表性的产业案例,分析现阶段我国蚕桑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国内外的市场变化,探索在新形势下我国蚕桑产业的发展方向;最后提出我国蚕桑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对策与措施,以推动我国蚕桑产业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通过本论文的分析、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在调整中逐步建设高起点较稳固的优质蚕茧生产基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蚕桑生产主产区发生了一系列改变,在“东桑西移”、“西部大开发”等政策的引领下,逐渐向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转移,表现出新的发展特点和出现新的产业问题。因此,在国家政策导向上应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在国家财政支持上应集中资金在中西部地区着力打造具有较高桑园管理水平、较好的养蚕基础设施、较完善的技术推广体系的年产优质干茧达到千t以上具有示范效应的蚕桑生产基地,以利于稳定蚕茧产量,保持茧丝资源优势。为此,还应同时做好各主产区的定位和发展目标规划,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产业政策。2.举国家与行业之力争取蚕丝及其制品的定价主导权。自1970年以后茧丝产量重新跃居世界首位以来,近40年时间里,我国的蚕桑产业一直处于世界第一大国的地位,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但是,数十年里主要是靠数量取胜,难以确立强国地位,特别是产业终端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需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推行品牌名牌战略,实现以质取胜。同时,国家应加大厂丝储备、采取有力措施,设法基本稳定国内茧丝价格,以避免因茧丝价格大幅波动而导致蚕桑生产大起大落。通过稳定国内茧丝价格,杜绝出口企业间的恶性竞争,逐步取得在国际市场上蚕丝及其制品的定价主导权。3.理顺茧丝绸行业的管理体制促进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协调发展。蚕桑产业涉及桑树栽培、家蚕饲养、蚕茧收购、缫丝和丝绸制品开发经营等诸多方面,分属农工商贸数个部门,产业链条长,加上分布面广,前后道之间、部门之间、地区之间利益纠葛、矛盾冲突在所难免。国家茧丝绸协调机构,应该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加强茧丝绸行业的法律法规等制度建设,设法基本稳定国内茧丝价格,避免出口市场的无序竞争,推进重大科技创新与品牌战略实施,以夯实行业发展基础,引领行业发展方向。4.加强科技创新建立以省力化为主要特征的新型养蚕技术及经营体系。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外出农民工增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深化,农民经营收入门路多元,粮棉油果菜等大宗农产品轻型栽培技术的进步与普及,养蚕业在农村中的竞争力受到多方面的挑战,栽桑养蚕单位土地面积收益和单工劳动报酬已从优势向劣势转变,并面临后继乏人的窘境。鉴此,需要切实加强科技创新,从品种选育到主要作业技术,从简易设施到机械化设备,从共同催青、小蚕共育到适合集约经营的所有环节,即从技术、装备、经营多管齐下,尽快建立以省力化为主要特征的新型养蚕技术经营体系。5.推进桑蚕茧丝资源综合利用延伸开发非绢丝产业。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特点的循环经济意识,正在逐步渗透到各个行业、领域。桑蚕茧丝资源综合利用研发工作也已经取得一批丰硕成果,桑枝培养食用菌与重组板材、蚕沙提取药用原料、桑椹生产饮料、桑叶开发饲料等开始步入产业化,丝素丝胶的应用研究也取得重大进展。桑蚕茧丝资源在固守传统的绢丝产业的同时,正在通过延伸开发进入多个非绢丝产业。这种发展态势,对提高桑蚕茧丝资源利用率、增加栽桑土地产出率、增加养蚕农户收益率以致增加整个蚕桑丝绸行业的附加价值,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应该花大力气给予引导和支持。6.切实激活和开拓内需市场,逐渐降低蚕桑产业对国际市场的过度依赖。长期以来,我国作为蚕茧和生丝的输出大国,并形成了对国际市场的依赖,导致我国蚕桑产业陷入受国际市场变化而大起大落的怪圈。我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约1/5,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内需市场潜力巨大,如何激活和开拓蚕桑产品的内需市场,是关系到我国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依靠科技创新,开发适应国民日益提高的物质文明需求畅销产品,提高产业各环节的生产效益,是拉动内需和降低对国际市场过度依赖性的关键。
王洪祥[4](2012)在《县级市城市化演进及创新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前人对大城市和小城镇的研究很多很多,但对我国六百多座城市中一半以上的县级市却涉及很少,缺乏全面系统的论述。本文在总结和整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县级市城市化做了以下六方面的研究:(1)县级市的概念。从居民点的演化方向,追踪了农村城市化的脉络;从行政审批的程序,理清了撤县设市、建立县级市的路径;从县级市城市化实践的角度,界定了县级市的系统内涵。(2)县级市城市化的动力机制。考察农村城市化的相关理论,分析县级市从农村到城市的萌发和运行机制。基于结构方程(SEM)的基本原理,对县级市城市化动力系统和元素进行分析验证。透过行政推动的表象,寻找推动县级市城市化的根本动因,寻找基于市场化的内生动力。(3)县级市城市化的评价体系及方法。针对县级市的城市化特性,构建与时俱进的县级市城市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创造性地引入马田系统(MTS),将稳健设计理念与马氏距离相结合,解决了模式识别中有效特征选取问题,建立起新颖的测度县级市城市化进程的数学模型。(4)县级市城市化的创新发展。一是县级市自身的创新问题,它由农业县创新发展而来,经历了包产到户的洗礼和乡镇工业的异军突起,在八九十年代盛极一时。二是县级市发展过程中的创新问题,它涉及整体的区域创新,分项的工业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等等,必须以创新永葆县级市发展的活力。(5)县级市与新农村建设。县级市作为工业反哺农业较成熟的载体,城市支持农村最前沿的阵地,在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起着典型引领、示范发展的作用。本文阐述了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要性,突出了新农村建设对县级市城市化发展的推动作用。(6)案例分析。以苏南中部县级市—金坛为例,以作者见证的撤县设市背景和亲历的制度设计和行政推动,展示了金坛城市化发展历程,揭示了金坛市城市化发展的特色路径。本文独立界定了县级市的概念,创造性地引入马田系统分析评价县级市城市化水平,明确提出县级市城市化过程的“两个统一”:经济支持和制度创新的统一,农民转变为市民和农业县发展为工业城的统一。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完善我国县级市城市化政策、把握国家城市化战略将提供理论和实践的帮助。
孟全省[5](2008)在《中国农户融资机制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几年来,大量的调查研究表明了一个事实,农户经营急需资金,资金短缺严重制约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农村社会的进步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户融资遭遇重重困难。要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当务之急是解决农户的融资难问题。农户融资难,难在哪里?难在金融机构门槛太高,难在农户借款无门,难在农户缺乏抵押物。本文认为这些都是问题的表象,解决问题最根本的思路和对策是建立适合农户融资特点,适应目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农户融资机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逐步建立了农业生产合作社、人民公社,农户完全失去了作为农业生产组织的地位,成了一个基本的消费单元。随着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财政拨款主导型融资机制,农户融资问题显得很不重要。改革开放后,我国破除了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发生重大变化,过去由财政集中分配的资金逐步流入银行系统,而我国的渐进式改革也需要国家利用银行的力量维护宏观经济、金融的稳定,保障社会经济系统有条不紊地运行,于是就形成单一的银行贷款主导型融资机制。这种机制承担了改革的成本,有力地支撑了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但由银行这个唯一的渠道向企业层面的经济组织(包括农户的最基础的经济组织)提供资金,既压抑了资本市场的发展,又误导了企业过分的负债经营,企业生产经营的风险大量转移到了银行,这就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协调发展。银行主导型的融资机制必然要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市场主导型融资机制。目前,我国正处在由计划经济体系向市场经济体系的经济转型期,包括融资机制在内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各个方面正在建立和完善。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农业经营模式逐步由农户小规模经营向集中较大规模经营过渡。但由于中国土地制度、劳动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制约,城乡二元结构不会轻易被打破。可以预见中国的农业经营模式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还将以农户经营为主。在经济转型期应当建立一种具有过渡性质的“复合型农户融资机制”。构建“复合型农户融资机制”应当在不断扩大的市场体制下明确农户的融资主体地位,重点探索农户融资方式的创新,促使农户融资决策不断科学化,农户融资风险防范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户融资的环境体系不断健全。本文紧紧围绕着经济转型期复合型农户融资机制的构建,安排了9章内容。第一章导论。主要阐述了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简要评述了国内外研究动态,介绍了论文研究的思路、方法、内容和可能的创新之处。第二章农户融资机制的基本理论。对农户、农户经营、农户融资等基本概念的内涵进行了辨析和界定,探讨了融资机制的基本内涵及其框架体系,对中国融资机制的发展阶段进行了理论上的划分。第三章中国农户融资机制的演进。论文分3个阶段回顾了我国农户融资机制的演进过程。解放前,农户具有独立的经营地位,农户融资的渠道以私人借贷为主,占到了7成左右;融资的方式以信用担保、土地抵押和土地典押为主;融资借款利率很高,风险很大;融资的目的以生活用途为主。改革开放前,实行了财政拨款主导型的融资机制,财政拨款主导型的融资机制在国民经济体系建立的初期集中财力,促进包括农业在内的国计民生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财政拨款主导型融资机制逐渐显现出资源配置效率不高的问题。于是,在改革开放初期实行了银行贷款主导型融资机制,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银行贷款主导型的融资机制也凸现出了存在的问题。通过对东、中、西部12个省、市、自治区1130户农户融资状况和农户融资机制具体问题的调查,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户融资机制存在的问题。第四章经济转型期农户融资机制的建立。首先分析了经济转型期复合型农户融资机制建立的经济体制背景和改革背景;明确了在市场体系还不够健全的条件下,构建复合型农户融资机制的目标定位;提出了经济转型期农户融资机制创新的基本思路,并勾勒出了复合型农户融资机制的框架内容;复合型农户融资机制应当以企业化经营的农户为融资主体,以创新融资方式为核心,以市场调节机制为手段,逐步建立农户融资决策机制和风险控制机制,并为农户融资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条件。本章最后提出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要逐步建立市场主导型的农户融资机制。第五章复合型融资机制下农户融资方式创新。创新融资方式是构建复合型农户融资机制的重点与核心。在继续发展农户信用借款融资的同时,努力推广农户联户联保借款;发挥农户家庭财产的作用,重点创新农户长期资产特别是不动产融资、农户生物资产融资和农户土地使用权融资;逐步形成依托农户合作经济组织的农户直接融资方式。第六章农户融资的决策机制。介绍了农户融资决策的内容和原则,分析了农户融资决策的影响因素,初步探讨了农户融资决策的方法。第七章农户融资的风险控制机制。分析了农户融资风险的类型及产生机理,介绍和探讨了农户融资风险评估的基本方法,提出了以每户融资风险预警系统和风险分担机制为核心的风险防范机制。第八章农户融资环境建设。主要讨论了作为农户融资环境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建设,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以及农村资本市场体系建设问题。第九章总结。总结了本文的主要结论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马永辉[6](2005)在《1949—1966年苏北农村集市贸易变迁》文中研究指明农村集市贸易史研究是史学界近年来关注的热点问题,但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本文以农村集市贸易发展变迁的时间先后为主线,叙述了农村集市贸易变迁的演进过程,分析了影响农村集市贸易变迁的背景和原因,探讨了农村集市贸易变迁对于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及其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影响。 本文由绪论、正文五章共六个部分组成。 绪论介绍了选择集市贸易变迁作为研究对象的缘由及其意义:说明了本文中研究对象的选择和诸多概念的界定;介绍了当前学术界关于集市贸易史研究的相关成就和不足;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结构。 第一章描述了经济恢复时期苏北农村集市贸易的基本情况。新中国成立以后,天下初定,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多种措施,努力发展城乡经济。其中抗灾救灾、土地改革、工商业的调整、农村集市贸易的管理等措施的实施,促进了农村经济和农村集市贸易的恢复与发展。农村集市贸易日渐活跃,交易形式多样,产品丰富。同时,随着一系列政策的实行,国营经济成分和集体经济成分的机构,比如粮站、供销合作社等等,也逐渐介入农村市场,发挥了它们的重要作用。 第二章介绍了国家经济体制从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转型前后的苏北农村集市贸易基本情况。由于在经济建设中面临着巨大的生存与发展的压力,国家最终选择了农产品统购统销政策,并且开始了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手工业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这一进程中,农村集市与集市贸易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农村供销合作社在农村市场上逐渐占据垄断地位;私营商业迅速减少;农村商人经过改造也发生了重大变化;集镇建设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加强;家庭副业生产经历曲折。探讨农村集市贸易变化的原因,可以看出,中共党内关于集市贸易性质的不同看法是导致政策不断变化的直接原因。经过社会主义改造,计划经济体制初步形成,政府在很大程度上代行了市场职能。 第三章介绍了“大跃进”和三年困难时期的苏北农村集市贸易基本情况。农村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极大地改变了农村的生产组织方式,改变了农民的基本生活方式,也改变了农村商业的基本经营方式。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社开始了“大跃进”,农村集市一度关闭,集市贸易受到严格限制,一度从“明”转“暗”。紧接着,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陷入困难境地,农村黑市盛行,商品价格畸高畸低,生活生产物资匮乏,农村出现非正常人口减少情况。为了摆脱困境,国家调整了农村政策。重新留给社员自留地,鼓励家庭副业生产,调整农村集市贸易政策,农村经济开始好转。
刘德冰[7](2000)在《泗洪县组建蚕桑生产合作社》文中研究指明
刘金堡,王昌兵[8](1999)在《抓住农副产品发展契机 积极参与服务体系建设》文中研究说明近几年,各地农副产品生产蓬勃发展,为供销社开拓农村市场创造了良好契机。为掌握其产、销情况,调整供销社经营策略,最近,笔者对江苏宿迁市农副产品生产、销售情况进行了调查。一、农副产品已成为农村经济主导产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过几年产业结构调整,宿迁市农...
二、泗洪县组建蚕桑生产合作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泗洪县组建蚕桑生产合作社(论文提纲范文)
(1)珠江三角洲土地整治效益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1 基本概念 |
1.4.2 土地整治效益评价 |
第2章 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2.1 基础理论及其指导 |
2.1.1 区域协调发展理论 |
2.1.2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1.3 项目治理理论 |
2.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2.2.1 研究方法 |
2.2.2 技术路线 |
2.3 研究区概况 |
2.3.1 区位特征 |
2.3.2 自然条件 |
2.3.3 社会经济条件 |
2.3.4 土地利用现状 |
2.3.5 研究区土地利用面临的问题 |
2.3.6 研究区土地整治的历史概况 |
2.4 数据准备 |
2.4.1 社会经济统计数据 |
2.4.2 土地利用基础数据 |
2.4.3 农户调查数据 |
第3章 土地整治效益综合评价分析框架 |
3.1 评价目标 |
3.1.1 评价主体的选择 |
3.1.2 价值取向 |
3.1.3 评价目标 |
3.2 评价框架 |
3.3 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 |
3.3.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3.3.2 指标体系构成 |
3.3.3 评价模型 |
第4章 珠三角土地整治时空特征分析 |
4.1 数据预处理 |
4.2 总体特征 |
4.2.1 项目数量特征 |
4.2.2 项目类型特征 |
4.2.3 项目空间特征 |
4.3 时间变异特征 |
4.4 空间变异特征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珠三角区域角度土地整治效益评价 |
5.1 研究对象与数据预处理 |
5.2 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构建 |
5.2.1“压力—状态—响应”分析框架 |
5.2.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2.3 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 |
5.2.4 评价模型构建 |
5.3 结果分析 |
5.3.1 土地整治效益时间变化 |
5.3.2 土地整治效益的空间变化 |
5.4 影响因素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珠三角农户角度土地整治效益评价 |
6.1 调查设计、变量选择及调查结果 |
6.1.1 调查设计 |
6.1.2 变量选择 |
6.1.3 调查结果分析 |
6.2 模型构建 |
6.2.1 CSI评价模型 |
6.2.2 Probit模型构建 |
6.3 结果分析 |
6.3.1 总体效益评价结果及差异特征分析 |
6.3.2 单项效益评价结果及差异特征分析 |
6.4 影响因素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珠三角项目角度土地整治效益评价 |
7.1 研究样点与数据预处理 |
7.1.1 研究样点的选取 |
7.1.2 数据处理 |
7.2 指标体系与模型构建 |
7.2.1 土地整治项目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7.2.2 物元模型构建 |
7.3 结果分析 |
7.3.1 单项目评价结果分析 |
7.3.2 总体评价结果分析 |
7.4 影响因素分析 |
7.4.1 单项影响因素 |
7.4.2 总体影响因素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珠三角地区土地整治效益提升建议 |
8.1 宏观层面:以区域功能为导向,实行全域整治 |
8.2 农户角度:完善土地整治农户需求表达机制与公众参与机制 |
8.3 项目角度:完善土地整治规划、加强项目后期管护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2)泗洪县蚕桑产业现状与适度规模经营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蚕桑业发展现状 |
1. 1发展环境较为优越 |
1. 2产业结构渐趋合理 |
1. 3蚕茧产质量较好 |
1. 4经济效益比较稳定 |
2发展前景优势 |
2. 1技术优势 |
2. 2较为稳定的价格优势 |
2. 3产品畅销优势 |
2. 4新增长点优势 |
3蚕桑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
3. 1桑园面积逐渐减少,规模太小 |
3. 2面临城镇化的影响 |
3. 3蚕桑综合开发利用不够 |
4规模经营的建议 |
4. 1优化模式,打好高效基础 |
4.2不断延长产业链条 |
4.3建立蚕桑生产合作社 |
4. 4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
(3)中国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产业的概念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国际竞争力涵义的概念界定 |
2.2.3 比较优势理论的综述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蚕桑产业发展的历史回顾 |
3.1 中国蚕桑发展的历史变迁 |
3.1.1 我国古代和近现代蚕桑产业发展 |
3.1.2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蚕丝业的复兴 |
3.2 区域布局 |
3.2.1 蚕区分布的历史变迁 |
3.2.2 中国蚕桑区域布局的划分 |
3.3 技术革新与生产变化 |
3.3.1 建立高产的桑树栽培技术体系 |
3.3.2 实现优良蚕品种的推广 |
3.3.3 利用催青室统一催青 |
3.3.4 小蚕共育技术 |
3.3.5 大蚕省力化技术 |
3.3.6 上蔟技术 |
3.3.7 烘茧技术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蚕桑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4.1 中国蚕桑产业发展现状 |
4.1.1 蚕种生产概况 |
4.1.2 桑蚕品种现状 |
4.1.3 蚕桑质量监管 |
4.1.4 蚕茧生产现状 |
4.2 中国蚕桑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4.2.1 适度规模与蚕业布局 |
4.2.2 管理体制与经营机制 |
4.2.3 生产规模化与产业化 |
4.2.4 标准化生产与质量监管 |
4.2.5 宏观调控与资金扶持 |
4.2.6 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 |
4.2.7 综合开发与市场拓展 |
4.2.8 竞争力与强国地位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蚕桑产业竞争力及生产比较优势分析 |
5.1 中国蚕桑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
5.1.1 评价的方法 |
5.1.2 评价的指标 |
5.1.3 国际竞争力分析 |
5.1.4 小结 |
5.2 中国蚕茧与其他农产品之间的成本、收益比较 |
5.2.1 蚕茧成本的概念 |
5.2.2 全国蚕茧生产成本、收益分析 |
5.2.3 蚕茧与其他农产品之间的成本、收益比较 |
5.2.4 小结 |
5.3 中国蚕茧生产比较优势分析 |
5.3.1 比较优势评价 |
5.3.2 比较优势评价指标 |
5.3.3 蚕茧生产比较优势分析 |
5.3.4 小结 |
第6章 中国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要素分析 |
6.1 蚕桑产业管理制度因素分析 |
6.1.1 我国蚕桑产业管理体制现状分析 |
6.1.2 我国现行的蚕桑产业管理体制的不足之处 |
6.1.3 提高我国蚕桑产业管理效能的政策建议 |
6.2 蚕桑产业经营方式因素分析 |
6.2.1 蚕茧生产的特殊性 |
6.2.2 我国主要蚕茧生产经营方式分析 |
6.2.3 现有蚕桑生产经营模式的不足 |
6.3 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环境因素分析 |
6.3.1 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 |
6.3.2 蚕桑产业面临的挑战 |
6.4 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科技因素分析 |
6.4.1 蚕桑产业科技发展现状 |
6.4.2 蚕桑产业科技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6.4.3 保障我国蚕桑产业科技发展支撑的建议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中国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 |
7.1 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依据及设计思路 |
7.1.1 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7.1.2 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依据 |
7.1.3 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思路 |
7.2 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价方法 |
7.2.1 指标体系的构建 |
7.2.2 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方法 |
7.3 中国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 |
7.3.1 数据来源 |
7.3.2 具体分析过程 |
7.3.3 结果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中国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
8.1 市场化之路 |
8.1.1 蚕种市场化 |
8.1.2 蚕茧市场化 |
8.2 规模化之路 |
8.2.1 宏观规模 |
8.2.2 微观规模 |
8.3 产业化之路 |
8.3.1 中国蚕桑产业化生产经营模式典范——富安模式 |
8.3.2 市场带动型的蚕桑产业发展——广西模式 |
8.3.3 中国蚕桑产业化经营模式推荐 |
8.4 标准化之路 |
8.4.1 我国蚕桑产业标准化的现状 |
8.4.2 我国蚕桑标准体系的完善 |
8.4.3 我国蚕桑产业标准化的实施 |
8.5 本章小结 |
第9章 中国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思考与建议 |
9.1 政府的义务 |
9.1.1 摆正位置,理顺体制 |
9.1.2 政策引导,宏观调控 |
9.1.3 资金扶持,建稳基地 |
9.1.4 完善标准,质量监管 |
9.2 企业的角度 |
9.2.1 着眼基地,反哺利益 |
9.2.2 放眼市场,提升质量 |
9.2.3 良性竞争,传承文明 |
9.2.4 自我造血,品牌战略 |
9.3 学研的使命 |
9.3.1 培养人才,提高素质 |
9.3.2 创新科技,升级产业 |
9.3.3 资源共享,改良品种 |
9.3.4 产研结合,推广科技 |
9.4 蚕农的选择 |
9.4.1 扩大规模,提高效益 |
9.4.2 技术更新,稳产优质 |
9.4.3 增强合作,增加收益 |
9.4.4 拓宽思路,立体经营 |
第10章 综合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博士学习期内发表论文一览表 |
致谢 |
(4)县级市城市化演进及创新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综述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的意义 |
1.1.3 县级市的界定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2.1 主要发达国家县级市发展与研究 |
1.2.2 国内县级市相关研究 |
1.2.3 城市化水平评价与预测方法研究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1.3.1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的结构安排 |
1.4 本文研究的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2 县级市的起源与发展回顾 |
2.1 城市 |
2.1.1 城市的内涵 |
2.1.2 城市产生的社会经济基础 |
2.2 乡村城市化 |
2.2.1 基本概念界定 |
2.2.2 村、镇、城的演化 |
2.3 县级市的产生 |
2.3.1 市制的变迁 |
2.3.2 撤县设市的标准 |
2.3.3 撤县设市的程序 |
2.3.4 撤县设市面临的挑战 |
2.4 我国城市化历程 |
2.4.1 建国以来的城市发展 |
2.4.2 我国城市化发展道路的争论 |
2.4.3 县级市城市化研究的尴尬 |
2.5 本章小结 |
3 县级市城市化演进的动力机制 |
3.1 农村城市化基础理论分析 |
3.1.1 经典农村城市化理论 |
3.1.2 我国农村城市化理论的发展 |
3.2 县级市城市化动力机制的内涵 |
3.2.1 城市化动力机制的含义 |
3.2.2 县级市城市化动力机制的界定 |
3.2.3 县级市城市化动力源及动力结构分类 |
3.3 县级市城市化动力机制分析 |
3.3.1 结构方程模型 |
3.3.2 基于系统视角的县级市城市化动力元素分析 |
3.3.3 县级市城市化动力系统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 |
3.4 本章小结 |
4 县级市城市化水平评价 |
4.1 国内外城市化水平评价述评 |
4.1.1 国外城市化水平评价研究 |
4.1.2 国内城市化水平评价研究 |
4.2 县和县级城市发展评价 |
4.3 我国县级市城市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3.1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基础分析 |
4.3.2 评价指标体系设置原则 |
4.3.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
4.4 基于MTS的县市城市化水平评价 |
4.4.1 马田系统的研究现状 |
4.4.2 马田系统的基本原理 |
4.4.3 实证评价 |
4.5 本章小结 |
5 县级市城市化的创新发展 |
5.1 工业化与县级市城市化 |
5.1.1 乡村工业对县级市城市化的基础作用 |
5.1.2 新型工业化对县级市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
5.2 制度创新与县级市城市化 |
5.2.1 包产到户与县域经济社会变革 |
5.2.2 改革开放与企业制度创新 |
5.2.3 县级市城市创新的制度框架 |
5.3 科技创新与县级市城市化 |
5.3.1 县级市城市化进程中科技创新的作用 |
5.3.2 县级市城市化迸程中科技创新的特征 |
5.3.3 实施科技创新的途径 |
5.4 城市建设与县级市可持续发展 |
5.4.1 县级市城市意识建设 |
5.4.2 县级市市政建设 |
5.4.3 县级市资源环境的维护和提升 |
5.5 本章小结 |
6 县级市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 |
6.1 我国农村建设历程 |
6.2 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及其必要性分析 |
6.2.1 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 |
6.2.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基本概念的界定 |
6.2.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意义 |
6.3 县级市城市化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分析 |
6.3.1 县级市的城、乡特征 |
6.3.2 新农村建设的社会动因 |
6.3.3 新农村建设的经济支撑 |
6.3.4 新农村建设的良性循环 |
6.4 县级市新农村建设的城市化归属 |
6.4.1 以城带乡的城市化效应 |
6.4.2 以工促农的农业工业化效应 |
6.4.3 城乡互动的农村社会变革效应 |
6.5 本章小结 |
7 案例分析——以江苏金坛为例 |
7.1 金坛撤县设市 |
7.1.1 金坛发展的历史沿革 |
7.1.2 撤县设市的行政实践 |
7.1.3 撤县设市的数据分析 |
7.2 金坛城市发展的产业推动 |
7.2.1 金坛市的工业概况 |
7.2.2 支柱产业与城市发展的互动 |
7.2.3 高新技术产业引领城市发展 |
7.3 金坛城乡互动的社会效应 |
7.3.1 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市民化 |
7.3.2 金坛市提升市民素质的实践 |
7.3.3 金坛市城市创建的主要成果 |
7.4 金坛城市创新发展的路径选择 |
7.4.1 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的区域差异分析 |
7.4.2 金坛市城市化发展的基本原则 |
7.4.3 金坛市城市化发展的对策 |
7.5 本章小结 |
8 结束语 |
8.1 本文的研究结论 |
8.2 本文的创新之处 |
8.3 本文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中国农户融资机制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农业现代化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 |
1.1.2 农村资金供应总量不足 |
1.1.3 农户融资艰难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1.3.3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的方法 |
1.5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农户融资机制的基本理论 |
2.1 农户融资的相关概念 |
2.1.1 农户 |
2.1.2 农户经营 |
2.1.3 农户融资 |
2.2 融资机制的基本框架 |
2.2.1 融资机制 |
2.2.2 融资方式 |
2.2.3 融资决策 |
2.2.4 融资风险 |
2.2.5 融资环境 |
2.3 中国融资机制发展的阶段划分 |
第三章 中国农户融资机制的演进 |
3.1 解放前中国农户的融资机制 |
3.1.1 农户融资的基本情况 |
3.1.2 农户融资机制 |
3.2 改革开放前财政拨款主导型农户融资机制 |
3.2.1 财政拨款主导型农户融资机制形成的背景 |
3.2.2 财政拨款主导型农户融资机制的形成 |
3.2.3 财政拨款主导型农户融资机制的利弊分析 |
3.3 改革开放初银行贷款主导型农户融资机制 |
3.3.1 银行贷款主导型农户融资机制形成的背景 |
3.3.2 银行贷款主导型农户融资机制的特点 |
3.3.3 银行贷款主导型农户融资机制的利弊分析 |
3.4 当前农户融资的基本情况及融资机制分析 |
3.4.1 中国的农户规模 |
3.4.2 农户家庭的基本经济状况 |
3.4.3 当前农户融资情况分析 |
3.4.4 当前农户融资行为特征及融资机制分析 |
第四章 经济转型期农户融资机制的建立 |
4.1 经济转型期农户融资机制建立的背景 |
4.1.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
4.1.2 经济体制的系列改革 |
4.1.3 农业经济体制改革 |
4.2 经济转型期农户融资机制的基本定位 |
4.2.1 农业自身的融资能力很弱 |
4.2.2 融资方式还以间接融资为主 |
4.2.3 直接融资的条件在不断成熟 |
4.2.4 资本市场存在着严重的“制度缺陷” |
4.3 经济转型期农户融资机制创新 |
4.3.1 农户融资机制创新的思路 |
4.3.2 经济转型期农户融资机制的目标定位 |
4.3.3 复合型农户融资机制的构建 |
4.4 中国农户融资机制发展的趋势 |
第五章 复合型融资机制下农户融资方式创新 |
5.1 信用借款 |
5.1.1 农户信用借款的种类 |
5.1.2 农户信用借款的发展情况 |
5.1.3 农户信用借款的保障 |
5.2 农户资产融资 |
5.2.1 我国农户家庭资产状况 |
5.2.2 农户不动产融资 |
5.2.3 农户生物资产融资 |
5.2.4 农户土地使用权融资 |
5.3 农户联户联保借款 |
5.3.1 农户联户联保借款运行的规范 |
5.3.2 农户联户联保借款的开展情况 |
5.4 基于农户合作经济组织的农户直接融资 |
5.4.1 农户合作克服了独立农户融资的不足 |
5.4.2 基于农户合作经济组织的直接融资方式 |
第六章 农户融资决策机制 |
6.1 农户融资决策的内容 |
6.1.1 最佳融资机会选择 |
6.1.2 融资规模决策 |
6.1.3 融资期限决策 |
6.1.4 融资方式选择 |
6.1.5 融资结构决策 |
6.1.6 融资成本决策 |
6.2 农户融资决策的原则 |
6.2.1 满足需要的原则 |
6.2.2 资本结构合理的原则 |
6.2.3 融资成本最低的原则 |
6.2.4 收益与风险相匹配的原则 |
6.3 影响农户融资决策的因素 |
6.4 农户融资成本决策方法 |
6.4.1 农户融资成本及其计量模型 |
6.4.2 农户融资成本在农户融资决策中的应用 |
第七章 农户融资风险控制机制 |
7.1 农户融资风险的类型及其生成机理分析 |
7.1.1 系统性风险 |
7.1.2 非系统性风险 |
7.2 农户融资风险评估 |
7.2.1 农户融资风险评估方法概述 |
7.2.2 农户融资风险评估的模糊综合评判法 |
7.3 农户融资风险的防范 |
7.3.1 农民自身要不断强化融资风险意识 |
7.3.2 建立农户融资风险预警系统 |
7.3.3 建立农户融资风险分担机制 |
第八章 农户融资环境建设 |
8.1 农村金融体系建设 |
8.1.1 当前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 |
8.1.2 中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思路 |
8.2 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 |
8.2.1 农户不动产交易市场 |
8.2.2 生物资产交易市场 |
8.2.3 农村土地交易市场 |
8.3 农村资本市场建设 |
8.3.1 发展资本市场的意义 |
8.3.2 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概况 |
8.3.3 中国资本市场建设的目标 |
8.3.4 农村资本市场建设的思路 |
第九章 总结 |
9.1 研究结论 |
9.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件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1949—1966年苏北农村集市贸易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对象的选择与概念的界定 |
三、研究动态与文献综述 |
四、研究方法与本文的基本架构 |
第一章 传承:恢复与兴起(1949——1953) |
一、建国初期苏北农村集市贸易兴起的背景和动因 |
(一) 苏北农村集市贸易兴起的客观背景 |
(二) 苏北农村集市贸易兴起的主观动因 |
二、建国初期苏北农村集市贸易的恢复与兴起 |
(一) 集市 |
(二) 集市贸易 |
三、国营、集体商业介入农村集市 |
(一) 设立粮站 |
(二) 供销合作社的初步发展 |
第二章 转型:压力与选择(1954——1957) |
一、统购统销与农村集市贸易 |
(一) 对粮食、棉纱等重要农产品的统购统销 |
(二) 供销合作社垄断农村市场 |
(三) 食品站的设置 |
(四) 农村集市贸易的重大变化 |
二、社会主义改造与农村集市贸易 |
(一) 对农村商业、农村商人的社会主义改造 |
(二) 农村集市改造与农村集镇建设 |
(三) 社员家庭副业与农村集市贸易 |
三、计划经济体系形成中的农村集市贸易 |
(一) 中共党内关于农村集市贸易性质的不同看法 |
(二) 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代行市场职能 |
第三章 畸变:在计划经济的夹缝中(1958——1961) |
一、农村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与农村集市贸易 |
(一) 农村大跃进、人民公社、公共食堂 |
(二) 农村商业大跃进与集市贸易 |
二、经济困难时期的农民生活 |
(一) 盲流、票证、黑市 |
(二) 困难时期的农民消费结构与生活水平 |
三、农村集市贸易政策的调整 |
(一) 关于自留地政策的调整 |
(二) 关于家庭副业、家庭手工业政策的调整 |
(三) 关于农村集市贸易政策的调整 |
第四章 发展:短哲的春天(1962——1966) |
一、农村集市贸易的活跃与农村经济的发展 |
(一) 农村集市贸易的活跃 |
(二) 农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
二、四清运动与农村集市贸易 |
(一) 农村的社教运动 |
(二) 加强对集市贸易的管理 |
第五章 十七年苏北农村集市贸易几个问题的探讨与总结 |
一、十七年苏北农村集市贸易发展的曲折历程 |
二、中国共产党的农村集市贸易基本政策的初步形成 |
三、农村集市贸易的基本特征 |
四、农村集市贸易在农村和农民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 |
五、农村集市贸易发展的基本经验和教训 |
图表索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泗洪县组建蚕桑生产合作社(论文参考文献)
- [1]珠江三角洲土地整治效益综合评价[D]. 胡小飞. 华南农业大学, 2016(02)
- [2]泗洪县蚕桑产业现状与适度规模经营建议[J]. 江海洋. 蚕桑茶叶通讯, 2015(05)
- [3]中国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陈涛. 西南大学, 2012(11)
- [4]县级市城市化演进及创新发展研究[D]. 王洪祥. 南京理工大学, 2012(07)
- [5]中国农户融资机制创新研究[D]. 孟全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12)
- [6]1949—1966年苏北农村集市贸易变迁[D]. 马永辉. 中共中央党校, 2005(05)
- [7]泗洪县组建蚕桑生产合作社[J]. 刘德冰. 中国蚕业, 2000(S1)
- [8]抓住农副产品发展契机 积极参与服务体系建设[J]. 刘金堡,王昌兵. 中国供销合作经济, 199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