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LC法测定2号血清颗粒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

HPLC法测定2号血清颗粒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

一、HPLC法测定血清冲剂2号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论文文献综述)

彭程程[1](2021)在《缺氧对细胞糖代谢的影响及葛根芩连汤含药血清干预机制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缺氧对HepG2肝癌细胞和L-02肝细胞糖耗量的影响及葛根芩连汤(GQD)的干预机制。方法:1.临床和经方煎煮方法分别制备GQD并进行质量控制:基于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考察两种煎煮方法对异黄酮类、黄酮类、二萜类、生物碱类物质功效相关成分含量变化。2.经方煎煮GQD含药血清的质量控制:基于AB液质联用技术,考察经方煎煮GQD含药血清中异黄酮类、黄酮类、二萜类、生物碱类物质等相关成分含量变化。3.缺氧糖耗量降低模型的建立及不同因素与缺氧互作的影响:采用1%氧浓度,分别在缺氧6、12、18、24、48 h测定HepG2肝癌细胞和L-02肝细胞上清液的葡萄糖消耗量及细胞活力,以葡萄糖消耗量降低且细胞活力不变作为判断造模成功的依据,选取最佳时间点建立缺氧糖耗量降低模型。缺氧条件下,给予棕榈酸(游离脂肪酸)、地塞米松(糖皮质激素)和TNF-α(炎症因子)干预,探讨不同因素对缺氧糖耗量降低模型互作的影响。4.缺氧条件下GQD药效学及干预机制研究:将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缺氧组、二甲双胍组、GQD低、中、高(5、10、15%)剂量组,正常对照组常氧培养,缺氧组及各给药组1%氧浓度培养,选取造模成功的时间点检测葡萄糖消耗量和细胞活力。给药结束后,收集各组细胞样品,采用代谢组学技术对各组细胞样品进行分析,鉴定与缺氧和GQD相关的潜在生物标记物,进行变化趋势和通路分析。结果:1.两种方法煎煮所制备的GQD有效成分的含量存在差异,葛根煎煮时间延长有助于促进黄酮类成分的溶出。2.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经方煎煮GQD含药血清结果显示,该方法专属性、稳定性等均符合生物样品测定的要求。3.(1)HepG2细胞:1%氧浓度不同时间点检测葡萄糖消耗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缺氧6 h糖耗量无明显变化;缺氧12和18 h糖耗量均显着降低(P<0.01);缺氧24和48 h糖耗量均显着上升(P<0.01)。1%氧浓度不同时间点检测细胞活力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缺氧48 h细胞活力增加(P<0.01);缺氧6、12、18、24 h细胞活力无影响。(2)L-02细胞:1%氧浓度不同时间点检测葡萄糖消耗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缺氧6 h糖耗量无明显变化;12、18、24、48 h糖耗量均显着降低(P<0.01);1%氧浓度不同时间点检测细胞活力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缺氧48 h细胞活力显着下降(P<0.01);缺氧6、12、18、24 h细胞活力无明显变化。(3)棕榈酸(游离脂肪酸)、地塞米松(糖皮质激素)和TNF-α(炎症因子)与HepG2细胞缺氧糖耗量降低模型互作的影响:葡萄糖消耗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缺氧18 h糖耗量显着降低(P<0.01);与缺氧组比较,给药组糖耗量显着下降(P<0.01)。细胞活力: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缺氧18 h对各组细胞活性无影响。(4)棕榈酸(游离脂肪酸)、地塞米松(糖皮质激素)和TNF-α(炎症因子)与L-02细胞缺氧糖耗量降低模型互作的影响:葡萄糖消耗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缺氧18 h糖耗量显着下降(P<0.05);与缺氧组比较,棕榈酸组糖耗量显着下降(P<0.01);TNF-α和地塞米松组糖耗量无明显变化;细胞活力: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缺氧18小时棕榈酸组表现为显着降低(P<0.01),其余各组细胞活性无影响。4.GQD干预HepG2细胞药效学结果:葡萄糖消耗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缺氧18h糖耗量显着下降(P<0.01);与缺氧组比较,GQD低、中、高组糖耗量均得以改善(P<0.01);细胞活力: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在缺氧18h各组细胞活性均无影响。代谢组学结果显示:缺氧相关的生物标志物有93个,参与的代谢通路有28条,GQD能有效调节其中12个,通过影响磷脂类、氨基酸及核苷酸等物质的代谢发挥作用。5.GQD干预L-02细胞药效学结果:葡萄糖消耗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缺氧18 h糖耗量显着降低(P<0.01);与缺氧组比较,GQD低、中、高组糖耗量显着增加(P<0.01),GQD高剂量组糖耗量无明显变化;细胞活力: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各组均无明显变化。代谢组学结果显示:缺氧相关的生物标志物有14个,参与的代谢通路有8条,GQD有效干预其中3个生物标志物,通过影响磷脂类以及鞘脂类物质的代谢发挥作用。结论:通过对不同煎煮方法制备GQD的汤剂及含药血清的有效成分分析考察,葛根煎煮时间延长有利于黄酮类成分溶出和入血。通过1%氧浓度培养HepG2肝癌细胞和L-02肝细胞,发现缺氧会引起细胞葡萄糖消耗量降低,与缺氧时间有关,GQD含药血清能够改善缺氧引起的葡萄糖消耗量降低。本研究结果表明,GQD含药血清能够通过调节HepG2肝癌细胞和L-02肝细胞的磷脂类、鞘脂类物质代谢来改善糖代谢异常。

吴晶[2](2018)在《苍柏祛痛胶囊药效学研究和质量控制体系建立》文中提出本课题依据痛风的病程发展,分别模拟痛风的三个病程阶段建立动物模型即: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伴有高尿酸血症的痛风,用于评价苍柏祛痛胶囊药效学作用。通过评价全方和拆方在镇痛、抗炎和降酸的药效学作用,对组方“君、臣、佐、使”配伍科学性和合理性进行验证。在确定苍柏祛痛胶囊组方中发挥功效的主要药味后,建立其指纹图谱和多组分同时测定方法,优化质量控制体系。从而更好监测苍柏祛痛胶囊的生产过程,确保制剂的安全和有效性。实验一,研究高尿酸血症大鼠外周和中枢系统中氧化应激作用和炎性反应的关系。采用氧嗪酸钾(PO)制备大鼠高尿酸血症模型,设空白对照组。在第2周、第4周时分别测定血清中尿酸、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Gu,Zn-SOD活力和白介素-1β(IL-1β)含量。在第四周最后一次给予PO后,各组选取5只大鼠给予伊文氏蓝用于测定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剩余大鼠处死取脑,测定大脑皮层中T-SOD、Gu,Zn-SOD活力和IL-1β含量。同时采用HE染色法观察肾、脑病理学改变。结果显示,在第2周时模型组血清中的T-SOD、Gu,Zn-SOD活力均有显着提高(P<0.05),但IL-1β含量无明显改变。在第4周时,模型组T-SOD活力与对照组相当,但IL-1β含量却显着增高(P<0.05)。病理切片显示高尿酸血症大鼠肾脏出现损伤。然而,模型组脑内的T-SOD、Gu,Zn-SOD活力却显着提高,但两组大鼠脑内IL-1β含量无差异。此外,伊文氏蓝和HE染色结果显示高尿酸血症不会改变脑组织的通透性和完整性。实验二,研究苍柏袪痛胶囊降尿酸和肝、肾保护作用。分别制备大、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型。动物随机分为对照组、别嘌醇组和苍柏袪痛胶囊组。灌胃给药结束后,测定血清中尿酸含量、肝脏和肾脏内的黄嘌呤氧化酶(XOD)活性。采用HE染色法,观察小鼠的肝、肾组织结构的病理变化。结果显示在两个动物模型上,苍柏袪痛胶囊均可有效降低血液中由氧嗪酸钾诱导的高尿酸水平(P<0.01),同时还能显着降低动物肝、肾内XOD活性(P<0.05,P<0.01)。HE染色显示,苍柏袪痛胶囊可缓解高尿酸引起的肝脏炎性变化和肾实质损伤。实验三,苍柏袪痛胶囊镇痛、抗炎作用研究。采用冰醋酸致扭体、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甲醛试验(步态评价)和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观察苍柏袪痛胶囊的镇痛、抗炎作用以及对关节滑膜中的IL-1β和金属基质蛋白酶-3(MMP-3)等炎性因子的影响。结果显示,苍柏袪痛胶囊可显着减少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次数(P<0.05),降低小鼠耳廓肿胀度(P<0.01),改善甲醛所致小鼠跛行状态(P<0.01)。在Coderre模型上,苍柏袪痛胶囊可显着降低急性痛风大鼠肝、肾和关节中IL-1β含量(P<0.01)和MMP-3活性(P<0.05)。实验四,在高尿酸血症合并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模型上,研究苍柏袪痛胶囊的药理作用。采用i.p.PO+Coderre法制备高尿酸血症合并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模型。设空白对照组、阳性药组和苍柏袪痛胶囊组。i.g.给药结束后,测定血清中尿酸、肝脏/肾脏内的XOD活性和IL-1β含量,及关节滑膜中的IL-1β和MMP-3的含量。苍柏袪痛胶囊均可有效降低高尿酸水平(P<0.01)和肝脏内黄嘌呤氧化酶活性(P<0.05,P<0.01)。同时,苍柏袪痛胶囊还可降低关节滑膜内的IL-1β和MMP-3的含量。实验五,研究苍柏袪痛胶囊拆方在镇痛、抗炎和降尿酸作用,探讨君、臣、佐、使间的匹配规律。采用小鼠热板法和扭体法观察苍柏袪痛胶囊及拆方的镇痛作用;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和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趾肿胀观察苍柏祛痛胶囊及拆方的抗炎作用;采用氧嗪酸钾诱导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型观察苍柏袪痛胶囊及拆方的降尿酸作用。结果显示君药、臣药单独成方时就有镇痛作用,而佐药和使药单独成方无镇痛作用。在各拆方中含有君药的其他组方以及同时含有君药和臣药配伍的其他组方,均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处方量君药就有较好的消肿作用,而臣药、佐药和使药在单独成方时,则消肿作用不明显。在各拆方中,含君药的配伍组方均具有显着的消肿作用。处方量的君药、臣药、佐药和使药在单独成方时,无明显的降低尿酸作用。当提高君药量到处方量的2倍时,君药才能显示出显着的降酸作用。各拆方中,佐药2具有降尿酸作用,此外含有君药和佐药同时配伍的组方有显着的降尿酸作用。实验六,建立苍柏祛痛胶囊指纹图谱,并利用波长切换技术同时测定中盐酸黄柏碱、龙胆苦苷、芍药苷、粉防己碱、盐酸小檗碱、丹皮酚6种成分的含量,为苍柏祛痛胶囊质量的全面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方法:色谱柱Waters XSELECT CSH-C18(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0-15 min,10%-18%A;15-30min,18%-50%A;30-35min,50%-10%A),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84 nm,对10批苍柏祛痛胶囊图谱进行相似度分析。采用波长切换284nm(07 min,盐酸黄柏碱)、274 nm(710 min,龙胆苦苷)、230 nm(1014 min,芍药苷)、274 nm(1435 min,粉防己碱、盐酸小檗碱、丹皮酚),进样量10μL,建立含量同时测定方法。结果:苍柏祛痛胶囊HPLC图谱共有20个共有峰,对出黄柏、秦艽、赤芍和防己的特征峰,不同批次样品相似度均>0.9。盐酸黄柏碱、龙胆苦苷、芍药苷、粉防己碱、盐酸小檗碱、丹皮酚进样量分别在0.1501.504、0.7687.680、1.09610.960、0.2202.200、0.2962.956、0.03450.345μg范围内与色谱峰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响应;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98.3%、99.2%、98.8%、98.8%、99.1%、98.2%,RSD值分别为1.32%、1.46%、1.08%、1.31%、1.26%、1.21%。结论:尿酸的存在形式以及血脑屏障的存在,决定了在外周和中枢系统中尿酸是起到抗氧化作用还是诱发炎性反应的作用。苍柏袪痛胶囊具有良好的降尿酸作用和肝肾保护作用,具有较好的镇痛、抗炎作用,且优于秋水仙碱,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拆方研究显示苍柏祛痛胶囊臣、佐、使药配伍可减少君药用量,协同增强疗效。建立HPLC特征图谱可整体评价药物制剂,同时多波长切换建立的六成分同时测定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复方苍柏祛痛胶囊的质量控制。

王燕[3](2015)在《三黄片质量控制方法研究》文中认为三黄片来源于医圣张仲景经典名方“三黄泻心汤”,由大黄、黄芩浸膏和盐酸小檗碱组成,收载于历版《中国药典》,具有抗炎、抑菌、抗氧化、抗肿瘤等多重药理活性以及泻火通便、清热解毒等多种功效,临床广泛应用于治疗咽喉肿痛、尿黄便秘、牙龈肿痛等症。针对目前采用单一或少数几个指标成分不足以表征中药尤其复方制剂整体质量,以及体外化学属性表达无法真实反映体内有效组分群特征规律的实际问题,本文选取三黄片为研究对象,以中药整体观为指导思想,采用多种分析技术手段对该复方制剂质量控制方法进行研究。研究思路主要为:首先运用多种分析方法,多角度整合的模式建立定性定量指纹图谱,对质量评价方法进行研究,其次将构建的指纹图谱和化学计量学进行有机结合探讨其谱效关系,最后把体外化学成分的鉴定和入血成分的初步研究相联系,为其药效物质、药代动力学等方面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1、三黄片254 nm HPLC数字化指纹图谱的研究在阐明线性定量指纹法原理的基础上,建立30批三黄片样品254 nm下的超信息数字化指纹图谱,以能表征指纹图谱特征的46个参数挖掘样品潜在的化学信息并直观反映其固有特征,运用线性定量指纹法以定性相似度SL、定量相似度ML和指纹均化性a三个参数为指标综合评价样品质量,揭示其所含化学指纹数量和含量的相似性和(或)差异性并对指纹峰来源进行了归属研究,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2、三黄片多波长指纹图谱和清除DPPH自由基谱效关系研究采用HPLC-DAD建立四波长指纹图谱,运用线性定量指纹法评价30批样品各波长下的质量,均方开方法成功运用于整合多波长指纹信息,对三黄片所含的八个主要成分(芦荟大黄素、大黄酚、大黄酸、大黄素、大黄素甲醚、盐酸小檗碱、黄芩苷和汉黄苓苷)在其最大吸收波长处测定含量,使用多波长指纹图谱联合八指标成分同时定量分析以实现同一厂家不同批次和(或)不同生产厂家的样品质量一致性评价。同时,对三黄片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也进行了测定,建立的指纹成分与抗氧化活性之间的谱效关系(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不仅对现有样品和未知新样品都具有较强地预测其活性的能力,而且为与生物活性有密切相关关系的质控指标成分的定量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线索。3、三黄片HPCE指纹图谱和清除羟基自由基活性研究首次采用梯形法优化背景电解质,在此基础上建立毛细管电泳指纹图谱,毛细管电泳指纹图谱联合两组分(盐酸小檗碱和黄芩苷)定量测定共同评价不同来源的30批样品质量一致性并运用线性定量指纹法从定性定量两个角度区分样品质量。同时对三黄片清除羟基自由基的能力也进行了测定,建立的偏最小二乘模型拟合程度较好不仅可以根据样品指纹图谱预测其抗氧化能力并且初步探讨了该制剂指纹图谱与抗氧化活性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化学属性与活性检测相结合的方法,为中药材及其制剂的质量评价和控制提供了一种更为可靠有效的参考方法。4、UV与IR光谱指纹图谱及燃烧热整合评价三黄片质量建立紫外指纹图谱、红外指纹图谱并测定其燃烧热值,将三种分析方法结果取均值整合后评价样品质量,运用多种分析技术共同监测样品中饱和、不饱和键的化学成分信息,试图揭示各类化学组分的整体含量特征,从多角度展现中药质量概貌,为中药在其复杂组分未完全分离的情况下,提供了一种简捷快速全面客观的定性定量质控技术方法研究手段。5、三黄片体外化学成分鉴定和入血成分初步研究首先采用UPLC-Q-TOF和UPLC-MS/MS两种液质联用技术对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共鉴定出28个化合物,其中8个化合物(芦荟大黄素、大黄酚、大黄酸、大黄素、大黄素甲醚、盐酸小檗碱、黄芩苷和汉黄芩苷)经与对照品比对后确认,其余化合物则通过精确分子量和质谱碎片等信息推测其结构,再采用UPLC-MS/MS相同的分析条件对灌胃给予大鼠三黄片提取液后血浆中入血成分进行初探,结果为芦荟大黄素、大黄酚、大黄酸、大黄素、大黄素甲醚、盐酸小檗碱、黄芩苷和汉黄芩苷均以原型形式入血并对其进行了半定量分析,为后续药效物质和药代动力学等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王亮[4](2012)在《中药复方“加味白头翁”颗粒剂的研制及其对鸡大肠杆菌病的疗效观察》文中认为鸡大肠杆菌病(Chicken colibacillosis)是由某些血清型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coli,简称大肠杆菌E. coli)引起的各种传染性疾病的总称,临床表现呈多种症型,较为常见的包括急性败血症、气囊炎、肝周炎、心包炎、卵黄炎性腹膜炎、肠炎、脐炎及肿头综合征等。该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是严重危害养殖业发展的主要细菌疾病,常给养鸡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临床常用抗生素、化学抗菌药或疫苗进行治疗,但药物残留严重,耐药性及多种致病性大肠杆菌血清型限制疫苗普遍应用等问题不断凸显。为开发低成本、疗效好、低残留的新型抗鸡大肠杆菌病药物,本研究选择经典方剂“白头翁散”并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对其进行合理的调整与加味,组方形成“加味白头翁散”,并利用现代提取方法,对处方中的有效成分进行了提取。考察指标为中药复方提取物的得率、对临床分离鸡大肠杆菌的体外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最小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 MBC)及提取物中的主要成份秦皮乙素(aesculrtin)和盐酸小檗碱(berberine hydrochloride)的含量,最终筛选得到“加味白头翁散”有效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并将提取得到的中药复方有效成分制备成颗粒制剂,建立该颗粒制剂的质量标准,最后观察该颗粒剂对鸡大肠杆菌病的临床疗效。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单因素试验,以提取溶媒为单因素考察对象,以提取物有效部位提取率、对鸡大肠杆菌临床菌株的MIC值和MBC值、有效部位中秦皮乙素及盐酸小檗碱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冷凝回流提取法、体外平皿稀释法及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法初筛适宜的溶媒。结果显示,溶媒乙醇浓度在30%、50%、60%、70%和95%时,有效部位提取率分别为20.93%、23.02%、22.08%、22.44%和18.34%;对大肠杆菌MIC值分别为3.270mg·mL-1、3.597mg·mL-1、3.450mg·mL-1、3.506mg·mL1-和5.731mg·mL-1; MBC值分别为13.080mg·mL-1、7.194mg·mL-1、6.900mg·mL-1、7.012mg·mL-1和5.731mg·mL-1;秦皮乙素含量分别为0.04%、0.08%、0.10%、0.11%和0.07%;盐酸小檗碱含量分别为0.19%、0.45%、0.37%、0.55%和0.38%。结果表明,以浓度为50%、60%、70%的乙醇为提取溶媒时各对应考察指标值均明显优于以浓度为30%和95%乙醇为提取溶媒的试验组,因此初选浓度50%、60%、70%的乙醇用于下一步正交试验筛选最佳提取工艺。2采用L9(34)正交试验,以料液比(A)、提取次数(B)、提取时间/次(C)及乙醇浓度(D)为考察因素,以提取物有效部位浸膏得率、对鸡大肠杆菌临床菌株的MIC和MBC、浸膏中秦皮乙素含量及盐酸小檗碱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冷凝回流提取法、体外平皿稀释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法筛选最佳提取工艺。经过正交试验分析及方差分析最终确定最佳提取工艺组合为A3B3C1D2即料液比为1:10,提取次数为3次,0.5小时/次,60%乙醇浓度。在该工艺条件下,复方有效部位浸膏得率为24%;对临床分离鸡大肠杆菌的MIC和MBC值均为3.750mg·ml-1;秦皮乙素及盐酸小檗碱的含量分别为0.13%和0.57%。3优选“加味白头翁”颗粒剂的辅料组成,考察其各方面性质。首先按照实验室颗粒剂制剂方法,筛选适宜的药液(提取后溶液浓缩到2g生药·mL-1浓度)与辅料总量比例,主要以软材品质和颗粒外观作为指标。结果表明,当药液与辅料比例为1:5时,软材品质及颗粒外观均合符标准。正交试验优选辅料组份,选择常用的可溶性淀粉、α-乳糖及糊精用量及作为黏合剂的羧甲基纤维素钠(HPMC)溶液的不同浓度为因素,以外观、澄明度、含水量为考察指标,确定各辅料的最佳组合。结果表明,“加味白头翁”颗粒剂的最佳处方为,可溶性淀粉:a-乳糖:糊精为3:1:1,且以0.3%HPMC为黏合剂。在该工艺下制备的颗粒剂外观色泽均匀,少碎末;澄明度良好,微有浑浊;含水量约为2.90%。以上各指标符合中药颗粒剂的质量要求。4采用岛津SH MADZU LC-2010C HT (CLASS-VP6.13multi)高效液相色谱系统,建立“加味白头翁”颗粒中秦皮乙素及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方法。将颗粒剂用甲醇溶解,以色谱条件为色谱柱为Krom asil C18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12:88,v/v);柱温为25℃;流速为1.1mL·min-1;检测波长为334nm;进样量为10μL。理论塔板数按秦皮乙素峰计算应不低于5000块·m-1测定秦皮乙素含量。结果显示:在21.60μg·mL-1~129.60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n=6),加样回收率为98.27%,RSD=1.16%(n=6)。以色谱条件为Krom asil C18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与0.03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体积比30:70的混合溶液,流速1mL·min-1紫外检测波长:265nm,柱温:30℃,进样量为10μL,测定颗粒中盐酸小檗碱含量。结果显示:在93.00μg·mL-1~186.0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n=6),平均回收率为99.49%。RSD=0.76%。“加味白头翁”颗粒剂中秦皮乙素及盐酸小檗碱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36mg·g-1和2.90mg·g-1。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灵敏、准确可靠。5观察“加味白头翁”颗粒剂对自然感染致病性大肠杆菌鸡的疗效。挑选若干只患病症状基本相同的病鸡,进行临床及实验室病症确诊,确诊后,随机挑选150只病鸡平均分为5组,I组为复方颗粒低剂量组(2%,颗粒质量:饲料质量);Ⅱ组为复方颗粒中剂量组(4%,颗粒质量:饲料质量);Ⅲ组为复方颗粒高剂量组(8%,颗粒质量:饲料质量);Ⅳ组为1%磺胺间甲氧嘧啶西药标准用量对照组;V组为空白组(不投药),每组30只,并进行对应饲喂治疗。投药期7天后,对“加味白头翁”颗粒剂的疗效进行初步的评估。结果显示,空白组无疗效率为76.7%,磺胺组无疗效率43.3%,中药低剂量组无疗效率为56.7%,中药中剂量组无疗效率为40%,中药高剂量组无疗效率为36.7%。空白组死亡鸡与未死亡鸡经临床病征判断、实验室病原菌分离和病理切片表明该组病鸡呈现典型的和严重的大肠杆菌疾病特征;磺胺组和中药组死亡鸡与未死亡鸡经临床病征判断、实验室病原菌分离和病理切片表明患病鸡只经磺胺药物和“加味白头翁”颗粒剂治疗后,疾病得到有效控制。以上结果说明“加味白头翁”颗粒具有效治疗鸡大肠杆菌病的功效,且以4%的添加量最佳。

卢小凤[5](2012)在《凯乐泡腾片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凯乐泡腾片是在治疗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多年临床经验基础上,结合祖国传统医学治疗原则和配伍原理,研制而得的用于抗人乳头瘤病毒(HPV)的复方阴道泡腾片。本方主要原料药有盐酸小檗碱、大黄提取物、五倍子提取物、鸦胆子油、冰片、三氧化二砷等六味,为名医多年治疗HPV感染的临床验方,是在多年临床治疗中反复验证和改进所得,对感染HPV引起的生殖道疾病具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可预防外阴、阴道或宫颈癌术后局部病灶区域的复发,对男女生殖道早期HPV感染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本课题以凯乐泡腾片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借鉴现代中成药制备技术,控制原料质量,采用多指标的正交试验对该制剂的制备工艺和参数进行系统考察,探索其最佳工艺条件,建立适合其生产的工艺路线,以对工艺生产进行控制;并通过建立合理、可行的质量标准,对样品中的主要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以充分保证其质量和临床疗效,为感染HPV的病人研制出更安全、更有效的治疗药物。现将研究结果概述如下:原料药质量控制。参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二部项下相关药物的质量要求,在此基础上对凯乐泡腾片方中盐酸小檗碱、大黄提取物、五倍子提取物、鸦胆子油、三氧化二砷进行质量研究,建立盐酸小檗碱、大黄提取物、五倍子提取物、鸦胆子油、三氧化二砷的质量控制标准。凯乐泡腾片制备工艺研究。本研究以酒石酸和碳酸氢钠为泡腾崩解剂,采用酸碱分别制粒压片法制备了复方中药阴道泡腾片。对影响泡腾片性能的各种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确定主要因素及其取值范围。以泡腾片的崩解时间、发泡量和pH值为主要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对处方进行筛选,确定相关因素的最佳水平组合,得优化处方。用优化处方制备的泡腾片工艺重复性良好。质量标准研究。建立了复方中大黄提取物、五倍子提取物、鸦胆子油、冰片的薄层鉴别方法以及三氧化二砷含量测定方法;研究并建立凯乐泡腾片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测定方中主要药效成分没食子酸、大黄酸、大黄酚、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素甲醚的含量。该方法选用ZORBAX SB-Pheny(4.6mm×15cm)色谱柱,甲醇-0.1%磷酸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在310nm波长,30℃柱温下进行检测,并对定量指纹图谱的专属性、线性、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及回收率进行考察。考察结果表明,没食子酸在0.12~2.4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100.97%;芦荟大黄素在0.015~0.3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99.01%;大黄酸在0.02~0.4p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99.76%;大黄素在0.008~0.16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101.10%;大黄酚在0.013~0.26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101.97%;大黄素甲醚在0.006~0.12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101.56%。该方法可基本清晰反映凯乐泡腾片的主要药效成分没食子酸、大黄酸、大黄酚、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含量,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良好。

何晓文[6](2011)在《降脂类中药复方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与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临床药理研究证明,许多中药材如决明子、大黄、何首乌、泽泻、银杏叶等都具有降低血脂的功能。利用这些中药材所制成的复方制剂在临床上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降脂类中药复方制剂是基于天然中药材及中医理论研究开发出的药品,它不仅能明显降低血清中胆固醇、甘油三酯的含量,还能大大降低冠心病和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及死亡率,提高机体抗氧化等能力。在临床上,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西药一般采用他汀类、烟酸类、苯氧酸类、多烯脂肪酸类等治疗,虽然疗效确切,但经常会引起头痛、眩晕、恶心、腹泻、腹胀、皮疹等不良反应。与西药相比中药制剂的降脂作用虽然缓慢,但安全系数高,功效全面、疗效确切,无明显的毒副作用。研究还证实,降脂类中药制剂除有降脂作用外,还能减缓或终止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经长期服用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为了使降脂中药复方制剂得到安全、广泛的应用,对其指标成分的质量控制就成为我们研究的主要对象。药品质量的可控性是药品的基本属性,是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基础。质量标准是控制药品质量的重要手段,能有效的控制药品的质量,确保用药的安全,是质量可控性的具体体现。本课题选用降脂宁颗粒、脂降宁片、消渴灵片中的指标成分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和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对复方制剂中指标成分的质量控制进行较为系统的方法学研究。所建立的方法专属性强、精密度和稳定性良好,实验结果准确可靠,可为降脂中药复方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有效的试验方法与依据。第一部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降脂宁颗粒中二苯乙烯苷、橙黄决明素、大黄素和大黄素甲醚的含量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降脂宁颗粒中二苯乙烯苷、橙黄决明素、大黄素和大黄素甲醚的含量测定方法,为降脂宁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1提取方法:选用不同提取溶剂和不同提取时间来提高降脂宁颗粒指标成分的提取效率的方法。2反相高效液相色潽法的优化条件:选择合适的流动相缓冲系统,调整流动相的组成、配比、流速以及柱温,在最大吸收波长下测定,使指标峰与其它峰得到完全分离。3系统适应性试验:在确定的提取方法和色谱条件下,考察4种被测组分的分离度、理论塔板数、对称因子等是否符合要求。4方法学的考察:标准曲线的绘制、最低检测限试验、精密度试验、重复性试验、稳定性试验、回收率试验。5样品含量测定:取4批降脂宁颗粒样品制备成供试品溶液,测定各批样品中四种指标成分的含量。结果:1提取方法:以75%甲醇为提取溶剂,30 min为最佳超声时间来制备供试品溶液,使各组分的提取率达到最大。2反相高效液相色潽法的条件:采用DiamonsilTM C18(150 mm×4.6 mm,5μm)色谱柱;0.1%磷酸溶液(A)-甲醇(D)作为流动相;洗脱条件:05 min 75%A,515 min 60%A,1525 min 50%A,2530 min 20%A,3040 min 10%A;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是286 nm;柱温25℃;进样量20μL。3系统适应性试验:二苯乙烯苷、橙黄决明素、大黄素和大黄素甲醚峰形良好,无其它峰干扰,其理论塔板数均大于5000,与相邻色谱峰的分离度均大于1.5。4方法学的考察:二苯乙烯苷、橙黄决明素、大黄素和大黄素甲醚分别在0.5804.06μg、0.2191.32μg、0.05400.324μg、0.1861.12μ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分别为:A=2.06×103c-5.60(r=0.9998)、A=1.36×103c-5.49 ( r=0.9998 )、A=7.24×102c-2.27 ( r=0.9995 )、A=8.53×103c-20.5(r=0.9997);该方法精密度试验的RSD值分别为0.94%、1.8%、1.7%、1.9%;重复性试验的RSD值分别为1.3%、1.2%、0.76%、2.0%;12小时内稳定性的RSD分别为1.9%、2.7%、1.4%、2.6%;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6.2%、96.1%、96.6%、97.7%,RSD分别为0.74%、1.0%、3.1%、2.6%(n=5)。5含量测定:在所建立的色谱条件下,对不同批次的降脂宁颗粒中四种指标成分的含量进行同时测定,再用外标法计算样品各成分的含量。结论:该方法准确、方便、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可作为降脂宁颗粒中二苯乙烯苷、橙黄决明素、大黄素和大黄素甲醚的含量测定方法。该方法也为降脂宁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第二部分脂降宁片中丹参素、绿原酸、葛根素、二苯乙烯苷和橙黄决明素的HPLC法测定目的:建立了HPLC法同时测定脂降宁片中的五种指标成分-丹参素、绿原酸、葛根素、二苯乙烯苷和橙黄决明素。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1提取方法:对供试品溶液进行回流提取和超声提取,并对这两种提取方法进行比较,选择提取效率较高的方法。2反相高效液相色潽法的优化条件:选用合适的色谱柱及检测波长,调整流动相的组成、配比、以及流速和柱温。3系统适应性试验:在已确定的提取方法和色谱条件下,考察5种被测组分的分离度、理论塔板数、对称因子等是否符合要求。4方法学的考察:制作标准曲线、最低检测限试验、精密度试验、重复性试验、稳定性试验、回收率试验。5含量测定:取不同批次的脂降宁片,测定各批次中五种指标成分的含量。结果:1提取方法:以75%甲醇为提取溶剂,30 min为最佳超声时间来制备供试品溶液,可使各组分的提取率达到最大。2色潽条件的优化:采用Kromasil C18(1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0.1%磷酸溶液-甲醇-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是286 nm;柱温25℃;进样量为10μL。3系统适应性试验:丹参素、绿原酸、葛根素、二苯乙烯苷和橙黄决明素峰形良好,无其它峰干扰,其理论塔板数均大于5000,与相邻色谱峰的分离度均大于1.5。4方法学验证:丹参素、绿原酸、葛根素、二苯乙烯苷和橙黄决明素分别在4.931.58×102μg/mL、1.394.44×102μg/mL、8.082.59×102μg/mL、4.531.45×102μg/mL和1.103.52×102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分别为:A=7.01×102c-0.310(r=0.9998)、A=4.29×103c+0.0725(r=0.9997)、A=3.11×103c+0.760(r=0.9998)、A=1.74×103c-1.43(r=0.9997)、A=44.02×103c-1.1(1r=0.9996);该方法精密度试验的RSD值分别为0.41%、0.74%、0.66%、0.83%和1.3%;重复性试验的RSD值分别为0.56%、0.71%、0.96%、1.2%和1.9%;12小时内稳定性的RSD分别为1.1%、1.8%、0.95%、1.6%和2.1%;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6.5%、98.2%、97.2%、95.9%和96.0%,RSD分别为0.94%、1.6%、0.68%、2.0%和0.72%(n=5)。5含量测定:对不同批次的脂降宁片中五种指标成分的含量进行测定之后,再用外标法计算各样品指标成分的含量。结论:本文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色潽法测定脂降宁片中丹参素、绿原酸、葛根素、二苯乙烯苷和橙黄决明素的含量测定方法。该方法准确、方便、灵敏度高为脂降宁片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为保证中药复方制剂的质量提供良好的质控方法。第三部分胶束电动毛细管电泳法同时测定脂降宁片中葛根素、丹酚酸B和丹参素的含量目的:建立可以同时测定脂降宁片中葛根素、丹酚酸B和丹参素的含量的胶束电动毛细管电泳法。方法:1提取条件:采用回流提取和超声提取两种方法,比较样品中指标成分的含量,选择提取率较高的方法。2电泳条件:采用未涂层石英毛细管(50.2 cm×75μm×40 cm)为分离柱,80 mmoL/L磷酸二氢钠-8 mmoL/L-十二烷基硫酸钠(SDS)-10%乙腈(pH为6.30)为运行缓冲液,重力进样5 s(0.5 Psi),在分离电压20 kV、温度22℃、紫外检测波长为214 nm时,对脂降宁片中葛根素、丹酚酸B和丹参素进行分离测定,同时考察影响各组分分离效果的因素。3系统适应性试验:在已确定的提取方法和电泳条件下,考察被测组分的分离度和迁移时间等。4方法学的考察:制作标准曲线、最低检测限试验、精密度试验、稳定性试验、回收率试验。5含量测定:取三批次的脂降宁片制备成供试品溶液,测定其三种指标成分的含量。结果:1本试验建立了胶束电动毛细管电泳法同时测定脂降宁片中葛根素、丹酚酸B和丹参素的方法。三种组分能在20 min内全部实现基线分离。2三组分分别在18.02.89×102μg/mL、3.2351.7μg/mL、19.73.14×102μg/mL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分别为:A=6.18×105c+56.8 ( r=0.9999 )、A=1.19×106c+49.0 ( r=1.000 )、A=9.21×105c-75.2(r=0.9999);精密度试验的RSD值为2.3%、1.4%、3.2%;稳定性试验的RSD为1.2%、2.6%、2.5%;样品的平均回收率为97.5%、97.8%、97.1%,RSD值分别为1.5%、2.2%、1.9%。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回收率高、试验成本低,为脂降宁片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有力依据,同时也为中药复方制剂的毛细管电泳测定提供了参考。第四部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消渴灵片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目的: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消渴灵片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方法:1提取方法:以75%甲醇为提取溶剂,25 min为最佳超声时间来制备供试品溶液,使盐酸小檗碱的提取效率达到最高。2色潽条件的优化:采用DiamonsilTM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0.1%磷酸(A)-甲醇(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条件为010 min 90%A,1025 min 70%A,2540 min 40%A,4045 min 10%A;检测波长是265 nm;柱温25℃;进样量为10μL。3系统适应性试验:在已确定的提取方法和色谱条件下,考察被测组分的分离度、理论塔板数、对称因子等是否符合要求。4方法学的考察:制作标准曲线、最低检测限试验、精密度试验、重复性试验、稳定性试验、回收率试验。(5)含量测定:取三批次的消渴灵片制备供试品溶液,测定盐酸小檗碱的含量。结果:1系统适应性试验:盐酸小檗碱的峰形良好,无其它干扰峰,其理论塔板数大于10000,与相邻色谱峰的分离度大于1.5。2方法学的考察:盐酸小檗碱在0.0268~0.429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A=9.70×103c+3.14(r=0.9999);该方法精密度试验的RSD值为0.76%;重复性试验的RSD值为0.38%;24小时内稳定性的RSD为0.62%;平均回收率为98.2%,RSD为1.4%(n=5)。3含量测定:三批次中盐酸小檗碱的平均含量分别为4.78 mg/g、4.47 mg/g、4.86 mg/g。结论:本文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色潽法测定消渴灵片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方法。该组分分离效果好,测定简便,为该制剂的质量综合评价提供准确、快速的定量方法。

祁东利[7](2010)在《黄柏炮制原理及质量标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黄柏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Phellodendron chinense Schneid.的干燥树皮,具有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之效。盐黄柏为主要炮制品,临床上主要用于滋肾阴,泻相火。但是黄柏盐炙工艺参数不完善,本研究旨在优选黄柏盐炙工艺,分析炮制后化学成分变化,比较生制品滋肾阴作用,解析炮制原理,制定黄柏及盐黄柏质量标准。材料:黄柏丝、盐酸小檗碱、盐酸小檗红碱、盐酸黄柏碱方法:1.黄柏盐炙工艺研究通过单因素研究,选择炒制温度、炒制时间、加盐量和闷润时间为考察因素,以盐酸小檗碱和盐酸小檗红碱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优选出黄柏盐炙工艺。以优选的工艺为基础,结合生产实际条件,炒制三个产地10批黄柏,确定黄柏中试盐炙工艺。2.黄柏盐炙前后化学成分变化研究通过薄层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较黄柏盐炙前后化学成分变化情况。3.黄柏盐炙前后药理作用采用甲状腺素法造“甲亢肾阴虚症”大鼠模型,分别灌胃给于大鼠黄柏生品及盐炙品连续三周,测定血清中FT3、FT4含量、尿17--羟皮质类固醇含量、心率、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研究黄柏及其炮制品对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影响,比较黄柏炮制前后的滋阴作用情况;以干酵母致大鼠实热模型,观察黄柏生品和盐炙品对大鼠体温升高的抑制作用,比较黄柏生制品清实热的作用情况。4.黄柏及盐黄柏质量标准研究以盐酸小檗碱、盐酸小檗红碱和盐酸黄柏碱为指标,研究了黄柏和盐黄柏的质量标准。对十批不同产地黄柏和盐黄柏分别进行杂质、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等方面的测定,制定了黄柏和盐黄柏质量标准。结果:1.确定黄柏盐炙最佳工艺:每100g黄柏加入盐2g,闷润1hr,在150~160℃条件下炒8分钟。以药材量的30%的水溶解盐;中试盐炙工艺:每100kg药材加入2kg盐,以盐水闷润,至药透汤尽后,置炒药机内在150℃-160℃炒制5分钟,用15L水溶解盐,炮炙耗率<4%。2.黄柏烘制后,盐酸小檗碱部分转化为盐酸小檗红碱,盐酸小檗红碱含量先升高,在180℃60min时其含量最高,达到1.86%,而后降低;黄柏烘制品和盐炙品中盐酸黄柏碱的含量均高于生品。3.黄柏生品及盐炙品能降低肾阴虚大鼠血清中FT3、FT4含量、心率和血液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盐炙品高剂量能降低大鼠尿17--羟皮质类固醇含量,二者具有滋肾阴作用,其中盐炙品作用强于生品;黄柏生品低剂量能够显着抑制大鼠的体温升高,具有良好的清热泻火作用,而盐炙品作用不明显。4.盐酸小檗碱、盐酸小檗红碱和盐酸黄柏碱的方法学考察中各项均符合有关规定。按干燥品计算,暂定黄柏中盐酸小檗碱含量不低于3.00%,盐酸黄柏碱含量不低于0.41%;盐黄柏中盐酸小檗碱含量不低于3.00%,盐酸小檗红碱含量不低于0.08%,盐酸黄柏碱含量不低于0.38%。结论:1.优选的盐炙黄柏最佳炮制工艺经过中试放大实验,其结果与初试结果基本一致,证明盐炙黄柏的炮制方法稳定可行。2.黄柏盐炙后,其成分发生了质变和量变,盐酸小檗碱部分转化为盐酸小檗红碱,盐酸黄柏碱的含量增加。这些成分变化为黄柏盐炙原理提供了重要依据。3.黄柏生品和盐炙品均具有滋肾阴的作用,且盐炙品作用强于生品,证实了黄柏盐制后引药入肾,滋肾阴作用增强的理论。4.黄柏生品和盐炙品均具有清实热的作用,且生品作用强于盐炙品,表明黄柏盐炙后,缓和了寒性,提示临床用于清实热时以生黄柏为宜。5.通过对不同产地黄柏及其盐炙品的杂质、水分、总灰分、浸出物和含量等的测定,所制定的黄柏和盐黄柏的质量标准稳定可行,并可用于评价和控制生、制黄柏的质量。

宁娜[8](2009)在《酶法辅助提取黄连生物碱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优选黄连生物碱(包括:药根碱、巴马汀和小檗碱)的提取、纯化工艺,并初探其对α-淀粉酶的影响。方法:1.通过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eversed-phas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RP-HPLC)建立黄连及金芪降糖片中生物碱含量测定的方法。2.平行比较超声法、回流法、冷浸法对黄连生物碱提取得率的影响来确定黄连生物碱的常规提取工艺。3.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确定冷浸法提取黄连生物碱的最佳工艺条件。4.采用次碘酸钠滴定法测定果胶酶活力。5.采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辅助提取黄连生物碱,对加酶组及未加酶组进行比较。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确定纤维素酶辅助提取黄连生物碱的最佳工艺条件。6.采用酸沉法纯化黄连生物碱,主要考察酸度、氯化钠用量、静置时间及粗品干燥温度四个因素对纯化黄连生物碱的影响。7.研究黄连生物碱对α-淀粉酶的影响。结果:1.测定黄连及金芪降糖片中生物碱含量的色谱条件为:色谱柱为Diamondsil C18(4.6mm×250mm,5μm),以乙腈-0.1mol·Lˇ1磷酸二氢钾(30:7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45nm,流速为1.0mL·min-1。2.平行比较不同常规提取工艺的研究表明:三种提取工艺中,以冷浸法的黄连生物碱提取得率最高。在上述三种提取工艺中均采用了纯水、酸水(含0.5%硫酸)、50%乙醇及酸性醇(50%乙醇中含0.5%硫酸)四种提取溶剂,平行实验结果表明0.5%酸水的生物碱提取得率最高。3.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确定冷浸法提取黄连生物碱的最佳工艺条件为:8倍量的0.25%酸水,黄连粒度范围为5~7mm,提取2次,每次24h。4.采用次碘酸钠滴定法测定果胶酶活力,测定结果为10171U/g。5.采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辅助提取黄连生物碱,对加酶组及未加酶组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加酶组中纤维素酶与果胶酶均能提高黄连生物碱的提取得率,其中以纤维素酶的生物碱提取得率最高。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确定纤维素酶辅助提取黄连生物碱的最佳条件为:酶解液pH值4.0,酶用量为9mg·g-1,酶解时间2.5h,酶解温度35℃。6.通过实验结果确定黄连生物碱的最佳纯化条件为:以盐酸调黄连提取液pH1-2,加入10%氯化钠(重量按溶液体积百分比计算),静置时间为12-24h,粗品干燥温度为60℃。7.经研究发现,黄连生物碱对α-淀粉酶具一定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可达33.06%。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黄连生物碱含量测定方法简单、准确,能够用于黄连及金芪降糖片中生物碱的质量控制。在优选的黄连生物碱酶法辅助提取工艺及纯化条件下,生物碱提取得率较高,并具有较好的重现性。研究表明黄连生物碱能够抑制a-淀粉酶,可能与黄连生物碱改变α-淀粉酶的空间结构有关,这一实验结果为黄连的进一步药理实验提供研究依据。

王秀芬[9](2004)在《HPLC法测定血清冲剂2号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文中研究表明目的 建立血清冲剂 2号中盐酸小檗碱的 HPLC方法。 方法 采用 HPL C法测定其含量 ,选用 ODS色谱柱 ,以乙腈 -0 .5 %冰醋酸溶液( 2 0∶ 80 )为流动相 ,检测波长 3 46nm。 结果 此方法在 3 .84μg· m L - 1~ 3 8.4μg· m L- 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 r=0 .9999) ,平均回收率为99.94% ,RSD=0 .5 3 % ( n=5 )。 结论 此方法简便、灵敏、准确 ,可用于血清冲剂 2号的质量控制

李修禄,柴逸峰,李云华[10](1998)在《药物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是在前一评述[1]的基础上,对国内药物分析在1995.11~1997.10年间的主要进展作了评述。内容包括: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电泳法和其它方法等。共引用文献870篇。

二、HPLC法测定血清冲剂2号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HPLC法测定血清冲剂2号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论文提纲范文)

(1)缺氧对细胞糖代谢的影响及葛根芩连汤含药血清干预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章 不同煎煮方法制备葛根芩连汤及汤剂和经方煎煮含药血清的质量控制
    1.实验材料
        1.1 动物
        1.2 药材及试剂
        1.3 主要仪器
    2.实验方法
        2.1 不同煎煮方法GQD的制备及有效成分含量测定
        2.2 经方煎煮GQD含药血清中有效成分含量测定
    3.实验结果
        3.1 GQD不同煎煮方法汤剂中有效成分含量测定
        3.2 经方煎煮GQD含药血清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
    4.讨论
    5.小结
第二章 缺氧及不同因素对糖代谢影响的研究
    1.实验材料
        1.1 细胞及动物
        1.2 药物及试剂
        1.3 主要仪器
    2.实验方法
        2.1 完全培养基及相关药物的配制
        2.2 细胞培养
        2.3 HepG2细胞和L-02细胞缺氧糖耗量降低模型复制及分组
        2.4 检测棕榈酸、地塞米松及TNF-α对缺氧HepG2细胞和L-02细胞糖耗量降低模型互作的影响
        2.5 细胞活力检测
        2.6 GOD-POD法检测葡萄糖消耗量
        2.7 统计学处理方法
    3.实验结果
        3.1 不同缺氧时间对HepG2和L-02细胞糖耗量的影响
        3.2 缺氧对HepG2细胞和L-02细胞活性的影响
        3.3 棕榈酸、地塞米松及TNF-α对缺氧HepG2细胞和L-02细胞葡萄糖消耗量的影响
        3.4 棕榈酸、地塞米松及TNF-α对缺氧HepG2细胞和L-02细胞活性的影响
    4.讨论
    5.小结
第三章 葛根芩连汤含药血清对缺氧HepG2细胞糖耗量的影响及代谢机制研究
    1.实验材料
        1.1 细胞
        1.2 动物
        1.3 药物及试剂
        1.4 主要仪器
    2.实验方法
        2.1 完全培养基及盐酸二甲双胍溶液的配制
        2.2 细胞培养
        2.3 HepG2 细胞缺氧糖耗量降低模型复制及分组
        2.4 细胞活力检测
        2.5 GOD-POD法检测葡萄糖消耗量
        2.6 细胞样品的制备
        2.7 样品分析
        2.8 统计学处理方法及代谢组学数据处理、分析
    3.实验结果
        3.1 GQD对缺氧HepG2细胞葡萄糖消耗量的影响
        3.2 GQD对缺氧HepG2细胞活性的影响
        3.3 GQD干预缺氧HepG2细胞代谢组学分析
    4.讨论
    5.小结
第四章 葛根芩连汤含药血清对缺氧L-02细胞糖耗量的药效学及干预机制研究
    1.实验材料
        1.1 细胞
        1.2 动物
        1.3 药物及试剂
        1.4 主要仪器
    2.实验方法
        2.1 完全培养基及盐酸二甲双胍溶液的配制
        2.2 细胞培养
        2.3 L-02细胞缺氧糖耗量降低模型复制及分组
        2.4 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
        2.5 GOD-POD法检测葡萄糖消耗量
        2.6 细胞样品的制备
        2.7 样品分析
        2.8 统计学处理方法及代谢组学数据处理、分析
    3.实验结果
        3.1 GQD对缺氧L-02细胞葡萄糖消耗量的影响
        3.2 GQD对缺氧L-02细胞活性的影响
        3.3 GQD干预缺氧L-02细胞代谢组学分析
    4.讨论
    5.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缺氧对糖代谢及代谢性疾病之间的关系探讨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2)苍柏祛痛胶囊药效学研究和质量控制体系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英文缩写一览表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尿酸的“过”与“功”
        1.1 尿酸的危害面
        1.1.1 痛风
        1.1.2 尿石病
        1.1.3 肾功能损伤
        1.1.4 高血压
        1.1.5 代谢综合征
        1.1.6 心血管疾病
        1.1.7 UA与死亡率
        1.2 UA的有益面
        1.2.1 UA的抗氧化能力
        1.2.2 UA与神经元保护作用
        1.2.3 UA与免疫活化及炎性反应
    2.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背景资料
        2.1 痛风的流行病学趋势
        2.2 痛风的西医认识
        2.2.1 痛风的分类
        2.2.2 痛风的分期
        2.2.3 痛风的治疗药物
        2.3 痛风的中医认识
第二部分 研究内容
    第一节 外周和中枢系统中高尿酸血症对氧化应激作用和炎性反应的影响
        引言
        1.材料与仪器
        1.1 实验动物
        1.2 受试药物和主要试剂
        1.3 仪器
        2.方法
        2.1 高尿酸血症模型制备
        2.2 血尿酸(Serum uric acid,SUA)含量测定
        2.3 血液、脑组织中SOD、Gu,Zn-SOD活性测定
        2.4 血液、脑组织中 IL-1β含量测定
        2.5 伊文氏蓝渗出实验
        2.6 肾脏、脑HE染色观察
        2.7 数据处理
        3.结果
        3.1 高尿酸血症模型
        3.2 高尿酸血症对于T-SOD和 Gu,Zn-SOD的影响
        3.3 高尿酸血症对于IL-1β的影响
        3.4 高尿酸血症对于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
        3.5 高尿酸血症对于肾、脑结构的影响
        4.讨论
        5.结论
    第二节 苍柏袪痛胶囊降尿酸和肝肾保护作用研究
        引言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受试药物和主要试剂
        1.3 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型
        2.2 大鼠高尿酸血症模型
        2.3 标本采集
        2.4 血尿酸(Serum uric acid,SUA)含量测定
        2.5 肝脏、肾脏中XOD活性测定
        2.6 肝脏、肾脏HE染色观察
        2.7 数据处理
        3 结果
        3.1 苍柏袪痛胶囊对SUA含量的影响
        3.2 苍柏袪痛胶囊对XOD的影响
        3.3 苍柏袪痛胶囊对高尿酸血症小鼠的肝脏、肾脏病理学影响
        4 讨论
    第三节 苍柏袪痛胶囊的抗炎作用研究
        引言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受试药物和主要试剂
        2 实验方法
        2.1 冰醋酸扭体试验
        2.2 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试验
        2.3 甲醛试验
        2.4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
        2.5 样本制备
        2.6 数据处理
        3 结果
        3.1 苍柏袪痛胶囊的镇痛作用
        3.2 苍柏袪痛胶囊的消肿作用
        3.3 苍柏袪痛胶囊对小鼠步态行为的影响(甲醛法)
        3.4 苍柏袪痛胶囊对Coderre大鼠炎性因子的影响
        4 讨论
    第四节 苍柏袪痛胶囊对高尿酸血症合并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的药理作用研究
        引言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受试药物和主要试剂
        1.3 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高尿酸血症合并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134]
        2.2 样本制备
        2.3 SUA、XOD、IL-1β和MMP-3 含量测定
        2.4 数据处理
        3 结果
        3.1 SUA含量变化
        3.2 XOD活力变化
        3.3 IL-1β和MMP-3 含量变化
        4 讨论
    第五节 苍柏祛痛胶囊拆方药效学研究
        引言
        1.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受试药物和主要试剂
        1.3 仪器
        2.方法
        2.1 镇痛作用研究
        2.2 抗炎作用研究
        2.3 降尿酸作用研究
        2.4 数据处理
        3.结果
        3.1 对热板(物理致痛)试验的影响
        3.2 对冰醋酸(化学致痛)扭体反应的影响
        3.3 对二甲苯试验的影响
        3.4 对角叉菜胶诱导大鼠足趾肿胀的影响
        3.5 对i.p.OP小鼠高尿酸血症的影响
        4.讨论
    第六节 苍柏祛痛胶囊的HPLC指纹图谱建立和6种成分含量同时测定
        引言
        1 仪器与材料
        2 方法
        2.1 色谱条件
        2.2 混合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2.4 阴性样品溶液的制备
        2.5 苍柏祛痛胶囊指纹图谱建立
        2.6 同时测定方法建立
        3 结果
        3.1 指纹图谱建立
        3.2 同时测定方法结果
        4 讨论
第三部分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一、结论
    二、创新点
    三、展望
在读博士期间取得成果
参考文献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致谢

(3)三黄片质量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
第一章 前言
    1.1 中药现代质量控制研究概况
        1.1.1 指纹图谱研究
        1.1.2 谱效关系研究
        1.1.3 血清药物化学研究
        1.1.4 药代动力学研究
        1.1.5 代谢组学研究
    1.2 抗氧化活性研究概况
    1.3 化学计量学研究概况
        1.3.1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1.3.2 人工神经网络(ANN)分析
        1.3.3 偏最小二乘(PLS)分析
    1.4 三黄片研究概况
        1.4.1 化学成分研究概况
        1.4.2 质量控制研究概况
        1.4.3 药理作用研究概况
        1.4.4 临床应用研究概况
    1.5 立项依据和研究思路
第二章 三黄片254 nm HPLC数字化指纹图谱的研究
    2.1 线性定量指纹法(LQFM)基本原理
    2.2 材料与方法
        2.2.1 仪器与试剂
        2.2.2 溶液的制备
        2.2.3 色谱条件
    2.3 结果与讨论
        2.3.1 色谱条件和样品提取条件的优化
        2.3.2 系统适用性试验
        2.3.3 方法学考察
        2.3.4 254 nm HPLC指纹图谱的建立
        2.3.5 HPLC指纹图谱超信息数字化评价
        2.3.6 LQFM评价SHT整体质量
        2.3.7 指纹峰归属
    2.4 小结
第三章 三黄片多波长指纹图谱和清除DPPH自由基谱效关系研究
    3.1 四波长指纹图谱的建立及其对SHT质量的评价
        3.1.1 材料与方法
        3.1.2 结果与讨论
    3.2 八组分含量测定
        3.2.1 材料与方法
        3.2.2 结果与讨论
    3.3 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的测定
        3.3.1 原理
        3.3.2 材料与方法
        3.3.3 结果与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三黄片HPCE指纹图谱和清除羟基自由基活性研究
    4.1 梯形法优化BGE基本原理
    4.2 CEFP的建立及其对SHT质量的评价
        4.2.1 材料与方法
        4.2.2 结果与讨论
    4.3 两组分含量测定
        4.3.1 材料与方法
        4.3.2 结果与讨论
    4.4 清除羟基自由基活性的测定
        4.4.1 原理
        4.4.2 材料与方法
        4.4.3 结果与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UV与IR光谱指纹图谱及燃烧热整合评价三黄片质量
    5.1 UVFP的建立及其对SHT质量的评价
        5.1.1 材料与方法
        5.1.2 结果与讨论
    5.2 IRFP的建立及其对SHT质量的评价
        5.2.1 材料与方法
        5.2.2 结果与讨论
    5.3 燃烧热的测定及其对SHT质量的评价
        5.3.1 原理
        5.3.2 材料与方法
        5.3.3 结果与讨论
    5.4 整合三种分析方法对SHT质量的评价
    5.5 不同分析方法的评价结果比较
    5.6 小结
第六章 三黄片体外化学成分鉴定和入血成分初步研究
    6.1 化学成分鉴定
        6.1.1 材料与方法
        6.1.2 结果与讨论
    6.2 SHT化学成分归属
    6.3 SHT入血成分初步研究
        6.3.1 材料与方法
        6.3.2 结果与讨论
    6.4 分析方法和条件的选择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件
学位论文自愿预先检测申请表

(4)中药复方“加味白头翁”颗粒剂的研制及其对鸡大肠杆菌病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选题背景和研究目的与意义
    1 文献综述
        1.1 鸡大肠杆菌病研究概况
        1.1.1 鸡大肠杆菌病病原学
        1.1.2 鸡大肠杆菌病流行病学
        1.1.3 鸡大肠杆菌病的发病机理
        1.1.4 鸡大肠杆菌病的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1.1.5 鸡大肠杆菌病的诊断学
        1.2 鸡大肠杆菌病的发病原因
        1.2.1 引种感染
        1.2.2 临床用药不当
        1.2.3 长期存在应激因素
        1.2.4 养殖场环境恶劣,卫生条件差
        1.2.5 饲料污染或营养缺乏
        1.2.6 继发感染或混合感染
        1.3 鸡大肠杆菌的防治
        1.3.1 西药对鸡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概况
        1.3.2 中药对鸡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概况
        1.4 “加味白头翁散”的概述
        1.4.1 “加味白头翁散”组成及应用概述
        1.4.2 “加味白头翁散”各单味药的研究概况
    2 本实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加味白头翁散”有效成份最佳提取工艺的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1.1 药物与试剂
        1.1.2 试验菌
        1.1.3 仪器
        1.2 方法
        1.2.1 “加味白头翁散”有效成份提取单因素实验设计
        1.2.2 正交试验筛选“加味白头翁散”的最佳提取工艺
        1.2.3 最佳提取方法的验证
    2 结果与分析
        2.1 单因素试验设计结果
        2.1.1 单因素试验“加味白头翁”散有效提取物的得率测定
        2.1.2 单因素试验复方提取物的体外药敏试验
        2.1.3 单因素试验“加味白头翁”有效提取物中秦皮乙素的含量测定
        2.1.4 单因素试验“加味白头翁”散有效提取物中盐酸小檗碱含量测定
        2.1.5 单因素试验结果及分析
        2.2 正交试验设计结果及分析
        2.2.1 正交试验“加味白头翁”散有效提取物的得率测定结果及分析
        2.2.2 正交试验“加味白头翁”有效提取物体外抑菌试验测定结果及分析
        2.2.3 正交试验“加味白头翁”有效提取物中秦皮乙素及盐酸小檗碱含量测定结果及分析
        2.2.4 正交试验结果及分析与最佳提取工艺的确定
        2.3 最优提取方法的验证试验
    3 讨论
第三章 “加味白头翁”颗粒剂的制备及稳定性考察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仪器设备
        1.1.2 试验药品
        1.2 试验方法
        1.2.1 颗粒剂处方
        1.2.2 制粒方法
        1.2.3 颗粒制备的验证试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药液与总辅料量配比的考察
        2.2 辅料配方选择与“加味白头翁”颗粒剂的制备
        2.3 颗粒剂制备的验证试验
    3 讨论
第四章 复方“加味白头翁”颗粒剂的质量标准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试验仪器设备
        1.1.2 药品及试剂
        1.2 试验方法
        1.2.1 常规检查
        1.2.2 含量测定试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常规检查结果
        2.1.1 粒度检查
        2.1.2 含水量检查
        2.1.3 溶化性检查
        2.2 含量测定
        2.2.1 秦皮乙素含量测定
        2.2.2 盐酸小檗碱含量测定
    3 讨论
第五章 “加味白头翁”颗粒对鸡自然感染大肠杆菌病的疗效观察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2.1 鸡自然感染大肠杆菌病的诊断
        1.2.2 “加味白头翁”颗粒防治鸡大肠杆菌病试验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鸡自然感染大肠杆菌病的诊断结果与分析
        2.1.1 临床诊断
        2.1.2 剖检症状
        2.1.3 实验室诊断结果与分析
        2.2 “加味白头翁”颗粒剂防治鸡大肠杆菌病的试验结果及分析
    3 讨论
第六章 结论与创新性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和形成的主要研究文章
附图

(5)凯乐泡腾片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一、泡腾片研究现状
        (一) 泡腾片常用辅料
        (二) 泡腾片的制备方法
    二、方中原料药文献综述
        (一) 盐酸小檗碱的研究概况
        (二) 大黄提取物的研究概况
        (三) 五倍子提取物的研究概况
        (四) 鸦胆子油的研究概况
        (五) 冰片的研究概况
        (六) 三氧化二砷的研究概况
    三、人乳头瘤病毒(HPV) 研究现状
        (一) HPV的流行病学、分子生物学及免疫学基础
        (二) HPV可导致的生殖系统癌症
        (三) HPV的致宫颈癌机理
        (四) 中医药防治HPV相关宫颈癌的研究进展
        (五) 中医药防治HPV相关宫颈癌的优势与展望
第二章 实验研究
    第一节 凯乐泡腾片制剂前原料药的研究
        一、盐酸小檗碱原料的质量标准研究
        (一) 名称
        (二) 性状
        (三) 薄层鉴别
        (四) 检查
        (五) 含量测定
        (六) 盐酸小檗碱原料的质量标准草案
        二、大黄提取物的质量标准研究
        (一) 名称
        (二) 性状
        (三) 薄层鉴别
        (四) 检查
        (五) 大黄提取物的质量标准草案
        三、五倍子提取物的质量标准研究
        (一) 名称
        (二) 性状
        (三) 检查
        (四) 薄层鉴别
        (五) 五倍子提取物的质量标准草案
        四、鸦胆子油的质量标准研究
        (一) 名称
        (二) 性状
        (三) 检查
        (四) 薄层鉴别
        (五) 鸦胆子油的质量标准草案
        五、三氧化二砷的质量标准研究
        (二) 性状
        (三) 检查
        (四) 含量测定
        (五) 三氧化二砷的质量标准草案
    第二节 凯乐泡腾片的制备工艺研究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辅料的筛选
        四、制备工艺的研究
        五、中试工艺研究
        (一) 中试生产实施单位
        (二) 中试生产所用设备型号、规格
        (三) 中试处方量
        (四) 中试工艺流程
        (五) 制备工艺流程
        (六) 中试工艺参数及中试样品检查
    第三节 凯乐泡腾片的质量标准研究
        一、范围
        二、性状
        三、主要成分及含量
        四、薄层鉴别
        五、检查
        六、含量测定
        七、凯乐泡腾片的质量标准草案
总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砷含量及重金属含量检测报告
附录二 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三 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参与的科研课题
致谢

(6)降脂类中药复方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部分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降脂宁颗粒中二苯乙烯苷、橙黄决明素、大黄素和大黄素甲醚的含量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脂降宁片中丹参素、绿原酸、葛根素、二苯乙烯苷和橙黄决明素的HPLC 法测定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胶束电动毛细管电泳法同时测定脂降宁片中葛根素、丹酚酸B和丹参素的含量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消渴灵片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降脂中药及其复方制剂的质量控制及作用机制的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黄柏炮制原理及质量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综述
第一章 黄柏盐炙工艺研究
    第一节 黄柏盐炙工艺研究
    第二节 黄柏中试盐炙工艺研究
第二章 黄柏炮制前后化学成分研究
    第一节 黄柏炮制前后薄层色谱比较研究
    第二节 黄柏炮制前后高效液相色谱比较研究
    第三节 盐酸小檗碱的制备及其转化研究
    第四节 黄柏炮制的转化机理研究
    第五节 黄柏炮制前后其他成分的变化研究
第三章 黄柏炮制后药理作用研究
    第一节 黄柏及盐黄柏滋肾阴作用研究
    第二节 黄柏及盐黄柏对大鼠能量代谢的影响研究
    第三节 黄柏及盐黄柏对干酵母致实热大鼠体温的影响
第四章 黄柏及其炮制品质量标准研究
    第一节 黄柏及炮制品质量标准
    第二节 黄柏及炮制品质量标准起草说明
    第三节 盐黄柏生产工艺标准操作规程
分析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图

(8)酶法辅助提取黄连生物碱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黄连生物碱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1.1 仪器与试药
    1.2 方法与结果
    1.3 讨论
    1.4 小结
二、酶法辅助提取黄连生物碱的研究
    2.1 仪器与试药
    2.2 方法与结果
    2.3 讨论
    2.4 小结
三、黄连生物碱对α-淀粉酶作用的初探
    3.1 仪器与试药
    3.2 方法与结果
    3.3 讨论
    3.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四、HPLC法测定血清冲剂2号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论文参考文献)

  • [1]缺氧对细胞糖代谢的影响及葛根芩连汤含药血清干预机制的研究[D]. 彭程程.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
  • [2]苍柏祛痛胶囊药效学研究和质量控制体系建立[D]. 吴晶. 甘肃农业大学, 2018(02)
  • [3]三黄片质量控制方法研究[D]. 王燕. 沈阳药科大学, 2015(01)
  • [4]中药复方“加味白头翁”颗粒剂的研制及其对鸡大肠杆菌病的疗效观察[D]. 王亮. 四川农业大学, 2012(07)
  • [5]凯乐泡腾片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D]. 卢小凤.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2(10)
  • [6]降脂类中药复方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与研究[D]. 何晓文. 河北医科大学, 2011(10)
  • [7]黄柏炮制原理及质量标准研究[D]. 祁东利.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0(05)
  • [8]酶法辅助提取黄连生物碱的研究[D]. 宁娜. 天津医科大学, 2009(07)
  • [9]HPLC法测定血清冲剂2号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J]. 王秀芬. 海峡药学, 2004(06)
  • [10]药物分析[J]. 李修禄,柴逸峰,李云华. 分析试验室, 1998(02)

标签:;  ;  ;  

HPLC法测定2号血清颗粒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