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神秘的“沙丘之歌”(论文文献综述)
刘贵玺[1](2021)在《科兹洛夫《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所载生物种类及其地方性知识的整理研究》文中提出彼得·库兹米奇·科兹洛夫(ПетрКузьмичКозлов,1863-1935)是着名的中亚考察家,是20世纪初俄国探险考察领域的领军人物。他曾8次来华,开展7次考察活动,组织3次大规模综合科学考察。1907-1909年,他第2次率队对中国北部和西部开展大规模综合科学考察活动,这是他考察生涯中最重要的一次考察。《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正是此次考察的考察记,其中记载了考察的整个过程、途中见闻、考察所获等信息。其内容涉及考古学、西夏学、民族学、地质学、生物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为了解百余年前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和人文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中记载的大量生物学信息,为西北地区生物区系组成、物种多样性及其分布历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为生物学史和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研究贡献了新的史料。目前,关于科兹洛夫及这部考察记,在人文学科已有不少研究成果。相比之下,在生物学方面学界对其关注却微乎其微,也未见与之相关的生物学专门论着的报道。鉴于此,本文在对科兹洛夫及科学成就总结的基础上,以两个俄文版《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1923版,1948版)为蓝本,以其中的生物种类及其地方性知识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整理、考证和研究。以填补对科兹洛夫及其考察记无生物学专门研究的空白,为民族生物学调查研究探索新思路,为生物学史研究尝试新方法,为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研究发掘新史料、开辟新视角。本文共5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首先阐述了西方人来华考察的历史概况,科兹洛夫来华考察的时代背景及其在考察探险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其次,从三方面综述了学界相关研究。一是对科兹洛夫考察队考察成果的研究,主要是对他带回大量文物、文献、生物标本、矿石样本和科考数据等的研究。这类研究成果最多,也最为充分。二是对科兹洛夫其人的研究,主要是对科兹洛夫生平和考察工作的传记性研究。这类研究以俄国学者为主力,成果较多;我国对此研究相对薄弱,成果很少且相对扼要。三是,对《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的研究。未见专门对该着作的研究报道,仅对该书的汉语翻译情况作了介绍和评述,肯定了汉译本的价值和贡献,也指出了专业术语翻译欠准的问题。此外,本章还阐明了本文的研究缘由、内容、方法、意义和拟解决的问题等。第二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科兹洛夫的生平进行了概述,揭示了他的命运、成就与来华考察的内在联系。同时,从考古发掘、民族学和社会学、地理学和地质学、生物学、生态学这几方面对他的科学工作做了总结。并且从版本、撰写特点和主要内容三个方面对《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进行了概括性介绍:对比了两个俄文版的差异,分析了该着作的撰写特点,明确了地名的今昔对应,绘制了科兹洛夫考察路线图,梳理了科兹洛夫的考察日程,概述了该着作中记载的考察成果,指出了所载生物学内容的局限性和不足。第三章,对《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中记载的植物种类及其分布、生境等800余条信息按区域分段进行整理、逐一比对和考证,形成名录。结果显示,其中共记载植物73科,268属,422种,7亚种,13变种。同时,还以考察记中所载贺兰山植物为个案进行了讨论。通过对贺兰山植物种类(54科、140属、186种)、植被类型及其分布等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并与当今状况进行百年前后的对比,得出以下结论:1.考察记中所载植物信息本身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2.考证出的植物名录及其分布信息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3.科兹洛夫及其考察队具备扎实的植物学基础和较高的专业素养,并在植物采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4.为植物多样性、植物区系等的历史研究提供参考;5.这部考察记具有很高的植物学研究价值和史料价值。第四章,对《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中记载的动物种类及其生境、分布等约1000条信息按区域分段进行整理、逐一比对和考证,形成名录。结果显示,其中共记载脊椎动物181属,258种,53亚种;节肢动物及软体动物137属,162种。物种多寡按纲排列依次为鸟纲、昆虫纲、哺乳纲、爬行纲、两栖纲和辐鳍鱼纲。通过动物种类及其分布考证结果,以及百年前后状况的对比分析,可知:1.该考察记具有很强的动物学专业性,其中所载动物学信息对动物区系历史研究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2.科兹洛夫具备非常深厚的动物分类学功底;3.动物种类的历史分布状况,为生态环境变迁的研究提供了可靠证据;4.对科学文献的征引和物种生境以及标本采集相关信息的详细记述,不但提升了该考察记的科学专业性和学术价值,而且还增强了它的史实性和史料价值。第五章,对《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中记载的蒙古族关于植物、动物的地方性传统知识分别进行梳理和分析,开展民族生物学研究。结果表明,该考察记中共记载植物的蒙古名10个、动物的蒙古名20个,蒙古族对9种植物的6类用途和对10种动物的7类用途,以及对2种动物的保护与防范措施。这些地方性知识共涉及植物15种,隶属12科15属;动物23种,隶属14科21属。研究结果揭示:1.蒙古族对植物和动物的命名除专有名词知识的传承外,还有一套比较特有的命名规则,而且蒙古族对植物和动物的命名规则具有很高的一致性;2.蒙古族民间的植物和动物分类水平较高,可能存在一套特殊的分类体系,有待进一步系统研究;3.蒙古族的生物学地方性知识与其文化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和彼此依存的关系;4.不同地区蒙古族的生物学地方性知识既存在广泛的统一性,又存在一定的差异性;5.考察记所载生物学地方性知识不但很高的文化价值、史料价值,而且也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6.不但近代科学考察文献资料中生物学地方性知识的发掘和研究应当受到足够的重视,而且与之相关的保护和传承等工作更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最后,在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分析和总结。首先,将科兹洛夫及其考察记《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置于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从以下三个视角进行了分析:1.从所载生物学信息看科兹洛夫对后世影响,及其考察记的学术价值;2.讨论了科兹洛夫及其所获成果对生物学相关研究领域所作的贡献;3.分析了当时社会背景、科兹洛夫与《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其次,阐明了本文中各项研究的价值,及其对相关学科领域研究的现实意义,并尝试提出了一些观点。最后,还指出了本文的研究缺憾和不足,提出了需进一步研究的若干问题,明确了来深入系统研究的方向。
李雅策[2](2021)在《《关西出发,遇见最美的风景》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表明本次翻译实践报告基于对日本旅游杂志《関西から行く!奇迹の絶景に出会う旅(关西出发,遇见最美的风景)》的翻译实践。该杂志介绍了日本关西、中国地区、四国及中部地区的精华景点,既满足了游客对大众景点的向往,也满足了对小众景点的好奇,读者范围广泛,实用价值较高。该文本兼具呼唤型文本、信息型文本与表达型文本的特征,且主要为呼唤型文本,所以在翻译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将景点信息准确传达给读者,另一方面要注意表达方式,努力唤起读者消费欲望。翻译过程中需结合文本所要达到的目的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因此笔者在费米尔的目的论和刘宓庆的翻译美学理论的指导下,将归化与异化相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用恰当的翻译方法及翻译技巧。本实践报告对翻译实践过程中所遇到的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标题的翻译以及语篇衔接等三大类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文化负载词的处理上,为了达到让目的语读者体会异国文化之美的目的,采取异化处理,保留文化差异,采用移植加文内注、移植加文外注的方法;在标题的翻译上,考虑到标题的呼唤功能,进行归化处理,采用变译、增译、减译的技巧,灵活运用修辞及标点符号,使译文符合中国读者阅读习惯及审美情趣;在语篇衔接处理上,认真思考原文逻辑关系,合理利用符合汉语的语篇衔接手段以使译文更有条理、逻辑更加分明,从而再现其美学神韵,达到吸引读者的目的。通过本次翻译实践及实践报告使笔者对旅游文本的翻译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时明白了不同的翻译问题要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方法和技巧。希望能为同类文本翻译提供些许借鉴。
雷勤[3](2020)在《《考古学家的作品普及》(第九、十章)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文化寻根的兴起和考古学知识的普及,中国大众对考古学的兴趣日愈浓厚。《考古学家的作品普及》(Archaeologists in Print:Publishing for the People)正是一本向大众介绍英国早期考古学家的挖掘工作及其作品的普及性书籍。考古文献的翻译不仅能搭起中外考古学者之间沟通的桥梁,还能为考古研究的深入发展提供可能。奈达根据翻译的本质所提出的“功能对等”理论提倡用最贴切、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源语信息,强调信息对等优于形式对应,重视目的语读者对译文的接受度。本报告选取该书的第九、十章作为翻译实践材料,以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进行详细的翻译案例分析,进而从词汇、句法和篇章三个层面阐述在翻译实践中如何实现功能对等。
王率先[4](2020)在《《干湖之舟》(14-21章)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提出这篇翻译报告是关于金马胡德《干湖之舟》(第14-21章)的英汉翻译。《干湖之舟》是一本关于作者调解澳大利亚身份、土着文化、家庭关系和黑白关系的回忆录。近年来,随着中澳两国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介绍《干湖之舟》等具有澳大利亚土着文化特色的文学作品,对于帮助中国读者更好地了解澳大利亚文化的独特性具有重要意义。本翻译报告首先对翻译项目做了简要介绍,其中包括研究背景、意义、报告结构。然后描述了翻译过程,主要集中于对作者的介绍,和对翻译所选章节的分析。此外,译者举例说明,对《干湖之舟》一书中经常出现的文化负载词、长句和修辞的准确理解和翻译将是本翻译报告的难点。在分析完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后,本翻译报告主要总结了合适的翻译方法,包括注释法、说明法、增译法、顺译法、句子重组法、合译法、直译法和意译法,以期给出针对这种文学文本更好的翻译。译者希望《干湖之舟》(14-21章)的翻译能为进一步研究澳大利亚土着文化提供参考,并为愿意学习澳大利亚文化的中国读者提供有效帮助,从而促进中澳文化交流。
朱文霞[5](2020)在《永恒的追寻-从原型角度解读凡·伊登的《小约翰》》文中研究表明凡·伊登是荷兰文学史上一位优秀的作家,他的代表作《小约翰》是一本半自传性、半象征性的长篇童话,被鲁迅誉为“无韵的诗,成人的童话”。伊登以童话的方式书写世界,以精神的自传传达对世界的看法。“追寻”是最古老的文学母题之一,无论是神话、民间故事,还是现代文学,人类将追寻视为永恒的人生意义,作家的书写象征着作家本人的不懈自我追寻。凡·伊登的《小约翰》较为典型地展现了追寻过程中的折回往返,为儿童追寻书写提供了一个十分精妙的文学范本。作为以童话模式展开的书写,凡·伊登并未耽溺于童话的唯美、浪漫,他以具象的人格化来书写自然造化、智识、科学等问题,道出了“人性的矛盾”、“祸福纠缠的悲欢”,他的作品始终立足于书写追寻过程中的痛苦心性。通过采用原型批评理论,可以深入探索《小约翰》中的原型意义,以原型为考察,探讨与分析作家所赋予童话的精巧微妙的精神内核。以沙丘意象、光意象与梦意象为代表的追寻之旅的牵引物,以及以潘神、魔鬼与基督为代表的引路人形象,使得约翰得以在乐园追寻与价值追寻的得失起落之间,达到对灵魂追寻的虚实探讨。论文通过文本细读与原型理论等方法对《小约翰》进行深入的解读,透过故事表层看到作品内在的精神。在原型中进行细致考量,从而探讨约翰个人命运走向以及凡·伊登本人的精神追求,追寻这一永恒性的话题值得反复回溯与追问。
哈司依提·艾迪艾木[6](2020)在《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研究 ——以12个民族的爱情叙事诗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民间叙事诗是我国民间文学宝库中的主要门类之一,其中的爱情叙事诗在各民族民间叙事诗中,是数量繁多、形式优美、篇幅较长、传播率极广、艺术感染力较高的叙事诗类型。民间爱情叙事诗与人民的生活、节日、民俗等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承载着他们的生产生活、伦理道德、爱情婚姻、价值取向、道德追求等,结构形式完整,艺术手法比较成熟。许多民间爱情叙事诗在今天仍然流传,而且被改编成其他种类的艺术作品,在某种程度上对各民族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基础素材。本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采用文本研究的方法,运用文学、人类学等研究理论与方法,对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进行叙事研究,分析其叙事结构,叙事手法、叙事程式、叙事时空与叙事原型。本文包括引言、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第一章为引言。绪论部分研究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定义、分类、题材来源以及各民族民间爱情叙事诗的相互影响。同时,从多元文化交流的视角,对我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价值进行阐述。最后简要评析民间爱情叙事诗的研究现状,指出本论文的选题意义、研究目的以及研究对象和方法。正文有五章,具体如下:第二章为爱情叙事诗的叙事结构。本文运用法国学者格雷马斯的结构主义行动元模式、叙事程序和符号矩阵等叙事理论,通过分析各民族代表性爱情叙事诗文本共有各种要素及其关系,找出它们的普遍叙事结构模式,在此基础上发掘其叙事不变的深层结构,探讨其背后意义的形成。第三章着重探讨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手法。首先分析爱情叙事诗的两种叙事文体类型及其说唱特征,指出韵散相间爱情叙事诗中韵文的特征和作用,并从叙事学角度探讨其在转换叙事视角、调节叙事节奏、丰富叙事方式、完善故事情节及塑造人物形象等重要的叙事功能。其次对爱情叙事诗的问答式叙事手段进行分类,分析爱情叙事诗中常见的叙事传统。第三,通过探讨爱情叙事诗中的序歌和尾歌等非情节类诗歌的特点及作用,指出它们是在叙事诗开篇和结尾的有效叙事技巧,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爱情叙事诗的叙事活动本是一种传统,是一种歌手和听众的交流互动模式。第四章研究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程式。叙事程式是爱情叙事诗得以长期传承的载体。它增强了民间叙事诗传承的系统性和稳固性。本文采用口头程式理论,通过探讨其中的词语程式、句法程式、主题程式以及引导性程式等程式,初步认定爱情叙事诗是一种具有程式化特点的口头叙事,并指出这些叙事程式是在各民族民间爱情叙事诗演唱过程中普遍存在一种的叙事规律和方式,在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传统中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第五章研究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时空。在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中,时空是非常重要的要素。本章从叙事学的相关理论入手,对民间爱情叙事诗的时序、时距、叙事频率、叙事空间类型特点及其象征意义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阐明民间爱情叙事诗与成年仪式的渊源关系。第六章研究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原型。论文在前四章的基础上,运用原型理论及人类学相关的理论,在“通过仪式”的“分离、阈限、融合”三个阶段中,对民间爱情叙事诗与成年仪式进行并行对比,阐述民间爱情叙事诗与成年仪式的原型关系,展现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历史脉络,籍此揭示出仪式和口头文学之间的渊源关系。最后为结语部分,总括全文的主要内容,认为民间爱情叙事诗具有程式化叙事诗特点,其主要原因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这种叙事程式来自于口头叙事传统,二是取决于其叙事原型。
赵天益[7](2020)在《图木舒克的浪漫》文中研究说明风韵独特的刀郎舞如果说在众多的历史遗迹中捕捉、感受到的,是悠悠逝去的先辈们的精神文化信息和部分生活图景,那么,在图木舒克市和胡杨村观看的两场刀郎歌舞表演,则让我们见证了今日图木舒克人精神层面的鲜活性和时代感。五月的夜晚,晴空万里。在图木舒克市的文化广场上,无论是谁都能深刻感受到那四处流淌的刀郎木卡姆神韵。
王红[8](2020)在《历代咏莱州诗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莱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其地理位置依山傍海,地处胶东半岛西北部,介于山海之中,“东南半壁,层峦叠巘,洋洋渤海,绕其西北。”(《掖县志序》)战国时即设置夜邑,隋代开皇三年(583)更名莱州,是今日名称之由来。山川毓秀,千百年来,在这片灵山秀水之间,孕育了灿烂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自先秦至明清,莱州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雄厚的经济基础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成为州府的首善之地,是胶东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以其“地理之雄”“人才之盛”“城郭之壮”“闾阎之盛”,被誉为“齐鲁之甲胜,天下之明疆”。独特的山海风情吸引了历代中外文人墨客的赋诗歌咏,产生了大量的诗作,散见于各类丛书、类书、总集、别集、方志、谱牒以及外国使臣的笔记之中。本文即以历代歌咏莱州的诗歌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历代歌咏莱州诗歌的发掘与整理,研究和探讨历代歌咏莱州诗歌的丰富内容、地域文化与艺术特色。本文从魏晋南北朝至清代,对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歌咏莱州的诗歌进行全面的搜集整理,突出其重要的文献意义和价值。通过《先秦汉魏南北朝诗》《全唐诗》《全宋诗》《全宋词》《全元诗》、《全辽金词》等总集,《四库全书》《燕行录全集》《山东文献集成》《清代诗文集汇编》等丛书类书,以及《掖县志》《续掖县志》《莱州府志》《勺亭识小录》《掖乘》等方志资料,共搜集整理出历代诗人咏莱州诗歌五百七十九首。在此基础之上,对历代歌咏莱州诗歌进行分类研究,根据题材内容把历代歌咏莱州的诗歌,分为自然景观、人文名胜、文化风情、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四大类。在四大分类的框架中,按照具体的山川景物、人文景观、民俗风情、历史名人、重大事件等内容,分为若干小类,分析和探讨各类歌咏莱州的诗歌中所蕴含的地域特色、山海风貌、文化风情等,从各个不同的方面展现了莱州丰富多彩的地方文化,体现了本研究的文献学意义和价值。在对历代歌咏莱州诗歌进行系统完整的文献整理与题材内容分类研究的基础之上,文章的最后一部分对历代歌咏莱州诗歌的文学成就与特色进行研究探讨,从丰富的文化内涵、浑融的意境创造、绚烂的浪漫色彩等方面,对历代歌咏莱州诗歌的艺术成就与特色进行了综合的分析与探讨。海山形胜,蕴灵毓秀,英才辈出,文脉传承绵延。在历代歌咏莱州的诗歌中,一方面深深地镌刻着时代的烙印,不同朝代游历至莱州的文人们,通过一首首的诗歌作品,从自然景观、人文名胜、文化风情以及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等各个方面,展现了莱州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以及不同时期莱州历史文化的变迁;另一方面,在这富饶美丽的山海之间,人民勤劳勇敢,崇文重教,文脉赓续绵延,长期的历史文化熏陶,铸就了莱州厚德诚信、开放包容、创新争先的地方精神文化。本课题系首次全面系统的开展历代歌咏莱州诗歌的文献收集、整理与诗歌文本研究,既具有资料发掘、收集、爬梳、分类、汰择的文献价值,也具有地方文化建设、旅游资源开发的现实意义。
于海龙[9](2020)在《秦朝亡国谶言传播及启示》文中认为秦朝亡国谶言是秦朝末年反秦者使用的有强烈政治色彩的舆论宣传工具。秦朝亡国谶言的传播与秦政权走向灭亡之间具有重要关联。历史事实从反面证明,若不能及时、合理地应对不利言论,则有可能“一言成谶”,对国家发展、社会稳定造成难以估量的影响。论文针对秦朝亡国谶言产生与传播的特定史实进行具体分析,在对比秦汉社会舆论处理方式的基础上,为如何应对不利于国家发展的言论进行了思考。绪论部分主要论述选题的学术背景与研究意义,对“秦朝亡国谶言”进行界定,描述相关研究成果,对研究思路与方法做出说明。第一章对秦朝亡国谶言传播的社会背景进行分析。在阅读大量历史资料的基础上,论文对秦朝亡国谶言传播背后的政治背景、文化背景、阶级背景进行了分析,主要研究秦朝统治政策、文化政策、官吏队伍对亡国谶言传播的影响。第二章主要对秦朝亡国谶言的传播内容进行分析。利用文献分析法,以《史记》等史料为研究文本,对符合概念界定的秦朝亡国谶言内容进行了列举,将谶言分为诅咒、造神、模糊三大类型,并对不同类型谶言的特征进行分析。第三章对秦朝亡国谶言的群体传播渠道进行挖掘。秦朝亡国谶言传播中存在多个群体传播渠道:战国时期其余六国贵族这类反秦者渠道;儒家群体渠道;被秦朝统治政策压迫的豪富群体渠道;秦官方渠道。第四章主要对秦朝亡国谶言传播的影响进行分析。秦统治者的错误应对扩大了谶言传播的影响,陈胜等人利用秦朝亡国谶言从事反秦活动,民间力量最终也转投反秦者的怀抱。论文采用个案研究方法,选取有关刘邦的秦朝亡国谶言进行研究,对其如何影响刘邦的反秦行为,为刘邦提供实质帮助进行分析。同时,结合秦朝之后的谶言传播情况,分析了秦朝亡国谶言对后世谶言形式的影响。第五章是对秦朝亡国谶言传播的启示进行分析。主要包含汉代的社会舆论处理方式和可供当代借鉴的经验。汉朝在时间和制度上与秦朝有着密切联系,论文对汉朝的相关政策进行深入发掘,列举了汉朝不同于秦朝的社会舆论处理措施。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总结出对现代社会舆论引导有价值的启示。秦汉的不同命运说明只有重视社会舆论,并采取合理的应对方式,才能实现对舆论的有效引导,降低舆论发酵带来的负面社会影响。在以上基础上,论文提出增强民众国家认同的观点,认为发挥媒体的作用,增强民众的国家认同感有利于塑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可从根本上减少不利于社会发展的舆论。无论时代如何变化,媒介手段如何进步,类似秦朝亡国谶言这样的社会舆论出现都不可避免。这些不利于社会发展的舆论在内容、形式、传播手段上会有所改变,内在核心却不会变,总会试图用语言等手段对社会、国家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以史为鉴,了解秦朝亡国谶言传播的具体情况,有利于政府对社会舆论传播有清晰的把握,从而提高应对、引导措施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吴婉云[10](2020)在《影像中的林奇主义研究》文中提出2019年10月,大卫·林奇荣获奥斯卡终身成就奖,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以此肯定了林奇多年的艺术实践,奖项也使全世界众多的林奇粉丝弥补了心中多年的遗憾。林奇1967年开始接触电影,从一开始的短片到最后长片,他在电影世界中展现了不同寻常的魅力,他的电影往往带有林奇的独特风格,即是人们所说的林奇主义。和美国同时代的其他独立导演相比,林奇的作品呈现出以下独特的个性:一在选材上多为生活小事,就像我们日常的生活一样。家庭主妇、情侣爱人、邻居伙伴这些普通人走进了电影电视屏幕,代入感十分强烈。二在影片形式上林奇导演尝试过多种创新,从色彩分类上来看有黑白片和彩色片;从制作类型上来看有动画片和真人电影;从时长上来看有长片和短片;从叙事结构上来看,则有直线叙事和复杂叙事类型等等。三在风格上多元与杂糅,往往能在一部电影中看到其他作品的影子。林奇在电影中还常会利用一些自己比较喜欢的元素,比如红色波浪状的幕布、蓝色的闪电、白色的浓烟、熊熊燃烧的火焰等等。林奇的电影也会穿插其他影片的片段,情节母题会非常相似,从一个灵感延伸出很多别的情景细节,所以林奇的长片有时会非常长,其原因就在于灵感的迸发与延伸。四在艺术形式上林奇非常热衷于新形势的探索,不仅有纪录片式的长镜头的真实再现情景、也有作者电影的奇异剪辑、各种新奇摄影角度以及叙述视角,他还非常热衷于实验探索,即使观众和别人并不看好,也不会影响他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步伐。大卫·林奇的电影前期带有浓重的实验气息以及诡异恐怖色彩,不是平和的直线叙事,而是一开始就让人费脑筋、屏气凝神的异类。从他前期在短片创作中的摸索,到成熟叙事的长片,逐渐发展形成了他独特的电影美学——林奇主义。这是本文的论述重点,即大卫·林奇导演电影的特色以及艺术风格。
二、神秘的“沙丘之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神秘的“沙丘之歌”(论文提纲范文)
(1)科兹洛夫《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所载生物种类及其地方性知识的整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 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和选题缘由 |
1.1.1 课题背景 |
1.1.2 选题缘由 |
1.2 研究概况 |
1.2.1 对科兹洛夫考察队所收集成果的研究 |
1.2.2 对科兹洛夫的研究 |
1.2.3 对《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的研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4.1 科兹洛夫及《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 |
1.4.2 植物、动物种类的确定与分析 |
1.4.3 植物、动物地方性知识的研究 |
1.5 解决的问题 |
1.6 研究方法 |
1.7 创新之处 |
第2 章 科兹洛夫及《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 |
2.1 科兹洛夫传略 |
2.1.1 探险萌芽 |
2.1.2 命运转折 |
2.1.3 踏上征途 |
2.1.4 崭露头角 |
2.1.5 中坚力量 |
2.1.6 蜚声世界 |
2.1.7 首谒达赖喇嘛 |
2.1.8 发现黑城遗址——哈喇浩特 |
2.1.9 守卫保护区 |
2.1.10 发掘匈奴汉墓——诺彦乌拉 |
2.1.11 晚年归隐 |
2.2 科兹洛夫在华考察的成果 |
2.2.1 考古发掘 |
2.2.2 民族学和社会学调查 |
2.2.3 地理学和地质学勘测 |
2.2.4 生物学采集与研究 |
2.2.5 生态学考察 |
2.3 《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简介 |
2.3.1 版本 |
2.3.2 撰写特点 |
2.3.3 内容简介 |
2.4 小结 |
第3章 《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中的植物种类 |
3.1 蒙古国考察段的植物种类 |
3.1.1 蒙古国北部和中部的植物种类 |
3.1.2 古尔班赛罕山及其附近的植物种类 |
3.2 中国考察段的植物种类 |
3.2.1 内蒙古地区的植物种类 |
3.2.2 甘青地区的植物种类 |
3.3 所载植物种类及其分布的价值和意义 |
第4章 《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中的动物种类 |
4.1 蒙古国考察段动物种类 |
4.1.1 蒙古国北部和中部的动物种类 |
4.1.2 古尔班赛罕山及其附近的动物种类 |
4.2 中国考察段动物种类 |
4.2.1 内蒙古地区的动物种类 |
4.2.2 甘青地区的动物种类 |
4.3 所载动物种类及其分布的价值和意义 |
第5 章 蒙古族关于植物、动物的地方性知识 |
5.1 研究区域和民族 |
5.1.1 研究区域 |
5.1.2 研究民族 |
5.2 蒙古族关于植物的地方性知识 |
5.2.1 蒙古族对植物的命名 |
5.2.2 蒙古族对植物的利用 |
5.2.3 蒙古族对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 |
5.2.4 结论 |
5.3 蒙古族关于动物的地方性知识 |
5.3.1 蒙古族对动物的命名 |
5.3.2 蒙古族对动物的利用 |
5.3.3 蒙古族对动物的防范与保护 |
5.3.4 结论 |
5.4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1 中文文献 |
2 外文文献 |
附录 |
附录1:科兹洛夫大事年谱 |
附录2:科兹洛夫所记植物学名与当今学名对照表 |
附录3:科兹洛夫所记脊椎动物学名与当今学名对照 |
附录4:科兹洛夫所记昆虫及其他动物名称与当今学名对照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2)《关西出发,遇见最美的风景》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要旨 |
第1章 引言 |
1.1 翻译实践的背景 |
1.2 翻译实践的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翻译实践简介 |
2.1 翻译实践内容介绍 |
2.2 翻译实践过程 |
第3章 文本分析及译前准备 |
3.1 文本类型 |
3.2 文本特点 |
3.3 译前准备 |
3.3.1 翻译理论 |
3.3.2 翻译工具 |
第4章 案例分析 |
4.1 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
4.1.1 文化信息丰富的词 |
4.1.2 文化信息简单的词 |
4.2 标题的翻译 |
4.2.1 巧用标点符号 |
4.2.2 巧用修辞 |
4.3 语篇衔接的处理 |
4.3.1 省略 |
4.3.2 照应 |
4.3.3 连接 |
第5章 结语 |
5.1 翻译问题总结 |
5.2 收获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原文/译文对译 |
附录2 术语表 |
附录3 导师核准意见书 |
致谢 |
(3)《考古学家的作品普及》(第九、十章)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翻译任务介绍与翻译过程描述 |
1.1 翻译任务介绍 |
1.2 翻译过程描述 |
1.2.1 译前阶段 |
1.2.2 译中阶段 |
1.2.3 译后阶段 |
2 翻译理论阐述 |
2.1 翻译理论选取依据 |
2.2 功能对等理论 |
3 翻译案例分析 |
3.1 词汇对等 |
3.1.1 缩略语 |
3.1.2 专有名词 |
3.1.3 普通词汇 |
3.2 句法对等 |
3.2.1 被动句 |
3.2.2 长难句 |
3.2.2.1 顺译法 |
3.2.2.2 拆分重组法 |
3.3 篇章对等 |
3.3.1 上下文语境 |
3.3.2 文化语境 |
4 翻译实践总结 |
4.1 翻译经验总结 |
4.2 存在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原文 |
附录2 :译文 |
附录3 :术语表(节选) |
致谢 |
(4)《干湖之舟》(14-21章)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ABSTRACT |
摘要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Background of this Translation Report |
1.2 Significance of this Translation Report |
1.3 Structure of this Translation Report |
Chapter Two TRANSLATION PROJECT DESCRIPTION |
2.1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Kim Mahood and the Craft for a DryLake |
2.2 Selected Chapters Analysis |
2.3 Translation Process |
Chapter Three TRANSLATION DIFFICULTIES |
3.1 Culture-loaded Words |
3.2 Long Sentences |
3.3 Translation of Figures of speech |
Chapter Four METHODS APPLIED IN THE TRANSLATION |
4.1 Translation of Culture-loaded Words |
4.1.1 Annotation |
4.1.2 Amplification |
4.1.3 Interpretation |
4.2 Translation of Long Sentences |
4.2.1 Linear Translation |
4.2.2 Restructuring |
4.2.3 Combination |
4.3 Translation of Figures of Speech |
4.3.1 Literal translation |
4.3.2 Free translation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
5.1 Gains and Findings in the Translation |
5.2 Limitations and Reflections |
REFERENCES |
APPENDIXⅠ The SOURCE TEXT |
APPENDIXⅡ The TARGET TEXT |
(5)永恒的追寻-从原型角度解读凡·伊登的《小约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凡·伊登的《小约翰》及其研究现状 |
(二)选题意义与研究思路 |
一、原型意象:追寻之旅的牵引物 |
(一)沙丘意象:乐园追寻的“得”与“失” |
(二)光意象:价值追寻的“起”与“落” |
1.光的投射:“太阳” |
2.光的幻象:“煤油灯” |
(三)梦意象:灵魂追寻的“虚”与“实” |
二、原型人物:追寻之旅的引路人 |
(一)潘神原型:自然的幻梦者 |
(二)魔鬼原型:“日凿一窍而混沌死” |
1.魔鬼交易:穿凿与约翰的“合作”关系 |
2.魔鬼世界:作为黑夜与迷宫的城市 |
(三)基督原型:“在自身中看见神” |
三、原型结构:追寻之旅的模式 |
(一)倒置的U型叙事结构 |
(二)约翰的“过渡性”仪式 |
(三)法庭审判的隐喻结构 |
结语 |
征引文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研究 ——以12个民族的爱情叙事诗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民间爱情叙事的分类与题材来源 |
1.1.1 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几种分类 |
1.1.2 民间爱情叙事诗题材的来源 |
1.2 中国各民族民间爱情叙事诗的相互影响 |
1.2.1 主体民族民间文学作品对少数民族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影响 |
1.2.2 各民族民间爱情叙事诗的相互影响 |
1.3 多元文化交流视野下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价值 |
1.3.1 思想价值 |
1.3.2 审美价值 |
1.3.3 娱乐价值 |
1.3.4 教育价值 |
1.3.5 认同价值 |
1.3.6 遗产与开发价值 |
1.4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现状与方法 |
1.4.1 选题缘由、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2 研究现状 |
1.4.3 研究资料来源、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2章 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结构 |
2.1 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表现层—角色模式 |
2.1.1 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行动元模式 |
2.1.2 民间爱情叙事诗的行动元与角色 |
2.2 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中阶层(一)——叙事程序 |
2.2.1 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合取性叙事程序 |
2.2.2 民间爱情叙事诗“三合一体”的叙事序列 |
2.3 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中阶层(二)——叙事模式 |
2.3.1 民间爱情叙事诗的离合型叙事组合 |
2.3.2 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圆形叙事模式 |
2.4 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深层—符号矩阵 |
2.4.1 民间爱情叙事诗的符号矩阵 |
2.4.2 民间爱情叙事诗二元对立的深层结构 |
第3章 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手法 |
3.1 韵及韵散结合的叙事手法 |
3.1.1 韵文体 |
3.1.2 韵散相间体 |
3.2 问答式的叙事技巧 |
3.2.1 问答叙事类型 |
3.2.2 问答主体类型 |
3.3 开篇与结尾的叙事方法 |
3.3.1 开篇的叙事传统 |
3.3.2 结尾的叙事技巧 |
第4章 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程式 |
4.1 词语程式 |
4.1.1 数字程式 |
4.1.2 时间程式 |
4.1.3 人物名称程式 |
4.1.4 比喻的修辞程式 |
4.2 句法程式 |
4.2.1 排比平行 |
4.2.2 递进平行 |
4.3 主题程式 |
4.3.1 “诞生”的主题程式 |
4.3.2 “成长”的主题程式 |
4.4 引导性程式 |
4.4.1 引言性开头程式 |
4.4.2 引导切换的程式 |
4.4.3 引导话语模式的程式 |
第5章 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时空 |
5.1 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时间 |
5.1.1 时序 |
5.1.2 叙述节奏 |
5.1.3 叙述频率 |
5.1.4 爱情叙事诗的时间意识 |
5.2 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空间 |
5.2.1 民间爱情叙事诗空间类型 |
5.2.2 民间爱情叙事诗空间类型的特征 |
5.2.3 空间的叙事功能 |
5.2.4 空间的象征意义 |
第6章 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原型 |
6.1 分离阶段-分离的动机及手段 |
6.1.1 与现实世界的分离 |
6.1.2 与陌生世界的分离 |
6.2 阈限阶段-考验 |
6.2.1 阈限时空 |
6.2.2 阈限生活 |
6.3 融合阶段-团圆 |
6.3.1 象征性死亡与再生 |
6.3.2 其他融合手段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我国部分民间爱情叙事诗名单 |
附录 B:我国部分民间爱情叙事诗的行动元划分情况 |
附录 C:维吾尔民间叙事诗在十二木卡姆歌词中的分布情况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图木舒克的浪漫(论文提纲范文)
风韵独特的刀郎舞 |
生命与自然的交响 |
充满野性的原生态画卷 |
(8)历代咏莱州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概述 |
第一章 自然景观诗歌 |
一、云峰山 |
二、马鞍山 |
三、寒同山 |
四、大基山、道士谷 |
五、三山岛 |
六、莱州海景 |
第二章 人文名胜诗歌 |
一、莱州书院 |
二、朱桥驿 |
三、宫观庵宇 |
(一)灵虚宫 |
(二)逍遥庵 |
(三)白云庵 |
四、孙给事花园 |
五、东海神庙 |
第三章 文化风情诗歌 |
一、民俗节会 |
(一)除夕 |
(二)上元节 |
(三)清明节 |
(四)端午节 |
二、海洋祭祀 |
(一)祭祀概况 |
(二)海神祭祀 |
(三)祭海祈雨 |
第四章 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诗歌 |
一、杨震 |
二、刘毅 |
三、莱州被围 |
第五章 咏莱州诗歌的文学特色 |
一、自然景观中的文化内涵 |
(一)山川景观中的意蕴内涵 |
(二)波澜海景中的海洋文化 |
二、混融一体的意境创造 |
三、绚烂的浪漫主义色彩 |
四、意象的地域化 |
(一)景观意象 |
(二)仙道意象 |
(三)物产意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表一:历代咏莱州自然景观类诗歌汇总表: |
表二:历代咏莱州人文名胜诗歌汇总表: |
表三:历代咏莱州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诗歌汇总表: |
表四:历代咏莱州文化风情诗歌汇总表: |
致谢 |
作者简历 |
(9)秦朝亡国谶言传播及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由来 |
二、概念界定 |
三、研究现状 |
四、理论基础 |
五、研究方法 |
六、创新点 |
第一章 秦朝亡国谶言传播的社会背景 |
第一节 政治背景:不合时宜的统治政策 |
第二节 文化背景:高压独裁的文化环境 |
第三节 阶级背景:吏治腐败加剧社会对立 |
第二章 秦朝亡国谶言的类型与特征 |
第一节 秦朝亡国谶言的类型 |
第二节 秦朝亡国谶言的特征 |
一、诅咒型谶言特征 |
二、造神型谶言特征 |
三、模糊型谶言特征 |
第三章 秦朝亡国谶言的群体传播渠道 |
第一节 六国贵族群体:最主要的渠道 |
第二节 儒生群体:特殊群体的渠道 |
第三节 豪富群体:辅助渠道 |
第四节 官方:“无意”的渠道 |
第四章 秦朝亡国谶言传播产生的影响 |
第一节 为国家动乱埋下隐患 |
一、统治者应对不当使谶言传播效果增强 |
二、基层官员以谶言为理由从事反叛活动 |
三、民间力量转向反秦势力 |
第二节 为反秦者提供支持 |
一、反秦前:为刘邦集聚力量 |
二、反秦时:为刘邦营造声望 |
三、灭秦后:为刘邦争霸提供条件 |
第三节 影响后世谶言的形式 |
一、“言之有物”的事物形式谶言 |
二、“空穴来风”的语言形式谶言 |
三、“真假难辨”的借先人或异人名义的谶言 |
第五章 秦朝亡国谶言传播对后世的启示 |
第一节 汉代统治者学会正确处理社会舆论 |
一、倾听并利用社会舆论 |
二、多措并举收集社会舆论 |
三、及时改变统治思想以维护社会稳定 |
第二节 当代社会舆论处理可借鉴的经验 |
一、防微杜渐:及时应对舆论 |
二、因时而变:合理进行宣传 |
三、固本培元:增强民众的国家认同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影像中的林奇主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二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
三 论文特色与创新点 |
第一章 大卫·林奇简介 |
第一节 大卫·林奇生活经历简介 |
第二节 大卫·林奇的兴趣爱好 |
一 绘画爱好者林奇 |
二 摄影爱好者林奇 |
三 音乐爱好者林奇 |
第三节 大卫·林奇的电影实验和创作轨迹 |
一 林奇短片创作 |
二 林奇长片创作 |
第二章 林奇电影的影像特点 |
第一节 林奇影像的剧作特征 |
一 边缘人物塑造 |
二 荒诞剧情构思 |
三 复杂影像结构 |
第二节 林奇影像表现手法 |
一 真人与动画结合 |
二 极简主义荒诞派 |
三 惊悚氛围的营造 |
四 旁白叙述的热衷 |
五 摄影风格的多变 |
第三节 林奇影像特征总结 |
一 林奇影像瑰丽呈现 |
二 林奇手法乖张表现 |
第三章 林奇主义的表现与成熟 |
第一节 林奇影像的内部联系 |
一 主题的延续 |
二 故事内核的相似 |
第二节 林奇模式的综合显现 |
一 女主角的模糊身份和记忆 |
二 古怪的寓言者 |
三 拍摄手法的趋同 |
第三节 林奇主义的艺术目标 |
一 探索荒诞神秘的异世界 |
二 揭示人类幽暗疯狂的内心 |
三 实验艺术跨界的多向可能性 |
第四章 林奇主义的基本含义 |
第一节 艺术观念的综合杂糅 |
一 林奇影像中的神秘主义 |
二 林奇影像中的先锋派元素 |
第二节 林奇影像中幽暗神秘的精神世界 |
第三节 相似之中见差异——导演之间的相关性对比 |
一 环境运用的匠心打造 |
二 色彩把控的独特品味 |
三 象征手法运用的展现 |
四 林奇及其电影归类的难题 |
第四节 林奇主义的基本含义总结 |
第五章 林奇影视的处境与影响 |
第一节 独立制作的探索与艰辛 |
第二节 片厂生产与多向合作 |
第三节 林奇主义的世界意义 |
一 林奇在好莱坞的地位和影响 |
二 林奇影视对美国影视剧的影响 |
三 林奇的域外评价及国内评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神秘的“沙丘之歌”(论文参考文献)
- [1]科兹洛夫《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所载生物种类及其地方性知识的整理研究[D]. 刘贵玺.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2]《关西出发,遇见最美的风景》翻译实践报告[D]. 李雅策. 大连外国语大学, 2021(02)
- [3]《考古学家的作品普及》(第九、十章)翻译实践报告[D]. 雷勤.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4]《干湖之舟》(14-21章)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王率先.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5]永恒的追寻-从原型角度解读凡·伊登的《小约翰》[D]. 朱文霞.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6]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研究 ——以12个民族的爱情叙事诗为中心[D]. 哈司依提·艾迪艾木. 新疆大学, 2020(06)
- [7]图木舒克的浪漫[J]. 赵天益. 绿洲, 2020(03)
- [8]历代咏莱州诗歌研究[D]. 王红. 鲁东大学, 2020(01)
- [9]秦朝亡国谶言传播及启示[D]. 于海龙.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10]影像中的林奇主义研究[D]. 吴婉云.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